一、洋务派与“中体西用论”(论文文献综述)
林家虎[1](2020)在《熊十力对梁漱溟中西文化融合思想的改造与转进》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近代以体用范畴对中国社会出路的探索继"中体西用"与"西化"论思潮后,梁漱溟以"意欲说"文化哲学对"西化"论展开了再否定,但却重蹈了体用割裂的覆辙。此后,熊十力通过"本心"本体论哲学建构对梁漱溟的思想予以改造与转进,从而以体用一致原则构建了一种堪称"中体新用"的中西文化融合理论模式,在唯心主义路线上完成了近代以来中西文化融合思想辩证综合的理论任务。全面梳理从梁漱溟到熊十力的思想发展进程,对于深入认识近代中西文化融合思想的发展规律以及推进当代中国与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创新与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李祺[2](2020)在《张之洞新学思想研究 ——以《劝学篇》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提出晚清时期,帝国主义侵略加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日趋解体,封建社会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张之洞由此从“清流”转向“洋务”,开始以“致用”为目的采用西学,筹办洋务为其新学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甲午战后社会思潮涌动,中学与西学的对立从思想层面上升到政治层面,为了调和新旧之争、挽救民族危机,张之洞作《劝学篇》,在权衡新旧中强调中西会通,将西政、西艺引入到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体系中,形成了以“中西体用”为特征的新学思想。本文结合张之洞新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辩证分析法,对张之洞新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内在逻辑进行阐释,并进一步分析了该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张之洞《劝学篇》以“保种”“保国”“保教”立论,在政治层面维护封建统治、极力反对维新派的民权学说;在思想文化层面调和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汉学与宋学之争,强调尊崇儒学道统的权威;在教育层面主张以西方教育体制改章科举;在经济层面劝工兴商,主张发展农工商学及路矿实业;在军事层面力主学习西方军制,练兵强军。张之洞新学思想蕴含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西补中、中西融合以化解民族危机、维护封建统治的基本逻辑。一方面张之洞主张发挥儒学的经世功能,批判维新派以公羊三世说为学理支撑的变法主张,强调以儒学道统为思想之体,以封建专制为政治之体。另一方面,他反对守旧派排斥西学的保守思想,主张援西入中,积极学习西艺、西政、西史,将西学致用因素融入中学中,对中学进行改造,形成中西一元的新学,以巩固儒学道统、维护封建专制。张之洞的新学思想并含“开新”与“卫道”的双重指向,是“新学中的旧学、旧学中的新学”。张之洞将学习西方制度与技术融入至新学思想中,超越了洋务派仅学习西方技术的主张,对推动清末社会变革具有一定影响。但其思想是建立在“三纲五常”“儒学道统”“君权专制”基础上的,以“抑西隆中”“先中后西”为特征,未能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具有封建性、保守性和盲目性。
杨念群[3](2020)在《晚清“中体西用”说与文化保守主义的生成与转型——以民初以来的若干讨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体西用说"是由19世纪末一批具有革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率先提出,后经洋务派官僚引申论证所形成的一种融合中西知识的学说,"中体西用说"最初论证的着力点落在"西学",虽然表面主张"以中学为体",实则是以此掩饰其输入西学的真实意图。随着甲午战后维新派力促变更政体,此说取向随之发生变异,成为维护儒教正统以对抗清末政治改革的学说。"中体西用"的内涵与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有着密切的关联,逐渐成为守旧文人抗衡与疏离西学侵蚀的精神支柱。因此,有必要对民初以来有关"中体西用说"与晚清文化保守主义的诸般讨论做概要性评析。
