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受APEC——APEC上海会议报道侧记(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晴[1](2021)在《《人民日报》新冠疫情报道的话语分析》文中认为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介,是新闻报道的实施者,也是人民群众的发声器,主流媒体更是在新闻实践中处于重要地位。本文以《人民日报》新冠疫情报道为话语实例,选取2019年12月1日-2020年12月1日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梵·迪克新闻话语分析理论和费尔克拉夫的批评话语分析理论,进行新冠疫情报道的话语分析。本研究在运用费尔克拉夫三个维度:话语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分析基础上,吸收了梵·迪克新闻话语分析框架中对于文本的分析,其中包括新闻图示、词汇、词频、报道修辞和风格方面的研究。最终通过对《人民日报》新冠疫情报道的话语分析,探究出增强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的方法,为其他媒体做好同类报道提供参考,使其更好地发挥社会意义。在文本层面,《人民日报》在词汇、句型、修辞的选择上都更加积极,传达了“抗疫必胜”的信念。宏观视角中消息类报道数量占比最多,新闻图示“概述-主要事件”。通讯类报道数量占比其次,新闻图示“概述-主要事件-评价”。评论类报道数量最少,新闻图示“概述-主要内容-预测”。微观视角中,从高频词分析得出它反映的主题与宏观上的《人民日报》“新冠疫情”报道的主题是一致的,并且针对不同的报道内容《人民日报》运用相对应的词句表达。《人民日报》新冠疫情报道话语风格多样,话语修辞巧用比喻、排比、设问、和多种修辞策略,字里行间中有很多隐含意义;在话语实践层面,报道主题多样,报道数量呈现递增的状态,不同的疫情发展阶段有相对应的报道重点。报道的消息来源具备权威性,最多的报道来自于本报记者直接采访,原创性很强。《人民日报》通过直接引用的形式,展现了我国抗疫工作的状态以及国际社会的好评;在社会实践层面,《人民日报》努力的展现了大国形象,为中国在国际舆论界争夺了话语权。从政治因素看“新冠疫情”是依托政府的国家之战,从社会因素看“新冠疫情”是全民抗疫的人民之战,作为主流媒体的《人民日报》其专业逻辑是最大优势。人类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在《人民日报》新冠疫情报道中尤为凸显。纵观《人民日报》的新冠疫情报道,话语导向理性客观平衡、话语使用量体裁衣,特征多样、政治话语阵脚稳,舆论话语基调准,唱响了主旋律,坚守住了舆论阵地,为日后媒体报道类似事件提供了优良示范。除了正面影响笔者也总结了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增加健康传播话语,提升公众防控意识;均衡报道数量,平衡话语主体;完善报道基调,创新呈现方式,这些为未来的公共重大卫生事件的报道提供借鉴。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指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关伟炽[3](2020)在《新时代中国主场外交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举办了一系列重大的主场外交活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中国主场外交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亮点。新时代,运用主场外交的方式开展文化交流、进行文化互动,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本文以中国主场外交为对象,分析中国历次主场外交具体实践,探讨中国主场外交对外传播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必要性、路径、特点、内容、影响等。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文的绪论,阐述选题背景,界定中国主场外交、中华文化的概念,梳理学术界关于主场外交、中华文化以及主场外交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学术成果。第二部分概述新时代中国主场外交的产生与发展,着重对新时代中国主场外交进行理论分析。第三部分指出新时代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必要性,着重分析中国主场外交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原因、优势和路径等。第四部分从中国主场外交的具体实践出发,分析主场外交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内容以及海外对此的评价。第五部分是,分析新时代中国主场外交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意义。第六部分是对中国主场外交提出进一步的建议。最后,在新时代,以中国主场外交作为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新平台,能够更好地完成“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张燕[4](2020)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快速崛起为引领世界再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在公共外交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超越公共外交”的价值理念并积极付诸实践,以实现让世界认识中国、认可中国、认同中国。中国公共外交研究必须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理念与价值创新做出理论回应,本研究提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正在孕育出新的理论体系、形态与范式,并将其作为再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公共外交发展的新趋势,进而超越传统公共外交与新公共外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研究主要关照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中国如何走出去,面对中国的崛起与民族的复兴,如何让世界理解与接受中国,中国需要走出一条新的外交理路,这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实践探索的总方向;二是中国与世界如何一起走,让中国走出去就必须与世界一起走,中国崛起与世界的发展无法割离,这是时代赋予崛起中国的历史使命。这两个方面决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所孕育出的理论体系与范式,其实践源于中国,又超越中国,实现了“三个目的”的统一——以中国为目的、以人类为目的与以生命为目的。本研究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是什么”“来自哪里”“应用在何处”“会遇到什么”“如何应对”的逻辑思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发展进行了整体剖析,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是在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倡导的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与公众共同参与的,以国内外民众为对象的,以促进不同国家历史、制度与文化的交互式对话,实现共享发展,最终建构一个超越普世价值的、包容式全球治理体系的过程。在具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的策略选择,分别是学术话语体系的理论建构、制度运行体系的战略建构、文明对话体系的共识建构以及机制交流体系的实践建构。研究结果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是一场公共外交实践与研究的历史性革命,一方面它超越了公共外交将实现国家利益作为终极目标的价值导向,追求人类以及生命共同体的终极价值,跨越了国家、历史与文明;另一方面它超越了国际关系理论本身,这就意味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将促进公共外交学科的成熟与完善。
