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日外资金融机构、证券及信托业的发展新趋向(论文文献综述)
莫申生[1](2014)在《制度安排视角下的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文中指出随着经济金融化步伐的加速推进,金融体系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现实中,世界各国的金融结构体系存在巨大差异。如何理解这些差异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仅是一个相当有争议的学术论题,而且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在已有相关研究中,有大量的文献围绕银行机构和金融市场在金融结构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展开争论,也有相当数量的学者基于不同的契合点分析讨论了不同的银行业结构和金融市场结构的优劣,但是相关研究至今未达成一致的观点。由于政府制度安排作为经济发展史的一种常态,其对经济金融运行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本文尝试从金融制度安排的新视角,重新审视了金融结构及其调整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现有文献在分析金融制度安排及其与经济运行的关系时,过于注重制度安排的特性对经济金融发展的可能影响。然而,在本文看来,不同的金融制度安排在储蓄动员、风险分散以及资金配置方面的作用机制和途径不尽相同且各有利弊,仅仅简单地探讨金融体系的特性或难以确定何种金融结构更有助于经济发展。为了更加准确地分析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必要从金融结构体系和实体经济发展这两个方面的特性共同入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实体经济有着差异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只有金融结构体系与经济发展的各种内涵相适应,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体系的功能,促进实体经济的有效发展。反之,当金融结构体系与经济发展需要不相吻合,那么就有可能引发金融体系的低效运行,并进一步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既定经济发展阶段,如何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体系,促进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的适应性发展,是一个富有现实意义的论题。当然,金融结构体系对政府制度安排的依赖,又要求在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的同时,强调对金融制度安排的调整与改革。在行文路径上,本文第二章对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通过相关理论述评,勾勒出全文的分析思路;在第三章,本文首先立于政府金融制度安排层面探讨了其对金融结构及其调整的影响,然后在制度安排约束下就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考虑到现有学界鲜有系统地兼顾经济发展的内在属性,本文即着眼于经济发展所具有的“经济总量增长、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经济质量改善与提高”之内涵,分别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优化”三个维度深入阐述了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机理,并在机理分析基础上,分别构建了理论模型;本文在第四章设计了衡量金融结构与金融制度安排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法分析得出金融结构综合指标因子和金融自由化指数,为第五至第七章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两个层面对全国和区域的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打下了基础。另外,在增长层面的分析中,本文还粗线条地统计分析了中国金融结构调整的一般趋势及演变中具有的特征;本文最后一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及由理论和实证分析折射的政策建议,同时还对文章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作了明确。本文的分析结论显示,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之间通过借助相应的媒介而实现相互的动态作用,但在不同金融制度安排下的作用机制有所差异。政府制度安排的存在降低了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而金融制度安排的放松也即金融自由化则有助于金融体系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进而可以提高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匹配度,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具体而言,代表金融结构不同构成成分的直接融资因子和间接融资因子均能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三个方面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并且以间接融资因子的作用更大;在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发展都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只是证券市场对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加显着;金融自由化指数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经济总量的增长,也有助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整个产业结构体系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第一产业的发展。如此分析结论要求,优化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模式,通过利率市场化引导影子银行的显性发展;加快以证券为主的直接融资模式建设,引导并支持非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注重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提升区域金融结构体系在经济发展中的正向作用;继续推动金融自由化,促进金融产权多元化和金融市场机制发展,降低政府制度安排在经济金融发展中的不利影响;在产业政策导向上,加大对民企的支持力度,促进民间资本在不同产业和地区间的流动。
陈铃[2](2014)在《小额贷款公司法律规制研究》文中认为小额贷款公司是为中小微企业和“三农”提供贷款业务的企业法人,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本文拟从经济法的相关法律规制理论出发,结合各地推行的实例,通过数据分析,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存设价值和定位、运行规则、运行风险以及发展途径四方面进行论证,以促进和完善小额贷款公司的运行制度。文章第一部分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存设价值和定位进行分析。首先,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历史演变进行阐述。其次,通过数据分析和功能界定,认定小额贷款公司的存设价值。第三,根据法律定义和行为界定,小额贷款公司具有商业性企业性质和金融机构性质的“两栖性”,但从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法理和实践分析来看,将小额贷款公司认定为金融机构更能促进公司的发展,规范其运行行为。文章第二部分论述小额贷款公司的运行规则及法律控制。首先,将小额贷款公司与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和典当行的运行规则进行制度的比较分析。其次,从法理上对运行规则的重要性和内容进行阐述,通过对当前政策和实践经验的分析,指出小额贷款公司运行规则的不足之处。最后,结合各地的实例,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运行规则提出完善意见,指出应当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金融身份,放宽主要发起人的条件和持股比例,拓宽融资渠道,在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文章第三部分论述小额贷款公司的运行风险和法律控制。首先,指出小额贷款公司在运行中面临的内外风险。其次,基于经济法的监管理论,指出针对风险应当进行外部监管和内部控制的双向完善。第一,建立行业协会自律机制,统一监管主体体系,政府与行业协会合作,实行联动监管。第二,健全小额贷款公司内部的风险控制机制。文章第四部分论述小额贷款公司未来的发展途径以及法律制度的完善。小额贷款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有实体型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型小额贷款公司和转制成为村镇银行。首先应当制定统一的小额信贷法律,从法律层面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规范。其次,网络型小额贷款公司应当更加注重网络监管,增强监管主体的专业性。最后,允许小额贷款公司成为村镇银行的最大股东,降低转制的要求,提高转制积极性。
