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童林场杉木人工林间伐后林下植物结构特征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霞[1](2020)在《抚育间伐和修枝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是我国华北地区(特别是塞罕坝地区)蓄积量最大、分布最广的重要造林树种,因其生长旺盛、干形材质优良、强适应性且寿命长,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以及风沙防治等方面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阴河分场的华北落叶松(林龄:26a、30a、46a)为对象,分别设置5种间伐强度和3种修枝强度,探讨不同抚育措施对林下土壤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抚育处理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变化不尽相同。就总体趋势而言,土壤含水量、容重、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所升高。随着土层加深,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含水量、毛管持水量降低,毛管孔隙度先增后减,不同土层间差异显着。不同间伐强度以中度间伐最为明显。(2)抚育处理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不一,整体而言,较之对照,p H值和速效磷含量减小,有机质含量升高。随着土层加深,p H值增大,有机质含量降低,速效磷先减小后增大,且不同土层间差异显着(P<0.05)。(3)抚育处理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复杂多变。大体上,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较对照组有所增大,不同处理间差异显着,特别是46a在偏重度间伐且轻度修枝后,细菌、放线菌数量分别高出对照45.72%、17.01%。(4)总的来说,不管是对照还是抚育处理后的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均表现为2011年>2019年,其中26a的T2(46.44%)、46a的T1(43.31%)较2011年对应的毛管持水量有所升高。(5)不同林龄的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数量的比较。30a的土壤p H值、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及有机质含量最大,分别为6.28、0.990、21.07%、51.0419 g/kg;而毛管持水量和毛管孔隙度26a>30a>46a;26a的土壤速效磷含量最高9.5757mg/kg。细菌、真菌、放线菌分别在26a(50.10×105个/g)、30a(16.84×104个/g)、46a(10.49×105个/g)数量最多。总体而言,30a的土壤质量最优,抚育效果最佳,26a次之。(6)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于26a和30a综合得分最高的分别是T4P1(重度间伐且中度修枝)、T0P2(重度修枝但不间伐)。与对照相比抚育后土壤质量有所改善,并且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减弱,随着修枝强度的增大而增大。46a的T3P0(偏重度间伐但不进行修枝)得分最高,其次是T4P2(重度间伐且重度修枝)。整体来讲,偏重度间伐>重度间伐>对照>偏轻度间伐>偏中度间伐。
徐雪蕾[2](2020)在《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的生长调控作用研究》文中指出针对闽西北地区杉木人工林中普遍存在的缺乏稳定性、地力衰退等问题,本研究以福建省将乐县2005年造林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实施5种不同强度的间伐(未间伐、20%、25%、33%、50%间伐),对不同间伐强度杉木人工林的林下植被群落、凋落物分解、土壤特征、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群落以及杉木的生长进行调查和对比分析,揭示各林分环境因子变化的内在关联,以此为基础探讨间伐对生长的调控作用,并建立基于林分环境因子的生长模型,为杉木人工林的经营提出有效建议,结果表明:(1)间伐措施促进林下植被的生长发育和群落结构的形成。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林下植被的物种数、物种多样性、盖度、平均高和生物量显着增加,尤其是高强度间伐(50%左右),并且50%强度间伐后林下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植被群落。(2)间伐强度对凋落物的失重率有显着的影响,凋落物失重率在50%间伐强度显着高于25%。(3)不同间伐强度之间表层土(0–10 cm)的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有显着差异,50%间伐强度显着高于未间伐。(4)不同间伐强度之间AMF的侵染率、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不显着;而不同坡位之间AMF的侵染率、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显着,下坡位的AMF侵染率显着高于上坡位,而上坡位的多样性显着高于中、下坡位。(5)间伐强度对林分平均胸径和单木材积的生长量影响显着,强度间伐(50%左右)比未间伐显着增加;而对林分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的影响不显着。(6)间伐对生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其它因子间接作用的。光照通过影响其它林分环境因子间接对林木生长产生显着的促进作用。