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渐进式物理解题方法教学探微(论文文献综述)
陈金念[1](2021)在《小学中段学生数学错题管理现状及策略探究 ——以昆明市S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开始和关键时期。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面对大量习题,出现错误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同类型的错误总是反复出现,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知识缺陷以及错题管理活动出现了问题。错题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生成性学习资源,学生应该积极有效的对其进行管理,进而帮助他们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因此,本文借助改编的错题管理自评量表对昆明市S小学四年级三个班的学生错题管理的现状展开调查,并借助一般问卷作为补充,发现S小学中段学生在数学错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探究适合小学生进行数学错题管理的策略。本研究共有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及研究教材内容结构;第二部分为小学中段学生错题管理的实施现状,主要从调查研究设计、调查结果分析、学生错题管理经验总结、学生错题分析四个方面进行;第三部分是分析小学中段学生错题管理存在的问题,从错题管理观念态度、行为和策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针对小学生错题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分别从学生、教师两个层面展开;第五部分是根据小学中段学生进行错题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围绕课堂教学、错题管理的流程、错题本身和监督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策略,以期为该校学生进行错题管理提供帮助。
高欣然[2](2021)在《小学生分数运算“化错”对策探究 ——以濮阳市X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运算能力处于非常核心的位置,在数学中的各种题型里出现的次数也是比较高的。而分数运算就是运算能力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格外重视分数运算。分数运算出现错误是很常见的,学生可能会有挫败感,就会认为学习分数运算是很困难的。所以,教师对分数运算进行讲解的过程中,面对学生错误率高的题目要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教学对策。本研究主要是运用文本分析法分析学生的阳光课堂和测试卷等。访谈法主要是了解学生错因,与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进行深入研究,对对策进行深入的探索。本论文的重点分为四部分:首先,把与分数运算有关的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全面分析;其次,现状调查与分析。先确定研究对象,然后对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做一个简要说明,特别是实习单位和研究对象;在实习的过程中,对平时学生在在分数运算的学习过程,课后练习出现的错题和分数运算的考试从成绩区间分布情况以及出现错误频率这几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再次,对小学生分数运算错题原因分析。先通过文本分析法了解学生出错在哪些方面和常见的错误题型,然后利用访谈法和学生文本的体现进行深入探究,将原因归纳为教师方面和学生方面;最后,小学生分数运算“化错”对策探究,笔者通过以上做的研究的基础上针提出了相应的“化错”对策也是从教师方面和学生方面来分析。
陈志锁[3](2021)在《基于任务分析的高中化学习题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发展和人工智能的普及,给人类的生活、社会生产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往往导致了部分学生变得越来越懒得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遇到疑难问题往往首先想到的是通过科技或机器去解决,为此本文聚焦如何去培养学生勤于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将任务分析法应用到高中化学习题教学中,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去解决生活中、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有效形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更为一线化学教师对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研究添砖加瓦。本研究基于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以及课程标准对习题教学的要求,通过梳理大量的研究文献,分析当前高中化学习题教学存在的问题,阐明论文研究的目的,确定研究思路。理论研究:根据前人的研究基础,结合本论文的研究需要,笔者首先界定了“任务分析”、“问题解决”等核心概念,依据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和图式理论的观点,结合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特点,分析归纳习题教学的任务分析基本程序:确定习题教学总目标--导出各层级目标--导出各知识细目--解题检验--提取有价值的观念信息--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更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笔者根据教学研究需要建构了基于任务分析的高中化学习题教学模型:真实情境--任务驱动--活动探究--问题解决--素养落地。该模型注重创设真实情境实施习题教学,通过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任务驱动和活动探究中解决实际问题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落地。实践研究:为检验本研究设计的基于任务分析的高中化学习题教学设计模型是否可行及有效,笔者选取广西贵港市某示范性高中两个学习水平相近的平行班为实践研究对象,以该校高一16班为实验班,实施基于任务分析的高中化学习题教学实践,高一17班为对照班,采用常规的习题教学。选取基于任务分析的“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离子共存”和“氧化还原反应”相关习题教学设计作为本文典型案例分析。