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上网不能为所欲为(论文文献综述)
于威[1](2020)在《青少年网络欺凌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基于南昌市Y学校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的调查发现,接近60%的青少年从5岁以前就开始接触网络,至今已有七八年的网龄。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近年来,伴随网络而生的网络欺凌现象也日益严峻。网络欺凌指青少年运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媒介,在网络社区、论坛、短视频平台、社交软件等各种网页或APP场景中,故意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对受害者反复实施的嘲笑、辱骂、恐吓、骚扰等带有伤害性和危害性的行为。作为一种新的欺凌形式,网络欺凌伴随媒介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呈现出与传统校园欺凌不同的特点。如何对网络欺凌进行有效的介入和干预,是当前社会工作研究者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南昌市Y学校年龄在12-16周岁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掌握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基本现状,探索社会工作介入的方法和途径。调查数据涉及网络欺凌的类型、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危害以及青少年的认知和应对等主要方面,从整体上勾勒出南昌市Y学校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从社会工作的学科视角出发,探索网络欺凌的介入路径。以理性情绪疗法、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依据,建立以社会工作者为主导的“预防-修复-追踪-协作”的介入方案;网络欺凌的干预,需要结合青少年群体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组织机构的力量,多方协作,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的网络欺凌现象。
李毛毛[2](2020)在《网络文化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信息化时代,网络在现代生活中无处不在,中学生在网络文化的兴起之中深受影响,它不仅能够加强中学生思想观念上的主体性,对于中学生了解时事政治更是提供了便捷的道路,同时对于树立中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政治方向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文化的到来没有任何消极影响,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因此,需要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者正确的看待网络带给中学生的双重影响,并且引导学生发挥网络的积极影响,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处理和应对网络带来的消极影响。从网络文化的特征来说,网络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可以通过采取具体的措施进行解决的。本文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网络文化带给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本次论述共从四个方向进行。首先是绪论部分,阐释了本次研究的背景、研究现状和意义。其次是对网络文化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深入概述。第三部分将网络文化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及消极影响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主要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提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措施。根据现有的资料发现,网络文化带给了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双刃剑,积极的影响有可以使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化、增加中学生社会接触面、提供全新的沟通方式等。其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有:中学生价值取向偏异化、中学思政教育复杂化、中学生健康和交流缺失化等。基于上述研究,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以下对策:用丰富的内容促进中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用全新的教育模式实现思政教育生活化、用线上模式加强思政教育的良性互动、注重在网络传播中输入主流价值观、思政教育要结合实时、加强对思政教师良好网络素质的培养、创设能让中学生全面沟通的环境。
