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牡丹江铁路分局25年乙类传染病发病特点及变化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陆之瑶[1](2021)在《牡丹江市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目前社会已经进入“新常态”发展时期,日益复杂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使得公共卫生危机发生频率不断上升,由于公共卫生危机传播速度快,处理难度大,危害社会经济和安定,需要积极预防,妥善处置,有效善后。在公共卫生危机中地方政府是管理者,也是直接主体。在公共卫生危机面前,为保障区域内生活秩序,也为保护人民利益,政府必须能发挥较强的处置能力。牡丹江地处东北高寒地区,疏于对公共卫生安全法制和机制的建设,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地理条件特殊,毗邻俄罗斯边境,近年间,俄罗斯远东地区爆发了诸如甲型病毒性肝炎、结核病、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疫情,其形势直逼我国对俄边境更是将当地的公共卫生安全推到了悬崖边上。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迫切需要完善牡丹江市政府的公共卫生危机应急举措。本文基于危机管理理论和公共治理理论,选择牡丹江市为研究对象,梳理牡丹江市在2020年初至今的新冠疫情公共卫生事件,同时利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等就其所用到的应急处置措施展开深入研究,找出在处理这些公共卫生事件时牡丹江市曾遇到的种种问题并深究其原因,参考云南边界和北京新发地在遇到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所制定的处理措施,借鉴其经验,帮助牡丹江市建立最优应急处置机制进而使其在今后能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发现牡丹江市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存在公共卫生治理薄弱、应急储备力不足、区域协同治理机制缺失、多方联动缺乏有效衔接、公共卫生管理大数据平台搭建有难度、各主体参与协同治理意识薄弱等问题。就牡丹江市当前在公共卫生危机处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改良其应急处置框架着手,建议将主动预防型作为第一治理理念,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开展城市应急空间的科学规划和管理提出构建上下联动的区域协同治理机制以及调度指挥系统性优先化管理,同时争取尽快搭建好系统大数据平台,构建有效互动以尽早实现多元治理。以此为基础制定囊括从能力到策略、从制度到监测期间各个环节的全方位措施,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应急处置。
张琳[2](2016)在《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疫灾流行与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疫灾频繁,严重威胁民众生命健康。本文以民国报刊、县志及20世纪80-90年代修纂的新方志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法、图表分析法和ArcGIS制图方法,对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疫灾的时空分布特征、疫灾与公共卫生体系的互动及公共卫生意识的嬗变进行了剖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时空分布特征:从年际分布来看,疫灾频度为100%,黑龙江省疫灾频度低于辽吉二省。季节分布显示,秋季为高发季节,夏季和春季是多发季节,冬季疫灾较少。省域分布表明,三省疫灾密度、广度、厚度均呈上升趋势,辽宁省均高于其他两省。县域尺度显示,三省交界处特别是辽宁省北部县域始终是疫灾高值集聚区域。疫种研究显示,鼠疫、霍乱最为猖獗。鼠疫疫灾频度为94.7%。1921、1930、1946是鼠疫疫灾县域高值年。秋冬季盛行,夏季最少;疫灾广度达到41.67%,整体上呈中部多,四周稀少的特征,主要分布在三省交界处,以辽宁北部最为集中,铁路沿线附近鼠疫高发。通辽县鼠疫疫灾频度最高。霍乱分布整体上看波动很大,有三次较大规模的流行,分别为1919、1932、1946年,均为外地传入。夏秋盛行,春冬季鲜有。疫灾广度达到59.72%,总体上呈现南多北少的分布态势,松嫩、辽河平原较为频繁,铁路沿线密布疫灾高值县。疫灾对公共卫生体系的冲击表现为:卫生行政人员不作为,经费支绌造成公共卫生行政体系不能有效应对疫灾。医药两缺,死亡载道;医生应接不暇,自身难保;医院人满为患,经费短缺,致使卫生服务体系应对不周。水源清洁,素不讲求;食品安全,有禁不止;街道整治,无所进步;尸横遍野,罔顾人道,公共卫生管理难见起色。交通检疫,应急之举,注射预防,艰难推广,检疫防疫体制举步维艰。公共卫生体系对疫灾的应对表现为:卫生行政体系主要采取组建临时防疫机构,制定防疫计划,发放疫苗等方式,卫生服务体系中常态性医院收治患疫病人、派医参与救治、设置临时防疫病院,临事性组织的设立,深入基层或农村弥补了常态性医院的不足。卫生防疫体系中,卫生管理部门注重环境卫生、清洁水源、尸体处理;检疫防疫部门成立防疫机构、实施交通检疫、海港检疫、强制防疫注射;民间社团提供免费防疫注射、成立慈善医院、掩埋尸体等,从政府到民间,以各自的方式遏止疫灾蔓延。公共卫生意识的嬗变体现为防疫制度、防疫习俗、防疫思想的变迁。防疫制度变迁表现为政府制定专门的防疫制度、环境卫生法规、饮食防疫法规、学校防疫法规。防疫习俗变迁表现为迷信防疫习俗的逐渐破除,社会节日防疫习俗的形成及日常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防疫思想的变迁表现为形成了防控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科学防疫思想。
