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业勘查设计》征稿启事(论文文献综述)
王力[1](2020)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陕西省政研究(1927-1937)》文中认为陕西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周秦汉唐等王朝都在陕西建都,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种“特别关系”。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自海上而来,东南沿江沿海各省始变为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点”。陕西僻处内地,“陕西似无足重轻也”,但陕西为西北门户之所在,有着国民党势力、陕西地方实力派和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前夕还有着北洋军阀的残余势力,内部势力错综复杂,而不同于国民党中央完全控制的省份。其地位被包括南京国民政府在内的历代中央政府所重视,也被民国时期的各派军阀所觊觎。1927至1937年的陕西省政,经历了剧烈的变化,呈现阶段性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由国民军冯玉祥系控制的过渡时期,由陕西地方实力派杨虎城控制的稳定时期和西安事变后由孙蔚如控制的整理时期。文章第一章总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省制改革和陕西省的政局变动和省制改革,陕西的省制进程与南京中央政府规划的省制改革时间表相比较,具有滞后性。究其原因,陕西省处于国民党中央政府控制的核心区域和边际地带之间。第二章分析了陕西省政的演变过程,经过十年的发展,陕西省政的结构形成了覆盖全省的横向和纵向组织。第三章分过渡、稳定和整理三个时期,理清各执政陕西人物对陕西省政的管理。第四章讨论了陕西省政的地位问题,孙中山、蒋介石、冯玉祥等能影响全国政局的人物和杨虎城、邵力子、孙蔚如等陕西执政人物都对陕西省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加之国内外局势的发展,也引起了南京国民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对于陕西省的关注。总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陕西省政是极其重要的,陕西一省的省政问题发展到1937年,竟然引起了影响中国和世界格局的西安事变的发展,可见其特殊和关键。望通过梳理南京国民政府1927至1937年的陕西省政,能描绘出这十年陕西省政的发展脉络,以期基本揭示出省制设计“应然”与陕西省政实践“实然”之间的深层逻辑,为我国现正推进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镜鉴。
费丽芳[2](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研究》文中认为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日本对华侵略的加剧,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国内新闻界的抗日救亡呼声愈发高涨。作为西北后方重镇,兰州也在全民族抗战的大势中兴起了办报创刊、服务抗战的热潮,当地党政机关、社会救亡团体、爱国人士和部分院校等各方力量都积极创办报刊,借此在后方宣传动员。得益于全面抗战中甘肃造纸、印刷、文教事业的进步和战时迁兰新闻工作者对报刊的改进与艰苦经营,以及全面抗战前兰州报刊发展的奠基,故全面抗战期间兰州报刊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大环境下不断发展前进,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这一时期,兰州的报刊以国民党官方报刊数量最多、出版时间较长,占据主导地位,民间社会力量所办的报刊亦在全面抗战初期盛极一时。在内容方面,兰州报刊对抗敌宣传与动员、西北开发建设和兰州的物价、城市建设等,做了大量报道。综观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的发展轨迹,其未能脱离抗战和西北的大环境,一方面带有明显的战时性、进步性、地域性和阶段性特征,另一方面,报刊言论也难免因受局势影响而有失公允。但总体上,兰州报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忽略,它不仅增强了战时甘肃的宣传动员力量,对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推动了甘肃新闻事业和社会文化的进步,对甘肃及西北的建设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
陈宏刚[3](2019)在《美国加州森林大火的反思和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11月在美国加州发生系列严重森林火灾,造成民众生命、自然资源、居民财产的重大损失,加州的森林防火工作和应急管理体系受到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并遭受质疑。对美国加州森林火灾的特点进行梳理,从林火应急管理角度开展因素分析,并从我国森林航空消防工作角度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重特大森林火灾风险的防范治理提出工作建议。