范喧文[3](2020)在《休闲异化的伦理反思》文中研究指明休闲作为哲学中的重要范畴之一,有着悠久且丰富的思想渊源,作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休闲是人们从物质生存的压力中摆脱出来,进行身体放松、心灵净化、德性培养、幸福获得的现实实践活动,具有相对自由性、普遍性、文化创造性和道德性。伦理学视域下,对于个人来说,休闲有助于提高个人道德意识和人生境界;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休闲有助于良好社会道德氛围的形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物质资料生产的丰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闲钱”“闲时”的拥有越来越多,休闲却出现了异化,原本推动人们走向幸福的休闲异化为阻碍人们的异己力量,主要表现为:“闲时”里的无所事事和为所欲为,“闲钱”下的物欲横流,“闲智”中的理性丧失以及“闲域”中的生态失衡和交往关系恶化。究其根本,我们不难发现,休闲异化其实是人的异化。从内部因素分析,休闲个体的休闲动机的产生是以其内心之爱为基础的,但是仅仅以内心之爱作为休闲动机是有局限的,需要内心之爱和自我认同的合力驱动,休闲选择缺乏实践智慧的理性引导,休闲价值实现缺乏社会价值评判,休闲生活缺乏朝向未来的生态向度;从外部因素分析,工具理性对人主体地位的冲击以及消费主义文化使人受“物”的逻辑控制。面对休闲异化,我们需要理性的眼光看待它,保证休闲朝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作为规范休闲实践的休闲伦理为抑制休闲异化指明了方向。首先在原则上,坚持健康幸福、公平正义、和谐持续的伦理原则;其次借鉴儒家“身心合一”的休闲思想,道家“自然无为”的休闲观,亚里士多德“沉思的生活即幸福”的休闲思想以及马克思“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休闲观;最后,以自由意志、休闲伦理教育和休闲审美教育来引导人的休闲价值观,强化道德自律,保证休闲个体的休闲自由,实现真、善、美的统一,使人能够“成为人”。
陈佳丽[4](2019)在《网络社群中大学生失范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具有共同的兴趣、需求、目的的个体集聚起来的群体或者组织之下形成了网络社群。它作为虚拟社会中一种新的集聚形式正重构着我们的生活世界,然而社群内部的诚信缺失、权利滥用等行为屡见不鲜,深入考察和研究网络社群中大学生的行为失范问题,有助于更好地建设网络秩序,从而达到优化网络社群环境,引导大学生社群行为。网络社群具有虚拟性、超时空性及无尺度性等特征。在网络社群中,大学生传统的伦理观念及行为准则被颠覆并重构,其行为对他人及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研究聚焦网络社群中大学生失范行为,具体分析其失范行为的现状、特征、产生的原因,并且探索出网络社群中大学生失范行为的应对策略。文中则从不同的维度对网络社群进行分类,主要以事件型社群、娱乐型社群、交易型社群及功能型社群为基础,选取相应的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相关问卷调查数据、个别访谈内容等分析得出在其中大学生失范行为的现状为:法律道德规范意识缺乏,易滋生大学生滥用权利行为、娱乐内容低俗现象突出,易致使大学生价值观念扭曲、虚假失真网络交易行为,易引发大学生诚信观念缺失、网络监管服务失序散乱,易诱发大学生网络德行失控。并进一步总结出失范行为的具体特征为:行为主体具有隐蔽性、操作手段具有智能性、网络行为具有随意性及造成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在此基础上从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分析得出大学生在网络社群中失范行为形成的原因。因而,本文则选取不同的主体对网络社群中大学生失范行为进行应对,分别从政府层面:健全网络社群运行机制,强化立法与监管;高校层面:加强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优化教育与引导;个体层面: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注重自律与认知;家庭层面:强化家庭教育与引导,注重教养与熏染。从四个不同的层面,按照侧重点不同分别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冯志峰[5](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黄杏[6](2018)在《浅谈职业院校的网络法制教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在网络高度发达,职业院校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为了网民,他们在网上学习、娱乐、购物等,享受着网络给大家带来的各种方便。然而,网络有利也有弊,网络上存在各种诱惑。职业院校学生由于心理素质不够成熟,抵挡不住各种诱惑,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为防患于未然,本文认为须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网络法律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让其明辨是非,遵纪守法。
