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遗传因素对人类精神活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朱厚伟[1](2021)在《时空社会学视角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赵俊[2](2020)在《电针对CUMS诱导的抑郁模型大鼠海马miRNA-16及5-HT再摄取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1目的和意义抑郁症(depression)被归类为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具有较高自杀率、自残率和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病人群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研究认为抑郁症的发病主要由社会环境及遗传学因素、单胺类神经递质失衡等原因引起。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氟西汀用于治疗抑郁症,但约有50%的患者没有明显疗效。大量研究显示,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电针干预在改善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和在抑郁模型动物实验研究中均显现出一定的优势。本研究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探讨氟西汀、电针的抗抑郁疗效及可能相同的作用机制,旨在筛选替代疗法以达到优化治疗抑郁症的目的。2研究方法选用基线一致的SD大鼠7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C组)、模型组(M组)、氟西汀组(F组)和电针组(E组),每组18只,各组大鼠均在实验前适应性饲养一周。参考既往文献,稍作修改制备CUMS抑郁模型,除C组大鼠群养,自由摄食、饮水,不接受任何刺激以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独笼孤养,M组、F组和E组大鼠每日随机接受一种应激刺激方式(即28天内分别以7种不同的应激方式刺激大鼠),且同一种刺激不连续采用,刺激顺序抽签产生:包括禁水或禁食24h;昼夜颠倒24h;笼位倾斜24h;潮湿环境24h;束缚3h;夹尾3min;4℃冷水游泳5min,持续4周。M组大鼠每日10 am随机接受不可预见性的慢性应激造模刺激后,不接受治疗。F组大鼠每日10am接受应激,刺激方式同当日模型组,刺激1小时后,用氟西汀药液(生理盐水1mg/mL稀释)按照2mg/kg灌胃给药。E组大鼠每日10am接受应激,刺激方式同当日模型组,刺激1小时后,进行电针干预百会(GV20)、印堂(GV 29)穴,选用一次性针灸针,针刺深度约为5mm-10mm,小幅度轻提插捻转后,针柄连接韩氏电针仪,电流强度1mA,连续波,频率为2Hz,刺激强度维持在大鼠头部肌肉微微颤动为宜,留针20min,每日1次,持续4周(28)天。3研究结果3.1糖水偏好试验结果实验前(应激前),各组大鼠糖水偏好率基线水平具有一致性、各组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4W应激刺激后,与C组比较,M组大鼠糖水偏好率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M组比较,氟西汀、电针干预均能使大鼠出现逆转效应,其糖水偏好率均值较模型大鼠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3.2旷场试验结果实验前(应激前),各组大鼠水平运动得分和垂直运动得分基线水平具有一致性,各组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在接受4W应激刺激后,与C组比较,M组大鼠水平穿越方格数及垂直运动次数均显着减少(P<0.01,P<0.01)。与M组比较,F组大鼠水平穿越方格数和垂直运动次数出现逆转,呈上升趋势。而E组大鼠水平穿越方格数和垂直运动次数较M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3.3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尼氏小体数量从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尼氏染色结果来看,CUMS应激刺激结合孤养可明显导致M组大鼠海马内神经元的数量减少、神经元形态破坏,尼氏体浅染,部分尼氏小体模糊不清。提示氟西汀、电针干预均可改善慢性应激刺激导致的大鼠海马神经元丢失,逆转细胞溶解、缺失现象,维持细胞形态,对尼氏体结构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3.4各组大鼠海马和血清中miRNA-16的表达水平与C组相比,M组大鼠海马中miRNA-16表达显着升高(P<0.01);M组大鼠血清中miRNA-16表达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组相比,氟西汀、电针干预均对CUMS应激诱导海马中miRNA-16高表达有逆转趋势,E组海马中miRNA-16表达低于M组(P<0.01);E组海马中miRNA-16表达显着低于F组(P<0.01);F组和E组相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3.5基于海马miRNA-16异常表达探讨电针对5-HT及再摄取的影响RT-PCR和WB结果显示,M组海马区SERT mRNA,SERT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1;P<0.01);较之M组,氟西汀、电针干预均对CUMS应激诱导海马中SERT mmRNA、SERT蛋白高表达有逆转趋势,且E组海马中SERT mRNA、SERT蛋白表达低于M组(P<0.05;P<0.05)。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M组大鼠海马CA1区中SERT阳性细胞数显着升高(P<0.01);较之M组,氟西汀、电针干预均对CUMS应激诱导海马CA1区SERT阳性细胞高表达有逆转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提示,M组大鼠海马5-HT含量水平显着下调(P<0.05);较之M组,氟西汀、电针干预均显着逆转了 CUMS应激导致海马5-HT减少,F组和E组海马中5-HT含量高于M组(P<0.05;P<0.05),接近正常大鼠水平;F组和E组相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4结论(1)本研究结果显示,在4W应激刺激负荷后,CUMS应激可诱发模型大鼠部分抑郁核心症状。大鼠应激过程接受氟西汀、电针干预均表现出明显的抗抑郁效应,可一定程度上逆转慢性应激诱导的大鼠抑郁样行为。(2)长期CUMS刺激可导致模型大鼠海马内神经元损害。氟西汀、电针干预均可改善慢性应激刺激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害作用,逆转神经元细胞溶解、缺失现象,维持细胞形态,对尼氏体结构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3)表观遗传学的提出,可能综合了环境因素和病理遗传因素对抑郁症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慢性应激可诱导模型大鼠海马miRNA-16表达水平升高,而对血清miRNA-16表达无显着性影响。研究确定与抑郁症相关miRNA异常表达的脑区,对抑郁症的防治可能有其特殊意义,但具体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4)电针、氟西汀均可能是通过调控miRNA-16抑制相应SERT蛋白的表达,进一步抑制5-HT的再摄取,从而上调海马5-HT含量使其接近正常大鼠水平。由于不同抑郁模型研究差异,其特异性将是我们后续研究的重要方向。
曾强[3](2019)在《地域文化视角下宁夏成年人体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宁夏人口年龄结构呈“纺锤形”,成年人占总人口数72.22%,儿童青少年和老人分别仅占21.39%、6.39%,从人口年龄结构来看,应合理偏重成年人体质研究。但现有涉及宁夏的体质研究以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仅有少量研究宁夏公务员、高校教职工、西海固地区居民和山区居民体质的文献,且相关研究不能很好的代表宁夏成年人总体的体质状况。为此,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地域文化的研究视角切入,在理论方面探究了地域文化影响体质的维度和路径,选取人口结构具有典型性的成年人作为研究案例,利用宁夏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宁夏统计局等平台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地域文化影响宁夏成年人体质进行了实证分析,明确了宁夏成年人的体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不断增强宁夏成年人体质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结论、建议如下:主要结论:1、随着年龄的增长宁夏成年人体质水平呈下降趋势。2、宁夏成年人体质水平存在年龄、城乡、职业、地域差异。表现为低龄人口好于高龄人口,城镇人口好于乡村人口,非体力劳动人口好于体力劳动人口,川区人口好于山区人口。3、人口结构、环境状况、文化特征是影响宁夏成年人体质的主要因素。(1)人口结构:低龄、城镇、川区、非体力劳动等人口结构因素对成年人体质水平具有促进作用;高龄、农村、山区、体力劳动等人口结构因素使成年人体质水平下降。(2)环境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宁夏的自然灾害、环境破坏威胁成年人体质,环境问题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改善成年人体质;2)社会环境因素:成年人体质达标率与受试者的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工作方式、生活水平呈低度正相关关系。(3)文化因素:“剩余模式”健康观、“享乐主义”生活观导致宁夏人对重视健康状况关注度不高,危险行为生活方式比例大,严重威胁宁夏成年人体质研究建议:1、干预成年人人口结构以促进成年人体质。(1)加大高龄成年人体质健康干预力度,减轻更年期和人体生物衰老对体质的不良影响。(2)逐步提升城镇化水平,协同促进区域综合发展与成年人体质增强。(3)引导山区人口向川区合理转移,抑制艰苦生活条件、恶劣生活环境对成年人体质的威胁。(4)推进体力劳动人口向非体力职业转移,推动成年人体质健康发展。2、改善成年人的生活环境以促进成年人体质。(1)改善自然环境:1)加大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2)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2)改善社会环境:1)强化政策指导促进成年人体质,立法监督政策执行效果。2)打造全国脱贫攻坚示范区,着力提升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3)加强教育基础服务能力,提升居民受教育程度。4)加大精准健康扶贫力度,改善人民体质健康状况。3、推进地域文化传承、建设以促进成年人体质。(1)传承宁夏地域文化精髓,推动宁夏社会发展,促进成年人体质改善。(2)加强与成年人体质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精神文化的建设,为改善成年人体质提供制度保障和精神引导。
