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精确地推算有机化合物临界温度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靖宇[1](2018)在《移动床热解印刷线路板过程传热及产物特性实验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对于电子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购买力的增长,世界范围内电子废弃物快速产生。印刷线路板作为电子废弃物的核心部件,其产生量巨大,需要科学高效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回收。热解法处理对设备要求低,二次污染小。目前对利用热解法处理废弃印刷线路板进行了较多了研究,而多数为线路板热解机理研究,部分进行了固定床、回转窑或是其他密闭容器中的热解实验。采用移动床热解废弃印刷线路板的研究较少。本文利用移动床热解炉,进行了高温氮气流与线路板颗粒移动过程中,动态逆流换热条件下的热解实验。研究了不同进气温度和进料速率条件下,线路板颗粒移动和热解过程中的炉内温度分布和压力分布特性,并对产生的热解油进行了成分检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炉内料层最下部温度受进料速率变化的影响较小。增大线路板颗粒进料速率使炉内各位置的温度降低,且线路板颗粒与氮气的主要换热位置会向炉体下方迁移。炉内各位置温度及温度梯度会随着氮气进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主要换热位置会随着氮气流温度的升高而向炉体上方迁移。在氮气温度为350℃,流量为9.5 Nm3/h,线路板颗粒进料速率为1.5kg/h的工况下,单位质量线路板热解能耗最小,为2.75 MJ/kg,该热解能耗大于固定床热解能耗约37.5%。压力数据表明炉内主要换热区域位于料层高度1/23/4的位置,该区间温度范围是240350℃。热解油中最丰富的成分是苯酚、4,1-二甲基苯酚和4,4’-(1-甲基亚基)双酚。苯酚的含量与进气温度和进料速率呈明显的负相关,而对羟基联苯和3,4-二甲基-苯并呋喃-丙醇的含量比例与进气温度和进料速率呈正相关。
喻思[2](2018)在《芯片级封装LED荧光胶的制备及其老化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芯片级封装(Chip Scale Package,简称CSP)技术制备的LED主要具有封装尺寸小、材料及工艺成本低、散热效果好等优点。但是在制备CSP封装用的荧光胶时,会存在荧光粉分散不均匀、荧光粉易沉淀等现象,从而影响LED的发光效率,出现类似色斑现象。并且对于LED的封装材料而言,会存在易老化、脱落、裂化等现象,导致LED的失效。制备具有优异性能的荧光胶作为封装材料,对于推动我国LED的行业发展具有实际意义。本论文针对CSP封装用荧光胶中常出现的颗粒沉降、老化等问题进行了改性研究,同时对荧光胶老化性能进行表征和使用寿命预估研究。对实验样品主要进行了红外分析、核磁分析、粒径分析、SEM扫描、热机械分析(TMA)、动态力学分析(DMA)、热重分析(TGA)、流变分析、力学性能分析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最后通过高频阻抗分析仪测试了高温加速老化下荧光胶的介电性能。首先,以气相二氧化硅(SiO2)为荧光胶的填充材料,研究了SiO2含量对荧光胶中荧光粉沉淀现象的影响。结果发现:以1.5 wt%2 wt%的SiO2填充荧光胶时,对荧光粉的抗沉淀效果最佳,此时荧光粉的沉降速度为2.11×10-88 m·s-1,降低了约23.3%。使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SiO2的表面进行改性,可以使SiO2的平均粒径降低到6.422μm,降低了约46%。结合荧光胶在低应变下储能模量G’的分析和荧光胶的断裂面扫描图可以得出:SiO2经5 wt%的KH-570改性后填充荧光胶,其胶体中粉体粒子与硅橡胶的相容性更好,能更均匀的分布于硅橡胶内部,荧光粉的沉淀现象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其次,以自制乙烯基生胶、含氢硅油为基体材料,通过不同含量的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对其进行改性。测试表明,随着苯基硅树脂改性量的增加,硅橡胶的透光率和折射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透光率最高可达到98.9%,折射率可达到1.534;硅橡胶的热膨胀系数最低为2.69×10-44 K-1,降低了约30%。并且其G’最高可达到20.837 MPa,提高了约176%。通过120℃高温老化200 h的加速老化实验,发现经5 wt%-7 wt%的苯基硅树脂改性后的硅橡胶仍具有稳定的光学性能和热机械性能。然后,分别通过溶胶凝胶法和水解缩合法,对小分子有机硅树脂进行了嵌入Ti元素的改性。经溶胶凝胶法改性后,硅橡胶的透光率最高可达99.232%,折射率最高为1.56,热膨胀系数最低为2.41×10-44 K-1,初始热分解温度为304.8℃。设计正交实验确定水解缩合法最佳的改性方案为:7 wt%的TBT改性苯基乙烯基硅氧烷,在催化剂用量为0.9 wt%下90℃反应24 h可以取得较好的光学性能。得到的硅橡胶其透光率可以达到99.402%,折射率达到1.6,热膨胀系数为2.4×10-44 K-1,初始热分解温度高达314.7℃。通过高温老化(120℃,200 h)对比研究两种引入Ti元素的方法对硅橡胶光学性能和热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老化后两种引入Ti元素的方法均可以使硅橡胶的透光率保持在99%以上,经溶胶凝胶法改性后的硅橡胶折射率由1.56降低为1.55,热膨胀系数降低为2.35×10-44 K-1。而经水解缩合法改性的硅橡胶在老化前后折射率和热膨胀系数均保持不变,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并且经水解缩合法改性硅橡胶的储能模量G’在室温范围内有明显的提高,未改性前室温下硅橡胶的G’为7.55 MPa,经Ti元素改性后硅橡胶的G’为33.30 MPa,提高了约341%。最后,通过FT-IR和XPS两种方法表征,可以判断在老化过程中荧光胶的官能团变化和各元素的变化。从而推测出荧光胶的老化方式主要为侧基的氧化为主,在有氧和高温环境下,荧光胶中硅橡胶侧基上的甲基、乙烯基会发生氧化反应而进一步引起交联,从而导致材料交联硬化失去弹性及开裂。并且研究确定了以介电常数为上述改性前后硅橡胶老化性能的表征参数。这两种硅橡胶的介电常数随老化时间的变化均可以由Arrhenius方程(?)进行拟合。以透光率下降20%为CSP封装材料的使用临界,此时的介电常数亦为临界值。计算出改性前后不同温度下介电常数的临界值对应的老化时间,可以发现tc与1/T可以由一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其中未改性硅橡胶的tc与1/T拟合后,a值为-0.49355,b的值为1363.19 K,对应的老化活化能E为26.10 KJ/mol。经计算未改性硅橡胶在室温(25℃)下的使用寿命为12589 h,524 d。经Ti元素改性后硅橡胶tc与1/T拟合后,a值为1.90758,b的值为828.97 K,老化活化能E为15.87 KJ/mol,在室温(25℃)下的使用寿命为63095 h,2628 d。
杨应举[3](2018)在《燃煤烟气中汞多相氧化反应动力学与吸附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燃煤汞污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汞排放控制的关键科学问题在于深刻认识煤燃烧过程中控制汞形态转化的多相反应动力学及吸附机理。但是,迄今有关汞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的研究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还不能实现煤燃烧过程中汞形态转化的定量描述和准确预测,缺乏汞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的深入研究。因此,从原子水平揭示煤燃烧过程中汞的均相与非均相反应机理,建立汞的多相反应动力学模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均相反应动力学模型是多相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基础。首先建立了Hg/Br/Cl/C/H/O/N/S均相反应动力学模型,验证了均相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分析了均相反应过程中汞氧化的主要反应路径,揭示了多物质、多反应、多参数耦合对汞均相氧化的影响机制。动力学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发现高降温速率比低降温速率更有利于汞的氧化,因为高降温速率更有利于Cl和Br自由基的形成。HBr对Hg0的氧化比HCl更具有活性,因为HBr分解产生Br自由基比HCl分解产生Cl自由基更容易。Hg/X(X=Cl和Br)均相氧化的主要反应路径是一个两步反应过程:Hg+X+M=HgX+M和HgX+X2=HgX2+X。汞均相氧化的主要反应路径中,Hg0首先被X自由基氧化成HgX,HgX随后被X2进一步氧化成HgX2。模型能够定量地预测HCl、HBr浓度和降温速率对汞均相氧化的影响。实验表明飞灰中Fe2O3对汞具有催化氧化作用,但缺乏汞在Fe2O3表面上的非均相反应动力学研究。