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铝工业自动配料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康志军,周康军[2](2020)在《氧化铝智能制造——低温拜耳法配料系统在线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低温拜耳法氧化铝智能配料系统主要是通过NK、ak自动在线分析仪的研究与应用,结合实际生产工艺技术参数建立配料工序的智能化控制模型,利用智能化控制模型实现配料系统的智能化控制,达到配料系统生产工艺智能化控制的目标。实现即时分析检测指标,确保指标的准确性、及时性、客观性,同时,为自动控制创造条件,降低单位氧化铝的人力成本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企业的智能制造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
许磊[3](2020)在《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水泥生料配料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泥生料配料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重要工序之一,合理的原料配比更是后续水泥熟料煅烧的重要物质基础和质量保障。在如今矿产资源日益紧张的工业生产背景下,合理利用矿山资源和降低生产成本成为水泥生产企业日渐关注的焦点问题。而水泥生料配料作为矿物原材料消耗调度和保证熟料烧成质量的中间环节,是实现满足生产质量要求和降低原材料成本的重要突破口。水泥生料配料首先需要根据熟料三个目标率值对原燃料的配比进行计算,该计算过程主要以质量和成本为目标,利用所得配比为出磨生料提供质量目标和配煤比例。从而在后续生产过程中,仅需按照生料质量目标要求对入磨物料配比进行调整,即可满足原定的配煤比例。并且出磨生料至少需要同时满足三个目标率值,从而入磨原材料配比的调整过程中也具有多变量、多约束和多目标等特点,结果造成人工计算量大且生料质量产生剧烈波动等问题。水泥企业为控制出磨生料质量大都安装有生料检测设备,主要有离线分析仪和在线分析仪两种。离线分析仪中的荧光分析仪具有检测滞后的缺点,而在线分析仪中的近红外分析仪也存在无法确定入磨原材料成分的问题,导致生料配料过程受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为实现水泥企业提高生产质量和降低成本的目的,本文针对原燃料的配比计算和生产过程中入磨物料配比的调整进行了多目标优化研究。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设定水泥生料原材料初始配比和生料质量控制目标值,本研究以化验室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基于遵循“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的多目标配料优化模型。该模型以提高水泥质量和降低原材料成本为目标函数,并以实际生产工艺要求为约束条件,实现了水泥生料配料的多目标优化。本研究选用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遗传算法对上述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相应的Pareto最优解集。从中选取合理的原燃料初始投料配比后,以此作为设定出磨生料质量控制目标值和原燃料下料比例的基础技术数据。(2)针对离线分析仪检测滞后的弊端,本研究发现了有效的磨机相关变量对生料氧化钙成分进行监测,从而避免因检测和调整周期过长导致生料质量波动大等问题。为进一步量化磨机变量参考标准,本文建立了基于LS-SVM的生料氧化钙测量模型。以该模型测量值与生产目标值差值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基于离线分析仪的生料配料优化专家系统,从而对生料氧化钙含量的稳定性进行优化控制,实现调配过程中原材料配比的优化设定。(3)针对在线分析仪磨后应用过程中存在原材料成分不确定性影响,本文分析并提取了原材料配比和氧化物的实时数据,提出一种新的原材料成分计算策略。该方案解决了计算过程中数据维数过多和掩盖数据真实波动等问题,提高了原材料成分计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出磨生料四种氧化物成分与控制目标差值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配料多目标优化模型。经处理转换为单目标优化模型之后,选取SQP优化算法对原材料配比进行求解,以此确保水泥出磨生料质量的合格与稳定。(4)根据文章的研究成果,利用VB编程语言、Freelance 2019软件和SQL Server2008数据库进行软件编程和数据存储。主要设计开发了优化界面、原材料成分计算程序和基于生料CaO测量模型的配料优化专家系统模块,并利用CBF软件搭建的仿真平台测试程序运行效果,以验证本研究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胡永恒[4](2020)在《电瓷生产原料制备环节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工陶瓷简称电瓷,是一种瓷质的电绝缘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机械强度,是发展电力工业所必需的绝缘子材料,是高压输变电和铁路轨道交通的关键部件。我国虽然是绝缘子制造大国,但大而不强,大部分工厂都是采用传统的人工生产方式,与国外相比,自动化生产水平低、能耗高、劳动效率低。绝缘子不仅应用环境恶劣,而且生产周期长,生产工序多,电瓷原料制备部分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配料研磨环节、泥浆混合均化压滤环节和陈腐运转环节,压滤机作为其中泥浆混合均化压滤环节的关键设备,其对泥浆压滤效果的好坏对后面的陈腐运转环节有着直接影响。其中,压滤机压滤后的滤饼的含水量作为衡量压滤效果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够直接反映出压滤机对泥浆的压滤状况。因此,通过检测滤饼中的含水量来实现对滤饼的含水量控制,对保证后续陈腐运转环节陈腐效果的好坏以及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由于压滤机的滤饼含水率无法直接测量,多是根据经验通过泥浆比重、压滤时间、室温、滤饼外观等因素人工进行判断,缺点是无法具体得到滤饼的含水率,对后面的生产环节产生的影响无法精确把控,因此,滤饼含水量的检测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以江西省某电瓷生产线为应用背景,为其设计一条大规模超特高压用绝缘子智能化生产线的原料制备环节,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原料制备环节各个工段的自动化水平,采用软测量技术,建立基于最小二成支持向量机的滤饼含水率软测量模型并进行仿真,最后使用C#进行软件编程,实现滤饼含水率软测量。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针对滤饼含水率预测的问题,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进行软测量研究,基于电瓷原料制备环节的工艺分析与操作经验,确定模型特征变量,并用粒子群算法通过适应度函数的迭代优化了最小二乘向量机参数。为避免粒子群算法迭代时陷入局部优化,加入了随机变异粒子,同时又加入了惯性权重参数,使迭代效率增加。