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种叶菜类牧草发展前景看好(论文文献综述)
陈乐乐[1](2018)在《蚕沙饲料用预加工方式及其亚硝酸盐降解措施的研究》文中指出利用含有丰富营养成分及多种生物活性组分的蚕沙开发动物饲料,不仅可以物尽其用增加蚕桑生产总产值,也避免了蚕沙废弃后造成的环境严重污染,但蚕沙未在饲料原料名录之列。为促进蚕沙饲料化利用进程,试验收集不同来源的五龄末期鲜蚕沙,运用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热泵干燥、微波干燥、发酵后干燥等方法,研究预加工方式对鲜蚕沙营养成分和卫生安全的影响;设计地面条桑育+膨润土、地面条桑育+沸石粉、网上条桑育等新型蚕沙收集模式,探究新模式对鲜蚕沙亚硝酸盐含量的改善效果以及对养蚕成绩的影响;同时以不同收集模式的鲜蚕沙为原料,探究发酵对亚硝酸盐的降解过程,并确定最佳发酵时间。本研究为蚕沙饲料化利用提供基础研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来源鲜蚕沙粗蛋白等营养指标含量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微生物污染物(细菌、霉菌、沙门氏菌)数量以及亚硝酸盐含量均超出饲料卫生标准的限定值;无机污染物(氟、汞、砷、铬、铅、镉)、农药(多菌灵、敌敌畏、乐果、敌百虫、灭多威)、氯霉素残留均符合饲料卫生标准。广东翁源蚕沙营养价值和安全性较高。2、鲜蚕沙经不同干燥方式干燥后:粗蛋白含量均有所降低,表现为:鲜蚕沙>微波干燥>热风干燥>热泵干燥>自然干燥;粗纤维含量均有所升高,表现为:自然干燥>热泵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鲜蚕沙;粗脂肪、粗灰分、钙、磷含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另外,干燥能有效将微生物污染物数量降低到饲料卫生标准内,但亚硝酸盐含量小幅上升。通过响应面分析试验,得到蚕沙发酵工艺为:接种量10%、发酵水分45%、发酵温度33℃、发酵时间64 h。发酵前后,物料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发酵最高可将物料粗蛋白提升3.62%、粗纤维降解1.66%。发酵对物料钙、磷含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发酵前后,物料亚硝酸盐含量有差异显着性(p<0.05),亚硝酸盐降解率最低可达91.06%。3、与传统地面条桑育养蚕的鲜蚕沙相比,使用膨润土、沸石粉、纱网辅助养蚕可使亚硝酸盐的下降率分别达37.90%、25.01%、15.82%,但新型蚕沙收集模式下的鲜蚕沙亚硝酸盐含量仍超出饲料卫生标准(15 mg/kg)。新模式可显着提高家蚕幼生率和虫蛹率(p<0.05)。4、鲜蚕沙与玉米、豆粕、麦麸联合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在有机酸以及亚硝酸还原酶的作用下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发酵进行32 h后,物料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15 mg/kg,发酵进行40 h后,各组物料检测不出亚硝酸盐。发酵可有效解决蚕沙亚硝酸盐含量超标问题,且发酵时间在3240h之间为宜。以上结果说明,鲜蚕沙微生物污染物数量和亚硝酸盐含量均超出饲料卫生标准,不宜直接饲喂。生产上从经济性角度分析,可收集传统地面条桑育模式的鲜蚕沙,以先发酵后烘干的预加工方式提高蚕沙品质,实现科学开发蚕沙饲料。
蔡惠影[2](2017)在《宿迁湖滨都市型生态农业产业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都市化的高速进展,城市的现有资源和环境压力也日益严峻,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使人们不得不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问题延伸到生态农业产业开发建设中来。对郊区或农村的自然条件优越的区域进行开发,结合农业生产进行旅游项目的规划,利用农业高科技技术,发展“为达到都市居民的对绿色农业产业的消费需求,在城市边缘郊区上采用集约化的产业生产,达到形成农、林、牧、加工业的多元化循环利用的自然产业资源,生产、加工和营销食品和燃料的产业”的都市型生态农业产业园在我国逐渐兴起,将都市融合在农田土地中,农田进入都市的核心区反应了市民对自然的畅想,体现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策略。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缓解城乡土地矛盾,更能创造与人有情感交流的互动型景观,获得明显的物质收获,还有利于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推动区域的旅游经济发展。但是随着生态农业产业园区的飞跃发展,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园区缺乏地域性总规的引导、选址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清晰,产业不能带动周边发展,设施游乐项目陈旧无创意,没有体现地域性的乡土特色文化等,这类问题阻碍了都市型农业的蓬勃发展。因此提出都市型生态农业产业园概念,针对园区规划设计的发展情况,需对园区的农业产业规划设计、景观生态打造、旅游项目运营模式等进行系统化的研究。本文从农业生产与休闲旅游出发,以农业科技和生态技术为支撑,结合笔者参与的宿迁湖滨都市型生态农业产业园区规划设计,探究我们如何能实现具有“农业产业生产、景观、生态、游憩”效益的多元性都市农业产业园。力求对未来的都市型生态农业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理论研究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基于整合各学科对都市型生态农业产业园的研究成果,通过文献归纳法、案例分析法、实证研究法、多学科交叉法,归纳出都市型生态农业产业园区的特征及分类,结合农业的基础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旅游学理论等,总结农业产业特色园区中规划设计概述,且对优秀、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以笔者参与的宿迁湖滨都市型生态农业产业园区作为实际案例进行探讨分析。通过去现场实地勘察,了解项目的区位条件、交通分析、资源环境分析、用地现状分析等基本条件进行总结分析,总体规划包括总体布局、功能分区、交通规划、水利系统规划、景观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通过图文结合的模式,在对多个具体景点及产业进行详细设计。力图打造以都市农业产业、生态循环为导向,在空间地域上发展融生产、生态、休闲观光、乡村发展等多元化功能于一体,注重城乡经济融合、产业融合和环境保护,展示生物资源循环利用前景的都市型生态农业产业园。最后,结合理论研究部分和实践项目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分析宿迁湖滨都市型生态农业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的创新点,为建设都市型生态农业产业园提供一定的参考,并提出基于现实对未来都市型生态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的展望。
王松林[3](2014)在《海南岛野生蔬菜种质资源经济研究》文中提出作物种质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物质基础,是改良农作物的基因来源。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种质资源就没有农业产业的发展。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省份,一方面由于没有耐热性高的适宜热带地区栽培的蔬菜种类,夏秋季蔬菜非常缺乏,平均自给率只有66%;另一方面,海南具有许多营养价值高、口感好、经济效益好的热带野生蔬菜种质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利用。如何更好地保护、开发利用这些热带野生蔬菜种质资源,为市场提供更加优质的蔬菜产品,填补海南夏秋季蔬菜的空缺,同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一直以来,野生蔬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生物特性、栽培管理和开发利用方面。本论文首次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海南岛的野生蔬菜种质资源。本文在掌握海南岛野生蔬菜资源分布、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尝试从生产、消费需求、市场供给、经济价值、产业化开发潜力及模式等方面对海南岛野生蔬菜种质资源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海南岛野生蔬菜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产业发展策略。借助种质资源学、产业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立足于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在实证分析中注重统计分析与计量分析方法的应用,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相结合,图形分析、以及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方法的运用。本研究认为:(1)海南岛野生蔬菜种质资源丰富、种类多,达到100多种以上,本文收集了144种;利用种类少,常用的只有30多种,鲜食为主,利用度不高;(2)海南岛的野生蔬菜营养价值、医疗保健价值和育种价值高,应考虑开发利用作为海南夏秋淡季蔬菜的补充;(3)消费者对野生蔬菜认可度高,有市场需求,83%以上被调查人员有购买意愿;(4)海南岛野生蔬菜市场消费前景好,经济价值高。研究表明,每亩每年直接价值是34200元,开发价值是6769元,但是可以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驯化改良品种较少,只有树仔菜、四棱豆等有限几个品种;(5)海南岛野生蔬菜开发还在形成阶段,应走产业化的路子,选择“公司+基地+农户”等适合的产业化组织模式,才能进一步促进产业的发展;(6)政府对海南野生蔬菜种质资源基础工作的支持,是野菜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总之,上述研究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野生蔬菜种质资源经济学研究、可持续利用及产业化研究方面的空白。最后,本研究提出了一些科学策略和建设性意见,包括开展调查,摸清家底;制订政策,有序开发,鼓励开展野菜种质资源基础研究;产业化、集约化、分层次开发;重视保护,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提高综合利用水平等。