王彦龙[3](2016)在《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研究入手,结合东北解放战争历史发展进程,通过对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历史条件和概况进行论述,进而阐述出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主要内容的四个方面: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在此基础上对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进行评述,阐明其主要特点、重要作用和启示。第1章绪论对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选题背景进行阐述,并对其理论和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在对现有文献和相关史料进行分类和综述后,通过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来对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进行研究,最后指出文章的创新所在以及不足之处。通过论述希望实现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为建国后的社会保障提供更好的借鉴作用。第2章对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共领导人两个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社会保障的论述为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中共领导人中,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从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三个时期来阐述社会保障的涵义;陈云则从知识分子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工人权益两个方面解释社会保障的涵义。在其他领导人中,分别从朱德和刘少奇的社会保障中的相关思想进行阐述。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共领导人两部分论述,可以看出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及发挥重要作用。第3章对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历史条件进行论述。首先在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中分别对土地革命时期的社会保障和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保障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概括,从中可以看每个历史时期社会保障发展的基本情况,并为东北解放区的社会保障提供了借鉴。其次,在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中,通过对抗战胜利后的东北解放区所处的战略地位以及当时的国际形势、国内形势以及东北光复后的政治形势进行阐述,阐明实施社会保障政策必要性。第4章先对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概况进行了阐述,从整体上对东北解放区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全面推广四个阶段进行叙述,通过东北解放战争的历史发展进程来呈现不同阶段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况。其次,根据东北解放区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社会保障机构,利用政府组织机构和群团组织发挥的作用进行相应的生活保障。最后,社会保障需要资金作为保障的主要基础,通过对外贸易、税收、企业收入、公债四个方面来提供资金和物质保障。第5章对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内容进行梳理。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优抚、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四部分构成。社会保险涉及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以此来保障工人、农民、妇女等基本生活。东北解放区的社会优抚工作可以了解中国共产党对荣誉军人、烈士及烈军属和战勤民工进行优抚保障,从而维护了东北解放区的社会稳定,对于鼓舞前方将士英勇杀敌,对夺取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面对东北发生的水灾、旱灾、饥荒和瘟疫以及发生的战争,东北解放区出现大量灾民和难民。为了缓解灾害和战争带来的影响,东北行政委员会通过自然性救济和社会性救济方式来解决当前灾荒,以便更好的恢复当地生活生产。社会福利则在党政人员、职工以及特殊人才中开展起来,使他们更好的为东北解放区服务,从而巩固东北解放区。第6章对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主要特点、重要作用以及历史启示进行评述。在实施社会保障过程中,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呈现出保障群体的扩大化以及保障方式的多样化的特点。东北解放区的社会保障不仅巩固了东北解放区、促进东北解放区的社会进步,而且为建国后实行社会保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虽然东北解放区的社会保障工作还不完善,但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了社会保障与革命战争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的制定相应的方针和政策,同时注重了社会资源的整合,这不仅稳定了社会秩序,也保证社会保障工作有序的开展。