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雷凌湘[1](2021)在《亲历物理实验过程对初中生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批判性思维是21世纪需要培养的重要思维能力,有了批判性思维才会有更好的创新。我国坚持创新发展,因此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我国中学教育中越来越重视,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可见一斑,其中要求学生应“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科技创新。”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实验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因此本文将探讨让初二学生亲历物理实验过程是否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技能的提升。批判性思维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发展一般认为由批判性思维倾向和批判性思维技能组成,是发现问题或产生质疑后的进行合理探究、假设、推理、检验最终解决问题,推翻或验证质疑的过程。批判性思维技能包含解释、分析、推理、评价、说明、自我调节六大核心要素,一般认为可通过实验培养。在实验内容的设计上遵循主体性、因材施教、开放性等原则,提出了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的教学策略,即,探究式教学策略、对话式教学策略、反省式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并且关注批判性思维技能中解释、分析、推理、评价、说明、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增加更多的交流对话环节,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组内评价与组间评价,课上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学生课余以及课下通过完成实验任务单作为补充。教学实施前后使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技能测验-2000》对学生批判性思维技能进行检验,通过SPSS19.0分析可知学生通过亲历物理实验过程能够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技能,并且在分析维度得分较高。因此未来的中学物理课堂中应该有意识的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可以开发系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培养的实验课程,不断地践行做中学的理念,坚持实验教学。
刘道阔[2](2021)在《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的探究》文中指出自从初高中的教学进行课改以后,初中到高中的物理课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的课程对学生以及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新型教育模式以及课程的变化,给教师的实际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因此如何实现新课标教育环境下的初中——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衔接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次毕业设计笔者研究的内容是针对新课标课改后的初中——高中物理教学实验衔接问题,并将当今社会的研究现状与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相关理念相结合,大胆尝试提出初中——高中物理教学实验衔接的相关研究。本文将教育与实践相互交融,提出循序渐进的原则,重视铺垫学生的知识根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先打好地基再追求高度。本论文从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为突破口,分别以学生、教师以及教材作为三个关键性因素,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比分析研究目标,对教学实验的衔接问题提出相对新颖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内容,深度挖掘衔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初中学生自身的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教师的教育水平以及实验的实际操作掌握程度等等。其次,我还通过知网、论坛以及图书馆等相关渠道,对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参考,对比分析相关衔接策略,从教学内容、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法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辅助以高一教学实验中的具体案例进行探究,只有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分别进行探究才能更客观的解决初中——高中物理教学实验衔接相关问题。本次论文的研究内容具有实用性以及时效性,可以对教学过程中其他相关现象的研究提供参考,具有很高的实际意义。
邱龙斌[3](2021)在《基于STEM教学理论对高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的研究》文中指出目前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创新型人才、动手能力强的人才产生相应的需要。中学阶段的物理学科,正是以实验教学为主导的学科,但在教学中,大多数物理教师以实验演示为主,学生不能亲自参与其中,而STEM教育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随着STEM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探索STEM教学与本土化教育结合一度成为了热点。本论文围绕STEM教育理念和高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融合,进行相应教学设计,并抽取其中个案到学校进行教学研究,经过教学实践,从而得出一种一般性的STEM教学理念与高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结合的模式。本论文研究结构如下:第一章的内容是绪论;第二章内容介绍了本次论文的相关概念;第三章内容介绍STEM教育理论的发展现状;第四章内容为三个教学设计;第五章内容分析了案列实施过程;在最后一章中,对本次论文研究进行总结,并对本次论文的效果和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一个展望。本次论文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TEM教学理论对高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有一定的帮助,其研究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创新,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生涯会产生良性的影响。