崔芳萦[5](2019)在《新媒介环境下我国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传播效果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政治传播在全球媒介大环境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其中国家领导人形象传播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在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趋势的不断加深,为我国国家领导人形象的转型提供了良好的理念基础与传播手段。随着党的十九大召开,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备受国内外瞩目。在创新发展理念的驱动下,如何借新媒体平台特性继续丰富国家领导人形象传播手段、提升其传播效果就成为了现今我国政治传播重要的思考方向。本研究以拟态环境理论、框架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托,从情节框架和议题框架两个角度出发分析新媒介环境下我国主流媒体对国家领导人形象的传播现状;并通过量化研究方法,由浅至深地探究受众对国家领导人形象的认知框架,进而对媒体在国家领导人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方面进行效果评估和优劣势分析,并为媒体在国家领导人形象传播的优化提供建议。研究主体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面向具有新媒体使用能力和接触习惯的不同社会属性的受众发放问卷。使用SPSS 19.0软件对716份有效样本进行系统分析,结合对新媒介环境下主流媒体关于国家领导人形象的呈现方式、议题设置、形象建构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主流媒体在国家领导人形象传播的优势上,新媒体报道的创新型理念已初步形成,多元化的媒介形象识别体系趋近成熟,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形成了较好的配合,报道语言的通俗化与大众化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真实客观性与正面宣传的紧密结合;然而同样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善,新媒体的国家领导人形象传播效果不足,国家领导人形象传播缺乏均衡性与分众化,受众对国家领导人形象存在刻板印象,关注互动情况和效果较差,报道议题的设置与受众需求不相符等。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与本研究对新媒介环境下主流媒体国家领导人形象传播现状与效果的分析,本研究从促进国家领导人新媒介形象传播的理念创新、持续优化国家领导人新媒介形象建构范式等五个角度对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传播效果的优化提出相应建议。
薛韡[6](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三不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开展了刀刃向内、气势磅礴的反腐败斗争。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机制作为反腐败斗争的主轴贯穿其中,推动了反腐败斗争从“胶着状态”到如今取得“压倒性胜利”,不敢腐的目标已经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和全面从严治党历史性成就表明,构建“三不腐”机制成效显着。立足新时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回望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方的路,进一步研究总结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历程和经验,研究凝炼出构建“三不腐”机制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基本路径。这条基本路径是由反腐败斗争的历史性变革和实践成效演进而来的,是对党的反腐败斗争和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深刻把握。构建“三不腐”机制这条基本路径,是贯通一体的有机整体,是相融相成、相互促进的标本兼治,是一体推进的系统工程。反腐败斗争虽然已经取得压倒性胜利,但还没有取得彻底胜利,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党面临的考验危险和风险挑战依旧长期存在。当前,构建“三不腐”机制在目标实现和作用发挥的程度上还存在着不均衡、不平衡问题,腐败存量和增量并存,规范权力运行的笼子还未严丝合缝,涵养自律意识的土壤尚未完全厚植,需要以坚韧执着的斗志攻坚克难,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一体推进“三不腐”,是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重大战略部署。新时代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要重点在传承经验和改革创新、重点突破和集成联动、内在活力和外部动力、常态效能和长效机制这“四个方面”统筹把握,以“3+2+1”为基本建构格局一体推进,健全完善惩戒、预防、自律三大运行机制、制度和责任两个保障机制,同时全力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专责作用。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是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基本路径的生动实践,必将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更大战略性成果,直至海晏河清。
赵慧芳[7](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人民日报重大主题报道研究 ——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十八大、十九大报道为例》文中指出主题报道是我国新闻领域非常重要的一种报道方式,一直以来都是党报的传统优势,也是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主张的重要平台和载体。重大主题报道作为围绕党、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重大活动及社会热点所进行的集中而且大规模的报道,是主旋律报道的重中之重,是主流媒体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主题报道由于受到较多的行政压力和管制、规定动作多、自选动作少,往往单调枯燥、高高在上、思想缺位、价值缺席,创新不足。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新闻传播格局被打破,人们获取新闻最重要的方式发生变化,在给传统媒体带来冲击和挑战的同时,也给主流媒体主题报道的发展带来一种新的可能。基于此笔者试图研究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的主题报道如何顺应形势变化,摒弃沉疴积弊,以用户为中心,创新报道理念。本研究通过对《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在两次党代会期间的报道的分析,从报道主题、报道内容、报道形式、舆论导向等方面,对它们进行观察与分析。并从不同类媒体的横向比较,以及同类媒体的纵向比较两个维度,观察它们的横向差异与纵向变迁。并在这种纵横比较中,探寻新媒体环境对媒体重大主题报道的影响因子,为主流媒体今后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的改进总结提炼经验教训。本文主体可归纳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等内容。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至第五章,首先介绍了主流媒体和主题报道的关系,其次纵横对比了《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在十八大、十九大报道中的异同。第三部分即总结部分,思辨总结主流媒体主题报道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为新媒体环境下的主题报道总结提炼经验教训。通过横向对比发现,在十八大报道中,@人民日报的报道依旧以政治报道为核心,但报道的自由度更高,此外图片越来越受关注,批评性报道初现;在十九大报道中,@人民日报的报道内容多样化与多元化并存,国家最高领导人倍受关注,图文报道为主,视频报道迅猛发展,报道既具客观性又兼备宣传性。通过纵向对比发现,在十九大报道中,《人民日报》的报道更关注人,更注意从读者的角度进行报道,报道形式也更丰富多彩,通过图片、色彩形成视觉中心,通过宏观上策划栏目,微观上硬新闻软化处理等技巧提升报道的可读性。而@人民日报的报道则更具体,图片的运用也比之前更成熟,此外报道也注意凸显领导核心,制造话题,社交传播,随着一系列创新,舆论引导也由弱变强。本文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的两次党代会报道为例,通过总结新媒体环境下人民日报重大主题报道的进化和成长,一方面对主流媒体主题报道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启示,另一方面也探索了主题报道可能的发展方向。
