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电视采访中“问”的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朱桂圆[1](2019)在《中国电视读书节目研究(1960-2018) ——媒介形态学视角下的历时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尼尔·波兹曼曾经从媒介形态学的角度提出过一个着名观点:电视媒介的娱乐本质使其不适合展示带有思想深度的内容,因此它所主导的文明形态完全不同于印刷媒介所主导的文明形态。这一论断似乎将书籍和电视放置在水火不容的二元对立境地,但仅就中国电视节目的历史和现状而言,不断涌现的读书节目似乎在以实践的方式回应着尼尔·波兹曼的观点。有基于此,本文将从媒介形态分析的立场出发,通过对不同时期的中国电视读书节目的历时考察,来分析电视媒介是如何发挥自身的形态优势来对书籍内容进行加工和再现的?电视媒介倾向于选取什么类型的书籍作为节目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电视对书籍媒介呈现使用的电视语言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这些媒体实践的变化具有怎样的意义(如传承文明、普及文化等)?又受到了哪些结构性因素(如传媒体制、社会环境等)的制约和影响?在读书节目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存在哪些值得肯定的成功之处和值得反思的不足之处?这些历史镜鉴能为读书节目未来的创新提供怎样的经验或教训?以上这些就是本文希望探讨的系列问题。为此,本文以媒介形态学的理论框架作为论述根基与脉络,采用案例研究和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中国电视读书节目的发展阶段,将电视读书节目划分为“早期探索、从兴盛到式微、从衰落到复兴”三个时期,并分别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读书节目进行分析和阐释,全文各章节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绪论”。说明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案例选取的标准进行简要介绍。“第一章媒介形态学视角下的书籍和电视”。主要从媒介形态学的角度对书籍和电视进行相关的概念界定与理论梳理,并以尼尔·波兹曼关于电视“娱乐至死”的观点破题,首先从两者媒介形态上的差异来提出“电视上能否读书?”的理论假设,进而为下文从中国读书节目实践史的角度来回应这一问题埋下伏笔。“第二章昙花一现:中国电视读书节目的初步探索(1960-1996)”。主要通过对1960年至1996年间代表性电视读书节目进行诞生背景、主题内容和存在形态等向度的解读,以从媒介形态学的视角来评估读书节目所进行的早期尝试之意义和价值。“第三章从兴盛到式微:中国电视读书节目的曲折发展(1996-2004)”。梳理1996年至2004年电视读书节目的整体发展概况,并以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个案《读书时间》作为研究对象,对《读书时间》展开细致分析的同时,将它与同一时期其它读书节目做对比,并通过《读书时间》从创办到停播的遭遇折射当时电视读书节目的整体性命运。“第四章从衰落到复兴:中国电视读书节目的再度归来(2004-2018)”。对2004年至2018年间代表性的读书栏目(如《开卷八分钟》《一千零一夜》《朗读者》《一本好书》等)展开类型学意义的形态分析,并对这一阶段电视读书节目发展的新特点进行总结。“结语”。对论文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对未来电视读书节目的发展进行一些展望。
牛伟[2](2019)在《社会表演学视域下新闻记者的采访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引发的信息爆炸背景下,多元的文化要素促生了很多形形色色的新生事物,社交方式和表达的多样化即是其表现之一。在不同的语义和话语体系世界中,人们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社交渠道去输出各自的思想观点,并通过展现各自的优势特征去塑造自己的特定形象,为自己的观点打造更可靠的保护色,使人们能够信服自己的观点,以此来帮助自己达到实践目的。通过外表体现内在并让人信服,这种社会舞台上的“社会表演”不失为一种达到自我实践目的的可靠方法。当前,信息传播的渠道和媒介表现的形式日趋多样化,人们对于信息符号的解读角度越发新奇,呈现观点也越发多变。作为一种“公众职业”,记者更容易引起大众的注意,而记者在采访行为中的社会表演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讨论的话题中。社会表演对新闻记者的采访行为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而且记者在采访行为中的“职业表演”所体现出的社会表演角色,能够更加微观细致的展现出记者采访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也更能展现新闻记者采访业务的精髓。