李立[4](2021)在《虚拟仿真实验辅助云南边疆地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在信息技术教育常态化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了解实验教学的开展情况、师生对于物理实验的态度、师生对于虚拟仿真实验软件辅助实验教学的需求度和接受度以及学校的设施配备情况,从而分析使用该技术辅助教学的可行性。同时,查找和阅读大量中、英文文献和相关书籍了解目前虚拟仿真实验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根据不同的实验类型,借助虚拟仿真实验辅助进行教学设计,并将其在云南边疆地区某中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中实践,收集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1)教师借助虚拟仿真实验软件辅助演示实验教学和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时,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的提高较为明显,其中,应用于学生分组实验中时影响更加显着。(2)教师借助虚拟仿真实验软件辅助演示实验教学时,对于提高学生的即时测评成绩没有影响,但是辅助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时,对学生的即时测评成绩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高显着。(3)为云南边疆地区中学的一线教师提供了一种实验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教学设计和教育实验研究结果。
吴杨峰[5](2021)在《基于“发现学习”理论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以高中必修部分探究性实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发现学习”理论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是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提问的主动性,通过设计物理实验探索“发现”,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物理结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设计。本研究结合文献研究和问卷调研,构建教学设计原则、环节和评价体系,并编制教学设计案例。期望研究应用于一线教学时,对解决学生核心素养薄弱的问题有帮助。本研究的主要工作:(1)通过文献调研了“发现学习”理论、物理探究性实验、物理核心素养和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2)阐述了“发现学习”理论、物理探究性实验、物理核心素养和教学设计等相关概念。(3)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了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和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4)构建了基于“发现学习”理论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设计:原则、环节和评价体系。(5)选择了高中物理的“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探究两个互成角度得力的合力合成规律”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等三个力学探究性实验,分别做了教学设计案例。(6)结合笔者自评和评价者对照评价表评价和分析了这三个教学设计案例的可行性、适用性和有效性。(7)进行了研究的总结、反思及展望。对教学设计的评价表明:基于“发现学习”理论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设计,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适用性和有效性。
卢忠南[6](2021)在《仿真模拟在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以电磁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物理学科要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大核心素养。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然而高中物理概念多、概念抽象、逻辑性强等特点,导致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难教和难学,尤其是物理抽象概念。因此探究促进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的研究非常重要。PHET仿真模拟(Physics Education Technology interactive simulation)主要是研究仿真模拟技术如何改进物理及其他理科教学。本文将PHET仿真模拟应用于高中物理抽象概念的教学中,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实践寻找能够促进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的教学模式。本文研究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部分。在理论研究方面,通过阅读和分析文献,总结物理概念教学取得的成果,探索有效的概念教学方法;总结国外和国内将仿真模拟应用到物理概念教学的成就。在实践研究方面,以电磁学内容为例,展开基于预测-观察-解释的POE教学策略的仿真模拟辅助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使用POE教学策略辅助教学,并引导学生使用PHET仿真模拟进行实验设计和探究,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实践后,结合学生问卷调查、学生访谈和教师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本文的结论。结论是:第一、将仿真模拟应用于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结合预测-观察-解释的POE教学策略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物理抽象概念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第二、本研究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更有效的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模式,解决了高中物理抽象概念难教的问题,更激励广大教师坚持学习,勇于创新,设计出更多、更好的仿真模拟程序来服务教学。第三、在缺乏实验的线上教学中,使用仿真模拟辅助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弥补线上教学的实验缺失问题,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张志春[7](2021)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调查研究》文中提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物理课程改革在不断向纵深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提出后,物理课堂对物理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实验教学在推进物理课程目标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在教学中通过实验教学促进物理核心素养课程教学目标的逐步达成,仍是当前物理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绪论,分别从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物理课堂教学对实验教学的迫切需要、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现状有待转变三个角度简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内容和方法等做了简要说明;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界定和有关的教育理论,同时对物理教学中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与科学实验研究、以及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价值等内容进行了深度剖析;第三部分为调查分析,结合物理核心素养及科学探究过程的要素,分别编制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并选择不同地区的两所普通高中里的部分学生以及参加昆明市某次“国培计划”的教学一线老师作为调查样本,对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以此来进一步了解目前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施情况,从三个层面浅析当前影响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效果的主要原因,初步提出相应的解决或改善建议;第四部分则是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结合对新课标和新人教版中实验编排情况的整理分析,从两个层面对基于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策略进行探讨,并以“自由落体运动”、“楞次定律”两个教学内容为例来具体阐述如何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以期为广大一线物理教师提供参考;第五部分则是对本研究的反思和展望。
