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名词词组中事物(Thing)与中心词(Head)之间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王连柱[1](2021)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伴随“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愈发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欲解决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以国外受众乐于接受的形式讲述好“中国故事”,除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外,还应加强语言本体研究、跨语言和跨文化研究。汉、印、阿、希四个民族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广泛的影响力,研究好他们的语言和文化,提出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本研究选取汉、印、阿、希四种民族语言及其及物性系统作为跨语言比较研究的对象,以期增进人们对四种语言、四个民族的认识,让民族沟通之路更为通畅。纵观语言研究史可知,史上论及及物性这一重要且复杂语言现象的学者众多,总结来看,他们对及物性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形式和意义两个层面,即(形态)句法及物性和语义及物性。最先从意义层面探讨语义及物性的学者是Halliday,其将及物性视为小句经验功能的一部分,作用是把人们对主客观世界的各种经验用“过程”“参与者”以及“环境成分”表达出来。Halliday和Fawcett的及物性系统主要是基于英语建构的,而每种语言都需要一个特定的、与该语言特征相适应的及物性系统。多位学者如Caffarel、Teruya和何伟已相继建构起针对法语、日语和汉语的及物性系统。此外,有些学者如Lavid、Matthiessen和何伟已经尝试开展及物性系统的跨语言比较或对比研究,或者类型学研究,但是这类研究的数量还比较少,覆盖的语种和语料也不够丰富,且没有将语言比较或对比与文化、思维层面的阐释相结合,追问何以呈现此样不同。在汲取前人研究经验并指出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本研究以Halliday的及物性理论以及何伟关于及物性系统建构的研究为指导,借助比较和对比等研究方法,探究汉、印、阿和希四语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共性和殊性,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对殊异背后所隐伏的深层动因进行解释,以期补益于人们对四种语言,以及它们背后的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及物性过程类型出发,本研究发现,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有五点共性特征:丰富性、层次性、张力性、隐喻性和抽象性。丰富性指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均拥有丰富的过程类型和多样化的参与者角色,都能够有效表征发生在物质和社会世界、心理世界和关系世界的认知经验。层次性指四语的及物性过程类型均可按照具化程度,区分为上层、基本层和下层过程,在进行语篇分析时,人们可以选择基于上层、基本层甚至是下层及物性过程进行分析。张力性指当受到使用语境、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等主客观条件“牵制”时,小句从本应属的某种过程类型变成了另一种过程类型,或者小句的过程类型难以分辨,亦此亦彼、非此非彼。隐喻性指一种及物性过程会被隐喻化为另外一种过程,与过程相关的参与者和环境的功能角色可能会随之出现变化。抽象性指四语及物性系统内部不同层次的过程之间存在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从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出发,本研究发现,虽然四语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均包含“过程”“参与者”和“环境”三种语义成分,但它们的相对序位、省略与凸显、整合程度等并不完全相同。汉语呈现出:1)“参与者”前置,“过程”通常不居于小句句首,“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略多,有一定位置自由度;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较高比例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居中,语义整合程度稍高等显着特征。印地语呈现出:1)“过程”后置,“过程”的位置固定、单一,“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少;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一定数量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成分整合类型最少,语义整合程度最低等显着特征。阿拉伯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过程”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多,位置自由度最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没有“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最高等显着特征。希腊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参与者”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较多,位置自由度较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有少量“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较高等显着特征。四语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上的殊异,是由四个民族不同的认知、思维直接导致的,但殊异产生的最终根源还在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地理、自然和社会环境。汉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汉民族的农耕文化和儒道文化,及由其而生的事理逻辑思维、时间性思维、悟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顺序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非常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印地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印民族的多元文化、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论辩逻辑思维、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直觉证悟思维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较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低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阿拉伯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阿民族的沙漠游牧文化、外来文化和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非常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希腊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希民族的商贸文化、科学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探究不同语言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异同,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阐释殊异产生的根源,不仅有助于语言教学,而且对增进民族间的沟通与理解大有补益。
邓若晨[2](2020)在《英汉介词短语句法功能和句法分布对比研究 ——以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和《围城》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宏观指导下,基于以加的夫语法为主要模式的功能句法理论,本研究从小句层面和词组层面对英汉小说中出现的所有介词短语的句法功能和句法分布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旨在明确英汉介词短语的句法功能和句法分布在存在的共性和差异,并试图探求背后原因。通过对比量化统计结果,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英汉整体篇章的维度,英语介词短语的使用频次远超汉语。第二、就句法功能而言,英汉介词短语的句法功能在小句层面有两个共性:其一是英汉介词短语在小句层面最典型的句法功能均为充当状语,非典型的句法功能均为充当主语;其二,在两本小说中,英汉介词短语作主语、补语和状语时的数量差异,均表现为:状语>补语>主语。而在词组层面,有一个共性和一个差异:共性表现为英汉介词短语在词组层面的非典型的功能均是填充介词短语的介补语。差异表现为在英语中介词短语填充名词词组修饰语的情况最多,而在汉语中介词短语填充性质词组完成语的情况最多。第三、结合句法功能,英汉介词短语句法分布的具体情况在小句层面上有一个共性和三个差异:共性表现为英汉介词短语作补语时,介词作为主要动词延长成分或谓体延长成分与小句中的主要动词或谓体共同表达“过程”意义的这一情况数量上要多于介词短语独立作补语的情况。差异表现在:其一,英语介词短语的典型句法分布是作状语,位于小句主要动词之后,而汉语介词短语的典型句法分布是作状语,位于小句主语与谓体之间;其二,汉语介词短语还存在一种非典型句法分布,即作状语且位于小句谓体之后;其三,汉语中作状语位于句首的情况要比英语多。而在词组层面,英汉介词短语的句法分布则有一个共性和两个差异。共性表现在英汉介词短语填充介补语时,没有位置上的不同。差异表现在:其一,英语介词短语填充名词词组修饰语时,介词短语作为修饰成分位于中心词之后,而在汉语中,此类情况位于中心词之前;其二,英语介词短语填充性质词组或数量词组完成语时,介词短语作为完成语位于中心词之后,而在汉语中此类情况位于中心词之前。基于对比结论,本研究从英语语言维度、民族认知维度,民族思维维度以及民族文化维度对其产生量化差异的背后原因进行探究,认为由于西方民族起源于海洋文明,东方民族起源于农耕文明,不同的文明造成了两个民族认知方式的差异,即西方民族先图形后背景,东方民族先背景后图形。认知方式的差异又导致了中西民族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的差别,进一步影响了中西民族的语言表达,使得英汉介词短语句法功能和句法分布上产生了差异。
