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吕梁财政连续四年递增三点五亿(论文文献综述)
武晓媛[1](2019)在《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技术与社会转型语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保护随一国工业演进发生、发展,是国家工业化的一种必然结果。手工艺作为一门古老的“营生”,是传统社会中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基本活动,并依赖“师徒相授、口耳相传”的知识模式世代传承。可以说,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核心生产力的手工艺,它不仅满足了人类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物质需求,而且满足人类文化审美情趣的精神需要。它既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基础,又是丰富人类精神生活的“良方”,满足着社会大众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不同诉求,任何时候都需要保有适度的存续和发展空间。尽管如此,受传统文化观念控制的古代中国一直没有给予手工艺及手工艺人应有的尊重和认同。近代以降,伴随西方的殖民侵略,近代机器技术与设备随即而来,这对传统工艺的存续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先进的机器技术刺激并促进手工技艺的改良革新,但同时又与手工艺争夺资源、抢占市场,展开激烈地竞争。就近代中国传统工艺整体发展情形言,后者成为主要趋势,机器的冲击甚至造成手工艺的全面崩溃。时至今日,中国已由传统农业国跻身现代工业国前列,并可同世界工业强国开展技术角逐,但仍无法扭转和改变手工艺的生存困境,在现代激烈地商业市场竞争中许多手工艺正急剧衰退甚至消亡。如何使传统工艺与工业化和谐共生,如何使传统工艺理性传承以更好地适应工业现代化要求,成为一个从历史延续至今的重要议题。可见,“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应如何对待传统工艺”,或者说“传统工艺应如何应对工业现代化”是一个值得反复思考和深入探究的问题。不过,这里需要说明一点,传统工艺在不同时代表现出来的功能不尽相同。在传统社会里手工艺是作为国计民生的支柱而存在的,但在现代社会中它更多地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所以对它的保护和利用因时代功能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本文重点关注关系民生日用的工艺品在近代中国技术社会转型时期的命运。基于此,本文既是一项关于传统工艺的历史研究,也是对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工艺出路问题的进一步探讨。文章围绕“传统工艺如何进入现代社会”的中心议题,即如何克服和改进传统工艺的弊端,又如何保持和宏扬传统工艺的价值,立足晚清民国的时代背景,以“中国工业化早期的传统工艺发展策略”这一鲜有关注却极具时代意义的内容作为第一研究主题,以张培刚的“农业国工业化”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为支撑,探讨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之际,手工艺的工业现代化问题。通过对中国传统工艺的源头发展策略进行考察,发现在晚清和民国两个时期,国人就手工艺的出路问题曾提出过一系列的思想和行动方案,使“日用而不知”的传统工艺呈现在社会大众的视野下。在此基础上,厘清晚清民国工艺策略在整个手工艺工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为当前传统工艺发展提供有效的历史借鉴。本文主体内容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释了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难点及创新之处,提出晚清民国中国技术社会转型期应该如何思考和对待传统工艺的问题,并从源头策略上为手工艺寻找出路,以期获得一些新认识和新主张。第一章主要对工艺观念在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起步时期的演变情况进行研究。指出“工艺”是一个现代意义下的传统词汇,是经过近代多层内涵沉淀后的一种结果。立足于“工艺”的语言学考察,重点对“工艺”一词在近代包含的工业、工艺美术、手工艺等多重意义进行解读,揭示出技术转型期工艺概念演变的内在思想逻辑。同时界定了全文讨论的“传统工艺”范畴,列举了文中涉及的主要工艺门类,并以发展经济学家张培刚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作为全文的理论支撑。第二章阐释了晚清民国时期传统工艺问题的产生。自晚明起,资本主义萌芽在以手工为技术基础的工商业中萌生,致使封建统治者与工商业之间产生了巨大矛盾。封建政府开始全面抑制工商业发展,扩大对手工业的破坏。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却采取了与钳制手工艺完全不同的态度,提倡并鼓励西方机器工艺发展,手工艺在封建政府的打压和近代机器技术冲击的双重阻滞下艰难生存。但它却并未被机器技术取代而失去社会技术主体的地位。所以,传统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技术资源究竟应该如何发展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对晚清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早期的工艺思想和行动策略进行研究,发现它们的工艺发展策略大致沿着相同路径进行。首先由社会中的有识之士、商政界代表、经济学者以及工艺美术家等从思想层面探讨传统工艺的近代多元价值及其出路问题,对手工艺的认识和理解超出了传统社会的固有意义。而后在学者论证的前提下,再由中央政府主导制定且部分推行某些工艺策略,并且不同时期的工艺策略还体现出了自身的独特性。晚清时期在毫无经验可循的前提下,一切始于初探。社会中一批极具前瞻性认识的有识之士从经济、技术、知识、社会角色以及文化的不同视角阐释了手工艺的新价值,开启了国人从思想层面探索传统工艺如何进入现代社会。清政府积极配合,一改过去“薄手艺、贱百工”的态度和对手工艺的严格管控,从推行工艺教育、创办工艺局和征集手工艺品出洋参展三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把零散、衰颓的传统工艺用新的理念和方式进行重组,适应并推动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展。北洋政府时期工艺思想和行动策略的最大特点则是继承延续。在“循序渐进”、“以工代赈”和“全面改良”工艺思想的指导下,北洋政府沿着清末“工艺新政”的路线,对晚清工艺策略进行局部调整和修正。它主张的手工艺政策在整个近代中国工艺发展策略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南京国民政府早期,经过工商政学界和工艺美术界热烈讨论,官员和学者对手工艺的价值及其工业现代化的认识已非常深刻,进行了针对手工艺与工业化关系、手工艺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等具体问题的讨论。在此基础上,国民政府尝试构建了复兴传统工艺的政策体系,探索行之有效的工艺发展新模式,并次第开展复兴手工艺的行动计划,对中国手工艺事业作出统一规划和安排。经过三个时期演进,中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渐趋成熟。第六章重点研究了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倡导的工艺策略。这一时期手工艺的工业现代化问题由政府主导转向由社会团体承担。“国济”作为政府支持下的社会服务团体,开始独立领导起全国的手工艺事业,提出了“建设性救济”的独特工艺思路。从思想认识上看,“国济”对手工艺的认识已接近了传统工艺问题的本质,强调了传统工艺的改进是一个牵涉多方面的问题,不只依赖于技术改良和革新,还需要组织、资金、人才、市场等不同社会要素的配合;从具体行动上看,“国济”建立了分工兼合作的工艺组织体系,创办了《手工艺》杂志,提供给国人工艺思想交流的平台。在它的组织下手工艺事业发展成为了一场社会运动,增强了传统工艺的社会认同感。第七章结论主要是在总结晚清民国工艺发展策略的演变路径和手工艺实际变化情形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分析了造成这一时期手工艺策略没有取得实效的原因。结合当前国家传统产业和乡村建设发展主题,思考工艺振兴对传统产业改造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意义,以期对当前传统工艺传承与保护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黄岚君[2](2017)在《黑龙江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卷烟销量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烟草业多年来全面推进“以客户订单为基准的组织货源”工作,这也正迎合了当今社会“以销定产”的思想,因此如何准确的预测销量,准确及时地反应烟草市场走势,为参与市场的生产者、营销方提供准确有效的决策参考依据,已成为市场各方最为急迫的要求。