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现代学校的学习型组织(论文文献综述)
赖文静[1](2021)在《学习型组织视域下西部高校软环境建设研究 ——以W大学为例》文中指出
沈兆正[2](2020)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文中认为学习共同体是各学习者之间以共同发展为目的,通过合作与交往的方式,彼此倾听与理解而结成的学习群体,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组织形式。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具有相对的特殊性,更加要求课堂教学以活动式、合作式和反思式的形式进行。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尤为重要,对其予以全面系统的探索与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通过文献法对国内外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概念与内涵、建构原则、构成要素等进行探讨,并对“学习型组织”和“合作学习小组”等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通过访谈调查和案例研究,探讨了我国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基本情况。最后,在此研究基础之上,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共同体的培育与构建予以了理论探讨。本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包含选题缘由、概念界定、研究思路和研究路线、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五个部分内容。第二章为学习共同体的本质及其基本理论基础,包含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学习共同体的产生发展和基本理论。第二部分主要对主体间性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具身认知理论的历史发展、不同流派、主要观点及其与学习共同体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三部分是分析研究学习共同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体现在学习共同体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多元化、教学形式科学化、学生发展全面化。第三章是学习共同体及其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意义,主要有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学习共同体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参与主体、维持和运行机制以及环境设计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是学习共同体的本质特征,在对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理论和构成要素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学习共同体的本质特征是公共性、共同性和具身性。第三部分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特殊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学习共同体建立的空间场域,其特殊性是学习共同体建立的关键因素。第四部分是学习共同体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它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重要原因。第四章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构建现状调查,主要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四名教师进行访谈调查,对访谈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基本现状。第二部分是对两个教学案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学习共同体构建的有益经验和相对不足,为本研究提供指导。第五章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基本思路,本章节的主要内容是在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提出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构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基本策略。通过研究发现,目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尽管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但在基本理念、构建过程、构建结果和构建反思等层面依然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实践问题,因此在理论研究必须充分关照课堂教学实践,在解决课堂教学现实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框架;在课堂教学实践层面,必须以学习共同体基本理论为指导,开展行动研究,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尚雯[3](2020)在《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机制的个案研究 ——以S中学为例》文中指出教师学习共同体是关注教师由个体学习走向群体组织学习一种较为理想化的组织形式,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能为教师学习提供平台,最大程度激发教师潜力,还能为学生终身学习提供示范与榜样,并促进学校教学工作长效运行和学校改革良性发展。因此,本研究在厘清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群体动力理论和文化历史活动构建教师学习共同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另外,研究者深入学校实践,选取银川市S中学初中部的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课堂观察、半结构访谈以及文本分析等方法,分析学校实践场域中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的影响要素,明晰实践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机制的现实状况,以求为学校实践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良性运行探索可行的实践路径。本研究深入调研过程中发现,S中学教师学习共同体在运行中已有的优势与不足,具体表现为:教师学习主体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动机较强但学习内容单一、学习评价客观但实效性不高;教师学习的引领者即校长的支持性领导方面,校长改革、教育理念先进,但与教师互动不够;教师同侪互动实践较多,但参与互动与协商的教师结构不平衡;在学校组织与结构方面,学校初步形成一定的组织与结构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学校有较好的学习文化,但对于这些文化资源的利用不够。因此,本研究从共同体的运行主体、运行过程、运行结构和运行保障四个维度进行分析,进一步发现:教师自身的观念与能力、共同体成员互动过程与实践活动、共同体运行的结构与制度规范以及共同体文化与氛围都影响着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运行。另外,本研究结合实践调研与理论探讨,构建出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首先,本研究认为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机制中首先包含学习者(包括学习主体和学习引领者)、学习目标与愿景、共享的学习实践、学习组织与结构以及学习环境五大基本要素;这五要素共同作用于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机制中的三维系统——动力系统、互动系统和支持系统。其中,该共同体运行机制的动力系统包含驱动力、凝聚力和约束力三种基本力量相互作用;互动系统主要通过活动、规则、资源连通共同体运行机制中的各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最后通过网络信息环境、制度规范环境和文化资源环境支持教师学习共同体机制的良性运行。最后,本研究基于理论框架提出发展教师学习共同体机制运行的策略,主要从三个层次出发阐释。第一,立足作为运行条件的共同体动力系统。具体而言,立足驱动力发展前提,渗透共同体学习愿景与目标;激发驱动力学习主体,肯定教师个人学习行为和成果;重视校长引领者的作用,催生凝聚力聚集,减少群体耗散力;完善共同体运行规则与制度,促进约束力发展。第二,重视作为运行过程的共同体互动系统。一方面,重视系统运行中的互动要素与中介:提炼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和问题,丰富运行主体学习内容;另一方面,强调互动系统的结构与活动:提高共同体的合作学习活动与实践,完善运行环节。第三,关注作为共同体运行环境中支持系统发展。首先,重视合作关系和教师反思,创设合作进取的学校文化境脉;其次,利用网络技术,营造良好的信息学习交流境脉;最后,积极开展U-G-S联动学习模式,形成良好的政策理解境脉。
