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阅览室设计方案及其技术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韩俨[1](2019)在《环境心理学在高校阅览室空间的设计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我国高校阅览室模式的不断转变,高校师生对精神文化的诉求越来越多。当下针对阅览空间设计呈现出千篇一律的态势,整体室内空间设计没有独特性,需要将新的理论、新的模式相融合,体现出环境意识就是一种现代意识。从人与环境的关系来看,读者是环境的创造者和室内设计环境的创造者。不同的环境形式必然给人不同的心理感触,当人们地处某种风格的室内设计环境中时,人的思想、行为和情感必定会随之变化。本次论文以环境心理学理论为依托,对高校阅览室空间设计进行研究分析,将使用者的心理活动和周围场景环境相结合为基础。通过对国内外高校阅览室设计相关资料研究,结合阅览空间室内环境设计原则,分析导致空间设计不足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考虑高校师生心理特征来研究设计改善环境,满足师生实际使用效果,使得环境和师生的关系有机结合达到最优化,明确了如何利用环境心理营造舒适独特的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方法,以长安大学阅览室为例设计分析综合阅览室、开架式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进行空间梳理,并且融入环境心理学因素,主要从室内空间组织、室内空间环境、室内装修、色彩搭配对对师生心理的暗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应用。从而解决当下阅览室空间设计存在的相关问题,以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阅览室室内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建议。
贾卜宇[2](2017)在《老年社区服务系统的信息交互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了基于老年社区服务系统的大数据平台信息交互机制的研究与应用。首先,本论文以态势感知与决策机制系统为锲入点推导基于大数据的信息云平台的构建,从人机交互的角度建立行为——信息——感知——决策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构建理论模型,提出老年社区服务流程的创新法则。其次通过平台实体模型构建与交互界面设计的可用性评估,从实践层面为社区服务平台的构建以及相关老年人产品的研发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老年社区服务系统问题与研究背景,回顾和梳理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提出了本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第二部分是对信息交互与老年社区服务模式的分析以及服务设计相关概念的梳理和探讨。在理论上结合服务设计与大数据等方面的理论,对老年社区服务的范围、模式进行了界定,依据服务设计法则进行划分,总结了老年社区服务的特点。第三部分主要通过对用户行为、心理的研究,从老年人行为惯常探究老年人的用户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老年人社区服务平台交互机制模型。第四部分是通过服务设计方法对用户模型、信息交互模型进行理论层面的构建以及信息交互平台虚拟流程的设计法则概括。最后,第五部分依据社区服务平台的势态感知和决策机制的信息交互研究构建老年人社区服务平台,进行实际项目的设计实践,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大数据社区服务平台的构建要素,提出了实验性的设计方案并进行用户评估。第六部分是对全文的归纳与总结。课题的研究利用大数据信息云存储的方法开创老年人社区服务新模式。目前国内暂无针对该领域的专门研究成果。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设计实践及研究将补充本研究理论成果,本文将对此进行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何北[3](2011)在《信息技术支持的普通高等院校探究式学习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探究式学习被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引入到教学当中。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弹性学习理论、情境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高校教学环境为背景,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依托实施探究式学习。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可以证明:在高校教学环境下,大学生以信息技术为支持进行探究式学习是有价值的。通过探究式学习,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增强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研究在四个班级中进行,其中两个实验班,两个对比班。采用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进行实施。通过对探究式学习的类型、过程的研究,制定出合理的探究式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并在教学中加以实施。