吴日强[7](2018)在《朝美双向威逼与朝核危机的出路》文中研究表明朝鲜核问题久拖不决的症结在于美国和朝鲜都采用威逼战略。朝鲜试图通过核导试验和虚言恫吓打破制裁、实现朝美关系正常化;美国则试图通过经济制裁和武力威胁迫使朝鲜无条件弃核。双方都试图迫使对方改变现状,立场相去甚远。解决朝核危机的关键在于朝鲜和美国都转变战略,变"双向威逼"为"双向吓阻",即朝鲜用核武器吓阻美国的军事进攻,美国则吓阻朝鲜使用及扩散核武器。然后,按照中国提出的"双轨并进"思路,同时开展朝鲜半岛无核化及建立半岛和平机制谈判。
刘军[8](2014)在《测谎师》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1毛磊做的DNA结果出来了,毛盼盼不是他亲生的。毛磊想死的心都有啊,毛盼盼都四岁了,他竟然替别人养了四年孩子。开了第三瓶白酒后,毛磊把手搭在我的肩上,瞪着一对牛眼,大着舌头冲着我说:"兄弟呀,你说说,这年头,什么东西才是真的?连他妈的爹妈都不一定是真的,孩子都不一定是真的,也就是屌是真的。"我说:"对,只有屌是真的。"他把酒满上推
蒋丽[9](2012)在《虚拟社会交往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信息的高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新的社会交往方式——虚拟社会交往。虚拟化浪潮使越来越多的人卷入其中,而青少年网民已成为虚拟社会交往的重要群体。青少年由于心智不成熟,自制力不强,很容易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并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道德失范现象。如何正确认识虚拟社会交往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正确引导青少年进行虚拟社会交往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根据社会交往的一般理论,特别是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阐述了虚拟社会交往的含义、方式和特点,分析了虚拟社会交往与现实社会交往的关系;对青少年虚拟社会交往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探讨;研究了虚拟社会交往对青少年思想道德产生的“双刃”影响;提出了正确引导青少年虚拟社会交往的对策,以更好地促进其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
史志高[10](2012)在《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文中认为1994年4月,中国全功能接入世界互联网。1995年1月上海即面向社会和普通家庭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与北京同时成为中国首批开展互联网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两个城市之一。研究上海互联网的发展过程对于研究互联网使用在中国社会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代表意义。依据互联网技术升级、社会应用丰富、信息产业周期与政府管理政策,依据这样一个多指标的阶段划分标准,将上海互联网发展至2011年近20年的过程划分为3大阶段,从而得出互联网在与本地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作为通讯技术、信息交流与社会交往工具、社会生活平台的发展阶段。在互联网发展初期阶段,其作为通讯技术集中在高校与科研院所使用。1987年中国建成电子邮件节点,使得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便捷传播得到实现,在此过程中北京建成全国第一个局域网。自中国全功能与世界互联,上海成为信息技术研发、信息产业试点与安全实现领域重要城市,随着全国第一个独立网站向社会开放即中文网站丰富,上海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在第二阶段上海家庭实现宽带接入,政府向社区女性推广并培训,互联网快速实现与社会的融合。互联网用户的增加为技术向服务功能的转变奠定根本基础,直接推动中间层面信息服务企业发展,从而支撑起丰富的互联网应用,实现互联网向社会生活扩散与渗透的可能。随着互联网承载着信息交流功能,更多的社会关系与商业机会迁移至这一新平台,从而web2.0阶段全面来临,信息类服务日常化。在当前阶段,世博会的成功呈现出互联网与日常服务对接的完全可能,全新的社会生活平台正在向公众开放。“无线城市”战略将呈现数字社会的变革,当手机等多种互联网接入终端在空间环境中实时更新信息,移动生活的景观将会全新展演,微博及其引领的社会舆论风潮将会促进公共政策制订,日常生活与社会发展及文化产业呈现深度转型。研究由绪论、正文与附录三部分组成。绪论讨论研究缘起与具体设计;正文第一章至第四章呈现、分析与研究上海互联网作为通讯技术、信息交流工具、社会交往工具、社会生活平台的发展阶段;附录则尝试用《新民晚报》近20年互联网相关新闻报道来验证此项研究,证明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的划分与其经历的转型,以实证的方式来补充与丰富主体部分的理论研究。
