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励——创新的驱动力(论文文献综述)
尹洁,葛世伦,冯瑶[1](2021)在《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新能力是产业发展的基石,高技术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下,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力模型,以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为例,通过仿真分析,探究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力对产业运行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绩效主要受到科研转化能力、配套组织和竞争对手三方面驱动力的影响。其中,配套组织对产业利润产生主要影响,科研转化能力对产业利润产生次要影响。
肖鸿[2](2021)在《软件企业研发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以SZY公司为例》文中认为
朱翔宇[3](2021)在《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与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三十年来,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市场规模跃居全球第一,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随着发展规模的快速扩大,我国物流能力有了极大提升,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我国物流业多元化发展格局的形成。但与此同时,我国物流业依旧存在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低,创新能力弱,国际化水平较低的问题。党的十九大为我国经济发展提出高质量发展新要求,而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新的发展要求下,充分了解我国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现状是帮助行业进行改革的重要前提。然而,目前关于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少;且在现有研究中,尚未存在与“我国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与预测”这个主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基于高质量发展要求,对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与预测展开研究。首先,基于文献研究以及专家调查法构建了一套完善的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数据可得性,分别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关键指标遴选法删除冗余指标,并通过信息贡献率的计算对筛选结果进行有效性验证。其次,针对筛选后的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其中主观赋权法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物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客观赋权法采用CRITIC法,以定量分析的方式体现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基于组合权重值对当前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为了更深入了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现状,本文采用分类评价的方式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驱动水平进行分析。首先,建立三阶段DEA模型对创新、绿色、信息化、开放四大驱动力运行效率进行测算分析;其次,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对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全国的物流业发展情况进行协调性分析;最后,以定性分析的方式对当前我国物流业共享发展水平做出评价。此外,本文以现有指标数据为基础,建立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出2019年-2023年的各项指标数据,对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建议。本文构建的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充分体现了行业发展新要求,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路线参考依据。评价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可以直观了解当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同时基于评价结果找出行业发展瓶颈,有助于为行业改进措施提供有效建议。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是为了消除政策因素变化而带来的行业发展变动性,能有效规避因实施举措周期短而导致的评价误差,从而完善对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认知,并提供更为有效的发展建议。
高文鞠[4](2021)在《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制造业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以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推进了以“制造+服务”模式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进程。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和“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导向”指明了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产业发展方向。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效应在区域两大产业融合发展进程中逐步显现。但受限于资源禀赋、工业基础以及产业政策等因素,两大产业融合陷入融合效应水平低、区域离散性大以及融合效应实现动力不足等发展困境。因此,探究有哪些成熟的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方式、方法可以遵循,构建一套完善的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已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演化机理进行分析,并对提升机制架构进行总体设计。在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两大产业融合系统要素、结构和功能;从融合自效应、融合溢出效应两个方面对两大产业融合效应进行分析,并揭示融合效应的多元性、动态性和系统性特征;从条件、动因与过程三个方面系统性揭示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演化机理;综合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确定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演化要素,并以关键要素为基础,对其演化路径进行分析。