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模块化管理的R&D项目评价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冯纪米[1](2020)在《中小型工程技术服务型企业多项目资源配置研究 ——以Y路桥科技公司为例》文中认为目前,中小型工程技术服务型企业多项目管理面临诸多问题,管理模式传统和现代化管理技术普及应用水平较低,造成多项目频繁性工期延误和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良性发展,而多项目资源配置管理作为多项目管理的核心,其配置准确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企业多项目管理成败。因此,本文从资源配置角度出发,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蚁群算法分别构建了多项目优先级评价模型和资源配置模型,并基于MATLAB平台开发了智能化资源配置集成系统平台,对中小型工程技术服务型企业多项目资源配置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为识别影响中小型工程技术服务型企业多项目资源配置低效的影响因素,从企业规模、组织结构、运营模式及资源类型四个维度展开讨论,结果显示:松散的组织体系和粗放的管理模式是制约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因素;项目优先级评价体系和智能化配置手段的缺失是导致多项目资源配置混乱、工期延误的根本所在。以Y路桥公司为例,分析该企业组织经营特点及统计其三大主营业务多项目工期延误率,结果显示:因资源配置不到位引起的工期延误率分别在23%,15%和12%以上。故本文主要以工期优化为目标研究了多项目资源配置问题。(2)为解决多项目资源配置无序混乱和配置低效问题,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针对中小型工程技术服务型企业的多项目优先级评价模型,该模型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和方案层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构成,涵盖项目战略目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建设风险与技术工艺5个维度。该模型计算结果用于指导后期资源优先配置等级。结合ZYLQ-JGx5-2019案例,计算一级评价指标权重记为W0=(0.0570,0.089,0.232,0.483,0.139),二级评价指标权重记为Wij。案例多项目优先顺序为:项目C-项目D-项目A-项目B-项目E。(3)基于蚁群算法特性构建多项目资源配置蚁群模型,为符合工程建设逻辑和资源需求约束,改进定义了模型中资源转移规则、启发函数及可行解结构,并基于MATLAB平台实现了多项目资源智能化配置集成系统开发,通过4组例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系统具备多项目资源“零冲突”配置优势,能有效优化多项目资源配置顺序和缩短建设总工期,解决了中小型企业多项目资源配置混乱和工期延误问题。(4)对Y路桥科技公司ZYLQ-JGx5-2019多项目案例进行研究,利用所构建的模型进行多项目建设优先级评价和资源智能化配置,结果显示能够缩短总工期22天,优化幅度为29.3%;减少综合运营成本44万元,优化幅度为5.5%。表明应用资源智能化配置系统平台可有效改善Y路桥科技公司对该多项目资源配置能力。提高了企业对多项目资源的利用率和降低了企业的综合运营管理成本。通过本研究,希望构建的多项目优先级评价模型、多项目资源配置蚁群智能化系统平台能够服务于工程实践,同时对后续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刘强[2](2020)在《光电望远镜研制项目进度控制与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光电望远镜既可以为人类提供太空和宇宙奥秘的探索的工具需求,也可以对空间碎片进行编目,为空间飞行器进行碰撞预警,还可以监视和侦查国外间谍卫星的军事用途,因此光电望远镜的发展对我国的科研、民用和军用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光电望远镜研制周期长、不确定活动多等特点,给进度控制与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分析发现,科学合理的计划是保障项目按期完成的基础。经过对主流的计划编制技术和方法分析研究,PERT技术更加适宜光电望远镜计划编制。本文主要从基于里程碑事件控制对比研究改进PERT技术,对不确定活动和环境因素控制构建了“不确定活动的偏差修正模型”和“引入时间背景的修正模型”进行研究。首先,利用里程碑事件控制的重要性在改进PERT技术中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准确的结果,再利用3σ原则生成五种改进PERT方法完成概率曲线与实际完成时间进行结果验证得出,该改进技术能够对光电望远镜计划进行事前分析,使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够有效的对里程碑事件控制,能够及时发现偏差,有利于计划的持续改进,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法。其次,研究中发现将上述方法应用到“所内安装调试”工作中时,无法消除不确定活动带来的偏差,因此采用经济学中的“萨凡达准则”将对不确定因素的决策矩阵,将估计矩阵转变为机会损失矩阵,通过最小最大后悔值计算,构建“萨凡达准则对不确定活动的修正模型”,对处在关键路径上的活动进行修正,再利用3σ原则对修复前后的完成概率曲线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不确定活动具有很好的修正效果。第三,但当将“萨凡达准则对不确定活动的修正模型”应用到与所内安装调试工作基本相同的“现场安装调试”活动中时,却发现计划与实际工作偏差很大,经分析研究发现主要原因是未考虑现场环境因素给进度带来的影响,因此构建了“引入时间背景的改进PERT模型”,将影响望远镜装调的因素与现场的气候、气象条件相结合,通过影响度和加权系数等方法对计划进行修正,结合“现场安装调试”对引入时间背景的改进PERT模型进行实例分析验证模型效果。结果表明本模型对受降水量和温度影响较大的活动具有很好的效果。
许传博[3](2020)在《计及不确定性与协同性的微电网项目投资组合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电网是未来分布式能源的重要载体,其作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区域、海岛及偏远地区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此同时,微电网的建设隶属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范畴,其投资建设将助力我国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本文以微电网项目为主体,从能源电力企业角度对其投资组合优化问题展开了研究。在对微电网项目战略对应度评估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地构建了静态、动态、多阶段动态三种情景下的微电网项目投资组合优化模型。针对不同模型的特点,分别引入分枝定界算法、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进行求解,从而探索了能源电力企业在各种情景下的微电网项目最优投资组合策略。首先,论文梳理了微电网项目投资组合优化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开展了对国内外微电网项目和项目投资组合优化问题及其方法的研究综述,并概述了项目组合管理、项目投资组合优化、项目评估模型及方法、组合优化模型及方法、不确定性等相关基础理论与方法,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围。然后,论文研究了计及双重不确定性的微电网项目战略对应度评估问题。在对中国大型能源电力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绿色发展战略、效益导向战略、科技创新战略及和谐发展战略这四大重点战略目标;结合文献综述对战略目标进行分解,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微电网项目战略对应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微电网项目中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采用云模型来描述微电网项目的模糊-随机双重不确定性;提出云层次分析法和基于K-means算法改进的云PROMETHEE-II算法进行微电网项目的战略对应度计算。该部分研究可为能源电力企业的微电网项目的初步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其次,论文研究了计及不确定性和协同性的微电网项目静态投资组合优化问题。对微电网项目的协同因素进行识别,针对微电网项目间可能存在的电力交易提出了新的运营协同因素;基于现有文献中对项目间协同性刻画不充分的缺陷,采用云Choquet积分结合模糊测度对微电网项目协同性进行量化;考虑到非线性问题求解的复杂性,对构建的不确定0-1非线性规划模型采用MCPPSP-GW模型进行等价线性化处理,转化为不确定0-1线性规划模型;采用精确算法中的分支定界法对不确定0-1线性规划模型进行求解。该部分研究可为能源电力企业在现有微电网项目无调整的单决策时点情景下提供投资组合决策依据。