林下植被的发育、土壤养分含量增加以及AMF侵染均能够促进林木的生长。但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与林木生长呈负相关。(7)在只包含样地因子的单木胸径生长量模型中引入林分环境因子和气象因子,模型的R2adj从0.32提高到了0.52,变量解释度从33.51%提高到了52.88%。(8)胸径生长量随着单木期初胸径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胸径生长量随着每公顷株树和大于对象木的断面积之和的增大而下降。土壤养分含量对杉木胸径生长有一个最适合的范围(70–140 g kg-1),当土壤养分含量过低或者过高时,都会导致胸径生长量降低。胸径生长量随着土壤镁含量的增加整体上呈增加趋势,但它的效应具有一个饱和点(75 mg kg-1)。胸径生长量随着林下植被盖度和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增加而增加。胸径生长量随生长季平均温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24.4℃时为最大值。年最大降雨量对杉木胸径的生长具有负效应,生长量随年最大降雨量的增加而降低。这些结果说明,在初植密度较高(3000±300株hm-2)的杉木人工林幼龄林阶段,建议进行高强度的间伐(50%左右),将郁闭度调整到0.6–0.7较为合理,这能够显着改善林下植被的生长发育状况和群落结构,有效的促进养分回归,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最终促进杉木林的生长,使长期经营后的林分生长状况和生产力得到提升,这对维持杉木人工林的稳定性和提高生产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张丹丹[3](2019)在《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分生长和土壤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森林抚育间伐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项关键性措施。科学合理的抚育间伐能促进林木生长,改善林分结构,改良土壤养分状况,提高土壤质量。研究间伐对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人工林分生长和结构以及林下土壤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的科学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安徽省庐江县泥河镇洋河村林场11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抚育间伐试验,研究间伐当年以及间伐2年和5年后杉木人工林分生长和林分结构以及林地土壤的养分变化特征,得出结论如下:1.林分生长的变化特征年份和处理方式分别对杉木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胸高断面积均影响显着(p<0.05)。对照和间伐处理下的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和胸高断面积在间伐当年(2012年)、间伐后2年(2014年)和间伐后5年(2017年)3个年份间均随着试验年份增加而呈现递增的趋势,间伐处理下的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和胸高断面积在3个年份间的差异均达到显着性水平(p<0.05),其中林分平均胸径表现为间伐(16.2 cm)>对照(13.0 cm),分别较对照增长了 21.3%、22.2%和29.4%;平均树高表现为间伐(12.9 m)>对照(10.7 m),分别较对照增长了16.9%、18.3%和 26%,胸高断面积为间伐(38.5 m2/hm2)>对照(36.6 m2/hm2),较对照的增长率分别为-0.06%、0.07%和13%。2012和2014年对照和间伐处理的胸高断面积变化很小,差异不显着。间伐对杉木林分胸径、树高和胸高断面积生长的促进作用在起初两年不明显,而随着试验年份的延长愈加显着。2.林分蓄积的变化特征不同处理方式下杉木林分平均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差异显着(p<0.05)。对照和间伐处理下的林分平均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在间伐当年(2012年)、间伐后2年(2014年)和间伐后5年(2017年)年3个年份间均随着年份增加呈现递增的趋势。其中平均单株材积表现为间伐(0.15m3)>对照(0.09 m3),分别较对照显着增长了 54.6%、56.8%和82.4%,林分蓄积为间伐(244.7 m3/hm2)>对照(204.4 m3/hm2),增长率分别为10.7%、12.8%和31.0%。其中,对照林分单株材积在2012和2014年分别与2017年差异显着(p<0.05),而间伐林分单株材积以及间伐和对照两种处理方式下的林分蓄积在3个年份间均差异显着(p<0.05)。间伐对林分单株材积增长速度的影响存在年际效应和滞后效应。3.林分径阶结构的变化特征间伐和对照林分径阶结构在各个年份间基本上呈正态分布,两种处理方式下小径阶林木和较大径阶林木个体数均占较小比例,而中间径阶树木最多,这符合人工同龄纯林进阶分布规律。对照样地中,间伐当年(2012年)、间伐后2年(2014年)和间伐后5年(2017年)林分胸径均主要分布在8-16 cm径阶,占总株数的比例分别为90.3%、87.0%和75.2%,且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林木胸径峰值有所增长。间伐样地中,三个年份下林分胸径的主要分布相对于对照样地则有所右移,主要集中于12-20 cm径阶,占总株数的比例分别为93.6%,94.6%和78.5%。对照林分3个不同年份下14 cm径阶以下的林木株数百分比均明显高于间伐林分,而14-20 cm和高于20 cm径阶的林木株数百分比均低于间伐林分,表明间伐有助于促进林木向较大径阶生长。4.林分生物量和碳储量变化特征杉木人工林土壤生物量和碳储量在不同年份不同。