经过四个多月的教学实践研究,探究式学习对改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有一定的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探究式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具有了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够主动进行探索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但仍需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李峰[4](2010)在《校园一卡通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的校园管理方式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其中数字化校园概念的提出更是把高校的校园建设带入了新的领域。数字化校园是建立在真实校园管理基础上的虚拟管理方式。校园“一卡通”系统就是在这个虚拟方式下的基础平台。作为数字化校园的基本组成部分,校园“一卡通”系统更成为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先锋”。“一卡通”系统建设的是否完善、稳定将决定高校数字化建设的程度与质量。校园“一卡通”又是一个纽带,它连接和控制着校园内的多个系统。通过校园“一卡通”平台,高校可以实现校园内的身份验证和系统问的信息共享。目前,我国高校在一卡通建设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是参与建设的各方关注的研究课题。这些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如何保障一卡通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本文从对校园“一卡通”的整体规划方案入手,阐述了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中应该关注的重点,并对一卡通系统如何推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讨论。重点研究了目前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中、使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如:校园卡消费子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校园卡银校转账的安全性问题,系统间子系统的接口的规范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本文能对正在规划与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的管理和设计人员有所帮助,让他们能在数字化校园的道路上有所参考和借鉴,以确保校园“一卡通”建设的成功与高效。
秦萍[5](2003)在《电子阅览室设计方案及其技术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改建的设计方案和技术实现过程。结合具体实践 ,详细描述了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系统安装、维护等一些技术问题的实现和解决方法 ,提出了简化电子阅览室管理和完善电子阅览室功能的一些先进技术思想
二、电子阅览室设计方案及其技术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阅览室设计方案及其技术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心理学在高校阅览室空间的设计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环境心理学理论运用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4.1 课题研究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2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4.3 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2 高校阅览室空间发展概况及其现状分析 |
2.1 高校阅览室空间概况 |
2.2 高校阅览室空间室内设计的发展历程 |
2.2.1 国内阅览室空间室内设计的发展历程 |
2.2.2 国外阅览室空间室内设计的发展历程 |
2.3 当下阅览室空间设计的问题分析 |
2.3.1 光线环境问题分析 |
2.3.2 色彩环境问题分析 |
2.3.3 装修材料问题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环境心理学在阅览室空间设计中的理论与应用 |
3.1 环境心理学的概念 |
3.2 阅览室空间室内环境设计原则 |
3.2.1 阅览室空间环境适宜的原则 |
3.2.2 阅览室空间个人空间的原则 |
3.2.3 阅览室空间节能高效的原则 |
3.2.4 阅览室空间心理暗示的原则 |
3.3 环境心理学对阅览室空间设计的分析 |
3.3.1 空间环境中的依托与安全感分析 |
3.3.2 私密性与公共空间组织形态分析 |
3.3.3 环境心理学下个性与人性化设计分析 |
3.3.4 个人领域感与空间人际距离分析 |
3.4 环境心理学下阅览室空间的设计策略 |
3.4.1 激发心理情绪的色彩与材质设计策略 |
3.4.2 突出美感的采光与照明设计策略 |
3.4.3 烘托气氛的家具及植物景观小品设计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案例实践——以长安大学校本部图书馆阅览室设计为例 |
4.1 阅览室空间项目概况 |
4.1.1 设计理念之表达 |
4.1.2 项目区位分析 |
4.2 阅览室空间整体分析 |
4.2.1 平面空间布置分析 |
4.2.2 空间竖向设计分析 |
4.2.3 现场调研分析 |
4.3 环境心理学理论在阅览室空间室内中的设计应用 |
4.3.1 环境心理学综合休息区阅览室设计运用 |