冯小桐[4](2019)在《洋务运动时期新式教育中的德育》文中提出兴盛于19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传统教育的近代转型之路,也促进了中国传统德育的变动萌新。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教育主要包括洋务学堂、出洋留学生教育、教会学校这三种形式。洋务运动时期新式教育中的德育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塑造及价值观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洋务运动时期新式教育中德育状况的研究对于厘清晚清新式学校中的德育状况,丰富中国近代思想道德教育史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及跨学科分析的方法,基于洋务运动时期新式教育中德育开展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探讨了洋务运动时期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变动及洋务派中体西用的德育观,归纳概括了洋务运动时期新式教育中的德育目标、内容及方法。对于德育目标,洋务学堂中德育教化的目的在于涵养学生的传统儒家伦理道德,使学生明义知礼,避免因学西学而沾染外洋风气;出洋留学生德育教化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传统儒家伦理所倡导的道德品质从而成为大清顺民,避免学生在外洋学习数典忘祖;教会学校中的道德教育以宣传宗教要道为目的,注重学生宗教美德的养成。对于德育内容,洋务学堂中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业的敦促、对学生敦厚品行的要求、对学生日常行为的引导、对学生健康起居作息养成的引导;针对出洋留学生的德育内容更加注重忠孝爱国、尊君亲上的教育和牢记本国规矩的教育;教会学校的德育内容主要围绕宗教教义进行,注重涵养学生的宗教美德;注重文体教育,引导学生德育智育协调发展。对于德育方法,洋务学堂的德育方法包括发挥学堂监督及教习的德育引导作用、以功过册及学行记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通过学堂学规条例及祭祀仪式的形式进行德育引导这三种形式;针对出洋留学生的道德教育主要通过出洋留学生监督的德育引导和美国教师及住宿家庭的德育引导这两种方法来实现;教会学校的德育方法主要包括通过宗教教规及学校规制来进行德育、通过教会学校教师发挥德育引导的作用,通过宗教仪式来进行德育引导这三种方法。
高一品[5](2019)在《从体用论到双创论 ——中国文化近现代继承发展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内容为梳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实现文化现代化而进行的探索的思想发展脉络。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接续发展是中国文化在百年来始终所思考的问题。对此,从完全拒斥西方文化的顽固派到逐渐吸收、接纳西方的先进思想家,国人意识到学习西方,使中西方文化相交流、融合是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唯一途径。由此,人们开始对如何学习西方文化,如何处理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从形上领域到政治领域的多维探索。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当时国人最初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时所进行的应对,从完全封闭自身以拒斥西方文化,发展为逐渐开放,以“体用”模式,不断扩大西学的范畴,最终发展为极端的全面学习西方文化。第二部分为面对此种以西方文化完全取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现代新儒家学者们立足中国文化,维护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地位,在此基础上进行现代化,力图论证中国传统文化自身可以发展出现代西方文化中的民主与科学,并以传统文化精髓弥补西方文化的不足,形成未来的世界文化。第三部分为马克思主义学者们立足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综合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使多元文化元素相互融合,创造出新的符合现代化需求的新文化。进而建立以“马魂”统摄“中体”与“西用”的三元文化发展模式。第四部分为学术界的文化现代化发展理论在现实政治领域的实践。从新中国建立后最初的开放性文化指导方针,发展到习近平提出当今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可见,中国文化始终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其自身的内涵逐渐丰富,作为一种创造主体、运作主体、生命主体,中国文化不断创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有益内容,是文化自信建立的基础,有助于形成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关劲松[6](2016)在《从近代化视角把握“‘中体’‘西用’之间”》文中认为"中体西用"是高中历史必修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重要内容。人教版必修Ⅲ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思想》对该思想的叙述相对简单,在评价其影响时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魏源‘师夷长技’的唯一目的是‘制夷’,即抵抗外国侵略者。