本文,首先介绍了黑龙江卷烟在国内的销售现状,分析了影响黑龙江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后文简称为龙江烟草公司)销量的具体因素,在模型的选择上介绍了灰色系统和马尔可夫模型的基本理论,说明了灰色预测模型和马尔可夫预测模型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在灰色系统理论基础上建立的灰色系统预测模型使用数据少,方便运算,预测准确度高。而马尔可夫链理论的研究适用于随机状态的动态系统,更加适合预测随机波动幅度比较大以及样本数据多的随机过程。但其不足之处是不仅要求预测对象具有马氏性,同时,预测数据序列要服从典型分布,但当系统信息较少时较难确定数据序列服从何种分布。所以,本文在分别使用灰色系统和马尔可夫模型对卷烟销量进行预测,得到结果分析各自模型的特点及优劣后,又将灰色预测模型和马尔可夫预测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各自的模型优势,用灰色预测模型来预测卷烟销量的时间走势,随后对灰色产生的残差走势建立马尔可夫模型进行修正,从而使两者相结合建立更为精确的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对各自模型取长补短,进行优化。本文对龙江烟草公司目前销售情况进行了研究,对2012-2015年共四年来每月的销量数据进行分析测算,使用灰色模型和马尔可夫模型及两个模型相结合建立的灰色马尔可夫模型,通过灰色模型及其相应的建模软件,对年销量样本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对月销量样本数据应用马尔可夫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误差较大;最后通过将灰色模型的误差作为马尔可夫模型的区间划分依据,从而建立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对季度的卷烟品类销量进行预测,取得了更为精确的预测结果。
李成龙[3](2013)在《基于无线通信的小区智能停车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个人用车拥有量逐年上升。但是,因为目前小区交通管理方法落后、合理规划车位有限等原因,不能使小区用户更快捷的进入小区找到停车位,很显然小区车辆管理的不规范和停车引导系统的技术落后严重制约小区智能化管理的发展,这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利用先进的无线技术,力争为提高小区的交通智能化进行构建和设计。通过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智能交通方面的发展和管理特点及应用实例的学习和研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对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射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研究情况,建立一个综合的管理系统。并希望通过对车辆识别模块、行车道路状况管理和车辆引导系统的设计,实现实时更新小区内的空闲停车位置信息,提高查找效率;实现对小区交通路况的监控,为小区行车用户提供无拥塞路线;实现车辆的引导,为小区行车用户提供最佳行车路线,提高行车效率。通过这几个模块的功能提升小区的整体环境和管理服务质量。近几年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基于无线电子信息技术对小区智能化的研究也会不断深入,小区智能化的应用也会通过不断的革新、改善并在现实生活得到普及和推广基于无线通信的小区智能停车系统在以后的城市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刘卓雯[4](2013)在《乡土意识变迁与乡土书写 ——黑龙江乡土教材的教育人类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乡土教材发展史是研究教育现象的空间与时间组合发展的问题。中国百年乡土教材的发展,正是养成乡土爱启发爱国心的教育,将人的体力、智力和德性融合复归回教育。当世界——国家——乡土的现代时空观念确立之后,重新认识中国,重新认识家乡,不仅是时代命题,更是国家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对这一课题的解答,关系着民众对国家、家乡的认同,更关系着对中国谋求富强的大计。乡土教材是乡土教育的重要载体,其产生和发展有内在的规律性和科学性,能够为今天的教育事业带来很多启迪。今天,国家成为书写的权威和中心。作为教科书形态之一,乡土教材成为多元化现代社会发展的结点之一,表现在:从书写形态上来看,乡土教材呈现不同族群的生活方式和自我表达形式;从存在意义上来说,其发生发展本身即一种关于文化的实际运作方式。在历史意义上,乡土意识、乡土教材与社会背景中的象征性权力之间是错综复杂的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一定是在历史与政治的脉络下逐渐形成的。因此,本研究指出乡土教材的研究应该转向——即乡土教材是现实社会构成的一种文化书写工具,而不仅仅是一个指涉的符号与标码:其研究焦点不仅落脚于文本解析,而在于对书写本身与意识洪流之间、社会大环境之间的关系互动。借助布迪厄“实践的理论”中的关键概念,本研究将乡土教材的百年嬗变定位为:被社会结构化了的文化资源与掌握权力的书写主体之间,能动者的、情境性的遭遇。这样看来,不管看起来是多么普通、陈旧甚至简陋,每一本乡土小书都被雕刻上社会结构的印记,他们既表达了彼时的社会结构,又促成了社会文化的再生产。本研究尝试将“乡土意识”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研究20世纪中国边疆省份社会变迁、教育发展的有效范畴及解释工具,通过对黑龙江乡土意识的梳理、乡土教材的文本解读阐述并探讨如下问题:1.阐述自清末以来,黑龙江乡土教材(乡土志)产生、发展与演变的全过程、以及特殊历史时期的地方教育内容;2.总结黑龙江乡土意识变迁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原着少数民族和外来迁移族群认同的影响路径;3.现代化进程中黑龙江人口较少民族乡土意识与乡土教材关系的立体透视;4.分析黑龙江乡土教材与乡土意识变迁的互动关系;探讨乡土意识变迁与文化自觉的关系5.乡土意识是否可以成为阐释社会变迁本土“现代性”历程的研究路径;6.乡土教材的发展定位,明晰乡土教材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指向人群。黑龙江百年乡土意识演变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地域身份与国民身份结合、乡土情怀与国家复兴紧密联系。乡土志的产生就是与爱国思想、疆土意识与国民构建紧密相连,新式教育内容、民众的乡土意识同地方的乡土文化资源相得益彰的结果;第二,列强入侵引发的民族精神觉醒同传统的文化心理结合起来。抗战读本与解放区读物就是作为抗日民族精神的汇集地以及满足乡村民众最基本生存需要的教育工具,时刻彰显着国家意志;第三,民众自身利益及乡土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民主建设时期,“闯关东精神”“大庆精神”及“北大荒精神”深刻内含于农民识字、文化技术读本以及地方教育系统自编的乡土教材中;第四,少数民族文化自觉,试图通过民族文化传承表达认同。赫哲族、鄂伦春族等人口较少民族原文化呈现碎片化之后,面对身份的失落与焦虑,走上了寻找传统的文化符号作为认同表达的文化自觉之路。民族文化课程以及校本教材的大量开发正是少数民族乡土意识在学校教育中的体现。概言之,黑龙江乡土意识正是通过乡土教育的缓慢孕育,经通过国民教育的迅速整合,通过爱国主义逐步发酵,通过文化自觉来表达民族认同。当前乡土教材发展面临窘境的本质在于实践活动在“场域——生存心态”关系中出现错位,即没有正视乡土意识在现代性教育中历史与空间的位移。本研究指出乡土教材可以通过目标的重新定位、内容的重构以及课程开发系统的拓展作为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在分析文献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指出:1.乡土意识反映地域文化的深层心理结构;2.社会场域及乡土意识变迁是乡土教材发展兴衰的主要动因;3.乡土志产生于国家政治需要,是国家意识的投射;4.现代乡土意识是地域意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的整合;5.乡土教材的发展是文化自觉的重要表现6.乡土教材可以成为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7.乡土教材是区域群体利益诉求的媒介之一;8.乡土教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托学校教育的平台;9.目前的研究与关注,存在对乡土教材功能的误解和过度解读。书写乡土,并不是为书写而书写,而是要通过乡土知识的书写及其传播,加深对于乡土之认识,加强对于乡土的认同,最后促使人们以饱满之感情投入到乡土、国家的建设之中。已经具有这样认识和观念的知识群体在乡土书写时,有意识地从世界——国家格局中寻求乡土的位置,正是对这一课题的主动解答,使得近代不同地域的知识群体在文化自觉中构建乡土认同,同时也在乡土认同中寻找国家认同。虽然过程崎岖、高低起伏,但却不能忽视新形势下借助乡土书写和对“乡土意识”梳理的历史教育来重建中国人时空观及其责任感的努力。