4.3.2 环境心理学开架式阅览室的设计体现 |
4.3.3 环境心理学电子阅览室的设计构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论文研究结论 |
5.2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及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作品)、专利、比赛获奖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附录 |
(2)老年社区服务系统的信息交互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基本概念 |
1.2 研究背景 |
1.2.1 老年社区服务背景 |
1.2.2 大数据行业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结论 |
1.4 课题研究意义 |
1.4.1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综述 |
1.5.2 课题创新点 |
1.6 课题研究技术思路 |
1.7 本章小结 |
2 老年社区服务模式与信息交互的分析 |
2.1 老年社区服务模式的分析 |
2.1.1 老年社区服务模式概述 |
2.1.2 老年社区服务对象 |
2.1.3 社区服务系统构成 |
(一) 功能配置 |
(二) 空间环境 |
2.2 信息交互 |
2.2.1 信息交互的概念 |
2.2.2 老年社区信息交互的剖析 |
2.2.3 老年与信息交互的关系图 |
2.3 本章小结 |
3 老年社区行为交互与大数据平台机制研究 |
3.1 平台服务对象的行为特征与操作流程分析 |
3.1.1 行为认知特征 |
3.1.2 老年社区服务情况调查——定量分析 |
3.2 平台服务对象的沟通机制分析 |
3.2.1 决策感知分析 |
3.2.2 反馈分析 |
3.3 社区服务系统用户需求总结与探索 |
3.3.1 心理需求 |
3.3.2 行为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4 面向老年社区服务信息管理平台的交互模型构建 |
4.1 老年社区服务体系模型构思 |
4.2 面向老年社区大数据服务平台的信息交互机制设计法则 |
4.2.1 基于大数据的设计法则 |
4.2.2 基于体验的设计法则 |
4.2.3 基于信息交互机制的设计法则 |
4.3 交互平台的构建 |
4.3.1 老年社区信息服务的理论框架 |
4.3.2 基于用户体验的信息交互平台模型构建 |
4.3.3 信息交互平台功能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大数据信息云的老年人社区服务平台设计实践应用 |
5.1 项目背景及平台服务目标 |
5.1.1 项目背景 |
5.1.2 老年社区服务系统目标 |
5.2 设计分析 |
5.2.1 前期调研 |
5.2.2 设计定位 |
5.2.3 老年社区信息服务平台的用户角色模型 |
5.2.4 用户在社区服务系统中的信息交互分析 |
5.2.5 信息交互平台模型的应用 |
5.3 设计内容与功能定位 |
5.3.1 设计内容 |
5.3.2 功能定位 |
5.4 产品设计——忆家信息管理平台模型构建 |
5.4.1 产品结构图 |
5.4.2 用户流程设计 |
5.4.3 产品原型模型图 |
5.4.4 视觉识别性设计 |
5.4.5 界面风格界定设计 |
5.5 老年社区信息平台的实用性测试评估 |
5.5.1 产品实物模型制作 |
5.5.2 可用性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线上调查问卷 |
附录B: 线下调查问卷 |
附件 |
(3)信息技术支持的普通高等院校探究式学习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研究概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 |
1.4.2 实验研究 |
1.4.3 行动研究 |
第2章 普通高等院校探究式学习概述 |
2.1 探究式学习的内涵与特点 |
2.1.1 探究式学习的发展 |
2.1.2 探究式学习的含义 |
2.1.3 探究式学习的特点 |
2.2 探究式学习的类型 |
2.2.1 完全探究性学习与部分探究性学习 |
2.2.2 有指导的探究与开放的探究 |
2.2.3 有结构的探究、指导性探究和自由探究 |
2.3 探究式学习的过程 |
2.3.1 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
2.3.2 提出问题,着手探究 |
2.3.3 收集资料,制定方案 |
2.3.4 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
2.3.5 交流研讨,相互评价 |
2.3.6 完善结论,应用推广 |
2.4 普通高等院校实施探究式学习的必要性 |
2.4.1 探究式学习可以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
2.4.2 探究式学习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2.4.3 探究式学习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应用推广能力 |
2.4.4 探究式学习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 |
2.5 普通高等院校实施探究式学习的可行性 |
2.5.1 充足的时间是探究式学习的前提条件 |
2.5.2 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大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 |
2.5.3 信息技术为大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
2.5.4 浓厚的学习氛围是大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原始动力 |
2.5.5 协同合作是探究式学习能够得出可靠性结论的根本保障 |