严伟[4](2013)在《果蔬中多农残19F和31P NMR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而食品中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问题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超标,会影响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因此,迫切需要发展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定量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传统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中,含氟农药种类很多。科技的发展,带动了农药种类的创新。新型农药,尤其是有机氟农药由于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特点,使用迅速扩展。有机磷农药在是传统农药中本来就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这些农药残留在水果蔬菜等食品中,对食品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核磁共振检测本身具有样品制备快速简单、不需将待测组分和其他组分完全分离,不破坏样品、无需高纯度参照、静态检测稳定性高等优点。结合这些优点,我们开发了用19F和31P NMR分别定量检测水果蔬菜中的多种含氟农药和有机磷类农药的方法,可以在25分钟内同时对三种有机氟或者有机磷农药进行定量分析。我们对方法在线性、组内和组间精密性、回收率等方面进行了考察。本文通过对19F和31P NMR采样参数和数据处理参数的优化,以及样品前处理的改进,在25分钟内,对黄瓜中的三种有机氟农药残留同时进行了定量分析。三种有机氟农药氟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氟硅唑的方法检出限依次为0.42mg/Kg、0.56mg/Kg、1.82mg/Kg,定量限依次为1.40mg/Kg、1.86mg/Kg、6.07mg/Kg,三种有机磷农药乙酰甲胺磷、二嗪磷、丙溴磷的方法检出限依次为13.19mg/Kg、12.82mg/Kg、33.04mg/Kg,定量限依次为43.97mg/Kg、42.75mg/Kg、110.13mg/Kg。所有农药在不同浓度水平的组内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组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仪器和方法的精密性良好。六种农药在高、中、低三个浓度水平上的加标回收率都在70%到100%之间,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可以同时准确快速测定果蔬中的多种有机氟或者有机磷农药。
黄先智[5](2013)在《我国蚕桑产业转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传统产业普遍面临着衰退的问题。传统产业的衰退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产业有序更替的必然结果,符合产业从产生、发展、成熟、衰退的周期性变化的客观规律。蚕桑产业是我国最为悠久的传统产业,我国目前生丝产量占世界产量的82%,在世界市场上居于绝对优势地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消费市场结构的快速变化,在技术、市场、产业组织等方面己经相当成熟的蚕桑产业,面临着产业生产规模和产品市场无法有效扩大,产品附加值难以提升,产业收益率相对下降,生产要素流出本行业等诸多问题,具有相对衰退产业的典型特征,面临着较大的产业转型压力。蚕桑产业长期以来受到政府的管制和计划经济的影响,产业内部思想僵化,技术体系相对封闭。同时,由于蚕桑产业的产业链区域布局不平衡,政府对这一产业重视程度不够,实现蚕桑产业的转型,重新构建其产业链条,又是极其复杂的问题。探讨蚕桑产业转型的技术路径,实现传统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研究蚕桑产业面临的问题,还可以为其他进入相对衰退期的传统农业产业的转型提供借鉴;我国关于现代蚕桑产业的转型问题多是基于技术层面的,关于从产业层面上探讨蚕桑产业转型的方向、发展路径,国内外相关研究还不多见。本论文研究传统蚕桑产业如何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实现产业转型,保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本论文以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利用多学科融合分析方法、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理论基础、转型的预期效果评价、转型后的科技研究方向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论文通过考察世界蚕桑产业中心的变迁历史,研究蚕桑产业社会经济功能的演化,分析影响蚕桑产业兴衰的因素;研究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我国蚕桑产业在发展模式与技术特征、产品结构和消费市场特征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分析我国蚕桑产业在生产、市场、技术、产业社会经济功能方面存在的困难,探讨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问题。(2)论文将研究日本在蚕桑产业衰退期振兴蚕桑产业的技术路径,蚕丝纤维的特性及其消费市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多元化蚕桑产业的发展市场空间、区域空间,结合国家发展重大需求和蚕桑产业自身的资源和产业技术特点,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最有利方向进行比较、选择,并探讨蚕桑产业转型的路径以及发展模式等问题。(3)运用生态学研究方法,比较我国蚕桑产业转型中形成的多元化蚕桑产业的预期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蚕桑产业转型后的生态经济效果;根据蚕桑产业转型后科技创新目标的变化,提出我国蚕桑产业转型后的科技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问题。二、主要结论本论文形成的主要结论如下:(1)世界蚕桑产业中心迁移的历史表明,世界蚕桑产业的中心是动态变化的,并受需求、科技和效益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市场和社会需求是蚕桑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科技进步是蚕桑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而比较效益是影响产业发展规模的关键因素。(2)当前我国蚕桑产业存在消费市场无法有效扩大、比较效益下降、科技发展迟滞,产业社会经济功能弱化的严重问题,产业已进入相对衰退期,迫切需要转型。(3)日本在20世纪后叶蚕桑产业进入衰退期时从提高蚕桑生产效率,拓展蚕丝纤维的新用途二个方面来振兴蚕桑产业,但收效甚微。本论文研究证明蚕丝作为纤维产业的小品种,由于化学纤维的激烈竞争,其消费市场的增长空间有限,增长速度缓慢,依靠增加蚕丝纤维的消费量这一路径很难保持我国蚕桑产业的持续增长。(4)由于我国蚕桑产业的社会经济功能的弱化,蚕桑产业转型后必须寻找到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功能。而以多元化产品为核心的多元化蚕桑产业,在市场发展空间、区域发展空间方面都优于传统蚕桑产业,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需求,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产业内部现有的生产要素,是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最有利方向。(5)我国转型后的多元化蚕桑产业的社会经济功能定位为:在生态治理基础上的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型产业。发展路径为:发挥桑树在生态治理方面的优势,将桑树作为干旱、盐碱、沙汉、荒汉等脆弱生态、长江上游流域生态防护林树种,融入国家生态治理工程建设中去,建立多元化蚕桑产业系统工程;以饲料桑、果桑、桑叶食品、生态旅游为主导重构产业链,融入大农业、食品加工等大产业。发展模式包括现代蚕桑产业发展模式,桑-畜复合生态模式,桑-农复合生态模式,生态治理模式等。在发展次序上,应以生态桑作为突破口。(6)多元化蚕桑产业在桑园光能利用率、桑树干物质转化率、经济效益方面都优于传统蚕桑产业。传统蚕桑产业桑园利用光能约为2.5%,通过发展桑园间作套种,可将光能利用率提高到3.2%。传统蚕桑产业从桑园产物到蚕茧的物质转化率约为15.5%,通过桑枝、蚕沙、剩余桑叶的利用,可以将桑园的生物转化率提高到34.66%,提高幅度达到123.61%;桑园初级产物的价值提高182.22%。(7)桑树具有涵养水源、保持土壤、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等外延性生态功能。参照阔叶林生态价值的计算方法,估算出丰产期桑园土壤保护价值为1516.39元/hm2.a,涵养水源的价值为341.97元/hm2.a,空气废物处理价值1771.89元/hm2.a,固碳减排价值为18528元/hm2.a,据此不完全的估算,桑园的外延式生态总价值34413.94元/hm2.a,其中最高是固碳减排的价值,约其估算生态价值的90%。单位桑园的生态价值高于我国传统蚕桑产业生产提供的蚕茧的平均产值。(8)蚕桑产业转型后,其发展方向、路径,涉及的领域都与传统的蚕桑产业存在较大的差异,多元化蚕桑产业的科学研究方向和重点也需要进行调整。三、本论文的创新点本论文的创新点有三点:(1)系统地分析了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国内外率先从世界蚕业中心迁移与产业社会经济功能强弱转换的视角,审视我国蚕桑产业的兴衰,提出了我国蚕桑产业已进入相对衰退期,迫切需要转型的问题。(2)通过分析日本蚕业振兴的技术路径和蚕丝纤维消费市场特征,论证了从拓展蚕丝纤维用途的产业转型路径很难保持蚕桑产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的同步增长。尽管蚕丝技术短期突破性进步难、蚕丝纤维消费市场萎缩、农村劳动力短缺、养蚕比较效益下降,但蚕桑资源的多元化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并且桑树具有耐旱、耐盐碱、耐瘠薄、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性,在生态治理方面的潜在优势突出,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产业内部现有的生产要素。有鉴于此,本文提出我国蚕桑产业转向的最有利方向是,由以蚕丝生产为核心的蚕桑产业转向以发挥桑树生态治理优势为中心的多元化蚕桑产业,突破了依靠技术进步扩大蚕丝消费量,维持蚕桑产业发展这一传统思维的约束,是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方向的根本改变。(3)本文运用系统原理分析了多元化蚕桑产业的生产过程及行成机理,指出其发展路径是融入国家生态治理工程,发挥桑树生态治理优势;以饲料桑、果桑、桑叶食品、生态旅游为主导重构产业链,融入大农业、食品加工等大产业;结合地区社会经济特点,可以采取现代蚕业、桑-农复合、桑-畜复合、生态治理等多种发展模式,进而用生态学方法对多元化蚕桑产业预期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提出了多元化蚕桑产业的科学研究方向和重点。这为未来我国蚕桑产业的转型提供了较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张亚博[6](2013)在《郑州市中牟县设施农业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设施农业是通过设施工程的建设,改变作物和动物的生长生活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充分发挥动植物的生长潜力,从而得到快速化生长、高效化生产的现代化的农业种植制度和生产模式。“三农”问题是我国普遍面临的问题,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研究的重点之一。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城乡收入差距大,耕地面积逐渐越少,农村主要劳动力普遍进城务工。耕地和劳动力的双重压力,使我国这样一个传统农业国家,就如何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例如作为农业县的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农村人口多,人均耕地少是该县的一个重要特征,特别是当前时期,郑州东扩,开封西进,大量的土地被征用,这对于该县经济,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保证在耕地的数量减少的同时提高农业产量?