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元素丰缺有关的水文地球化学生态环境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于杰[1](2021)在《内蒙古七个畜牧业旗草原土壤水溶性Ca、Fe、Zn、Mg、K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内蒙古草原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对内蒙古自治区4个盟市的7个旗、共2.07亿亩天然草原进行元素含量普查。研究区样方共404个、土壤样品2020份,采集于乌兰察布市的四子王旗;包头市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锡林郭勒盟的阿巴嘎旗;呼伦贝尔市的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草原类型主要包括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本研究使用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试土壤样品的水溶性Ca、Fe、Zn、Mg、K。并对不同旗的元素含量平均值进行比较及显着性差异分析,对不同旗和草原类型元素含量丰度进行讨论和评价,对研究区草原土壤使用普通克里金法进行插值预测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相关实验结果如下:(1)荒漠草原呈现相对高Ca、中Fe、低K特征。四子王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Ca含量均值分别为132.60μg/g、159.94μg/g,Fe含量均值分别为19.43μg/g、14.20μg/g,Zn含量均值分别为0.559μg/g、0.118μg/g,Mg含量均值分别为24.70μg/g、21.03μg/g,K含量均值分别为81.29μg/g、86.21μg/g。(2)典型草原呈现相对低Ca、高Fe、中Zn、低K特征。阿巴嘎旗、新巴尔虎右旗Ca含量均值分别为86.70μg/g、83.47μg/g,Fe含量均值分别为22.98μg/g、20.82μg/g,Zn含量均值分别为0.399μg/g、0.288μg/g,Mg含量均值分别为21.58μg/g、23.74μg/g,K含量均值分别为86.21μg/g、75.42μg/g。(3)草甸草原呈现相对高Ca、中Fe、高Zn、高K特征。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Ca含量均值分别为126.10μg/g、121.69μg/g,Fe含量均值分别为16.40μg/g、14.21μg/g,Zn含量均值分别为0.620μg/g、0.532μg/g,Mg含量均值分别为27.58μg/g、24.92μg/g,K含量均值分别为126.95μg/g、172.93μg/g。(4)新巴尔虎左旗处于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过渡区,兼具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元素含量特征,呈现相对中Ca、高Fe、高Zn、高K特征。Ca、Fe、Zn、Mg、K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02.11μg/g、26.00μg/g、0.615μg/g、23.41μg/g、187.84μg/g。研究表明各草原类型间元素特征较为明显,荒漠草原元素分布较为均一。内蒙古草原土壤Ca、K含量全国属于中高水平;Ca含量西部和东部、高于中部、西部最高;K含量西部、中部低于东部。Mg、Fe属于较高不缺乏水平;Mg基本呈现西部低于东部;Fe则中部高于西部、东部;但铁未超过铁胁迫临界值。Zn属于较低水平,基本呈现西部低于东部。
魏亮[2](2020)在《华北平原典型污灌区土壤砷及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文中提出砷及重金属元素因其高毒性和易累积等特点,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由农业生产和矿业活动等人为因素引发的土壤砷及重金属环境污染在世界各地屡有报道,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污灌导致农用地砷及重金属富集的情况在国内较为普遍,危害着国家耕地和粮食安全。土壤砷及重准金属活性受到元素赋存形态和迁移性能控制,因此砷及重金属在土壤与地下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论文以华北平原典型污灌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室内实验和模型模拟等方法,揭示了不同场景下土壤砷及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与控制机理,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性成果:(1)砷及重金属在污灌区表层土壤中的富集程度显着高于非污灌区,土壤Zn、Cu、Pb和As含量超出国家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且污灌土壤中砷及重金属以弱结合态、强吸附态和无定形等结合态的相对含量明显大于非污灌土壤,说明污灌严重影响了土壤重金属的赋存,加剧了土壤及地下水的生态环境风险。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中As检出率明显高于重金属污染组分,浓度在0.37-9.65μg/L内变化。(2)室内动态淋溶柱实验表明,模拟酸雨淋溶更有利于土壤Cr和Pb的迁移,酸度影响的无定形矿物溶解是控制土壤水Cr和Pb富集的主要机制;有机肥浸出液淋溶显着增强了污灌土壤As和Cu的迁移性,Fe/Mn氧化物还原性溶解、有机质络合作用和竞争性吸附是控制As和Cu在土壤水中富集的主要机制。(3)水位抬升后,有机肥浸出液淋溶条件下土壤水Cu、Pb、Fe和Mn等元素含量有所上升,而模拟酸雨淋溶条件下无显着变化。在水位抬升形成的还原环境中,有机肥浸出液提供了可作为电子供体或电子穿梭体的外源DOM,刺激了土壤中Geobacter等铁还原菌的新陈代谢,导致Fe氧化物的异化还原,使砷及重金属被释放至土壤水中。在缺少外源DOM的模拟酸雨淋溶下,微生物活动不显着,未引发Fe氧化物还原性溶解和重金属的释放。(4)土壤对As(V)的吸附符合非线性等温吸附模式,由Langmuir模型得到土壤对As(V)的饱和吸附量为0.335-0.691μmol/g。土壤As(V)吸附量随p H值的增加而降低;PO43-和As(V)之间存在显着的竞争关系,而HCO3-和As(V)之间的竞争关系相对较弱。反应运移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反应初始阶段,As解吸是土壤水As富集的主要机制;随着反应进行,解吸作用对土壤水As富集的相对贡献逐渐减少,还原性溶解和络合作用等相对贡献逐步升高。
张云逸[3](2020)在《玫瑰香橙产地环境分析 ——以万州区甘宁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玫瑰香橙即塔罗科血橙新系,发源于意大利西西里岛。后由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改良培育后于2004年引入万州。玫瑰香橙因其具有错季、晚熟、富含玫瑰香气等特点,受到人们的追捧。了解玫瑰香橙的产地环境状况,对于科学规范化的管理玫瑰香橙园,以及提高玫瑰香橙的品质和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一共采集了326个表层土壤样品,10个岩石样,以及40个根系土壤及20个香橙植株样。并根据DZ/T 0295-2016《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对土壤pH和土壤养分进行分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对玫瑰香橙产地土壤状况进行地球化学等级评价;第二,研究重金属元素在岩石-土壤-玫瑰香橙之间的富集情况;第三,研究环境因子对玫瑰香橙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分类回归树模型确定影响香橙品质的关键因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土壤主要是酸性土(pH:56.5),占比为61.04%。其次为中性土(pH:6.57.5),占比为28.22%。并有少量(2.45%)强酸性土(pH<5),但没有强碱性土(pH≥8.5)分布。土壤有机质含量分级结果中等以上比例为7.06%,较缺乏的比例为77.3%。(2)土壤养分中,大量元素氮、磷、钾的丰富程度大小顺序为钾>磷>氮;土壤中量元素丰富程度大小顺序为镁(氧化镁)>钙(氧化钙)=硫;微量元素丰富程度大小顺序为铁(氧化铁)>锌>锰>铜>硼>钼。土壤重金属元素中,有0.61%的土壤存在轻微镉污染,1.53%的土壤存在轻微镍污染。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评价结果,差等和劣等的比例合计为4.6%。(3)重金属元素镉、汞、铅在树体中的含量大小顺序为叶>根>茎>果,而砷、铬、镍的在树体中的含量大小顺序为根>叶>茎>果。从生物富集系数来看,镉、砷、镍富集系数大小顺序为根>叶>茎>果,而汞、铅、铬富集系数大小顺序为叶>根>茎>果。综上,无论从树体各部位元素含量还是从生物富集系数来看,果实中均最低。虽然土壤有重金属污染的风险,但果实中镉、铅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因此认为玫瑰香橙果实不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风险。(4)分类回归树的结果表明,果实外在品质(单果重、横径)的关键影响因子为:土壤钙和土壤pH;果实内在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比、可食率)的关键影响因子为:土壤硼、锌、铜、钾、pH、高程、坡度、坡向;果实功能品质(类黄酮、花青素、类胡萝卜素)的关键影响因子为:土壤镁、钙、硫、高程、坡度、坡向。(5)通过对分类回归树得到的关键环境因子分级,研究不同因子分级对玫瑰香橙品质的影响,从而得到最适宜的玫瑰香橙环境条件。具体如下,土壤pH处于5.56.5,土壤钾处于1.92.1%,土壤钙处于0.730.98%,土壤镁处于0.961.12%,土壤硫小于200mg/kg,土壤铜处于2023.5mg/kg,土壤锌处于8297mg/kg,土壤硼处于2736mg/kg,高程小于400米,坡度小于6°,坡向为阳坡。