间伐当年(2012年)、间伐后2年(2014年)和间伐后5年(2017年)3个年份中,杉木人工林间伐样地的林分生物量和碳储量均高于对照,其中林分平均生物量表现为间伐(120.4 t/hm2)>对照(104.3 t/hm2),碳储量表现为间伐(61.0 t/hm2)>对照(52.8 t/hm2),两种处理下杉木林分生物量和碳储量在不同年份间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均随着试验年份增加而不断增加,且在不同年份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着水平(p<0.05)。5.林分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土层和年份对杉木人工林土壤NH4+-N和NO3--N含量均影响显着(p<0.05)。间伐当年(2012年)对照下的土壤NH4+-N和NO3--N均随着土层加深而降低,且表层土与30-50 cm 土层差异显着(p<0.05)。两种处理方式下土壤NH4+-N平均值表现为间伐(1.638 mg/kg)>对照(1.522 mg/kg),N03--N表现为间伐(2.435 mg/kg)>对照(1.677 mg/kg)。间伐后土壤NH4+-N随土层增加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但在各土层间差异不显着。其中,间伐对表层土 NH4+-N和NO3--N的影响均存在显着年际差异(p<0.05)。间伐林分土壤NH4+-N含量在年份间变化规律和对照林分类似,均随着试验年份增加而增加。间伐后2年(2014年)各土层NH4+-N含量均为间伐高于对照,其中各土层增长率分别为38.88%、37.08%和 63.22%,NO3--N 在各土层增长率分别为 123.35%、230.32%和255.56%。杉木林土壤pH值在不同土层与年份均差异不显着,但间伐降低了土壤pH值,使间伐样地土壤酸性提高。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NH4+-N、NO3--N与pH值之间表现为非线性关系,与NO3--N相比较,NH4+-N对林分土壤pH值的影响程度更深,更能引起土壤的酸化。
叶钰倩[4](2019)在《间伐导致的杉木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差异》文中研究说明根际是植物-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活跃界面,土壤微生物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有关间伐对根际环境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为此,本文以南京市溧水林场31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不同间伐强度:对照(0%),弱度间伐(30%),中度间伐(50%)和强度间伐(70%),研究了不同间伐强度下根际微生物活性及群落结构的差异,并结合植被特性及土壤理化性质,旨在探讨根际微生物对间伐的响应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间伐改变了凋落物及根系输入的量和质,间伐后凋落物生物量及碳氮含量降低,而根系生物量及碳氮含量增加。中度间伐有利于提高根际土壤养分有效性,根际土壤含水量、全氮、水溶性有机碳及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2.7%、9.4%、87.1%和2.9%。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根际土壤养分含量与凋落物及根系特性密切相关。(2)根际微生物活性表现出正根际效应,为非根际的1.04-1.24倍,且不同间伐强度下差异显着。其中,中度和强度间伐显着增加了根际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增幅分别为16.3%和8.9%、58.9%和32.9%。根际土壤酶活性对间伐的响应因酶的种类而异,间伐后根际土壤转化酶活性显着降低,酸性磷酸酶、脱氢酶和脲酶活性增强,而β-葡糖苷酶和过氧化酶活性变化不显着。根际微生物活性受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全氮、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以及凋落物和根系特性的显着影响。(3)间伐后根际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显着增加,增幅分别为10.0%,16.4%和13.7%。间伐影响了根际细菌群落组成,其中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和绿弯菌门是优势菌门,强度间伐显着降低了根际放线菌门的丰度,而显着增加绿弯菌门的丰度。另外根际细菌群落在属水平和OTU水平上也存在差异,如norankcJG37-AG-4菌群在弱度和中度间伐下显着降低,而在强度间伐下显着升高。RDA分析表明,全钾是根际细菌群落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4)间伐降低了根际真菌α多样性,且根际真菌群落组成对间伐的响应比细菌更敏感。接合菌门、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是优势菌门,间伐显着降低了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担子菌门的丰度随间伐强度的增加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接合菌门的变化趋势与之截然相反。在属水平和OTU水平上,不同间伐强度下的差异更为显着,如强度间伐显着增加了Geminibasidium的丰度,为对照的6.7倍。根际真菌群落的分布受水溶性有机碳、速效氮、全钾、凋落物氮含量及根系碳氮比的驱动。(5)与细菌相比,根际与非根际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差异更为显着,且在更细的分类水平上差异更大。根际真菌共获得2044个OTU,分为7门、25纲、68目、137科、236属、365种;非根际真菌共获得709个OTU,分为7门、19纲、53目、105科、166属、244种。