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施肥处理对尾叶桉纤维形态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杨会肖,廖焕琴,杨晓慧,徐放,张卫华,潘文[1](2021)在《水肥胁迫对不同尾叶桉无性系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水分和养分胁迫对尾叶桉无性系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方法】以19个尾叶桉无性系为材料,采用2因素(水分、养分)3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水肥胁迫6个月后尾叶桉苗木生长、叶形和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研究。【结果】19个尾叶桉无性系间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ΦPSⅡ、qP、NPQ、ETR和Fv/Fm均有显着差异,说明不同无性系在不同水分和养分处理下具有不同的光能吸收和利用能力。在不同水肥胁迫处理6个月后,尾叶桉无性系苗木的树高、地径、冠幅分别与Fm、Fv/Fm、ΦPSⅡ、ETR呈显着正相关,叶周长、叶面积与Fo呈显着负相关,同种类型性状间的相关系数较大(最高0.99),而不同类型间的相关性虽达到显着水平但相关值较小(最高为0.21)。26个性状可以综合为4个主成分,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3%,表明这些性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根据最短距离和欧式距离聚类法将19个尾叶桉无性系划分为4组。【结论】尾叶桉无性系5(LDUA10)和10(LDUA24)生长表现好且具有较强的光化学特性,可作为优良无性系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唐连德[2](2019)在《不同密度黑荆幼林施肥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黑荆(Acacia mearnsii)生长迅速,材质坚硬且含有栲胶原料,是木材和栲胶两用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本文通过研究3种不同林分密度和3种不同施肥程度交互作用下,黑荆林分结构、胸径、树高、冠幅以及单株和单位面积黑荆的蓄积量、生物量、单宁产量、原花色素产量等指标,并对不同处理方式下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为筛选出最适应黑荆生长和获得经济效益的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林分结构的变化表明:林分密度的减小和施肥量的增加能够使黑荆大规格材率增加。因此,低密度和高施肥处理时,有利于提高黑荆大规格材率,在密度2 m×4 m、施肥1 kg/株(D3W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冠幅在密度2 m×3 m、施肥1 kg/株(D2W3)处理时达到最大值。单株材积由平均树高和胸径共同决定,本研究中平均树高和胸径变化基本一致,在D3W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而林分蓄积量的变化可知在密度2 m×2 m时,增加施肥量更适合林分蓄积量的积累。(2)黑荆各项营养器官的单株生物量、单株单宁产量、单株单宁原花色素产量随着施肥的增加和密度的减小而增加,单株生物量与密度的相关性较大,在密度2 m×4 m、施肥1 kg/株(D3W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黑荆各项营养器官的单位面积生物量、单位面积单宁产量、单位面积单宁原花色素产量随着施肥的增加和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在密度2 m×2 m、施肥1 kg/株(D1W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表明在D1W3处理时,单位面积黑荆的各项指标达到最大化;在D3W3处理时,单株黑荆的各项指标达到最大化。(3)综合比较黑荆在不同密度不同处理下的各种生长指标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在考虑投入成本的情况下,密度2 m×4 m、施肥1 kg/株(D3W3)种植模式是最适宜黑荆生长并产生经济效益的模式。同时,通过调节密度和施肥,可使黑荆生长及蓄积量、单宁产量、原花色素产量达到相同水平,说明可以根据当地林分密度和土壤肥力,对林分进行不同方式的间伐和抚育可达到相同的经济效益,对具体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赵隽宇[3](2019)在《炼山处理对尾叶桉人工林土壤性质及生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桉树(Eucalyptus)是一种速丰树种,在我国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广西的桉树种植面积达到了20万公顷。目前桉树种植普遍采用炼山的经营方式,炼山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等一系列问题,由于树种对养分的选择性吸收更加加剧了土壤养分失衡的问题。免炼山的经营方式由于对土壤结构、生态环境破坏程度较小,被认为是替代传统刀耕火种的一种有效人工林地经营措施。但免炼山经营措施成本较高,初期林木幼苗成活率较低,暂不能完全替代炼山的经营方式。以广西贺州大桂山林场免炼山人工林试验地的尾叶桉幼林作为研究对象,对炼山、免炼山两种经营方式下的人工林地进行为期一年的研究,测定土壤主要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并运用方差分析、数据包络模型、皮尔森相关性分析进行数据分析整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处理在短期内显着影响桉树人工林的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工林地的生态环境。炼山、免炼山处理下的土壤表层(0-20cm)的物理性质具有显着差异性,炼山处理使土壤容重显着降低,土壤通气度显着提高;免炼山处理显着降低了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显着提高。土壤(20-40cm)土层中,炼山处理显着降低了土壤容重、土壤毛管孔隙度,显着提高了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免炼山处理下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土壤通气度显着提升。不同处理下土壤深层土(40-60cm、60-100cm)土层物理性质变化规律不明显。(2)相比对照组,炼山处理初期显着增加了表层(0-20cm、20-40cm)土壤中pH、有机质、全氮、全钾、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锰、有效锌的含量。免炼山处理显着增加了全氮、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的含量。深层(40-60cm)土壤中,炼山、免炼山处理下土壤全氮、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在(60-lOOcm)土层中,不同处理下土壤化学性质变化规律不明显。不同季节下土壤化学性质变化规律:炼山处理初期(春季、夏季)显着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锰、有效铁、有效锌的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含量显着下降。免炼山处理下土壤全磷、全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含量在夏季、秋季含量较高。(3)炼山初期(春季)显着提高了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葡萄糖酶、脱氢酶活性,随着季节变化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免炼山处理初期(春季)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葡萄糖酶、脱氢酶活性相比对照组显着提高,随着夏秋季节变化酶活性持续增加,在冬季酶活性下降。(4)炼山、免炼山处理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养分元素,利用数据包络模型将土壤养分元素与植物生长因子相结合,计算得到三种处理下尾叶桉四季生长量响应系数:春季生长响应系数最高为炼山处理1.17;夏季、秋季、冬季三个季节的生长量响应系数均为免炼山处理最高,分别为0.95、0.97、1.00。通过以上研究结论寻找最为合理的经营方式,并对尾叶桉人工林地的经营方式以及施肥方式做出科学的指导。