王祖霖[4](2019)在《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研究》文中提出基层学术组织是高等学校学术组织体系中直接从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学术活动的组织单元和操作单位,同时也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平台,其组织结构、组织权力和组织文化的变革与发展不仅决定着高等学校学术职能的顺利履行、学术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学术文化的协调发展,还深刻地影响着高等学校的学术理念、学术活力和学术氛围。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多数地位,其基层学术组织的变革与发展与部委所属高校存在一定差异。基于结构、权力和文化的视角研究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变革方向,对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推进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基层学术组织制度和学术管理模式,实现内涵式发展及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更好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推进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更好地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当前,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具体表现在结构功能失衡、学术权力缺位、组织文化冲突等方面。然而,学界关于基层学术组织的研究不是一般性的探讨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的现状与问题,就是重点关注部属研究型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改革与创新,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发展和变革的研究重视程度不够。鉴于此,文章运用类型化分析方法和多学科分析方法,针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发展和变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本研究以组织变革理论、结构功能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和数据统计分析法进行研究。首先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以及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等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分析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变革、权力变革与文化变革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系统分析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动力因素;接着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权力和文化分别进行了调查分析。在上述基础上,分别论述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变革、权力变革和文化变革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从政府层面、高校层面以及院系层面分别提出推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政策建议。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动力因素,本研究认为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的需要、人才培养和教师发展的需要、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需要以及组织领导和组织成员的理念等构成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内部动力因素;而政府政策导向、内外竞争压力、教育体制改革、社会发展需求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等则构成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外部动力因素。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的现状和变革,本研究通过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院系组织机构设置情况进行统计,发现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有学系、教研室、研究所和实验室四种常规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以及其它一些非常规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就学系而言,地方大学、教学研究型高校、培养研究生的院系更高比例以学系作为基层教学组织。院系教师规模越大,越倾向于设置更多的学系。工学学科院系、管理学学科院系相比其他学科属性的院系,更倾向于设置更多的学系。就教研室而言,地方学院、应用型高校、不培养研究生的院系更高比例以教研室作为基层学术组织。院系教师规模越大,越倾向于设置更多的教研室。医学学科院系、艺术学学科院系、人文社科类学科院系、工学学科院系相比其他学科属性的院系,更倾向于设置更多的教研室。就基层科研组织而言,地方大学相比地方学院,教学研究型高校相比应用型高校,培养研究生的院系相比不培养研究生的院系倾向于设置更多的基层科研组织。随着院系教师规模扩大,越倾向于设置更多的基层科研组织。工学学科院系、管理学学科院系、理学学科院系、医学学科院系更倾向于设置更多的基层科研组织。就基层学术组织层级而言,不论学校规格、学校类型、院系教育层次、院系教师规模和院系学科属性,较大多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采用三级学术组织体系,极少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采用四级学术组织体系。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变革面临着职能偏差、路径依赖和科层固化的困境。因此,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变革应当遵循职能契合原则、学科发展原则和层级简化原则。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的现状和变革,本研究认为,基层学术权力具有专业性、民主性、自治性和相对独立性的特征,并可以划分为教师集体的学术权力和教师个体的学术权力。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不同层级学术组织学术权力划分、基层学术组织权力主体中专职学术人员比重、学术权力主导的学术决策机制、基层学术组织的行政属性、行政权力介入基层学术组织学术事务与基层学术权力运行状况密切相关。基于调查分析和文献分析,发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变革面临着学术权力的关系错位、学术权力的职责模糊、学术权力的非制度化运行等问题。因此,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变革应当遵循下移学术权力重心、明细学术权力职责和学术权力运行制度化的基本原则。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的现状和变革,本研究认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由教学文化、科研文化和学科文化构成。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教学文化、科研文化、学科文化共同影响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基层学术组织精神文化变革、制度文化变革、行为文化变革与物质文化变革共同影响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由此确认,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是多类型、多层次文化的系统性变革。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面临着文化变革机制缺失、文化构成要素冲突以及文化变革的碎片化等困境。因此,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应当遵循目标原则、整合原则和系统原则。为有效破解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权力和文化变革面临的困境,顺利推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全方面的变革,需要分别在政府层面、高校层面和院系层面采取相应的举措。具体而言,在政府层面,需要抓住一流学科专业建设的契机,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学术评价机制改革等途径推进、带动、引导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在高校层面,需要基于职能推进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功能创新,强化基层学术权力推进基层学术组织自治,实施文化战略引领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在院系层面,需要通过规范院系学术组织的设置,推动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功能契合,健全院系学术委员会制度,完善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治理体系,实施组织文化诊断与评估,推动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系统变革。
