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信用社组织的信息特征及其风险防范(论文文献综述)
朱晨迪[1](2020)在《黑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支持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方面有着天然的显着优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这类机构一般是位于县域地区的独立法人机构,体量较小、风险管控体系不健全,其风险要显着高于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等一般商业银行。因此,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作出准确的风险评价,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化解风险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当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摆在三大攻坚战的首位,研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对于农村合作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和推动整体风险化解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黑龙江省80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48家农村商业银行、32家农村信用社、无农村合作金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相关学者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借鉴了银行监管部门金融风险衡量指标,根据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有别于一般商业银行的风险特点,依据全面性、规范性、准确性、可操作性原则,从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充足性风险和经营性风险四个方面,构建了一套符合黑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特点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引入序关系分析法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赋权,分别对单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每个地市所有机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风险评价。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分析,得出黑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整体风险较高、农村信用社风险高于农村商业银行、各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水平差异较大的结论。据此,提出黑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和化解的建议:通过加快存量不良处置、严控新增不良、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来防范信用风险,通过完善流动性互助机制和压力测试模型来防范流动性风险,通过多渠道补充资本、加快农信社改制步伐、完善公司治理来防范资本充足性风险,通过降低经营性成本支出、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来防范经营性风险。
吉杨[2](2019)在《C村镇银行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解决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金融机构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等问题,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颁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调整放宽了村镇银行的设立门槛,鼓励符合一定标准的商业银行组建村镇银行并扶持发展。近年来,国务院先后发布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要健全适合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2018年末我国村镇银行已开业逾1600家1。本文以C村镇银行为研究案例,首先,通过运用PEST模型,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四方面,探讨其设立背景及发展机遇:在政治环境方面,国家在监管、财税、融资及担保等多方面予以其优惠政策及激励措施;在经济环境方面,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带动金融服务需求不断提升;在社会环境方面,城镇化步伐加快,金融扶贫深化,居民储蓄稳步增长;在技术环境方面,互联网助推农村金融多元化格局,发起行成熟技术助力村镇银行信息化建设。其次,通过收集整理C村镇银行各类财务数据、制度文件、对外公告、访谈资料等,分析其经营发展现状及特点,肯定其在经营管理方面取得的成绩。再次,通过归纳总结C村镇银行在公司治理、业务经营、风险管理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形成原因,探讨因受自身发展不足与宏观经济回落双重影响,导致其经营发展出现的新瓶颈。最后,通过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从优化公司治理、推动业务创新、强化风险控制三方面提出优化及改善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可为C村镇银行的经营发展策略提供建议,也为探索我国村镇银行完成国家支农支小、精准扶贫的社会责任并保证盈利可持续性提供参考意义。
李曦[3](2019)在《新中国(1949-2019)农业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研究》文中认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从经济到制度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华文明的漫长历史中,七十年的时间挥手即逝,但是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这段时间却是举足轻重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无论是取得的经济社会成就,还是其进行的巨大变革,都是举世瞩目的。农民阶层,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其智慧与力量在新中国的变革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中坚作用。这一群体的发展变迁历史与新中国的变迁发展历史息息相关。三农问题,研究农业立法问题不仅是一项理论梳理研究,更是对我国的立法实践有着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领域立法进程的梳理,试图探寻农业立法的演进规律,找出现今农业立法的问题所在,进一步探寻农业立法的立法重点与发展趋势。本研究共分为十一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讨论问题的由来,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为新中国农业立法概况,概述中国农业立法的概念、相关理论、作用、体系以及其“一中心四要素”的分类方式;第三章为新中国农村治理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梳理了农村治理立法的发展脉络,探讨了农村多元治理立法的规制困境,展望了其走向“自治法治德治”的发展趋势;第四章为新中国农业土地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土地立法的历史进程,并讨论了土地立法的发展脉络与趋势;第五章为新中国农业金融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梳理了农业金融立法的发展历程,分析其演进规律,展望其发展趋势;第六章为新中国农业科技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梳理了农业立法中推动农村科技发展、保障农村产业产品安全的科技类立法,分析了科技类立法的发展规律,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第七章为新中国农业生态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梳理了农业生态立法的发展脉络,展望了其生态补偿立法化、多元主体生态责任立法化与重视软法治理的发展趋势;第八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立法的规律和问题,指出了农业立法的时代特点,厘清了农业立法发展的共性规律,同时指出了农业立法地方立法虚化、权利义务错位、原则性强规则性差的问题;第九章为新时代中农业立法的发展趋势,分别论述了农业立法领域法治化、社区化、信息化、绿色化以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第十章则重点论述了新时代下农业立法的重点制度安排,对下一步农业立法的价值取向、原则制度进行了分析展望,并进一步探讨了《乡村振兴促进法》的立法构想。第十一章为结语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的主要结论以及未来的研究展望。本研究创新性的提出“一中心四要素”的分类方式,对农业立法的发展进程进行类型化分析梳理,并基于此梳理在把握各类型农业立法发展规律的同时找出我国农业立法的共性特征及规律,进一步展望农业立法法治化、社区化、信息化、绿色化、国际化的趋势,为新时代农业立法的制度设计寻找方向,提出新时代农业立法自由有序发展的基础价值、实质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保障农民权益的终极价值、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功用价值以及绿色生态保障的发展价值,并在提出新时代农业立法的原则与制度后重点设计了《乡村振兴促进法》这一立法构想,探讨了《乡村振兴促进法》的立法思想、规范设计、与其他制度关系的安排,并与最终尝试拟定了《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稿,为国家农业立法与政策制度提供有益参考。