闫旭敏[8](2021)在《中学物理实验自制教具设计和案例研究》文中认为实验是物理学科的灵魂。讲授物理知识最直观的方式就是借助教具进行课堂演示实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除了教师使用的课程标配实验器材外,实验室的教具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更新换代,教师自制教具是一个非常可行的补充实验教具的方式。自制教具有很多种形式,无论是身边就地取材的简单教具,还是结合目前科技发展前沿技术的复杂教具,只要能清晰而直观的说明一个物理知识就是一个好的自制教具。本文经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对身边中学的现状调查,发现无论是主流中学教材的实验数量,还是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都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现有自制教具案例研究有些过于复杂,不适合没有基础的教师进行学习参考。目前在中学进行自制教具的教师很少,但是学生期望可以在课堂上见到教师的自制教具,教师也希望可以进行正规的关于自制教具的培训。本文首先简述了自制教具制作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考虑到目前大部分一线教师没有自制教具的经验,所以选择了几个比较简单基础的教具进行制作和分析。分别是:光的反射和折射综合演示教具、光的多次反射装置、望远镜、潜水艇、牛顿摆、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装置。并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历,详细分析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两个自制教具的课堂应用案例。简单的自制教具对教师的自身要求以及自制环境要求不高,所以更适合刚接触自制教具的教师和学生。希望本研究可以给想要进行自制教具研究的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张加慧[9](2021)在《以问题为导向的高一物理实验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教育部重新修订了高中物理新课标,强调高中物理课程应通过物理情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使学生探究、实验、思考以及自主学习等各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同时要求教师把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巧妙结合,利用情境使学生学会提问,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充分理解物理学的本质,更加完整地认识自然界,让思维习惯得到科学的锻炼,使得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由此可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问题导向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主要趋势之一。如何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促进高中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是一个值得关注与研究的问题。尽管国内外已经有许多关于问题导向的教学研究,但是高中物理实验的相关研究很少。本论文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对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相关理论和中学物理教学中与实验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选择了一所高中进行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旨在对该校高中生的物理学习情况以及物理实验的教学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根据相关理论研究以及现状调研结果,对三个高中物理实验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设计,然后将教学案例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践。选取两个班级进行对照,最后使用SPSS软件分析前后测数据。结果表明,在本论文研究的范围内,以问题为导向的实验教学对提高高一学生的实验操作理解能力及其应用能力具有非常显着的效果,对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也有显着的效果。本论文对实践的研究、总结与反思,不仅能够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也能够为物理学科的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蒋赛蒙[10](2021)在《乡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事业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扎实推进实施教育惠民举措,在教育工作者与全社会的努力下,城乡教育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由于现实条件所限,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仍有很大改善和提升的空间。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笔者选取乡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状况进行研究,对促进乡镇初中物理教育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初中物理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笔者通过对永城市的三所乡镇初中的实地考察、听课观摩和教师访谈,发现了该地区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四个问题:(1)学生缺乏物理学习动机;(2)实验教学中学生参与环节较少;(3)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化;(4)实验教学设施缺乏)。然后针对这四个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实践措施:(1)物理课堂中设计趣味小实验;(2)教学中设计中增加学生参与环节;(3)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4)多途径完善物理实验设施。并根据相应措施在实践中进行教学改进,最后通过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考核,体现出改进后的物理实验教学取得效果。笔者通过对乡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采取这些措施改进物理教学,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提升了乡镇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为弥补乡镇初中实验器材不足的问题找到了有效的解决途径;对乡镇初中的物理实验教学实践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亲历物理实验过程对初中生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