本文从社会表演学角度出发,运用其三大核心矛盾理论等研究工具,分析新闻记者在采访行为中所展现出的“职业表演”活动,并分析这种社会表演角色对记者采访行为的影响;通过社会表演角色的本质、特点、和规范制约这三个维度来帮助大家正确认识记者在采访行为中所体现的社会表演角色;最后针对当前记者的社会表演在采访行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肖楠[3](2019)在《政论专题片的文本与受众研究 ——以十九大献礼片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崛起,新媒体已经对社会大众形成了难以避免的包围性力量,它以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特性使信息的整合成为了可能,改变了以往单向的传播模式。公众参与互联网讨论的积极性不断增加,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让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大大提升。在此背景下,以央视为代表的主流媒体联合中宣部,自2017年7月起推出了《将改革进行到底》《法治中国》《大国外交》等七部十九大献礼政论专题片,讲述了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战略部署的决策过程,一改政论专题片“传者热受者冷”的尴尬局面,引发了收视热潮。本研究以政论专题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结合案例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和扎根理论,对近期央视播出的十九大献礼政论专题片展开深入研究。首先,笔者对电视专题片、政论专题片、献礼片、受众和受众行为、大学生群体进行了关键词界定,对叙事学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等进行了详细阐释,这能够帮助笔者建立起对于政论专题片的基础性、科学性认知。通过文献综述和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笔者发现对于政论专题片这一类型影片的研究仍然处于描述性研究的阶段,带有浓厚的“成功学”研究色彩,也缺少针对性的受众研究,存在较大的研究发展和创新空间。其次,笔者采用文本分析法,从主题与叙事、影像与声音两大角度对十九大献礼片的开篇之作《将改革进行到底》展开分析,探究影片的特色之处。作为典型的思辨性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一改以往政论专题片的叙事模式,以多维度的叙事视角,内外叙事相结合的方式,将宏观主题与微观主题相结合,讲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13亿中国人民攻坚克难进行改革的伟大实践进程。而在影像与声音层面,《将改革进行到底》灵活地运用了镜头、构图、光效和色彩等多种影像语言,借助解说词、同期声和音乐等声音元素,将影片中的观点与见解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观众眼前,为影片增添了感染力,打破了传统政论专题片说教性强、刻板保守的固有模式,从视觉和听觉两个维度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改革画卷。再次,笔者也采用了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选取了年龄在20-29岁的收看十九大献礼片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深度访谈,通过三轮资料编码和持续不断的备忘录撰写,笔者发现社会经验因素、符合习惯的期望、满足需求的期望、感知可靠性、感知易用性、期望满足程度、感知价值性、忠诚度和可替代性九个影响因素会对受众的收看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贯穿于收看前、收看中和收看后的全过程,并且各影响因素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笔者最终建构了收看十九大献礼片行为的动因模型,并进行了可靠性和推广度检验,这一模型阐明了受众在收看十九大献礼片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及其背后的动因,具有循环往复、不断变化的特点,过去收看政论专题片的经历会影响我们的下一次收看行为,之前的思维也会间接或直接地反映在后续的行为中,该模型对于以十九大献礼片为代表的政论专题片的创作与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最后,笔者将文本分析与受众分析的结论综合对比,在内容层面为我国政论专题片的创作提出了平衡叙述、符号化叙事等建议,政论专题片如果想要获取青年群体的更广泛关注,应该在呈现重大社会事件和现实问题的同时,更多地采用故事传播的手法,赋予传播符号特定的内涵,将故事、情感和价值融于一体,扩大与受众的认同空间,从而引发强烈共鸣。