采用实验、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和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飞灰中Fe2O3表面上Hg/Cl非均相反应机理,提出了固体反应界面上活性位密度的计算方法,建立了Fe2O3表面上Hg/Cl非均相反应动力学模型。Hg0和HCl在Fe2O3表面上的吸附主要属于化学吸附。Fe2O3表面上HCl对Hg0的氧化遵循Langmuir-Hinshelwood机理,吸附态Hg0与HCl分解产生的活性氯物质发生反应。基于L-H机理,建立了一个包括8个不可逆非均相基元反应的动力学模型,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Fe2O3表面上Hg0氧化的主要反应路径:Hg0首先吸附在Fe2O3表面上形成Hg(s),Hg(s)与Cl(s)反应生成HgCl(s)。随后,HgCl(s)被进一步氧化形成HgCl2(s),HgCl2最后脱附到烟气中。溴化物添加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燃煤电厂汞排放控制技术。揭示了Fe2O3表面上Hg/Br非均相反应机理,建立了Fe2O3表面上Hg/Br非均相反应动力学模型,提出了温度系数的概念,阐释了反应温度对非均相汞氧化反应化学的作用机制。HBr在Fe2O3表面上的吸附属于分解吸附,产生的活性溴物质主要以Br-Fe化合物的形式存在。HgBr和HgBr2在Fe2O3表面上主要属于化学吸附,表面氧原子和铁原子为HgBr和HgBr2的主要吸附活性位。建立了一个包括17个不可逆非均相基元反应的动力学模型,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烟气中存在HBr时,Fe2O3催化Hg0氧化的主要反应路径是一个四步反应过程:Hg0→Hg(s)→HgBr(s)→HgBr2(s)→HgBr2。其中,HgBr(s)→HgBr2(s)是整个汞氧化过程的速控步骤。在100-150oC区间,促进机理对汞氧化的促进作用大于抑制机理对汞氧化的抑制作用,温度升高促进汞的氧化。在200-350oC区间,促进机理对汞氧化的促进作用小于抑制机理对汞氧化的抑制作用,温度升高抑制汞的氧化。模型能够定量地预测Fe2O3表面上HBr对Hg0的氧化。飞灰中未燃尽炭(Unburned carbon,UBC)对汞具有催化氧化作用,但缺乏UBC表面上不同烟气组分之间的竞争吸附机理。揭示了UBC表面上涉及不同烟气组分之间竞争吸附的Hg/Cl/Br非均相反应机理,建立了实际燃煤烟气中Hg/Cl/Br复杂体系、飞灰中多催化活性组分耦合的多相反应动力学模型。模型的均相反应机理包括352个基元反应,非均相反应机理包括38个不可逆基元反应。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验规模、中试规模和现场实验的实验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飞灰UBC和Fe2O3含量、烟气成分和降温速率等影响因素的影响。发现UBC对Cl具有较大的存储能力,能够在较宽的温度窗口范围内维持汞的氧化。飞灰中UBC含量较低时,UBC提供的活性位决定了汞的氧化效率;UBC含量较高时,烟气中HCl浓度决定了汞的氧化效率。含溴燃煤烟气中汞氧化的主要反应路径是一个两步反应过程:Hg0→StHgBr(s)→HgBr2。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含溴燃煤烟气中汞形态转化与分布规律。MnFe2O4尖晶石具有较高的汞吸附能力、可循环再生性能,是一种有前景的汞吸附剂,但汞在其表面上的吸附机理还不清楚。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揭示不同形态汞在MnFe2O4表面上的吸附机理,阐释Hg0与表面活性位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探究MnFe2O4表面上O2或HCl对Hg0氧化的非均相反应路径。Hg0、HgO、HgCl、HgCl2在MnFe2O4表面上的吸附属于化学吸附。Hg原子与表面Mn原子之间的轨道杂化和轨道重叠与MnFe2O4吸附剂较强的汞吸附能力紧密相关。HgO分子在MnFe2O4表面上具有较低的HOMO-LUMO能隙,表明MnFe2O4表面上形成的HgO分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Mn终端表面比Fe终端表面更有利于Hg0的吸附和氧化。MnFe2O4吸附剂表面上Hg/Cl氧化的主要反应路径是一个两步过程:Hg0→HgCl→HgCl2。其中,第一步反应是HCl对Hg0氧化的速控步骤。提出了基于HOMO-LUMO能隙的吸附剂筛选方法,为煤燃烧过程中汞吸附剂的分子设计和定向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本文提出的HOMO-LUMO能隙吸附剂快速筛选方法,采用低温溶胶-凝胶自燃烧合成法制备了CuxMn3-xO4尖晶石汞吸附剂。考察了CuxMn3-xO4尖晶石的脱汞性能和循环再生性能,揭示了吸附剂表面上Hg0吸附的微观反应机理。CuxMn3-xO4吸附剂在较宽的温度窗口范围内表现出优异的脱汞性能和可循环再生性能。CuxMn3-xO4吸附剂优异的脱汞性能与吸附剂表面上Jahn-Teller效应引起的电子移动环境紧密相关。吸附剂表面烟气流速小于16.9 cm/s时,Hg0吸附受质量扩散过程控制;烟气流速大于16.9 cm/s时,Hg0吸附受表面反应动力学控制。吸附剂再生过程中,吸附剂表面上Hg0的脱附过程是一个一阶脱附反应过程。CuMn2O4吸附剂表面上Hg0的吸附受化学吸附机理控制。CuMn2O4表面上O2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垒和反应热分别为13.9 kJ/mol和-77.7 kJ/mol。CuMn2O4吸附剂表面上气相HgO的形成经历三个反应步骤:Hg0吸附、Hg0氧化和HgO脱附。吸附态Hg0与表面化学吸附氧之间的双分子反应是CuMn2O4吸附剂表面上整个Hg0吸附-氧化-脱附的速控步骤。
王贝贝[4](2018)在《基于QSPR模型的化学品危险特性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数据是进行化工安全设计及风险评价的基础。目前,实验测试是获取化学品各类危险特性数据的主要方法,但该方法存在诸多的风险和局限性。因此,借助理论计算方法来实现对化学品危险特性的理论预测迫在眉睫。Quantitativ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QSPR)是根据物质性能和分子结构紧密相关的原理,来寻求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间的内在定量关系。如果可以实现通过构建QSPR模型来预测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减少人力财力物力消耗的前提下,为化工设计、风险评价提供可靠准确的物性参数,解决数据缺乏的问题。同时,在新的化学品未合成之前,就可以利用已构建的QSPR模型,由目标物质的结构来判断该物质是否具备预期的性质,进而缩短合成时间,减少探索频次。本文基于QSPR研究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纯净物的自加速分解温度、最小点火能以及混合物的燃烧极限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内在定量关系,针对不同的性质分别成功构建了 QSPR预测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了必要的验证和评价,讨论了所建模型的应用域。在纯净物自加速分解温度的QSPR研究中,基于原子类型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lectrotopological state indices for atom type,ETSI)和 Gaussian 09 软件计算两种分子描述符,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两种建模方法,共构建了 4个QSPR模型。其中基于ETSI的MLR模型的相关参数与验证标准相比,多项参数不满足要求,则舍弃,不做进一步的研究;基于ETSI的SVM模型,虽然其相关参数全部满足要求,但残差图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依然不合格。基于Gaussian 09软件计算的MLR及SVM模型均满足要求。其中,SVM模型的拟合能力、稳定性及预测能力均优于MLR模型,但SVM模型为黑箱模型,MLR模型给出了明确的数学表达式,在应用过程中更加便捷。总之,上述两个模型均具有满足标准的拟合能力、稳定性及预测能力,在应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在纯净物最小点火能的QSPR研究中,基于ETSI和Gaussian 09软件计算两种分子描述符,分别采用MLR和SVM两种建模方法,共构建了 6个QSPR模型。其中,基于ETSI的MLR和SVM模型(61个样本,23种原子类型)的相关参数与验证标准相比,均不满足要求。接下来分析了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并重新构建了模型。新构建的基于ETSI的MLR及SVM模型的相关参数与验证标准相比全部满足要求,准确度都较高。其中,SVM模型稳定性略优于MLR模型,但MLR模型预测能力更强。这两个模型最大的优点是计算简单,成本低,但缺点是应用范围相对较小。基于Gaussian 09软件计算的MLR及SVM模型的相关参数与验证标准相比也全部满足要求,证明了基于Gaussian 09软件计算的分子描述符的优越性,其中MLR模型的稳定性最优,但SVM模型的预测能力最强。