实践研究中,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前、中、后成绩进行统计,实践后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任务分析的习题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和课堂满意度投票,并采用SPSS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科学统计与分析。此外,在实践前后还选取了化学教师代表和实验班学生代表进行访谈,根据以上研究数据及访谈结果的分析,对如何有效实施基于任务分析的高中化学习题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基于任务分析的高中化学习题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应用与迁移;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参与度和自信心;还可以使教师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更可以使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降低学习难度。
于上官[4](2021)在《切韵图史》文中指出“切韵者,上字爲切,下字爲韵”,“切韵”可以指反切,衍生而来的有“切韵学”“切韵图”等术语。唐宋夏金元时代研究汉语语音及其结构的学问,叫“切韵学”,而以矩形网状显示汉语语音结构的图表则名“切韵图”。“切韵图史”以唐宋夏金元时期切韵图爲研究对象,旨在厘清唐宋夏金元切韵图传承因袭、嬗变推衍的脉络及与相关韵书的关系,展现唐宋夏金元时期切韵图的演进原委,揭示其发展流变的逻1线索和历史事实。据我们探访蒐集,唐宋夏金元时期约有四十三部切韵图。传世者有《韵镜》《七音略》《皇极经世解起数诀》《四声等子》《切韵指掌图》《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等。通过对作者音韵理念、撰着动机、编则体例、文献联系等综合考察,本文将切韵图别爲“韵镜-七音”“皇极经世”“四十四转”“指玄-指掌图”四大系列。一、存世的《韵镜》《七音略》及早佚的《五音韵镜》《指微韵镜》《洪韵》《七音韵鉴》皆可列入“韵镜-七音”系列之中。该系韵图编制的目的包括传播“依切求音、即音求字”的“韵镜之学”,应用“七音之学”。“韵镜之学”“七音之学”有其内在的一致性,都是讨论语音与反切的学问。其基本体例是:四十三转(即四十三张声韵图表),声母标目采取始帮终日、二十三列的格局,列字依据《广韵》居多。存世的《韵镜》《七音略》都是相当成熟、完善的韵图。二、存世的《皇极经世书·声音唱和图》《皇极经世声音数》《皇极经世起数诀》,已佚的《皇极经世声音法》,及《起数诀》撰图所吸收的已佚音韵论着《切韵心鉴》《韵谱》都可列入“皇极经世”系列。该系列韵图编制的目的是以语音阐释术数理论等哲学问题,基本体例是其特有的“天声地音”格局。三、已佚的《切韵类例》和残卷《卢宗迈切韵法》可列入“四十四转”系列之中,其撰作目的与“韵镜-七音”系列应该比较接近,但其体例上以四十四转列图(即有四十四张声韵图表)、列字多依据《集韵》。四、已佚的《指玄论》《切韵指玄论》《切韵指元疏》《指玄注》《切韵指玄论注》等,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四声等第图》《切韵澄鉴图》《切韵满庭芳》《切韵指迷讼》《四声等子》《切韵指南》等,皆可列入“指玄”系列。传世的《切韵指掌图》和已佚的《切韵指掌图节要》皆可列入“指掌图”系列。这两系列的撰作目的都与反映时音有一定的关联,且形制相似,基本体例都是大规模合韵并图、载有成系统的门法图例等等,遂放在一起称爲“指玄-指掌图”系列。“韵镜-七音略”系列的原型,或者説更早期韵图的撰作动机,我们推断,是以韵书爲撰作基础、悉昙字母理论爲指导而作的梳理汉语语音系统的论着,是爲译经、文化交流等服务的。“指玄-指掌图”系列反映时音的部分,反而体现了韵图最原始的描绘语音功用。随着书面语口语的分离、韵图论着的进一步成熟,最初描绘语音的韵图开始变成具备查音检字、练音、阐明术数理论哲学观念等多种功用的论着。唐宋夏金元时期各系列韵图之间不是泾渭分明、互不干涉的,也会相互影响。如《起数诀》成书参考的《韵谱》与《指掌图》的声母标目形制相同,《指掌图》列字与《韵镜》相合率最高等等。我们据各系列的研究成果绘制切韵图谱系图,载於文末。本文开题伊始,即私立训条,辨明体制,贯穿本文的指导思想有二:1.韵图是“层累地造出来的”,构建“韵图史”,必须决破“以语音史研究爲主线”的藩篱。音系相同的韵图,它们之间很可能没有任何传承关系;有传承关系的韵图,它们的音系未必是完全一样的。2.构建“韵图史”,必须密切结合韵图体例、音学理念等撰着者主观性因素做深入的考察。本文结论及创新之处有五:1.提出“汉语韵图史”“切韵图史”两个音韵学术语,并对概念的内涵外延进行了科学的界定。2.对“汉语韵图史”作出分期,分爲“切韵学”时期和“等韵学”时期,涵盖唐五代“切韵图”萌芽期、宋夏“切韵图”成熟发展期、金元“切韵图”嬗变期、明清“等韵图”鼎盛期、清末民国“等韵图”衰微期五个阶段。3.对唐宋夏金元时期的切韵图作全面的稽考工作,蒐集切韵图四十三部。4.将切韵图划分爲四大系列,对四大系列切韵图的传承演变进行详细梳理,绘制各系列切韵图的传承图谱。5.构建出一部近乎完整的“切韵图史”。梳理出各系列传承嬗变脉络,阐明其演化机制并绘制出“切韵图传承图谱”。
王敏[5](2021)在《初中数学教师错题管理教学认知的调查研究 ——基于贵州省兴义市Y中学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的核心。“错题”是学生问题解决中的普遍现象,教师如何认识和管理“错题”,不仅关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关涉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影响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此,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围绕错题管理的定义、作用、实施、与学生成绩以及与教师的教学等基本问题,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梳理,了解错题管理的内涵;其次,通过深入Y中学实地,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数学教师对错题管理教学的认知现状展开调查;然后,以调查问卷为基础编制访谈提纲,对教师进行访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教师能清晰认识到错题管理教学的内涵及其功能,以及错题管理教学的价值、内容、目的、本质等,但部分教师缺乏错题管理教学的实践意识和执行力。(2)教师通常会对选中的错题进行变式或教研组内讨论后,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学生的学习经验和能力等进行讲解。但在考虑学生对错题管理教学的影响时,经验型教师认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新手型教师则认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影响较少。(3)教师通常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错题管理教学,引导不同层面的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夯实数学基础,提升数学思维能力。(4)大多数教师会选择在课后对错题管理教学的内容、过程及策略进行反思,其反思的主要方式是与其他教师一起讨论,还有部分教师认为反思只需要在自己脑中想想就行,将反思记录下来的教师少之又少。(5)影响教师错题管理教学认知的因素有教育环境、教师自身以及学生三方面。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师错题管理教学认知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
