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疏水复合薄膜接触角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姬云忠[1](2021)在《纤维素基活性包装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塑料在许多方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尤其是作为食品包装材料。然而,塑料来源于石油且无法降解,塑料制品的过度使用使自然和人类受到塑料污染的严重威胁。因此,开发绿色无污染的生物基包装材料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纤维素由于自然储量丰富、可降解、无毒、良好生物相容性及可再生等优点成为新型包装基材的重要资源之一。将纤维素作为包装基质,添加功能型物质制备可再生可降解的活性包装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课题以纤维素纤维为原料,将具有丰富酚羟基结构的单宁、碱木素引入到纤维素基质中,制备具有紫外屏蔽、抗氧化、抑菌功能的纤维素基材料。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并系统地分析了所制备纤维素基材料的抗氧化性能、紫外屏蔽性能、水汽阻隔性能及力学性能等。利用高碘酸盐氧化漂白硫酸盐纸浆获得双醛纤维素纤维,然后与单宁溶液混合,通过醛基与单宁分子上的活泼氢发生缩合反应,将单宁通过共价键锚固到纸浆纤维上,最后通过抄纸的方法得到不同单宁含量的纤维素单宁纸。对单宁纸的性能进行表征,发现其对水的接触角均大于90°,具有一定的憎水性能。憎水性能的提高归因于单宁与纤维素之间的共价键连接。单宁纸显示出高的抗氧化性能和紫外屏蔽性能,而且随着单宁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单宁纸的水汽透过率(WVTR)随着单宁的加入而降低。憎水、抗氧化及水汽阻隔性能的提高,对单宁纸在食品包装材料方面的应用是极为有利的。单宁的加入对纸张裂断长的影响很小,在单宁质量分数高达45%时,纸张裂断长仅下降了10%。利用离子液体氯化1-烯丙基-3-甲基咪唑(Amim Cl)溶解棉短绒溶解浆,得到的熔融液在特定模具中铸膜,随后浸泡于去离子水中进行相交换得到再生纤维素薄膜(cellulose film,CF)。利用Na IO4对CF进行表面氧化制得双醛纤维素膜(dialdehyde cellulose film,DACF。将DACF浸泡于单宁溶液中,单宁通过缩合反应与DACF表面醛基基团结合,固载在CF表面,得到纤维素单宁膜(tannin-cellulose film,TCF)。对TCF的抗氧化性能进行测定,发现其在7小时内对DPPH自由基有着持续清除的能力。随着单宁于膜表面负载量的提高,抗氧化性逐渐增强,TCF-3的DPPH自由基抑制率达到94.5%。TCF显示出良好的紫外屏蔽能力。单宁的引入改善了传统润湿性纤维素膜的疏水性,与水的接触角提高。TCF复合膜的水汽透过率(water vapor transmission rate,WVTR)随着单宁负载量的增加而降低。单宁的引入降低了纤维素膜的拉伸强度,单宁负载量达到19.2%时,拉伸强度约80 MPa,断裂伸长率为11.3%。优良的抗氧化、紫外屏蔽及水汽阻隔性能使TCF复合膜在食品包装领域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将棉短绒溶解浆与碱木素(alkaline lignin,AL)共混,利用Amim Cl溶解,随后进行水相交换,得到木素-纤维素复合膜(lignin cellulose film,LC)。用红外光谱和SEM对复合膜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形貌观察,研究了碱木素添加量对复合膜紫外线阻隔性、热稳定性、抗氧化活性、力学性能以及疏水性的影响。SEM结果表明,碱木素均匀分散于薄膜中。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得到了改善,碱木素含量为10%的LC-3在600℃的残余质量与CF相比提高约14%。LC复合膜具有优良的紫外屏蔽和抗氧化性能。与CF相比,其疏水性和水汽阻隔性提高。出色的热稳定性、阻隔性及抗氧化活性使得LC作为包装材料用于食品封装成为可能。
张学阁[2](2021)在《面带黏附特性及面食压延辊抗黏附复合薄膜制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降低面带在接触表面的黏附能力,提高机制面加水量,课题围绕面带压延黏附特性和抗黏附复合薄膜制备两个方面展开。设计并搭建面带黏附能力试验机,利用该试验机研究面带黏附特性、面带与接触表面之间的黏附失效模式,分析影响面带黏附能力的关键性因素。根据高加水量面带黏附失效模式和压延过程面带物理性能变化分析结果,设计并制备表面具有微织构和元素掺杂碳基结构薄膜的复合抗黏附层。对比研究了微织构参数对面带黏附能力的影响规律,设计并制备出性能优异的织构化Cr-DLC(铬掺杂类金刚石)抗黏附复合薄膜。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设计并搭建了面带黏附能力试验机,采用该试验机实现了压延工况下耦合多种制面工艺参数的面带黏附能力评价。获得加水量、压延比、加盐量、剥离速度与面带黏附能力之间的变化规律。发现加水量、压延比和剥离速度是增加面带黏附能力的关键性因素,随着加水量(35%-75%)增大,面带黏附失效模式由界面失效向内聚力失效转移,同等加水量(55%)下,面带黏附能力随压延比成线性增大规律。研究了面带内水分分布状态和迁移规律,采用低场核磁共振仪分析“加水”和“压延”过程面带内水分分布状态变化,发现面团(或面带)内水分子主要以强结合水、弱结合水和自由水三种形式存在,其中强、弱结合水所占的比例大于99%。增大加水量后T22(横向弛豫时间T22)和T23(横向弛豫时间T23)向右移动,多加的水主要是以弱结合水的形式存在,并且强结合水向弱结合水方向转移。采用面筋网络分析与低场核磁共振仪分析发现,增大压延比(25%-55%)会破坏面筋的连续性,同时T22和T23弛豫时间显着增大,面带内弱结合水向自由水的方向迁移,自由水所占比例由0.59%增大至1.6%,压延过程降低了面带内弱自由水的持水能力。设计并制备了抗面带黏附的复合功能层。采用皮秒激光在06Cr19Ni10合金表面制备微织构,通过黏附测试对比发现,微织构具有降低面带黏附能力的功能,大间距、大深度的微织构参数利于提高微织构的抗黏附效果。采用离子源辅助非平衡磁控溅射法在微织构表面制备了 Cr-DLC薄膜,发现微织构和Cr-DLC薄膜对降低面带黏附能力具有协同作用。面带黏附测试结果对比发现,M1+Cr-DLC(直径40μm、间距85μm、深度5μm的织构化Cr-DLC薄膜)的抗黏附功能最好;与微织构相比,面带在其表面的黏附能力降低47.3%;与基材相比,面带在其表面的黏附能力降低68.3%。三维形貌测试发现,微织构表面形成了规则的“碗口”型特征,减小间距和深度参数,“碗口”型形貌逐渐向“凸起”型过渡。疏水性能测试发现,微织构表面制备Cr-DLC薄膜后,织构化Cr-DLC薄膜表面水滴接触角显着增加,最大达到93.4°。表面能分析发现,面带在接触表面的黏附能力随表面能色散分量与极性分量差值(△γ)的增大呈线性递减规律,M1+Cr-DLC的△γ值最大,抗黏附功能最优。制备的Cr-DLC薄膜厚度约5.76μm,有、无微织构对薄膜厚度无明显影响。划痕测试表明,与无微织构的薄膜相比,织构化Cr-DLC薄膜的临界载荷提升约60%,临界载荷达到18.23N。表面制备Cr-DLC薄膜后,M1(直径40μm、间距85μm、深度5μm的微织构)的摩擦学系数由0.7092降为0.2088,并且随着织构间距、深度参数减小,织构化Cr-DLC薄膜的摩擦系数逐渐降低,维持在0.2以下。
张冉[3](2021)在《丁香酚/硅藻土改性超双疏聚氨酯薄膜的制备及其对三文鱼鱼片的保鲜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水性聚氨酯(Waterborne polyurethane,WPU)为主材,以硅藻土(Diatomite,DME)为辅料,以1H,1H,2H,2H-全氟辛基三氯硅烷(PFOTS)为改性剂,采用流延法制备了表面润湿性不同的WPU薄膜、DME/WPU薄膜及超双疏DME改性的SA-DME/WPU薄膜,并在上述薄膜中加入丁香酚(Eugenol,EG)为活性抗菌成分,制备了包埋EG的EG-WPU薄膜、DME-EG/WPU薄膜和SA-DME-EG/WPU薄膜。采用SEM、XRD、FT-IR和XPS等手段对粉体和薄膜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了DME改性前后薄膜微观形貌的变化及各成分之间的作用形式。以水产品优势腐败菌——腐败希瓦氏菌为抑菌对象,揭示了上述薄膜的抑菌性能和抑菌机理。并以三文鱼鱼片为保鲜对象,研究了其保鲜性能,以期为超双疏抗菌材料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1.研究了改性前后DME粉体和WPU薄膜的微观形貌、表面润湿性以及包埋EG薄膜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DME以物理吸附方式包埋EG,包埋EG后,DME粉体结构被破坏。经PFOTS改性后,DME团聚成颗粒状,表面形成微纳米级结构,具有超双疏特性。EG与WPU发生反应使薄膜表面更加光滑致密。DME通过物理混合方式分散于WPU薄膜内,使薄膜的疏油性能显着增强。对于SA-DME和SA-DME-EG粉体,加入至WPU中形成SA-DME/WPU薄膜和SA-DME-EG/WPU薄膜后,其晶体结构被破坏,且SA-DME-EG/WPU薄膜表面形成了新的晶型结构。SA-DME-EG/WPU薄膜具有优异的疏水和疏油性能,对EG的包埋率高达82%,且在PBS体系内的总释放率最高,缓释性能最佳。2.以腐败希瓦氏菌为作用对象,研究了SA-DME-EG/WPU薄膜的抑菌性能及抑菌机制。结果表明,SA-DME-EG/WPU薄膜表面结合了EG,其前期释放量较大,故前期的抑菌性能较好。同时,由于该薄膜对EG的包埋较好,可以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EG并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长效地抑制腐败希瓦氏菌的生长繁殖。3.以三文鱼鱼片为保鲜对象,采用上述薄膜包裹鱼片,研究了薄膜对三文鱼鱼片的保鲜性能。结果表明,薄膜处理能够阻隔外界微生物、水蒸气、氧气等对鱼肉的侵害,创造了不利于细菌生长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鱼片鲜度指标、质构特性、颜色和水分含量的变化。但薄膜的表面润湿性对其保鲜性能无显着影响。添加EG使薄膜的保鲜性能显着提高,包埋方式对薄膜的保鲜性能影响显着,其中SA-DME-EG/WPU薄膜的保鲜性能最佳。DME包埋EG并进行超双疏改性后,对EG的负载及缓释性能更优,能够长效抑制鱼片内微生物的生长及蛋白质和脂肪的氧化。而且,表面结合的EG增强了薄膜的抑菌性能,使其在鱼片贮藏过程中表现出最佳的保鲜效果。