在寻求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最优演化路径的基础上,对其提升机制体系进行总体设计,得到由驱动机制、实现机制、调控机制构成的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的完整架构,并对三个子机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机制分析、机制构建、机制运行三个方面对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驱动机制、实现机制、调控机制进行详细设计。首先,揭示三种提升机制的内涵、特征与总体架构;其次,分别设计三种提升机制的构建过程。从动力驱动、动力传导与动力协同三个方面设计了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提升驱动机制的构建过程。从战略协同、伙伴优化与价值整合三个方面设计了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提升实现机制的构建过程。从评价、反馈与调节三个方面设计了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提升调控机制的构建过程;最后,对三种提升机制的运行进行分析。在机制运行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机制运行模型,并提出相应的机制运行管理策略。对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保障策略进行详细设计。驱动机制保障方面,提出重视企业家内在素质、引导市场需求升级、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以及完善人才资源保障等策略;实现机制保障方面,提出培育和提高组织核心能力、建立良好的合作信任关系、重视有效的信息沟通交流以及完善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等策略;调控机制保障方面,提出建立风险监控预警系统、优化反馈信息传输体系以及完善融合网络治理体系等策略。以黑龙江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在揭示黑龙江省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水平、提升机制现状的基础上,评价当前黑龙江省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的运行效果,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策略。本文构建了研究体系科学、研究内容完整、研究方法得当的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理论框架,在丰富和完善产业融合理论体系、拓展产业融合效应研究广度的基础上,实现了从效应反馈视角指导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实践,对于突破融合发展困境、实现融合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王瑶[5](2020)在《江苏省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创新驱动力与财务绩效的相关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现在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时期,上市公司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尤其是对于江苏省而言,作为制造业大省,要想推进省内经济的平稳发展,就必须要重视制造业企业的创新实力和产业升级。并且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制造业利润日渐微薄,部分江苏省制造业企业在市场中主要以低价取胜,存在竞争优势单一等问题,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制造业发展转型的关键是创新实力,因此,在全球化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江苏省制造业企业如何进行技术创新,提升创新能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拓宽销售市场,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并最终提高财务绩效,是每一个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而研发创新的过程十分繁杂,不仅需要企业内部的资金支持和人力资本投入,还需要政府创新驱动政策的推动,因此,本文的研究对于企业进行研发资金和人力资本投入以及政府出台相关科技创新补助政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沪深两市2013年-2018年江苏省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主要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竞争力和综合财务绩效的影响、创新驱动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以及创新驱动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竞争力和综合财务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如下:(1)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会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但是会对当年的综合财务绩效产生负向影响;(2)政府直接补助能显着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投入,对研发资金投入与企业竞争力的相关关系有调节作用,对研发投入和综合财务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有削弱的调节作用;(3)税收优惠虽然不能显着促使企业进行研发投入,但是却可以正向调节研发资金投入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因此也不容忽视;(4)对于研发自有资金占比高的企业而言,政府直接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竞争力和综合财务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都更强。最后,根据得出的结论以及江苏省制造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了如下建议:对企业而言,要合理分配研发资金,注重成本费用控制;对政府而言要在加大直接补助力度的同时加强审批和监管,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并加快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本文期望能够通过研究为江苏省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持。
