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中聚类分析方法的实现

程序中聚类分析方法的实现

一、聚类分析法在程序中的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沈镕荣[1](2021)在《中国专利纠纷的演进阶段及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专利价值的深度挖掘,专利逐渐由传统的保护手段,演变为新兴的竞争工具。近年来,在全球范围专利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专利诉讼数量也大幅增长;与此同时,专利无效请求因成本低、周期短和效果强等特点也被频繁使用,它是指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某项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专利法有关规定的,可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专利诉讼和专利无效请求的大幅增长和策略性应用,已成为近年来专利领域值得关注的现象,并对企业正常经营和技术创新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为此,本文将专利诉讼和专利无效请求合称为专利纠纷,从动态视角深入研究专利纠纷长周期的演进过程,分析各个演进阶段及特征,从而为我国企业应对专利纠纷提供决策参考。针对研究目标,对专利纠纷的相关研究、专利分析方法的研究进行文献回顾与评述;在此基础上,对发现的现实问题开展研究。首先,研究利用专利纠纷案件数量和涉及纠纷的专利数量,构建了专利纠纷程度指数(PDDI);然后,研究利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选择专利纠纷程度指数和涉及纠纷的专利数量为聚类指标,对中国专利纠纷的动态演进过程,定量划分演进阶段;最后,借助专利计量和专利地图等方法和工具,探究各演进阶段中专利纠纷数量、相关主体和技术维度的特征及差异。针对专利纠纷演进阶段的研究表明,中国专利纠纷的演进过程可划分为两个阶段。考虑到1993年是我国专利法首次修正后的完整执行年,因此,选择1993年为分析起点。其中,1993年至1999年为第一阶段,中国专利纠纷的数量和激烈程度均处于较低水平;2000年至2015年为第二阶段,随着专利数量的持续增多,涉及纠纷的专利数量也快速增多,中国专利纠纷的激烈程度呈现加剧之势。针对各个演进阶段的分析表明,在第一阶段,诉讼和无效均涉及的专利数量占涉及纠纷的专利总量的比例为7.9%,而仅涉及专利无效请求的专利数量占比达到了74.8%;专利诉讼纠纷程度指数与专利无效纠纷程度指数的比值为1.65,此外,涉及专利纠纷的专利权人中,主要类型为个人。在第二阶段,诉讼和无效均涉及的专利数量占比提升,虽然仅涉及专利无效请求的专利数量占比下降,但其专利数量却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表明专利权人对专利无效请求的策略运用日益加剧;专利诉讼纠纷程度指数与专利无效纠纷程度指数的比例值逐渐增大,并且单件专利涉及专利诉讼的数量也日益增多,此外,涉及专利纠纷的专利权人中,主要类型为企业。

习立洋[2](2021)在《面向精益生产的典型分段标准工程图管理技术优化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造船行业核心建造技术不断成熟,我国造船业得到迅猛发展,但是,由于我国造船业生产管理水平在精益生产管理方面与日韩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直接反映在企业计划决策速度慢、准确度低,生产计划信息传输迟缓,造船周期长等方面。基于数字化信息管理技术,建立精益生产管理系统是提高管理水平,缩短造船建造周期,提高企业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国内大部分船厂正在由粗放式管理方式向精益化造船模式转变,并已经在精益生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船舶分段工序的标准化和工时的标准化管理问题是我国造船厂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借助智能算法和仿真模拟软件对分段生产流程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形成面向精益生产的生产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结合包含标准工序和标准工序等信息的标准工程图管理模式,从选择适合颗粒度的分段中间产品出发,对船体分段的标准类型划分,标准工序的规划以及对应标准工时的研究,建立标准工程图生产管理系统,实现分段装配生产全过程精细化管控,以缩短船舶建造周期。主要工作内容有:(1)分析船体分段中间产品的特征属性,建立分段中间产品装配信息模型,基于工艺特征数据,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船体分段进行分类;(2)研究装配干涉矩阵规划装配序列的原理,生成典型分段的装配序列,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影响装配序列的柔性约束条件,进一步优化装配序列,最后在CATIA软件环境下对装配序列进行静态和动态干涉检查,验证规划工序的可行性;(3)在Matlab软件环境中应用粒子群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PSO-BP)算法对27万吨散货船分段任务包工艺参数数据信息进行学习,预测分段任务包工时,并构建分段任务包额定工时计算系统;(4)基于前述研究数据结果,在按各工序分解任务包额定工时的基础上,建立船体分段标准工程图生产管理系统。本文结合国内外船厂生产管理现状,提出了基于分段中间产品装配信息模型的分段分类方案,并通过建立拆卸干涉矩阵、分析柔性约束规划分段装配序列,再借助CATIA对装配序列进行仿真,整理分析形成分段装配的标准工序,基于PSO-BP算法对上述工序对应分段任务包工艺数据进行学习,生成分段任务包标准工时,并形成分段任务包额定工时计算系统,最后将前述数据信息集成形成船体分段标准工程图(SSEP)生产管理系统。这减少了人工管理装配过程的复杂程度,对推动船体分段装配过程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今后我国全面推行智能造船也具有重要意义。