通过仿真进行了和神经网络与传统支持向量机的对比。采用C#编程语言开发了压滤机滤饼含水率软测量软件,包含了用户登录系统和滤饼含水率软测量两个模块,实现了与电瓷原料制备环节滤饼含水率的预测。针对电瓷生产线原料制备环节自动化改造的问题,首先分析了电瓷原料制造工艺特点,按照系统的控制要求,规划了完整的设计思路,并针对电瓷生产工艺的特点与控制难点进行了逻辑控制分析。其次完成了系统的设计选型,确定了现场控制器与每个I/O站其使用的模件型号,对每个生产环节的I/O点数进行统计,确定了系统的配置清单。最后选用ABB公司提供的Industrial IT系统的CBF组态软件进行DCS的组态编程,主要包括系统项目树的建立、系统硬件配置的设置与系统网络配置的设定,根据工艺制定逻辑控制策略并使用多种编程语言进行编程,最后将操作员站界面与工程师站控制编程连接,从而建立完善的DCS控制系统。根据系统结构设计,数据通信采用传输速率为10Mb/s的工业以太网(遵循TCP/IP协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通信采用环形总线网络。现场控制器与I/O站之间的通信采用PROFIBUS-DP现场总线协议,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从运行监控的设计来看,系统更实用、功能更强大、操作更方便,整个系统支持多种现场总线,并提供了OPC网关,提高了系统的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使用户系统能够集成更多的选项。最后,将该系统应用于生产现场。结果表明,此系统可实现电瓷原料制备环节的智能自动化生产,软件程序可实现对滤饼含水率的软测量工作。本课题研究成果对于提高电瓷质量、提高产量和效率,对电瓷原料制备控制和自动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王一丰[5](2020)在《水泥熟料煅烧过程先进控制策略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泥熟料煅烧过程是水泥生产的核心生产过程,通过预热、分解、烧成和冷却等生产环节,使生料成为熟料。该过程具有多变量、强耦合和大滞后的特点,常规控制策略常常难以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为提高控制品质,实现节能降耗,论文在调研实际生产问题的基础上,完成了水泥熟料煅烧过程先进控制策略的设计与实现。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开发工作:1、根据水泥熟料煅烧过程多变量、强耦合的特点,设计了包含基础先控回路与参数优化调节两个控制层级的先进控制方案,由基础先控回路提高关键参数控制品质,由参数优化模块完成设定值优化计算,再由参数调节回路完成设定值调整。2、完成了基础先控回路的先进控制方案设计与实现。采用PID控制策略,实现了二室篦床压力与G11风机电流的篦冷机熟料料层厚度的选择控制,完成了 PID控制器参数整定;采用阶梯式广义预测控制策略,实现了分解炉出口温度与五级下料管出口温度的分解炉炉温选择控制,完成了预测控制器参数整定;采用PID控制策略,实现了回转窑窑头喂煤量的自动控制,完成了 PID控制器参数整定。3、利用神经网络建立了窑电流模型,并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了参数优化模块,优化了基础先控回路的设定基准值。设计并采用自适应模糊控制策略实现了参数调节回路,并在基础先控回路设定基准值的基础上,用该回路完成了相关先控回路设定值的调整。4、利用生产现场已有条件,设计并实现了水泥熟料煅烧过程先进控制系统。构建了硬件平台,实现了软件用户图形界面、数据通信模块与核心功能模块,并将先进控制系统投入工程应用。投运结果表明,关键参数的控制品质明显改善,节能效果显着。
陈荣淋[6](2020)在《工程废土在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中的资源化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废土数量成几何级速度增长,目前工程废土处理方式仍以填埋为主资源化利用为辅,导致大量土地被占用,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工程废土在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中的资源化利用是以工程废土作为主要基材,通过合理的材料改性和构造设计优化,并结合现代化制造工艺生产新型节能墙材的创新技术手段,可为工程废土的再利用和建筑物降耗节能提供参考。对响应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留住青山绿水”的号召,改善人居环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工程废土的矿物及化学成分、颗粒分布、可塑性、酸碱度及有机质含量等特性对制砖技术的选定和产品的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在考虑节能环保和工艺成本的前提下,分析确定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以中性或弱碱性工程废土为原材料、水泥为改性固化剂,采用非烧结的半干法液压砖机静压压制成型工艺。(2)工程废土改性单因素试验研究表明,成型压力、混合料含水率、水泥和细石掺量均对其抗压强度和表观密度产生较大影响。在考虑材料性能和成本控制的前提下,成型压力、混合料含水率、水泥和细石掺量等影响因素都存在最优取值范围。本文所用工程废土改性方案中各影响因素的最优取值范围分别为成型压力15MPa~25MPa、混合料含水率10.5%~12.5%、水泥掺量8%~12%、细石掺量3%~6%。(3)基于响应面法进行工程废土改性优化研究,结果显示成型压力、混合料含水率、水泥和细石掺量对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软化系数等指标的影响显着程度均不相同,且存在交互作用。结合试验数据构建的改性工程废土指标回归模型适用于改性方案的优化和指标响应值预测,预测误差为6.07%。(4)通过单砖轴压数值仿真试验和稳态传热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不同构造设计方案在抗压强度、强重比、Mises应力分布、损伤破坏形态、单砖当量热阻、单砖当量导热系数、墙体传热系数、热阻重量比、热流路径及热流密度等各方面的差异和优劣。综合考虑力学性能、热工性能及模具成本等因素,确定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的最优砖型构造设计。(5)对材料改性和构造设计优化后的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进行试制和技术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外观质量良好,且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能够达到技术规范要求:尺寸大小偏差不大于1mm,表观密度为1192.4kg/m3,抗压强度为5.94MPa,抗压强度变异系数为0.02,吸水率为7.92%,相对含水率为24.2%,碳化系数和软化系数分别为0.87和0.86,墙体传热系数为1.473W/(m2?K),放射性核素限量内照射指数和外照射指数分别为0.3和0.5。(6)通过生产工艺流程、工厂规划布局、设备选用、产品质量控制方法及标准等方面研究,确保新生生土基保温空心砖批量产品的质量。针对砌筑或抹灰砂浆稠度及砌筑工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提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要点,为市场推广应用提供借鉴。综上,工程废土在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中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和推广应用价值。