在传播层面,笔者则给出了仪式化传播、节庆化传播的策略建议,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平台已逐渐演变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主要平台,政论专题片应当主动接纳信息技术的变迁,秉持着内容为王的原则,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播手段相融合,以创新思维打造媒体矩阵,发挥传播的叠加效应,激发受众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刻认同,让政论专题片走向世界,成为塑造国家形象、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余永军[4](2018)在《电视采访中的提问艺术》文中研究说明采访中的提问技巧是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具备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专业技能。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这句话已在新闻界内得到一致肯定,采访在新闻宣传报道中的重要性可谓不言而喻。一次成功的采访,不仅是新闻工作者专业提问水平的体现,也是新闻采访者个性魅力的展现,好的提问技巧往往能使采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孙丽婉[5](2018)在《调查类纪录片中的采访研究 ——以《科伦拜恩的保龄》《穹顶之下》为例》文中指出我国纪录片在整体向“公众时代”纵深迈进的过程中,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新思路、新亮点,并开始逐渐沉淀和固化,形成了一个行业在新一轮发展时期的样态,CDRC将之描述为中国纪录片的“新常态”。这种行业现象折射到学界,表现出了对纪录片研究的呼唤。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调查类纪录片中的“采访”,采用案例分析、文本分析、对比分析的方法,选取《科伦拜恩的保龄》和《穹顶之下》这两部国内外调查纪录领域的样板作品作为分析的案例。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概述。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在这一部分,通过文献的查阅,对国内外纪录片、调查类纪录片、采访学的研究现状,以及两部案例作品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第三章,是对《科伦拜恩的保龄》采访特色的分析。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本文发现《科伦拜恩的保龄》中的目击采访非常重视修辞表现手法的作用,其目的是为了表达,甚至增强影片反对拥枪自重的观点;语言采访部分,其采访问题的设计因人而异,话题的转换和保持则随机应变;其非语言符号的使用,则表现出了对体态语言的偏好,并尽可能地缩小采访的空间和距离。第四章,对《穹顶之下》采访特色的分析。其目击采访大量采用体验式的观察,来获取第一手的事实性材料;其语言采访,围绕采访线索,多方求证,抽丝剥茧,力求得出全面客观的真相,并使采访得出的观点间自我辩论,使得真理愈辩愈明;其非语言符号的交流,则存在“关切的眼神”“前倾式坐姿”等突出的特点。在最后一章结论与探讨部分,对两部影片各自的采访特色,及其异同点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试着总结出了一个具有普适性的调查类纪录片的采访框架。
王萍[6](2017)在《赛后即时采访中记者提问的语用策略研究 ——以2016里约奥运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赛后即时采访作为体育赛事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赛事现场信息的重要补充,是信息准确传递的关键一环,是受众获取新闻现场实况、进行视听延伸的有效桥梁,是记者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实践活动。记者提问作为赛后即时采访活动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提问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采访目的、报道意图是否能够顺利实现。长期以来,前人缺乏对赛后即时采访中记者提问的语言本体进行的研究,现有成果多停留在主观层面的经验总结。本研究以新闻采访学、语用学、播音学知识为理论基础,从语用策略入手,对赛后即时采访中记者提问的语言展开研究。本文旨在研究不同赛后即时采访中记者提问时适宜采用的语用策略。以2016里约奥运会为例,采集大量视频及文本语料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分析具体实例,明确了赛后即时采访活动的特殊语境,并根据语境的不同,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受众需求明确了不同语境下记者提问需主要实现的目的,探索了实现各提问目的时适宜的语用策略。本研究发现,在不同语境的赛后即时采访中,记者需主要实现的提问目的是有差异的,语用策略是帮助提问目的实现、保证采访顺利进行的有效途径;记者提问的语用策略是分层级的,有从整体语篇角度出发的宏观策略,还有从具体的一句话本身出发的微观策略。