蓝玲怡[4](2021)在《植物水分信息原位无损感知方法及其自供电柔性可穿戴器件研究》文中提出水分胁迫会对植物的生理活动造成不良影响,阻碍其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充分掌握植物的水分信息,及时为植物浇水,避免水分胁迫现象的发生。植物的某些生理参数如蒸腾作用、茎秆直径等可反映植物的水分信息,从而可用于判断植物受水分胁迫的程度。然而,目前常见的植物水分信息的检测方法存在滞后性、灵敏度低、难以实现原位无损感知等局限性。因此迫切需要研究高效、精准的检测方法,实现对植物水分信息的实时、原位、无损以及高灵敏度检测。基于此,本论文以植物生理学为研究基础,以柔性电子学和纳米材料学为研究手段,制备了可与植物表面实现有效贴合的柔性可拉伸感知器件以及可为感知器件提供电能的供电器件,并进一步探明了感知器件的感知机理及供电器件的产电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自供电柔性可穿戴系统,并验证了该系统用于植物水分信息原位无损感知的可行性,为实现植物水分信息的原位无损感知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方法依据。本文构建的自供电柔性可穿戴原位无损感知系统对植物其他生理信息的原位无损感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为未来构建智能农业系统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植物叶片表面不规则,难以实现和刚性传感器有效贴合的难题,设计并制备了可与叶片表面实现良好保形接触的柔性感知器件。首先,利用激光诱导石墨烯技术制备柔性叉指电极,相比于传统的叉指电极制备工艺,该方法在实现大规模生产的同时更加简便和快速。随后,以氧化石墨烯为湿敏材料,制备了柔性湿度感知器件,实验结果表明该柔性湿度感知器件在50 Hz的采样频率下,对水分的检测灵敏度为3215 pF/%RH,且具有优良的弯曲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基于此,以检测植物蒸腾作用释放的水蒸气为例,建立了植物水分信息原位无损感知方法,探明了植物水分信息的感知机理,并进一步验证了该感知方法的可行性,为实现植物水分信息的原位无损感知奠定了基础。(2)为了解决上述柔性感知器件难以适应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形变的问题,设计并制备了可适应植物生长、随植物而形变的可拉伸应变感知器件。该感知器件以可拉伸聚合物为基底,以导电复合纳米材料为感应材料,为了进一步提升器件的稳定性,将感应材料封装于可拉伸聚合物之间,防止材料的氧化。随后,对该可拉伸应变感知器件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可拉伸性(70%)、高检测灵敏度(应变系数为215.4)以及长期稳定性,为后期建立高效准确的植物水分信息原位无损感知方法奠定了基础。(3)为了解决上述感知器件的能源供应问题,实现器件的无电池化以及高精度工作,设计了可将农业环境中的风能及雨滴能转化为电能的柔性摩擦纳米发电机。首先,基于植物的生理特性,通过结合静电纺丝技术和真空抽滤技术制备得到轻薄、透气、疏水的摩擦纳米发电机。随后对器件的性能进行测试,获取了其输出功率、稳定性以及与植物叶片的粘附力等性能参数。此外,通过模拟自然环境中的风、雨等外界条件,测试了该柔性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输出性能,并验证了其为感知器件供电的可行性,为后期建立自供电系统奠定了基础。(4)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摩擦纳米发电机驱动源受限,无法持续稳定产生电能的问题,设计了可以将环境中无处不在的湿度转化为电能的柔性湿度发电器件。首先,以纤维素滤膜为柔性基底,以碳纳米颗粒为功能材料,制备不对称结构的柔性湿度发电器件。随后,探明了湿度发电器件输出电压的影响因素及产电机理。基于此,以商业化感知器件为对象,进一步验证了柔性湿度发电器件为感知器件持续供电的可行性,为后期建立可持续的自供电系统奠定了基础。(5)在上述四章研究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集成电路设计,将可拉伸感知器件和供电器件集成,构建了自供电柔性可穿戴原位无损感知系统。实验中测试了感知器件的传感性能以及供电器件为集成电路供电的性能。在此基础上,以植物茎秆的直径变化作为反映植物水分信息的指标,验证了该自供电柔性可穿戴系统用于植物水分信息原位无损感知的可行性,为及时判断植物受到的水分胁迫程度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思路,对保障作物产量以及指导农业精准灌溉具有重要意义。
刘婉莹[5](2021)在《半乳甘露聚糖基食品包装膜的研究》文中指出当今,废弃的塑料包装垃圾对地球生物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可降解塑料替代物的开发迫在眉睫。本文以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为原料,乙酸酐(Acetic anhydride,AA)为疏水改性剂,脱乙酰几丁质(Deacetylated chitin,DE-Ch N)为增强剂,纳米氧化锌(Nanometer zinc oxide,nano-Zn O)为功能改性剂,制备了半乳甘露聚糖基食品包装膜。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同时还对半乳甘露聚糖基食品包装膜在保鲜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索。研究了AA,DE-Ch N,nano-Zn O添加量对GM膜材料的力学性能,氧气、水蒸气透过率,紫外透过性,疏水性,细胞相容性以及抗菌性能的影响。通过多种检测表征手段对改性前后GM的微观形貌、分子结构、热稳定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上述性能测试确定了AA,DE-Ch N,nano-Zn O在GM中的最适添加量。此外,还研究了nano-Zn O与GM复合成膜在水果保鲜方面的应用情况。(1)由于GM链中含有大量羟基,因此其组成的薄膜表现为亲水性,可通过AA酯化得到具有疏水性的薄膜。通过测定反应后的GM酯化程度及疏水性能,确定了酯化反应中AA的最适添加量。当AA与GM反应量比为1.5:1(W/W)时,酯化度最高为0.055,接触角比原来提高了47%;此时的拉伸强度也达到最大(92MPa),比原始GM提高了42%;酯化后的薄膜维持了初始的热稳定性且对RAW 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无毒性作用。此外,其氧气阻隔性能优于市场上高密度聚乙烯(HDPE)塑料膜。(2)单独的GM膜力学性能较差,通过加入DE-Ch N来提高GM膜的力学性能。研究了不同DE-Ch N添加量对GM膜力学性能,疏水性,抗菌性等影响。当DE-Ch N添加量为60%GM干重时,所得到的DE-Ch N与GM复合膜的最大拉伸强度比原来提高了245%,疏水性比原来提高了48%,并对巨噬细胞无毒性作用。复合膜又对Escherichia coli(大肠杆菌)和Bacillus subtilis(枯草芽孢杆菌)表现出了很好的抗菌性能。(3)为制备具有抗菌功能的GM薄膜,以nano-Zn O为功能改性剂,研究了不同nano-Zn O含量对基于GM的薄膜材料的力学性能,疏水性,水蒸气、氧气透过率,紫外线透过率和热稳定性的影响。所得到的nano-Zn O/GM复合膜显示出优异的疏水性,当nano-Zn O添加量为10%GM干重时,复合膜接触角高达108o,比原来提高了48%,并且吸收了99%及以上的UVA和UVB。复合膜的最低拉伸强度(25MPa)超过了HDPE塑料膜的拉伸强度(17MPa),其阻氧性能优于聚乙烯(PVC)塑料膜。复合膜又对Escherichia coli和Bacillus subtilis表现出了很好的抗菌性能。对水果的储藏与运输同样具有抗菌保鲜的作用。将纳米氧化锌与可再生,可持续的包装材料结合,制备具有抗菌性能的新型包装材料,将为食品无菌包装提供一条新途径。以及基于可再生生物质的GM功能性包装材料作为可持续性替代石油化工来源的塑料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王思宁[6](2021)在《PVA/UiO-66复合薄膜的性能表征及分离应用的研究》文中指出正丁醇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燃料,可经由生物质发酵法制备生产。然而在正丁醇的发酵生产过程中,通常得到的是丁醇与乙醇和丙酮等的混合物,进而导致正丁醇的利用效益降低。因此,能否有效地通过生物质发酵生产正丁醇,把正丁醇从发酵液中提纯分离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聚合物/金属有机骨架(MOFs)复合膜在用于醇水分离的研究方面显示了极好的实际应用前景。聚乙烯醇(PVA)是目前研究较多的除水聚合物膜材料之一,然而PVA常受限于溶胀度高和热稳定性差等缺陷,所以需要对其进行适当修饰来提高其性能。在众多MOFs材料中,UiO-66具有较为突出的耐水稳定性和极高温度下不会坍塌的骨架结构,可以与聚合物杂化,获得高分离性能的聚合物复合膜,在渗透汽化除水分离方面已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本论文以富马酸为交联剂,以自行合成的UiO-66为改性填料,通过流延法制备出UiO-66含量为5-30%的一系列PVA/UiO-66复合膜。