韩守庆[3](2008)在《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机制与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是我国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理论体系的重要研究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倡导的研究领域。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重要的理论研究领域之一,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调控相应也是区域经济地理学重要的实践研究主战场之一。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是各种经济活动以及各个城镇在城市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由于区域内的各个城镇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城镇空间分布形式、集聚规模和集聚形态,是一种具有一定空间结构和空间功能的社会经济系统和空间组织形式,它也是在长期经济发展以及要素流动过程中人类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结果。长春市近年来城市空间范围迅速拓展,城市产业结构快速升级,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但是,长春市的区域空间结构不能够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长春市还面临着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重任,因此,迫切需要进行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机理研究,以指导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规划实践工作。本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以及区域规划学等学科的理论,对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脉络进行梳理,通过研究方法和研究思维的创新,探寻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演化的机理,并提出调控对策。第一部分:阐述了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理论。根据城市与区域日益整合发展的态势判断,认为城市-区域整合理论、空间扩散-传导理论、圈层-多核结构理论、城乡联系-互动理论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并系统界定了城市区域化、城市区域、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内涵。第二部分:分析了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与调控机理。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演化、形态演变、功能演进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规律;认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机制为资源环境的空间约束、技术进步的支撑效应、要素集聚-扩散机制、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制度创新与规划引导等;并深入分析了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调控机理。第三部分:分析了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演变过程。将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区域城镇聚落初始自然发展阶段、区域近代城镇形成与发展阶段、区域现代城市与结构体系形成阶段以及城市区域化与大都市区发展阶段。第四部分:系统研究了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从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入手,认为地理因素、集聚与扩散机制、产业结构升级机制、制度机制以及规划引导机制是驱动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机制,初步建立起了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动力体系。第五部分:研究了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的调控实践。在明确了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调控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调控理念和调控目标,认为区域圈层与点轴复合空间体系构建、中心城市扩散与城市区域化的推进、中心城市空间扩展与地域结构优化等是区域空间地域结构的调控重点,并构建了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支撑系统。第六部分:提出了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体系的协调对策。包括强化都市区协调管理机构的建立、城市与区域规划管理体系的完善、城乡统筹整体发展政策的建立、区域整体资源与土地利用政策建立以及区域城镇协调发展的地方法规制定等。
王恩旭[4](2006)在《东北地区协调发展的机制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是强调区域协调发展的世纪,国家“十一五”规划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一个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随着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中国三大经济“增长极”的区域合作日趋加强,东北地区为了打造中国第四经济“增长极”也必须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促进协调发展,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本文采用城乡互动、区域非均衡发展的地理学思维方式,以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与方法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包括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在内的东北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对东北地区协调发展的机制及其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本论文的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概念、内涵、效应,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理论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背景进行了阐述,并对相关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便为东北地区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系统分析了东北地区发展的历史轨迹、并对其发展的主要现状特征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刻总结。第三部分,研究了东北地区协调发展的形成机制。重点从区域资源禀赋与资源地域组合、区域产业结构整合发展、区域空间地域体系的重塑、区域协调发展支撑系统的强化四个大的方面综合分析并且深入研究了东北地区协调发展的机制。第四部分,提出了东北地区协调发展的对策。主要从突破地区协调发展的制度障碍、加快地区城镇化推进与合理的城镇地域组织建设、地区整体发展的宏观调控战略的制定与地区协调发展组织的形成与功能完善四个大的方面进行了阐述。
常国良[5](2006)在《近代上海商业教育研究(1843—1949)》文中研究说明1843年上海开埠揭开了上海历史的新篇章,它开始由一个国内埠际贸易港口向国际化商业大都市转变。“以港兴商,以商兴市”,商业是上海在近代迅速崛起的根本。在商业的带动下,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经牢固地确立了在全国多功能经济中心的地位,昔日的“小苏州”变成了今日的“大上海”。它不仅是全国外贸中心,还是全国金融中心、轻纺工业基地和交通运输枢纽。 上海近代商业教育与近代上海发展相伴随,有力地促进了上海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它以前近代的学徒制和“商之子恒为商”的世业传承制为历史基础,以开埠为契机,以开埠后的商业近代变革为依托,在开埠后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近代上海商业教育的发展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19世纪后期近代商业教育的萌芽期,以买办所受的商业社会教育为特征:一是二十世纪近代商业教育的发展衍变期,该期除了商业社会教育红红火火,继续发展外,更主要的是商业学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代表了近代上海商业教育的主体和发展方向。 首先,在19世纪后期产生的商务英语教育和买办等新式商人在商业革命实践中所接受的商业社会教育,标志着近代上海商业教育的萌芽。开埠后中西贸易的直接导入,改变着闭锁时代上海外贸的狭隘格局,改变着国内埠际贸易的结构,以致改变着上海整体的商业架构。上海传统商人群体随之发生深刻变迁:一方面是外商和买办成为上海商人群体中最新、最活跃的成员;一方面是传统华商群体出现新的特点、新的趋向,开始向近代衍变。上海买办阶层的异军突起最能说明这一时期上海商人群体的变化。根据中外经济史界的最新认识,有理由认为买办是中国最早具有近代属性的那批新式商人。他们所受的教育及成长历程在19世纪后期上海近代商业教育中最具有代表性。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中外经济往来的逐步加深,上海兴起“英语热”,沪上英语培训班和夜校一类的商业英语教育机构大量涌现。买办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商务英语以获得荣登利路的捷径,另一方面在“中西商业资本主义”的革命实践中通过耳濡目染接受深刻的商业社会教育。英语教育和买办在商业革命实践中接受的社会教育代表了上海近代商业教育在萌芽期的基本情况;其在现实条件、学习内容和实施方式等方面已经显示出与前近代商业教育不同的时代特征。但它在对专业商业知能的传授和增强商人团体凝聚力的商业道德教育上的无能为力,又显示出萌芽期上海近代商业教育的致命弱点。确切地说,它是20世纪商业学校教育产生前的一种过渡形态,具有新旧粘和的发展特点。 近代上海商业学校教育诞生于20世纪初年清政府的新教育改革。它既是商业近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商战”思想长期酝酿催生的产物。民初职业教育运动兴起前,初等商业学校是商业学校教育的主体;这段时期处在政治鼎革之际,政府无暇兴学,商人及其团体便成为