王艺萌[6](2021)在《三年级学生画图解决“数与代数”问题能力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与代数”是小学数学知识的主要构成部分,画图解题可以把复杂的数量关系清晰地表征,有助于有效解决问题。小学是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和数形结合思想培养的关键期,了解小学生的画图解题能力水平以及学生在画图解题中出现的错误对于教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有关画图解题能力的理论研究在不断完善,但对学生的画图解题能力的研究和分析还不够丰富。基于此,本研究以“三年级学生画图解决‘数与代数’问题能力”为主要研究问题,按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并结合三阶段理论从“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和“数的应用”三个维度来构建画图解题能力评价工具,同时分析画图对解决“数与代数”问题的影响和学生对画图解题的整体认识,并对学生的解题典型错误和画图解题典型错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画图能提高学生解决“数与代数”问题的正确率,但只有解决“数的应用”问题结果有显着差异。(2)学生在“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和“数的应用”三个维度的画图解题能力水平都较低,且均无显着性别差异。(3)学生对画图解题的整体认识一般。学生对待画图解题的整体态度较积极,但没有养成良好的运用画图解题的习惯,且掌握情况一般。(4)基于三年级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和在画图解题中出现的两类错误,得出三年级学生对“数与代数”相关算理和算法掌握较好,但画图意识不强且没有掌握规范的画图方法。基于对研究结果的分析,针对三年级学生画图解决“数与代数”问题方面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认为:教师要加强“数与代数”的画图教学,重视图形表征及其之间的转化,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掌握并教授学生准确画图表征的方法,同时有效地规范学生的解题程序。
张民生[7](2021)在《“持经达变”-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百年南艺文脉源远流长,中国画教学思路贯穿其中,是为文脉的核心。民国伊始,刘海粟本着对中华民族、中国文化、中国画的历史担当,所创办的上海美专以“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救国救民”为办学初心,以“研究中西艺术根本精神”为办学目的,以“不息的变动”为办学精神,以“美育”“闳约深美”“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为办学原则,其中蕴含的“本质性”“灵活性”“学术性”这三个特点奠定了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思想基础。继而,上海美专在中国画专业教学中形成了“中国画本体探究”“依据‘学术自由’和‘兼收并蓄’组织教学”“遵循中国画教学的本质要求”这三个特点,标志着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初步形成。建国以来,中国画教学思路虽然一方面不断根据新中国文艺政策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也受到市场经济、外来艺术思潮的影响,但仍坚守上海美专的传统并灵活的予以变通,众多名师在教学中构建了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因而产生了“南艺风格”,是为教学成果。简而言之,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是持纯粹学术眼光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研究中国画本质,以开中国画之新机运。学术性、灵活性、本质性是其特点,“持经达变”是为精炼的概括。
郭勤学[8](2020)在《论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文中认为在高中教学中,学生的解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和物理素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间接反映了教师水平的高低。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并且在解题过程中不断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使学生顺利通过高考,更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闫毅[9](2020)在《核心素养目标导向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聚焦的、深化的主要对象。对于初中数学教育来说,“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对数学教育意义的深度探索,是对数学教育价值的深化探求,更是对未来数学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知,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核心素养的依据。同时,初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研究初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现状,在课堂教学中找寻、探究如何培养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是十分需要的、必要的、紧要的。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实物收集法。首先从国内外对数学素养、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以及教学策略的研究中,分析研究几者之间的关系。