随后对这些复合膜的物理性能进行了综合考查,重点通过接触角测定分析了膜表面性能,最后从醇水吸附和醇水渗透汽化两个方面研究了这些复合膜的醇水分离应用。本硕士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一些有用结论可以描述如下:1)首先,PVA及其UiO-66复合膜的XRD和FTIR的结果表明,填充改性后的PVA复合膜发生了X-射线衍射峰和-OH、-C=O两个基团红外吸收峰的偏移,表明UiO-66和PVA之间存在较强作用。SEM结果显示,两种材料间没有明显的缺陷,但随着UiO-66的增加,界面结合会受到影响。透光率/雾度结果表明,随着UiO-66的增多,复合膜的透光率不断降低,雾度指数则相反。拉伸测试结果表明,PVA经富马酸交联后的薄膜拉伸强度最高,为109 MPa;添加了UiO-66后,复合膜的拉伸强度随填料量的增加逐渐降低。溶胀结果表明,PVA及其复合膜在纯水中的溶胀度>在醇水混合溶液中的溶胀度>在纯醇中的溶胀度,并且这些溶胀度都随着UiO-66添加量的增多而逐渐下降。2)其次,利用测得的接触角数据,采用Owens-Wendt方法计算,得到了薄膜的表面能数值。计算结果显示,PVA膜经过与UiO-66复合后,其表面特征发生了显着变化,表面能随着UiO-66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由PVA纯膜的55.73×10-3N m-1下降到30%UiO-66复合膜的31.35×10-3N m-1。3)再次,考察了温度与UiO-66含量对薄膜用于吸附分离10%乙醇的水溶液的影响。随着UiO-66的增加,PVA膜中吸附的乙醇量逐渐上升,而对水的吸附量逐渐减小,同时乙醇/水吸附分离因子逐渐增大,吸附总量逐渐减小;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乙醇/水的吸附分离因子和吸附总量都得到提高。这些结果显示,PVA复合膜具有优先选择吸附乙醇的性能,获得很大的乙醇/水吸附分离因子。4)最后,通过渗透汽化考察了PVA/UiO-66复合膜用于乙醇/水、正丁醇/水、正丁醇/乙醇/水溶液体系的除水性能。结果显示,(1)随着UiO-66含量的变化,水/正丁醇分离因子受到了很强的影响,当UiO-66含量为20%时,分离因子达到最大,为2266,比PVA纯膜提高了164%。与此相反,复合膜的渗透通量和渗透系数均随着UiO-66的增加而降低。(2)随着给水浓度的增加,脱水分离因子和选择性都减小,水的渗透系数下降;但是水通量、正丁醇通量和正丁醇的渗透系数均增加;当水浓度为10%时,渗透汽化分离指数(PSI)达到最高,为2561 kg/m2·h。(3)随着给料温度的增加,正丁醇和乙醇的脱水分离因子都逐渐减小,通量则相反,同时渗透液中的水浓度也减小。在70°C时,经过15%UiO-66复合膜的渗透汽化后,水在正丁醇中的浓度由进料端的10%提高至渗透端的99.57%,而水在乙醇中的浓度则由10%提高至95.02%;同时该薄膜在40°C时关于90/10%正丁醇/水体系获得的脱水分离因子为2998,这是本文取得的最好脱水分离效果,而关于90/10%乙醇/水体系的脱水分离因子仅仅为256。这些结果表明复合膜对正丁醇的脱水比乙醇脱水更有效。(4)对于80/10/10%的正丁醇/乙醇/水三元溶液,15%UiO-66复合膜的脱水分离因子明显降低。在温度的研究范围内,复合膜对于三元体系的脱水分离因子在40°C时达到最高,为1162,但是和90/10%正丁醇/水二元体系中的分离因子相比,则大大减少了61.2%。这些表明第三组份乙醇的存在对正丁醇的渗透汽化除水分离具有副作用。
杨诒淳[7](2021)在《杜仲胶油水分离薄膜结构表征与应用》文中指出在石油勘探、提炼、运输和利用过程中,大量含油废水排入海洋、湖泊和土壤中,导致环境遭到破坏,影响人类生活。油水乳状液中油滴的粒径通常小于20μm,且油滴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传统的材料一般难以分离乳化油水混合物。目前的石油污染废水修复技术,如电化学处理、离心、超声波分离等,有能耗高、操作复杂、会产生二次污染等局限性。新型膜技术具有除油效率高、能源成本低、工艺操作方便等优势。纳米纤维作为绿色环保的分离油水乳液的材料成为研究热点。中药渣在医药企业中被视为废弃物,其来源多为植物药,纤维素含量高,有再利用的可能性。传统的药渣处理方法是堆积、掩埋或焚烧,不仅污染环境,还浪费了资源。杜仲胶是成膜性好、疏水性强,是制备疏水性薄膜的理想材料。而且杜仲胶可以作为增强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薄膜的柔韧性能。本研究以废弃的荆芥药渣制备纳米纤维,通过硅烷化进行疏水改性,再加入杜仲胶进行交联复合,制备高通量的杜仲胶/纳米纤维疏水性油水分离薄膜。表征了薄膜的特征官能团、化学元素和结晶度。观察膜的形貌结构特征并测定其粗糙度。测定薄膜的湿润性能、热稳定性能、机械性能、水蒸气透过性能、油通量、耐受性和循环性能。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提出了一种新型简便的制备油水分离薄膜的方法。杜仲胶与硅烷化纳米纤维成功交联复合,两种材料混溶性良好。膜表面呈现皱褶波浪形貌,随着杜仲胶负载量增加,膜的表面粗糙度提高,孔隙增多,有利于进行油水分离。2.明确了当杜仲胶含量为20%时,薄膜的疏水性最强,此时膜表面水接触角最高为119.1°,油接触角最低为46.1°。薄膜能分离石油醚、二氯甲烷、甲苯和环己烷四种乳浊液,其中分离石油醚/水乳浊液的通量最高可达3624 L m-2h-1W-1。3.随着杜仲胶加入量,GP/SNF复合膜热稳定性、机械性能、水蒸气透过性能均得到提高。当杜仲胶含量为20%时,薄膜各种性能表现优异。杜仲胶改善了薄膜的理化性能。4.GP/SNF复合膜在强酸、强碱、高浓度盐溶液中的化学稳定好,可以在现实复杂的环境中实现含有机物废水的快速分离。在连续使用10次后,薄膜的结构仍保持完整,疏水性能和油渗透通量保持良好。薄膜循环性能良好,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需求。本研究制备了一种新型硅烷化纳米纤维/杜仲油水分离薄膜,并表征了薄膜的结构,探究了膜分离油水乳浊液的效能。为杜仲胶和中药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理论基础。
黄银[8](2021)在《石墨烯基组装薄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墨烯作为二维纳米材料的典型代表,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及优异的力学和摩擦学性能,有望作为纳米润滑材料,减小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接触表面的粘着、摩擦和磨损问题。本论文采用自组装技术在单晶硅基底表面制备了一系列石墨烯基多层薄膜和复合薄膜,研究了薄膜的摩擦学性能,探讨了薄膜的微观结构与其摩擦学行为的相关性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富含含氧基团的氧化石墨烯(GO)和末端基团为氨基的二乙烯三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A)作为前驱体,通过自组装技术和热还原过程制备了GO-TA-rGO类三明治结构薄膜。与GO单层膜和GO-TA双层膜相比,类三明治结构薄膜具有较低的粘着力及优异的抗磨性能。这是因为薄膜中引入的TA分子为类三明治结构薄膜提供了牢固稳定的中间层,同时,内外两层GO薄膜的共同作用提高了三明治结构薄膜的力学及摩擦学性能。(2)以内含氨基的直链硅烷分子TA为过渡层,分别选取具有相同链长和分子骨架、不同末端基团的十二烷基三氯硅烷(DTS)和1H,1H,2H,2H-全氟十二烷基三氯硅烷(PFDTS)作为外表面,通过层层组装的方法制备了TA-GO-DTS和TA-GO-PFDTS薄膜,研究了薄膜的内在结构对其摩擦学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与TA-GO-DTS薄膜相比,具有良好疏水性的-CF3基团赋予了TA-GO-PFDTS薄膜表面较低的粘着力,而较大尺寸的-CF3基团和碳氟链的螺旋状结构影响了薄膜的致密性,从而降低了TA-GO-PFDTS薄膜的摩擦学性能。(3)以带正电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和带负电的GO纳米片为组装前驱体,采用静电交替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GO/PDDA)n多层薄膜,讨论了薄膜的层数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GO/PDDA)5薄膜表现出较好的抗磨减摩性能,这主要源于PDDA和GO的协同作用。GO纳米片具有较高的结构刚性及良好的润滑性能,PDDA提高了薄膜的承载性能,其还作为粘结剂连接多层GO薄膜,因此在多层PDDA和GO的作用下提高了薄膜的摩擦学性能。(4)以阴离子为PF6-的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HMIM][PF6])离子液体和GO纳米片为前驱体,采用自组装方法制备了GO含量不同的GO/IL复合薄膜。考察了GO浓度对薄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含有0.1 mg·m L-1 GO的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摩擦稳定性和优异的承载性能,这源于GO本身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和复合薄膜良好的平整性。当GO含量过多时,GO纳米片出现严重的团聚现象,复合薄膜表面的平整性降低,从而降低其摩擦学性能。
