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蝎子的病害与防治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赵玳琳,何海永,谭清群,杨学辉[1](2021)在《种植密度对万寿菊主要病害、农艺性状的影响及田间药剂筛选》文中提出以万寿菊"色素1号"为试材,通过大田试验研究3种种植密度对万寿菊主要病害及农艺性状的影响,并测定了10种生物农药、1株生防菌株和5种低毒化学农药对万寿菊主要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以期为万寿菊产、质量的提高及万寿菊主要病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与病害严重度、产量和花朵数呈正相关,与株高、茎粗、单花平均鲜质量、干质量呈负相关,最佳种植密度为4.89株·hm-2;10种生物农药中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和蜡质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黑斑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65.08%和64.39%,其次是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效为61.47%;沃丰康-克线散粉剂和微生物菌剂对灰霉病防效较好,防效分别为65.55%和64.46%,其次是土传3号悬浮剂,防效为60.62%;生防菌株GYSM-6m1对黑斑病和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63.34%和53.93%;5种低毒化学药剂中325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125g·L-1氟环唑悬浮剂对黑斑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70.56%和70.33%;125g·L-1氟环唑悬浮剂对灰霉病防效最好,防效为67.85%,其次是325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450g·L-1咪鲜胺水乳剂,防效分别为63.59%和63.37%。
杨敬竞[2](2021)在《蜘蛛毒液多肽抗烟粉虱应用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烟粉虱(Bemisia tabaci)广泛分布于我国境内,是多种重要植物病毒的传播介体,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目前,我国境内对烟粉虱的防控主要依赖化学防治手段,综合防控措施的发展仍不够成熟。随着化学杀虫剂的大量使用,烟粉虱已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性。蜘蛛等捕食者的毒液中,神经毒性多肽(神经毒肽)种类丰富且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利用毒液中昆虫特异性的神经毒肽防控害虫,既可有效延缓抗性的产生,也能减少常规化学杀虫剂对生态环境及食品安全的威胁。然而,开发利用蜘蛛毒液多肽防控烟粉虱的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应用神经毒肽防控害虫的关键在于将其运输至昆虫血淋巴中的靶标位点。目前,利用昆虫病原真菌及纳米技术等手段可帮助神经毒肽穿越昆虫体表屏障进入血淋巴,但是该种方法的特异性较差。此外,利用虫传病毒的外壳蛋白(capsid protein,CP)作为运载蛋白可增强神经毒肽穿越昆虫肠道屏障进入血淋巴的能力,起到特异性的杀虫效果。为探索蜘蛛毒液中毒性多肽在烟粉虱防控中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首先筛选了部分神经毒肽并验证其对烟粉虱的血淋巴毒性。同时,我们尝试利用烟粉虱特异性传播的菜豆金黄花叶病毒属病毒的外壳蛋白帮助神经毒肽穿越烟粉虱中肠屏障进入血淋巴。主要结果如下:1)毒性多肽的筛选及其对烟粉虱血淋巴毒性的验证通过对已有报道的毒性多肽的筛选,我们得到了8个具有抗烟粉虱潜力的毒性多肽。随后,我们选取了其中5个神经毒肽并利用显微注射技术测定其对烟粉虱的血淋巴毒性。结果表明,ω-HXTX-Hv1a(Hv1a)、μ-AGTX-Aa1a(Aa1a)神经毒肽对烟粉虱存在一定的血淋巴毒性,显微注射GST-Hv1a、GST-Aa1a后,烟粉虱死亡率显着上升,产卵量显着降低。2)病毒外壳蛋白融合毒肽的经口毒性验证通过人工饲喂实验,我们对GST-Hv1a、GST-Aa1a的经口毒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其对烟粉虱的存活率没有显着影响。随后,通过对不同病毒CP可溶性的比较,我们选用了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CLCuMuV)的CP作为Hv1a的运载蛋白,进行融合表达后饲喂烟粉虱验证其经口毒性,结果表明其对烟粉虱的存活率同样没有显着影响。3)表达病毒外壳蛋白转基因植物的构建为进一步探索病毒CP在帮助神经毒肽进入烟粉虱血淋巴中的作用,我们首先在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瞬时表达CP并证实了烟粉虱可取食植物中表达的CP。随后,荧光共聚焦结果显示Hv1a-GFP可在本氏烟中正常发出荧光,CP-GFP与GFP-CP则无法正常发出荧光。同时,本研究构建了Hv1aGFP、CP-GFP转基因拟南芥,验证后获得了可正常表达Hv1a-GFP蛋白的拟南芥,但并未获得可正常表达CP-GFP的转基因拟南芥。后续的研究中,利用GFP荧光可观察烟粉虱取食后CP及Hv1a在烟粉虱体内的分布情况。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了具有抗烟粉虱潜力的神经毒肽并验证了Hv1a及Aa1a对烟粉虱的血淋巴毒性。随后,我们尝试利用病毒CP作为运载蛋白帮助毒性多肽穿越烟粉虱中肠屏障。我们通过瞬时表达技术验证了烟粉虱能够取食植物中表达的CP,并构建了Hv1a-GFP及CP-GFP转基因植物用于观察CP作为运载蛋白帮助神经毒肽进入血淋巴的潜力。本研究为筛选合适的蜘蛛毒肽开发针对烟粉虱或半翅目昆虫的生物杀虫剂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后续抗烟粉虱转基因植物的开发起到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晓宇[3](2021)在《番茄中灰霉菌小种Taian致病力的探究》文中认为灰霉病(Gray mold)是一种重要的死体营养型真菌病害,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严重危害了多种经济作物。番茄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在生产过程中易遭受多种病原菌的侵害。灰霉菌对设施栽培番茄的危害尤其严重,是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病害之一。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寄主范围广、生理小种多,这增加了番茄抗病育种的难度,目前在番茄中仍未找到有效抗源。比较生理小种的致病力差异,解析灰霉菌的发病机理是阐明植物抗性机理和进行抗性育种的前提。为此,我们分离了新的灰霉菌小种,并在此基础上对它和参考菌株B05.10进行了致病力的比较。首先,从泰安地区感染灰霉病的番茄叶片中分离病原,通过ITS测序和人工接种确定分离到的病原菌为新的灰霉菌小种,命名为Taian。我们将Taian菌株与灰霉菌模式菌株B05.10进行了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上的对比。