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漫谈景德镇陶瓷绘画与商品贸易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王雨晨[1](2021)在《陶瓷山水绘画意境研究 ——以作品《境》为例》文中指出意境之美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追求,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舞蹈绘画,艺术家对于意境的追求辐射于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同时也是评判艺术家水平的最高标准。山水画作为古代文人的思想寄托与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形式,其蕴含的人文内涵是意境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人文内涵来自于周围大环境影响下,个人意识的体现。因此在山水画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每个时期的山水作品都可以窥见时代思潮的影子和作画者本人的文思。这种现象不仅体现在纸本山水上,发展较晚的瓷本山水同样因为每个时代的艺术家所追求的意境效果不同而产生画风上的变化,由于这个时代更加追求个人精神的体现,因此不同的艺术家对于这一种较为新颖的绘画材料也会产生不同的见解。本文通过对意境的探讨,探寻在纸本与瓷本山水画上,意境的不同表现形式。同时通过研究当代学院派的老师们在器型、色釉、肌理等表现形式上的创新手法,提高笔者自身对陶瓷艺术的审美的同时学习瓷本山水新的表现技法。在吸收前沿思想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陶瓷山水画的“当代性”很大一程度上来源于对普通材料的新式运用,这意味着对材料的研究不应止步于此,因此在创作的过程中笔者试图尝试一些新的材料与技法来表现作品《境》的创新性。
刘木森[2](2020)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西海岸发生了影响世界的“奥蒂斯陶艺革命”,一种“新陶艺”理念从此诞生。20世纪80年代初,在日益活跃开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新陶艺”思潮伴随着西方现代艺术大潮涌入中国,刺激了中国陶艺的“现代性”探索。“新陶艺”进入我国以后,我国学界习惯称其为“中国‘现代陶艺’”。虽然它与西方的“新陶艺”理念一脉相承,在陶艺的形态、创作手法、内涵等方面基本相通,但在文化与审美等方面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又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在审美形态、审美特质等方面迥然有异。本论文即以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审美角度切入并采用历史与逻辑、个案分析与理论阐释、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试图对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审美重构、审美特质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等问题做出系统而深入的审视和探究。在概念厘定的基础上梳理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现代陶艺”是一种以陶瓷材料为创作媒介,以个性化手法表现人的个性、情感、观念、心理、意识以及审美等理念的艺术形式。它所挖掘的不只是客观世界,更是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意识。在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下和自身创新变革的需求中,中国“现代陶艺”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70年代。20世纪末进入发展阶段,起初主要表现为对西方陶艺的吸纳和借鉴。进入发展阶段后,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彰显,将深厚的中国文化与现代陶艺结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陶艺审美文化。从审美重构入手分析中国“现代陶艺”的形态特征。“解构”是西方陶艺的理论支撑基础,中国“现代陶艺”同样表现为对已有传统陶瓷艺术的“分解”“打碎”和“重构”。中国“现代陶艺”打破了统治传统陶瓷艺术千百年来形成的材料观、造型观、装饰观、烧成观、审美观等,不再强调完美无缺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而是追求理念上的解放和形式上的创新,消解了传统陶瓷艺术的种种范式。因此,“重构性”成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基本特征。深入探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在理念特质方面,传统陶瓷艺术注重技术审美,而中国现代陶艺则注重观念表达,这完成了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的华丽转身;在创作特质方面,“现代陶艺”摒弃了批量生产的创作方式,更注重个性化表现;在语言特质方面,不再强化它的规范严谨,而是表现为得意忘言,“抽象性”成为现代陶艺艺术语言的首要特征;在情感特质方面,摆脱了实用主义的束缚,更注重陶艺家心灵宣泄的情感表达,“象为心声”成为陶艺家情感表达的写照;在材质特质方面,表现为超越泥性,追求多种极限表达方式;在美感特质方面,表现为偶然天成,呈现出“残缺美”“含蓄美”“模糊美”等特殊的美学特色。