赵振海[4](2018)在《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技术)联合抗抑郁药治疗重度抑郁发作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以显着而持久的心情低落、兴趣下降、身体疲乏和精力减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患病率高、治愈率低、自杀率和复发率高、疾病负担重等特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目前至少有5000万~6000万抑郁症患者,不仅其自身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如何提高抑郁症患者(尤其是其中治疗难度最大、危害最重的重度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愈率,降低其复发率,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抑郁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随着抑郁症临床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深刻认识到除生物学因素以外,社会和心理因素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和复发亦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多个国家抑郁症治疗指南以及相关研究资料显示,任何一种抑郁症,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皆为首选治疗方式。临床实践表明,心理治疗对于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减少其复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心理治疗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易感因素,其长期疗效可能优于药物治疗。因此,抑郁症的心理治疗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需要注意的是,心理治疗的各个环节都与文化因素紧密相关,并且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但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西方心理治疗与中国文化的联系并不紧密,所以西方的心理治疗用于中国人有其较大的不足和局限性。鉴于此,研究、发展适合中国人的本土化心理治疗方法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1.目的根据汪卫东教授的人格毕生发展假说“蚕茧理论”,通过大样本的“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Wang’s Memory-Tracing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nventory,WMPI)的测评,研究正常人与心理疾病患者的人格发展特点,分析“胆气”与人格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胆气的差异,阐述“胆气”在抑郁症发病和治疗中的意义。研究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Low Resistance Thought Induction Psychotherapy,TIP技术)联合抗抑郁药物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重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研究TIP技术对提高人格要素“胆气”的作用;探讨TIP技术的临床优势及意义。2.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理论研究、调查研究和临床研究。2.1理论研究研究抑郁症与人格的相关性,通过文献复习、分析、整理,尤其是总结汪卫东教授的人格毕生发展假说“蚕茧理论”,分析抑郁症发病与中医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之间的关系,阐述人格要素“胆气”在抑郁症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及意义。2.2调查研究本课题以WMPI为研究工具,采用横断调查法,研究对象为正常人、精神疾病患者及抑郁症患者,分析WMPI中胆气分量表与其他分量表和量表总分的相关性;分析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胆气的差异性,分析验证胆气的作用、重要性及意义。2.3临床研究以40例重度抑郁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抗抑郁药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简称对照组),另一组采用抗抑郁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TIP技术(简称TIP组),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WMPI胆气分量表进行测评,通过自身前后及组间对照观察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通过比较两组的的临床疗效,探讨TIP技术在治疗重度抑郁发作中的作用以及临床优势,探讨TIP技术提高人格要素“胆气”的作用。3.结果3.1 理论研究3.1.1 应对方式不当,消极的防御方式及归因方式是患抑郁症高危因素;高神经质、高内倾、依赖和自我批评、诉情障碍、消极完美主义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人格易感因素。这些因素导致患者的人际关系不和谐、过度自卑、缺乏自信心,对自我的形象和力量过度贬低,从而易患抑郁症。3.1.2汪卫东教授提出了人格毕生发展的假说,即人格蚕茧理论。他认为个体的人格产生、发展是以时间为“纲”,以发展要素为“目”的立体式螺旋上升过程,安全感与不安全感的动态平衡是这个过程中最核心的要素。3.1.3“勇怯,”是人格发展的初始因素,随后形成“胆气”,这是个体最重要、最核心的人格要素。勇怯主要来源于亲子关系状况,勇怯之间具有动态的阴阳平衡关系,胆气的勇怯决定了胆主决断功能的强弱,胆气的勇怯与情志活动紧密相关,胆气的提高对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胆气虚怯可能是抑郁症最核心的病因病机。3.2调查研究3.2.1通过WMPI大样本的数据分析,WMPI总分与胆气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837;其次是自我,为0.805。胆气分量表评分与WMPI总分和其他分量表分具有显着的相关性,胆气与人格总分、自我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分别是0.837、0.728。统计学检验表明正常人和精神疾病患者在总分、胆气分和人际关系、世界观、思维方式、性发展、教养方式、生活事件、意志力等维度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3.2.2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胆气量表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在童年期胆气总分及胆气的四个维度均明显低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年期和青年期,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在胆气及人际恐惧、适应力这两个维度均明显低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恐惧和莫名恐惧没有差异。研究表明童年期胆气训练和培养最为重要,抑郁症的心理治疗要重视胆气以及人际恐惧和适应力的提高。3.2.3胆气勇怯平衡能够调节情志、维持个体心理健康、促进人格发展和健全。胆主决断和情志之间关系密切,胆气和情志最相关,胆通过对情志作用而影响五脏六腑,侧面印证了“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及“百病皆生于气”。调查研究验证了胆气虚怯是抑郁症最核心的病因病机,由此可见胆气对于心理健康非常重要。3.3临床研究3.3.1治疗有效率及HAMD评分改善情况两组组内比较显示,治疗前后两组疗效指标HAMD评分有明显下降(P<0.05),第8周的抑郁症状改善最明显,可见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效。两组组间比较显示,以减分率作为疗效指标,治疗8周后TIP组治疗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第8周TIP组HAMD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多重线性回归逐步法(α1=0.05,α1=0.10)筛选对治疗8周HAMD得分有影响的因素,发现最终影响治疗8周后疗效的影响因素有:基线得分情况、年龄、分组代表的治疗方法。提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治疗前病情越重,年龄越大疗效越差,采用TIP技术治疗的疗效越好。对于重度抑郁发作,TIP技术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的疗效明显优于支持性心理疗法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 WMPI胆气分量表评分改善情况组内比较显示,对照组4周、8周总分及各维度分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治疗8周与治疗4周相比无明显变化;TIP组除莫名恐惧外,治疗4周和8周总分及各维度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治疗8周除莫名恐惧外,总分及各维度分较治疗4周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4周与治疗8周两组间除莫名恐惧外,TIP组胆气总分及各维度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IP组除莫名恐惧外,胆气总分及各维度分随疗程呈进行性下降,胆气异常改善作用持续加强。4.结论4.1抑郁症的发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先天禀赋不强、应激事件刺激、应对方式不当、消极的心理防御方式、归因方式等密切相关。“胆气”是个体最核心的人格要素,胆气勇怯失衡,“胆主决断”功能失职可能是抑郁症发病重要的病因病机。理论研究表明胆气虚怯可能是抑郁症发病最核心的病因病机。4.2 WMPI人格量表调查研究表明人格总分与胆气具有最高的相关性,“胆主决断”,“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胆与情志最为相关。胆气可以调节情志、促进人格发展和健全、维持心理健康。胆气分量表调查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在胆气及胆气的四个维度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童年期胆气训练和培养最为重要,调查研究验证了胆气虚怯是抑郁症患者最核心的病因病机。抑郁症的治疗首先要重视胆气虚怯的治疗。4.3 TIP技术可以提高重度抑郁发作患者的疗效,矫正胆气虚怯。TIP技术属于本土创新心理治疗方法,是治疗抑郁症的治本之策,对于提高抑郁症的临床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有着积极作用。TIP技术治疗抑郁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现实意义。
陈剑华[5](2018)在《精神神经内分泌相关障碍的高通量遗传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相关,本文聚焦精神分裂症、重性抑郁障碍、原发性痛经以及库欣病等精神神经内分泌相关障碍,从候选基因、全外显子组、全基因组等不同的策略展开相关研究。汉族人群中SP4基因与精神分裂症和重性抑郁障碍的遗传易感性分析精神分裂症与重性抑郁障碍等精神障碍可能由多个易感基因引起,但单个易感基因对增加疾病的风险影响较小。鉴定与精神分裂症和重性抑郁障碍相关的遗传变异位点是理解这些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的关键步骤之一。为了探讨SP4基因是否在中国汉族人群的精神分裂症或重性抑郁障碍中起到作用。我们聚焦于SP4基因的9个SNP位点,在1,235名精神分裂症患者,1,045名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和1,235名来自汉族人群的健康对照中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发现rs40245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与精神分裂症显着相关(Pallele=5.00×10-4,Bonferroni校正后Pallele=4.00×10-3;Pgenotype=2.30×10-3,Bonferroni校正后Pgenotype=0.018)。SNP rs6461563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精神分裂症显着相关(Pallele=3.30×10-3,Bonferroni校正后Pallele=0.026)。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SP4基因的常见风险因素与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相关,与重性抑郁障碍无显着关联。精神分裂症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为了进一步了解精神分裂症易感性的遗传基础,我们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GWAS),共有36,180名中国人(其中有12,083例为病例),并结合精神疾病基因组学联盟(PGC2)的最近的精神分裂症的数据结果开展了进一步跨种族的荟萃分析。我们观察到有显着差异的精神分裂症风险等位基因在不同种族之间的方向呈现一致性。通过多基因评分分析支持的跨种族的荟萃分析表明,结合多个种族的数据集是一个有价值和有效的方法。在PGC2研究和我们的中国人群数据集中鉴定的103个基因座,117个达到全基因组水平的显着差异(GWS)的标签等位基因(或其代表的等位基因),在中国人群的病例里有约95%的基因位点(98个基因座,达到GWS的有109个),其中约50%达到名义上的显着性(P<0.05)(56个基因座,达到GWS的有58个),约75%在跨种族的分析中继续显示GWS(78个基因座,达到GWS的有85个)。在中国人群的数据中分析出来达到GWS的有7个基因位点,其中有3个达到GWS。在识别109 GWS基因座的跨种族分析中,其中有113个基因位点在至少一个分析中达到GWS。在113个风险基因位点中,有30个是新发现的,其中有4个只有在中国人群的数据集中才能看到。我们观察到在许多易感基因位点的精细定位方面有相当大的改进。