戴萍萍[6](2005)在《长江三角洲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潜力与改善投资环境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流量和存量同步增长,并日益成为资本跨国流动的主要方式之一。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与世界经济的紧密联系,FDI成为维系两者的纽带和桥梁。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累计5621亿美元,是发展中国家中的最大外资流入国。而长江三角洲经济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是全国市场容量最大、投资环境最好的经济区之一,2004年实际利用外资254.01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的41.89%。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快、中国加入WTO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新的经济运行环境逐渐形成,充分挖掘吸引外资潜力并改善投资环境,成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吸引FDI,实现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章在总结FDI区位选择理论和国内外相关领域最近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动机上的投资环境影响因素;第二章采用统计方法定量分析了FDI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应,由此说明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FDI的重要性;第三章首先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利用FDI的现况,然后定量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各城市利用外资的业绩与潜力;第四章介绍和评价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投资环境的现状,并把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投资环境做了比较;第五章主要从整顿开发区、完善产业链布局、发展循环经济、树立绿色GDP观念、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等五个方面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改善投资环境的措施和建议。
黄上国[7](2005)在《开放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机制研究 ——兼论中国入世的制度转型效应》文中提出自1960年代以来,制度变迁理论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然而,已有理论关于开放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机制的分析,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在对现有理论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本文把开放导致的环境变化、资源流动和制度变迁联系起来,揭示出开放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机制和路径,并着重分析了开放对制度变迁的三个影响机制:制度竞争机制、制度学习机制,以及制度主体的进入、退出机制。然后,本文运用这一分析思路来分析入世对中国市场化转型方式、速度、政府职能转化、企业市场化、统一市场形成和经济绩效等方面的影响。 如果考虑到资源的跨国界充分流动,这时的制度变迁在本文中被称为开放条件下的制度变迁。从封闭转向开放意味着市场规模、相对价格、风险、外部性等因素的变化。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强化市场竞争,并引起制度主体、产品和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形成制度学习、制度竞争以及进入、退出三种机制,使不同制度安排的净收益、净收益格局和制度选择集合发生变化,进而推动制度变迁。概括地说,开放对制度变迁的影响途径或路线可表示为:开放—环境变化—市场竞争(资源流动)—开放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机制(制度学习、制度竞争、制度主体的进入、退出)—制度的净收益和净收益格局变化、制度选择集合变化—制度变迁。 在开放条件下,产品和要素的市场竞争会强化制度竞争。本文构建了一个n个地区同时展开市场竞争和制度竞争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表明,开放度越大,制度转型进程越快,这是因为开放度越大,给定其他地区的制度,本地区的制度创新的边际收益会越大,而给定本地区的制度,则其他地区的制度创新会使本地区边际收益下降越大。同时,技术等其他因素的同等变化对制度变迁的影响将会随开放度的增大而增大。 开放同样会强化制度学习机制。制度学习一方面能扩大制度选择集合,另一方面能够降低发明成本、选择成本、摩擦成本和协调成本等制度变革的成本,因而能促进制度的变迁。但是,开放条件下的制度学习会受到默示知识、不完全合同,以及制度可移植性问题的困扰,降低学习的效果,甚至还可能产生负面效应。 在开放条件下,制度主体的进入和退出会改变制度主体的力量对比、分摊制
杨五兰[8](2003)在《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风险投资业的理论着手,阐述了自2000年后风险投资行业出现的新迹象,分析了风险投资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借鉴世界其他各国风险投资业发展一些经验,就国内如何促进风险投资业发展,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发展对策方面的建议。
祝美群[9](2002)在《乡镇企业发展规模经济与培育竞争优势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在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工业经济、扩大出口创汇、增强综合国力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外部约束条件的增强,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市场供求格局的转变和中国加入WTO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影响,乡镇企业在法律法规、宏观政策和市场竞争面前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竞争优势弱化和经济效益滑坡成为困扰乡镇企业持续发展的难题。这种状况是其基本矛盾多年积淀,经营理念陈旧保守,企业核心能力低下等的客观反映。它不可能仅仅依靠产权问题来解决。其中,产业组织优化和规模经济问题,对于目前乡镇企业的发展,更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实践意义。 论文运用产业组织方法、博弈论理论、统计学方法、战略管理等基本理论,遵循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宏观政策和微观规制研究相结合、框架分析与重点研究相结合、一般理论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等基本原则,按照战略管理的一般过程,以提高乡镇企业竞争力为核心,以规模经济和产业组织为重点,着重探讨了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五个主要问题: 规模经济和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是提高竞争力和获取竞争优势。在对竞争战略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两种理论的贡献、片面性及其内在联系,提出了核心能力+规模经济的竞争策略;简要回顾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乡镇企业面临的国内外竞争环境和优劣势,在对竞争战略及发展趋势把握的基础上,建立了乡镇企业发展战略框架体系。 理论分析是实施规模经济战略的依据。论文强调了规模报酬的普遍性及其重要性,分析了规模报酬和规模经济的区别和联系,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界定了规模经济的内涵和外延,系统探讨了规模经济的实现,组织层次,数量表征及其系统特征;在企业最佳规模确定上,比较了不同学派的观点,明确了实现最佳规模的基本条件,认为企业最佳规模的形成是市场选择、企业自组织和企业博弈的结果;探讨了规模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实现形式和途径上的重大变化。 产业组织状况和经济效益分析是战略实施的出发点。文章从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演变谈起,指出规模化和集中化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接着,分析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发育状况;在对统计资料合理调整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乡镇企业增长因素进行合理的分解,肯定了规模经济对于乡镇企业发展的巨大贡献;依据产业经济学方法,对乡镇企业行业规模经济状况进行实证分析;论文还比较了乡镇企业行业规模有效性以及与国有企业的差异。 科学决策和有效实施是规模经济战略的核心。论文研究了乡镇企业规模经济战略遵循的基本原则,行业选择,投资决策等,并以格兰仕规模经济战略为例,分析了规模经济战略成功的基本条件。然后着重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融资问题。分析乡镇企业传统的融资方式及其对发展的束缚,论述乡镇企业如何实现融资方式创新,认为资产运营是乡镇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捷径;其二是组织创新问题。论文强调中间组织对乡镇企业规模经济实现的作用,然后以乡镇企业集团为研究重点,在考察其理论起源、经济效应及运行效果的基础上,分析企业集团的组建政策、产业结构、地域特征、组织结构、治理特征以及规模经济效果,提出乡镇企业集团健康发展需要的外部环境条件。 效果评价问题是实施战略控制确保实现目标的基本保证。首先给出一个战略控制的一般过程,分析了乡镇企业规模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着重从微观角度建立规模经济战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家电行业上市公司为例,检验企业规模经济效果差异及乡镇企业的地位,提出在新形势下家电行业提升核心能力、开拓国际市场和农村市场等发展对策。 论文得到了卢风君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乡镇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机理及保障体系研究(批准号79870062)》资助,并秉承师兄李玉刚在战略管理研究方面的思路,加强了企业战略管理方面的针对性研究和实证研究,可供企业经营者、职能管理和科研人员研究决策参考。