崔有波[5](2019)在《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每一轮科技革命都可能会引发一轮教育革命,教育和学习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社会活动,始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革新。文字和学校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教育革命的到来,教育成为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教育史上的第二次革命的到来,知识传播更为便利;第三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期,班级授课制的出现推动了规模化教学的发展,教育普及才真正得以推进。人类历史上第四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期,网络信息技术正引发教育系统的全面变革,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学内容、教育体制与教育目标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整个教育生态被重塑,信息和知识瞬息万变,不断学习成为社会成员的基础性需求。再加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口素质需要提高,教育公平问题需要解决,社会创新活力需要激活,而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将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因此,建设全民、终身、全面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既是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又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选择。基于以上研判,本研究将学习型社会建设置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运用社会转型理论、网络社会理论、教育冲突理论等理念工具,从社会学视角出发,界定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理清学习型社会建设理念的思想来源和历史演变,探究西方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要进展,分析在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比较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辩证分析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探寻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效路径。导论部分首先解释了本研究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概括了人类历史上的四次教育革命,并从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了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这一话题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后,从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多个视角总结了学习型社会研究的主要进展,对网络教育、网络学习、虚拟学习社区等概念做了区分,在此基础之上界定了互联网和学习型社会的主要内涵。通过分析已有研究的不足,并基于社会转型理论、网络社会理论和教育冲突理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中西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经历了若干不同的发展过程。古代中国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和古希腊的“博雅教育”理念都可以看作是中西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思想萌芽,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古代中西方都未能实现。现代中西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都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等多个时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求知欲望大增,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成为必然之举。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的兴起和国家的鼓励支持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重塑了教育生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教学主体经历了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从小众化到大众化的转变;教学内容经历了从有限性到无限性、从同质化到异质性的转变;教学从同时空性转变为超时空性,从年级年限制转变为无年级年限制;教学理念也经历了从师传生受到主动自学、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信息素养的转变;教学目的也从培养人才转变为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互联网的内在特性与功能对学习型社会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人们的闲暇时间,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助推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为全民终身全面学习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转化力;助推实现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促进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能够促进科研和学术的交流合作,促进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思维的培养,推动社会创新。同时,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首先,“数字鸿沟”的存在会加剧地域之间、阶层之间和代际之间的教育不平等。其次,“信息超载”现象会分散学习注意力,浪费学习时间,增加信息辨识难度,降低学习质量,导致信息迷航,迷失学习目标。再次,“碎片化学习”方式的盛行会降低学习者的辨识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并助长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最终降低学习的实际效果。另外,“网络依赖”会助长学习者的学习惰性,抑制社会成员的原创能力,并加剧网络安全威胁。最后,“网络失范”现象的频发可能会加剧网络不良信息和消极网络文化对社会成员的误导。因此,中国的学习型社会建设要用好互联网这柄双刃剑。网络时代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首先要营造公平、绿色、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这就需要打破网络壁垒、净化网络空间、完善网络法规和发展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其次还要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打造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和高质量的网络学习资源,提高网络教学的效率,不断革新网络教学的方式。另外,还要加强对网络教学的审核与监管,防范资本对网络教学的过多干预,提高网络教学的规范性。结语部分回顾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指出可能的拓展研究方向。
郎宇迪[6](2019)在《教师学习型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上海市Z小学青协会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由于学校发展的需要,大批青年教师进入了Z小学。他们是Z小学教师队伍的后备力量,更是Z小学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如何准确把握青年教师的特征,建设相应的学习型组织,并根据现有的学习型组织——青协会的管理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引导青年教师健康成长,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青协会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针对调查数据发现目前Z小学青协会存在问题,依据理论基础得出相应的改进策略,给予青协会管理工作一些改进建议。帮助青协会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型组织,通过青协会这一平台增强青年教师学习力,提升青年教师自主管理能力。为青年教师将来能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并有效地克服和规避自身个性发展中的弊端提供指导。将青年教师为实现自身价值所设定的目标与未来学校的发展规划相结合,最终促进青年教师自我潜能的开发,挖掘青年教师自身管理能力,发挥青年教师个性特征,提高青年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水平。提升青年教师对学习型组织文化的认识,工作满意度,达到推动青年教师主动、全面发展的目的。本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首先是绪论。