总之,上述四个模型均具有合格的拟合能力、稳定性及预测能力,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在混合物燃烧极限的QSPR研究中,首先采用Gaussian 09软件计算了纯净物的分子描述符,进而通过摩尔质量百分比加权的方法,计算了混合物的分子描述符,分别针对燃烧下限及燃烧上限构建了 MLR和SVM模型。同时,为了确保混合物QSPR模型验证的全面性与可靠性,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分别采用了“去除点”(Points out)、“去除混合物”(Mixtures out)以及“去除化合物”(Compounds out)的样本集划分方法。在对混合物燃烧极限MLR模型的验证过程中,燃烧下限的“Compounds out”模型的(R2-R02)/R2等于0.136,燃烧上限的“Mixtures out”模型的(R2-R02)/R2等于0.262,不符合要求,所以MLR建模失败。在SVM模型的验证过程中,燃烧下限和燃烧上限的“Points out”模型、“Mixtures out”模型以及“Compounds out”模型的参数全部满足要求。其中“Points out”模型与“Mixtures out”模型均具有非常优越的拟合能力、内部稳定性以及外部预测能力,外部验证最为严格的“Compoundsout”模型也远远超过了验证标准,表明了 SVM模型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应用该模型时,不需要知道纯净物的燃烧极限,只需要知道构成混合物的纯净物的分子结构及其比例即可。最后,基于上述准确、可靠的QSPR模型,并结合文献中可查阅到的成熟QSPR 模型,采用 C#(C sharp)语言,通过 Microsoft Visual Studio(VS)2015软件,设计、开发出了化学品危险特性QSPR预测软件,实现了 QSPR预测方法的软件化。同时,随着QSPR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可不断补充更新新的QSPR模型,逐步形成化学品结构与危险特性参数之间的QSPR预测模型的数据库,相关人员可快速简便地从该数据库获取化学品危险特性参数,从而为化工工艺安全设计、风险评估、化学品安全运输及贮存提供依据,使得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王璐[5](2018)在《超声波辅助石油炼制废催化剂除油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铝基石油炼制加氢脱硫废催化剂中含有钼、镍、钒等稀贵金属,其含量远高于天然矿物,是提取钼的重要二次资源。对废催化剂中的钼进行综合回收利用,不仅能缓解稀贵金属资源日益缺乏的现状,同时有利于减小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本文针对加氢脱硫废催化剂现有处理方法存在的不足,开展了超声波辅助乙醇除油-微波焙烧-超声波辅助浸出钼的工艺研究,着重对除油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和热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获得了超声波-微波协同强化作用提高钼回收率的内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对废催化剂进行了超声波辅助乙醇除油的工艺研究。在单因素条件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法系统的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废催化剂除油率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与模型拟合结果相吻合,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超声温度55oC,超声时间2 h,超声功率600 W,液固比5:1,在此条件下废催化剂的除油率达到了99.8%,而未采用超声波辅助所得到的除油率仅为81.86%,这充分证明了超声波除油的有效性。对废催化剂的热解特性和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分别在空气和氮气的不同气氛下的不同升温速率的热解曲线,并对热解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废催化剂油质挥发分解的主要温度区间为200-450oC,金属硫化物氧化过程的主要温度区间为350-600oC。采用非模型、模型和主曲线法对除油阶段进行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表明除油反应动力学模型符合三维扩散和化学反应模型。采用微波氧化焙烧并利用超声波辅助Na2CO3溶液浸出用以强化浸出率,对除油废催化剂中的钼进行回收。考察了超声温度、反应时间和超声功率对钼浸出率的影响,当超声温度为65oC、时间为2 h、功率为700 W时,除油废催化剂中钼的浸出率达到98.18%,并利用常规管式炉焙烧15 min,相同浸出条件下做对比实验,得出浸出率仅为61.55%,而延长常规焙烧时间至2 h,浸出率为96.02%。这充分证明了微波的高效性。利用XRD、XRF、化学滴定、接触角测量、GC-MS、SEM、XPS等对样品进行了分析,着重对除油、焙烧和浸出前后废催化剂中钼、钴、硫等元素的赋存形式和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废催化剂通过超声波辅助除油,可以有效的避免难溶物Co Mo O4生成,因而有效地提高了钼的浸出率。
章婷,赵春林,乐弦,贾欢欢,向军辉[6](2018)在《气凝胶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气凝胶连续的纳米多孔网络结构使得其具备很多独特的性能。气凝胶种类繁多以及制备方法的多样性、广泛的应用前景等使得其成为当今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从气凝胶的种类出发,通过论述各类气凝胶的制备工艺、性能及其应用前景来介绍气凝胶的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目前气凝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主要研究发展方向。
蒋勋[7](2017)在《低品位余热利用过程控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面对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利用朗肯循环回收余热能够有效减少工业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正在研究利用CO2做工质,通过跨临界循环的方式回收低温余热,这样既能实现能源回收利用,又能做到保护环境。论文首先对CO2跨临界循环模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利用Aspen HYSYS仿真软件搭建了包括蒸发器、膨胀机、工质泵和冷凝器主要部件的CO2跨临界循环过程模型。在某一额定工况下,研究了不同工作参数下,跨临界循环系统性能的变化情况。论文基于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通过合理的简化假设,建立了CO2跨临界循环过程中关键部件,蒸发器、膨胀机、工质泵和冷凝器的模型,并根据各部件之间的关系,将它们连接成面向控制的CO2跨临界循环余热利用系统的动态模型。为了充分利用低温余热,论文提出了两种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案。其一,针对系统中多变量耦合的问题,研究了前馈解耦算法,并利用粒子群算法对解耦系统的PID控制器参数进行了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良好的设定值跟踪和抑制扰动的能力。其二,利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与PI控制器结合,设计了基于CO2跨临界循环余热利用过程的多变量控制系统。通过matlab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控制方案可以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和抗干扰能力。