张慧瑶[4](2019)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年(1949-2019)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地区的平稳有序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息息相关。法律作为维持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最稳定、最有效的保障力量。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在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农村经济平稳增长的制度保障和缓和农村矛盾的制度途径,而且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法制是法治的基础,法制化也是法治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只有在农村基层治理法律体系上进行了完善,才会使得农村法治有了既定制度的依靠。然而,我国农村基层治理因其受到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法律意识不足等因素影响,其法制化程度严重滞后于农村治理需要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需要。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给农村基层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建设是一个探索、研究、实践的过程,需要长期、大量的投入,只是单纯依靠政府是无法实现农村基层治理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更为多元、有效的力量来推动基层治理的法制化发展。本研究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引入研究缘起,述评当前国内外对基层治理法制的演技现状,明晰研究基点;第二章是研究理论基础部分,在介绍当前中国农村基层治理的概念、主要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中国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的重点,分析统治、管理与治理的联系与区别,接从六方面介绍了本研究借鉴的法学基础理论;第三章是历史梳理部分,依据不同经济历史条件将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建设划分为不同的时间节点,主要阐述农村基层治理现状、治理目标、价值理念、和特定历史时期所取得的成效;第四章是规律总结部分,对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归结出我国农村在法制治理进程中遵循的一般规律和经验,为后续的研究内容铺垫基础;第五章是现状分析部分,着重从基层治理法律制度、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干群关系等方面探究目前中国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建设面对的难点与困境;第六章是国内外典型国家和地区借鉴部分,通过对其他国家和我国典型地区的特色基层治理模式比较分析,总结出我国新时代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建设的经验借鉴;第七章是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发展预景部分,在遵循宪法和加强党的领导下,从法律规则、法治环境、法律主体、法制背景等四个方面,阐述“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的发展重点与趋势探究;第八章是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的重点制度与重点立法设计部分,通过分析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的价值取向,在基本原则的引导下,从重点制度与重点立法设计两方面出发系统化对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建设提出完善意见;第九章是结语部分,主要论述了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本研究通过从整体上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多年来的演变历程,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双向分析当前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特点,涵盖了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行为、治理关系、治理规则等多层次,将其作为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对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归结出我国农村在法制治理进程中遵循的一般规律和经验。同时,在选取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典型国家农村基层治理的发展模式和我国农村地区进行比较探讨,吸收其有益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代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针对农村基层法制化的发展提出其经济法价值取向和法律制度原则,从自治、法治、德治三者协同的角度对具体法律制度完善提出修改意见。立足于时代需要和社区发展,制定一部作为保障和完善各社区成员权益的社区发展法——《农村社区发展促进法》,对社区的性质、作用和职能,社区管理机构的产生和设置及各自的职责权限划分,通过立法保证农村社区建设顺利开展,实现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的法律化、规范化。
郑玉兰[5](2018)在《大田农村信用社消费金融业务风险与防范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消费性经济的迅速崛起正引领消费金融业务步入发展快车道,伴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和消费升级的经济机遇,金融科技风起云涌,金融监管大大加强。大田农村信用社地处山区县,消费金融业务主要面向农户,是大田支持本县经济发展和开展农村消费金融业务的主力军。大田农村信用社消费金融业务运行的健康与否关系到大田农村信用社发展、大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和大田经济的良性发展。当前,随着大田农村信用社消费金融业务的深入推进,其风险问题也日益突显。如何运用科学管理方法防范业务风险,成为大田农村信用社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围绕大田农村信用社消费金融业务风险与防范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对消费金融业务风险防范做一般性分析,对消费金融业务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介绍了金融风险类型、消费金融经营模式和金融业务风险防范理论。其次从大田农村信用社消费金融业务与风险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了大田农村信用社消费金融业务之“福民贷”、“福万通”贷记卡、手机农村信用社和微信农村信用社等业务发展现状,分析了大田农村信用社消费金融业务风险特点,信用风险不断上升、市场风险日益凸显和操作风险不容忽视的现状;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田农村信用社消费金融业务存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成因。最后提出大田农村信用社消费金融业务风险防范策略。在策略中,不仅提出了在全社会建立个人征信体系、构建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和构建信用是资源意识的外部防范策略,还提出了防范大田农村信用社消费金融业务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具体策略。本文研究,对大田农村信用社消费金融业务风险防范和提升大田农村信用社整体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县域及县辖区信用社开展消费金融业务风险防范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作用。
夏江山[6](2018)在《我国问题投保机构预防与处置机制研究 ——基于存款保险制度的视角》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速换挡,金融领域风险持续上升。截至2017年末,投保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71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74%,潜在风险隐患较大,若不妥善处置,可能引发区域性甚至系统性金融风险。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从法律制度上补齐了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的关键一环。《条例》明确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目的,赋予了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制定和调整费率、管理和运用基金以及采取早期纠正措施和风险处置措施等职责。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在费率厘定、信息收集、保费归集等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确保了存款保险制度平稳起步,但早期纠正和风险处置工作却迟迟没有开展,投保机构风险越积越大。究其根源,主要是早期纠正机制和处置机制设计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为做好问题投保机构处置工作,打好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必须在现有制度基础上尽快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基于此,论文以完善我国存款保险预防与处置问题投保机构机制构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国外存款保险预防与处置问题投保机构机制构建,重点解决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在问题投保机构预防与处置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构建什么样的机制?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市场化风险预防与处置平台的作用。论文从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一章),以及文献综述与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入手,围绕存款保险制度预防与处置问题投保机构的机制构建这一主线,依次展开。在对比和梳理国内外存款保险制度预防与处置问题投保机构制度安排框架的基础上,提出将存款保险制度预防与处置问题投保机构的过程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分别对应存款保险制度风险差别费率机制、早期纠正机制和风险处置机制,并从上述三个方面来深入开展研究(第三章)。通过分析存款保险制度风险差别费率机制理论,构建考虑系统性风险溢出和债务清偿结构的中国大型投保机构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期权定价模型,解决我国存款保险制度事前风险预防机制设计不合理的问题(第四章)。通过分析问题投保机构识别理论及国际实践,构建预测中小问题投保机构风险变化的面板有序逻辑回归模型,解决问题投保机构早期识别不及时的问题;通过评析我国早期纠正机制构建与实践,提出应从法律法规、监管参数、触发标准和纠正措施等四个方面完善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早期纠正机制,解决我国存款保险制度事中干预难操作的问题(第五章)。通过分析存款保险有效处置问题投保机构的基本原则,对比近年来国内外处置问题投保机构实践,指出我国处置机制构建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完善我国存款保险处置机制的建议,解决相关处置制度规定不衔接、事后处置难开展的问题(第六章)。最后,对全文进行了简要总结(第七章)。论文创新之处在于:构建考虑投保机构系统性风险溢出、债务清偿结构和偿付限额的大型投保机构存款保险期权定价模型。发现投保机构费率水平与其系统性风险溢出大小正相关,且呈非线性特征,忽视系统性风险溢出可能会严重低估大型投保机构的适用费率;与对低风险投保机构的影响相比,债务清偿结构对高风险投保机构的适用费率影响更大。建议根据投保机构系统性风险溢出大小,建立分类定价的差别费率机制。利用面板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确定投保机构无清偿能力阈值作为被解释变量,构建预测投保机构风险变化的面板有序逻辑回归模型。发现不良贷款率对投保机构未来一年风险变化有显着的负向影响,而GDP、资本充足率、资产利润率和杠杆率均有正向影响;同时,用该模型预测未来一年投保机构风险变化状况所得结果更客观,效果更好。因此,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可采用面板有序逻辑回归模型预测投保机构风险变化。研究发现对问题投保机构的准确识别,以及规范的法律授权、科学的监管参数、明确的触发标准和完善的纠正措施是存款保险制度早期纠正职能有效发挥的关键。因此,应从法律授权、监管参数和触发标准设置、纠正措施等方面完善我国存款保险早期纠正机制;而独立的机构,合法的处置主体、有约束力的处置性权力和工具、明确的触发机制、科学的处置流程、市场化的处置方式是构建存款保险处置平台的核心要素。因此,应尽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完善我国存款保险处置机制,在宏观层面要进一步整合现有法律资源,并尽快设立独立的存款保险公司;在微观层面要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规定,明确处置主体、强化处置性权力和工具、完善触发机制、细化处置流程、健全处置方式。
