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节能环保科学文摘

国外节能环保科学文摘

一、国外节能与环保科学文摘(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1](2021)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呼和浩特市青城驿站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华馨[2](2021)在《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民事责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将给人类的交通行为带来颠覆性的改变。一方面,无人驾驶汽车能解放人类的四肢、降低事故的发生率、缓解交通拥堵等,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无人驾驶汽车也给人类人身和财产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给现行民事责任规则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首先,无人驾驶汽车的类人属性引起其民事法律地位的纷争。对此,本文通过归类主体说与客体说的主要观点,并分析主体说存在的诸多局限,最终将其界入民事客体“物”之范畴,即:由其背后的人来承担交通事故致损的民事责任;其次,无人驾驶汽车的智能性导致现行民事责任承担模式匹配度不高,以及在分别适用传统机动车事故责任模式和产品责任模式时各类构成要件契合度不高。对此,本文提出采用“机动车事故责任+产品责任”的共力模式,并依据无人驾驶汽车的自动化等级在现有民事责任规则的基础上微调个别要件,以解决其发生交通事故后民事责任分配的难题;最后,无人驾驶汽车背后技术的复杂性致使交通事故事实认定困难。对此,本文提出引入“黑匣子”技术作为归责事实依据,以便合理界定各方责任。除此之外,为了鼓励技术革新和充分救济受害人的损失,本文提出构建三层保险架构用于分散责任主体的风险,并建立无人驾驶汽车社会赔偿基金用于填补责任救济未覆盖之处,希冀能够尽可能全面、合理地解决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民事责任规制难题。

陈志伟[3](2020)在《我国专属经济区船舶污染应急合作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认识到海洋利益对国家的重要性,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这些战略的推行依赖于制度的完善,而2018年1月“桑吉”轮事故暴露出我国管辖海域船舶污染应急能力不足,需要与周边海上邻国进行合作,同时专属经济区受国内法与国际公约双重规制的特点,加之专属经济区划界纠纷的存在,使得我国应用现有合作法律机制无法完全应对该区域的污染应急合作,因此,为维护我国的海洋利益,本文针对我国专属经济区的船舶污染应急合作机制进行了研究。除引言、结论外,本文共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船舶污染应急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分析船舶污染应急合作的国际法基础,同时明确我国作为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所享有的立法权和执行权。第二部分首先针对我国现有的可适用于专属经济区的国际和国内合作机制进行分析.明确了缺乏国际公约与国内法之间的衔接是当前我国应急合作相关法律存在的最大问题,随后针对性分析争议专属经济区对现有合作机制的执行和合作意愿达成的影响。第三部分通过对比分析国际上船舶污染应急合作的成熟法律机制以及针对争议海域执法进行的双边合作模式,以求对我国合作现状的完善提供借鉴。国际上成熟模式中“北海—东北大西洋分立模式”和“地中海综合—分立模式”,无论是应急合作与海洋环境保护的立法关系还是应急合作机制本身的制度设计都对我国更具参考价值。第四部分针对第二部分中我国专属经济区污染应急合作存在的缺陷,参考第三部分国外成熟机制的借鉴分析,尝试对我国专属经济区的船舶污染应急合作进行完善。首先,在应急合作法律机制完善路径选择上,通过分析我国周边海域闭海、半闭海的特性和区域性合作较双边合作所具有的优势,本文认为专属经济区的应急合作虽具有特殊性,但在合作机制的完善路径上,将其回归到整体的区域海洋功能性合作,既符合《OPRC1990》对于海域功能性合作的立法选择,又符合我国海域闭海、半闭海的特点。其次,针对现有区域性合作缺乏有约束力的公约的问题,对区域性公约所应具有的相应制度进行讨论。并针对争议区域作出淡化管辖冲突、强调共同责任的特殊安排。最后,针对我国国内立法所暴露的缺陷以及区域性公约缔结后的执行问题,对我国现行船舶污染应急处置国内法的修改和日后双边协议的达成提出建议。

缪妩霞[4](2018)在《江西省工业企业节能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对于各个国家、各个地区而言,都是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非常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战略储备。为进一步缓解能源压力约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节约能源事业,特别是随着江西省近年来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量居高不下,能源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显,对于工业企业乃至全社会开展节能降耗方式方法和节能技术改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江西省情看,作为能源比较缺乏的省份,能源安全问题必将制约发展的速度和可持续能力,而工业既是能耗的最大领域,也是节能降耗潜力最大的领域,江西工业能耗占全省的70%左右,工业节能降耗水平直接关系到全省节能减排任务完成,关系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建设,关系到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宏伟蓝图。本文以江西省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归纳借鉴已有的国内外工业节能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江西省能源利用现状、影响工业企业节能的内外因素展开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文章架构主要由以下六部分组成:第一章,从国内能源利用现状和江西省情出发,在阐述能源消耗数量居高不下、能源储量急剧减少以及能源过度消耗对环境和人类生活带来负面影响的基础上,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明确工业的内涵、节能的定义、政府规制等相关概念,对国内外已有的工业节能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为下文分析工业企业节能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通过对江西能源生产状况、消费状况和利用效率等数据整理分析,总结归纳江西省工业企业能源供需状况和能源效率突出问题,集中表现在能源资源缺乏,能源利用效率偏低、供需关系紧张等。第四章,对工业企业的节能影响因素展开深入研究,剖析其主要内外部影响因素,外因涵盖了政府规制、能源价格、节能措施公共物品属性、市场环境,内因涵盖了企业规模、节能认知、节能人才、节能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水平。第五章,结合江西区域特点,就江西工业企业如何推进节能降耗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大致分为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就企业能够主导的措施而言,管理层面有提高节能降耗意识、完善能源管理制度、提升能源信息化管理水平、谋求产业绿色转型。技术层面主要有淘汰高耗能设备、改进生产工艺、开展节能技改、提高余热利用率。第六章,根据以上的实证事例和理论分析进行总结归纳,并指出文中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合理展望和预估工业企业节能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前景,表达了对江西工业领域节能降耗成果助推经济发展的热切期望,憧憬了江西工业实现绿色发展的美好愿景。

李晓芸[5](2018)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与国家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与《政府工作报告》的文本分析》文中提出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永久性的话题。米格代尔认为,国家是社会中的国家,是一个权力角逐的场域,它和社会在争夺社会控制权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知识分子作为一支极其重要的社会力量,理应与国家也形成一种复杂互动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形式不断变化,知识分子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又会呈现出怎样的特征?为探究竟,笔者利用NVivoll软件对《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的期刊目录和《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做词频检索,从“主体、价值、行为、领域”四个维度和“有无、多少、先后”三个标准对两种文本资料中排名前500的关键词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分析。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着建议者、追随者、倡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即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与国家之间是一种复杂互动的合作博弈关系。此外,在词频对比分析中,我们还发现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在不同的议题中会存在不同的角色偏重:在“主体”和“价值”议题上偏向建议者角色;在“行为”议题上倾向倡导者角色;而在“领域”议题上与国家更多的是形成一种合作互动的关系。