梁建[4](2016)在《腾冲:一个内陆边疆县的近代变迁研究(1902-1949)》文中研究说明近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变动非常剧烈的时期,学界有关近代中国变迁的成果已属不少,但研究存在着严重的区域不平衡性。总体来说,研究华北、江南、长江流域近代变迁的成果比较多,而关于内陆边疆地区的成果比较少。腾冲作为一个内陆边疆县,其近代变迁很有特点,对腾冲近代变迁的研究可以丰富近代中国变迁的研究。政治方面,近代是腾冲政治多变的一个时期。首先在近代腾冲逐渐成为滇西的行政中心,腾冲滇西行政中心的形成与1902年腾冲被增开为云南的第三个通商口岸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腾冲滇西行政中心的形成对腾冲地方社会的变迁有深远的影响。其次近代腾冲的行政区划也经历了很大的调整。近代腾冲的行政区划经历了较大的变动,最终它成为一个规范的县级建制单位。腾冲行政区划的调整除了与地方政治发展的需要有关,还与中缅边界的勘划有紧密联系。再次近代腾冲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尝试。在近代云南,腾冲是资产阶级革命派较早进行活动的地区,最终这一地区在云南首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革命政权,这对推动腾冲乃至云南地方政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后腾冲还进行了政治民主化的尝试。虽然腾冲在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方面走在了云南的前面,但其后在腾冲在政治民主化方面的进展则比较缓慢。经济方面,腾冲的各经济门类经历了快慢不一的发展。在传统中国社会,农业是根本,但就腾冲地方而言,近代农业的发展总体来说是非常缓慢的。腾冲的工业与中国其他地方一样,起步比较晚,而且不成规模,其发展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方面。在各经济门类中,腾冲的商业发展是最快的。在近代中国的国门被打开之前,腾冲一直是滇西对外贸易的中心,腾冲增开为通商口岸后,腾冲的商业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在新式交通方面,近代腾冲曾先后尝试过铁路、公路、航空的建设,但总体成效不大。社会方面,近代腾冲在某些方面经历了较大的变动。在社会习俗观念方面,进入近代特别是民国后,腾冲民间的很多习俗观念被归入陋习行列,政府和民间对这些习俗观念进行了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社会生活方面。由于腾冲地处边疆,与外部世界的交往较为密切,因之近代腾冲的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很多新事物,如西式建筑、外国商品、外来语言等。在社会服务方面。近代腾冲在西医、通讯、银行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民众国家意识方面。在近代腾冲的社会变迁中,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国家和民众危机中,腾冲的普通民众在家园意识基础之上逐渐有了国家意识,这种意识在抗日战争时期得到完全的升华。文化教育方面,近代腾冲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随着近代腾冲与外部世界交往的频密,在西方世界和内地一些城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现代社团也开始在腾冲出现,在近代腾冲出现的诸多新式社团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和顺崇新会,和顺崇新会在推动腾冲社会的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图书作为传播文化知识的载体,近代腾冲的有识之士很早就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近代腾冲出现了包括和顺图书馆在内的多个有影响的图书馆,这些图书馆有力地推进动了腾冲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另近代腾冲的各类机构团体为宣传它们的主张,创办了一些比较有影响的报刊杂志,代表性的有《和顺乡》和《腾越日报》等。在近代之前,腾冲作为一个内陆边疆地区,其教育起步较早。进入近代后,由于各界重视,近代腾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在近代腾冲的变迁过程中,有些方面发展比较快,如商业和文化方面,有些方面则发展缓慢,如农业和工业方面。但不论是快还是慢,商人、华侨、乡贤三个群体均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边疆、民族和战争三种因素也对腾冲的近代变迁有深远影响。
罗融融[5](2014)在《《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国家地理》作为科学传播的一个标志性范本,在创刊60余年的媒介实践中,历经了从重“信息”、轻“互动”的教导公众式的“科普杂志”到强调互动模型、“知”和“质疑”并举的“科学传媒”的演变与递嬗,在传播上凸显“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在文化上着意于全方位自塑国家形象与打造国家名片,在效果上实现了视觉满足与深度阅读的对接,成为国民想象国家、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国家级大刊”深切的人文关怀。基于当前学界对《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研究还停留在业务论、经验论、视觉论等单向维度的阶段,本文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自1950年创刊以来到2013年的全部期刊为研究对象,重点运用媒介地理学、经济学、传播学、视觉文化学等跨学科理论,以纵向到横向、宏观到微观、动态到静态的研究视角对638期第一手原始资料进行文本解读,对其办刊发展、模式转型、风格形塑、媒介呈现进行内容分析,深度解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的互动勾连,从而破解《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不同时期的办刊特点及其内在文化机理与传播样态。本文具体内容如下:在办刊历史部分,通过剖析时代变迁与杂志兴衰的关系,本文提出,《中国国家地理》60余年办刊历程的起承转合可分为初创期、低迷期、复兴期、转型期,杂志兴衰无一不受制于主流意识形态,但也呈现出从较强的政治性到科学传播的自主性,从广博的时代性到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性,从单一向度的科学性到多元文化的人文性。正因如此,《中国国家地理》演进成为专业性、人文性、艺术性兼具、受众目标明确、定位精准的科学期刊。在办刊实践部分,文章重点分析了《中国国家地理》在较长时间跨度的办刊历程中、在几经停刊与发行量低迷等若干重要关键节点上的实践与探索。该杂志立足于科学传播、植根自然地理、弘扬人文精神,本章在深入梳理了《中国国家地理》与时代思潮、办刊主体、媒介技术及受众的密切关系之后,指出《中国国家地理》在视觉性、典藏性、差异性上形成了稳定的杂志风格,从而获得广泛的公信力与社会影响力。