我们的研究结果提供了许多支持候选基因位点的证据,并突出了一些基因通路(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调节胰岛素分泌通路等),以供进一步的研究。同时我们还观察到中国人群中精神分裂症与重性抑郁障碍之间存在显着的遗传相关性(rg=0.43,P=5.87×10-8)。总的来说我们的发现为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结构和生物学病因机制提供了新的认识。中国人群原发性痛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原发性痛经是一种育龄期妇女的常见问题,被定义为在没有盆腔病理学改变的情况下出现的月经期疼痛性痉挛。原发性痛经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在本研究中,我们对总数为6,770名的中国受试者中进行了两阶段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和随后的重复验证研究,以确定与原发性痛经相关的遗传因素。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ZMIZ1基因中的位点rs76518691和NGF基因周围的位点rs7523831与原发性痛经显着相关(P<5×10–8)。ZMIZ1基因以前已经被报道与几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而NGF基因在产生疼痛和痛觉过敏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并且与偏头痛有关。这些研究结果为原发性痛经的易感性机制研究提供了未来的方向,此外,我们的遗传结构分析也为这种病症的多基因遗传性质提供了分子遗传学上的支持。垂体促肾上腺皮质腺瘤致病相关基因的遗传研究垂体促肾上腺皮质腺瘤(库欣病)由脑垂体腺瘤引起,大量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导致过量的糖皮质激素和皮质醇增多。去泛素化酶基因USP8的突变在35-62%的垂体促肾上腺皮质腺瘤中被发现。然而,USP8野生型肿瘤中的主要驱动突变仍然是未知数。在本研究中,我们在USP8野生型的促肾上腺皮质腺瘤中鉴定了多次出现的去泛素化酶基因USP48(主要编码p.M415I or p.M415V;21/91例受试者样本)和BRAF基因(编码p.V600E;15/91例受试者样本)。USP48或BRAF基因突变在USP8突变型病例中很少被检出(分别为1/78和4/78)。在总共有169例的垂体促肾上腺皮质腺瘤中,USP8、USP48和BRAF的突变呈现显着的相互独立存在的趋势。因此,我们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垂体促肾上腺皮质腺瘤发病的分子机制,并为这一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的药物治疗靶点。
青颖[6](2016)在《靶向筛选精神分裂症潜在血液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文中提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长期的、使人衰弱的并且复杂的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其患病率在世界不同文化地理区域中约为0.5-1%。由于该疾病发病机理不明、并发症危害严重以及患者暴力行为影响恶劣,精神分裂症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目前,该疾病的临床诊断仍旧依赖精神科医生的主观判断,但是,由于受到自身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精神科医生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精神分裂症的误诊和漏诊现象屡见不鲜。因此,临床上亟需客观的诊断生物标志物来辅助医生的问诊,以提高诊断的客观性、准确性以及一致性,为后期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提供坚实的基础。生物标志物,是指在生物学反应、病理过程或者治疗干预药理学反应中起指示作用的指标,具有客观检测和评估的特性。传统的生物标志物包括血压和血糖等指标,而新兴的生物标志物则是指以DNA、RNA、蛋白质或者代谢物为代表的分子生物标志物。生物标志物与分子诊断密不可分,我们既可以使用分子诊断技术来发现生物标志物,又可以将生物标志物作为分子诊断测试的基础。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生物芯片等高通量高灵敏度检测技术地蓬勃发展,大量与精神分裂症生物标志物相关的数据涌现出来。但是,迄今为止,尚未有一个或者一组生物标志物成功地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因此,本博士学位论文旨在以已有研究为基础,靶向筛选潜在的精神分裂症血液诊断生物标志物。具体来说,我们首先对已报道的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遗传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代谢组学等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再结合本课题组已有的研究基础与背景,靶向性地关注到xMHC区域、14-3-3蛋白家族以及FGF21蛋白这三者与精神分裂症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以“大胆假设与小心求证”为原则,灵活运用不同的检测平台与技术手段,对这三者的基因表达和/或蛋白质表达水平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xMHC区域和14-3-3蛋白家族分别表现出特有的基因表达特征以及基因表达与蛋白质表达特征,而代谢调控子FGF21的蛋白在精神分裂症血清中异常高表达;由xMHC区域中的6个基因和14-3-3蛋白家族的7个成员分别通过Logsitic回归构建而成的模型具有很好的诊断效力:其中,(1)由xMHC区域中的6个基因构建的诊断模型在发现集中的AUC=1,诊断效力最好,而该模型在验证集中的诊断效力仍然不错,AUC=0.8161,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8108和0.8537;(2)由14-3-3蛋白家族7个基因构建的诊断模型表现同样优秀,该模型在发现集中的AUC=0.9745,灵敏度为1,特异度为0.8571,而该模型在验证集中的AUC=0.79,表现虽然不甚理想,但是我们依然期待未来在大规模的样本集合中评估它的表现;而对于FGF21蛋白,其作为单一变量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效力确实不佳,因此我们建议可以将它与血清中的其它细胞因子或蛋白联合起来共同构建诊断模型,以期能够表现出较好的诊断效力。本研究最终筛选出2个表现优秀的诊断模型,未来我们计划在更大规模的人群中对二者进行诊断效力的评估与验证,希望可以从中获得优秀的诊断生物标志物,进而开发出可以在临床上率先展开测试的分子诊断方法。本研究为精神分裂症的生物标志物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目标,为该疾病的分子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同时也有助于深入探究精神分裂症的致病机理,为个性化治疗与抗精神病药物的研发提供支持。
滕飞[7](2015)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研究 ——积极心理的视角》文中提出幸福是人类孜孜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其不仅仅是个体的主观感受,它涉及个人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个体的总体的生存方式,是人类生活中至高无上的理想状态,也是当代中国梦的价值旨归,其反映着个体的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也反映着个体精神上的快乐和情绪,蕴含着深刻的价值观。当前我国公民的幸福观在各种新的社会思潮的影响下趋于多元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使得幸福观及幸福观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个体有关幸福的道德认知、财富观念、生活方式与审美情操等各个方面对国民的精神生活质量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理性审视当前公民的幸福观状况并对其进行合理培养成为了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自从我国幸福观教育开展以来,存在着重视程度偏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理论深度及专业程度较弱、幸福观教育内容话语脱离现实生活世界、教育途径与方法单一等弱点,思想政治教育中幸福观教育的缺位导致了当前公民消极化的幸福观取向,幸福观教育正是以个体正确的幸福认知培育为目的的教育,它所培养的是能够创造幸福、发现幸福和享受幸福的社会个人。幸福不仅仅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同时也是教育追求的终极价值,当代幸福观教育应当更加关注个体的情感,使幸福观教育造福于个体和社会,用积极、科学的幸福观指导人生才有利于个体幸福生活与社会和谐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话语内容,以实现个体与社会幸福感受的实现为目标和教育效果的评价标准,对公民进行树立正确幸福认知的教育,培育当代公民感知幸福、体验幸福、把握幸福、创造幸福的认知水平、实践能力与心理状态的教育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根本要旨就在于通过自由自主的劳动来创造幸福,并且个人幸福只有在对集体与社会的劳动与奉献中才能实现,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向度,追求的是全人类的解放和幸福的实现,其摒除了禁欲主义、享乐主义、自然主义、宗教主义幸福观的缺陷,把人类对幸福追求的梦想提升到一个新的理论境界,其作为一项具有层次性的理论内容,包括了政治意涵、生命承载、财富维度、道德对话、生态建构、审美旨向等方面,是包含了多维度的生活方式和系统生成。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不仅是科学的、积极的幸福观,也是对近代消极幸福观的理论扬弃,是实现当代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来源,有着极大的科学性、合理性与现实性,必将成为当代幸福观教育最重要、最科学的内容话语和理论根基。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期至21世纪初期西方心理学研究界兴起的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思潮与运动,它改变了科学主义心理学过分关注心理问题的失衡状态,其关注人类积极与美好品性、激发潜在的积极能量、关注个人的正向、最终使人类走向幸福生活的研究视角和价值理念与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有着内在的契合,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是当代幸福观教育的时代诉求。在教育理念上,积极心理学启示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实现从问题到优势、从规训到关爱的价值转换;在教育方法上,积极心理学启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应当实现从文本到现实、从概念到情感、从叙事到感染等三个方面的方法论转向;在教育途径上,积极心理学启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应当从强化积极情绪、培育积极人格、建构积极制度、优化教育场域、设置幸福观教育课程、促进认知神经科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等方面入手,以切实提升当前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有效性;在效果评价上,积极心理学启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应当以幸福感受的发生为其效果实现的载体,并且借鉴幸福指数和幸福感测量量表作为量化幸福观教育效果和评价的方法。将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方法融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之中,脱离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问题与矫治的消极教育手段与范式,真正让教育对象在幸福观教育中获得幸福的心理体验和感受,能够夯实教育对象的心理资本,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实效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出路。本研究以幸福观教育为主题,同时融合哲学视域中的幸福观、心理学视域中的幸福感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幸福观教育的问题域、理论视野、分析思维和概念工具等,从多学科多角度入手来具体展开幸福观及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现状探讨、价值生成与理论资源、教育的话语内容、教育路径的选择、教育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积极的幸福观作为当今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话语内容,并且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作为包括多重维度的系统性价值理论进行分析,全面阐释幸福观教育的理论内涵;厘清了幸福观与幸福感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幸福感作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目标和其效果评价的载体,借鉴当代积极心理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整合来提出提升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有效性的实践路径,同时借鉴当代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方法提出了马克思足以幸福观教育效果实现的载体及其量化方法,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效果评价提供了分析工具。