张晓琳[7](2018)在《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户信贷供需障碍及改进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领域的薄弱环节。农户作为我国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微观基础与信贷需求的基本单位,其融资状况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也是深化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为改善农村金融困境,中央及各级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村金融的服务效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增强的服务效力并未必然服务于农村,特别是居于弱势群体的农户,致使农户信贷供需矛盾问题依旧突出,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目前,伴随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户金融需求趋于普遍,且呈现出多元性、差异性特点,而与之相对应的农户信贷供给体系却不尽完善,农户信贷供给总量不足、供需不匹配、供给效率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此外,普惠金融是包容性发展理念在金融领域的延伸,我国广大农村是其主战场,广大农户是其重点服务对象。鉴于此,基于普惠金融视角,深入探讨农户信贷供需状况、不同农户信贷可得性差异及其失衡特征、根源,应用普惠金融理论,研究提出农户信贷供需障碍改进的目标、原则、内容以及相关政策建议,对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提高山东省农户的金融服务可得性与满意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依据农村金融、普惠金融、供需等理论,综合运用文献搜集、实地(问卷)调查、理论与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阐述了山东省农户信贷供需现状、不同农户信贷可得性差异及农户信贷供需失衡特征,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潜在信贷需求、农户信贷供给效率及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因素,剖析了导致农户信贷供需障碍的根源,根据普惠金融运行规则,研究提出了农户信贷供需障碍改进的目标、原则、内容及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研究内容一:农户信贷需求现状与农户潜在信贷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根据762份问卷调查统计发现:样本农户的资金借贷需求较普遍,且贷款需求具有额度较大、期限较长以及期望利率较低的特征,纯农户与兼业农户在信贷额度方面存在差异性;农户的信贷途径多元化且偏好明显,贷款手续复杂是农户信贷途径偏好形成的首要要素,正规金融机构存在明显的信贷供给不足等特征;农户借贷生产性与生活性用途交织,部分农户存有“惧贷或惜贷”状况,不同类型农户没有发生信贷行为的原因存在区别。其中:户主文化程度、类型、民间借贷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这四个因素对农户潜在信贷需求具有显着正向影响,而其年龄、收入来源和家庭年收入这三个因素具有显着负向影响。研究内容二:农户信贷供给现状、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根据山东省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发现:小型及新型金融机构是山东省农村最主要的两类金融供给机构,但它们的“支农”供给力度有限,普惠性服务水平较低;根据402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山东省只有东部地区的农户信贷供给效率较高,中西部地区均表现为无效,同时各地区存有差异性。进一步运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农户人均收入水平、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的推进以及贷款的公平性对农户信贷资金的高效配置作用显着;农户个体特征变量对农户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不显着。研究内容三:不同农户信贷可得性差异。论文通过对762份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类型、收入水平、生产规模及收入来源的样本农户其信贷可得性存有差异性:相比于纯农户,兼业农户的信贷可得性更高;样本农户收入水平越高获得贷款的可能性越高,中等以下收入水平农户在信贷可得性方面存在明显障碍;生产规模较大的农户的信贷可得性相对较高,但是不同生产规模农户的信贷可得性差异相对较小;以种植业、外出务工、自营工商业、养殖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其能够获得贷款的比例分别为46.20%、43.10%、52.90%、60.00%。研究内容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利用山东省2006-2015年宏观统计数据,采用改良的普惠金融发展评价指数测算方法对山东省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山东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呈逐年提升态势;2008年以来,地方政府普惠金融政策的相继出台,以及2009年央行开始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使得全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自2008年之后增速较快;运用回归分析法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地区人均收入、经济发展、互联网发展水平、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及城镇化率四个因素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影响显着且正向影响;交通便利度、农业科技化水平也属于正向影响因素,但不显着;而农业产业的重要性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显着负向影响。研究内容五:农户信贷供需障碍的根源剖析。农户资信不尽完善、农户存在需求型信贷约束行为、传统信贷技术的应用局限、金融机构商业化经营规则导致“金融排斥”、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弃贷”或“难放款”、且对农户存在信贷供给约束或配给行为,农村金融机构整体缺乏普惠金融意识是导致农户信贷供需障碍的微观层面原因;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外生性、农村金融机构运行面临现实困境及普惠金融生态建设滞后是导致农户信贷供需障碍的宏观层面原因。此外,对农户信贷供需障碍进行经济学解释认为: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供给抑制、信贷供给不足,而农户又存在“自我排斥”行为及信贷需求抑制问题,致使农户信贷市场的帕累托改进难以实现,最终造成农户的信贷困境与信贷障碍。研究内容六: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户信贷供需障碍的改进策略。一方面,构建了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户信贷供需障碍改进的目标、原则与内容:以“一个核心、两个关系、三个内容、三个主体、一个体系”为总体目标,构建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普惠型农村金融供给体系,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通过供给总量增加、供需结构优化、供给效率提升三方面内容实现金融资源的高效流动与合理配置,并最终实现农户信贷供需的均衡化发展。另一方面,根据改进的总体方略分别从农户、金融机构、农村金融生态及政府四个层面提出了改进的相关政策建议。
魏佩娟[8](2018)在《基于金融科技背景下农村信用社网点转型探讨 ——以C农村信用社为例》文中提出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让金融科技公司逐渐在竞争中站稳脚跟,而市场格局的更替、监管政策的转变以及客户金融行为意识的迅速觉醒这三大因素使得传统商业银行开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随着行业发展,银行业务复杂程度日益增加,如何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取得长足发展?这个问题是促使传统商业银行拥抱金融科技、加快变革和转型的根本原因。科技创新从支付、贷款、理财、保险等各方面深刻地影响着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从自助设备的大量推广到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广泛使用,客户的金融行为从流动性、安全性发展到对信息化、个性化和便捷化的要求逐渐提高。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刺激了客户的意识觉醒,一方面,客户的金融需求更加综合化和个性化。互联网思想下的金融创新更多从用户角度出发,力求提升效率、增强体验。扫码支付、刷脸支付等便捷支付方式已经占据零售支付市场的大半江山;一站式自助办理的线上消费贷迅速兴起;智能投资顾问在财富管理领域中崭露头角。多维度的业务、场景化的需求,使得传统的银行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客户流失。另一方面,客户对服务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社会进步,物质生活的改善使得客户对精神层次的追求与日俱增,表现在金融服务方面就是对金融服务场景感知和体验要求的提升。因此,面对新兴的市场竞争环境,未来银行物理网点的发展方向应该超越业务办理的基本功能定位,成为围绕客户各层次需求的多渠道金融服务集散中心。国内各大商业银行早已经开始意识到传统网点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激烈的市场竞争,纷纷开始借助金融科技的成果推动自身网点智能化转型,并且根据网点智能化转型需要建设强大的科技系统支撑、重塑运营组织架构、综合提高运营管理能力。到2017年底,四大商业银行已经逐步完成了IT系统支撑和组织体系重建,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网点智能化转型工作。下一步,各大商业银行将进入后智能网点时代,摒弃高柜,借助科技实现金融服务的真正“随时、随地、随心”。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各商业银行的网点转型正在不断地创新和突破原有模式,而处于竞争中弱势的一方,农村信用社该如何应对这场硝烟?本文首先对服务营销、商业银行网点转型及金融科技进行了理论研究,深度分析了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服务的影响、金融科技发展给银行业带来的变革,再从市场格局的变化、金融服务模式的改进、网点功能定位的变化等各方面入手,对农村信用社实体网点暴露出的各种问题深入分析;阐述在金融科技推动非柜面渠道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农村信用社实体网点需要转型的迫切要求。对C农村信用社(本文简称C联社)的网点转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其网点分类管理、布局设计、运营支撑、人力资源配置、营销策略等各条线方案,并通过转型前后的数据对比、基于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理论和7Ps营销理论分析其实施效果。最后,通过前文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给出农村信用社在金融科技深入渗透金融服务的形势下该如何借助金融科技进行下一轮网点转型的建议。