然后调查研究了四川省某一中学初中的数学核心素养目标下教师素质以及教学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核心素养目标下的初步教学实践,并初步得到了一些简略的、较为成熟、可借鉴、可迁移、可操作的核心素养目标导向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通过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解决了素养、核心素养、数学素养和数学核心素养几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2)在现行教育大环境之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地并不十分到位,教师们往往无心无力、有心无力、有心有力但有一些力所不能及。(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通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同维度的和不同深度的对教学内容的高出发点解读,通过对学生受众精准的评价估计,教师可以利用探究式教学策略、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应用性教学策略等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贾文靖[10](2020)在《高中学生生物学科作业错题管理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认为高中学生在生物作业错题管理的过程中,可以找出生物知识上盲点、思维方式上的缺陷以及解题能力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查漏补缺,进行针对性的补救,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对学生错题管理的现状进行相关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是具有较强现实意义的。本研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编制了调查问卷,从错题管理意识、错题管理动机、错题管理行为和错题管理策略四个维度,对湖南省长沙市某示范性高中的287名高中学生的生物学科作业错题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采用分析软件SPSS20.0进行相关数据的描述性、差异性、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该校高中生生物学科作业错题管理整体水平一般,仍有提升空间。被试高中生有较好地错题管理意识,但错题管理内在动机略显不够、错题管理行为及时性和灵活性稍显不足、错题管理策略的掌握程度稍显欠缺;2.不同生物成绩被试者在错题管理水平上存在显着差异且学优生优于中等生,不同性别、不同年级被试者在错题管理水平上并无显着差异;3.高中生生物学科作业错题管理各维度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本研究认为要激发学生错题管理内在动机,倡导错题管理;增强学生错题管理行为的有效性,养成良好错题管理习惯;加强学生指导,完善错题管理策略;营造错题管理环境,优化学习资源利用,以此提升高中学生生物学科作业错题管理的整体水平。
二、渐进式物理解题方法教学探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渐进式物理解题方法教学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中段学生数学错题管理现状及策略探究 ——以昆明市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错题管理能力是核心素养的理性诉求 |
2.开展错题管理是一线教学的现实需求 |
3.小学生缺乏错题管理的意识和行为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错题管理的国外研究 |
2.错题管理的国内研究 |
3.对错题管理已有研究的述评 |
(四)错题管理相关概念界定 |
1.数学错题 |
2.错题管理 |
3.错题管理的维度划分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研究教材内容分析 |
二、小学中段数学错题管理的现状调查及错题分析 |
(一)调查研究设计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实施 |
3.调查对象 |
(二)小学中段数学错题管理的调查分析 |
1.学生错题管理观念态度的分析 |
2.学生错题管理行为的分析 |
3.学生错题管理策略的分析 |
(三)小学中段学生进行错题管理的经验总结 |
1.学生的错题管理的观念态度较好,能够认识到错题管理的作用 |
2.学习水平越好的班级进行错题管理的效果越好 |
3.成绩越好的学生错题管理的实施情况也就越好 |
4.女生在错题管理三个维度上的表现都优于男生 |
5.学生能够主动及时的改正错题,整体学习状态良好 |
(四)小学中段学生数学错题分析 |
1.“大数的认识”单元的错题 |
2.“角的度量”单元的错题 |
3.“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的错题 |
4.“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单元的错题 |
三、小学中段学生错题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一)学生实施错题管理的观念态度层面存在的问题 |
1.学生分享错题的态度不够积极 |
2.学生认为进行错题管理占用时间 |
3.学生对错题管理的理解浅表化 |
(二)学生实施错题管理的行为层面存在的问题 |
1.学生坚持收集错题的动力不足 |
2.学生定期复习错题的次数较少 |
3.学生探讨错题的力度不够,没有形成错题知识有效整合 |
(三)学生实施错题管理的策略层面存在的问题 |
1.学生收集错题的方式不定,没有专门的错题本 |
2.学生对数学错题分类的标准不够清楚 |
3.学生对数学错题的归因不当 |
四、小学中段错题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学生层面 |
1.学生的错题管理动机不足 |
2.学生的错题管理能力还有待提高 |
3.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
(二)教师层面 |
1.指导学生进行错题管理的流程不够明确 |
2.不够重视学生的错题,忽视同类题型的强化训练 |
3.对学生错题管理的监管不到位 |
五、小学中段实施错题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
(一)从错题管理的观念态度层面提出的对策 |
1.召开主题班会,强化学生的错题管理态度 |
2.小组合作,推动学生积极分享错题 |
3.因材施教,开展结对帮扶和个别辅导 |
(二)从错题管理的行为层面提出的对策 |
1.有效整合复习课,促进知识结构化整合 |
2.重视错题的运用,强化同类错题的训练 |
3.开设数学“错题讲堂”,进行错题知识精讲 |
4.编制错题试卷,考察学生的错题掌握情况 |
(三)从错题管理的策略层面提出的对策 |
1.规范学生的数学错题管理流程 |
2.提供数学错题范本,规范错题管理要素 |