蒋欣欣[8](2018)在《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已有研究认为,新闻媒体上的“第一夫人”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第一夫人”的公共活动及其所展现的国家形象,也可以反映新闻媒体的建构方式和意图。本文采集《人民日报》1949-2018年关于中国“第一夫人”的新闻报道,以框架理论为研究方法论,以内容分析法为研究方法,从高、中、低三个层次对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及其变迁做了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官媒重视“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建构,其媒介形象变迁呈现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报道数量方面,呈现出“n”形、“N”形和“M”形特征,“M”形特征还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二是报道方式方面,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实现从“脸谱式”刻画到“生动式”呈现转变,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和中国政治发展新时代,彭丽媛的“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更为丰富、立体和生动。(2)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主要通过报道议题与报道框架表现。中国“第一夫人”独立参加公共活动时,其报道议程主要集中在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等相关事务;此外,陪同性框架是建构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主要框架,政策性框架、礼仪性框架和义务性框架居于次要位置。(3)彭丽媛时期媒介形象的框架在不变中有变,此阶段形成中国“第一夫人”热,媒介形象全面体现在“量”、“质”、“议题”、“框架”等角度。彭丽媛时期的“第一夫人”报道总量、年均报道量都达到历史最高值,将“第一夫人”作为报道主要对象的新闻报道占比远远高于其他“第一夫人”,此时期政治外交议题有所下降,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议题大幅度提升,陪同性框架占比减少,义务性和礼仪性框架占比明显提升。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遵循了世界通行框架,但也突出了自己的政治风格和文化色彩。研究发现媒介形象所反映的“第一夫人”活跃程度与国家发展和政治运行有关,文化差异是导致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与他国同中有异的重要因素,个人魅力和时代背景促成了彭丽媛引发中国“第一夫人”热。研究认为要重视“第一夫人”在与最高领导人角色互补、提升国家软实力、对女性的示范等方面的作用,建议在塑造“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时将要根植于本土传统文化,也要做好跨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要积极推进“‘第一夫人’外交”的制度化,给予“第一夫人”更多自主空间。
郑天[9](2017)在《新时期的传播战役 ——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者陈嬿如对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案例的研究直接促发了本研究开展,作为社会动员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研究成果,她对三大传播战役的分析具有重大价值。50周年案例所处的国内外环境非常复杂,国内80年代末社会一度局部动荡,国外又发生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历史大事。如何妥善弥合革命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理想主义和市场经济时代需要的实用主义之间的鸿沟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问题。学者立足于这样的国内外环境,运用扎根理论对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案例资料进行分析。她发现这次传播战役和以往的社会动员在传播机制和传播效果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并重新解读了媒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中国社会经过二十多年的变迁,国际环境、国内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革。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不断呈现出新发展和新问题,中国作为巨大的社会试验场具备了重要的研究价值。国际环境中,日本政坛不断右倾化且在2015年9月19日凌晨强行通过新安保法案,其一系列旨在谋求正常化大国、军事大国的举动引发外界关注;日本社会也逐渐右倾化,除去国内政坛不断美化侵略史观、主张正常化大国和军事大国路线等右倾化行为的影响和渲染之外,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等一些外部事件也引发了日本社会不安全感加剧,因此日本社会本身的国民心态逐渐发生变化;美日同盟关系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美国遭遇9· 11恐怖袭击后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反恐战争,美日关系在这一阶段由原有的美主日从逐渐走向美日同盟,这对亚太局势安全也构成威胁。国内环境也出现了巨大变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处在转型期,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棘手。虽然中国顺利度过了金融危机,GDP总量达到了世界第二,但经济结构亟待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必须要兼顾民生。各方利益矛盾在这个时期凸显,各种冲突也借由互联网变得极易成为舆论热点,这更加大了社会风险与执政难度。媒介技术在这二十多年突飞猛进,媒介技术的变革不仅影响到了传播方式的变革,也易引发思维变革,而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避免信息霸权主义的负面影响也关系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和执政党的合法执政地位。而本研究以对社会动员和国家发展的文献梳理为理论依托,基于个案研究法,参考了扎根理论的研究逻辑,并借鉴了学者陈嬿如的研究框架,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案例当中收集到的大量资料开展分析。