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是作为一种战时的经济体制下所诞生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对社会管理的初次尝试,不免发生存在许多问题,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当时生产力低下的东北地区来说,此时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趋于完善。在东北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于春英[4](2012)在《清代东北地区水灾与社会应对研究(1644年—1911年)》文中认为清代东北地区水灾频发,尤其是晚清时期,随着东北地域开发,在经济与社会获得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逐渐遭到破坏,水灾发生越来越频繁,给当时的小农经济、百姓生活和社会稳定都带来了极大影响。本文从区域经济史和区域社会史的视角,探讨了有清一代东北地区水灾及其打击下的小农经济、灾民生活、社会冲突、政府与民间的救灾应对措施,了解把握水灾与区域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对清代东北地区的水灾与其影响下的经济、社会,以及政府的荒政、民间救助等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认识,力图揭示水灾影响下的东北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变化及其规律,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今后的防灾、救灾工作及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全面考察了清代东北地区的水灾,对水灾类型、水灾统计、水灾分布及水灾特征进行了概括总结,介绍了特大水灾的发生情况,并分析了其成灾的原因。认为清代东北地区水灾发生频繁,地域分布广,地区差异大;特大水灾多,波及范围广;成灾原因多,不仅有气候变迁、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也有人口增长、土地垦殖、森林砍伐、水利不发达、战争、苛政等人为因素。第二章论述了清代东北地区水灾对小农经济的打击,劳动力资源遭到破坏,农业生产凋敝,商业萧条,财税减少。认为清代东北是一个以农为主的小农经济社会,防灾、抗灾能力薄弱,一旦发生水灾,就会对农业造成破坏,不仅吞噬无数的人畜,造成农业劳动力资源短缺,而且淹没农田,毁坏庄稼,造成土地荒芜,农作物减产,粮食歉收,进而引起商业萧条,财税减少,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损失。第三章论述了清代东北地区水灾对灾民生活的影响。认为水灾对人类生存的危害最大,频繁的水灾严重影响了民众的生活和生存,导致生存环境恶化,物质生活匮乏,灾民生活极其悲惨。水灾后的灾区到处“灾黎遍地,啼饥号寒”,“饿殍载道,积尸盈野”,灾民无衣无食,饿死、冻死、病死的比比皆是,广大灾民挣扎在死亡线上,生活异常凄惨。第四章论述了清代东北地区水灾所造成的社会冲突,抢粮、闹灾、抗捐、盗掠活动频繁,加剧了社会危机。认为在清代东北地区的特大水灾中,一些失去正常生活秩序的人,开始到处抢掠,抢粮、闹灾、抗捐、盗掠活动不断出现,从而打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社会秩序紊乱,导致社会动荡不安,进而影响了社会机制的正常运行,破坏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第五章论述了清代东北地区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救济举措,包括赈济、蠲缓、平粜、设立粥厂、广施借贷、安辑流民、以工代赈等救灾措施,以及仓储备荒、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等防灾减灾措施,并对救灾的实效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救济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情,挽救了经济损失,救助了灾民生活,稳定了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清代小农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加之各级官吏报灾不实,贪污腐败现象严重,政府财力有限等,所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灾荒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各种困难。第六章论述了清代东北的民间救助,包括设立慈善机构,置办民仓,筹办义赈等。认为在清代小农社会里,仅依靠政府救济并不能完全解决灾民问题。所以,清代统治者在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的同时,还积极鼓励和提倡民间自救。广大灾民为了挽救自身,常常自发组织起来互救互助,社会各阶层也纷纷组织各种形式的民间义赈,救灾济民。结语部分对清代东北地区水灾与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总结,得出了几点结论和历史启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认为水灾的发生是连续不断、不可避免的;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关键是要完善救灾体系,进行科学救灾。