许峻模,潘婷,龙佳峰,汤文艳,田诗韵,叶绍明[4](2018)在《施氮及不同根系分隔模式对尾叶桉和降香黄檀幼苗生长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豆科与非豆科树种混交作为一种人工林培育可持续发展模式,在保证木材产量和维持氮素平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研究通过大棚盆栽试验,设计3个施氮水平(0、3、6g·株-1)及3种根系分隔方式(不隔、网隔、膜隔),分析了不同氮素水平及根系分隔模式对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与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植株幼苗生长、叶片生理特性、根系形态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施氮量的增加,尾叶桉与降香黄檀的苗高、地径均呈递增趋势;不同根系分隔模式下,尾叶桉苗高、地径均在不隔模式下生长最好,降香黄檀则在膜隔模式下生长最好。(2)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3、6g·株-1水平下尾叶桉与降香黄檀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着升高,而丙二醛(MDA)含量则呈降低趋势。(3)尾叶桉与降香黄檀根系的总长度、总表面积、总体积、平均直径、根尖数和比根长均随氮素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且各氮素水平间的差异显着;同一氮素水平下,尾叶桉的根系生长总体表现为不隔>网隔>膜隔,而降香黄檀根系生长则表现为膜隔>不隔>网隔,且两树种不同分隔模式间差异显着。(4)尾叶桉与降香黄檀各器官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在6g·株-1施氮水平下生物量最大;各器官生物量分配中,尾叶桉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茎(40.59%)>叶(32.37%)>根(27.04%),降香黄檀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根(47.67%)>茎(40.08%)>叶(12.25%)。研究表明,尾叶桉与降香黄檀混交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根系横向和纵向水平的养分生态位,扩大了根系吸收土壤养分的空间,同时根系互作提高了降香黄檀的固氮能力,对土壤有效氮的产生有较大影响。
朱林生[5](2018)在《不同桉树肥料利用率差异及根系转录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桉树(Eucalypts)是我国重要的速生树种,到2013年我国桉树人工林面积约450万公顷占我国总人工林面积的5.8%,年产木材约占我国木材生产总量的20%,保障了我国木材和生态安全。本文通过比较在相同的土壤和施肥管理条件下1年生的9种桉树(大花序桉、粗皮桉、托里桉、大叶桉、赤桉、巨桉、尾叶桉、窿缘桉、细叶桉)的生物量构成特点、养分累积分配规律、肥料利用率差异和根系形态特征,选取肥料利用率差异最大的2种桉树的根系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转录组信息并且进行拼接组装,比较其在转录组序列水平的差异,在基因表达水平上初探桉树养分利用差异机制,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9种1年生桉树中,赤桉的生物量最大,为每株711.20 g,其次是托里桉、粗皮桉、巨桉、大叶桉、细叶桉、尾叶桉和大花序桉,窿缘桉的生物量最小,为每株69.20 g。在各器官中,干或叶部生物量分配比例较大,皮或枝生物量分配比例较小。赤桉、托里桉、粗皮桉等生物量较大的桉树,其根部(地下部分)生物量分配比例也较大,而生物量最小的大花序桉和窿缘桉,地下部分生物量分配比例较小。(2)9种桉树根、干、皮、叶、枝5种器官中,叶片中氮、磷、钾含量均最高,枝、皮和根次之,树干的最低。5种器官中三种元素含量均表现为氮素和钾素较高,而磷含量较低。9种桉树营养元素累积量和所需氮磷钾元素比例不同,赤桉的营养元素累积量最大,氮、磷、钾累积量比例为12.96:1:11.37,其次是托里桉、巨桉、大叶桉、粗皮桉、细叶桉、尾叶桉,氮磷钾累积量比例分别为10.11:1:8.74、12.05:1:7.74、10.57:1:9.30、11.33:1:8.01、11.33:1:7.80、12.71:1:10.26,大花序桉和窿缘桉营养元素累积量最小,氮、磷、钾累积量比例分别为12.68:1:7.24和11.75:1:8.80。(3)9种桉树氮利用率范围为0.80%7.69%,磷利用率范围为0.11%1.32%,钾利用率范围为0.61%10.38%,赤桉的氮、磷、钾利用率均最高,大花序桉最低。(4)9种桉树根系长度、表面积、体积、连接数量4个指标两两相关性极显着,赤桉这4个指标均大于其它树种,大花序桉和窿缘桉最小;不同树种间平均直径差异不显着,平均直径与表面积和体积正相关性不显着,与长度和连接数量呈负相关;分形维数赤桉最大(1.60),细叶桉的分形维数最小,仅1.32,分形维数与根系体积和连接数量显着正相关。(5)9种桉树中细根(d≤2.0mm)根系长度最大,中根(2.010.0mm)根系表面积最大,粗根(≥10.0mm)体积最大。9种桉树细根根系长度、表面积、体积、N利用率、P利用率、K利用率和总生物量两两之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510.994,根系形态指标与养分吸收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综合来看,1年生赤桉的根系养分吸收能力优于其它8种同龄桉树,其次为粗皮桉、巨桉、细叶桉、大叶桉、托里桉、尾叶桉、大花序桉和窿缘桉。(6)对肥料利用率差异最大的大花序桉和赤桉的根系进行转录组测序,共得到16.41Gb有效数据。2桉树共有9 544对单拷贝同源基因,其中有1 810对Ka/Ks值大于0.5,受到正向选择,这些正向选择基因富集在“代谢过程”、“细胞过程”、“单一有机体过程”、“生物调节”、“结合”、“催化活性”、“细胞”、“细胞部分”等,这些正向选择基因是引起大花序桉和赤桉在耐贫瘠性、盐分胁迫以及对肥料利用率差异的可能原因。正向选择基因中碳酸酐酶CA基因和环核苷酸门控通道CNGCs基因在应对养分和环境胁迫方面特别值得关注。
汤文艳[6](2017)在《不同氮素水平和间隔模式下尾叶桉与降香黄檀的生长及生理特性》文中认为本研究以广林9号尾叶桉(Eucalyptus uropylla)与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模拟试验,采用根系分隔和氮肥水平控制技术对比分析不同氮素水平和间隔模式下的尾叶桉与降香黄檀植株生长、生理、根系形态、生物量累积及光合特性差异,探讨间作体系中氮素竞争与互补机理,为改善桉树人工林养分状态及合理经营模式提供有效支撑;明晰尾叶桉与降香黄檀种间促进作用的根际生态学机制,为尾叶桉混交林营造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具体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氮显着提高了尾叶桉与降香黄檀的地径、株高、叶面积、比叶重及植株各部分的干生物量积累,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尾叶桉与降香黄檀的根生物量分配比例显着提高,尤其是在施6g氮素水平下的促进作用最为显着。各氮肥水平的地径、株高、比叶重及生物量都明显高于未施肥即(对照组NO),其中尾叶桉在不隔模式的6g氮素水平下即(A3处理组)的各生长指标均高于网隔、膜隔模式,而降香黄檀则是在膜隔模式下的6g氮素水平下即(J9处理组)生长效果优于未施肥即(对照组NO)和3g氮素水平,说明施加氮肥对尾叶桉与降香黄檀间作作用下植株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结果表明,间作能够促进植株的根系生长。尾叶桉与降香黄檀的根系总长度、总表面积、总体积、平均直径、根尖数在三种间隔模式下存在一定的差异,尾叶桉其根系形态在三种间隔模式下均表现出:不隔>网隔>膜隔,而降香黄檀呈现出:膜隔>不隔>网隔。