3.制定奖励制度,营造积极的错题管理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小学生分数运算“化错”对策探究 ——以濮阳市X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
(二)分数运算学习的现状 |
(三)分数运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体现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分数运算新课标要求的研究 |
(二)关于小学分数运算教材内容分析的研究 |
(三)关于分数的意义与性质研究 |
(四)关于分数运算学习目标的研究 |
(五)关于分数运算重难点的研究 |
(六)关于分数运算常见的错误研究 |
(七)关于分数运算教学策略的研究 |
(八)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分数运算 |
(二)运算能力 |
(三)化错 |
五、理论依据 |
(一)认知发展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六、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小学生分数运算学习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小学生学习分数运算现状 |
(一)小学生学习分数运算成绩分数段调查 |
(二)小学生分数运算错误出现频率较高 |
三、小学生分数运算常见错误问题分析 |
(一)分数概念与性质混淆 |
(二)分数运算过程出错 |
(三)难以寻找标准量单位“1” |
(四)难以正确判断倍数关系 |
(五)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有所欠缺 |
第二章 小学生分数运算错题原因分析 |
一、教师教学方面 |
(一)教学方法多样性不足 |
(二)教材利用不足,忽视练习题训练 |
(三)不够重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
(四)对学生错题不够重视 |
二、学生学习方面 |
(一)学生思维发展不够完善 |
(二)受负迁移的影响以及分数运算基础不牢 |
(三)分数运算计算习惯欠佳,书写错误 |
(四)对分数运算题目不够熟练 |
(五)缺乏学习分数运算的兴趣 |
第三章 小学生分数运算“化错”对策 |
一、教师教学方面 |
(一)以探究式教学法为主,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分数运算基础 |
(二)充分利用教材,加强分数运算练习 |
(三)因材施教,重视学生认知发展水平 |
(四)上好“分数运算纠错课”,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习惯 |
二、学生学习方面 |
(一)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尝试多种分数运算的解题方法 |
(二)夯实分数运算基础知识,促进知识正迁移 |
(三)养成良好的分数运算学习习惯 |
(四)提高分数运算题目熟练度 |
(五)加强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分数运算兴趣 |
第四章 结论与总结 |
一、结论 |
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一:针对老师的访谈 |
附录二 访谈提纲二:针对五年级学生的访谈 |
附录三 访谈提纲三:针对六年级学生的访谈 |
致谢 |
(3)基于任务分析的高中化学习题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高中化学习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
1.1.2 化学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要求 |
1.2 文献综述 |
1.2.1 任务分析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2 化学习题教学研究状况 |
1.2.3 任务分析在习题教学中的研究状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实验研究法 |
1.4.3 调查法 |
1.4.4 访谈法 |
1.5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任务分析的内涵界定 |
2.1.2 问题解决的内涵界定 |
2.1.3 习题教学的内涵界定 |
2.2 研究理论依据 |
2.2.1 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
2.2.2 有意义学习理论 |
2.2.3 图式理论 |
3 基于任务分析的习题教学设计理论建构 |
3.1 模型建构 |
3.1.1 构建任务分析模型 |
3.1.2 构建解题教学模型 |
3.1.3 构建基于任务分析的高中化学习题教学设计模型 |
3.2 任务分析习题教学与常规经验式习题教学的区别 |
3.2.1 任务分析习题教学 |
3.2.2 常规经验式习题教学 |
3.3 基于任务分析的习题教学原则 |
3.3.1 目标性原则 |
3.3.2 迁移性原则 |
3.3.3 梯度性原则 |
3.3.4 主体性原则 |
3.4 基于任务分析的习题教学策略 |
3.4.1 准备策略 |
3.4.2 实施策略 |
3.4.3 评价策略 |
4 教学实践研究 |
4.1 教学实践过程 |
4.1.1 实践目的 |
4.1.2 实验对象 |
4.1.3 实验变量控制 |
4.1.4 问卷设计 |
4.1.5 数据收集 |
4.2 实践研究过程 |
4.3 实践教学的案例及分析 |
4.3.1 案例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相关习题教学设计 |
4.3.2 案例2——离子共存相关习题教学设计 |
4.3.3 案例3——氧化还原反应相关习题教学设计 |
5 实践教学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 实验班和对照班前、中、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
5.1.1 前测成绩对比分析 |
5.1.2 中测成绩对比分析 |
5.1.3 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
5.1.4 实验班前、后测成绩配对样本检验分析 |
5.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2.1 高中化学习题教学教学现状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2.2 任务分析的化学习题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2.3 任务分析的化学习题教学课堂满意度调查分析 |
5.3 访谈结果分析 |
5.3.1 实践教学前后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5.3.2 实践教学前后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5.4 为实施任务分析的化学习题教学提建议 |