杨柠泽[3](2020)在《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影响及其收入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与发展,正在改变传统农村社会经济的形态,深入地改变了农户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构建“互联网+三农”的体系中,农户作为农村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最小生计单位,也是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主体,在整个体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嵌入到农户生产与生活中,其特性具有的创新扩散效应、信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以及数字技术释放的普惠效应将直接对农户的生计活动产生影响。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户的生计问题一直也被我国政府持续关注。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农户生计资本、生计抉择与生计产出(收入)是研究农户生计问题的重点。农户生计抉择的多样化以及收入渠道的增加是提高农户生活质量、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以及有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以及数字乡村战略的背景下,揭示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及收入的作用机理和影响路径,探究生计资本在其影响路径中的作用,引导农户科学地利用互联网进行就业创业、实现农户增收、为中国农村地区解决“三农”问题和实施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提供相关政策参考。本研究在已有文献成果的基础上,基于信息沟理论、新迁移经济学理论、可持续生计理论和职业最优搜寻理论等相关理论,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6887份农户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的影响,以及分析不同生计抉择下的农户收入效应,并探讨了生计资本在其影响路径中的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具体如下:第一,理论分析。首先,基于全信息理论探究互联网嵌入的信息效应,进一步运用信息沟理论分析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其次,基于新迁移经济学理论分析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的直接影响,进一步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分析互联网嵌入通过生计资本对生计抉择的间接影响;再次,基于职业最优搜寻理论和可持续生计理论分析农户收入效应;最后,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其结果表明: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资本存量具有促进作用;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及其收入具有直接影响,通过生计资本的中介作用对农户生计抉择及其收入产生间接影响。第二,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首先,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采用极值熵值法对生计资本进行测度,其结果表明:农户整体的生计资本水平偏低;其中,人力资本指数>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自然资本指数;其次,运用OLS回归和似不相关回归(SUR)分析了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再次,通过选取工具变量,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和确保变量之间在时间上“前因后果”的方法解决了内生性问题;最后,采用三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互联网嵌入频率、互联网嵌入时长以及互联网嵌入目的均能够提升农户生计资本存量。其中,互联网嵌入时长与农户生计资本具有“倒U型”关系,当嵌入时长小于4.785(h/每天),互联网嵌入时长会促进农户生计资本存量的提升;针对不同类型生计资本,互联网使用、互联网嵌入频率、互联网嵌入时长和互联网嵌入目的均对农户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物质资本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对自然资本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第三,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的影响。首先,通过多指标划分法和两步聚类分析法将生计抉择划分为三类,务农主导型为1985户,务工主导型为4306户,创业主导型为596户。进一步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t模型分析了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的影响;其次,通过选取工具变量,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和确保变量之间在时间上的“前因后果”的方法解决了内生性问题;再次,采用三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采用Bootstrap中介检验方法和标准化系数乘积法检验生计资本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相对于务农主导型,互联网使用、互联网嵌入频率和互联网嵌入目的促进农户选择务工及创业主导型。相对于务工主导型,互联网使用、互联网嵌入频率和互联网嵌入目的对农户选择创业主导型起到促进作用。其中,互联网社交娱乐频率和互联网社交娱乐目的对农户选择创业主导型的影响分别大于互联网工作学习频率和互联网工作学习目的;相对于务农主导型,互联网嵌入时长对务工和创业主导型具有显着的“倒U型”关系,表明互联网嵌入时长小于3.5(h/每天),农户选择务工或创业的概率越大。相对于务工主导型,互联网嵌入时长对农户选择创业主导型起到促进作用;生计资本在互联网嵌入对农户选择务工及创业主导型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其中,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与自然资本均在其影响路径中起到了中介作用。第四,不同生计抉择下农户收入效应。首先,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及不同生计抉择下农户收入的影响,进一步运用OLS回归分析了互联网嵌入频率、嵌入时长以及嵌入目的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其次,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和确保变量之间在时间上的“前因后果”解决了内生性问题;再次,采用三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采用Bootstrap中介检验方法分析生计资本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在修正了样本自选择偏差后,互联网使用能够显着地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水平(收入效应);互联网嵌入频率越高越能够促进农户家庭收入水平的提升。其中,互联网工作学习频率对农户创业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大,互联网社交娱乐频率对农户务农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大;互联网嵌入时长与农户家庭收入之间存在显着的“倒U型”关系,根据测算出的特定值与其平均值相对比可知,互联网嵌入时长会显着促进农户家庭收入水平的提升;互联网嵌入目的能够显着地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其中,互联网工作学习目的对农户务工收入与创业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大,互联网社交娱乐目的对农户务农与创业的影响相对较大。综上所述,互联网嵌入对农户收入的收入效应具有显着正向影响;生计资本在互联网嵌入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其中,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物质资本在互联网嵌入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金融资本在互联网嵌入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务农收入和创业收入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自然资本在互联网嵌入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务农收入和务工收入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充分利用互联网嵌入的连通性,加强农户的互联网嵌入程度,使其高效地连接信息、连接亲情以及连接财富,为农户生计资本存量提供保障。第二,引导农户合理地运用互联网,充分发挥互联网嵌入对优化农户生计抉择和促进农户增收的重要作用。第三,重视生计资本在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及其收入影响中的中介作用。通过互联网技术人员、村干部和村中能人等的指导和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农户对互联网的了解和使用,从而提高农户进行生计抉择时的生计资本存量,有助于农户收入的提升。第四,政府应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重视农村地区网络建设质量。第五,完善互联网信息服务体系,出台互联网技术的财政补贴政策,有利于提高农户互联网嵌入程度。总而言之,只有农户将互联网有效的嵌入到生产生活中,政府才能高效地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工作以及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一,研究视角方面。从互联网嵌入角度研究农户生计抉择及其收入效应的相关研究较少,且深度不够;更少有文献关注生计资本在其影响路径中的作用。在数字乡村战略的背景下,互联网嵌入到农户生活与生产中,对其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深入研究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及其收入的影响,并揭示生计资本在其影响路径中的中介作用。拓展了对农户生计抉择及其收入效应研究的视角,是对已有相关文献的有效补充,以期弥补互联网与农户生计研究的不足,研究视角上具有一定的创新。第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方面。本文重点关注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及其收入的影响,以及生计资本在其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将信息沟理论、新迁移经济学理论、可持续生计理论和职业最优搜寻理论运用到本研究框架中。本文选取的互联网嵌入不仅包括农户是否使用互联网,还考虑到互联网嵌入频率、嵌入时长以及嵌入目的对农户生计产生的影响。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从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五个方面对农户生计资本进行测度。采用多指标划分法和两步聚类分析法将农户生计抉择划分为务农、务工和创业主导型。进一步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t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和标准化系数乘积法进行实证分析。第三,内生性处理方面。已有文献在分析互联网对农户就业创业以及其收入影响的过程中,仅选取工具变量对其可能出现的内生性问题进行处理。实际上,由于弱工具变量和局部平均处理效应问题,会造成估计参数过大。因此,本文在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内生性处理之后,为保证研究结果的稳健性,进一步运用确保变量之间在时间上的“前因后果”的方法再一次对内生性问题进行处理。

李钰[4](2020)在《基于指标体系的复杂高陡边坡风险评估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战略的实施,为建设完善的公路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渐增多。在众多拟建和在建的公路网中很多公路属于山区公路,面临较为复杂的地理环境,建设期间在道路沿线形成了大量的路堑高陡边坡,对公路建设造成了极大的风险。因此,研究高陡边坡风险源的识别方法,建立合理的高陡边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于降低山区公路的建设风险尤为重要。本文对比分析了各种风险评估方法的优缺点并对适用于高陡边坡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整理。建议采用以AHP法为框架的等概率连续型数据离散方法、粗糙集理论以及正交设计分析方法的综合性高陡边坡风险评估方法。论文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大型复杂隧道、高陡边坡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2016YFC0802201-2)为依托,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调研搜集山区公路边坡工点资料,岩质边坡131个、土质边坡64个并对资料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建立边坡风险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资料进行分析、实地考察以及查找相关文献,初步建立了岩质高陡边坡与土质高陡边坡风险评估体系的三级指标体系,为边坡风险评估主控因素的筛选提供依据。2)提出等概率连续型数据离散方法,并与等宽离散法做对比。运用MATLAB语言编写k NN分类程序得到两种离散方法的预测精度,前者预测精度较高。并将此方法确定为样本数据的主要处理方法,提高了粗糙集理论属性约简算法的精度。3)采用粗糙集理论属性约简算法中的基于遗传算法的属性约简算法,对岩质高陡边坡与土质高陡边坡初步风险评估指标中的因素进行筛选,确定了岩质高陡边坡风险评估的主控因素为坡高、坡度、粘聚力、内摩擦角、坡体结构以及日最大降雨量;土质高陡边坡风险评估的主控因素为坡高、坡度、粘聚力、内摩擦角以及日最大降雨量。为建立完善的高陡边坡指标体系打下基础。4)根据正交设计方法,结合Midas GTS NX软件建立边坡模型。使用极差分析方法与贡献率分析方法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了各个主控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并通过改进贡献率法得出各个主控因素的权重,建立了完整的岩质高陡边坡与土质高陡边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5)基于Visual Studio 2013平台并结合C#进行开发了适用于本指标体系的名为“HASSRASS 1.0”高陡边坡风险评估软件系统,并将本软件系统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应用,提高了边坡风险评估的效率。以重庆市云阳县某高陡边坡工程为案例,完整的将高陡边坡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应用,同时对该工程提出风险源防范措施。