陈跃[5](2012)在《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研究》文中认为东北地区,气候多样,林木茂密,草原广袤,资源丰饶,是清初我国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之一。有清一代,虽然政府对东北边疆管理政策不断调整,但内地人民进入东北的步伐并没有被遏止。无论是政府公开经营,还是流民私自开发,他们对东北地区各种资源的开发,均导致了生态环境的变化。本文在利用档案、实录、方志及考察笔记等资料的基础上,以“自然生态-自然灾害-政府管理-民众开发”四个相关层面的研究视角,对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分阶段进行研究。清军入关前,为了斗争和发展需要,清政府不断把东北人口向辽河东岸地区集中。虽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但也使得人口迁出地的人口更加稀少,生态环境更加原始。随着清军入关,东北人口大量内迁,人烟较为稠密的辽河东岸地区也变成了地旷人稀的榛莽荒原。为充实根本之地,顺治十年(1658年),清政府颁布“辽东招垦令”,积极招徕内地人口移居东北,初步改变了东北南部地区的荒凉。康熙、雍正年间,清政府一方面沿袭顺治朝的招垦政策,继续鼓励内地人民迁居东北;另一方面把大量流人发配东北,戍边开发。大量民人和流人的进入,促进当地农业开发和城镇繁荣,也进一步改变了当地生态环境。为强化管理,清政府在东北修筑了柳条边,设立了围场和牧场,划定了若干禁区,其目的虽是为了满足皇室和政府的特殊需要,但也规范了普通民众的开发范围,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禁区内的生态资源和自然环境。同时,清政府还设立盛京内务府、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和布特哈衙门等特殊机构,以官方形式采挖人参,捕捉貂鼠等珍稀生物资源;设立伐木山场制度,官方采伐山林。这些政府行为也深刻影响了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另外,该时期东北的自然灾害相对较少,地点也主要集中在辽河西岸地区。清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自然灾害对当地人文环境的破坏。从乾隆五年(1740年)至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政府为了维护皇室和旗人利益,颁布了封禁令,限制内地人民前往东北。于此同时,清政府陆续把京师的旗人向东北迁移,垦荒僻壤,与流民争夺资源。不仅如此,清政府还不断加强对盛京内务府等特殊机构的管理,加大对东北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力度;强化对东北各地木税局的管理,增加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强度。虽偶有政府允民出关的行为,但在总体上清政府还是施行封禁措施。为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大量内地民众不断冲破政府的封禁,潜入封禁区域,从事私垦、私采、私伐和偷猎等经济活动。政府行为和流民活动的增强,对东北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森林面积退缩,野生动植物锐减。随着生态环境的退化,东北地区自然灾害也不断加剧,受灾范围逐渐扩大。为应对灾害,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多措并举,大大减轻了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破坏。降至晚清,清政府逐渐弛禁,开始局部放垦,招徕民人垦殖,东北开发进入新阶段。人口的增加,城镇的繁荣,农田的扩展,资源消耗的加剧,导致东北生态环境失衡加重。近代以来,俄国、日本等列强不仅侵占了我国东北的大片领土,更是大肆掠夺资源,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为挽救统治和实民固边,清政府最终解除了对东北的封禁,鼓励内地人民移居东北,施行全面放垦,在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逐渐加大。另外,朝鲜人也大量进入东北定居,开荒种地,开发东北资源,影响了当地生态环境。经过二百余年的开发,清末的东北生态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珍稀资源锐减,草原沙漠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淤塞,航运受阻,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加快,鼠疫等大型灾疫的爆发,更是严重危害了东北社会经济发展。总之,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的内容主要体现为生态资源的大量消耗和自然地貌的改变。其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清政府的管理政策、人口流动与分布、资源开发方式、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并贯穿于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的始终。近代以降,随着外国列强侵略加深,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的退化加剧,从而构成近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的新特点。
赵英兰[6](2006)在《清代东北人口与群体社会研究》文中提出清代东北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其人口的发展具有自身特有的规律与内涵。本文以清代东北人口为视点,广泛发掘东北区域特有的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人口环境、人口管理、人口数量、人口移流、人口结构、族群人口、人口素质、人口与城镇化、人口与婚姻家庭等,展示清代东北人口史的全貌。本文以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家庭学等理论方法,深入地探讨了清代东北人口与环境相互关系;东北人口管理的特点;人口数量变迁周期与因素;各个时期人口迁移与流动的特点;人口年龄、性别、职业与宗教结构;族群人口的分布、构成及关系;人口发展对城镇规模变迁的影响;人口文化、身体素质对人口质量、规模的影响;以及东北人口与婚姻家庭状况、规模与特点。本文力图以人口为研究的切入点,扩展延伸到不同人口类型组成的社会群体,包括移民群体、士农工商群体、少数民族群体等,进而深刻地揭示清代东北区域的社会变迁。