这一部分阐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一章是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本章对青协会、学习型组织、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接着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学习型组织”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了解这些研究的发展方向及演变进程。最后阐述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包括终身教育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第二章是研究设计与方法。包含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其中研究方法是本章的重点,有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第三章是研究结果。从青年教师在学习型组织文化建设、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这三个分问卷的不同维度所得到的数据中得出结论,为问题的成因分析奠定基础。第四章是青协会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为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两个部分。第五章是结论与对策。先总体概括青协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再从三个分问卷出发进行总结,最后提出改进策略。
黄冰冰[7](2018)在《小学学习型备课组建设的个案研究 ——以无锡市Y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备课组作为我国现代学校中最基层的教育教研团队,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学校教育教研工作的推进。本研究借助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分析Y小学备课组的活动现状和学习能力基础上,开展构建学习型备课组的个案研究。研究以学习型组织的“6P-1B”过程模型为基础,以Y小学备课组开展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学习能力为研究对象,分析Y小学备课组的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探讨当前影响备课组学习能力提高的主要困扰,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及策略。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学习型备课组的基本要求:以学习型组织的一般特征为基础,结合备课组所需实现的功能,学习型备课组应具备四项基本要求:备课组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应更加密切,备课组团队应加强学习与协作;备课组的知识获取、交流、存储机制应进一步完备和提升;备课组的创新、发散、批判性思维模式需进一步形成和完善。Y小学备课组学习能力现状及分析:将“6P-1B”模型作为学习型备课组的过程模型,明确备课组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通过研究不同阶段Y小学备课组的学习能力发现:备课组总体上具备较好的发现能力、发明能力、选择能力,而在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和做出合适且有效的选择方面有待加强,;备课组总体上表现出良好的执行能力、推广能力和反思能力,但仍需进一步重视系统的指导、分享失误的经验、关注反思的程度;备课组获取知识能力、输出知识能力、建立知识库能力有待提高,尤其在与其他组织的交流、知识输出的载体和知识共享的平台方面需做出努力。基于Y小学备课组提高学习能力所面临的困扰提出具体解决策略:基于Y小学备课组学习能力的研究,总结影响备课组提高学习能力的困扰及原因。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基础,从管理者才能的培养、系统思考习惯的养成、知识输入途径的丰富,知识输出能力的提高四个维度,提出提高备课组学习能力,建设学习型备课组的具体策略及建议:培养学习型备课组长,在构建学习型备课组的过程中履行应尽的职责;培养备课组系统思维习惯,提高全局意识;实现备课组外部知识获取多样化,内部知识分享全面化;提高备课组知识输出能力,加强不同备课组知识经验的分享和共同提高。
郑丹虹[8](2018)在《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视域下的学校教研组学习共同体的研究 ——以SL学校初中英语教研组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从当前教育改革新形势来看,学校的变革创新也是大势所趋。学校要进行变革创新,变革中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组织和实施者的角色与身份日益凸显。作为教师个体与团队的组织载体,教研组成为这场变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随着国外学习型组织理论和学习共同体的引入,在我国教育界也掀起了一轮热潮。本研究中,教研组的组织理念是学习型教研组,教研组的活动过程是组织学习,教研组的操作模式是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组织强调五项修炼,它们分别是建立愿景、改变心智、团队学习、自我超越和系统思考。所以本研究希望教研组的成员一起建立教研组共同的奋斗愿景、改变组员的心智模式、开展团队学习活动、建立健全的教研制度、鼓励组员不断自我超越和进行系统思考。组织学习是组员在为组织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共同体制度的优势可以让教研组共同体相互支持和共同领导、共同的价值观与愿景、集体学习与实践、提供支持的条件、最后分享实践经验,共同打造出专业化高效能的教师团队。为了科学地总结当前学校教研组和学习共同体的研究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本文采取词频分析法、共词聚类分析法和多维尺度分析法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数据化分析。而且由于个案研究的样本比较小,先把问卷初稿进行大量的随机预测,然后通过SPSS来对问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分析,最后才把问卷调查的终稿发放给个案研究教研组的成员。本研究以深圳市宝安区SL学校初中英语教研组学习共同体为个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了解当前教研组存在的问题,如教研组学习共同体的定位(性质、文化特点、文化内容、组织职能、教研组长)不清晰、教研组学习共同体的常规教研(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反思、命题、比赛、业务学习、读书沙龙、师徒结对等)和特色教研(课例研究、课题研究、教学测量与评价研究)的活动制度不够完善,相关活动的开展也亟须提高频率和质量。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明确了教研组学习共同体的定位、制定教研组学习共同体的活动制度、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教研组学习共同体的活动案例,以此来创建学习型教研组。希望教研组成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成长、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及学校的声誉度都有所提高。
吴瑞连[9](2017)在《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中班级建设行动研究 ——以肇庆市G中学高二(1)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日益需要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综合素质的人才。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基层组织,是教育、服务、管理学生的重要单位,其建设成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传统的班级管理暴露出很多弊端,运用先进理论进行班级建设,提高班级建设效能,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班级自身发展的需要。学习型组织是20世纪末在管理学领域提出并发展起来的的新型管理理念。它最初应用于企业管理,以改善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效能,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态势。该理论由企业界不断推广到其他领域,得到广泛认可。作为一个以学习为主要活动的组织,班级具备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条件;此外,学习型组织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融会贯通,将其运用于班级建设,构建学习型班级是可行的。本研究尝试以笔者担任班主任的肇庆市G中学2014年9月入学的高二(1)班作为实验对象,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进行高中班级建设。首先,笔者分析了肇庆市G中学目前班级建设现状和建设学习型班级的可行性,提出建设学习型班级的四项原则:主体性、民主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然后,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从建立班级共同愿景、鼓励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进行团队学习、倡导系统思考五个维度进行班级建设的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时间为一个学年,分三个阶段进行:准备阶段、实践阶段和巩固提升阶段。