田婷婷[9](2016)在《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信用社是中国最基层的农村金融组织。在中国,农村信贷供给80%以上是由农村信用社提供的,一旦农村信用社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对中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将是致命的。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但随着国家全面放开存贷款利率管制、实施利率市场化、逐步放开金融市场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地生根,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市场风险将逐步加剧。另外,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也逐渐增多。因此,尽快按照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要求,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对农信社各类风险通盘管理,特别是依据风险量化结果,对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进行适度管理,迫在眉睫。基于此,本论文在分析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现状及其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构建了基于G多层次加权指数法的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测度模型,并运用所构建模型,测量了HZ市农村信用社所存在的金融风险隐患程度,更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构建了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并提出了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构建了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测度模型。以G多层次加权指数模型为基础,结合HZ市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区域经济金融环境、金融市场等确定了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测度指标,制定了各指标的评价标准,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最终建立了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测度模型。(2)运用所构建的模型对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隐患程度进行了测量,测度结果如下:HZ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持续上升,逾期不良比处于高位,隐性信用风险不断递增;存款呈现活期化,贷款呈现中长期化,存贷期限错配严重,潜在流动性风险加大;利率风险敏感度低,自主定价机制落后,市场风险突变压力增大;操作风险“量率”均低于区域平均水平,但监管领域存在真空,操作风险激增可能性较大。(3)构建了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基于对HZ市农信社金融风险的分析与测度,提出了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包括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管理制度、风险报告程序及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案。同时,为确保上述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提出了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论文的特色及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对象新。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有大量的研究,但是多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目前对于HZ市农村信用社整体金融风险管理的研究很少。本文以HZ市农村信用社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金融风险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测度,并提出风险管理措施,对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管理具有参考价值。(2)研究方法新。运用G多层次加权指数法,对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进行测度是本论文的一个亮点,相较于以往研究学者主要从理论层面对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进行分析,该方法能够较为有效地测度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隐患的程度,基于此提出的风险管理方案更为科学和有针对性。
房莹[10](2016)在《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控制研究 ——以莱芜市农村信用社为例》文中指出“三农”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顺利建设必须依赖于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而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同时也依赖于信贷风险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这是实现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金融支撑和有力保证。为了给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未来发展和现代风险管控制度的建立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本文的研究对象定为莱芜市农村信用社,以对其信贷风险控制现状分析为基础,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强其信贷风险控制的对策和建议,其必将对莱芜市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控制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作用。本文首先梳理论述了国内外信贷风险管理和控制方面的理论,通过这些理论研究理清思路,举一反三,恰当地运用到莱芜市农村信用社上。在对莱芜市农村信用社进行的实地考察和调研中,发现其信贷风险控制中存在信贷客户评价制度薄弱、信贷人员整体素质不够高,信贷风险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和缺乏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等问题。同时对其借款对象、信用社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原因分析,其中收借款对象方面的问题造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够对称;信用社内部环境方面的问题主要有贷款审贷分离制度执行不严格、人力资源体系不健全、基础管理工作不到位;而外部环境方面则集中在受金融政策的影响、金融市场缺乏独立的信用风险评估中介机构、地方政府的干预等。最后,为了提高莱芜市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的水平,根据莱芜市信用社风险控制现存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信贷风险控制体系建设、信贷业务流程、信贷风险控制制度、信贷人员及其岗位的管理。本文在对莱芜市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因素进行度量和分析的过程中运用了Credit Risk+模型,计算出比较精确的信贷风险度量值,然后计算出每个信用等级的风险损失分布,有利于找出莱芜市农村信用社在信贷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建议。该研究对所有农村信用社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农村信用社组织的信息特征及其风险防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信用社组织的信息特征及其风险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黑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识别与成因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1 合作金融涵义 |
2.1.2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涵义 |
2.1.3 合作金融理论基础 |
2.2 黑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 |
2.2.1 信用风险 |
2.2.2 流动性风险 |
2.2.3 资本充足性风险 |
2.2.4 经营性风险 |
2.3 黑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成因分析 |
2.3.1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内部原因 |
2.3.2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外部原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
3.1.1 金融风险监管核心指标 |
3.1.2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监管指标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2 选取指标说明 |
3.4 基于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3.4.1 计算指标权重 |
3.4.2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3.4.3 确定评价的向量评语集 |
3.4.4 确定风险评价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实证研究 |
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4.1.1 样本选择 |