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突出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征。西方现代陶艺主要得益于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推波助澜,而中国现代陶艺面临着西方化与本土化、传统与现代的二元难题。虽然在“器”的反叛、“手工”的重生、“范式”的突破、“陌生化”的美学追求等方面存在着共通性,但中西现代陶艺发生发展的语境不同,西方陶艺的陌生化探索更为极端,例如“怪怖艺术”的另类美学追求、“实验性”激发的形式探索等,中国现代陶艺更趋向于强化中国符号、文化印记,表现为对重塑本土风格,引领民族文化需求的历史使命的担当。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与理论构建为其未来发展寻求突破。一是“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包括陶艺装置的方兴未艾、环境陶艺的风生水起、实验陶艺的新探索和科技介入的新融合。二是尝试建立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基本理论框架。针对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了现代陶艺的审美批评方法、审美批评意识和主题选择。现代陶艺更加关注当下社会生活状态,其理论建构必将推动中国“现代陶艺”的人文担当和指向。三是首次提出陶艺的“烧成美学”“陶艺生态学”等概念。现代陶艺的烧成出现了科技含量高、多元烧制、体验式烧制等态势,同时也存在对返璞归真烧制效果的追求。不同的烧制方法呈现出不同美学效果,如柴烧的素朴之美、坑烧的原始之魅、熏烧的水墨之美、乐烧的体验之乐、复烧的凝重之美、窑变的异象之美等。经过研究,本文提出了两个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是“一体创作观”,即从配泥、配釉、制模到制作、烧制等所有工艺环节由一人完成,以实现以陶艺家为主体的原创性创作与审美的统一。二是民族文化的回归,切实坚守民族文化之根,用好中国元素,强化现代陶艺的中国特色。总之,现代陶艺这种泥与火的艺术承载了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文化思考,必将在现代转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宽广。
宋哲琦[3](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程鑫尧[4](2020)在《当代景德镇古彩陶瓷装饰的艺术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古彩陶瓷装饰在不同的时代呈现了不同的艺术特征。社会的发展下,由于受到各种艺术思潮的影响,古彩陶瓷装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国以来,国家对传统陶瓷文化逐渐重视,一系列的举措让从事陶瓷文化产业者有信心跟随行业一同发展。正是由于他们在各自领域中不懈的努力,在对传统的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使得当代景德镇古彩陶瓷艺术呈现出了崭新的一幕。这也体现了社会赋予了古彩艺术的多元性。我们对大明五彩或是康熙五彩的命名也是对这一时期古彩艺术风格的概括,在当代景德镇艺术的研究中,很难自身抽离不受到社会风潮的影响。这使得有必要对传统古彩和当代景德镇古彩进行研究和比较,以及对当代景德镇古彩艺术家的作品、他们的艺术理念分析,进而对当代景德镇古彩陶瓷艺术的特点进行归纳。对当代景德镇古彩陶瓷装饰的艺术特征的详细阐述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其中,第二章主要介绍传统古彩装饰的发展过程,并揭示了传统古彩演变至当代景德镇古彩过程中的艺术化转折。第三章主要论述当代景德镇古彩陶瓷装饰的艺术特征,从古彩作品中的器型、题材、构图、色彩等方面做出归纳。第四章从当代景德镇古彩陶瓷装饰艺术风格形成的影响因素中,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当代景德镇古彩艺术家个人的艺术理念在古彩陶瓷装饰上表达,形成了古彩艺术风格上的百花齐放。
吴孟熙[5](2020)在《景德镇墨彩描金陶瓷装饰艺术研究 ——以周湘浦、夏忠勇、夏黄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墨彩描金是中国陶瓷釉上彩绘装饰种类之一。墨彩描金是在墨彩瓷的工艺基础上,结合描金工艺,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改造与实践,于清代早期形成的一种具有独特的装饰艺术风格的工艺。可惜的是由于这种陶瓷装饰画工细腻,技术要求高,工序繁杂,导致从事该行业的人不多,甚至在清末一度失传。但可喜的是民国初一位叫周湘浦的陶瓷大师通过精心专研使得墨彩描金又重见于世。而他的弟子夏忠勇先生让墨彩描金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夏忠勇先生的儿子夏黄勇先生继承了父亲的衣钵,致力于创新,赋予这种装饰艺术新的生命力。本论文主要从它的装饰艺术入手,介绍墨彩描金大致的发展脉络,通过周湘浦先生、夏忠勇先生、夏黄勇先生的作品来表现墨彩描金的装饰艺术特征﹑工艺技巧,文化内涵,从而体现老一辈工匠艺人高超的技术与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墨彩描金是中国陶瓷艺术水平与工艺智慧的体现,这里面有着许多东西等着我们去深入探究。