魏倩男[6](2020)在《制造业虚拟产业集群中合作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及其激励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社会的到来,制造业进入了网络化生态环境。基于互联网技术而发展的制造业虚拟产业集群(Manufacturing Virtual Industrial Cluster;MVIC)是由多个具有一定专长的企业或组织组成的复杂系统,MVIC中成员企业间的合作技术创新行为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在制造业产业集群、虚拟产业集群、合作技术创新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SM)和 MICMAC 分析法对 MVIC 中合作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梳理相关文献,并结合专家意见,最终识别出13个影响MVIC中合作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运用ISM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结构层次分析,明晰MVIC中合作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内部结构及各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使众多影响因素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层次化、条理化.然后,运用MICMAC法构建了各影响因素的驱动力-依赖性矩阵,分析各因素对MVIC中合作技术创新影响的驱动力和依赖性。最后,基于ISM-MICMAC的综合分析结果,选取相应的影响因素作为主要博弈参数,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MVIC中成员企业在有限理性的约束下,其动态策略选择对MVIC内合作技术创新的影响,构建了MVIC中合作技术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对模型的演化稳定性及激励的相关参数进行了分析.基于理论研究成果,针对湖南省工程机械虚拟产业集群中的合作技术创新行为,提出相应的激励策略,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科学有效的虚拟产业集群管理措施提供了参考.
于佳丽[7](2020)在《新零售背景下区域性手机连锁零售企业服务创新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案例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线下零售实体门店遭遇“关店潮”,有些店主认为是受到了线上零售的巨大冲击。事实上,线上零售带给线下门店的冲击确实存在,但线上零售也同样面临着引流成本高、产品质量和信用等问题,网店大量倒闭。不论线上还是线下,各自独立难行时,双方开始尝试融合。尤其对于成立数十年的传统企业来说,需要重新回归到零售即服务的本质,结合线上零售,搭载飞速发展的高新技术,重新审视消费者需求。在新零售时代,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尤其对于手机连锁零售行业,产品品牌越来越集中,价格趋同,可以体现企业差异化和品牌效应的手段之一就是零售服务。然而,固有的标准服务很难大量“圈粉”,因此,企业将以服务创新作为新零售时代的抓手,粘附消费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零售服务及服务创新进行了系列研究,其中从服务驱动力方面分析服务创新原因的研究和服务质量差距的研究一直是研究的焦点,但较少涉及新零售背景下从服务创新具体内容和过程层面对零售服务质量和效率进行分析的,尤其基于具体案例企业,结合驱动、过程、内容和保障等具体影响服务创新的因素研究还须进一步探索。本研究将背景限定于新零售背景下的区域性手机连锁零售企业,以YDTX公司的5家典型线下门店和1家线上商城作为研究对象,严格遵循案例研究法范式,探讨服务创新产生和实施的不同顾客界面中服务创新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首先,本研究对现有的服务创新影响因素文献和理论进行梳理,析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其次,遵循案例研范式,选择新零售背景下区域性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案例样本,在服务创新产生和实施的不同界面,对服务创新影响因素进行逐一验证,并进行影响因素动态演化分析。最后,探索出影响新零售背景下区域性手机连锁零售企业服务创新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第一,影响新零售背景下区域性手机连锁零售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因素具体包括服务创新驱动因素、服务创新过程因素、服务创新内容因素和服务创新保障因素四个类别。第二,影响新零售背景下区域性手机连锁零售企业服务创新的因素在不同顾客界面存在显着差异,驱动因素主要在服务创新线下门店界面和线上网销界面影响服务创新,过程因素在线上网销界面的影响程度比其他两个界面显着,内容因素在线上线下融合界面成为服务创新的主导因素,保障因素分别在三个顾客界面起到保障服务创新持续不断、高效产生的作用。
康乐[8](2020)在《创新驱动视角下建筑业企业服务方式变革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服务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逐渐从传统商品提供商向“商品+服务”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的角色转变,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绝对优势。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进行生产性服务转型升级,从以建设为中心到以服务为中心的变革已成为必然趋势。创新驱动变革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如何在创新驱动下实现企业服务方式变革是建筑业企业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在明确创新驱动与服务方式变革涵义和建筑业企业服务方式变革可行性、必要性的基础上,探究创新驱动视角下影响建筑业企业服务方式变革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本研究首先利用扎根理论对多种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最终确定了企业管理创新、工程技术创新、创新主体关系协同、企业创新文化、市场环境动态性、政府支持行为6个创新驱动因素主范畴,并依据范畴间的相互关系构建了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其次将扎根理论形成的范畴作为影响因素量表的基本框架进行问卷量表设计,运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了319份有效问卷,并通过信度与效度分析验证问卷数据的有效性。最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回归分析探索主要创新驱动因素对建筑业企业服务方式变革的作用机制以及市场环境动态性和政府支持行为的调节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管理创新、工程技术创新、创新主体关系协同、企业创新文化、市场环境动态性和政府支持行为均对服务方式变革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内部创新驱动因素比外部创新驱动因素更能促进建筑业企业服务方式的变革,与创新环境相比,创新主体协同与创新要素投入对建筑业企业服务方式变革的影响更大,企业管理创新和创新主体关系协同对建筑业企业服务方式变革的影响程度较高,企业创新文化的促进作用较弱。(2)市场环境动态性显着正向调节创新主体关系协同与服务方式变革的关系,政府支持行为显着正向调节企业创新文化与服务方式变革的关系,同时市场环境动态性和政府支持行为对工程技术创新与服务方式变革的关系均有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明确了建筑业服务方式变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一步丰富了服务化转型在建筑业领域的应用;(2)从创新驱动视角出发,探究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环境构成的创新驱动因素对建筑业企业服务方式变革的影响,丰富了建筑业服务化的相关研究。本研究通过扎根理论构建了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实证探究了服务方式变革过程中各个影响因素的直接效应与调节效应,研究结果为建筑业企业服务方式变革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有效对策建议,对建筑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邵琳琳[9](2020)在《我国重污染企业环境创新行为的驱动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污染企业具有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等特点,通过排放废气、废水、废渣、噪声等污染物,给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如何有效驱动重污染企业开展环境创新行为,是政府环保部门关注的重点,更是当前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重污染企业开展环境创新行为刻画为制度建设和产品生产两个变量;将重污染企业开展环境创新行为驱动力划分为外部驱动力和内部驱动力两个方面。