李璐[3](2020)在《系统功能视角下现代汉语后修饰语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汉语后修饰语是学界历来研究的难点问题。前人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始终未能在该现象的界定层面达成一致。同时,以往研究在后修饰语的描写层面不够系统深入,就其产生的解释层面尚存不足。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在结合学界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至上”“自同一层面”的三维研究模式,对后修饰语进行界定与分类描写,并对后修饰语的产生加以阐释,为现代汉语建构相对全面、完整的后修饰语系统。首先,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层次、元功能、系统与语境思想为依据,在回顾前人研究并尊重汉语实际的基础之上,对后修饰语现象进行了界定。研究指出,后修饰语是指名词词组中位于中心词之后表达“有定”的成分。在语义上,主要是通过详述、延伸、增强等方式对中心词从不同方面进行扩展,以协助名词词组实现所指的“事物有定”。在形式上,后修饰语系统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次级系统,即发生位移的限定词、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以及同位结构的后位。由此,本研究分别对三个次级系统的语义功能、句法功能,以及各次级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考察,在佐证本研究对后修饰语界定完善的同时,实现对汉语后修饰语更加系统和深入的描写。发生位移的限定词,在语义上均是通过增强的方式对中心词进行扩展,具体包括界定其指示、明确其数量、明晰其比例、确定其顺序、凸显其极性、圈定其类型、锁定其时间和空间位置。由此,发生位移的限定词在理论上可以分为7类,即发生位移的指示限定词、发生位移的数量限定词、发生位移的比例限定词、发生位移的序数限定词、发生位移的最高级限定词、发生位移的种类限定词和发生位移的时空限定词。它们各自又可以根据表达的不同语义,被划分为更加细致的次类别,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有定”或“无定”特性。然而在句法上,各类发生位移的限定词内部,只有倾向于表达“有定”特性的,才可以视为后修饰语,而倾向于表达“无定”特性的则不能在句法中出现。总体上,句法中出现的上述七类发生位移的限定词,它们均表达“有定”且可以视为后修饰语。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在语义上是通过延伸的方式对中心词进行扩展,其语义功能可以刻画为一个以“描写”和“分类”为两级的连续统。这两种语义功能呈现为等级性,它们之间是此消彼长的牵制关系。由此,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可以分为“分类性语义功能为主导”和“描写性语义功能为主导”的两类。其中,前者倾向于表达“有定”,而后者则倾向于表达“无定”。在句法上,通过对比两类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研究指出只有“分类性语义功能主导”的(即倾向于表达“有定”)才能视为后修饰语,而“描写性语义功能主导”的则被视为独立小句的谓体。同位结构的后位,在语义上是通过增强、延伸和详述三种方式对中心词(即前位)进行扩展,它与前位之间是“语义共指”的关系。首先,按照“语义共指”关系的不同实现方式,同位结构的后位可分为两类,即“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的后位和“语义蕴含”类同位结构的后位。其中,前者可以划分为“绝对的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的后位,和“相对的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的后位。后者则可以划分为“前位>后位”的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的后位,和“前位<后位”的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的后位。此外,同位结构的后位中还存在一种特殊的类型,即修辞同位结构的后位。根据其中“实际所指”与“修辞所指”的位置关系,修辞同位结构的后位可以划分为“修辞所指+实际所指”类修辞同位结构的后位,和“实际所指+修辞所指”类修辞同位结构的后位。总的来看,同位结构的后位是对中心词语义的详述(对前位内容的明确)、延伸(对前位本质/属性的描写)及增强(即对前位本身或数量的强调)。在句法上,同位结构内部均呈现为从属关系。其中,只有表现为:(1)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的后位,(2)“前位<后位”的语义蕴含类同位结构的后位,以及(3)“实际所指+修辞所指”类同位结构的后位,才能视为后修饰语。鉴于在封闭的同位结构内,前、后位可以实现相互限定与说明,因而后位一定程度上均可以看作是“有定”的。其次,后修饰语系统内部此三个次级系统之间,以及后修饰语系统与后修饰语系统外部之间,均存在并协与互补的关系。在后修饰语系统内部,三个次级系统有各自表达的语义功能,但在本质上又具有统一性,即均是对中心词逻辑语义的扩展,以实现名词词组所指的“事物有定”,只不过在方式上有所不同。因此,当次级系统类型的解读出现歧义时,可以按照“同位结构的后位>发生位移的限定词>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的让步顺序,择取“有定性”程度高的次级系统做出相应的功能句法分析。在后修饰语系统外部,后修饰语与名词词组、小句以及语篇中的成分属于不同的语言层次,但本质上均可以协助名词词组表达“事物有定”。只不过,后修饰语与后修饰语系统外部成分之间遵循“协作”的原则,包括同类性质的相互叠加和异类性质的相互配合。因此,后修饰语还需要依据系统内部的“让步”原则和系统外部的“协作”原则共同作出判断。最后,后修饰语的产生是语言系统各个层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具体来说,(1)语音/音系层面对音韵美感的追求,(2)词汇—语法层面对句式变化的要求,以及句法核心存在尽早确认的倾向,(3)语义层面对语义的强调,以及语义存在精密化发展的趋势,(4)语境层面语篇连贯,以及古汉语时期汉语句式的遗留,五四运动前后外来句式的影响,均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后修饰语的出现。总体而言,本研究创新性地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对现代汉语中的后修饰语现象进行了界定与分类描写,并对后修饰语的产生加以阐释,为现代汉语建构了相对完整的后修饰语系统。从理论层面来看,本研究的成果有利于丰富汉语后修饰语的相关研究,提升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词组层面的精密度,推进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本土化进程。从实践层面来看,本研究也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姜嘉兴[4](2020)在《学术语篇中的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评价意义是人际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多以实现评价意义的词汇语法资源为主。功能语言学家认为评价意义包含态度、介入、级差三个系统。其中态度系统是评价意义的核心,介入与级差系统负责调节态度意义(Martin&White,2005)。然而也有一些学者(如Halliday&Hasan,1985;Sinclair,1987)认为,介入与级差系统中的资源以及一些评价系统以外的词汇语法资源也具有态度意义,进而实现评价意义。这类评价意义是隐性的、不易察觉的。当前学界对这种隐性评价意义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隐性评价意义的内涵讨论不多;(2)对隐性评价意义的资源描写不足;(3)对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协作机制解释不够。有鉴于此,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范式,深入探讨学术语篇中隐性评价意义的内涵及其外延,对隐性评价资源进行描写并建构相应的分析框架,同时对该框架内的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协作机制进行阐释。首先,本文对隐性评价意义的内涵及其外延进行了讨论。为了说明隐性评价意义的本质,本文引入与评价意义相关的价值哲学理论对隐性评价意义与评价理论中的评价意义进行区分,发现前者的本质是创造价值,即对某种价值成立的可能性的判断结果,而后者则是对给定价值效用的记录或陈述。本文结合功能语言学家对评价意义的讨论,进一步推理出隐性评价意义的三个组成成分:价值的内容、价值成立的条件及价值的表征方式,并据此构建了隐性评价意义的价值系统、情景系统与推理系统。其次,本文对隐性评价意义的价值、情景、推理系统中的资源分别进行了描写。根据隐性评价意义的特征,本文选取学术语篇为研究对象,并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检索源,各取SCI、SSCI、A&HCI近10年内(2008年~2018年)影响因子排在前100位的研究性论文作为本文的研究语料(共300篇,约200万字),对其进行定性的实例分析与定量的语篇检索(包括索引定位、词频检索、搭配检索等)。通过对语料的分析与总结,得到的隐性评价意义三个系统中包含的资源类型如下:在价值系统中,由于价值意义是人们判断的结果,本文引入心理学中激活判断活动的三种启发方式,将价值系统分为代表式、可得式、锚定式三种类别。