李娜娜[6](2017)在《煤电循环经济资源与环境效应及系统仿真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三大主题,燃煤发电与这三大主题紧密相关。鉴于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特点和燃煤发电成本技术优势,决定了未来一段时期内,煤电作为我国电源主体的地位难以改变。因此,如何处理好上述三大主题的关系,煤电产业向循环经济转型成为必然趋势。循环经济作为燃煤发电行业实现清洁高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能引导燃煤发电企业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投入量,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减少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放量,具有明显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效应。然而,在我国当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煤电循环经济带来的资源环境效应尚未得到科学界定与计量,不能发挥循环经济综合效益对企业生产模式改进和经营管理决策的调节作用,而且相关产业市场机制限制了循环经济产品生产规模和产量的扩大。这直接导致煤电循环经济产业链出现“只循环不经济”的问题,企业节能减排与废弃物再利用工程更多地仅仅体现在“示范”意义上,不利于我国煤电循环经济事业的发展,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要求。鉴于此,本文以煤电循环经济企业为分析对象,针对产业链“只循环不经济”的现实问题,利用代际公平、环境外部性、系统动力学和协同学等理论,研究了煤电循环经济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效应的内涵与计量、煤电循环经济复杂系统演化机理、煤电循环经济系统优化发展路径和运营状态预警等问题,提出了应用于煤电循环经济行业的资源环境效应计量及其复杂系统仿真优化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并对某煤电循环经济示范项目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研究了煤电循环经济资源与环境效应内涵及其系统复杂特性。从能源战略地位、政策支持和可持续发展三个角度,论述了我国煤电循环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梳理了煤电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结合煤电循环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从资源代际成本节约的角度阐述了煤电循环经济资源效应的基本内涵,从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再利用等方面分析了煤电循环经济环境效应的基本内涵;论述了煤电循环经济系统开放性、动态性、多层次性和非线性性等复杂特性。第二,研究了资源代际公平判别、代际成本测算和煤电循环经济资源效应的计量。根据煤电循环经济资源效应的基本内涵,建立了基于可持续发展公平—效率的资源代际公平判别和基于代际公平判别的使用者成本计量模型,提出了煤电循环经济资源效应的计量分析框架,弥补了传统代际公平判别和代际成本计量方法在代内公平和资源使用效率方面描述的不足;测算了2001-2014年以来我国煤炭、水资源的代际公平度和代际成本,在此基础上计量分析了煤电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清洁生产和海水淡化产业链的资源效应,结果表明:清洁生产的度电煤炭资源效应为0.0017元/千瓦时,海水淡化产业链的煤炭资源效应为0.175元/吨,淡化水的水资源效应为0.135元/吨。第三,研究了大气环境改善支付意愿和煤电循环经济环境效应的计量。根据煤电循环经济环境效应的基本内涵,结合煤电循环经济环境效应的外部性特征和不完备市场条件的特点,提出了基于选择实验模型的煤电循环经济环境效应计量模型,弥补了我国煤电循环经济环境保护效应计量相关研究的缺失。设计了大气环境改善支付意愿调查问卷,基于多项logit模型分析了大气环境改善的支付意愿,得到居民对重度污染天气数减少、PM2.5下降以及酸雨天数减少的边际支付意愿和总支付意愿,分别为1.4001.708元/月、0.9010.923元/月、0.6280.736元/月和2.9293.367元/月;结合燃煤发电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的分析结果,测算了满足超低排放标准的煤电循环经济企业度电环境效应为0.0146元/千瓦时。第四,在复杂系统因果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了煤电循环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了煤电循环经济复杂系统内部的演化机理。明确了煤电循环经济系统动力学建模目的、系统边界和关键影响因素;结合煤电循环经济系统功能价值分析,将煤电循环经济企业划分为电力经济、资源再利用和环境发展三个子系统;基于系统内部及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设计了煤电循环经济系统内部因果关系回路;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煤电循环经济复杂系统动力学模型;确定了系统内各变量间的方程式关系及关键变量的参数取值。第五,针对煤电循环经济产业链“只循环不经济”等现实问题,分析了计及资源与环境效应对煤电循环经济系统运营的影响,利用前述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多情景仿真探究了煤电循环经济系统生产运营的优化发展路径。利用历史数据对模型参数赋值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通过仿真模拟识别出初始情景下煤电循环经济示范工程的海水淡化和固体废弃物利用产业链存在“只循环不经济”等现实问题;设置了计及资源与环境效应、改变企业生产规模以及综合调控方案三种发展情景,研究了解决当前煤电循环经济系统生产运营问题的优化发展路径;构建了基于万元产值能源消耗序参量的煤电循环经济系统运营状态预警模型,实现了系统运营状态的识别预警;结果表明:2017-2020年煤电循环经济示范工程运营处于“低效率”状态;若解决循环经济产业链“只循环不经济”的问题,应通过上网电价、淡化水价和建材价格补贴等方式对煤电循环经济系统资源与环境效应进行补偿,并建立健全水务和建材产品市场机制,提高循环经济产品的销售配额,改善循环经济产业链生产规模较小导致的经营亏损问题。本文提出的煤电循环经济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内涵、计量和系统仿真优化研究体系,拓展了循环经济系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为今后循环经济综合效益计量分析及其复杂系统运营机理相关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同时,相关研究成果也为政府部门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体制和产业政策、企业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这对促进燃煤发电行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雷琳[7](2016)在《关中渭北地区乡村民居绿色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关中地区黄土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乡村民居顺应自然气候。伴随社会文化和技术经济发展的同时,关中渭北地区乡村民居的布局形式、材料利用、及生态策略等逐渐失去了土壤环境,出现滥用土地、建筑质量差、缺乏设计、不方便和不舒适、农房实际使用年限短、翻建更新频繁、能耗大和能效低、浪费能源资源、破坏环境等问题。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创造宜人的居住空间,保护生态环境,就成为关中渭北地区乡村民居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根据已有研究成果,以及关中渭北地区背景知识,确定研究框架和体系。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不同,选取关中渭北地区合阳县灵泉村、牛庄村和刘彦村作为具体的调研、测绘和研究对象。了解当地村民生活、生产,居住环境和绿色建筑现状,统计分析现有民居在绿色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归纳总结出以下五个主要问题:土地利用不合理、室内环境质量不佳、水资源利用不足、材料资源浪费、能源利用效率低。其次,分别从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利用DeST软件模拟关中渭北地区典型民居热工环境,分析土地利用和室外环境、室内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归纳影响其绿色化发展中的症结所在。以现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指导,整合相关条文要求,调整原有乡村民居设计策略,在尽可能忽略城乡发展差异影响的前提下,提出适宜关中渭北地区乡村民居绿色建筑的设计策略,最大程度满足该地区居民需求。最后,以关中渭北地区乡村民居空间现状为基础,结合居民生活生产具体要求和适宜的绿色建筑设计要点,以最大限度完善乡村居民各项需求、平衡乡村民居需求与绿色建筑设计为目的,有针对性的从土地利用与室外环境、室内环境和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乡村民居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土地分区与室外环境营造、室内自然采光优化与通风强化、资源分配与回收再利用。结合具体更新策略,以渭南市合阳县灵泉村民居为例进行实践分析,利用DeST软件模拟其相关指标绿色化性能,论证结论明确空间形态更新方向。本文从关中渭北地区乡村民居空间形态的现状入手,总结了空间形态在土地利用和室外环境、室内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三方面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提出了关中渭北地区乡村民居绿色建筑设计的策略,期望对丰富和完善乡村民居研究理论和推进乡村民居建筑的绿色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叶青[8](2016)在《绿色建筑GPR-CN综合性能评价标准与方法—中荷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整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城市对能源、资源日益扩大的需求带来了一系列“城市病”。