潘腾[5](2020)在《基于相似度的微服务资源调度方法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微服务软件架构的日益发展与成熟,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微服务架构在给软件系统带来低耦合、高可用等优势的同时,也增大了服务之间通信协同的系统开销,增加了软件系统部署和运行的成本。因此,如何有效利用系统资源,保证系统服务质量,成为领域内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大多数的解决方法是以成本换质量,根据业务场景和领域经验,按照能够满足请求峰值的方案进行系统部署。但是用户对云环境下系统的请求,是持续的、变化的、不可预测的,这也就决定了目前单一的部署方式,并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因此,微服务系统的部署状态也需要随着系统的负载(用户请求)的变化而不断产生变化,如何确保服务质量高、服务响应速度快以及系统占用资源少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度的云上微服务系统的资源调度算法。首先对整个微服务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进行建模,然后基于该性能模型,我们为调度算法设定目标函数,并与另外三种经典的启发式算法进行对比,得出结论。本文致力于能够针对云环境上的微服务系统,借助轻量级容器技术,根据不断变化的系统负载,动态地改变系统的部署状态,从而提高整个微服务系统的服务性能、减少资源消耗。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云环境上的微服务系统,对整个系统进行性能和稳定性的建模。具体从整个系统在云上的资源开销、系统部署状态发生改变时带给系统的不稳定性、以及微服务之间相互调用时的调用成本三个方面分别进行建模,涵盖了整个系统的资源开销、性能、稳定性等要素。(2)以目前较新颖且标准的微服务基准系统Tea Store作为测试环境,在云环境上部署该系统,并研究了Tea Store中各个微服务之间的关联。我们对Tea Store进行了微服务之间关系和占用资源的数据统计,以便将(1)中的三个目标模型套用在Tea Store系统中。(3)设计并实现基于相似度的微服务资源动态调度算法(Similarity-based Dynamic Resource Sheduling Algorithm for Microservice-based Web Systems,Sim-DRS)。针对云上微服务资源调度问题的动态性和实时性,在种群初始化过程中,引入NSGA-II算法和K-means聚类算法,解决普通进化算法使用随机初始化方法所带来的问题,提升Sim-DRS算法性能。本文采用开源的Tea Store系统进行基于相似度的微服务资源动态调度算法(SimDRS)的验证,在严格的时间约束下,采用Sim-DRS算法与另外三种经典启发式算法ACO、PSO、进行对比,最终得到结论:在时间约束更严格的情况下,Sim-DRS的算法效果比三个对比算法的效果更好,达到了我们的优化目的。

张蛟[6](2020)在《YK3150E数控滚齿机床热误差及补偿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齿轮是大部分机械设备的主要传动部件,被广泛应用于装备制造业各领域,其加工精度、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数控滚齿机床是加工齿轮的重要母机,其加工精度对提升齿轮性能有直接影响。由于热误差是影响滚齿机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对如何减少热误差进行研究有着明显的现实需要。减小热误差的途径主要有误差预防和补偿,因误差补偿具有成本低、容易实施、补偿效果较好的特点,在工程实际中被普遍采用。本文以YK3150E数控滚齿机床为研究对象,对其刀架部件热态性能进行分析,建立了热误差补偿模型,并探讨了误差补偿的实施策略,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工作:(1)以传热学经典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滚齿机热传递的有限元热分析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对YK3150E滚齿机的高速电主轴发热、滚动轴承的摩擦热和滚刀-工件滚削热等3个主要热源的发热量、边界条件进行计算、确定,建立了YK3150E滚齿机刀架部件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刀架部件稳态和瞬态温度场结果和稳态热变形结果,验证了仿真方法的有效性,为下一步温度测点的优化和建立热误差模型做了准备。(2)对温度测点优化方法进行了探究,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滚齿机关键部位的12个温度数据进行分析,最终筛选出5个最佳温度测点,减少了温度传感器的布置数量,降低了传感器之间的耦合关系,便于后续误差建模。(3)应用最小二乘-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了YK3150E数控滚齿机热误差补偿模型,并对离线补偿和实时补偿两种常见补偿处理方式的优劣性做了对比分析,提出了YK3150E数控滚齿机床的热误差补偿方案,并对热误差补偿模型结果进行了分析,其预测精度误差控制在5%以内,证明本文基于聚类分析和最小二乘-多元线性回归所建立的热误差补偿模型是有效的,为针对这一型号的机床热误差补偿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丰富了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

杨阳[7](2020)在《城市道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动态量化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截至2019年6月,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4亿辆,其中汽车数量为2.5亿辆,占机动车总量的74.58%,乘用车保有量达1.98亿辆。作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江苏省省会,南京市汽车保有量呈爆炸式增长,2018年底达到258万辆,使全市在全国660个城市中排名第16位。其中,乘用车占主要份额,据南京市统计局统计,2017年增加的乘用车数量为24.1万辆,占当年新注册汽车的91.3%。汽车保有量的增长给城市交通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汽车排放成为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19)》所示。2018年全国机动车四项污染物(CO、HC、NOx和PM)排放总量初步核算为4065.3万吨,其中一氧化碳(CO)约3089.4万吨,碳氢化合物(HC)约368.8万吨,氮氧化物(NOx)约562.9万吨以及颗粒物(PM)约44.2万吨,由汽车排放的CO、NOx和PM超过90%,HC超过80%,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的主要贡献者。因此,控制在用车辆的排放被认为是减少环境污染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动态量化在用车辆污染物的排放是需要解决的首要关键问题。行驶工况是用一系列速度时间曲线来表示车辆的行驶状态,作为量化车辆排放的重要指标,行驶工况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模拟真实驾驶模式来评估车辆污染排放和燃料消耗。几十年来,中国一直采用欧洲排放认证标准行驶工况作为新车的排放认证程序,世界轻型车辆测试程序(WLTP)将在2020年7月取代新欧洲行驶工况(NEDC)作为新型轻型车辆的排放认证标准行驶工况。但是,随着近年来中国的车辆保有量增加,中国与欧洲国家之间的道路驾驶条件差异越来越大。目前使用的标准行驶工况是否能够代表国内道路真实的行驶条件从而提供更准确的排放评估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能够代表地区行驶特征的本地行驶工况的开发。首先,本文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道路车载试验采集的数据提取短行程并进行统计组合,开发了南京市本地行驶工况(LDC)。挑选出代表短行程特征的18个特征参数,用于识别提取的373个短行程,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5个主成分,然后将373个短行程通过聚类分析法分为三类。本文采用的南京市本地行驶工况的构建方法较为系统和合理,结果与道路车载试验采集的实际数据误差小于10%。同时将南京本地行驶工况的典型特征参数与一些标准行驶工况和国内其他城市(北京,上海,天津和宁波)的本地行驶工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即使是同一国家的不同城市,其行驶条件也存在显着差异,部分原因在于道路基础设施、交通条件和驾驶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城市开发本地行驶工况,以便于提供更精确的车辆排放的评估。采用相同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分别建立2009年和2017年南京本地乘用车行驶工况。选择相同的研究区域,并在两个实验中使用相同的数据采集系统(SEMTECH-DS)。通过比较发现2009年和2017年南京市本地行驶工况的典型特征参数存在显着差异,证明了从时间维度方面分析行驶工况的必要性。作为非标准行驶工况,用于估算车辆排放的本地行驶工况应根据道路情况保持更新。其次,将构建的南京市本地行驶工况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污染物排放测试。分析速度和加速度对不同污染物排放速率的影响,通过计算底盘测功机试验数据和道路车载排放试验数据的平均值获得排放数据。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污染气体,排放速率随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不同。与CO和HC相比,CO2和NOx的排放速率受到速度和加速度的影响更大。相反,CO和HC的排放速率没有受到速度的明显影响。这些研究结果可为通过交通管理措施减少机动车排放提供理论依据。此外,将南京市本地行驶工况在底盘测功机试验中获得的四种污染物(CO2、CO、NOx和HC)的排放速率和排放因子与其他标准行驶工况(ASM、VMAS、NEDC)在不同的行驶模式(加速、减速、匀速和怠速)下进行比较。在加速模式下,LDC的CO2和HC的排放速率和排放因子都是最小的,除HC外,减速模式下不同行驶工况的排放因子和排放速率没有显着差异。在匀速模式中,最小的CO2排放速率和排放因子出现在LDC,但最大的NOx排放速率也出现在LDC。在怠速模式下,LDC中的CO2和NOx排放速率最高,而NEDC中HC的排放速率比LDC高25倍。南京市城市道路行驶工况和其他标准行驶工况的排放特性分析比较表明,不同污染气体的排放速率和排放因子在ASM、VMAS或NEDC行驶工况与南京市本地工况下有明显差异。因此,开发和应用能够代表特定区域真实道路行驶条件的本地行驶工况以评估车辆排放是非常必要的。然后,利用RFID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进行交通信息采集,利用RFID釆集技术能够迅速识别车辆属性并调取相应车辆排放信息的优势。对RFID冗余数据(包括重复数据和相似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建立基于概率轨迹模型对车辆轨迹缺失数据进行填补,通过计算车辆经过不同基站被识别的时间差可以得到车辆经过基站对的行程时间,根据路网中基站对间的路径信息获得车辆行程距离并得出单辆车在两基站之间的区间速度。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可以获得不同时空条件下车辆的区间速度。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对采集到的南京市道路RFID数据进行处理和车辆活动水平预测。本文提出的RFID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旨在提高智能交通大数据背景下利用RFID数据提取道路交通参数的能力,提供一种更精确更稳定的道路交通信息采集方法,为交通管理和规划人员做出优化交通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基于RFID数据的道路交通信息采集和基于底盘测功机试验获得的车辆排放因子相结合,可以获得道路较为精确的污染物动态排放量化数据。最后,城市道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的动态量化方法进行分析,建立城市道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动态量化系统,并从系统整体构架、系统功能模块进行分析,从设计原则、逻辑结构和功能配置方面对系统软件体系结构进行规划设计,最后对系统中操作者角色模型和能力特征模型进行构建。