试图发现本次案例的传播机制和传播效果与以往的社会动员和传播战役相比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也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发展传播学的本土化提供一个新样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缘起和研究问题;第二章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三章按照重大时间节点对整个70周年案例的开展进行了详细梳理,按照唤醒记忆——激活记忆——升华记忆——延续记忆的传播链条对传播过程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对传播活动的功能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传媒在整个案例当中烘托了“伟大民族的英雄史诗”这一主题,凸显了“东方主战场”和“中流砥柱”两个概念,并且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发掘出了传播活动对集体记忆塑造的策略与方法,这实际上对整个传播活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五章是结论部分,将70周年案例与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动员和传播战役进行了详细对比,从传播活动的目标、过程、机制、特点与功能等角度分析了变与不变。笔者发现70周年案例与过去相比在传播目标上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并没有拘泥于某一个精神目标或实际目标。多元化的目标更加顺应国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符合了受众的期待,也更加符合以塑造民族国家认同为策略的传播特点。传播的过程也不再依靠某一个官方机构、某一领导人或者官方媒体的发声作为传播活动的开端,而是依靠长时段浸润式传播,有阶段有重点地开展。这样既做到了自然而然地传播,营造了氛围,又不失重点地打造了媒介事件,赋予其重大意义。这很好地完成了对集体记忆的塑造,提升了民族凝聚力。传播的机制从灌输式传播转向了以塑造认同为主的方式,这种变化体现了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在国内外环境与媒介技术的变革促使之下发生的转变,也意味着不同组织机构的配合更加紧密,宣传工作更加精巧。本次传播活动中,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制作了大量专题栏目和相关板块,内容丰富,特点突出。传统媒体发挥各自优势,打造了一批重量级栏目、板块,以立体丰富的长时段报道吸引受众,电视媒体在胜利日当天的特别节目中打造了万众瞩目的媒介事件。新媒体能够借助多种形式开展报道,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种载体实现了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其中传统媒体的网站依托其母体,做到了内容为王。商业媒体网站则依托自身特色,发挥专长,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笔者还从发展传播学的终极目标入手分析了本次传播战役的变化,“发展”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解放,这一概念也可以在执政党的各种表述当中得到印证。本次传播战役通过对历史资源的运用和解读,较好地向受众传达了十四年抗战的知识。这不仅使受众在长时段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还完成了对受众精神层面的指引。传播战役不仅提升了民族凝聚力,还是执政党努力塑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巩固执政合法地位的一次尝试。本研究对70周年案例进行长时期跟踪分析,从海量资料中提取传播活动的相关信息,捕捉到了新时期传播战役的变与不变。依据个案研究的方法和扎根理论的研究逻辑进行研究,研究者自身不能对资料进行过分阐释,一切都要依据资料说话,唯此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同时这也是对发展传播学中社会动员与国家发展研究的一个继承与补充。
黄玥鑫[10](2017)在《新词新语在报纸新闻倾向性中的作用》文中认为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新概念和新事物越来越多,人们的思维方式更加细致,对语言交际功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推动语言的发展,让词汇更加丰富,新词汇的生成就是最好的体现。新闻就是报道最新最重要的大事件,新闻对社会生活的最新变化和发展,目前产生的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和新理论、新事物以及新观念敏感度最高,这也使它和新词语之间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联。基于此,本文主要在语言学原理的指导下,结合传播学、新闻学对利用新词新语在报纸新闻倾向性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文献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方法调查本选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搜集新闻语言新词新语的语料。以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历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的新词新语列表为基础,并在“人民网”中的“人民日报报系”页面中抽取约1000条新词语作为具体考察对象,分析新词新语在报纸新闻倾向性中的作用。本文首先在导言部分对与本文课题相关的资料,包括对新词新语的研究、报纸新闻倾向性的研究等,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对新词新语在传统纸媒当中应用的概念界定以及类型划分进行分析。结合阐述了报纸新闻的界定以及类型特性,阐述新闻倾向性的作用。从努力把握客观事物规律,建立记者职业道德观、深入领悟政策精神核心,保持记者政治觉悟性、认真观察周围客观事物,培养记者新闻敏感性以及积极贯彻与时俱进精神,科学有效利用新词语等方面提出利用新词语把握好新闻倾向的策略。
二、感受APEC——APEC上海会议报道侧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感受APEC——APEC上海会议报道侧记(论文提纲范文)
(1)《人民日报》新冠疫情报道的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新闻话语分析的研究综述 |
1.2.2 新冠疫情报道研究综述 |
1.3 理论依据 |
1.3.1 梵·迪克新闻话语分析理论 |
1.3.2 费尔克拉夫的批评话语分析理论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人民日报》新冠疫情报道文本分析 |
2.1 新闻图式 |
2.1.1 消息类新闻图示 |
2.1.2 通讯类新闻图示 |
2.1.3 评论类新闻图示 |
2.2 《人民日报》“新冠疫情”报道话语微观分析 |
2.2.1 高频词 |
2.2.2 新闻话语的隐含意义 |
2.3 《人民日报》“新冠疫情”报道话语风格和修辞 |
2.3.1 报道风格 |
2.3.2 报道修辞 |
第三章 《人民日报》新冠疫情报道的话语实践 |
3.1 《人民日报》“新冠疫情”报道的议程设置 |
3.1.1 报道主题 |
3.1.2 报道数量 |
3.1.3 报道来源 |
3.2 《人民日报》“新冠疫情”报道的互文性 |
第四章 《人民日报》新冠疫情报道的社会实践 |
4.1 《人民日报》“新冠疫情”报道话语的社会关系分析 |
4.1.1 政治因素:依托政府的国家之战 |
4.1.2 社会因素:全民抗疫的人民之战 |
4.1.3 媒体自身因素:专业逻辑是最大优势 |
4.2 《人民日报》“新冠疫情”报道社会实践的知识体系—““共同体”意识 |
4.2.1 国内“共同体“意识 |
4.2.2 国外“共同体“意识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新冠疫情报道的思考与借鉴 |
5.1 《人民日报》“新冠疫情”报道的思考 |
5.1.1 增加健康传播话语,提升公众防控意识 |
5.1.2 均衡报道数量,平衡话语主体 |
5.1.3 完善报道基调,创新呈现方式 |
5.2 《人民日报》“新冠疫情”报道的借鉴 |
5.2.1 话语导向理性客观平衡 |
5.2.2 话语使用量体裁衣,特征多样 |
5.2.3 政治话语阵脚稳,舆论话语基调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人民日报》235篇新冠疫情报道统计表 |