根据语料分析的结果,实现代表式价值意义的资源包括:(1)具有限定性、精确性、特殊性等概念的指称语、修饰语、附加语;(2)含有归属、识别、象征等概念的参与者成分以及附加语;(3)包含相似性或差异概念的参与者成分和修饰语。实现可得式价值意义的资源包括:(1)含有介绍性、客观性、清晰性等概念的及物过程、参与者成分及修饰语;(2)具有建议或计划概念的及物过程。实现锚定式价值意义的资源包括:(1)数量语或具体数字;(2)表达数量关系的及物过程、修饰语及一些衔接手段;(3)具有包含或排除概念的及物过程。在情景系统中,由于隐性评价意义的情景是语篇作者主观建立的即时情景,本文引入话语分析中“语境模型”的基本观点(即语境具有主观性),将情景系统分为设置与发生两个子系统。研究发现,情景的设置系统包括突显、情态、言据三个子系统,其内部语言资源包含:(1)表达比较概念的修饰语、附加语、比较结构以及表达因果概念的物质过程、连词(词组)、附加语等;(2)情态动词;(3)学术语篇的引用方式以及属格人称代词。情景的发生系统指情景内各种信息的存在方式,由及物过程的完成体与进行体实现。在推理系统中,本文将价值意义的组织方式视为解决学术语篇研究问题的心理表征过程,借鉴心理学中“心理模型”的基本观点,认为推理过程即为心理表征,并将推理系统分为归纳与演绎两个成分。研究发现,归纳可由含有总结或完成概念的物质过程、参与者成分、修饰语、附加语等资源实现或具备起源概念的及物过程实现。演绎有主、客观之分,由主位推进模式实现。推理依靠的知识类型可以分为算法类知识与描写/解释类知识。算法类知识可由含有顺序概念或先后概念的修饰语、附加语实现,描写/解释类知识的识别取决于小句表达的具体内容及上下文。最后,本文通过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分析框架分析了所收集的部分语料,并基于分析的过程与结果进一步讨论了隐性评价意义资源三个系统间的协作与资源选择机制,建立了隐性评价意义资源选择的三维空间模型及其矢量与代数两种表征方式。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关于评价意义的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在理论上阐明了隐性评价意义的内涵与外延,揭示了隐性与显性评价意义间的关系,说明了隐性评价意义的内部构成,拓展了评价意义与语言元功能之间的关系,解释了语言、心理、语境在隐性评价意义中的协作与资源选择机制。在应用方面,对学术语篇中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探究不仅呈现了实现隐性评价意义的资源类型,而且为学术语篇写作提供了可参考的写作策略,使学术语篇作者能够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选择适切的语言表达。
常如玉[5](2019)在《功能对等理论下小说修饰语翻译 ——以《家中丧事》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以《家中丧事》(A Death in the Family)为基础的翻译实践报告。《家中丧事》是美国作家詹姆斯·艾吉的自传体现实主义小说,于1958年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家中丧事》最大的特色是语言如散文般优美,作者花费大量篇幅来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进行描写。笔者负责的是小说第一部分即封面到第五章的内容。译者负责翻译的部分修饰语繁多,作者灵活运用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及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进行修饰。这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现的一大难点,于是采用释义法、替代法、包孕法、转换法、切断法、重组法进行处理。指导理论是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功能对等理论由奈达基于自身《圣经》翻译的经历提出,随后被运用到各种文本的翻译中。该理论认为功能对等就是“最为切近而自然的对等”,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本文包括引言、翻译过程、理论简述、案例分析、结语五个部分。希望能够为功能对等的实践研究及修饰语的翻译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刘萍[6](2019)在《英、汉学习词典中外壳名词释义对比研究 ——局部语法路径》文中提出学习词典释义的简明性、准确性、以及充分性关乎学习者语言习得尤其是词汇习得的成效。相对于主流英语学习词典的释义更具简明性、充分性和准确性(于屏方、杜家利,2010),我国目前出版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在释义环节体现出相当浓厚的‘内汉’痕迹,很多词项的释义基本上是在《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的基础上替换个别词语,或换一种表述方式”(蔡永强,2018:60)。因此,对编纂水平相对较高的英语学习词典的释义进行深入探究,并将之与汉语学习词典释义进行对比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局部语法(local grammars)是一种对特定语言型式或用法的语言特征进行描述的语法(Cheng,2012:215),可以对某一特定意义/功能或现象进行更加系统、综合的描述,对语言的描述更加有效,在描述子语言(sublanguages)方面的价值已得到证实。从功能分析的角度来讲,释义中词语序列所实现的功能并非属于语言系统宏观层面的一般功能,而是与释义子语言紧密关联的局部功能。因此,以功能为导向的局部语法更适用于对释义语言进行功能分析,更加适用于对释义结构要素(structural elements)如何实现释义功能的过程进行细致描述,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揭示释义模式。由此可见,局部语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研究词典释义的路径。本研究依据Schmid(2000)的外壳名词(shell nouns)词表,基于义项抽取《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第8版,2010)和《商务馆学汉语词典》(2006)中具有外壳功能的释义。依据Sinclair(1991)和Barnbrook(1995;2002)句子释义局部语法的功能标签,本研究设计了短语释义的功能标签,并据此对抽取的释义文本进行标注。在揭示英、汉释义局部语法实现型式的基础上,本研究从释义局部语法功能成分(functional components)的序列、语言实现方式及对应关系三个维度,对两种局部语法进行对比分析,藉此揭示英、汉外壳名词释义模式的异同。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问题一:英、汉学习词典中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的实现型式有哪些?问题二:英、汉学习词典中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序列的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语言实现方式的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3)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对应关系如何?研究结果表明,英、汉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均存在六类实现型式,两种局部语法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性。(1)英、汉释义局部语法型式中功能成分之间存在横组合关系,构成线性结构。功能成分序列存在差异,英语型式以上义词成分为中心向右扩展,汉语型式以中心语成分为中心向左扩展。(2)每个功能成分的语言实现方式之间存在纵聚合关系,构成一个释义功能系统。功能成分与语言实现形式之间的一对多关系,导致各个系统成员之间存在交叉关系,这种交叉关系既存在于同一语言内部,也存在于两种语言之间。但英、汉功能成分的语言实现方式受语言类型的影响,具有各自的语言特色。(3)功能成分的释义功能存在差异。一方面,成分功能的强弱存在差异,相较而言,详述成分功能较强,出现频数较高,故释义成分的多寡不应作为评价释义充分性和准确性的标准。另一方面,功能成分在各类词语释义中侧重对不同语义特征进行阐述。例如,详述成分在英语言语类词语释义中侧重阐述指称对象的功用,而在汉语释义中则侧重阐述源起,在英语心理类和情态类释义中侧重阐述指称对象的具体内容,而在汉语释义中则侧重阐述功用。(4)不同类型外壳名词释义中局部语法型式的分布均存在异同。相同之处体现在两种局部语法中高频实现型式包含相同的功能成分。不同之处在于英语基本型式“算子+区别特征+上义词”属于低频型式,而汉语中对应的基本型式“区别特征+链接+中心语”则属于高频型式,这表明汉语学习词典中部分词语的释义信息偏于简单,不利于近义词的辨析与习得。英、汉释义局部语法存在共性与差异性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语言类型的差异,导致表达方式存在差异,从而影响英、汉释义局部语法型式中功能成分的序列,并使各个成分的语言实现方式具有各自语言的特色。(2)人类认知不同抽象事物的方式与视角存在差异,导致局部语法型式在不同类型外壳名词释义中分布存在差异。(3)英、汉两个民族的认知模式(投射式/统摄式)和思维方式(直线型/曲线型)的差异性,导致英语释义局部语法型式的线性结构为右向扩展,而汉语型式则为左向扩展结构。上述研究结果,深化了局部功能视角的释义研究,开辟了学习词典对比研究的新路径,为构建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释义模式,尤其是抽象名词释义模式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参考。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从微观层面揭示释义模式与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以及语言表达习惯的关系,而且有助于对普通语言语法进行有益补充。
何伟,高然[7](2019)在《英汉性质词组的功能视角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回顾各学派对形容词、副词及其词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功能视角对英汉性质词组进行了潜势结构及句法功能对比,目的是揭示英汉语在描述事物或情形性质时语言形式及功能上的异同,以及异同产生的深层缘由。研究发现,英汉性质词组潜势结构成分大致相同,且相同成分的句法功能基本一致,但它们的体现形式、位置关系等不尽相同。这些异同的产生与中西方思维方式有着本质的联系。