马玉锋[7](2020)在《水泥窑协同处置矿化垃圾等固废时二恶英排放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推动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技术的快速发展,本文从污染物控制的角度出发,采用实验室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对水泥窑协同处置矿化垃圾等固废烟气中二恶英与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排放特性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得到了一系列有价值和参考意义的数据与结论,主要包括:(1)研究了不同掩埋龄期的矿化垃圾和模拟的垃圾衍生燃料(RDF)的理化特性和热力学特性,包括物理组分、热值、氯含量、重金属含量、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等。其中矿化垃圾氯含量>1%,且Cu的含量>200 mg kg-1,但是热值高达25 MJ kg-1,因此具有能源化利用优势。(2)本文在小试水泥窑上开展了水泥窑不同点位投加不同矿化垃圾和RDF时,悬浮预热器各级和分解炉处烟气中二恶英和重金属的生成与排放特性研究。研究发现,悬浮预热器第一级重金属的排放浓度均有所上升,其中Hg上升了2.5-20倍。协同处置掩埋龄期越久的矿化垃圾烟气中二恶英毒性当量浓度越高,最高达到0.72 ng I-TEQ m-3。(3)本文在实际水泥窑厂研究了未协同处置固废(16组)和协同处置固废(18组)水泥窑烟气中二恶英的排放与分布规律,并借助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的分析方法来进一步对比分析协同处置固废二恶英的排放特征差异性。研究发现,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前二恶英毒性当量在0.006-0.828 ng I-TEQ m-3之间,平均值为0.115 ng I-TEQ m-3;协同处置固废后毒性当量在0.002-0.559 ng I-TEQ m-3之间,平均值为0.12 ng I-TEQ m-3。造成平均值超过0.1 ng I-TEQ m-3国家标准的原因是个别厂二恶英排放超过0.5 ng I-TEQ m-3,提升了整体的平均值,因此对于所有的研究结果来说平均值并不能客观的反应出所有厂的真实排放水平。整体来说,协同处置固废后烟气中二恶英毒性当量浓度的中位数从0.015上升到0.033 ng I-TEQ m-3。就二恶英同分异构体的分布来看,协同处置固废前,烟气中二恶英质量浓度的贡献主要来自高氯代的二恶英,而毒性当量的贡献主要来自2,3,4,7,8-PeCDF;协同处置固废后,除个别厂低氯代二恶英同分异构体对质量浓度的贡献率有所上升外,其他仍以高氯代为主。个别厂烟气中2,3,7,8-TCDF对二恶英毒性当量的贡献率很大,甚至超过2,3,4,7,8-PeCDF。
王长虹[8](2017)在《铝用预焙阳极煅烧工艺的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预焙阳极(简称阳极)是铝电解槽的“心脏”,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铝电解生产能否正常进行及能耗的高低。煅烧作为阳极生产的第一道重要工序,其工艺控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煅后焦的质量,这是能否生产出优质阳极产品的关键。因此对煅烧工艺的研究和优化控制一直是国内外同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以索通公司煅烧车间的28罐顺流式煅烧炉作为基础,对煅烧炉的生产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技术创新等工作入手,对煅烧炉的工艺质量控制、附属设备的改造、尾气的收集利用、尾气的处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对煅后焦的质量对阳极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系统研究了稳定、提高煅后焦质量的方法。通过自动配料系统在煅烧工序的应用,以及对煅烧炉调温方式的调整、设备的改进等手段,煅前焦的灰分、挥发分等指标的波动范围由0.12-0.5%缩小到了 0.15-0.3%之间;煅后焦粉末比电阻的波动范围从450-520μΩm稳定到了470-500μΩ·m之间,真比重从2.04-2.12g/cm3稳定到了 2.07-2.10g/cm3之间,为生产优质的阳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对工艺的改进、调整,阳极电阻率从60μΩ·m以内稳定在了 56μΩ·m以内,体积密度保持在了 1.6g/cm3以上,空气渗透率降到了1.5npm以内,阳极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一级品质量要求,并能很好的满足国外客户的更高质量要求。通过罐式煅烧炉节能技术的应用,将罐式炉的炭质烧损从3-4%降低到了 0.5-1%,有效提高了石油焦的投入产出比。本文对煅烧炉排放烟气的回收利用以及处理进行了研究,通过余热回收,烟气得到有效利用,每年可实现发电3600多万kWh用于公司生产、生活使用,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脱硫设备对烟气的处理,S02的排放浓度降到了100mg/m3以内,达到了行业先进水平。
鞠云鹏[9](2016)在《马蹄焰玻璃窑炉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蓄热式马蹄焰玻璃窑炉是我国日用玻璃行业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炉型。与其它炉型相比,炉体有一对蓄热室、窑体体积较小、投资相对少、炉体散热量也相对较小。玻璃窑炉作为高耗能设备,其生产过程中的高产量、高质量、高寿命、低能耗、低污染是国内外厂家一直关注的问题。要实现“三高两低”目标,就要抓好配料和窑炉的控制环节。因此,从理论方面对配料过程的混合均匀度、窑炉的数学模型及窑炉控制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为不同炉型在不同工艺要求下的设计理论和生产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以马蹄焰玻璃窑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马蹄焰玻璃窑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估算和实际工况实测的温度分布的前提下,通过浮力修正的湍流k??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连续性方程来表示气流场的三维数学模型。在收敛的气流场的基础上,温度场模型通过蓄热室不同方位气体流量数据来解决热量交换的计算问题,进而得出窑炉中蓄热室的工作状况。窑炉对象的复杂主要体现在运行过程中各参数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进而会加大控制的难度。