毛彬,朱荔云[7](2002)在《牡丹江铁路分局25年乙类传染病发病特点及变化趋势》文中研究表明 为了系统地掌握传染病发病规律,分析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及其特点,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对牡丹江铁路分局1976~2000年疫情资料统计分析如下。 1 资料来源及分析方法 1.1 资料来源 全部病情资料来自1976~2000年牡丹江铁路分局管理传染病报表。人口统计资料来自牡丹江铁路分局各医
二、牡丹江铁路分局25年乙类传染病发病特点及变化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牡丹江铁路分局25年乙类传染病发病特点及变化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牡丹江市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一)应急管理理论的研究 |
(二)危机管理体系建设 |
(三)应急管理支撑系统研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应急管理的概念研究 |
(二)应急管理的三大阶段 |
(三)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
(四)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 |
(五)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概念及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
(一)基本概念 |
(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类型 |
(三)特征 |
(四)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公共特征 |
二、应急管理与应急处置 |
(一)应急管理 |
(二)应急处置 |
(三)应急处置与应急管理关系 |
第二节 理论应用 |
一、危机管理理论 |
二、公共治理理论 |
第二章 牡丹江市新冠疫情应急处置与实际情况 |
第一节 牡丹江基本情况及行动轨迹 |
第二节 现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制度规范 |
一、法规预案及条例 |
二、应急处置机制 |
三、现行制度规范评价 |
第三节 牡丹江新冠肺炎疫情实际应对情况 |
一、先期处置——通告确认疫情 |
二、第二阶段——阻击本土病毒,下沉社区 |
三、第三阶段——阻击境外输入病毒,严守国门 |
四、实际应急处置措施评价 |
第三章 牡丹江市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应急处置存在的问题——来自问卷和访谈的信息 |
一、应急处置能力较弱 |
(一)联防联控力度不强 |
(二)职能衔接不对称 |
(三)信息透明度较低 |
二、日常应急体系不健全影响应急处置能力 |
(一)缺乏储备理念 |
(二)公共卫生管理大数据系统建设落后 |
第二节 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措施的治理短板 |
一、区域联防联控力度不强 |
二、职能衔接不对称,信息不对等 |
三、未发挥多元化治理主体作用 |
(一)“孤岛”问题 |
(二)口岸问题 |
四、日常应急管理预防准备不足 |
(一)法律法规精细化不足 |
(二)缺乏储备理念 |
(三)公共卫生管理大数据系统建设落后 |
第三节 应急处置治理能力弱的原因分析 |
一、区域协同治理机制缺失 |
二、多方联动缺乏有效衔接 |
三、各主体参与协作治理意识薄弱 |
四、日常应急管理制度建设不佳 |
(一)公共卫生治理薄弱 |
(二)应急储备力不足 |
(三)公共卫生管理大数据平台搭建有难度 |
第四章 北京新发地及云南边境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北京及云南疫情应急处置 |
一、北京新发地疫情应急处置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二)具体举措 |
二、云南省边境线防疫处置举措 |
(一)基本情况 |
(二)具体举措 |
第二节 经验及启示 |
第五章 完善牡丹江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建议 |
第一节 提升疫情期间应急处置能力 |
一、构建上下联动的区域协同治理机制 |
二、职能系统性优先化,信息公开透明化 |
三、建立多元治理有机体系 |
第二节 加强日常应急管理建设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
一、确立主动预防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理念 |
二、开展城市应急空间的科学规划和管理 |
三、加快公共卫生系统大数据平台构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问卷调查 |
(一)问卷调查问题 |
(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二、实地访谈 |
(一)访谈对象 |
(二)访谈问题 |
(三)访谈内容 |
致谢 |
(2)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疫灾流行与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民国疫灾史料的整理 |
1.2.2 关于民国疫灾流行的研究 |
1.2.3 关于民国疫灾成因的研究 |
1.2.4 关于民国疫灾影响的研究 |
1.2.5 关于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研究 |
1.2.6 关于民国疫灾与公共卫生体系的互动研究 |
1.2.7 关于民国公共卫生意识的研究 |
1.2.8 关于东北地区疫灾的研究 |
1.2.9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的基本概况 |
2.1 地理概况 |