结果表明,Taian和B05.10的菌丝生长速率相似;在菌落形态和孢子形态上,Taian与B05.10具有明显差异;在产孢量上,Taian与B05.10相比产孢量较低。这些结果表明,Taian和B05.10存在遗传背景差异。实验室在前期已建立起成熟的灰霉菌接种体系,我们利用栽培番茄M82、CM、AC、MM,通过侵染离体番茄叶片的方式对两小种致病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B05.10菌株相比,Taian菌株在番茄中的致病力较弱。且两个灰霉菌小种的致病力均受到宿主遗传背景影响。茉莉酸信号通路介导的植物免疫反应是植物防御死体营养型病原菌的重要机制。为了确定Taian和B05.10两灰霉菌小种的致病力与番茄中JA诱导抗性的关系,我们利用两灰霉菌小种分别对JA合成受阻突变体spr2和spr8进行接种实验。结果表明,被灰霉菌小种侵染后,spr2和spr8与其背景型相比更易感病。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灰霉菌侵染后,正常植物中JA响应基因PI-II和PR-STH2表达均被强烈诱导,而spr2中两基因的表达明显被抑制。上述结果表明,番茄对灰霉菌的免疫反应依赖于植物的JA信号传导。为了进一步探寻灰霉菌株Taian和B05.10的致病力差异是否与植物的JA信号通路相关,我们对M82与AC进行50μM JA预处理。外源JA处理后,两个灰霉菌小种均显着诱导了PI-II基因的转录表达。在M82中,外源JA处理后,植物对两个灰霉菌小种的抗性均显着增强。而在AC植株中,JA处理没有诱导植物对B05.10的抗性,但是显着增强了植物对Taian小种的抗性。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灰霉菌与番茄的互作机制在不同遗传背景的番茄(如AC和M82)中存在差异。AC中JA诱导的抗性反应不同于M82中JA诱导的抗性,这一差异和植物防御灰霉菌有关。Taian与B05.10小种在M82中致病力差异显着,而在AC中两个小种致病力差异不明显。这表明灰霉菌与番茄的互作和植物中JA诱导的抗性反应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分析灰霉菌种和番茄种之间致病力的差异,为解析灰霉菌-番茄互作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线索,为番茄抗病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磊[4](2020)在《基于生物多样性对猕猴桃根结线虫的生态防控》文中研究指明根结线虫(Root-knot Nematodes)作为猕猴桃根部的重要病原物,其为害已成为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目前猕猴桃根结线虫病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化学农药长期使用常造成病害抗性产生、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等诸多问题。本研究通过鉴定猕猴桃根结线虫侵染根部产生的病害特征,同时观察病原线虫形态并辅以分子生物学手段明确其种类;使用植物乙醇粗提物对根结线虫进行毒力测定,筛选出对线虫活性较好的粗提物进行田间验证;采用在猕猴桃果园伴生不同植物对根结线虫进行调控,调查其对果园生态的改善效果,进一步得到调控效果较好的植物进行套种。初步明确生物多样性对猕猴桃生态环境、果实品质、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等因子对猕猴桃根结线虫的影响,探索出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新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线虫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研究了猕猴桃园根结线虫发生种类,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及r DNA-ITS序列测定,鉴定了病原线虫与Meloidogyne incognita同源性达99%,结合病害侵染引起的猕猴桃根部发病特征,明确了猕猴桃根结线虫种类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2.测定了22种植物乙醇粗提物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植物粗提物对根结线虫均有一定活性,其中以蕺菜、万寿菊、蓖麻等乙醇粗提物对线虫毒杀活性较强,处理2龄幼虫24 h后其校正死亡率分别达90.89%、88.26%和89.32%,LC50分别为2.31 mg/m L、2.66 mg/m L和3.38 mg/m L,田间试验表明,筛选的3种植物粗提物以万寿菊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55.90%,与蕺菜和蓖麻乙醇粗提物处理差异显着。3.在猕猴桃园套种(小麦、大麦、鼠茅草、蕺菜、蚕豆和黑麦草)6种伴生植物,分别调查了各处理猕猴桃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情况,调查和测定了伴生植物对果园杂草种类、生态、果实品质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伴生对根结线虫具有一定的调控效果,其中以蕺菜伴生果园猕猴桃根结线虫的发病率最低,为13.74%,其相对防效达到43.89%。同时,伴生植物能够降低果园杂草种群,提高果园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蕺菜伴生能降低土壤温度。另外,蕺菜伴生还能提高猕猴桃产量和果实品质,处理后其果实平均横径为52.44mm、平均纵径为79.33 mm,单果体积、单果重和亩产量比对照(常规栽培)分别增加24.75%、12.04%和12.05%,差异显着;蕺菜伴生处理后猕猴桃果实维生素C、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总糖等含量与对照(常规栽培)相比差异显着,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4.60%、28.29%、43.46%、26.03%和45.86%。4.套种蕺菜后猕猴桃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种类和数量、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根际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13.95%、7.92%和3.94%;土壤微生物种类以细菌为优势种群,放线菌次之,而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9.01%、28.89%和16.32%;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7.02%、12.63%、17.57%和7.98%。相关性分析表明,套种蕺菜后猕猴桃根际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土壤中细菌数量、真菌量、放线菌数量、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磷酸酶活性极显着正相关;土壤细菌数量与蔗糖酶活性显着正相关,与磷酸酶活性极显着正相关;土壤真菌数量与蔗糖酶活性极显着正相关。土壤放线菌数量与蔗糖酶活性、磷酸酶活性显着正相关。
王增年[5](2015)在《可经营利用陆生野生动物繁育技术(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经营利用价值鳖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是人们喜爱的上等佳肴。鳖的头、甲、卵、血、胆等均可入药,对心脏病、食欲不振、便秘、肺病、肝病、痔疮及贫血等症,均有良好的疗效。在国内外市场上,鳖一直是畅销的特种水产品,历来供不应求。鳖的饲养管理建造鳖池要选择光照良好、温暖宁静且供排水方便的地方。鳖池的大小依饲养规模及场院大小而定。池深约1.5米,池底土质为保水性能较好