随着人们对城市问题的深入反思,“可持续”、“绿色”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建筑作为构成城市的基本“细胞”,在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构建绿色生态街区、深化绿色城市等层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的内源性及建筑评价的外源性进行深入探究,并按照问题探源——分析提炼——方法引入——研究解决——实例论证的逻辑方式,期以将二者结合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问题探源,首先在分析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等各类相关定义的基础上,抽象出本研究对绿色建筑的概念界定、内涵和基本特征总结,并通过对已经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签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现有绿色建筑以及绿色建筑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步研究整合提升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共性研究和特性研究(分析提炼)。以国外典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英国BREEAM、美国LEED、SBTool、日本CASBEE、荷兰GPR Gebouw以及新老版本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研究对象,叙述各指标体系的构建框架、数学模型、指标选项、指标基准、权重系统、评价方法等,提炼出典型评价体系共有的准则层指标以及子准则层指标,同时得出不同评价体系的特点和不足,并分析各评价体系在中国的适应性,为绿色建筑性能评价工具GPR-CN的建立提供案例基础。第三部分为评价模型构建研究,在全面系统地梳理影响建筑生存和发展各类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和相关性提炼,将荷兰GPR评价体系中部分先进理论方法引入建筑评价,并结合中国具体实际,立足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及综合性,融合具体指标项的全面性及代表性,搭建绿色建筑评价数学模型,创建了适合于中国的绿色建筑性能评价工具GPR-CN版,为绿色建筑评价构建科学操作平台。第四部分为实例引证,深入阐述绿色建筑性能评价工具GPR-CN的应用方法,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内的建设项目为例对评价工具进行实践检验。即利用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方法,将评价体系应用到具体的绿色建筑案例评价中,收集基础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论证GPR-CN评价工具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并为进一步优化GPR-CN评价体系提供反馈信息。

樊文静[9](2013)在《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悖论及其形成机理 ——基于需求视角的研究》文中提出针对国内学界对经济服务化“中国悖论”认识上的偏误和对其成因的解释以外生因素为主的状况,本文通过借鉴Eichengreen and Gupta (2009)对世界各国服务业比重变化规律的测度方法,用中国1952-2010年的地区面板数据对我国服务业比重变化的长期规律和阶段性特征进行测度,并对“中国服务业发展悖论”进行了新的解读。在将“中国服务业发展悖论”正式解读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悖论”的基础上,借鉴Markusen(1989). Francois(1990a). Marrewijk(1997) Huang (2011)等人·的理论模型,分别从规模报酬递增和专业化报酬递增两个角度构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的分析框架,并从产业互动中解析出了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的需求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结合理论模型得出的结论和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我们分别从宏观(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和微观(企业异质性)两个层面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落后的各种需求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悖论做出了合理解释。研究的基本结论为:(1)从宏观国家层面考察,我国服务业产出比重的变化确实有悖于世界经济整体服务化的趋势;但在地区层面上,我国服务业比重与人均GDP的关系基本符合“服务业比重随经济发展不断上升”的普遍规律;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的第一波发展阶段,只有少数地区进入了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主导的第二波。上述结论表明,所谓的“中国服务业发展悖论”实质上是“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悖论”,即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停滞甚至呈下降趋势,这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中间需求型服务拉动为主的服务业增长规律相悖。(2)基于规模报酬递增和专业化报酬递增两个角度构建的产业互动模型发现,产业互动中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因素包括制造业生产中的服务投入份额、制造业企业规模、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国民收入水平、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的工资差异等。其中,制造业生产中的服务投入份额是最直接和关键的影响因素,不同规模的制造业企业因组织结构和经营目标的差异而选择不同比例的中间服务投入,国民收入水平则通过影响消费者多样性偏好、制造业生产方式变化等影响各产业对生产性服务的中间需求。对中国来讲,产业互动中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内生需求因素主要在于以低端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结构和以所有制差异为代表的企业异质性三个方面,因此,结合理论模型结论和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产业结构、贸易结构、企业异质性三个视角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悖论的成因进行实证检验。(3)不同产业的中间服务投入份额存在较大差异,国民经济整体所产生的服务中间需求是影响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的本质因素。产业结构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业发展落后和制造业企业传统的组织结构阻碍了其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而我国服务业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远远大于制造业,服务业的“自我增强”效应确实存在;企业的产权结构、经营目标以及是否进行规模扩张的动机影响了企业规模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代工生产和加工贸易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使得国内生产性服务业因缺乏有效市场需求而发展滞后;另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也同样具有明显的“收入效应”。(4)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对外贸易结构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间接效应方面,即通过进口大量资本密集型设备间接地阻碍了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一般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都因扩大了最终产品市场范围而正向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工贸易出口虽然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的发展水平,却阻碍了流通服务业的发展;与中西部地区相比,我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结构对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较为显着。(5)中国工业企业规模与其生产性服务投入、服务外部化都呈倒“U”型关系,但目前二者的关系都处于正相关阶段;与私营、外资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生产性服务投入水平更高,但服务外部化水平偏低;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其高端生产性服务投入呈反比,这可能主要是国有企业服务投入较高而劳动生产率较低造成的;另外,企业成立年限和地区市场化水平也对企业的生产性服务投入和服务外部化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从充分认识生产性服务业在构建服务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良性互动和服务业的“自我增强机制”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改善贸易结构和合理引导外商投资、进一步改变企业组织结构和完善服务外部化的市场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王国平[10](2010)在《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农村环境的劣化与保护事关中国广大农民的生活生存质量,事关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把农村环境保护纳入国家环境保护总体战略统筹加以推进。