2.2 行政沿革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3 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疫灾的时空分布 |
3.1 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疫灾的时间分布 |
3.1.1 年际变化 |
3.1.2 季节分布 |
3.2 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疫灾的空间分布 |
3.2.1 省域分布 |
3.2.2 县域分布 |
3.3 主要疫种所致疫灾的分布 |
3.3.1 鼠疫 |
3.3.2 霍乱 |
3.4 疫灾的社会影响 |
3.4.1 疫灾导致人口死亡 |
3.4.2 疫灾导致经济萧条 |
3.5 本章小结 |
4 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的公共卫生体系 |
4.1 公共卫生行政体系 |
4.1.1 卫生行政管理机构 |
4.1.2 卫生行政管理制度 |
4.2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
4.2.1 教会医院 |
4.2.2 公立医院 |
4.2.3 私立医院 |
4.3 公共卫生防疫体系 |
4.3.1 公共卫生管理 |
4.3.2 检疫防疫体制 |
4.3.3 民间社团组织 |
4.4 本章小结 |
5 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疫灾对公共卫生体系的冲击 |
5.1 疫灾对公共卫生行政体系的冲击 |
5.1.1 卫生行政人员不作为 |
5.1.2 卫生行政经费支绌 |
5.2 疫灾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冲击 |
5.2.1 患者:缺医少药,疫死无数 |
5.2.2 医生:应接不暇,自身难保 |
5.2.3 医院:人满为患,救治不及 |
5.3 疫灾对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的冲击 |
5.3.1 对公共卫生管理的冲击 |
5.3.2 对检疫防疫体制的冲击 |
5.4 本章小结 |
6 公共卫生体系对疫灾的应对 |
6.1 卫生行政体系对疫灾的应对 |
6.1.1 组建临时防疫机构 |
6.1.2 制定防疫计划 |
6.1.3 发放疫苗,筹集物资 |
6.1.4 进行卫生宣传,提高民众卫生意识 |
6.1.5 调查疫情,设时疫医院,收治传染病人 |
6.1.6 管制交通 |
6.2 卫生服务体系对疫灾的应对 |
6.2.1 常态性医院的应对 |
6.2.2 非常态性医院的应对 |
6.3 卫生防疫体系对疫灾的应对 |
6.3.1 卫生管理部门的应对 |
6.3.2 检疫防疫部门的应对 |
6.3.3 民间社团组织的应对 |
6.4 本章小结 |
7 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疫灾影响下公共卫生意识的嬗变 |
7.1 防疫制度的变迁 |
7.1.1 专门防疫制度 |
7.1.2 环境卫生法规 |
7.1.3 饮食防疫法规 |
7.1.4 学校防疫法规 |
7.2 防疫习俗的变迁 |
7.2.1 迷信防疫习俗 |
7.2.2 节日防疫习俗 |
7.2.3 日常生活习惯 |
7.3 防疫思想的变迁 |
7.3.1 防控传染源的思想 |
7.3.2 防控传播途径的思想 |
7.3.3 防控易感人群的思想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黑龙江省疫灾一览表 |
附表2 吉林省疫灾一览表 |
附表3 辽宁省疫灾一览表 |
致谢 |
(3)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研究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保障的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 |
2.1.2 列宁的社会保障的思想 |
2.2 中共领导人关于社会保障的思想 |
2.2.1 毛泽东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2 陈云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3 其他领导人的社会保障思想 |
第3章 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历史条件 |
3.1 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 |
3.1.1 土地革命时期的社会保障 |
3.1.2 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保障 |
3.2 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 |
3.2.1 东北解放区的战略地位 |
3.2.2 东北解放区的社会形势 |
第4章 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概况 |
4.1 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 |
4.1.1 初始阶段 |
4.1.2 发展阶段 |
4.1.3 巩固阶段 |
4.1.4 全面推广阶段 |
4.2 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机构 |
4.2.1 政府机构 |
4.2.2 群团组织 |
4.3 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资金 |
4.3.1 对外贸易 |
4.3.2 税收 |
4.3.3 企业收入 |
4.3.4 公债 |
第5章 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内容 |
5.1 社会保险 |
5.1.1 养老保险 |
5.1.2 医疗保险 |
5.1.3 生育保险 |
5.1.4 工伤保险 |
5.2 社会优抚 |
5.2.1 荣誉军人的优抚与安置 |
5.2.2 烈士及烈军属的优抚保障 |
5.2.3 战勤民工的优抚保障 |
5.3 社会救济 |
5.3.1 东北解放区的自然灾害 |
5.3.2 东北解放区的社会救济 |
5.4 社会福利 |