在传播样态层面,本文运用媒介地理学的观点深入分析了《中国国家地理》的媒介呈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从1998年以来走向成熟,实现了内容与载体的对接、历史与现实的对接、文本呈现和受众需求的对接、地理特征与地域文化的对接,其独具的集中呈现、深度解读、科学引领、对比拷问、创新视界等传播样态,是《中国国家地理》能让受众产生阅读惯性的最本质要素,这一要素也使其成为同类型期刊中的翘楚。本文认为,《中国国家地理》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更是文化艺术的传播,其通过精神生产实践,对地理空间进行了再叙事、再想象、再隐喻、再塑造,赋予真实景观以新的意义,创造生成出符号化的文化表征空间,完成了地理空间的媒介再现。其本质是以形象化的手段来自我确证和传达人类情感的虚拟世界,为读者建构起来“虚拟的实体”和“想象的共同体”,并成为这种“想象”的中介与替代,以一种阅读的“仪式”共建过程,架构出一个“想象的地理”与“新地理感”。最后,本文将《中国国家地理》与同类型期刊进行了比较研究,重点剖析该杂志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华夏地理》的差异化发展。同类项之间的比较能让我们更清醒地看到,我国在科技的发展、科学知识的传播、公民的科学素养等方面与西方相比还有极大的差距。期刊的设计排版和运作模式可以模仿借鉴,期刊的风格定位和叙述技巧可以不断摸索,唯有内容是需要强大的科技力量和人才团队作为支撑的。《中国国家地理》还需要在元内容的生产上、媒介技术上、美学风格上、视野格局上、媒介营销上进一步深化革新,树立起大传播理念与全息观照的视角,以肩负起作为科学传媒的重要职责。本文通过剖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特质与时代特质、文化特质、受众特质的深刻关系,试图对科学传播的应用基础做一些扎实的先期工作。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希冀能够以小见大地映照我国期刊业的发展与创新,能对同类型媒体有所启发与借鉴意义。
房正[6](2011)在《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1912-1950)》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中国工程师学会。中国工程师学会成立于1912年,结束于1950年,历时近四十年,基本贯穿了整个中华民国时期;学会结束时有会员一万六千余人、团体会员一百多个、各地分会五十个以上,是中国近代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科学技术团体;学会由詹天佑、颜德庆等中国最早的职业工程师创立,并长期接受凌鸿勋、茅以升等着名工程师的领导,是近代职业工程师的集合,发挥着工程师“民间领袖”的功能;学会组织工程师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合作,为中国近代工程学术的发展和工程技术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在充分掌握中国工程师学会原始档案和相关资料的前提下,力图对学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首先,挖掘中国工程师学会创立的历史背景:一方面追溯近代“工程学”知识与技术在西方的产生及传入中国的过程,另一方面重现“职业工程师”在近代中国的诞生及其群体的壮大过程。其次,梳理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历史沿革:按照“中华工程师学会时期”、“中国工程学会时期”、“中国工程师学会统一时期”、“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工程师学会”的顺序重新梳理学会复杂的历史沿革,展现学会曲折的发展历程和独特的历史轨迹。再次,分析中国工程师学会的组织与运作:通过对学会的“组织架构”、“会员资格”、“领导群体”等要素的研究,分析学会的组织与制度演变及其对学会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制约学会发展的经费问题”的讨论,了解学会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所受到的制约及解决途径;通过对学会历届“年会”的梳理,归纳“年会”演变特点,讨论学会社会功能发挥的实际效果。最后,总结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历史贡献:主要从“工程学研究与工程知识普及”、“工程教育与工程人才培养”、“工程学术与技术规范明确”以及“工业材料试验”四个方面进行概括,这四项工作实际上包含在学会各时期确立的“宗旨”里,也是学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的。这些工作为中国近代工程事业的起步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结论部分,笔者对“中国工程师学会与政府的关系”、“中国工程师学会与其他专门工程学会的关系”、“中国工程师学会与工程师群体的关系”三种关系进行讨论,将学会放置在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以形成对学会社会角色的客观定位。作为近代产生最早、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综合性工程学术团体,中国工程师学会为中国近代工程事业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不容忽视。