郭冬,张守纯,郑海辉[6](2011)在《蝎子的生态学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从蝎子的种类、分布、生活特性、病害及防治等方面综述了我国蝎子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环境温度、湿度、养殖密度、食物等生态因子对我国东亚钳蝎的生长发育和行为等方面的影响。
张丽坤,曹莉,韩日畴[7](2009)在《全蝎养殖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对中药材全蝎人工养殖的条件、繁殖、饲养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养殖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曹博[8](2008)在《蝎子常温养殖的必备条件》文中研究表明1.光照:蝎棚应建在地基高、阳光充足的地方。蝎子虽怕强光照射和曝晒,但蝎子的生长发育、交配、产崽、蜕皮又必须吸收太阳热能,太阳的热能能加强蝎子的消化能力,加快生长发育速度,促进胚胎在体内的孵化,增强蝎子的抗疫能力。有阳光的地方,蝎子少有病害,螨虫也无法生存。万物生长靠太阳,蝎子的生存也离不了。
王维强[9](2007)在《生物工程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简要介绍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生物防治的具体意义,综述生物工程在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戴小枫[10](2003)在《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农业生物灾害每年造成了巨大损害,常年发生灾害面积超过30亿亩次,损失粮食15%、棉花25%以上,严重制约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提高,危及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这是一个综合性和专业性密切结合的复杂问题。为此,作者综合运用多学科的多种方法,从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不同层面和方向,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综合研究。 本项研究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探讨21世纪农业发展新时期中国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战略问题,重点在以下领域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 一是系统的分析了国际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论文以我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为重点,从农业减灾、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现代高新技术农业应用等多角度对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草灾害的预防与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技术研究与应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中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综合分析,对与植物保护技术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关键技术领域进行了重点的回顾、总结和评述,对当前国际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动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结提出了生物技术应用空前加速、数字化发展全面渗透、技术的环保性和效益性要求更加严格、GMO安全性和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问题异军突起、“一地多灾”综合灾变机理研究已现端倪、区域性多对象多目标可持续控制势在必行等国际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二是首次提出了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在系统回顾、总结分析国际植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凝练出带头学科交替拉动和科学革命质变起爆的植物保护科学发展模式,需求牵引的单个技术更迭与科学先导的技术体系综合发展等植物保护技术发展规律,给出了未来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生物技术一马当先,高新技术多点起爆,互作机理核心支撑,4部引擎联合驱动,全面推进植物保护科学技术革命,建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支撑的新型植物保护科学技术体系”的模式和发展道路。 三是综合性地提出了我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战略、发展目标、优先方向和重点研究内容:重点研究和系统阐述了生物农药、环境相容化学农药、农业转基因安全和危险性外来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等“4部引擎”的发展思路、战略、目标,以及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在基础性工作、基础研究、高技术前沿、关键技术等不同技术层次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的优先方向是有害生物一作物互作机理研究、生物农药创制、环境相容化学农药开发、农业转基因安全和危险性外来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等五大领域;针对植物保护科学技术自身特点、发展规律和我国现状,提出了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下,未来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中应始终把握和坚持“4个紧密结合”的原则,即宏观与微观紧密结合,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关键技术研究与基础研究、基础性工作紧密结合,前沿高技术与传统常规技术紧密结Z‘ 四是创新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从组织制度和体制创新的角度,提出了把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问题纳入国家生物安全整体战略的发展新观念,提出了成立农业生物灾害国家管理委员会,建立官方植保官制度,改革我国农林动植物有害生物检疫检验管理体制,建立农业生物灾害公共危机应急控制制度和机制,完善动植物有害生物预防控制测报系统,加强动植物有害生物防灾减灾保障系统建设。 2.