4.1.2 数据来源 |
4.2 风险评价指标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2 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结果 |
4.3 黑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综合评价过程 |
4.3.1 对单家机构风险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
4.3.2 风险评价结果分类 |
4.4 黑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结果 |
4.4.1 单项风险指标评价结果 |
4.4.2 整体风险评价结果 |
4.5 黑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4.5.1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整体风险状况 |
4.5.2 不同类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比较 |
4.5.3 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差异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对策 |
5.1 信用风险防范对策 |
5.1.1 防控增量信用风险 |
5.1.2 推进存量不良贷款处置 |
5.1.3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
5.2 流动性风险防范对策 |
5.2.1 完善流动性互助机制 |
5.2.2 完善压力测试机制 |
5.3 资本充足性风险防范对策 |
5.3.1 多渠道补充资本 |
5.3.2 加快农信社改制步伐 |
5.3.3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5.4 经营性风险防范对策 |
5.4.1 降低经营性成本支出 |
5.4.2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
5.4.3 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C村镇银行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五、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村镇银行 |
二、金融精准扶贫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农村金融理论 |
二、普惠金融体系理论 |
第二章 C村镇银行的发展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政治环境 |
一、监管机制 |
二、财税机制 |
三、担保机制 |
四、保险机制 |
第二节 经济环境 |
一、县域经济概况 |
二、农村经济发展潜力 |
第三节 社会环境 |
一、人口及消费习惯 |
二、金融机构分布 |
三、金融扶贫情况 |
第四节 技术环境 |
一、信息化体系建设 |
二、互联网助力“三农” |
第三章 C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
第一节 C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
一、基本概况 |
二、公司治理方面 |
三、业务经营方面 |
四、风险管理方面 |
第二节 C村镇银行的发展特点 |
一、定位县域农村市场 |
二、发起行多方位支持 |
三、扁平架构优势较强 |
四、人才培养可塑性强 |
第四章 C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公司治理方面 |
一、“三会一层”职能不完善 |
二、绝对控股制约经营活力 |
三、激励约束机制缺乏长效性 |
第二节 业务经营方面 |
一、竞争优势日趋弱化 |
二、产品结构单一 |
三、本土化品牌建设意识不强 |
第三节 风险管理方面 |
一、风险防御能力较弱 |
二、风险管理机制缺乏本土化 |
三、第三防线审计监督力量较弱 |
第五章 C村镇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优化公司治理 |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
二、优化股权结构 |
三、建立激励约束长效机制 |
第二节 推动业务创新 |
一、构建差异化产品服务体系 |
二、以科技创新推动业务发展 |
三、以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 |
第三节 强化风险控制 |
一、完善村镇银行风险防范机制 |
二、加强发起行并表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新中国(1949-2019)农业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3.1 选题目的 |
1.3.2 选题意义 |
1.4 方法与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路线 |
1.5 创新点与难点 |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2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新中国农业立法概况及现状 |
2.1 农业立法的概况与相关理论 |
2.1.1 新中国农业立法的概念分析 |
2.1.2 新中国农业立法的相关理论分析 |
2.2 农业立法的作用与类型分析 |
2.2.1 新中国农业立法的作用 |
2.2.2 新中国农业立法的分类:“一中心四要素” |
第三章 新中国农村治理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 |
3.1 新中国农村治理立法概述 |
3.2 一元→二元→多元:农村治理立法发展的历史脉络 |
3.2.1 一元到多元:多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法律轨迹 |
3.2.2 多维治理结构下多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效果评价 |
3.3 农村多元治理立法的规制困境 |
3.3.1 治理主体多元:开发性治理中社区自治与政府管理的博弈 |
3.3.2 治理关系多维:市场机制下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抵牾 |
3.3.3 治理环境多样:法治语境下乡村治理文化与法律规则的冲突 |
3.4 农村多元治理软性立法的介入趋势 |
3.4.1 自治:乡村治理中硬法规则的介入与遵循 |
3.4.2 法治:法律权威下软法治理的规则与理由 |
3.4.3 德治: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法价值转变 |
第四章 新中国农业土地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 |
4.1 新中国农业土地立法的概述 |
4.2 新中国农业土地立法的演进脉络 |
4.2.1 农村土地私有化时期土地立法的梳理(1949-1957 年) |
4.2.2 农业不稳定发展时期土地立法的梳理(1958-1978 年) |
4.2.3 农业平稳发展时期土地立法的梳理(1979-1999 年) |
4.2.4 农业加速发展时期土地立法的梳理(2000-2011 年) |
4.2.5 农业现代化发展新时代土地立法的梳理(2012 年至今) |
4.3 我国农业土地立法规律与发展趋势 |
4.3.1 我国农业土地立法的演变规律 |
4.3.2 我国农业土地立法的发展趋势 |
第五章 新中国农业金融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 |
5.1 新中国农业金融立法概述 |
5.2 新中国农业金融立法的演进脉络 |
5.2.1 计划时期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1949 年-1978 年) |
5.2.2 渐变恢复的农业金融立法(1978 年-1992 年) |
5.2.3 整合与探索的农业金融立法时期(1993 年-2003 年) |
5.2.4 转型与创新农业金融立法时期(2003 年至今) |
5.3 农业金融立法演进规律与趋势 |
5.3.1 农业金融立法演进规律 |
5.3.2 农业金融立法发展趋势 |
第六章 新中国农业科技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 |
6.1 新中国农业科技立法概述 |
6.2 新中国农业科技立法的演进脉络 |
6.2.1 农业科技立法的起步阶段(1949-1984) |
6.2.2 农业科技立法的发展阶段(1985-1996) |
6.2.3 农业科技立法的完善阶段(1996-2005) |
6.2.4 农业科技立法的新发展阶段(2006 至今) |
6.3 农业科技安全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 |
第七章 新中国农业生态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 |
7.1 新中国农业生态立法概述 |
7.2 新中国农业生态立法的演进脉络 |
7.2.1 农村生态法制建设初期(1973-1988) |
7.2.2 农业生态立法发展时期(1989-2004) |
7.2.3 农业生态立法科学发展时期(2005-2014) |
7.2.4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2015-至今) |
7.3 农业生态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 |
7.3.1 农业生态立法演进规律 |
7.3.2 农业生态立法发展趋势 |
第八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立法的规律与问题 |
8.1 新中国农业立法的阶段性特点分析 |
8.1.1 改革开放前农业立法特点 |
8.1.2 改革开放后农业立法特点 |
8.2 新中国农业立法的发展规律分析 |
8.2.1 长期坚持党在农村发展中的领导作用 |
8.2.2 逐渐重视农业政策对农业立法的导向作用 |
8.2.3 逐渐重视农民实践在农业立法中的促进作用 |
8.3 我国农业立法的制度囿限分析 |
8.3.1 法律体系:地方立法虚化 |
8.3.2 法律内容:权利义务错位 |
8.3.3 法律效果:原则性强,规范性差 |
第九章 新时代中农业立法的发展趋势 |
9.1 法治化:农业立法的宪法遵循范畴 |
9.1.1 基层治理法治化 |
9.1.2 农业基本法体系化 |
9.1.3 纠纷解决方式多元化 |
9.2 社区化:农业立法“利益和谐”的内生增长机制 |
9.2.1 土地权益:利益代表机制的立法表达 |
9.2.2 软法弥合:利益协调机制的社区化发展 |
9.3 信息化: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立法的技术性匹配 |
9.4 绿色化:农业立法生态文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
9.4.1 兼顾农村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 |
9.4.2 优化对农业资源的公平发展运用 |
9.4.3 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法的立法趋势 |
9.5 国际化:农业立法制度的国际视野变迁 |
第十章 新时代中农业立法的制度安排 |
10.1 新时代农业立法的经济法价值取向选择 |
10.1.1 基础价值:自由有序发展 |
10.1.2 核心价值:实质公平正义 |
10.1.3 终极价值:保障农民权益 |
10.1.4 功用价值:城乡一体化发展 |
10.1.5 发展价值:绿色生态保障 |
10.2 新时代农业立法的基本原则架构 |
10.2.1 实质公平与效率共进原则 |
10.2.2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原则 |
10.2.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 |
10.2.4 依法用权与权责统一原则 |
10.2.5 最小限制、最大促进原则 |
10.3 新时代农业立法的重点制度安排 |
10.3.1 经济法律主体制度 |
10.3.2 农村市场规制制度 |
10.3.3 农业产业促进制度 |
10.3.4 农村土地制度 |
10.3.5 农村基层纠纷调处制度 |
10.3.6 城乡资源要素联通制度 |