如何协调工农业的发展,促进该县经济形成良性循环?如何化解区域发展矛盾,实现社会安定团结等一系列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任务。由于当前传统农业种植模式下,我国农业在生产结构、产业模式和种植制度上已经不符合现代化的要求,再加上农民为了片面追求利益而进行的盲目生产,造成部分农产品数量过剩、导致价位低、利润小。因此,当前形势下,发展设施农业对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设施农业发展的问卷调查分析和SWOT(即:Strengths优势、 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遇和Threats风险)分析及对设施生产发展现状的实证分析,得出该县设施农业起步晚,规模小、效率低,相对于设施农业发展成熟的山东省寿光,其发展水平还是相对落后。本文以中牟县设施农业发展的机遇和所面临的问题角度为切入点,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分析当前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和今后的发展趋势。2.阐释设施农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以便更好的解读设施农业。3.结合调查问卷分析中牟县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4.分析中牟县水土等自然资源和社会因素。5.对中牟县设施农业进行SWOT分析,全面探讨其设施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存在的机遇和风险。6.根据中牟县“十二五”规划的发展思路以及中牟县设施农业现已具备的条件,提出今后中牟县设施农业发展的任务及相应的对策措施。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实地勘察调查法、国内外文献分析法、数理数据统计方法等。最后得出资金和销路是阻碍该县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该县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的优势,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设施农业发展模式。
焦峰[7](2012)在《马铃薯氮素吸收分配特性及高效利用生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氮是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氮素养分的吸收、同化与转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本文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微区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氮营养条件对马铃薯块茎发育过程、产量和品质形成影响的机理及植株不同形态氮素的动态变化规律,揭示不同生育期马铃薯各器官氮素含量与产量的关系;并在田间条件下,利用同位素15N示踪技术,定量地描述了马铃薯15N积累、吸收比例,15N在植株中的分配以及氮肥利用率、马铃薯田间氮素分布等,结果表明:1、施氮在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均增加了单位面积的干物质积累量,播种后105d,施氮处理全株干物质积累量为8725.8~11707.1kg·hm-2,比不施氮处理增加46.72%~96.85%,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全株干物质的积累量也逐渐增加;马铃薯收获时,各施氮处理块茎干物质积累量比不施氮处理增加42.8%~91.6%,且施氮120kg·hm-2处理最高。2、在磷钾肥的基础上施用氮肥增加了马铃薯的产量,增产幅度为22.3%~61.5%;施氮120kg·hm-2处理产量增加幅度最大,且产量极显着地高于施氮60kg·hm-2和不施氮处理。施氮显着增加了马铃薯中薯所占的比例,各施氮处理的大薯重随着施氮量的增大而极显着的增加,施氮120kg·hm-2处理大薯重比其他处理分别增加4876.8~1265.0kg·hm-2。3、播种后63d~91d,不同处理的块茎粗蛋白质含量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之后施氮120kg·hm-2处理下降较快;在整个马铃薯块茎发育过程中,块茎维生素C的含量随着马铃薯生育期的推进先增加后降低,过高的氮肥用量使马铃薯块茎发育后期的维生素C含量显着降低;施氮120kg·hm-2处理的块茎还原糖含量在整个块茎发育期内均最高,块茎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逐渐下降,过量的氮肥不利于可溶性糖向淀粉的转化;马铃薯收获时,各处理马铃薯块茎总淀粉含量分别为61.92~66.91g·100g-1.DW,过高的氮肥水平并不利于马铃薯生长后期块茎中淀粉的积累以及直链淀粉的相对含量的提高;整个块茎发育期内,马铃薯块茎酚类物质含量先降低后再升高,施氮可以明显的促进酚类物质的代谢转化,降低块茎发育后期的酚类物质含量,促进品质的提高。4、施氮促进了叶片AN含量的增加,块茎AN含量在整个块茎发育时期也表现为施氮处理高于不施氮处里。马铃薯茎秆中SN含量随着氮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SN合成决定着氮素的流动方向,是促进马铃薯植株各器官间N素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块茎从营养器官高效“吸收”氮素的能力来源。5、马铃薯各生育期的茎秆氮含量与产量均有极显着的回归关系,茎秆的氮营养水平是影响马铃薯产量非常重要的营养因子,茎秆维持较高的N素含量,成为马铃薯获得高产的关键;块茎形成期马铃薯叶片中氮含量对产量有重要的影响,但没有茎秆氮含量对产量的影响大;淀粉积累期根系氮含量与产量之间也存在极显着的回归关系,但也没有茎秆中氮含量的影响大。6、在整个生育期内,马铃薯植株地上部吸收肥料氮占总氮的17.48%~29.31%,块茎吸收肥料氮占总氮的17.25%~20.57%,根吸收肥料氮占总氮的19.72%~24.82%,整株吸收肥料氮占总氮的17.41%~28.98%,马铃薯吸收的氮主要来自土壤;马铃薯地上部来自肥料氮的积累量为0.174~0.327g·plant-1,块茎为0.022~0.357g·plant-1,根为0.011~0.022g·plant-1,整株为0.185~0.578g·plant-1;马铃薯整株肥料15N利用率为10.28%~32.11%。供试土壤AN值在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变化范围为18.97~36.73kg·hm-2,马铃薯播种后49d~77d,土壤AN值降低12.93kg·hm-2,下降了35.22%;播种后77d~91d又逐渐提高,增加3.84kg·hm-2,提高了16.13%。7、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内,整株有机肥氮肥利用率为2.16%~31.62%,化肥氮肥利用率为8.85%~19.42%。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时,化肥是马铃薯生育前期的重要氮源,而有机肥在马铃薯生长发育后期作用较大。
侯增周[8](2011)在《胜利油田东营区域生态农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生态农业产业化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资源型企业对周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经过近50年的高速开发,胜利油田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近10年以来,生态环境保护愈来愈受到国家和各地区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各项环保政策相继出台。2009年12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得到国家批复,自此,黄河三角洲的发展被提升为国家战略,高效生态经济也成为该区域未来发展的趋势。东营市是国家规划黄河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它也是胜利油田的发源地。本研究对胜利油田东营区域的生态农业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并从县域、产业和农户三个层次上评价了东营生态农业模式。评价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所依据的数据来源,一方面是近年东营市和项目县的统计年鉴、县志等序列数据;另一方面是实地调查数据,包括入户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研究发现:胜利油田东营区域通过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恢复环境的主要措施,将其视为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多年的发展,东营市已经形成了6种生态农业模式。目前,东营在政策、资源、区位、农业产业等方面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然而,东营生态农业的发展也面临农业基础薄弱、生态十分脆弱、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人才资源相对匮乏、民众参与不够、产业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支持下,东营市县级生态农业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垦利县根据本区域的自然资源、环境及农业生产状况,发展六种生态农业适用模式。对垦利县生态农业建设的评价结果显示,2004-2008年垦利县生态农业建设综合效益指数曲线基本是持续上升的。然而,垦利县生态农业建设所取得的生态效益较低。冬枣产业已成为东营市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工程之一。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表明,东营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处于初级阶段,其显着特点是:市场、企业、基地、农户已经连为一体,广大农户从事专业化和集约化的生产。东营冬枣生态农业产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产规模较小、市场发育不够成熟、科技支撑有待健全。2008年,东营市经济发展指数为1.89,相应的环境质量指数为1.04,综合环境经济效益指数为1.82,环境经济的协调度为0.35,表明东营市的环境与经济协调度处于失调状态。“农村沼气国债项目”是国家推广这种生态农业模式的主要举措之一。研究结果显示,沼气项目实施后,项目户的家庭收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项目户的家庭劳动时间明显减少,劳动负担有所减轻;在项目组织的培训学习过程中,社会交往范围也在扩展;农户家庭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农民的生活舒适度明显提高;农户对沼气相关知识的掌握较好,能够安全的使用沼气。同时,沼气项目在减轻农村女性劳动负担,提高其家庭地位,扩展其社会交往范围,改善其身心健康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通过评价分析发现,沼气项目促进了沼气池与养殖业、种植业的生态耦合,以养殖业为主的沼气项目户所取得的综合效益最高。最后,本文对如何建立生态农业补偿机制进行了讨论。