致谢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3)新时代中国主场外交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基本概念 |
(一)主场外交 |
(二)中华文化 |
三、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主场外交的研究 |
(二)关于中华文化的研究 |
(三)关于主场外交与中华文化的关系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主场外交的产生与发展 |
一、新时代中国主场外交的提出 |
二、新时代中国主场外交进展 |
(一)新时代中国主场外交的总体情况 |
(二)新时代中国主场外交的类型 |
三、新时代中国主场外交的特点 |
(一)中国主场外交突出中国在国际机制中的角色 |
(二)中国主场外交强调中国的主动性和塑造性 |
(三)中国主场外交加强峰会城市与世界的联系 |
四、新时代中国主场外交的作用 |
(一)中国主场外交展示中国国家形象 |
(二)中国主场外交丰富中国对外交往方式 |
(三)中国主场外交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
(四)中国主场外交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主场外交助力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
一、新时代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必要性 |
(一)国际文化软实力竞争愈趋激烈 |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必然结果 |
二、中国主场外交有助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
(一)中国主场外交为传播中华文化提供平台 |
(二)中国主场外交可以主动展示中华文化风貌 |
(三)中国主场外交提供文化交流对话契机 |
(四)中国主场外交助力中华文化走向海外 |
三、中国主场外交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路径 |
(一)主旨演讲 |
(二)文化参观 |
(三)场景布置 |
(四)文化演出 |
(五)文化产业 |
(六)举办城市 |
(七)青年志愿者 |
(八)新闻媒体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主场外交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内容及其反响 |
一、新时代中国主场外交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内容 |
(一)展示中华文化思想底蕴 |
(二)展示中华文化艺术魅力 |
(三)展示中华文化符号 |
(四)展示文化产业与创意产品 |
(五)展示峰会城市特色文化 |
二、海外对于中国主场外交传播中华文化的反响 |
(一)海外受众高度肯定中华文化底蕴 |
(二)海外受众肯定中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努力 |
(三)中华文化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国际共识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主场外交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意义 |
一、中国主场外交增进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
二、中国主场外交展现中华文化魅力 |
三、中国主场外交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
四、中国主场外交展示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 |
第五章 主场外交视角下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对策思考 |
一、注重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
二、尊重文化差异,引领舆论场风向 |
三、做好主场外交场景设置与组织协调工作 |
四、注重培养适应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人才 |
五、注重发挥城市在主场外交中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传统公共外交研究 |
(二)新公共外交研究 |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跨学科研究法 |
(四)案例分析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方面 |
(二)不足方面 |
第一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内涵拓展 |
1.1 中国共产党公共外交的历史经验 |
1.1.1 依靠人民力量,支持世界革命(1921年——1949年) |
1.1.2 凸显意识色彩,提升国际地位(1949年——1978年) |
1.1.3 超越意识形态,促进经济发展(1978年——1989年) |
1.1.4 缓解冷战余波,塑造国家形象(1989年——2001年) |
1.1.5 提升战略高度,增强国家软实力(2001年——2012年) |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基本理论 |
1.2.1 公共外交的动因与制约因素 |
1.2.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概念与内涵拓展 |
1.2.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概念辨析 |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背景 |
1.3.1 中国崛起的复兴之势 |
1.3.2 再全球化的世界之势 |
1.3.3 公共外交的再造之势 |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基本维度 |
1.4.1 超越理论的维度 |
1.4.2 超越实践的维度 |
1.4.3 超越价值的维度 |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结构体系 |
1.5.1 主体多元化 |
1.5.2 对象双重化 |
1.5.3 方式对等化 |
1.5.4 目标共享化 |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基本形态 |
1.6.1 时空形态 |
1.6.2 理论形态 |
1.6.3 制度形态 |
1.6.4 价值形态 |
1.7 小结 |
第二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来源 |
2.1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 |
2.1.1 交往的理论性 |
2.1.2 交往的物质性 |
2.1.3 交往的发展性 |
2.2 中国传统公共外交思想 |
2.2.1 中国传统公共外交思想的核心 |
2.2.2 中国传统公共外交思想的超越 |
2.3 治理理论 |
2.3.1 追求全球公共利益 |
2.3.2 追求全球民主治理 |
2.3.3 追求全球公共责任 |
2.4 软实力理论 |
2.4.1 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 |
2.4.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与软实力 |
2.5 国家形象理论 |
2.5.1 国家形象理论的研究路径 |
2.5.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 |
2.6 小结 |
第三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具体实践 |
3.1 中国梦与世界梦 |
3.1.1 中国梦实现中国公共外交的再造 |
3.1.2 中国梦凝聚中国复兴的国内共识 |
3.1.3 中国梦凝聚中国复兴的世界共识 |
3.2 新型国际关系 |
3.2.1 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
3.2.2 亲、诚、惠、容的周边国家关系 |
3.2.3 以正确义利观引领发展中国家关系 |
3.3 人类命运共同体 |