10.4 新时代农业重点立法设计——《乡村振兴促进法》 |
10.4.1 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的指导思想 |
10.4.2 《乡村振兴促进法》与农业法等其他涉农法律的关系 |
10.4.3 《乡村振兴促进法》应当规范的主要内容 |
10.4.4 起草《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具体建议 |
10.4.5 《乡村振兴促进法》法律草案建议稿 |
第十一章 结语 |
11.1 研究结论 |
11.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研究生在读期间学术成果与获奖情况 |
附录2 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研究的课题 |
致谢 |
(4)新中国成立七十年(1949-2019)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设计与分析进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存在的难点 |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2 研究存在的难点 |
第二章 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基础理论 |
2.1 中国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的相关概念 |
2.1.1 中国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概念分析 |
2.1.2 中国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特点 |
2.2 中国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的重点分析 |
2.2.1 二元要素为主走向五元要素并重 |
2.2.2 重视农村基层经济法律制度的治理作用 |
2.2.3 由行政法领域向经济法领域的制度重心迁移 |
2.3 中国农村基层治理的法学理论基础 |
2.3.1 实质公平理论 |
2.3.2 社区发展权理论 |
2.3.3 生存权与发展权平等理论 |
2.3.4 农民权益保障理论 |
2.3.5 利益与利益机制理论 |
2.3.6 资源相互依赖理论 |
2.4 治理理论 |
2.4.1 统治、管理与治理 |
2.4.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4.3 社会中间层主体理论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演变历程 |
3.1 建国初期(1949-1966 年):具备少量法律规则的行政命令式管理 |
3.1.1 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建设概述 |
3.1.2 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建设的目标和价值理念 |
3.1.3 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建设取得成效 |
3.2 文革时期(1966-1976 年):缺乏法律规制的运动管理 |
3.2.1 农村基层治理概述 |
3.2.2 农村基层治理评价 |
3.3 恢复发展时期(1977-1989 年):逐步建立的基层治理法律规则 |
3.3.1 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建设概述 |
3.3.2 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建设的目标和价值理念 |
3.3.3 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建设取得成效 |
3.3.4 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 |
3.4 转型发展时期(1989-2000 年):行政法体系下的基层法制发展 |
3.4.1 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建设概述 |
3.4.2 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建设的目标和价值理念 |
3.4.3 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建设取得成效 |
3.4.4 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 |
3.5 稳定发展时期(2000-2012 年):经济法介入中的治理法律体系完善 |
3.5.1 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建设概述 |
3.5.2 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建设的目标和价值理念 |
3.5.3 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建设取得成效 |
3.5.4 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 |
3.6 新时代(2012 年至今):经济法框架下的基层治理五元规制 |
3.6.1 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建设概述 |
3.6.2 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建设的目标和价值理念 |
3.6.3 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建设取得成效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的影响因素及演变规律 |
4.1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的影响因素 |
4.1.1 金融要素的支持 |
4.1.2 技术要素的影响 |
4.1.3 政策要素的倾斜 |
4.1.4 土地要素的影响 |
4.1.5 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推动 |
4.2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的演变规律 |
4.2.1 立法理念从―以农为本“到―以民为本” |
4.2.2 法律主体从单项权威到多元共治 |
4.2.3 治理方式从政府包办到自治、法治、德治协同 |
4.2.4 法制化效果从―以城带乡“到―城乡一体化” |
4.3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的经验总结 |
4.3.1 重视法律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保障作用 |
4.3.2 重视村民自治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内生力量发挥 |
4.3.3 重视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堡垒作用 |
第五章 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的现状分析 |
5.1 当前中国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的现状描述 |
5.1.1 国家层面对农村基层经济治理制度的逐步重视 |
5.1.2 社会层面对农村社区组织化法律制度的逐步发展 |
5.1.3 个人层面对农民权益的法治保障 |
5.2 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的问题分析 |
5.2.1 “治理缺位”: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的新危机 |
5.2.2 “权能弱化”和“信任流失”: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的新困境 |
5.2.3 基层治理转型中传统理念与实践模式的双重阻滞 |
5.3 服务导向下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困境的原因分析 |
5.3.1 压力型体制: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的深层因素 |
5.3.2 法制悬浮: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的制度因素 |
5.3.3 村民自治梗阻: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的决定因素 |
第六章 国内外典型国家和地区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经验借鉴 |
6.1 国外典型国家农村基层治理制度介绍 |
6.1.1 美国:“城乡共生型”乡村小城镇 |
6.1.2 日本:“地方自治”建设现代乡村 |
6.1.3 韩国:“多元协作供给”的乡村治理 |
6.1.4 澳大利亚:“上下互动”的社区自助式治理 |
6.1.5 新加坡:政府主导的社区组织治理 |
6.2 国内典型地区农村基层治理经验 |
6.2.1 江西省分宜县“党建+”乡村治理经验 |
6.2.2 广东珠海幸福村居建设经验 |
6.2.3 湖北省秭归县“幸福村落”治理经验 |
6.2.4 浙江省诸暨市新时代“枫桥经验” |
6.3 国内外典型国家及地区乡村治理的经验借鉴 |
第七章 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发展重点与趋势 |
7.1 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发展目标 |
7.2 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发展重点 |
7.2.1 重视农村经济法律制度的发展健全 |
7.2.2 重视治理依据的法律向转型 |
7.2.3 重视治理法制环境的市场化转变 |
7.2.4 重视农村多元纠纷的法治化解 |
7.3 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发展趋势 |
7.3.1 法律规则体系化 |
7.3.2 法律主体多元化 |
7.3.3 法治环境社区化 |
7.3.4 法制背景市场化 |
第八章 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的重点制度与重点立法设计 |
8.1 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的经济法价值取向 |
8.1.1 注重实质公平正义 |
8.1.2 限制公权,保护农民权益 |
8.1.3 自由价值 |
8.1.4 绿色价值 |
8.2 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的基本原则 |
8.2.1 农民权益保障原则 |
8.2.2 规制适度原则 |
8.2.3 共建共治共享原则 |
8.2.4 最小限制和最大促进原则 |
8.3 农村基层治理法制的重点制度构建 |
8.3.1 稳定和发展农村基本经济法律制度 |
8.3.2 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自治制度 |
8.3.3 完善社会中间层组织治理的法律引导制度 |
8.3.4 建立健全乡规民约的软法规制制度 |
8.4 乡村治理法制化重点立法设计——《农村社区发展促进法》 |
8.4.1 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的立法选择 |
8.4.2 制定《农村社区发展促进法》的宗旨与目标 |
8.4.3 制定《农村社区发展促进法》的总体思路 |
8.4.4 制定《农村社区发展促进法》的立法框架拟定 |
8.4.5 《农村社区发展促进法》法律草案建议稿 |
第九章 结语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研究生在读期间学术成果与获奖情况 |
附录2 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研究的课题 |
致谢 |
(5)大田农村信用社消费金融业务风险与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宏观背景 |
1.1.2 选题的县域背景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2章 消费金融业务风险防范一般性分析 |