再次,论文研究了计及不确定性和协同性的微电网项目动态投资组合优化问题。引入动态的概念来考虑现有微电网项目的调整,包括升级、维持以及放弃动作;在考虑微电网项目的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的基础上,以总净现值最大化为目标,构建微电网项目动态投资组合不确定性0-1非线性规划模型;采用云模型的去不确定性公式将其转化为确定性0-1非线性规划模型;针对差分进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提出了增加自适应算子和结合粒子群算法的一种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该部分研究可为能源电力企业在现有微电网项目有调整的单决策时点情景下提供投资组合决策依据。最后,论文研究了计及不确定性和协同性的微电网项目多阶段动态投资组合优化问题。引入多阶段的概念来考虑企业在一个规划期内的连续动态投资组合问题;基于发电成本与项目电价的不确定性,采用实物期权法确定每个新微电网项目的最佳投资时机;考虑到多阶段的时序决策问题,将微电网项目多阶段动态投资组合优化问题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并对相应的状态、动作和奖励进行定义;将每个微电网视为一个智能体,提出随机博弈理论与强化学习算法相结合的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对微电网项目多阶段动态投资组合优化问题进行求解。该部分研究可为能源电力企业在现有微电网项目有调整的连续多决策时点情景下提供投资组合决策依据。
张军帅[4](2020)在《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投资组合决策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推进能源转型的核心内容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在政策引导和技术进步双轮驱动下,全球以电力应用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大量投资被分配到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也有更多的备选项目被上报至投资主体的决策高层。一方面,由于资源限制,投资主体必须有能力选择最优的项目组合进行投资,对备选项目进行组合选择是重要的决策能力。另一方面,随着能源投资领域的开放以及市场化政策导向因素的影响,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商品属性逐渐还原,粗放式投资的效益空间被压缩,投资环境对投资决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投资组合决策框架成为必要。本文通过对相关决策机理的研究和决策方法、模型的应用及改进,优化了项目投资组合决策流程,构建了适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投资组合决策的决策框架:首先,通过对可再生能源电力行业发展概况的研究和投资关键影响因素的分析,考虑不同项目产出效益存在异质性和投资组合决策的特点,构建了适用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价单个项目的投资潜力。为了处理指标属性值的模糊不确定性,引入三角直觉模糊数。随后,基于可再生能源电力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投资环境变化快,为了反映不同时期指标重要程度的变化并发挥决策者经验进行评价,提出应用基于熵权法和PROMETHEE-II的主客观结合评价模型对备选项目进行排序和筛选。然后,改进Weingartner优化选择模型,通过将项目间协同效应引起的增量效益添加到目标函数、增加强制建设约束条件,构建了适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投资组合选择的0-1整数规划数学模型,同时讨论了运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的可行性。最后,通过算例完整展示了该决策框架的运作流程,验证了框架的有效性。本文聚焦于投资主体在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投资组合选择决策中的切实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方面进行了创新研究:一是从投资主体战略目标和商业价值取向的决策高度出发,建立了与投资组合决策相适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二是通过三角直觉模糊数量化模糊不确定性决策信息,便于将范围型决策信息和决策者的经验应用于决策中;三是通过主客观相结合方法、模型的应用及改进,形成了一个能够嵌入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工程管理流程的决策框架,用于项目投资组合的选择。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可为投资主体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持。
李大玉[5](2020)在《科技人力资源集聚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协调发展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技发展水平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而科技人力资源是决定科技发展水平高低的关键。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引发深刻的产业变革,国内智能装备产业正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西安市一直是我国装备制造的重要产业基地之一,其拥有的大批高新产业资源,将为“智造”的升级提供强大的支撑。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向西开放的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西安将从中获取巨大发展机遇,成为科技人力资源聚集、培养和发展的热土。因此,研究西安市科技人力资源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科技人力资源集聚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现状,并对科技人力资源集聚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其次,分析科技人力资源集聚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互动机制,从科技人力资源集聚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内在互动机制和外在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对二者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再次,针对科技人力资源集聚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水平两个子系统,分别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出科技人力资源集聚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协调发展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西安市科技人力资源集聚以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现状及二者间的协调性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结合西安市科技人力资源集聚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提高西安市科技人力资源集聚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协调发展提供指导。研究表明,第一,科技人力资源聚集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之间是一个正反馈的互动过程,它们的互动机制分为内在机制和外在影响。第二,近年来西安市科技人力资源聚集水平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科技人力资源聚集水平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水平仍较差,二者间的协调度较低,尚未进入良好的协调阶段。第三,要从完善科技人力资源集聚体系、优化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环境和加大统筹协调力度三个方面出发推动两者协调发展。