赵九洲[5](2012)在《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华北地区的地貌大致可分为山地、平原与沼泽湿地三个部分,地貌的差异决定了植被分布的差异,进而导致了燃料利用形式的差异。独特气候状况使得华北民众的燃料消耗量极为巨大,而近世气候的变化使得燃料需求进一步增大。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燃料蕴藏量较大,反者反是。城市中燃料蕴藏量较少,而燃料需求却极大;乡村中的情况与城市相反。这样的差异对经济、社会与生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远古以迄明清,华北地区人口起伏波动极大,但总体的趋势是不断增多,至明清时期出现了严重的人口问题。与人口发展脉络相一致,华北区域内人们的燃料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大。于是,燃料的供应日趋紧张,至唐宋而出现了燃料危机,至明清时期越发严重。政府的燃料消耗量极为巨大,宫廷的饮食起居、祭祀礼仪中的举行、官员的薪俸发放以及军队的生活作战等等都需要大量的燃料。为了确保燃料供应,政府设置了专门的职官与机构,此外明代还设置了宦官组织惜薪司掌管内廷燃料采供。在明代,政府还设置易州山厂来直接进行燃料的生产与转运,山厂的兴起与衰落则与燃料格局的变化息息相关。在燃料危机深重的情形下,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确保燃料供应。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消耗大量燃料,随着燃料匮乏局面的形成,华北地区民众民众生活日趋困苦化。围绕燃料,人们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有关的民间纠纷与刑事案件层出不穷。为了应对燃料危机,人们不断改造炊具、炉灶并调整饮食习惯,也极力改造取暖器具并改变取暖方式,极力提高燃料利用效率,以求开源节流,使生活用燃料得到最低限度的保障。中古及其以前,华北地区的手工业生产颇为发达,而步入近世却呈现萧条景象,丝织业、陶瓷业、冶铁业、制盐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落。这一变局的出现与燃料危机的出现与加深密不可分,燃料供应紧张的情势下,若干高能耗手工业生产规模自然会受到挤压。近世冶铁业、制盐业等仍能有一定的发展,凭依的则是煤的使用及生产技术的革新。近世的燃料危机对华北地区的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过度的樵采,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作物秸秆大量用作燃料,又对役畜饲养造成了巨大冲击,饲养规模不断缩减,役畜结构也发生了剧烈变动。燃料危机还影响了作物结构和土壤肥力,高杆作物比重逐渐提高,而土壤肥力则呈下降趋势。华北地区用煤历史悠久,自宋代开始大规模应用,至明清而用量更为巨大。煤的开采与使用对政治与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煤炭在近世社会演变进程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随着煤炭的广泛使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植被的压力,役畜饲养也得以维持,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反思当代的利用模式,展望未来人类前景,化石能源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郭林生[6](2006)在《南北朝和隋朝人口研究》文中认为人口问题,是举世瞩目的大问题。人口问题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关系到该国家或地区社会的稳定。从历史长河看,历史人口是现实人口发展的基础,现实人口是历史人口发展的延续;现实人口问题是历史人口扩展。研究是历史人口,探讨是历史人口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对于探索和制定解决现实人口问题的方略,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传世文献、考古资料,运用历史学实证方法、制度史、经济史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上,对南北朝和隋朝人口有关方面进行系统和全面的分析研究。 本论文一共分六章。 第一章:绪论。本章回顾了中外学者对南北朝和隋朝人口问题的研究状况,并加以简明的评述。对本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所运用的方法作以扼要的介绍。 第二章:南北朝和隋朝人口数量的发展状况。本章探讨了南北朝和隋朝的人口数量规模、人口发展变化的特点;注重于这一历史时期着籍户口与实际户口的差异问题,并对此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分析这一历史时期影响人口总量变化的各种因素。 第三章:南北朝和隋朝的人口的分布。本章主要探讨这一历史时期人口的空间分布、人口分布的重心、人口分布的密度以及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人文、社会及人口本身的因素。通过对南北朝和隋朝各个朝代人口分布的特征和各区域人口分布的考察,勾划出人口分布的格局及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向。 第四章:南北朝和隋朝的人口构成。人口构成,亦称人口结构。人口的构成一般包括人口的自然构成、人口的社会构成和人口的地域构成三个方面。南北朝和隋朝的人口构成研究大致涉及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性别构成、阶级构成、职业构成和民族构成。 第五章:南北朝和隋朝的人口迁移。本章注重分析这一历史时期各个朝代不同区域间的人口流动问题。对官府移民以及自然性移民分别加以研究,并相应分析两种类型的移民的特征,产生的背景,原因。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向中原地区的迁移,关注中原地区的人口向南方地区的迁移以及这种迁移对南方政治格局、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六章:南北朝和隋朝的人口统计和管理。本章主要从制度上讨论了南北朝和隋朝的户籍统计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诸如人口登记的办法和程序,人口统计报告制度,户籍的内容、种类,招徕和流民复籍等。 本论文主要讨论了南北朝和隋朝人口问题,从总体上回顾与概括南北朝和隋朝人口史的基本特征,人口发展的基本规律,对南北朝和隋朝人口史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加以整理、归纳,并进一步地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
宋伟杰[7](2006)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证券公司规范发展三大核心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证券公司是证券市场发展的核心环节。18年来,伴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证券公司也在不断发展。目前,我国证券公司已经拥有3000多亿元资产规模,每年为上市公司募集上千亿元股本金,每年发行国债和企业债数千亿元,为上亿户各类股民提供证券交易平台,证券公司在我国经济生活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我国证券公司陷入了空前的困境,外资证券公司开始挤占我国证券市场的份额,我国证券公司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我国现有的130多家证券公司中,只有12家属于质地较好的“创新类”证券公司,其余证券公司都是规范类或风险类,一些昔日“辉煌”的“明星”证券公司不断暴露出巨大的“资金黑洞”,多家证券公司被行政接管或关闭。我国证券公司的生存及规范发展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我国证券公司规范发展的核心问题,已经成为重大而且迫切的课题。在我国证券公司发展中,证券公司的经营模式、治理模式和业务结构是三大核心问题,这三大问题决定我国证券公司是否规范及能否规范发展。 我国证券公司的经营模式必须走“混分结合”的模式。目前国内外理论研究的成果表明,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是证券公司的两个基本经营模式。混业经营是证券公司今后规范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证券公司都是采取混业经营模式的。为了从理论上分析我国证券公司的最佳经营模式,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个效率模型进行推论。混业经营涉及社会资金在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进行配置,资金由商业银行向证券公司流动不是无偿的,而必然包含资金价格。我们把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资金的经营模式选择问题设想为标准的交换经济,资金在双方配置的标准就是效率标准,能够实现帕累托改进的资金配置方式是合理的资金配置方式,满足帕累托最优标准的资金配置方式就是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的最佳经营模式。如果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的最佳经营模式中,商业银行向证券公司流动的资金为0,则最佳的经营模式是分业经营,反之则是混业经营;商业银行资金向证券公司资金流动的规模和比例可以有具体指标。可见,我们可以将证券公司经营模式的讨论成功地转变为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之间资金配置的求解帕累托最优结果的过程,即求解资金配置的最佳效率。在分析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的资金配置效率时,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埃奇沃斯盒式图加以分析,这样一来,我国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的资金配置就转变为运用埃奇沃斯盒式图中契约线的分析研究了。分析表明,由于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资金配置必须满足边际效用相等的条件,在资金使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性的支配下,契约线必然在两个配置主