综上,在本试验地,不同间伐强度下根际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差异显着。间伐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凋落物和根系的输入,进而影响微生物活性及群落结构。这些变化可能引起地下生态系统的碳分配格局及养分循环过程的变化。该结果可为深入理解根际微生物对间伐的响应机制,进一步明晰间伐影响林木根际生理生态过程的微生物学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季春杉[5](2019)在《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杉木大径材人工林材种结构及土壤特性分析》文中指出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控制其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管理。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管理好与坏,不仅影响着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且还影响着杉木人工林的生长及林地的长期生产力维护。至目前为止,我国南方杉木人工林培育仍以中径材为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杉木大径材市场供不应求。如何科学培育杉木大径材,并实现杉木林地的可持续经营成为当今杉木科技工作者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本论文以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35年杉木大径材林分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及室内分析,分析林下植被保留、林下植被去除+林下套种楠木、林下植被去除(对照)三种杉木大径材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杉木大径材人工林生长、材种结构以及土壤物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进行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分析,研究结果不仅可正确评价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管理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而且还可为杉木人工林大径材高效培育,实现杉木人工林林地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分析对比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下的杉木大径材人工林林分平均生长量,杉木径级分布规律、杉木直径离散度、杉木材种结构,结果表明:杉木大径材林下植被保留管理模式林分结构较合理,杉木大径材出材量较高,林下植被保留管理模式有利于杉木大径材的生长;林下植被去除+林下套种楠木管理模式有利于林分空间稳定性和恢复杉木生长量,杉木大径材出材率较高;林下植被去除管理模式林分结构较为单一,杉木大径材生长速度较慢,杉木大径材出材率较低。(2)通过对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下杉木大径材人工林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下植被保留管理模式土壤质量含水量较高,相比林下植被去除管理模式土壤物理性质较好;林下套种楠木管理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孔隙度,有效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林下植被去除管理增加了土壤容重、降低了土壤孔隙度和质量含水量,对土壤物理性质产生较不利的影响。(3)通过对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下杉木大径材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下植被保留管理模式土壤有机质含量、全钾含量、速效钾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林下植被去除管理模式;林下植被去除+林下套种楠木管理模式显着提高了土壤全氮、水解氮、速效磷含量(p<0.05),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磷含量;林下植被去除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显着降低了土壤全钾、速效钾含量(p<0.05)。(4)通过对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下杉木大径材人工林的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下植被保留管理模式土壤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显着高于林下植被去除管理模式(p<0.05);林下套种楠木管理模式显着促进了表层土壤蔗糖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及多酚氧化酶活性,林下植被去除管理模式显着增加了土壤脲酶活性(p<0.05),蔗糖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相对较低。(5)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杉木大径材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细菌多样性特征表明: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下,所有Tags共鉴别出38个土壤细菌门类和78个纲,土壤细菌主要的优势门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均有显着性差异物种(p<0.05)。