葛四嘉[8](2019)在《《唐诗三百首》意象标注语料库的构建及统计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意象是诗词创作与理解过程中的重要元素,寄托了深刻的思想情感。意象具有多层性、隐喻性的语义特点,理解意象的语义对于理解诗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意象研究多从文学、美学角度出发,在方法上多是对特定诗人、诗文和具体意象的个案分析。对于意象在古诗中的具体分布、意象与情感的结合方式、意象的作者分布等问题一直缺少较为宏观的定量研究和数据支撑。究其原因,在于传统的研究范式缺少计算方法和数据库技术的支撑,而新兴的数字人文研究,又大都停留在浅层的字面信息统计上。本文以经典的《唐诗三百首》诗词文本为样本,首先建立了新型的深度标注意象语料库,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标注了唐诗的分词与词性信息并进行了人工校对,然后又标注了意象的字面义与深层隐喻义等信息,进而统计了意象字面信息内部构成特点,尝试从意象字面义到深层义进行多层次统计分析,并探寻意象与作家风格、题材内容之间的关系。统计得到的意象分布数据和内部词汇构成、深层情感等语义知识,可服务于机器自动作诗等应用。本文的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诗词分词词性标注语料库,通过机器自动标注加人工校对的方式,共标注了17718个词的分词和词性信息。对《唐诗三百首》进行机器自动分词和词性标注实验,得到分词和词性标注任务的F值分别为85.59%和77.47%,能够用于机器辅助标注任务中,同时分析了古诗词语料特点,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语料规模等因素对标注效果的影响。第二,尝试制定了意象标注体系。针对意象语义多层性、隐喻性的特点,并结合意象的语言单位构成特点,设计了符合意象语义特性的标注体系。该体系涵盖诗词题材、意象字面语义类、意象深层语义类、意象内部语义组成等多个字段,采用知网的义类体系,对《唐诗三百首》分词及词性标注语料进行静态意象的深层标注,重点关注从认知角度分析意象字面义和深层义的语义联系。第三,进行多角度的计量分析。在320首唐诗中标注了4496条意象数据,结合意象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1)意象用例呈现长尾分布,符合齐夫定律,以“月”“夜”“风”“山”等常见的自然类泛称意象为主,意象语义类分布则相对较为平缓,以各种事物的部件、人物为主,高频意象带有明显的隐喻性。(2)李白、杜甫等着名诗人的作品中,意象分布并不密集,怀古诗、战争诗这两种题材的诗词使用意象频繁,意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诗人的风格和题材内容。(3)意象的内部构成方面,单个词构成的单纯意象与多个词构成的复合意象占比接近。复合意象内部多个词之间主要呈现并列关系或修饰关系,修饰词以颜色、季节为主,修饰对象主要是“山”“风”“月”等事物。(4)在意象的深层义相关统计方面,将静态意象的深层义按照深层义词性分为认知属性类、隐转喻类和事件类。意象的认知属性表明诗词的整体情感呈现消极倾向;在隐喻和转喻的使用对比上,转喻的使用多于隐喻的使用。隐喻中,花和部件常作为源域;转喻中,整体-部分转喻、范畴-成员转喻是使用最多的转喻类型,呈现“以点带面”的认知倾向;意象所指代的事件主要以思念、战争、隐逸和分离为主,反映了诗歌的主题内容。综上,本文构建的意象语料库能够较为完整地表示意象在语言形式层面、浅层语义层面、深层语义层面的多层次、多维度信息,使用计量统计的方法能够宏观、全面地对比展现意象在不同语义类别、不同诗人、不同表达手法上的分布特点,能够对意象理论研究和诗词文本生成研究提供有益的补充。
王文峰[9](2019)在《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现代汉语性状语义的形式与功能》文中研究说明性状语义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学界在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体现形式方面认识还不够全面,对性状语义的次范畴化研究尚不充分。语法学界常专注于对动词、名词及小句语法的研究,对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形式研究多集中于形容词研究,没有充分重视对其他形式的考察。有鉴于此,本研究采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有关系统、功能和及物性等理论思想对汉语中的性状语义范畴及其词汇语法体现形式进行考察,旨在充分挖掘现代汉语中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体现形式,初步构建包含现代汉语性状语义及其词汇语法形式的系统网络。采用系统功能语法的语法分析理念和描写方法,对现代汉语中体现性状语义的性质词组的潜势结构成分作出较为全面的分析。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内部悉尼语法和加的夫语法两种模式的功能句法和功能语义的研究方法,对现代汉语中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体现形式的结构和功能作出了描写和阐释。首先,本研究采用系统功能语言学“自上而下”的视角,从语言的“语义层”审视“词汇语法层”,考察现代汉语中能够体现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形式,为性状语义范畴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形式提供了全息的认识。研究发现,现代汉语中性状语义范畴在词汇语法层有多种体现形式。其中,性质词组是体现性状语义的主要形式。此外,部分名词通过非范畴化过程,其指称意义部分丧失而凸显出描写性意义,用以表征事物的性状语义。部分动词亦可借助一些词汇语法形式来表征性状语义,成为现代汉语中表征性状语义的重要形式之一。本研究还在系统语法理论指导下对现代汉语中性状语义的次范畴作出描写,并尝试建构出现代汉语性状语义及其词汇语法表征形式的系统网络。其次,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句法描写方法对作为现代汉语中性状语义主要体现形式的性质词组进行了深入探讨,从功能视角区分出性质词组内部存在的潜势结构成分,主要包括前置程度调节词、后置程度调节词、数量调节词、主观量化调节词、中心词触发语、范围语等。此外,还对性质词组的各种潜势成分在具体使用中的规律进行了阐释。研究表明性质词组内部存在的多种潜势成分内部又有自成体系的使用规律。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法对语言各层次之间关系的理论,尝试性地提出了性质词组复合体的结构概念,探讨了汉语中性质词组复合体的组织方式,这些探讨有助于深入认识性质词组看似驳杂的结构成分。最后,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功能句法和功能语义分析视角,对现代汉语性质词组在词组和小句两个层次的句法功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性质词组可以填充名词词组中的前置修饰词、名词词组中的区别词、性质词组谓体的延长成分、动词谓体的延长成分以及动词词组中的动词修饰语等。性质词组在小句层面可以比较自由地说明小句的主语和补语成分,我们认为这是性质词组的本质功能之一,并非所谓的名物化现象。研究还发现,现代汉语中的部分性质词组可用于说明小句的谓体,但其自由度与动词谓体句存在不少差异。为此,本文详细探讨了性质词组说明小句谓体的规律,还着重从及物性理论视角对性质词组单独说明小句谓体的八种句法环境进行了考察,据此构建了现代汉语性质词组谓体小句的及物性系统,提出了复合型及物性过程类型概念,对功能语法的及物性理论进行了扩展。从及物性理论的视角对现代汉语中性质词组的“错位修饰”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讨论了其及物性过程的语义类型以及相关参与者角色。最后,依据现代汉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性质词组类独语句概念,考察了其与主要小句的逻辑语义关系。综上,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法视角对现代汉语中的性状语义及其词汇语法体现形式进行了全面的观照。对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体现形式的挖掘丰富了对性状语义在词汇语法层面的表征形式及其规律的认识。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系统网络的形式化描写可以为汉语表征性状语义的语法形式的计算语言学信息处理以及言语生成提供一定的操作依据和理论基础,从而为基于语义的性状语义辞书编纂与修订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基于功能句法视角对现代汉语性质词组内部结构和句法功能的描写,在实践方面可以对国际汉语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更好地促进相关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探索。