王献玲[8](2005)在《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办教师在新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长达半个世纪中,民办教师安贫乐教,艰辛奉献,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扫盲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研究中国民办教师历史,一为传承其风范精神,二为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激励、鉴戒当今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文秉此总纲,言三十万,由绪论、正文八章、结语共十部分构成。 绪论:界定了民办教师的概念,阐述了选题的缘起、意义及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待了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论述中国民办教师的历史渊源。从清末到民国,因经费困难,师资匮乏,国家推行义务教育步履维艰,有名无实;而稍后的中国共产党在红色区域实行群众路线,走群众办学的道路,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这些教训和经验对新中国建立后“穷国如何办大教育”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第二章:阐述中国民办教师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与国家财力不足的矛盾,号召群众办学,实行“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于是,民办教师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壮大。从1949年到1951年是民办教师的出现阶段;1952年到1956年是初步整顿阶段;1957年到1966年是跌宕发展阶段;1967年至1977年是急速膨胀阶段。 第三章:讲述民办教师队伍的治理整顿。“文革”结束后,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工作,从1978年到1993年这15年,对民办教师队伍进行了规范建设。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减少民办教师的比例,健全民办教师管理制度,提高民办教师素质,改善民办教师待遇,民办教师长期存在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第四章:讲述民办教师的光辉业绩。在半个世纪中,民办教师撑起了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半边天,担负着农村扫盲教育的主要工作,同时在农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也发挥着重大作用。 第五章:讲述民办教师队伍的艰难生存。民办教师的奉献与他们应得到的社会回报存在着极大的反差。民办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如耕教矛盾,待遇低,与公办教师同工不同酬,生活极端穷困,社会地位低下,受人歧视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民办教师队伍的建设,影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六章:讲述民办教师问题的最终解决。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时国民经济已有很大的发展,已有能力增加教育投入,于是,从1994年到2000年,党和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共同努力,积极采取措施,基本上解决了民办教师问题。 第七章:主要阐述贫困地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经验及启示。不少经济落后地区由于领导重视教育,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把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落到实处,民办教师问题解决得很好,这说明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事业的发展,领导重视是一个重要因素。 第八章:主要阐述代课教师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吸收新的民办教师的门关死之后,代课教师开始出现,并逐步壮大。代课教师主要分布在“老、少、边、山、穷”的农村穷困地区,承担着这里的基础教育和扫盲教育。他们对中国教育如同当年的民办教师一样,作出了同样的贡献,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是,代课教师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本部分提出了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若干思考。 结语部分:主要阐述民办教师问题对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事业的反思。长期以来民办教师队伍生存的艰难,管理上的紊乱,农村办学条件的极端简陋,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吸取这些教训,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基础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战略地位,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建设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
二、吕梁财政连续四年递增三点五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吕梁财政连续四年递增三点五亿(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技术与社会转型语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 |
0.2 研究现状 |
0.2.1 近代手工业经济史研究视角 |
0.2.2 传统工艺技术史研究视角 |
0.2.3 传统工艺艺术学研究视角 |
0.2.4 传统工艺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视角 |
0.3 研究思路与难点 |
0.4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工艺内涵界定和理论支撑 |
1.1 工艺内涵的演变 |
1.1.1 “工艺”词源考察 |
1.1.2 “工艺”的新内涵 |
1.1.3 本文讨论的工艺范畴 |
1.2 工艺的分类 |
1.2.1 分类依据 |
1.2.2 主要门类 |
1.3 理论支撑:农业国工业化理论 |
1.3.1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引入 |
1.3.2 催生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根基 |
1.3.3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与传统工艺的关系 |
第二章 晚清民国时期传统工艺问题的产生 |
2.1 自晚明始封建政府对手工业的打压和盘剥 |
2.1.1 封建政府对手工业扩大生产的钳制和打压 |
2.1.2 封建政府对手工业者加重摊派和勒索 |
2.1.3 手工业者反抗压榨与开明官吏求新求变 |
2.2 清中叶后封建政府对机器技术的重视和提倡 |
2.2.1 清政府鼓励创办近代机器工业的动机 |
2.2.2 全面推进机器工业发展:从军工到民用 |