这实际上是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论文将根据夏忠勇先生,夏黄勇先生的叙述以及收集的资料尽可能将墨彩描金的艺术魅力展现出来,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这门陶瓷装饰种类与其艺术魅力,让墨彩描金陶瓷装饰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王雨曦[6](2020)在《清代广彩外销瓷纹饰研究》文中提出中国陶瓷外销始于唐代,发展至清代达到极盛,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典型代表之一。广彩瓷器是清代根据对外贸易市场的需求从我国传统陶瓷中衍生出来的外销彩绘瓷,其装饰纹样丰富,色彩华贵绚丽折射出了广彩瓷器在中西文化合璧下形成的多样化风格。广彩瓷器作为我国清代外销瓷的典型代表对欧洲社会艺术的影响由宫廷转向民间、由宗教转向世俗,起到了东西文化交流的助推作用。另一方面,广彩瓷器也吸收了西方的文化元素对我国制瓷业发展及陶瓷艺术风格的表现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首先用中国古代陶瓷研究的传统方法,对广彩瓷器的起源、工艺特点、外销贸易背景做了整体梳理。并以类型学为基础按照题材对广彩瓷器纹饰做了比较分类,将清代广彩瓷纹饰与中国传统瓷器纹饰的差异及中西合璧的艺术特色展现出来。随后从外销市场的角度出发以纹饰为例,就广彩外销瓷远销的欧洲、北美、东南亚和阿拉伯伊斯兰地区地域文化特色下广彩纹饰市场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最后讨论广彩瓷器纹饰风格的形成与中西文化交流之间的关系。随着国外制瓷业技术的进步发展,至清末广彩外销瓷的贸易市场也开始走向衰落。但清代广彩外销瓷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中西文化合璧,是中外陶瓷艺术交流的结晶。
胡义伟[7](2019)在《陶瓷产业转型发展背景下景德镇市“景漂”人才管理研究》文中指出景漂”人才现象是景德镇在长达千年以上的制瓷历史进程中所独具的现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景漂”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更是明显增长和提高,对推动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景德镇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景漂”人才,多措并举服务“景漂”人才,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面对“景漂”人才日益多元多样的需求,当地政府部门尤须进一步提高服务与管理水平。本文在系统梳理“景漂”人才现象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总结了景德镇市在“景漂”人才管理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将“景漂”人才的管理置于推动景德镇陶瓷产业转型发展的大背景和视野之下进行审视和把握,在提出景德镇市在“景漂”人才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相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根据陶瓷产业转型发展需求,优化“景漂”人才结构,进一步完善服务“景漂”人才的政策机制,加强对“景漂”人才的职业技能教育,搭建更加多元的服务“景漂”人才的平台,依法维护“景漂”人才的知识产权,保障其合法权益,促进其在景德镇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等加强“景漂”人才管理的新构想。
王瑀[8](2019)在《民国景德镇浅绛彩和新粉彩瓷器绘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拥有悠久的制瓷传统,而与瓷器制作技术相伴而生的是瓷器表面的装饰工艺。在漫长的制瓷发展过程中,瓷器装饰逐渐形成一套相对独立、开放的艺术系统。自元代开始,中国瓷器装饰进入以绘画(中国画)作为最主要手法的时期,绘画作为装饰的主流形式,历经明、清、民国,一直持续到现在,而生成“陶瓷绘画系统”的地理与文化场域,正是有“瓷都”之称的景德镇。关于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瓷器装饰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是民国作为传统与现代激烈碰撞的变革期,有关这一时期的瓷器研究却乏善可陈,在众多瓷器通史的叙述中,“民国衰败论”已成主流,而针对瓷器绘画的研究更是近乎“空白”。显然,任何历史都无法简单地用“衰败”一言以蔽之。站在大历史的层面,民国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间节点,其影响波及社会的各行各业,造成的冲击延续至今;即使立足瓷器绘画发展的小历史,民国也是一段不可忽视的重要阶段,浅绛彩、新粉彩等颇具开创性的瓷艺,以及“珠山八友”这样的瓷画师群体,均诞生在这一时期的景德镇地区。