在实际采访活动中,每一个语用策略并不是彼此独立的,是相互交融的,记者在提问时,需根据不同语境,结合实际情况恰当的选择语用策略,以保证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本文对赛后即时采访中记者提问的语言进行了具体探究,一定程度上是对赛事采访理论研究的深入,对记者的提问能力的提高以及具体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郭苏杭[7](2016)在《王志主持风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技术革命使得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历史的大潮中脱颖而出,主持人突出的“风格化”为其增光添彩。王志作为记者型主持人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员,其独特的语言表达、犀利稳健的采访风格、鲜明深刻的提问方式受到观众喜爱。王志曾任湖南郴州电视台、湖南电视台、深圳广播电视台记者和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记者、主持人,《新闻调查》记者、主持人,《面对面》记者、主持人、制片人。在他的职业道路上,树立了鲜明的主持风格。本文从主持风格概念论述出发,对国内主持风格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研究。在王志的主持风格研究方面,分为王志的语言风格探析、王志的采访风格探析、王志的形象风格探析三个部分,通过提取《面对面》《新闻调查》的节目文本,分析王志在采访过程中的话轮转换机制、王志的疑问句使用特征、王志的个性化语言特点;在王志采访风格探析中,对王志采访结构模式及提问方式进行了分析;在王志主持形象风格探析中,重点通过王志在节目中呈现的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服饰语,分析王志体态语的运用情况,运用角色理论分析王志形象传播中的角色定位。在王志主持风格成因分析中,通过社会环境,媒体环境,个人原因分析王志的主持风格形成原因。通过对王志主持风格的研究,本文认为,王志的主持风格是自身的性格特点和新闻工作者职业的结合,在表达通俗化,设问个性化,追问质疑化的基础上,加入主观的话轮转换特点及采访逻辑共同形成。最后,本文通过对王志主持风格的研究,提出了记者型主持人在今后从业道路上的发展方式:融媒时代、一专多能;价值发掘、文化传播。
马媛[8](2015)在《电视出镜记者“镜语”传播研究》文中提出在电视记者的出镜报道中,除了有声语言之外的所有画面信息,包括记者出镜的空间距离、时间长度、记者的体态、动作等,都通过镜头语言呈现和表达。画面景别、拍摄角度、形式构图、画面运动、画面长度以及画面组接等多种元素,共同构成了镜头语言。不同的元素搭配,构建了不同的“镜语”形态,不同的“镜语”形态适用于不同的新闻类型。在电视新闻叙事中,“镜语”的表达决定了画面的叙事主体和叙事视角,通过镜头语言实现对新闻信息的见证、解释和抒发功能,推动情节的发展,刻画人物形象,搭建叙事时空。通过镜头语言的运用,实现了电视新闻独有的陌生化和奇观化的效果。在中西差异化的文化背景下,电视记者出镜所使用的“镜语”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画面比例、景别、角度、画面运动以及记者介入度等等。这背后表现为通过“镜语”实现的时空信息建构和人物关系建构的不同,这是由不同文化背景下逻辑关系、时空观念、哲学思想以及电视文化语境决定的。同样的新闻类型、同样的文化背景,不同出镜记者的“镜语”表达依然大相径庭。同为知名记者,柴静的“镜语”更加情感化、故事化,人物个性鲜明,叙事情节突出。闾丘露薇的“镜语”表达则简单低调,以揭露新闻事实背后的原因为先,对故事淡化,对镜头中的人物、情节、情感淡化,更强调记者是新闻中的旁观者和记录者,是“去记者中心化”的“镜语”表达。两者之间相互对立的“镜语”风格,主要源于各自不同的职业经历、个人性格以及电视实践语境,而统一于社会意识形态和新闻专业理念,统一于传媒发展规律与电视特性,统一于电视商业化浪潮中的行业竞争,统一于时势推动下的成名机遇,还统一于电视“镜语”表达中个人性格的回归。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多屏围绕的世界,影像技术的变革与电视媒体表达息息相关。只有深入了解“镜语”元素的特点和功能,不断摸索新的“镜语”表意规律,才能使电视出镜记者的新闻传播始终适应观众需求,才能在竞争越发激烈的媒体环境中,始终引领舆论导向。
赵霞[9](2013)在《柴静采访风格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东方时空》、《新闻调查》、《面对面》等中国最具分量的新闻类节目中我们时常能看到柴静的身影,她理性的形象、质疑的语气与犀利的眼神已经成为她调查记者身份的显着标志。她曾冒死进入非典第一现场,成为最早报道非典的记者之一。在汶川地震、上海楼倒、小学生集体自杀、华南虎照片真假等事件中,她几乎都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通过她的调查、采访、分析、总结,完成了《北京“非典”狙击战》、《杨柳坪的七日》、《双城的创伤》、《虎照疑云》等优秀的新闻作品。在采访中,柴静用她的冷静、客观、睿智的提问抓住事件的关键点,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入,揭开一个又一个的黑幕。在采访受阻时,她通过自身的努力一次次争取让不愿意配合的采访对象敞开心扉,说出事实,还原事件本来的面目。她怒目质问社会黑暗的创造者,细心地安慰不幸的受难者,用心做出的新闻节目在感动了许多观众的同时也获得了业内的肯定。本文以柴静的新闻作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通过对柴静的提问方式、采访中的肢体语言、话语风格、女性特质等方面的分析,总结柴静的采访风格的特点,并探讨新闻人员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优秀的采访。