从依法治国的角度,在完善和建立国家法律法规体系中,提出新建立“植物检疫与植物保护法”、“官方植物保护官试行条例”、“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法”、“国家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法”等法规,以及修改和补充“农业法”、 “环境保护法”、“对外贸易法”、“国家公共安全法”、“刑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等政策建议。 3.从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的角度,研究提出了坚持农业生物灾害的社会公益性质不动摇、农业科研公益性定位不动摇、农业科研基地国家投资主体地位不动摇、农业科学技术的完整体系不动摇、政府为主体的投入渠道和机制不动摇、坚持政府对公共产品实行积极干预的方针,坚持国家目标与市场目标相结合的原则,用好世贸组织的绿箱政策、改革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现有的支持方式、增加国家财政对植物保护技术科研与推广应用的投入等政策建议。 4,在国家科技政策建议中,针对一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和保障支撑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设“一个中心五大基地”(即植物保护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基地、农业应用微生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研究基地、农业转基因产品安全性评价研究基地、新型农药创制基地、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基地为核心的学科体系、创新能力建设)的布局和建议,以此为基础建设以国家植物保护科研基地为核心、区域性植物保护技术创新中心为支撑和网络的国家植物保
二、蝎子的病害与防治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蝎子的病害与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种植密度对万寿菊主要病害、农艺性状的影响及田间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试品种 |
1.1.2 供试培养基 |
1.1.3 供试生防木霉菌株 |
1.1.4 供试生物农药 |
1.1.5 供试化学药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种植密度对万寿菊主要病害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
1.2.2 万寿菊主要病害生物农药及生防菌株筛选 |
1.2.3 万寿菊主要病害高效低毒低风险化学农药筛选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种植密度对万寿菊主要病害的影响 |
2.2 种植密度对万寿菊农艺性状的影响 |
2.3 万寿菊主要病害生物农药及自主研发菌株筛选 |
2.4 万寿菊主要病害高效低毒化学药剂筛选 |
3 讨论与结论 |
(2)蜘蛛毒液多肽抗烟粉虱应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与选题依据 |
1.1 烟粉虱 |
1.1.1 烟粉虱概述 |
1.1.2 烟粉虱隐存种 |
1.1.3 烟粉虱的防控 |
1.2 双生病毒 |
1.2.1 双生病毒概述 |
1.2.2 双生病毒的危害 |
1.2.3 烟粉虱对菜豆金黄花叶病毒属病毒的传播 |
1.3 蜘蛛毒液 |
1.3.1 毒液的成分 |
1.3.2 毒性多肽的筛选 |
1.3.3 神经毒肽的转运 |
1.4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1 立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基本材料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供试植物 |
2.1.3 供试病毒 |
2.2 仪器设备及试剂耗材 |
2.2.1 主要商用仪器设备 |
2.2.2 其他设备 |
2.2.3 实验试剂 |
2.2.4 实验耗材 |
2.3 基本实验技术与方法 |
2.3.1 烟粉虱总DNA的提取 |
2.3.2 烟粉虱隐存种鉴定 |
2.3.3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
2.3.4 分子亚克隆 |
2.3.5 蛋白质原核表达及纯化 |
2.3.6 SDS-PAGE及考马斯亮蓝染色 |
2.3.7 Western blot检测 |
2.3.8 蛋白浓度检测 |
2.3.9 本研究所用引物 |
3 神经毒肽的筛选及其对烟粉虱血淋巴毒性的验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与植物 |
3.1.2 主要试剂和耗材 |
3.1.3 神经毒肽的筛选 |
3.1.4 表达与纯化 |
3.1.5 显微注射 |
3.1.6 产卵量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神经毒肽的筛选 |
3.2.2 神经毒肽的表达及纯化 |
3.2.3 显微注射神经毒肽对烟粉虱存活率的影响 |
3.2.4 显微注射神经毒肽对烟粉虱产卵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4 病毒外壳蛋白融合毒肽的经口毒性及转基因植物构建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与植物 |
4.1.2 主要试剂和耗材 |
4.1.3 双层膜人工饲喂 |
4.1.4 本氏烟瞬时表达 |
4.1.5 转基因拟南芥的构建 |
4.1.6 植物蛋白的提取 |
4.1.7 烟粉虱蛋白的提取 |
4.1.8 植物DNA的提取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神经毒肽的人工饲喂 |
4.2.2 CP融合毒肽的表达纯化 |
4.2.3 饲喂CP融合毒肽对烟粉虱存活率的影响 |
4.2.4 病毒外壳蛋白与神经毒肽在本氏烟中的瞬时表达 |
4.2.5 转基因拟南芥的构建 |
4.3 讨论 |
5 总讨论 |
5.1 全文总结 |
5.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番茄中灰霉菌小种Taian致病力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植物灰霉病研究进展 |
1.1.1 灰霉菌的生物学特性 |
1.1.2 灰霉菌的病害循环 |
1.1.3 灰霉菌的致病机制 |
1.1.4 灰霉病对植物的危害 |
1.1.5 灰霉病的防治措施 |
1.2 植物对病原菌的免疫防御 |
1.2.1 植物病原菌概况 |
1.2.2 植物的免疫机制 |
1.2.3 茉莉酸参与植物抵御病原菌 |
1.2.4 水杨酸参与植物抵御病原菌 |
1.2.5 茉莉酸水杨酸的相互作用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株 |
2.1.3 软件及网络信息资源 |
2.1.4 主要仪器 |
2.1.5 常用试剂的配置 |
2.2 实验方法 |
2.2.1 番茄材料培养 |
2.2.2 灰霉菌株的分离 |
2.2.3 灰霉菌株的保存与活化 |
2.2.4 灰霉菌株的鉴定 |
2.2.5 灰霉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
2.2.6 灰霉菌侵染番茄 |
2.2.7 激素预处理番茄 |
2.2.8 番茄基因表达的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分离到灰霉菌小种Taian |