总根长在6g氮素水平下显着优于未施肥即(对照组NO)。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尾叶桉与降香黄檀植株的生长、生物量与根系各生长指标的相关系数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3)施氮能够明显促进尾叶桉与降香黄檀植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Cond),降低植株叶片的胞间C02浓度(Ci)。尾叶桉与降香黄檀植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以及气孔导度(Cond)均呈现出N6>N3>N0;而胞间CO2浓度(Ci)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反而呈逐渐降低趋势,尾叶桉与降香黄檀植株叶片的胞间C02浓度(Ci)均呈现出N0>N3>N6,说明氮素对尾叶桉与降香黄檀叶片的胞间C02浓度(Ci)具有固定能力即同化力,从而促进叶片胞间CO2吸收利用。尾叶桉与降香黄檀的生长、生物量与植株叶片中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Cond)呈显着正相关,与胞间C02浓度(Ci)呈显着负相关。(4)氮素能够明显增强尾叶桉与降香黄檀植株的叶片生理代谢功能,尤其是提高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SOD、POD、CAT、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叶片的MDA含量逐渐减小,呈现出:N0>N3>N6,说明氮肥的施加均对尾叶桉与降香黄檀植株叶片MDA含量具明显降低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植株的生理抗性。
张立超[7](2017)在《污泥施用对3种人工林土壤中重金属迁移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污泥农用是目前国际上污泥资源化处置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污泥中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使污泥作为肥料在农地中施用受到很大限制。与污泥农用相比,由于林地具有远离人类食物链的优势,使得林地逐渐成为新型的污泥生态化处置途径。然而,污泥林用可能会对林地土壤带来一定的重金属污染风险,因此,探明污泥施用条件下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特征、环境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对实现污泥合理林用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华南地区3种典型且具有代表性的人工林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木荷(Schima superba)和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林地土壤作为污泥施用对象,通过林地现场试验,在每个林分内选择地势相同的区域设置6个小区,其中随机选择3个小区作为施肥小区,施肥处理中,每个小区施污泥9kg,另3个小区则作为空白对照。污泥施用1a、2a、3a后分别取土样进行分析,研究污泥施用对3种土壤表层中重金属Cu、Zn、Pb、Cd、Ni的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污泥重金属垂直迁移特征、污泥重金属迁移的年际变化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对污泥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未施用污泥相比,污泥施用3a后,3种人工林(尾叶桉、木荷、湿地松林)表层土(010cm)中5种重金属的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重金属Cu和Cd含量有显着增加;木荷林表层土的有机质含量显着高于不施用污泥处理。(2)污泥施用3a后,3种人工林污泥重金属大部分主要富集在010cm土壤中,只有极小部分迁移至4050cm和8090cm土层中。尾叶桉林土壤中污泥重金属Cd的迁移速度相对较大;木荷林土壤中污泥重金属Cd、Ni的迁移速度相对较大;湿地松林土壤中污泥重金属Cd、Cu的迁移速度则相对较大。(3)5种污泥重金属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为影响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迁移的主要因素,且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污泥重金属含量及其迁移的相关性更大一些。(4)污泥施用3a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均有显着增加,但测定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年规定的三级土壤的限制性标准值;基于对污泥施用3a后3种人工林土壤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3种人工林010、4050和8090cm土层的综合指数I均低于综合污染指数0.7,为清洁水平。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大多数污泥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比较小,未对土壤造成污染,所以污泥林地利用是可行的,既可提高土壤肥力,又可消纳大量污泥,是城市污泥资源化处置和利用的重要方向。只要将污泥施用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控制好污泥施用的时间,便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并降低其污染风险。
朱映安[8](2017)在《尾叶桉赤桉正反析因交配杂种F1代遗传变异及生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桉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树种,在华南地区栽培广泛,其中,尾叶桉、巨桉及其杂种无性系因速生性好、干形优美,适应性广泛而栽培面积最大。但是,华南桉树主栽区,尾叶桉、巨桉及其杂种无性系一直面临季风和台风的巨大威胁,严重时保存率不到20%,致使木材产量严重下降,因此,选育桉树抗风性良好的品种已经迫在眉睫。为了选育速生性好、干形优良、材质性状和抗风性优良的品种,利用速生性优良、干形好和适应性广泛的尾叶桉和抗风性和抗病性优良的赤桉进行杂交,建立了尾叶桉与赤桉6×6正反析因交配设计的种间杂种F1代测定林,并进行了早期生长性状的测定。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9年生尾叶桉与赤桉正反析因交配设计的种间杂种F1代测定林为材料,并以相应亲本的自由授粉半同胞子代做对照,从生长、形质、材质性状等方面探讨其产量、品质的遗传变异规律与杂种优势表现;并通过比较不同组合家系的叶片形态、光合色素含量及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差异,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系,尝试从生理学角度揭示尾叶桉与赤桉杂种F1代杂种优势的生理基础。为桉树的杂种优势的预测及利用,亲本选配,杂交子代选择,木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最终为制定杂交育种及良种选育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尾叶桉与赤桉正反交种间杂种F1代的保存率和生长性状均优于对照,说明其在本试验点具有生长的杂种优势或优良的适应性,或两者同时兼备。就生长性状而言,存在显着的正反交效应,正交组合(U×C)均优于相应的反交组合(C×U),说明正交组合杂交子代的杂种优势或适应性,或两者均优于反交组合。生长性状还呈现出很强的“母本效应”,具体表现为母本加性遗传方差(σ2Af)高于父本加性遗传方差(σ2Am),母本遗传变异系数(CVAf)高于父本遗传变异系数(CVAm),母本遗传力(h2f)高于父本遗传力(h2m),单株及家系遗传力(h2)呈现h2m>h2>h2f的趋势。单株遗传力(h2S)为低度遗传控制,而家系遗传力(h2F)在2年生时为强度到中度遗传控制,在8.3年生时为低度遗传控制,说明生长性状的早期选择较晚期选择可靠,而家系选择较单株选择可行。