2.3 传统工艺在双重压力下艰难生存 |
第三章 晚清传统工艺发展策略酝酿形成 |
3.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初探 |
3.1.1 经济价值:用传统工艺增进通商贸易 |
3.1.2 技术价值:用传统工艺补充机器技术促进生产与效率利用 |
3.1.3 知识价值:用传统工艺沟通实学与实业 |
3.1.4 社会角色价值:用传统工艺强化女性身份认同 |
3.1.5 文化价值:用传统工艺传承民族文化 |
3.2 清末“工艺新政”初步尝试 |
3.2.1 推行工艺教育,革新传统工艺传承方式 |
3.2.2 创办工艺局,改变传统工艺生产组织形式 |
3.2.3 征集工艺品出洋参展,拓宽传播渠道 |
第四章 北洋政府: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继承延续 |
4.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调整 |
4.1.1 “循序渐进”的工艺思想 |
4.1.2 “以工代赈”的工艺主张 |
4.1.3 “全面改良”的工艺思路 |
4.2 相关工艺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
4.2.1 开展工艺调查研究 |
4.2.2 普设工艺传习机构 |
4.2.3 鼓励购用手工国货 |
4.2.4 多元化的传播方式 |
4.2.5 确立保护奖禁制度 |
4.2.6 普及推广工艺教育 |
4.2.7 北洋工艺政策的不足 |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现代探索 |
5.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深化 |
5.1.1 工商政学界关于手工业多重价值的讨论 |
5.1.2 手工艺价值探讨:工艺美术界的参与 |
5.2 国民政府复兴传统工艺的路径选择 |
5.2.1 构建传统工艺复兴的政策体系 |
5.2.2 探索行之有效的工艺发展新模式 |
5.2.3 次第开展复兴手工艺的行动计划 |
第六章 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主导的“手工艺运动” |
6.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主导力量转变 |
6.1.1 先前的国内手工业团体 |
6.1.2 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政府支持下的社会服务团体 |
6.1.3 “建设性救济”工艺思想的形成 |
6.2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升华 |
6.2.1 召开成都手工艺集谈会 |
6.2.2 “建设性救济”工艺思路的集中展现 |
6.3 “国济”振兴传统工艺行动方案 |
6.3.1 建立分工兼合作的工艺组织体系 |
6.3.2 提供社会工艺思想交流平台—《手工艺》 |
6.4 形成了一个社会运动—手工艺运动 |
第七章 结论: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反思与借鉴 |
7.1 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演变 |
7.2 传统工艺的实际变化情形 |
7.3 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反思 |
7.4 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借鉴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黑龙江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卷烟销量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影响龙江烟草公司卷烟销量的因素分析 |
2.1 龙江烟草公司卷烟销售现状概述 |
2.2 宏观经济因素分析 |
2.2.1 人口因素 |
2.2.2 消费者需求动向 |
2.2.3 经济变动 |
2.2.4 同业竞争动向 |
2.2.5 政府动向 |
2.3 微观经济因素分析 |
2.3.1 营销策略 |
2.3.2 销售政策 |
2.3.3 生产状况 |
2.4 随机经济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龙江烟草公司销量预测模型介绍 |
3.1 灰色模型 |
3.1.1 灰色系统基本概念 |
3.1.2 灰色模型预测 |
3.2 马尔可夫模型 |
3.2.1 马尔科夫链的基本概念 |
3.2.2 马尔科夫模型预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龙江烟草公司卷烟销量预测应用 |
4.1 灰色模型年度卷烟销量预测 |
4.1.1 数据处理 |
4.1.2 建模计算 |
4.1.3 结果分析 |
4.2 马尔可夫模型月度卷烟销量预测及分析 |
4.2.1 数据处理 |
4.2.2 建模计算 |
4.2.3 结果分析与预测 |
4.3 灰色模型月度卷烟销量预测及对比分析 |
4.3.1 建模计算 |
4.3.2 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
4.4 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卷烟品类预测 |
4.4.1 灰色模型的销量预测 |
4.4.2 马尔可夫模型的残差修正 |
4.4.3 灰色马尔可夫模型结果及分析 |
4.4.4 2017 年卷烟品类销量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对龙江烟草公司的预测建议 |
5.1 卷烟预测前期准备 |
5.2 预测模型的建立 |
5.3 提高预测质量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基于无线通信的小区智能停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国外小区交通发展状况 |
1.3.2 国外小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发展的特点 |
1.3.3 我国小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发展 |
1.3.4 我国小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发展的特点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无线技术与组网结构 |
2.1 短距无线通信技术 |
2.1.1 红外数据通讯技术(Infrared DataAssociation,IRDA)技术 |
2.1.2 蓝牙数据通讯技术(Bluetooth) |
2.1.3 超宽带无线技术(Ultra-wide Bandwidth,UWB) |
2.1.4 ZigBee技术 |
2.1.5 WIFI技术 |
2.1.6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指标对比 |
2.2 基于WIFI的传感器网络结构 |
2.2.1 拓扑结构 |
2.2.2 网络结构 |
2.3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基于无线通信的小区智能停车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2 系统构架原则 |
3.3 系统技术要求 |
3.4 系统实现功能 |
3.4.1 路况发布功能 |
3.4.2 空余停车位预约功能 |
3.4.3 撤消预约功能 |
3.4.4 超时撤销预约功能 |
3.4.5 车辆引导功能 |
3.4.6 显示停车位状态的功能 |
3.4.7 小区管理功能 |
3.5 系统模块设计 |
3.5.1 车辆识别模块 |
3.5.2 车辆诱导模块 |
3.5.3 数据传送模块 |
3.5.4 数据管理模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无线通信的小区智能停车系统的模块设计 |
4.1 车辆识别模块 |
4.1.1 车辆识别模块介绍 |
4.1.2 车辆识别模块结构设计 |
4.1.3 车辆识别模块功能要求和性能特点 |
4.1.4 车辆识别模块工作流程 |
4.1.5 车辆识别模块中数据传输分析 |
4.2 停车引导系统 |
4.2.1 停车引导模块的定义与特点 |
4.2.2 停车引导模块的架构 |
4.2.3 停车引导模块的功能 |
4.2.4 停车引导模块建设方案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4)乡土意识变迁与乡土书写 ——黑龙江乡土教材的教育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缘起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拓宽黑龙江区域教育史的研究领域 |
(二) 彰显边疆省份社会变迁中乡土教材的价值 |
(三) 充实和丰富乡土教材的基本理论研究 |
四、研究内容 |
第二节 文献述评 |
一、中国乡土教材研究述评 |
(一) 乡土教材学科分类研究 |
(二) 乡土教材本体研究 |
(三) 乡土志研究 |
(四) 理论与应用综合研究 |
(五) 区域性研究 |
二、黑龙江地区乡土教材研究述评 |
(一) 乡土志研究 |
(二) 校本课程及乡土教材开发研究 |
三、乡土意识研究述评 |
(一) 不同研究领域对乡土意识的阐释与应用 |
(二) 黑龙江地区乡土意识相关研究 |
四、其他相关研究概述 |
(一) 黑龙江地区教育史研究 |