二、信息上网不能为所欲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上网不能为所欲为(论文提纲范文)
(1)青少年网络欺凌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基于南昌市Y学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青少年群体的触网率持续增长 |
1.1.2 愈演愈烈的网络欺凌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法 |
1.4.3 访谈法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1.6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网络欺凌概念的界定 |
2.1.1 国内外的概念探讨 |
2.1.2 本研究中的“网络欺凌” |
2.2 理论视角 |
2.2.1 理性情绪治疗理论 |
2.2.2 生态系统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网络欺凌的表现形式 |
2.3.2 网络欺凌与传统校园欺凌的比较 |
2.3.3 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危害 |
2.3.4 青少年网络欺凌产生的原因 |
2.3.5 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应对策略 |
2.3.6 研究述评 |
第3章 南昌市Y学校青少年网络欺凌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Y学校:选择与基本情况 |
3.1.1 Y学校的选择 |
3.1.2 Y学校的基本情况 |
3.2 准备与实施 |
3.3 调查对象的整体情况 |
3.3.1 调查对象的网络接触情况 |
3.3.2 调查对象的生活状况 |
3.3.3 调查对象的人际交往情况 |
3.3.4 调查对象欺凌和被欺凌的情况 |
3.4 结果分析:Y学校青少年网络欺凌的现状 |
3.4.1 青少年对于网络欺凌的认知 |
3.4.2 青少年网络欺凌的类型 |
3.4.3 青少年网络欺凌的表现形式 |
3.4.4 青少年实施网络欺凌的原因 |
3.4.5 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危害 |
3.4.6 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应对方式 |
第4章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络欺凌的路径 |
4.1 预防:集合青少年、家庭和学校的力量 |
4.1.1 青少年:提升应对网络欺凌的能力 |
4.1.2 家庭:强化预防举措 |
4.1.3 学校:提高警惕,建设预警机制 |
4.2 修复:以社会工作者为主导的干预 |
4.2.1 制订专业的干预计划和方案 |
4.2.2 个案辅导 |
4.2.3 小组干预 |
4.3 追踪:持续关怀,定期走访 |
4.4 协作:共同努力,多方合作 |
4.4.1 建立以社会工作者为主导的专业化社会服务体系 |
4.4.2 加强网络安全治理,打造绿色上网环境 |
4.4.3 加强政策倡导,健全法律法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2)网络文化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论文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网络文化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2.1 网络文化的内涵、特征及传播 |
2.1.1 网络文化的内涵 |
2.1.2 网络文化的特征 |
2.1.3 网络文化的传播 |
2.2 新时代中学生特征 |
2.2.1 心智不成熟,易受网络价值观冲击 |
2.2.2 易受负面影响,易受网络诱惑 |
2.2.3 中学生已具备网络世界感性认知 |
2.2.4 中学生喜欢与网络中真善美的内容共鸣 |
2.3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与网络文化的联系 |
2.3.1 网络文化是中学生思想发展可吸收的知识之一 |
2.3.2 网络文化是中学生思想全面发展的要素之一 |
第三章 网络文化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及消极影响 |
3.1 网络文化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
3.1.1 充分利用网络文化丰富中学生知识 |
3.1.2 利用网络文化增加中学生社会接触面 |
3.1.3 借助网络提供全新的沟通方式 |
3.2 网络文化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
3.2.1 网络不良文化导致中学生价值取向偏异化 |