蔡胤璐[4](2020)在《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文中研究表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目标为保护地质遗迹、科学普及地学知识和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对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并以此为依据指导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对公园内的优势产品—蜜桃进行了基于岩石背景适宜性种植研究,进而对蜜桃种植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基于资源禀赋和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分析公园现有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结合UNESCO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阐述了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明确了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包括的内容。分析了支撑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即地质遗迹基础、旅游开发基础、文化资源基础和社会经济基础。通过调研,总结出了地质公园农业+、社区增权、精准扶贫和文旅融合四种社区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增权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为基础,结合社区发展模式,构建了沂蒙山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以提升蜜桃品质研究作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本文对研究区岩石-土壤-蜜桃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和分析。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三类岩石分布区蜜桃品质,结果认为花岗岩分布区蜜桃品质最佳。通过典型性分析和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地球化学元素在岩石-土壤-蜜桃之间的迁移关系,结果显示:1)花岗岩分布区蜜桃品质与花岗岩中钾含量高有关;花岗岩中钠元素与该区蜜桃品质呈负相关;2)灰岩分布区钙元素含量与蜜桃品质呈正相关;灰岩中钙、铁元素含量对蜜桃品质有一定影响。以上述岩石、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为依据,规划了研究区经济作物适宜性种植方案。参照蒙阴蜜桃生产标准,选取岩性、p H、坡度和有机质四项指标对蜜桃适宜种植区进行了规划,分为蜜桃适宜种植区、经济林种植区和退耕还草区。分析并指出了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对地质公园科学意义认识不足、主导产业尚未成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地质公园旅游还没形成产业、社区发展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融合性差。据此,提出了管理体制创新与政策扶持的构想、开展公园科普活动的途径;基于资源禀赋,考虑地质背景及产业区划结果,指明了沂蒙山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三条途径,即:主导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发挥旅游的带动作用和促进地质公园社区共建。
吴初[5](2020)在《红碱淖流域地下水循环机理及湖水位动态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碱淖作为我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是濒危物种-遗鸥的天然栖息场所和重要繁殖地。近年来,频繁的人类工程活动和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使得红碱淖湖面面积逐渐萎缩,湖水水质恶化,生态环境严重受损,对濒危物种生存繁殖造成威胁。当前,众多研究主要集中于红碱淖湖面变化及气候驱动因素,暂无对红碱淖流域地下水循环和湖水位动态预测的研究。本论文重点关注红碱淖流域地下水和湖水位,通过野外调查、监测数据、水土样本检测,结合水化学、同位素、聚类分析、小波相干、机器学习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流域内红碱淖湖水位动态预测、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地下水循环机理进行探讨研究,得到以下认识:1.红碱淖湖面变化可分为三个时期:1988-1998年平稳期、1998-2015年萎缩期和2015-2018年上升期。结合同时期察汗淖湖面面积和气象数据,平稳期内红碱淖湖面变化受气候因素影响,萎缩期和上升期内受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湖滩地区地下水位与湖水位具有较高的显着性,水力联系密切。梯度提升决策树回归模型揭示气象因子中蒸发对湖水位动态变化贡献最大,而降雨相对重要性最小,该模型预测湖水位值与实测值的均方误差为0.004,动态变化一致。2.流域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HCO3-Na型和Cl-Na型,水化学形成主要受水岩作用和蒸发浓缩作用控制。岩盐、石膏和萤石对地下水组分的贡献占主导优势,多数白云石和方解石处于沉淀状态或为反应性矿物。SOM聚类分析显示丰、枯水期地下水化学季节变化不大,9个取样点水化学特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性。3.流域内第四系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更新速率快,循环中受蒸发浓缩作用控制,循环深度较浅,侧向补给流域内河流,最终排泄于湖。白垩系地下水年龄较老,更新速率慢,主要接受大气降雨和流域边界侧向补给,地下水循环中水岩作用强烈,径流受侏罗系阻碍排泄于红碱淖。4.基于地下水循环特征和FEFLOW软件,建立了流域地下水数值模型,水均衡项显示地下水系统总补给量为33464.44×104 m3,总排泄量为13807.8×104 m3,模拟期内地下水排泄红碱淖湖水量为546.2×104 m3。
王甜甜[6](2020)在《矿井水中典型重金属形成机理与被动处理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是长期的主体能源,高强度煤炭资源开采,产生大量矿井水,矿井水直接外排,不仅浪费矿区水资源,而且污染周围环境。实现矿井水资源化是利用水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但是,我国大部分矿区矿井水中重金属尤其是Fe、Mn、Zn超标,限制了矿井水资源的再利用。因此,开展矿井水中典型重金属(Fe、Mn、Zn)的形成机理和处理技术研究,有利于矿井水资源化,实现煤矿绿色开采。本文综合应用水文地质学、地球化学、环境工程学、矿物岩石学、统计学等理论,借助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三维荧光、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测试分析手段,通过逐级化学提取试验、水-岩(煤)作用模拟试验、批次振荡试验,探索了我国矿井水中典型重金属的形成机理及被动处理技术。论文首先对我国矿井水中典型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和分析;其次以敏东一矿为研究区,开展矿井水中典型重金属来源、煤岩中典型重金属溶解释放规律、影响因素、形态价态变化和典型重金属被动处理技术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定义了矿井水中的典型重金属,并按照浓度大小分为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及安全浓度四个等级,归纳了我国矿井水中典型重金属分布特征,初步分析了矿井水中典型重金属的形成原因。