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综合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皮肤梭形细胞肿瘤多学科精准诊疗团队,陈骏,孙笛,饶娅敏,郑海燕,龚霞,徐慧[1](2021)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多学科诊治实施规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专家共识(2020年版)》文中研究说明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发生于皮肤及皮下组织的低度恶性软组织肉瘤。极高的误诊率常常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而错误的治疗方式导致了极高的手术复发率。传统扩大切除手术需要在肿瘤周边扩大3~5 cm,巨大的组织缺损增加了手术的难度,患者也难以接受。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多学科诊治学组的支持下,皮肤梭形细胞肿瘤多学科精准诊疗团队开展了规范化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综合诊治的推广应用,采用改良Mohs显微描记手术的方法,切净肿瘤的同时,保留尽可能多的正常组织,并由此形成了《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多学科诊治实施规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专家共识》。
唐海波,梁亮,曹颖颖,周凡琦,王启辉,张丽峰,冷静[2](2021)在《一例瑶山亚种树鼩自发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诊断》文中研究指明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ts, DSFP)是一种皮肤恶性肿瘤。建立对应的肿瘤相关动物模型对于研究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发生机制及开发对应防治方法非常重要。论文报告了1例瑶山树鼩自发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该树鼩瘤细胞主要由梭性细胞构成,呈束状、车辐状或席纹状排列,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多见,局灶伴有钙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瘤细胞Vimentin弥漫阳性、ki-67瘤细胞低比例阳性、CD31和CD34血管呈阳性,诊断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研究结果不仅为树鼩的自发肿瘤提供背景依据,有利于掌握树鼩自发肿瘤的基本形态特点和规律,也为进一步建立树鼩的肿瘤模型和探索肿瘤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
贾姝颖,解添松,周良平,周正荣,陈雷[3](2021)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影像学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总结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并分析2020年2月—2021年5月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的21例DFS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21例DFSP患者中初次就诊者13例,复发者8例(其中转移者2例)。初诊及复发者中20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多发病灶。病灶位于皮下软组织19例,其中发生于躯干部12例,头颈部2例,四肢5例;2例转移者中1例病灶位于纵隔及肺部(多发),1例位于脊柱。行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16例,其中增强CT检查9例;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5例,均为增强MRI检查。CT平扫表现为等或低密度灶(与邻近肌肉组织相比),MRI扫描中T1加权成像(T1-weightedimaging,T1WI)均呈与肌肉组织类似等信号灶,T2加权成像(T2-weightedimaging,T2WI)均可见低信号成分,CT及MRI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均呈均质或不均质且持续强化。结论:DFSP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对该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周剑烽,王铁君[4](2021)在《异时性鼻咽癌、背部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和外耳道癌三重癌一例》文中指出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neoplasms,MPMNs)是指人体内单个或多个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原发癌。多原发癌可出现三重癌、四重癌甚至六重癌,其发病率依次呈逐渐降低趋势,二重癌最常见[1]。本文报道1例外耳道癌、鼻咽癌和背部皮肤纤维肉瘤三重癌患者经综合治疗后取得满意疗效的经过,并讨论多重癌的发病机制及诊疗标准。