贾林东[7](2011)在《抗战时期西南地区社会生活研究 ——以《旅行杂志》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旅行杂志》创刊于1927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旅游类刊物,由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中国旅行社所创办,以“阐扬中国名胜,发展旅行事业”为宗旨。《旅行杂志》自创刊以来,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努力改革,所登文字,均注重实际,而且富于风趣,大到山川之形胜,地形之变迁,人物之分布,政区之划分,水、陆、空之交通建设;小到地方风俗,里巷琐闻,舟车常识,游程费用,无不详为记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西南地区成为战时中国的中心,受到国人的异常关注。在此情形下,《旅行杂志》对西南地区的自然、风物、社会组织和民众生存状态进行了大量的报道,留下了珍贵的记录,为当前了解、研究战时西南民众社会生活留下了宝贵的资料。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西南地区,政治混乱、经济文化落后、交通闭塞、战乱不已,封建残余思想影响深厚,人民生灵涂炭。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西南地区地位顿显重要。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政府为保存抗战实力,积极组织有实力的企业西迁。与此同时,大批公务人员、专家、学者、工人、学生、难民等相继来到西南。在此影响下,西南地区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表象。西南地区民众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诸多积极变化: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民教科技生活繁荣发展,休闲娱乐生活日益丰富。然而,至抗战中后期,尤其是1943年后,随着战时客观困难的加剧,国民党政府政策的局限,官场的日益腐败,西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又陷入衰退,通货膨胀异常加剧,交通运输陷于停滞,各项建设趋于停顿。尽管如此,鉴于战时极端困难的客观条件,西南地区所展现出来的积极变化还是应该肯定的,但其中的矛盾与问题也不容忽视。
从卫兵[8](2007)在《张謇农业现代化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张謇是清末民初中国封建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杰出人物,他为中国现代化事业作出的努力和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不仅是一个杰出的实业家、教育家,还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先驱和农业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他的一系列思想与实践对现今新农村建设乃至整个农业现代化事业仍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和借鉴作用。张謇重视农业,视之为立国之本。他在农业现代化方面的成就是全方位的,不仅形成了较为科学和先进的大农业发展观和科教兴农、实业兴农一整套理念,还充分挖掘工商业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开放办农业;他力主棉铁主义,注重农业物质与人力资本并重,大力吸收民间资本,提高资本运作效率;他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大力减轻农民负担,兴修水利,开发滩涂,开放通商口岸,积极发展农业对外贸易……。他所开创的农垦事业,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现代化农业的雏形。张謇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思想,主要是在他组建农垦公司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从1901年起,张謇开始了建立通海垦牧公司的工程。滩南农垦区就是在张謇的组织、影响及示范下诞生并发展起来的。这些农垦公司都是以发行股票的方式来筹集原始资本的,公司采取议租分成制,股东不根据土地的多少收取地租,而是凭股票分配取得利润;佃农以“顶首”(押金)的形式,获得永佃权(田面权),土地可以转租,地租率也较低。公司把大量的资金投入水利工程和农田基本建设,并运用当代先进科学技术改良土壤、辨别土性、培育新品种。所有这些都是有别于封建农业经济的一种变革。1914年至1922年间,在江苏北部原淮南盐场地区,濒临黄海的1.2万平方公里的海涂滩地上,农垦公司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这种告别封建小农经济的农业公司,一直绵延到20世纪40年代,这是在经历了二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以后,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出现的崭新生产方式。中国农业现代化实践从这里起步。相对于传统的小农经济而言,张謇的农业现代化具有这样几个特征:其一是农业机械化,它既减轻了劳力负担又有效提高生产力;其二是农艺技术现代化,实行生物、化学方面的技术革新,包括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而进行作物品种等方面的改良;其三是经营管理现代化,包括产业化的生产经营,农业与水利、交通、金融的协同发展,农村多种经营与小城镇化;其四是围绕提高人的劳动素质而进行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与科教兴农的思想和实践。虽然由于当时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历史等背景的原因,苏北农垦公司被迫“解体”或被“接管”、“取代”,但这并不等于说张謇为中国农业现代化付出的努力是失败的,相反他的农业现代化事业是成功的:一是张謇在中国第一个创造了有别于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自然经济形态的新型农业“体制”;二是张謇第一个取得了中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最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交通运输、科技应用等方面的成功;三是张謇创造了中国第一个商品化生产的农业公司,并且在农业商品化生产方面的实践是卓有成效的。张謇农业现代化实践的成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首先是西方资本主义企业股份制在中国的应用;其次是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张謇也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在农田水利工程和棉种改良这些现代化农业建设和生产实践中的。