3.3.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体系 |
3.3.2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 |
3.3.3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超越 |
3.4 “一带一路”战略 |
3.4.1 “一带一路”战略的中国意义 |
3.4.2 “一带一路”战略的世界意义 |
3.5 生命共同体 |
3.5.1 生命共同体的中国超越 |
3.5.2 生命共同体的世界超越 |
3.5.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自我超越 |
3.6 小结 |
第四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4.1 全球治理的“内卷化” |
4.1.1 传统霸权与帝国思维 |
4.1.2 二战后冷战思维的延续 |
4.1.3 传统西方中心论的单线历史思维 |
4.2 新战略机遇期与结构性压力 |
4.2.1 自主发展的中国新战略机遇期 |
4.2.2 机遇背后的结构性压力 |
4.3 中国公共外交实践的“叠加效应” |
4.3.1 公共外交理念对外传播的体系不健全 |
4.3.2 公共外交理念指导实践的能力不足 |
4.3.3 公共外交理念发展的服务保障不到位 |
4.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方法论”与身份悖论 |
4.4.1 发展中国家与世界强国的身份悖论 |
4.4.2 “中国之中国”与“世界之中国”的身份悖论 |
4.4.3 世俗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身份悖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国际经验与公共外交的中国策略 |
5.1 公共外交实践的国际经验 |
5.1.1 美国公共外交实践与经验 |
5.1.2 日本公共外交实践与经验 |
5.1.3 欧洲国家公共外交实践与经验 |
5.2 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的策略选择 |
5.2.1 学术话语体系的理论建构 |
5.2.2 制度运行体系的战略建构 |
5.2.3 文明对话体系的共识建构 |
5.2.4 机制交流体系的实践建构 |
5.3 小结 |
结语 |
一、作为一种理论范式的中国公共外交 |
二、公共外交的自我超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新媒介环境下我国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传播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释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相关理论阐释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2 新媒介环境下国家领导人形象传播现状分析 |
2.1 国家领导人形象的呈现方式 |
2.1.1 对传统媒介呈现方式的创新 |
2.1.2 对新兴媒介呈现方式的运用 |
2.2 国家领导人形象的议题设置与形象建构 |
2.2.1 政治议题中的形象建构 |
2.2.2 社会议题中的形象建构 |
2.2.3 个人议题中的形象建构 |
3 新媒介环境下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传播效果分析 |
3.1 调查情况介绍 |
3.1.1 问卷设计 |
3.1.2 数据收集 |
3.1.3 问卷有效性与可信度 |
3.2 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因子分析 |
3.2.1 个人信息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2 媒介总体评价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3 媒介接触习惯与偏好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4 信息接收内容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5 国家领导人形象认知情况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6 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传播效果评价因子分析 |
3.3 不同因素与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认知情况交叉分析 |
3.3.1 多元社会群体与认知情况交叉分析 |
3.3.2 媒介使用与认知情况交叉分析 |
3.3.3 传播议题与认知情况交叉分析 |
3.4 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传播效果影响因素阶层回归分析 |
3.4.1 国家领导人主要形象认知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
3.4.2 国家领导人其他形象认知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
3.4.3 媒介形象建构和传播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
4 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传播优势与劣势分析 |
4.1 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传播优势分析 |
4.1.1 新媒体报道的创新型理念已初步形成 |
4.1.2 多元化的媒介形象识别体系趋近成熟 |
4.1.3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形成了较好配合 |
4.1.4 报道语言通俗化与大众化效果较好 |
4.1.5 真实客观性与正面宣传紧密结合 |
4.2 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传播劣势分析 |
4.2.1 新媒体国家领导人形象传播效果不足 |
4.2.2 国家领导人形象传播缺乏均衡性 |
4.2.3 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缺乏分众化传播 |
4.2.4 受众对国家领导人形象存在刻板印象 |
4.2.5 受众的关注互动情况和效果较差 |
4.2.6 报道议题设置与受众需求不相符 |
5 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传播优化策略 |
5.1 促进国家领导人新媒介形象传播的理念创新 |
5.1.1 培育精英传播团队,发挥网络意见领袖作用 |
5.1.2 植入借势传播理念,增强形象与时事的粘连度 |
5.1.3 强化新媒体阵地意识,充分利用新技术呈现形式 |
5.2 持续优化国家领导人新媒介形象建构范式 |
5.2.1 增强个性化建构,丰富领导人个体形象 |
5.2.2 促进均衡化建构,加强形象维度建设 |
5.2.3 巩固大众化建构,迎合受众信息需求 |
5.2.4 提升客观化建构,增强形象可信度 |
5.3 推动主流媒体在国家领导人报道中的融合发展 |
5.3.1 推动内容融合,形成异质呈现机制 |
5.3.2 推动形式融合,形成平台联动机制 |
5.3.3 推动功能融合,形成舆论配合机制 |
5.4 增强国家领导人报道的互动引导水平 |
5.4.1 通过设置语言提示,引导受众评论行为 |
5.4.2 通过发起网络活动,增加受众互动兴趣 |
5.4.3 通过建立交流渠道,激发主动性互动 |
5.5 实现国家领导人形象的分众化与差异化传播 |
5.5.1 建立完善用户数据库,实现个性化信息推送 |
5.5.2 根据各平台受众特征,实现差别化信息分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正式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三不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基本概念阐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三不腐”机制的理论源泉和文明成果借鉴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中的反腐败思想 |
二、列宁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理论中的反腐败思想 |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廉政思想借鉴 |