张华[10](2001)在《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文中指出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程的加快以及伴之而来的内外资商业银行同业竞争时代的来临,使得探索并寻求切实解决以流动性为主的国有商业银行“三性”问题的有效手段、借鉴和引进新的资产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成为我国金融理论界的紧迫任务,同时不断拓宽融资渠道、盘活不良信贷资产、创新资产经营方式乃至配合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等客观经济、金融需求也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对其资产经营在方式、内容和目标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的。本文试图通过全面介绍资产证券化的运营过程,在借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相关做法并分析我国证券化条件及可能性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推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思路,并针对有关障碍和困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解决途径。 全文共分六大部分: 第一部分:导言。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理论背景、现实背景)、目的和意义,概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确立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是本文后续研究的基础性准备工作。 第二部分:资产证券化基本理论。首先指出了资产证券化的内涵,然后阐述了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接着对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机理进行了描述,最后就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若干重大技术处理分别进行了论述。 第三部分:国外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经验及借鉴。通过分别对美国、日本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状况进行剖析和总结,从中提炼出其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可资借鉴之处。 第四部分: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本部分首先从两个大的方面论述国有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即信贷资产证券化既是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形势的客观要求。紧接着,又从宏观环境和市场体制、微观基础和市场动力、金融市场国际化趋势以及市场需求的有效性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可能性。 第五部分: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方案设计。首尢以证券化的内在要求和我国信贷资产的现实为依据,对国有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时的基础资产选择进行论述和分析,然后根据不同的基础资产类型,设计出了不同的证券化模式,正确定证券化模式的基础上,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操作中的具体环节进行逐个设计,为证券化运作的开展提供操作指导。 第六部分: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难点及政策建议。本部分在从市场缺陷、制度障碍和环境制约三大方面论述了国有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难点之后,从需求和可能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扫除障碍、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相应政策建议。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论文依据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在分析和借鉴他国和地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实际,探索适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之路。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在于: 1.论文就国有商业银行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对不同类型资产的处理模式和分阶段进行的实 施步骤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2.对不良信贷资产的特殊证券化运作提出了创新性和较为可行的思路: 3.把证券化运作同我国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的现实紧密结合并偿试运用金融_Lly技术引导商 业银行经营方式的全面改进。
二、在日外资金融机构、证券及信托业的发展新趋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日外资金融机构、证券及信托业的发展新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1)制度安排视角下的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图表目录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重要概念的界定 |
1.3.1 制度安排 |
1.3.2 金融结构及其调整 |
1.3.3 经济发展 |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5.1 主要研究方法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2 文献回顾与相关研究 |
2.1 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回顾 |
2.1.1 货币金融与经济理论 |
2.1.2 货币增长理论 |
2.1.3 金融发展理论 |
2.1.4 内生金融经济发展理论 |
2.2 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相关文献 |
2.2.1 金融结构定义相关文献 |
2.2.2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相关文献 |
2.2.3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相关文献 |
2.2.4 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相关文献 |
2.3 制度安排与经济金融发展相关文献 |
2.3.1 国外有关制度与经济发展的经典文献 |
2.3.2 国内有关制度与经济金融发展的相关文献 |
2.4 金融结构变迁、调整与优化相关文献 |
2.4.1 金融结构的变迁 |
2.4.2 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3 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制度安排视角的机理分析 |
3.1 金融制度安排对金融结构调整的影响机制 |
3.1.1 货币汇率制度安排对金融结构体系的影响 |
3.1.2 市场准入和业务监管安排对金融结构体系的影响 |
3.1.3 信贷融资和证券融资安排对金融结构体系的影响 |
3.2 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制度安排视角 |
3.2.1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 |
3.2.2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 |
3.2.3 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 |
3.3 本章小结 |
4 金融结构与金融制度安排指标构建:主成分分析法 |
4.1 主成分分析法 |
4.1.1 主成分分析法内涵 |
4.1.2 主成分分析法原理 |
4.2 金融结构综合指标的构建 |
4.2.1 传统金融结构指标及其缺陷 |
4.2.2 金融结构综合指标设计与解释 |
4.2.3 金融结构综合指标的测算 |
4.3 金融制度安排指数的构建 |
4.3.1 金融自由化及其指数的内涵 |
4.3.2 金融自由化指数的评估指标 |
4.3.3 金融自由化指数的测算 |
4.4 本章小结 |
5 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制度安排视角的实证 |
5.1 中国金融结构调整和演变的统计分析 |
5.1.1 中国金融结构变迁的统计分析 |
5.1.2 中国金融结构现状的统计分析 |
5.1.3 中国金融结构特征的统计分析 |
5.2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
5.2.1 指标选择及模型确定 |
5.2.2 数据的来源和处理 |
5.2.3 模型估计及检验 |
5.3 本章小结 |
6 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制度安排视角的实证 |
6.1 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
6.1.1 指标选择 |
6.1.2 ADF检验 |
6.1.3 协整检验 |
6.1.4 模型估计 |
6.1.5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6.2 金融结构调整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6.2.1 模型设定 |
6.2.2 数据处理 |
6.2.3 模型估计 |
6.2.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6.3 本章小结 |
7 区域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面板数据:以长三角为例 |
7.1 区域金融结构的统计分析 |
7.1.1 全国性区域金融结构的统计分析 |
7.1.2 以长三角为例的区域金融结构比较分析 |
7.2 长三角区域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7.2.1 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
7.2.2 面板数据实证检验 |
7.3 长三角区域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
7.3.1 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