洋务派‘师夷长技’的目的,首先是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其次是在与列强保持‘和好’条件下,徐图自强。""(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刘锦权[7](2016)在《洋务派的中西文化观——西学中源说与中体西用论之探析》文中研究指明"西学中源"说与"中体西用"论是晚清两种相似的理论范式,鸦片战争后,这两种理论同时萌芽,至洋务运动晚期臻至成熟。这一过程中,二者既相互纠缠又相互促进,以不同的方式调适了中国近代社会。细观这两种理论,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如果加以比较,"中体西用"似乎更符合历史演进规律,它汇通中西,调和新旧,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尤其是在实践方面的引导,更是"西学中源"说的随意比附所不可比拟的。
张睿[8](2013)在《武汉近代工业发展状态及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武汉近代工业发展的历史入手,以中国近代史为背景,探索从洋务运动开始直至新中国成立的这段历史时期中,武汉工业的发展进程、工业文化、工业设计现象的产生和演化、工业与设计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科学、经济对设计的作用。通过对武汉近代工业发展脉络的梳理,还原武汉近代工业设计的历史本真。研究建立在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准确把握与对武汉近代工业发展过程清晰认知的基础之上,重点研究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武汉近代工业的发展史,包括传统手工业向机器工业转型的过程、洋务派“中体西用论”的释义等。二、对武汉近代工业发展历史进行阶段分期,分析每个历史阶段工业发展状态的特点,包括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人们的生活方式、设计现象的产生、设计的目的和设计的材料技术手段等。三、通过对近代工业成果典型案例的分析,归纳总结武汉近代工业发展的规律,探索武汉近代的社会生产、工业发展进程、工业文化、工业产品、工业组织与设计行为之间的关系。四、以设计的视角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五、通过对武汉近代工业发展历史的深入解读以及对设计哲学的多角度思考,探讨中国工业设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中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中国设立工厂,开始咋中国发展近代工业。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纲领,倡导“自强”、“求富”的道路,在武汉相继建立汉阳铁厂、纺织厂、兵工厂、京汉铁路,创造了大量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其中,张之洞兴建的湖北布、纱、丝、麻四局,构成了比较完整的近代纺织工业体系,这在中国纺织史上是极为重要的一页篇章,也为研究近代工业设计现象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近代中国军队装备主要武器的代表“汉阳造”步枪是引进西方先进工业生产技术振兴武汉近代工业的重要标识。从洋务运动直至解放战争结束,“汉阳造”步枪一直是中国战场上的主要步兵武器,其形式和构造也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演变,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革命历史进程,也是武汉工业近代化发展的一个见证。武汉近代船舶工业中所折射出的设计现象能够确实地诠释武汉近代工业设计“中体西用”的历程。近代武汉烟标设计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武汉近代工业发展及设计成就。从品牌识别的功能来看,武汉近代烟标设计反映出近代工业成果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当中,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武汉近代工业与人类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也得以延续、演化和发展。作为中国近代工业重镇,武汉在整个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历史进程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工业文化包含大量有价值的历史记忆,是中国工业近代化变革与发展的重要见证。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设计活动与经济条件、生产力水平、政治制度、社会环境、生产技术以及生活方式等各个社会构成要素之间具有错综复杂的相关性。