因此,本文将研究重点聚焦在民国时期的景德镇,以浅绛彩、新粉彩这两大瓷器绘画创新为切入口,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图像分析,反思传统话语体系下民国瓷器“衰败论”,并尝试从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历程、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的现代化改革、民国景德镇瓷器绘画的风格嬗变等方面,重新勾勒一个更为立体的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的生态图景。同时,透过形式层面的构图、造型、色彩、技艺和内容层面的题材分析,一窥民国景德镇瓷绘艺术呈现出来的“新”与“旧”,也即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如何与时代互动,实现自我更新。最后,笔者分别从视觉艺术语言与瓷器装饰的结合、东方审美与西方技法的融合以及传统工艺与现代生产的整合三个层面,反思民国景德镇瓷器装饰的自我更新机制。历史研究的目的不是盖棺定论,而是不断拉近研究者与历史的距离。抛开“衰败论”的偏见,重新反思民国瓷绘史无疑有助于加深对民国瓷业的认知。通过本文的论述,笔者希望呈现这样一幅历史图景:景德镇工匠的每一次尝试,每一次创新,都是个体,乃至一个传统行业面对大的时代变革,面对工业化和西方文明的猛烈冲击,立足本土,多元融合的结果。尽管这些实践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方向,有些属于借由外部力量展开的自上而下的现代化改革,有些出于系统内部自身的完善与变化,但总体处于一种“Confused period”(模糊阶段),绝非所谓的“衰败”,而是一种自我探索的摸索阶段,呈现出一种新、旧混杂的多元状态,正是这些实践构成了中国瓷器绘画艺术的新动向,为日后中国瓷器绘画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刘丽萍[9](2019)在《康熙瓷“乐舞图”审美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制瓷业在康熙时期达到顶峰,其中“乐舞图”在青花瓷和五彩瓷的装饰技法、审美特征极具时代风貌,“乐舞图”也成为康熙时期较为盛行的陶瓷装饰题材之一。本文主要通过陶瓷装饰语言来研究康熙瓷“乐舞图”审美特征,窥视康熙时期的陶瓷艺术装饰风格。首先梳理“乐舞图”的发展历史概况,康熙“乐舞图”的发展必然经历历朝历代的发展和传承,了解康熙瓷“乐舞图”必然先要了解“乐舞图”的历史渊源。然后,针对性总结康熙时期诱发陶瓷“乐舞图”盛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历代帝王对“乐舞图”的推动,帝王对“乐舞”活动的喜爱和参与,无疑是来自官方对“乐舞”活动的肯定,上行下效为“乐舞”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二,康熙时期市井文化的发展在无形中推动“乐舞图”在康熙瓷中的发展。这两点充分证明了“乐舞图”在时期康熙时期得以盛行的客观因素。由于明清版画的发展对陶瓷绘画具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将版画对康熙瓷“乐舞图”影响单独探讨,尤其是版画“乐舞图”对康熙“乐舞图”人物形象的设计、乐器形制及搭配都提供创作“蓝本”。最后,重点探讨康熙瓷“乐舞图”的审美特征,以康熙瓷青花和五彩瓷中的“乐舞图”为例分别进行分析。康熙青花“乐舞图”从青花瓷的审美特点出发,分析蓝与白的协调之美以及色阶分明的层次之美,详细的分析康熙青花瓷独特的审美艺术;康熙五彩瓷“乐舞图”的艺术风格具体从色彩上的独特提炼与搭配、点线面的交织运用、人物形象的夸张刻画等是三个方面对它作细致解剖分析,充满了解康熙五彩瓷在这一时期的成熟的装饰美;通过对康熙“乐舞图”装饰与造型的巧妙结合分析,更进一步深入研究“乐舞”图式在康熙瓷器上的装饰审美特点,从二维到三维创新新装饰转化、独特的“开光”装饰形式、锦地纹饰与开光相结合都在极力的向观者展示康熙瓷“乐舞图”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
宋志岭[10](2019)在《枕上风光: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瓷枕纹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磁州窑是我国古代民间窑口的典范,其装饰艺术风格在我国陶瓷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宋金元时期是磁州窑的繁荣期,瓷枕作为磁州窑最具代表性产品之一,纹饰丰富多样,纵观以往关于磁州窑的研究虽然着墨较多,但是对于该时期磁州窑瓷枕纹饰的系统研究却稍显不足,故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注重把握其民窑属性,即植根于民间,系于现实生活,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个案与整体研究法,通过大量的相关图文资料收集、分析、比较和归纳,探析瓷枕纹饰艺术特征。正所谓风格见于细节,笔墨渗透文化,纹饰暗藏意境,主题当随时代,同时本文采用民俗学、图像学和设计学方法,旨在对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瓷枕纹饰进行多角度研究。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叙述论文研究的动因及意义、目的与方法、历史与现状以及范围和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章对磁州窑瓷枕的发展演变、装饰美化和功能用途进行论述;第三章详细论述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瓷枕纹饰具体的民俗色彩表征;第四章从题材、构图、笔墨和意境四个方面,对比论证瓷枕纹饰对绘画的借鉴与融合;第五章通过多个案例论述图样的装饰程式,并且探讨了其形成的深层动因;第六章为结论,对全文进行归纳与总结。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对磁州窑瓷枕纹饰内涵作系统补充,另一方面有助于丰富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理论,对当代陶瓷装饰起到积极性意义。