魏银霞[10](2019)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阈下的现代汉语动“补”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汉语动“补”现象在学界历经探讨,研究成果积简充栋,其争论可谓见仁见智,因此在长期研究过程中,学者始终无法就动“补”现象的核心问题达成基本共识。目前的现代汉语“补语”概念最初受西方传统语法影响,后又来自对相关内容的扩充分类,与动“补”现象之间联系紧密,由于两者之间缺乏统一明确的界定,基本概念使用混乱,造成动“补”范畴覆盖庞杂,“补语”也随之—度被扩充,甚至引起概念本身的无意义性。另一方面,各个领域的关注点不同,动“补”研究内部呈现出过于集中在某一现象的部分特征,解释分散,缺乏语义、句法功能多层面的全面考察,研究结论的普遍性在动“补”各现象内尚待确认。鉴于此,本文依照系统功能语法的研究思想,秉持功能的基本语言观、方法论,采用自上而下视角观察汉语现象,综合目前本土化研究和其本身特点,对及物性系统、级阶、层次内容和语法隐喻等作出具体选择。以此为基础,界定了现代汉语“补语”概念,同时将动“补”现象内包的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状态“补语”和程度“补语”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通过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和句法探讨,以级阶成分分析方式,剖释现代汉语核心动“补”内容的功能语义和句法结构特点,最大限度地探求其内部现象的相互关系,据此研究发现:结果“补语”在致使等级上可分为无致使、弱致使和强致使三类,其内结果“补语”的功能语义、句法各有特点,如单参与者无致使关系结果“补语”小句受时序影响,首动词是中心述语的引起性原因配置在语言形式上的体现,“补语”动词为语义核心,并且该类结果“补语”作为小句内的谓体,通过谓词词组复合体填充,述语和“补语”为该语言单位内的功能性从属语和主控语成分,它们由表主从关系的动词词组、形容词/动词词组体现。弱致使结果“补语”受致使力量波动影响,内部再分为自然结果自变类、评述类结果“补语”构成的施事主体句和较微弱反身致使义的“变化”类、典型的弱致使关系结果“补语”,它们的功能语义句法也各不相同,表现为自然结果自变类语义核心后移,及物性过程与无致使关系结果”补语”相同;评述类结果“补语”指向述语动词成分的小句是通过行为动作嵌入构成事件“载体”,属于无复合的简单过程;微弱的反身致使义“变化”类(即自变类)与典型的弱致使关系结果“补语”主语位置内容和后边“补语”在述语动词的外力作用下经历了自身的状态变化,其及物性过程为[致使关系/动作/心理过程]等,但该弱性致使内容从属于后者主要具体过程;句法上评述类结果“补语”较为特殊,其内形容词“补语”评述的主体是整个事件,并非单一的主语,动词与主语形成了嵌入性小句填充该小句的主语成分。在强致使关系内,正序双参与者小句存在典型>较典型>不典型的不同内容,典型的“点亮”类正序双参与者结果“补语”小句通过语言经济性原则将表使因和使果的双动词融合构成统一的语言单位,该类小句的具体过程表现为双过程的复合性;较典型的正序双参与者结果小句内部包括靠近弱致使关系方向(典型弱使构成的小句)和靠近强使端构成的小句;不典型的正序双参与者内容包括弱致使中的自然结果自变类和评述类加“补语”(宾语)构成的小句;从句法上看,典型的强致使关系结果“补语”语言单位同样为谓词词组复合体,但其内两事件之间为并列性逻辑关系。趋向“补语”分为未虚化和已虚化两种情况,未虚化的趋向“补语”可进一步分为单参与者施事前置句/后置句和单参与者非施事句、双参与者施事前置句/后置句与双参与者非施事句。其中未虚化的单/双参与者施事前置句,表趋向的动词作为述谓语延长成分与其前述谓语功能内容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构成该类小句整体及物性语义为无复合单一过程,趋向实义动词表达位移事件与述语实义动词代表的事件结合成为动词词组复合体,共同填充小句的谓体成分。未虚化的单/双参与者非施事句不同于含有无生命体的施动句,分别为关系过程中的方向过程和方向性的动作过程。而未虚化的单/双参与者施事后置句则为现代汉语中的隐现句,及物性为存在过程。虚化的趋向“补语”存在虚化度高和趋向动词义已经松动、尚处于虚化过程中两类,前者趋向动词具有显性的体态标记特征,起结构的功能性词汇作用;而后者尚未达到可作体标记的程度。发生了虚化的趋向动词,其动作义削弱,整体趋向“补语”即为以述语为中心的语言单位,及物性语义由述语承担,在句法上是谓体的主要表现形式。虚化度高的趋向动词在述语后与之构成动词词组,在内具有助动词功能,而虚化度不高的句法表现则仅为述语的延长性内容辅助完成整体意义表达。状态“补语”的语法意义包括结果义、程度义、状态义、评价义、描写义以及致使义,各意义可有选择性的融于状态“补语”,相互重合。该现象同样可三分成致使类、过渡致使类以及非致使类,致使类和过渡致使类的及物性过程多以[致使(*过程)]为主,无致使关系的状态“补语”中有主语指向和述语指向两类,前者“V得”是符合客观世界先后发生逻辑关系、具有时序和表起因作用的标记,这类小句的主体经验过程类型由主语和“补语”位置内容共同形成;后者“得”前内容是以事件为中心构成的嵌入式小句,其内部的参与者角色嵌套在多为关系性过程的整体状态“补语”小句内。状态“补语”的语言单位没有准确的级阶定位,因此直接置于小句层级分析,含致使意义的状态“补语”,“得”后内容需要配合、辅助“V得”完成其致使性经验意义表达,为致使意义谓体的延长性成分。在无致使意义的状态“补语”小句内,一方面“V得”是健全语义、用于前置引起的谓体延长成分,另一方面是前置嵌入句内的谓体表现形式。程度“补语”小句的参与者、过程均为单一性质,语义中心受参与者的影响度低,且鲜少第二参与者。从程度“补语”语言单位的构成来看,其主要是性质词组、数量词组和动词词组,有别于结果“补语”谓词词组复合体、趋向“补语”未虚化时的动词词组复合体和虚化后简单词语的语言单位归属,以及无法对其进行精确的级阶定位的状态“补语”。现代汉语“补语”和动“补”现象的具体所指实际上存在偏差,尽管均使用“补”字,但前者指语言结构成分,而后者实际是前期汉语学界将动后区别于宾语的内容作为具有“补充”意义建构形成的“V+X”“系统”,“X”为可替换内容,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来看,它们分属于“结构”和“系统”两个不同范畴。此外,非核心动“补”现象中动量“补语”和时量“补语”实际可概括为量化类“补语”,对比介词短语作“补语”的现象,它们之间同样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现代汉语动“补”现象的系统功能语法研究,提出新的解决思路,有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双重意义,不仅强化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普遍适用性,为汉语学界的语言解释提供理论借鉴,还有利于研究者重新审视目前现代汉语动“补”现象分析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丰富相关研究。具体而言,一方面促进了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精细化,推动该理论内部的自我完善,如通过汉语现象分析及物性系统内表复合性/致使关系等语义内容的增加、汉语动词词组/谓词词组复合体等语言单位的确定以及词组复合体内逻辑依属关系的扩展、系统功能语言学内部悉尼语法与加的夫语法的并协与互补等。另一方面,本研究将为汉语言的使用推广、对外汉语教学、汉语言与多语言互译、民族语言和方言研究中遇到的困难提供解释依据,为教学和后续语言研究提供参考。
二、浅析名词词组中事物(Thing)与中心词(Head)之间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名词词组中事物(Thing)与中心词(Head)之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语种和语料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及物性研究综述 |
2.1 引言 |
2.2 及物性 |
2.2.1 句法及物性 |
2.2.2 语义及物性 |
2.3 及物性系统 |
2.3.1 悉尼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
2.3.2 加的夫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
2.3.3 融合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
2.3.4 其他及物性系统 |
2.4 及物性系统的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
2.4.1 双语比较或对比 |
2.4.2 多语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 |
3.1 引言 |
3.2 理论基础 |
3.2.1 及物性理论及及物性、及物性系统的层次归属 |
3.2.2 及物性和及物性系统的概念 |
3.2.3 及物性系统的建构 |
3.3 研究设计 |
3.3.1 总体设计 |
3.3.2 语料的处理与使用 |
3.3.3 语言与认知、思维和文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共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
4.1 引言 |
4.2 丰富性 |
4.2.1 及物性系统丰富性的世界经验基础 |
4.2.2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
4.2.3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
4.3 层次性 |
4.3.1 及物性系统层次性的生物学基础 |
4.3.2 及物性系统的层次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
4.3.3 及物性过程的层次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
4.4 张力性 |
4.4.1 何谓张力性 |
4.4.2 及物性系统的张力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
4.4.3 一种认知经验与多种经验过程: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
4.4.4 一种经验过程与多种认知经验: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
4.5 隐喻性 |
4.5.1 隐喻性的思维基础 |
4.5.2 及物性隐喻:从“一致式”到“隐喻式” |
4.5.3 及物性隐喻的跨语言普遍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
4.6 抽象性 |
4.6.1 何谓抽象性 |
4.6.2 及物性系统的相对抽象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
4.6.3 不同层次及物性过程的相对抽象性 |
4.7 小结 |
第五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
5.1 引言 |
5.2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
5.2.1 关于序位和语气 |
5.2.2 汉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2.3 印地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2.4 阿拉伯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2.5 希腊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2.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
5.3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
5.3.1 关于感叹语气 |
5.3.2 汉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3.3 印地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3.4 阿拉伯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3.5 希腊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3.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