相关数据表明:实验班班风明显好转、学风得到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师生反馈也表明实验班班风、学风有很大进步。因此,行动研究证明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进行班级建设是可行且有效的,它对促进班级和学生个体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健[10](2016)在《学习型学校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延吉市初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延吉市城乡结合部初中学习型学校建设现状及其存在问题。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和知识的迅速变革,构建学习型学校已经成为当下教育变革的主要趋势。已有研究着重梳理了学习型学校的理论介绍、本土建设、策略构建,比较缺少实证性的现状调查研究。本研究通过调查现状,分析初中学习型学校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因素。根据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本研究以延吉市城乡结合部的初中教师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调查初中学习型学校建设现状,分析初中学习型学校存在的问题;(2)探究不同教师群体在学习型学校建设中的表现差异;(3)针对学习型学校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提出学习型学校建设的对策。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调查的延吉市城乡结合部初级中学学习型学校建设情况一般。(2)教师的年龄、教龄、教师类别在学习型学校建设方面表现存在差异目前初中学习型学校建设的主要矛盾在于学校的德育制度建设没有考虑到不同教师群体的差异,在管理和评价制度上单一化。目前的学习型学校建设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调动起教师群体的全员参与,不过它的劣势恰恰源于它的优势。需要学校进行愿景建设,信念统一,增权赋能,给教师个性成长的空间。3)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评估问题,内生愿景,重构学校文化;(2)建立规范的规章制度与机构,构筑开放的学校系统;(3)建立专业的教师学习共同体;(4)增权赋能,转变学校领导方式。
二、构建现代学校的学习型组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建现代学校的学习型组织(论文提纲范文)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
1.1.2 教学本质的规定性 |
1.1.3 学习共同体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优越性 |
1.2 概念界定 |
1.2.1 学习共同体 |
1.2.2 学习型组织 |
1.2.3 合作学习小组 |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访谈法 |
1.4.3 个案研究法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5.1 文献检索 |
1.5.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5.3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二章 学习共同体的本质及其理论基础 |
2.1 学习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
2.1.1 学习共同体的产生与发展 |
2.1.2 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理论 |
2.2 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理论基础 |
2.2.1 主体间性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具身认知理论 |
2.3 学习共同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
第三章 学习共同体及其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
3.1 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成要素 |
3.1.1 参与主体 |
3.1.2 维持和运行机制 |
3.1.3 环境设计 |
3.2 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本质特征 |
3.3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特殊性 |
3.4 课堂学习共同体在道德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
3.4.1 学习共同体促进了学生社会性素质的发展 |
3.4.2 学习共同体提升价值导向效力 |
3.4.3 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各种非认知因素的发展 |
第四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构建现状调查 |
4.1 访谈调查 |
4.1.1 访谈设计 |
4.1.2 访谈结果 |
4.1.3 访谈结果分析 |
4.2 个案研究 |
4.2.1 山东省聊城市杜郎口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构建案例 |
4.2.2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初级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构建案例 |
4.2.3 学习共同体构建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
第五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基本思路 |
5.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的指导思想 |
5.1.1 为全体学生而建 |
5.1.2 为合作学习而建 |
5.1.3 为全面发展而建 |
5.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基本原则 |
5.2.1 接纳异质和互相尊重 |
5.2.2 相互倾听与意义协商 |
5.2.3 学习的协同性 |
5.2.4 合作与反思相结合 |
5.3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基本内容 |
5.3.1 参与主体的设计 |
5.3.2 维持机制的设计 |
5.3.3 运行机制的设计 |
5.3.4 学习环境的设计 |
5.4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基本策略 |
5.4.1 以服务学习活动为先导,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
5.4.2 以多样化学习小组为基础,营造学生合作学习空间 |
5.4.3 以课堂静默为重要环节,促进学生反思性学习 |
5.4.4 开展多元评价,诱发和维持学生学习驱动力 |
5.4.5 联结外部支持,完善学习共同体的保障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访谈提纲 |
附录2:访谈笔录(洪老师) |
附录3:访谈笔录(吴老师) |
附录4:访谈笔录(沈老师) |
附录5:访谈笔录(王老师)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机制的个案研究 ——以S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问题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教师学习 |
(二)教师学习共同体 |
(三)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机制 |
三、文献综述 |
(一)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相关研究 |
1.教师学习 |
2.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价值 |
3.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概念 |
4.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特征 |
5.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影响因素 |
(二)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机制的相关研究 |
1.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生成机制 |
2.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运行机制 |
(三)已有研究的启示与反思 |
四、理论基础 |
(一)群体动力理论 |
1.群体动力的发展 |
2.群体动力的概念及内涵 |
3.群体动力要素及模型 |
4.群体动力与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机制的关联性 |
(二)文化历史活动理论 |
1.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发展及模型 |
2.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
3.文化历史活动理论与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机制的耦合性 |
五、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1.个案研究法 |
2.研究数据收集方法 |