全文从结构上分为四大层面:一是张謇农业现代化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来阐述张謇所处特定时代的特殊背景与特征,并从中日两国现代化发展的比较和欧美现代化进程中研究张謇所汲取的营养和借鉴,阐述张謇农业现代化思想与实践的历史渊源,为本文第一章;二是张謇农业现代化的思想体系,特别是张謇的大农业观下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特点,以及科教兴农和农业科技进步的理念,为本文第二章;三是在张謇农业现代化思想统领下的各项农业现代化实践活动,包括区域经济发展集团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资本的运作模式、土地制度、地方自治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探索,为本文第三章至第七章,共5章;四是张謇农业现代化思想与实践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及其对现今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和影响,为本文第八章。本文注意吸收和体现海内外学术界既往研究和最新成果,并着重在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在研究张謇农业现代化思想和实践中,首先把它置于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去考察,进行全面的梳理,并探讨其对传统的继承和超越;其次,不仅探讨张謇农业现代化思想和实践本身,而且注意研究其嬗变的路径和特点;再次,在研究中注意考察其对现时代的影响与借鉴作用。总之,本研究在横向上力求系统和全面,在纵向上力求深入和专题;既反映当时时代特征,又挖掘其现实意义。
莫子刚[9](2005)在《贵州企业公司研究(1939-1949)》文中认为如今西部的经济开发建设问题已成为政府和人民十分关注的热点,也是目前学界很感兴趣的问题。本文以抗日战争时期的贵州企业公司为例,通过对该公司成立的历史背景、发展概况、筹资途径、投资办厂特点、经营机制及策略措施、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力图提示当时各省营企业的内部特征、国民政府在民族危机十分深重的情况下如何运用国家资本去组织、开发建设贵州等西南地区及其成败所在以及抗战结束后至国民党统治在大陆跨台时立足于贵州等西南地区工矿企业的最终衰败命运,从而为当今西部的经济建设提供历史借鉴。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该公司是抗建时代的特殊产物,也与吴鼎昌氏的经济思想不能分开。贵州以前的开发建设自古以来不受中央政府的重视。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国民党中央政府在政治上控制了黔省地区,随着日寇侵华活动的不断展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以及贵州战略地位的日显重要,国民党中央政府愈来愈认识到从经济上建设发展贵州等西南地区的重要性。因之,抗战全面爆发后不久,经济干才吴鼎昌即被派往贵州主政。吴氏主张抓住抗战时机开发贵州经济建设。在吴氏经济思想的直接影响支配之下,经过一番考虑、筹备之后,以“开发贵州、建设西南”为历史使命,根据战时经济形势和贵州财政经济状况特点,我国抗战时期第一家省营大型企业贵州企业公司得以建立。该公司成为当时贵州省政府用以完成全省各项经济建设事业的千手之佛,因此,它以扶植、引导为主要的办法宗旨。第二,根据各个时期的发展特征,把公司10余年的经营历程分为前期强盛、后期衰落等2个时期和初创、调整、鼎盛、衰落和结束等5个阶段。并对各时期、各阶段该公司各项业务的开展,各下属生产单位的创建简况进行了简要回顾和探讨。前期公司强盛的原因不外乎抗日
二、《林业勘查设计》征稿启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林业勘查设计》征稿启事(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陕西省政研究(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 史料选择 |
五 写作难点 |
六 创新之处 |
七 概念界定 |
第一章 陕西省政的背景和基础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省制改革历程 |
一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确立的省制 |
二 南京国民政府训政时期(1929-1937)的省制 |
第二节 陕西政局变动与省制演变 |
一 陕西省制的初步确立——冯玉祥系控制下的陕西 |
二 陕西省制的发展变化——陕西地方实力派杨虎城控制下的陕西 |
三 西安事变后的陕西省制——从杨虎城系孙蔚如到蒋介石系蒋鼎文 |
第二章 陕西省政的演变 |
第一节 陕西省政的权力运作方式 |
一 特殊时期的陕西省政权力运作方式 |
二 正常时期的陕西省政运作方式 |
第二节 陕西省政的日常运行机制 |
一 陕西省政府综合办事机构—秘书处 |
二 陕西省政府执行机构—各厅 |
三 陕西省具体事务管理机构—各专管处、局及委员会 |
第三节 陕西全省行政网络的构建 |
一 西安市(西京市) |
二 行政督察区 |
三 县及其县以下行政组织 |
第三章 陕西省政的管理 |
第一节 过渡时期陕西省政管理 |
一 国民军联军(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时期的陕西省政管理 |
二 冯玉祥系控制下的陕西省政管理(1927 年—1930 年 10 月) |
第二节 稳定时期陕西省政管理 |
一 杨虎城时期的陕西省政管理 |
二 邵力子时期的陕西省政管理 |
第三节 整理时期陕西省政管理 |
一 王一山时期的陕西省政管理 |
二 孙蔚如时期的陕西省政管理 |
第四章 陕西省政的地位 |
第一节 陕西所属地理位置的争论 |
第二节 孙中山等的陕西省政建设思想 |
一 孙中山的开发西北思想 |
二 蒋介石的西北抗战观 |
三 陕西省执政人物的建设陕西思想 |
第三节 国民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对陕西省政的关注 |
一 冯玉祥时期 |
二 杨虎城时期 |
三 邵力子时期 |