彭雨轩[8](2019)在《重庆中心型轨交站域步行性综合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轨交站域是城市空间的重要子系统,并以“步行”作为区域交通的绝对核心。不解决好站域的“宜步行性”问题,城市的整体宜居性与可持续性则无从谈起。“中心型”属于轨交站域类型中等级较高的站点区域,拥有较为复杂的步行空间、行为与主体。也因此对站域步行性提出了更加复合的要求。而反观我国现状,中心型轨交站域在可行性、连续性、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愉悦性六个层面仍旧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站域步行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没有科学的评价,就没有科学的决策”,只有构建完善的步行性综合评价体系,才能在科学的评价中寻求当前阶段的薄弱环节,从而系统提升站域空间的步行性,倡导“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因此,“如何科学测度步行性”,就成为本文的研究起点。围绕上述问题,本文以中心型轨交站域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轨交站域”、“步行性”、“评价学”三大理论板块,并以科学测度步行性为主要目标,构建了重庆中心型轨交站域步行性综合评价体系,为轨交站域的步行性评价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本文遵循“背景研究——基础研究——评价体系建构——评价体系应用”的研究思路,并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背景研究(第1章):探讨了“机动化”时代轨交站域“步行性”研究的必要性。以轨道交通植入城市空间中显现的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了本文的研究主题——中心型轨交站域步行性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对―中心型轨交站域‖、―步行性评价‖、―综合评价体系‖等概念进行界定,从理论研究类、数据分析类、实地调查类三个方面归纳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最终明确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2)基础研究(第2、3章):包含理论基础与探索调查两部分。前者主要综述了站域的特征、范围、分类,剖析了轨交站域的步行空间-行为-需求,并在系统翻译国外8份网页类审计工具与24份实测类测度量表的基础上使用频度分析法初步归纳了步行性的影响因子;后者在其基础上完成了重庆中心型站域的筛选与分类,并通过三类典型中心型站域的调查探索了其与步行性中频影响因子的关联关系。3)评价体系建构(第4、5章):立足于前文步行性影响因素的三轮筛选(频度分析、关联性探讨、专家与使用者问卷),从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初步归纳中心型站域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5大规范的环节(指标萃取-层级建构-权重赋值-数据量化-等级界定),构建了重庆中心型轨交站域步行性综合评价体系。4)评价体系应用(第6章):选择典型商业中心型站域——观音桥进行步行性综合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使用问卷访谈调查、审计人员搜集、实地调研测度等方法获取指标量化数据,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汇总准则层单因素模糊评价结果与目标层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