刘响[9](2021)在《聚苯硫醚基矿用超疏水复合涂层制备及动态疏水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超疏水涂层因其特有的综合性能,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并在很多领域被研究和应用。复杂的制备工艺、成本高和稳定性差等,严重限制了超疏水涂层在工程实际中的进一步应用。矿用机械表面的工况环境复杂恶劣,对机械表面综合使用性能要求非常高,在寒冷地区还要求涂层具有优异的抗结冰和除冰等特性。将超疏水和矿用机械表面涂层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矿用机械表面涂层综合使用性能,而且可以拓宽超疏水涂层应用领域。液滴撞击超疏水表面的铺展过程是研究液滴撞击超疏水表面动态行为的基础,由于液滴撞击超疏水表面过程的复杂性,使得研究获得的最大铺展系数理论模型存在不可忽视的误差。因此采用有效的理论建模方法,减小理论模型与实际撞击过程误差,对完善液滴撞击铺展动力学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简单、低成本方法制备性能稳定的矿用超疏水复合涂层,并对获得的复合涂层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工作。研究了液滴撞击超疏水复合涂层表面形态变化与液滴调控参数间的关系,基于系统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考虑液滴自身重力势能的最大铺展系数模型方程。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以常用的工程塑料聚苯硫醚(PPS)为涂层载体,碳纳米纤维(CNFs)为导电填料,同时添加制备的三维二氧化铈(Ce O2)微粒、聚四氟乙烯(PTFE)颗粒以及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充分机械搅拌后,采用喷涂法将获得的悬浊液喷涂在矿用设备常用的Q345合金钢表面,加热固化后获得具有抗静电性能的单层超疏水复合(MSC)涂层。抗结冰测试表明,MSC涂层表面具有良好的延迟结冰效果。电化学腐蚀测试结果表明,MSC涂层表面的空气膜可以显着改善涂层的抗腐蚀能力。MSC涂层的自清洁、抗污染和高温煅烧实验说明制备的复合涂层具有优良的稳定性。(2)在MSC涂层制备工艺基础上,采用了双层喷涂法来提高涂层与基底间的粘结性,并对获得的双层超疏水复合(DSC)涂层进行相关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添加的PPS底层起到过渡层作用,不仅与基底表面结合紧密,而且可以增强底层和面层之间热氧化交联作用,进而提高涂层与基底之间的粘结性能。DSC涂层对水滴的粘附力低以及水滴对污染颗粒吸附作用是影响超疏水表面自清洁和抗污染性能的主要因素。(3)采用自行搭建的高速摄像采集系统,捕捉不同调控参数(液滴直径、撞击高度和表面润湿性)下,液滴撞击超疏水表面形态变化过程。利用Mtalab编程对液滴撞击动态视频进行信息提取,研究了不同调控参数与液滴撞击形态变化关系。定性分析调控参数对液滴撞击表面动态特性参数的影响,揭示了不同撞击高度h和不同液滴直径d0条件下,液滴撞击表面形态变化机理。同时,分析了液滴撞击表面后的回弹速度和最大回弹高度系数随表面疏水性的动态变化规律。(4)对液滴撞击粘性耗散时间方程进行修正,然后基于液滴撞击前后系统总能量守恒原理,引入Young方程和Cassie模型对建立的模型方程进行代换化简,建立考虑液滴自身重力势能的最大铺展系数理论模型,并将与重力相关的无量纲数Bo引入到建立的理论模型中。与典型最大铺展系数理论模型对比发现,本文建立的模型和实验数据吻合度更高,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有效的预测液滴撞击铺展过程βmax变化。
丁亚茹[10](2021)在《柔性导电超疏水薄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柔性导电材料的外场应激响应行为使其能够对多种机械形变(如拉伸、压力、剪切、弯曲、扭转和振动等)产生响应型的电信号,因此成为智能可穿戴力学传感器、软体机器人和人机交互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在复杂的外界响应环境中,水、汗液以及其他液体等易对柔性导电材料产生浸润效应,进而干扰其输出的微弱电信号,并降低其响应信号的灵敏度与精确性。因此,赋予柔性导电材料超疏水功能,实现其对外界液体浸润的抵御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论文以碳纳米材料为导电填料,并将其与热塑性弹性体进行复合,制备柔性导电超疏水薄膜材料。研究导电纳米材料的几何形态、导电层的微观结构和导电网络的形成机制,探讨外场应力刺激、薄膜结构形变等与电信号响应之间的关系,揭示材料导电网络演变对应变响应机制的影响规律,以及稳定的超疏水功能对其输出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建立具有高灵敏度、低电阻值、抗润湿的柔性导电超疏水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导电纳米材料的微观结构调控,将超疏水功能赋予柔性导电薄膜材料,实现其对多种液体的抗浸润功能。采用碳纳米管(CNTs)和热塑性弹性体(TPE)在溶剂-非溶剂的界面构筑柔性导电超疏水TPE/CNTs薄膜材料,研究薄膜在酸、碱、盐等多种液体环境下的响应灵敏度的稳定性。其中,当CNTs在CNTs/TPE分散液中的用量为1.5mg/mL时,制备的柔性TPE/CNTs薄膜的静态接触角为162°,滚动角为2.6°,电阻值为14.8kΩ,具有良好的超疏水性能和低的电阻值。超疏水功能使得柔性导电薄膜材料对多种液体表现出防浸润以及耐腐蚀性能。并且经过多次循环拉伸后,柔性薄膜材料表现为稳定的超疏水性能。柔性薄膜材料中致密的导电网络结构,使其应变响应灵敏度为0.89~1.80,响应范围为0%~100%,应变响应恢复时间分别为100 ms和150 ms,并且能够实现稳定的响应性能。致密的导电网络兼具有粗糙的表面结构,使得薄膜材料能被用于实时的检测水上或水下响应电信号,也可以作为可穿戴设备监测不同润湿环境中的人体运动信号。(2)为了实现柔性导电薄膜材料导电功能与超疏水功能的协同共存,在液/气界面上成膜并结合表面修饰工艺,制备“三明治”结构的柔性导电超疏水TPE/CNTs/PDMS薄膜材料并对其性能协同作用研究。其中,当PDMS的质量浓度为3.0 wt%时,所制备的柔性导电超疏水薄膜材料的静态接触角为165.3°,滚动角为1.9°,电阻值为4.18 kΩ,具有优越的超疏水性能和低的电阻值。超疏水功能使得柔性导电薄膜材料对多种液体表现出良好的防浸润和耐腐蚀性能。柔性薄膜材料中致密的导电网络结构,使其应变响应灵敏度为3.76~69.48,响应范围为0%~80%,应变响应恢复时间分别为60 ms和80 ms,并且能够实现稳定的响应性能。多层级的导电网络结构兼具有粗糙的表面,实现薄膜材料导电功能与超疏水功能的协同共存。该柔性导电超疏水薄膜材料作为可穿戴设备监测人体脉搏、以及用于湿热环境中的气压和液滴的体积的检测。(3)基于三维导电网络的柔性薄膜材料能够实现高的响应灵敏性,快速的响应时间,以及较大范围的应变响应。本章采用层层组装法制备柔性多孔薄膜,再辅以超双疏涂层构筑柔性导电超双疏多层薄膜并对其应激响应机制研究。其中,当SCB的组装层数为5层,CNTs与F-SiO2的质量比为3:1时,所制备的柔性导电超双疏多层薄膜材料对多种液体的静态接触角均大于150°,滚动角小于10°,电阻值为7.14kΩ,具有优越的超双疏功能和低的电阻值。超双疏涂层与三维导电网络在应变过程中的功能协同,实现柔性薄膜材料在拉伸、循环拉伸时稳定的防水功能。超双疏涂层使得柔性导电薄膜材料对多种液体表现出良好的防浸润和耐腐蚀性能。柔性薄膜材料中的三维导电网络结构,使其应变响应灵敏度为12.05~60.42,响应范围为0%~100%,应变响应恢复时间分别为75 ms和100 ms,并且能够实现稳定的响应性能。最终,将其作为柔性可穿戴传感器能够实现不同浸润状态时的人体运动信号检测。本论文提出通过调控导电纳米材料在薄膜材料表面及内部的微观结构实现超疏水功能与导电功能协同共存。探究导电纳米材料的几何形态、导电网络通路、以及薄膜材料的微观结构演变与应变响应机制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高灵敏度、快速响应的柔性导电超疏水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以期利用超疏水性能抵御环境液体对导电材料的干扰,保障柔性电子材料的稳定性与灵敏度,为新功能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的研究开辟新的思路,并为抗润湿的柔性电子器件开发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
二、疏水复合薄膜接触角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疏水复合薄膜接触角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纤维素基活性包装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活性包装 |
1.1.1 除氧活性包装 |
1.1.2 除湿活性包装 |
1.1.3 抗菌活性包装 |
1.1.4 防紫外线活性包装 |
1.1.5 抗氧化性活性包装 |
1.2 可用于食品包装的生物高分子材料 |
1.2.1 淀粉及其衍生物 |
1.2.2 蛋白质 |
1.2.3 聚乳酸和聚羟基脂肪酸基生物聚合物 |
1.2.4 纤维素基生物聚合物 |
1.2.4.1 纤维素 |
1.2.4.2 纤维素衍生物 |
1.3 单宁在活性包装中的应用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单宁-纤维素纸基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1.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1.3 实验方法 |
2.1.3.1 双醛浆料(DAP)的制备 |
2.1.3.2 DAP中醛基含量的测定 |
2.1.3.3 单宁-纤维素浆(TP)的制备及纸张抄造 |
2.1.3.4 TP中单宁含量的测定 |
2.1.3.5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1.3.6 热稳定性(TGA)分析 |
2.1.3.7 紫外-可见(UV-Vis)光谱分析 |
2.1.3.8 接触角测定 |
2.1.3.9 抗氧化性能测试 |
2.1.3.10 水蒸汽透过率测试 |
2.1.3.11 纸样的SEM分析 |
2.1.3.12 纸样的抑菌性测试 |