建立了外部驱动力、内部驱动力对重污染企业开展环境创新行为影响的概念模型。基于394个有效样本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方法,借助SPSS 23软件和Process 3.2插件,对概念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外部驱动力通过影响内部驱动力间接影响重污染企业环境创新行为,即内部驱动力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外部驱动力各维度变量并非完全显着影响内部驱动力,但是内部驱动力各维度变量完全显着影响重污染企业环境创新行为。因此,概况性提出了外部驱动力各因素和内部驱动力各因素对重污染企业的环境创新行为的影响,设计了外部驱动力、内部驱动力对重污染企业环境创新行为的影响路径。研究结论为政府环保部门积极推动重污染企业开展环境创新行为提供了方向,为重污染企业自身开展环境创新行为提供了抓手。
高锡鹏[10](2020)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双重创新驱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冲击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产业结构需要深化转型升级,而产业升级、经济提质实现的根本破解措施在于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结合构建的产业结构升级双重创新驱动机制,从供给侧结构性发力,持续创新高新技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释放市场经济活力,推动解决新时代我国基本矛盾和积极应对产业革命挑战与机遇。构建双重创新型产业结构升级机制有助于推动有效市场主体与有为政府共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制度和技术互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技术创新推动市场企业规模经济发展和产品差异化竞争,实现市场经济有效竞争,依靠突变式和渐进式技术更迭促进专业化转型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制度创新降低了行政体制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渐进诱导产业结构升级并提供制度保障。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彼此强化、抑制等相互纠缠作用形成双重创新驱动力。个体行动转变是双重创新驱动形成的关键内核,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都通过个体行动模式变化使彼此成立的前提条件成熟,两者适应度提升,双重创新驱动力增强。双重创新驱动力既能强化市场竞争力又能够反向产生经济规制效应,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方向。双重创新驱动力也会形成发展路径依赖与锁定,而破解措施在于双重创新驱动力的内部互动作用和人的意识形态。双重创新驱动力相对于单重创新驱动力而言,更有利于破解发展路径锁定以适时调整创新导向,稳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但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力会相对减弱。本文以20002017年北京等30个省(市、区)统计数据为研究样本,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实证分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互动作用形成的双重创新驱动力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并进行内生性处理及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单重创新作用力视角下,在全国层面,技术创新、财政制度创新、对外开放制度创新和所有制改革皆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其中所有制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力最大;在区域层面,所有制改革创新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都是产业结构服务化升级的主要驱动力,但东部地区所有制改革的产业转型效应强于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驱动力具有区域联动性,中国产业结构升级驱动机制应当从全局上来构建,从整体实现技术创新的产业升级效应。双重创新驱动视角下,在全国层面,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两者互动形成的双重创新驱动力都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着影响,但是双重创新驱动力相对弱于单重创新驱动力。新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注重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单重影响,也要兼顾技术与制度互动双重创新驱动力的影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技术创新互动形成的双重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在三种双重创新驱动力作用中是最强的。中国经济改革的源动力来自于国有经济与私营经济混合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推动作用以及该混合所有制与技术创新的交互作用。在区域层面,双重创新驱动机制呈现出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产业升级主要依靠对外开放制度和混合所有制推动以及两者与技术创新的交互双重创新驱动。中西部地区目前不能形成有效的产业结构升级双重创新驱动机制,其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制度创新的单重推动。区域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交互形成的双重创新驱动机制是否成立和构建要因地制宜。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从深化技术创新、加强制度创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协同创新和构建双重创新驱动机制四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二、激励——创新的驱动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励——创新的驱动力(论文提纲范文)
(1)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创新驱动力模型的构建 |
(一) 系统结构分析 |
(二) 系统模型基本假设 |
(三) 系统因果关系模型构建及分析 |
(四)系统流图构建及分析 |
(五) 系统模型输出响应 |
二、 创新驱动力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一) 适应性检验及一致性检验 |
(二) 历史检验 |
三、 仿真实证分析 |
(一) 单因素影响分析 |
(二) 综合影响分析 |
1. 产业利润的综合影响因素分析 |
2. 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数的综合影响因素分析 |
四、 管理对策与建议 |
第一,加强与配套组织间的合作。 |
第二,积极提高产业科研转化能力。 |
第三,关注竞争对手的发展动向和市场需求。 |