徐笑梅[9](2019)在《公共自行车使用特性与分层调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拥堵、事故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发展“多模式多层次”的公共交通系统被广泛认为是缓解各种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措施。作为公共交通的一种,公共自行车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并得到了管理部门的积极引进和发展。然而,在实际运营中,自行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借还不平衡,导致租赁点会出现“无车可借,无位可还”的现象,极大地降低了人们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的热情,制约了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国家863计划项目《多模式多层次地面公交高效协同控制技术》(No.2014AA110303)的资助下,基于对公共自行车IC卡数据的挖掘,探索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使用特性,提出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分层调度策略,并对调度系统的总体架构进行设计;进而分析公共自行车静态调度和动态调度需求的计算方法、构建公共自行车静态调度和动态调度车辆路径优化的模型和算法,并利用实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旨在针对公共自行车日常运营中“无车可借,无位可还”的现象,进行专门、系统、全面地研究,以形成一套完整的解决城市公共自行车“借车难,还车难”问题的方法,从而为实际的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系统运营效率、缩减运营成本。首先,本文在分析公共自行车IC卡、气象等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相关性分析法筛选影响公共自行车出行的主要因素,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研究用户出行以及租赁点借还的时空特性。其次,基于公共自行车的使用特性,分析调度类型和调度模式,提出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分层调度策略。结合调度系统的设计需求,构建公共自行车调度系统体系结构,确立租赁点监控模块、数据清洗分析模块、故障车识别模块、调度需求分析模块、调度方案生成模块、调度执行模块等六大功能模块。再次,研究公共自行车静态、动态调度需求量的预测方法。通过对各租赁点累计借还差的分析,提出求解各租赁点最优初始投放量的方法,建立各租赁点夜间的静态调度需求量计算模型。基于公共自行车各租赁点的借还时空特性,进行聚类分析,研究不同类型的租赁点在不同天气、日历情况下短时借还需求预测的方法,提出各租赁点白天的动态调度需求量计算模型。最后,在明确公共自行车静态、动态调度需求量的基础上,构建以调度成本最低为目标、满足调度车容量和时长限制的公共自行车静态调度集分割模型,以及以调度成本最低和用户满意度最大为目标、满足调度车容量限制的公共自行车动态调度集分割模型,并根据集分割模型的特点,基于分支定价算法(Branch-and-Price)、SPFA算法(Shortest Path Faster Algorithm)和邻域搜索算法,设计相应的求解算法。利用实例分析验证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李荣江[10](2019)在《饮用水处理技术评估与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水质、水源情况各有特点。同时饮用水处理中每个环节都对水质问题负责,每个环节又都只能解决一部分水质问题,每种水质问题又不能仅依靠单一的环节来解决。因此,需要有一个辅助决策系统,根据一个特定的水源条件及相关需求,就能得出一套或几套解决方案,供设计人员或领导决策参考,从而将各个水处理单元之间关系整体考虑,力求在整体上达到经济技术最优。本文依托是十三五“水体污染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中“饮用水安全多级屏障技术集成与系统优化”课题。对筛选出的饮用水技术进行科学评估,并设计了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用以根据水源水质情况给出推荐工艺及处理效果和经济成本的预测。首先,建立了饮用水技术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调研和实际运行情况分析,初步建立了层次性指标体系框架,并根据技术的先进性,效益,应用潜力,考虑水厂的实际运行情况,制定了如下指标体系:总目标层—技术的先进性、效益、应用潜力;目标层—创新性、应对能力提高、操作性提高、可持续性、可靠性、经济性;要素层—SCI论文、发明专利、人员、设备、规程导则、水质提升、不利条件参数指标水平、更新迭代速度、检测准确性、药剂安全性、设备稳定性。同时对175项饮用水处理技术的适用范围、创新点、技术成果进行筛选。其次,根据层次分析法相关原理,编制MATLAB程序进行计算。在确定综合指标权重后,请专家根据打分建议进行打分,将制成技术专家评分表。将技术专家评分表中技术的适用的水质条件、处理效果、技术经济成本信息同技术评分一同录入技术数据包中,便于使用者查询和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的调用。最后,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与验证。根据水处理工艺的基本单元并结合经济考量设计了专家辅助决策系统。专家辅助决策系统推荐的几套工艺中与示范工程工艺具有一致性,同时给出了该工艺出厂水水质预测值:浊度0.070.20NTU,色度34,高锰酸盐指数1.021.16mg/L,NH3-N 0.030.09mg/L。与某水厂示范工程改造后实测水质平均值:浊度0.15NTU,色度<5,高锰酸盐指数1.25mg/L,NH3-N 0.02mg/L基本吻合,证明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的可靠性。