3.2.2 网络不良文化导致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复杂化 |
3.2.3 网络不良文化导致中学生健康交流缺失化 |
第四章 网络文化背景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措施 |
4.1 用丰富的内容引导中学生主动参与 |
4.2 用全新的教育模式实现思政教育生活化 |
4.3 用线上模式加强思政教育的良性互动 |
4.4 强化主流价值观的网络传播 |
4.5 采用因时因势的中学生思政教育 |
4.6 营造全方位的中学生交流环境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3)休闲异化的伦理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休闲及其伦理意蕴 |
(一)休闲的定义 |
1.休闲的词源探究 |
2.休闲的概念 |
(二)休闲的特点 |
1.相对自由性 |
2.普遍性 |
3.文化创造性 |
4.道德性 |
(三)休闲的本质 |
1.以主观感受为评价标准 |
2.以主体偏好为行动导向 |
(四)休闲的伦理意蕴 |
1.休闲的道德反思性 |
2.休闲的伦理价值 |
二、休闲异化的表现及成因 |
(一)休闲异化的界定 |
1.异化 |
2.休闲异化 |
(二)休闲异化的表现 |
1.“闲时”里的无所事事和为所欲为 |
2.“闲钱”下的物欲横流 |
3.“闲智”中的理性缺失 |
4.“闲域”中的生态失衡和人际交往关系恶化 |
(三)休闲异化的成因 |
1.休闲动机缺乏内心之爱和自我认同的合力驱动 |
2.休闲选择缺乏实践智慧的理性引导 |
3.休闲价值的实现缺乏社会价值评判 |
4.休闲生活缺乏朝向未来的生态向度 |
5.工具理性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冲击 |
6.消费主义使人受“物”的逻辑控制 |
三、休闲异化的伦理抑制 |
(一)抑制休闲异化的伦理原则 |
1.健康幸福原则 |
2.公平正义原则 |
3.和谐持续原则 |
(二)吸收与借鉴中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休闲伦理思想 |
1.儒家“身心合一”的德性休闲观 |
2.道家“自然无为”的绿色休闲观 |
3.亚里士多德“沉思的生活即幸福”的休闲观 |
4.马克思“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休闲观 |
(三)以自由意志引导休闲行为,强化道德自律 |
1.意志自由是休闲伦理建构的原点 |
2.意志自由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休闲自由的施展 |
(四)以德性教育引导休闲价值观,强化休闲伦理教育 |
(五)以审美眼光看待休闲生活,强化休闲审美教育 |
1.树立“无功利”的休闲审美观 |
2.强化“人之为人”的休闲审美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网络社群中大学生失范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网络社群中大学生失范行为研究的基础理论 |
一、网络社群中大学生失范行为的相关概述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网络社群的发展 |
(三)网络社群的分类 |
二、网络社群中大学生失范行为研究的理论指导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 |
(二)马斯洛需求理论 |
(三)社会认同理论 |
第三章 网络社群中大学生失范行为的表征 |
一、网络社群中大学生失范行为的现状分析 |
(一)事件型社群:法律道德规范意识缺乏,易滋生大学生滥用权利行为 |
(二)娱乐型社群:娱乐内容低俗现象突出,易致使大学生价值观念扭曲 |
(三)交易型社群:虚假失真网络交易行为,易引发大学生诚信观念缺失 |
(四)功能型社群:网络监管服务失序散乱,易诱发大学生网络德行失控 |
二、网络社群中大学生失范行为的典型特征 |
(一)行为的主体具有隐蔽性 |
(二)操作的手段具有智能性 |
(三)网络的行为具有随意性 |
(四)造成的影响具有广泛性 |
第四章 网络社群中大学生失范行为的归因 |
一、主观因素 |
(一)内在不良心理动机驱动 |
(二)网络言行自律意识薄弱 |
(三)对网络社群缺乏理性认知 |
(四)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欠缺 |
二、客观因素 |
(一)网络社群法律规范乏力 |
(二)网络社群监管机制缺位 |
(三)网络社群道德规范不力 |
(四)高校教育管理环节滞后 |
(五)原生家庭教育引导缺席 |
第五章 网络社群中大学生失范行为的应对策略 |
一、政府层面:健全网络社群运行机制,强化立法与监管 |
(一)完善网络社群立法,营造健康清朗网络社群空间 |
(二)强化网络社群监管,构建规范有序网络运营体系 |
二、高校层面:加强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优化教育与引导 |
(一)坚持服务学生为本,创新学校教育管理模式 |
(二)建设网络思政队伍,提升思政教育引导能力 |
(三)优化网络社群环境,打造教育网络社群平台 |
(四)清晰网络社群认知,强化社群法律道德教育 |
三、个体层面: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注重自律与认知 |