朱婧[8](2016)在《固体和超(亚)临界流体体系的相平衡研究》文中指出基于超(亚)临界流体溶解能力强、扩散系数大和粘度小的特性,超(亚)临界流体技术被广泛用于诸多领域。其中,超(亚)临界流体体系的相平衡数据和相平衡模型是实现超(亚)临界流体技术工业化的重要基础,而目前这一部分的研究还比较匮乏。本文分别对固体芳香烃衍生物和高分子聚合物在超(亚)临界流体中的相平衡进行了系统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可望促进超(亚)临界流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本文改进并完善了静态法实验流程,验证了动态法和静态法实验装置的可靠性,确定了实验条件;并利用动态法和静态法测定了芳香烃衍生物单质、混合物以及聚合物(多种分子量)在超(亚)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实验选用的溶剂为超临界CO2和亚临界R134a。在实验温度308 K,318 K和328 K下,测定了邻氨基苯甲酰胺、邻硝基苯甲酸及其混合物在超临界CO2和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度,在超临界CO2和亚临界R134a体系中的实验压力分别为10.0-21.0MPa和5.0-15.0 MPa;在实验温度313 K,323 K和333 K下,测定了聚乙烯醇(分子量为16000,47000,74800 g·mol-1)在超临界CO2和亚临界R134a的溶解度,在超临界CO2和亚临界R134a体系中的实验压力分别为9.0-18.0MPa和7.0-15.0MPa。本文测定的溶解度均未见报道。这些溶解度数据丰富了超(亚)临界体系数据库,为超(亚)临界流体技术工业化提供了数据支持。(2)考察了不同实验温度、实验压力、溶剂种类、聚合物分子量条件下,溶质的溶解度变化趋势;分析了溶质饱和蒸汽压、溶剂密度、官能团、偶极矩、溶解度参数等性质对溶解度的影响;以及混合物中共溶质对溶解度的影响。(3)运用Chrastil、A-L、K-J、S-S、Bartle、M-T和Gonzalez、Sovova、M-M-T、Z-J十种经验模型,对单一溶质和混合溶质在超临界CO2和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模型均获得了较高的关联精度。利用M-T模型对实验数据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实验数据均具有良好的自洽一致性;利用Chrastil、K-J和Bartle模型计算了溶质在超临界CO2和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热效应。(4)针对膨胀液体模型对超(亚)临界体系溶解度数据关联精度较低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的膨胀液体模型M-δ1/vl模型,考察了膨胀液体模型中热容项对溶质溶解度的影响。选用本文的实验数据和文献中90种溶质的溶解度数据(共计2425组溶解度数据)验证新模型的关联精度,并与δ2~ρ、δ2~ρd、δ2~δ1/v1、β12~ρ2模型的关联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M-61/v1模型的关联精度最高。此外,使用t检验分析了膨胀液体模型中可调参数个数对关联精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M-δ1/v1模型较高的关联精度与其模型的表达方式以及热容项的考虑有关,与模型较多的可调参数无关。(5)本文依据超临界体系相平衡理论,研究探索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预测聚合物在超临界CO2中溶解度的方法,建立了聚合物和CO2分别在聚合物相和超临界CO2相中的能量表达式。利用DFT模型预测了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聚环氧丙烷、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环氧乙烷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并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DFT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平均AARD为6.80%)。该方法为理论预测聚合物在超临界体系中的溶解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刘亚先[9](2016)在《高压下多环芳香烃半导体相变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最近的研究发现具有π电子的多环芳香烃半导体在掺杂碱金属或者碱土金属后可以表现出转变温度为533 K的超导电性,这引起了科学家对于多环芳香烃有机半导体材料电磁性质的极大兴趣。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表明,多环芳香烃超导体的临界转变温度Tc随压力变化的效应非常明显,仅仅在1.2 GPa的压力下,钾掺杂苉(K3Picene)后的Tc就从常压的18 K提高到了30 K。实际上,最早的有机超导体四甲基四硒富瓦烯就是在高压下发现的,Tc达到38 K的有机超导体RbCs2C60也是在压力下实现的。2015年科学家发现硫化氢在高压下是一类新的常规超导体,随着压力增加超导临界转变温度有明显提高,在150 GPa高压下其Tc最高达到了203 K,超过了铜氧化物超导体在高压下的最高纪录(Tc=164 K)。这一发现令富氢体系化合物在高压下的物性研究成为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一个热点。同化学掺杂相比,压力是调节物质结构和发现新物态的纯净手段。因此,研究多环芳香烃有机半导体的高压相变和高压下的金属化行为乃至高压超导电性就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本论文中,我们选择并五苯(Pentacene)和红荧烯(Rubrene)这两种典型的芳香烃半导体作为研究对象。分子结构上,并五苯是由五个苯环构成,不含支链;而红荧烯由四并苯环和四个侧苯基组成。早在1964年光学吸收和电阻测量就发现并五苯在38 GPa出现半导体到金属的转变。我们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研究了高压下并五苯和红荧烯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首先,我们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了并五苯从常压到40GPa的晶体结构以及电子结构。采用杂化泛函理论HSE06计算并五苯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在加压至40 GPa时能隙变为零,出现金属化,这与早期的实验结果吻合。理论计算表明在压力下并五苯的分子结构较稳定,加压过程中五个苯环仍然处于同一平面。拉曼光谱的理论计算发现并五苯分子的振动模式为Ag。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实验获得了高压下并五苯的晶体结构和分子振动信息,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基本吻合。用dnorm Hirshfeld surface分析了不同压力下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变化,发现分子间π···π堆积距离变短,分子间H···H作用随压力减少,C···C作用和C···H作用随压力增强。并五苯在高压下出现金属化的可能归因于随压力增加产生的π电子离域性增强。我们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获得了正交结构红荧烯从常压到80 GPa的晶体结构,实验结果未发现结构相变。吸收光谱实验表明红荧烯的光学能隙随压力减小,从常压的1.94 eV变到10 GPa的1.34 eV。在上述并五苯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相同的杂化泛函理论HSE06的研究了红荧烯在高压下的电子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当压力达到30 GPa时,红荧烯电子能带由常压的288条劈裂为384条,压力至80 GPa时能隙闭合,出现金属化。从常压到80 GPa,红荧烯未发生结构相变,其分子骨干四并苯随压力产生弯曲,侧苯基趋于平行。在相同压力范围内,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基本一致,红荧烯未发生结构相变。同样用dnorm Hirshfeld surface分析了不同压力下红荧烯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变化,侧苯基的重新排列导致分子间H···H作用随压力减少,分子间π···π堆积距离变短,C···C作用和C···H作用随压力增强,随压力增加产生的π电子离域性增强对红荧烯的高压金属化有重要作用。
张跃峰[10](2014)在《Re(Cr)-(Sr,Ba,Cd)-(Ga,In,Tl)-O型高温超导材料的研制》文中提出本文应用本征超导理论对多元氧化物材料超导临界温度的计算结果,设计和研制可能具有高温超导电性的新材料Cr-(Te)-(Sr, Ba, Cd)-(Ga, In, Tl)-O和Re-(Se)-(Sr, Ba, Cd)-(Ga,In,Tl)-O。采用络合物型溶胶-凝胶法,将金属离子络合进乙二胺四乙酸(EDTA)与乙二醇水解聚合成的网络中,水浴后加热至燃烧,得到前驱粉体样品,再将样品加热到不同的温度进行烧结。用XRD、SEM、EDS和FT-IR等方法对材料进行表征。研究发现,Cr-Sr-Ga-O样品和Cr-Sr-In-O样品的最佳烧结温度分别为800~900℃和950℃;Cr-(Te)-Sr-(Ga, In)-O样品烧结后并没有出现新的未知相,而掺入Te元素之后使Cr-Sr-In-O样品中的In203相消失,推测Te不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样品中,而是以单质纳米晶的形式存在,或者Te取代了原化合物中的部分氧原子,生成SrCrO4-xTex Cr2O3-xTex。Re-Sr-In-O和Re-Ba-Ga-O两组样品的最佳烧结温度为850℃,Re-Sr-Ga-O样品的的最佳烧结温度为750℃,Re-Cd-In-O的最佳烧结温度在800℃-900℃之间。Re-(Sr, Ba, Cd)-(Ga, In)-O的未知相比较多,是否超导相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二、一个精确地推算有机化合物临界温度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精确地推算有机化合物临界温度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移动床热解印刷线路板过程传热及产物特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废弃电气电子设备分类、危害及全球产量 |