3.2 不同灰霉菌小种的形态学差异 |
3.2.1 灰霉菌小种菌落形态的观察 |
3.2.2 灰霉菌小种菌丝生长速率的测定 |
3.2.3 灰霉菌小种的孢子特性 |
3.3 灰霉菌小种的番茄致病力 |
3.4 灰霉菌小种的致病力与JA介导的植物免疫 |
3.4.1 番茄对灰霉菌的防御依赖JA信号通路 |
3.4.2 灰霉菌小种致病力与JA诱导抗性的关系 |
4 讨论 |
4.1 灰霉菌-番茄互作的机制研究 |
4.2 灰霉菌小种致病力差异机理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生物多样性对猕猴桃根结线虫的生态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根结线虫防治研究进展 |
1.1.1 病原物 |
1.1.2 发生规律 |
1.1.3 致病机理 |
1.1.4 防治措施 |
1.2 植物抑制根结线虫研究进展 |
1.2.1 调控发育 |
1.2.2 趋化作用 |
1.2.3 毒杀作用 |
1.3 生物多样性在植物病害防控研究现状 |
1.3.1 稀释阻隔作用 |
1.3.2 错峰消减效应 |
1.3.3 根际互作效应 |
1.4 论文设计思路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背景 |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猕猴桃根结形态观察与病原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根结线虫采集 |
2.1.3 根结线虫分离 |
2.1.4 根结线虫接种繁殖 |
2.1.5 发病根部组织观察 |
2.1.6 根结线虫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
2.1.7 根结线虫形态鉴定 |
2.1.8 根结线虫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根结线虫侵染对猕猴桃根部症状 |
2.2.2 根结线虫侵染猕猴桃根部解剖形态 |
2.2.3 根结线虫的形态描述 |
2.2.4 根结线虫形态测量数值 |
2.2.5 根结线虫分子鉴定 |
2.2.6 根结线虫r DNA-ITS序列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植物粗提物对猕猴桃根结线虫的生物活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植物粗提物的制备 |
3.1.3 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获取 |
3.1.4 粗提物原液对根结线虫2龄幼虫活性测定 |
3.1.5 粗提物对根结线虫2龄幼虫毒力测定 |
3.1.6 田间防效试验 |
3.1.7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植物粗提物对猕猴桃根结线虫毒杀活性 |
3.2.2 不同植物粗提物对猕猴桃根结线虫的毒力 |
3.2.3 植物粗提物对猕猴桃根结线虫的田间防控效果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伴生植物对根结线虫的调控及对猕猴桃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伴生植物对根结线虫调控作用 |
4.1.5 伴生植物猕猴桃园杂草种群调查 |
4.1.6 伴生植物对猕猴桃园微生态环境的调控 |
4.1.7 伴生植物对猕猴桃果实品质及产量的测定 |
4.1.8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伴生植物对猕猴桃根结线虫调控效果 |
4.2.2 伴生植物对猕猴桃园杂草种类的影响 |
4.2.3 伴生植物对猕猴桃园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4.2.4 伴生植物猕猴桃园果园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
4.2.5 伴生植物猕猴桃新生枝梢的影响 |
4.2.6 伴生植物对猕猴桃果实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4.2.7 伴生植物对猕猴桃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套种蕺菜对猕猴桃园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样品采集 |
5.1.4 套种蕺菜对根结线虫调控作用 |
5.1.5 猕猴桃园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5.1.6 猕猴桃园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
5.1.7 猕猴桃园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5.1.8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套种蕺菜对猕猴桃根根结线虫的调控效果 |
5.2.2 套种蕺菜对猕猴桃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5.2.3 套种蕺菜对猕猴桃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5.2.4 套种蕺菜对猕猴桃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2.5 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果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
(6)蝎子的生态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蝎子的种类和分布 |
1) 东亚钳蝎: |
2) 东全蝎: |
3) 十条腿蝎: |
4) 会全蝎: |
5) 藏蝎: |
6) 沁全蝎: |
7) 辽克尔蝎: |
8) 山蝎: |
9) 斑蝎: |
2 蝎子的生活特性 |
2.1 蝎子的栖息环境 |
2.2 蝎子对生活环境的要求 |
2.2.1 温度 |
2.2.2 湿度 |
2.2.3 养蝎的投放密度 |
2.3 蝎子的食性 |
3 蝎子的病害、敌害与防治 |
3.1 蝎子的病害与防治 |
3.2 蝎子的天敌及防御 |
3.2.1 蚂蚁 |
3.2.2 老鼠 |
4 小结 |
(7)全蝎养殖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养殖环境条件 |
1.1 自然常温养殖 |
1.2 恒温养殖及湿度控制 |
1.3 生态养蝎 |
1.4 无土养殖[6] |
1.5 全黑养殖[7] |
1.6 与其他动物混养 |
2 养殖场所与工具、设备 |
2.1 盆养、缸养或瓶养 |
2.2 建饲养池 |
2.3 室内养殖 |
2.4 其他工具和设备 |
3 引种 |
3.1 引种前准备 |
3.2 引种时间 |
3.3 种蝎的选择 |
3.4 雌雄比例 |
3.5 运输 |
4 繁殖、杂交 |
5 饲养管理 |
5.1 饲料 |
5.2 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管理 |
5.2.1 种蝎的饲养 |
5.2.2 仔蝎的饲养管理 |
5.3 蝎病及其天敌的防治 |
5.3.1 蝎病 |
5.3.2 病害的防治 |
5.3.3 蝎天敌及预防 |
6 展望 |
(10)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植物保护技术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挑战 |
2.1 我国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的成就与现状 |