李洋[8](2012)在《基于中医“心主神明”观的心身健康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意义:本研究系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第五批,项目编号:Z0199,课题名称:《五态辨识调心养身系统建立的研究》)研究的一部分。研究目的是以中医“心主神明”、“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心身观为指导,通过理论探讨与调查实证,研究人体的内在因素(人格与体质)以及生活方式对个体心身健康的影响,为完善中医五态心身辨识模块与调身养心知识库,建立成熟的中医五态调心养身辨识系统作理论支撑和实践验证。方法技术:立足中医“心主神明”、“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心身观,从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特征出发,力争通过古医籍文献的查阅与整理、现代中医心理学应用研究的理论探讨以及心身疾病之一糖尿病的临床实证研究三个方面,探讨中医心身医学思想、情志病学说及现代心身医心身疾病观;使用现代中医心理学本土化测量工具《五态人格测验表》、《五五体质检验表》和《中医生活方式调查表》对心身疾病糖尿病样本386人及参照组380人进行心身健康相关性施测,并采用SPSS18.0对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探讨五态人格、五五体质及生活方式与心身健康的演变。内容结果:文献研究部分:基于对传统中医“心主神明,”观的相关概念考释、研究文献综述,进行中医“心身医学”思想的探析。通过对中医心身观与心身医学“心身相关”的比较,分析中医情志病理论现代心身医学的价值。在对中医养生防病与心身疾病临床实践的文献研究同时,对中医“心身医学”思想与西方心理学进行比较学研究,阐述了两者之间的理论联系及存在形式。从而引出对“中医心理学”及中医整体医学模式的概述与阐释,说明中国传统医学对人类精神、心理活动的产生、运动规律及心身关系的探讨,有其独特的角度。理论探讨部分:推介了现代中医心理学本土化测验量表《五态人格测验表》与《五五体质检测表》的建立与应用,探讨了五态人格、五五体质与心身健康的演变,并对中医的个性分型与国外着名的相关学说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对于五态人格的理论探讨中,分析了五态人格、体质与阴阳含量的关系,认可五型人格特征由不同阴阳含量比值组成的结论,认同“阴阳辨识”这一在人格特征上的中西医间相通的桥梁。在以上两个量表的应用展望中,认为用“五态辨识调心养身系统”辨识人的人格、体质类型对心身健康促进与管理以及亚健康状态调整和心身疾病的防治都是非常重要的。实证调查部分:1.糖尿病样本与非糖尿病样本在心身健康状况上的差异:糖尿病样本在SCL-90上的总分与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各因子上的得分显着地高于非糖尿病样本。2.样本总体五态人格与五五体质的相关:(1)太阳因子与阳盛质、偏风质显着正相关,与偏燥质显着负相关;(2)少阳因子与阳盛质显着正相关,与偏燥质、血虚质、气郁质、血瘀质显着负相关;(3)阴阳和平因子与平人质、偏风质显着正相关,与偏湿质、偏燥质、气虚质、血虚质、气郁质、血瘀质显着负相关;(4)少阴因子与平人质显着负相关;(5)太阴因子与阴寒质、阳虚质、阴虚质、偏湿质、多痰质、偏燥质、气虚质、血虚质、气郁质、血瘀质显着正相关,与平人质、偏风质显着负相关。3.样本总体五态人格与心身健康状况的相关:(1)五态人格中的太阳因子与人际敏感、恐怖、偏执因子的得分呈显着负相关;(2)阴阳平和因子分与心身症状自评量表的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呈非常显着负相关;(3)少阴因子分与敌对、偏执因子分呈显着负相关;(4)太阴因子分与心身症状自评量表的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呈非常显着正相关。4.样本总体五五体质与心身健康状况的相关:(1)平人质、偏风质与心身症状自评量表的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显着负相关;(2)阴寒质、阳虚质、阴虚质、偏湿质、偏燥质、气虚质、血虚质、气郁质、血瘀质与心身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显着正相关。5.样本总体中医生活方式与心身健康状况的相关:(1)生活方式中的饮食有节、谨和五味、五谷为养、起居有常、适嗜欲于俗、志闲少欲、恬愉为务诸因子与心身症状自评量表的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显着负相关;(2)外以辟邪因子与心身症状自评量表的总分及除强迫症状外的诸因子分呈显着负相关;(3)和于术数因子分与心身症状自评量表的总分及除躯体化外的诸因子分呈显着负相关。6.样本总体五态人格、五五体质和生活方式对心身健康的回归分析:对于心身健康而言,平人质,太阴,气虚质,阴阳和平,阴虚质,五谷为养,多痰质,偏湿质八个因素依次进入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八个因素能预测心身健康26.6%的变异量。其中平人质的贡献率最大,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212。其余依次为太阴,气虚质,阴阳和平,阴虚质,五谷为养,多痰质,偏湿质。主要结论:1.中医情志病“心主神明”、“形神合一”心身观、整体观思想对丰富和深化现代医学“心身相关”理论有重大意义,中医“治未病”及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的情志病防治之调气、调身、调心、调神等调治心身障碍的有效手段为现代心身医学各种心身障碍(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2.现代中医心理学弘扬和注重传统中医“治未病”、“重养生”的理念,五态心-身辨识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创新性;本土化心理测量工具的创建和应用,对心身健康促进与管理以及亚健康状态调整和心身疾病的防治都具有非常重大的学术意义和社会效益。3.传统中医有着“时-空-社会-心理-生物”整体医学模式,与现代医学模式不谋而合并更有临床指导意义;心身疾病之一的糖尿病样本与参照组的五态心-身辨识研究结果不但验证了中医人格体质和心身健康相关理论,也体现了中医五态调心养身系统建立与个体自我健康管理的现实意义。可以预测,中、西医学在对心身疾病的“治未病”、“病防变”的“心身医学”认识和医疗保健方面将日趋在医学心理学上达成心身健康管理的共识。创新成果:1.以中医“心主神明”整体观为指导,进行文献研究、理论探讨与实证调查,并应用中医心理学本土化测试量表《五态人格测验表》与《五五体质检测表》等研究人体的内在因素(人格与体质)以及生活方式对个体心身健康的影响。(研究角度与思路方法新)2.研究认为,调气、调神、调身和调心,作为中医学独具特色的心身调治理论和操作方法,对丰富和补充心身医学的调治手段,具有重要的价值,也有助于心身医学变当前单一的治疗模式逐步扩展为集预防、治疗、康复合一的多元模式,促进心身医学的发展。3.应用中医心理学本土化测验量表对糖尿病样本和非糖尿病样本同时进行人格-体质-生活方式与心身健康相关的调查测试。测试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再次验证了该套测量工具的科学性用与实效性。(完成国内外用该套量表对大样本糖尿病的首次测试统计,数据结果有首创意义。)
宁丽[9](2012)在《社会环境与遗传交互作用对不同程度心理应激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的应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系统的阐述心理应激过程,影响心理应激的社会(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结合结构方程模型(SEM)以及遗传流行病学的统计方法(多因子降维法)综合分析心理应激的影响因素以及与候选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包括社会(环境)因素与基因的交互作用以及基因与基因的交互作用,全面揭示心理应激的作用机制。方法:1)以新疆野外作业石油工人为例,利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人格特征量表、职业倦怠问卷、职业紧张问卷结合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影响轻度心理应激的社会(环境)因素,以及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2)以交通事故导致创伤人群为例探讨中度心理应激及过程,利用PCL-C量表及临床表现筛查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症状患者,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中度心理应激反应的社会(环境)因素与遗传易感性的交互作用;3)基于病例对照研究利用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方法结合Logistic回归、MDR分析影响重度心理应激的社会(环境)因素与基因交互作用以及基因-基因交互作用。结果:1)野外石油工人SCL-90量表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敌对因子和偏执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人际敏感外,其他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且P<0.05。与新疆地区部分汉族职业人群SCL-90常模比较石油工人抑郁因子得分(1.63±0.54)、精神病性因子得分(1.48±0.44)均高于职业人群常模得分,分别为:(1.57±0.61)、(1.41±0.50),P均<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轻度心理应激的因素为:心理紧张反应(PSY)、自我保健(SC)、神经质(N)、精神质(P)、支持利用度以及情感耗竭;3)利用SEM建立影响轻度心理应激的多因素模型,结果表明模型拟和符合理论,拟和优度指数较好(RMSEA=0.048,NFI=0.949,GFI=0.906)。各个观测指标和潜变量之间的因子载荷较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4)以PCL-C得分分值38分为临界值,PTSD阳性筛查率为15%(25人发生);25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分数在38~52分之间,20例集中在38~46之间;5)创伤初期精神健康状况(SCL-90)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总分以及各症状得分均存在着显着正相关,提示创伤初期心理健康水平可以预测后期PTSD的发生;人格特征因素神经质(N)和精神质(P)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总得分、各症状得分具有正相关,社会支持总分与PTSD总分呈负相关;6)影响中度心理应激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强迫症状、精神质(P)、主观支持、人际关系敏感、内外向(E)等因素进入回归方程,5个变量解释PTSD阳性发生程度变异的65.0%,估计值的标准误为4.758;7)利用SNP-SHOT方法共检测了4个基因:糖皮质激素受体(GCCR)基因、多巴胺D2受体(DRD2)基因、五羟色胺转运体(SLC6A4)基因、CRHR1(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受体-1)基因的10个tag SNPs位点的多态性,其中GCCR基因的rs6189位点没有突变,故未将其列入后期数据分析。