但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以面源污染为主,污染主体分散零落。按现行的传统政府环境管理模式和机制实施起来既不现实也不经济。本研究提出,实施调动中国农村社区环境保护机制,让农村环境保护成为亿万农民群众的共同行动和全社会的事业。本研究从中国农村环境劣化的史脉入手,梳理中国古代与近代农业生态环境劣化与现当代中国农村工业化农村环境劣化史脉,以气候的冷暖变迁、植被创伤沙漠化、肆泛开垦、人口遽增使土地承载超负、过度灌溉使土地盐化、无休的征战杀戮、科技的双刃剑研究视阈,探索了中国农村环境劣化问题的成因。以传统政府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管理制度体系,理析了传统政府环境保护模式和机制与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不兼容性。在借鉴美国农村社区环境运动与环境科技、欧盟共同体公众参与环保权与社团战略、日本公众参与与社区农民的创造力这些先进发达国家农村环境保护机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的选择与培育立论。并对中国农村社区现代生态文明人的培育、中国农村社区发展替代农业公序良俗的培育、中国农村社区环境保护委员会的培育、中国农村社区环境保护志愿者的培育、中国农村先富人群社区环保贡献力的培育、中国农村妇女对社区环保特殊作用的培育、中国农村社区新生代环境保护意识的培育等七个子系统作了论证。还站在国家责任层面,探索设计了国家调动农村社区农民广泛参与环保的战略与政略、国家助力环保社团的建立与运行、国家财政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援与补偿、国家对农村社区三位一体生态调理创新系统的协调、国家对农村生态文化倡导的责任;站在法律责任层面,阐述了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组织管理权的授予与法理依据、我国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理论思考、我国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组织的法律权利与司法制度思考。嗣后,本研究构建了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在明确评价指标基础上构建相关数学模型对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度法、网络分析法及三维动态模型,并结合实际农村社区环境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精确分析,对不同区域的社区管理效能进行分析评价,形成对不同农村区域机制有效性的判断数据等,为改进社区机制效果提供了决策支持。

二、国外节能与环保科学文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节能与环保科学文摘(论文提纲范文)

(2)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民事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无人车交通事故民事责任基本问题概述
    一、无人车概念及分级
    二、无人车交通事故民事责任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三、无人车的法律地位学说
        (一)无人车民事主体说
        (二)无人车民事客体说
        (三)无人车法律地位学说评析
第二章 无人车对现行民事责任规则的挑战
    一、无人车对现行民事责任承担模式的挑战
        (一)适用传统机动车事故责任模式
        (二)适用产品责任模式
        (三)类比其他责任模式
        (四)小结
    二、无人车对现行机动车事故责任规则的挑战
        (一)无人车交通事故主体认定难
        (二)无人车交通事故过错判定难
        (三)无人车交通事故归责原则适用难
        (四)无人车交通事故因果关系认定难
    三、无人车对现行产品责任规则的挑战
        (一)无人车自主性致使产品缺陷认定难
        (二)无人车技术黑箱致使产品责任证明难
第三章 域外无人车交通事故民事责任规制比较法考察
    一、美国无人车交通事故民事责任规制考察
    二、德国无人车交通事故民事责任规制考察
    三、日本无人车交通事故民事责任规制考察
    四、域外无人车交通事故民事责任规制对中国的启示
第四章 完善无人车交通事故民事责任规制的建议
    一、明确无人车交通事故民事责任承担模式
    二、明确无人车交通事故民事责任归责原则
        (一)无人车交通事故机动车事故责任归责原则
        (二)无人车交通事故产品责归责原则
    三、完善无人车交通事故民事责任构成要件
        (一)无人车交通事故机动车事故责任构成要件
        (二)无人车交通事故产品责任构成要件
    四、建立无人车交通事故民事责任配套机制
        (一)引入“黑匣子”技术作为归责事实依据
        (二)构建无人车三层保险架构
        (三)建立无人车社会赔偿基金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3)我国专属经济区船舶污染应急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专属经济区船舶污染应急合作概述
    第一节 船舶污染应急合作的必要性
        一、防止船舶污染对海洋环境整体利益的危害
        二、弥补单一国家应急处置力量的局限性
    第二节 船舶污染应急合作的发展历程
        一、船舶污染应急合作的开端(1967年“托利·堪庸”号事故)
        二、区.或化应急合作的快速发展(1974-1989)
        三、全球性合作法律框架的形成(1990-至今)
    第三节 船舶污染应急合作的国际法基础
        一、《1969年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故公约》中的合作内涵
        二、《海洋法公约》中海洋环境保护合作的国家义务
        三、《OPRC1990》对应急合作的专门规制
    第四节 沿海国的专属经济区船舶污染管辖权
        一、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受限制的一般立法权
        二、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的执行权
第二章 我国专属经济区船舶污染应急合作的缺陷
    第一节 船舢污染应急合作法律的体系缺陷
        一、船舶污染应急合作的国内法效力等级低
        二、船舶污染应急合作区域性公约缺失
        三、双边协议对应急处置事项针对性不足
    第二节 船舶污染应急合作机制的执行困境
        一、公约下的全球性合作机制原则化
        二、区域性应急合作机制执行成本较高
        三、国内法律对应急合作规制的简单化
    第三节 争议专属经济区对船舶污染应急合作的特殊影响
        一、争义专属经济区内对公约适用的影响
        二、争议专属经济区对应急合作意愿的影响
        三、争议专属经济区对具体合作事项的影响
第三章 国际上双边或区域性合作机制的实践及借鉴
    第一节 印度尼西亚与澳大利亚合作区模式
        一、印澳合作区的形成
        二、印澳合作区的法律机制
        三、印澳合作区的可借鉴性分析
    第二节 地中海综合—分立模式
        一、地中海合作模式的形成
        二、地中海合作模式的法律机制
        三、地中海合作模式的可借鉴性分析
    第三节 北海—东北大西洋分立模式
        一、北海—东北大西洋模式的形成
        二、北海—东北大西洋模式的法律机制
        三、北海—东北大西洋模式的可借鉴性分析
第四章 我国专属经济区船舶污染应急合作机制的完善
    第一节 以区域化合作为主的完善路径的合理性
        一、符合半闭海制度的合作需求
        二、缔约成本与实施效果的优势
        三、争议专属经济区应急合作的有效解决
    第二节 区域化合作完善路径的具体建议
        一、区域化应急处置合作的法律模式选择
        二、区域化应急合作公约内容的完善建议
        三、区域性公约下对争议海域的特殊安排
    第三节 我国对区域化应急合作机制的立法衔接
        一、完善应急处置合作的相关国内法
        二、推动区域性公约下争议专属经济区的双边合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江西省工业企业节能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工业节能相关概念
        2.1.1 工业企业的内涵
        2.1.2 节能的定义
    2.2 政府规制
    2.3 企业行为理论
    2.4 国内外节能研究现状
        2.4.1 国外节能研究现状
        2.4.2 国内节能研究现状
第3章 江西省工业企业节能形势分析
    3.1 能源产供能力分析
    3.2 能源消费状况分析
    3.3 能源利用效率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江西工业企业节能影响因素分析
    4.1 外部影响因素
        4.1.1 政府规制
        4.1.2 能源价格
        4.1.3 节能措施的公共物品属性
        4.1.4 市场环境
    4.2 内部影响因素
        4.2.1 企业规模
        4.2.2 节能认知
        4.2.3 节能人才
        4.2.4 节能技术
        4.2.5 信息化管理水平
第5章 江西工业企业节能降耗的对策建议
    5.1 管理层面
        5.1.1 提高节能降耗意识
        5.1.2 完善能源管理制度
        5.1.3 推进能源信息化管理
        5.1.4 谋求产业绿色转型
    5.2 技术层面
        5.2.1 淘汰高耗能设备
        5.2.2 改良生产工艺
        5.2.3 开展节能技改
        5.2.4 提高余热利用率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与国家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与《政府工作报告》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 相关文献综述