生长性状的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的比值随年龄增大,早期加性效应为主要贡献者,晚期显性效应为主要贡献者。生长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一般呈强度到中等正相关,说明任一生长性状的遗传改良将伴随其他生长性状的改良。(2)尾叶桉与赤桉正反交种间杂种F1代在干形、冠幅及枝下高表现优于对照,与生长性状趋势一致。形质性状均存在正反交效应,正交组合的形质性状优于反交组合,这与生长性状一致。形质性状的父母本效应因交配方向而异,就干形、分枝和冠幅而言,正交组合的母本效应低于父本效应,而反交组合的母本效应却高于父本效应。形质性状的单株遗传力较低,均为低度遗传控制;而家系遗传力为强度到中度遗传控制,说明家系选择和单株选择需同时兼用。单株及家系遗传力在反交组合中呈现h2f>h2>h2m的趋势,在正交组合中呈现h2m>h2>h2f的趋势。形质性状的显性方差和加性方差的比值也因交配方向而异,正交组合中显性方差(σ2D)大于加性方差(σ2A),反交组合中显性方差小于加性方差。干形、分枝、枝下高之间呈显着正相关,而冠幅与干形、分枝之间呈显着负相关;形质性状与生长性状之间呈显着正相关,说明干形、分枝、枝下高间,及其与树高、胸径间具同时改良的可行性。(3)尾叶桉与赤桉正反交种间杂交组合的木材基本密度、纤维宽和纤维长宽比表现优于对照,而纤维长度与对照的差异不显着,这说明尾叶桉与赤桉种间杂交子代的3个材质性状均具有杂种优势。与生长性状不同,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宽度的反交组合优于相应的正交组合,而纤维长度和纤维长宽比的正反交效应不明显。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和纤维长宽比在正交组合中的母本效应均低于父本效应,而在反交组合中母本效应均高于父本效应。正反交组合中材质性状的显性效应一般高于加性效应。单株遗传力的估算值均普遍偏低,为中度遗传到低度遗传控制;而家系遗传力从强度到弱度遗传控制,因性状不同差异很大,说明家系选择与单株选择需同时兼用。就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和纤维长宽比而言,单株及家系遗传力在正交组合中呈现h2m>h2>h2f的趋势,反交组合中呈现h2f>h2>h2m的趋势。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宽度呈显着负相关,与纤维长宽比呈显着正相关;而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和生长性状间呈显着正相关,纤维宽度和生长性状间呈显着负相关。因为纤维宽度为负向选择指标,因而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宽度及纤维长宽比之间,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和生长性状之间均存在同时改良的可能。(4)叶片形态的差异主要由树种引起,而在家系和单株水平差异不大。赤桉亲本子代叶长、叶长宽比和单叶干重显着低于其他三种组合,叶宽显着大于其他三种杂交组合;而且,叶长、叶长宽比、单叶鲜重、单叶干重和比叶质量均呈现出U>C×U、U×C>C的趋势。尾叶桉与赤桉正反交组合的叶宽表现出负向中亲优势,其余6个形态性状则表现出正向中亲优势,叶长和叶片长宽比在反交组合中的杂种优势更为明显,叶面积、单叶鲜重、单叶干重和比叶质量在正交组合中的杂种优势更为明显。叶长与胸径增长量之间,比叶质量和材积增长量之间呈显着正相关,说明这两个性状可以作为生长速率的辅助选择指标。(5)尾叶桉和赤桉的种间杂交子代和自由授粉子代的光合色素含量在群体间、家系间均存在显着差异。尾赤桉正交组合、赤尾桉反交组合和以尾叶桉为母本的半同胞子代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高于以赤桉为母本的半同胞子代。尾叶桉与赤桉正反交杂种F1代的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表现出杂种优势,其中正交组合尤为明显。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之间均呈显着正相关;光合色素含量和叶面积、单叶鲜重、单叶干重之间呈显着负相关。(6)尾叶桉赤桉正反交组合营养元素的相对含量在家系间存在显着差异。72个种间杂交组合氮、磷、钾的总体平均值分别为3.070%、2.948%、5.933%,变异范围分别为3.7362.587%、4.9240.573%、8.3332.391%。正交和反交的两个群体间营养元素含量存在显着差异。正交组合的全氮、全磷含量显着高于反交组合,而全钾含量表现出正交组合高于反交组合的趋势。氮和磷、氮和钾之间,氮和4个光合色素含量之间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氮、磷、钾含量和单叶鲜重、单叶干重、比叶质量之间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
崔志远,刘桂丰,李博,郭海沣,卫星杓,王超[9](2015)在《施肥对白桦材性性状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白桦材性性状的影响,选用了4种不同施肥配方(N肥、K肥、P肥、全营养元素肥料)连续3年处理白桦实生植株,分别测定了其生长性状,木质素、纤维素含量,木材密度,微纤丝角,导管和纤维形态的变化等。结果表明:施加N肥和全营养元素肥料的白桦相对于对照组(不施加肥料)的生长性状变化显着,胸径分别是对照组的1.6和1.9倍,冠幅分别是对照组的1.4和1.5倍,纤维素含量分别增加8.7%、14.3%,木质素含量差别不明显,单位横截面积内导管数量增加,导管弦径变小,纤维长宽显着减小,长宽比没有明显变化;而施加P肥后相对于对照组木材密度增加5%,微纤丝角降低5.4%。因此合理施加N肥可以一定程度提高白桦木材造纸性能,合理施加P肥可有效提高木材的机械强度。
张华林[10](2013)在《尾巨桉苗期指数施肥及其生理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桉树(Eucalyptus)与杨树、松树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速生树种,它是我国南方发展速生丰产林的战略性树种。尾巨桉DH32-29具有轮伐期短、木材产量高、干形通直圆满、自然修枝好、抗逆性强等优点,目前在我国南方大多数省市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苗木需求量也随之不断增多,供不应求。但目前我国桉树组培容器苗在苗期生长阶段一般采用经验式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集中或周期等量地供应,使苗木生长前期养分浓度过高,肥料流失而造成浪费,而后期施肥不足造成苗木体内养分稀释等问题,制约了苗木生长潜力的最大发挥,存在苗木质量差、肥料浪费和污染环境等问题。因此,幼苗生长阶段的营养调控技术已成为快速培育桉树优质壮苗的关键技术之一。但是,桉树人工林面积在盲目扩大的同时,也逐渐出现了一些如土壤退化、林地肥力下降等问题,如何通过施肥保持土壤肥力,并达到优良的林分生长也是桉树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以尾巨桉DH32-29组培苗为材料,从不同施肥方法和施肥量方面对尾巨桉幼苗和出圃苗的生长、生理、光合作用及养分需求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设置每株施N0、50、100、150、200mg的5个氮素水平处理,采用砂培法进行尾巨桉幼苗指数施肥试验,探讨不同氮素供应水平对其幼苗生长、质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旨在揭示尾巨桉幼苗的氮素需求特征,确定其适宜施氮量。