以不变性原理解耦算法为基础,温度、压力耦合系统可变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单变量系统,进而可以实现对两个子系统进行单独控制的目的。以解耦后的温度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可表示为以燃料流量为输入量,以温度测量值为输出量的带控制量的自回归模型。在对模型的辨识过程中,为防止单种辨识方法具有片面性,分别采用批处理最小二乘法、递推最小二乘法、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梯度校正参数估计法对模型进行辨识。为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采用交叉验证法对模型进行检验,即不采用辨识过程中所用的输入输出数据,将新采集的输入数据施加于模型,并将模型输出数据与实际输出数据进行对照,以决定辨识模型的优劣。同时根据不同辨识方法的应用场合,最终决定出模型参数。由于新辨识出的模型是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形式,为方便研究系统在控制系统作用下的响应情况,根据实数位移定理,首先将差分方程转化为z域内的数学模型,然后再根据z与s的关系(Tsez?),即可转化为复数域内的数学模型。基于所得到的复数域内的窑炉温度数学模型,分别进行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将单位阶跃函数作用于对象,结果表明:自平衡对象存在稳态偏差,系统最终稳态值不等于1。同时由于缺乏调节器的控制作用,所以系统的调节时间、上升时间、稳态时间都较长。因此,要想使系统的响应达到理想的效果,需加入控制调节器。将PID控制器的不同环节分别作用于被控对象,相对于未加调节器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得到改善,但仍存在控制器参数调节比较复杂的问题。参数调节方面,首先采用IFT调节方法与传统的PID参数调节方法进行对照分析,通过Matlab软件分析得出,IFT调节作用下系统的性能指标更优。然后,将IFT方法、改进的PID控制方法、二维模糊控制器温度自适应控制方法、基于Mamdani模型的模糊神经控制方法分别作用于被控对象,通过仿真分析得出,基于FNN的智能控制方法在控制器参数调节方面更具优势,可以明显缩短调节时间、上升时间,减小超调量,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在配料系统的设计方面,针对目前配料业所存在的配料工艺复杂、自动化水平低的问题,采用PLC、智能配料仪表、CX-Protocol相互协作的方式,通过CX-Protocol来表达PLC与智能配料仪表间所传递的信息,实践表明新型全自动配料系统可以减少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企业开支。针对配料过程中配料精度不高的问题,采用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混合均匀度极值寻优方法,通过神经网络来建立配料混合均匀度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函数关系,以进化BP神经网络的预测值来代替遗传算法中的个体适应度值,通过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功能得到配料的最佳混合均匀度值。通过Matlab软件仿真分析得出,进化BP神经网络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极值寻优方法能够提高配料的混合均匀度,为玻璃窑炉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胡建强[10](2016)在《冶金烧结配料过程优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开发》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全世界钢铁行业冶炼的主要原料是烧结矿。烧结矿的各项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直接影响着高炉生产工况,从而影响企业生产的冶金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冶金烧结配料过程是一个多变量、强耦合性、非线性的工业过程。由于烧结矿原料的成分复杂、种类较多等特点,传统的烧结配料过程采用人工经验和手动操作的配料方法,生产出来的烧结矿质量较差、产量较低,已经无法满足当今高炉冶炼对烧结矿品质的要求。针对上述情况,本文设计了冶金烧结配料过程优化控制系统,实现了对烧结配料生产的各原料成分配比的优化计算,并进行了半实物仿真实验的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冶金烧结配料过程的优化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优化设定层和回路控制层。优化设定层是根据烧结矿各原料的化学成分,以烧结矿成品的铁品位、碱度等质量指标为约束条件,以成本为优化目标,建立冶金烧结配料的优化数学模型,应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最后获得各原料的优化设定值;回路控制层是应用PID控制方法,控制烧结配料生产的流量实际值达到流量设定值。(2)应用西门子SIMATIC S7-300 PLC和相关硬件设备以及STEP7和WinCC等相关软件,通过西门子工控Profibus网络进行连接,设计并开发了冶金烧结配料过程的优化控制系统。(3)设计了冶金烧结配料过程优化控制系统的半实物仿真实验平台,仿真平台的结构是由优化设定计算机、PLC控制系统、模型计算机、监控计算机等四部分构成。由于本仿真平台中PLC控制系统部分应用西门子SIMATIC S7-300 PLC等实物作为核心控制器,使得本仿真实验平台的运行环境更加接近生产现场,相比于单纯的应用MATLAB软件搭建的仿真平台,使得仿真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更高,具有更好的实际意义。
二、氧化铝工业自动配料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氧化铝工业自动配料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氧化铝智能制造——低温拜耳法配料系统在线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公司概况 |
(一)项目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 |
(二)智能制造的行业情况 |
(三)在线分析技术的必要性 |
一、ak在线分析技术 |
(一)ak测量原理 |
(二)电导率影响因素 |
1.介质温度 |
2.溶液溶质盐浓度 |
3.电导率测量方法 |
4.碱性溶液电导率测定 |
二、Nk在线分析技术 |
三、项目研究、实施内容 |
(一)实验确定溶出液电导率精确测定的化学及温度补偿,组态电导率测量曲线 |
1.溶液校准 |
2.组态流程 |
3.组态数据 |
(二)结合低温拜耳法溶出实际,确定流程测量点,得到连续、稳定、有效的电导率数据 |
1.低温管道化溶出流程简介 |
2.实验确定在线分析测量位置 |
(三)影响溶出液ak检测数据准确性的因素分析及解决 |
1.溶出液固含的变化 |
2.溶出液中汽泡影响 |
3.检测探头的结疤厚度 |
4.测量物料是否充满管道 |
(四)采集溶出液的电导率、温度和ak实验分析结果的对应数据,进行数据回归分析,得出拟合曲线和ak回归方程 |
(五)通过对不同浓度循环母液对同一角度光的折射率(RI)测定,结合温度补偿,拟合母液NK浓度曲线,得到NK浓度回归方程 |