一、以廉治国理政 |
二、以廉选吏治吏 |
三、以廉修身为官 |
第三节 国际反腐败文明成果借鉴 |
一、注重道德教育和职业保障 |
二、坚持对公权力的监督制约 |
三、发挥法治的引领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一、坚持从思想上建设党 |
二、严肃党的纪律 |
三、重视民主监督 |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一、集中开展思想教育和惩治腐败 |
二、探索建立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 |
一、始终坚持教育为主 |
二、着力强化制度建设 |
三、加强权力监督制约 |
四、保持惩治腐败力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代“三不腐”机制的形成和发展 |
第一节 “三不腐”机制的提出及其必然性 |
一、“三不腐”机制的提出过程 |
二、“三不腐”机制提出的必然性 |
第二节 构建“三不腐”机制的实践进程 |
一、构建不敢腐机制的主要实践 |
二、构建不能腐机制的主要实践 |
三、构建不想腐机制的主要实践 |
第三节 “三不腐”机制的深刻内涵 |
一、“三不腐”机制的基本内容 |
二、“三不腐”机制之间的内在关系 |
三、“三不腐”机制的实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构建“三不腐”机制的成效和经验 |
第一节 构建“三不腐”机制的显着成效 |
一、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 |
二、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 |
三、人民群众信任支持提升 |
四、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
五、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 |
第二节 构建“三不腐”机制的重要经验 |
一、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结合 |
二、政治统领和全面推进相统一 |
三、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融合 |
四、抓住少数和管住多数相并重 |
五、自我革命和加强监督相协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面临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腐败存量和腐败增量并存 |
二、规范权力运行的笼子还未严丝合缝 |
三、涵养自律意识的土壤尚未完全厚植 |
第二节 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面临问题的影响因素 |
一、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复杂 |
二、党自身结构变化带来多重影响 |
三、党内政治生态改善存在薄弱环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的价值导向和基本考量 |
第一节 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的价值导向 |
一、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题中之义 |
二、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 |
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 |
四、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根本要求 |
第二节 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的基本考量 |
一、传承经验和改革创新有机结合 |
二、重点突破和集成联动齐头并进 |
三、内在活力和外部动力同向发力 |
四、常态效能和长效机制并驾齐驱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时代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完善健全三大运行机制 |
一、强化以惩治震慑为重点的惩戒机制 |
二、健全以监督制约为重点的预防机制 |
三、完善以教育引导为重点的自律机制 |
第二节 强化制度和责任保障机制 |
一、持续强化制度保障机制 |
二、严格落实责任保障机制 |
第三节 发挥纪检监察机关专责作用 |
一、始终坚守政治机关定位 |
二、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
三、打造一支纪检监察铁军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新媒体环境下人民日报重大主题报道研究 ——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十八大、十九大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一) 新媒体的相关研究 |
(二) 主题报道的相关研究 |
(三) 人民日报的相关研究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个案研究法 |
(三) 比较研究法 |
第一章 主流媒体与主题报道 |
一、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的规定动作 |
(一) 主流媒体释义 |
(二) 主题报道的内涵 |
(三) 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的规定动作 |
二、党代会报道是主题报道的“重中之重” |
(一) 会议报道与主题报道 |
(二) 党代会报道是主题报道的“重中之重” |
三、人民日报是党代会报道的“第一小提琴” |
(一) 人民日报是中央级主流媒体的代表 |
(二) @人民日报:传统媒体微博的领军者 |
第二章 名宿与新秀初携手:《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十八大报道 |
一、继往开来:《人民日报》十八大报道 |
(一) 继往开来的十八大 |
(二) 继往开来的十八大报道 |
二、蹒跚学步:@人民日报十八大报道 |
(一) @人民日报首次介入党代会报道 |
(二) @人民日报十八大报道分析 |
三、新媒体视角下的初观察:《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十八大报道 |
(一) 报道内容:政治性依旧,自由度提升 |
(二) 报道时间:按部就班与加速度 |
(三) 报道形式:图片渐成主打 |
(四) 报道倾向:中立为主,批评性报道初现 |
小结 |
第三章 持重与领新互助力: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十九大报道 |
一、恢弘大气:《人民日报》十九大报道 |
(一) 恢弘大气的十九大 |
(二) 恢弘大气的十九大报道 |
二、生机勃发:@人民日报十九大报道 |
(一) @人民日报的发展 |
(二) @人民日报十九大报道概述 |
三、新媒体视角下的再观察:《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十九大报道 |
(一) 政治为主,思想文化、党风党建报道进击 |
(二) 报道角度:国家最高领导人备受关注 |
(三) 报道形式:图文为主,视频崛起 |
(四) 报道倾向:宣传性与客观性并重 |
小结 |
第四章 审视发展: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十八大、十九大报道的纵向比较 |
一、潜滋暗长:《人民日报》十八大、十九大报道的比较 |
(一) 报道内容:以人为本,全面报道 |
(二) 报道形式:浓墨重彩,“图”领全篇 |
(三) 报道栏目:谋篇布局,整体把控 |
(四) 报道倾向:客观稍逊,“完美”有余 |
(五) 报道技巧:硬新闻软化处理 |
二、变化多端:@人民日报十八大、十九大报道的比较 |
(一) 报道内容:抽象议题具体化,具体议题贴近化 |
(二) 报道形式:一图变多图,风景图变新闻图 |
(三) 报道角度:凸显领导核心 |
(四) 报道技巧:制造话题,社交传播 |
(五) 内部运营:分工合作,同步推送 |
(六) 舆论引导:渐进渐强 |
小结 |
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重大主题报道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述评与研究命题 |
2.1 “第一夫人”与国家形象 |