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尾巨桉幼苗的苗高、地径、整株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土壤作物分析仪器开发值,SPAD值)与苗木品质指数也随之增大,当施氮量大于100mg株-1后苗木地径、整株生物量和苗木质量指数基本趋于稳定,而苗高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则显着减小;尾巨桉幼苗的苗木质量指数与苗高、地径和整株生物量均存在显着正相关;运用临界浓度法确定出尾巨桉幼苗N、P、K含量的临界值分别为26.6,3.8,16.5g kg-1,最适含量范围分别为26.638.5,3.85.3,16.521.4g kg-1;综合各指标得出尾巨桉幼苗的最适施氮量为100mg株-1;(2)以尾巨桉轻基质组培苗为材料,研究4个施氮量和2种施肥方法对苗木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氮素处理的尾巨桉幼苗的生长指标和叶绿素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P<0.05);指数施氮60mg株-1处理的尾巨桉幼苗的地径、叶面积、叶长、叶宽及各叶绿素含量均为各处理中的最大,且显着大于其它处理;经指数施肥方法处理的尾巨桉轻基质幼苗的根部、茎部和叶片的氮磷含量显着高于经平均施肥方法和对照处理的苗木,平均施肥处理的苗木钾含量则较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对9个尾巨桉施肥处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得出指数施肥方法优于平均施肥方法,施氮浓度使苗木生长和生理表现优劣由大到小循序为:60mg株-1>80mg株-1>40mg株-1>20mg株-1,指数施氮60mg株-1为该试验中的最优处理组合;(3)以尾巨桉出圃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尾巨桉苗期生长、生物量的分配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处理下尾巨桉苗木的生长、不同部位的生物量和光合生理指标差异显着(P<0.05);根据新老叶SPAD值差异的大小,不同施肥方法的苗木稳定性由强到弱为:指数施肥>直线施肥>平均施肥;指数施肥2000mg株-1处理的尾巨桉苗木的地径、叶干重、茎干重、地上部分干重、整株生物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皆为最大,指数施肥处理的苗木拥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因此获得了较多的茎叶生物量;综合各指标得出不同施肥方法对尾巨桉苗期影响的优劣为:指数施肥>直线施肥>平均施肥,经指数施肥方法施氮2000mg株-1的处理组合为该试验中的最佳施肥组合;(4)以尾巨桉出圃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尾巨桉苗期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处理对尾巨桉苗木苗期根系的生物量、总根长、根系平均直径及比根长影响差异显着(P<0.05);相同施氮浓度下,不同施肥方法处理的尾巨桉苗木的根系生物量、总根长及根系表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指数施肥>直线施肥>平均施肥>CK;3种施肥方法经抛物面模型拟合的方程的拟合度好于经线性模型的拟合,抛物面模型对不同施肥方法下尾巨桉苗木生长指标与根系生物量和比根长进行拟合,获得了较高的R2和较低的残差平方和(RSS)
二、不同施肥处理对尾叶桉纤维形态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施肥处理对尾叶桉纤维形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水肥胁迫对不同尾叶桉无性系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肥胁迫对尾叶桉生长性状的影响 |
2.2 水肥胁迫对尾叶桉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2.3 尾叶桉生长、叶形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
2.4 聚类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2)不同密度黑荆幼林施肥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黑荆的特征与特性 |
1.1.1 形态特征与分布 |
1.1.2 生物学特性与适生环境 |
1.2 主要用途及发展前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3.1 人工林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2 林分密度与人工林生长 |
1.3.3 施肥对林分的影响 |
1.3.4 林分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状况 |
1.3.5 我国黑荆研究进展 |
1.4 本项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4.1 目的意义 |
1.4.2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来源 |
2.2.1 黑荆种子来源 |
2.2.2 试验林设计 |
2.3 研究方法 |
2.3.1 样地设置与林分调查 |
2.3.2 调查方法 |
2.4 研究内容 |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1 平均树高以及平均胸径计算 |
3.2 材积计算 |
3.3 树皮鲜重计算 |
3.4 数据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密度及施肥条件下黑荆幼林林分直径结构动态变化 |
4.2 不同密度施肥试验对黑荆幼林生长指标影响 |
4.2.1 不同密度及施肥条件对黑荆幼林平均胸径特征的影响 |
4.2.2 不同密度及施肥条件对黑荆幼林平均树高特征的影响 |
4.2.3 不同密度及施肥条件对黑荆幼林平均冠幅特征的影响 |
4.3 不同密度及施肥条件对黑荆幼林蓄积量的影响 |
4.3.1 不同密度及施肥条件对黑荆幼林单株材积的影响 |
4.3.2 不同密度及施肥条件对黑荆幼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影响 |
4.4 不同密度施肥试验对黑荆幼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影响 |
4.4.1 不同密度施肥试验对黑荆幼林单株生物量及分配的影响 |
4.4.2 不同密度施肥试验对黑荆幼林单位面积生物量及分配的影响 |
4.4.3 不同密度施肥试验对黑荆幼林生产力的影响 |
4.5 不同密度施肥试验对黑荆幼林栲胶原料产量的影响 |
4.5.1 不同密度施肥试验对黑荆幼林单宁产量的影响 |
4.5.2 不同密度施肥试验对黑荆幼林原花色素含量的影响 |
4.6 黑荆幼林不同测定指标与密度和施肥的相关性分析 |
4.7 黑荆幼林经济效益分析及最优模式筛选 |
4.7.1 黑荆造林投资成本核算 |
4.7.2 黑荆出材率和出材量核算 |
4.7.3 黑荆各模式收入 |
4.7.4 黑荆各模式利润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炼山处理对尾叶桉人工林土壤性质及生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炼山造林研究现状 |
1.3 免炼山造林研究现状 |
1.4 人工林地养分利用与响应的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及土壤样品采集 |
2.3 测定方法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2.4.1 方差分析(ANOVA) |
2.4.2 数据包络模型(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
2.4.3 相关分析(Correlation coefficient) |
2.5 技术路线 |
3 炼山处理下土壤性质四季变化 |
3.1 炼山处理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1.1 炼山处理对土壤容重影响 |
3.1.2 炼山处理对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影响 |
3.1.3 炼山处理对土壤毛管孔隙度影响 |
3.1.4 炼山处理对土壤总孔隙度影响 |
3.1.5 炼山与免炼山处理对土壤通气度影响 |
3.2 炼山处理下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2.1 炼山处理对土壤酸碱度影响 |
3.2.2 炼山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影响 |
3.2.3 炼山处理下土壤全氮含量影响 |
3.2.4 炼山处理对土壤全磷含量影响 |
3.2.5 炼山处理对土壤全钾含量影响 |
3.2.6 炼山处理对土壤有效磷含量影响 |
3.2.7 炼山处理对土壤速效钾含量影响 |
3.2.8 炼山处理对土壤有效钙含量影响 |
3.2.9 炼山处理对土壤有效镁含量影响 |