林子健[6](2020)在《澳门某高层酒店建造项目对液压爬升模板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澳门新濠天地酒店D项目位于澳门路凼城金光大道区域,毗邻澳门科技大学,建筑高度为+159.250米,共有四十四层,是一座外表由钢结构包围、内由两组核心筒墙体、加钢材坑板浇筑混凝土楼板结合组成的建筑物。核心筒结构部份采用国外MEVA公司的液压爬升模系统(Jump Formwork System)进行筒体结构的混凝土施工。施工时间由2014年11月正式开始对爬升模板进行组装,爬升模板必需附在两层高度以上的混凝土墙身上进行安装,以每层45天的施工周期,分东、西两座交错施工浇筑核心筒墙体结构混凝土,于2016年5月28日完成最后一次核心筒体浇筑混凝土工序。本文主要针对液压爬升模板在工程项目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研究其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液压爬升在澳门新濠天地酒店D中的应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对问题所反映出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和优化分析,最终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特点,提出一套有利于液压爬升模板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应用的优化技术方案。综合当前澳门新濠天地酒店D工程质量报告,可以总结出目前受到人为,外界,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澳门新濠天地酒店D项目在核心筒墙体建筑工程中运用液压爬升模系统经常会出现一些外在的水泥,材料损坏等现象。有必要通过案例研究,结合案例对问题的根本原因、范畴状况、推论对策等项目数据进行分析,深入地实行至施工现场,进一步提升和加强在澳门新濠天地酒店D项目的建设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有效缓解当前在澳门新濠天地酒店D项目中存在的问题,降低项目实施的风险,并促进澳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徐新宇[7](2020)在《我国海洋能“十三五”项目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对海洋能开发的热情日益高涨,纷纷加快海洋能开发的步伐,我国在“十三五”期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建设实施了一系列的海洋能开发项目。目前“十三五”期间建设的海洋能项目多数已经完成,在此背景下“十三五”期间的海洋能项目建设效果如何,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现阶段国内尚缺乏针对“十三五”期间海洋能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不利于我国海洋能项目建设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阐述了项目后评价的基本理论、海洋能项目的特点与经典文献中类似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初步建立了“十三五”海洋能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问卷调查法与因子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最终确定了海洋能“十三五”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项目后评价主要方法的对比分析,选择了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海洋能项目的后评价方法,应用网络层次分析法与问卷调查法获得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从而构建了海洋能“十三五”项目后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一项目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到了以下的研究成果:(1)建立了符合我国“十三五”期间海洋能项目特点的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为海洋能项目后评价提供了评价的依据(2)选取了我国海洋能项目后评价方法,构建了我国海洋能“十三五”项目后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一“十三五”期间海洋能项目进行了后评价,提出了该项目建设与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并给出了未来海洋能项目建设的建议。
王海菱[8](2020)在《考虑协同关系的项目组合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扩大经营范畴,随之企业可选项目的范围也日益扩大。为谋求持续发展、达到整体效益最大化,企业需要在高复杂性、强动态性的多项目环境中选择最符合企业战略需求的项目组合。然而企业战略目标多,备选项目数量大,各项目、战略目标间关系复杂,如何基于多重复杂关系选择最优的项目组合,已成为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此本研究提出了考虑协同关系的项目组合选择方法,为企业考虑项目组合内部复杂关系进行项目组合选择提供了方法。本研究首先综合分析项目和战略目标间的复杂关系,对项目间协同关系,战略目标间协同关系,以及战略目标与项目间协同关系进行了定义,结合子系统有序度模型、网络层次分析法、TOPSIS及DEMATEL方法提出了项目组合协同关系计算方法;其次,基于平衡记分卡理论,运用文献综述法,综合考虑企业长期、短期战略目标、有形及无形收益构建了项目组合选择指标体系;随后基于项目组合协同关系测度结果,构建项目组合选择网络,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从项目组合子网络和整体网络两个角度,提出项目组合选择网络分析框架。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证明了本研究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本研究提出的项目组合选择方法,考虑了项目组合内部复杂协同关系,弥补了现有项目组合选择研究未考虑项目间协同关系的缺陷,为企业度量项目组合内部复杂关系提供了依据,也为企业项目组合选择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郭森[9](2020)在《基于单兵虚拟仿真平台的自动步枪人机工效设计 ——以多姿势射击状态下的人机尺寸为例》文中提出单兵虚拟作战平台是通过数据调整与虚拟仿真模拟复杂战场环境的综合作战平台,基于此平台的应用方式与虚拟技术优化自动步枪试验定型过程中的人机工效评价流程是本文所研究的重要方向,以此方向进行设计实践与设计评估。本文通过数据调研与实验方式开展基于单兵虚拟作战平台的自动步枪人机工效评价研究与设计实践,具体工作内容如下:分析自动步枪人机工效评价方法,确定了基于单兵虚拟系统的子系统的建立条件。通过研究,建立人枪肌肉模型,提出测试肌肉状态的测试方法;对自动步枪外形模块化分解,分部位确定自动步枪影响人机工效评价外形结构;调研自动步枪人机工效评价方法结果包括实验法、分析法和实际运行法(主观评价);最后对单兵虚拟平台技术与搭建方式进行调研分析。调研整理枪械外形数据与形态,建立链接虚拟平台的数据库。通过调研,研究国军标中对自动步枪外形数据的要求,建立自动步枪外形设计技术指导表格;调研世界各国自动步枪外形尺寸与外形样式,总结其中的规律,并根据国内外对其的人机工效评价分析其外形尺寸与样式优劣;归纳上述数据,建立数据库并与单兵虚拟作战平台链接。完成了虚拟环境人机工效评价实验,验证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人机工效评价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包含特异数据在内进行分析,无论是主观实验还是客观数据测试,存在于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间对特定自动步枪人机工效评价结果误差控制在无影响的结果范围之内。完成设计实践“自动步枪样机”与基于单兵虚拟作战平台的自动步枪人机工效评价子平台建立。通过前期设计目的的制定与模块化结构讨论,确定各部分之间链接方式与部件内部数据调整方式,设计制作可任意调节外形数据的“自动步枪样机”。同时结合“样机”的可调节性与虚拟试验元素要求,搭建虚拟人机工效评价系统。最后对比传统步枪定型试验阶段人机工效评价流程对设计实践进行评估。