四 孙蔚如时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五、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兰州报刊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全面抗战前后的国内形势 |
第二节 全面抗战前西北的抗战宣传活动 |
第三节 全面抗战前兰州报刊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兰州报刊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兰州报刊发展的有利条件 |
第二节 兰州的办报创刊热潮 |
第三节 兰州报刊的发行与阅读 |
第三章 兰州报刊的主要内容与思想 |
第一节 抗战宣传与动员 |
第二节 开发和建设西北 |
第三节 其他新闻报道 |
第四章 兰州报刊的特征与影响 |
第一节 兰州报刊的发展特征 |
第二节 兰州报刊的积极影响 |
第三节 兰州报刊存在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清末至全面抗战前夕兰州地区出版报刊一览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美国加州森林大火的反思和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美国加州火灾特点 |
2 美国加州火灾的因素分析和反思 |
3 我国森林防火及广域性灾害风险分析 |
3.1 我国林区森林防火形势 |
3.2 我国的气候条件 |
3.3 我国森林防火体系及队伍状况 |
3.4 我国森林火灾应急管理风险分析 |
4 防范和应对我国森林火灾重大风险的思考 |
4.1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
4.2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航空应急响应、处置机制 |
4.3 共享防灭火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建立高效有力的保障体系 |
4.4 打造服从指挥、作风顽强、装备精良的现代化应急队伍 |
4.5 加强航空应急队伍建设,发挥消防飞机在防范重大灾害中的重要作用 |
(4)腾冲:一个内陆边疆县的近代变迁研究(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清代的腾越厅和今天的腾冲县的行政区划对比图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几个问题的说明 |
四、研究的基本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近代腾冲的政治变迁 |
一、腾冲口岸开放与其滇西行政中心地位的形成 |
二、行政区划的调整及腾冲北段边界的勘划 |
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尝试 |
四、政治民主化的尝试 |
第二章 近代腾冲的经济变迁 |
一、农业的缓慢发展 |
二、工业的起步 |
三、商业的快速发展 |
四、新式交通建设尝试 |
第三章 近代腾冲的社会变迁 |
一、社会习俗观念的变迁 |
二、社会生活的变迁 |
三、社会服务的变迁 |
四、民众国家意识的萌生 |
第四章 近代腾冲的文化教育变迁 |
一、新式社团的出现 |
二、图书馆的建立 |
三、地方报刊的创办 |
四、教育事业的发展 |
结语 |
一、腾冲近代变迁中的三大群体 |
二、影响腾冲近代变迁的三大因素 |
附录 |
参考资料 |
后记 |
(5)《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中国国家地理》研究文献综述 |
二、 地理科普与其他期刊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相关理论 |
一、 科学传播理论 |
二、 媒介地理理论 |
三、 文化传播理论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三、 主要内容与观点 |
第二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办刊历程 |
第一节 艰难初创与曲折发展(1950 年 1 月至 1966 年 5 月) |
一、 诞生成长阶段(1950 年 1 月至 1960 年 8 月) |
二、 曲折发展阶段(1961 年 1 月至 1966 年 5 月) |
第二节 复刊兴盛与低潮徘徊(1972 年 10 月至 1997 年 12 月) |
一、 复刊兴盛阶段(1972 年 10 月至 1989 年 12 月) |
二、 低潮徘徊阶段(1990 年 1 月至 1997 年 12 月) |
第三节 探索转型与步入辉煌(1998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 |
一、 探索转型阶段(1998 年 1 月至 2004 年 12 月) |
二、 步入辉煌阶段(2005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 |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办刊实践与探索 |
第一节 对杂志定位及办刊方针的探索 |
一、 从“两个时期”的变化看期刊定位的时代印记 |
二、 从“两次更名”的转型看期刊定位中办刊人的求索 |
三、 从“两类人群”的选择看期刊定位中受众的作用 |
第二节 对刊物选题及杂志风格塑造的探索 |
一、 淡化意识形态色彩与拒绝低级趣味 |
二、 注重热点分析和典藏价值 |
三、 体现时代和地域的差异性 |
第三节 对杂志栏目类型及内容呈现模式的探索 |
一、 由细化的栏目分类转向专题模式 |
二、 由扁平的常识介绍转向有历史纵深感的立体论说 |
三、 王牌栏目:自成一体的卷首语 |
四、 招牌月刊:独树一帜的“10 月特辑”超厚版杂志 |
第四节 对高品质视觉呈现的探索 |
一、 封面的视觉呈现 |
二、 图像语言的诉求 |
第五节 对寻求商业合作的探索 |
一、 《中国国家地理》的广告发展历程 |
二、 扩展附加服务 谋求最大效益 |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文本呈现与传播样态 |
第一节 《中国国家地理》的文本呈现 |
一、 地理空间的媒介再现 |
二、 《中国国家地理》文本呈现的类型 |
三、 《中国国家地理》文本呈现的特点 |
第二节 独具特色的传播样态 |
一、 集中呈现 |
二、 深度解读 |
三、 科学引领 |