(2)以敏东一矿为研究区,利用多元聚类分析与煤岩浸出试验识别出矿井水中典型重金属的自然来源为Ⅲ含与煤层,人为来源为采煤机油泄漏;建立了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定量解析出自然来源中Ⅲ含与煤层对矿井水中典型重金属的贡献率分别为77.64%与22.36%。(3)采集煤岩样品,检测典型重金属含量及赋存形态,并开展水-岩(煤)作用室内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煤与顶板砂岩中典型重金属的溶解释放受其含量与赋存形态两个内在因素共同影响,五种赋存形态中仅碳酸盐结合态与可交换态易溶于水中。利用峰值函数与指数函数定量刻画了煤、岩中典型重金属的溶解释放规律,煤与岩石中不同的溶解释放规律与煤中腐殖酸的溶解有关。(4)开展了pH、温度、Eh、粒径四种因素影响下水-岩(煤)作用室内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pH减小、温度升高、粒径减小,典型重金属的溶解释放量均增加,Eh对典型重金属溶解释放的影响与矿物种类有关,Eh升高,碳酸盐矿物(如菱铁矿)的溶解放量增加,硫化矿物(如闪锌矿)的溶解释放量减少。(5)建立了典型重金属溶解释放的动力学方程:温度升高,pH减小,典型重金属的溶解速率均加快。通过PHREEQC水文地球化学模拟试验揭示了典型重金属溶解释放过程中形态与价态的变化规律。(6)通过批次振荡试验研究了典型重金属的被动处理技术,优选出粉煤灰陶粒、腐殖土、椰壳生物炭三种吸附材料,研究了其吸附机制,确定了材料的最佳吸附条件。通过混合配比试验得出:当粉煤灰陶粒、腐殖土、椰壳生物炭的混合配比为8:1:1时,混合基质对典型重金属的去除率达到最高。
高燕燕[7](2020)在《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成分时空演化规律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中平原地处内陆深部,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敏感单元。近年来,随着战略地位的提高,关中平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传统的农业灌区,关中平原灌溉面积约156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77.6%,强烈的农业活动对脆弱的地下水环境施加了不可忽视的压力。由于关中平原面积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环境问题众多,例如地方病、苦咸水等,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要根治这些问题,需要对区域地下水化学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研究,深刻认识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问题。本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等手段,对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时空演化特征、环境背景值、水质污染状况、灌区地下水系统对灌溉的响应规律及人体健康风险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旨在为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基于2000年、2012年、2015年共892组地下水水质资料,以舒卡列夫分类法为依据,统计分析了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类型变化情况;考虑水化学分布的空间连续性,利用GIS空间分析模型,克服了常规绘图中不能反映离子含量大小排序、表达水化学类型有限等问题,系统全面地研究了关中平原水化学类型的时空分布特征。取得的关键性发现有: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场发生明显变化,水化学类型趋于复杂化,由2000年的48种上升至2012年的76种,且出现NO3-参与命名的水样。渭河南部水质整体优于渭河北部,渭河南部水化学类型主要是HCO3-Ca,HCO3-Ca·Mg型;渭河北部水化学类型自西向东逐渐由单一变得复杂,漆水河以西地区水化学类型主要是HCO3-Ca、HCO3-Ca·Mg型;漆水河以东泾河以西水化学类型主要是HCO3-Na、HCO3-Na·Ca、HCO3-Na·Mg型,2012年以来Mg型水增多;泾河以东阴离子复杂,水化学类型多为混合型,2012年以来Cl型和SO4型水增多。渭河南部地区地下水主要受水岩作用影响,渭河北部泾河以西受农业活动和水岩作用影响强烈,渭河北部泾河以东地区受蒸发和人类活动作用强烈。(2)给出了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概念,将地下水流动所造成的时空差异性融入定义,指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是未受污染或者基本未受污染的情况下,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含量。首次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关中平原地下水的环境背景值进行计算。采用多种方法,对关中平原10个水环境单元各离子的背景值分别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环境背景值沿地下水径流方向呈现一定的演化规律,SO42-、Cl-环境背景值整体逐渐升高;受长期灌溉活动的影响,渭河北部泾河以东的泾惠渠-交口灌区各离子环境背景值极高。时间特征上,受水岩作用及人类对自然条件改造的影响,多数离子环境背景值呈升高趋势,渭河北部地区尤为显着。采用F值法对背景水质进行评价,发现渭河南部背景水质整体良好,渭河北部背景水质大多较差或极差。(3)综合应用水盐均衡原理、同位素技术、端元混合模型、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技术,对比研究了关中平原两个典型灌区地下水化学对灌溉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泾惠渠灌区水量负均衡但处于积盐状态,宝羊灌区水量均衡但处于排盐状态。径流条件差、补给水源和土壤盐分含量高是导致泾惠渠灌区地下水矿化度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在地势平缓、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的排泄区,灌溉水对地下水盐分的贡献度高,易发生盐分累积;径流通畅的地区则发生地下水淡化。提出盲目降低地下水位或加大井渠灌溉比并非改善土壤盐渍化的高效举措,应在综合考虑地下水质与量的前提下,结合区域地下水径流条件,合理选取井灌区域,从而实现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4)采用As、F-、Cr6+和NO3-作为评价指标对关中平原儿童与成人健康风险进行全面评价,并结合GIS技术,获得区域人体健康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开展因地制宜的地下水健康风险防控、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支撑。基于蒙特卡洛法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进行不确定性和敏感性分析,确定Cr6+与F-分别对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的贡献率最高,是关中平原浅层地下水中需优先重点治理的有害物质。
李华容[8](2020)在《重庆市荣昌区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元素评价》文中指出土壤肥力质量是评价土壤的基本属性及本质特征的重要指标,是土壤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掌握土壤基础地力和土壤养分状况十分必要,能为合理施肥和农田管理提供有效的指导。本研究区位于重庆市荣昌区,过去对该区土壤及其生态环境的调查精度不够,研究程度不深,对土壤肥力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土壤养分中有机质、全氮(N)、全磷(P)、全钾(K)、硫(S)、硼(B)、氧化钙(CaO)等7个指标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土壤养分分析,并使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荣昌区土壤大量养分元素氮、磷、钾元素进行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得出如下结论:1.对土壤养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研究区绝大部分地方土壤中有机质、P和CaO含量分布不均,局部严重缺乏。因此在这些养分缺乏地区的土壤,应适量投入相应的肥料。2.研究区土壤K元素广泛处于富足状态。土壤K元素含量处于富足级别的土壤主要分布于水稻土和紫色土的农耕区。大面积土壤中S元素含量属于很富足状态,其土壤主要以水稻土为主;N元素大面积处于适度状态;B元素大面积处于适度以上水平,存在局部缺乏状态。3.研究区用地类型依据土壤肥力由高到低依次为耕地>果园>荒地>林地。其中,耕地的综合评价指数最高,为4.62。林地的综合评价指数最低,为3.59。其他两类用地类型介于两者之间。果园和耕地的土壤肥力分别达到丰富和较丰富水平,而林地和荒地土壤肥力适量。4.据土壤肥力高到低,研究区土壤类型依次为水稻土>紫色土>黄壤土>冲积土。水稻土的综合评价指数最高,为4.38。冲积土的综合评价指数最低,为1.39。水稻土的土壤肥力比较丰富,紫色土、黄壤土土壤肥力适量,冲积土土壤肥力缺乏。5.母岩类型土壤肥力条件由高到低为泥岩区>砂岩区>页岩区>石灰岩区。泥岩的综合评价指数最高,为4.56。石灰岩区的综合评价指数最低,为2.36。泥岩区的土壤肥力比较丰富,砂岩区、页岩区土壤肥力适量,石灰岩区土壤肥力缺乏。