第3章 信息技术支持的普通高等院校探究式学习设计 |
3.1 信息技术支持的普通高等院校探究式学习设计的理论基础 |
3.1.1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
3.1.2 认知弹性学习理论 |
3.2 学习者及技术环境分析 |
3.2.1 大学生的学习特征分析 |
3.2.2 信息技术对探究式学习的支持 |
3.3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探究式学习 |
3.3.1 探究式学习模式设计的原则 |
3.3.2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探究式学习模式设计 |
3.3.3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探究式学习过程 |
第4章 信息技术支持的普通高等院校探究式学习实践 |
4.1 探究式学习前期分析 |
4.1.1 教学对象分析 |
4.1.2 教学条件分析 |
4.1.3 教学策略分析 |
4.1.4 教学内容分析 |
4.2 探究式学习资源设计 |
4.2.1 利用各种软件创设情境生动的展示平台 |
4.2.2 利用QQ、MSN 等聊天工具,建立实时的交流平台 |
4.2.3 利用E-mail 建立可靠的资料传送和存储平台 |
4.2.4 利用网络课程建立开放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 |
4.3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探究式学习过程 |
4.4 探究式学习效果评价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5.3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校园一卡通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成果 |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
1.4 小结 |
第二章 校园一卡通系统现状 |
2.1 校园一卡通系统与数字化校园 |
2.2 校园一卡通系统的"银校企"建设模式 |
2.3 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 |
2.4 一卡通系统建设规划 |
2.5 小结 |
第三章 校园一卡通系统需求分析 |
3.1 身份认证类需求 |
3.2 电子钱包类需求 |
3.3 信息查询、统计与利用 |
3.4 其它功能性需求 |
3.5 安全性需求 |
3.6 一卡通系统平台整体需求 |
3.6.1 一卡通主机及应用服务子系统 |
3.6.2 一卡通管理子系统 |
3.6.3 一卡通财务结算中心子系统 |
3.6.4 银行金融交易子系统 |
第四章 校园一卡通系统总体设计 |
4.1 系统整体设计 |
4.2 各核心子系统间关系 |
4.3 系统基本网络部署 |
4.4 系统使用IC卡介绍 |
4.5 一卡通管理子系统 |
4.6 消费子系统 |
4.7 财务结算子系统 |
4.8 圈存子系统 |
4.9 SOCKET通信技术 |
4.10 系统间接口 |
4.11 系统实现的难点分析 |
4.12 小结 |
第五章 校园一卡通系统详细设计 |
5.1 一卡通管理子系统中卡务管理部分设计 |
5.2 消费子系统设计 |
5.3 系统间接口格式设计 |
5.4 基于配置方式的接口实现 |
5.5 系统三级加密设计 |
5.6 密钥管理子系统设计 |
5.7 一卡通管理子系统与消费子系统的交互设计 |
5.8 银行相关交易子系统设计 |
5.8.1 转账 |
5.8.2 余额查询 |
5.8.3 冲正 |
5.8.4 自动对账 |
5.8.5 手工对账 |
5.8.6 批量扣款 |
5.8.7 功能实现 |
5.9 财务结算子系统设计 |
5.10 一卡通综合查询、统计、分析 |
5.11 与其他子系统的对接 |
5.12 日志系统 |
5.13 小结 |
第六章 校园一卡通系统性能分析 |
6.1 系统日常处理能力分析 |
6.2 系统安全性分析 |
6.3 系统稳定性分析 |
6.4 系统扩展性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致谢 |
(5)电子阅览室设计方案及其技术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设计方案 |
1.1 电子阅览结构布局 |
1.2 网络结构 |
2 硬件选用 |
3 安装、维护方法 |
4 电子阅览室功能 |
(1) Internet网络浏览服务。 |
(2) 电子书刊的检索、阅览、打印。 |
(3) 光盘型出版物的阅读。 |
(4) 随书光盘网上下载的实现。 |
(5) 对于一些大型的应用程序, 如: |
(6) 计算机基础应用、网上检索技术培训。 |
5 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 |
(1) 门禁管理: |
(2) 系统监控: |
(3) 远程抓屏: |
(4) 消息传递, 远程关机: |
(5) 查询和报表生成: |
(6) 异常处理: |
(7) 光盘借阅: |
6 结束语 |
四、电子阅览室设计方案及其技术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心理学在高校阅览室空间的设计应用[D]. 韩俨.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3)
- [2]老年社区服务系统的信息交互机制研究[D]. 贾卜宇.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3]信息技术支持的普通高等院校探究式学习设计与应用研究[D]. 何北.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4]校园一卡通系统设计[D]. 李峰.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5]电子阅览室设计方案及其技术实现[J]. 秦萍.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