六、学校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方案 |
(二)运行主体:教师自主学习现状分析 |
1.教师学习动机较强,学习热情高 |
2.学习内容比较单一,重教学实践改进轻知识理论积累 |
3.接受学习痕迹明显,个人自主发现学习行为表现不明显 |
4.人学习评价与反思比较客观,但实效性不高 |
(三)运行引领者:校长支持性领导分析 |
1.引领学校教育教学理念,促进学校教学理念更新 |
2.促进教师熟练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
3.践行改革理念,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实践 |
4.校长与教师之间双向互动不足 |
(四)运行过程:教师同侪互动学习现状分析 |
1.同侪互动形式丰富,互动实效性较高 |
2.教师参与同侪互动意识强,初步形成合作意识与规范 |
3.同侪参与互动的教师结构不平衡 |
(五)运行组织与结构:学校制度与结构分析 |
1.学校现有制度要求教师改进教学 |
2.教师主动参与学校已有结构的能动性不强 |
(六)运行环境:教师与环境互动现状分析 |
1.教师与学校文化资源环境互动 |
2.教师与硬件环境资源互动分析 |
(七)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现状的反思与启示 |
1.运行主体:教师自身的观念与能力 |
2.运行过程:共同体成员互动与实践 |
3.运行结构:共同体结构与制度规范 |
4.运行保障:共同体文化与氛围 |
七、学校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机制的理论构建 |
(一)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机制的价值意向 |
1.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能有效促进学校改革实践 |
2.共同体运行能为教师学习提供理想的支持平台 |
3.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能为学生学习提供有效借鉴 |
(二)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的特征阐释 |
(三)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机制的原则 |
1.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为标准 |
2.关注学习者之间合作、协商的愿景与互动 |
3.强调教师学习共同体内部结构性和系统性发展 |
4.关注学习共同体的社会情境性 |
(四)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 |
1.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机制的要素分析 |
2.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机制的系统分析 |
八、教师学习共同体机制运行的策略 |
(一)立足作为运行条件的共同体动力系统发展 |
1.立足驱动力发展前提:渗透共同体学习愿景与目标 |
2.激发驱动力学习主体:肯定教师个人学习行为和成果 |
3.聚集凝聚力引导力量:重视校长引领者的作用 |
4.促进约束力发展:完善共同体运行的规则与制度 |
(二)重视作为运行过程中的互动系统发展 |
1.丰富运行主体学习内容:提炼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和问题 |
2.完善运行环节:提高共同体的合作学习活动与实践 |
(三)关注作为共同体运行环境的支持系统发展 |
1.重视合作关系和教师反思,创设合作进取的学校文化境脉 |
2.利用网络技术,营造良好的信息学习交流境脉 |
3.积极开展U-G-S联动学习模式,形成良好的政策理解境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以及内在机理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 |
2.1.2 基层学术组织 |
2.1.3 基层学术组织变革 |
2.2 理论基础及其适用性 |
2.2.1 组织变革理论 |
2.2.2 结构功能理论 |
2.2.3 学习型组织理论 |
2.3 内在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动因分析 |
3.1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内部动力 |
3.1.1 知识创新与知识应用的需要 |
3.1.2 人才培养与教师发展的需要 |
3.1.3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要求 |
3.1.4 组织领导与组织成员的理念 |
3.2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外部动力 |
3.2.1 政府政策导向 |
3.2.2 内外竞争压力 |
3.2.3 教育体制改革 |
3.2.4 社会发展需求 |
3.2.5 信息技术发展 |
3.3 本章小结 |
4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变革 |
4.1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主要形式 |
4.1.1 常规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 |
4.1.2 非常规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 |
4.2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的调查分析 |
4.2.1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调查分析 |
4.2.2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科研组织的调查分析 |
4.2.3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层级的调查分析 |
4.3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变革的主要困境 |
4.3.1 职能偏差 |
4.3.2 路径依赖 |
4.3.3 科层固化 |
4.4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变革的原则 |
4.4.1 职能契合原则 |
4.4.2 学科发展原则 |
4.4.3 层级简化原则 |
4.5 本章小结 |
5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权力变革 |
5.1 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的主体及特征 |
5.1.1 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的主体 |
5.1.2 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的特征 |
5.2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权力运行及职责的调查分析 |
5.2.1 问卷调查情况概述 |
5.2.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5.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5.3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权力变革的困境 |
5.3.1 学术权力的关系错位 |
5.3.2 学术权力的职责模糊 |
5.3.3 学术权力的非制度化运行 |
5.4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权力变革的原则 |
5.4.1 下移学术权力重心 |
5.4.2 明晰学术权力职责 |
5.4.3 学术权力运行制度化 |
5.5 本章小结 |
6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文化变革 |
6.1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的构成及功能 |
6.1.1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的构成 |
6.1.2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的功能 |
6.2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的调查分析 |
6.2.1 问卷调查情况概述 |
6.2.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6.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6.3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的困境 |
6.3.1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机制缺失 |
6.3.2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构成要素冲突 |
6.3.3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的碎片化 |
6.4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的原则 |
6.4.1 目标原则 |
6.4.2 整合原则 |
6.4.3 系统原则 |
6.5 本章小结 |
7 推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政策建议 |
7.1 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 |
7.1.1 以一流学科专业建设推进基层学术组织变革 |
7.1.2 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带动基层学术组织变革 |
7.1.3 以学术评价机制改革引导基层学术组织变革 |
7.2 高校层面的政策建议 |
7.2.1 基于职能推进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功能创新 |