向莉莉[9](2020)在《凉山州甘洛县田坝镇土壤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主要载体。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使可耕作土地的有效使用率日趋下降。与此同时,由于过去对耕地土壤的粗放经营,已对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污染。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性、可持续性以及提升耕地生产综合能力,亟待全面调查耕地质量现状。研究可采用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价体系,明确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现状、耕地基础生产能力,为区域耕地质量保护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安全生产、农业可持续发展等规划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土壤质量与生态农业管护相结合,以土壤肥力元素和重金属元素为主要评价指标,对田坝镇土壤综合质量级别进行评估,使田坝镇的土壤资源向经济和生态环境两个方面的优势持续高效地发展,致力于服务田坝镇政府部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美丽乡村。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评价区土壤肥力指标中,氮、磷、有机质、硒元素的含量水平较低,缺乏及较缺乏区域占26.59%、74.41%、75.23%、89.48%,土壤钾、硼、锰元素含量水平高,丰富及较丰富区域占66.97%、81.94%、79.76%;从空间上分布来看,钾、锰元素分布广泛且含量丰富,氮、磷、有机质元素含量整体上北部高于中部与南部地区,而硼、硒元素的含量显示中部与南部高于北部区域,呈现出明显地带分布特征。(2)土壤pH值整体上呈酸性和微碱性,处于pH值适宜范围内的土壤面积仅占16.33%;研究区整体上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较污染及污染区域面积极小,基本不存在大面积的污染,其中As、Hg含量数值高于自然背景值的面积分别达97.91%、98.00%,不存在As、Hg元素污染情况;Cr、Cu、Zn、Ni元素的含量稍微偏高,但总体也较低,低于一级的面积分别占72.32%、65.25%、52.91%、47.28%,上述元素基本不存在污染问题;Cd、Pb元素含量相对较高,数值高于自然背景值的区域分别占24.68%、8.26%,基本属于二级土壤。从空间上分布来看,上述元素含量较高的点零散分布,不存在集中污染状况。(3)通过土壤肥力等级评价得出田坝镇整体土壤肥力一般,二等肥力土壤分布较广,占到59.80%,土壤一等肥力区域仅占0.91%,呈零星分布于洼裂村北部与曙光村东南部,土壤肥力属于三等的区域占39.29%;研究区整体土壤环境质量属于一等,环境质量状况极佳;综合土壤肥力等级与土壤环境质量等级得出田坝镇土壤综合质量,研究区土壤综合质量总体一般。研究区域一等优质区域面积极少,一等水平占总采样点的0.91%,仅分布于洼裂村和曙光村,二等肥力适中面积占一半以上比例,其次是肥力贫乏的区域占39.29%,差等肥力水平区域为0%,其中曙光村土壤质量最好,以优良水平为主。(4)以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评价结果为数据支撑,坚持因地制宜、高效可持续的原则,对研究区农业开展生产区划及产业布局调整,将田坝镇农用地划分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绿色农产品基地和有机农产品基地。初步规划在洼裂村、青林村、玉门口村、石门村、罗咀村、兰池村、罗群村、殷家湾村、挖夯村皆可规划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在保证田坝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同时建设观光休养一体的的新兴农业;在洼裂村、青林村、玉门口村、石门村、罗咀村、兰池村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上述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极低,满足国家绿色食品基地的环境标准,同时区域内有较好的农业基础设施,可打造田坝镇绿色食品品牌;在罗群村、兰池村、罗咀村、石门村全部区域,以及青林村、玉门口村、挖夯村部分区域规划建设有机农产品基地,种植果蔬等有机农产品,形成田坝镇有机食品基地,为周边城镇稳定提供有机农副产品。
陆婷婷[10](2020)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应用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地质工作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日益突出,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切入点,发挥地质技术优势,不断拓宽服务领域,相继取得多项突破。本文以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成果应用推广为研究对象,以助力乡村振兴为切入点,分析现代农业、农村、农民现状,结合2014-2018年已开展的139个项目为研究内容,分析地质工作从几个方面支撑乡村振兴发展:加强土地质量调查,服务特色农业促进转型升级;加强水文地质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服务乡村生态宜居;加强农村水资源综合调查,服务乡村人畜饮水与农业用水安全;加强清洁能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服务新型乡村建设;加强地质灾害调查与预警支撑,服务城乡地质灾害防治;拓展城市地质调查工作范畴,服务乡村规划建设;系统开展农村地质科普工作,服务乡村文化振兴。通过分析安徽省农业、农村、农民相关数据,了解实现乡村振兴的需求现状,通过地质工作项目的资金投入情况、项目类型分布、区域特点、成果应用现状等内容,分析目前在成果应用过程中存在政策服务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完善,认识理念不先进,标准体系不健全,成果内容不丰富,成果资料不兼容,需求调研不充分,调查范围不全面等问题。分析目前成果应用比较好的案列,总结出提高成果应用效果的一些意见建议,发挥政府优势,建立成果转化应用平台;发挥制度优势,加强成果信息共享服务;发挥技术优势,强化数据资料二次开发;发挥保障优势,分类开展地质调查工作。并初步建立成果应用效果评价体系。
二、与元素丰缺有关的水文地球化学生态环境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元素丰缺有关的水文地球化学生态环境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七个畜牧业旗草原土壤水溶性Ca、Fe、Zn、Mg、K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土壤中钙元素的研究现状 |
1.1.2 土壤中铁元素的研究现状 |
1.1.3 土壤中锌元素的研究现状 |
1.1.4 土壤中镁元素的研究现状 |
1.1.5 土壤中钾元素的研究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2.1 土壤矿物质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
1.2.2 土壤矿物质元素含量在生态监测中的作用 |
1.2.3 土壤矿物质元素空间分布特征的土壤地球化学意义 |
1.2.4 草原土壤矿物质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对放牧活动的指导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4 研究区概况 |
1.4.1 呼伦贝尔市研究区概况 |
1.4.2 锡林郭勒盟研究区概况 |
1.4.3 乌兰察布市研究区概况 |
1.4.4 包头市研究区概况 |
二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采样方法 |
2.1.2 采样点信息 |
2.1.3 样品前处理 |
2.2 实验方法 |
2.2.1 含量测试 |