(二) 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研究 |
小结:已有研究局限与本研究聚焦 |
(一) 评价 |
(二) 聚焦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 乡土意识 |
(二) 乡土志 |
(三) 乡土教材 |
二、时间断限 |
三、空间范围 |
第一章 理论工具与研究路径 |
第一节 布迪厄实践理论的再分析 |
一、“生存心态”的概念内涵及相关因素 |
(一) “生存心态”与“惯习”的译义之争 |
(二) “生存心态”与历史 |
(三) “生存心态”与场域 |
(四) “生存心态”与实践 |
二、“生存心态”相关因素的互动模式及理论模型 |
第二节 理论模型与乡土教材研究 |
一、理论模型适用性 |
二、理论假设 |
三、乡土教材研究路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田野调查法 |
二、资料来源 |
(一) 档案、地方志、近代报刊资料 |
(二) 相关研究论着 |
第二章 清末民初黑龙江乡土志萌动 |
第一节 清末民初黑龙江教育背景 |
一、新教育宗旨的颁布与课程实态 |
(一) 新教育宗旨的颁布 |
(二) 新式教育课程实态 |
二、黑龙江地区学堂课程设置与教材实态 |
(一) 江省教育底色及特点 |
(二) 学堂课程设置 |
(三) 教科书实态 |
第二节 黑龙江乡土志肇始 |
一、黑龙江地区乡土志起步的背景 |
(一) 《乡土志》例目的颁布及乡土志的发展 |
(二) 林传甲与黑龙江乡土志 |
(三) 黑龙江乡土志的编辑出版 |
二、黑龙江乡土志实态——以《黑龙江乡土志》为例 |
(一) 《龙江历史》解析 |
(二) 《龙江地理》解析 |
(三) 《龙江格致》解析 |
(四) 《铁路教科书》及《黑龙江学报》解析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黑龙江乡土教材发展 |
第一节 1949年前黑龙江教科书实态 |
一、日本殖民教育概况 |
二、教科书的“统制”与出版 |
三、抗战读本及解放区读物情况 |
小结 |
第二节 1949年后黑龙江乡土教材发展述论 |
一、地方性识字教材案例分析 |
(一) 省编《识字读本》 |
(二) 各县市编《农民识字课本》 |
二、“大跃进”时期的乡土地理教材分析 |
(一) 《乡土地理教材》解析 |
(二) 《黑龙江省地理》解析 |
三、革命课本 |
(一) “生产性”革命课本 |
(二) 为“革命”学文化 |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与联系生产”相结合的教科书改造 |
小结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乡土教材的实践 |
一、农民文化教育乡土课本 |
(一) 技术教育:《农民教育乡土教材》 |
(二) 脱盲后教育:《农民文化技术课本》 |
二、乡土史地教材发展 |
(一) 70年代末:《齐齐哈尔滨市乡土地理》 |
(二) 80年代乡土史地教材 |
三、各学科乡土教材发展大潮 |
(一) 小学乡土教材案例分析 |
(二) 中学乡土教材案例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21世纪黑龙江乡土教材实践研究案例分析 |
第一节 黑龙江省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案例分析 |
一、黑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
二、黑龙江省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审批程序制度流程 |
三、课程解构 |
四、教材剖析 |
(一) 总结构 |
(二) 各分册结构及作用 |
(三) 单元结构 |
五、特点归纳 |
(一) 经典型和社会性 |
(二) 浸润性和探究性 |
(三) 生活性和地方性 |
第二节 黑龙江省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案例分析 |
一、文本解读 |
(一) 框架分析 |
(二) 编写思路 |
(三) 内容选择 |
(四) 内容及学时安排 |
二、特点分析 |
(一) 综合性 |
(二) 渗透性 |
(三) 鲜活性 |
(四) 地方性 |
(五) 实用性 |
三、课堂应用 |
(一) 教学目的 |
(二) 教学方法与课堂活动 |
小结 |
第五章 黑龙江少数民族乡土教材发展阶段细述 |
第一节 近代黑龙江民族教育形式及特质 |
一、近代黑龙江民族教育形式与关系 |
二、近代黑龙江少数民族教育特质 |
(一) 少数民族教育的复杂性、艰难性与差别性 |
(二) 从“三类教育”并存转向国民教育统和 |
第二节 清末民初黑龙江蒙古族民族教育实态及教材使用 |
一、晚清黑龙江地区蒙古族教育的要求与形态 |
(一) 晚清政府对蒙古族的语言教育 |
(二) 晚清黑龙江蒙古族教育的教科书实态 |
二、民国前期黑龙江蒙古族学校教育的课程与教材实态 |
(一) 公立蒙旗初等、高等小学堂课程与教材使用分析 |
(二) 公立蒙旗中学校的课程与教材使用分析 |
(三) 私立蒙文学校的课程及教材使用 |
第三节 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与乡土教材开发案例分析 |
一、黑龙江民族教育相关条例分析 |
(一) 民族文化课程方面 |
(二) 教育政策扶持力度 |
二、鄂伦春族民族文化课程与乡土教材发展调查 |
(一) 鄂伦春民族学校概况 |
(二) 民族文化传承课程及校本教材应用分析 |
(三) 现实与困境 |
三、赫哲族民族文化课程与乡土教材发展现状 |
(一) 赫哲族民族学校概况 |
(二) 赫哲族民族文化课程及校本教材应用现状 |
(三) 现实与困境 |
第四节 黑龙江省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课程、教材问题与对策解析 |
一、现状与成绩 |
二、存在问题 |
(一) 政策法规不健全 |
(二) 民族文化课程缺乏评价标准 |
(三) 配套校本教材编写及使用存在不足 |
(四) 民族文化课程陷入文化窘境 |
(五) 民族文化资源缺乏共享 |
三、对策研究 |
(一) 各地要尽快制定《民族文化课程实施纲要》 |
(二) 加强民族文化课程、教材的开发和建设 |
(三) 科学设计民族文化课的教学方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
(四) 建设适应民族文化课教学的教师队伍 |
第六章 理论阐释 |
第一节 乡土意识变迁与乡土教材实践关系演绎 |
一、黑龙江地区乡土意识变迁及乡土教材特点阶段解析 |
(一) 黑龙江地区近代乡土意识萌动及乡土志特点 |
(二) 黑龙江地区近代少数民族乡土意识变容 |
(三) 黑龙江乡土意识的现代化路径 |
(四) 现代化进程中黑龙江人口较少民族乡土意识之立体透视 |
二、现代化进程中乡土教材实践在“场域——生存心态”的错位 |
(一) 乡土意识的历史位移 |
(二) 乡土意识的空间位移 |
(三) 社会场域的合力制约 |
第二节 乡土教材的现代性选择 |
一、目标价值的重新定位 |
二、内容的选择与建构 |
三、课程开发体系的适度拓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预期目标 |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的难点与应注意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架构 |
第五节 史料分析 |
第一章 华北地区的环境状况与燃料格局 |
第一节 燃料概述 |
一、 燃料的定义与分类 |
二、 与燃料有关之俗语、成语、诗词 |
三、 燃料与社会的演进 |
第二节 华北的地貌与植被特点 |
一、 地貌 |
二、 植被的空间分布类型与变化 |
三、 植被状况对燃料利用方式的影响 |
四、 是非功过——燃料利用对森林的影响 |
五、 变与不变——植被状况与燃料利用的准静态视角 |
第三节 华北的气候及其对燃料的影响 |
一、 气候概况 |
二、 气候与燃料问题的南北差异分析 |
三、 气候变化的影响 |
第四节 燃料资源的区域差异 |
一、 燃料蕴藏量与人口分布的倒置结构 |
二、 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对立 |
第二章 华北地区燃料危机的出现与加深 |
第一节 华北地区人口的演进与燃料消耗状况 |
一、 战国以降华北人口的发展概况 |
二、 生活用薪柴量的变化及相关分析 |
第二节 明代以前华北的燃料状况 |
一、 宋以前逐步紧张的燃料资源状况 |
二、 宋元时期燃料危机的爆发及其原因 |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燃料危机 |
一、 明代燃料危机的深化 |
二、 清代的燃料状况 |
第三章 燃料与华北的政治 |
第一节 政府的燃料消耗分析 |
一、 宫廷的燃料消耗 |
二、 祭祀礼仪方面的燃料消耗 |
三、 燃料与官员的薪俸 |
四、 军队燃料供应 |
第二节 与燃料有关的职官设置 |
一、 普通职官 |
二、 宦官组织——惜薪司 |
三、 内廷女官 |
第三节 政府对柴炭产区的严格控制——易州山厂 |
一、 易州山厂设立的背景 |
二、 易州山厂的沿革与建置 |
三、 山厂的柴炭生产 |
四、 易州山厂的衰落 |
第四节 政府对燃料危机的其他应对措施 |
一、 与燃料有关的赋税与力役 |
二、 培育薪炭用树木的尝试 |
三、 燃料征取范围的扩大与节省 |
第四章 燃料与华北的民众生活 |
第一节 民众燃料消耗情况与燃料匮乏局面的形成 |
一、 家庭与个人的燃料利用情形 |
二、 燃料的日趋匮乏 |
三、 燃料匮乏与民众生活的困苦化 |
第二节 燃料危机与资源争夺 |
一、 拾薪 |
二、 与燃料有关的民间纠纷 |
三、 与燃料有关的刑罚与案件 |
第三节 烹饪与民生变化 |
一、 炊具及其演变 |
二、 炉灶及其演变 |
三、 燃料与饮食 |