二、漫谈景德镇陶瓷绘画与商品贸易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漫谈景德镇陶瓷绘画与商品贸易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陶瓷山水绘画意境研究 ——以作品《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来源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理论研究现状 |
(二)创作实践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二章 意境与陶瓷绘画相关的理论研究 |
一、意境的阐述 |
(一)意境理论的概念 |
(二)山水意境的萌芽 |
二、意境在山水画中的营造 |
(一)章法在山水意境中的表现 |
(二)笔墨在山水画意境中的表现 |
三、意境在陶瓷艺绘画上的营造 |
(一)陶瓷山水画的发展与转变 |
(二)器型对山水造境的影响 |
(三)釉色对山水造境的渲染 |
(四)肌理对山水造境的凸显 |
第三章 作品《境》的创作实践 |
一、创作构思 |
二、创作过程 |
(一)准备过程 |
(二)实践过程 |
三、展示效果 |
第四章 作品《境》创作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
一、《境》的学术价值 |
二、《境》的创作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专业能力实践展示 |
一、毕业创作展示及创作说明 |
二、习作展示 |
附录 |
一、中期展览作品照片 |
二、作品创作实践的重要过程、图录 |
三、作品发表证明 |
(2)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
(一)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内涵的争议 |
(二) 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学术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法、结构和意义 |
(一) 主要研究方法 |
(二) 论文组织结构 |
(三) 论文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的辨析 |
一、“陶瓷工艺美术”与“现代陶艺” |
二、“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 |
三、“当代陶艺”与“现代陶艺” |
四、“现代陶艺”与“现代性” |
第二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催生因子 |
一、传统陶瓷的创新需求 |
二、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 |
第三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分期 |
一、萌芽时期 |
二、兴起时期 |
三、发展时期 |
第二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重构 |
第一节 材料重构 |
一、木材介入的返璞归真之美 |
二、金属介入的冷峻刚烈之美 |
三、玻璃介入的纯净典雅之美 |
四、纤维介入的自然轻盈之美 |
五、有机物介入的奇思妙想之美 |
第二节 造型重构 |
一、传统造型的解构之美 |
二、形式构造的自由之美 |
三、拼贴塑型的再造之美 |
第三节 装饰重构 |
一、自然元素的植入 |
二、陶瓷画布的延伸 |
三、肌理语言的强化 |
第四节 工艺重构 |
一、基于传统的工艺重构 |
二、颠覆传统的工艺重构 |
三、科技革新引发的重构 |
第三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 |
第一节 理念特质:观念至上 |
一、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 |
二、现代陶艺对观念的推崇 |
第二节 创作特质:个性化表现 |
一、从批量化生产到个性化表现 |
二、现代陶艺创作方式的个性化表现 |
第三节 语言特质:得意忘言 |
一、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特征 |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表现 |
第四节 情感特质:象为心声 |
一、传统陶瓷求实用 |
二、现代陶艺尚心象 |
第五节 材质特质:超越泥性 |
一、从表现泥性到超越泥性 |
二、超越泥性的极限表达 |
第六节 美感特质:偶然天成 |
一、现代陶艺的“缺陷美” |
二、现代陶艺的“含蓄美” |
三、现代陶艺的“模糊美” |
第四章 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 |
第一节 中西现代陶艺生成语境的差异 |
一、影响西方陶艺诞生的文化因素 |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二元难题 |
第二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共通性 |
一、“器”的反叛 |