2.2.2 药品及仪器 |
三 结果与分析 |
3.1 采样点分布图 |
3.2 钙元素含量分析 |
3.2.1 各旗土壤钙元素含量结果 |
3.2.2 各旗土壤钙元素含量均值差异性与丰缺评价 |
3.2.3 地统计学克里金插值预测钙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
3.3 铁元素含量分析 |
3.3.1 各旗土壤铁元素含量结果 |
3.3.2 各旗土壤铁元素含量均值差异性与丰缺评价 |
3.3.3 地统计学克里金插值预测铁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
3.4 锌元素含量分析 |
3.4.1 各旗土壤锌元素含量结果 |
3.4.2 各旗土壤锌元素含量均值差异性与丰缺评价 |
3.4.3 地统计学克里金插值预测锌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
3.5 镁元素含量分析 |
3.5.1 各旗土壤镁元素含量结果 |
3.5.2 各旗土壤镁元素含量均值差异性与丰缺评价 |
3.5.3 地统计学克里金插值预测镁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
3.6 钾元素含量分析 |
3.6.1 各旗土壤钾元素含量结果 |
3.6.2 各旗土壤钾元素含量均值与丰缺评价 |
3.6.3 地统计学克里金插值预测钾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
四 讨论 |
4.1 荒漠草原区土壤元素含量特征 |
4.1.1 四子王旗元素含量特征 |
4.1.2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元素含量特征 |
4.1.3 荒漠草原元素含量特征讨论 |
4.2 典型草原区土壤元素含量特征 |
4.2.1 阿巴嘎旗元素含量特征 |
4.2.2 新巴尔虎右旗元素含量特征 |
4.2.3 新巴尔虎左旗元素含量特征 |
4.2.4 典型草原元素含量特征讨论 |
4.3 草甸草原区土壤元素含量特征 |
4.3.1 陈巴尔虎旗元素含量特征 |
4.3.2 鄂温克族自治旗元素含量特征 |
4.3.3 草甸草原元素含量特征讨论 |
五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华北平原典型污灌区土壤砷及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重金属元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1.2.2 控制砷及重金属土壤/水微界面过程的主要机制 |
1.2.3 污灌土壤砷及重金属的赋存与迁移转化研究现状 |
1.2.4 主要科学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2 地质背景 |
2.2.1 地质构造 |
2.2.2 地层岩性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孔隙水系统划分 |
2.3.2 水文地质特征 |
2.4 土壤与农业用水概况 |
2.4.1 土壤类型 |
2.4.2 农业灌溉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1.1 土壤样品采集 |
3.1.2 地下水样品采集与分析 |
3.2 实验方法 |
3.2.1 连续提取批实验 |
3.2.2 动态淋溶柱实验 |
3.2.3 静态吸附批实验 |
3.3 样品测试 |
3.3.1 土壤样品测试 |
3.3.2 水样测试 |
3.3.3 土壤微生物DNA提取与测序 |
4 土壤与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 |
4.1 土壤的理化特征 |
4.2 土壤砷及重金属的赋存特征 |
4.2.1 土壤剖面砷及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 |
4.2.2 表层土壤砷及重金属的赋存形态 |
4.3 浅层地下水的理化特征 |
4.3.1 主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
4.3.2 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土壤砷及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 |
5.1 柱实验土壤水砷及重金属的浓度变化 |
5.1.1 低水位(阶段Ⅰ)时的变化 |
5.1.2 高水位(阶段Ⅱ)时的变化 |
5.1.3 包气带/饱水带界面污染物运输通量估算 |
5.2 淋溶前后土壤砷及重金属赋存特征的变化 |
5.2.1 淋溶前后土壤砷及重金属赋存量的变化 |
5.2.2 淋溶前后土壤砷及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变化 |
5.3 PH对土壤砷及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 |
5.4 有机肥浸出液对砷及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 |
5.4.1 土壤水DOM荧光指数变化特征 |
5.4.2 土壤水DOM荧光组分识别与变化特征 |
5.4.3 土壤水DOM对砷及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
5.5 水位变化对砷及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 |
5.5.1 不同水位下土壤水DO含量变化 |
5.5.2 不同水位下土壤水砷及重金属含量变化 |
5.5.3 氧化还原条件改变对砷及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
5.6 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砷及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 |
5.6.1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
5.6.2 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 |
5.6.3 不同淋溶土壤代表性优势菌属的影响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污灌土壤砷的反应运移模拟 |
6.1 吸附动力学特征 |
6.1.1 吸附动力学曲线 |
6.1.2 吸附动力学模型 |
6.2 等温吸附特征 |
6.3 土壤吸附AS的影响因素 |
6.3.1 pH对As吸附的影响 |
6.3.2 共存离子对As吸附的影响 |
6.4 基于表面络合作用的土壤AS反应运移模拟 |
6.4.1 土壤As的表面络合模型 |
6.4.2 土壤As的反应运移模拟 |
6.5 对浅层地下水AS分布的启示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玫瑰香橙产地环境分析 ——以万州区甘宁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环境对柑橘生长的影响 |
1.2 地形对柑橘生长的影响 |
1.3 土壤中元素的迁移富集规律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样品采集和化验 |
3.3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
3.4 岩石-土壤-玫瑰香橙重金属富集规律 |
3.5 玫瑰香橙的品质影响因素分析 |
第4章 玫瑰香橙产地环境质量评价 |
4.1 表层土壤基本情况 |
4.2 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等级评价 |
第5章 重金属元素在岩石-土壤-玫瑰香橙间的富集情况 |
5.1 岩石中重金属含量统计 |
5.2 根系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统计 |
5.3 玫瑰香橙树体重金属含量统计 |
5.4 岩石-土壤重金属元素富集特征 |
5.5 土壤-玫瑰香橙树体重金属元素富集特征 |
第6章 环境因子对玫瑰香橙品质的影响 |
6.1 环境因子 |
6.2 玫瑰香橙品质 |
6.3 相关性分析 |
第7章 影响玫瑰香橙品质的关键环境因子 |
7.1 玫瑰香橙外在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
7.2 玫瑰香橙内在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
7.3 玫瑰香橙功能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4)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方法、途径研究 |
1.2.2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研究 |
1.2.3 基于地质背景的岩石-土壤-植被系统研究 |
1.2.4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相关研究 |
1.2.5 研究现状与进展评述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关于可持续发展 |
2.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2.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外延 |