5.4 “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4.1 关于“环境” |
5.4.2 汉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4.3 印地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4.4 阿拉伯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4.5 希腊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
5.4.6 “环境”序位的跨语言比较 |
5.5 “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与凸显 |
5.5.1 关于省略 |
5.5.2 汉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
5.5.3 印地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
5.5.4 阿拉伯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
5.5.5 希腊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
5.5.6 “参与者”或“过程”省略的跨语言比较 |
5.6 “参与者”“过程”等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
5.6.1 关于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
5.6.2 汉、印、阿、希语中“复合参与者”现象 |
5.6.3 汉、阿、希语中“过程”和“参与者”的重合 |
5.6.4 阿、希语中“参与者”同“过程”的并合 |
5.6.5 语义成分分立与整合的跨语言比较 |
5.7 小结 |
第六章 从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看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
6.1 引言 |
6.2 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和民族文化 |
6.3 从民族认知看殊性 |
6.3.1顺序象似性(自然顺序)和突显象似性(规约顺序) |
6.3.2 由背景到图形和由图形到背景 |
6.3.3 认知突显与不突显 |
6.3.4 范畴化与去范畴化 |
6.4 从民族思维看殊性 |
6.4.1 事理逻辑(类比)思维(汉)、形式逻辑(演绎)思维(希、阿)和论辩逻辑(演绎+类比)思维(印) |
6.4.2 时间性思维(汉)、空间性思维(希、阿)和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印) |
6.4.3 悟性(直觉)思维(汉)、理性(逻辑)思维(希、阿)和直觉证悟思维(印) |
6.4.4 整体性/综合性思维(汉)、分析性思维(希、阿)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印) |
6.5 从民族文化看殊性 |
6.5.1 农耕文化(汉)、商贸文化(希)、沙漠游牧文化和外来文化(阿)及多元文化(印) |
6.5.2 儒道文化(汉)、科学文化(希)和宗教文化(阿、印)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发现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 |
7.4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术语缩略表 |
附录2 参与者角色术语缩写表 |
附录3 英汉姓名对照表 |
附录4 英汉术语对照表 |
附录5 语言标注指南 |
附录6 汉语文本语料 |
附录7 印地语文本语料 |
附录8 阿拉伯语文本语料 |
附录9 希腊语文本语料 |
(2)英汉介词短语句法功能和句法分布对比研究 ——以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和《围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问题 |
1.4 语料来源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英汉介词短语的概念界定 |
2.3 英汉介词短语句法功能研究现状回顾 |
2.4 英汉介词短语句法分布研究现状回顾 |
2.5 结语 |
3 英汉介词短语的句法功能与句法分布统计对比 |
3.1 引言 |
3.2 英汉专书语料库建设 |
3.3 英汉介词短语句法功能统计对比 |
3.3.1 小句层面上的英汉介词短语句法功能统计对比 |
3.3.2 词组层面上的英汉介词短语句法功能统计对比 |
3.4 英汉介词短语句法分布统计对比 |
3.4.1 小句层面上的英汉介词短语句法分布统计对比 |
3.4.2 词组层面上的英汉介词短语句法分布统计对比 |
3.5 结语 |
4 英汉介词短语句法功能和句法分布的共性及差异阐释 |
4.1 引言 |
4.2 英语语言维度的阐释 |
4.3 民族认知维度的阐释 |
4.4 民族思维维度的阐释 |
4.5 民族文化维度的阐释 |
4.6 结语 |
5 结语 |
5.1 研究发现 |
5.2 研究启示 |
5.3 研究局限以及不足 |
参引文献 |
(3)系统功能视角下现代汉语后修饰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视角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6 本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1920s-1950s初的后修饰语研究 |
2.3 1950s末-1990s末的后修饰语研究 |
2.4 2000 s至今的后修饰语研究 |
2.5 小结 |
3 理论基础 |
3.1 引言 |
3.2 层次的思想 |
3.3 元功能的思想 |
3.4 系统的思想 |
3.5 语境的思想 |
3.6 小结 |
4 汉语后修饰语的潜势系统及语义功能 |
4.1 引言 |
4.2 后修饰语的潜势系统 |
4.3 后修饰语的语义功能 |
4.4 小结 |
5 发生位移的限定词 |
5.1 引言 |
5.2 发生位移的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
5.2.1 发生位移的指示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
5.2.2 发生位移的数量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
5.2.3 发生位移的比例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
5.2.4 发生位移的序数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
5.2.5 发生位移的最高级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
5.2.6 发生位移的类型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
5.2.7 发生位移的时空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
5.3 发生位移的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
5.3.1 发生位移的指示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
5.3.2 发生位移的数量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
5.3.3 发生位移的比例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
5.3.4 发生位移的序数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
5.3.5 发生位移的最高级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
5.3.6 发生位移的类型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
5.3.7 发生位移的时空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
5.4 小结 |
6 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 |
6.1 引言 |
6.2 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的语义功能 |
6.2.1 修饰语语义功能的回顾 |
6.2.2 修饰语语义功能的再思考 |
6.3 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的句法功能 |
6.3.1 “分类性语义功能主导”的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 |
6.3.2 “描写性语义功能主导”的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 |
6.4 小结 |
7 同位结构的后位 |
7.1 引言 |
7.2 同位结构后位的语义功能 |
7.2.1 “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后位的语义功能 |
7.2.2 “语义蕴含”类同位结构后位的语义功能 |
7.3 同位结构后位的句法功能 |
7.3.1 “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后位的句法功能 |
7.3.2 “语义蕴含”类同位结构后位的句法功能 |
7.4 小结 |
8 后修饰语系统的并协与互补 |
8.1 引言 |
8.2 后修饰语系统内部的并协与互补 |
8.3 后修饰语系统外部的并协与互补 |
8.3.1 名词词组层面句法成分的影响 |
8.3.2 小句层面句法成分的影响 |
8.3.3 语篇层面语境的影响 |
8.4 小结 |
9 后修饰语的产生 |
9.1 引言 |
9.2 语音/音系层面因素 |
9.3 词汇—语法层面因素 |
9.4 语义层面因素 |
9.5 语境层面因素 |
9.6 小结 |
10 总结 |
10.1 研究发现 |
10.2 研究贡献 |
10.3 研究局限 |