7.2.2 强化基层学术权力推进基层学术组织自治 |
7.2.3 实施文化战略引导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 |
7.3 院系层面的政策建议 |
7.3.1 规范院系学术组织的设置,推动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功能契合 |
7.3.2 健全院系学术委员会制度,完善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治理体系 |
7.3.3 实施组织文化诊断与评估,推动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系统变革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访谈提纲 |
附录2 :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5)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一)既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
(二)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
(一)互联网 |
(二)学习型社会 |
四、主要理论工具 |
(一)社会转型理论 |
(二)网络社会理论 |
(三)教育冲突理论 |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历史脉络 |
一、古代中西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思想渊源 |
二、现代中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展 |
三、西方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展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 |
一、信息时代人民的求知欲望大增 |
二、传统的教学体系存在缺陷 |
三、应对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可能性 |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
二、网络教学的兴起 |
三、国家鼓励开展网络教学 |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
第一节 教学主体的不同 |
一、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 |
二、从“小众化”到“大众化” |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不同 |
一、教学内容从“有限性”到“无限性” |
二、教学内容从“同质性”到“异质性” |
第三节 教学时空的不同 |
一、教学从“同时空性”到“超时空性” |
二、教学从“年级年限制”到“无年级年限制” |
第四节 教学理念的不同 |
一、从“师传生受”到“主动自学” |
二、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信息素养” |
三、教学目的从“培养人才”到“自我完善” |
第三章 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 |
第一节 为全民终身全面学习创造条件 |
一、增加闲暇时间 |
二、打破教学的时空限制 |
三、助推教育公平的实现 |
第二节 提高了社会成员的学习力 |
一、激发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 |
二、提高社会成员的学习能力 |
三、有助于培养学习毅力 |
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
五、有助于提高学习转化力 |
第三节 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 |
一、有助于组织成员实现自我超越 |
二、有助于改善组织成员心智模式 |
三、有助于凝聚共同愿景 |
四、促进开展团队学习 |
五、有利于进行系统思考 |
第四节 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
一、互联网有助于促进多元化学习 |
二、互联网有助于促进个性化学习 |
三、互联网时代个性化与多元化学习的技术与实践 |
第五节 促进创新性学习 |
一、互联网促进科研和学术的交流合作 |
二、互联网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
三、互联网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
第四章 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 |
第一节 “数字鸿沟”挑战教育公平 |
一、“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与具体表现 |
二、“数字鸿沟”可能扩大“教育鸿沟” |
第二节 “信息超载”模糊学习焦点 |
一、分散学习注意力,浪费学习时间 |
二、增加信息辨识难度,降低学习质量 |
三、导致信息迷航,迷失学习目标 |
第三节 “碎片化学习”降低学习效果 |
一、“碎片化学习”的成因与特征 |
二、“碎片化学习”降低学习效果 |
第四节 “网络依赖”降低学习动力 |
一、“网络依赖”的成因与表现 |
二、“网络依赖”降低学习动力 |
第五节 “网络失范”误导学习方向 |
一、“网络失范”的原因与表现 |
二、“网络失范”误导学习方向 |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营造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
一、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 |
二、营造健康的网络教学环境 |
三、为网络教学提供安全保障 |
第二节 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 |
一、建设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 |
二、提高网络学习的效率 |
三、利用最新信息技术革新教学方式 |
第三节 提升网络教学的规范性 |
一、加强网络教学的审核与管理 |
二、防范资本对网络教学的过多干预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一)互联网的内在特征顺应了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
(二)互联网只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种辅助性手段 |
(三)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 |
(四)互联网促进了“泛教育”和“泛学习”时代的到来 |
(五)互联网时代学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
二、可能的拓展研究 |
(一)教学活动在互联网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的规律与趋势 |
(二)教育事业的进步对互联网发展的影响 |
(三)网络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警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教师学习型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上海市Z小学青协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青协会 |
(二)学习型组织 |
(三)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理论基础 |
(一)终身教育理论 |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 |
(三)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及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三、研究工具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一、青年教师在各问卷维度下的总体情况 |
二、青协会在学习型组织文化下的发展状况 |
(一)提供持续学习的机会维度 |
(二)促进探索与对话维度 |
(三)鼓励合作与团队学习维度 |
(四)创建捕获分享知识的体系维度 |
(五)授权建立共同愿景维度 |
(六)联系组织及环境维度 |
(七)提供学习的战略指导维度 |
(八)确保对员工对学习型组织文化的肯定维度 |
三、青协会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情况 |
(一)内在满意度维度 |
(二)外在满意度维度 |
四、青年教师组织承诺问卷调查状况 |
(一)情感承诺维度 |
(二)持续承诺维度 |
(三)规范承诺维度 |
五、不同群体教师的表现 |
(一)性别在各个维度上的表现 |
(二)不同年龄段教师团体在各个维度上的表现 |
(三)不同学历的教师在各个维度下的表现 |
(四)不同职位教师在各个维度下的表现 |
(五)不同教龄教师在各个维度下的表现 |
第四章 青协会建设发展问题及成因 |
一、存在问题 |
(一)青年教师间无法给予彼此公平坦诚的意见 |
(二)青协会没有建立共同的愿景 |
(三)青协会内部没有创建捕获分享知识的体系 |
(四)领导能力和对下属的方式认同度较低 |
(五)青年教师认为自己能力难以得到发挥,晋升空间小 |
(六)大专学历教师关于各维度的满意度低 |
(七)基层管理者关于各维度的满意度低 |
二、原因分析 |
(一)学习时间不合理,学习内容单一 |
(二)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管理权和独立的经费 |
(三)组织内部没有创建学习平台和评价体系 |
(四)学习过程中青年教师付出的劳动与收入不对等 |
(五)组织没有提供给青年教师更多的辅导、指引与帮助 |
第五章 结论及对策 |
一、结论 |
(一)总体概括 |
(二)学习型组织文化 |
(三)工作满意度 |
(四)组织承诺 |
二、对策 |
(一)细分青协会的组织架构 |
(二)固定学习时间,拓展学习内容 |
(三)创建分享教育教学知识经验的平台 |
(四)领导提升专业及管理能力,进行角色转变 |
(五)学校给予青协会更多的自主管理权,拨发独立的经费 |