土壤细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林下植被保留>林下植被去除>林下植被去除+林下套种楠木,说明林下植被保留管理模式土壤细菌丰富度较高;林下植被去除+林下套种楠木管理模式相比林下植被去除管理模式增加了土壤细菌物种多样性,林下植被去除导致细菌物种(OTUs)降低,同时影响了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林下植被管理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产生了一定影响。(6)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分别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土壤物理性质均没有显着相关关系;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与土壤蔗糖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水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质量含水量与土壤细菌群落组成有显着性相关关系。通过CCA典范对应分析进一步分析后表明:引起细菌群落结构异质性重要环境因子为土壤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水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质量含水量。说明林下植被管理通过改变土壤环境因子驱动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异质性。(7)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杉木大径材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表明: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下,所有Tags共鉴别出10个土壤真菌门类和23个纲,杉木大径材人工林土壤真菌主要的优势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球囊菌门(Mortierellomycota),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均有显着差异性物种(p<0.05)。土壤真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为:林下植被保留>林下植被去除>林下植被去除+林下套种楠木。林下植被保留管理模式土壤真菌丰富度较高;林下植被去除+林下套种楠木管理模式相比林下植被去除管理模式增加了表层土壤真菌多样性;林下植被去除管理模式对土壤真菌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有一定抑制作用。(8)土壤真菌多样性指数分别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真菌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水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土壤物理性质均没有显着相关关系;土壤多样性指数与土壤蔗糖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土壤过氧化氢酶与土壤真菌多样性指数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土壤真菌群落优势门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质量含水量、速效磷含量与土壤真菌群落组成有显着性相关关系。通过CCA典范对应分析是进一步分析后表明:非生物环境因子共解释了土壤真菌生物量78.1%异质性,引起真菌群落结构变化主要环境因子为:土壤容重、质量含水量、非毛管孔隙度及速效磷含量。林下植被管理通过改变土壤非生物环境因子,从而驱动了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异质性。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发现: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杉木大径材人工林林分结构、材种结构、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林下植被去除管理模式较不利于杉木大径材人工林材种结构优化和土壤特性的改善,林下植被保留和林下植被去除+林下套种楠木这两种管理模式较适合杉木大径材人工林生态可持续发展。
徐雪蕾,孙玉军,周华,张鹏,胡杨,王新杰[6](2019)在《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和土壤性质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从发展林下植被、改善群落结构的角度,探讨适合杉木人工林的间伐强度,为提高人工林的稳定性和维护地力、维持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对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的杉木人工林采取3种强度间伐:弱度间伐(LT,10%~25%)、中度间伐(MT,25%~35%)和强度间伐(HT,40%~50%),并设置对照样地(CK,未间伐)。