2.1.3 世界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增权理论 |
2.2.3 比较优势理论 |
2.2.4 产业经济理论 |
2.2.5 规模经济理论 |
第三章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概况 |
3.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
3.1.1 地形地貌 |
3.1.2 气象水文 |
3.1.3 土壤 |
3.1.4 社会经济 |
3.2 地质背景概况 |
3.2.1 地层 |
3.2.2 构造 |
3.2.3 岩浆岩 |
3.2.4 区域地质发展史 |
第四章 支撑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分析 |
4.1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4.1.1 地质遗迹资源基础 |
4.1.2 旅游开发基础 |
4.1.3 文化资源基础 |
4.1.4 社会经济基础 |
4.2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模式 |
4.2.1 樱之崮田园综合体-“农业+” |
4.2.2 百泉峪-社区增权型 |
4.2.3 金线河-“景区带村” |
4.2.4 椿树沟-“IP+旅游” |
4.3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 |
4.3.1 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
4.3.2 坚持利益共享原则 |
4.3.3 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 |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基于岩石背景的果品种植适宜性研究 |
5.1 样品采集、测试和数据分析 |
5.1.1 采样地点与蜜桃品种选择 |
5.1.2 样品采集 |
5.1.3 样品测试及依据 |
5.1.4 数据分析 |
5.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2.1 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
5.2.2 页岩地球化学特征 |
5.2.3 石灰岩地球化学特征 |
5.3 蜜桃种植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5.3.1 耕作层土壤特征 |
5.3.2 土壤风化指数 |
5.3.3 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5.3.4 土壤地球化学元素有效量和有效态分析 |
5.3.5 不同类型岩石分布区土壤的有效态含量和全量相关性分析 |
5.3.6 不同类型岩石分布区土壤理化参数与土壤全量相关性分析 |
5.4 蜜桃品质指标分析 |
5.4.1 品质评级与蜜桃地球化学元素相关性分析 |
5.4.2 不同岩石分布区土壤理化参数与蜜桃地球化学元素相关性分析 |
5.4.3 土壤的理化参数与蜜桃的品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
5.5 地球化学元素在岩石-土壤-植被之间的迁移与富集 |
5.5.1 元素从岩石到土壤的迁移 |
5.5.2 元素从土壤到蜜桃的迁移 |
5.6 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果品适宜性种植分析 |
5.6.1 绿色食品标准检测 |
5.6.2 不同区域“岩石-土壤-植物”的元素迁移规律 |
5.6.3 作物适宜种植区规划 |
第六章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6.1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1.1 管理制度尚不健全 |
6.1.2 地质公园科学意义认识不足 |
6.1.3 主导产业尚未成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
6.1.4 地质公园旅游还没形成产业 |
6.1.5 社区发展与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融合性差 |
6.2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6.2.1 地质公园管理体制创新与政策扶持 |
6.2.2 加强地质公园科研工作和科普活动的开展 |
6.2.3 地质公园主导产业结构调整 |
6.2.4 地质旅游发展构想 |
6.2.5 地质公园社区共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红碱淖流域地下水循环机理及湖水位动态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湖面面积解译与湖水位预测 |
1.2.2 地下水循环研究 |
1.2.3 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作用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手段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象水文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2.4.1 地质构造 |
2.4.2 地层岩性 |
2.4.3 水文地质条件 |
2.5 水资源开采利用现状 |
2.5.1 地表水开采利用现状 |
2.5.2 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 |
2.6 红碱淖湿地保护区 |
2.6.1 湿地资源 |
2.6.2 动植物资源 |
2.6.3 红碱淖湖面变化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红碱淖面积及水位预测 |
3.1 遥感解译湖面面积 |
3.3.1 红碱淖湖面面积 |
3.3.2 察汗淖面积变化 |
3.2 红碱淖湖水位分析 |
3.2.1 湖水位与气象因素 |
3.2.2 湖水位与地下水位 |
3.2.3 小波相干 |
3.3 湖水位动态预测 |
3.3.1 梯度推进决策树原理 |
3.3.2 湖水位变化分析及预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红碱淖流域水化学特征 |
4.1 地表水水化学分析 |
4.1.1 地表水水化学特征 |
4.2 地下水水化学分析 |
4.2.1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
4.2.2 地下水水化学形成作用 |
4.2.3 矿物溶解分析 |
4.2.4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 |
4.3 基于SOM的地下水化学季节变化 |
4.3.1 SOM聚类 |
4.3.2 聚类水化学类型分析 |
4.3.3 时空变异性 |
4.4 同位素特征 |
4.4.1 氢氧同位素 |
4.4.2 氚同位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红碱淖流域地下水循环机理 |
5.1 剖面水文地质条件 |
5.1.1 剖面TDS浓度变化 |
5.1.2 剖面同位素变化 |
5.2 剖面水化学特征 |
5.3 锶同位素特征 |
5.3.1 锶同位素及锶含量 |
5.3.2 地下水锶同位素特征 |
5.4 剖面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5.5 地下水循环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下水补给红碱淖湖水量 |
6.1 地下水系统概念模型 |
6.1.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6.1.2 数学模型 |
6.2 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 |
6.2.1 模拟期选择 |
6.2.2 定解条件处理 |
6.2.3 源汇项处理 |
6.2.4 水文地质参数分区 |
6.2.5 模型的识别与检验 |
6.2.6 地下水均衡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矿井水中典型重金属形成机理与被动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重金属来源分析 |
1.2.2 煤层与岩石中典型重金属的含量与赋存形态 |
1.2.3 水岩作用 |
1.2.4 矿井水中重金属被动处理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我国矿井水中典型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征 |
2.1 我国矿井水中重金属超标统计 |
2.2 典型重金属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2.2.1 典型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 |
2.2.2 典型重金属水化学特征 |