    (三) 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一、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一) 知识分子的概念与功能
    (二) 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理论以及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功能角色
    (三) 分类控制理论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议题中的角色偏重
二、资料收集与研究设计
    (一) 文本资料选择的依据
    (二)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词频对比维度的说明
三、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与国家关注点的比较分析
    (一)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与国家关注点“有和无”的对比
    (二)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与国家关注点“多与少”的对比
    (三)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与国家关注点“先与后”的对比
四、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多重角色分析
    (一)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建议者角色分析
    (二)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追随者角色分析
    (三)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倡导者角色分析
    (四)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合作者角色分析
    (五)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在不同议题中的角色偏重
结束语
    (一) 文章总结
    (二)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6)煤电循环经济资源与环境效应及系统仿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循环经济及煤电循环经济相关研究
        1.2.2 代际公平相关研究
        1.2.3 环境外部性评估研究
        1.2.4 系统动力学分析资源型生产系统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循环经济理论
        2.1.1 循环经济的起源
        2.1.2 循环经济的内涵
        2.1.3 循环经济的原则
    2.2 代际公平理论
        2.2.1 代际公平的起源
        2.2.2 代际公平的内涵
        2.2.3 从可持续发展看代际公平
    2.3 环境外部性理论
        2.3.1 环境外部性定义
        2.3.2 福利经济学理论
        2.3.3 选择模型理论基础
    2.4 系统动力学理论
        2.4.1 系统动力学概述
        2.4.2 系统动力学基本概念
        2.4.3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2.5 协同学与突变理论
        2.5.1 协同学理论
        2.5.2 突变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煤电循环经济资源环境效应及系统特征分析
    3.1 煤电循环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与模式分析
        3.1.1 煤电循环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3.1.2 煤电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3.2 煤电循环经济资源与环境效应内涵分析
        3.2.1 煤电循环经济企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3.2.2 煤电循环经济资源效应内涵分析
        3.2.3 煤电循环经济环境效应内涵分析
    3.3 煤电循环经济系统复杂特性分析
        3.3.1 开放性
        3.3.2 动态性
        3.3.3 多层次性
        3.3.4 非线性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代际成本的煤电循环经济资源效应计量研究
    4.1 基于公平-效率视角的资源代际公平判别分析
        4.1.1 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公平与效率
        4.1.2 基于公平-效率视角的资源代际公平判别模型
        4.1.3 中国煤炭资源代际公平判别分析
        4.1.4 中国水资源代际公平判别分析
    4.2 计及代际公平的使用者成本法资源代际成本计量分析
        4.2.1 计及代际公平的使用者成本法基本原理
        4.2.2 中国煤炭资源代际成本计量分析
        4.2.3 中国水资源代际成本计量分析
    4.3 基于代际成本的煤电循环经济资源效应计量分析
        4.3.1“电水盐材”煤电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概况
        4.3.2 煤电循环经济煤炭资源效应计量分析
        4.3.3 煤电循环经济水资源效应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选择实验模型的煤电循环经济环境效应计量研究
    5.1 大气环境改善支付意愿评估选择实验模型设计
        5.1.1 调查问卷设计与发放
        5.1.2 MNL选择模型的构建
    5.2 大气环境改善支付意愿评估分析
        5.2.1 样本基本特征分析
        5.2.2 MNL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5.2.3 大气环境改善支付意愿计算结果
    5.3 基于大气环境改善支付意愿的煤电循环经济环境效应计量分析
        5.3.1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计量模型
        5.3.2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情景分析
        5.3.3 煤电循环经济大气污染物环境效应计量分析
        5.3.4 煤电循环经济固体废弃物再利用环境效应计量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煤电循环经济复杂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6.1 循环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总体结构
        6.1.1 煤电循环经济系统动力学建模目的
        6.1.2 煤电循环经济系统动力模型边界设定
    6.2 电力经济子系统模型构建
        6.2.1 电力经济子系统的因果回路
        6.2.2 电力经济子系统的变量与流图
        6.2.3 电力经济子系统的方程式
    6.3 资源再利用子系统模型构建
        6.3.1 资源再利用子系统的因果回路
        6.3.2 资源再利用子系统的变量与流图
        6.3.3 资源再利用子系统的方程式
    6.4 环境发展子系统模型构建
        6.4.1 环境发展子系统的因果回路
        6.4.2 环境发展子系统的变量与流图
        6.4.3 环境发展子系统的方程式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计及资源与环境效应的煤电循环经济系统仿真及优化研究
    7.1 煤电循环经济系统仿真与分析
        7.1.1 模型参数设定与有效性检验
        7.1.2 系统仿真分析
    7.2 煤电循环经济系统多情景仿真优化分析
        7.2.1 循环经济资源与环境效应仿真分析
        7.2.2 循环经济生产规模仿真分析
        7.2.3 综合调控仿真分析
        7.2.4 三种发展情景比较分析
    7.3 煤电循环经济系统运营状态预警分析
        7.3.1 煤电循环经济系统运营状态及识别流程
        7.3.2 煤电循环经济序参量的选取
        7.3.3 煤电循环经济系统运营状态预警分析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7)关中渭北地区乡村民居绿色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题提出
        1.1.2 对象确定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现状
        1.2.2 国外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关中渭北地区乡村民居绿色设计背景
    2.1 关中渭北地区环境介绍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历史文化概况
    2.2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
        2.2.1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背景
        2.2.2 国内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2.3 乡村民居绿色设计的结构体系
        2.3.1 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
        2.3.2 乡村民居绿色建筑设计的三维结构体系
    2.4 关中渭北地区乡村民居现状调研
        2.4.1 前期设计
        2.4.2 对象特征
        2.4.3 统计分析
        2.4.4 结论归纳
    2.5 小结
3 关中渭北地区乡村民居土地利用
    3.1 关中渭北地区土地利用概要
        3.1.1 关中渭北地区土地利用特点
        3.1.2 关中渭北地区土地利用分类
        3.1.3 关中渭北地区土地利用方向
    3.2 关中渭北地区土地利用绿色设计体系