7.3.2 面板数据实证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2)小额贷款公司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小额贷款公司的存设价值及定位 |
1.1 小额贷款公司的历史演变 |
1.2 小额贷款公司的存设价值 |
1.2.1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
1.2.2 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 |
1.2.3 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构建 |
1.3 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定位 |
1.3.1 商业性企业性质分析 |
1.3.2 金融机构性质分析 |
2 小额贷款公司的运行规则及法律控制 |
2.1 小额贷款公司与其他金融组织运行规则的差异性分析 |
2.1.1 与商业银行运行规则的差异性分析 |
2.1.2 与财务公司运行规则的差异性分析 |
2.1.3 与典当行运行规则的差异性分析 |
2.2 小额贷款公司的运行困境 |
2.2.1 市场准入条件过于严苛 |
2.2.2 外部融资乏力 |
2.2.3 治理结构流于形式 |
2.2.4 税收等财政政策倾向性不足 |
2.3 小额贷款公司运行中的法律控制 |
2.3.1 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金融身份 |
2.3.2 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
2.3.3 拓宽融资渠道 |
2.3.4 完善治理结构 |
3 小额贷款公司的运行风险及法律控制 |
3.1 小额贷款公司实践中的运行风险 |
3.1.1 内部风险分析 |
3.1.2 外部风险分析 |
3.2 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的法律控制 |
3.2.1 建立统一的风险监管主体体系 |
3.2.2 建立行业协会自律机制 |
3.2.3 健全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控制机制 |
3.2.3.1 纳入央行征信系统 |
3.2.3.2 建立风险抵御机制 |
3.2.3.3 建立信贷评级机制 |
4 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途径及完善 |
4.1 实体型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与完善 |
4.1.1 实体型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新趋向 |
4.1.2 制定统一的小额信贷法律 |
4.2 网络型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与完善 |
4.2.1 网络型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 |
4.2.2 网络型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完善 |
4.3 小额贷款公司转制村镇银行的分析 |
4.3.1 转制的必要性考量 |
4.3.2 转制条件的分析与完善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机制与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体系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选择 |
第一章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城市-区域整合理论 |
二、空间作用-传导理论 |
三、圈层-都市结构理论 |
四、城乡联系-互动理论 |
五、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
第二节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相关概念界定 |
一、城市区域化 |
二、城市区域 |
三、城市区域空间结构 |
第三节 国内外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
一、国内外城市区域研究进展 |
二、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
三、城市区域空间结构调控研究述评 |
第二章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机理 |
第一节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系统演化 |
一、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与特征 |
二、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演化 |
三、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态演变 |
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功能演进 |
第二节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机制 |
一、资源环境的空间约束 |
二、技术进步的支撑效应 |
三、要素集聚-扩散机制 |
四、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 |
五、制度创新与规划引导 |
第三章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调控机理 |
第一节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调控的内涵 |
一、基本概念 |
二、基本内涵 |
三、调控主体与客体 |
第二节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调控理念与目标 |
一、调控理念与原则 |
二、调控目标体系 |
第三节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调控机制与模式 |
一、调控机制 |
二、调控模式 |
第四节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调控策略 |
一、制度与政策调控 |
二、规划引导调控 |
三、组织协调管理 |
第四章 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演变过程 |
第一节 区域城镇聚落初始自然发展阶段 |
一、区域原始城镇聚落的历史演变 |
二、“封禁”政策的区域城镇形成背景 |
三、区域城镇初始空间格局的形成 |
第二节 区域近代城镇形成与发展阶段 |
一、“封禁”政策废除与近代城镇发展 |
二、区域城镇地域形成与行政建制 |
三、“外部”干预与城市中心区位形成 |
第三节 区域现代城市与结构体系形成阶段 |
一、现代工业发展与中心城市职能转变 |
二、中心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 |
三、区域城镇空间体系的发育 |
第四节 城市区域化与大都市区发展阶段 |
一、中心城市扩展与空间结构调整 |
二、城市发展区域化与大都市区发育 |
三、区域城镇体系结构调整与完善 |
第五章 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 |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地理因素 |
一、资源与自然环境条件 |
二、区位与交通条件变化 |
三、“殖民化”的区域影响 |
第二节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集聚与扩散机制 |
一、集聚经济与中心城市规模扩张 |
二、扩散辐射与城市发展区域化 |
三、集散效应与区域空间结构调整 |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产业结构升级机制 |
一、产业发展与中心城市空间规模扩张 |
二、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空间结构演变 |
三、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城镇体系优化 |
第四节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制度机制 |
一、殖民时期外部势力的统治与渗透 |
二、计划时期国家产业基地的统一布局 |
三、体制转轨时期政府调控与市场的整合 |
第五节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划引导机制 |
一、历史时期“伪满”都市规划 |
二、“一五”时期的城市规划 |
三、改革开放初期的城市规划 |
四、新时期的城市与区域规划 |
第六章 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的调控实践 |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调控背景 |
一、国家区域发展理念与战略转变 |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 |
三、东北地区产业空间地域体系重构 |
四、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的调整与优化 |
五、区域空间发展调控机制不断完善 |
第二节 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调控目标 |
一、区域空间结构的调控理念 |
二、区域空间结构的调控目标 |
第三节 区域空间地域结构的调控重点 |
一、区域圈层与点轴复合空间体系构建 |
二、中心城市扩散与城市区域化的推进 |
三、县域城镇集聚与农村城镇化推进 |
四、中心城市空间扩展与地域结构优化 |
第四节 区域空间结构调整的支撑系统 |
一、区域资源与要素市场体系的形成 |
二、区域创新机制与创新体系的建立 |
三、区域新产业发展与传统结构升级 |
四、区域快速通道协调建设与功能强化 |
五、区域生态单元与生态空间体系建设 |
第七章 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体系的协调对策 |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区际协调 |
一、长春市在全国空间地域系统的功能定位 |
二、长春市与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的产业协调 |
三、长春市在吉林省中部城市群的主导作用 |
第二节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区内协调 |
一、中心城市与周围县市的协调发展 |
二、新区开发与老城区改造的统一 |
三、“一汽”与城市的产业与空间协调 |
四、各类开发区间的产业与功能协调 |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协调政策 |
一、都市区协调管理机构的建立 |
二、城市与区域规划管理体系的完善 |
三、城乡统筹整体发展政策的建立 |
四、区域整体资源与土地利用政策建立 |
五、区域城镇协调发展的地方法规制定 |
结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主要贡献 |