(3)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与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2.3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物流业的概念及发展趋势 |
2.1.2 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
2.2 研究综述 |
2.2.1 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综述 |
2.2.2 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综述 |
2.2.3 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
2.2.4 物流行业发展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
2.2.5 行业发展相关预测方法研究综述 |
2.2.6 文献综述总结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
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3.2.1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
3.2.2 初步指标体系及说明 |
3.3 指标筛选 |
3.3.1 筛选步骤与方法 |
3.3.2 筛选过程与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4.1 指标体系权重确定方法介绍 |
4.1.1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相关理论 |
4.1.2 客观赋权CRITIC法的相关理论 |
4.2 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
4.2.1 基于ANP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
4.2.2 基于CRITIC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
4.2.3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
4.3 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分类评价 |
5.1 相关方法介绍 |
5.1.1 三阶段DEA法相关理论 |
5.1.2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相关理论 |
5.1.3 耦合协调模型相关理论 |
5.2 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力效率测算及分析 |
5.2.1 创新驱动发展效率分析 |
5.2.2 绿色驱动发展效率分析 |
5.2.3 信息化驱动发展效率分析 |
5.2.4 开放驱动发展效率分析 |
5.3 我国物流业协调发展水平评价与分析 |
5.3.1 复合系统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确定 |
5.3.2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下的有序度分析 |
5.3.3 耦合协调模型下的协调度分析 |
5.3.4 我国物流业协调发展分析总结 |
5.4 我国物流业共享发展水平分析 |
5.4.1 我国物流业共享发展现状 |
5.4.2 我国物流业共享发展水平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物流业高质量发展预测及分析 |
6.1 灰色预测模型介绍 |
6.2 物流业高质量发展预测结果及分析 |
6.2.1 模型检验结果 |
6.2.2 预测与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ANP法超矩阵数据 |
附录3 客观赋权法计算表 |
附录4 灰色预测模型python源代码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研究现状 |
1.3.2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研究现状 |
1.3.3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演化机理及提升机制总体设计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 |
2.1.2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 |
2.1.3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 |
2.2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系统 |
2.2.1 融合系统要素 |
2.2.2 融合系统结构 |
2.2.3 融合系统功能 |
2.3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 |
2.3.1 融合自效应 |
2.3.2 融合溢出效应 |
2.3.3 融合效应特征 |
2.4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演化机理 |
2.4.1 融合效应演化条件 |
2.4.2 融合效应演化动因 |
2.4.3 融合效应演化过程 |
2.5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演化要素识别 |
2.5.1 融合效应演化要素识别方法选择 |
2.5.2 融合效应演化要素识别过程设计 |
2.5.3 融合效应演化要素识别与关键要素确定 |
2.6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体系设计 |
2.6.1 融合效应提升机制设计思路 |
2.6.2 融合效应提升机制体系模型 |
2.6.3 融合效应提升子机制间关系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驱动机制 |
3.1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驱动机制分析 |
3.1.1 融合效应提升驱动机制内涵与特征 |
3.1.2 融合效应提升驱动机制总体架构 |
3.2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驱动力作用机制 |
3.2.1 融合效应提升内生动力驱动作用 |
3.2.2 融合效应提升外源动力驱动作用 |
3.2.3 融合效应提升的驱动力作用模型 |
3.3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驱动力传导机制 |
3.3.1 融合效应提升驱动力传导过程 |
3.3.2 融合效应提升驱动力传导路径 |
3.3.3 融合效应提升驱动力传导模型 |
3.4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驱动力协同机制 |
3.4.1 融合效应提升驱动力协同主导要素 |
3.4.2 融合效应提升驱动力协同演化博弈 |
3.4.3 融合效应提升驱动力协同作用模型 |
3.5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驱动机制运行 |
3.5.1 融合效应提升驱动机制运行过程 |
3.5.2 融合效应提升驱动机制运行模型 |
3.5.3 融合效应提升驱动机制运行管理策略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实现机制 |
4.1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实现机制分析 |
4.1.1 融合效应提升实现机制内涵与特征 |
4.1.2 融合效应提升实现机制总体架构 |
4.2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战略协同机制 |
4.2.1 融合效应提升战略协同形成 |
4.2.2 融合效应提升战略协同实施 |
4.2.3 融合效应提升战略协同控制 |
4.3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伙伴优化机制 |
4.3.1 融合效应提升伙伴选择优化 |
4.3.2 融合效应提升伙伴关系优化 |
4.3.3 融合效应提升伙伴结构优化 |
4.4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价值整合机制 |