因此,本文论述的重点在于突破物质层面,从设计与人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联中对武汉近代工业发展状态和工业设计现象进行探察和阐释。研究武汉近代工业发展状态及设计现象,旨在克服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将历史事实与设计实践编织成一条连贯的发展线,用大量的历史背景材料作为论述依据,从洋务派“中体西用论”的本义出发,还原历史真相,以使武汉近代工业设计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脉络变得清晰。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探析影响武汉近代设计活动的多元因素,诠释这些元素是如何被利用并对设计发生作用的。通过对武汉近代工业发展状态的解析,回归到设计的本质,一方面总结武汉本土工业设计规律和审美经验,填补中国工业设计历史体系的空白;另一方面,将其视作中国工业设计历史体系中的一个基础研究,挖掘中国工业设计的文化底蕴,从中探寻近代工业发展过程中的设计哲学,审视工业设计的传承价值与现实意义。
李荟芹[9](2011)在《近三十年来“中体西用”研究》文中指出近三十年以来,学术界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研究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前夕研究主要集中在:该思想的提出问题;肯定其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以及思想的主要消极认识问题。第二阶段是90年代至今,学术界逐渐转换视野,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开创比较角度的探讨;否定该思想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突破"中体西用"不变论,提出变流论;以中国近现代化关系为视点;基于文化、教育视野等方面的新趋向。当然,成绩的背后,也存在不足与尚待研究的问题。
吕鹏[10](2011)在《儒学现代化的根本方向》文中研究指明儒学的现代化问题是一个与中国命运息息相关的论题。通过历史上儒学现代化的三种基本主张,即洋务派的"中体西用"、维新派的"托古改制"和现代新儒家的"返本开新",可以发现在寻求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程中,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条由物质到制度再到文化逐层推进的儒学现代化方向。通过这一儒学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探寻到关于今天儒学现代化的根本方向。
二、洋务派与“中体西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洋务派与“中体西用论”(论文提纲范文)
(1)熊十力对梁漱溟中西文化融合思想的改造与转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应对西方文化的早期探索:从“中体西用”到“全盘西化” |
二梁漱溟“意欲说”文化哲学对中西文化融合道路的新探索 |
三熊十力对梁漱溟中西文化融合思想的改造与转进 |
四熊十力中西文化融合思想的创获与影响 |
(2)张之洞新学思想研究 ——以《劝学篇》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思考与评析 |
1.3 核心概念阐释 |
1.3.1 近代新学 |
1.3.2 张之洞新学思想 |
1.3.3 张之洞《劝学篇》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2 张之洞新学思想的形成历程 |
2.1 从早掇魏科到清流议政:主张通经致用 |
2.1.1 科举入仕与张之洞早年学习经历 |
2.1.2 跻身清流与张之洞经世思想产生 |
2.2 从退党清流到参办洋务:提倡西学为用 |
2.2.1 西学东渐与张之洞的西学体认 |
2.2.2 洋务运动与张之洞的西学实践 |
2.3 从洋务破产到变法维新:强调中西会通 |
2.3.1 戊戌维新与张之洞新学思想的生成际遇 |
2.3.2 《劝学篇》问世与张之洞新学思想的形成 |
3 张之洞新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维护封建统治与驳斥民权学说 |
3.1.1 保国:教忠明纲 |
3.1.2 正权:反对“设议院”与“兴民权” |
3.2 扞卫儒学道统与“约取”儒学要义 |
3.2.1 宗经:扞卫儒学道统 |
3.2.2 守约:约取致用之学 |
3.3 增长国人智识与变革科举制度 |
3.3.1 激蒙:益智求学 |
3.3.2 开新:教育变革 |
3.4 完善经济体系与振兴实业 |
3.4.1 效西法:发展农工商学 |
3.4.2 求富强:创办路矿实业 |
3.5 构建军事体系与培养军事人才 |
3.5.1 整军:改革军制 |
3.5.2 经武:练兵强军 |
4 张之洞新学思想的内在逻辑 |
4.1 中学为体:维护封建专制 |
4.1.1 理乱寻源:儒家思想为文化之体 |
4.1.2 保国为本:君主专制为政权之体 |
4.2 西学为用:谋求国家富强 |
4.2.1 中学式微:难以应对救急时务 |
4.2.2 西学务实:经世致用谋续国运 |