1.3 废弃印刷线路板组成 |
1.4 废旧印刷线路板回收技术现状 |
1.4.1 机械处理法 |
1.4.2 焚烧法 |
1.4.3 热解法 |
1.4.4 生物浸出法 |
1.4.5 湿法冶金法 |
1.4.6 电弧等离子体技术 |
1.4.7 超临界流体处理技术 |
1.5 废弃印刷线路板热解技术的研究于应用现状 |
1.5.1 废弃印刷线路板的热解机理和动力学研究 |
1.5.2 废弃印刷线路板热解产物及其回收利用研究 |
1.5.3 废弃印刷线路板热解过程及产物无害化处理研究 |
1.6 本文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废弃印刷线路板热解的基本原理及技术 |
2.1 废弃印刷线路板热解原理 |
2.2 废弃印刷线路板热解工艺和常用加热方法 |
2.2.1 热解工艺分类及介绍 |
2.2.2 常用热解加热方式介绍 |
2.3 废弃印刷线路板物料分析及热解产物检测方法 |
2.3.1 废弃印刷线路板物料检测方法 |
2.3.2 热解液态产物检测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验系统介绍及实验方案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系统 |
3.3.1 移动床热解炉系统 |
3.3.2 气体来源及气体加热系统 |
3.3.3 数据采集系统 |
3.3.4 热解气冷凝及液体收集系统 |
3.4 实验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1 废弃印刷线路板颗粒热失重实验结果分析 |
4.2 进料速率及进气温度对热解炉内温度场的影响 |
4.2.1 进料速率对炉内温度场影响 |
4.2.2 进气温度对炉内温度场影响 |
4.3 进料速率及进气温度对热解过程能耗的影响 |
4.4 进料速率及进气温度对热解炉内压力分布的影响 |
4.5 进料速率及进气温度对热解产物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下一步工作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芯片级封装LED荧光胶的制备及其老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CSP荧光胶 |
1.2.1 CSP封装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2 CSP-LED封装用有机硅胶的研究现状 |
1.2.3 CSP-LED封装用荧光粉的研究现状 |
1.3 耐高温硅胶的研究现状 |
1.3.1 引入强极性基团 |
1.3.2 添加耐热添加剂 |
1.4 荧光胶老化研究的进展 |
1.4.1 关于荧光粉的热猝灭机理的研究 |
1.4.2 关于硅胶的老化机理研究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1 主要内容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荧光胶的抗沉淀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荧光胶的配制 |
2.2.4 测试样品的制备 |
2.2.5 测试与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气相二氧化硅含量对荧光粉沉淀性能的影响 |
2.3.2 偶联剂改性气相二氧化硅的效果 |
2.3.3 改性后荧光粉沉淀性能的影响 |
2.3.4 气相二氧化硅对荧光胶热稳定性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硅树脂对有机硅橡胶耐热性能的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有机硅胶的制备 |
3.2.4 测试样品的制备 |
3.2.5 测试与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乙烯基生胶的结构表征 |
3.3.2 含氢硅油的结构表征 |
3.3.3 不同硅树脂添加量对有机硅胶交联密度的影响 |
3.3.4 硅树脂对有机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
3.3.5 硅树脂对有机硅胶热老化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钛杂化苯基乙烯基硅氧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钛杂化苯基硅树脂的制备 |
4.2.4 测试样品的制备 |
4.2.5 测试与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改性苯基硅树脂的表征 |
4.3.2 不同改性方法对有机硅胶光学性能的影响 |
4.3.3 水解缩合法改性硅树脂配方的优化 |
4.3.4 Ti元素改性对硅胶热老化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CSP封装用硅胶高温老化性能测试及寿命评估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样品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高温加速老化制样 |
5.2.4 测试与表征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荧光胶的老化机理分析 |
5.3.2 硅橡胶老化过程中性能的变化 |
5.3.3 荧光胶使用寿命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3)燃煤烟气中汞多相氧化反应动力学与吸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燃煤汞排放控制技术 |
1.3 燃煤烟气中汞反应机理与动力学研究进展 |
1.4 燃煤汞反应机理和动力学主要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2 煤燃烧过程中汞的均相反应机理与动力学研究 |
2.1 引言 |
2.2 反应动力学模型构建方法的选择 |
2.3 Hg/Cl/C/H/O/N/S均相反应动力学模型 |
2.4 Hg/Br/Cl/C/H/O/N/S均相反应动力学模型 |
2.5 HCl与HBr形态转化 |
2.6 不同均相反应动力学模型对比与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3 燃煤飞灰中Fe_2O_3表面上Hg/Cl非均相反应机理与动力学 |
3.1 引言 |
3.2 实验系统及方法 |
3.3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的选择与验证 |
3.4 Fe_2O_3表面上Hg/Cl非均相氧化实验 |
3.5 Fe_2O_3表面上Hg/Cl非均相反应机理 |
3.6 Fe_2O_3表面上Hg/Cl非均相反应动力学计算 |
3.7 本章小结 |
4 燃煤飞灰中Fe_2O_3表面上Hg/Br非均相反应机理与动力学 |
4.1 引言 |
4.2 Fe_2O_3表面上Hg/Br非均相氧化实验 |
4.3 Fe_2O_3表面上Hg/Br非均相反应机理 |
4.4 Fe_2O_3表面上Hg/Br非均相反应动力学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5 煤燃烧过程中汞的多相反应机理与动力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燃煤烟气中Hg/Cl多相反应动力学模型 |
5.3 燃煤烟气中Hg/Cl/Br多相反应动力学模型 |
5.4 燃煤电厂现场实验模拟 |
5.5 本章小结 |
6 可再生循环利用MnFe_2O_4吸附剂脱汞反应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吸附剂表面模型建立与计算方法 |
6.3 MnFe_2O_4表面上Hg~0与O_2的反应机理 |
6.4 MnFe_2O_4表面上Hg~0与HCl的反应机理 |
6.5 本章小结 |
7 可再生循环利用Cu_xMn_(3-x)O_4吸附剂脱汞实验及机理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系统与方法 |
7.3 吸附剂的表征分析结果 |
7.4 吸附剂的脱汞性能与反应机制 |
7.5 吸附剂表面上汞的吸附与脱附动力学 |
7.6 吸附剂的循环再生性能 |
7.7 吸附剂表面上汞的微观反应机理 |
7.8 本章小结 |
8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特色与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4)基于QSPR模型的化学品危险特性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化学品的危险特性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危险特性的QSPR研究进展 |
1.3.2 自加速分解温度的研究进展 |
1.3.3 最小点火能的研究进展 |
1.3.4 燃烧极限的研究进展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主要技术路线 |
第2章 QSPR研究的原理与方法 |
2.1 QSPR概述 |
2.2 样本集的构建与划分 |
2.2.1 样本集的构建 |