5.4.1 党政工作人员福利 |
5.4.2 职工福利 |
5.4.3 特殊人才的社会福利 |
第6章 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评述 |
6.1 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主要特点 |
6.1.1 保障群体的扩大化 |
6.1.2 保障方式的多样化 |
6.2 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重要作用 |
6.2.1 巩固了东北解放区 |
6.2.2 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社会进步 |
6.2.3 为建国后实行社会保障提供重要借鉴 |
6.3 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历史经验 |
6.3.1 正确处理社会保障与革命战争的关系 |
6.3.2 实事求是制定方针政策 |
6.3.3 注重社会资源的整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清代东北地区水灾与社会应对研究(1644年—1911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重点和结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清代东北地区的水灾 |
第一节 水灾概况及特征 |
一、 水灾类型 |
二、 水灾统计 |
三、 水灾分布 |
第二节 特大水灾 |
一、 光绪十四年奉天特大水灾 |
二、 宣统元年吉林大水灾 |
三、 宣统二年黑龙江大水灾 |
四、 宣统三年东三省特大水灾 |
第四节 水灾的成因 |
一、 自然因素 |
二、 人为因素 |
第二章 水灾与小农经济 |
第一节 劳动力资源的破坏 |
一、 人力资源的锐减 |
二、 畜力资源的缺失 |
第二节 农业生产的凋敝 |
一、 农田被淹、土地荒芜 |
二、 农作物收成减少、粮食歉收 |
三、 水利设施毁坏 |
第三节 商业萧条、财税减少 |
一、 商业萧条 |
二、 财税减少 |
第三章 水灾与灾民生活 |
第一节 生存环境的恶劣 |
一、 庐舍被淹 |
二、 交通设施被毁 |
第二节 物质生活的匮乏 |
一、 食物短缺 |
二、 灾民乏食 |
三、 饥荒频仍 |
第三节 灾民的悲惨生活 |
一、 忍饥挨饿、病馁交加 |
二、 外出逃荒、流离失所 |
第四章 水灾与社会冲突 |
第一节 抢粮 |
第二节 闹灾 |
第三节 抗捐 |
第四节 盗掠 |
第五章 政府的救济 |
第一节 政府的救济措施 |
一、 赈济 |
二、 蠲缓 |
三、 平粜 |
四、 设立粥厂 |
五、 广施借贷 |
六、 安辑流民 |
七、 以工代赈 |
第二节 防灾减灾措施 |
一、 仓储备荒 |
二、 兴修水利 |
三、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救灾的实效分析 |
一、 赈务机构形同虚设 |
二、 地方官商贪污腐败现象严重 |
三、 地方官吏报灾不实、玩视民瘼 |
四、 救济的财力有限 |
第六章 民间救助 |
第一节 设立慈善机构 |
第二节 置办民仓 |
第三节 筹办义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着目录 |
(5)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基本史料和文献评介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东北地理区位与清代以前生态环境概述 |
第一节 东北地理区位 |
一、清代东北地区的范围 |
二、自然地理条件的整体性 |
三、自然气候的多样性 |
四、生物资源的丰富性 |
第二节 清代以前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概述 |
一、汉唐之际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
二、辽金元时期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
三、明代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
第三节 清代以前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 |
一、东北南部地区的农业开发与其他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并存 |
二、生态环境改变与恢复交错进行,呈现间歇性和反复性 |
三、生态环境随着人口流动而变化 |
四、战争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重大 |
第二章 清初的东北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清入关前东北地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变化 |
一、东北北部、东部和辽东半岛的人口向辽河东岸地区集中 |
二、东北南部的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新变化 |
三、战争对辽河两岸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 |
第二节 清入关后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缓慢复原 |
一、迁都京师与“从龙入关” |
二、辽河东岸地区的环境 |
三、辽河西岸地区的环境 |
第三节 清政府恢复东北社会经济的若干对策 |
一、“辽东招垦令”的颁布与实施 |
二、府州厅县的设置 |
三、从盛京总管到三将军的设置 |
四、东蒙古盟旗制度的确立 |
第三章 封禁前的东北生态环境 |
第一节 “辽东招垦令”停止实施与流人、流民的进入 |
一、“辽东招垦令”停止实施 |
二、柳条边的修筑 |
三、流人的进入与开发东北 |
四、关内移民的进入及其经济活动 |
第二节 城镇缓慢恢复与农田增加 |
一、城镇恢复与兴起 |
二、旗地的增加 |
三、民地的增加 |
四、从旗民互垦到旗民分界 |
第三节 四大围场和三大官牧场的设立 |
一、木兰、盛京、吉林和黑龙江四大围场的建立与管理 |
二、养息牧、大凌河和盘蛇驿三大官牧场的设立与管理 |