(六)确定NK分析仪棱镜清洗频率及清洗时间,消除棱镜结晶造成测量误差 |
1.安装位置影响棱镜测量及清洗频率 |
2.棱镜粘附及清洗系统 |
(七)在线分析数据引入DCS系统,建立闭环控制,完善智能配料平台 |
1.矿磨系统自动控制完善改造 |
2.在线分析数据引入矿磨系统闭环控制,开发智能配料平台 |
四、应用效果 |
(一)NK在线分析应用于碱液调配系统的效果 |
1.投用前、后调配液NK合格率情况 |
2.投用前、后调配使用液NK标准方差情况 |
(二)ak在线分析技术应用于智能配料系统效果 |
(三)项目投用后实际溶出率效果 |
五、结语 |
(3)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水泥生料配料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泥生料配料研究现状 |
1.2.2 多目标优化在配料领域应用现状 |
1.3 文章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水泥生料配料工艺简介及多目标优化方案 |
2.1 本章引言 |
2.2 水泥生产工艺 |
2.2.1 水泥生产流程简介 |
2.2.2 水泥生产过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反应 |
2.3 水泥生料配料过程分析 |
2.3.1 生料配料的目的及内部关系 |
2.3.2 生料配料难点分析 |
2.4 水泥生料配料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泥生料原燃料配料多目标优化研究 |
3.1 多目标优化问题描述及分析 |
3.2 水泥生料配料多目标优化模型 |
3.2.1 优化变量选取 |
3.2.2 目标函数建立 |
3.2.3 约束条件 |
3.3 基于NSGA-II的水泥配料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 |
3.3.1 多目标优化算法及约束处理 |
3.3.2 基于NSGA-II的多目标优化算法介绍 |
3.3.3 数据分析与参数设置 |
3.3.4 仿真效果及优解的选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离线分析仪的生料配料优化控制研究 |
4.1 基于离线分析仪的配料特点分析 |
4.2 利用磨机运行参数的配料优化研究 |
4.2.1 磨机状态参数与生料成分关系 |
4.2.2 磨机数据的采集及处理 |
4.2.3 优化模型的建立 |
4.3 基于LS-SVM的生料Ca O测量模型研究 |
4.3.1 LS-SVM算法简介 |
4.3.2 模型变量选取及时间匹配 |
4.3.3 数据预处理及建模训练 |
4.4 基于专家系统的配料优化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在线分析仪的生料配料多目标优化研究 |
5.1 问题分析及设计思路 |
5.1.1 近红外在线分析仪介绍 |
5.1.2 基于生料成分控制的优化设计方案 |
5.2 基于在线分析仪的原材料成分计算研究 |
5.2.1 原材料成分的不确定性分析 |
5.2.2 原材料成分计算原理分析 |
5.2.3 原材料成分计算策略研究 |
5.3 基于水泥生料成分控制的配料多目标优化研究 |
5.3.1 生料成分控制目标值的制定 |
5.3.2 基于成分控制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及求解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优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
6.1 优化系统架构设计 |
6.2 优化软件的设计及实现 |
6.2.1 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6.2.2 数据采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6.2.3 优化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
6.2.4 优化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
6.3 系统仿真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电瓷生产原料制备环节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软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电瓷生产技术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滤饼含水率软测量研究 |
2.1 软测量模型与特征变量的选择 |
2.2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简介 |
2.3 核函数和模型参数选取 |
2.3.1 核函数选取 |
2.3.2 基于粒子群参数优化的模型参数选取 |
2.4 滤饼含水率软测量建模及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3.1 工艺简介与自动化改造 |
3.1.1 配料研磨环节工艺流程与自动化改造 |
3.1.2 泥浆混合均化压滤环节工艺流程与自动化改造 |
3.1.3 陈腐转运环节工艺流程与自动化改造 |
3.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3.2.1 控制系统选择 |
3.2.2 控制系统配置 |
3.3 控制系统I/O点数汇总及I/O远程站的选择 |
3.3.1 控制系统I/O点数汇总 |
3.3.2 I/O远程站的选择 |
第四章 控制系统编程组态 |
4.1 系统项目树建立 |
4.2 系统硬件组态 |
4.2.1 系统结构组态 |
4.2.2 网络配置组态 |
4.2.3 I/O编辑及通道分配 |
4.3 控制软件编程组态 |
4.3.1 数据采集模块 |
4.3.2 配方显示模块 |
4.3.3 顺序启停控制模块 |
4.4 操作员站组态 |
4.4.1 监控画面组态 |
4.4.2 趋势设置组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滤饼含水率软测量软件及电瓷生产原料制备环节智能控制系统的实现 |
5.1 滤饼含水率软测量软件开发及应用 |
5.2 电瓷生产原料制备环节智能控制系统的实现 |
5.2.1 DCS系统现场安装 |
5.2.2 现场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水泥熟料煅烧过程先进控制策略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水泥熟料煅烧过程介绍与先进控制方案结构设计 |
2.1 水泥熟料煅烧过程工艺 |
2.1.1 水泥熟料煅烧过程工艺流程 |
2.1.2 水泥熟料煅烧过程工艺设备 |
2.2 水泥熟料煅烧过程控制系统介绍 |
2.3 水泥熟料煅烧过程现场控制需求分析 |
2.4 水泥熟料煅烧过程先进控制方案结构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泥熟料煅烧过程基础先控回路设计与实现 |
3.1 阶梯式广义预测控制算法简介 |
3.2 递推最小二乘法简介 |
3.3 篦冷机熟料料层厚度控制回路设计与实现 |
3.4 分解炉炉温控制回路设计与实现 |
3.5 回转窑窑头喂煤量控制回路设计与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泥熟料煅烧过程的参数优化与调节 |
4.1 自适应模糊控制算法简介 |