其他9个SNPs位点经X2检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各P值均大于0.05,表明其基因频率已达到遗传平衡有群体代表性;8)影响中度心理应激反应遗传易感因素分析:①GCCR基因:rs258747突变纯合子GG基因型在闯入/重复体验症状得分高于杂合子AG型和野生纯合子AA型。rs10482605位点,血浆皮质醇水平突变杂合子AG型高于野生纯合子AA型;rs41423247位点血浆皮质醇水平突变纯合子GG型高于突变杂合子GC型和野生纯合子CC型。rs258747可能是一个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SNP位点,应进一步结合临床病例证实G等位基因的个体在受到创伤性事件后发展成PTSD的危险性相对较高,对PTSD可能是一个易感因子,可作为PTSD相关疾病易感性的一个重要指标。②DRD2基因:rs1800497位点突变纯合子AA型在闯入/重复体验症状上的得分高于杂合子GA型和野生纯合子GG型得分。DRD2受体浓度的测定发现rs1800497突变纯合子的浓度高于杂合子和野生纯合子的浓度。rs6275位点携带突变纯合子AA基因型的创伤患者在支持利用度方面得分低于杂合子GA基因型和野生纯合子GG型。rs1076560位点携带杂合子AC基因型在主观支持上的得分低于野生纯合子CC基因型。rs1800497位点携带突变纯合子AA基因型支持利用度低于野生纯合子GG基因型。③SLC6A4基因:rs1042173位点突变纯合子AA基因型在警觉因子上的得分高于杂合子AC型和野生纯合子CC基因型。rs242948位点突变纯合子GG基因型的创伤患者血浆多巴胺D2受体浓度高于杂合子GT基因型个体和野生纯合子TT基因型个体;9)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基因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对PTSD阳性症状影响进行模型拟和,通过对模型拟和发现,在增加了遗传易感因素后整体模型拟和更好(与第一部分图1-1比较,RMSEA=0.041,NFI=0.951,GFI=0.914)大多数指标的因子荷载提高;10)LES总分比较显示,应激障碍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应激障碍组的负性生活事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9.650;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在应激障碍组和对照组间具有差异,P<0.05,OR分别=0.035,0.027,0.025;消极应对方式在应激障碍组和对照组之间得分有差别,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OR=1.014;应激精神障碍组和对照组人格特征进行T检验发现,两组在P(精神质)量表的得分差异显着,应激障碍组得分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进行趋势卡方检验发现随着P量表得分增加,OR值显着增加,P的T分大于60分,OR=8.741;11)影响应激精神障碍的遗传因素分析:①GCCR基因上的rs10482605位点和rs258747与应激精神障碍有关联(P<0.05)。rs10482605位点携带有G突变型等位基因是应激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OR=1.431,95%CI=1.186~1.999);rs258747位点携带有G突变型等位基因是应激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OR=1.781,95%CI=1.567~2.0782);由3个位点组成的2个单倍体型(AGC和AGG)与应激精神障碍的发生有关联(P<0.05)。OR分别=1.468,1.419。②DRD2基因:应激障碍组rs1800497位点突变纯合子AA基因型和杂合子GA基因型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OR=1.434,1.766,并且携带有A突变型等位基因是应激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OR=1.211,95%CI=0.890~1.647);由3个位点组成的1个单倍体型(GAA)与应激精神障碍的发生有关联(P<0.05)。OR分别=1.233。③SLC6A4基因2个位点、CRHR1基因1个位点,其基因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应激障碍组和对照组间无差异(P>0.05);12)通过MDR软件分析后,选择了由5个位点组成的交互模型作为最佳基因-基因交互模型来说明基因交互作用对应激精神障碍的影响。该5个位点组成的交互模型其具有最大的检测准确度(67.48)和最大的交叉验证一致性(CV=10/10),此最佳的基因-基因交互模型由rs10482605,rs258747,rs242948,rs1800497和rs4142324五个多态性位点组成;13)应激精神障碍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显示:显示GCCR基因的rs258747位点与N(神经质)有交互作用,OR=3.304;rs41423247与主观支持有交互作用OR=0.269;DRD2基因的rs1076560位点与消极应对方式有交互作用,OR=2.320;rs1800497位点与主观支持有交互作用,OR=0.397。结论:1)影响轻度心理应激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心理紧张反应(PSY),自我保健(SC),神经质(N)精神质(P)、支持利用度。预测总符合率为62.70%;2)轻度心理应激模型拟和较好,SEM量化了社会环境因素对心理应激的影响,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社会支持、人格特征对心理应激的影响分别为:0.165、0.139、0.077、0.189;3)创伤初期的精神健康状况(SCL-90)与PTSD症状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具有神经质和精神质人格特征的人群更易患PTSD,社会支持是其保护性因素;4)影响中度心理应激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强迫症状、精神质(P)、主观支持、人际关系敏感、内外向,预测总符合率为65.0%;5)GCCR基因rs258747位点以及DRD2基因rs1800497位点是2个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SNP位点,可作为PTSD相关疾病易感性的重要TagSnp;6)SEM构建的社会环境与遗传交互作用模型拟和较好,大多数指标的因子荷载提高。血浆皮质醇和多巴胺D2受体浓度与精神状况(SCL-90)和PTSD的发生以及症状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路径系数分别为0.09和0.21,且对PTSD的预测能力较大;7)过强的负性生活事件刺激可使患应激精神障碍的风险增大9倍;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使患应激精神障碍的风险分别降低73%,75%,65%具有精神质倾向的人格可以增加应激精神障碍的患病风险;8)病例对照研究GCCR基因上的rs10482605和rs258747位点以及DRD2基因rs1800497位点与应激精神障碍有关联;9)最佳的基因-基因互模型由rs10482605,rs258747,rs242948,rs1800497和rs4142324多态性位点组成。
王燕[10](2011)在《西北燥证与心系疾病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分析新疆地区心系疾病与西北燥证的罹患关系;2)分析新疆地区心系疾病病情、证情与西北燥证主兼证的相关性;3)分析新疆地区心系疾病患者与西北燥证罹患者素体状态的异同,从而揭示西北燥证对新疆地区心系疾病患者病证状态的影响。方法:运用文献学分析方法及临床流行病学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共收集1314份调查问卷,其中病例组486例,对照组828例,对2组西北燥证罹患率、西北燥证证情、气血阴阳及五脏虚证罹患率进行比较。对病例组中燥证组非燥证组病情、临床证候证情、西北燥证证情、虚证证情进行比较。资料全部收回后采取EPIDATA3.0录入,然后导出数据。由SPSS16.0统计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均进行人口学资料均衡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方差不齐者采用t’检验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值小于或等于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计数资料多组间两两比较时,检验水准α’ = 2α/k(k-1)。结果:1)心系疾病病例组西北燥证罹患率为37.86%,对照组为18.47%,病例组高于对照组(χ2=60.329,P<0.01)。各病种病例组西北燥证罹患率均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各病种西北燥证罹患率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神经衰弱(62.65%)、皮肤瘙痒症(49.35%)、冠心病(31.48%)、高血压(31.37%)、痤疮(24.13%);2)心系疾病组西北燥证总积分高于对照组(P<0.01)。各证候除肺心脾风火燥证两组无差异外,其余主兼证西北燥证积分二者均有显着差异,病例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各证候均数差值以心肾阴虚证及肺卫孔窍皮肤燥证最高;3)除高血压外,各病种病例组外燥证均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尤以皮肤瘙痒症、痤疮明显。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三病种内燥证均高于外燥证(均有P<0.05)。皮肤瘙痒症、痤疮内燥证与外燥证积分比较未显示出差异(P>0.05);4)高血压与神经衰弱燥证组病情积分均高于非燥证组(均见P<0.01)。皮肤瘙痒症与痤疮燥证组与非燥证组病情积分未显示出差异(P>0.05);5)高血压阴阳两虚证与燥证总证情相关性最强(r=0.864,P<0.01);典型相关分析提示,西北燥证主兼证与高血压各证有很强关联性,其中因变量组阴阳两虚证、痰湿壅盛证与自变量组脾胃蕴湿证、肝肾精血不足证相关性最强。神经衰弱气郁化火证与西北燥证总证情相关性最强(r=0.692,P<0.01);典型相关分析提示,西北燥证主兼证与神经衰弱各证有很强关联性,其中因变量组肝阴亏虚证、气郁化火证与自变量组肝肾精血不足证、心肾阴虚证相关性最强。皮肤瘙痒症血虚风燥证与西北燥证总证情相关性最强(r=0.517,P<0.01);典型相关分析提示,西北燥证主兼证与皮肤瘙痒症各证有很强关联性,其中因变量组血虚风燥证、湿热壅盛证与自变量组肺心脾风火燥证、脾胃阴虚证相关性最强。痤疮湿热证与西北燥证总证情相关性最强(r=0.391,P<0.01);典型相关分析提示,西北燥证主兼证与痤疮各证有很强关联性,其中因变量组湿热证、风热证与自变量组肺心脾风火燥证、肺卫孔窍皮肤燥证相关性最强;6)高血压病情与西北燥证证情有较强关联度(fi=0.51)。类证中与肝肾精血不足证(fi=0.49)、肺心脾风燥证(fi=0.38)、心肾阴虚证(fi=0.38)关联度也较强(P<0.01)。神经衰弱病情与西北燥证证情病证切合指数=0.31(P<0.01),提示神经衰弱病情与西北燥证证情有较强关联度。与各类兼证病证切合指数均有P<0.01,尤以肝肾精血不足证病证切合指数(fi=0.40)最大,其次是脾胃蕴湿证(fi=0.37)、心肾阴虚证(fi=0.32)、脾胃阴虚证(fi=0.32),与肺心脾风火燥证关联度最小(fi=0.29)。皮肤瘙痒症病情除与肺心脾风火燥证(fi=0.30,P<0.01)有较强关联度外,其余各证fi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痤疮病情积分与西北燥证病证切合指数经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心系疾病病例组气虚证、阳虚证、心虚证、肝虚证罹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虚证罹患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心病组阳虚证、心虚证、肺虚证、肝虚证罹患率高于对照组(均有P<0.01)。高血压组心虚证、肝虚证罹患率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衰弱组气虚证、心虚证、肝虚证罹患率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虚证罹患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皮肤瘙痒症组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罹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尤以气虚证、阳虚证明显(P<0.01)。痤疮组各类虚证罹患情况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8)冠心病燥证组气血阴阳虚证及五脏罹患率均高于非燥证组(P<0.01)。高血压燥证组气血阴阳及五脏虚证罹患率均高于非燥证组(P<0.01)。神经衰弱燥证组气虚证、阴虚证、心虚证、肺虚证、肝虚证罹患率高于非燥证组(P<0.01)。血虚证、阳虚证、脾虚证、肾虚证罹患率2组无差异(P>0.05)。皮肤瘙痒症燥证组阴虚证、阳虚证、心虚证、肝虚证、肾虚证罹患率高于非燥证组(P<0.05)。气虚证、血虚证、肺虚证、脾虚证、胃虚证罹患率2组无差异(P>0.05)。痤疮燥证组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肝虚证高于非燥证组(P<0.05)。其他虚证罹患率2组无差异(P>0.05);9)病证组、唯病组、唯证组、非病证组4组虚证比较:既罹患心系疾病又罹患西北燥证的人群体质最差,各类虚证均较明显。其次为西北燥证罹患者,再次为仅患有心系疾病者,而以既无疾病又无西北燥证罹患的人群体质状态最佳。结论:1)西北燥证是新疆地区心系疾病的危险因素。西北燥证是新疆地区心系疾病的共同临床伴随证候,并以心肾阴虚证为突出表现;2)新疆地区心系疾病病情和证情与西北燥证主兼各证均有较强相关性,随各病种特点,与西北燥证主兼证相关性亲疏不等;3)新疆地区心系疾病组虚证证情较对照组严重,突出表现为气虚、阳虚、心虚和肝虚证重而且多;4)冠心病组以阳虚为主,其次为气虚。五脏虚证中以心虚、肺虚、肝虚较为突出。其中肺虚证是新疆地区冠心病患者特殊素体状态。高血压组以心虚、肝虚为主,亦有气虚表现。这是新疆地区高血压患者有别于内地的体质特点。神经衰弱组气虚、心虚、肝虚较为突出。皮肤瘙痒症组气虚、阴虚、阳虚较为突出。痤疮组因年龄较轻,整体体质状况较好,但亦有肾虚表现。肾虚可能是新疆地区痤疮患者的潜在病理状态;5)西北燥证加重新疆地区心系疾病虚证证情。西北燥证是新疆民众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形式,防治西北燥证有助于提高新疆地区民众的健康水平。