6 研究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切韵图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件 |
绪论 |
一 “韵图”释名 |
二 “汉语韵图史”“切韵图史”的提出及其分期 |
三 与本选题相关的前修时彦的研究成果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切韵—切韵学—切韵图—切韵图史 |
第一节 唐宋夏金元切韵图稽考 |
一 存世韵图 |
二 失传可考韵图 |
三 失传待考韵图 |
四 小结 |
第二节 切韵学理念之形成、发展及切韵图产生之背景与条件 |
一 梵语的传入 |
二 韵图与悉昙 |
三 切韵理论论着 |
第三节 切韵图产生的时间及分类标准 |
一 韵图産生时间 |
二 韵图分类标准 |
第二章 “韵镜-七音”系列韵图 |
第一节 《指微韵镜》到《韵镜》 |
一 张麟之之功绩——《韵镜》撰作动机考 |
二 《韵镜》的层累性——《韵镜》与相关韵书 |
三 《韵镜》所反映的音系 |
第二节 《七音韵》辨正 |
一 《七音韵》性质 |
二 《七音韵》与《七音韵鉴》 |
三 《七音韵》与相关韵书字书 |
第三节 《七音略》 |
一 “七音略”名义及其撰作目的 |
二 《七音略》的层累性——《七音略》与相关韵书 |
三 《七音略》所反映的音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皇极经世”系列韵图 |
第一节 《皇极经世书·声音唱和图》 |
一 《皇极经世书·声音唱和图》作者及其基本结构 |
二 《皇极经世书·声音唱和图》的阐释 |
第二节 《皇极声音数》 |
一 《皇极声音数》与《皇极经世解起数诀》的关系 |
二 《皇极声音数》基本结构 |
第三节 《皇极经世解起数诀》 |
一 祝泌天声地音格局的发展和应用 |
二 《皇极经世解起数诀》所包含术语与理念 |
三 《皇极经世解起数诀》所反映的语音面貌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四十四转”系列韵图 |
第一节 《切韵类例》《卢宗迈切韵法》中的几个问题 |
一 《切韵类例》之名义 |
二 《卢宗迈切韵法》“序”中所引“诗” |
第二节 切韵法比较研究 |
一 “五音傍同”与“三十六字母切韵法” |
二 “上去声同呼字图” |
三 “指掌图”比较研究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指玄-指掌图”系列韵图 |
第一节 传世韵图的基本情况 |
一 《切韵指掌图》 |
二 《四声等子》 |
三 《经史正音切韵指南》 |
第二节 图例研究 |
一 传世韵图图例内容对比研究 |
二 韵书徵引韵图内容1佚研究 |
第三节 列字、用韵、语音概貌 |
一 “指掌图”系韵图 |
二 《四声等子》《经史正音切韵指南》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唐宋夏金元时期韵图衍化大势 |
第一节 各系列韵图内部的同与异 |
一 “韵镜-七音”系列 |
二 “皇极经世”系列 |
三 “四十四转”系列与“指玄-指掌图”系列 |
第二节 不同系列韵图之间的同与异 |
一 “韵镜-七音”系列与“四十四转”系列 |
二 “韵镜-七音”“指玄-指掌图”“皇极经世”系列 |
第三节 唐宋夏金元时期韵图发展特徵 |
第四节 唐宋夏金元时期韵图发展分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初中数学教师错题管理教学认知的调查研究 ——基于贵州省兴义市Y中学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文献述评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思路 |
3.3 研究工具 |
3.4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4章 教师错题管理教学认知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4.1 教师对错题管理教学的内涵及其功能理解的认知分析 |
4.2 教师对错题管理教学资源选取的认知分析 |
4.3 教师对错题管理教学策略的认知分析 |
4.4 教师对错题管理教学的反思的认知分析 |
4.5 访谈结果及分析 |
第5章 教师错题管理教学认知影响因素分析 |
5.1 教育环境 |
5.2 教师自身 |
5.3 学生 |
第6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 |
6.3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教师数学错题管理教学认知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6)三年级学生画图解决“数与代数”问题能力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画图相关研究 |
二、数与代数相关研究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二、三阶段理论模型 |
三、认知心理学表征理论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工具 |
五、研究实施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画图对解决“数与代数”问题的影响分析 |
二、画图解决“数与代数”问题能力分析 |
三、学生对画图解题的认识分析 |
四、画图解决“数与代数”问题错误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三、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小学生画图解题能力测试卷 |
附录2 小学生画图解题认识调查问卷 |
致谢 |
(7)“持经达变”-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目的 |
1、选题缘由 |
2、研究目的 |
二、选题范围及关键词 |
1、选题范围 |
2、关键词阐释 |
三、研究现状 |
1、专着与论文 |
2、档案与资料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历程 |
第一节 上海美专时期(1912-1952) |
一、课程的逐步设置(1912-1919) |
二、专业的创办与发展(1920-1937) |
三、全面抗战中的艰苦办学(1937-1945) |
四、教学的调整(1946-1952) |
第二节 华东艺专、南京艺专时期(1952-1959) |
一、专业的取消(1952 年第一学期) |
二、课程的逐步恢复(1952 年第二学期—1958) |
第三节 南艺初期(1959-1966) |
一、教学秩序的逐步恢复(1959-1964) |
二、教学秩序受到冲击(1964-1966) |
第四节 社会运动时期(1966-1976) |
一、教学的混乱(1966-1971) |
二、教学秩序的短暂恢复(1972-1973) |
三、教学再次受到“左倾”政治的冲击(1974-1976) |
第五节 改革开放后(1977-至今) |
一、教学本质的回归(1977-1978) |
二、教学本质的新生(1979-1999) |
三、教学本质的发展(2000-至今) |
小结 |
第二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思想基础 |
第一节 刘海粟办学初心和办学目的本质性 |