(六)组建专业的教师学习小组 |
(七)青年教师进行轮岗轮职 |
(八)确立青协会选举制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学习型组织调查问卷 |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小学学习型备课组建设的个案研究 ——以无锡市Y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起源 |
二、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研究意义 |
2.研究目的 |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学习型组织及备课组研究现状 |
一、学习型组织的研究现状 |
1.学习型组织的内涵 |
2.学习型组织的创建 |
二、备课组的发展及建设 |
1.国内外备课组发展现状 |
2.国内外备课组建设的各种尝试 |
三、小结 |
第三章 学习型备课组的构建 |
一、学习型备课组的一般特征 |
1.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
2.备课组的功能 |
3.学习型备课组的一般特征 |
二、学习型备课组的建设 |
第四章 备课组学习能力的调查及分析 |
一、调查的设计 |
1.调查的目的 |
2.问卷的编制 |
3.调查的对象 |
二、备课组学习能力现状及分析 |
1.备课组发现能力 |
2.备课组发明能力 |
3.备课组选择能力 |
4.备课组执行能力 |
5.备课组推广能力 |
6.备课组反思能力 |
7.备课组获取知识能力 |
8.备课组输出知识能力 |
9.备课组建立知识库能力 |
三、小结 |
第五章 构建学习型备课组的困扰及对策 |
一、建设学习型备课组的困扰及成因 |
1.备课组长对备课组发展缺乏引领 |
2.备课组缺乏系统的思考 |
3.备课组获取知识、共享知识能力弱 |
4.备课组在输出知识和建立知识库方面存在不足 |
二、建设学习型备课组的建议及措施 |
1.培养学习型备课组长 |
2.培养系统思维习惯 |
3.优化备课组知识获取形式 |
4.提高备课组知识输出能力 |
参考文献 |
附件:备课组学习能力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8)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视域下的学校教研组学习共同体的研究 ——以SL学校初中英语教研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政策背景 |
二、时代背景 |
三、现实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拟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学校教研组学习共同体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教研组 |
二、学习共同体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学习型组织理论 |
二、组织学习理论 |
三、学习共同体理论 |
四、学习型组织(教研组)和学习共同体的关系辨析 |
五、建立学习型教研组学习共同体 |
第三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述评 |
第一节 教研组文献述评 |
一、数据样本与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二、数据处理与分析 |
三、学校教研组研究的热点分析 |
四、学校教研组研究的趋势展望 |
第二节 学习共同体文献述评 |
一、数据样本与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二、数据处理与分析 |
三、学习共同体研究的热点分析 |
四、学校教研组学习共同体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
第四章 研究的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和内容 |
一、研究的问题 |
二、研究的内容 |
第二节 研究的概念框架图 |
第三节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 |
第五章 教研组学习共同体的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发展 |
第一节 调查问卷量表的编制 |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预试情况 |
第三节 问卷的效度分析 |
第四节 问卷的信度分析 |
第五节 正式的调查问卷量表 |
第六节 访谈设计 |
第六章 SL学校初中英语教研组学习共同体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和访谈对象 |
第二节 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分析 |
第七章 策略的实施 |
第一节 明确教研组学习共同体的定位 |
第二节 制定教研组学习共同体的活动制度 |
一、备课 |
二、说课 |
三、上课 |
四、听课 |
五、评课 |
六、自查 |
七、命题 |
八、比赛 |
九、教辅 |
十、师徒结对 |
十一、业务学习 |
十二、课例研究 |
十三、课题研究 |
十四、教学测量与评价研究 |
第三节 开展教研组学习共同体的教研活动 |
一、集体备课 |
二、上课听课 |
三、说课评课 |
四、自查反思 |
五、课例研究 |
六、课题研究 |
七、教学测量与评价研究 |
第四节 评价教研组学习共同体的活动效能 |
第五节 推广教研组学习共同体的活动成果 |
一、以讲座分享式来推广 |
二、以课题研究模式推广 |
三、以帮扶结对形式推广 |
四、以线上宣传形式推广 |
第六节 总结教研组学习共同体的策略实施效果 |
第八章 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一、个案研究的样本量较小 |
二、教研组学习共同体的活动制度不够完善 |
三、教研组学习共同体的常规教研深度不够 |
四、教研组学习共同体的特色教研开展不足 |
五、教研组学习共同体的评价制度不够精细 |
六、教研组长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中班级建设行动研究 ——以肇庆市G中学高二(1)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5 文献综述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班级建设现状及建设学习型班级的可行性 |
2.1 班级建设现状 |
2.2 建设学习型班级的可行性 |
2.3 建设学习型班级应遵循的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中学习型班级建设的行动研究 |
3.1 行动研究的目标 |
3.2 行动研究的对象 |
3.3 行动研究阶段 |
3.4 行动研究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行动研究成效分析 |
4.1 初步成绩 |
4.2 师生反馈 |
4.3 不足和展望 |
4.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学生成长档案 |
附录三 高中个人发展规划 |
附录四 个人发展反思表 |
附录五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 |
附录六 肇庆市G中学文明班评分标准 |
致谢 |
(10)学习型学校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延吉市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主要概念界定 |
第二章 学习型学校理论基础 |
2.1 学习型组织理论 |
2.2 学习型学校理论 |
2.3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三章 学习型学校建设现状 |
3.1 调查设计 |
3.2 调查结果 |
第四章 学习型学校建设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存在问题 |
4.2 原因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教师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附录C. (学习型学校建设文件) |
附录D. (学习型学校建设活动) |
四、构建现代学校的学习型组织(论文参考文献)
- [1]学习型组织视域下西部高校软环境建设研究 ——以W大学为例[D]. 赖文静.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D]. 沈兆正.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机制的个案研究 ——以S中学为例[D]. 尚雯.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研究[D]. 王祖霖.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5]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D]. 崔有波.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6]教师学习型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上海市Z小学青协会为例[D]. 郎宇迪.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2)
- [7]小学学习型备课组建设的个案研究 ——以无锡市Y小学为例[D]. 黄冰冰. 苏州大学, 2018(04)
- [8]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视域下的学校教研组学习共同体的研究 ——以SL学校初中英语教研组为例[D]. 郑丹虹. 深圳大学, 2018(01)
- [9]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中班级建设行动研究 ——以肇庆市G中学高二(1)班为例[D]. 吴瑞连. 广州大学, 2017(01)
- [10]学习型学校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延吉市初中为例[D]. 张健. 延边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