3.2.10 炼山处理对土壤有效铁含量影响 |
3.2.11 炼山处理对土壤有效锰含量影响 |
3.2.12 炼山处理对土壤有效铜含量影响 |
3.2.13 炼山处理对土壤有效锌含量影响 |
3.3 炼山处理下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
3.3.1 炼山处理对土壤脲酶含量影响 |
3.3.2 炼山处理对土壤酸性磷酸酶含量影响 |
3.3.3 炼山处理对土壤葡萄糖酶含量影响 |
3.3.4 炼山处理对土壤脱氢酶含量影响 |
3.4 炼山处理下尾叶桉生长量对养分元素的响应 |
3.4.1 尾叶桉人工林地生长量四季变化 |
3.4.2 尾叶桉人工林土壤养分的四季含量 |
3.4.3 尾叶桉人工林地生长量对养分性质的响应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施氮及不同根系分隔模式对尾叶桉和降香黄檀幼苗生长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指标测定与方法 |
1.3.1 形态指标 |
1.3.2 生理指标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施氮和根系分隔对尾叶桉和降香黄檀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 施氮和根系分隔对幼苗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
2.2.1施氮和根系分隔对尾叶桉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
2.2.2 施氮和根系分隔对降香黄檀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
2.3 施氮和根系分隔对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
2.3.1 施氮和根系分隔对尾叶桉根系生长的影响 |
2.3.2 施氮和根系分隔对降香黄檀根系生长的影响 |
2.4 施氮和根系分隔对幼苗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的影响 |
2.4.1 施氮和根系分隔对尾叶桉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2.4.2 施氮和根系分隔对降香黄檀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施氮及根系互作对尾叶桉/降香黄檀幼苗地上部生长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
3.2 施氮及根系互作对尾叶桉/降香黄檀根系形态的影响 |
3.3 施氮及根系互作对尾叶桉/降香黄檀生物量的影响 |
(5)不同桉树肥料利用率差异及根系转录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及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林木施肥研究进展 |
1.2.2 根系研究进展 |
1.2.3 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生长量和生物量调查 |
2.2.4 元素测定和肥料利用率计算 |
2.2.5 根系构型指标测量 |
2.2.6 转录组测序分析 |
2.2.7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9种桉树幼林营养元素累积特性研究 |
3.1 试验结果 |
3.1.1 桉树生物量分配规律 |
3.1.2 不同器官养分含量 |
3.1.3 营养元素累积分配情况 |
3.1.4 不同桉树肥料利用率 |
3.2 试验讨论 |
3.2.1 生物量构成特征 |
3.2.2 养分含量特征 |
3.2.3 营养元素累积分配特征 |
3.2.4 不同桉树肥料利用率特征 |
3.3 小结 |
第四章 9种桉树根系形态特征 |
4.1 试验结果 |
4.1.1 根系形态比较 |
4.1.2 不同径级根系形态指标比较 |
4.1.3 桉树根系形态指标与养分吸收相关性 |
4.2 试验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赤桉与大花序桉转录组比较分析 |
5.1 试验结果 |
5.1.1 测序及组装结果 |
5.1.2 序列比对及功能注释 |
5.1.3 蛋白家族分析 |
5.1.4 正向选择单拷贝同源基因分析 |
5.1.5 SSR统计 |
5.2 试验分析 |
5.2.1 测序及基因注释分析 |
5.2.2 两种桉树正向选择基因分析 |
5.2.3 SSR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2.1 桉树营养元素累积特性与施肥配比 |
6.2.2 桉树养分吸收与根系形态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6)不同氮素水平和间隔模式下尾叶桉与降香黄檀的生长及生理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综述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氮素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
1.1.2 氮素吸收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
1.1.3 氮素吸收对根系形态的影响 |
1.1.4 间作体系中豆科与非豆科的相互关系 |
1.1.5 混交模式对林木生长及林地生产力影响 |
1.2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1.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试验管理 |
2.2.4 样品采集 |
2.3 指标的测定 |
2.3.1 生长指标的测定 |
2.3.2 生物量的测定 |
2.3.3 根系形态的测定 |
2.3.4 叶片光合作用的测定 |
2.3.5 生理指标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氮素水平和间隔模式下尾叶桉与降香黄檀间作的生长分析 |
3.1.1 不同处理对地径生长的影响 |
3.1.2 不同处理对株高生长的影响 |
3.1.3 不同处理对地径、株高生长增长量差异分析 |
3.1.4 不同处理对植株叶面积的影响 |
3.1.5 不同处理对比叶重的影响 |
3.2 不同氮素水平和间隔模式下尾叶桉与降香黄檀间作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
3.2.1 对总根长的影响 |
3.2.2 对总根表面积的影响 |
3.2.3 对根系总体积的影响 |
3.2.4 对根直径的影响 |
3.2.5 对根系根尖数的影响 |
3.2.6 对根系比根长的影响 |
3.3 不同氮素水平和间隔模式下尾叶桉与降香黄檀间作对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
3.3.1 尾叶桉植株各部分干物质累积分析 |
3.3.2 降香黄檀植株各部分干物质累积分析 |
3.3.3 尾叶桉植株各部分生物量分配分析 |
3.3.4 降香黄檀植株各部分生物量分配分析 |
3.4 不同氮素水平和间隔模式下尾叶桉与降香黄檀间作叶片光合特性分析 |
3.4.1 叶片净光合速率(Pn) |
3.4.2 叶片气孔导度(Cond) |
3.4.3 叶片胞间CO_2浓度(Ci) |
3.4.4 叶片蒸腾速率(Trmmol) |
3.5 不同氮素水平和间隔模式下尾叶桉与降香黄檀间作叶片生理指标分析 |
3.5.1 叶片叶绿素含量 |
3.5.2 叶片可溶性糖含量 |
3.5.3 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 |
3.5.4 叶片丙二醛(MDA)含量 |
3.5.5 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3.5.6 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POD) |
3.5.7 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CAT) |
3.6 不同氮素水平和间隔模式下尾叶桉与降香黄檀间作相关性分析 |
3.6.1 尾叶桉生长、生物量与根系生长相关性分析 |
3.6.2 降香黄檀生长、生物量与根系生长相关性分析 |
3.6.3 尾叶桉生长、生物量与光合指标相关性分析 |
3.6.4 降香黄檀生长、生物量与光合指标相关性分析 |
3.6.5 尾叶桉生长、生物量与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