4.4.1 融合效应提升价值要素盘点 |
4.4.2 融合效应提升价值职能获取 |
4.4.3 融合效应提升价值结构调整 |
4.5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实现机制运行 |
4.5.1 融合效应提升实现机制运行过程 |
4.5.2 融合效应提升实现机制运行模型 |
4.5.3 融合效应提升实现机制运行管理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调控机制 |
5.1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调控机制分析 |
5.1.1 融合效应提升调控机制内涵与特征 |
5.1.2 融合效应提升调控机制总体架构 |
5.2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评价机制 |
5.2.1 融合效应水平评价 |
5.2.2 融合效应提升水平评价 |
5.2.3 融合效应提升态势预判 |
5.3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反馈机制 |
5.3.1 融合效应提升反馈系统分析 |
5.3.2 融合效应提升反馈过程分析 |
5.3.3 融合效应提升反馈路径设计 |
5.4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调节机制 |
5.4.1 融合效应提升调节要素分析 |
5.4.2 融合效应提升调节方案设计 |
5.4.3 融合效应提升调节控制实施 |
5.5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调控机制运行 |
5.5.1 融合效应提升调控机制运行过程 |
5.5.2 融合效应提升调控机制运行模型 |
5.5.3 融合效应提升调控机制运行管理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保障策略 |
6.1 融合效应提升驱动机制保障策略 |
6.1.1 提高视企业家内在素质 |
6.1.2 引导市场需求升级 |
6.1.3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
6.1.4 完善人才资源保障 |
6.2 融合效应提升实现机制保障策略 |
6.2.1 培育和提高组织核心能力 |
6.2.2 建立良好的合作信任关系 |
6.2.3 重视有效的信息沟通交流 |
6.2.4 完善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 |
6.3 融合效应提升调控机制保障策略 |
6.3.1 建立风险监控预警系统 |
6.3.2 优化反馈信息传输体系 |
6.3.3 完善融合网络治理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研究 |
7.1 黑龙江省两大产业融合效应现状 |
7.1.1 黑龙江省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
7.1.2 黑龙江省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测度 |
7.2 黑龙江省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分析 |
7.2.1 黑龙江省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提升驱动机制 |
7.2.2 黑龙江省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提升实现机制 |
7.2.3 黑龙江省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提升调控机制 |
7.3 黑龙江省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评价 |
7.3.1 黑龙江省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评价指标 |
7.3.2 黑龙江省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评价过程 |
7.3.3 黑龙江省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优化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演化要素”的访谈提纲 |
附录2 关于“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演化要素”的开放式编码 |
附录3 关于“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驱动力因素”的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江苏省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创新驱动力与财务绩效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竞争力和财务绩效研究现状 |
1.2.2 创新驱动政策与企业技术研发投入研究现状 |
1.2.3 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政府创新驱动政策和财务绩效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技术创新驱动力的概念 |
2.2 财务绩效的概念 |
2.3 相关理论 |
2.3.1 技术创新理论 |
2.3.2 战略管理理论 |
2.3.3 外部性理论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
3.1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3.1.1 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竞争力和综合财务绩效的假设 |
3.1.2 政府创新驱动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假设 |
3.1.3 创新驱动政策对技术创新投入与财务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假设 |
3.2 变量定义 |
3.2.1 技术创新驱动力衡量 |
3.2.2 财务绩效的衡量 |
3.2.3 控制变量 |
3.3 模型构建 |
3.4 调节作用的判定 |
第4章 实证分析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 综合财务绩效计量 |
4.2.1 进行KMO测度和Bartlett检验 |
4.2.2 主成分分析 |
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 相关性分析 |
4.5 回归分析 |
4.5.1 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财务绩效的回归分析 |
4.5.2 创新驱动政策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回归分析 |
4.5.3 创新驱动政策对技术创新投入与财务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分析 |
4.6 稳健性检验 |
第5章 实证结果分析与建议 |
5.1 实证结果分析 |
5.2 研究建议 |
5.2.1 对企业的建议 |
5.2.2 对政府的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中的不足 |
6.3 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1——江苏省制造业上市公司名单 |
附录2 ——财务数据 |
(6)制造业虚拟产业集群中合作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及其激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制造业产业集群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2 虚拟产业集群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3 合作技术创新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4 MVIC中合作技术创新研究现状及评述 |