2.3 我国矿井水中典型重金属超标情况 |
2.2.1 典型重金属数据统计 |
2.2.2 典型重金属超标煤矿分布 |
2.4 我国矿井水中典型重金属分布 |
2.4.1 我国矿井水中典型重金属分布特征 |
2.4.2 我国矿井水中典型重金属分布特征分析 |
2.5 小结 |
3 敏东一矿矿井水中典型重金属来源分析 |
3.1 研究区背景及样品采集 |
3.1.1 水文地质条件 |
3.1.2 充水水源及充水通道 |
3.1.3 研究区水样采集 |
3.2 矿井水水源判别 |
3.2.1 水化学特征 |
3.2.2 同位素特征 |
3.2.3 水化学作用 |
3.3 典型重金属来源定性分析 |
3.3.1 各含水层典型重金属浓度 |
3.3.2 多元统计分析 |
3.3.3 综合聚类分析 |
3.4 典型重金属来源定量解析 |
3.4.1 煤与岩石典型重金属浸出实验 |
3.4.2 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 |
3.4.3 典型重金属来源 |
3.5 小结 |
4 煤与岩石中典型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溶出规律 |
4.1 典型重金属的赋存与溶出概述 |
4.1.1 典型重金属的赋存 |
4.1.2 矿物溶出作用概述 |
4.2 煤与岩石典型重金属的含量与赋存特征 |
4.2.1 煤与岩石样品采集与检测 |
4.2.2 煤层典型重金属含量与赋存 |
4.2.3 砂岩中典型重金属含量与赋存 |
4.3 水-岩(煤)作用下典型重金属的溶出 |
4.3.1 水-煤/岩相互作用模拟试验 |
4.3.2 煤层中典型重金属溶出 |
4.3.3 砂岩中典型重金属的溶出 |
4.4 水-岩(煤)作用下典型重金属溶解释放规律 |
4.4.1 煤/岩中典型重金属溶出数学模型 |
4.4.2 煤与砂岩典型重金属溶出对比 |
4.5 小结 |
5 典型重金属溶解释放动力学 |
5.1 试验方案 |
5.1.1 物理模拟方案 |
5.1.2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方案 |
5.2 不同环境条件对典型重金属溶出的影响 |
5.2.1 pH值对典型重金属溶出的影响 |
5.2.2 Eh值对典型重金属溶出的影响 |
5.2.3 温度对典型重金属溶出的影响 |
5.2.4 粒径对典型重金属溶出的影响 |
5.3 典型重金属溶解动力学 |
5.3.1 溶解动力学理论 |
5.3.2 不同条件下典型重金属溶解动力学分析 |
5.3.3 典型重金属溶解动力学方程 |
5.4 典型重金属的溶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5.4.1 不同pH溶出模拟 |
5.4.2 不同温度溶出模拟 |
5.4.3 不同条件下典型重金属形态与价态 |
5.5 小结 |
6 典型重金属的被动处理技术 |
6.1 重金属吸附理论 |
6.1.1 重金属吸附概念 |
6.1.2 吸附动力学基础 |
6.2 典型重金属吸附材料的优选 |
6.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2.2 结果与分析 |
6.3 不同材料的吸附性能 |
6.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3.2 吸附动力学 |
6.3.3 等温吸附 |
6.3.4 不同因素对吸附的影响 |
6.4 不同材料的吸附机理 |
6.4.1 椰壳生物炭的吸附机理 |
6.4.2 粉煤灰的吸附机理 |
6.4.3 腐殖土的吸附机理 |
6.5 吸附材料混合配比研究 |
6.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5.2 混配试验结果与分析 |
6.6 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野外、室内试验照片及统计数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成分时空演化规律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水文地球化学研究 |
1.2.2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研究 |
1.2.3 灌区地下水环境 |
1.2.4 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 |
1.2.5 关中平原地下水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象水文 |
2.4 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 |
2.4.1 地层系统 |
2.4.2 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结构 |
第三章 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时空演化及成因分析 |
3.1 数据来源及质量检验 |
3.2 水样点分布情况 |
3.3 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特征 |
3.3.1 地下水化学类型统计 |
3.3.2 基于GIS模型的水化学类型时空分布 |
3.4 关中平原水化学组分来源及形成机理 |
3.4.1 物质来源 |
3.4.2 离子来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环境背景值的地下水化学演化 |
4.1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概念 |
4.2 水环境单元的划分 |
4.3 研究方法 |
4.3.1 非参数方法 |
4.3.2 参数方法 |
4.4 环境背景值 |
4.4.1 数据统计特征 |
4.4.2 环境背景值计算结果 |
4.4.3 阈值的确定 |
4.5 基于环境背景值的水化学演化规律 |
4.5.1 空间特征 |
4.5.2 时间特征 |
4.5.3 背景水质评价 |
4.5.4 污染评价 |
4.6 小结 |
第五章 关中平原典型灌区地下水化学研究 |
5.1 典型灌区的概况 |
5.1.1 泾惠渠灌区 |
5.1.2 宝羊灌区 |
5.2 研究方法 |
5.2.1 均衡区的确定 |
5.2.2 地下水水均衡与盐分均衡原理 |
5.3 典型灌区的水盐均衡 |
5.3.1 泾惠渠灌区水盐均衡计算 |
5.3.2 宝羊灌区水盐均衡计算 |
5.3.3 泾惠渠灌区与宝羊灌区盐分均衡比较 |
5.4 盐分差异影响因素 |
5.4.1 地形地貌 |
5.4.2 地质与水文地质因素 |
5.4.3 均衡项盐分 |
5.4.4 灌溉历史 |
5.5 灌溉对地下水化学的影响 |
5.5.1 灌区地下水的盐分迁移 |
5.5.2 灌区氢氧同位素特征 |
5.6 灌区水化学成分形成机制 |
5.6.1 研究方法 |
5.6.2 泾惠渠灌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5.6.3 宝羊灌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5.7 灌区地下水管理举措 |
5.8 小结 |
第六章 关中平原地下水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6.1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
6.2 关中平原浅层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 |
6.2.1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模型参数 |
6.2.2 水质特征分析 |
6.2.3 致癌风险评估 |
6.2.4 非致癌风险评估 |
6.2.5 基于Monte Carlo的不确定性分析 |
6.2.6 敏感性分析 |
6.3 基于健康风险的地下水质安全保障管理措施 |
6.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8)重庆市荣昌区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元素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养分研究现状 |
1.2.2 土壤肥力评价概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2.1.1 研究区位置 |
2.1.2 自然地理 |
2.1.3 社会经济条件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大地构造 |
2.2.2 区域地层 |
2.2.3 区域构造 |
2.3 研究区土壤类型及地球化学特征 |
2.3.1 土壤类型及分布 |
第3章 材料和方法 |
3.1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
3.1.1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
3.1.2 样品测定方法 |
3.2 研究方法 |
3.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2 土壤养分分析 |
3.2.3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土壤养分的地球化学特征 |
4.1.1 土壤养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不同条件下土壤养分特征 |
4.2.1 不同用地类型的土壤养分分布 |