第四节 取暖器具及其演变 |
一、 兼具烹饪功能的取暖用具 |
二、 专用的取暖用具 |
三、 关于火炕诸问题的探讨 |
第五章 燃料与华北手工业的发展 |
第一节 燃料与丝织业的发展 |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丝织业的发展状况 |
二、 蚕桑丝织业中的燃料消耗 |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蚕桑丝织业的没落 |
第二节 燃料与陶瓷砖瓦业的发展 |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地区的陶瓷砖瓦发展状况 |
二、 陶瓷与砖瓦烧造行业中的燃料消耗分析 |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华北陶瓷砖瓦的发展状况 |
第三节 燃料与冶铁业的发展 |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冶铁业发展状况 |
二、 冶铁业中的燃料消耗 |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冶铁业的发展 |
第四节 燃料与华北其他手工业的发展 |
一、 燃料与华北盐业的发展 |
二、 燃料与冶铜业的发展 |
三、 燃料与烧灰业的发展 |
四、 燃料问题与近世华北的经济状况 |
第六章 燃料与华北生态的演变 |
第一节 燃料与植被状况 |
一、 远古至明代华北地区植被的变化概况 |
二、 薪柴采集对植被的影响 |
三、 特定燃料的环境效应——以木炭为例 |
第二节 燃料与役畜饲养 |
一、 燃料与华北地区马的饲养 |
二、 燃料与华北地区牛的饲养 |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华北役畜饲养状况的变化 |
第三节 燃料危机对作物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
一、 燃料需求与高秆作物比重的提高 |
二、 燃料危机与土壤肥力的变化 |
第七章 燃料的更新换代 |
第一节 华北地区用煤历史 |
一、 早期用煤历史 |
二、 宋代华北地区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应用 |
三、 元代煤炭的开发利用 |
四、 明代煤炭的开发利用 |
五、 清前期煤炭的开发利用概况 |
第二节 煤炭的社会效应 |
一、 用煤与社会变迁 |
二、 煤炭与政治 |
三、 煤炭推广之阻力 |
第三节 煤炭的生态效应 |
一、 用煤与生态之改良 |
二、 煤与生态之恶化 |
第四节 化石能源忧思 |
一、 化石能源与薪柴燃烧效率之比较 |
二、 近现代化石能源利用模式之反思 |
三、 后化石能源时代的能源忧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个人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南北朝和隋朝人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郑重声明 |
论文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南北朝和隋朝人口研究概况 |
第二节 论文主要内容、创新之点 |
第二章 南北朝和隋朝人口数量的发展变化 |
第一节 南朝人口数量的发展变化 |
第二节 北朝人口数量的发展变化 |
第三节 隋朝人口数量的发展变化 |
第四节 人口数量发展问题试探 |
第三章 南北朝和隋朝的人口分布 |
第一节 人口分布概述 |
第二节 人口分布问题试探 |
第四章 南北朝和隋朝的人口构成 |
第一节 人口自然构成 |
第二节 人口社会构成 |
第三节 人口构成问题试探 |
第五章 南北朝和隋朝的人口迁移 |
第一节 南朝时期的人口迁移 |
第二节 北魏时期的人口迁移 |
第三节 东西魏、北齐北周的人口迁移 |
第四节 隋朝时期的人口迁移 |
第五节 人口迁移问题试探 |
第六章 人口统计与管理 |
第一节 南朝的人口统计与管理 |
第二节 北朝的人口统计与管理 |
第三节 隋朝的人口统计与管理 |
参考的主要文献资料及论着 |
(7)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证券公司规范发展三大核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本研究的重要意义 |
1.3 基本范畴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理论创新 |
1.7 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 |
1.8 本研究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
第2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证券公司规范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 混分结合:我国证券公司经营模式的理论 |
2.2 我国证券公司内部治理模式优化的理论分析 |
2.3 破解“同质化竞争”之迷:我国证券公司规范发展的业务结构分析 |
第3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证券公司发展的主要困境分析 |
3.1 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给我国证券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 |
3.2 我国证券公司经营模式的困境及危害 |
3.3 我国证券公司尚未找到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 |
3.4 我国证券公司的业务结构配置不合理 |
3.5 国外证券公司经营模式演变及其启示 |
3.6 国外证券公司治理模式的经验及其启示 |
第4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证券公司规范发展问题的主要成因分析 |
4.1 我国证券公司经营模式失误的主要原因 |
4.2 我国证券公司治理失效的主要原因分析 |
4.3 我国证券公司业务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分析 |
第5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促进我国证券公司规范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以开放经济为突破口,不断增强我国证券公司规范发展实力 |
5.2 切实优化我国证券公司的规范发展模式 |
5.3 大力改善我国证券公司规范发展的外部环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8)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民办教师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民办教师问题的总体研究 |
二、关于民办教师产生的历史原因研究 |
三、关于民办教师的历史地位研究 |
四、关于民办教师存在的问题研究 |
五、关于民办教师问题解决的研究 |
六、关于民办教师的政策研究 |
七、关于民办教师管理研究 |
八、地方民办教师研究 |
九、关于少数民族地区、落后地区民办教师问题的研究 |
十、关于代课教师问题的研究 |
第四节 相关资料 |
第五节 研究的方法、内容和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三、研究的创新 |
第一章 中国民办教师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旧中国义务教育的困扰 |
一、中国义务教育的起步 |
二、师资匮乏对义务教育的困扰 |
三、从晚清政府到民国政府对义务教育师资队伍的开凿 |
四、对旧中国义务教育艰难进行的反思 |
第二节 共产党红色区域民办教育的兴起 |
一、苏维埃时期的教育 |
二、抗战后期解放区民办学校的发展 |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小学民办”教育 |
第二章 中国民办教师的产生和发展 |
第一节 民办教师的产生 |
一、穷国办大教育,民办教师应运而生 |
二、民办教师的初步整顿 |
第二节 民办教师在跌宕中发展 |
一、快速增长的三年 |
二、困难时期的压缩和调整 |
三、上个世纪60年代前中期民办教师的再度发展 |
第三节 极度膨胀达到顶峰 |
一、教育走上畸形发展道路 |
二、人口增长失控,学龄儿童急速增加 |
三、师范院校长期停办,公办教师队伍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和补充 |
第四节 国家关于基础教育“两条腿走路”的政策 |
一、“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历史渊源 |
二、“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提出 |
三、“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实施 |
第三章 民办教师队伍的治理整顿 |
第一节 民办教师队伍整顿工作的提出及部署 |
第二节 加强对民办教师的管理 |
第三节 减少民办教师的比例 |
一、将一部分优秀的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
二、通过师范转招民办教师 |
三、堵口子 |
四、辞退 |
第四节 改善民办教师地位 |
一、提高民办教师的社会地位 |