夏咏[9](2010)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业经贸合作研究 ——兼论新疆的地位和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力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农产品市场已由过去的“卖方市场”发展成为“买方市场”,与此同时,中国农业的发展不仅受到资源的约束,还受到市场的约束。自中国加入WTO后,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的经济快速融入世界经济当中。充分调动国际资源市场,农业经贸合作已成为中国重点合作领域之一。哈萨克斯坦作为中亚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与中国有1700公里的陆上边界线,在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市场等方面都与中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大力发展中哈开展农业经贸合作关系,对两国农业的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针对中哈两国农业经贸合作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论文从合作的背景出发,指出两国农业经贸有着较为坚实的政治和经济合作基础,都存在着迫切的合作意愿,同时也分析了在现有条件下合作的障碍;论文又从供给的视角在揭示了两国各自在农业生产要素及农产品领域现实差异表现,表明两国农业经贸合作存在着客观要求;同时在分析了两国农产品需求现状基础上,论文认为两国市场需求差异性和互补性是两国提升现有合作水平的基础所在;目前的合作和潜在的合作空间有多大差距是论文要解决的另外一个问题,论文运用数学模型找出了之间的缺口,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哈两国间农业经贸合作水准以及在哪些领域可以作为重点突破给出了自己见解。就具体内容而言,本文在第一章导论中阐明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在对国内外有关国际经济与贸易合作的理论与实践及中哈农业经贸合作的文献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方向。本文认为,支撑发展中哈农业经贸合作的理论应是马克思的贸易、分工与专业化思想,以及相关的西方经济学中的贸易、区域经济等理论。第二章对中哈农业经贸合作的背景进行了分析。不仅考查中哈经贸合作的政治背景,重点分析了中哈农业经贸合作的经济背景,对双边的经贸合作现状、中哈边境贸易口岸的发展以及中哈农业经贸合作的不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中哈农业经贸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三章主要从供给方面对中哈两国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主要包括农业劳动力的投入、农用资金的投入及农业技术和农用土地的利用等方面)、农产品的供给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进一步印证了中哈两国的农业生产要素具有极强的互补性,两国在生产要素、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合作有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发展潜力。第四章是基于需求的分析,主要通过对中哈两国农产品和食品消费量的分析,探讨了两国农产品市场的变化与特点,对影响哈萨克斯坦农产品消费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影响两国农业经贸合作的市场环境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五章从合作的角度出发,对中哈两国农业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农产品贸易现状和农业科技合作现状及前景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两国目前在上述领域的合作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都与两国所具有的潜力不相符,也与两国所预定的目标存在差距。进一步深挖两国农业合作的潜力,加强合作力度,推动合作战略升级,是中哈农业经贸合作发展的必由之路。第六章着重分析了新疆在中哈农业经贸合作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结了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农业合作及农产品的优势,揭示新哈农业经贸合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二者经贸合作的发展模式。第七章针对全文的分析总结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业合作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农产品贸易,农业直接投资和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农业技术合作,农机设备、节水灌溉设备、农药及化肥销售四个重点领域,提出中哈农业合作的对策建议,两国需要建立多种途径,加快农业的交流和合作,加快农产品质量体系的建设,因地制宜,加快出口基地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新疆在中哈两国农业经贸合作中的作用。
吴辉[10](2009)在《四川宝兴县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替代生计发展途径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管理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但如何解决生态保护与周边社区生计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则是其中最为敏感且最为难点的问题。如何帮助当地农民改变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不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善和提高社区农户的生计水平,使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相协调,维持当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生态学和社会学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替代生计的实施,通过改变不合理的种植结构和耕作模式,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利用率。通过改变农户粗放的养殖模式和物质资本的分配,向集约化产业发展;通过利用更环保更节约的方式对薪柴的使用进行替代,改变农村能源利用结构和设施,减少对灌林植被的砍伐和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合理的生态布局,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发展,以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挖掘区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现代生态农业等,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社区对保护区资源的依赖,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本研究以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相结合为基本原则,采用社区快速评估、关键人物访谈、生态保护宣传,点面结合与重点突出等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方法,在宝兴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9个社区中选取300户典型农户,采用座谈会、半结构访谈、问卷调查、文献检索等方法对各社区农户生存状况、传统生计与替代生计模式进行了全面调查,从示范区社区及农户基本情况、社区农户家庭收入构成现状和支出状况以及农户家庭生活条件等方面对农户的生存现状、生计冲突及其根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传统生计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冲突体现在耕地资源的扩大需求与天然林资源保护、以放养为主的养殖方式与自然植被保护、林产品的无序采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与可持续经营、以薪柴为主的能源消耗与可持续能源消费等五个方面,冲突的根本原因产生于自然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根据所获得的调查资料,对药粮经间套、中药材、有机茶、有机魔芋、花椒等为典型的种植替代模式,生态猪、蜜蜂、山地乌骨鸡、牦牛、长毛兔等养殖替代模式,沼气、小水电、节柴灶、薪炭林等能源替代模式,野生菌、野生药材的采集及驯化、森林蔬菜的采集及加工、生态旅游、石材精深加工等开发替代模式,特产供销、社区超市、务工及劳务输出等经营替代模式,以及观光休闲型、“猪—沼—林”型、庭院立体型生态农业等典型模式的适用性进行评价,并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以寻求符合宝兴实际的可持续替代生计模式。再以生态学、社会学理论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为指导,以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统一、以人为本与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与合理布局为原则,以2008年——2010年为期限,以乡镇为基本单元,对示范区各种替代生计模式进行空间和时间的总体布局。经研究得出示范区九个社区替代生计发展的规模及其产生的效益如下:(1)种植替代:发展经济作物800.4万m2,草本药材3201.6万m2,有机茶1800.9万m2,水果1420.71万m2,花椒320.16万m2,核桃500.25万m2,板栗466.9万m2,预期共产生经济效益34140万元。(2)养殖替代:雅鱼110万尾,蜜蜂34500桶,山地乌骨鸡120000只,山羊81000只,牦牛42000头,肉兔25000只,长毛兔278000只,预期共产生经济效益15790.5万元。(3)能源替代:建沼气池8300口,节柴灶4600口,营造薪炭林613.33公顷,预期共节约能源17680t标准煤。(4)开发替代:采集森林蔬菜55吨,加工森林蔬菜50吨,生态旅游接待28万人次,生产重质碳酸钙40万吨,石材雕刻12万m3,大理石板材加工135万m3,预期共产生经济效益52372.4万元。(5)经营替代:特产供销店100家,社区超市86家,劳务输出12300人次,预期共产生经济效益6368.8万元。(6)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型1100户,“猪-沼-林”型8500户,庭院立体型10300户,预期共产生经济效益6230万元。预期2010年,宝兴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替代生计(除能源替代)总体经济效益114901.7万元,能源替代节约能源折合17680t标准煤。同时,替代生计的发展将促进示范区农村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提升,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程度的改善。最后,为促进宝兴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替代生计模式及经营对策的有效实施,保障示范区生计的成功更替,促进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特提出替代生计发展的综合管理对策。
二、六种叶菜类牧草发展前景看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六种叶菜类牧草发展前景看好(论文提纲范文)