李肖婧[10](2019)在《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产业的出现,工程活动的复杂性、规模性和不确定性均处于前所未有的状态,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体验”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工程体验”的本质在于通过个体与客观工程环境的互动促进个体的反思,加强个体对工程专业实践的认知,形成工程专业实践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美国等部分发达国家本科工程教育界已率先做出改革以增强“工程体验”的地位。相较而言,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尚未形成该项意识,现行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一味重视对显性的理论知识的检验和初步应用,却弱化对隐性的专业实践技能与态度的培养,现状亟待改变。基于此,探讨“本科工程教育应如何开展‘工程体验’以培养符合21世纪工程发展需求的未来工程师”成为亟需学科探讨和解决的复杂问题。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对该问题给予系统性考量,亦未深入应用有效理论以指导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针对上述现实问题与理论诉求,本研究以“如何构建并运行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简称体验模式),从而强化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地位与实施效果,进而培养出符合21世纪工程发展所需的未来工程师?”为核心研究问题,并由此展开4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1)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识别;(2)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维度识别;(3)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4)我国情境下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运行对策。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方法指导,通过充分的文献阅读、案例分析、专家访谈、同行专家研讨,结合问卷调查等方法,借助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数据分析手段,开展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形成如下四项结论:(1)全面解析21世纪工程背景下“工程体验”的概念内涵,提出“工程体验”的本质,并指出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范围界定标准为:是否涉及亲身经历、是否涉及理论知识应用或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否帮助学生认识工程专业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体验”的广义范畴和核心范畴。21世纪工程背景下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趋势是:一方面朝着系统性组织各类工程体验活动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聚焦于工程体验活动本身的完整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多样性,重视那些属于工程体验核心范畴的体验活动。(2)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方法指导,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包括三大子系统(目标子系统、过程子系统、支撑子系统)、六项维度(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学习评价、师资队伍、支撑环境)、三组关系(模式构成维度间结构关系、体验模式与整体工程教育间的相互联系、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3)通过文献识别、案例补充、同行专家研讨、实证检验,最终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所包含的36个构成要素,以构成要素特征命名体验模式的六大构成维度——聚焦工程技能和态度的培养目标、综合集成的课程体系、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多元严谨的学习评价、经验导向的师资队伍、全面协同的支撑环境,并验证通过六大构成维度与工程体验成效间的正相关关系。(4)综合体验模式的构成要素、构成维度以及结构关系,构建形成完整的体验模式,并运用隐性知识观和体验式学习观,深入本科工程教育的具体情境,探析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内在特征:中介性、交互性、协同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构建以指导我国本科工程实践教育改革与优化,具体理论贡献包括:(1)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视角,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指导方法,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2)基于文献、案例和实证检验,识别体验模式的构成要素与构成维度;(3)构建完整的工程体验教育模式并深入挖掘体验模式的内在特征。除上述理论贡献外,本研究进一步联系实际,深入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面向政府、产业、社会机构、工科院校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参与主体,从(1)知行结合,强化工程体验作用;(2)顶层设计,重塑工程体验课程;(3)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主体地位;(4)合理评聘,优化师资队伍质量;(5)内外联动,规范校企合作过程;(6)全面整合,打造教学创新环境等六方面提出了确保体验模式运行的对策建议。
二、基于模块化管理的R&D项目评价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模块化管理的R&D项目评价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小型工程技术服务型企业多项目资源配置研究 ——以Y路桥科技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多项目管理研究现状 |
1.2.2 多项目资源配置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技术创新 |
2 中小型工程技术服务型企业多项目资源配置特点研究 |
2.1 中小型工程技术服务型企业特征与多项目资源类型 |
2.1.1 中小型工程技术服务型企业特征 |
2.1.2 中小工程企业多项目资源配置类型 |
2.2 中小工程技术服务型企业多项目资源配置主要问题 |
2.2.1 多项目资源配置组织体系不健全 |
2.2.2 多项目资源配置评估体系不科学 |
2.2.3 多项目资源配置管理模式粗放 |
2.2.4 多项目资源配置工期延误率高 |
2.3 中小型工程技术企业多项目资源配置解决方法 |
2.3.1 多项目资源配置方法 |
2.3.2 多项目资源配置流程 |
2.4 以Y路桥科技公司为例的多项目管理分析 |
2.4.1 Y路桥科技公司多项目组织经营模式 |
2.4.2 Y路桥科技公司多项目资源配置的资源类型 |
2.4.3 Y路桥科技公司多项目资源配置现状 |
2.5 Y路桥科技公司多项目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
2.5.1 多项目资源配置管理层次混乱 |
2.5.2 缺乏多项目建设优先级评价体系 |
2.5.3 资源配置失效引起工期延误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FAHP)的多项目优先级模型构建 |
3.1 FAHP应用在多项目优先级评价问题的合理性分析 |
3.2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3.2.1 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步骤 |
3.2.2 指标权重确定与求解方法 |
3.3 中小工程技术企业多项目优先级指标设计原则与依据 |
3.3.1 多项目优先级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
3.3.2 多项目优先级评价指标设计依据 |
3.3.3 多项目优先级评价体系指标确定 |
3.4 Y路桥科技公司多项目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确定 |
3.4.1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
3.4.2 评语集合确定 |
3.4.3 模糊矩阵构造与权重确定 |
3.5 Y路桥科技公司多项目优先级排序求解 |
3.5.1 多项目优先级指标模糊评价数据获取 |
3.5.2 隶属度矩阵求解与项目优先级顺序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蚁群算法和优先级的多项目资源配置建模与智配系统设计 |
4.1 蚁群算法思想的借鉴与应用 |
4.1.1 蚁群算法对多项目资源配置模型构建启发 |
4.1.2 蚁群算法应用在多项目资源配置中实现步骤 |
4.2 蚁群算法应用于多项目资源配置的先进性分析 |
4.2.1 蚁群算法应用于资源配置算法性能分析 |
4.2.2 蚁群算法应用于多项目资源配置精度分析 |
4.2.3 蚁群寻优系统与多项目资源配置相似性分析 |
4.3 多项目资源配置蚁群模型构建 |
4.3.1 多项目资源配置蚁群算法模型约束 |
4.3.2 多项目资源配置蚁群模型配置流程 |
4.3.3 多项目资源配置蚁群模型资源转移规则 |
4.3.4 基于多项目优先级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启发函数构造 |
4.3.5 多项目资源配置蚁群模型可行解构造 |
4.4 基于MATLAB2016A平台的多项目资源配置蚁群模型编程 |
4.4.1 多项目资源配置蚁群模型编程实现步骤 |
4.4.2 工序逻辑、资源约束编程框架设计 |
4.4.3 资源再调配编程设计 |
4.5 多项目资源智能化配置系统设计 |