二、提高民办教师的物质待遇 |
第五节 提高民办教师的业务素质 |
第四章 民办教师的巨大奉献 |
第一节 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脊梁 |
一、民办教师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主力军 |
二、民办教师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的骨干作用 |
三、执着教育,无私奉献,民办教师留给后人的故事 |
第二节 堪负农村扫盲重任 |
一、以民教民扫盲方针的制订 |
二、民办教师肩负起农村扫盲重任 |
三、为了扫盲事业,民办教师付出了无尽的艰辛 |
四、扫盲教育的巨大成就 |
第三节 对教学研究和改革的贡献 |
一、教法研究 |
二、复式教学组织研究 |
第四节 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引路人 |
第五节 中国民办教师所产生的国际影响 |
第五章 民办教师队伍的艰难维系 |
第一节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民办教师队伍的稳定 |
一、可靠的报酬收入 |
二、工作条件在当时农村环境里有相当的吸引力 |
三、计划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的禁锢 |
第二节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民办教师队伍的艰难维系 |
一、亦教亦农的尴尬境遇 |
二、低待遇 |
三、“民转公”的艰难期盼 |
四、极度的心理屈辱和精神压力 |
第六章 民办教师问题的最终解决 |
第一节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形势 |
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中国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二、发展教育事业关键在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三、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是要解决民办教师问题 |
第二节 全社会对民办教师问题的关注 |
一、社会各界捐助、褒奖民办教师业绩 |
二、舆论界为民办教师请命、讴歌 |
三、社会知名人士为民办教师问题呼吁 |
四、纳税人为教师待遇鸣不平 |
五、教育管理部门为民办教师主持公道 |
第三节 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理性思考 |
一、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符合劳动价值规律 |
二、消除公民办教师之间的差异更具有理性 |
三、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是对国家法律的尊重 |
四、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是义务教育的内在要求 |
第四节 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条件已经成熟 |
一、民办教师队伍的整顿,为全面消化民办教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二、经济形势的根本好转,为消化民办教师提供了物质保证 |
三、师范教育的发展和人口的有效控制,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
第五节 民办教师问题的最终解决 |
一、党和国家对民办教师问题的重视 |
二、国家关于在20世纪内消化民办教师的方针的确定和工作部署 |
三、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 |
四、民办教师的最终解决 |
第七章 贫困地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革命老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
第二节 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
第三节 偏远山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
第四节 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
第五节 解决民办教师问题,领导决策起着关键性作用 |
第八章 代课教师—民办教师之后的问题 |
第一节 代课教师队伍的产生 |
一、代课教师与民办教师的不同 |
二、代课教师产生的原因 |
三、代课教师队伍的发展 |
第二节 代课教师艰辛的贡献 |
一、工资待遇低、生活艰辛 |
二、代课教师大部分胜任教学工作 |
三、在穷困落后地区代课教师的重要作用 |
四、代课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 |
第三节 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思路 |
一、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迫切性 |
二、国家、各地对代课教师的政策 |
三、有关部门和人士对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建议 |
四、代课教师的期盼 |
五、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思路 |
结语 中国民办教师问题留给二十一世纪的反思 |
第一节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战略地位 |
一、发展基础教育具有战略意义 |
二、发展基础教育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 |
第二节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
一、国际上对教师职业化建设的重视 |
二、关于教师的资格证书制度 |
三、关于中小学人事制度 |
四、关于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价 |
五、关于教师的继续教育 |
第三节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问题 |
一、西方国家中小学教师工资状况 |
二、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状况 |
三、要正确认识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的意义 |
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的几点建议 |
第四节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投入问题 |
一、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现状和矛盾 |
二、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思考 |
第五节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营造农村基础教育的良好氛围 |
一、农村经济不能增长,成了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
二、市场经济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冲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吕梁财政连续四年递增三点五亿(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技术与社会转型语境的考察[D]. 武晓媛. 山西大学, 2019(02)
- [2]黑龙江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卷烟销量预测研究[D]. 黄岚君.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7(03)
- [3]基于无线通信的小区智能停车系统研究[D]. 李成龙. 东北石油大学, 2013(01)
- [4]乡土意识变迁与乡土书写 ——黑龙江乡土教材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 刘卓雯.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5]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D]. 赵九洲. 南开大学, 2012(06)
- [6]南北朝和隋朝人口研究[D]. 郭林生. 郑州大学, 2006(12)
- [7]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证券公司规范发展三大核心问题研究[D]. 宋伟杰. 湖南大学, 2006(06)
- [8]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D]. 王献玲. 浙江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