2.1.3.13 纸样的抗张强度测定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单宁纸的制备 |
2.2.2 FT-IR分析 |
2.2.3 单宁、DAP及TP的热稳定性分析 |
2.2.4 DAP和TP的紫外屏蔽性能 |
2.2.5 不同纸样的抗氧化性能测试 |
2.2.6 不同纸样的疏水性分析 |
2.2.7 纸样的水汽阻隔性能 |
2.2.8 纸样的强度性能 |
2.2.9 纸样的SEM分析 |
2.2.10 纸页中的抗菌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再生纤维素-单宁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及所需试剂 |
3.1.2 实验设备 |
3.1.3 实验方法 |
3.1.3.1 棉短绒溶解浆板的预处理 |
3.1.3.2 再生纤维素薄膜(cellulose film,CF)的制备 |
3.1.3.3 双醛纤维素薄膜(dialdehyde cellulose,DACF)的制备 |
3.1.3.4 DACF醛基含量的测定 |
3.1.3.5 单宁-纤维素薄膜(TCF)的制备及薄膜中单宁含量的测定 |
3.1.3.6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1.3.7 热稳定性(TGA)分析 |
3.1.3.8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3.1.3.9 接触角测定 |
3.1.3.10 抗氧化性能测试 |
3.1.3.11 水汽透过率测试 |
3.1.3.12 SEM分析 |
3.1.3.13 机械性能测定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单宁-纤维素膜的制备 |
3.2.2 FT-IR分析 |
3.2.3 TG分析 |
3.2.4 CF、DACF及 TCFs的光学性能分析 |
3.2.5 薄膜的抗氧化性能分析 |
3.2.6 CF、DACF及 TCFs的表面接触角分析 |
3.2.7 CF及 TCFs的水汽阻隔性能 |
3.2.8 CF及 TCFs的机械性能 |
3.2.9 SEM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木质素-纤维素复合膜的结构与性能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及所需试剂 |
4.1.2 实验设备 |
4.1.3 实验方法 |
4.1.3.1 木素-纤维素复合膜(LC)的制备 |
4.1.3.2 复合膜的测试与表征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AL、CF及 LCs的 FTIR分析 |
4.2.2 AL、CF及 LCs的 TG分析 |
4.2.3 CF及LCs的光学性能分析 |
4.2.4 CF及LCs的抗氧化性能分析 |
4.2.5 CF、LC复合膜的疏水性分析 |
4.2.6 CF及LCs的水汽阻隔性 |
4.2.7 CF、LC的 SEM观察 |
4.2.8 CF及LCs的机械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1.1 单宁对纤维素纸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5.1.2 单宁对纤维素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5.1.3 碱木素(AL)对纤维素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5.2 论文创新之处 |
5.3 进一步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面带黏附特性及面食压延辊抗黏附复合薄膜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面食制品的概述 |
1.2 面食制品工业化加工过程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面食制品加工过程 |
1.2.2 压延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面食压延工艺 |
1.3.1 压延目的和原理 |
1.3.2 压延过程主要技术参数 |
1.3.3 面食压延辊概述 |
1.4 压延辊抗黏附技术研究 |
1.4.1 压延辊表面抗黏附现状 |
1.4.2 表面改性技术抗黏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5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面带黏附能力试验机研制 |
2.1 引言 |
2.2 面带黏附能力测试装置现状 |
2.3 面带黏附能力试验机设计 |
2.3.1 面带黏附能力试验机原理 |
2.3.2 试验机功能和主要技术参数 |
2.3.3 试验机系统组成 |
2.3.4 试验机关键部件设计 |
2.3.5 试验机工作过程 |
2.4 面带黏附能力试验机性能验证 |
2.4.1 试验机关键部件性能指标测定 |
2.4.2 面带黏附能力试验机测试重复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带黏附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面带黏附研究现状 |
3.2.1 面团粘性机理研究进展 |
3.2.2 面带黏附能力影响因素 |
3.2.3 黏附失效模式 |
3.3 制面工艺参数对面带压延黏附特性的影响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2 面带黏附能力测试 |
3.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4 结果与讨论 |
3.4 制面工艺参数对面带物理性能的影响 |
3.4.1 材料与设备 |
3.4.2 试验方法 |
3.4.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4 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食压延辊抗黏附复合薄膜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1.1 类金刚石薄膜疏水性能研究现状 |
4.1.2 微织构技术研究现状 |
4.2 微织构制备和性能研究 |
4.2.1 微织构制备 |
4.2.2 表征与性能测试 |
4.2.3 结果与讨论 |
4.3 Cr-DLC薄膜制备和性能 |
4.3.1 Cr-DLC薄膜制备 |
4.3.2 表征与性能测试 |
4.3.3 结果与讨论 |
4.4 织构化Cr-DLC薄膜制备和性能 |
4.4.1 织构化Cr-DLC薄膜制备 |
4.4.2 表征与性能测试 |
4.4.3 结果与讨论 |
4.5 综合分析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丁香酚/硅藻土改性超双疏聚氨酯薄膜的制备及其对三文鱼鱼片的保鲜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三文鱼 |
1.2 水产品的常用保鲜技术 |
1.2.1 低温保鲜 |
1.2.2 气调保鲜 |
1.2.3 其他保鲜技术 |
1.3 天然保鲜剂的分类及抗菌机理 |
1.3.1 动物源天然保鲜剂 |
1.3.2 微生物源天然保鲜剂 |
1.3.3 植物源天然保鲜剂 |
1.4 包埋材料 |
1.4.1 天然高分子包埋材料 |
1.4.2 无机包埋材料 |
1.4.3 合成高分子包埋材料 |
1.5 超双疏表面的构建 |
1.6 活性食品包装的研究进展 |
1.7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7.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SA-DME-EG/WPU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超双疏(SA-DME)粉体的制备 |
2.3.2 SA-DME-EG/WPU薄膜的制备 |
2.3.3 SA-DME-EG/WPU薄膜的表征 |
2.3.4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改性前后DME粉体和WPU薄膜的SEM表征 |
2.4.2 改性前后DME粉体和WPU薄膜的XRD表征 |
2.4.3 改性前后DME粉体和WPU薄膜的FT-IR表征 |
2.4.4 改性前后WPU薄膜的XPS表征 |
2.4.5 SA-DME-EG/WPU薄膜的接触角及表面能测定 |
2.4.6 EG复合薄膜中丁香酚的缓释性能 |
2.4.7 EG复合薄膜的释放动力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A-DME-EG/WPU薄膜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抑菌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SA-DME-EG/WPU薄膜抑菌性能的测定 |
3.3.2 细菌微观形态表征 |
3.3.3 菌体细胞膜完整性的测定 |
3.3.4 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测定 |
3.3.5 AKP和ATP酶活性的测定 |
3.3.6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SA-DME-EG/WPU薄膜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抑菌性能 |
3.4.2 SA-DME-EG/WPU薄膜处理对腐败希瓦氏菌微观形貌的影响 |
3.4.3 SA-DME-EG/WPU薄膜对腐败希瓦氏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3.4.4 SA-DME-EG/WPU薄膜对腐败希瓦氏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3.4.5 SA-DME-EG/WPU薄膜处理对腐败希瓦氏菌AKP、ATP酶活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A-DME-EG/WPU薄膜对三文鱼鱼片的保鲜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三文鱼鱼片的处理 |