4.3 援西入中:弥合中西矛盾 |
4.3.1 中西循序:固牢中学根柢 |
4.3.2 中西会通:构建新学体系 |
5 张之洞新学思想评析 |
5.1 张之洞新学思想的进步性 |
5.1.1 从方法论层面丰富了“中体西用”的内涵 |
5.1.2 从学风流变层面拓宽了近代新学发展路径 |
5.1.3 从社会变革层面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
5.2 张之洞新学思想的局限性 |
5.2.1 维护清朝统治的封建性 |
5.2.2 “变道”不彻底的保守性 |
5.2.3 脱离现实社会的盲目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晚清“中体西用”说与文化保守主义的生成与转型——以民初以来的若干讨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体西用说”的内涵构成及其演变态势 |
二、维新派与洋务派对“中体西用说”内涵的不同理解 |
三、“西学中源说”与“中体西用说”的互渗及其意义 |
四、晚清文化保守主义对“中体西用说”的延续与修正 |
(4)洋务运动时期新式教育中的德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洋务运动时期新式教育中德育开展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基础:“制内御夷”,洋务派出东方 |
1.1.1 政策支持:“借师助剿”、“师夷长技”政策的制定 |
1.1.2 政治保证:‘洋务新政’政治势力登上晚清舞台 |
第二节 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新社会阶层出现 |
1.2.1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1.2.2 中国社会新阶级的产生 |
第三节 文化变迁:西风东渐,浸染古老帝国 |
1.3.1 西方传教士来华及教会学校的创办 |
1.3.2 洋务新式学堂的创立 |
1.3.3 报刊、西书的传播与出版业的发展 |
1.3.4 洋务官员及出洋留学生海外见闻的广泛传播促进传统观念的松动 |
第二章 洋务运动时期道德价值观念变动及中体西用德育观 |
第一节 洋务运动时期“夷夏之辩”“德上艺下”价值观念的松动 |
2.1.1 从“夷夏之辩”到“师夷长技” |
2.1.2 从“德上艺下”到“德艺并重” |
第二节 洋务派“中体西用”的德育观 |
2.2.1 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起源及影响 |
2.2.2 中体西用德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劝学篇》 |
第三章 洋务运动时期新式教育的德育内容 |
第一节 洋务学堂的德育内容 |
3.1.1 洋务学堂的德育目标及教材 |
3.1.2 洋务学堂中道德教育的变与不变 |
第二节 针对出洋留学生的德育内容 |
3.2.1 针对出洋留学生德育的目标及特色 |
3.2.2 针对出洋留学生德育的两个重要方面 |
3.2.3 洋务学堂及出洋留学生教育中德育“变”与“不变”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教会学校中的教育目标及德育内容 |
3.3.1 教会学校教育目标的宗教色彩 |
3.3.2 教会学校德育的宗教内容灌输 |
第四章 洋务运动时期新式教育的德育方法 |
第一节 洋务学堂的德育方法 |
4.1.1 学堂监督及教习的德育引导 |
4.1.2 通过功过册、学行记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 |
4.1.3 学堂学规条例及祭祀仪式的德育引导作用 |
第二节 针对出洋留学生的德育方法 |
4.2.1 留学生监督的德育引导 |
4.2.2 美国教师及住宿家庭的德育引导 |
第三节 教会学校中的德育方法 |
4.3.1 宗教教规及学校规制的德育引导 |
4.3.2 教会学校教师的德育引导 |
4.3.3 宗教仪式及课余组织活动的德育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从体用论到双创论 ——中国文化近现代继承发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一章 从对西方文化的拒斥到全盘承领:从体用论到西体中用论的轨迹发展 |
第一节 立足中国文化主体逐渐学习西学:中体中用的不断解构 |
一、固守天朝迷梦:顽固派的守旧文化观判释 |
二、策略抑或真实主张:对“西学中源”说的质疑 |
三、退中体以进西用:“中体西用”论的实质与核心 |
第二节 对抗保守刺激下的过度西化:从科学万能论到西体中用论的出场 |
一、从观照自然到打通人生:对丁文江“科学万能论”的反思 |
二、激进与保守的复杂性:陈序经“全盘西化”与胡适“充分西化”分疏 |
三、内涵转换与形式对调:对李泽厚“西体中用”文化观的辩证理解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儒学新释与现代转化:现代新儒家返本开新文化观析论 |
第一节 从本体到方法: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的早期探索 |
一、场域置换以复兴儒学:冯友兰“抽象继承”与“普遍性形式”分析 |
二、从形上之维到现实之维:梁漱溟文化“三路向”说探析 |
三、以“向内”融摄“向外”:熊十力“体用不二”文化观诠释 |