于2016年对样地内林木进行每木检尺,调查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盖度、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对测定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Tukey法多重比较进行两两差异显着性检验,并对林下植被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间伐3年后,未间伐、弱度和中度间伐的盖度分别为25.52%、52.81%和58.98%,林下植被均未能形成群落,强度间伐的盖度为100%,林下形成灌木蕨类群落;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盖度和生物量均随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加,均匀度指数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盖度和生物量均随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加;间伐3年后,弱度、中度、强度间伐林比未间伐林的表层土(0~10 cm)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71.41%、39.31%和98.10%,全氮含量分别增加82.76%、51.27%和115.87%,碱解氮含量分别增加49.47%、25.59%和42.22%,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138.29%、112.23%和174.29%,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16.25%、-24.25%和16.27%,对表层土pH值、全磷含量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均不显着;灌木的盖度和生物量与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均显着(P<0.05)正相关,此外灌木的盖度还与速效钾含量显着(P<0.05)正相关,草本盖度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不强,草本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以及有效磷含量显着(P<0.05)正相关,林下植被的盖度和生物量均与土壤pH值和物理性质没有显着相关性。【结论】未间伐的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盖度和生物量均低,林下植被未能形成群落,缺乏稳定性;间伐能够促进林下植被的发育,增加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盖度和生物量,林下植被能形成群落,可提高维护地力的能力,尤其是强度间伐;建议杉木人工幼龄林进行40%~50%强度的抚育间伐,将郁闭度调整到0.6~0.7较为合理。
冯宜明[7](2018)在《甘肃省亚高山人工云杉林结构调整及功能恢复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甘肃省沙滩国家森林公园云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幼龄林和中龄林两个试验区,对封禁、卫生伐、机械疏伐(隔一伐一、隔二伐一)、生态疏伐(以下分别简称为FJ、WF、JF1、JF2、SF)5种结构调整方式后的林分空间结构(混交度、大小比、角尺度)、非空间结构(年龄、胸径、树高、材积等)、生态服务功能(土壤保育、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6年连续调查分析,旨在分析不同结构调整方式对林分结构与生长的影响,探讨不同林龄人工云杉林的结构调整方案和功能恢复模式。为亚高山地区人工林的科学、高效、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促进高海拔生态脆弱区生态恢复进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结构调整对林分的平均胸径、胸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单株材积和蓄积生长量有显着影响,SF后中龄林6年胸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单株材积生长量、蓄积生长量分别是对照的21.5倍、14倍、18.1倍、18.2倍,幼龄林6年胸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单株材积生长量、蓄积生长量分别是对照的14.2倍、8.4倍、10.2倍、10.4倍,效果最为明显;结构调整后幼龄林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和蓄积6年生长量总体上高于中龄林,中龄林单株生物量6年增长量总体上高于幼龄林。(2)结构调整对林木隔离程度作用效果不显着,对林木大小分化程度影响较小,林分平均角尺度值显着减小,左侧频率之和大于右侧接近正态分布,林分空间格局调整为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结构调整对中龄林林分大小比和角尺度的调节作用优于幼龄林。(3)云杉中、幼龄林结构调整6a后,SF和JF2的草本和灌木群落丰富度与对照相比都显着增大;JF2灌木、草本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而群落优势度指数是最低的;同种结构调整方式后,中龄林林分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总体上均低于幼龄林。SF后中、幼龄林土壤容重变化均最大即容重最小,分别为0.5030.691g/cm3、0.6090.897g/cm3,孔隙度最大在63.0%77.0%和57.0%71.0%之间;SF表层土壤饱和含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均最高,中龄林分别是对照的3.2、3.0、2.0倍之多,幼龄林分别是对照的2.7、1.9、2.6倍多;土壤孔隙度、饱和含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土壤容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逐渐增大。