4.2.2 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养分分布 |
4.2.3 不同母岩的土壤养分分布 |
4.3 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 |
4.4 土壤肥力综合研究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凉山州甘洛县田坝镇土壤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质量定义 |
1.2.2 土壤质量评价 |
1.2.3 生态农业区划 |
1.2.4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样品采集 |
1.4.2 样品测定 |
1.4.3 数据处理与图件编制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地质特征 |
2.1.4 土壤资源 |
2.1.5 气候资源 |
2.1.6 水文条件 |
2.2 社会经济条件 |
2.2.1 人口及行政区划 |
2.2.2 经济及土地利用状况 |
第3章 土壤元素含量与空间分布特征 |
3.1 表层土壤元素全量特征 |
3.2 土壤肥力指标分级与空间分布 |
3.2.1 大量元素分级与空间分布 |
3.2.2 微量元素分级与空间分布 |
3.3 土壤环境指标分级与空间分布 |
3.3.1 酸碱度分级与空间分布 |
3.3.2 重金属元素分级与空间分布 |
第4章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
4.1 评价方法 |
4.1.1 主成分分析 |
4.1.2 隶属度函数模型 |
4.1.3 PCA-FCE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
4.2 土壤指标评价 |
4.2.1 评价指标权重值 |
4.2.2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
4.2.3 土壤环境综合评价 |
4.3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
第5章 基于土壤质量的生态农业区划 |
5.1 区划原则 |
5.2 区划依据 |
5.3 生态农业区划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乡村振兴视域下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应用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概念 |
二、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的概念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一、公益性地质成果应用存在的理论 |
二、公益性地质成果服务运行理论 |
第三章 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应用现状 |
第一节 地质勘查工作形势分析 |
一、全国地质勘查投入情况 |
二、安徽省地质勘查投入情况 |
第二节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概况 |
一、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基本情况 |
二、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投入呈下降趋势 |
三、公益性地质工作开展情况 |
四、近几年公益性地质工作取得的成果 |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对地质工作的需求 |
一、安徽省农业、农村、农村基本情况 |
二、“乡村振兴”战略对地质工作需求分析 |
第四节 地质成果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现状 |
一、地质成果服务农业,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工作现状 |
二、地质成果服务农村,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现状 |
三、地质成果服务农民,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现状 |
第四章 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应用典型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地质成果转化应用实例 |
一、安徽省庐江县矾山-泥河地区富硒土壤资源调查 |
二、皖江经济带特色农产品地质环境背景调查及产业区划 |
三、皖江经济带地热资源调查评价 |
第二节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地质成果转化应用实例 |
一、砀山县高标准基本农田水文地质调查评价 |
二、安徽省天然矿泉水资源调查评价 |
三、皖江经济带致灾特殊土工程地质条件调查与区划 |
第三节 助力脱贫攻坚,地质成果转化应用实例 |
一、安徽省太湖县重点地区地热资源调查评价 |
二、砀山酥梨产地地质背景调查评价 |
三、六安市金安区江淮分水岭缺水乡镇地下水供水示范工程 |
四、西藏山南地区错那、措美、浪卡子三县1:5万地质灾害调查 |
第五章 研究地质成果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
第一节 地质成果应用存在的问题 |
一、省公益性项目设置存在的问题 |
二、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一、政策服务不到位,没有对接地方需求 |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无法有效跟进落实 |
三、认识理念不先进,造成项目布局不科学 |
四、工作程度不高,无法满足部门需求 |
五、成果资料不兼容,导致利用效率不高 |
六、需求调研不充分,成果利用针对性不强 |
第六章 加强地质成果转化应用对策 |
第一节 完善制度体制建设 |
一、发挥政府优势,建立成果转化应用平台 |
二、发挥制度优势,加强成果信息共享服务 |
三、发挥技术优势,强化数据资料二次开发 |
四、发挥保障优势,分类开展地质调查工作 |
第二节 构建地质成果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工作模式 |
一、成功案例经验启示 |
二、构建地质成果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工作模式 |
第三节 构建地质成果应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一、指标体系的作用 |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与元素丰缺有关的水文地球化学生态环境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七个畜牧业旗草原土壤水溶性Ca、Fe、Zn、Mg、K分布特征研究[D]. 于杰.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华北平原典型污灌区土壤砷及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D]. 魏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3]玫瑰香橙产地环境分析 ——以万州区甘宁镇为例[D]. 张云逸. 西南大学, 2020(01)
- [4]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D]. 蔡胤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5]红碱淖流域地下水循环机理及湖水位动态预测研究[D]. 吴初.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6]矿井水中典型重金属形成机理与被动处理技术研究[D]. 王甜甜.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0(08)
- [7]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成分时空演化规律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D]. 高燕燕. 长安大学, 2020
- [8]重庆市荣昌区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元素评价[D]. 李华容.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9]凉山州甘洛县田坝镇土壤生态地球化学评价[D]. 向莉莉.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10]乡村振兴视域下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应用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D]. 陆婷婷.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