靖长友[5](2021)在《第一部分: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单中心254例患者临床病理及治疗分析 第二部分:基于TMT技术对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蛋白组学的初步探究》文中认为背景与目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属于一种相对不常见的、低度恶性的软组织肉瘤,复发率及误诊率都很高,很少转移。有时DFSP可以发生纤维肉瘤样改变,形成纤维肉瘤样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Fibrosarcomatous DFSP,FS-DFSP),FS-DFSP 非常容易转移,预后比较差。目前国内对于该疾病的临床报道仍然比较少见。本研究的目的是描述DFSP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治疗效果,以及分析复发和转移的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从1999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DFS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对肿瘤的发病部位、发病年龄等临床特征以及病理学特征进行描述性研究,同时对患者的复发、转移进行分析,研究的终点事件是重大疾病相关临床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本研究共搜集25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39例,女1 15例。DFSP诊断的平均年龄为38.4±12.3岁(范围:12-69岁),其中188例(74.0%)年龄在20-50岁之间,19例(7.5%)年龄≤20岁,47例(18.5%)年龄>50岁。肿瘤的发病部位主要在躯干,其次是上肢和下肢,分别为132例(52.0%)、55例(21.7%)和48例(18.9%)。有248例病理类型为经典型DFSP(Classical DFSP,C-DFSP),6例为罕见的FS-DFSP。经我院病理会诊发现,有49例患者在外院局部切除术后切缘阳性,有79例经我院术后病理证实肿瘤残留。共有211名患者的随访数据可供分析,平均随访时间为38(1-196)月。扩大切除术(Wide-local Excision,WLE)后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97.1%。与局部切除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WLE治疗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显着降低(2.9%VS 37.7%;p<0.001)。FS-DFSP的远处转移率(66.7%[n=4]VS 2.0%[n=4];p<0.001)和死亡率(50.0%[n=3]VS 1.5%[n=3];p<0.001)明显高于C-DFSP。本组共8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远处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肺(n=8);总体远处转移率为3.8%(8/211),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87.5%(6/8),3年生存率为25%(2/8)。WLE后辅助放疗在提高肿瘤的无复发生存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多因素分析发现转移是WLE后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p=0.042)。单因素分析显示局部复发的主要因素和病理类型有关(χ2=6.443,p=0.011);FS-DFSP 比C-DFSP 更容易出现转移(χ2=19.522,p<0.001)。结论:DFSP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软组织肿瘤,罕见转移。局部切除后肿瘤的复发率较高,WLE是减少DFSP复发的有效方法。FS-DFSP的转移率明显高于C-DFSP,且预后比较差。WLE后局部的复发和转移主要和病理类型有关,辅助放疗不能提高肿瘤的无复发生存率。背景与目的:DFSP属于一种不常见的、伴有局部侵袭性的皮肤软组织肉瘤,发病率约为1/100,0000。虽然DFSP在组织形态学以及分子遗传学有一定的特征性,但由于组织学分型种类多,免疫组学尚缺乏特异性的蛋白分子。目前多数文章报道DFSP的发病机制与PDGFB、COL1A1两者产生融合基因有关,但是却很少有研究从差异蛋白组学的方面探寻该病的复发机制。本研究的目的通过对复发DFSP的肿瘤和瘤旁正常组织的蛋白组学差异分析,寻找能够引起DFSP复发的差异蛋白,并为DFSP的治疗,尤其是靶向药物的应用提供更多的研究证据。方法:采用定量蛋白质组学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TMT)标记技术对3例复发DFSP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进行蛋白组学检测,并对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差异表达蛋白筛选(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差异表达蛋白的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差异表达蛋白的GO注释富集分析(GO Annotation Enrichment Analysis),差异表达蛋白的KEGG注释(KEGG Pathway Analysis),差异表达蛋白的PPI网络构建分析(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 Analysis),并通过GEPIA(Gene Expression Profil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数据库分析差异基因与PDGFB、COL1A1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本研究中共筛选出377个差异蛋白,其中246个上调蛋白,131个下调蛋白。通过GO数据库匹配,结果差异蛋白参加的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的条目有801个,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的条目1 12个,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CC)的条目174个。在BP方面,差异蛋白在mRNA的加工、RNA的剪接、以及有机化合物的代谢过程等发挥显着作用。在MF方面,差异蛋白在RNA的结合、核酸的结合、有机化合物的结合、蛋白质的结合等方面发挥显着作用。在CC方面,主要在细胞器形成方面发挥显着作用。KEGG分析显示差异蛋白参与了 18条信号通路,其中映射到剪接体通路差异表达蛋白数量最多。PPI网络分析连接度最高的10个基因分别是POLR2A、NCBP1、SF3B1、SNRPE、SNRPD1、SRSF1、SF3B3、PRPF31、POLR2I、HNRNPU。其中 POLR2A互作的基因/蛋白最多为39个(p=0.04073)。通过GEPIA数据库验证连接度最高的前10个差异蛋白基因,其中和COL1A1/PDGFB具有相关性的基因是POLR2A、SNRPE、SNRPD1、SF3B3、POLR21、SF3B1。结论:TMT定量蛋白组学标记技术能够筛选出DFSP肿瘤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蛋白。差异蛋白在DFS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参与多种代谢通路,而POLR2A可能在DFSP的复发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