(1)蚕沙饲料用预加工方式及其亚硝酸盐降解措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蚕沙资源概述 |
1.2 蚕沙营养组分及饲用价值 |
1.2.1 蚕沙中的基础营养物质 |
1.2.2 蚕沙中的氨基酸组成 |
1.2.3 蚕沙中的活性物质 |
1.3 蚕沙饲用研究进展 |
1.3.1 蚕沙直接作为鱼饲料的应用 |
1.3.2 蚕沙在猪饲料上的应用 |
1.3.3 蚕沙在羊饲料上的应用 |
1.3.4 蚕沙在其他畜禽饲料中的应用 |
1.4 影响蚕沙原料的安全性因素 |
1.4.1 微生物污染物 |
1.4.2 无机污染物 |
1.4.3 常用农药与抗生素残留 |
1.4.4 抗营养因子 |
1.5 蚕沙饲用加工方式 |
1.6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主要试剂及配制 |
2.3 仪器设备 |
2.4 试验方法 |
2.4.1 不同来源鲜蚕沙的营养品质及安全性 |
2.4.2 蚕沙发酵工艺探究 |
2.4.3 不同干燥方式和发酵处理对蚕沙品质的影响 |
2.4.4 不同蚕沙收集模式对鲜蚕沙亚硝酸盐的改善效果 |
2.4.5 发酵对不同蚕沙收集模式蚕沙中亚硝酸盐降解过程的研究 |
2.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来源鲜蚕沙的营养品质及安全性 |
3.1.1 营养品质 |
3.1.2 卫生安全 |
3.2 蚕沙发酵工艺探究 |
3.2.1 发酵可行性研究及发酵菌种筛选 |
3.2.2 发酵菌种组合筛选试验 |
3.2.3 单因素试验结果 |
3.2.4 响应面法优化蚕沙发酵条件 |
3.3 不同加工方式对蚕沙品质的影响 |
3.3.1 干燥方式对蚕沙品质的影响 |
3.3.2 发酵处理对蚕沙品质的影响 |
3.4 不同蚕沙收集模式对鲜蚕沙亚硝酸盐的改善效果 |
3.4.1 不同蚕沙收集模式对鲜蚕沙亚硝酸盐的改善效果 |
3.4.2 不同蚕沙收集模式的养蚕成绩 |
3.5 发酵对不同养蚕模式蚕沙中亚硝酸盐降解的研究 |
3.5.1 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
3.5.2 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含量的变化 |
3.5.3 发酵过程中pH值的变化 |
3.5.4 发酵过程中亚硝酸还原酶活力的变化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干燥和发酵处理对蚕沙营养品质的影响 |
4.1.2 干燥和发酵处理对蚕沙微生物污染物数量的影响 |
4.1.3 干燥和发酵处理对蚕沙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4.1.4 干燥和发酵处理对蚕沙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
4.1.5 不同蚕沙收集模式对鲜蚕沙质量的改善效果以及养蚕成绩的影响 |
4.1.6 蚕沙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
4.1.7 蚕沙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含量的变化 |
4.1.8 蚕沙发酵过程中pH的变化 |
4.1.9 蚕沙发酵过程中亚硝酸还原酶活力的变化 |
4.2 结论 |
4.3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 不同来源的新鲜蚕沙 |
附录 C 四种不同蚕沙收集模式现场及蚕沙 |
附录 D 饲料卫生标准 |
(2)宿迁湖滨都市型生态农业产业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都市生态农业的兴起 |
1.1.2 农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
1.1.3 居民追求生态旅游及多样化消费需求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归纳法 |
1.4.2 案例分析法 |
1.4.3 实证研究法 |
1.4.4 多学科交叉法 |
1.5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框架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都市型生态农业产业园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厘定 |
2.1.1 都市型农业 |
2.1.2 休闲农业产业 |
2.1.3 生态循环农业 |
2.1.4 都市型生态农业产业 |
2.2 都市型生态农业产业园发展研究 |
2.2.1 都市型生态农业产业园的特点 |
2.2.2 都市型生态农业产业园的功能定位 |
2.2.3 都市型生态农业产业园类型 |
2.3 国内外都市型生态农业产业相关研究 |
2.3.1 国外都市型生态农业产业相关研究概况 |
2.3.2 我国都市型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概况 |
2.3.3 国内外发展都市农业园区的启示 |
2.4 都市型生态农业产业园区规划理论 |
2.4.1 农业基础理论 |
2.4.2 景观生态类理论 |
2.4.3 旅游学相关理论 |
2.5 都市型生态农业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
2.5.1 园区规划设计原则 |
2.5.2 园区规划设计程序 |
2.5.3 农业产业园区旅游项目的开发思路和产品创新 |
2.5.4 园区规划设计要点 |
第三章 典型案例调查分析 |
3.1 义乌市江东都市生态农业园 |
3.1.1 项目概况 |
3.1.2 园区特色 |
3.1.3 案例经验 |
3.2 北京市蟹岛绿色生态农庄 |
3.2.1 项目概况 |
3.2.2 园区特色 |
3.2.3 案例经验 |
3.3 北戴河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 |
3.3.1 项目概况 |
3.3.2 园区特色 |
3.3.3 案例经验 |
3.4 台湾走马獭农场 |
3.4.1 项目概况 |
3.4.2 园区特色 |
3.4.3 案例经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宿迁湖滨都市型生态农业产业园区实证研究 |
4.1 项目概况 |
4.1.1 区位条件 |
4.1.2 自然条件分析 |
4.1.3 土地资源利用分析 |
4.1.4 上位规划解读 |
4.1.5 SWOT分析 |
4.2 总体规划 |
4.2.1 规划原则和依据 |
4.2.2 规划目标与功能 |
4.2.3 相关规划定位 |
4.2.4 功能分区 |
4.3 专项规划 |
4.3.1 道路交通规划 |
4.3.2 水利规划 |
4.3.3 给排水规划 |
4.3.4 强弱电设置 |
4.3.5 配套设施规划 |
4.3.6 建筑及周边环境整治 |
4.3.7 产业规划 |
4.4 分区规划及生产项目设置 |
4.4.1 综合服务区 |
4.4.2 优质粮油区 |
4.4.3 精品蔬果区 |
4.4.4 生态养殖区 |
4.5 景观结构规划与休闲项目设置 |
4.5.1 景观空间结构规划 |
4.5.2 休闲项目设置 |
4.6 组织管理与运营机制 |
4.6.1 总体组织框架 |
4.6.2 管理公司 |
4.6.3 园区服务网 |
4.6.4 运营机制 |
4.7 投资匡算与效益分析 |
4.7.1 基础设施投资 |
4.7.2 产业项目投资 |
4.7.3 总投资与来源 |
4.7.4 效益分析 |
第五章 结论、讨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海南岛野生蔬菜种质资源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例 |
表格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技术路线 |
1.3.4 研究方法 |
1.3.5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基础 |
1.4.1 国内外研究和开发利用现状 |
1.4.2 基本理论基础 |
1.5 主要创新点 |
2 海南岛野生蔬菜种质资源定义及分类 |
2.1 野生蔬菜介绍 |
2.1.1 野生蔬菜定义 |
2.1.2 野生蔬菜的分类 |
2.1.3 野菜史料 |
2.1.4 开发利用野生蔬菜的主要途径 |
2.2 海南岛野生蔬菜种质资源种类及分布 |
2.2.1 海南岛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概况介绍 |
2.2.2 海南岛野生蔬菜种质资源的种类 |
2.2.3 海南岛野生蔬菜种质资源的构成分类 |
2.2.4 海南岛野生蔬菜种质资源的特点 |
2.2.5 海南岛野生蔬菜种质资源的空间分布 |
2.3 本章小结 |
3 野生蔬菜种质资源的价值及其评估方法 |
3.1 野生蔬菜种质资源的价值 |
3.1.1 按野菜的用途分类 |
3.1.2 从经济学角度分类 |
3.2 野生蔬菜种质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 |
3.2.1 评估含义 |
3.2.2 评估目的 |
3.2.3 评估原则 |
3.2.4 野生蔬菜种质资源经济价值评估方法 |
3.2.5 野生蔬菜种质资源不同经济价值内容的评估 |
3.2.6 野菜种质资源经济价值的评估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4 海南岛野生蔬菜种质资源的经济价值分析 |
4.1 海南岛蔬菜生产与需求情况 |
4.1.1 海南夏秋季蔬菜供求情况 |
4.1.2 海南冬季瓜菜供求情况 |
4.1.3 海南蔬菜供求存在的问题 |
4.2 海南岛野生蔬菜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4.2.1 开发利用现状 |
4.2.2 存在问题 |
4.3 海南岛野生蔬菜种质资源的价值分析 |
4.3.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
4.3.2 数据来源 |
4.3.3 分析方法 |
4.3.4 特别说明 |
4.3.5 海南野生蔬菜人工栽培及产业化开发利用情况 |
4.3.6 海南岛野生蔬菜种质资源的价值构成及计算 |
4.4 海南野生蔬菜产业市场前景消费潜力预测 |
4.4.1 居民饮食消费结构变动现状 |
4.4.2 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结构现状 |
4.4.3 野生蔬菜发展潜力初步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5 海南消费者野生蔬菜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 |
5.1 引言 |
5.2 数据特征 |
5.2.1 样本选择 |
5.2.2 问卷设计和样本描述 |
5.2.3 模型设计和数据分析 |
5.3 结果分析 |
5.3.1 消费者群体划分 |
5.3.2 消费者对野生蔬菜的认知度 |
5.3.3 消费意愿分析 |
5.3.4 消费行为分析 |
5.3.5 模型分析 |
5.4 讨论 |
5.4.1 消费者特征对野生蔬菜的消费行为有一定影响 |
5.4.2 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的关系 |
5.4.3 价格与消费需求反向差异特征 |
5.4.4 如何提升消费者对野生蔬菜的消费需求 |
5.5 本章小结 |
6 海南野生蔬菜产业化开发典型案例分析 |
6.1 海南立平野菜谷的产业化模式 |
6.1.1 企业概况 |
6.1.2 企业经营模式 |
6.1.3 公司产品 |
6.1.4 荣誉 |
6.1.5 立平公司产业化模式的启示 |
6.2 海南五指山野菜的产业化模式 |
6.2.1 基本情况介绍 |
6.2.2 政府政策 |
6.2.3 发展模式 |
6.2.4 野风公司产业化模式的启示 |
6.3 本章小结 |
7 海南岛野生蔬菜产业化发展路径及组织模式构建对策 |
7.1 海南野生蔬菜产业化发展路径 |
7.1.1 优化布局,培育产业带 |
7.1.2 培育龙头,生产经营专业化 |
7.1.3 建立服务体系,提供服务 |
7.1.4 发展经济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 |
7.1.5 标准化生产,提高质量 |
7.1.6 品牌化经营,提高知名度 |
7.2 野菜产业的组织模式构建 |
7.2.1 构建的必要性 |