4.3.2 鱼片菌落总数的测定 |
4.3.3 鱼片pH的测定 |
4.3.4 鱼片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的测定 |
4.3.5 鱼片感官评分的测定 |
4.3.6 鱼片质构特性的测定 |
4.3.7 鱼片色差值的测定 |
4.3.8 鱼片水分分布的测定 |
4.3.9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SA-DME-EG/WPU薄膜对三文鱼菌落总数的影响 |
4.4.2 SA-DME-EG/WPU薄膜对三文鱼pH的影响 |
4.4.3 SA-DME-EG/WPU薄膜对三文鱼TVB-N的影响 |
4.4.4 SA-DME-EG/WPU薄膜对三文鱼感官评分的影响 |
4.4.5 SA-DME-EG/WPU薄膜对三文鱼质构特性的影响 |
4.4.6 SA-DME-EG/WPU薄膜对三文鱼色差的影响 |
4.4.7 SA-DME-EG/WPU薄膜对三文鱼水分分布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植物水分信息原位无损感知方法及其自供电柔性可穿戴器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植物与水分的关系 |
1.1.2 水分胁迫的定义 |
1.1.3 水分胁迫对植物生理状况的影响 |
1.1.4 检测植物水分胁迫的意义 |
1.2 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 |
1.2.1 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
1.2.2 植物体内水分运输 |
1.2.3 植物的蒸腾作用 |
1.3 植物水分信息的检测方法 |
1.3.1 常用检测方法 |
1.3.2 存在的问题 |
1.3.3 原位无损感知技术 |
1.4 柔性可穿戴器件的发展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
1.4.1 柔性可穿戴器件的发展 |
1.4.2 柔性可穿戴器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
1.5 植物柔性可穿戴器件设计要求 |
1.5.1 可穿戴器件和植物界面的贴合 |
1.5.2 可穿戴器件的长期稳定性 |
1.5.3 可穿戴器件和植物的生物相容性 |
1.6 植物水分信息原位无损感知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
1.7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7.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7.2 技术路线图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植物水分信息原位无损感知方法及柔性界面的构建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柔性电极表征 |
2.3.2 柔性感知器件形貌表征 |
2.3.3 植物叶片与柔性感知器件的界面贴合度评估 |
2.3.4 柔性感知器件的水分检测原理 |
2.3.5 柔性感知器件的水分响应性能 |
2.3.6 柔性感知器件用于植物水分信息原位无损感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可拉伸感知界面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导电感应材料的制备 |
3.3.2 可拉伸感知器件形貌表征 |
3.3.3 植物与可拉伸感知器件界面贴合度评估 |
3.3.4 可拉伸感知器件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供电器件的制备及其供电性能的研究与应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自供电器件形貌表征及性能优化 |
4.3.2 自供电器件的输出性能 |
4.3.3 植物叶片与器件的界面粘附力评估 |
4.3.4 植物与自供电器件的生物相容性 |
4.3.5 自供电器件收集风能及雨滴能的工作原理及输出性能 |
4.3.6 自供电器件作为供电模块的可行性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持续型自供电器件的制备及其供电性能的研究与应用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持续型自供电器件的形貌表征 |
5.3.2 持续型自供电器件的输出性能 |
5.3.3 持续型自供电器件的产电机理 |
5.3.4 持续型自供电器件作为供电模块的可行性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植物水分信息自供电柔性可穿戴原位无损感知系统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仪器设备 |
6.2.3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自供电柔性可穿戴原位无损感知系统的构建 |
6.3.2 集成电路设计 |
6.3.3 自供电柔性可穿戴系统用于植物水分信息原位无损感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半乳甘露聚糖基食品包装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食品包装材料的分类 |
1.2 生物基塑料分类 |
1.2.1 木材基聚合物 |
1.2.2 发酵微生物聚合物 |
1.2.3 生物技术合成聚合物 |
1.3 生物膜的成膜方式 |
1.3.1 湿法制膜工艺 |
1.3.2 干法制膜工艺 |
1.4 聚糖类生物膜的发展趋势 |
1.4.1 单一聚糖膜材料 |
1.4.2 聚糖复合膜材料 |
1.4.2.1 物理改性 |
1.4.2.2 化学改性 |
1.4.2.3 其它改性方法 |
1.5 生物基食品包装膜的应用 |
1.5.1 功能性生物基包装膜材料 |
1.5.1.1 抗氧化性生物基食品包装 |
1.5.1.2 抗菌性生物基食品包装 |
1.5.2 智能生物基包装膜材料 |
1.5.2.1 信息型智能包装 |
1.5.2.2 功能材料型智能包装 |
1.5.2.3 功能结构型智能包装 |
1.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与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半乳甘露聚糖的乙酸酐疏水改性膜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原料 |
2.1.2 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1.4 半乳甘露聚糖 |
2.1.4.1 半乳甘露聚糖的提取 |
2.1.4.2 半乳甘露聚糖含量的测定 |
2.1.4.3 分子量的测定 |
2.1.4.4 半乳甘露聚糖溶液粘度的测定 |
2.1.5 疏水改性 |
2.1.5.1 半乳甘露聚糖的酯化 |
2.1.5.2 酯化反应的半乳甘露聚糖酯化度的测定 |
2.1.5.3 酯化半乳甘露聚糖膜的制备 |
2.1.6 酯化前后半乳甘露聚糖膜的表征 |
2.1.6.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1.6.2 接触角分析 |
2.1.6.3 膜力学性能分析 |
2.1.6.4 热重分析 |
2.1.6.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1.6.6 氧气透过率分析 |
2.1.6.7 细胞相容性 |
2.1.7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半乳甘露聚糖含量,分子量以及粘度分析 |
2.2.2 酯化程度分析 |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2.4 接触角分析 |
2.2.5 力学性能分析 |
2.2.6 热重分析 |
2.2.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2.8 氧气透过率和水蒸气透过率的分析 |
2.2.9 细胞相容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氧化锌对半乳甘露聚糖的抗菌改性膜制备及性能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原料 |
3.1.2 试剂 |
3.1.3 仪器与设备 |
3.1.4 菌株 |
3.1.5 纳米氧化锌与半乳甘露聚糖复合膜的制备 |
3.1.6 纳米氧化锌与半乳甘露聚糖复合膜的表征 |
3.1.6.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3.1.6.2 紫外吸收性能分析 |
3.1.6.3 接触角分析 |
3.1.6.4 力学性能分析 |
3.1.6.5 热重分析 |
3.1.6.6 氧气和水蒸气透过率的分析 |
3.1.6.7 细胞相容性 |
3.1.6.8 抗菌性能分析 |
3.1.6.9 复合膜的锌离子释放率的测定 |
3.1.6.10 水果保鲜应用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3.2.2 紫外吸收性能分析 |
3.2.3 接触角分析 |
3.2.4 力学性能分析 |
3.2.5 热重分析 |
3.2.6 氧气和水蒸气透过率的分析 |
3.2.7 细胞相容性 |
3.2.8 抗菌性能分析 |
3.2.9 复合膜的锌离子释放率的测定 |