三、遗留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
(4)东北地区协调发展的机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认识 |
一 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界定 |
二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
三 区域协调发展的效应 |
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理论 |
一 协调发展系统理论 |
二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
三 中心——外围理论 |
四 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理论 |
五 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系统观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协调发展的研究背景 |
一 世界经济全球化 |
二 国内经济一体化 |
三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客观需要 |
第二章 东北地区协调发展的系统诊断 |
第一节 地区发展的演变轨迹分析 |
一 自然经济时期的区域发展 |
二 殖民经济时期的区域发展 |
三 计划经济时期的区域发展 |
四 市场经济时期的区域发展 |
第二节 地区发展关系的现状分析 |
一 地区整体发展的基础基本形成 |
二 产业与空间体系初具变化 |
三 地区发展的区域功能逐步变化 |
四 传统区域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 |
五 区域发展差异日益显着 |
第三节 地区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与盲目竞争 |
二 地区整体发展竞争力逐步弱化 |
三 区域经济组织机制不尽完善 |
四 区域市场运作壁垒限制重重 |
五 地区协调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 |
第三章 东北地区协调发展的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区域资源禀赋与资源地域组合 |
一 资源禀赋的区域结构与资源整体利用 |
二 资源互补、资源流动与地区经济联系 |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整合发展 |
一 地区产业结构整合机制的建立 |
三 地区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的形成 |
四 地区产业地域空间的优化与升级 |
五 地区主导产业协调发展的路径设计 |
第三节 区域空间地域体系的重塑 |
一 区域发展中心的强化 |
二 区域发展地带的塑造 |
三 大都市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 |
四 城乡经济地域空间的调整 |
第四节 区域协调发展支撑系统的强化 |
一 区域交通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 |
二 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与完善 |
三 区域生态空间的整体建设 |
第四章 东北地区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
第一节 突破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障碍 |
一 区域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
二 区域整体发展观的建立 |
三 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创新 |
第二节 区域城镇化推进与城镇地域组织建设 |
一 区域城镇化道路选择 |
二 城镇经济区的建设 |
三 城市与区域的协调发展 |
第三节 区域整体发展的宏观调控 |
一 政府作用的重新审视 |
二 区域发展宏观调控的模式 |
三 区域发展宏观调控的对策 |
第四节 区域协调发展组织的形成与功能完善 |
一 区域协调发展组织的建立 |
二 区域协调发展组织的功能地位 |
三 区域协调组织的有效运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近代上海商业教育研究(1843—1949)(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结构、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近代上海商业教育的萌芽——19世纪后期买办教育研究 |
一、买办的出现与近代上海买办群体的形成 |
(一) 近代买办阶层的出现 |
(二) 近代上海买办群体的形成 |
1、广东籍买办 |
2、江浙籍买办 |
二、买办的近代商人属性 |
三、从19世纪后期买办等新式商人的教育看上海近代商业教育之萌芽 |
(一) 英语教育 |
1、早期买办的英语教育 |
2、后期英语培训机构的出现 |
(二) 在商业革命的实践中接受新式商业教育 |
1、首先看到了近代工商业的利益和前途,最早具有投资近代企业的主观心理条件 |
2、学习到了资本主义的竞争精神 |
3、学习到了商业资本组织的新模式 |
四、萌芽期商业教育的特点、意义与局限 |
(一) 特点与意义 |
1、商业英语是主要学习内容 |
2、在商业革命实践中,商场即课堂 |
3、买办是这场商业社会教育的主要受惠者和积极推动者 |
(二) 不足与局限 |
第二章 近代上海初、中等商业学校教育研究 |
一、初、中等商业学校教育的萌芽与初步发展 |
(一) 清末的萌芽 |
1、初等商业学校教育 |
2、中等商业学校教育 |
(二) 民初的初步发展 |
1、初等商业学校教育 |
2、中等商业学校教育 |
(三) 初等商业学校教育的实施 |
1、小学校兼施商业教育 |
2、小学校附设商业科 |
(1) 时化小学开风气 |
(2) 万竹小学为示范 |
3、独立设置的乙种商业学校 |
二、二十年代后中等商业学校教育的演进 |
(一) 二、三十年代中等商业学校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 |
1、埠际贸易的扩大 |
2、新式商业行业的发展 |
3、大型百货公司的兴起 |
4、商业企业科技含量的增加 |
(二) 职业教育运动与新学制背景下商业教育的改革 |
1、职业教育运动的兴起与高涨 |
2、新学制下商业教育的改革 |
(三) 中等商业学校教育的发展 |
1、军兴前的顺利发展 |
2、军兴后的艰难维持与胜利后的逐步恢复 |
三、“一个实验性的学校”:中华职业学校 |
1、确立完整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针 |
2、采用灵活的教学编制 |
3、侧重职业兼顾人格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 |
4 “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和“自动”的教学方法 |
5、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
四、上海中等商业学校教育的特点 |
(一) 依托商业,适应了上海商业近代变革的需要 |
(二) 多样化的实施方式,满足了批量培养商业人才的需要 |
(三) 初步建立商学合作的办学方式 |
第三章 近代上海高等商业教育研究 |
一、高等商业教育发展阶段分析 |
(一) 清末民初的萌芽 |
(二) 二、三十年代高等商业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1、高等商业教育体系建立的基础 |
(1) 近代工商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
(2) 民国时期的高等商业教育政策 |
2、高等商业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二、高等商业教育类别分析 |
(一) 国立院校的高等商业教育 |
1、暨南大学商学院沿革 |
2、暨南大学商学院的办学特色 |
(二) 私立院校的高等商业教育 |
(三) 国外各宗教差会及其他团体创办的商业院校 |
三、高等商业教育办学路向分析:以沪江大学商学院和城中区商学院为对象 |
(一) 沪江简史 |
(二) 沪江大学商学院:高等商业教育的全日制办学路向 |
1、教会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沪江大学商科的创办 |
2、刘湛恩的校政改革与沪江商业教育的发展 |
(1) 课程结构“力谋职业化” |
(2) 教学及其管理“重质不重量” |
(3) “大家庭下”的基督化人格教育 |
(三) 沪江大学城中区商学院:高等商业教育的社会化办学路向 |
1、全日制高等商业教育发展的难关与城中区商学院的创办 |
2、商学合作:城商的办学特色 |
(1) 商学联手,共建城商 |
(2) 聘请商界名流,组织顾问委员会 |
(3) 依托商界,确定教育方针与专业设置 |
(4) 从商界聘请兼职教师,组建师资队伍 |
(5) 与商界沟通,确定课程与教学方法 |
3、城商办学受益群体分析 |
4、城商办学的意义、影响与特点 |
四、近代上海高等商业教育的特点 |
(一) 形成了适应上海商业发展的完整体系 |
(二) 在全国商业教育中独占鳌头 |
(三) 形成了商学密切合作的办学传统 |
第四章 近代上海会计教育研究 |
一、近代会计革新运动与上海 |
(一) 中式会计在经济近代化中的落伍 |
(二) 西式会计的引进与传播及近代的会计革新 |
1、西式会计的引进与传播 |
2、近代的会计革新 |
(1) 官厅会计改革 |
(2) 民间会计改革 |
(3) 二三十年代我国的会计学术之争 |
3、上海在近代会计革新中的地位 |
二、近代会计教育的发展与上海的会计教育 |
(一) 清末民初近代会计教育的萌芽 |
(二) 民国时期近代会计教育的演变 |
1、会计系科设置呈现多元化 |
2、会计课程“理论及事实兼重” |
3、师资队伍的构成渐趋合理 |
4、上海是近代全国会计教育的中心 |
三、潘序伦及其开创的立信会计教育事业 |
(一) 潘序伦传略及立信会计教育概况 |
(二) “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 |
(三) 适应各种社会需要的多样化教育方式 |
(四) “自给自足”的专业化师资 |
(五) 立足会计改革的课程体系和严格、实用的教学方法 |
(六) 会计教材的编译及会计学术研究 |
结论:近代上海商业教育的反思与启示 |
一、近代上海商业教育的特点 |
(一) 适应商业近代化的诉求,逐渐形成完整的结构和体系 |
(二) 发展要素相对集中,商业教育资源丰富 |
(三) 具有高效性,推动了商业都市的近代化进程 |
(四) 在多方面对全国产生示范性影响 |
二、近代上海商业教育走不出的困惑 |
三、近代上海商业教育的启示 |
(一) 开放是商业教育发展的前提 |
(二) 商学合作是商业教育发展的基础 |
(三) 投资主体和实施形式的多样化是商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
(四) 许多其他做法可为今天的职业技术教育提供有益思考 |
参考文献 |
近代上海商业教育大事记 |
后记 |
(6)长江三角洲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潜力与改善投资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理论与投资环境综述 |