何炜[10](2011)在《谈电视采访如何营造对话语境》文中认为电视媒介的不断发展,与之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的不断积累,促使电视采访者能更好更顺利的进行电视采访。笔者首先对电视采访和语境进行解释,然后论述了电视采访中采访者要摆正位置,认清角色;采访前和采访对象进行沟通,并取得对方的信任;采访中一定要具有倾听和平等的意识,要保持平常心态;采访者应尽量采用多种采访方式,营造一种轻松氛围。总而言之,就是为电视采访营造良好的对话环境。
二、谈电视采访中“问”的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电视采访中“问”的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电视读书节目研究(1960-2018) ——媒介形态学视角下的历时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媒介形态学视角下的书籍和电视 |
第一节 作为媒介的书籍及其形态变迁 |
一、书籍的概念界定 |
二、书籍的形态演变及其传播史意义 |
第二节 对“娱乐至死”的追问:电视可以读书吗? |
一、媒介形态学派的尼尔·波兹曼及其电视批评理论 |
二、媒介形态视野下的读书节目 |
第二章 昙花一现:中国电视读书节目的初步探索(1960-1996) |
第一节 “在电视上读书”的最早尝试及其意义 |
一、我国电视读书节目初起 |
二、早期中国读书节目的意义 |
第二节 书籍与电视早期联姻的理论思考 |
第三章 从兴盛到式微:中国电视读书节目的曲折发展(1996-2004) |
第一节 电视如何呈现书:《读书时间》的典型意义 |
一、电视读书节目兴盛的时代背景——以央视《读书时间》为中心的考察 |
二、形态分析:《读书时间》的节目架构与传播策略 |
三、阶段性总结:读书节目传播了什么? |
第二节 读书节目停播:“读书没有时间”? |
第四章 从衰落到复兴:中国电视读书节目的再度归来(2004-2018) |
第一节 不同类型电视读书节目的形态分析 |
一、评论型读书节目: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和《开卷八分钟》 |
二、谈话型读书节目:作为文化热点的《朗读者》 |
三、演译型读书节目:《一本好书》的创新路径 |
第二节 电视读书节目发展的阶段性总结 |
一、在电视媒介技术与技巧上的变化 |
二、在嘉宾和书籍选择上呈现新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社会表演学视域下新闻记者的采访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来源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相关学科理论研究 |
1.3.2 记者采访行为的相关研究 |
1.3.3 从社会表演学角度分析记者角色的相关研究 |
1.3.4. 其他角度分析的记者角色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社会表演学的基本观念 |
2.1 社会表演学的理论起源 |
2.1.1 源于人类表演学 |
2.1.2 源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关系学说 |
2.2 人的一切活动都可以当作表演来研究 |
2.3 “自我”与“角色” |
2.4 “前台”与“后台” |
2.5 “脚本”与“即兴” |
第三章 新闻记者在采访行为中的社会表演 |
3.1 采访行为是一种社会表演 |
3.2 影响记者社会表演的因素 |
3.2.1 记者的采访需求 |
3.2.2 采访对象的反馈 |
3.3 社会表演在采访行为中的具体表现 |
3.3.1 显性采访 |
3.3.2 隐性采访 |
3.3.3 时政新闻与娱乐新闻 |
3.3.4 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 |
第四章 认识记者在采访行为中的社会表演角色 |
4.1 记者的社会表演角色本质是一种“职业表演” |
4.2 记者社会表演角色的特点 |
4.2.1 专业性 |
4.2.2 针对性 |
4.2.3 灵活性 |
4.3 记者社会表演角色的规范制约功能 |
第五章 新闻记者在社会表演中存在的问题 |
5.1 新闻记者在采访行为中存在的角色偏差 |
5.1.1 记者在社会表演中的角色“错位” |
5.1.2 记者在社会表演中的角色“越位” |
5.2 社会表演学的应用对策 |
5.2.1 把握“自我”与“角色” |
5.2.2 把握“前台”与“后台” |
5.2.3 把握“脚本”与“即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政论专题片的文本与受众研究 ——以十九大献礼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主流舆论寻求创新式传播 |
1.1.2 政论专题片迎来收视热潮 |
1.1.3 弘扬主流价值观意义重大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论 |