四、 对比拷问 |
五、 创新视界 |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国家地理》与同类杂志的比较 |
第一节 《中国国家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比较 |
一、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与美国《国家地理》 |
二、 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诞生 |
三、 《中国国家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差异 |
第二节 《中国国家地理》与《华夏地理》的比较 |
一、 选题类型的差异 |
二、 阐释角度的差异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6)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1912-195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与研究现状 |
三、研究资料、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早期工程技术群体的演进 |
第一节 西"工"东渐:知识与技术的进入 |
一、近代"工程"与"工程师"在西方的出现 |
二、近代工程学知识与技术传入中国 |
第二节 新式学校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 |
一、西式学校与中国早期工程教育 |
二、洋务学堂与本土技术人员的培养 |
第三节 留学生与中国近代工程师群体 |
一、留美幼童与第一批近代工程师 |
二、庚款、稽勋留美生与近代工程师的培养 |
三、留日、留欧学生与近代工程师群体的壮大 |
第二章 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中华工程师学会时期 |
一、中华工程师学会成立 |
二、学会早期快速发展及原因分析 |
三、学会走向衰落 |
第二节 中国工程学会时期 |
一、中国工程学会在美成立 |
二、学会移归国内后会务之发展 |
第三节 中国工程师学会统一时期 |
一、两会合并之经过 |
二、合并后会务之进步 |
三、学会抗战之准备 |
第四节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工程师学会 |
一、中国工程师学会在大后方 |
二、沦陷区的"中国工程学会" |
三、战后短暂恢复与走向尾声 |
第三章 中国工程师学会的组织与运作 |
第一节 学会的组织与制度 |
一、学会组织架构的演变及影响 |
二、学会组织制度研究:以入会资格和选举权利为中心 |
第二节 学会的领导群体 |
一、学会领导群体特点分析 |
二、关键人物的努力及影响 |
第三节 制衡学会发展的经费问题 |
一、学会经费来源分析 |
二、收支状况及其影响 |
第四节 年会与学会社会功能的发挥 |
一、从"会员大会"到"学术年会" |
二、年会社会功能的发挥 |
第四章 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历史贡献 |
第一节 工程学研究与工程知识普及:以期刊为中心 |
一、工程学研究的载体:《工程》 |
二、工程知识普及的推手:《工程周刊》 |
第二节 工程教育与工程人才的培养 |
一、工程教育体制之检讨及对当局之影响 |
二、工程教育之施行与工程人才之培养 |
第三节 工程学术与技术规范的明确 |
一、工程名词的编译与审定 |
二、工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
第四节 工程技术突破的尝试:材料试验 |
一、早期材料试验委员会之工作 |
二、材料试验所与国产建筑材料展览会 |
结论 |
附录 |
征引文献要目 |
后记 |
(7)抗战时期西南地区社会生活研究 ——以《旅行杂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特色 |
四、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旅行杂志》及其史料价值 |
第一节 《旅行杂志》的创刊 |
第二节 《旅行杂志》的内容与特色 |
第三节 《旅行杂志》的发展历程 |
第四节 《旅行杂志》的史料价值 |
第二章 抗战时期西南地区的基本生活形态 |
第一节 衣着 |
第二节 饮食 |
第三节 居住 |
第四节 行止 |
第三章 抗战时期西南地区的文教科技生活 |
第一节 科学技术 |
第二节 新式教育 |
第三节 书报、杂志及学术 |
第四章 抗战时期西南地区的休闲娱乐生活 |
第一节 公园 |
第二节 电影 |
第三节 茶馆 |
第四节 旅行 |
第五节 其它 |
第五章 对抗战时期西南地区社会生活的思考 |
第一节 抗战时期西南地区社会生活的变迁 |
第二节 抗日战争的客观推动 |
第三节 新旧混杂 中西捏合 |
第四节 差距严重突出 |
第五节 进步中存在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张謇农业现代化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的理论方法及主要内容体系 |
四、结论与创新 |
第一章 张謇农业现代化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国内时局变化中的张謇 |
第二节 中日农业现代化不同进程比较中的借鉴 |
一、中日农业现代化的不同背景 |
二、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 |
三、资本主义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 |
第三节 欧美的农业现代化对张謇的启发 |
第二章 张謇农业现代化的思想体系 |
第一节 大农业观下的农业现代化思想 |
一、大农业观 |
二、农业现代化思想概括 |
第二节 科教兴农的实践与探索 |
一、张謇的农业教育思想 |
二、推广农业科技 |
三、兴办农业教育 |
第三节 农业现代化思想特征与发展模式 |
一、思想与实践的统一 |
二、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
三、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科技的进步 |
第三章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集团化趋势 |
第一节 通海垦牧公司的兴衰与性质 |