(一)培养网络自律意识,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
(二)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
(三)树立健康乐观心态,积极参与线下课外活动 |
四、家庭层面:强化家庭教育与引导,注重教养与熏染 |
(一)关注孩子网络行为,及时疏导不良言行 |
(二)提高家长网络素养,强化家庭熏染作用 |
(三)注重家校互动沟通,培养健康社群观念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7)朝美双向威逼与朝核危机的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朝鲜的威逼战略 |
二、美国的威逼战略 |
三、朝核危机的出路 |
(8)测谎师(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第二章 |
1 |
2 |
3 |
4 |
5 |
第三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第四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第五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第六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第七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第八章 |
1 |
2 |
3 |
4 |
5 |
6 |
第九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第十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第十一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第十二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第十三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第十四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9)虚拟社会交往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社会交往与虚拟社会交往 |
(一) 社会交往的一般理论 |
(二) 虚拟社会交往的含义、方式及特点 |
(三) 现实社会交往与虚拟社会交往的关系 |
二、青少年虚拟社会交往的现状及归因 |
(一) 青少年已成为真正的“网络一代” |
(二) 青少年虚拟社会交往的特征 |
(三) 青少年虚拟社会交往的归因 |
三、虚拟社会交往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双刃”影响 |
(一) 虚拟社会交往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 虚拟社会交往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消极影响 |
四、正确引导青少年虚拟社会交往的对策 |
(一) 形成三位一体的青少年虚拟社会交往合力 |
(二) 提升青少年虚拟社会交往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教科研成果 |
后记 |
(10)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快速发展的中国互联网 |
二、互联网嵌入中国社会生活 |
(一) 国家战略 |
(二) 企业跟进 |
(三) 社会普及 |
第二节 文献述评 |
一、国内学者对中国互联网发展及使用的研究 |
(一) 研究总览 |
(二) 互联网扩散的阶段调查 |
(三) CNNIC年度发展报告 |
(四) 研究的启发 |
二、国际视野里的中国互联网研究 |
(一) 华人学者 |
(二) 西方学者 |
(三) 研究的启发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一、关注互联网与社会生活的融合 |
(一) 研究材料 |
(二) 分析指标 |
二、关注互联网对社会舆论的变革 |
(一) 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壮大 |
(二) 舆论监督与社会发展及变革 |
三、廓清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框架理论的发展脉络 |
二、框架理论指引下的中国本土研究 |
(一) 依托国内媒体 |
(二) 依托东亚媒体 |
(三) 依托欧洲媒体 |
(四) 依托欧美多个媒体 |
三、框架理论对本研究的启发 |
四、本研究的方法与创新及后续研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创新 |
(三) 后续的构想 |
第一章 第一阶段 发端:互联网作为信息传输技术 |
第一节 日常通讯技术与社会生活变革 |
一、书信与邮局 |
二、从电报、电话到手机 |
(一) 固定电话时代 |
(二) 手机时代 |
三、互联网时代 |
(一) 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 |
(二) 互联网与中国社会融合 |
(三) 中国的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 |