1.4.1 案例分析法 |
1.4.2 文本分析法 |
1.4.3 扎根理论 |
1.4.3.1 扎根理论的发展 |
1.4.3.2 选择扎根理论的理由 |
1.5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
2.1 关键词界定 |
2.1.1 电视专题片 |
2.1.1.1 电视专题片的概念 |
2.1.1.2 电视专题片的分类 |
2.1.2 政论专题片 |
2.1.2.1 政论专题片的概念与特征 |
2.1.2.2 政论专题片的分类 |
2.1.3 献礼片 |
2.1.4 受众与受众行为 |
2.1.5 大学生 |
2.2 理论梳理 |
2.2.1 叙事学理论 |
2.2.2 使用与满足理论 |
2.2.3 期望—价值理论 |
2.2.4 受众选择的“实用主义”模型 |
2.3 文献综述 |
2.3.1 电视专题片研究现状 |
2.3.2 政论专题片的研究现状 |
2.3.3 媒介使用动机研究现状 |
2.3.4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十九大献礼政论专题片文本分析 |
3.1 主题与叙事分析 |
3.1.1 主题分析 |
3.1.1.1 宏观主题的精准化拆分 |
3.1.1.2 微观主题的艺术化渗透 |
3.1.2 叙事分析 |
3.1.2.1 叙事视角:多维度视角辩证看待历史 |
3.1.2.2 叙事主体:内外叙事相结合讲述故事 |
3.1.2.3 叙事结构:多结构融合勾勒改革画卷 |
3.1.2.4 叙事手法:符号化叙事增强价值认同 |
3.2 影像与声音分析 |
3.2.1 影像分析 |
3.2.1.1 灵活细腻的镜头语言 |
3.2.1.2 打破常规的构图语言 |
3.2.1.3 千变万化的光效语言 |
3.2.1.4 抒发情感的色彩语言 |
3.2.2 声音分析 |
3.2.2.1 兼容并蓄的解说词 |
3.2.2.2 还原时空的同期声 |
3.2.2.3 情景交融的音乐 |
第四章 十九大献礼政论专题片受众分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问题 |
4.1.2 研究对象 |
4.1.3 资料收集 |
4.1.3.1 抽样 |
4.1.3.2 深度访谈 |
4.1.4 资料分析 |
4.1.4.1 三次编码过程 |
4.1.4.2 备忘录撰写 |
4.1.5 结果检验 |
4.1.6 研究可靠性及推广度 |
4.2 十九大献礼政论片的受众行为分析 |
4.2.1 “我会主动去看政论片” |
4.2.2 “政论片的内容让我觉得很有用” |
4.2.3 “政论片给人很正能量的感觉” |
4.2.4 “我愿意继续看能够切合青年人口味的政论片” |
4.3 十九大献礼政论片受众行为的动因分析 |
4.3.1 收看前的选择行为 |
4.3.1.1 满足需求的期望 |
4.3.1.2 符合习惯的期望 |
4.3.1.3 社会经验因素 |
4.3.1.4 感知易用性 |
4.3.1.5 感知可靠性 |
4.3.2 收看中的卷入行为 |
4.3.2.1 认知需求的评估 |
4.3.2.2 情感需求的判断 |
4.3.2.3 社交需求的衡量 |
4.3.2.4 个人认同需求的选择 |
4.3.3 收看后的评价行为 |
4.3.3.1 感知价值性 |
4.3.3.2 忠诚度 |
4.3.3.3 可替代性 |
第五章 结论与探讨 |
5.1 研究结论和结果检验 |
5.1.1 文本分析结论 |
5.1.1.1 主题与叙事 |
5.1.1.2 影像与声音 |
5.1.2 受众研究结论 |
5.1.2.1 满足需求的期望 |
5.1.2.2 符合习惯的期望 |
5.1.2.3 社会经验因素 |
5.1.2.4 感知易用性 |
5.1.2.5 感知可靠性 |
5.1.2.6 期望满足程度 |
5.1.2.7 感知价值性 |
5.1.2.8 忠诚度 |
5.1.2.9 可替代性 |
5.1.3 受众研究结果检验 |
5.2 我国政论专题片的提升路径 |
5.2.1 用真情实感讲好中国故事 |
5.2.2 以创新思维打造媒体矩阵 |
5.2.3 走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 |
5.3 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5.3.1 研究的贡献 |
5.3.2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十九大献礼政论片受众访谈提纲 |
附录2:检验结果的受众访谈提纲 |
致谢 |
(4)电视采访中的提问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新闻采访提问技巧的重要性 |
2 新闻采访中提问的方式 |
2.1 准备工作 |
2.2 有的放矢, 提问要抓关键点 |
2.3 提问要准确、扼要 |
2.4 提问要“口”“眼”配合 |
2.5 好的采访, 以“情”取胜 |
3 倾听也是一种技巧 |
4 结语 |
(5)调查类纪录片中的采访研究 ——以《科伦拜恩的保龄》《穹顶之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行业“新常态”呼唤优秀纪录作品 |
1.1.2 调查类纪录片的发展 |
1.1.3 纪录片中采访的应用 |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纪录片的研究现状 |
2.1.1 国内研究现状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2.2 调查类纪录片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研究综述 |