2.2.2 样本集的划分 |
2.3 分子描述符的计算与删减 |
2.3.1 分子描述符的分类 |
2.3.2 分子描述符的计算 |
2.3.3 分子描述符的删减 |
2.4 模型的建立 |
2.4.1 线性回归 |
2.4.2 非线性回归 |
2.5 模型的验证与评价 |
2.5.1 模型拟合能力评价 |
2.5.2 模型稳定性分析 |
2.5.3 模型预测能力评价 |
2.5.4 模型验证标准 |
2.6 模型的应用域 |
第3章 纯净物自加速分解温度的QSPR研究 |
3.1 基于ETSI的QSPR模型 |
3.1.1 样本集的构建与划分 |
3.1.2 ETSI的计算与删减 |
3.1.3 模型的建立 |
3.1.4 结果与讨论 |
3.2 基于Gaussian 09软件计算的QSPR模型 |
3.2.1 样本集的构建与划分 |
3.2.2 分子描述符的计算与删减 |
3.2.3 模型的建立 |
3.2.4 结果与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纯净物最小点火能的QSPR研究 |
4.1 基于ETSI的QSPR模型 |
4.1.1 样本集的构建与划分 |
4.1.2 ETSI的计算与删减 |
4.1.3 模型的建立 |
4.1.4 结果与讨论 |
4.2 基于Gaussian 09软件计算的QSPR模型 |
4.2.1 样本集的构建与划分 |
4.2.2 分子描述符的计算与删减 |
4.2.3 模型的建立 |
4.2.4 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混合物燃烧下限的QSPR研究 |
5.1 样本集的构建与划分 |
5.2 分子描述符的计算与删减 |
5.2.1 纯净物分子描述符的计算与删减 |
5.2.2 混合物分子描述符的计算 |
5.3 模型的建立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MLR模型 |
5.4.2 SVM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混合物燃烧上限的QSPR研究 |
6.1 样本集的构建与划分 |
6.2 分子描述符的计算与删减 |
6.2.1 纯净物分子描述符的计算与删减 |
6.2.2 混合物分子描述符的计算 |
6.3 模型的建立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MLR模型 |
6.4.2 SVM模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QSPR模型的化学品危险特性预测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
7.1 程序语言 |
7.2 软件的总体结构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作者简介 |
附录A 纯净物自加速分解温度实验值与预测值 |
附录B 分子描述符列表(自加速分解温度) |
附录C 纯净物最小点火能实验值与预测值 |
附录D 分子描述符列表(最小点火能) |
附录E 混合物燃烧下限实验值与预测值 |
附录F 分子描述符列表(燃烧下限) |
附录G 混合物燃烧上限实验值与预测值 |
附录H 分子描述符列表(燃烧上限) |
(5)超声波辅助石油炼制废催化剂除油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石油炼制废催化剂的回收再生利用背景 |
1.1.1 石油炼制废催化剂的危害 |
1.1.2 石油炼制废催化剂分离的发展趋势 |
1.1.3 石油炼制废催化剂分离的基本理论 |
1.2 钼资源回收 |
1.2.1 钼冶金概述 |
1.2.2 钼二次资源回收 |
1.3 响应曲面法 |
1.3.1 响应曲面法简述 |
1.3.2 RSM二次模型设计 |
1.3.3 Design-Expert计算软件 |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4.1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1.4.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检测方法 |
2.1 实验原料、试剂及设备 |
2.1.1 实验原料、试剂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工艺流程 |
2.3 样品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3.2 XPS分析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分析 |
2.3.4 化学元素分析 |
2.3.5 热重分析(TGA) |
2.3.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
2.3.7 接触角测量分析 |
2.4 废加氢脱硫催化剂除油率的测定 |
2.5 废加氢脱硫催化剂钼浸出率的测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废催化剂超声波辅助除油工艺及响应曲面优化实验 |
3.1 引言 |
3.2 除油的单因素实验及结果分析 |
3.2.1 单因素条件实验 |
3.2.2 XRD分析 |
3.2.3 接触角分析 |
3.2.4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 |
3.2.5 XPS分析 |
3.3 响应曲面设计及结果 |
3.4 模型拟合及精确分析 |
3.5 回归方程方差分析 |
3.6 响应曲面分析 |
3.7 条件优化及验证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废催化剂分解动力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热分解动力学模型建立 |
4.3 热分解特性分析 |
4.3.1 热分解过程的分析 |
4.3.2 热分解过程的热效应 |
4.4 热分解动力学分析 |
4.4.1 非模型法动力学计算 |
4.4.2 模型法动力学计算 |
4.4.3 主曲线法 |
4.5 XPS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声波辅助废催化剂中钼的回收 |
5.1 引言 |
5.2 Mo回收率的流程 |
5.3 温度对超声波浸出钼的影响 |
5.4 时间对超声波浸出钼的影响 |
5.5 超声波功率对钼浸出率的影响 |
5.6 SEM和EDS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气凝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无机气凝胶 |
1.1 无机气凝胶的制备工艺 |
1.1.1 凝胶法制备湿凝胶 |
1.1.2 湿凝胶的干燥 |
1.2 无机气凝胶的性能及应用 |
1.2.1 热学性能 |
1.2.2 光学及光催化性能 |
1.2.3 声学性能 |
1.2.4 机械性能 |
1.2.5 吸附和存储性能 |
2 有机气凝胶 |
2.1 有机气凝胶的制备工艺 |
2.1.1 RF湿凝胶的制备 |
2.1.2 MF湿凝胶的制备 |
2.1.3 有机无机复合凝胶的制备 |
2.1.4 其他有机气凝胶的制备 |
2.1.5 湿凝胶的干燥 |
2.2 有机气凝胶的种类及应用 |
2.2.1 树酯基气凝胶 |
2.2.2 多糖类 (纤维素基) 气凝胶 |
2.2.3 纤维素 |
2.2.4 淀粉气凝胶 |
2.2.5 果胶气凝胶 |
2.2.6 海藻酸盐 |
2.2.7 几丁质与壳聚糖气凝胶 |
2.2.8 有机无机复合凝胶 |
3 碳气凝胶 |
3.1 碳气凝胶的制备工艺 |
3.2 碳气凝胶的性能及应用 |
3.2.1 机械性能及应用 |
3.2.2 电、催化性能及应用 |
3.2.3 物理性能及应用 |
4 金属气凝胶 |
4.1 金属气凝胶的制备工艺 |
4.2 金属气凝胶的性能及应用前景 |
5 结论及展望 |
(7)低品位余热利用过程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CO_2跨临界循环的建模和控制策略研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CO_2跨临界循环过程及换热研究 |
2.1 引言 |
2.2 超临界CO_2流体 |
2.3 超临界CO_2的换热研究 |
2.4 CO_2跨临界循环过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CO_2跨临界循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性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CO_2跨临界循环过程热力学分析 |
3.3 CO_2跨临界循环过程在Aspen HYSYS中的仿真实现 |
3.4 系统工作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4.1 蒸发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4.2 蒸发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4.3 冷凝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4.4 过冷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4.5 热源质量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4.6 热源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CO_2跨临界循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建模 |