4.1.1 模糊集合与模糊关系 |
4.1.2 模糊规则与模糊推理 |
4.1.3 模糊化与解模糊化 |
4.1.4 自适应模糊控制 |
4.2 回转窑窑电流分析 |
4.3 水泥熟料煅烧过程参数优化模块实现 |
4.3.1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简介 |
4.3.2 粒子群优化算法简介 |
4.3.3 窑电流曲线神经网络建模 |
4.3.4 基础先控回路设定基准值的粒子群优化 |
4.4 水泥熟料煅烧过程参数调节回路设计与实现 |
4.5 参数优化模块与参数调节回路的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泥熟料煅烧过程先进控制系统工程实现与应用 |
5.1 水泥熟料煅烧过程先进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
5.2 硬件平台构建 |
5.3 用户图形界面实现 |
5.4 数据通信模块实现 |
5.5 核心功能模块实现 |
5.5.1 数据处理实现 |
5.5.2 报警功能实现 |
5.5.3 控制方式切换 |
5.5.4 控制器参数整定 |
5.5.5 工艺参数优化、调节 |
5.6 先进控制系统应用效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束语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工程废土在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中的资源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工程废土资源化利用进展 |
1.2.2 生土基材料改性及应用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工程废土特性与资源化制砖技术关键要素研究 |
2.1 引言 |
2.2 工程废土基本性质 |
2.2.1 矿物及化学成分 |
2.2.2 颗粒分布 |
2.2.3 可塑性 |
2.2.4 酸碱度 |
2.2.5 有机质含量 |
2.3 资源化制砖技术关键要素确定 |
2.3.1 生产方式 |
2.3.2 改性固化剂 |
2.3.3 成型工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程废土改性单因素影响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3.2.1 原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3 制样设备与制样步骤 |
3.3.1 制样设备自制 |
3.3.2 制样步骤 |
3.4 基于抗压强度和表观密度指标的单因素改性试验研究 |
3.4.1 成型压力的影响试验研究 |
3.4.2 混合料含水率的影响试验研究 |
3.4.3 水泥掺量的影响试验研究 |
3.4.4 细石掺量的影响试验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响应面法的工程废土改性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响应面法简介 |
4.2.1 基本原理 |
4.2.2 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 |
4.2.3 响应面回归模型检验 |
4.3 试验方案与试验结果 |
4.3.1 控制因素及水平 |
4.3.2 试验安排与试验方法 |
4.3.3 试验结果 |
4.4 工程废土改性指标回归模型研究 |
4.4.1 表观密度指标回归模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
4.4.2 抗压强度指标回归模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
4.4.3 导热系数指标回归模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
4.4.4 软化系数指标回归模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
4.4.5 工程废土改性指标回归模型修正及适用性检验 |
4.5 基于修正回归模型的方案最优化预测及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构造数值模拟优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构造概念设计 |
5.2.1 构造要求及设计原则 |
5.2.2 砖型构造概念设计方案 |
5.3 单向轴压下单砖受力数值仿真试验研究 |
5.3.1 材料参数及数值试验方案 |
5.3.2 数值仿真试验建模及结果分析 |
5.4 单砖稳态热传导数值模拟研究 |
5.4.1 物理模型 |
5.4.2 空气间层热传递过程分析 |
5.4.3 数学模型及计算假定 |
5.4.4 材料热物性参数 |
5.4.5 数值建模计算及结果分析 |
5.5 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的砖型构造确定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试制及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原材料及试样制备 |
6.2.1 原材料 |
6.2.2 制样设备 |
6.2.3 成型压力确定及制样 |
6.3 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技术性能试验研究 |
6.3.1 试验方法 |
6.3.2 基本物理指标试验 |
6.3.3 耐久性试验 |
6.3.4 放射性核素限量试验 |
6.4 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墙体热工性能试验研究 |
6.4.1 试验设备及测试方案 |
6.4.2 试验数据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的生产与施工技术研究 |
7.1 引言 |
7.2 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生产技术研究 |
7.2.1 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
7.2.2 工厂规划布局及主要生产设备 |
7.2.3 产品质量控制 |
7.3 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 |
7.3.1 砌筑及抹灰砂浆稠度试验研究 |
7.3.2 墙体薄抹灰或免抹灰砌筑工法探讨 |
7.3.3 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要点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今后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A 尺寸偏差及外观质量检测数据 |
附录B 《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产品标准 |
(7)水泥窑协同处置矿化垃圾等固废时二恶英排放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符号对照表 |
1 绪论 |
1.1 固废的产生与处理 |
1.1.1 生活垃圾产生量及处理方式 |
1.1.2 矿化垃圾现状 |
1.1.3 垃圾衍生燃料RDF |