一、“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 |
二、“救国救民” |
三、“研究中西艺术根本精神” |
第二节 刘海粟办学精神的灵活性 |
一、“不息的变动”产生与保障 |
二、“不息的变动”具体措施 |
第三节 刘海粟办学原则的学术性 |
一、“美育” |
二、“闳约深美” |
三、“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
小结 |
第三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初步形成 |
第一节 中国画本体探究 |
一、特点:气韵、写意、笔墨 |
二、画理:六法 |
第二节 依据“学术自由”和“兼收并蓄”组织教学 |
一、师资:“学术自由”契合“海派无派” |
二、课程:“兼收并蓄”之中“突出国画” |
第三节 遵循中国画教学的本质要求 |
一、深究传统并力主创新 |
二、绘画实践结合史论研究 |
三、强调写生 |
四、重视文化修养 |
小结 |
第四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流变与发展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的初变(1952-1966) |
一、新中国文艺政策主导中国画教学思路 |
二、新中国文艺政策与中国画教学思路的融合 |
三、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
第二节 社会运动时期的再变(1966-1976) |
一、“政治统帅教学” |
二、“政治统帅”下上海美专中国画教学思路的短暂恢复 |
三、“左”倾的回潮 |
四、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的调整(1977-1999) |
一、新时期文艺政策影响下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初次调整 |
二、新时期文艺政策影响下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再次调整 |
三、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
第四节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发展(2000-至今) |
一、中国画教学思想的提出背景 |
二、中国画教学思想的明确 |
三、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
小结 |
第五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具体实施 |
第一节 教学的“合”与“分” |
一、开始于“合” |
二、中途之“分” |
三、再次相“合” |
第二节 “分科教学”与“一专多能” |
一、“分科教学” |
二、“一专多能” |
第三节 临摹、写生、创作阶段性教学 |
一、逐步形成 |
二、成熟 |
三、发展 |
第四节 首重创作 |
一、“创作”的由来及本义 |
二、以创作课为中心 |
小结 |
第六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个案体现 |
第一节 人物画专业名师 |
一、沈涛的教学主张、艺术追求和创作 |
二、王孟奇的学术研究、教学思路和创作 |
第二节 山水画专业名师 |
一、张文俊的学画路径、创作追求和创作 |
二、方骏的学术研究、教学思路和创作 |
第三节 花鸟画专业名师 |
一、陈之佛的学术研究、研习体会和创作 |
二、谢海燕的学术研究、教育纲领和创作 |
三、陈大羽的学术研究、教学主张和创作 |
第四节 美术史论名师 |
一、郑午昌的学术研究、学画路径和创作 |
二、俞剑华的学术研究、教学方法和创作 |
三、温肇桐的学术研究 |
四、罗尗子的学术研究和创作 |
小结 |
第七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教学成果 |
第一节 教学体系 |
一、工笔花鸟教学体系的初步创建 |
二、工笔花鸟教学体系的健全和发展 |
三、教学体系思辨 |
四、代表性院校教学体系 |
第二节 中国画专业课程体系 |
一、百年南艺中国画课程体系的四个阶段 |
二、人物画课程体系 |
第三节 “南艺风格” |
一、逐步形成 |
二、深化 |
三、特点 |
第四节 培养的杰出人才 |
一、两个时期的人才 |
二、特点:和而不同、一人一貌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一、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大事记 |
二、南艺中国画专业学习指南 |
参考文献 |
一、主要参考书目 |
二、主要参考论文 |
三、档案资料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论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中物理学科教学特点及教学现状 |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 |
(一)激发兴趣是培养解题能力的前提 |
(二)在整合知识点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
(三)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 |
(四)给予学生相应的解题方法指导 |
(五)利用错题集锦帮助学生整合知识点 |
(六)运用教学评价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三、结语 |
(9)核心素养目标导向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核心素养: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强烈呼唤 |
1.1.2 核心素养:能力品格,个人发展的有力诉求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深析理论,强化一线教师的理论基础 |
1.2.2 指导实践,优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际组织对于核心素养的关注与研究 |
1.3.2 国内对于核心素养的关注与研究 |
1.3.3 国内外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与发展 |
1.3.4 教学策略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的目的 |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第2章 核心素养目标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 |
2.1 现行教育目标与核心素养目标的关系 |
2.2 现行教育目标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 |
2.3 核心素养目标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 |
2.3.1 核心素养目标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综合性 |