4.5.1 多项目资源智能化配置系统基础框架设计 |
4.5.2 多项目资源智能化配置系统功能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Y路桥科技公司多项目蚁群资源优化配置案例分析 |
5.1 工程情况介绍 |
5.1.1 项目简介 |
5.1.2 多项目资源需求数据提取 |
5.2 Y路桥科技公司多项目案例优先级和资源配置模型应用 |
5.2.1 Y路桥科技公司ZYLQ-JGx5-2019 多项目资源要素分析 |
5.2.2 Y路桥科技公司ZYLQ-JGx5-2019 多项目综合优先级 |
5.2.3 案例数值仿真求解 |
5.3 多项目资源配置模型优化结果分析 |
5.3.1 多项目资源配置有效性分析 |
5.3.2 多项目资源配置经济性分析 |
5.4 Y路桥科技公司多项目资源配置管理的建议 |
5.4.1 构建完善的多项目优先级评价系统 |
5.4.2 加强公司多项目资源配置管理系统建设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光电望远镜研制项目进度控制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进度控制与管理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项目进度控制与管理理论体系 |
2.1 项目管理理论基础 |
2.2 进度管理理论基础 |
2.3 计划评审技术 |
2.4 萨凡奇准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里程碑事件对比改进PERT技术 |
3.1 改进PERT技术对比与选择 |
3.2 使用PERT一般步骤 |
3.3 基于里程碑事件的对比研究 |
3.4 结果分析 |
3.5 结论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萨凡奇准则对不确定活动的修正模型 |
4.1 偏差原因分析 |
4.2 建立修正模型 |
4.3 结果分析 |
4.4 结果验证 |
第五章 引入时间背景的改进PERT模型 |
5.1 现场安装调试偏差原因分析 |
5.2 建立引入时间背景修正系数的改进PERT模型 |
5.3 引入时间背景修正系数的改进PERT模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计及不确定性与协同性的微电网项目投资组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电网项目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2 项目投资组合优化问题研究现状 |
1.2.3 项目投资组合优化方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径 |
1.4 主要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项目组合管理相关理论 |
2.1.1 项目组合管理理论的发展 |
2.1.2 项目组合管理理论的内涵及流程 |
2.2 项目组合优化相关理论 |
2.2.1 项目组合优化的原则 |
2.2.2 项目投资组合优化的流程 |
2.3 项目评估相关模型及方法探讨 |
2.3.1 权重确定方法探讨 |
2.3.2 综合评估方法探讨 |
2.4 组合优化相关模型及方法探讨 |
2.4.1 基于精确算法的组合优化探讨 |
2.4.2 基于启发式算法的组合优化探讨 |
2.4.3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组合优化探讨 |
2.5 不确定性理论探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计及不确定性的微电网项目战略对应度评估 |
3.1 引言 |
3.2 微电网项目战略对应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
3.2.1 能源电力企业战略分析 |
3.2.2 战略目标的指标分解 |
3.3 微电网项目战略对应度评估研究 |
3.3.1 微电网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
3.3.2 云模型理论 |
3.3.3 云层次分析法 |
3.3.4 改进的云PROMETHEE-Ⅱ算法 |
3.4 算例分析 |
3.4.1 项目简介 |
3.4.2 指标数据收集及计算 |
3.4.3 指标权重计算 |
3.4.4 战略对应度评估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计及不确定性和协同性的静态投资组合优化 |
4.1 引言 |
4.2 微电网项目静态投资组合优化模型特点分析 |
4.2.1 传统微电网项目静态投资组合优化模型 |
4.2.2 计及不确定性的微电网项目静态投资组合优化模型 |
4.2.3 计及不确定性和协同性的微电网项目静态投资组合优化模型 |
4.3 微电网项目间协同性模型构建 |
4.3.1 微电网项目协同因素识别 |
4.3.2 基于模糊测度和云Choquet积分的微电网项目协同性刻画 |
4.4 基于线性化处理和分支定界法的项目静态投资组合优化研究 |
4.4.1 线性化处理方法 |
4.4.2 分枝定界法 |
4.5 算例分析 |
4.5.1 项目简介 |
4.5.2 项目协同度计算 |
4.5.3 求解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计及不确定性和协同性的动态投资组合优化 |
5.1 引言 |
5.2 微电网项目动态投资组合优化模型构建 |
5.2.1 微电网项目动态性问题阐述 |
5.2.2 动态投资组合优化模型构建 |
5.3 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研究 |
5.3.1 标准差分进化算法 |
5.3.2 差分进化算法的改进 |
5.3.3 算法性能测试 |
5.4 算例分析 |
5.4.1 项目简介 |
5.4.2 项目协同度计算 |
5.4.3 求解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计及不确定性和协同性的多阶段动态投资组合优化 |
6.1 引言 |
6.2 基于实物期权的微电网项目最佳投资时机分析 |
6.2.1 实物期权及微电网项目的实物期权特性分析 |
6.2.2 微电网项目最佳投资时机确定模型 |
6.3 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多阶段动态投资组合研究 |
6.3.1 微电网项目多阶段动态投资问题阐述 |
6.3.2 强化学习与Q-学习算法 |
6.3.3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与纳什Q-学习算法 |
6.4 算例分析 |
6.4.1 项目简介 |
6.4.2 项目投资时机确定 |
6.4.3 求解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投资组合决策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项目群管理理论 |
1.3.2 投资组合优化理论 |
1.3.3 项目组合管理理论 |
1.3.4 协同效应研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
2.1 引言 |
2.2 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行业发展概况 |
2.2.1 水电发展概况 |
2.2.2 风电发展概况 |
2.2.3 太阳能发电发展概况 |
2.2.4 其他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概况 |
2.3 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投资关键影响因素 |
2.4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5 指标体系的构建 |
2.5.1 开发资源层面 |
2.5.2 市场需求层面 |
2.5.3 经济性层面 |
2.5.4 协同性层面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评价和筛选模型 |
3.1 引言 |
3.2 三角直觉模糊数及相关概念 |
3.2.1 三角直觉模糊数的定义 |
3.2.2 三角直觉模糊数的运算法则 |
3.2.3 三角直觉模糊数的比值比较规则 |
3.2.4 三角直觉模糊矩阵规范化 |
3.3 熵权法配置权重 |
3.3.1 方法简介 |
3.3.2 熵权法配置指标权重 |
3.4 PROMETHEE-Ⅱ方法 |
3.4.1 PROMETHEE简介 |
3.4.2 熵权-PROMETHEE-Ⅱ决策步骤 |
3.4.3 偏好函数及相关理论 |
3.5 项目评价及筛选流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组合优化模型 |
4.1 引言 |
4.2 组合优化的数学模型 |
4.2.1 整数规划模型 |
4.2.2 Weingartner优化选择模型 |
4.2.3 改进Weingartner优化选择模型 |
4.3 用于求解的遗传算法 |
4.3.1 遗传算法的基本运算流程 |
4.3.2 遗传算法的核心操作 |
4.3.3 遗传算法应用与项目组合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投资组合决策框架算例 |
5.1 引言 |
5.2 项目概况 |
5.3 备选项目评价 |
5.4 备选项目筛选 |
5.4.1 数据标准化 |
5.4.2 熵权法配置权重 |
5.4.3 PROMETHEE-Ⅱ比较计算 |
5.4.4 项目排序和筛选 |
5.5 项目组合优化 |
5.5.1 建立数学模型 |
5.5.2 使用遗传算法求解 |