二、聚类分析法在程序中的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类分析法在程序中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专利纠纷的演进阶段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1.2.1 概念界定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与工具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专利纠纷的相关研究
        2.1.1 专利纠纷的产生原因
        2.1.2 专利纠纷的解决方式
        2.1.3 专利诉讼的相关研究
        2.1.4 专利无效的相关研究
    2.2 专利分析方法的研究
        2.2.1 专利分析方法的概述
        2.2.2 专利计量法的相关研究
        2.2.3 专利网络分析法的相关研究
        2.2.4 专利聚类分析法的相关研究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专利纠纷的演进阶段划分
    3.1 阶段划分方法的选择
    3.2 测度指标与样本选择
        3.2.1 测度指标的构建依据
        3.2.2 测度指标的构建结果
        3.2.3 样本选择
    3.3 聚类分析与阶段划分
        3.3.1 聚类指标选择
        3.3.2 数据处理
        3.3.3 聚类分析
        3.3.4 阶段划分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专利纠纷演进的阶段特征分析
    4.1 数量特征分析
    4.2 主体特征分析
        4.2.1 专利权人类型特征
        4.2.2 专利权人集中度特征
    4.3 技术特征分析
        4.3.1 IPC部的分布特征
        4.3.2 IPC小类的分布特征
        4.3.3 技术主题的分布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局限及展望
        5.2.1 研究局限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面向精益生产的典型分段标准工程图管理技术优化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间产品族划分
        1.2.2 装配序列规划
        1.2.3 多类小批量工时定额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1.3.1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1.3.2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分段中间产品装配组立信息模型
    2.1 装配信息模型建立与表达
        2.1.1 几何信息
        2.1.2 拓扑信息
        2.1.3 制造技术信息
        2.1.4 管理特征信息
    2.2 船体分段信息模型的主要内容
        2.2.1 概述
        2.2.2 分段部件信息模型
        2.2.3 分段部件关系信息模型
    2.3 基于船体分段信息模型的分段模糊聚类分析
        2.3.1 概述
        2.3.2 船体分段模糊聚类分析
        2.3.3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典型分段分类成组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典型分段部件装配序列规划研究
    3.1 基于拆卸矩阵的典型分段装配序列的规划
        3.1.1 典型分段部件装配拆卸网络图
        3.1.2 典型分段部件拆卸干涉矩阵分析
    3.2 基于柔性约束关系的装配序列优化
        3.2.1 柔性约束的规格化
        3.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分段装配序列柔性约束权值分析
    3.3 基于CATIA的船体分段部件装配序列模拟仿真分析
        3.3.1 分段装配仿真流程分析
        3.3.2 分段模型装配路径分析
        3.3.3 分段虚拟装配干涉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典型分段装配序列的任务包工时定额研究
    4.1 分段装配序列的任务包工时定额构成
        4.1.1 分段装配序列的任务包内容
        4.1.2 船体分段装配任务包工时影响关键因素
        4.1.3 分段任务包工时函数建立
    4.2 基于PSO-BP神经网络测算分段任务包工时定额
        4.2.1 BP神经网络概述
        4.2.2 粒子群算法概述
        4.2.3 PSO-BP神经网络预测算法
        4.2.4 应用PSO-BP神经网络预测船体分段任务包工时定额
    4.3 基于PSO-BP的分段任务包定额工时计算系统实现
        4.3.1 分段任务包定额工时计算系统的总体流程
        4.3.2 任务包定额工时计算系统的COM组件制作及安装流程
        4.3.3 分段任务包定额工时计算系统建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船体分段标准工程图生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标准工程图生产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5.1.1 分段生产计划准确性改善的需求分析
        5.1.2 标准工程图生产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5.2 标准工程图生产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5.2.1 标准工程图生产管理系统模块结构
        5.2.2 标准工程图生产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5.3 标准工程图生产管理系统的实现
        5.3.1 标准工程图生产管理系统开发环境
        5.3.2 标准工程图生产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5.3.3 标准工程图生产管理系统效益分析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影响及其收入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分析框架
    1.4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1.4.1 技术路线
        1.4.2 论文结构
    1.5 论文的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1.5.1 论文的创新点
        1.5.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互联网嵌入
        2.1.2 生计资本
        2.1.3 生计抉择
        2.1.4 农户收入
    2.2 文献综述
        2.2.1 互联网对生计资本影响的相关研究
        2.2.2 生计资本对生计抉择及收入影响的相关研究
        2.2.3 互联网对生计抉择及收入影响的相关研究
        2.2.4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理论分析
    3.1 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资本影响的理论分析
        3.1.1 互联网嵌入的信息效应分析——基于全信息理论
        3.1.2 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资本的作用机理——基于信息沟理论
    3.2 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影响的理论分析
        3.2.1 互联网嵌入对生计抉择的直接影响——基于新迁移经济学理论
        3.2.2 互联网嵌入对生计抉择的间接影响——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
    3.3 基于职业最优搜寻理论的农户收入效应分析
    3.4 理论框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过程
        4.1.1 数据来源
        4.1.2 数据处理过程
    4.2 样本特征描述统计分析
        4.2.1 个体特征
        4.2.2 家庭特征
        4.2.3 地区特征
    4.3 互联网嵌入特征描述统计分析
        4.3.1 互联网使用与嵌入时长
        4.3.2 互联网嵌入频率
        4.3.3 互联网嵌入目的
    4.4 农户生计特征描述统计分析
        4.4.1 农户生计资本
        4.4.2 农户生计抉择
        4.4.3 农户收入
    4.5 样本特征的交互分析
        4.5.1 互联网嵌入与农户生计资本的交互分析
        4.5.2 互联网嵌入与农户生计抉择的交互分析
        4.5.3 互联网嵌入与农户收入的交互分析
        4.5.4 生计资本与农户生计抉择的交互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资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5.2 农户生计资本的测度
        5.2.1 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2 基于熵值法的生计资本指标权重测算
    5.3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5.3.1 变量选取
        5.3.2 模型设定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5 内生性处理
    5.6 稳健性检验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6.2 农户生计抉择的聚类分析
    6.3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6.3.1 变量选取
        6.3.2 模型设定
    6.4 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的直接影响
        6.4.1 基准模型回归分析
        6.4.2 内生性处理
        6.4.3 稳健性检验
    6.5 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的间接影响——以生计资本为中介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不同生计抉择下农户收入效应的实证分析
    7.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7.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7.2.1 变量选取
        7.2.2 模型设定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7.4 内生性处理
    7.5 稳健性检验
    7.6 基于生计资本的中介效应检验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4)基于指标体系的复杂高陡边坡风险评估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确定方法研究现状
        1.2.2 边坡风险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1.3.1 存在的问题
        1.3.2 发展趋势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论文结构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高边坡风险数据库及风险因素分析
    2.1 基于数据库和行业规范的“高陡”边坡的特征厘定
        2.1.1 数据库建立
        2.1.2 基于数据库和行业规范的高陡边坡特征的确定
    2.2 基于数据库资料的高边坡破坏类型
        2.2.1 崩塌破坏
        2.2.2 滑坡
        2.2.3 错落
        2.2.4 坍塌
    2.3 基于数据库的高边坡风险因素分析
        2.3.1 边坡几何特征
        2.3.2 边坡地质条件
        2.3.3 气象水文条件
        2.3.4 地震
        2.3.5 人类活动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数据库的改进AHP法的指标初步建立
    3.1 基于粗糙集与正交设计的AHP法的改进
        3.1.1 AHP法简述
        3.1.2 改进AHP法
    3.2 基于数据库的高陡边坡风险指标的初选
        3.2.1 指标筛选的原则
        3.2.2 基于数据库的高陡边坡风险因素指标选取
    3.3 基于等概率法的连续型数据的离散
        3.3.1 各专家学者对评价指标的量化
        3.3.2 连续型数据离散方法简介
        3.3.3 等概率法的连续型数据离散理论
        3.3.4 基于等概率法的连续型数据的离散
    3.4 离散型数据的离散
    3.5 运用k NN算法检验等概率数据离散方法的可行性
        3.5.1 k NN算法简介
        3.5.2 编写k NN算法检验等概率离散方法的可行性
    3.6 指标体系因素量化表的建立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等概率离散法-粗糙集理论的主控因素分析
    4.1 粗糙集理论
        4.1.1 粗糙集理论概述
        4.1.2 粗糙集理论基本原理简介
    4.2 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研究及应用
        4.2.1 粗糙集属性一般约简算法
        4.2.2 基于遗传算法的属性约简算法
        4.2.3 基于等概率离散法-遗传算法的属性约简算法
        4.2.4 ROSETTA软件系统简介
    4.3 基于样本数据库建立决策表
    4.4 高陡边坡主控风险因素筛选
        4.4.1 基于等概率离散法-遗传算法的属性约简流程
        4.4.2 岩质边坡稳定性主控因素的确定
        4.4.3 土质边坡稳定性主控因素的确定
    4.5 优化后层次结构的建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正交设计的高陡边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确立
    5.1 正交试验规划与设计
        5.1.1 正交设计理论
        5.1.2 基于正交设计的主控因素分析实施步骤
    5.2 试验计算
        5.2.1 Midas GTS NX软件概述
        5.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3 数据分析及主控因素权重确定
        5.3.1 直观分析法
        5.3.2 贡献率分析
        5.3.3 基于改进贡献率法的主控因素权重确定
    5.4 评估体系的建立
        5.4.1 岩质边坡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
        5.4.2 土质边坡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
        5.4.3 初步评估体系计算方法与风险等级分级标准
        5.4.4 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以及适用性
    5.5 专项风险评估体系与计算方法
    5.6 高陡边坡风险评估软件系统HASSRASS 1.0 的开发
    5.7 高陡边坡风险评估模型的应用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重庆市云阳县某高陡边坡工程施工风险评估
    6.1 工程概况
        6.1.1 地形地貌
        6.1.2 气象水文条件
        6.1.3 地质条件
        6.1.4 风险控制措施建议
    6.2 K4+940~K5+270 段(左侧)路段风险评估
        6.2.1 岩质边坡指标体系数据调查
        6.2.2 边坡风险评估
    6.3 K4+940~K5+270 段(左侧)路段专项风险评估
        6.3.1 风险源辨识
        6.3.2 开挖事故可能性估测
    6.4 风险控制措施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成果和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成绩与学术成果