7.2.2 最优产业组织模式构建原则 |
7.2.3 产业组织模式的架构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开展调查,摸清家底 |
8.2.2 制订政策,有序开发 |
8.2.3 产业化、集约化、分层次开发 |
8.2.4 重视保护,可持续发展 |
8.2.5 合理开发,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常见野菜图谱 |
附录二 海南岛主要野生蔬菜种质资源状况 |
附图一 海南省野生蔬菜种质资源分布图 |
附图二 海南省野生蔬菜产业化开发分布图 |
附件一 设计调查样表 |
样表1 海南省野生蔬菜专题调查表 |
样表2 海南省野生蔬菜产业开发专题调查表 |
附件二 野生蔬菜市场调查问卷 |
附件三 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分析过程与结果 |
个人简介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4)果蔬中多农残19F和31P NMR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农药的使用现状 |
1.2 农药的检测现状 |
1.2.1 果蔬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进展 |
1.2.1.1 生化检测技术 |
1.2.1.2 色谱检测法 |
1.2.2 果蔬中多种农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中最大残留限量的标准 |
1.2.3 有机氟农药和有机磷农药的检测现状 |
1.3 果蔬农残样品前处理进展 |
1.3.1 提取方法 |
1.3.2 提取液的净化和浓缩 |
1.4 核磁共振(NMR)技术 |
1.4.1 核磁共振(NMR)技术 |
1.4.2 核磁共振定量(QNMR)技术 |
1.4.3 ~(19)F NMR 和~(31)P NMR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果蔬中多种有机氟农药~(19)F QNMR 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及试剂 |
2.2.2 仪器 |
2.2.3 仪器参数的优化及优化结果 |
2.2.3.1 弛豫延迟 D_1的优化 |
2.2.3.2 扫描次数 NS 的优化 |
2.2.3.3 采样谱宽(SW)和采样数据点数(TD)的优化 |
2.2.3.4 采样模式和滤波模式的选择 |
2.2.3.5 接收增益 RG 的优化 |
2.2.3.6 SI 的优化 |
2.2.3.7 线宽因子 LB 的优化 |
2.2.4 测定样品中农药含量的内标法 |
2.2.5 果蔬样品前处理 |
2.2.6 ~(19)F NMR 实验条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19)F NMR 谱分析 |
2.3.2 ~(19)F NMR 谱参数优化结果总结 |
2.3.3 ~(19)F NMR 定量可行性考察 |
2.3.3.1 线性考察 |
2.3.3.2 组内精密度考察 |
2.3.3.3 组间精密度考察 |
2.3.3.4 回收率考察 |
2.4 小结 |
第三章 果蔬中多种有机磷农药~(31)P QNMR 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及试剂 |
3.2.2 仪器 |
3.2.3 仪器参数的优化及优化结果 |
3.2.3.1 弛豫延迟 D_1的优化 |
3.2.3.2 扫描次数 NS 的优化 |
3.2.3.3 采样谱宽(SW)和采样数据点数(TD)的优化 |
3.2.3.4 采样模式和滤波模式的选择 |
3.2.3.5 接收增益 RG 的优化 |
3.2.3.6 SI 的优化 |
3.2.3.7 线宽因子 LB 的优化 |
3.2.4 用内标法测定样品中农药含量 |
3.2.5 果蔬样品前处理 |
3.2.6 ~(31)P NMR 实验条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31)P NMR 谱分析 |
3.3.2 ~(31)P NMR 谱参数优化结果总结 |
3.3.3 ~(31)P NMR 定量可行性考察 |
3.3.3.1 线性考察 |
3.3.3.2 组内精密度考察 |
3.3.3.3 组间精密度考察 |
3.3.3.4 回收率考察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和作者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5)我国蚕桑产业转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论文相关理论基础 |
2.1 产业结构理论 |
2.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3 技术创新理论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 理论启示 |
第三章 世界蚕桑产业中心迁移的历史考察 |
3.1 古代中国的蚕桑产业 |
3.1.1 古代中国蚕桑产业的概况 |
3.1.2 蚕桑产业社会经济功能的演化 |
3.1.3 蚕桑产业的管制 |
3.1.4 蚕桑产业的科学技术 |
3.2 欧洲蚕桑产业的兴起 |
3.3 日本蚕桑产业的突起 |
3.4 世界蚕桑产业中心迁移的动因分析 |
3.4.1 市场与社会需求 |
3.4.2 技术进步 |
3.4.3 比较效益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
4.1 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现状 |
4.1.1 产业发展规模与布局 |
4.1.2 主要模式及技术特征 |
4.1.3 产品结构和消费市场特征 |
4.2 我国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纤维市场竞争激烈 |
4.2.2 蚕桑产业科技创新不足 |
4.2.3 蚕桑产业发展规模受限 |
4.2.4 蚕桑产业社会经济功能弱化 |
4.2.5 蚕桑产业已进入相对衰退期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
5.1 20世纪后叶日本蚕桑产业振兴路径与启示 |
5.1.1 20世纪后叶日本蚕桑产业振兴的路径分析 |
5.1.2 日本蚕桑产业振兴路径的启示 |
5.2 蚕丝纤维消费特性及理论消费量的估算 |
5.3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发展空间 |
5.3.1 发展生态桑产业的政策导向 |
5.3.2 多元化蚕桑产业发展的区域空间 |
5.3.3 多元化蚕桑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 |
5.4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
5.4.1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方向 |
5.4.2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概念和内涵 |
5.4.3 多元化蚕桑产业系统工程的构建 |
5.5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模式 |
5.5.1 现代蚕桑产业发展模式 |
5.5.2 桑-畜复合生态模式 |
5.5.3 桑-农复合生态模式 |
5.5.4 桑树生态治理模式 |
5.6 多元化蚕桑产业发展次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预期效益评价 |
6.1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内延生态经济效益评价 |
6.1.1 桑园干物质转化率 |
6.1.2 桑园生产经济效益评价 |
6.2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外延生态功能评价 |
6.2.1 桑树对环境适应性 |
6.2.2 桑树的生态作用 |
6.3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外延生态价值估算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科技问题 |
7.1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科技基础 |
7.1.1 现代蚕桑产业科学技术进展 |
7.1.2 家蚕、桑树基因组计划 |
7.1.3 蚕桑产业技术体系 |
7.2 多元化桑产业科技的重点问题 |
7.2.1 适应多元化发展的桑树资源和品种筛选 |
7.2.2 适应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桑树的种植技术 |
7.2.3 适应不同用途的桑树的栽植技术 |
7.2.4 桑树的生态学和抗逆性研究 |
7.2.5 桑树的多元化利用技术 |
7.3 多元化蚕业科技的重点问题 |
7.3.1 蚕蛹的多元化开发 |
7.3.2 家蚕的生物反应器 |
7.3.3 蚕丝生物材料 |
7.3.4 适应多元化要求的家蚕的遗传改良 |
7.3.5 超省力化养蚕技术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后续研究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论文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
附件:参考案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郑州市中牟县设施农业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 粮食安全问题 |
(二) 耕地数量问题 |
(三) 社会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可行性分析 |
(一) 理论可行性 |
(二) 实践可行性 |
第六节 本文创新点 |
第七节 本文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设施农业的相关综述 |
第一节 设施农业的内涵阐释 |
第二节 设施农业的特征总结 |
第三节 设施农业的国外发展概况 |
(一) 国外设施农业的发展历程 |
(二) 国外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
(三) 国外设施农业发展趋向 |
第四节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概况 |
(一)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成就 |
(二) 我国设施农业技术存在的问题 |
(三)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展望 |
第三章 郑州市中牟县设施农业研究区域概况 |
第一节 郑州市中牟县地理区位概况 |
第二节 郑州市中牟县农业概况 |
第三节 郑州市中牟县设施农业的现状和市场状况 |
第四章 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
第一节 问卷设计 |
第二节 调查实施 |
第三节 调查样本描述分析 |
(一) 郑州市中牟县设施农业效益调查问卷分析 |
(二) 郑州市中牟县设施农业发展意愿调查问卷分析 |
第五章 郑州市中牟县设施农业的 SWOT 分析 |
第一节 S_ Strengths(优势) |
(一) 郑州市中牟县的自然区位优势 |
(二) 郑州市中牟县的人文区位优势 |
(三) 郑州市中牟县的交通通信优势 |
(四) 郑州市中牟县的经济优势 |
(五) 坚实的农业发展基础 |
(六)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优势 |
(七) 科学技术和教育文化优势 |
第二节 W_ Weaknesses (劣势) |
(一) 设施农业发展土地资源不足 |
(二) 设施农业发展主体素质低,成本高 |
(三) 设施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
(四) 设施农业品种单一,种植盲目,市场竞争力弱 |
第三节 O_ Opportunities (机遇) |
(一) 政策机遇 |
(二) 基础设施配套机遇 |
(三) 资金奖励机遇 |
(四) 社会机遇 |