5.6 决策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科技人力资源集聚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协调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的理论 |
2.1 科技人力资源聚集理论 |
2.1.1 科技人力资源的内涵 |
2.1.2 科技人力资源集聚内涵及特征 |
2.1.3 科技人力资源集聚效应 |
2.2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
2.2.1 智能制造装备的内涵及产业范围界定 |
2.2.2 智能制造装备的优点 |
2.2.3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特征 |
2.2.4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趋势 |
2.3 理论基础 |
2.3.1 人力资本理论 |
2.3.2 推拉理论 |
2.3.3 集聚经济理论 |
2.3.4 协同学理论 |
第三章 科技人力资源集聚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互动机制 |
3.1 科技人力资源集聚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机理 |
3.1.1 科技人力资源集聚机理 |
3.1.2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机理 |
3.2 科技人力资源集聚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影响 |
3.2.1 科技人力资源聚集能够提供人力资本 |
3.2.2 科技人力资源集聚能够促进产业集聚 |
3.2.3 科技人力资源集聚能够提升产业竞争力 |
3.3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对科技人力资源集聚的影响 |
3.3.1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能够扩大科技人力资源需求 |
3.3.2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能够优化职业与生活环境 |
3.3.3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能够吸引科技人力资源集聚 |
3.4 科技人力资源集聚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互动机制 |
3.4.1 科技人力资源集聚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内在互动机制 |
3.4.2 科技人才集聚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外在影响因素 |
第四章 科技人力资源集聚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4.1.1 指标体系确定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协调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1 数据标准化处理 |
4.2.2 相关矩阵赋权 |
4.2.3 子系统有序度的测量 |
4.2.4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的确定 |
第五章 西安市科技人力资源集聚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
5.1 西安市科技人力资源集聚发展现状 |
5.1.1 西安市科技人力资源集聚纵向分析 |
5.1.2 西安市科技人力资源集聚横向对比分析 |
5.2 西安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现状 |
5.2.1 西安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纵向分析 |
5.2.2 西安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横向对比分析 |
5.3 西安市科技人力资源集聚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协调度测量 |
5.3.1 指标数据的收集 |
5.3.2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5.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4 有序度计算 |
5.3.5 协同度计算 |
5.3.6 计算结果分析 |
第六章 促进西安市科技人力资源集聚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 |
6.1 西安市科技人力资源集聚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
6.1.1 科技人力资源集聚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度不足 |
6.1.2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对科技人力资源集聚的推动力不足 |
6.1.3 政府统筹协调的力度有待加强 |
6.2 促进西安市科技人力资源集聚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 |
6.2.1 完善科技人力资源集聚体系,助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 |
6.2.2 优化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环境,吸引科技人力资源集聚 |
6.2.3 加大统筹整合力度,推动进一步协调发展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存在的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澳门某高层酒店建造项目对液压爬升模板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线路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液压爬升模板及工程项目相关理论研究 |
2.1 液压爬升的概念及种类 |
2.1.1 液压爬升模板的定义 |
2.1.2 爬升模板的种类 |
2.2 爬升模板的优势 |
2.3 液压爬升模板的技术要求 |
2.3.1 爬升模板的组成 |
2.3.2 液压爬升模板的施工工艺 |
2.4 工程项目施工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液压爬升模板在澳门新濠天地酒店D中的应用 |
3.1 本项目工程概况 |
3.2 液压爬升模板系统施工总体部署 |
3.3 液压爬升的具体应用 |
3.3.1 液压爬升模板施工的基本程序 |
3.3.2 防偏与纠偏工作 |
3.3.3 液压爬升模板组成与构造 |
3.3.4 液压爬升模板工艺技术特点及使用范围 |
3.3.5 高层建筑爬升模板需要满足的条件 |
3.3.6 液压爬升模工艺的原理 |
3.4 液压爬升模板在澳门新濠天地酒店D项目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3.4.1 施工操作平台变形 |
3.4.2 爬模爬架上升中与导轨不平行或爬升困难 |
3.4.3 预埋件、预留洞口位移及变形 |
3.4.4 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漏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液压爬升模板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措施及建议 |
4.1 液压爬升模板布置方案与建议 |
4.1.1 尽量采用大模板体系 |
4.1.2 附墙机位的合理布置 |
4.1.3 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
4.1.4 实现导轨与架体互爬 |
4.2 安装、爬升及拆除技术方案与建议 |
4.2.1 爬模安装工艺的优化 |
4.2.2 施工面水平线定位 |
4.2.3 预埋件的准确埋设 |
4.2.4 爬升的测量与控制 |
4.3 液压爬升模板施工质量方案与建议 |
4.3.1 选择技术性强、组织严密的施工工艺 |
4.3.2 做好与楼地面间缝隙填堵 |
4.3.3 加强隔离剂的涂刷工作 |
4.4 其他措施 |
4.5 液压自爬模架体及受力的验算 |
4.5.1 架体及施工工况验算 |
4.5.2 构件受力验算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液压爬升模板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效益分析 |
5.1 液压爬升模板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的效益评价 |
5.1.1 经济评价 |
5.1.2 资源评价 |
5.1.3 环境评价 |
5.1.4 社会评价 |
5.2 具体的应用优势与成效 |
5.2.1 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的综合效益 |
5.2.2 效率、经济、风险等方面的优势 |
5.3 进一步改进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我国海洋能“十三五”项目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论文相关基础理论 |