王传彬,韦超,李乃玉,林婷婷,吴瑶媛,高飞,董江宁[6](2021)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CT和MRI表现》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CT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DFSP患者CT及MRI影像资料,分析其肿瘤的发病部位、病灶起源、病灶大小及数量、病灶生长方式及形态、密度与信号、强化模式以及与邻近结构关系等影像学特征。结果:12例DFSP患者的发病部位中发生于躯干7例(占58.3%),四肢3例(占25%),头颈部2例(占16.7%),共33个病灶。病灶起源于皮下纤维组织1例,起源于皮肤11例;病灶的平均直径(2.76±0.82)cm。病灶生长方式和形态中以膨胀性生长为主的病灶27个,表现为类圆形或浅分叶状;以浸润性生长为主的病灶6个,表现为扁平状或深分叶状。CT平扫均呈等-稍低密度;MRI的T1WI均呈等低信号,T2WI均呈稍高信号,T2WIFS及DWI序列均呈明显高信号。2例DFSP患者行CT增强后均呈中等度以上渐进性强化,3例行MRI增强后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内均可见索条状差强化区。3例累及浅筋膜深层及周围脂肪,可见"筋膜尾征";2例悬吊于皮肤外,表现为"悬吊征",4例为多结节融合改变,表现为"多结节征"及"子结节外突征"。结论:DFSP好发于躯干及四肢,CT平扫密度与MRI信号均与肌肉相仿,T2WI-FS及DWI序列呈明显高信号,病灶内常见低信号纤维成分,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
陈宸,饶向婷,石芬,刘蒙,苏正,张金明,梁伟强[7](2021)在《髂腹股沟皮瓣修复中下腹壁及腹股沟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切除术后缺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应用髂腹股沟皮瓣修复中下腹壁、腹股沟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扩大切除术后缺损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分析2011年11月—2018年10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9例腹股沟或中下腹壁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资料,男5例,女4例,年龄27~60岁,平均44.3岁。肿物扩大切除术后缺损面积为9.5 cm×10.5 cm~15.0 cm×18.0 cm,髂腹股沟皮瓣大小为6.0 cm×11.0 cm~8.0 cm×15.0 cm,分别应用轴型皮瓣、V-Y推进皮瓣的方式修复缺损;9例患者中应用单侧髂腹股沟皮瓣5例,双侧髂腹股沟皮瓣联合皮瓣2例,髂腹股沟皮瓣联合阔筋膜张肌皮瓣1例,髂腹股沟皮瓣联合股前外侧皮瓣1例。术后观察皮瓣存活及缺损的修复情况,对肿瘤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全部移植的皮瓣均能覆盖全部受区创面,供区能直接缝合。除1例的髂腹股沟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予二期行清创及全厚皮片移植修复伤口外,其余移植的皮瓣均血运良好,伤口一期愈合。全部患者术后随访1.0~8.5年,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局部外形良好、感觉无异常。结论中下腹壁或腹股沟区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扩大切除术后缺损较大且深在,大部分病例均可应用单侧或双侧带蒂髂腹股沟皮瓣进行创面的修复,该皮瓣血运确切,手术操作简单、耗时少,安全可靠,术后外形满意,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冯海霞,顾龙,冯卫华,王唯伟,安丽华[8](2019)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影像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的CT、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FSP患者资料,就其影像及病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5例位于皮肤或皮下脂肪内,1例位于浅筋膜下,其中发生于盆壁4例,腹壁4例,头颈部3例,大腿3例,乳腺1例,阴囊1例;8例呈类圆形,7例呈不规则形,其中6例合并子结节外突征,1例呈梭形,病灶最大径2.9~10 cm,平均5.6 cm,肿瘤边界均欠清;4例CT平扫呈均匀低密度,CT值约为23~37 HU,其中1例增强扫描呈较明显强化;T1WI上,11例呈稍低信号,1例呈等信号;T2WI上,4例呈均匀高信号,8例呈混杂高信号,7例呈DWI高信号,增强扫描5例呈不均匀明显强化;肿瘤具有侵袭性,其中14例见"脂肪尾征",12例见"皮肤尾征",10例见"筋膜尾征";镜下见梭形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呈席文状排列,在真皮、皮下组织内浸润生长,其中1例肿瘤实质内见黏液样基质区,1例伴有纤维肉瘤样变区,1例肿瘤两者兼有,免疫组化CD34均呈阳性。结论:DFSP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为术前定性及手术方式制定提供参考,最终确诊仍依赖病理。