1.4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MVIC中合作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相关理论 |
2.1.1 解释结构模型 |
2.1.2 MICMAC原理 |
2.2 MVIC中合作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构建相关理论 |
2.2.1 激励理论 |
2.2.2 演化博弈理论 |
2.3 相关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
2.3.1 ISM-MICMAC用于MVIC中合作技术创新研究的适用性分析 |
2.3.2 演化博弈用于MVIC中合作技术创新研究的适用性分析 |
第三章 基于ISM-MICMAC的MVIC中合作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
3.1 影响因素识别 |
3.2 ISM模型构建 |
3.2.1 构建结构性自交互矩阵 |
3.2.2 构建可达矩阵 |
3.2.3 构建层级矩阵 |
3.2.4 构建影响因素层级结构模型 |
3.3 MICMAC分析 |
3.4 ISM-MICMAC结果的综合分析 |
第四章 基于演化博弈分析的MVIC中合作技术创新的激励 |
4.1 MVIC中合作技术创新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 |
4.1.1 模型参数选择 |
4.1.2 模型假设 |
4.1.3 模型构建 |
4.2 MVIC中合作技术创新的演化稳定性及激励的参数分析 |
4.2.1 合作技术创新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
4.2.2 合作技术创新激励的参数分析 |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以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为例 |
5.1 湖南省工程机械VIC的背景介绍 |
5.2 激励湖南省工程机械VIC中合作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B ISM模型的迭代过程 |
(7)新零售背景下区域性手机连锁零售企业服务创新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实践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路线 |
1.7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零售 |
2.1.2 区域性手机连锁零售企业 |
2.1.3 服务创新 |
2.2 零售服务理论 |
2.2.1 服务营销组合7Ps理论 |
2.2.2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理论 |
2.3 服务创新理论 |
2.3.1 服务创新驱动力模型理论 |
2.3.2 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理论 |
2.4 零售服务创新相关研究 |
2.4.1 服务创新驱动力 |
2.4.2 服务创新过程 |
2.4.3 服务创新内容 |
2.4.4 服务创新保障 |
2.4.5 服务创新协同 |
2.5 本文理论框架 |
2.5.1 服务创新维度选取 |
2.5.2 服务创新界面界定 |
2.5.3 服务创新研究框架 |
第三章 问题界定与案例选择 |
3.1 研究问题界定 |
3.2 研究案例选择 |
3.3 案例企业简介 |
第四章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1 数据收集 |
4.1.1 一手数据收集 |
4.1.2 二手数据收集 |
4.2 数据编码 |
4.2.1 开放式编码 |
4.2.2 主轴式编码 |
4.2.3 选择式编码 |
4.3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3.1 信度分析 |
4.3.2 效度检验 |
第五章 案例分析与结果 |
5.1 线下门店界面新零售服务创新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分析 |
5.1.1 影响存在性分析 |
5.1.2 共现系数分析 |
5.1.3 影响因素路径分析 |
5.2 线上网销界面新零售服务创新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分析 |
5.2.1 影响存在性分析 |
5.2.2 共现系数分析 |
5.2.3 影响因素路径分析 |
5.3 线上线下融合界面新零售服务创新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影响存在性分析 |
5.3.2 共现系数分析 |
5.3.3 影响因素路径分析 |
5.4 新零售背景下手机零售企业服务创新影响因素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区域性手机连锁零售企业服务创新影响因素分界面分析 |
5.4.2 区域性手机连锁零售企业服务创新影响因素分维度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YDTX相关部门高层负责人访谈提纲 |
附录二 YDTX服务创新提议、策划者访谈提纲 |
附录三 YDTX线下门店店长与线上网店负责人访谈提纲 |
附录四 YDTX服务提供者访谈提纲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一、发表论文 |
二、参与横向课题 |
致谢 |
(8)创新驱动视角下建筑业企业服务方式变革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际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创新驱动研究综述 |
2.1.1 建筑创新涵义 |
2.1.2 创新驱动涵义 |
2.1.3 创新驱动体系 |
2.1.4 创新驱动演进阶段与作用机理 |
2.1.5 创新驱动力研究视角 |
2.2 服务方式变革研究综述 |
2.2.1 服务主导逻辑理论 |
2.2.2 建筑业服务方式变革涵义及必要性 |
2.2.3 建筑业服务方式变革可行性 |
2.3 服务方式变革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构建 |
3.1 扎根理论方法综述 |
3.2 案例选择 |
3.3 资料收集 |
3.4 扎根理论数据分析 |
3.4.1 开放性编码 |
3.4.2 主轴编码 |
3.4.3 选择性编码 |
3.4.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假设提出与研究设计 |
4.1 研究假设 |
4.1.1 影响因素与服务方式变革的关系 |
4.1.2 市场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 |
4.1.3 政府支持行为的调节效应 |
4.2 问卷设计 |
4.3 数据收集 |
4.4 变量测量 |
4.5 研究方法 |
4.5.1 结构方程模型理论 |
4.5.2 调节效应验证过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 样本人口统计分布特征 |
5.1.2 题项分析 |
5.2 信度检验 |
5.3 效度检验 |
5.3.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2 收敛效度 |
5.3.3 区分效度 |
5.4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与验证 |
5.4.1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4.2 模型路径分析 |
5.5 回归分析与假设验证 |
5.5.1 相关分析 |
5.5.2 回归分析 |
5.5.3 稳健性检验 |
5.6 结果讨论 |
5.6.1 影响因素与服务方式变革 |
5.6.2 市场环境动态性和政府支持行为的调节效应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
6.1 企业层面 |
6.2 市场与政府层面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创新驱动视角下建筑业企业服务方式变革影响因素研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我国重污染企业环境创新行为的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2.相关理论研究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环境经营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3 相关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重污染企业环境创新行为的基本情况 |