二、“手工”的重生 |
三、“范式”的突破 |
四、“陌生化”的美学追求 |
第三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差异性 |
一、西方陶艺的自由性与极限探索 |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文化印记与民族情结 |
第五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走向及未来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新方向 |
一、陶艺装置的新形式 |
二、环境陶艺的新发展 |
三、实验陶艺的新探索 |
四、科技介入的新融合 |
第二节 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理论的构建 |
一、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现状与问题 |
二、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方法 |
三、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意识 |
第三节 “烧成美学”的初步构想 |
一、柴烧的质朴之美 |
二、坑烧的原始之魅 |
三、熏烧的水墨之美 |
四、乐烧的体验之乐 |
五、窑变的异象之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4)当代景德镇古彩陶瓷装饰的艺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专着 |
2 传统景德镇古彩陶瓷装饰发展历程论述 |
2.1 传统景德镇古彩装饰的起源 |
2.2 传统景德镇古彩陶瓷装饰的成熟 |
3 当代景德镇古彩装饰的艺术特征 |
3.1 当代景德镇古彩陶瓷装饰与器型的有机结合 |
3.1.1 对传统器型的继承 |
3.1.2 对器型的创新性 |
3.2 多样化装饰题材的展现 |
3.2.1 回归本时代的生活场景 |
3.2.2 叙述性的故事描述 |
3.2.3 传统延续中吉祥寓意题材 |
3.3 程式化构图与平面构成艺术的介入 |
3.3.1 程式化构图的继承 |
3.3.2 平面构成艺术的介入 |
3.4 色彩运用的雅俗共赏 |
3.4.1 古彩瓷色彩中的“俗” |
3.4.2 古彩瓷色彩中的“雅” |
4 当代景德镇古彩陶瓷装饰艺术风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
4.1 政治经济因素 |
4.2 社会文化因素 |
4.3 生活背景因素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景德镇墨彩描金陶瓷装饰艺术研究 ——以周湘浦、夏忠勇、夏黄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依据与背景 |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依据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创新点 |
2 墨彩描金的起源与发展 |
2.1 墨彩瓷与墨彩描金 |
2.2 墨彩描金的衰落时期 |
2.3 墨彩描金的复兴 |
2.4 墨彩描金发展的影响因素 |
3 墨彩描金陶瓷装饰艺术特征分析 |
3.1 工序繁杂,精益求精 |
3.2 匠心选材,别开一格 |
3.3 以线塑形,内有乾坤 |
3.4 三色搭配,雅俗共赏 |
4 墨彩描金陶瓷装饰艺术中工艺技法分析 |
4.1 墨彩与矾红 |
4.2 描金 |
5 墨彩描金陶瓷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 |
6 墨彩描金的当代创新尝试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清代广彩外销瓷纹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概念的界定与研究方法 |
1.概念界定 |
2.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广彩瓷器概况 |
第一节 广彩瓷器的起源 |
第二节 广彩瓷器的工艺特点 |
第三节 广彩瓷器的贸易背景 |
第二章 广彩瓷器纹饰题材及类型 |
第一节 广彩纹章瓷 |
一、广彩纹章瓷产生背景 |
二、广彩纹章瓷特点 |
三、广彩纹章瓷纹饰作用 |
四、广彩纹章瓷纹饰类型 |
第二节 人物纹 |
一、中式“人物纹”内容 |
二、西式“人物纹”内容 |
三、中西合璧“人物纹”内容 |
第三节 花鸟纹 |
一、传统花鸟纹 |
二、人物花鸟纹 |
三、山石花鸟纹 |
四、中西合璧花鸟纹 |
第四节 动物纹 |
一、神兽纹饰 |
二、常见动物 |
第五节 山水风景纹 |
一、中国传统山水纹 |
二、“十三行”风景纹 |
三、洛可可风格纹饰 |
四、西方风景画 |
第三章 广彩瓷器纹饰对外销市场需求的适应 |
第一节 欧洲市场定制者身份与纹饰偏好 |
一、葡萄牙人与纹章瓷 |
二、荷兰人与华瓷商业 |
三、英国人与华瓷潮流 |
第二节 美国市场的爱国情怀与纹饰偏好 |
第三节 东南亚市场的地域特色与纹饰偏好 |
第四节 阿拉伯及中东伊斯兰地区的宗教信仰与纹饰偏好 |
第四章 广彩瓷器纹饰与中西文化交流 |
第一节 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渠道 |
一、宗教传播与使节往来 |
二、商贸发展与探险活动 |
第二节 广彩瓷器纹饰对西方文化艺术的影响 |
一、对文化的影响 |
二、对艺术的影响 |
第三节 广彩瓷器纹饰对西方外来艺术的吸收 |
一、绘画方法的借鉴 |