3.2.10 复合膜的葡萄抗菌保鲜应用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脱乙酰几丁质对半乳甘露聚糖增强改性膜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原料 |
4.1.2 试剂 |
4.1.3 仪器与设备 |
4.1.4 菌株 |
4.1.5 DE-Ch N/GM复合膜的制备 |
4.1.6 DE-Ch N/GM复合膜的表征 |
4.1.6.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4.1.6.2 接触角分析 |
4.1.6.3 力学性能分析 |
4.1.6.4 热重分析 |
4.1.6.5 红外光谱分析 |
4.1.6.6 细胞相容性 |
4.1.6.7 抗菌性能分析 |
4.1.6.8 复合膜的力学包装应用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4.2.2 接触角分析 |
4.2.3 力学性能分析 |
4.2.4 热重分析 |
4.2.5 红外光谱分析 |
4.2.6 细胞相容性 |
4.2.7 抗菌性能分析 |
4.2.8 复合膜的力学包装应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 |
5.1 结论 |
5.2 特色与创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6)PVA/UiO-66复合薄膜的性能表征及分离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合物膜的研究进展 |
1.1.1 聚合物膜的简介 |
1.1.2 聚合物膜的制备 |
1.1.3 聚合物膜的应用 |
1.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分类 |
1.2.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 |
1.2.3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应用 |
1.3 聚合物/金属有机骨架复合膜的研究进展 |
1.3.1 聚合物/金属有机骨架复合膜的概述 |
1.3.2 聚合物/金属有机骨架复合膜的应用 |
1.4 醇水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 |
1.4.1 醇水分离领域背景简介 |
1.4.2 醇水分离技术 |
1.4.3 醇水分离膜 |
1.5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UiO-66的合成及其PVA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3 UiO-66的合成 |
2.4 PVA/UiO-66复合薄膜的制备 |
2.5 PVA/UiO-66复合薄膜的表征 |
2.5.1 比表面积及孔径(BET)表征 |
2.5.2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2.5.3 红外光谱(FTIR)表征 |
2.5.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
2.5.5 透光率与雾度测试 |
2.5.6 拉伸强度测试 |
2.5.7 溶胀性能测试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比表面积及孔径(BET)分析 |
2.6.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6.3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6.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6.5 透光率与雾度分析 |
2.6.6 拉伸强度分析 |
2.6.7 溶胀性能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VA/UiO-66复合薄膜表面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3 接触角的测定与分析 |
3.3.1 接触角的测定 |
3.3.2 接触角分析 |
3.4 表面能的计算与分析 |
3.4.1 表面能的计算 |
3.4.2 表面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VA/UiO-66复合薄膜吸附分离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3 吸附分离实验 |
4.4 PVA/UiO-66复合薄膜吸附分离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VA/UiO-66复合薄膜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5.3 渗透汽化实验 |
5.3.1 渗透汽化结果的计算 |
5.3.2 活度系数的计算 |
5.4 PVA/UiO-66复合薄膜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分析 |
5.4.1 用于正丁醇/水体系的脱水分离性能 |
5.4.1.1 UiO-66含量对膜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 |
5.4.1.2 进料组成对膜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 |
5.4.1.3 进料温度对膜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 |
5.4.2 乙醇对正丁醇/水体系的脱水分离性能的影响 |
5.4.3 用于乙醇/水体系的脱水分离性能 |
5.5 渗透汽化驱动力的计算 |
5.6 正丁醇脱水文献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杜仲胶油水分离薄膜结构表征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杜仲胶概述 |
1.1.1 杜仲胶的结构与性能 |
1.1.2 杜仲胶的研究现状 |
1.1.3 杜仲胶的应用 |
1.2 中药渣 |
1.2.1 中药渣的简介 |
1.2.2 中药渣的化学成分 |
1.2.3 中药渣的应用 |
1.3 油水分离膜 |
1.3.1 油水污染危害 |
1.3.2 油水薄膜分离机制 |
1.3.3 油水分离膜研究进展 |
1.4 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 |
1.4.1 纳米纤维的概述 |
1.4.2 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
1.4.3 纳米纤维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硅烷化纳米纤维/杜仲胶油水分离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纳米纤维的制备 |
2.2.2 硅烷化纳米纤维薄膜的制备 |
2.2.3 杜仲胶的提取及分子量的测定 |
2.2.4 硅烷化纳米纤维/杜仲胶薄膜的制备 |
2.2.5 拉曼表征 |
2.2.6 XPS表征 |
2.2.7 XRD表征 |
2.2.8 SEM表征 |
2.2.9 AFM表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官能团分析 |
2.3.2 元素分析 |
2.3.3 结晶度分析 |
2.3.4 SEM分析 |
2.3.5 AFM分析 |
2.4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硅烷化纳米纤维/杜仲胶薄膜的应用性能研究 |
3.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湿润性能测试 |
3.2.2 机械性能测试 |
3.2.3 热性能测试 |
3.2.4 水蒸气透过性测试 |
3.2.5 油水分离测试 |
3.2.6 薄膜耐受性测试 |
3.2.7 薄膜循环性测试 |
3.3 性能分析 |
3.3.1 湿润性能分析 |
3.3.2 热重分析 |
3.3.3 DSC分析 |
3.3.4 机械性能分析 |
3.3.5 水蒸气透过性分析 |
3.3.6 油水分离分析 |
3.3.7 薄膜耐受性分析 |
3.3.8 薄膜循环性分析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石墨烯基组装薄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 |
1.2.1 石墨烯的结构和性质 |
1.2.2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和性质 |
1.2.3 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的应用 |
1.3 石墨烯基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 |
1.3.1 真空抽滤法 |
1.3.2 喷射涂覆法 |
1.3.3 旋转涂覆法 |
1.3.4 化学气相沉积 |
1.3.5 电泳沉积 |
1.3.6 外延生长 |
1.3.7 自组装技术 |
1.4 石墨烯基复合润滑薄膜的摩擦学性能研究进展 |
1.4.1 石墨烯/有机物复合润滑薄膜 |
1.4.2 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润滑薄膜 |
1.4.3 石墨烯/离子液体复合润滑薄膜 |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GO-TA-rGO类三明治结构薄膜的构筑及摩擦学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薄膜的制备 |
2.2.3 薄膜的结构表征 |
2.2.4 摩擦学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结构与形貌 |