2.1 消费金融概念界定与发展历程 |
2.1.1 消费金融概念界定 |
2.1.2 我国消费金融发展历程 |
2.2 消费金融业务概述与经营模式 |
2.2.1 消费金融业务概述 |
2.2.2 我国消费金融业务经营模式 |
2.3 金融风险概念与类型 |
2.3.1 金融风险概念界定 |
2.3.2 金融风险类型 |
2.4 金融风险防范理论 |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2 全面风险防范理论 |
第3章 大田农村信用社消费金融业务与风险现状 |
3.1 大田农村信用社基本情况 |
3.2 大田农村信用社消费金融业务现状 |
3.2.1 大田农村信用社消费金融业务内容 |
3.2.2 大田农村信用社消费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
3.2.3 大田农村信用社消费金融业务客户特点 |
3.3 大田农村信用社消费金融业务风险现状 |
3.3.1 大田农村信用社消费金融业务风险特点 |
3.3.2 消费金融业务信用风险不断上升 |
3.3.3 消费金融业务市场风险日益凸显 |
3.3.4 消费金融业务操作风险不容忽视 |
第4章 大田农村信用社消费金融业务风险成因 |
4.1 大田农村信用社消费金融业务信用风险成因 |
4.1.1 信用社自身的原因 |
4.1.2 消费金融业务客户的原因 |
4.1.3 外部信用环境的原因 |
4.1.4 其他原因 |
4.2 大田农村信用社消费金融业务市场风险成因 |
4.2.1 市场环境的原因 |
4.2.2 利率的原因 |
4.3 大田农村信用社消费金融业务操作风险成因 |
4.3.1 人员原因 |
4.3.2 内部操作管理原因 |
4.3.3 操作规程原因 |
第5章 大田农村信用社消费金融业务风险防范策略 |
5.1 防范消费金融业务风险外部策略 |
5.1.1 在全社会建立个人征信体系 |
5.1.2 构建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 |
5.1.3 构建信用是资源意识 |
5.2 防范消费金融业务信用风险具体策略 |
5.2.1 深化信用风险防范机制建设 |
5.2.2 加强偿债能力评价体系建设 |
5.2.3 提升人员素质 |
5.2.4 降低风险资产损失 |
5.3 防范消费金融业务市场风险具体策略 |
5.3.1 拓宽金融服务外延 |
5.3.2 建立科学的利率定价机制 |
5.4 防范消费金融业务操作风险具体策略 |
5.4.1 提升从业人员操作技能 |
5.4.2 强化内部操作管理 |
5.4.3 规范操作流程 |
5.4.4 细化评级指标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我国问题投保机构预防与处置机制研究 ——基于存款保险制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主要概念的界定 |
1.2.1 问题投保机构的界定 |
1.2.2 存款保险制度的内涵 |
1.2.3 早期纠正机制的概念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框架与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4.3 几个假定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2.1.1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2.1.2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新凯恩斯的适度干预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与银行挤兑理论 |
2.2.3 激励相容理论 |
2.2.4 协同效应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存款保险制度预防与处置问题投保机构的基本框架 |
3.1 中国问题投保机构预防与处置制度安排及缺陷 |
3.1.1 中国问题投保机构预防与处置的制度安排 |
3.1.2 中国问题投保机构预防与处置制度存在的缺陷 |
3.2 国际上存款保险预防与处置问题投保机构框架 |
3.2.1 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机制框架的构建及实践 |
3.2.2 存款保险早期纠正机制框架的构建及实践 |
3.2.3 存款保险市场化处置机制框架的构建及实践 |
3.3 中国存款保险制度预防与处置问题投保机构的基本框架 |
第4章 中国大型投保机构存款保险费率机制构建 |
4.1 存款保险费率机制理论梳理与评价 |
4.1.1 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机制理论 |
4.1.2 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机制理论的不足 |
4.2 中国存款保险费率机制的实践与反思 |
4.2.1 中国存款保险费率机制框架概述 |
4.2.2 中国存款保险费率机制的反思 |
4.3 中国大型投保机构存款保险费率定价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
4.3.1 Merton(1977)存款保险期权定价理论模型 |
4.3.2 中国大型投保机构存款保险期权定价模型设计 |
4.3.3 样本选取和数据处理 |
4.3.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章 问题投保机构的识别与早期纠正机制构建 |
5.1 问题投保机构识别理论梳理与评价 |
5.1.1 问题投保机构识别理论梳理 |
5.1.2 问题投保机构识别的实践 |
5.1.3 问题投保机构识别系统缺陷 |
5.2 中国中小型问题投保机构识别模型及实证分析 |
5.2.1 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
5.2.2 中小型问题投保机构识别模型构建 |
5.2.3 实证结果分析 |
5.3 中国存款保险早期纠正机制的完善 |
5.3.1 中国存款保险早期纠正机制立法现状及问题 |
5.3.2 中国存款保险早期纠正机制的完善 |
第6章 存款保险制度事后处置的国际比较与政策建议 |
6.1 存款保险处置问题投保机构的基本原则 |
6.1.1 及时介入原则 |
6.1.2 成本最小原则 |
6.1.3 快速有序原则 |
6.2 中外问题投保机构处置实践及比较 |
6.2.1 危机期间发达国家处置问题投保机构的主要方式 |
6.2.2 近年来中国处置问题投保机构的有益实践 |
6.3 中国存款保险事后处置机制的完善 |
6.3.1 中国处置问题投保机构的主要方式 |
6.3.2 中国问题投保机构处置机制的检讨与反思 |
6.3.3 完善中国存款保险事后处置机制的建议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户信贷供需障碍及改进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农户经济行为的研究 |
1.3.2 关于农户信贷行为特征的研究 |
1.3.3 关于农户信贷供需影响因素的研究 |
1.3.4 关于普惠金融的研究 |
1.3.5 研究述评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6.1 主要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户及农户经济行为 |
2.1.2 农户信贷及其特征 |
2.1.3 农户信贷供需障碍 |
2.1.4 普惠金融的内涵与特征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交易费用理论 |
2.2.2 金融排斥理论 |
2.2.3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 |
2.2.4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3 农户信贷供需现状及其特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
3.1 农户信贷需求状况 |
3.1.1 数据来源与样本基本情况 |
3.1.2 农户信贷需求情况 |
3.1.3 农户信贷途径偏好及原因 |
3.1.4 信贷用途 |
3.1.5 信贷意愿:部分农户存有“惧贷或惜贷”状况 |
3.2 农户信贷供给及效率分析 |
3.2.1 农户信贷供给现状分析 |
3.2.2 不同区域农户信贷供给效率分析 |
3.3 不同农户信贷可得性差异分析 |
3.3.1 纯农户与兼业农户的信贷可得性差异 |
3.3.2 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信贷可得性差异 |
3.3.3 不同生产规模农户的信贷可得性差异 |
3.3.4 不同(主要)收入来源农户的信贷可得性差异 |
3.4 农户信贷供需失衡特征 |
3.4.1 信贷供给的外生性与农户内生性需求的不适应性 |
3.4.2 农户信贷产品结构供需不匹配 |
3.4.3 农户信贷额度、期限结构不合理 |
3.4.4 农户信贷担保方式存在局限性 |
3.5 本章小结 |
4 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户信贷供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数据为例 |
4.1 农户潜在信贷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1 变量设定、理论假设和模型构建 |
4.1.2 实证分析与结论 |
4.2 农户信贷供给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变量设定、理论假设与模型构建 |
4.2.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3 山东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 |
4.3.2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农户信贷供需障碍的根源剖析 |
5.1 微观层面 |
5.1.1 农户资信不完善 |
5.1.2 农户存在需求型信贷约束行为 |
5.1.3 农村金融机构“弃农”倾向显现 |
5.1.4 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存在信贷配给行为 |
5.2 宏观层面 |
5.2.1 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外生性 |
5.2.2 农村金融机构运行面临现实困境 |
5.2.3 农村普惠金融生态建设滞后 |
5.3 农户信贷供需障碍的经济学解释 |
5.4 本章小结 |
6 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户信贷供需障碍的改进:目标、原则与内容 |
6.1 农户信贷供需障碍改进的总体目标 |
6.2 农户信贷供需障碍改进的原则 |
6.2.1 坚持金融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
6.2.2 坚持以农户信贷需求为导向 |
6.2.3 坚持农村金融的市场化改革方向 |
6.2.4 构建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 |
6.2.5 创新农户信贷产品与服务方式 |
6.3 农户信贷供需障碍改进的内容 |
6.3.1 增加农户信贷供给总量 |
6.3.2 优化农户信贷供需结构 |
6.3.3 提升农户信贷供给效率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金融需求侧:培养农户金融素养 |
7.2.2 促进区域金融机构的增量发展与存量调整 |
7.2.3 加强农村金融普惠发展的基础建设 |
7.2.4 国家政策支持农村金融普惠发展的着力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平邑县农村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示范试点阶段性工作调查 |
附录2:农户信贷资金供需状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基于金融科技背景下农村信用社网点转型探讨 ——以C农村信用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结构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服务营销理论研究 |
2.2 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理论研究 |
2.3 金融科技对金融服务的影响研究 |
2.3.1 金融科技的概念与特征 |