(5)基于相似度的微服务资源调度方法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规则的调度算法研究现状
        1.2.2 基于启发式的调度算法研究现状
        1.2.3 基于机器学习的调度算法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2.1 微服务架构
    2.2 应用容器引擎技术(Docker)
    2.3 聚类分析法
        2.3.1 距离度量
        2.3.2 k均值算法(K-means)
    2.4 相关优化算法
        2.4.1 蚁群算法(ACO)
        2.4.2 粒子群算法(PSO)
        2.4.3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I(NSGA-II)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问题定义与建模
    3.1 DRS-MWS问题定义
        3.1.1 应用程序
        3.1.2 微服务
        3.1.3 工作负载
        3.1.4 系统运行时环境
        3.1.5 微服务实例
    3.2 MWS的评价指标建模
        3.2.1 资源调度模型
        3.2.2 系统资源开销模型
        3.2.3 系统抖动程度模型
        3.2.4 服务调用成本模型
    3.3 问题建模
        3.3.1 问题定义
        3.3.2 复杂度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算法设计与优化
    4.1 现有调度方法概述
    4.2 优秀解记忆库构建方法
    4.3 基于相似度的种群初始化方法
    4.4 Sim-DRS算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配置与过程
        5.1.1 实验环境选型
        5.1.2 实验环境配置及过程设计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1 评估标准
        5.2.2 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YK3150E数控滚齿机床热误差及补偿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滚齿机热特性研究的基本理论
    2.1 滚齿机热传递的基本方式
        2.1.1 热传导
        2.1.2 热辐射
        2.1.3 热对流
    2.2 有限元热分析的基本理论
        2.2.1 温度场与温度梯度
        2.2.2 导热微分方程
        2.2.3 导热微分方程的定解条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滚齿机整机热特性分析
    3.1 YK3150E滚齿机的结构形式
    3.2 刀架部件的主要热源分析及发热量计算方法
        3.2.1 高速电主轴发热量的计算
        3.2.2 轴承发热量的计算
        3.2.3 滚刀-工件滚削热的计算
    3.3 刀架部件热边界条件计算
        3.3.1 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的确定
        3.3.2 强迫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滚齿机刀架部件热态性能ANSYS仿真分析
    4.1 ANSYS Workbench有限元热分析概述
        4.1.1 有限元分析简介
        4.1.2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4.1.3 ANSYS Workbench热分析简介
    4.2 热-结构耦合场分析
    4.3 刀架部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3.1 利用SolidWorks建立刀架部件的三维实体模型
        4.3.2 刀架部件有限元分析模型
    4.4 刀架部件有限元分析条件确定
        4.4.1 材料属性
        4.4.2 计算刀架部件热源强度和边界条件
    4.5 滚齿机刀架部件热态性能仿真分析
        4.5.1 稳态温度场仿真分析
        4.5.2 稳态热变形仿真分析
        4.5.3 瞬态温度场仿真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刀架部件温度测点的优化策略
    5.1 最佳温度测点的选择
    5.2 最佳温度测点的优化理论
    5.3 基于模糊聚类法的YK3150E热误差温度测点的优化
        5.3.1 模糊聚类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5.3.2 最佳温度测点的选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滚齿机热误差补偿模型建立
    6.1 多元线性回归法建模原理
    6.2 热误差数据采集系统
    6.3 仿真-测试结果分析对比
    6.4 YK3150E滚齿机热误差模型建立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热误差补偿策略和补偿结果分析
    7.1 热误差补偿的基本原理
    7.2 误差补偿方式的选择
    7.3 热误差补偿的实现
    7.4 热误差补偿模型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城市道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动态量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略缩词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结构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机动车排放获取方法综述
        2.1.1 实验室排放测试
        2.1.2 道路排放测试
        2.1.3 排放测试方法比较分析
    2.2 交通信息采集方法综述
        2.2.1 固定式采集技术
        2.2.2 移动式采集技术
        2.2.3 采集技术方法比较分析
    2.3 机动车排放量化研究综述
        2.3.1 微观层次排放量化
        2.3.2 中观层次排放量化
        2.3.3 排放量化模型比较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本地行驶工况的构建方法
    3.1 试验方案设计
        3.1.1 测试系统
        3.1.2 测试车辆
        3.1.3 测试路线
        3.1.4 数据预处理
    3.2 工况构建方法
        3.2.1 短行程的提取
        3.2.2 特征参数的选取
        3.2.3 主成分分析结果
        3.2.4 聚类分析结果
        3.2.5 行驶工况的构建
    3.3 南京市本地行驶工况与其他工况对比
        3.3.1 南京市本地行驶工况(LDC)
        3.3.2 与标准工况参数对比
        3.3.3 与国内其他城市工况参数对比
    3.4 南京市本地行驶工况时效性分析
        3.4.1 时效性分析的必要性
        3.4.2 对比行驶工况的建立
        3.4.3 不同时期行驶工况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底盘测功机试验的排放特性分析
    4.1 底盘测功机试验
        4.1.1 测试方案
        4.1.2 测试工况
    4.2 南京市本地行驶工况排放特性分析
        4.2.1 排放速率和排放因子
        4.2.2 瞬时速度对排放速率的影响
        4.2.3 速度和加速度对排放速率的影响
    4.3 南京市本地行驶工况与标准工况排放特性对比
        4.3.1 不同行驶模式的排放贡献率对比
        4.3.2 不同工况下排放速率和排放因子的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RFID数据的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与活动水平分析
    5.1 RFID数据采集
        5.1.1 RFID信息采集技术
        5.1.2 基站数据采集系统
        5.1.3 RFID数据特点
    5.2 RFID数据清洗与预处理
        5.2.1 冗余数据检测与清洗
        5.2.2 基于概率轨迹模型的RFID轨迹填补
    5.3 基于RFID数据的交通流参数信息获取
        5.3.1 交通流参数
        5.3.2 基于RFID数据交通流参数计算步骤
        5.3.3 基于RFID数据的动态短时交通流预测
    5.4 RFID数据更新与压缩
    5.5 案例分析
        5.5.1 数据来源
        5.5.2 冗余数据分析
        5.5.3 轨迹填补
        5.5.4 路网车辆活动水平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道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动态量化系统
    6.1 城市道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动态量化方法
        6.1.1 方法设计
        6.1.2 排放因子的选取
        6.1.3 量化方法
    6.2 城市道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分析
    6.3 城市道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动态量化系统构建
        6.3.1 系统整体架构
        6.3.2 系统功能模块
        6.3.3 系统软件体系结构
        6.3.4 系统领域模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参与情况

(8)重庆中心型轨交站域步行性综合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1.1 轨道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是必然选择
        1.1.2 ―机动化‖时代―步行性‖的演进与异化
        1.1.3 步行研究是轨交站域研究的必要前提
        1.1.4 步行性评价是轨交站域步行性提升的先导
    1.2 研究对象、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中心型轨交站域
        1.3.2 步行性评价
        1.3.3 综合评价体系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轨交站域步行研究特征
        1.4.2 轨交站域与步行属性评价
        1.4.3 相关研究评述
    1.5 主要研究方法
        1.5.1 理论研究类
        1.5.2 数据分析类
        1.5.3 实地调查类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2 轨交站域步行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轨交站域基础层面研究
        2.1.1 轨交站域的基本特征
        2.1.2 轨交站域的空间范围
        2.1.3 轨交站域的类型划分
    2.2 站域步行性基础层面研究
        2.2.1 步行性的理论基础与演进
        2.2.2 轨交站域步行空间构成
        2.2.3 轨交站域步行行为特性
        2.2.4 轨交站域步行主体需求
    2.3 步行性评价层面研究
        2.3.1 国外步行性测度量表汇总
        2.3.2 步行性评价的切入视角
        2.3.3 评价指标的分级与量化
        2.3.5 步行性影响因素频度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重庆中心型轨交站域类型划分与探索调查
    3.1 重庆中心型轨交站域的对象选取
        3.1.1 重庆中心型轨交站域选取依据
        3.1.2 重庆中心型轨交站域对象筛选
    3.2 重庆中心型轨交站域的分层聚类
        3.2.1 重庆中心型站域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2.2 重庆中心型站域土地利用聚类分析
        3.2.3 重庆中心型站域类别划分结果
    3.3 重庆中心型轨交站域的探索调查
        3.3.1 中心型站域典型样本概况
        3.3.2 轨交站域的步行空间及要素调查
        3.3.3 轨交站域的步行行为及要素调查
        3.3.4 轨交站域的步行主体及要素调查
        3.3.5 中心型站域步行性关联影响因素筛选
    3.4 本章小结
4 重庆中心型轨交站域步行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评价体系的层级划分与指标选取
        4.1.1 评价体系指标选取方法
        4.1.2 目标层——步行性的内涵与范围
        4.1.3 准则层——步行性评价的理论模型
        4.1.4 指标层——步行性评价的影响因子
    4.2 站域步行性评价指标的萃取优化
        4.2.1 评价体系指标萃取方法
        4.2.2 专家问卷数据统计与筛选
        4.2.3 使用者问卷数据统计与筛选
        4.2.4 评价指标体系优化与生成
    4.3 站域步行性评价体系的层级建构
        4.3.1 评价体系层级建构方法
        4.3.2 评价指标探索性因素分析
        4.3.3 公共因素提取与命名
        4.3.4 综合评价体系层级结构
    4.4 本章小结
5 重庆中心型轨交站域步行性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5.1 权重赋值——步行性综合评价体系主客综合权重
        5.1.1 评价体系主客赋权方法
        5.1.2 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赋予
        5.1.3 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赋予
        5.1.4 指标系统的综合权重赋值
    5.2 数据量化——步行性综合评价体系指标定量方式
        5.2.1 评价指标的分类依据
        5.2.2 评价指标的类别划分
        5.2.3 评价指标的量化方式
    5.3 等级界定——步行性综合评价体系指标评判基准
        5.3.1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方法
        5.3.2 指标系统的评判基准界定
        5.3.3 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选择
    5.4 本章小结
6 观音桥站域步行性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6.1 评价样本的选择依据
        6.1.1 区域位置与空间特色突出
        6.1.2 典型的商业中心型站域
        6.1.3 稳定运行的建成环境
    6.2 步行性综合评价指标量化
        6.2.1 问卷访谈调查部分
        6.2.2 审计人员搜集部分
        6.2.3 实地调研测度部分
    6.3 步行性综合评价结果
        6.3.1 单因素模糊评价结果
        6.3.2 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及工作总结
    7.2 可能的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C 中心型轨交站域步行性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专家版)
    D 中心型轨交站域步行性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使用者版)
    E 观音桥站域步行性评价相关调查表(现场版)
    F 统计分析(SPSS)输入端及输出端源数据文件
    G 国外实测类典型步行性测度量表梳理(示意:SPACE)
致谢