2.1.1 防治策略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内涵越来越丰富 |
2.1.2 初步和基本摸清了一些重大病虫害的生物学规律与机制 |
2.1.3 一批关键防治技术初步实现升级换代和更新 |
2.1.4 研制开发出一批新的生物防治制剂和品种 |
2.1.5 初步建立了主要病虫抗药性监测和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
2.1.6 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在控害减灾的生产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
2.2 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 |
2.2.1 基础研究有所突破 |
2.2.2 应用技术研究不断创新,控害技术成效显着 |
2.3 面临的新挑战 |
2.3.1 农业有害生物的变异和快速演进加速,新的小种/生物型不断出现,重大病虫害此起彼伏,发生呈上升趋势、危害进一步加剧 |
2.3.2 新的危险性外来病虫害不断传入,对我国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
2.3.3 随着农业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管理问题凸现 |
2.3.4 农业生产防治中过多地依靠化学农药,农产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问题突出,有害生物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农药对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严重 |
2.4 新阶段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对植物保护技术的需求 |
2.5 存在的问题 |
2.5.1 法律法规不健全,必要的组织机构不健全,领导、生产与管理者观念落后陈旧,部门条块分割、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制度,管理运行机制效率低下,技术政策严重脱离中国实际,投资政策长期不到位,产业政策短视,缺乏以人为本的长期稳定的科技创新环境 |
2.5.2 基础性工作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对有害生物灾变的监测预警能力差,不能适应农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的客观需要,生产上经常陷于被动 |
2.5.3 由于对高技术前沿发展跟踪和重视不够,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的上游技术来源空虚,导致关键控制技术开发乏力,减灾的硬技术手段明显落后 |
2.5.4 运用生物多样性的理论指导种质资源的基因多样性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不够,毁灭性病虫害种型变异频繁,抗性品种更换周期短,生产上防不胜防 |
2.5.5 运用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理论,依靠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制、调节和自组织作用,发挥栽培和耕作技术抑制有害生物的人工辅助作用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不够 |
第三章 生物农药创制研究 |
3.1 发展生物农药的背景和意义 |
3.1.1 发展生物农药是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需求 |
3.1.2 发展生物农药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保护人民健康的重大需求 |
3.1.3 发展生物农药是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保护我国国际贸易利益的重大需求 |
3.1.4 发展生物农药符合国际潮流和发展方向 |
3.1.5 发展生物农药是我国农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
3.1.6 发展生物农药对相关产业发展具有较高的关联度 |
3.2 农药、生物农药、生物源农药概念与类型 |
3.2.1 相关概念 |
3.2.2 生物农药的类型 |
3.3 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 |
3.3.1 研究开发现状 |
3.3.2 发展新型生物农药的要求 |
3.3.3 主要发展趋势 |
3.4 国内现有研究基础与条件 |
3.4.1 国内现有研究工作基础 |
3.4.2 主要成就与应用情况 |
3.4.3 国内外专利申请与授权状况 |
3.5 我国研究开发生物农药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机遇 |
3.5.1 生物资源丰富 |
3.5.2 拥有一支较完整的研究开发队伍 |
3.5.3 初步形成产业化基础 |
3.5.4 国内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
3.5.5 符合可持续植物保护发展的方向 |
3.6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6.1 基础研究薄弱,原创性拳头产品少,技术对产业拉动力弱 |
3.6.2 缺乏产业化意识,深入的技术创新和中试熟化不够,新产品开发后劲不足 |
3.6.3 研究力量不足、分散,恶性竞争有余,多学科多单位的合作不够 |
3.6.4 平台技术创新、构建不够,产品种类多,当家品种少 |
3.6.5 创新经费不足 |
3.6.6 经费投入分散 |
3.6.7 研究开发与生产脱节,缺乏企业与科研单位的紧密长期结合 |
3.7 发展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 |
3.7.1 总体思路与发展方向 |
3.7.2 主要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 |
第四章 环境相融新农药创制研究 |
4.1 问题的提出与环境相融农药的概念 |
4.1.1 可持续的植物保护所要求的农药 |
4.1.2 农药的相关概念 |
4.2 环境相融农药国际发展的现状 |
4.2.1 品种向低毒化、生物化、杂氮化方向发展 |
4.3 方法与途径创新呈现加速态势 |
4.3.1 更优化的随机合成 |
4.3.2 生物合理设计 |
4.3.3 类同合成 |
4.3.4 天然活性物质模拟 |
4.3.5 组合化学 |
4.3.6 基于基因组学的药物分子设计 |
4.3.7 高通量筛选系统 |
4.3.8 生物活性和生产技术的改进 |
4.4 制剂、剂型与应用 |
4.4.1 复配制剂 |
4.4.2 剂型 |
4.4.3 农药用途、使用范围的扩展 |
4.4.4 施用技术和施药机械不断发展 |
4.5 环境相融农药国际发展趋势与方向 |
4.5.1 农药的性能向环境相融和无害化方向发展 |
4.5.2 调控有害生物的机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
4.5.3 创制方法向高技术化、高智能化、高效率化方向发展 |
4.5.4 元素向含氮杂环化合物方向发展 |
4.5.5 剂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
4.5.6 物质类型向两元化方向发展 |
4.6 我国环境相融农药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
4.6.1 我国农药发展的现状 |