(4)结构调整后林地土壤pH值变化不明显,土壤pH值介于5.877.16之间;不同龄林土壤全量养分含量及有效养分含量差异不显着,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含量变化显着,有机质含量介于4.37916.976g/kg之间,全N含量介于0.536.52g/kg之间,全P含量介于0.6213.84g/kg之间,全K含量介于14.8334.32g/kg之间,WF有机质、全N、全P、全K含量均最高;林地土壤速效养分变化显着,WF速效N、速效K含量最高,JF1有效P含量最高;土壤有机质、全N、全P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全K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并无减少现象。(5)结构调整后云杉中、幼龄林林分叶面积指数均有所减小,SF和JF林分的叶面积指数变化较大,其LAI值明显小于对照。(6)结构调整后负氧离子浓度差异显着,生态疏伐的负氧离子浓度显着高于其他结构调整方式,日变化情况表现为上午高于下午。综合分析得出,云杉人工林高效结构调整方式为:密度为3 6754 800株/hm2云杉人工幼龄林采用SF、JF2均可,经营密度宜为3 0303 240株/hm2;密度为1 6302 151株/hm2的中龄林只能采用SF以加快胸径、蓄积生长,以每公顷留存1 500株左右为宜。
刘红炎[8](2017)在《关帝山林区华北落叶松间伐效应动态研究》文中指出间伐是森林经营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能有效改善林分结构,促进保留林木生长,增加森林总收获量,对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产生显着影响,进一步影响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和营养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特别是在人工林近自然化经营和强调森林多功能的背景下,间伐措施的作用更加突出。但这些影响的显着度、持续期以及后续效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森林之间的表现差异很大,还存在不确定性。通过大量间伐试验和定点观测,阐明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和林木生长、植被组合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土壤属性的动态影响以及持续时期,对森林长久性营造提供辅导意义。本文以关帝山林区龙兴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12.3%-43.6%三个不同强度间伐试验的9年定点观测,利用林分生长、林下植物、土壤属性三方面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和变化趋势分析,揭示不同间伐强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效应及其动态和持续期。研究结果表明:(1)间伐能显着促进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保留木的生长,在设计间伐强度范围内,间伐强度越大对保留木胸径生长的促进作用越大,保留木平均胸径生长量在间伐强度间的差异持续增大;间伐对树高生长量的影响不显着;间伐对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有显着影响,样地单位面积蓄积量与对照样地的差异在不断地缩小。到第9年,中度间伐单位面积蓄积量已超过对照林分。(2)间伐能显着改变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林下植被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其物种丰富度与间伐强度成正相关,弱度、中度样地表现为间伐后6年>9年>3年>1年的规律,重度间伐样地则持续上升;间伐还能显着提高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林下植物多样性,中度和重度间伐的效应更显着,从1年到6年随着伐后时间的延长,林下植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都在持续增加,而到间伐后9年,呈现略微下降的趋势;间伐林分与对照林分相比,林下植物共有种和相似性系数显着降低,而且间伐强度差别越大,共有种和相似性系数越低。(3)间伐显着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孔隙度,特别对0-1 0cm的土壤层作用明显。间伐可以提高土中铵态氮、全氮、有机碳含量,0-10cm的土壤层差异显着。中度、重度间伐可以提高硝态氮、全磷的含量。间伐显着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量,在间伐强度提高的同时其含量在增加。
曾冀[9](2017)在《广西大青山杉木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试验研究》文中认为在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原则指导下,以桂西南地区14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针叶纯林为对象,设置系列采伐强度和林下多树种套种开展近自然化改造研究。马尾松采伐强度设置为I(80%)、II(73%)、III(66%)和IV(59%);杉木为I(69%)、II(60%)、III(51%)、IV(40%),均以不采伐不套种处理为对照,套种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香梓楠(Michelia hedyosperma)、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5个阔叶树种。