2.2.2 国外研究综述 |
2.3 采访学相关研究梳理 |
2.3.1 国内研究综述 |
2.3.2 国外研究综述 |
2.3.3 纪录片采访研究综述 |
2.4 《科伦拜恩的保龄》和《穹顶之下》的研究梳理 |
2.4.1 《科伦拜恩的保龄》研究综述 |
2.4.2 《穹顶之下》研究综述 |
2.5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科伦拜恩的保龄》采访特色分析 |
3.1 观察——目击采访 |
3.1.1 非参与式的观察——巧用修辞,放大态度 |
3.1.2 参与式的观察——多重角色,强化意义 |
3.1.3 暗中的观察——争取信任,深挖真相 |
3.2 访问——语言采访 |
3.2.1 问题的设计——因人而异 |
3.2.2 话题的转换和保持——随机应变 |
3.2.3 对敏感问题的处理——多管齐下 |
3.3 非语言符号的交流 |
3.3.1 副语言 |
3.3.2 体态语言 |
3.3.3 空间与距离 |
第四章 《穹顶之下》采访特色分析 |
4.1 观察——目击采访 |
4.1.1 非参与式的观察——动静结合,直击心灵 |
4.1.2 参与式的观察——现身说法,获取材料 |
4.1.3 暗中的观察——身份回归,争取权益 |
4.2 访问——语言采访 |
4.2.1 观点采访——名人佐证,观点交锋,真理愈辩愈明 |
4.2.2 信息采访——多方求证,抽丝剥茧,真相力求全面 |
4.2.3 对敏感问题的处理——多管齐下 |
4.3 非语言符号的交流 |
4.3.1 副语言 |
4.3.2 体态语言 |
4.3.3 空间与距离 |
第五章 结论与探讨 |
5.1 结论 |
5.1.1 《科伦拜恩的保龄》的采访特色 |
5.1.2 《穹顶之下》的采访特色 |
5.2 《科伦拜恩的保龄》和《穹顶之下》采访特色的比较分析 |
5.2.1 采访特色的差异分析 |
5.2.2 采访特色的共同特征 |
5.3 探讨: 调查类纪录片的采访框架 |
5.3.1 采访者的打造 |
5.3.2 采访内容的选择 |
5.3.3 采访的技巧 |
5.3.4 表现的手法 |
5.4 研究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赛后即时采访中记者提问的语用策略研究 ——以2016里约奥运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目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语料选取与整理 |
第六节 赛后即时采访的内涵界定及语境分析 |
第二章 赛果符合受众心理预期时记者提问的语用策略分析 |
第一节 记者提问的目的分析 |
第二节 记者提问的语用策略分析 |
一、记者提问的宏观策略 |
(一)开门见山策略 |
(二)环环相扣策略 |
二、记者提问的微观策略 |
(一)合理预设策略 |
(二)借言施问策略 |
(三)细节切入策略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赛果超出受众心理预期时记者提问的语用策略分析 |
第一节 记者提问的目的分析 |
第二节 记者提问的语用策略分析 |
一、记者提问的宏观策略 |
(一)开篇定调策略 |
(二)层层深入策略 |
二、记者提问的微观策略 |
(一)巧用人称策略 |
(二)欲抑先扬策略 |
(三)陈述代问策略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赛果与受众心理预期略有偏差时记者提问的语用策略分析 |
第一节 记者提问的目的分析 |
第二节 记者提问的语用策略分析 |
一、记者提问的宏观策略 |
(一)追加提问策略 |
(二)顺势而问策略 |
二、记者提问的微观策略 |
(一)模糊限制策略 |
(二)适当对比策略 |
(三)以评助问策略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王志主持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主持风格研究 |
1.2.2 主持人风格个案研究 |
1.2.3 关于王志主持风格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2 王志主持风格概论 |
2.1 王志的工作经历 |
2.2 节目主持风格的概念 |
2.2.1 节目主持风格的概念 |
2.2.2 国内节目主持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
2.3 王志的主持风格 |
2.4 王志对我国节目主持艺术的贡献 |
3 王志主持的语言风格 |
3.1 王志主持的个性语言特征 |
3.1.1 语言通俗化 |
3.1.2 设问个性化 |
3.1.3 追问质疑化 |
3.2 王志主持的问句考察 |
3.2.1 王志主持的问句分类 |
3.2.1.1 是非问句 |
3.2.1.2 特指问句 |
3.2.1.3 选择问句 |
3.2.1.4 正反问句 |
3.2.2 王志主持的问句分析 |
3.3 王志主持的话轮转换 |
3.3.1 话轮的概念 |
3.3.2 王志采访会话策略分析 |
4 王志主持的采访风格 |
4.1 王志采访内外结构模式分析 |
4.2 王志提问方式分析 |
4.2.1 事件类提问追求新闻性 |
4.2.2 人物类提问追求形象性 |
5 王志主持的形象风格 |
5.1 王志态势语的运用 |
5.1.1 身姿语 |
5.1.2 手势语 |
5.1.3 表情语 |
5.1.4 服饰语 |