10.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学术语篇中的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表 |
1 引言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概述 |
2.2 评价意义的概念研究 |
2.3 隐性评价意义的资源类型研究 |
2.3.1 隐性评价意义的语篇资源 |
2.3.2 隐性评价意义的局部词汇、语法资源 |
2.3.3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中的现存问题 |
2.4 隐性评价意义与语言元功能 |
2.4.1 隐性评价意义与人际元功能 |
2.4.2 隐性评价意义与语篇元功能 |
2.4.3 隐性评价意义与概念元功能 |
2.4.4 隐性评价意义与语言元功能相关研究中的现存问题 |
2.5 学术语篇中的隐性评价意义的资源研究 |
2.5.1 情态、立场实现隐性评价意义 |
2.5.2 模糊语实现隐性评价意义 |
2.5.3 隐性评价意义在学术语篇中的应用 |
2.5.4 学术语篇中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的现存问题 |
2.6 小结 |
3 理论框架 |
3.1 概述 |
3.2 隐性评价意义的组成成分:价值、情景与推理 |
3.3 理论基础 |
3.3.1 语言的系统与元功能 |
3.3.2 价值的启发方式——价值激活 |
3.3.3 心理模型——推理过程 |
3.3.4 语境模型——情景建构 |
3.4 学术语篇中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分析框架 |
3.4.1 隐性评价意义的内涵 |
3.4.2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分析框架 |
3.5 小结 |
4 隐性评价的价值系统及其资源 |
4.1 概述 |
4.2 代表式启发及其资源 |
4.2.1 确指意义及其资源 |
4.2.2 范畴意义及其资源 |
4.2.3 类比意义及其资源 |
4.3 可得式启发及其资源 |
4.3.1 陈述意义及其资源 |
4.3.2 提议意义及其资源 |
4.3.3 可得式启发资源的语义强度 |
4.4 锚定式启发及其资源 |
4.4.1 数量意义锚定及其资源 |
4.4.2 范围意义锚定及其资源 |
4.4.3 关系意义锚定及其资源 |
4.4.4 锚定式启发资源的语义强度 |
4.5 小结 |
5 隐性评价意义的情景系统及其资源 |
5.1 概述 |
5.2 情景的设置及其资源 |
5.2.1 突显及其资源 |
5.2.2 情态及其资源 |
5.2.3 言据及其资源 |
5.3 情景的发生及其资源 |
5.3.1 事实及其资源 |
5.3.2 事件及其资源 |
5.4 小结 |
6 隐性评价意义的推理系统及其资源 |
6.1 概述 |
6.2 推理系统的展开方式及其资源 |
6.2.1 归纳推理及其资源 |
6.2.2 演绎推理及其资源 |
6.3 推理过程中的知识类型 |
6.3.1 算法类知识及其资源 |
6.3.2 描写/解释类知识及其资源 |
6.4 小节 |
7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应用分析及其选择机制 |
7.1 概述 |
7.2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应用分析 |
7.2.1 价值系统的应用分析 |
7.2.2 情景系统的应用分析 |
7.2.3 推理系统的应用分析 |
7.3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特征及其选择机制 |
7.3.1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多重身份 |
7.3.2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语义合成 |
7.3.3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选择的维度与空间 |
7.3.4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选择机制及其表征方式 |
7.4 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发现 |
8.2 局限性与不足 |
8.3 后期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本文语料库来源 |
附录B 节选语料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5)功能对等理论下小说修饰语翻译 ——以《家中丧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概述 |
1.1 任务来源 |
1.2 任务意义 |
第二章 任务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校对 |
第三章 理论综述及运用 |
3.1 功能对等理论简介 |
3.2 功能对等下小说修饰语的翻译 |
第四章 功能对等理论下的修饰语翻译案例分析 |
4.1 功能对等下修饰词的翻译 |
4.1.1 替代法 |
4.1.2 释义法 |
4.2 功能对等下修饰词组的翻译 |
4.2.1 转换法 |
4.2.2 包孕法 |
4.3 功能对等下修饰句子的翻译 |
4.3.1 切断法 |
4.3.2 重组法 |
第五章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致谢 |
(6)英、汉学习词典中外壳名词释义对比研究 ——局部语法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学习词典释义研究概述 |
2.1.1 学习词典简介 |
2.1.2 学习词典释义理论 |
2.1.3 学习词典释义研究 |
2.2 外壳名词研究概述 |
2.2.1 外壳名词简介 |
2.2.2 外壳名词研究 |
2.3 局部语法研究概述 |
2.3.1 局部语法简介 |
2.3.2 局部语法研究 |
2.4 释义局部语法研究概述 |
2.5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先验研究 |
3.2 研究问题 |
3.3 语料选取 |
3.4 语料加工 |
3.5 小结 |
第四章 英语外壳名词的释义局部语法 |
4.1 英语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的实现型式 |
4.1.1 释义局部语法的实现型式 |
4.1.2 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语言实现方式 |
4.1.3 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具体表现 |
4.2 英语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型式的分布 |
4.2.1 不同类型外壳名词释义中局部语法型式的分布 |
4.2.2 同一局部语法型式在不同类型外壳名词释义中的分布 |
4.3 小结 |
第五章 汉语外壳名词的释义局部语法 |
5.1 汉语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的实现型式 |
5.1.1 释义局部语法的实现型式 |
5.1.2 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语言实现方式 |
5.1.3 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具体表现 |
5.2 汉语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型式的分布 |
5.2.1 不同类型外壳名词释义中局部语法型式的分布 |
5.2.2 同一局部语法型式在不同类型外壳名词释义中的分布 |
5.3 小结 |
第六章 英汉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对比 |
6.1 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序列的差异性 |
6.2 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语言实现方式的差异性 |
6.3 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对应关系 |
6.3.1 对等词的释义局部语法型式中功能成分的对应关系 |
6.3.2 同一语义特征的释义局部语法型式中功能成分的对应关系 |
6.4 英、汉外壳名词不对等现象分析 |
6.4.1 词类不对等现象 |
6.4.2 收词不对等现象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发现 |
7.2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
7.3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参考词典 |
附录 |
(7)英汉性质词组的功能视角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英汉性质词组研究回顾 |
1英语性质词组研究回顾 |
2汉语性质词组研究回顾 |
3英汉性质词组对比研究回顾 |
三、英汉性质词组潜势结构对比 |
1中心词 |
2调节词和完成语 |
四、英汉性质词组句法功能对比 |
1小句层面 |
2词组层面 |
五、讨论和结语 |
(8)《唐诗三百首》意象标注语料库的构建及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研究价值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应用价值 |
1.3 研究内容 |
1.3.1 古诗词意象深层标注 |
1.3.2 基于标注数据的统计分析 |
1.4 本章小结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理论视角下的国内外意象研究 |
2.1.1 国外意象研究 |
2.1.2 国内意象研究 |
2.2 计量视角下的古诗词意象研究 |
2.2.1 基于生语料库的意象计量研究 |
2.2.2 基于标注语料库的意象计量研究 |
2.2.3 目前意象计量研究存在的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唐诗分词和词性标注研究 |
3.1 古诗词分词研究综述 |
3.2 分词及词性标注规范说明 |
3.3 语料说明 |
3.3.1 训练语料说明 |
3.3.2 测试语料说明 |
3.4 标注说明 |
3.4.1 标注标签分布 |
3.4.2 词的向量化表示 |
3.4.3 标注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意象标注体系的设计 |
4.1 前人构建的标注体系 |
4.2 标注对象的界定 |
4.2.1 意象的界定 |
4.2.2 意象与语言符号的关系 |