        3.2.1 土地利用设计基本思想
        3.2.2 土地利用设计原则
        3.2.3 土地利用设计体系建立
    3.3 关中渭北地区土地利用绿色设计策略
        3.3.1 关中渭北地区村庄建设用地
        3.3.2 关中渭北地区非村庄建设用地
        3.3.3 关中渭北地区非建设用地
    3.4 小结
4 关中渭北地区乡村民居室内环境质量
    4.1 关中渭北地区室内环境质量现状
        4.1.1 关中渭北地区气象参数
        4.1.2 关中渭北地区室内热环境
        4.1.3 关中渭北地区室内空气质量品质
        4.1.4 关中渭北地区室内光环境
    4.2 关中渭北地区室内环境绿色设计体系
        4.2.1 室内环境设计基本思想
        4.2.2 室内环境设计原则
        4.2.3 室内环境设计体系建立
    4.3 关中渭北地区室内环境质量绿色设计策略
        4.3.1 关中渭北地区室内热环境设计
        4.3.2 关中渭北地区室内光环境设计
        4.3.3 关中渭北地区室内空气质量设计
    4.4 小结
5 关中渭北地区乡村民居资源利用
    5.1 关中渭北地区资源利用背景
        5.1.1 关中渭北地区水资源概述
        5.1.2 关中渭北地区材料资源概述
        5.1.3 关中渭北地区能源概述
    5.2 关中渭北地区资源利用绿色设计体系
        5.2.1 资源利用设计基本思想
        5.2.2 资源利用设计原则
        5.2.3 资源利用设计体系建立
    5.3 关中渭北地区资源利用绿色设计策略
        5.3.1 水资源再利用
        5.3.2 材料规范化
        5.3.3 能源合理分配
    5.4 小结
6 合阳县灵泉村民居绿色建筑设计
    6.1 灵泉村民居现状
        6.1.1 背景知识
        6.1.2 环境现状
        6.1.3 存在问题
    6.2 灵泉村民居绿色建筑设计体系
        6.2.1 基本思想
        6.2.2 设计原则
        6.2.3 绿色设计体系建立
    6.3 灵泉村民居绿色建筑设计模式探索
        6.3.1 方案一 多代人合居式
        6.3.2 方案二 独代人分居式
        6.3.3 软件模拟相关能耗数据对比分析
    6.4 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成果与总结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一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附录二 关中渭北地区农民现实状况间卷调查表
附录三 关中渭北地区乡村民居的现实状况入户访谈表
附录四 关中渭北地区乡村1号民居基本信息及模拟结果
附录五 关中渭北地区乡村2号民居基本信息及模拟结果
附录六 关中渭北地区乡村3号民居基本信息及模拟结果
致谢

(8)绿色建筑GPR-CN综合性能评价标准与方法—中荷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环境持续恶化
        1.1.2 我国城市快速城镇化
        1.1.3 建筑行业问题严重化
        1.1.4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全生命周期LCA评价方法研究
        1.3.2 比较、优化、试建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1.3.3 对荷兰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
        1.3.4 研究现状总结
    1.4 概念界定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外典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
    2.1 英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2.1.1 英国绿色建筑发展背景及评价体系演进过程
        2.1.2 英国绿色建筑BREEAM评价体系研究
        2.1.3 英国BREEAM评价体系特点与不足
    2.2 美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
        2.2.1 美国绿色建筑发展背景及评价体系演进过程
        2.2.2 美国绿色建筑LEED评价体系研究
        2.2.3 美国LEED评价体系特点与不足
    2.3 日本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
        2.3.1 日本绿色建筑产生背景及评价体系演进过程
        2.3.2 日本绿色建筑CASBEE评价体系研究
        2.3.3 日本CASBEE评价体系特点与不足
    2.4 多国SBTool评价体系研究
        2.4.1 多国SBTool评价体系产生背景及演进过程
        2.4.2 多国SBTool评价体系研究
        2.4.3 SBTool评价体系特点与不足
    2.5 相关标准及其他评价体系
    2.6 小结
第三章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
    3.1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概况
        3.1.1 中国绿色建筑相关法规政策
        3.1.2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分析
        3.1.3 中国绿色建筑实施效果研究
    3.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演进
        3.2.1 初步参照期(2001 年-2005 年)
        3.2.2 引入适应期(2006 年-2013 年)
        3.2.3 自主研发期(2014 年至今)
    3.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研究
        3.3.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解析
        3.3.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解析
        3.3.3 新旧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较分析
    3.4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典型评价体系比较研究
        3.4.1 评价体系基本状况比较
        3.4.2 指标分类及各级指标比较
        3.4.3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共性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荷兰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
    4.1 荷兰绿色建筑发展背景及评价体系演进过程
        4.1.1 荷兰绿色建筑产生背景
        4.1.2 荷兰绿色建筑发展历程
        4.1.3 荷兰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概况
    4.2 荷兰GPR Gebouw评价体系研究
        4.2.1 GPR评估工具概述
        4.2.2 可持续城市评价工具
        4.2.3 特殊类型建筑评价工具
        4.2.4 性能维护可持续性评价工具
        4.2.5 其他GPR评价工具
    4.3 GPR Gebouw建筑评价体系研究
        4.3.1 GPR建筑评价体系框架
        4.3.2 GPR建筑评价内容研究
        4.3.3 GPR评价工具权重设置
        4.3.4 GPR建筑评价流程解析
        4.3.5 GPR建筑评价案例分析
    4.4 GPR评价体系与《标准》比较与启示
        4.4.1 GPR评价体系与《标准》比较分析
        4.4.2 GPR评价体系的启示
    4.5 小结
第五章 绿色建筑性能评价工具GPR-CN的构建
    5.1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理想模型特征
        5.1.1 正向引导建筑市场
        5.1.2 建筑性能评价精准
        5.1.3 评价体系适应性强
        5.1.4 评价认证公开透明
    5.2 GPR-CN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
        5.2.1 GPR-CN评价体系技术路线
        5.2.2 GPR-CN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5.2.3 GPR-CN评价体系框架结构
        5.2.4 GPR-CN评价体系指标项选择
        5.2.5 GPR-CN评价体系指标基准
        5.2.6 GPR-CN评价体系权重设置
        5.2.7 GPR-CN评价体系指标测评函数
    5.3 GPR-CN评价体系的构建特点
        5.3.1 环境、社会、经济相融合的评价体系
        5.3.2 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5.3.3 频度统计、理论分析、专家咨询法相结合遴选指标项
        5.3.4 界面清晰、操作便捷、易于推广的线上评价方式
        5.3.5 GPR-CN评价体系的构建总结
    5.4 小结
第六章 绿色建筑性能评价工具GPR-CN的实测研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万拓住宅项目(一期)为例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万拓住宅项目(一期)概况
        6.1.1 中新天津生态城南部综合片区概述
        6.1.2 中新天津生态城南部综合片区建设条件分析
        6.1.3 中新天津生态城南部综合片区居住用地规划
        6.1.4 中新天津生态城万拓住宅项目(一期)概述
    6.2 中新天津生态城万拓住宅项目可持续目标及亮点
        6.2.1 项目分项目标
        6.2.2 技术措施亮点
        6.2.3 节能节水估算
        6.2.4 规划、建筑与景观技术策略