4.6.2 存在问题 |
4.7 我国环境相融性化学农药发展的历史机遇 |
4.7.1 世界农药处于品种更新和结构调整的战略大洗牌时期 |
4.7.2 面对新一轮战略发展机遇的选择 |
4.8 发展方向、目标和研究重点 |
4.8.1 发展方向 |
4.8.2 近期发展目标 |
4.8.3 研究重点 |
4.9 讨论 |
4.9.1 关于我国农药创新的外延 |
4.9.2 其他 |
第五章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研究 |
5.1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的背景与意义 |
5.1.1 问题的背景 |
5.1.2 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意义 |
5.1.3 对于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意义 |
5.2 国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5.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国际发展趋势 |
5.3 我国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 |
5.3.1 危险入侵杂草 |
5.3.2 危险入侵昆虫 |
5.3.3 危险入侵植物疫病 |
5.3.4 预警与预防研究 |
5.3.5 部分研究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与成果 |
5.3.6 初步形成了一批可依托的实验室 |
5.4 存在的主要科学技术问题 |
5.4.1 危险入侵生物入侵过程中的遗传分化问题 |
5.4.2 农林危险入侵生物种群形成与扩张 |
5.4.3 农林生态系统对危险生物入侵的抵御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
5.4.4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早期预警及其快速检测的科学基础 |
5.4.5 危险生物入侵可持续控制策略与途径 |
5.5 发展方向与预期目标 |
5.5.1 总体研究思路 |
5.5.2 重点研究方向 |
5.5.3 预期目标 |
5.6 主要研究内容 |
5.6.1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种群的遗传分化与快速演变 |
5.6.2 农林危险入侵生物与寄(宿)主相互作用 |
5.6.3 农林危险入侵生物种群形成与扩张生态学 |
5.6.4 农林生态系统对危险生物入侵的抵御机制及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
5.6.5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风险分析和环境经济评估的理论模式与体系 |
5.6.6 重要农林危险入侵生物快速检测 |
5.6.7 重要农林危险入侵生物可持续控制的策略与途径 |
第六章 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价研究 |
6.1 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
6.1.1 国际背景 |
6.1.2 国内背景与概况 |
6.2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的意义与必要性 |
6.2.1 是转基因生物研究的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需要 |
6.2.2 是对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科学客观评价,是确保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需要 |
6.2.3 是加速和保障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
6.2.4 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行政执法的需要 |
6.2.5 是合理制定和实施技术壁垒措施的国家战略需要 |
6.3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存在的主要问题 |
6.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6.4.1 国内外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现状 |
6.4.2 国际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和管理的发展趋势 |
6.5 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已有的工作基础 |
6.5.1 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技术发展水平的基本判定 |
6.5.2 已有的研究技术基础 |
6.6 主要任务、发展方向和目标 |
6.6.1 研究任务 |
6.6.2 重点发展方向 |
6.6.3 近期的研究目标 |
6.7 主要研究内容 |
6.7.1 基因操作安全性研究 |
6.7.2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插入引发非预期效应的分子基础研究 |
6.7.3 农业转基因生物对农业资源与生态系统影响的机理 |
6.7.4 转基因作物中基因向相关物种漂移的研究 |
6.7.5 转基因作物农田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
6.7.6 转基因微生物生态安全性研究 |
6.7.7 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研究 |
6.7.8 农业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预测与控制的理论和方法 |
第七章 国际植物保护技术发展趋势、我国的发展对策、方向、目标与优先领域 |
7.1 国际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趋势 |
7.1.1 国际现代农业发展的动态与趋势 |
7.1.2 国际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
7.2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任务和要求 |
7.3 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概念与发展 |
7.3.1 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
7.3.2 可持续植物保护 |
7.3.3 农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 |
7.3.4 综合防治策略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长期策略 |
7.3.5 我国综合防治策略的发展历程 |
7.4 国际植物保护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动态 |
7.4.1 生物技术化趋势空前加速,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正在成为植物保护发展的支撑性技术 |
7.4.2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3S技术、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植物保护技术宏观研究领域的信息化、数字化趋势愈来愈明显 |