1.1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
1.2 投资环境综述 |
第二章 FDI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 |
2.1 FDI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2.2 FDI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 |
第三章 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FDI现况及其潜力分析 |
3.1 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FDI现况 |
3.2 长江三角洲各城市利用外资业绩与潜力的比较分析 |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投资环境现况与评价 |
4.1 投资环境的评价指标分析 |
4.2 长江三角洲投资环境评析 |
第五章 有关改善长江三角洲投资环境的建议 |
5.1 整顿开发区,优化引资环境 |
5.2 完善产业链布局,提高引资效率 |
5.3 发展循环经济,治理和保护引资环境 |
5.4 树立绿色GDP观念,加强政府科学调控管理 |
5.5 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提高整体市场竞争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开放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机制研究 ——兼论中国入世的制度转型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主题 |
1.2 主要概念的含义 |
1.3 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的目的、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思路 |
1.4.3 基本框架 |
1.5 主要的研究方法 |
1.6 可能的创新与进一步研究的启示 |
1.6.1 可能的创新 |
1.6.2 进一步研究的启示 |
2 开放与制度变迁: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开放与制度学习 |
2.3 开放与制度竞争 |
2.4 开放与进入、退出 |
2.5 入世、开放与中国制度转型 |
2.6 几点启示 |
3 开放对制度变迁的影响路径 |
3.1 封闭条件下的制度变迁 |
3.1.1 制度的含义与功能 |
3.1.2 制度变迁的含义与分类 |
3.1.3 制度变迁的动力 |
3.2 开放对制度变迁的影响路径 |
3.2.1 开放的含义 |
3.2.2 开放与制度变迁环境的变化 |
3.2.3 开放对制度变迁的影响路径 |
3.3 本章小结 |
4 开放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机制 |
4.1 开放与制度竞争机制 |
4.1.1 引言 |
4.1.2 产品流动与制度竞争 |
4.1.3 比较静态分析 |
4.1.4 要素流动与制度竞争 |
4.2 开放与制度学习机制 |
4.2.1 制度学习 |
4.2.2 开放强化制度学习 |
4.2.3 开放、制度学习与制度变迁 |
4.3 开放与制度主体的进入、退出机制 |
4.3.1 进入、退出机制 |
4.3.2 开放与制度主体的进入、退出 |
4.3.3 开放、进入、退出与制度变迁 |
4.4 本章小结 |
5 履行入世承诺、营造开放环境 |
5.1 WTO的基本原则与运行机制 |
5.1.1 WTO的基本原则 |
5.1.2 WTO的运行机制 |
5.2 履行入世承诺、营造开放环境 |
5.2.1 开放地区扩大 |
5.2.2 开放对象增加 |
5.2.3 进入壁垒降低 |
5.2.4 开放范围扩大 |
5.2.5 开放方式转变 |
5.3 本章小结 |
6 入世、开放与中国市场化转型(一) |
6.1 入世前市场化转型的非均衡特点 |
6.1.1 制度非均衡的含义 |
6.1.2 制度转型中的非均衡特点 |
6.1.3 制度非均衡的成因 |
6.2 入世与中国制度变迁方式的转换 |
6.2.1 制度变迁方式的两种分类方法 |
6.2.2 中国制度变迁方式的特点 |
6.2.3 中国制度变迁方式与WTO原则的矛盾 |
6.2.4 入世与中国制度变迁方式的转换 |
6.3 入世与中国制度转型的速度 |
6.3.1 入世的制度转型效应—总量视角 |
6.3.2 入世的制度转型效应—结构视角 |
6.4 本章小结 |
7 入世、开放与中国市场化转型(二) |
7.1 入世、开放与政府职能转换 |
7.1.1 传统计划经济的政府职能 |
7.1.2 改革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7.1.3 入世、开放与政府职能转换 |
7.2 入世、开放与企业市场化 |
7.2.1 入世、开放与国有企业民营化 |
7.2.2 入世、开放与私营企业发展 |
7.2.3 入世、开放与外资企业发展 |
7.3 入世、开放与统一市场的形成 |
7.3.1 地方市场分割的表现与危害 |
7.3.2 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 |
7.3.3 入世与统一市场的形成 |
7.4 入世后的开放、制度转型与经济绩效 |
7.4.1 转型国家经济绩效的比较 |
7.4.2 开放条件下的制度转型与经济绩效 |
7.4.3 入世后的开放、制度转型与经济绩效 |
7.5 本章小结 |
8 结束语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8)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风险投资业发展概述 |
1.1 风险投资的概念与特征 |
1.1.1 风险投资的概念 |
1.1.2 风险投资的特征 |
1.2 风险投资业起源和发展 |
1.2.1 风险投资业的起源 |
1.2.2 国际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
1.3 2000年后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新趋向 |
1.3.1 风险投资业投资行为越发谨慎 |
1.3.2 风险投资企业为筹集资金采取的新举措 |
1.3.3 亚太地区成为风险投资业新的投资领域 |
1.3.4 投资行业分布出现新动向 |
第二章 风险投资业促进整体产业发展 |
2.1 风险投资业促进整体产业发展的理论渊源 |
2.1.1 经济增长理论 |
2.1.2 风险投资业引发技术进步,进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
2.2 风险投资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2.2.1 高科技产业的特点 |
2.2.2 风险投资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
2.3 风险投资业引发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 |
2.3.1 产业结构转换与升级-高度化 |
2.3.2 影响决定产业结构的因素 |
2.3.3 风险投资业通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从而引发产业结构的升级 |
第三章 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概况 |
3.1.1 我国风险投资业主要发展阶段 |
3.1.2 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特点 |
3.2 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认识上出现的问题 |
3.2.2 运作中出现的问题 |
3.3 我国风险投资业出现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传统文化是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过程各种问题的主要原因 |
3.3.2 外部环境中的不规范也是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
第四章 国际风险投资业发展经验的总结 |
4.1 充分认识国情是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根本 |
4.1.1 国情决定风险投资业发展模式 |
4.1.2 国情必须与市场规律相协调 |
4.2 政府支持是风险投资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
4.2.1 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参与 |
4.2.2 政府支持的具体措施 |
4.3 退出方式的多样性是风险投资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
4.3.1 退出方式的多样性是风险投资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
4.3.2 国际风险投资业发展的退出渠道 |
4.3.3 退出问题影响日本、德、印度等国家风险投资业发展 |
4.4 创新和人才是风险投资业发展的灵魂 |
4.4.1 创新是风险投资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
4.4.2 充足的人力资源是风险投资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
第五章 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
5.1 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5.1.1 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我国加快风险投资业发展 |
5.1.2 风险投资在我国存在巨大机会 |
5.2 我国促进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
5.2.1 端正思想,统一认识,是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前提 |
5.2.2 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具体对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9)乡镇企业发展规模经济与培育竞争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其不足之处 |
1.3 研究目标、技术路径和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竞争优势与乡镇企业战略选择 |
2.1 企业经营战略概念及其分类 |
2.2 产业地位:企业竞争优势的外因 |
2.3 核心能力:企业竞争优势的内因 |
2.4 企业显示竞争力:核心能力+规模经济 |
2.5 竞争战略新趋势 |
2.6 重建竞争优势——新形势下乡镇企业的战略选择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规模经济理论分析 |
3.1 从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谈起 |
3.2 企业规模及企业规模的发展趋势 |