4.1 引言 |
4.2 蒸发器模型 |
4.3 冷凝器模型 |
4.4 膨胀机模型 |
4.5 工质泵模型 |
4.6 CO_2跨临界循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整体模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CO_2跨临界循环低温余热利用系统控制器设计 |
5.1 引言 |
5.2 余热利用系统的运行方式及控制目标 |
5.3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余热利用前馈解耦系统PID控制器设计 |
5.3.1 前馈解耦原理 |
5.3.2 利用粒子群算法实现PID参数整定 |
5.4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PID控制在余热利用前馈解耦系统中的应用 |
5.4.1 设定值跟踪测试 |
5.4.2 抗扰动性能测试 |
5.5 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余热利用系统控制器设计 |
5.5.1 二次型性能指标 |
5.5.2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 |
5.5.3 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PI控制器设计 |
5.6 线性二次型调节PI控制在低温余热利用系统中的应用 |
5.6.1 设定值跟踪测试 |
5.6.2 抗扰动性能测试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所做的工作 |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固体和超(亚)临界流体体系的相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超(亚)临界流体技术概况 |
1.1.1 超(亚)临界流体 |
1.1.1.1 超临界流体 |
1.1.1.2 亚临界流体 |
1.1.2 超(亚)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 |
1.1.2.1 超(亚)临界流体萃取 |
1.1.2.2 超(亚)临界流体聚合物加工 |
1.1.2.3 超(亚)临界流体干燥清洁 |
1.1.2.4 超(亚)临界流体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 |
1.1.2.5 超(亚)临界流体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
1.2 超(亚)临界体系的相平衡研究 |
1.2.1 超(亚)临界体系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
1.2.1.1 动态法 |
1.2.1.2 静态法 |
1.2.2 超(亚)临界体系相平衡的理论研究 |
1.2.2.1 状态方程 |
1.2.2.2 经验模型 |
1.2.2.3 膨胀液体模型 |
1.2.2.4 分子连接性模型 |
1.2.2.5 密度泛函理论 |
1.3 超(亚)临界流体技术的发展方向 |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2.1 实验流程及设备 |
2.1.1 动态法 |
2.1.2 静态法 |
2.2 实验分析方法 |
2.2.1 称重法 |
2.2.2 紫外分光光度法 |
2.2.3 气相色谱法 |
2.3 实验操作步骤 |
2.3.1 动态法实验操作步骤 |
2.3.2 静态法实验操作步骤 |
2.3.3 实验注意事项 |
2.4 实验装置可靠性验证 |
2.4.1 动态法 |
2.4.1.1 实验装置可靠性验证 |
2.4.1.2 平衡时间的确定 |
2.4.1.3 CO_2流速的确定 |
2.4.2 静态法 |
2.4.2.1 平衡时间的确定 |
2.4.2.2 R134a流速的确定 |
2.4.2.3 实验数据的重复性 |
2.5 实验物系及实验条件 |
2.5.1 实验物系 |
2.5.1.1 溶剂 |
2.5.1.2 溶质 |
2.5.2 实验条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溶解度的计算 |
3.2 芳香烃衍生物单质及其混合物在超(亚)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研究 |
3.2.1 邻氨基苯甲酰胺和邻硝基苯甲酸及其混合物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研究 |
3.2.1.1 邻氨基苯甲酰胺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 |
3.2.1.2 邻硝基苯甲酸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 |
3.2.1.3 邻氨基苯甲酰胺和邻硝基苯甲酸混合物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 |
3.2.2 邻氨基苯甲酰胺和邻硝基苯甲酸及其混合物在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度研究 |
3.2.2.1 邻氨基苯甲酰胺在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度 |
3.2.2.2 邻硝基苯甲酸在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度 |
3.2.2.3 邻氨基苯甲酰胺和邻硝基苯甲酸混合物在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度 |
3.2.3 超临界CO_2和亚临界R134a对芳香烃衍生物溶解能力的比较 |
3.3 聚合物在超(亚)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研究 |
3.3.1 聚乙烯醇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研究 |
3.3.1.1 聚乙烯醇(M_n=16000g·mol~(-1))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 |
3.3.1.2 聚乙烯醇(M_n=47000 g·mol~(-1))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 |
3.3.1.3 聚乙烯醇(M_n=74800 g·mol~(-1))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 |
3.3.1.4 结果讨论与分析 |
3.3.2 聚乙烯醇在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度研究 |
3.3.2.1 聚乙烯醇(M_n=16000 g·mol~(-1))在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度 |
3.3.2.2 聚乙烯醇(M_n=47000 g·mol~(-1))在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度 |
3.3.2.3 聚乙烯醇(M_n=74800 g·mol~(-1))在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度 |
3.3.3 超临界CO_2和亚临界R134a对聚合物溶解能力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固体溶质和超(亚)临界流体相平衡的模型研究 |
4.1 经验模型简介 |
4.1.1 二元体系经验模型简介 |
4.1.1.1 Chrastil模型 |
4.1.1.2 修正的Adachi-Lu(A-L)模型 |
4.1.1.3 Kumar-Johnston(K-J)模型 |
4.1.1.4 Sung-Shim(S-S)模型 |
4.1.1.5 Bartle模型 |
4.1.1.6 Mendez Santiago-Teja(M-T)模型 |
4.1.2 三元体系经验模型简介 |
4.1.2.1 Gonzalez模型 |
4.1.2.2 Sovova模型 |
4.1.2.3 改进的M-T(M-M-T)模型 |
4.1.2.4 Z-J模型 |
4.2 实验数据的经验模型关联研究 |
4.2.1 单一溶质在二元体系中溶解度数据的关联 |
4.2.1.1 邻氨基苯甲酰胺在超临界CO_2和亚临界R134a中溶解度数据的关联 |
4.2.1.2 邻硝基苯甲酸在超临界CO_2和亚临界R134a中溶解度数据的关联 |
4.2.1.3 聚乙烯醇在超临界CO_2和亚临界R134a中溶解度数据的关联 |
4.2.1.4 结果讨论与分析 |
4.2.2 混合溶质在三元体系中溶解度数据的关联 |
4.2.2.1 邻氨基苯甲酰胺和邻硝基苯甲酸混合物在超临界CO_2中溶解度数据的关联 |
4.2.2.2 邻氨基苯甲酰胺和邻硝基苯甲酸混合物在亚临界R134a中溶解度数据关联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膨胀液体改进模型对超临界体系相平衡的研究 |
5.1 膨胀液体模型简介 |
5.2 溶解度参数计算模型 |
5.2.1 溶解度参数计算模型简介 |
5.2.2 溶解度参数计算模型的选择 |
5.2.2.1 CO_2溶解度参数计算模型的选择 |
5.2.2.2 R134a溶解度参数计算模型的选择 |
5.3 膨胀液体模型关联溶解度数据 |