二、遗传因素对人类精神活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遗传因素对人类精神活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电针对CUMS诱导的抑郁模型大鼠海马miRNA-16及5-HT再摄取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抑郁症的现代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现状 |
1.1 抑郁症的诊断 |
1.2 抑郁症的患病率 |
1.3 抑郁症的经济负担 |
1.4 抑郁症的危险因素 |
2 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2.1 单胺类递质失衡假说 |
2.2 神经内分泌紊乱假说 |
2.3 神经元和神经可塑性假说 |
2.4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缺乏假说 |
2.5 免疫及细胞因子假说 |
2.6 相关信号转导通路障碍假说 |
2.7 肠脑轴失调假说 |
2.8 社会环境及遗传学因素 |
3 抑郁症的现代医学治疗研究进展 |
3.1 药物治疗 |
3.2 心理治疗 |
3.3 物理治疗 |
3.4 补充替代疗法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电针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
1 传统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 |
2 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
3 电针治疗抑郁症的机制研究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miRNA在抑郁症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
1 miRNA的产生及生物学特性 |
2 miRNA在抑郁症中的发生发展 |
3 miRNA潜在靶标与抗抑郁药物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研究技术路线图 |
实验一 电针对CUMS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分析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糖水偏好试验结果 |
2.2 旷场试验结果 |
3 讨论 |
3.1 动物模型的选择依据 |
3.2 干预方法及穴位的选择依据 |
3.3 糖水偏好试验的选择依据 |
3.4 旷场试验的选择依据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分析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电针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的影响 |
2.2 电针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尼氏染色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海马区的选择依据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及血清miRNA-16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分析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各组大鼠海马miRNA-16表达水平 |
2.2 各组大鼠血清miRNA-16表达水平 |
3 讨论 |
3.1 miRNA-16的选择依据 |
3.2 氟西汀的选择依据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基于海马miRNA-16异常表达探讨电针对5-HT及再摄取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分析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各组大鼠海马SERT mRNA表达水平 |
2.2 各组大鼠海马SERT蛋白表达情况 |
2.3 各组大鼠海马5-HT含量水平 |
3 线性回归分析 |
4 讨论 |
4.1 SERT的选择依据 |
4.2 5-HT的选择依据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小结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存在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附录 |
(3)地域文化视角下宁夏成年人体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数据来源、内容与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宁夏地域文化影响成年人体质的理论探究 |
3.1 宁夏地域文化影响成年人体质的理论基础 |
3.2 宁夏地域文化影响成年人体质的三个维度 |
3.3 宁夏地域文化影响成年人体质的两条路径 |
第四章 宁夏地域文化影响成年人体质的实证分析 |
4.1 宁夏成年人体质监测数据统计分析 |
4.2 影响宁夏成年人体质的人口结构因素分析 |
4.3 影响宁夏成年人体质的环境因素分析 |
4.4 影响宁夏成年人体质的文化因素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技术)联合抗抑郁药治疗重度抑郁发作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抑郁症的西医诊疗 |
1. 抑郁症的流行病学研究 |
2. 抑郁症的发病机理研究 |
3. 抑郁症的诊疗现状研究 |
4.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研究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抑郁症的中医诊疗 |
1. 抑郁症的中医概述 |
2. 抑郁症的病因病机研究 |
3. 抑郁症的辨证论治研究 |
4. 抑郁症的针灸治疗研究 |
5. 抑郁症的中医心理治疗研究 |
6. 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技术)概述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前言 |
参考文献 研究内容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人格要素“胆气”在抑郁症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 |
1. 中医心理学的人格内涵及形成 |
1.1 人格定义及内涵 |
1.2 中医心理学的人格内涵 |
1.3 中医学对人格形成的认识 |
2. 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点 |
2.1 抑郁症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 |
2.2 抑郁症与人格因素的相关性 |
2.3 抑郁症人格的测评 |
3. 汪卫东教授人格发展“蚕茧”理论” |
3.1 人格发展“蚕茧”模型概述 |
3.2 蚕茧理论的人格发展模式概述 |
3.3 蚕茧理论的人格结构概述 |
4. 基于忆溯性方法的抑郁症人格研究 |
4.1 人格倾向与人格障碍 |
4.2 基于忆溯性方法的人格倾向分类 |
4.3 人格倾向理论下的抑郁症分类 |
5. 人格要素胆气与抑郁症 |
5.1 胆气概述 |
5.2 胆气与安全感 |
5.3 胆气与人际关系 |
5.4 胆气与胆主决断 |
5.5 胆气在抑郁症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 |
6. 结果 |
7. 讨论 |
8. 小结 |
第二部分 调查研究:基于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WMPI)的胆气研究 |
1. 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WMPI) |
1.1 WMPI的研制 |
1.2 WMPI的理论、研究方法与结构 |
1.3 WMPI的内容与效度 |
2. WMPI大样本数据对胆气的研究 |
2.1 研究内容 |
2.2 资料和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3. 抑郁症患者的WMPI胆气研究 |
3.1 研究内容 |
3.2 资料和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TIP技术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重度抑郁发作 |
1 临床研究内容及路线图 |
2. 临床研究资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和研究工具 |
2.3 病例入组及排除标准 |
2.4 治疗方法和质量控制 |
2.5 临床观察指标及量表 |
2.6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创新点 |
研究不足之处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1: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附件2: 忆溯性人格发展问卷(WMPI)胆气分量表 附件3: 抑郁症疾病知识调查表 附件4: 忆溯性人格发展问卷(部分) 附件5 |
(5)精神神经内分泌相关障碍的高通量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中常用缩写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遗传性疾病 |
1.2 人类基因组概述 |
1.3 遗传性疾病的研究方法 |
1.3.1 连锁分析 |
1.3.2 关联研究 |
1.3.3 多重检验校正、统计效能和哈迪-温伯格平衡 |
1.3.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3.5 构建分子网络 |
1.3.6 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应用 |
1.3.7 致病性基因的确定 |
1.4 精神神经内分泌障碍 |
1.4.1 精神障碍的概述 |
1.4.2 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1.4.3 神经内分泌学的概述 |
1.4.4 精神障碍与神经内分泌 |
第二章 汉族人群中SP4与精神分裂症和重性抑郁障碍的 遗传易感性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研究对象 |
2.2.3 血液样本采集与DNA抽提 |
2.2.4 研究基因位点的选择 |
2.2.5 基因分型方法 |
2.2.6 统计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单个位点关联结果 |
2.3.2 单倍型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精神分裂症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对象的招募 |
3.2.2 中国GWAS数据的基因分型、质量控制和基因推定填补 |
3.2.3 PGC2的GWAS数据集 |
3.2.4 重复验证数据集 |
3.2.5 统计效能计算 |
3.2.6 统计方法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7 中国GWAS数据的LD评分回归 |
3.2.8 多基因评分分析 |
3.2.9 通路分析 |
3.2.10 数据可用性 |
3.2.11 URLs |
3.3 实验结果 |