段梦莹[9](2019)在《手术加浅层X线放射联合光动力治疗瘢痕疙瘩复发率的临床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瘢痕疙瘩是由于伤口愈合异常而产生的皮肤组织的过度增生。尽管正在进行研究和假设,但这种疾病的确切原因仍不清楚。瘢痕疙瘩以缺乏标准化治疗和高复发倾向而闻名。尽管治疗方法多样,均未有满意疗效。目前较为经典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加浅层X线。近年来,光动力成为治疗皮肤肿瘤的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特别适合于增生活跃的皮肤恶性肿瘤细胞,而瘢痕疙瘩亦是良性增生性疾病,细胞生物学特性与肿瘤类似,所以光动力疗法也可用于治疗瘢痕疙瘩。目的为探索光动力在治疗瘢痕的应用价值,对手术加浅层X线放射联合光动力治疗与手术加浅层X线治疗瘢痕疙瘩复发率进行评估比较。方法研究中选取60名瘢痕疙瘩患者,分为手术加浅层X线放射联合光动力治疗组(n=30)及手术加浅层X线放射治疗组(n=30)。光动力组在浅层X线放射治疗一周后使用20%5-氨基酮戊酸(5-ALA)敷于患处,4小时后进行红光照射,照射约20分钟,每周一次,共四次。应用国际通用的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所有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的瘢痕情况。从色泽(M)、血管分布(V)、厚度(H)、和柔软度(P)等4个方面对瘢痕进行描述性评估。分别比较每组的VSS评分,并将两组VSS评分变化值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加浅层X线放射治疗组和手术加浅层X线放射后再联合光动力治疗组治疗前后VSS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且治疗后VSS明显降低。但两治疗组的VSS变化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光动力疗法可以作为经典的手术加浅层X线放射治疗这一瘢痕疙瘩治疗方案的有益补充,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局部复发率。
项春[10](2018)在《两种植皮固定方法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治疗中的效果比较》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移植皮片固定方法在修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术后创面中的效果比较。方法回顾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整形外科自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手术的23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患者病灶切除术后创面行植皮+VSD(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其余12例患者病灶切除术后创面行传统打包植皮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种处理方法的不同治疗效果。结果11例行植皮+VSD治疗的患者中,1例术后出现局部感染经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术后8-10天去除VSD装置后见皮片均全部成活,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经换药治疗后创面完全愈合,外观良好。12例行传统打包植皮治疗患者中,2例术后出现局部感染经治疗后好转,4例出现皮片局部坏死,经换药治疗后好转。结论采用植皮+VSD方法封闭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术后创面,能最大限度扩大手术切除范围,减少供皮区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皮片成活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随访至今未发现增加肿瘤复发率。
二、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综合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综合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多学科诊治实施规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专家共识(2020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 |
2 DFSP的诊断 |
2.1 临床表现 |
2.2 超声学诊断 |
2.3 影像学诊断 |
2.4 病理学及分子诊断 |
2.4.1 组织病理学 |
2.4.2 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病理学 |
3 分期评估 |
4 DFSP的治疗 |
4.1 外科治疗 |
4.2 靶向治疗 |
4.3 放射治疗 |
4.4 治疗的选择 |
5 随访 |
(2)一例瑶山亚种树鼩自发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血液肝功能、肾功能及血常规等检查 |
1.2.2 组织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 |
2 结果 |
2.1 发病树鼩整体形态及剖检病变 |
2.2 组织形态结构变化 |
2.3 肿瘤组织免疫组化结果 |
2.4 发病树鼩血常规及生化检测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3)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影像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仪器与方法 |
1.2.1 CT检查 |
1.2.2 MRI检查 |
1.2.3 病理学检查 |
1.3 图像分析及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病灶所在部位、形态、径线 |
2.2 CT表现 |
2.3 MRI表现 |
2.4 病理学检查结果 |
3 讨论 |
(4)异时性鼻咽癌、背部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和外耳道癌三重癌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