2.批判性思维研究现状 |
3.批判性思维与物理实验相结合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教育统计法 |
二、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一)实验教学理论 |
1.杜威“做中学” |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批判性思维理论 |
1.批判性思维内涵 |
2.批判性思维技能 |
3.物理实验教学与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 |
三、亲历物理实验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的课程设计与实施 |
(一)教学实践整体设计 |
1.实践对象 |
2.实践历时 |
3.教学内容 |
4.教学设计原则 |
5.教学实施策略 |
6.教学评价策略 |
(二)实践案例 |
1.案例一: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
2.案例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3.案例三:自制温度计 |
四、批判性思维技能检测与数据分析 |
(一)测量工具 |
(二)测试对象 |
(三)数据分析 |
1.前测分析 |
2.后测分析 |
五、结果及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反思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 |
附录2:《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
附录3:《探究物质的密度》实验任务单 |
附录4:《吞宝魔盒原理探究》教学设计 |
附录5:《吞宝魔盒原理探究》任务单 |
附录6:学生实验任务单展示 |
致谢 |
(2)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论文理论基础 |
一、教育生长论 |
二、最近发展区 |
三、认知心理学 |
四、结构主义教学论 |
五、多元智能理论 |
第三章 关于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衔接现状调查的研究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
二、初中学生物理实验学习现状的调查 |
(一)调查对象的选择 |
(二)调查目的 |
(三)调查结果统计 |
三、初中教师物理实验学习现状的调查 |
(一)调查对象的选择 |
(二)调查目的 |
(三)调查结果统计 |
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 |
(一)调查对象的选择 |
(二)调查目的 |
(三)调查结果统计 |
五、高中教师物理实验学习现状的调查 |
(一)调查对象的选择 |
(二)调查目的 |
(三)调查结果统计 |
六、初中与高中物理实验衔接教学现状调查结果讨论与总结 |
第四章 影响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衔接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
一、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衔接中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 |
(一)初高中生心理、思维、记忆方式的差异 |
(二)初高中现行教材的差异 |
(三)初高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 |
(四)初高中物理教师教学方式、管理方式的差异 |
(五)初高中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的差异 |
二、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衔接的改进措施 |
(一)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
(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水平 |
(三)适当对实验知识进行拓展与延伸 |
第五章 教学案例 |
一、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
二、静摩擦力 |
三、滑动摩擦力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内容结论 |
二、课题内容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初中学生物理实验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初中物理教师物理实验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 高中学生物理实验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四 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基于STEM教学理论对高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过程与方法 |
一、主要研究过程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STEM教育 |
二、教学设计 |
三、教学实施 |
四、课外实验教学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及启示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合作学习理论 |
三、工程学理论 |
四、 “做中学”理论 |
五、 “创造力”理论 |
第三章 中学物理实验融入STEM教育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调查的形式 |
一、访谈 |
二、问卷调查 |
第二节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第三节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第四节 数据分析 |
一、教师的访谈 |
二、学生对STEM教育的认识 |
第四章 STEM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设计 |
第一节 高中物理课外实验中的STEM体现 |
第二节 STEM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设计原则 |
一、中学物理教学设计原则 |
二、STEM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设计原则 |
第三节 STEM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设计模式 |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
二、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 |
三、基于STEM教育的高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设计模式 |
第四节 STEM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设计案例 |
一、案例一 基于STEM教学理念的影响水火箭射程的因素探讨 |
二、案例二 基于STEM理念传感器的应用设计实验 |
三、案例三 基于STEM理念利用Sensor Kinetics手机传感器软件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 |
第五章 STEM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实施分析 |
第一节 实施对象分析 |
第二节 实施方法与过程 |
第三节 实施结果分析 |
一、问卷设计 |
二、样本选取 |
三、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四、分析数据 |
第六章 总结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三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B 高中生对STEM教育的认识问卷 |