2.3.2 核心素养目标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性 |
2.3.3 核心素养目标下数学教学的主导性特征 |
第3章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现状调查 |
3.1 学校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 |
3.1.1 调查学校课程体系 |
3.1.2 调查学校所采用教材内容 |
3.2 调查学校初中数学教师素质及教学现状 |
3.2.1 调查学校初中数学教师素质 |
3.2.2 调查学校在核心素养目标下的教学现状 |
第4章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的影响因素 |
4.1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的实例探究 |
4.1.1 探究型策略课堂教学实例一:《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 |
4.1.2 应用型策略课堂教学实例二:《二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
4.1.3 自主学习策略课堂教学实例三: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应用自主学习 |
4.2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的影响因素 |
4.2.1 初始教学设计因素对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的影响 |
4.2.2 师生状态因素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
4.2.3 教学评价中忽略核心素养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
第5章 促进数学核心素养养成的课堂教学策略 |
5.1 核心素养目标下课堂探究式教学策略 |
5.1.1 核心素养下的探究式教学 |
5.1.2 核心素养探究式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 |
5.2 核心素养目标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课堂教学策略 |
5.2.1 核心素养下自主学习能力 |
5.2.2 核心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学策略 |
5.3 核心素养目标下课堂应用性教学策略 |
5.3.1 核心素养目标下的数学应用性教学 |
5.3.2 核心素养应用性教学有效实施策略 |
第6章 结论与反思 |
6.1 初步结论 |
6.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高中学生生物学科作业错题管理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新课标的要求 |
二、高中生物作业错题管理的现实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相关研究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生物学科作业错题 |
二、错题管理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自主学习理论 |
二、错题管理与自主学习理论的联系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第三节 问卷编制 |
第四节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五节 问卷分析 |
一、信度分析 |
二、效度分析 |
第四章 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一节 高中生的生物学科作业错题管理现状与分析 |
一、整体现状与分析 |
二、各维度具体得分情况与分析 |
第二节 高中生生物学科作业错题管理水平差异性分析 |
一、不同性别被试者在错题管理水平上的差异分析 |
二、不同年级被试者在错题管理水平上的差异分析 |
三、不同成绩被试者在错题管理水平上的差异分析 |
第三节 高中学生生物作业错题管理相关性分析 |
一、四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二、生物成绩与四个维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高中生生物学科作业错题管理的整体水平一般 |
二、不同成绩被试高中生在错题管理水平上有显着差异 |
三、高中生生物作业错题管理各维度之间呈显着正相关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激发学生错题管理内在动机,倡导错题管理 |
二、增强学生错题管理行为有效性,养成错题管理习惯 |
三、加强学生指导,完善错题管理策略 |
四、营造错题管理环境,优化学习资源利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中学生生物作业错题管理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三 :一线生物教师访谈提纲 |
四、渐进式物理解题方法教学探微(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中段学生数学错题管理现状及策略探究 ——以昆明市S小学为例[D]. 陈金念. 大理大学, 2021(09)
- [2]小学生分数运算“化错”对策探究 ——以濮阳市X小学为例[D]. 高欣然. 大理大学, 2021(08)
- [3]基于任务分析的高中化学习题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 陈志锁. 南宁师范大学, 2021(02)
- [4]切韵图史[D]. 于上官. 吉林大学, 2021(01)
- [5]初中数学教师错题管理教学认知的调查研究 ——基于贵州省兴义市Y中学的案例分析[D]. 王敏.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6]三年级学生画图解决“数与代数”问题能力的调查研究[D]. 王艺萌.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7]“持经达变”-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研究[D]. 张民生.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8]论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 郭勤学.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2020(11)
- [9]核心素养目标导向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 闫毅. 西南大学, 2020(05)
- [10]高中学生生物学科作业错题管理现状调查研究[D]. 贾文靖.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