2.1 海洋能及海洋能项目 |
2.1.1 海洋能 |
2.1.2 海洋能项目 |
2.2 海洋能项目后评价 |
2.2.1 海洋能项目后评价的含义 |
2.2.2 海洋能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
2.3 系统论与控制论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 项目生命周期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海洋能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指导思想与原则 |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指导思想 |
3.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 海洋能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3.2.1 指标初选 |
3.2.2 评价指标诠释 |
3.3 评价指标筛选 |
3.3.1 指标筛选方法 |
3.3.2 问卷设计与初步统计结果 |
3.3.3 信度检验 |
3.3.4 效度检验 |
3.4 海洋能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海洋能项目后评价模型构建 |
4.1 项目后评价方法简述 |
4.1.1 逻辑框架法 |
4.1.2 成功度法 |
4.1.3 对比法 |
4.1.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2 评价方法选取 |
4.2.1 主要评价方法比较分析 |
4.2.2 海洋能项目后评价方法的确立 |
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指标权重计算方法简述 |
4.3.2 指标权重计算方法的确立 |
4.3.3 指标权重计算 |
4.4 海洋能项目后评价模型 |
4.4.1 因素集 |
4.4.2 评语集 |
4.4.3 权重向量 |
4.4.4 隶属度矩阵与模糊运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海洋能项目后评价实证研究 |
5.1 项目简介 |
5.1.1 项目概况 |
5.1.2 项目完成概况 |
5.2 项目后评价实证 |
5.2.1 指标隶属度值的确定 |
5.2.2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 |
5.3 评价结果分析 |
5.3.1 项目国家验收结果 |
5.3.2 项目后评价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建议与展望 |
6.1 海洋能项目实施建议 |
6.2 海洋能项目后评价展望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A 指标重要程度调查问卷 |
附录 B 指标间重要性比较问卷 |
附录 C “2×300kW潮流能发电工程样机”项目后评价完成情况调查 |
(8)考虑协同关系的项目组合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项目组合选择相关研究 |
1.2.2 基于协同原理的项目组合管理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项目组合管理理论 |
2.1.1 项目组合管理 |
2.1.2 项目组合选择 |
2.2 协同学相关理论 |
2.2.1 协同学的产生发展 |
2.2.2 协同学基本理论 |
2.2.3 协同理论在项目组合选择中的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项目组合协同关系分析 |
3.1 项目组合协同关系定义 |
3.2 项目组合协同关系计算 |
3.2.1 项目间协同关系计算 |
3.2.2 项目与战略目标间协同关系计算 |
3.2.3 战略目标间协同关系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协同关系的项目组合选择网络构建及分析 |
4.1 项目组合选择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
4.2 项目组合选择网络构建 |
4.2.1 社会网络分析法 |
4.2.2 项目组合选择网络构建 |
4.3 项目组合选择网络分析 |
4.3.1 项目组合选择网络分析框架 |
4.3.2 项目组合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算例分析 |
5.1 算例背景 |
5.2 项目组合协同关系测度 |
5.2.1 项目间协同关系测度 |
5.2.2 项目与战略目标间协同关系测度 |
5.2.3 战略目标间协同关系测度 |
5.3 考虑协同关系的项目组合选择网络分析 |
5.3.1 战略目标子网络分析 |
5.3.2 项目子网络分析 |
5.3.3 项目组合选择整体网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单兵虚拟仿真平台的自动步枪人机工效设计 ——以多姿势射击状态下的人机尺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自动步枪人机工效研究发展现状 |
1.2.2 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
1.2.3 学术研究现状 |
1.3 全文研究内容与流程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内容流程 |
1.4 研究创新 |
2 自动步枪人机工效分析与单兵虚拟系统设计条件 |
2.1 影响自动步枪人机工效评价的外形数据因素分析 |
2.1.1 人枪肌肉模型的建立与测试方法 |
2.1.2 自动步枪模块化设计 |
2.1.3 自动步枪外形数据与人机工效关系部件解析 |
2.1.4 人枪交互环节影响人机工效评价因素概述 |
2.2 自动步枪人机工效评价方法 |
2.2.1 实验法 |
2.2.2 分析法 |
2.2.3 实际运行法 |
2.3 单兵虚拟作战平台应用技术分析 |
2.3.1 单兵虚拟作战平台与unity3D |
2.3.2 单兵虚拟作战平台与虚拟现实技术 |
2.3.3 搭建数据库应用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自动步枪外形尺寸及样式调研与数据库建立 |
3.1 国军标中的自动步枪外形数据阈值 |
3.2 世界各国枪械外形数据调研 |
3.2.1 自动步枪全枪长数据分析 |
3.2.2 自动步枪枪管长度数据分析 |
3.2.3 自动步枪质量数据分析 |
3.2.4 准星距离枪托抵肩面长度的调研分析 |
3.2.5 自动步枪握把类型数据分析 |
3.2.6 扳机到枪托抵肩面长度数据调研 |
3.2.7 数据综合分析 |
3.3 各国自动步枪外形形态调研 |
3.3.1 世界名枪外形形态分析 |
3.3.2 自动步枪外形模块形态分析 |
3.4 数据库的建立与链接单兵虚拟平台展示 |
3.4.1 数据库搭建语言SQL |
3.4.2 unity3D项目链接SQL项目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单兵虚拟作战平台的人机工效评价实验之可行性分析 |
4.1 搭建单兵虚拟作战平台基础引用 |
4.2 虚拟环境评价体系可行性分析 |
4.2.1 设计实验与被试人群选取条件 |
4.2.2 实验样本 |
4.2.3 主观条件下差异性试验结果 |
4.2.4 客观条件下差异性试验结果 |
4.2.5 针对试验数据中的特异性数据分析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单兵虚拟作战平台的自动步枪人机工效评价方法设计 |
5.1 设计理念、目的与意义 |
5.2 “自动步枪样机”设计 |
5.2.1 样机外形模块化分类 |
5.2.2 样机模块组合 |
5.2.3 样机机械结构分析 |
5.2.4 “样机”设计技术方案与定型 |
5.3 “自动步枪样机”使用说明 |
5.3.1 枪身部件 |
5.3.2 护手部件 |
5.3.3 下机匣部件 |
5.3.4 枪托部件 |
5.3.5 弹匣部件 |
5.4 基于单兵虚拟作战平台的人机工效评价子平台设计 |
5.4.1 子平台“样机”链接与数据调整方式展示 |
5.4.2 虚拟平台元素搭建 |
5.4.3 虚拟平台的人机工效评价流程 |
5.4.4 子平台的unity3D呈现方式 |
5.5 设计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6.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现实背景 |
1.1.1 21世纪工程发展和工程师培养的迫切需求 |
1.1.2 国外本科工程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
1.1.3 我国本科工程实践教育改革与优化的内在驱动 |
1.2 理论背景 |
1.3 问题提出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框架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章节安排 |
1.5 可能的创新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工程体验的概念内涵综述 |
2.1.1 体验的概念与工程体验的本质 |
2.1.2 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工程体验的实施阶段 |
2.1.3 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范围界定 |