7.4.3 可持续农业正在成为未来社会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以环境相容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正在成为植物保护技术发展和研究的重点 |
7.4.4 随着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与交往频繁,以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和危险性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为主导的国家生物安全问题已经凸现,正在成为植物保护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和热点 |
7.4.5 运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生物技术的理论、技术、方法,在分子遗传与代谢调控的水平,对植物与主要病、虫、草、鼠害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建立利用农作物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技术平台,正在成为新的趋势和研究热点 |
7.4.6 实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向以特定区域几种主要作物的多病虫综合治理,以及优化的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控制方向发展,运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研究分析多目标病虫复合系统中的互作关系、种群演替的动态规律与机制等,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 |
7.4.7 把农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作为一个重要方面,纳入国家整个防灾减灾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从农业生物灾害的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出发,在生物灾害承灾体如农作物、动物的脆弱性和区域经济、资源、环境、社会条件等对灾害形成和灾害损失方面开展研究,进行国家范畴和区域性生 |
7.5 我国有害生物综防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 |
7.6 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转换模式 |
7.6.1 植物保护科学的发展模式 |
7.6.2 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模式 |
7.7 发展思路与对策 |
7.7.1 发展战略和思路 |
7.7.2 发展目标 |
7.7.3 优先发展领域与重点研究内容 |
第八章 植物保护技术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8.1 推进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建立和完善国家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体系 |
8.1.1 建立农业生物灾害国家管理委员会 |
8.1.2 建立和完善国家动植物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体系 |
8.1.3 建立官方植物保护官制度 |
8.2 加快和完善法制建设,保障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有法可依 |
8.2.1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法律与政策 |
8.2.2 健全法规,加大行业管理和监管力度 |
8.3 产业政策 |
8.4 贸易政策 |
8.4.1 加强调查研究,调整检疫政策 |
8.4.2 加快制订检疫技术标准 |
8.4.3 研究运用检验检疫技术壁垒 |
8.4.4 增强服务意识 |
8.4.5 坚定地实施科技兴检战略 |
8.5 投资与金融政策 |
8.5.1 坚持国家农业科研基地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坚持农业科研机构以公益性为主的定位不动摇、坚持农业科学技术的完整体系不动摇、坚持以政府为主体的投入渠道和机制不动摇,要坚持国家目标与市场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农业生物灾害的社会公益性质 |
8.5.2 坚持政府对公共产品实行积极干预的方针 |
8.5.3 用好世贸组织允许的投入政策组合 |
8.5.4 改革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现有的支持方式 |
8.6 建设国家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技术支撑体系 |
8.6.1 建设国家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技术创新体系 |
8.6.2 建立国家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技术支撑体系 |
8.6.3 建立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的技术支撑体系 |
8.6.4 建设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研究中心 |
8.6.5 建设国家农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技术示范基地 |
后记 |
引用文献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蝎子的病害与防治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种植密度对万寿菊主要病害、农艺性状的影响及田间药剂筛选[J]. 赵玳琳,何海永,谭清群,杨学辉. 北方园艺, 2021
- [2]蜘蛛毒液多肽抗烟粉虱应用初探[D]. 杨敬竞. 浙江大学, 2021(01)
- [3]番茄中灰霉菌小种Taian致病力的探究[D]. 李晓宇.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基于生物多样性对猕猴桃根结线虫的生态防控[D]. 李磊. 贵州大学, 2020(04)
- [5]可经营利用陆生野生动物繁育技术(下)[J]. 王增年. 北京农业, 2015(36)
- [6]蝎子的生态学研究进展[J]. 郭冬,张守纯,郑海辉. 贵州农业科学, 2011(03)
- [7]全蝎养殖的研究进展[J]. 张丽坤,曹莉,韩日畴. 时珍国医国药, 2009(03)
- [8]蝎子常温养殖的必备条件[J]. 曹博. 农村百事通, 2008(06)
- [9]生物工程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 王维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07(22)
- [10]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D]. 戴小枫.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