第四节 T_ Threats (风险) |
(一) 城市化进程的风险 |
(二) 城乡收入差距的风险 |
(三) 土地环境恶化的风险 |
第六章 郑州市中牟县设施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
第一节 郑州市中牟县设施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
(一) 优化设施农业产业布局 |
(二) 推进设施农业结构调整 |
(三) 加强设施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
(四) 加快设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
(五) 高度重视设施农产品安全 |
(六)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
(七)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
第二节 郑州市中牟县设施农业发展的重点工程 |
(一) 优质良种产业工程 |
(二) 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 |
(三) 农业综合园区建设项目 |
(四) 农产品精深加工工程 |
(五) 农村信息网络工程 |
(六) 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 |
(七) 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项目 |
第七章 郑州市中牟县设施农业发展的措施 |
(一) 加强组织领导 |
(二) 大力增加设施农业投入 |
(三) 优化种植品种 |
(四) 加快产业化发展,增强设施农业发展带动力 |
(五) 完善设施农业市场体系 |
(六)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和技术进步 |
第八章 郑州市中牟县设施农业发展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马铃薯氮素吸收分配特性及高效利用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马铃薯栽培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
1.2.2 马铃薯的氮营养及氮肥应用效果研究进展 |
1.2.3 植物氮素吸收利用的研究进展 |
1.2.4 ~(15)N 示踪技术在作物氮营养研究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不同氮水平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及供试土壤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4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氮水平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 |
2.2.2 不同氮水平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
2.2.3 不同氮水平对马铃薯块茎品质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氮肥水平与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关系 |
2.3.2 氮肥水平对马铃薯块茎品质形成的影响 |
第三章 不同氮水平对马铃薯植株氮素形态的影响及氮含量与产量的关系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及供试土壤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氮肥水平影响下的马铃薯植株氮素形态变化特征 |
3.2.2 马铃薯不同生育期植株 N 含量与产量的关系 |
3.3 讨论 |
3.3.1 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内不同形态 N 含量的变化及相互转化 |
3.3.2 马铃薯植株 N 素重点向 SN 合成旺盛的器官流动 |
3.3.3 氮肥水平对马铃薯植株 N 素形态的影响 |
3.3.4 马铃薯植株 AN 和 SN 含量的变化与氮素利用的关系 |
3.3.5 茎秆作为重要的 N 素“贮存库”对马铃薯产量形成的影响 |
3.3.6 马铃薯生长发育后期根系 N 含量与产量的关系 |
第四章 马铃薯田间15N 吸收利用特性及有机肥 N 素效率估算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点及供试土壤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4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氮吸收的影响 |
4.2.2 马铃薯对15N 吸收利用 |
4.2.3 马铃薯对有机肥的吸收利用 |
4.3 讨论 |
4.3.1 土壤氮是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氮源 |
4.3.2 马铃薯的氮肥利用率 |
4.3.3 土壤供应有效氮素的能力受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特性影响 |
4.3.4 肥料氮在土壤中的分布受到垂直淋溶和侧向运移的共同影响 |
4.3.5 有机无机配施条件下马铃薯对有机肥的氮肥利用率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胜利油田东营区域生态农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设计及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问题 |
1.2.3 研究方法 |
1.3 论文主体内容 |
1.4 创新说明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4.1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说明 |
1.4.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2 生态农业基本理论综述 |
2.1 生态农业的基本理论 |
2.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
2.1.2 生态农业的特征 |
2.1.3 生态农业依据的原理 |
2.1.4 生态农业的模式 |
2.1.5 生态农业系统的评价 |
2.2 生态农业产业化 |
2.2.1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定义 |
2.2.2 生态农业产业化原则和要素 |
2.3 中国的生态农业 |
2.3.1 中国传统的农业生态思想与实践 |
2.3.2 中国现代农业的生态环境问题 |
2.3.3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 |
3. 油区农业生态环境影响调查分析 |
3.1 胜利油田东营区域基本情况 |
3.1.1 自然环境 |
3.1.2 资源条件 |
3.2 胜利油田东营区域农业发展情况 |
3.2.1 东营区农业基本情况 |
3.2.2 东营生态农业发展概况 |
3.2.3 东营生态农业发展问题 |
3.3 油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
3.3.1 油田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 |
3.3.2 胜利油田在东营区的开发 |
3.3.3 胜利油田对环境的污染情况 |
3.3.4 盗油泄漏污染 |
3.4 胜利油田的环境治理 |
3.4.1 绿色油田建设的要求 |
3.4.2 绿色油田建设成果 |
3.5 油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
3.5.1 油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 |
3.5.2 油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劣势 |
3.6 小结 |
4 东营区域县级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 |
4.1 县情分析 |
4.1.1 自然环境 |
4.1.2 自然资源 |
4.1.3 社会经济情况 |
4.1.4 农业发展概况 |
4.2 垦利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4.2.1 上农下渔 |
4.2.2 沼气 |
4.2.3 秸秆利用 |
4.2.4 测土施肥 |
4.2.5 生物防治 |
4.2.6 生态观光农业 |
4.3 垦利县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 |
4.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3 指标权重的具体计算及结果 |
4.3.4 垦利县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 |
4.4 小结 |
5 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评价 |
5.1 东营市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
5.1.1 东营市的经济发展情况 |
5.1.2 东营市的产业结构情况 |
5.2 东营市冬枣产业发展情况 |
5.2.1 东营市冬枣的发展过程 |
5.2.2 东营市冬枣的发展成效 |
5.3 东营市冬枣产业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分析 |
5.3.1 冬枣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选择 |
5.3.2 冬枣生态农业产业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
5.3.3 东营冬枣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总结 |
5.4 东营市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评价 |
5.4.1 生态农业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 |
5.4.2 各指标值和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
5.4.3 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评价标准 |
5.4.4 东营生态农业产业化评价 |
5.5 东营市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评估 |
5.5.1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协调度 |
5.5.2 协调度评估指标体系 |
5.5.3 结果分析 |
5.6 小结 |
6 东营区域庭院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 |
6.1 研究背景 |
6.2 研究说明 |
6.2.1 研究目的 |
6.2.2 研究内容 |
6.2.3 调查方法 |
6.2.4 抽样说明 |
6.3 沼气项目的实施情况 |
6.3.1 农户基本信息 |
6.3.2 农户沼气的使用情况 |
6.3.3 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情况 |
6.3.4 沼气池的原料供应 |
6.3.5 沼气池的维护 |
6.4 沼气项目对农户的影响 |
6.4.1 沼气项目对农户的经济影响 |
6.4.2 沼气项目对农户的社会影响 |
6.4.3 沼气项目对农村女性的影响 |
6.5 庭院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 |