第二节 内圣开出新外王:港台及海外新儒家的境界论与现实指向 |
一、从道德形上学到外王形上学:牟宗三“良知坎陷”说的得失 |
二、从思辨形上学到境界形上学:唐君毅“纳方于圆”文化观解析 |
三、边缘与中心的冲突与互动:海外新儒家中西文化观的整体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逻辑演进:从“批判继承”到“马魂、中体、西用”论 |
第一节 从要素论到阵营论: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观的学术史分析 |
一、要素论的开放与包融:以赵纪彬的文化观反思为例 |
二、从要素论走向阵营论:以侯外庐的文化观评析为例 |
三、从阵营划分到宗教批判:以任继愈的文化观析论为例 |
第二节 “和合”与“综合”:对两种综合创新文化观的分析 |
一、和合传统以现代化:张立文“和合”文化观评析 |
二、兼综中西马以创新:张岱年—方克立“综合创新”文化观评析 |
第三节 一元主导与多样并行:以马魂御中西新体用 |
一、反思与借鉴:“马魂、中体、西用”的背景 |
二、开放与整合:“马魂、中体、西用”的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自觉与自信:从“双百”到“双创” |
第一节 从创造主体到接受主体:从“双百”到“二为” |
一、承认、允许多元文化:对毛泽东“双百”方针的分析 |
二、突出文化主体与目的:对邓小平“二为”方针的理解 |
第二节 文化自信与话语自觉:“双创”文化观的出场及其引领效应 |
一、从经济强国到文化强国:“双创”文化观出场的语境 |
二、从文化自信到文化新发展:“双创”文化观的价值与意义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从近代化视角把握“‘中体’‘西用’之间”(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体西用”思想是晚清思想演变和社会变革进程中的枢纽 |
二、“‘中体’‘西用’之间”是学生理解晚清思想演变的关键 |
1.以“中体西用”思想为核心, 梳理晚清时期“向西方学习”思想的演变情况。 |
3.评价“中体西用”思想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产生的影响, 理解思想观念转变对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作用。 |
4.引导学生通过研读材料、问题探究等方式扩展教材知识内容, 初步培养历史研究的学科能力。 |
三、学习“‘中体’‘西用’之间”之后 |
(7)洋务派的中西文化观——西学中源说与中体西用论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 一) “西学中源”说的萌生 |
( 二) “西学中源”说的发展 |
( 三) “西学中源”说的成熟 |
1. 文化背景的一致性 |
2. 中西文化处理方式的相似性 |
3. 最终目的、历史作用的一致性 |
( 二) 差异性 |
(8)武汉近代工业发展状态及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设计学学科建设的基础 |
1.1.2 中国设计理论研究体系完善的需求 |
1.1.3 中国传统手工造物经验传承的需要 |
1.2 研究内容 |
1.2.1 历史选材与分期 |
1.2.2 “工业设计”与近代工业的关系 |
1.2.3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基础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以武汉近代工业发展史为本提出对“工业设计”的全新解释 |
1.3.2 区别于一般设计史的研究架构 |
1.4 研究方法与论述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述框架 |
1.5 研究的重点与拟突破的难点 |
1.5.1 对“设计史”的不同诠释 |
1.5.2 从武汉近代工业发展的历史特殊性中探寻近代工业设计的内涵 |
1.5.3 历史事实与设计实践的关联 |
第2章 中国近代历史大背景下武汉工业的起步 |
2.1 社会巨变 |
2.1.1 城市的多样性与城市经济的变局 |
2.1.2 社会结构与功能的演变 |
2.1.3 生活方式转变与工业近代化之间的关联 |
2.2 洋务运动与近代工业的起源 |
2.2.1 进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2.2.2 更新与困境 |
2.3 工业体系的形成 |
2.3.1 以技术更新为度量 |
2.3.2 官办工厂带动民族资本主义工厂的兴建 |
2.3.3 多元化:工业体系的形成 |
2.4 小结 |
第3章 武汉近代工业发展特点探析 |
3.1 从起步到转向——在新旧交替中经历裂变 |
3.1.1 武汉近代工业的起步回顾 |
3.1.2 传统手工业兴衰的历史必然性 |
3.1.3 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文化语境的作用 |
3.1.4 在矛盾中寻求统一 |
3.2 阶段性特征 |
3.2.1 民初全面发展期(1911-1926) |
3.2.2 黄金十年的曲折运行(1927-1937) |
3.2.3 衰落与恢复(1937-1949) |
3.3 对武汉近代工业发展状态的思考 |
3.3.1 “中体西用”的前因后果 |
3.3.2 教育观转变的积极作用 |