附录C 物理学习兴趣水平测量表 |
附录D “创造力”调查问卷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虚拟仿真实验辅助云南边疆地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虚拟仿真实验国外研究现状 |
二、虚拟仿真实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虚拟仿真物理实验研究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虚拟仿真实验的概念 |
二、虚拟仿真实验的特点及优势 |
第二节 初中物理实验概况 |
一、初中物理实验的种类与特点 |
二、初中物理实验对物理教学作用 |
第三节 理论基础概述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四、 “经验之塔”理论 |
第三章 云南边疆地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调查概述 |
一、调查的目的 |
二、调查的对象与实施过程 |
第二节 调查的内容与结果分析 |
一、学生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
二、教师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
三、教师访谈总结 |
四、调查结果分析总结 |
第四章 虚拟仿真实验辅助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设计 |
第一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教学设计 |
一、前期分析 |
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
第二节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的教学设计 |
一、前期分析 |
二、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学设计 |
第三节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的教学设计 |
一、前期分析 |
二、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教学设计 |
第五章 教学实践的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实验实施方案 |
一、实验假设 |
二、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 |
三、实验无关变量的控制 |
四、实验类型的设计 |
五、实验样本的选择 |
六、实验分组的设计 |
七、实验效果的评价 |
第二节 实验过程及数据采集 |
一、具体实验过程 |
二、实验数据采集 |
第三节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一、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分析 |
二、对学生即时测评成绩的分析 |
第四节 对实验结果的讨论 |
一、对结果的分析讨论 |
二、对实验结果造成原因的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几点建议和展望 |
一、建议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表(教师) |
附录 B 初中物理实验学习现状调查表(学生) |
附录 C 物理学习兴趣水平测量表 |
附录 D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E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F 学生即时测评试卷 |
附表 1 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前测统计 |
附表 2 学生期中成绩统计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发现学习”理论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以高中必修部分探究性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新时代背景对学生发展的需求 |
二、课改和高考的要求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
二、物理探究性实验的研究现状 |
三、 “发现学习”理论的研究现状 |
四、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 |
五、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
一、核心素养 |
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
第二节 物理实验 |
一、物理实验 |
二、物理实验教学 |
第三节 发现学习理论 |
一、发现学习理论含义 |
二、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 |
三、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 |
第四节 教学设计 |
一、教学设计的原则 |
二、教学设计的内容 |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
第三章 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设计 |
第二节 问卷调查对象的选取 |
一、教师对象的选取 |
二、学生对象的选取 |
第三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
二、学生问卷结果与分析 |
三、问题分析总结 |
第四章 教学设计原则、环节及评价的研究 |
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原则 |
一、以“学生为本”原则 |
二、问题情境化原则 |
三、以问题为基础原则 |
四、以“探究”为中心原则 |
五、生生、师生合作原则 |
六、精确性原则 |
七、安全性原则 |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环节 |
一、确定课程内容 |
二、分析教学背景 |
三、确定教学目标 |
四、选择教学方法 |
五、制定教学策略 |
六、教学过程设计 |
七、教学评价及修改 |
第三节 教学设计的评价 |
一、评价对象和目标 |
二、教学设计评价指标 |
三、教学设计评价者的选择 |
第五章 教学设计案例 |
第一节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教学设计及评析 |
一、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教学设计 |
二、 “探究弹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教学设计评析 |
第二节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教学设计与评析 |
一、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教学设计 |
二、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教学设计评析 |
第三节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教学设计及评析 |
一、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教学设计 |
二、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教学设计评析 |
第六章 总结、反思及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反思及展望 |
一、反思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 B 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教师访谈计划大纲 |
附录 C 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表 |
附录 D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各项指标具体分值表 |
附录 E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各项指标具体分值表 |