1.2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技术 |
1.2.1 协同处置过程二恶英排放现状 |
1.2.2 协同处置过程重金属排放现状 |
1.3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实验装置和分析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1.1 小试水泥窑 |
2.1.2 小型单段式水平管式炉 |
2.2 样品采集方法 |
2.2.1 实验室烟气中二恶英和重金属样品的采集 |
2.2.2 工业水泥厂烟气中二恶英样品的采集 |
2.3 分析检测方法 |
2.3.1 二恶英分析预处理方法 |
2.3.2 二恶英分析检测方法 |
2.3.3 其他污染物分析检测方法 |
2.4 质量保证与控制(QA/QC) |
3 矿化垃圾/RDF理化特性与燃烧特性研究 |
3.1 矿化垃圾/RDF来源 |
3.1.1 矿化垃圾来源 |
3.1.2 RDF来源 |
3.2 矿化垃圾/RDF热值、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3.3 矿化垃圾/RDF氯含量与重金属分析 |
3.4 矿化垃圾热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小试水泥窑协同处置矿化垃圾/RDF对重金属和二恶英排放的影响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工况 |
4.3 协同处置矿化垃圾/RDF重金属排放特性研究 |
4.4 协同处置矿化垃圾/RDF二恶英排放特性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工业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烟气中二恶英排放特性研究 |
5.1 前言 |
5.2 水泥厂工艺流程 |
5.3 协同处置固废二恶英排放情况 |
5.3.1 协同处置固废前二恶英排放情况 |
5.3.2 协同处置固废后二恶英排放情况 |
5.3.3 统计学分析 |
5.4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二恶英同分异构体分布特性研究 |
5.4.1 协同处置固废前二恶英同分异构体分布 |
5.4.2 协同处置固废后二恶英同分异构体分布 |
5.4.3 统计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本文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8)铝用预焙阳极煅烧工艺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绪言 |
1.2 预焙阳极在铝电解中的消耗原理 |
1.2.1 电解铝生产 |
1.2.2 阳极反应 |
1.2.3 阳极消耗 |
1.2.4 铝电解对预焙阳极质量的要求 |
1.3 预焙阳极的生产工艺流程 |
1.3.1 预焙阳极生产工艺流程 |
1.3.2 预焙阳极生产用主要原料 |
1.4 影响预焙阳极质量的因素以及解决措施 |
1.4.1 原料对预焙阳极质量的影响 |
1.4.2 煅烧温度对预焙阳极电阻率的影响 |
1.4.3 生坯质量对预焙阳极电阻率的影响 |
1.4.4 混捏温度对生坯质量的影响 |
1.4.5 细粉与沥青的匹配是影响阳极质量的关键 |
1.4.6 焙烧对预焙阳极电阻率的影响 |
1.5 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背景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意义 |
第2章 煅烧生产工艺 |
2.1 煅烧工序生产工艺概述 |
2.2 煅烧工序主要设备 |
2.2.1 罐式煅烧炉的主要结构 |
2.2.2 罐式煅烧炉的工作原理 |
2.3 煅前焦的准备 |
第3章 提高煅后焦质量的问题研究 |
3.1 煅后焦质量对阳极质量的影响 |
3.2 煅烧自动配料系统的应用 |
3.3 煅烧炉上料、排料系统设备的改进 |
3.3.1 煅前斗式提升机的改进 |
3.3.2 碎料机的改进 |
3.3.3 振动输送机的改进 |
3.3.4 除尘系统的改进 |
第4章 煅烧设备改进后阳极指标的改善结果分析 |
4.1 煅后焦质量的改进 |
4.2 预焙阳极的质量标准以及铝电解对预焙阳极炭块质量的要求 |
4.3 阳极指标的改进 |
第5章 煅烧生产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 |
5.1 煅烧余热的利用 |
5.1.1 余热利用——导热油 |
5.1.2 余热利用——采暖 |
5.1.3 余热利用——蒸汽发电 |
5.2 煅烧水处理系统 |
5.3 煅烧烟气的脱硫 |
5.3.1 烟气脱硫的意义 |
5.3.2 烟气脱硫的方法 |
5.4 厂区污水的处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马蹄焰玻璃窑炉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马蹄焰玻璃窑炉国外研究现状 |
1.2.2 马蹄焰玻璃窑炉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课题研究意义 |
2 马蹄焰玻璃窑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 马蹄焰玻璃窑炉整体结构设计 |
2.2 池窑中不同温区的反应形式 |
2.3 蓄热室数学模型的研究 |
2.3.1 蓄热室内气流场的三维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2 源项和空度的计算 |
2.3.3 蓄热室内温度场的三维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4 集总换热系数的数值计算 |
2.4 窑炉运行工艺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3 窑炉温度数学模型的辨识与分析 |
3.1 前言 |
3.2 窑炉系统耦合分析 |
3.3 不变性原理解耦算法 |
3.4 窑炉温度系统模型辨识 |
3.4.1 参数模型辨识原理 |
3.4.2 参数模型辨识步骤 |
3.4.3 带控制量的自回归模型 |
3.4.3.1 模型结构参数的确定 |
3.4.3.2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3.4.4 模型参数辨识方法与分析 |
3.4.4.1 模型参数的LS估计 |
3.4.4.2 模型参数的RLS估计 |
3.4.4.3 模型参数的FFRLS估计 |
3.4.4.4 模型参数的RGC估计 |
3.4.5 模型检验与转换 |
3.4.5.1 模型辨识结果 |
3.4.5.2 模型参数的仿真分析 |
3.4.5.3 辨识模型的转换 |
3.5 辨识系统性能常规分析 |
3.5.1 窑炉温度系统时域分析 |
3.5.2 窑炉温度系统频域分析 |
3.6 PID调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6.1 有静差调节分析 |
3.6.2 积分速度调节分析 |
3.6.3 比例积分调节分析 |
3.6.4 比例微分调节分析 |
3.6.5 PID调节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窑炉温度系统控制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窑炉温度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 |
4.2.1 控制器相关参数调节要求 |
4.2.2 参数的现场凑试 |
4.2.3 临界比例度算法 |