4.2.3 意象边界的确定 |
4.3 标注字段的设计 |
4.3.1 题材标注 |
4.3.2 意象的语义标注 |
4.4 标注内容的确定 |
4.5 古诗词多义歧解性的处理 |
4.6 探寻意象表层义与深层义的联系方式 |
4.7 人机协同标注平台的搭建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意象语料库的基本统计分析 |
5.1 意象基本统计信息 |
5.1.1 意象用例的意象型统计 |
5.1.2 意象用例的义类统计 |
5.1.3 意象义类与意象型的比例统计 |
5.1.4 意象语义类分布的整体概貌 |
5.1.5 属性值义原与语义特征统计 |
5.2 意象与作者、题材的关系 |
5.2.1 意象使用与诗人的关系 |
5.2.2 意象使用与题材的关系 |
5.3 意象的对仗统计 |
5.3.1 对仗意象型分布 |
5.3.2 对仗的意象义类统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意象语料库的深层统计分析 |
6.1 意象内部统计分析 |
6.1.1 意象内部词性构成统计分析 |
6.1.2 意象内部语义构成统计分析 |
6.2 意象深层义统计分析 |
6.2.1 高频意象的深层义统计 |
6.2.2 高频深层义及其对应意象 |
6.2.3 意象深层义类型分布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附录 |
附录A: 先秦汉语分词词性标注规范 |
附录B: 知网实体义原总表 |
附录C: 标注规范 |
附录D: 标注示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现代汉语性状语义的形式与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术语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视角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本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性状语义的概念界定 |
2.3 性状语义研究的主要视角 |
2.3.1 传统语法视角 |
2.3.2 生成语法视角 |
2.3.3 配价语法视角 |
2.3.4 认知语法视角 |
2.3.5 语言类型学视角 |
2.3.6 系统功能语法视角 |
2.4 性状语义的相关句法研究 |
2.4.1 性状语义的次范畴研究 |
2.4.2 性状语义的句法功能研究 |
2.5 现代汉语性状语义研究述评 |
2.6 结语 |
3 理论框架 |
3.1 引言 |
3.2 系统功能语法的词汇语法系统模型 |
3.2.1 语言的语义层和形式层 |
3.2.2 系统功能语法的系统构建模式 |
3.3 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体现形式的句法分析框架 |
3.3.1 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小句概念 |
3.3.2 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补语概念 |
3.3.3 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动词词组概念 |
3.3.4 现代汉语小句中的谓体成分 |
3.4 现代汉语性质词组小句的及物性分析框架的构建 |
3.5 结语 |
4 现代汉语性状语义范畴的系统构建 |
4.1 引言 |
4.2 现代汉语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体现形式 |
4.2.1 表征性状语义的名词及名词词组 |
4.2.2 表征性状语义的动词词组 |
4.2.3 表征性状语义的性质词组 |
4.3 性状语义的比较量级 |
4.4 性状语义的极性程度义 |
4.5 性状语义的“体”系统的构建 |
4.6 现代汉语性状语义的次范畴系统网络构建 |
4.6.1 关系类性状语义 |
4.6.2 事物导向类性状语义 |
4.6.3 评价类性状语义 |
4.6.4 效应类性状语义 |
4.6.6 事物的空间维度 |
4.6.7 年代特征性状语义 |
4.6.8 物理特征性状语义 |
4.6.9 颜色类性状语义 |
4.7 结语 |
5 现代汉语性质词组的功能结构 |
5.1 引言 |
5.2 性质词组的调节词 |
5.2.1 性质词组中心词的程度调节词 |
5.2.2 性质词组中心词的数量调节词 |
5.2.3 性质词组中心词的主观量化调节词 |
5.3 性质词组中心词的触发语 |
5.4 性质词组中心词的范围语 |
5.5 性质词组中心词的后置程度调节词 |
5.6 现代汉语性质词组复合体 |
5.7 结语 |
6 现代汉语性质词组的句法功能 |
6.1 引言 |
6.2 性质词组在词组中的句法功能 |
6.2.1 性质词组填充名词前置修饰语 |
6.2.2 性质词组填充名词词组中的区别词 |
6.2.3 性质词组填充小句谓体的延长成分 |
6.2.4 性质词组填充动词词组中的动词修饰语 |
6.3 性质词组在小句中的功能 |
6.3.1 性质词组填充小句的主语和补语 |
6.3.2 性质词组说明小句谓体 |
6.3.3 性质词组的错位修饰现象 |
6.3.4 性质词组说明的性质词组独语句 |
6.4 结语 |
7 结论 |
7.1 研究成果 |
7.2 研究贡献 |
7.3 研究的局限性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系统功能语言学视阈下的现代汉语动“补”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视角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
1.3 研究对象和语料选取 |
1.4 研究方法及意义 |
1.5 本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现代汉语动“补”现象的由来和范围 |
2.3 现代汉语动“补”现象的多视角研究 |
2.3.1 现代汉语传统性动“补”现象研究 |
2.3.2 类型学的相关研究 |
2.3.3 认知视角的相关研究 |
2.3.4 生成语法的相关研究 |
2.3.5 其他方面的研究 |
2.4 现代汉语的“补语”概念 |
2.4.1 英语“补语”概念的形成过程 |
2.4.2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下的补语概念 |
2.5 小结 |
3 理论基础 |
3.1 引言 |
3.2 现代汉语动“补”现象研究的理论基础 |
3.2.1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多维理论 |
3.2.2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模式 |
3.2.3 现代汉语动“补”现象研究理论概述 |
3.3 现代汉语动“补”现象的研究路径 |
3.3.1 现代汉语动“补”现象的研究再分类 |
3.3.2 元功能分析思路 |
3.3.3 功能句法研究 |
3.4 小结 |
4 含可能式“得”标记的动“补”现象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补语” |
4.2.1 结果“补语”小句的致使等级序列 |
4.2.2 含结果“补语”的小句参与者分类 |
4.2.3 结果“补语”小句的元功能研究 |
4.2.4 含结果“补语”小句的功能句法分析 |
4.3 趋向“补语” |
4.3.1 趋向“补语”分类 |
4.3.2 含未虚化的趋向“补语”小句研究 |
4.3.3 含虚化的趋向“补语”小句研究 |
4.4 小结 |
5 非可能式“得”标记的动“补”现象研究 |
5.1 引言 |
5.2 状态“补语” |
5.2.1 状态“补语”与结果“补语”、程度“补语”的区分 |
5.2.2 状态“补语”的研究分类 |
5.2.3 状态“补语”小句的元功能研究 |
5.2.4 状态“补语”小句的功能句法分析 |
5.3 程度“补语” |
5.3.1 程度“补语”的范围 |
5.3.2 程度“补语”小句的元功能研究 |
5.3.3 程度“补语”小句的功能句法分析 |
5.4 小结 |
6 现代汉语“补语”与动“补”现象 |
6.1 引言 |
6.2 现代汉语“补语”与动“补”现象的关系 |
6.3 现代汉语动“补”现象的系统功能语法研究启示 |
6.3.1 对非核心动“补”现象的系统功能语法分析思考 |
6.3.2 现代汉语动“补”现象外延扩大原因 |
6.4 小结 |
7 结语 |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创新点 |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术语表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浅析名词词组中事物(Thing)与中心词(Head)之间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D]. 王连柱.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英汉介词短语句法功能和句法分布对比研究 ——以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和《围城》为例[D]. 邓若晨.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3]系统功能视角下现代汉语后修饰语研究[D]. 李璐.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4]学术语篇中的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D]. 姜嘉兴.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5]功能对等理论下小说修饰语翻译 ——以《家中丧事》为例[D]. 常如玉. 山西大学, 2019(02)
- [6]英、汉学习词典中外壳名词释义对比研究 ——局部语法路径[D]. 刘萍.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7]英汉性质词组的功能视角对比研究[J]. 何伟,高然.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02)
- [8]《唐诗三百首》意象标注语料库的构建及统计分析[D]. 葛四嘉.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6)
- [9]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现代汉语性状语义的形式与功能[D]. 王文峰.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2)
- [10]系统功能语言学视阈下的现代汉语动“补”现象研究[D]. 魏银霞.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