二、装饰色彩的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图版来源 |
附录 B 表 |
(7)陶瓷产业转型发展背景下景德镇市“景漂”人才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5.1 资料收集的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人才管理相关概念 |
2.1.2 “景漂”人才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人才流动理论 |
第3章 “景漂”人才的发展现状 |
3.1 “景漂”人才总体概括 |
3.1.1 历史上的“景漂”人才现象 |
3.1.2 “景漂”人才现象形成的原因 |
3.1.3 “景漂”人才的群体感受 |
3.1.4 “景漂”人才对景德镇发展的影响 |
3.1.5 “景漂”人才工匠精神的现代价值 |
3.2 “景漂”人才管理主要做法 |
3.2.1 成立专门的服务与管理机构 |
3.2.2 制定相关的政策机制 |
3.2.3 建立相应的交流展示服务平台 |
3.2.4 引导成立行业组织,加强自身管理 |
3.3 景德镇市在“景漂”人才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3.3.1 “景漂”人才结构不能完全适应陶瓷产业结构和布局要求 |
3.3.2 “景漂”人才知识结构和劳动技能不能完全适应陶瓷科技水平 |
3.3.3 “景漂”人才创办企业融资体系有待创新和完善 |
3.3.4 “景漂”人才在陶瓷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创新能力不强 |
3.3.5 面向“景漂”人才的陶瓷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职业教育结合不够 |
第4章 景德镇市在“景漂”人才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当地相关部门“景漂”人才管理的思路手段还有短板 |
4.2 陶瓷院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陶瓷产业发展存在脱节 |
4.3 陶瓷产业聚集度不能更好为“景漂”人才发展提供就业平台 |
4.4 政府对陶瓷市场的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
4.5 陶瓷产业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养和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
第5章 “景漂”人才管理的新构想 |
5.1 根据陶瓷产业转型发展需求优化“景漂”人才结构 |
5.1.1 优化“景漂”人才的专业结构 |
5.1.2 优化“景漂”人才的群体结构 |
5.2 进一步完善服务“景漂”人才的政策机制 |
5.2.1 完善助推“景漂”人才创新创业的资金扶持机制 |
5.2.2 完善促进“景漂”人才落户景德镇的相关制度 |
5.3 加强对“景漂”人才的职业技能教育 |
5.3.1 依托景德镇陶瓷院校开展丰富多样的职业技能教育 |
5.3.2 实施“导师制”“学徒制”促进传统技艺的传帮带 |
5.4 搭建更加多元的服务“景漂”人才的平台 |
5.4.1 搭建更多的“景漂”人才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
5.4.2 搭建更多的“景漂”人才陶瓷作品展示平台 |
5.4.3 搭建更多的“景漂”人才学术研究交流平台 |
5.5 依法维护“景漂”人才的合法权益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问卷调查表 |
附录2 访谈提纲 |
(8)民国景德镇浅绛彩和新粉彩瓷器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
二、文献回顾 |
三、研究范畴 |
(一)民国与景德镇:两个“相对”的概念 |
(二)瓷器绘画:一个开放的系统 |
(三)浅绛彩与新粉彩 |
四、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当真“衰败”?景德镇瓷业的历史与民国状态 |
一、景德镇的千年图景 |
(一)历史悠久的制瓷史 |
(二)御窑厂兴衰与民国瓷 |
二、民国景德镇瓷业“衰落论”的由来 |
(一)产量下降 |
(二)行帮倾碾 |
(三)成习陋规 |
(四)运作体系脱节 |
三、民国景德镇瓷业的现代化尝试 |
(一)瓷业教育改革 |
(二)瓷业管理改革 |
第三章 民国景德镇瓷器绘画风格嬗变——浅绛彩和新粉彩时期 |
一、浅绛彩时期(1912-1927 年) |
(一)浅绛彩瓷的产生 |
(二)浅绛彩瓷的兴盛 |
(三)浅绛彩瓷的衰落 |
二、新粉彩时期(1928-1949 年) |
(一)新粉彩的产生 |
(二)新粉彩的发展 |
(三)新粉彩国礼瓷订制 |
(四)新粉彩瓷绘名家的涌现 |
(五)新粉彩瓷绘社团的兴起 |
第四章 形式之美:浅绛彩和新粉彩绘画艺术的创作手法 |
一、构图:疏与密的编排 |
(一)稳定型构图 |
(二)“曲线”构图 |
(三)“对角线”形构图 |
(四)满幅构图 |
二、造型:线与面的结合 |
(一)藤蔓交织:线的魅力 |
(二)一江两岸:面的交融 |
三、色彩:层次与质感的追求 |
(一)色彩灵动:浅绛彩用色艺术手法 |
(二)浓烟夺目:新粉彩用色艺术手法 |
四、工艺:形式的载体 |
(一)制胎技艺手法 |
(二)施釉技艺手法 |
(三)画红技艺手法 |
五、形式与审美 |
(一)复杂性 |
(二)传统性 |
第五章 传统与现代:浅绛彩和新粉彩瓷画题材中的旧与新 |
一、人物题材 |
(一)人物题材的传统性 |
(二)技法与形象的现代性 |
二、动物题材 |
(一)动物题材的保守性 |
(二)技法的写实性倾向 |
三、植物题材 |