4.2.4 改进内模控制算法 |
4.2.5 迭代反馈调整算法 |
4.2.6 IFT与传统控制方法性能比较 |
4.3 改进PID控制算法 |
4.3.1 窑炉温度系统的积分分离控制及分析 |
4.3.2 窑炉温度系统不完全微分控制及分析 |
4.4 窑炉温度模糊控制器设计 |
4.4.1 模糊控制基本原理 |
4.4.2 模糊控制器设计步骤 |
4.5 基于二维模糊控制器的窑炉温度自适应控制 |
4.5.1 二维模糊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 |
4.5.2 仿真及分析 |
4.6 基于MAMDANI模型的模糊神经控制 |
4.6.1 Mamdani模型的建立 |
4.6.2 FNN控制器的的设计 |
4.6.2.1 FNN的结构 |
4.6.2.2 FNN的学习算法 |
4.6.3 仿真与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窑炉配料控制系统的设计 |
5.1 引言 |
5.2 配料系统控制方法研究 |
5.3 配料工艺流程 |
5.4 配料控制系统组成 |
5.5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
5.6 给料系统的设计 |
5.7 称重系统的设计 |
5.7.1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结构 |
5.7.2 称重传感器的连接 |
5.8 通讯系统的设计 |
5.8.1 开关量接口的连接 |
5.8.2 串行口及电源的连接 |
5.8.3 通讯协议宏的应用 |
5.9 全自动配料过程 |
5.10系统监控程序设计 |
5.11本章小结 |
6 进化神经网络对配料混合均匀度的预测研究 |
6.1 引言 |
6.2 进化算法机理 |
6.3 进化算法基本要素确定 |
6.4 非线性系统模型建立 |
6.4.1 进化算法优化神经网络过程 |
6.4.2 遗传算法实现 |
6.4.2.1 适应度函数的建立 |
6.4.2.2 选择函数的建立 |
6.4.2.3 交叉函数的建立 |
6.4.2.4 变异函数的建立 |
6.4.2.5 遗传算法主函数 |
6.5 进化BP神经网络性能分析 |
6.5.1 马蹄焰窑炉配料混合均匀度预测分析 |
6.5.2 多入多出非线性系统输出预测分析 |
6.5.2.1 输入输出向量设计 |
6.5.2.2 BP神经网络设计 |
6.5.2.3 BP神经网络性能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窑炉配料混合均匀度非线性函数极值寻优 |
7.1 引言 |
7.2 非线性函数结构 |
7.3 神经单元输出数学模型 |
7.4 梯度下降误差反向传播学习算法 |
7.5 非线性函数预测功能实现 |
7.5.1 数据选择和归一化 |
7.5.2 适应度函数结构确定 |
7.5.3 非线性函数预测结果分析 |
7.6 混合均匀度极值寻优 |
7.6.1 优化算法流程 |
7.6.2 优化方案设计 |
7.6.3 原料组合优化 |
7.7 优化结果分析 |
7.8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目录 |
(10)冶金烧结配料过程优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工业过程优化控制的研究现状 |
1.3 工业过程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构成 |
2 冶金烧结配料过程工艺的描述 |
2.1 引言 |
2.2 冶金烧结配料过程的工艺流程 |
2.3 冶金烧结配料过程的质量指标要求 |
2.4 本章小结 |
3 冶金烧结配料过程的优化控制方法 |
3.1 引言 |
3.2 优化设定层 |
3.2.1 优化设定层的作用 |
3.2.2 冶金烧结配料的工艺优化模型 |
3.2.3 冶金烧结配料过程的遗传优化方法 |
3.2.4 优化模块 |
3.2.5 调整模块 |
3.3 回路控制层 |
3.3.1 各原料流量的控制回路 |
3.3.2 PID控制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冶金烧结配料过程优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4.1 引言 |
4.2 控制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
4.3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4.3.1 Siemens SIMATIC S7-300 |
4.3.2 SIMATIC通信网络架构 |
4.3.3 SIMATIC通信网络类别 |
4.3.4 优化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 |
4.4 优化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4.4.1 程序设计 |
4.4.2 监控画面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半实物仿真实验平台设计 |
5.1 引言 |
5.2 半实物仿真试验平台的结构组成 |
5.3 优化设定计算机 |
5.3.1 优化设定软件的设计 |
5.3.2 优化设定计算机内部通信 |
5.3.3 优化设定计算机与监控计算机通信 |
5.4 PLC控制系统 |
5.5 模型计算机 |
5.5.1 皮带秤电机模型 |
5.5.2 MATLAB的通信和控制回路仿真的建立 |
5.6 监控计算机 |
5.6.1 登录界面 |
5.6.2 工艺流程界面 |
5.6.3 流量设定界面 |
5.6.4 原料储量界面 |
5.6.5 设备状态界面 |
5.6.6 报警界面 |
5.7 运行仿真平台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氧化铝工业自动配料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氧化铝智能制造——低温拜耳法配料系统在线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J]. 康志军,周康军. 中国设备工程, 2020(S1)
- [3]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水泥生料配料系统研究[D]. 许磊. 济南大学, 2020(01)
- [4]电瓷生产原料制备环节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D]. 胡永恒. 济南大学, 2020(01)
- [5]水泥熟料煅烧过程先进控制策略的设计与实现[D]. 王一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工程废土在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中的资源化应用研究[D]. 陈荣淋. 华侨大学, 2020(01)
- [7]水泥窑协同处置矿化垃圾等固废时二恶英排放特征研究[D]. 马玉锋. 浙江大学, 2020(08)
- [8]铝用预焙阳极煅烧工艺的研究及应用[D]. 王长虹. 湖南大学, 2017(07)
- [9]马蹄焰玻璃窑炉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鞠云鹏. 青岛科技大学, 2016(08)
- [10]冶金烧结配料过程优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开发[D]. 胡建强. 辽宁工业大学,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