一、创立与发展 |
二、结局与原因 |
三、通海垦牧公司之性质 |
第二节 棉铁主义主张与实践 |
一、成立公司 |
二、兴修水利 |
三、改良棉种 |
四、开拓市场 |
五、推广植棉 |
第三节 集团化发展趋势 |
一、多项不同的实业合资经营 |
二、集团化公司兼营多种项目 |
三、生产与销售联结的经营思想 |
四、集团内各企业的关联 |
五、集团化模式的特色 |
第四章 农业现代化起步中的产业化经营 |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思路 |
一、利国利民的经营目的 |
二、集资经营的途径 |
三、经营的项目和区域 |
四、经营管理思想 |
五、按劳付酬的分配制度 |
六、科学技术的运用 |
七、经营体制和相关事业 |
八、产业化经营与市场竞争 |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的保障体系 |
一、经营的资本保证 |
二、农工商一体化的经营系统 |
三、产品销售的渠道 |
四、政策法规的保护 |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发展积累的经验 |
一、增强竞争实力 |
二、多形式的产业体制 |
三、建立健全政策法规 |
第五章 现代化农业资本运作方式 |
第一节 筹集资本的思路 |
一、明确筹集资本的宗旨 |
二、消除筹集资本的障碍 |
三、开拓筹集资本的渠道 |
第二节 股份制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三节 农村金融组织与农垦事业 |
第六章 农业现代化中的垦区土地制度 |
第一节 租赁关系 |
第二节 土地流转 |
第三节 人口流动 |
第七章 农业现代化中的地方自治 |
第一节 村落主义与地方自治 |
一、地方自治与村落主义的同一性 |
二、以地方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为中心 |
三、张謇在地方自治中的矛盾心理 |
四、地方自治中的权利争取 |
五、地方自治与社会改革思想 |
第二节 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与分析 |
第三节 地方自治组织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
第八章 张謇农业现代化事业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张謇事业的理论概括 |
一、人本主义思想 |
二、农工商关系与国际市场竞争 |
三、农民的素质和农业科技 |
四、农业与政治的关系 |
五、农业与法制的关系 |
第二节 张謇事业的实践总结 |
一、改革旧的土地制度,建立新的管理体制 |
二、农工商一体化经营的实践 |
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科学技术应用 |
四、建立小城镇:农业现代化的聚焦点 |
五、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农民素质的提高 |
第三节 张謇事业的现实意义 |
一、寻求最能促进社会发展的生产方式 |
二、探索科学技术应用的客观规律 |
三、发展农业商品经济的有效途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贵州企业公司研究(1939-1949)(论文提纲范文)
第—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此题的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及其研究方法 |
五、关于资料的几点说明 |
第二章 成立过程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吴鼎昌的社会经济思想 |
第三节 筹备与成立 |
第三章 各主要下属单位的组建和其前期业务的发展壮大 |
第一节 初创阶段(1939.6——1940.1) |
第二节 调整阶段(1940.初——1941.秋) |
第三节 鼎盛阶段(1941年.秋——1943.底) |
第四节 前期业务迅速发展壮大的原因初探 |
第四章 资本构成、筹资途径、投资特点及经营机制与策略 |
第一节 资本构成 |
第二节 筹资途径 |
第三节 投资特点 |
第四节 经营机制 |
第五节 其它经营策略与措施 |
第五章 管理体制 |
第一节 严密的组织系统 |
第二节 颇具活力的领导决策机制 |
第三节 以“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为标的的各种人事制度 |
第四节 企业文化 |
第五节 财务制度 |
第六章 走向衰落的贵州企业公司 |
第—节 抗战胜利前后的贵企公司 |
第二节 内战时期之概况 |
第三节 人民政府的接管 |
第七章 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余论 |
附图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后记 |
四、《林业勘查设计》征稿启事(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陕西省政研究(1927-1937)[D]. 王力. 河南大学, 2020(02)
- [2]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研究[D]. 费丽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美国加州森林大火的反思和启示[J]. 陈宏刚. 森林防火, 2019(03)
- [4]腾冲:一个内陆边疆县的近代变迁研究(1902-1949)[D]. 梁建. 南京大学, 2016(08)
- [5]《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D]. 罗融融. 暨南大学, 2014(03)
- [6]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1912-1950)[D]. 房正. 复旦大学, 2011(12)
- [7]抗战时期西南地区社会生活研究 ——以《旅行杂志》为中心[D]. 贾林东. 西南大学, 2011(10)
- [8]张謇农业现代化思想与实践研究[D]. 从卫兵.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5)
- [9]贵州企业公司研究(1939-1949)[D]. 莫子刚. 四川大学,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