2.2 媒体与政治人物形象构建 |
2.3 “第一夫人”的报道框架与议程 |
2.4 中国政治文化环境与“第一夫人”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论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对象与样本获取 |
3.4 编码规则 |
3.4.1 高层次编码规则 |
3.4.2 中层次编码规则 |
3.4.3 低层次编码规则 |
3.5 研究过程与分析工具 |
4 高层次研究结果 |
4.1 “第一夫人”报道数量呈现“N”“N”和“M”特征 |
4.2 “第一夫人”报道主要对象 |
4.2.1 横向:报道主要对象“是‘第一夫人’”占比较低 |
4.2.2 纵向:“第一夫人”单独报道比例呈总体上升趋势 |
5 中层次研究结果 |
5.1 “第一夫人”报道议题 |
5.1.1 横向:报道议题主要集中在政治外交领域 |
5.1.2 纵向:彭丽媛时期所有报道议题比例均高于其他时期 |
5.2 “第一夫人”报道框架 |
5.2.1 横向:陪同性框架在报道框架中占主导地位 |
5.2.2 纵向:彭丽媛时期义务性和礼仪性框架占比明显提升 |
5.3 报道主要对象、报道议题、报道框架的交叉分析 |
6 低层次研究结果 |
6.1 报道高频词分析 |
6.1.1 主要运用陪同性框架建构“第一夫人”媒介形象 |
6.1.2 陪同性框架在政治外交议题中具有差异化表现 |
6.1.3 陪同性框架在王光美时期有四种特殊表现形式 |
6.2 中心词社会网络分析 |
6.2.1 中国“第一夫人”单独参与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活动 |
6.2.2 “第一夫人”依附于最高领导人开展独立活动 |
6.2.3 “第一夫人”独立参与的活动带有女性符号特性 |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1.1 中国官媒历来重视“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 |
7.1.2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呈现逐步“生动化” |
7.1.3 中国“第一夫人”独立承担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事务 |
7.1.4 陪同性框架是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主框架 |
7.1.5 彭丽媛时期形成中国“‘第一夫人’热” |
7.2 研究讨论 |
7.2.1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的政治因素 |
7.2.2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的文化因素 |
7.2.3 新时代“‘第一夫人’热”的个人和时代因素 |
7.3 研究启示与建议 |
7.3.1 研究启示 |
7.3.2 研究建议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新中国历任国家主席和夫人* |
C.《人民日报》中国“第一夫人”报道样本及编码 |
(9)新时期的传播战役 ——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国际环境 |
1.1.2 国内环境 |
1.1.3 新传播技术的发展 |
1.2 研究问题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
2.1 发展传播学的诞生与引入 |
2.1.1 关注人的现代化——受众研究 |
2.1.2 大量实证主义着作促使发展传播学发展 |
2.1.3 传媒与农村发展成为热点 |
2.2 社会动员与中国社会 |
2.2.1 群众运动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 |
2.2.2 传播战役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
2.3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关怀 |
2.4 研究方法 |
2.5 研究意义 |
2.5.1 学术意义 |
2.5.2 现实意义 |
第三章 传播过程分析 |
3.1 唤醒记忆(清明节前后开始,以欧洲战场胜利日为小高潮) |
3.1.1 前期铺垫 |
3.1.2 小高潮——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 |
3.1.3 小结 |
3.2 激活记忆(围绕七七事变全面开展传播活动) |
3.2.1 民族记忆的全面激活 |
3.2.2 小结 |
3.3 升华记忆(从8·15日本投降日到9·3胜利日) |
3.3.1 各方准备形成期待感 |
3.3.2 从实时转场到中国的阅兵时间 |
3.3.3 胜利日的不朽化 |
3.3.4 小结 |
3.4 延续记忆 |
小结 |
第四章 传播功能分析 |
4.1 解读历史 |
4.1.1 伟大民族的英雄史诗 |
4.1.2 东方主战场与中流砥柱 |
4.2 重塑集体记忆 |
4.2.1 征集与召唤记忆 |
4.2.2 展示与收藏记忆 |
4.2.3 追寻与重访记忆 |
4.2.4 绘制与雕刻记忆 |
4.2.5 创作与呈现记忆 |
4.2.6 测试与巩固记忆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多元化的传播目标 |
5.2 立体丰富的传播过程 |
5.3 以塑造认同为主的传播机制 |
5.4 因媒而异的传播特点 |
5.5 传播战役与国家发展 |
5.5.1 大众传播与民族凝聚力 |
5.5.2 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新词新语在报纸新闻倾向性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对象 |
1.2 语料来源 |
1.3 研究综述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新词新语及报纸新闻概况 |
2.1 新词新语研究概况 |
2.2 报纸新闻研究概况 |
3 新闻倾向性的产生和体现 |
3.1 新闻倾向性的含义 |
3.2 新闻倾向性的产生 |
3.3 新闻倾向性的表现形式 |
4 新闻倾向性的原则性、客观性及其具体体现 |
4.1 新闻倾向性原则 |
4.2 新闻倾向性的客观性和具体体现 |
4.3 新闻倾向性与客观性的关系 |
5 新词新语在传统纸媒的表现 |
5.1 新词新语在传统纸媒上的形成模式 |
5.2 新词新语在传统纸媒上的特殊意义 |
6 把握新词新语对报纸新闻及其倾向性的作用 |
6.1 新词新语对报纸新闻的作用 |
6.2 如何把握好新词新语对报纸新闻倾向性的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感受APEC——APEC上海会议报道侧记(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日报》新冠疫情报道的话语分析[D]. 张晓晴. 河北大学, 2021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新时代中国主场外交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D]. 关伟炽. 暨南大学, 2020(04)
- [4]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研究[D]. 张燕. 兰州大学, 2020(01)
- [5]新媒介环境下我国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传播效果研究[D]. 崔芳萦.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6]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三不腐”机制研究[D]. 薛韡.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新媒体环境下人民日报重大主题报道研究 ——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十八大、十九大报道为例[D]. 赵慧芳. 安徽大学, 2019(07)
- [8]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D]. 蒋欣欣. 重庆大学, 2018(04)
- [9]新时期的传播战役 ——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为例[D]. 郑天. 厦门大学, 2017(01)
- [10]新词新语在报纸新闻倾向性中的作用[D]. 黄玥鑫. 新疆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