6.5.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5.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6.5.3 农户沼气型庭院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 |
6.6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2.1 生态农业补偿机制 |
7.2.2 生态农业融资渠道 |
7.2.3 生态农业补偿方式 |
7.2.4 生态农业补偿监督与验收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沼气国债项目"项目户调查问卷 |
附录二:"沼气国债项目"非项目户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业经贸合作研究 ——兼论新疆的地位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理论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理论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对经济与贸易合作问题的理论研究 |
1.3 国内外实证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2 研究的方法 |
1.4.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哈农业经贸合作的背景 |
2.1 中哈经贸合作的政治背景 |
2.2 中哈农业经贸合作的经济背景 |
2.2.1 双边经贸合作的现状 |
2.2.2 中哈边境贸易口岸的发展现状 |
2.2.3 中哈农业经贸合作的不利因素 |
2.3 中哈农业经贸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2.3.1 中哈农业经贸合作面临的机遇 |
2.3.2 中哈农业经贸合作面临的挑战 |
第3章 中哈农业生产供给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
3.1 中国农业生产的要素投入 |
3.1.1 中国农业劳动力投入 |
3.1.2 中国农业资金的投入 |
3.1.3 中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及农用土地的利用 |
3.2 中国农产品的供给现状及趋势分析 |
3.2.1 中国农产品的生产现状分析 |
3.2.2 农业生产趋势 |
3.2.3 中国农业发展的特点 |
3.3 哈萨克斯坦农业生产要素分析 |
3.3.1 农业劳动力状况 |
3.3.2 哈萨克斯坦农业资金的投入 |
3.3.3 哈萨克斯坦农业技术及农用土地的使用 |
3.4 哈萨克斯坦农产品的供给状况及其特点 |
3.4.1 哈萨克斯坦农产品的生产现状 |
3.4.2 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的特点 |
第4章 中哈农产品需求现状及预测分析 |
4.1 中哈农产品市场需求现状 |
4.1.1 中国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基本情况 |
4.1.2 哈萨克斯坦农产品的市场需求现状 |
4.1.3 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中哈农业经贸合作发展的市场环境因素 |
4.2.1 中国市场环境对中哈农业经贸合作的影响 |
4.2.2 哈萨克斯坦市场环境对中哈农业经贸合作的影响 |
第5章 中哈农业经贸合作现状与前景 |
5.1 中哈两国农业生产要素合作分析 |
5.1.1 中哈农业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
5.1.2 中哈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 |
5.2 中哈农产品贸易合作分析—以新疆为例 |
5.2.1 农产品进口在哈萨克斯坦进口中的地位 |
5.2.2 中国对哈农产品贸易的现实特点 |
5.2.3 中国农产品出口哈萨克斯坦的比较优势分析 |
5.2.4 中哈农产品贸易潜力的测算 |
5.3 中哈农业经贸的其他合作分析 |
5.3.1 农业投资 |
5.3.2 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 |
5.3.3 人才交流和劳务输出 |
第6章 新疆在中哈农业经贸合作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6.1 新疆在中哈农业经贸合作发展的地位和优势 |
6.1.1 新疆在中哈农业经贸合作发展中的地位 |
6.1.2 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农业合作和农产品贸易的优势分析 |
6.2 新哈农业经贸合作中的主要问题 |
6.2.1 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2 出口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 与哈萨克斯坦农业经贸合作的发展模式 |
6.3.1 农产品贸易 |
6.3.2 政府交流,高层互访 |
6.3.3 商品展会 |
6.3.4 农业合作试验区 |
第7章 中哈农业合作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对策建议 |
7.1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农业合作的重点领域 |
7.1.1 农产品贸易 |
7.1.2 农业直接投资和农产品深加工项目 |
7.1.3 农业技术合作 |
7.1.4 农机设备、节水灌溉设备、农药及化肥销售 |
7.2 促进中哈农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
7.2.1 建立多种途径,加强中哈农业的交流与合作 |
7.2.2 加快农产品质量三大体系建设 |
7.2.3 因地制宜,加快出口基地建设 |
7.2.4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增强市场竞争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四川宝兴县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替代生计发展途径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2.1 选题依据 |
2.2 研究意义 |
3 文献综述 |
3.1 生计概念及其内涵 |
3.2 国外替代生计理论研究 |
3.2.1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对可持续性生计的研究 |
3.2.2 英国海外发展部(DFID)的可持续性生计研究 |
3.2.3 CARE的农户生计安全框架 |
3.2.4 脆弱性分析 |
3.3 国内替代生计的理论研究 |
3.4 替代生计研究方法 |
3.4.1 农村快速评估(RRA) |
3.4.2 参与性乡村评估(PRA) |
3.5 国内替代生计实践 |
3.5.1 草海自然保护区扶贫计划 |
3.5.2 大熊猫保护区替代生计项目 |
3.5.3 湿地保护区替代生计项目 |
3.5.4 云南山地生计发展项目 |
3.5.5 云南省滇西北农牧生计改良项目 |
3.6 替代生计的发展展望 |
4 研究区概况 |
4.1 自然地理及资源概况 |
4.2 社会经济状况 |
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5.1 主要研究内容 |
5.2 研究方法 |
5.2.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5.2.2 调查方法 |
5.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6 结果与分析 |
6.1 社区及农户现状分析 |
6.1.1 社区及农户基本情况 |
6.1.2 社区农户家庭收入构成 |
6.1.3 农户家庭支出状况 |
6.1.4 农户家庭生活条件 |
6.2 传统生计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冲突与根源分析 |
6.2.1 传统生计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冲突 |
6.2.2 产生冲突的根源 |
6.3 替代生计模式分类与适用性评价 |
6.3.1 种植替代 |
6.3.2 养殖替代 |
6.3.3 能源替代 |
6.3.4 开发替代 |
6.3.5 经营替代 |
6.3.6 生态农业 |
6.4 替代生计发展途径 |
6.4.1 宝兴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种植替代生计模式布局 |
6.4.2 宝兴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养殖替代生计模式布局 |
6.4.3 宝兴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能源替代生计模式布局 |
6.4.4 宝兴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开发替代生计模式布局 |
6.4.5 宝兴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经营替代生计模式布局 |
6.4.6 宝兴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生态农业替代生计模式布局 |
6.5 替代生计发展的综合管理对策 |
6.5.1 建立替代生计实施的组织领导机构和社区实施队伍 |
6.5.2 建设典型替代生计模式示范基地 |
6.5.3 开展替代生计实用技术培训 |
6.5.4 建立资金筹措体系 |
6.5.5 构建“公司+协会+基地+农户”运作模式 |
6.5.6 优化农业信息平台 |
7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1.1 示范区社区及农户现状 |
7.1.2 示范区传统生计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冲突与根源 |
7.1.3 示范区替代生计的模式分类与适用性 |
7.1.4 示范区替代生计发展途径 |
7.1.5 示范区替代生计发展综合管理对策 |
7.2 问题讨论 |
7.3 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参与科研 |
四、六种叶菜类牧草发展前景看好(论文参考文献)
- [1]蚕沙饲料用预加工方式及其亚硝酸盐降解措施的研究[D]. 陈乐乐.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2]宿迁湖滨都市型生态农业产业园规划设计研究[D]. 蔡惠影.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3]海南岛野生蔬菜种质资源经济研究[D]. 王松林. 海南大学, 2014(03)
- [4]果蔬中多农残19F和31P NMR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D]. 严伟. 北京化工大学, 2013(S2)
- [5]我国蚕桑产业转型问题研究[D]. 黄先智. 西南大学, 2013(02)
- [6]郑州市中牟县设施农业现状与对策研究[D]. 张亚博. 福建农林大学, 2013(S2)
- [7]马铃薯氮素吸收分配特性及高效利用生理机制研究[D]. 焦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2(12)
- [8]胜利油田东营区域生态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 侯增周.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7)
- [9]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业经贸合作研究 ——兼论新疆的地位和作用[D]. 夏咏. 新疆农业大学, 2010(06)
- [10]四川宝兴县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替代生计发展途径与对策研究[D]. 吴辉. 四川农业大学,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