(一)名家瓷绘的文人化倾向与局限 |
(二)精细化审美的延续 |
四、山水画题材 |
(一)山水题材的新风景 |
(二)传统山水中的透视改良 |
五、抗战瓷器 |
(一)战争期间的景德镇“抗战瓷” |
(二)抗战胜利后生产的纪念性瓷器 |
第六章 立足本土,多元融合:民国景德镇瓷器装饰的自我更新动力 |
一、视觉艺术语言与瓷器装饰的结合 |
(一)文人绘画语言的更新 |
(二)版画图像的挪用 |
二、东方审美与西方技法的融合 |
(一)“线性透视”下的“意境”表达 |
(二)“写实手法”与“意象”的呈现 |
(三)弱化的“明暗关系”与“传神”的表达 |
三、传统瓷业与现代生产的整合 |
(一)景德镇传统制瓷业的结构惰性 |
(二)现代工业体系的有限尝试 |
(三)新型创作群体的崛起与景德镇制瓷业的转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康熙瓷“乐舞图”审美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 时间及概念界定 |
2 “乐舞图”的发展历史概况 |
2.1 隋唐以前“乐舞图” |
2.2 隋唐至宋元“乐舞图” |
2.3 明清“乐舞图” |
3 康熙瓷“乐舞图”盛行的原因 |
3.1 帝王对“乐舞图”的推进作用 |
3.2 市井文化发展对“乐舞图”的推动 |
4 版画“乐舞图”对康熙瓷“乐舞图”的影响 |
4.1 对版画舞姿的沿用 |
4.2 对版画中乐器形制的沿用 |
4.3 对版画主体人物形象的借鉴 |
4.4 由“乐”而引申的寓意 |
5 康熙瓷“乐舞图”的审美特征 |
5.1 康熙青花瓷“乐舞图”艺术风格 |
5.1.1 “蓝”与“白”的协调之美 |
5.1.2 色阶分明的层次之美 |
5.2 康熙五彩瓷“乐舞图”艺术风格 |
5.2.1 “五彩”的提炼和丰富 |
5.2.2 点、线、面交织运用 |
5.2.3 人物形象的夸张刻画 |
5.3 康熙“乐舞图”装饰与器型的巧妙结合 |
5.3.1 从二维到三维创新装饰 |
5.3.2 开光装饰形式 |
5.3.3 锦地与开光相结合的装饰形式 |
6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1:“乐舞图”的发展历史概况 |
附表2:康熙瓷“乐舞图”盛行的原因 |
附表3:版画“乐舞图”对康熙瓷“乐舞图”的影响 |
附表4:康熙瓷“乐舞图”的审美特征 |
(10)枕上风光: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瓷枕纹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动因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3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4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2 磁州窑瓷枕概述 |
2.1 发展演变 |
2.2 装饰美化 |
2.3 功能用途 |
3 市井意趣——纹饰的民俗色彩表征 |
3.1 商标广告经营之道 |
3.2 人生礼仪世俗希冀 |
3.3 游戏娱乐时代缩影 |
3.4 伦理观念心灵写照 |
3.5 民间文学精神指向 |
4 文人匠心——对绘画的借鉴与融合 |
4.1 题材内容仿效呼应 |
4.2 构图形式以资借鉴 |
4.3 笔墨技法心慕手追 |
4.4 意境营造取法乎上 |
5 慧心巧思——纹饰图样的装饰程式 |
5.1 相同图样多处使用 |
5.2 同类边式异图置换 |
5.3 图适枕型依形而饰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瓷枕纹饰研究插图出处 |
附录 B: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瓷枕纹饰分类表 |
附录 C:磁州窑瓷枕纹饰画谱整理 |
四、漫谈景德镇陶瓷绘画与商品贸易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陶瓷山水绘画意境研究 ——以作品《境》为例[D]. 王雨晨.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1
- [2]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D]. 刘木森. 山东大学, 2020(01)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4]当代景德镇古彩陶瓷装饰的艺术特征研究[D]. 程鑫尧.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5]景德镇墨彩描金陶瓷装饰艺术研究 ——以周湘浦、夏忠勇、夏黄勇为例[D]. 吴孟熙.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6]清代广彩外销瓷纹饰研究[D]. 王雨曦.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陶瓷产业转型发展背景下景德镇市“景漂”人才管理研究[D]. 胡义伟. 南昌大学, 2019(01)
- [8]民国景德镇浅绛彩和新粉彩瓷器绘画研究[D]. 王瑀.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9]康熙瓷“乐舞图”审美特征研究[D]. 刘丽萍.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9(03)
- [10]枕上风光: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瓷枕纹饰研究[D]. 宋志岭.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