2.3.2 金融科技对金融服务的影响 |
2.3.3 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 |
3 农村信用社实体网点现状分析 |
3.1 农村信用社背景介绍 |
3.1.0 发展概况 |
3.1.1 客户定位 |
3.1.2 实体网点概况 |
3.2 金融科技对农村信用社实体网点的影响分析 |
3.2.1 市场竞争格局改变,失去传统优势 |
3.2.2 新兴金融服务模式导致客户流失 |
3.2.3 实体网点的功能定位不再适用 |
3.3 金融科技影响下农村信用社网点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
3.3.1 缩减网点成本的需要 |
3.3.2 扩大网点服务半径的需要 |
3.3.3 优化客户年龄结构的需要 |
3.3.4 提升农信品牌竞争力的需要 |
4 C联社网点转型案例分析 |
4.1 背景介绍 |
4.1.1 网点概况 |
4.1.2 网点转型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 网点转型方案 |
4.2.1 实行网点分类管理 |
4.2.2 网点内部合理布局分区 |
4.2.3 搭建完善的运营后台支撑 |
4.2.4 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
4.2.5 营销服务转型 |
4.3 网点转型实施分析 |
4.3.1 基于7Ps营销理论的成效分析 |
4.3.2 存在的问题 |
4.3.3 转型的难点 |
4.3.4 关键制约因素分析 |
5 农村信用社网点转型的未来展望 |
5.1 重塑实体网点功能 |
5.2 金融科技助力,推进网点智能化 |
5.3 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客户数据管理 |
5.4 强化渠道协同,实现智能营销 |
5.5 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及成长机制 |
6 研究结论和不足 |
6.1 研究成果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成果 |
1.2.2 国内研究成果 |
1.2.3 相关研究评价 |
1.3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 |
1.4 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2章 金融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
2.1 金融风险、金融危机及金融安全 |
2.2 金融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2.2.1 金融风险管理概念及程序 |
2.2.2 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
2.3 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管理 |
2.3.1 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内涵 |
2.3.2 发达国家农信组织金融风险管理经验 |
第3章 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及成因分析 |
3.1 HZ市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 |
3.1.1 HZ市农村信用社简介 |
3.1.2 HZ市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分析 |
3.2 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分析 |
3.2.1 HZ市农村信用社的信用风险分析 |
3.2.2 HZ市农村信用社的流动性风险分析 |
3.2.3 HZ市农村信用社的市场风险分析 |
3.2.4 HZ市农村信用社的操作风险分析 |
3.3 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
3.3.1 HZ市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
3.3.2 HZ市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
3.3.3 HZ市农村信用社市场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
3.3.4 HZ市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4章 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度的测量——基于G多层次加权指数法 |
4.1 G多层次加权指数法 |
4.2 基于G多层次加权指数法的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测度模型的构建 |
4.2.1 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测度指标的选择 |
4.2.2 各模块中指标的评价标准及权重 |
4.2.3 G多层次加权指数模型具体指标评价标准及权重占比 |
4.2.4 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 基于所建模型的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测度 |
4.4 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测度结果分析 |
第5章 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
5.1 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管理机制 |
5.1.1 完善法人治理 |
5.1.2 构建部级联席协商机制 |
5.1.3 提升内控效力 |
5.2 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管理制度 |
5.2.1 做好风险指标监测 |
5.2.2 建立快速纠偏机制 |
5.2.3 理顺与政府的关系 |
5.3 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报告程序 |
5.3.1 确认风险报告职责 |
5.3.2 明确风险报告路径 |
5.3.3 规范风险报告形式 |
5.4 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案 |
5.4.1 信用风险管理方案 |
5.4.2 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案 |
5.4.3 操作风险管理方案 |
5.4.4 市场风险管理方案 |
第6章 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外部环境保障 |
6.1.1 加快建立小微企业与涉农信贷风险缓释与补偿机制 |
6.1.2 进一步优化当地金融生态环境 |
6.1.3 建立完善小型微型企业和农业贷款综合信息共享平台 |
6.2 内部环境保障 |
6.2.1 风险管理理念和文化保障 |
6.2.2 内部管理保障 |
6.2.3 信息系统保障 |
6.2.4 人力资源保障 |
第7章 研究总结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控制研究 ——以莱芜市农村信用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图 |
1.5.3 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
2.1 信贷风险概述 |
2.1.1 信贷风险的涵义 |
2.1.2 信贷风险的特征 |
2.1.3 信贷风险的类型 |
2.2 信贷风险的度量模型 |
2.3 信贷风险控制的概述 |
2.3.1 信贷风险控制的涵义 |
2.3.2 信贷风险控制的要素分析 |
2.3.3 信贷风险控制理论模型 |
2.4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控制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莱芜市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控制现状分析 |
3.1 莱芜市农村信用社简介 |
3.2 莱芜市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控制现状 |
3.2.1 信贷风险控制制度 |
3.2.2 信贷状况 |
3.2.3 信贷风险控制现状 |
3.3 莱芜市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度量 |
3.3.1 数据的选取 |
3.3.2 风险因素的度量 |
3.3.3 信贷风险分析 |
3.4 莱芜市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3.4.1 信贷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
3.4.2 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加强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控制的建议 |
4.1 建立科学完善的信贷风险控制体系 |
4.1.1 建立科学信贷风险预警体系 |
4.1.2 建立完善信贷风险评价体系 |
4.1.3 完善信贷风险内部管理体系 |
4.2 完善信贷业务流程 |
4.2.1 加强贷前调查 |
4.2.2 严格贷时审查 |
4.2.3 加强贷后管理 |
4.3 建立完善的信贷风险控制制度 |
4.3.1 加强政策性贷款的风险控制 |
4.3.2 引进先进的风险度量技术 |
4.3.3 培育健康的风险文化 |
4.4 加强信贷人员及其岗位的管理 |
4.4.1 加大信贷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 |
4.4.2 建立基于经营性成果的绩效考核 |
4.4.3 建立有效的贷款约束机制 |
4.4.4 健全信贷岗位责任追究制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农村信用社组织的信息特征及其风险防范(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研究[D]. 朱晨迪.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2]C村镇银行发展策略研究[D]. 吉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3]新中国(1949-2019)农业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研究[D]. 李曦.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4]新中国成立七十年(1949-2019)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研究[D]. 张慧瑶.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5]大田农村信用社消费金融业务风险与防范研究[D]. 郑玉兰. 华侨大学, 2018(01)
- [6]我国问题投保机构预防与处置机制研究 ——基于存款保险制度的视角[D]. 夏江山. 天津财经大学, 2018(04)
- [7]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户信贷供需障碍及改进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张晓琳.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9)
- [8]基于金融科技背景下农村信用社网点转型探讨 ——以C农村信用社为例[D]. 魏佩娟. 西南财经大学, 2018(01)
- [9]H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D]. 田婷婷.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4)
- [10]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控制研究 ——以莱芜市农村信用社为例[D]. 房莹. 山东财经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