    6.3 中新天津生态城万拓住宅项目(一期)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
        6.3.1 调查人群基本信息
        6.3.2 评价体系相关信息
    6.4 中新天津生态城万拓住宅项目(一期)测评过程及结果分析
        6.4.1 指标项量化赋值与测评
        6.4.2 项目评价结果表达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论文创新点与展望
    7.1 研究创新点
    7.2 后续工作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悖论及其形成机理 ——基于需求视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格
插图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服务业发展阶段理论
        2.1.1 经济服务化理论的研究
        2.1.2 服务业发展的统计规律
        2.1.3 服务业演化发展的成因
    2.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研究
        2.2.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相关研究
        2.2.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机理研究
        2.2.4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效应测度的研究
    2.3 关于中国服务业发展和产业互动的研究
        2.3.1 中国服务业发展悖论的提出和成因的解释
        2.3.2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
    2.4 文献述评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3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悖论的检验
    3.1 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宏观分析
    3.2 基于服务业“两波”发展模式的检验
        3.2.1 服务业的“两波”发展模式理论
        3.2.2 中国地区层面数据的实证检验
    3.3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进一步验证和分析
    3.4 结论与启示
4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因素:产业互动视角的理论分析
    4.1 生产性服务规模报酬递增模型
        4.1.1 基本模型分析
        4.1.2 模型结果讨论
    4.2 制造业专业化报酬递增模型
        4.2.1 基本模型分析
        4.2.2 制造业厂商均衡
        4.2.3 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4.3 产业互动中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因素
5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因素:产业关联视角的实证检验
    5.1 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因素
        5.1.1 需求规模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5.1.2 需求结构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5.2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的需求问题分析
        5.2.1 制造业对中间服务业需求不足
        5.2.2 加工贸易模式阻碍了产业关联
        5.2.3 服务业比重较低影响“自我增强”
    5.3 需求因素的实证检验
        5.3.1 模型与变量选取
        5.3.2 数据来源的说明
        5.3.3 回归结果与分析
    5.4 结论与启示
6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因素:贸易结构视角的实证检验
    6.1 加工贸易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途径分解
        6.1.1 加工贸易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直接影响
        6.1.2 加工贸易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间接影响
    6.2 实证检验
        6.2.1 基本模型的设定
        6.2.2 数据与变量选取
        6.2.3 回归结果与分析
    6.3 结论与启示
7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因素:企业异质性视角的实证检验
    7.1 基于企业异质性的生产性服务需求理论
        7.1.1 企业生产性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7.1.2 企业异质性与其生产性服务需求
    7.2 模型构建和数据选择
        7.2.1 模型和变量说明
        7.2.2 数据来源和处理
    7.3 实证检验
        7.3.1 Probit模型回归结果
        7.3.2 OLS多元回归结果
    7.4 结论与启示
8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在读博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10)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2 国内研究综述
        2.3 文献评述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4 研究的创新
第二章 中国农村环境劣化的史脉与成因
    1 中国农村环境劣化史脉
        1.1 中国古代与近代农业生态环境劣化史脉
        1.2 现当代中国农村工业化与农村环境劣化
    2 中国农村环境劣化成因
        2.1 气候的冷暖变迁造成农业生态环境劣化
        2.2 植被创伤形成沙漠化造成生态环境劣化
        2.3 肆泛开垦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的劣化
        2.4 人口遽增使土地承载超负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劣化
        2.5 过度灌溉使土地盐化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劣化
        2.6 无休的征战杀戮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劣化
        2.7 科技的双刃剑导致农村生态环境劣化
第三章 政府传统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机制
    1 我国政府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体系
        1.1 我国政府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
        1.2 我国政府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
    2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2.1 《宪法》为基础《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法律体系
        2.2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及地方性法规规章
        2.3 环境保护标准及我国签署并批准的国际环境保护条约
    3 我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
        3.1 七十年代的老三项管理制度
        3.2 八十年代后期的环境管理制度
        3.3 九十年代中后期的环境管理制度
    4 我国政府环境保护管理的机制
        4.1 政府环境管理机制的含义
        4.2 我国政府环境管理机制的特点
        4.3 政府环境管理机制的运行模式
第四章 政府传统环境管理机制在农村不兼容分析
    1 政府传统环境管理机制在农村的三个不兼容
        1.1 政府环保部门与污染信息不对称决定其不兼容性
        1.2 政府部门行政的分割性决定其管理的不兼容性
        1.3 政府环境管理行政化决定其操作的不兼容性
    2 地方政府保护主义在农村无法回避的两个矛盾
        2.1 地方政府保护主义与农民环境利益相矛盾
        2.2 地方政府环保成本高企与回报收益相矛盾
    3 政府组织结构和公众参与的排他性与农村环保相悖
        3.1 政府环保机构倒金字塔结构与农村环保繁务相悖
        3.2 政府环保对公众参与决策的排他性与农村实务相悖
第五章 先进发达国家农村环境保护机制的实践
    1 美国农村社区环境运动与环境科技
        1.1 环境正义运动吹响世界农村社区环境运动号角
        1.2 社区公众在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领域具有实质权力
        1.3 农村垃圾处理政策与社区垃圾科技堆肥方法
    2 欧盟共同体公众参与环保权及社团战略
        2.1 欧盟共同体的公众环保意识与乡村社区措施
        2.2 德国的农民合作社与农民环境保护协会
        2.3 英国公众环评权与环保MGO的非法律和法律战略
    3 日本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机制与社区农民的创造力
        3.1 社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机制"四程"渗透全程
        3.2 从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五大立法看公众参与
        3.3 两次新农村建设中的得失与社区农民的创造力