2 讨论 |
(5)第一部分: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单中心254例患者临床病理及治疗分析 第二部分:基于TMT技术对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蛋白组学的初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单中心254例患者临床病理及治疗分析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方法和材料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TMT技术对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蛋白组学的初步探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基金资助 |
在读期间发表英文文章情况 |
文献综述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CT和MRI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仪器设备 |
1.3 检查方法 |
1.4 观察与评价指标 |
2 结果 |
2.1 病理结果 |
2.2 发病部位及病灶起源 |
2.3 病灶大小及生长方式和形态 |
2.4 CT及MRI密度及信号特点 |
2.5 CT及MRI增强特点 |
2.6 病灶与邻近结构关系 |
2.7 典型病例分析 |
3 讨论 |
3.1 DFSP的影像学表现 |
3.2 鉴别诊断 |
4 结论 |
(8)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影像表现及其病理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材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图像分析 |
2 结果 |
2.1 病灶部位、形态、大小及边界 |
2.2 影像表现 |
2.3 病理表现 |
3 讨论 |
3.1 临床及病理特点 |
3.2 影像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
3.3 鉴别诊断 |
(9)手术加浅层X线放射联合光动力治疗瘢痕疙瘩复发率的临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实验对象 |
光动力药物、方法、疗程 |
观察方法及评定标准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相关综述 |
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靶向药物伊马替尼治疗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诊治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参与撰写的文章及参加学术活动 |
致谢 |
(10)两种植皮固定方法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治疗中的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治疗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综合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多学科诊治实施规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专家共识(2020年版)[J].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皮肤梭形细胞肿瘤多学科精准诊疗团队,陈骏,孙笛,饶娅敏,郑海燕,龚霞,徐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12)
- [2]一例瑶山亚种树鼩自发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诊断[J]. 唐海波,梁亮,曹颖颖,周凡琦,王启辉,张丽峰,冷静. 动物医学进展, 2021(11)
- [3]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影像学特征分析[J]. 贾姝颖,解添松,周良平,周正荣,陈雷. 肿瘤影像学, 2021
- [4]异时性鼻咽癌、背部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和外耳道癌三重癌一例[J]. 周剑烽,王铁君. 实用肿瘤杂志, 2021(04)
- [5]第一部分: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单中心254例患者临床病理及治疗分析 第二部分:基于TMT技术对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蛋白组学的初步探究[D]. 靖长友.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6]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CT和MRI表现[J]. 王传彬,韦超,李乃玉,林婷婷,吴瑶媛,高飞,董江宁. 中国医学装备, 2021(04)
- [7]髂腹股沟皮瓣修复中下腹壁及腹股沟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切除术后缺损[J]. 陈宸,饶向婷,石芬,刘蒙,苏正,张金明,梁伟强.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1(03)
- [8]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影像表现及其病理基础[J]. 冯海霞,顾龙,冯卫华,王唯伟,安丽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09)
- [9]手术加浅层X线放射联合光动力治疗瘢痕疙瘩复发率的临床比较研究[D]. 段梦莹.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10]两种植皮固定方法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治疗中的效果比较[D]. 项春. 浙江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