3.3 规模经济理论的系统分析 |
3.3.1 理论溯源 |
3.3.2 规模报酬 |
3.3.3 规模经济概念及基本特征 |
3.3.4 规模经济的系统分析 |
3.3.5 规模经济量的规定性:最佳规模确定 |
3.4 发达国家促进规模经济的政策与实践 |
3.5 知识经济时代规模经济的新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乡镇企业产业组织与规模经济状态分析 |
4.1 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趋势:规模化和集中化 |
4.2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状况 |
4.3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与乡镇企业规模经济状态判断 |
4.3.1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
4.3.2 规模经济对于经济增长贡献的度量 |
4.3.3 乡镇企业增长效率和规模报酬状况分析 |
4.4 乡镇企业行业规模经济及其相对有效性 |
4.4.1 乡镇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实证研究 |
4.4.2 行业运行效率的差异分析 |
4.4.3 乡镇集体工业企业与国有企业的比较 |
4.5 本章基本结论 |
第五章 乡镇企业规模经济战略分析 |
5.1 乡镇企业规模经济战略的特点及一般原则 |
5.2 乡镇企业规模经营战略管理过程分析 |
5.2.1 乡镇企业规模经营的战略目标 |
5.2.2 乡镇企业规模经营战略决策分析 |
5.2.3 乡镇企业规模经营的战略实施 |
5.2.4 格兰仕的规模经济战略 |
5.3 乡镇企业规模经营的融资与资本运营 |
5.3.1 乡镇企业传统的融资方式及其局限性 |
5.3.2 乡镇企业新型融资方式探讨 |
5.3.3 乡镇企业规模经营筹资的原则与融资结构 |
5.3.4 资产运营在实现规模经营中独特作用 |
5.4 乡镇企业规模经营中的组织创新问题研究 |
5.4.1 乡镇企业组织创新的基本方式 |
5.4.2 乡镇企业规模经营中的组织结构创新 |
5.4.3 企业集团理论与乡镇企业的实践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乡镇企业规模经营风险分析及效绩评价 |
6.1 战略效果评价与战略控制理论概述 |
6.2 规模经营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
6.3 乡镇企业规模经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3.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6.3.2 指标体系建立的一般过程 |
6.3.3 指标体系的结构 |
6.3.4 乡镇企业规模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4 家电行业制冷类上市公司规模经济效益评价 |
6.4.1 2000年家电行业与制冷企业运行状况 |
6.4.2 制冷行业上市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分析 |
6.4.3 WTO框架下我国家电行业及乡镇企业的竞争对策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致谢 |
(10)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选题的理论背景 |
§1.1.2 选题的现实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发展研究动态综述 |
§1.3.2 国内发展研究动态综述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 |
§2.1 资产证券化的内涵 |
§2.1.1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
§2.1.2 资产证券化的类别 |
§2.1.3 资产证券化的特征 |
§2.2 资产证卷化的理论基础 |
§2.3 资产证卷化的运作机理 |
§2.3.1 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选择 |
§2.3.2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程序 |
§2.3.3 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和运作主体 |
§2.4 资产证券化中的若干重大技术处理 |
§2.4.1 信用评级 |
§2.4.2 信用增级 |
§2.4.3 证券化涉及的会计和税务处理问题 |
第三章 国外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经验及借鉴 |
§3.1 美国银行的资产证券化 |
§3.1.1 美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概况 |
§3.1.2 美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具体做法 |
§3.1.3 美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特点 |
§3.2 日本银行的资产证券化 |
§3.2.1 日本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概况 |
§3.2.2 日本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相关做法和特征 |
§3.2.3 日本银行资产证券化的限制因素 |
§3.3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银行资产证券化 |
§3.4 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资产证券化的经验和借鉴 |
第四章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
§4.1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 |
§4.1.1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
§4.1.2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形势的客观要求 |
§4.2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
§4.2.1 宏观环境与市场体制日渐完善 |
§4.2.2 微观基础和市场动力基本具备 |
§4.2.3 金融市场国际化趋势为资产证券化带来诸多便利 |
§4.2.4 市场需求前景广阔 |
第五章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方案设计 |
§5.1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选择与分析 |
§5.1.1 住房抵押贷款和基础设施贷款 |
§5.1.2 不良贷款和其他工商业贷款 |
§5.2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模式选择 |
§5.2.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选择 |
§5.2.2 基础设施贷款和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模式选择 |
§5.3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操作设计 |
§5.3.1 SPV的设立 |
§5.3.2 交易结构的构建 |
§5.3.3 现金流的重组 |
§5.3.4 风险的重组 |
§5.3.5 信贷资产价格的确定 |
§5.3.6 信用增级 |
§5.3.7 发行评级、销售及售后管理 |
§5.3.8 风险的规避与防范 |
第六章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难点及政策建议 |
§6.1 国有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证资产券化存在的市场缺陷 |
§6.1.1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市场体系残缺 |
§6.1.2 缺乏有效的市场资讯服务 |
§6.2 信贷资产证券化运行的制度障碍 |
§6.2.1 设立特设机构(SPV)的法律制度障碍 |
§6.2.2 银行、证券业分离制度的限制 |
§6.2.3 担保法律制度的欠缺 |
§6.2.4 政府支持及税收制度的限制 |
§6.2.5 会计制度的缺陷和障碍 |
§6.2.6 证券化业务开展的其他制度障碍 |
§6.3 外部环境的制约 |
§6.3.1 资信评级不够规范 |
§6.3.2 监管体系有待调整 |
§6.4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政策建议 |
§6.4.1 积极扶持和发展一级市场 |
§6.4.2 培养资产证券化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 |
§6.4.3 转变商业银行观念,科学认识资产证券化并逐步提高积极性 |
§6.4.4 创造良好的市场资讯和信用环境 |
§6.4.5 完善制度安排为证券化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制度条件 |
§6.4.6 健全外部配套环境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在日外资金融机构、证券及信托业的发展新趋向(论文参考文献)
- [1]制度安排视角下的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D]. 莫申生. 浙江大学, 2014(11)
- [2]小额贷款公司法律规制研究[D]. 陈铃. 宁波大学, 2014(03)
- [3]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机制与调控研究[D]. 韩守庆. 东北师范大学, 2008(05)
- [4]东北地区协调发展的机制与对策研究[D]. 王恩旭. 东北师范大学, 2006(09)
- [5]近代上海商业教育研究(1843—1949)[D]. 常国良.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6]长江三角洲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潜力与改善投资环境研究[D]. 戴萍萍. 上海海事大学, 2005(04)
- [7]开放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机制研究 ——兼论中国入世的制度转型效应[D]. 黄上国. 浙江大学, 2005(07)
- [8]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对策研究[D]. 杨五兰. 合肥工业大学, 2003(03)
- [9]乡镇企业发展规模经济与培育竞争优势研究[D]. 祝美群. 中国农业大学, 2002(02)
- [10]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D]. 张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