3.6.6 降香黄檀生长、生物量与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不同处理对尾叶桉与降香黄檀间作对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
4.2.2 不同处理对尾叶桉与降香黄檀间作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4.2.3 不同处理对尾叶桉与降香黄檀间作对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
4.2.4 不同处理对尾叶桉与降香黄檀间作对根系形态的影响 |
4.3 研究创新点 |
4.4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污泥施用对3种人工林土壤中重金属迁移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污泥的来源与组成 |
1.1.1 污泥的来源 |
1.1.2 污泥的组成 |
1.2 污泥处置现状与处置方法 |
1.2.1 污泥处置现状 |
1.2.2 卫生填埋法 |
1.2.3 焚烧法 |
1.2.4 土地利用 |
1.3 污泥林地利用的研究进展 |
1.3.1 污泥林地利用的效益 |
1.3.2 污泥林地利用的研究现状 |
1.3.3 污泥林地利用的风险 |
1.4 污泥林地利用重金属迁移研究进展 |
1.4.1 污泥林地利用重金属迁移特征研究 |
1.4.2 土壤性质对污泥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2.1 试验植物 |
2.2.2 试验污泥 |
2.3 研究方法 |
2.3.1 试验设计 |
2.3.2 土壤采集与制样 |
2.3.3 指标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污泥施用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
3.1.1 污泥施用对尾叶桉林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
3.1.2 污泥施用对木荷林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
3.1.3 污泥施用对湿地松林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
3.1.4 小结 |
3.2 污泥重金属在土壤中垂直分布特征 |
3.2.1 尾叶桉林污泥重金属垂直分布特征 |
3.2.2 木荷林污泥重金属垂直分布特征 |
3.2.3 湿地松林污泥重金属垂直分布特征 |
3.2.4 小结 |
3.3 污泥重金属迁移年际变化特征 |
3.3.1 尾叶桉林污泥重金属迁移年际变化 |
3.3.2 木荷林污泥重金属迁移年际变化 |
3.3.3 湿地松林污泥重金属迁移年际变化 |
3.3.4 小结 |
3.4 土壤性质对污泥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
3.4.1 污泥施用后土壤理化性质 |
3.4.2 污泥重金属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
3.4.3 污泥重金属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回归分析 |
3.5 污泥林地利用中重金属的风险评价 |
3.5.1 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限制 |
3.5.2 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污泥施用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
4.1.2 污泥重金属垂直迁移及年际变化特征 |
4.1.3 土壤性质对污泥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
4.1.4 污泥林地利用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尾叶桉赤桉正反析因交配杂种F1代遗传变异及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桉树概况 |
1.1.2 杂交育种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项目来源及经费支持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1.4.1 林木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4.2 桉树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 |
1.4.3 桉树遗传变异及选择的研究进展 |
1.4.4 叶片形态的变异及其与生长的关系 |
1.4.5 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异及其与生长的关系 |
1.4.6 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异及其与生长的关系 |
1.5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主要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生长及适应性的遗传变异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交配设计及杂交组合 |
2.1.2 试验点 |
2.1.3 试验准备 |
2.1.4 田间试验设计 |
2.1.5 数据收集 |
2.1.6 统计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方差分析 |
2.2.2 保存率 |
2.2.3 杂交种及对照的Duncan’s多重比较 |
2.2.4 杂交种及对照的表现 |
2.2.5 遗传方差分量及遗传力 |
2.2.6 遗传相关 |
2.2.7 杂种优势 |
2.3 小结 |
第三章 形质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数据收集 |
3.1.2 统计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方差分析 |
3.2.2 杂交种及对照的Duncan’s多重比较 |
3.2.3 一般杂交力和特殊杂交力 |
3.2.4 遗传方差分量及遗传力 |
3.2.5 遗传相关 |
3.2.6 正反交组合间的相关 |
3.2.7 杂种优势 |
3.3 小结 |
第四章 材质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数据收集 |
4.1.2 统计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方差分析 |
4.2.2 杂交种及对照的Duncan’s多重比较 |
4.2.3 杂交种及对照的特殊配合力 |
4.2.4 遗传方差分量及遗传力 |
4.2.5 遗传相关 |
4.2.6 杂种优势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杂交种叶片形态的差异比较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数据收集 |
5.1.2 统计分析及参数估算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方差分析 |
5.2.2 家系间的Duncan’s多重比较 |
5.2.3 杂交种和对照的表现 |
5.2.4 杂种优势 |
5.2.5 性状间的Pearson相关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杂交种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差异比较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数据收集 |
6.1.2 统计分析及参数估算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方差分析 |
6.2.2 家系间的Duncan’s多重比较 |
6.2.3 杂交种和对照的表现 |
6.2.4 杂种优势 |
6.2.5 性状间的Pearson相关 |
6.3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杂交种叶片养分含量的差异比较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数据收集 |