附录 F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各项指标具体分值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仿真模拟在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以电磁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物理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
二、线上教学的需求以及仿真模拟的优势 |
三、课程改革的需求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概念 |
二、物理概念 |
三、物理抽象概念 |
四、PHET仿真模拟的介绍 |
第二节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仿真模拟在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仿真模拟辅助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PHET仿真模拟的特点 |
第二节 PHET仿真模拟应用在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中的优势 |
一、物理抽象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
二、仿真模拟应用在抽象概念教学上的优势 |
第三节 应用PHET仿真模拟辅助物理教学的教学实践分析 |
一、在校的课堂教学实践分析 |
二、线上教学实践分析 |
第四章 仿真模拟辅助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的教学设计 |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
第二节 基于POE教学策略的教学流程 |
第三节 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的基本现状的调查 |
一、问卷编制 |
二、问卷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基于仿真模拟的《电场电场强度》教学设计 |
一、学情分析 |
二、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 |
三、教学目标 |
四、教学重难点 |
五、教学流程 |
六、教学过程 |
七、课后作业 |
第五节 基于仿真模拟的《电容器的电容》教学设计 |
一、学情分析 |
二、教材分析 |
三、教学目标 |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
五、教学流程 |
七、课后作业 |
第五章 实践研究与效果分析 |
第一节 教学实践的准备 |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 |
二、PHET仿真模拟程序的准备 |
三、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 |
四、教学设计的制作准备 |
五、教学实践条件的准备 |
第二节 教学实践的过程 |
一、在校的课堂教学实践 |
二、线上教学实践 |
第三节 教学实践效果分析工具的准备 |
一、调查问卷 |
二、学生访谈 |
三、教师访谈 |
第四节 教学实践的效果分析 |
一、师生对物理抽象概念教与学的态度 |
二、学生对仿真模拟的认识 |
三、仿真模拟辅助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的优势 |
四、PHET仿真模拟在线上教学的优势 |
五、师生对仿真模拟辅助物理教学的认可程度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学生应用仿真模拟学习,能增强对物理抽象概念的理解 |
二、教师使用仿真模拟辅助教学,可以有效解决物理抽象概念难教的问题 |
三、在线上教学中,使用仿真模拟辅助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弥补实验缺失的问题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一、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专着 |
三、英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PHET仿真模拟实验截图 |
附录二 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现状的调查 |
附录三 课堂教学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基本现状的调查数据分析 |
附录四 线上教学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基本情况的调查数据分析 |
附录五 学生对仿真模拟实验辅助物理抽象概念教学的态度的调查 |
附录六 学生对仿真模拟辅助物理概念教学态度的调查数据分析 |
致谢 |
(7)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新课程改革要求 |
二、物理实验教学地位更加凸显 |
三、物理实验教学现状有待转变 |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
一、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
二、探究性教学研究现状 |
三、相关研究的不足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与解读 |
第一节 研究理论基础 |
一、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
三、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
四、萨其曼的探究教学理论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与解读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解读 |
第三章 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调查研究 |
第一节 问卷调查总体设计 |
一、调查目的与方法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内容与问卷设计 |
四、调查实施 |
第二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调查总结与建议 |
一、实验教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新课程背景下对实验教学实施的思考与建议 |
第四章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
第一节 高中物理实验汇总与分析 |
一、新课标中要求的实验汇总与分析 |
二、教材实验汇总与分析——以新人教版为例 |
第二节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策略 |
一、实验教学实施前期准备策略 |
二、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策略 |
第三节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 |
一、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 |
二、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
第五章 研究总结、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中学物理实验自制教具设计和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2 自制教具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教具 |
2.1.2 物理教具 |
2.1.3 中学物理自制教具 |
2.2 教育学相关理论 |
2.2.1 “经验之塔”学习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从做中学”学习理论 |
2.2.4 直观性教学原则 |
2.3 自制教具应该遵循的原则 |
2.3.1 科学性 |
2.3.2 可操作性 |
2.3.3 创造性 |
2.4 自制教具的方法 |
2.4.1 仿制法 |
2.4.2 改造法 |
2.4.3 组合法 |
2.5 自制教具的育人价值 |
2.5.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