5.3.1 膨胀液体模型关联溶质在二元体系中的溶解度数据 |
5.3.1.1 邻氨基苯甲酰胺在超临界CO_2和亚临界R134a二元体系中溶解度数据关联 |
5.3.1.2 邻硝基苯甲酸在超临界CO_2和亚临界R134a二元体系中溶解度数据的关联 |
5.3.2 膨胀液体模型关联溶质在三元体系中的溶解度数据 |
5.3.2.1 邻氨基苯甲酰胺在超临界CO_2和亚临界R134a三元体系中溶解度数据关联 |
5.3.2.2 邻硝基苯甲酸在超临界CO_2和亚临界R134a三元体系中溶解度数据关联 |
5.3.3 膨胀液体模型关联文献数据 |
5.4 膨胀液体模型的改进 |
5.5 M-δ_1/v_1模型关联精度的验证 |
5.5.1 M-δ_1/v_1l模型关联实验数据 |
5.5.2 M-δ_1/v_1模型关联文献数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密度泛函理论预测聚合物-SCCO_2体系相平衡 |
6.1 密度泛函理论 |
6.1.1 理想项Helmholtz自由能 |
6.1.2 硬球项Helmholtz自由能 |
6.1.3 吸引项Helmholtz自由能 |
6.1.4 成链项Helmholtz自由能 |
6.2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聚合物在超临界CO_2中的相平衡 |
6.2.1 相平衡理论 |
6.2.2 密度泛函理论预测聚合物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 |
6.3 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9)高压下多环芳香烃半导体相变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环芳香烃半导体的研究与发展 |
1.2 高压条件下探究多环芳香烃半导体的意义 |
第二章 高压技术 |
2.1 金刚石对顶砧 |
2.1.1 封垫 |
2.1.2 传压介质 |
2.1.3 标定压力 |
2.2 高压拉曼研究 |
2.3 同步X射线衍射研究 |
2.4 高压电输运测量技术 |
第三章 材料计算理论与方法 |
3.1 量子多体理论 |
3.2 绝热近似和Hartree-Fock近似 |
3.3 密度泛函理论 |
3.3.1 Hohenberg-Kohn定理 |
3.3.2 Kohn-Sham方程 |
3.3.3 投影缀加平面波方法(PAW) |
3.3.4 vdW-DF |
3.3.5 杂化泛函理论 |
3.4 计算软件VASP,CrystalExplorer和Gaussian |
第四章 高压下Pentacene相变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
4.1 引论 |
4.2 研究方法 |
4.3 高压下Pentacene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 |
4.3.1 高压下Pentacene拉曼谱和X射线衍射的研究 |
4.3.2 高压下Pentacene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压下Rubrene相变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
5.1 引论 |
5.2 研究方法 |
5.3 高压下Rubrene的实验研究 |
5.4 高压下Rubrene的理论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10)Re(Cr)-(Sr,Ba,Cd)-(Ga,In,Tl)-O型高温超导材料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超导材料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展望 |
1.1.1 超导材料研究的历史 |
1.1.2 超导材料研究的现状及应用 |
1.1.3 超导材料研究的展望 |
1.2 尖晶石型结构电子陶瓷 |
1.2.1 尖晶石和尖晶石型结构 |
1.2.2 超导陶瓷 |
1.2.3 电子陶瓷 |
1.3 本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3.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3.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 理论依据与研制目标 |
第2章 实验原理与方法 |
2.1 溶胶-凝胶法简介 |
2.1.1 溶胶-凝胶技术的发展和成果 |
2.1.2 溶胶-凝胶技术的原理和分类 |
2.2 X射线衍射技术 |
2.2.1 X射线衍射技术的发展和成果 |
2.2.2 X射线衍射技术的原理和分类 |
2.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性能及其基本分析技术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展与成果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原理 |
2.3.4 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和仪器结构 |
2.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
2.4.1 红外光谱法简介 |
2.4.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 |
2.4.3 红外光谱在研究金属氧化物中的应用 |
第3章 Cr-(Sr,Ba,Cd)-(Ga,In)-O研制与表征 |
3.1 实验仪器及药品规格 |
3.1.1 实验仪器及设备型号 |
3.1.2 主要实验试剂 |
3.2 样品制备的工艺流程 |
3.2.1 前驱液的制备 |
3.2.2 粉末样品的制备 |
3.3 样品的表征 |
3.3.1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3.3.2 SEM表征 |
3.3.3 Cr-Sr-Ga-O样品的EDS图谱 |
3.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 |
3.4 Te掺入对材料的影响 |
3.4.1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3.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
3.4.3 X射线能谱(EDS)表征 |
3.4.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3.5.1 Cr-Sr-Ga-O和Cr-Sr-In-O样品 |
3.5.2 Cr-Te-Sr-Ga-O和Cr-Te-Sr-In-O样品 |
第4章 Re-(Sr,Ba,Cd)-(Ga,In)-O研制与表征 |
4.1 实验仪器及药品规格 |
4.1.1 实验仪器及设备型号 |
4.1.2 主要实验试剂 |
4.2 样品的制备的工艺流程 |
4.2.1 前驱液的制备 |
4.2.2 粉末样品的制备 |
4.3 样品的表征 |
4.3.1 Re-Sr-Ga-O样品 |
4.3.2 Re-Sr-In-O样品 |
4.3.3 Re-Ba-Ga-O样品 |
4.3.4 Re-Ba-In-O样品 |
4.3.5 Re-Cd-Ga-O样品 |
4.3.6 Re-Cd-In-O样品 |
4.3.7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 |
4.4 Se掺入对材料的影响 |
4.4.1 Re-Se-Ba-Ga-O样品 |
4.4.2 Re-Se-Cd-In-O样品 |
4.5 本章小结 |
4.5.1 Re-(Sr,Ba,Cd)-(Ga,In)-O样品 |
4.5.2 Re-Se-Ba-Ga-O和Re-Se-Cd-In-O样品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一个精确地推算有机化合物临界温度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移动床热解印刷线路板过程传热及产物特性实验研究[D]. 张靖宇. 天津大学, 2018(06)
- [2]芯片级封装LED荧光胶的制备及其老化性能研究[D]. 喻思. 深圳大学, 2018(07)
- [3]燃煤烟气中汞多相氧化反应动力学与吸附机理研究[D]. 杨应举.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4]基于QSPR模型的化学品危险特性预测研究[D]. 王贝贝. 东北大学, 2018(01)
- [5]超声波辅助石油炼制废催化剂除油实验研究[D]. 王璐.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6]气凝胶研究进展[J]. 章婷,赵春林,乐弦,贾欢欢,向军辉. 现代技术陶瓷, 2018(01)
- [7]低品位余热利用过程控制[D]. 蒋勋.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
- [8]固体和超(亚)临界流体体系的相平衡研究[D]. 朱婧. 北京化工大学, 2016(02)
- [9]高压下多环芳香烃半导体相变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 刘亚先.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10]Re(Cr)-(Sr,Ba,Cd)-(Ga,In,Tl)-O型高温超导材料的研制[D]. 张跃峰. 东北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