7.1.2 统计分析及参数估算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方差分析 |
7.2.2 家系间的Duncan’s多重比较 |
7.2.3 正反杂交种间的差异 |
7.2.4 性状间的Pearson相关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8.2.1 杂交种优于对照 |
8.2.2 正反交效应 |
8.2.3 遗传参数和母本效应 |
8.2.4 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 |
8.2.5 性状-性状的遗传相关 |
8.2.6 参数估算的精确性 |
8.2.7 叶片形态和生理特征 |
8.2.8 叶片性状对生长的影响 |
8.3 研究创新及应用潜力 |
8.3.1 研究创新 |
8.3.2 应用潜力 |
8.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9)施肥对白桦材性性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 1 试验材料 |
1. 2 结果测定 |
1. 2. 1 胸径冠幅测定 |
1. 2. 2 木质素、纤维素含量测定 |
1. 2. 3 纤维长度、宽度测量 |
1. 2. 4 导管形态变化 |
1. 2. 5 木材基本密度测定 |
1. 2. 6 微纤丝角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 1 施肥对生长性状的影响 |
2. 2 施肥对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
2. 3 纤维长宽的测定 |
2. 4 施肥对导管的影响 |
2. 5 木材基本密度 |
2. 6 微纤丝角 |
3 讨论 |
(10)尾巨桉苗期指数施肥及其生理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林木苗木施肥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施肥对桉树的影响 |
1.2.3 国内外指数施肥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1.4.1 试验地概况 |
1.4.2 试验材料 |
1.4.3 试验用到的化学试剂 |
1.4.4 试验用到的工具和仪器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创新性 |
1.5.1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2 创新性 |
第二章 不同浓度氮素指数施肥方法下尾巨桉幼苗需肥规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施肥方法 |
2.1.3 施氮量的确定 |
2.1.4 试验测定的指标和方法 |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和分析 |
2.2.1 不同指数施肥处理对苗木生长性状的影响 |
2.2.2 不同施肥处理对苗木叶片叶绿素含量 SPAD 值的影响 |
2.2.3 不同指数施肥浓度对苗木质量指数的影响 |
2.2.4 不同氮素施肥处理对苗木养分含量差异性影响 |
2.2.5 适宜施氮量的确定 |
2.2.6 相关性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氮素施肥处理对尾巨桉轻基质幼苗生长和营养生理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施肥方法 |
3.1.3 指标测定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氮素施肥处理对尾巨桉轻基质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
3.2.2 不同氮素施肥处理对尾巨桉幼苗叶片形态大小的影响 |
3.2.3 不同氮素施肥处理对尾巨桉幼苗根系的影响 |
3.2.4 不同氮素施肥处理对尾巨桉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5 不同处理对尾巨桉轻基质幼苗根茎叶养分含量的影响 |
3.2.6 主成分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氮素施肥对尾巨桉苗期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研究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氮素施肥处理对尾巨桉苗木生长的影响 |
4.2.2 不同氮素施肥处理对尾巨桉苗木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
4.2.3 不同氮素施肥处理对尾巨桉苗木不同时期叶片叶绿素含量 SPAD 值的影响 |
4.2.4 不同氮素施肥处理对尾巨桉苗木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施肥方法对尾巨桉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施肥方法 |
5.1.3 施肥量的确定 |
5.1.4 指标测定 |
5.1.5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处理对尾巨桉苗木根系形态的影响 |
5.2.2 根系形态相关性分析 |
5.2.3 尾巨桉苗期根系生物量与苗高、地径的模型拟合 |
5.2.4 尾巨桉苗期根系比根长与苗高、地径的模型拟合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不同氮素指数施肥浓度下尾巨桉苗期需肥规律 |
6.1.2 不同氮素施肥处理对尾巨桉轻基质幼苗生长和营养生理的影响 |
6.1.3 氮素施肥对尾巨桉苗期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6.1.4 不同施肥方法对尾巨桉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 |
6.2 讨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四、不同施肥处理对尾叶桉纤维形态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水肥胁迫对不同尾叶桉无性系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 杨会肖,廖焕琴,杨晓慧,徐放,张卫华,潘文.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 [2]不同密度黑荆幼林施肥试验研究[D]. 唐连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
- [3]炼山处理对尾叶桉人工林土壤性质及生长的影响研究[D]. 赵隽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4]施氮及不同根系分隔模式对尾叶桉和降香黄檀幼苗生长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J]. 许峻模,潘婷,龙佳峰,汤文艳,田诗韵,叶绍明. 西北植物学报, 2018(06)
- [5]不同桉树肥料利用率差异及根系转录组比较研究[D]. 朱林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01)
- [6]不同氮素水平和间隔模式下尾叶桉与降香黄檀的生长及生理特性[D]. 汤文艳. 广西大学, 2017(02)
- [7]污泥施用对3种人工林土壤中重金属迁移特征的影响[D]. 张立超.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8]尾叶桉赤桉正反析因交配杂种F1代遗传变异及生理研究[D]. 朱映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01)
- [9]施肥对白桦材性性状的影响研究[J]. 崔志远,刘桂丰,李博,郭海沣,卫星杓,王超. 植物研究, 2015(03)
- [10]尾巨桉苗期指数施肥及其生理效应研究[D]. 张华林.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3)
标签:桉树论文; 土壤重金属污染论文;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论文; 土壤改良论文; 土壤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