3.3.3 曲折发展中的自我重构 |
3.4 小结 |
第4章 武汉近代工业中设计现象的分析 |
4.1 案例选择的缘由 |
4.2 “汉阳造”中的设计之思 |
4.2.1 “汉阳造”概说 |
4.2.2 “汉阳造”与毛瑟在结构与功能上的异同 |
4.2.3 模仿中设计意识的体现 |
4.3 武汉近代船舶工业中的设计透视 |
4.3.1 武汉近代民族航运业发展概况 |
4.3.2 晚清西洋航海科技传入对武汉船舶工业的影响 |
4.3.3 武汉近代船舶分类及船型设计特点 |
4.4 由武汉近代纺织工业探析近代设计结构的系统性 |
4.4.1 武汉近代纺织工业结构的层次性 |
4.4.2 近代工业设计系统观的建立 |
4.4.3 案例分析:湖北布纱丝麻四局 |
4.5 设计在武汉近代烟标文化中的折射 |
4.5.1 武汉近代卷烟工业发展及烟标概况 |
4.5.2 从烟标中探寻设计信息的传达 |
4.5.3 烟标文化中的设计之维 |
4.6 小结 |
第5章 武汉近代工业设计之“中体西用”历程探索 |
5.1 从“中体西用”的内涵看武汉近代工业设计的界定 |
5.1.1 “中体西用”对于武汉近代工业转型所产生的历史作用 |
5.1.2 武汉近代工业设计“中体西用”的阶段性特征 |
5.1.3 基于“中体西用”的武汉近代工业设计结构 |
5.2 “中体西用”对于武汉近代工业设计的可验证性 |
5.2.1 技术更新的道路 |
5.2.2 近代生产力提高的需要 |
5.2.3 历史延续的诉求 |
5.3 武汉近代工业设计的文化释义 |
5.3.1 属性 |
5.3.2 核心价值 |
5.3.3 城市形象的塑造 |
5.4 武汉近代工业设计“中体西用”的演化规律 |
5.4.1 中国古代造物经验的传承 |
5.4.2 近代工业结构演化的哲学启示 |
5.4.3 近代工业生产过程中设计信息的传递 |
5.5 对武汉近代工业发展状态及设计现象的整体思考 |
5.5.1 时空复杂性 |
5.5.2 在“中体”与“西学”之间 |
5.5.3 设计的商业化倾向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中体西用”与设计的关系辨析 |
6.1.1 从“中学为体”探究工业设计近代化意义 |
6.1.2 从“西学为用”体味工业设计本土化特质 |
6.2 从历史经验到理论概念 |
6.2.1 武汉近代工业设计历史的启示 |
6.2.2 再论近代工业与工业设计的关系 |
6.2.3 武汉近代工业设计从混沌到有序的哲学启示 |
6.2.4 工业设计的“近代化”概念 |
6.3 研究中的问题及展望 |
6.3.1 “工业设计”概念在近代历史语境下的确定 |
6.3.2 在当前环境下考察武汉近代工业设计历史的现实意义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图表索引及来源 |
附录2: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近三十年来“中体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前“中体西用”的研究 |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体西用”的研究新趋向 |
(一) 关于“中体西用”概念的提出及其是否为洋务运动指导思想的探讨 |
(二) 关于“中体西用”的演变问题 |
(三) 关于“中体西用”认识问题 |
(四) 其他值得提及的研究 |
三、不足与尚待研究的问题 |
(一) 继续加强史料考辨工作 |
(二) 继续进一步加大比较和开拓新的视角 |
(10)儒学现代化的根本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儒学现代化问题的提出及发展 |
二、关于儒学现代化的各种争论 |
三、儒学现代化的根本方向 |
四、洋务派与“中体西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熊十力对梁漱溟中西文化融合思想的改造与转进[J]. 林家虎.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张之洞新学思想研究 ——以《劝学篇》为中心的考察[D]. 李祺.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3]晚清“中体西用”说与文化保守主义的生成与转型——以民初以来的若干讨论为例[J]. 杨念群. 齐鲁学刊, 2020(03)
- [4]洋务运动时期新式教育中的德育[D]. 冯小桐. 南开大学, 2019(03)
- [5]从体用论到双创论 ——中国文化近现代继承发展机制研究[D]. 高一品.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6]从近代化视角把握“‘中体’‘西用’之间”[J]. 关劲松.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 2016(04)
- [7]洋务派的中西文化观——西学中源说与中体西用论之探析[J]. 刘锦权. 唐都学刊, 2016(02)
- [8]武汉近代工业发展状态及设计研究[D]. 张睿. 武汉理工大学, 2013(11)
- [9]近三十年来“中体西用”研究[J]. 李荟芹.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 [10]儒学现代化的根本方向[J]. 吕鹏. 孔子研究,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