第二节 互联网发展阶段划分方法 |
一、已有的划分方法 |
(一) 以时间为序 |
(二) 以技术发展和社会应用为依据 |
(三) 以产业发展为依据 |
二、本研究的划分方法 |
(一) 三大阶段:技术、工具、平台 |
(二) 六小阶段 |
第三节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总体进程 |
一、全面布局,四大骨干网络互联 |
(一) 国内主要城市互联 |
(二) “上海热线”运行 |
二、产业整合,实施上网工程 |
(一) 全国门户网站建设 |
(二) 上海推进宽带入网 |
(三) 规划电子商务 |
三、社会普及,关注未成年人 |
(一) 文明上网 |
(二) 上海推广网络知识技能 |
四、再度繁荣,web2.0时代来临 |
(一) 网络娱乐上市热潮 |
(二) 净化网络绿色上网 |
五、弘扬文化,发展网络娱乐 |
(一) 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
(二) 网络服务社会 |
六、移动互联,构筑生活平台 |
(一) 网络自由与监管 |
(二) 无线城市与三网融合 |
第四节 上海接入世界互联网 |
一、上海实现互联网接入的突破 |
(一) 单机时代 |
(二) 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投入运营 |
(三) 1995年京沪穗港互联网使用状况 |
二、“上海热线”网站开通 |
(一) 独立网站开通 |
(二) 文卫信息化先行 |
(三) 浦东列为上海信息港先行区 |
(四) 上海互联网接入达到0.33万户 |
三、信息服务业初步发展 |
(一) 网上交流 |
(二) 网上书店 |
(三) 网络公益推广活动 |
(四) 网吧管理提上议程 |
第五节 小结:社会信息化启动 |
一、全新的信息环境 |
二、全新的知识生产 |
三、全新的社会服务 |
四、全新的公共平台 |
第二章 第二阶段 融合Ⅰ: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工具 |
第一节 三大工程推进信息化 |
一、集中整顿网吧 |
(一) 管理办法出台 |
(二) 工商清查 |
二、推进三大上网工程 |
(一) 政府上网年 |
(二) 网络生存预演 |
三、上海宽带接入工程 |
(一) 建设“光城”战略 |
(二) 新闻网站资格审查 |
(三) 整顿无证网吧 |
四、网吧与公众信息服务普及 |
(一) 自由进入阶段 |
(二) 加强管理 |
(三) 上学与上网 |
五、世纪之交互联网产业大整合 |
(一) 高科技憧憬 |
(二) 泡沫破灭 |
(三) 原因:互联网发展水平偏低 |
第二节 实现信息交流 |
一、电邮魅力 |
二、现代信息服务 |
(一) 新的需求 |
(二) 新的技术 |
三、QQ与即时通讯 |
(一) 小软件 |
(二) 大产业 |
第三节 展示信息服务 |
一、信息服务格局 |
(一) 电子政务 |
(二) 电子商务 |
(三) 电子服务 |
二、文明上网工程 |
(一) 引导未成年人网络使用 |
(二) 出台青少年网络公约 |
(三) 第二轮网吧整治 |
三、2003年百万家庭上网 |
(一) 信息化十年总结 |
(二) 上海信息化水平领先 |
(三) 网络技能培训入户 |
第四节 搭建网络社区 |
一、BBS与网上家园 |
(一) 营造虚拟社区 |
(二) 注重交流秩序 |
二、舆论场 |
(一) 牵动社会舆论 |
(二) 有序释放舆论能量 |
三、社交场 |
(一) 信息与关系互动 |
(二) 线上与线下互动 |
第五节 小结:信息流动与社会转型 |
一、互动开启信息管涌 |
(一) 愉悦的信息消费 |
(二) 流畅的信息交换 |
二、信息流动催生服务产业 |
三、信息控制导向公共管理革新 |
(一) 切断网络与社会集体抗争 |
(二) 信息筛查与国际形象蒙羞 |
四、信息流动形成新的鸿沟 |
(一) 城乡差异 |
(二) 国别差异 |
第三章 第二阶段 融合Ⅱ:互联网作为社会交往工具 |
第一节 社会服务信息化初步实现 |
一、政府公共服务联网 |
(一) 网民互动 |
(二) 网站发布 |
(三) 网络公开 |
二、企业商品服务在线交易 |
(一) 社交类网站兴盛 |
(二) 网购大环境成熟 |
(三) 电子交易迅速增加 |
三、家庭环境信息化 |
(一) 网络扩散的新空间 |
(二) 生活化的网络接入终端 |
(三) 日益普及的家庭入网 |
第二节 网络社会交往激活 |
一、“非典”期间网络应用广泛 |
二、网络社会交往频繁 |
三、网络社会舆论生成 |
(一) 舆论热点不断 |
(二) 言论自由有度 |
第三节 信息服务产业综合治理 |
一、打击网络信息欺诈 |
(一) 清除线上购物“陷阱” |
(二) 取缔非法社交活动 |
(三) 保护游戏虚拟资产 |
二、加强网吧治安整治 |
(一) 消除治安隐患 |
(二) 推行实名登记 |
三、治理网络色情 |
(一) 强化内容审查 |
(二) 强化技术监管 |
(三) 社会与家庭联动 |
四、拯救网络沉迷 |
(一) 减少冲突 |
(二) 加强引导 |
第四节 手机访问互联网 |
一、手机联网 |
二、手机社交 |
三、手机分享 |
四、手机产业 |
第五节 小结:社会交往实现网络迁移 |
一、网络交往服务综观 |
(一) 电子邮件 |
(二) 即时通讯软件 |
(三) BBS论坛 |
(四) 博客与微博 |
二、网络社交活动开展 |
(一) 信息更新 |
(二) 话题讨论 |
(三) 博客圈 |
三、网络社会交往评价 |
(一) 模式创新 |
(二) 技术支撑 |
(三) 虚拟世界 |
第四章 第三阶段 变革:互联网作为社会生活平台 |
第一节 新的开始:无线互联网时代 |
一、世博会全球在线观览 |