3.3.1 中国人群GWAS筛查结果 |
3.3.2 中国人群和PGC2全基因组荟萃分析结果 |
3.3.3 与重复验证样本的组合分析结果 |
3.3.4 跨种族之间的异同 |
3.3.5 精神分裂症相关基因座的潜在生物学机制 |
3.3.6 改善精神分裂症相关基因座的精细定位分辨率 |
3.3.7 生物学通路和基因集 |
3.3.8 多基因风险评分分析 |
3.3.9 中国人群精神分裂症与重性抑郁障碍的遗传相关性 |
3.4 讨论 |
第四章 中国人群原发性痛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研究对象 |
4.2.3 研究设计 |
4.2.4 Affymetrix全基因组芯片实验 |
4.2.5 Illumina全基因组芯片实验 |
4.2.6 Sequenom公司Mass ARRAY平台的SNP分型方法 |
4.2.7 基因分型和质量控制(QC) |
4.2.8 基因推定填补(imputation)分析 |
4.2.9 人群层化分析 |
4.2.10 关联和荟萃分析 |
4.2.11 GWAS基因位点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功能注释 |
4.2.12 基于基因和通路的关联分析 |
4.2.13 遗传度分析 |
4.2.14 数据可用性 |
4.3 实验结果 |
4.3.1 原发性痛经GWAS易感基因位点 |
4.3.2 易感基因位点的功能影响 |
4.3.3 全基因组的基因和通路分析 |
4.3.4 原发性痛经的SNP遗传度 |
4.3.5 子宫内膜异位变异对原发性痛经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库欣病致病相关基因的遗传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研究对象 |
5.2.3 全外显子测序 |
5.2.4 Sanger测序验证候选基因 |
5.2.5 蛋白结构同源建模 |
5.3 实验结果 |
5.3.1 总体测序质量 |
5.3.2 USP48和BRAF基因突变 |
5.4 讨论 |
第六章 回顾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成文的学术论文 |
(6)靶向筛选精神分裂症潜在血液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中常用缩写列表 |
第一章 研究背景:综述 |
1.1 精神分裂症概述 |
1.1.1 精神分裂症简史 |
1.1.2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
1.1.2.1 遗传因素 |
1.1.2.2 环境因素 |
1.1.2.3 病因机理假说 |
1.1.3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与治疗 |
1.1.3.1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
1.1.3.2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
1.2 生物标志物概述 |
1.2.1 生物标志物的历史 |
1.2.2 生物标志物的分类和类型 |
1.2.3 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策略与筛选流程 |
1.2.3.1 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策略 |
1.2.3.2 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流程 |
1.2.4 理想的生物标志物 |
1.2.5 生物标志物与个性化医疗 |
1.3 血液生物标志物与精神分裂症 |
1.3.1 血液生物标志物在精神分裂症领域的已有研究 |
1.3.2 血液生物标志物的优势 |
第二章 研究内容:靶向筛选精神分裂症潜在血液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
2.1 精神分裂症外周血白细胞x MHC区域基因表达谱研究 |
2.1.1 背景与思路 |
2.1.2 材料与方法 |
2.1.2.1 研究对象 |
2.1.2.2 实验材料 |
2.1.2.3 研究方法 |
2.1.3 研究结果 |
2.1.3.1 人口统计学与临床特征 |
2.1.3.2 精神分裂症x MHC区域基因表达谱分析 |
2.1.3.3 多元统计分析 |
2.1.3.4 精神分裂症x MHC区域11个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结果 |
2.1.3.5 构建诊断生物标志物模型 |
2.1.4 讨论 |
2.1.4.1 精神分裂症外周血白细胞x MHC区域基因表达呈整体下调趋势 |
2.1.4.2 精神分裂症x MHC区域基因表达相关性网络异常活跃 |
2.1.4.3 9 个x MHC区域精神分裂症候选基因 |
2.1.4.4 xMHC区域基因表达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潜在的诊断生物标志物 |
2.2 精神分裂症外周血白细胞 14-3-3 家族基因与蛋白质表达的研究 |
2.2.1 背景与思路 |
2.2.2 材料与方法 |
2.2.2.1 研究对象 |
2.2.2.2 实验材料 |
2.2.2.3 研究方法 |
2.2.3 研究结果 |
2.2.3.1 人口统计学与临床特征 |
2.2.3.2 一元统计分析 |
2.2.3.3 多元统计分析 |
2.2.3.4 构建诊断生物标志物模型的分析 |
2.2.4 讨论 |
2.2.4.1 精神分裂症的 14-3-3 家族基因/蛋白质表达失调 |
2.2.4.2 精神分裂症的 14-3-3 蛋白家族成员拥有不同的基因表达调控模式 |
2.2.4.3 14-3-3 家族成员与精神分裂症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2.2.4.4 14-3-3 家族有潜力作为精神分裂症的血液诊断生物标志物 |
2.3 精神分裂症血清FGF21 蛋白质表达研究 |
2.3.1 背景与思路 |
2.3.2 材料与方法 |
2.3.2.1 研究对象 |
2.3.2.2 研究方法 |
2.3.3 研究结果 |
2.3.3.1 人口统计学与临床特征 |
2.3.3.2 ELISA方法检测精神分裂症血清FGF21 蛋白浓度 |
2.3.3.3 FGF21 蛋白浓度与代谢物水平的相关性 |
2.3.3.4 ROC曲线分析血清FGF21 蛋白的诊断效力 |
2.3.4 讨论 |
2.3.4.1 精神分裂症血清FGF21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 |
2.3.4.2 精神分裂症血清FGF21 蛋白表达水平与5种代谢物的水平呈显着正相关 |
2.3.4.3 FGF21 蛋白作为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效力 |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
3.1 主要结论 |
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会议摘要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研究 ——积极心理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走向幸福之路 |
一、本文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本文研究方法 |
四、本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理性审视及其现实境遇 |
第一节 我国公民幸福观的当代症候及其成因透视 |
一、幸福危机:当前我国幸福观问题的价值审视 |
(一) 心理危机:注重物质幸福忽视精神幸福 |
(二) 价值危机:注重结果幸福忽视过程幸福 |
(三) 道德危机:注重个人幸福忽视社会幸福 |
(四) 生态危机:注重享受幸福忽视发展幸福 |
二、成因追溯:当前我国幸福观问题的理性反思 |
(一) 资本逻辑的增殖扩张及其空间化转向 |
(二) 消费社会的繁华膨胀及其符号化趋势 |
(三) 网络文化场域的辐射及其虚拟化形态 |
第二节 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现状考察 |
一、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实践概况 |
二、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
(一) 对幸福观教育的重视程度偏低 |
(二)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理论功底较弱 |
(三) 幸福观教育途径较为单一 |
(四) 幸福观教育方式脱离现实生活世界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资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概念界说及其价值生成 |
一、幸福、幸福观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原初语象 |
(一) 从伦理到心理:对幸福的双重界定 |
(二) 幸福观的内在结构与特征 |
(三)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及其科学性 |
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理论自觉与实践价值 |
(一)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内涵 |
(二) 从理论到现实: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价值目标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中西方理论资源探析 |
一、中国传统幸福观的理论回溯及现实意义 |
(一) “德福一致”的仁爱幸福实践 |
(二) “返朴归真”的逍遥幸福境界 |
(三) “兼爱非攻”的社会幸福目标 |
(四) “建功立业”的法治幸福途径 |
(五) “超凡脱俗”的涅粲幸福旨向 |
二、西方传统幸福观的历史嬗变与当代解读 |
(一) 欲望与精神:感性主义的幸福观 |
(二) 至善与德性:理性主义的幸福观 |
(三) 上帝与来世:基督神学的幸福观 |
(四) 美德与利益:功利主义的幸福观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内容话语及其系统生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内容的政治意涵 |
一、从异化劳动到自由劳动:在劳动中创造幸福 |
二、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幸福实现的社会形态 |
三、从民族历史到世界历史:全球化视野下的幸福愿景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内容的生命承载 |
一、近代幸福思想的生命转向 |
二、多重生命本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生命向度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内容的财富维度 |
一、货币共同体条件下财富积累的幸福幻象 |
二、资本逻辑统治之下的财富与幸福悖论 |
三、超越资本积累的财富转移与幸福之路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内容的道德对话 |
一、道德与幸福同一性的价值确证 |
二、马克思主义幸福思想的道德阐发 |
三、社会个人:个体和社会的道德幸福统一 |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内容的生态建构 |
一、新陈代谢的断裂及其幸福消解 |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幸福诠释 |
三、生态理性:超越工具与价值理性的幸福生活方式 |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内容的审美旨向 |
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美学诠释 |
二、格式塔、异质同构与审美幸福的生成 |
三、审美幸福:人类幸福生活方式的审美救赎 第四章 借鉴积极心理资源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幸福观教育:积极心理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整合 |
一、积极心理学对科学主义心理学的价值颠覆与重塑 |
(一) 从失衡到平衡:当代心理学研究取向的价值变奏 |
(二) 从问题到优势:当代心理学研究视野的价值回归 |
二、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共生 |
(一) 从规训到关爱:积极心理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互动 |
(二) 从无助到乐观:积极心理资本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归宿 |
三、积极心理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方法论启迪 |
(一) 从文本到现实:积极与优势的定位 |
(二) 从概念到情感:情绪与感受的体验 |
(三) 从叙事到感染:制度与环境的建构 |
四、“消极”的积极心理学:对积极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