第六章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的选择与培育
    1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选择的比较优势
    2 中国农村社区现代生态文明人的培育
        2.1 人与生态文明人与生态文明经济
        2.2 考量农村社区现代生态文明人的二个视窗
        2.3 从环境公德培育入手培养社区生态文明人
    3 中国农村社区发展替代农业公序良俗的培育
        3.1 农村社区科学的公序良俗利于替代农业的发展
        3.2 农村社区发展替代农业的公序良俗建构
    4 中国农村社区环境保护委员会的培育
        4.1 农村社区环保委员会的组织性质与精英结构
        4.2 农村社区环保委员会的功能作用与职能优势
        4.3 农村社区环保委员会的社政分立原则与初始运行
    5 中国农村社区环境保护志愿者的培育
        5.1 农村社区环保志愿者是高尚精神的承载者和垂范者
        5.2 青年和大学生是农村社区环保志愿队伍的主干力量
        5.3 农村社区志愿者服务的基本原则与长效服务机制
    6 中国农村先富人群在社区环保贡献力的培育
        6.1 中国农村社会经济阶层分析
        6.2 先富人群为社区环境作贡献的伦理价值与功用价值
    7 中国农村妇女对社区环保特殊作用的培育
        7.1 农村妇女的特殊作用由其生理心理及其地位决定
        7.2 农村妇女在社区环保中发挥特殊作用需要知识背景
    8 中国农村社区新生代环境保护意识的培育
        8.1 社区环保教育战略要从幼儿抓起
        8.2 中小学生环保教育是一项不世之略工程
第七章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的国家责任
    1 国家调动农村社区农民共同参与环保的战略与政略
        1.1 共同参与体现了国家依靠和相信广大农民群众
        1.2 共同参与是当今世界各国社会政略与政策之本
    2 国家助力农村环境保护社团的建立与运行
        2.1 国家政力补充的农村环保社团理应得到国家助建
        2.2 农村环保社团对政府环保诟病理应得到国家鼓励
    3 国家财政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援与补偿
        3.1 财政支付农村社区污染防治是公共产品生产的本分
        3.2 财政补偿农村社区生态休耕是国家可持续发展之策
    4 国家对农村社区三位一体生态调理创新系统的协调
        4.1 农村社区三位一体生态调理创新系统需要国家协助
        4.2 农村社区三位一体生态调理创新系统在美国的运动
    5 国家对农村生态文化倡导的责任
        5.1 农村生态文化是国家意识形态取向的重要组成
        5.2 国家生态环境运动亦是倡导一场文化革新运动
第八章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的法律责任
    1 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组织管理权的授予与法理依据
        1.1 我国现有法律忽略了社区农民的环境权
        1.2 农村社区环境权是人权与现代法治的要求
    2 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组织的法律地位与法律保障外鉴
        2.1 俄罗斯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组织有权制定辖区生态法规
        2.2 美国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组织参与政府法规制定
        2.3 日本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组织受理的案件超过国家
    3 我国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理论思考
        3.1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必要性
        3.2 我国现有地方立法中公众参与的制度缺陷
        3.3 完善地方立法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尝试性建议
    4 我国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组织的法律权利思考
        4.1 在宪法上规定农村社区的环境权
        4.2 在基本法上授予农村社区环境权
        4.3 建立对社区环境规章制度的审查制度
    5 设立保护农村社区环境权的司法制度思考
        5.1 需要设立专门的环境派出法庭
        5.2 建立社区环境诉讼制度
第九章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的评价指标系统和评价方法
    1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评价框架
        1.1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2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框架
        1.3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意义
    2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的筛选与处理
        2.1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筛选路径
        2.2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体系层次机构
        2.3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体系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2.3.1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体系的信度检验
        2.3.2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体系的效度检验
        2.3.3 定性指标的定量化处理
        2.4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2.4.1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的AHP处理
        2.4.2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的AHP计算过程
        2.4.3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的AHP计算结果
    3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模型构建
        3.1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影寻踪聚类分析法
        3.2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多层次灰色评价法
        3.3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网络分析法
    4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及实证分析
        4.1 样本及评价方法的选取
        4.2 实证评价分析步骤
        4.3 评价结论及分析
    5 基于MATLAB的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三维动态评价
    6 基于网络分析法的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及实证分析
        6.1 分析原理
        6.2 ANP分析步骤
        6.3 实证分析
第十章 结论
    1 研究结论
    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四、国外节能与环保科学文摘(论文参考文献)

  • [1]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呼和浩特市青城驿站建设问题研究[D]. 张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民事责任研究[D]. 华馨. 兰州大学, 2021(02)
  • [3]我国专属经济区船舶污染应急合作机制研究[D]. 陈志伟.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4]江西省工业企业节能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 缪妩霞. 南昌大学, 2018(12)
  • [5]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与国家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与《政府工作报告》的文本分析[D]. 李晓芸. 厦门大学, 2018(07)
  • [6]煤电循环经济资源与环境效应及系统仿真优化研究[D]. 李娜娜.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12)
  • [7]关中渭北地区乡村民居绿色建筑设计研究[D]. 雷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8]绿色建筑GPR-CN综合性能评价标准与方法—中荷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整合研究[D]. 叶青. 天津大学, 2016(07)
  • [9]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悖论及其形成机理 ——基于需求视角的研究[D]. 樊文静. 浙江大学, 2013(08)
  • [10]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研究[D]. 王国平. 湖南农业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国外节能环保科学文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