2.1.4 21世纪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趋势 |
2.1.5 本节述评 |
2.2 本科工程教育开展工程体验的研究现状综述 |
2.2.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可视化分析 |
2.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研究焦点 |
2.2.3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理论视角 |
2.2.4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
2.2.5 本节述评 |
2.3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
2.3.1 体验开展的内在驱动:隐性知识观 |
2.3.2 体验的具体作用过程:体验式学习观 |
2.3.3 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与教育模式构建方法 |
2.3.4 本节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初始构成要素识别 |
3.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1 培养目标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2 课程体系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3 教学方法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4 学习评价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5 师资队伍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6 支撑环境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2 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成效指标 |
3.3 本章小结 |
4 本科工程教育开展工程体验的多案例分析 |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4.1.1 案例研究目的 |
4.1.2 案例选择与描述 |
4.1.3 案例数据收集与分析 |
4.2 伦敦大学学院工程科学学院的“交叉整合型”体验 |
4.2.1 背景简介 |
4.2.2 教育愿景 |
4.2.3 教育过程 |
4.2.4 支撑条件 |
4.2.5 个案小结 |
4.3 奥尔堡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的“问题导向型”体验 |
4.3.1 背景简介 |
4.3.2 教育愿景 |
4.3.3 教育过程 |
4.3.4 支撑条件 |
4.3.5 个案小结 |
4.4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的“基于设计周期型”体验 |
4.4.1 背景简介 |
4.4.2 教育愿景 |
4.4.3 教育过程 |
4.4.4 支撑条件 |
4.4.5 个案小结 |
4.5 欧林工学院的“深度融合型”体验 |
4.5.1 背景简介 |
4.5.2 教育愿景 |
4.5.3 教育过程 |
4.5.4 支撑条件 |
4.5.5 个案小结 |
4.6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四维设计型”体验 |
4.6.1 背景简介 |
4.6.2 教育愿景 |
4.6.3 教育过程 |
4.6.4 支撑条件 |
4.6.5 个案小结 |
4.7 案例中本科工程教育工程体验开展的相关经验 |
4.7.1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案例研究 |
4.7.2 案例研究结果与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5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实证研究 |
5.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框架及研究假设 |
5.1.1 构成要素框架 |
5.1.2 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5.2.1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
5.2.2 数据收集 |
5.2.3 统计方法 |
5.3 描述性统计 |
5.3.1 样本基本信息 |
5.3.2 模式要素的描述性统计 |
5.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4.1 信度分析 |
5.4.2 效度分析 |
5.5 回归分析 |
5.5.1 多元线性回归基本问题检验 |
5.5.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6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建 |
6.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
6.1.1 聚焦工程技能和态度的培养目标 |
6.1.2 综合集成的课程体系 |
6.1.3 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 |
6.1.4 多元严谨的学习评价 |
6.1.5 经验导向的师资队伍 |
6.1.6 全面协同的支撑环境 |
6.1.7 模式构建的三组结构关系 |
6.1.8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
6.2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内在特征 |
6.2.1 内在特征一:中介性 |
6.2.2 内在特征二:交互性 |
6.2.3 内在特征三:协同性 |
6.3 本章小结 |
7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运行对策 |
7.1 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 |
7.2 对策一:知行结合,强化工程体验作用 |
7.3 对策二:顶层设计,重塑工程体验课程 |
7.4 对策三: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
7.5 对策四:合理评聘,优化师资队伍质量 |
7.6 对策五:内外联动,规范校企合作过程 |
7.7 对策六:全面整合,打造教学创新环境 |
7.8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国外案例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3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教师版) |
附录4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学生版) |
附录5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研究者版) |
附录6 :国内调研访谈记录(摘要) |
作者简介 |
四、基于模块化管理的R&D项目评价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小型工程技术服务型企业多项目资源配置研究 ——以Y路桥科技公司为例[D]. 冯纪米.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2]光电望远镜研制项目进度控制与管理研究[D]. 刘强. 东华大学, 2020(01)
- [3]计及不确定性与协同性的微电网项目投资组合优化研究[D]. 许传博.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4]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投资组合决策优化研究[D]. 张军帅.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5]科技人力资源集聚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 李大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6]澳门某高层酒店建造项目对液压爬升模板应用研究[D]. 林子健. 华侨大学, 2020(01)
- [7]我国海洋能“十三五”项目后评价研究[D]. 徐新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8]考虑协同关系的项目组合选择研究[D]. 王海菱. 长安大学, 2020(06)
- [9]基于单兵虚拟仿真平台的自动步枪人机工效设计 ——以多姿势射击状态下的人机尺寸为例[D]. 郭森.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10]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D]. 李肖婧. 浙江大学, 2019(02)
标签:投资组合论文; 人力资源配置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论文; 项目分析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