第二节 提升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效果的积极路径选择 |
一、强化个体积极情绪的培养与体验 |
(一) 积极情绪及其对幸福认知的扩展 |
(二) 社会情绪能力、情绪智力的培养 |
二、注重个体积极、稳定和健全人格的培育 |
(一) 积极人格特质与幸福 |
(二) 自我决定与自我效能感 |
三、社会制度的优化与社会实践的积极建构 |
(一) 社会制度的健全以确证幸福 |
(二) 在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中把握幸福认知 |
四、扩展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场域和环境 |
(一) 主导性力量:学校的幸福观教育 |
(二) 常规性力量:家庭的幸福观教育 |
(三) 渗透性力量:社会的幸福观教育 |
(四) 时代性力量:网络的幸福观教育 |
(五) 内生性力量:自我的幸福观教育 |
五、设置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课程 |
(一) 将积极心理学融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课程 |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队伍建设 |
六、促进认知神经科学与幸福观教育的结合 第五章 借鉴积极心理资源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效果评价 |
第一节 幸福感的发生:幸福观教育效果实现的载体 |
一、分裂与整合:积极心理学的幸福感研究取向 |
(一)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
(二) 心理幸福感(Phychology Well-being) |
(三) 社会幸福感(Social Well-being) |
二、幸福感发生的社会心理机制 |
(一) 惯化与社会适应 |
(二) 目标与社会期望 |
(三) 自尊与社会比较 |
(四) 依恋与社会支持 |
第二节 幸福感的测度:幸福观教育评价指标与方法 |
一、幸福指数:幸福观教育效果的衡量指标 |
(一) 国民幸福指数(GHN) |
(二) 个体幸福指数(PHN) |
(三) 幸福星球指数(HPI) |
二、幸福观教育效果实现的评价方法 |
(一) 总体幸福感量表(GWB) |
(二) 牛津幸福感问卷(OHQ) |
(三) 综合幸福问卷(MHQ)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的学术成果 |
(8)基于中医“心主神明”观的心身健康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心主神明”观与中医心身医学思想探析 |
1. 相关概念的考释 |
1.1 心的涵义 |
1.1.1 从形的角度——血肉之心 |
1.1.2 从气的角度——藏象之心 |
1.1.3 从神的角度——神明之心 |
1.1.4 讨论:“心”的三个层次内涵之间的联系 |
1.2 “神”的涵义 |
1.2.1 “神”的内涵 |
1.2.2 “心神”的涵义 |
1.3 “神明”的涵义 |
1.3.1 先秦哲学中的“神明” |
1.3.2 《黄帝内经》中的“神明” |
1.4 “心主神明”的涵义 |
1.4.1 “心主神明”的渊源与理论基础 |
1.4.2 “心主神明”与“五神脏”的关系 |
1.4.3 后世历代医家对“心主神明”观的发展 |
1.4.4 现代医学对“心主神明”观的认识的发展 |
2. 关于“心主神明”观的理论研究综述 |
3. 基于“心主神明”观的中医心身医学思想探析 |
3.1 中医“心主神明”、“形神合一”心身观与心身医学“心身相关”的比较 |
3.2 中医情志病学说与现代心身医学 |
3.3 “心主神明”、“形神合一”指导下的情志病理论对心身医学的价值 |
3.3.1 现代心身医学所面临的问题 |
3.3.2 “心主神明”、“形神合一”指导下的情志病理论对现代心身医学的价值 |
4. 中医“心身医学”思想与西方心理学的比较学研究 |
4.1 中医“心身医学”思想的西方心理学剖析 |
4.1.1 认识过程 |
4.1.2 情感过程 |
4.1.3 意志过程 |
4.1.4 人格分型 |
4.2 中医心理学与中医整体医学模式 |
4.2.1 中医心理学概述 |
4.2.2 “时-空-社会-心理-生物”整体医学模式 |
5. “心主神明”指导下的中医养生及心身疾病临床文献 |
5.1 “心主神明”指导下的传统中医养生防病 |
5.2 “心主神明”指导后世医家心身疾病临床 |
5.2.1 幽隐无形的心神 |
5.2.2 脏腑的联系关系形成治疗规律 |
小结 |
第一部分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中医五态心-身辨识的理论研究及应用探讨 |
1. 综述: 中医五态性格的起源及现代研究进展 |
1.1 五态性格的起源 |
1.2 五态性格现代研究进展 |
1.2.1 《五态性格测验表》的形成 |
1.2.2 五态性格与现代心理行为类型的比较研究 |
1.2.3 五态性格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
1.2.4 五态性格指导养生及其它 |
2. 中医心理学个性分型之“五态”、“五形”人 |
2.1 中医学对人之个性与体质的分类 |
2.1.1 基于阴阳学说的分型 |
2.1.2 基于五行学说的分类 |
2.2 中医“五态人”、“五形人”的心理及生理特点 |
3. 现代中医心理学五态心-身辨识本土化量表的建立 |
3.1 《五态人格测验表》的制订与常模之修订 |
3.1.1 五态人格测验建立的背景 |
3.1.2 五态性格测验人格量表 |
3.1.3 五态人格测验与西方心理量表的比较研究 |
3.2 《五五体质检测表》的制订 |
3.2.1 中医体质学说 |
3.2.2 基于中医理论的体质辨证分型 |
3.2.3 “五五体质检测表”的制订 |
3.3 五态人格、五五体质与健康的演变 |
3.3.1 阴阳含量与健康的演变 |
3.3.2 不同人格体质类型的差异 |
3.3.3 不同体质人受邪后健康的变化 |
4. 中医的个性分型与国外着名的相关学说的比较 |
4.1 与克瑞其麦“人体构造与性格的关系”学说比较 |
4.2 与盖伦“四液”学说比较 |
4.3 与巴甫洛夫“神经类型”学说比较 |
4.4 与弗雷德曼“对立人格”学说比较 |
4.4.1 A型和B型 |
4.4.2 内、外倾性 |
5. 关于心-身辨识的理论探讨与应用研究 |
5.1 对于五态人格的理论探讨 |
5.1.1 五态人格、体质与阴阳含量的关系 |
5.1.2 基于不同阴阳含量比数组成的五型人格特征 |
5.1.3 人格特征上的中西医间相通 |
5.2 《五态人格测验》、《五五体质测验》的应用展望 |
小结 |
第二部分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证调查:人格-体质-生活方式与心身健康相关性研究 |
1. 综述:糖尿病与中医心身医学的关系 |
1.1 中医对心身疾病的认识 |
1.2 中医心身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 |
2. 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的心身健康相关性调研 |
2.1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2.1.1 对象与方案 |
2.1.2 对协助调查员的技术培训 |
2.1.3 对数据录入人员的技术培训 |
2.2 调查工具 |
2.2.1 《五态人格测验表》 |
2.2.2 《五五体质检测表》 |
2.2.3 《中医生活方式调查表》 |
2.2.4 《心身症状自评量表》(SCL-90)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五态人格调查结果 |
2.3.2 五五体质状况分析 |
2.3.3 中医生活方式调查 |
2.3.4 心身健康状况调查 |
2.3.5 各测验间相关分析 |
2.3.6 心身健康的回归分析 |
2.4 讨论 |
2.4.1 五态人格调查结果讨论 |
2.4.2 五五体质调查结果讨论 |
2.4.3 中医生活方式调查的讨论 |
2.4.4 心身健康状况调查的讨论 |
2.4.5 各测验间的相关分析讨论 |
2.4.6 心身健康的回归分析讨论 |
2.5 结论 |
总结 |
第三部分 参考文献 |
主要参考书目 |
附录 |
附录一 五态人格测验表(成人) |
附录二 五五体质检测表 |
附录三 中医生活方式调查表 |
附录四 心身症状自评量表 |
读博期间部分科研成果(医药、心理类)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社会环境与遗传交互作用对不同程度心理应激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轻度心理应激及其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
1.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第二部分 中度心理应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1.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第三部分 应激精神障碍的病例对照研究 |
1.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1 创伤后应激障碍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2 多巴胺 D2 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10)西北燥证与心系疾病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心系疾病与西北燥证病机关联性分析 |
1. 心系疾病的概念与疾病谱系 |
1.1 心系疾病的概念 |
1.2 心系疾病与他系疾病疾病谱的划分 |
2.西北燥证病因病机及证候分析 |
2.1 西北燥证病因病机及证候文献学分析 |
2.2 西北燥证病因病机及证候流行病学分析 |
3. 西北燥证与心系疾病病机关联性 |
3.1 新疆多发病中的心系疾病 |
3.2 新疆心系疾病的病机分析 |
3.3 心系疾病与西北燥证病机关联性分析 |
4. 小结 第二部分 心系疾病与西北燥证罹患关系及病情证情分析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心系疾病组与对照组西北燥证罹患率比较 |
2.2 心系疾病组与对照组西北燥证证情比较 |
2.3 心系疾病组与对照组内燥证、外燥证积分比较 |
2.4 心系疾病组病情分析 |
2.5 心系疾病组中医证候分析 |
2.6 心系疾病中医证情与与西北燥证关联度分析 |
2.7 心系疾病病情与西北燥证关联度分析 |
2.8 心系疾病和肺系疾病、脾系疾病西北燥证罹患率比较 |
3. 讨论 |
4. 小结 第三部分 心系疾病与西北燥证罹患者素体状态分析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心系疾病组虚证罹患情况分析 |
2.2 心系疾病组虚证积分情况分析 |
2.3 心系疾病燥证组与非燥证组虚证罹患情况比较 |
2.4 心系疾病燥证组与非燥证组虚证积分比较 |
2.5 心系疾病病证组、唯病组、唯证组、非病证组虚证积分比较 |
2.6 心系疾病组中医证候与西北燥证主兼证及虚证聚类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一 中医心系疾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燥证的病因病机及治则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
四、遗传因素对人类精神活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时空社会学视角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模式研究[D]. 朱厚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电针对CUMS诱导的抑郁模型大鼠海马miRNA-16及5-HT再摄取的实验研究[D]. 赵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地域文化视角下宁夏成年人体质研究[D]. 曾强. 宁夏大学, 2019(02)
- [4]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技术)联合抗抑郁药治疗重度抑郁发作的临床研究[D]. 赵振海.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8(01)
- [5]精神神经内分泌相关障碍的高通量遗传学研究[D]. 陈剑华.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6]靶向筛选精神分裂症潜在血液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D]. 青颖.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7]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研究 ——积极心理的视角[D]. 滕飞. 东南大学, 2015(06)
- [8]基于中医“心主神明”观的心身健康相关性研究[D]. 李洋.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4)
- [9]社会环境与遗传交互作用对不同程度心理应激影响的研究[D]. 宁丽. 新疆医科大学, 2012(01)
- [10]西北燥证与心系疾病关联性研究[D]. 王燕. 新疆医科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