3.1 重污染企业的含义与特点 |
3.2 重污染企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
3.3 重污染企业环境创新行为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4.重污染企业环境创新行为的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
4.1 基于德尔菲法对重污染企业环境创新行为驱动力指标确定 |
4.2 驱动力与环境创新行为关系的假设 |
4.3 重污染企业环境创新行为驱动力概念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重污染企业环境创新行为驱动力的实证研究 |
5.1 测量量表与问卷设计 |
5.2 调研过程与样本基本情况 |
5.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5.3.1 信度分析 |
5.3.2 效度分析 |
5.4 重污染企业环境创新行为的研究过程 |
5.4.1 内部驱动力的中介效应检验 |
5.4.2 外部驱动力各维度变量对内部驱动力影响的检验 |
5.4.3 内部驱动力各维度变量对环境创新行为影响的检验 |
5.5 检验结果及其解释 |
5.5.1 检验结果 |
5.5.2 对检验结果的解释 |
5.6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提升重污染企业环境创新行为的建议 |
6.2.1 内部驱动力方面的建议 |
6.2.2 外部驱动力方面的建议 |
7.总结、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双重创新驱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1.2.1 文献综述 |
1.2.2 相关理论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制度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
2.1 产业结构升级现状分析 |
2.1.1 产业结构升级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 |
2.1.2 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
2.2 技术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
2.2.1 技术创新发展趋势 |
2.2.2 技术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
2.3 制度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
2.3.1 制度创新发展趋势 |
2.3.2 制度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
2.4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可能性关系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重创新驱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说 |
3.1 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 |
3.1.1 技术创新实现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竞争 |
3.1.2 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突变式和渐进式推动作用 |
3.1.3 研究假说H_1 |
3.2 制度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 |
3.2.1 制度创新降低体制成本和交易成本 |
3.2.2 制度创新直接推动和渐进诱导产业结构升级 |
3.2.3 研究假说H_2 |
3.3 双重创新驱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理论机制 |
3.3.1 双重创新驱动力的形成原因及内涵界定 |
3.3.2 双重创新驱动内部互动作用机制 |
3.3.3 双重创新驱动逻辑内核:个体行动模式变化 |
3.3.4 双重创新驱动的竞争与规制效应 |
3.3.5 双重创新驱动力互动演变路径的锁定与破解作用 |
3.3.6 研究假说H_3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实证模型设定 |
4.2 变量确定与相关数据指标选取 |
4.2.1 被解释变量 |
4.2.2 核心解释变量 |
4.2.3 控制变量 |
4.3 统计数据描述性分析与数据来源 |
4.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4.1 全国层面 |
4.4.2 区域层面 |
4.5 内生性处理及稳健性检验 |
4.5.1 全国层面 |
4.5.2 区域层面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重创新驱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计量模型设定 |
5.2 双重创新驱动变量技术处理 |
5.3 关键变量数据变化趋势可能性分析 |
5.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4.1 全国层面 |
5.4.2 区域层面 |
5.5 内生性处理及稳健性检验 |
5.5.1 全国层面 |
5.5.2 区域层面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深化技术创新 |
6.2.2 加强制度创新 |
6.2.3 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主体协同创新 |
6.2.4 构建双重创新驱动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激励——创新的驱动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力研究[J]. 尹洁,葛世伦,冯瑶.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2]软件企业研发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以SZY公司为例[D]. 肖鸿.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与预测研究[D]. 朱翔宇. 北京邮电大学, 2021
- [4]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研究[D]. 高文鞠.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1)
- [5]江苏省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创新驱动力与财务绩效的相关研究[D]. 王瑶. 江苏大学, 2020(05)
- [6]制造业虚拟产业集群中合作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及其激励研究[D]. 魏倩男.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7]新零售背景下区域性手机连锁零售企业服务创新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案例研究[D]. 于佳丽. 兰州大学, 2020(01)
- [8]创新驱动视角下建筑业企业服务方式变革影响因素研究[D]. 康乐. 长安大学, 2020(06)
- [9]我国重污染企业环境创新行为的驱动力研究[D]. 邵琳琳. 辽宁科技大学, 2020(02)
- [10]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双重创新驱动研究[D]. 高锡鹏.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