2.3.2 摩擦学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TA-GO-DTS和TA-GO-PFDTS多层薄膜的构筑及摩擦学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薄膜的制备 |
3.2.3 薄膜的结构表征 |
3.2.4 摩擦学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结构与形貌 |
3.3.2 摩擦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GO/PDDA多层薄膜的构筑及摩擦学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2 薄膜的制备 |
4.2.3 薄膜的结构表征 |
4.2.4 摩擦学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结构与形貌 |
4.3.2 摩擦学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GO/IL复合薄膜的构筑及摩擦学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2 薄膜的制备 |
5.2.3 薄膜的结构表征 |
5.2.4 摩擦学性能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结构与形貌 |
5.3.2 摩擦学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聚苯硫醚基矿用超疏水复合涂层制备及动态疏水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3 超疏水复合涂层制备 |
2.4 测试与表征 |
3 单层超疏水复合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三维花球状CeO_2颗粒制备及表征 |
3.3 超疏水复合涂层制备及表征 |
3.4 表面粘附和润湿性分析 |
3.5 自清洁与抗污染性能 |
3.6 抗结冰性能分析 |
3.7 热稳定性分析 |
3.8 抗静电性能分析 |
3.9 耐腐蚀性分析 |
3.10 涂层粘结性能分析 |
3.11 本章小结 |
4 双层超疏水复合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双层超疏水复合涂层制备及表征 |
4.3 双层超疏水复合涂层表面能计算 |
4.4 双层超疏水复合涂层粘结性研究 |
4.5 双层超疏水复合涂层耐用性研究 |
4.6 双层超疏水复合涂层磨损性能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5 液滴撞击超疏水复合涂层表面的动态疏水性能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液滴撞击实验 |
5.3 视频及图像处理 |
5.4 液滴撞击复合涂层表面形态变化 |
5.5 撞击高度对液滴撞击动力学性能影响 |
5.6 表面润湿性对撞击动力学性影响 |
5.7 液滴直径对液滴撞击动力学性能影响 |
5.8 本章小结 |
6 液滴撞击超疏水复合涂层表面动态模型的建立及理论分析 |
6.1 引言 |
6.2 液滴撞击动态模型理论分析 |
6.3 最大铺展系数理论建模 |
6.4 最大铺展系数模型验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主要内容和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全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柔性导电超疏水薄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柔性导电薄膜材料的简介 |
1.2.1 柔性导电薄膜材料的微观结构形态 |
1.2.2 柔性导电薄膜材料的应变响应机理 |
1.3 柔性导电薄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平面导电层的薄膜材料 |
1.3.2 表面粗糙结构薄膜材料 |
1.3.3 三维结构薄膜材料 |
1.4 柔性导电超疏水薄膜的研究进展 |
1.4.1 超疏水表面简介 |
1.4.2 固体表面的浸润模型 |
1.4.3 柔性超疏水导电薄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 课题的提出 |
2 柔性导电超疏水TPE/CNTs薄膜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柔性导电超疏水TPE/CNTs薄膜的制备 |
2.1.4 测试与表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能 |
2.2.2 TPE用量对TPE/CNTs薄膜疏水性、导电性及表面形貌的影响 |
2.2.3 正己烷用量对TPE/CNTs薄膜疏水性、导电性及表面形貌的影响 |
2.2.4 柔性导电超疏水TPE/CNTs薄膜的微观结构分析 |
2.2.5 柔性导电超疏水TPE/CNTs薄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
2.2.6 柔性导电超疏水TPE/CNTs薄膜的超疏水稳定性能分析 |
2.2.7 柔性导电超疏水TPE/CNTs薄膜的电学稳定性分析 |
2.2.8 感应元件的应变响应性能测试 |
2.2.9 柔性导电超疏水TPE/CNTs薄膜的应变响应机理研究 |
2.2.10 可穿戴应变传感器监测人体运动 |
2.3 本章小结 |
3 柔性导电超疏水TPE/CNTs/PDMS薄膜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1.3 超疏水导电TPE/CNTs/PDMS薄膜的制备 |
3.1.4 样品的测试与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CNTs浓度对TPE/CNTs薄膜疏水性、导电性及表面形貌的影响 |
3.2.2 TPE用量对TPE/CNTs薄膜的疏水性、导电性及表面形貌的影响 |
3.2.3 PDMS浓度对TPE/CNTs薄膜的疏水性、导电性及表面形貌的影响 |
3.2.4 柔性导电超疏水TPE/CNTs/PDMS薄膜的热重分析 |
3.2.5 柔性导电超疏水TPE/CNTs/PDMS薄膜的超疏水稳定性 |
3.2.6 柔性导电超疏水TPE/CNTs/PDMS薄膜的电学稳定性分析 |
3.2.7 柔性导电超疏水TPE/CNTs/PDMS薄膜的应变响应性能 |
3.2.8 柔性导电超疏水TPE/CNTs/PDMS薄膜的响应机理 |
3.2.9 柔性导电超疏水TPE/CNTs/PDMS作为传感器的应用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柔性导电超双疏多层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4.1.3 柔性导电超双疏多层薄膜的制备 |
4.1.4 柔性薄膜的测试与表征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柔性TPU薄膜的制备以及性能研究 |
4.2.2 柔性导电TPU/SCB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2.3 CNTs/F-SiO_2涂层对柔性导电TPU/SCB薄膜的性能影响 |
4.2.4 PDMS混合溶液处理对柔性薄膜疏油性及导电性能的影响 |
4.2.5 柔性薄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
4.2.6 柔性导电超双疏多层薄膜的超双疏稳定性分析 |
4.2.7 柔性导电超双疏多层薄膜的电学稳定性分析 |
4.2.8 柔性导电超双疏多层薄膜的应变响应性能 |
4.2.9 柔性导电超双疏多层薄膜的响应功能与超双疏的功能协同机理 |
4.2.10 柔性超双疏应变传感器监测人体运动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加项目 |
四、疏水复合薄膜接触角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纤维素基活性包装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姬云忠.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9)
- [2]面带黏附特性及面食压延辊抗黏附复合薄膜制备研究[D]. 张学阁.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2021(01)
- [3]丁香酚/硅藻土改性超双疏聚氨酯薄膜的制备及其对三文鱼鱼片的保鲜性能研究[D]. 张冉. 渤海大学, 2021(09)
- [4]植物水分信息原位无损感知方法及其自供电柔性可穿戴器件研究[D]. 蓝玲怡. 浙江大学, 2021(01)
- [5]半乳甘露聚糖基食品包装膜的研究[D]. 刘婉莹.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6]PVA/UiO-66复合薄膜的性能表征及分离应用的研究[D]. 王思宁.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7]杜仲胶油水分离薄膜结构表征与应用[D]. 杨诒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8]石墨烯基组装薄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D]. 黄银.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9]聚苯硫醚基矿用超疏水复合涂层制备及动态疏水性能研究[D]. 刘响.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
- [10]柔性导电超疏水薄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丁亚茹.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