5.2 王志形象传播中的角色定位 |
5.2.1 角色定位 |
5.2.2 王志形象传播中的角色定位 |
6 王志主持风格成因分析 |
6.1 社会环境 |
6.1.1 从“电视湘军”中起步 |
6.1.2 在“新闻事业”中坚守 |
6.2 媒体环境 |
6.2.1 中央电视台的体制 |
6.2.2 节目属性 |
6.3 个人原因 |
6.3.1 “性格使然” |
6.3.2 “理想追求” |
7 从王志主持风格看记者型主持人的发展策略 |
7.1 融媒时代,一专多能 |
7.2 价值发掘、文化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8)电视出镜记者“镜语”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3 理论基础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出镜记者的话语构成及“镜语”形态 |
2.1 概念界定 |
2.2 出镜记者的话语构成及作用 |
2.3 “镜语”的元素构成及功能 |
2.4 “镜语”符号的视知觉原理 |
2.5 新闻类型与出镜记者的“镜语”形态 |
第三章 出镜记者的“镜语”叙事 |
3.1 “镜语”的语意表达 |
3.2 “镜语”的叙事建构 |
3.3 “镜语”的效果呈现 |
第四章 中西文化视域下的“镜语”建构 |
4.1 中西出镜记者的“镜语”差异 |
4.2 中西出镜记者的“镜语”建构规律 |
4.3 “镜语”差异的文化溯源 |
第五章 明星记者的“镜语”风格 |
5.1 柴静的“镜语”风格:以人物和情节为原点 |
5.2 闾丘露薇的“镜语”减法:“去记者中心化” |
5.3 明星出镜记者:“镜语”风格化的对立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柴静采访风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来源 |
研究方法 |
研究内容 |
一、火柴的柴,安静的静 |
二、采访风格 |
(一) 柴式提问 |
(1) 短刀相接 直击真相 |
(2) 绵里藏针 一针见血 |
(3) 环环相扣 步步为营 |
(二) 柴式感性 |
(1) 女性特质 |
(2) 前倾式采访 |
(3) 倾听与沉默 |
(三) 话语风格 |
(1) 声音的特质 |
(2) 话语的美感 |
(3) 理性的评论 |
三、柴静的争议性探析 |
(一) 表演性采访 |
(二) 失败的采访 |
(三) 模仿柴静的可行性 |
四 柴静启示录:理性坚守与感性关怀 |
(一) 记者柴静的职业理性 |
(1) 理性的追求者 |
(2) 独立的思考者 |
(二) 性情柴静的人文关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谈电视采访如何营造对话语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电视采访及主要形式 |
二、语境的含义及作用 |
(一) 语境的含义 |
(二) 语境的作用 |
1. 语境能够判断指示词确切所指。通过具体的语境可以准确地判断语句的含义, 不同的语境中的语意有所不同。 |
2. 歧义给人们的交际带来影响, 同样的词语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解释。但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就能够消除歧义。 |
3. 通过语境来推断交际话语中的言外之意, 明白说话人的言外之意, 达到成功的交流。 |
4. 通过特定场合的特定语境帮助理解话语中省略部分意思, 人们在交流时能够明白其中的含义。 |
5. 当交流中出现模糊表达时, 特定的语境有助于受话者对说话者模糊话语进行分析并理解其意图。 |
三、如何营造良好的电视采访对话语境 |
(一) 在电视采访中采访者要摆正位置, 认清角色 |
(二) 采访者在采访前和采访对象进行沟通, 并取得对方的信任 |
1. 采访前的准备 |
2.“预热”的过程 |
(三) 采访者在采访中要具有倾听和平等的意识, 要保持平常心态 |
(四) 采访者应尽量采用多种采访方式营造一种轻松氛围 |
四、谈电视采访中“问”的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电视读书节目研究(1960-2018) ——媒介形态学视角下的历时考察[D]. 朱桂圆.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2]社会表演学视域下新闻记者的采访行为研究[D]. 牛伟. 广西大学, 2019(01)
- [3]政论专题片的文本与受众研究 ——以十九大献礼片为例[D]. 肖楠. 厦门大学, 2019(08)
- [4]电视采访中的提问艺术[J]. 余永军. 西部广播电视, 2018(11)
- [5]调查类纪录片中的采访研究 ——以《科伦拜恩的保龄》《穹顶之下》为例[D]. 孙丽婉. 厦门大学, 2018(07)
- [6]赛后即时采访中记者提问的语用策略研究 ——以2016里约奥运会为例[D]. 王萍. 江苏师范大学, 2017(06)
- [7]王志主持风格研究[D]. 郭苏杭. 四川师范大学, 2016(02)
- [8]电视出镜记者“镜语”传播研究[D]. 马媛. 天津师范大学, 2015(08)
- [9]柴静采访风格分析[D]. 赵霞. 云南大学, 2013(12)
- [10]谈电视采访如何营造对话语境[J]. 何炜. 美与时代(下),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