(一) 网上知识竞赛 |
(二) 线上博览线下服务 |
(三) 升级城市通讯设施 |
(四) 社会生活的网络预演 |
二、上海实施“无线城市”战略 |
(一) 三年行动计划 |
(二) 建设无线城市 |
(三) 三网融合 |
(四) 信息服务产业新机遇 |
第二节 未来:互联网与手机的重新定位 |
一、互联的世界 |
二、自由或限制 |
三、信息的革命 |
四、社会生活的平台 |
第三节 回顾:互联网使用与中国社会的两个焦点话题 |
一、青少年与互联网使用 |
(一) 研究焦点 |
(二) 媒介的焦点 |
(三) 社会的焦点 |
二、网络公共参与和舆论转型 |
(一) 活跃的网络舆论 |
(二) 公共参与和舆情监测 |
(三) 网络话语与媒介格局 |
第四节 结论一 良好的商业氛围助推上海互联网快速发展 |
一、上海互联网发展速度仅低于北京 |
二、上海移动互联网业务全国领先 |
三、上海政府积极推动互联网使用 |
四、上海有良好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
第五节 结论二 互联网主导的媒介格局引发上海舆论转型 |
一、全媒体时代 |
二、网络汇聚舆论 |
三、社交媒体的力量 |
四、网络话语生态 |
(一) 网络报道灵活 |
(二) 网络媒体影响力大 |
第六节 结论三 互联网引领的社会生活变革上海社会管理 |
一、迅猛发展的互联网 |
二、联接日常生活 |
三、公共参与渠道 |
四、政府监督渠道 |
五、舆论风险的社会 |
第六节 结语:上海互联网实现从技术、工具到平台的跨越 |
一、上海互联网的发展与跨越 |
(一) 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 |
(二) 互联网作为信息工具 |
(三) 互联网作为交往工具 |
(四) 互联网作为社会生活平台 |
二、互联网研究的多重视域 |
(一) 文本材料的研究框架 |
(二) 社会生活的研究框架 |
(三) 技术发展的研究框架 |
三、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的建议 |
(一) 本研究的不足 |
(二)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附录 验证:新闻报道与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以本地新闻为样本 |
二、可能的局限与突破 |
三、聚焦互联网相关议题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确定关键词 |
二、标题检索及分析指标确立 |
(一) 标题检索 |
(二) 分析指标 |
(三) 研究构想 |
第三节 结论 |
一、发展阶段划分准确 |
(一) 快速发展期 |
(二) 相继的高峰 |
(三) 稿件波动 |
(四) 具体的发展阶段 |
二、各阶段议题分布指向不同的社会领域 |
(一) 初始阶段经济新闻主导 |
(二) 转向科教卫新闻 |
(三) 转向社会新闻 |
(四) 转向法制新闻 |
(五) 科教卫新闻与法制新闻并存 |
(六) 转向新闻均衡化 |
三、从技术、工具到成为社会生活平台 |
(一) 期盼网络经济 |
(二) 进入快速发展期 |
(三) 加速与社会融合 |
(四) 互联网使用需要引导 |
(五) 均衡化趋势 |
四、对于框架理论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一、基本史料(含档案资料、地方志、文献汇编、报纸杂志等) |
二、中文着作(含译着) |
三、中文论文 |
四、外文着作及论文 |
五、电子文献及互联网资料 |
六、深度访谈材料 |
论文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信息上网不能为所欲为(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少年网络欺凌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基于南昌市Y学校的调查[D]. 于威.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2]网络文化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D]. 李毛毛. 延边大学, 2020(05)
- [3]休闲异化的伦理反思[D]. 范喧文.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网络社群中大学生失范行为研究[D]. 陈佳丽.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8)
- [5]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6]浅谈职业院校的网络法制教育[J]. 黄杏. 法制与社会, 2018(12)
- [7]朝美双向威逼与朝核危机的出路[J]. 吴日强. 现代国际关系, 2018(02)
- [8]测谎师[J]. 刘军.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4(01)
- [9]虚拟社会交往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蒋丽. 苏州大学, 2012(06)
- [10]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D]. 史志高.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