三、皇室与满洲贵族的狩猎活动 |
第四节 局部地区的自然灾害与政府救助 |
一、封禁前东北生态环境变化 |
二、局部地区的自然灾害 |
三、政府救助灾民 |
第四章 封禁时期的东北生态环境 |
第一节 封禁政策的实施 |
一、封禁政策颁布的背景 |
二、封禁政策的颁布 |
三、封禁政策的实施 |
第二节 清皇室与贵族垄断东北资源 |
一、盛京内务府皇庄 |
二、贡山、贡河与贡江 |
三、官采人参制度 |
四、皇室对貂皮、人参和东珠的垄断 |
第三节 东北地方特殊机构的经济活动 |
一、盛京总管内务府 |
二、打牲乌拉总管衙门 |
三、布特哈总管衙门 |
四、东北三将军衙门 |
第四节 关内流民在东北的经济活动 |
一、关内流民的垦殖 |
二、关内流民的私采 |
三、关内流民的私伐与偷猎 |
第五节 耕地的扩展与生态环境变迁 |
一、京旗屯垦与旗地增加 |
二、官牧场及官荒的初步开垦 |
三、农业生态的扩展与自然原生态的缩小 |
第六节 自然灾害频发与政府的赈灾救济 |
一、自然灾害频发及其特点 |
二、政府的赈灾救济 |
第五章 弛禁时期的东北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清朝弛禁与移民的涌入 |
一、从严禁到弛禁 |
二、移民大量涌入 |
三、府州厅县的大幅增设与东北建立行省 |
第二节 官荒局部丈放与森林、草原生态的破坏 |
一、奉天官荒的部分丈放 |
二、吉林官荒的局部丈放 |
三、黑龙江官荒的局部丈放 |
四、热河及东三蒙地区的局部丈放 |
五、森林和草原生态的破坏 |
第三节 城镇繁荣与生态环境的改变 |
一、城镇的增加与繁荣 |
二、资源需求量的增加与生态环境的改变 |
第四节 清政府管理下的森林采伐 |
一、政府建筑工程对森林采伐 |
二、政府管理下的商业采伐 |
三、森林资源的减少 |
第五节 珍稀生态资源的锐减 |
一、虎、貂等动物资源 |
二、人参、甘草等野生药用资源 |
三、东珠、鲟鳇鱼等珍稀水产资源 |
四、资源锐减与采贡制度的名存实亡 |
第六章 解禁后的东北生态环境 |
第一节 废除封禁与人口剧增 |
一、清末东北局势新变化 |
二、废除封禁与移民实边 |
三、全面放垦与人口剧增 |
第二节 朝鲜流民对东北资源的开发 |
一、清朝前期朝鲜流民非法进入我国东北 |
二、清朝中期朝鲜流民非法进入我国东北 |
三、晚清时期朝鲜流民大量进入我国东北 |
第三节 俄国、日本对我国东北森林资源的掠夺 |
一、俄国对东北森林资源的掠夺 |
二、日本对东北森林资源的掠夺 |
三、东北森林资源的消损 |
第四节 东北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 |
一、水土流失加剧与洪水泛滥 |
二、草原沙漠化出现 |
三、河道淤浅与辽河水运的衰落 |
四、辽泽的消失与辽东湾海岸线的扩展 |
第五节 鼠疫等自然灾疫的爆发与社会应对 |
一、清末黑龙江捕獭风行与鼠疫的爆发 |
二、生态灾害的增多 |
三、政府与社会民众对灾疫的应对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档案与资料汇编类 |
典籍类 |
方志类 |
考察、游记、笔记类 |
今人论着及译着 |
论文类 |
学位论文类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清代东北人口与群体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清代东北的人口环境 |
第一节 东北人口活动的自然环境 |
第二节 自然环境对东北人口的影响 |
第三节 东北人口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第二章 清代东北的人口管理 |
第一节 东北人口政策 |
第二节 东北户口管理 |
第三节 东北户口统计 |
第四节 东北人口管理特点 |
第三章 清代东北的人口数量 |
第一节 东北人口数量的变迁周期 |
第二节 东北人口数量的空间分布 |
第三节 东北人口数量的变迁因素 |
第四章 清代东北的人口移流 |
第一节 东北土着人口 |
第二节 东北移民人口 |
第三节 东北移民群体的社会分析 |
第五章 清代东北的人口结构 |
第一节 东北人口的性别结构 |
第二节 东北人口的年龄结构 |
第三节 东北人口的职业结构 |
第四节 东北人口的宗教信仰结构 |
第六章 清代东北的民族人口 |
第一节 东北族群分布 |
第二节 东北民族人口变迁与流动 |
第三节 东北族群的社会生产与生活 |
第四节 东北族群的社会管理 |
第五节 东北族际关系与发展 |
第七章 清代东北的人口与城镇化 |
第一节 东北城镇中的人口 |
第二节 东北城镇的变迁 |
第三节 东北城镇化的规模 |
第八章 清代东北的人口素质 |
第一节 东北人口的身体素质 |
第二节 东北人口的文化素质 |
第九章 清代东北的人口与婚姻家庭 |
第一节 东北人口婚姻状况 |
第二节 东北人口的家庭规模 |
第三节 东北人口的婚姻、家庭特征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四、牡丹江铁路分局25年乙类传染病发病特点及变化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牡丹江市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问题及对策研究[D]. 陆之瑶.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疫灾流行与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研究[D]. 张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3]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研究[D]. 王彦龙. 吉林大学, 2016(08)
- [4]清代东北地区水灾与社会应对研究(1644年—1911年)[D]. 于春英.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5]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 陈跃. 山东大学, 2012(12)
- [6]清代东北人口与群体社会研究[D]. 赵英兰. 吉林大学, 2006(10)
- [7]牡丹江铁路分局25年乙类传染病发病特点及变化趋势[J]. 毛彬,朱荔云. 职业与健康,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