2.5.2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
3 自制教具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
3.1 问卷设计与教师访谈 |
3.2 调查结果分析 |
3.2.1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2.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4 中学物理自制教具制作研究 |
4.1 光现象相关的演示实验教具制作 |
4.1.1 光的折射和反射实验的创新融合 |
4.1.2 光的多次反射实验教具 |
4.1.3 凸透镜的应用—望远镜 |
4.2 力学相关的演示实验 |
4.2.1 浮力之物体的浮沉—潜水艇 |
4.2.2 碰撞-牛顿摆 |
4.2.3 大气压强——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
5 自制教具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
5.1 案例一《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与实施 |
5.1.1 教材和学情的分析 |
5.1.2 教学目标 |
5.1.3 重难点分析 |
5.1.4 教学设计与实施 |
5.1.5 教学反思 |
5.2 案例二《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与实施 |
5.2.1 教材和学情的分析 |
5.2.2 教学目标 |
5.2.3 重难点分析 |
5.2.4 教学设计与实施 |
5.2.5 教学反思 |
6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和展望 |
6.2.1 存在的不足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学生问卷调查 |
附录2 教师访谈 |
致谢 |
(9)以问题为导向的高一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概念界定 |
2.1 问题导向教学 |
2.1.1 含义 |
2.1.2 实施原则 |
2.1.3 组织形式 |
2.2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 |
2.2.1 实验教学的含义 |
2.2.2 中学物理实验的特点 |
2.2.3 中学物理实验的分类 |
第3章 以问题为导向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理论基础 |
3.1 理论基础 |
3.2 以问题为导向的高一物理实验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
第4章 以问题为导向的高一物理实验教学实践研究 |
4.1 前测 |
4.2 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施 |
案例1: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
案例2: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
案例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
4.3 后测 |
4.4 效果评估 |
4.4.1 总体成绩初步分析 |
4.4.2 运动学相关试题成绩分析 |
4.5 收集反馈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问题与改进 |
5.2.1 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
5.2.2 教学实践中的改进策略 |
5.3 不足之处 |
5.3.1 实验对象的不足 |
5.3.2 问卷调查的不足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学生问卷 |
附录B:教师访谈 |
附录C:教案设计 |
案例1.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
案例2.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
案例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
附录D:SPSS原始数据 |
附录E:问卷调查结果 |
致谢 |
(10)乡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物理实验教学理论基础 |
2.1 物理实验教学概述 |
2.2 新课标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解读 |
第三章 乡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考察 |
3.1 学校实验室配置情况 |
3.2 物理实验教学课堂观摩 |
3.3 教师访谈分析 |
第四章 问题和对策 |
4.1 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4.1.1 学生缺乏物理学习动机的问题 |
4.1.2 教学中学生参与环节较少的问题 |
4.1.3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化的问题 |
4.1.4 实验教学设施缺乏的问题 |
4.2 解决问题的对策 |
4.2.1 物理课堂中设计趣味小实验 |
4.2.2 教学中增加学生参与环节 |
4.2.3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 |
4.2.4 多途径完善物理实验设施 |
第五章 改进实验教学实施与效果分析 |
5.1 物理实验教学改进策略 |
5.2 实验教学实施案例 |
5.3 改进后的物理实验教学效果分析 |
5.3.1 制定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考核表 |
5.3.2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考核过程 |
5.3.3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考核分析 |
5.4 教学实践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亲历物理实验过程对初中生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影响研究[D]. 雷凌湘.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的探究[D]. 刘道阔.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3]基于STEM教学理论对高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的研究[D]. 邱龙斌.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4]虚拟仿真实验辅助云南边疆地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初探[D]. 李立.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基于“发现学习”理论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以高中必修部分探究性实验为例[D]. 吴杨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6]仿真模拟在高中物理抽象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以电磁学为例[D]. 卢忠南.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7]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调查研究[D]. 张志春.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8]中学物理实验自制教具设计和案例研究[D]. 闫旭敏. 洛阳师范学院, 2021(08)
- [9]以问题为导向的高一物理实验教学研究[D]. 张加慧.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10]乡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研究[D]. 蒋赛蒙. 海南师范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