(9)公共自行车使用特性与分层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方面的研究
        1.3.2 公共自行车使用特性方面的研究
        1.3.3 公共自行车借还需求预测研究
        1.3.4 公共自行车车辆调度研究
        1.3.5 有待完善之处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2.1 公共自行车系统概况
        2.1.1 实地调研
        2.1.2 公共自行车系统特征及组成
        2.1.3 公共自行车系统功能定位
        2.1.4 公共自行车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2.2 数据采集
    2.3 数据处理
        2.3.1 公共自行车IC卡出行数据
        2.3.2 气象和日历数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共自行车使用特性研究
    3.1 影响因素分析
    3.2 基于用户出行数据的使用特性分析
        3.2.1 时间特性分析
        3.2.2 空间特性分析
    3.3 基于租赁点借还数据的使用特性分析
        3.3.1 时间特性分析
        3.3.2 空间特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共自行车调度策略与系统架构设计
    4.1 分层调度策略研究
        4.1.1 公共自行车调度分析
        4.1.2 调度类型划分
        4.1.3 调度模式划分
        4.1.4 实例分析
    4.2 调度系统架构设计
        4.2.1 设计目标和原则
        4.2.2 调度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4.2.3 调度系统功能模块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共自行车调度需求研究
    5.1 静态调度需求分析
        5.1.1 最优初始投放量
        5.1.2 实例分析
    5.2 动态调度需求分析
        5.2.1 聚类分析
        5.2.2 BP神经网络
        5.2.3 雨天需求预测
        5.2.4 对比分析
        5.2.5 实例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公共自行车调度车辆路径优化模型与算法研究
    6.1 公共自行车调度的背景问题
        6.1.1 VRP问题的特征及分类
        6.1.2 VRP问题的基本模型
        6.1.3 VRP问题的求解算法
    6.2 静态调度车辆路径优化模型与算法
        6.2.1 问题分析
        6.2.2 模型建立
        6.2.3 算法求解
        6.2.4 实例分析
    6.3 动态调度车辆路径优化模型与算法
        6.3.1 问题分析
        6.3.2 模型建立
        6.3.3 算法求解
        6.3.4 实例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成果和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饮用水处理技术评估与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1 国内水资源的现状
        1.2.2 国内外饮用水技术集成及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饮用水水处理技术评估现状
    1.3 课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3.1 饮用水处理技术评估的必要性
        1.3.2 构建饮用水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的必要性
        1.3.3 构建饮用水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的可行性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课题的研究意义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3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饮用水水处理技术研究方法与评估方法
    2.1 研究方法
        2.1.1 文献调研法
        2.1.2 案例研究法
        2.1.3 问卷调查法
    2.2 技术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
        2.2.1 层次分析法发展
        2.2.2 层次分析法原理
        2.2.3 层次分析法的特点
        2.2.4 层次分析法步骤
    2.3 饮用水水处理技术初步筛选
        2.3.1 饮用水水处理技术的初步筛选标准
        2.3.2 饮用水水处理技术初步筛选结果
第3章 饮用水技术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技术指标权重计算
    3.1 引言
    3.2 饮用水水处理技术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3.2.1 饮用水水处理技术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和原则
        3.2.2 饮用水水处理技术指标体系构建内容
    3.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计算
        3.3.1 技术先进性评估
        3.3.2 技术效益评估
        3.3.3 技术应用潜力评估
        3.3.4 技术先进性、效益、应用潜力评估综合指标权重
    3.4 专家打分技术评定计算
        3.4.1 专家打分指标量化建议
        3.4.2 技术评定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辅助决策系统设计与技术数据包的构建
    4.1 引言
    4.2 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的功能任务与构建原则
        4.2.1 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的功能与任务
        4.2.2 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的构建原则
    4.3 专家辅助决策系统所需数据信息说明及各个处理单元的确定
        4.3.1 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的所需数据信息
        4.3.2 专家辅助决策系统各个模块的确定
    4.4 技术数据包的建立
        4.4.1 技术数据包的功能与设计原则
        4.4.2 技术数据包的形成
        4.4.3 技术数据包分析说明
    4.5 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说明
        4.5.1 辅助决策系统推理过程图
        4.5.2 专家辅助决策系统运行步骤
        4.5.3 专家辅助决策系统计算举例
    4.6 专家辅助决策系统功能页面设计
        4.6.1 数据操作界面
        4.6.2 工艺组合界面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针对太湖某地区水源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的应用
    5.1 引言
    5.2 太湖某地区水源水质信息
    5.3 专家辅助决策系统运行方案的建立及分析
        5.3.1 专家辅助决策系统运行推荐工艺
        5.3.2 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Microsoft Visual Studio部分代码
致谢

四、聚类分析法在程序中的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专利纠纷的演进阶段及特征研究[D]. 沈镕荣.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面向精益生产的典型分段标准工程图管理技术优化研究与应用[D]. 习立洋. 江苏科技大学, 2021(03)
  • [3]互联网嵌入对农户生计抉择影响及其收入效应研究[D]. 杨柠泽.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4]基于指标体系的复杂高陡边坡风险评估及应用研究[D]. 李钰.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5]基于相似度的微服务资源调度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 潘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6]YK3150E数控滚齿机床热误差及补偿技术研究[D]. 张蛟.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7]城市道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动态量化方法研究[D]. 杨阳. 东南大学, 2020(01)
  • [8]重庆中心型轨交站域步行性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 彭雨轩. 重庆大学, 2019(01)
  • [9]公共自行车使用特性与分层调度研究[D]. 徐笑梅. 东南大学, 2019(01)
  • [10]饮用水处理技术评估与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D]. 李荣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程序中聚类分析方法的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