通过保留木和套种树种生长、林下植被9年定位观测调查以及林地土壤的定期取样分析,揭示林木生长、林下植被多样性以及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动态变化及其对采伐强度的响应,探明人工针叶林近自然化改造效果,为人工针叶纯林近自然化改造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从而加快人工针叶纯林向结构合理、生态功能强、景观效果好和经济效益高的近自然林演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伐强度显着影响马尾松和杉木保留木生长,其单株材积、胸径、冠面积的年均增长量随采伐强度的降低而减小,均显着高于对照(P<0.05);林分蓄积量的年均增长量则随采伐强度的降低而递增,均显着低于对照(P<0.05);但采伐强度对树高影响不显着(P≥0.05)。马尾松人工林生长对采伐的动态响应以树冠最敏感,冠面积首先急剧增大,进而引起胸径的快速生长;树高和枝下高年均增量变化相对平稳。而杉木人工林生长对采伐的动态响应以树冠和胸径最敏感,冠幅、胸径首先急剧增大,进而引起单株材积的快速生长。相同采伐处理下,马尾松林分冠面积年均增长量在采伐后第13年显着高于采伐后期;第35年胸径年均增长量最高。杉木冠幅、胸径和枝下高年均增量在采伐后第13年最大;单株材积、树高和林分蓄积的年均增量高峰出现在采伐后第35年。相同年份下,马尾松单株材积和胸径以处理I为最高,杉木单株材积和胸径则以处理III为最高,而两个树种的枝下高和蓄积均以对照为最高。采伐后第9年,马尾松处理II、III和IV的林分蓄积量与对照差异不显着,杉木处理III的林分蓄积量与对照差异不显着。根据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量比较认为,马尾松以采伐处理II(保留密度为300株·hm-2)为最佳,杉木以594株·hm-2(III)保留密度为宜。(2)马尾松、杉木林下套种第3年,大叶栎的胸径、树高和冠幅以及灰木莲的树高和冠幅、红椎的树高出现生长高峰;第5年,红椎、灰木莲、香梓楠的胸径出现生长高峰;第9年,格木的胸径、树高和冠幅以及香梓楠的树高和冠幅、红椎的冠幅增长量最大。从5个阔叶树胸径、树高和冠幅生长总体表现看,其生长速度为大叶栎>红椎>灰木莲>香梓楠>格木。套种后9年间,采伐强度显着影响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的生长,其中大叶栎和灰木莲的胸径、树高和冠幅以及红椎的胸径和冠幅的生长随采伐强度降低而减小;而香梓楠的胸径生长随采伐强度降低而增大;红椎、格木的树高生长受采伐强度影响不大;格木的胸径和冠幅以及香梓楠的树高和冠幅生长在套种前7年受采伐强度影响不大,此后其生长随采伐强度降低而减小。因此,马尾松林下套种香梓楠则宜采用保留密度为375株·hm-2和450株·hm-2套种,套种其他4个树种宜采用保留密度为225株·hm-2和300株·hm-2的采伐强度。杉木采伐强度对套种阔叶树的生长大多表现为中度采伐强度优于强度和弱度处理,但并未呈现明显规律。香梓楠的胸径、树高、枝下高和冠幅生长最慢,大叶栎则生长最快;大叶栎在采伐处理II(488株·hm-2)下套种优于其余3个采伐处理,格木则适合在采伐处理I(375株·hm-2)下套种,红椎、灰木莲和香梓楠适合在采伐处理III(594株·hm-2)下套种。(3)马尾松强度采伐后第1年,其林下植物种类数量显着增加,随时间的推移,林下植被多样性呈现一直减少的趋势;采伐后第1、5和9年,马尾松灌木层和草本层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以保留密度为300株·hm-2、375株·hm-2和225株·hm-2的林分为最高;物种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随着采伐强度增加变化趋势较为平稳。杉木采伐后第1年,随着采伐强度的增加,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呈递增趋势,但仅处理I显着高于对照;第5年,处理Ⅰ的各多样性指数与对照差异不显着,其余3个采伐处理的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显着小于对照,处理IV的草本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显着高于对照;第9年,4个采伐处理灌木层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着低于对照,处理III草本层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显着高于对照。(4)采伐和林下套种处理能够改善马尾松、杉木林地土壤养分状况,采伐后第39年,随着时间推移,O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显着增加,土壤肥力上升,A层和B层土壤无显着变化,总体上土壤缺磷、缺钾严重;各土层养分含量均为O层高于A、B层。对于马尾松而言,4个采伐处理的土壤p H值、有机质含量等8个指标均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先降低随后逐渐升高的趋势;而杉木林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处理的速效磷、全钾显着升高,而其余各项养分指标年际变化不大。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与其他土壤养分含量显着相关,对马尾松和杉木林地土壤肥力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马尾松土壤肥力综合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先下降而后缓慢升高;采伐强度越大,肥力指数越低;采伐后第9年,处理IV(450株·hm-2)和对照的肥力指数显着高于其余3个采伐处理。杉木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则为对照高于4个采伐处理;采伐后第39年,采伐处理I(375株·hm-2)和IV(732株·hm-2)的肥力指数高于处理II(488株·hm-2)和处理III(594株·hm-2)。采伐处理9年内4个采伐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还未赶上对照处理,说明通过强度采伐和套种阔叶树来改良针叶纯林土壤养分状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蓝嘉川[10](2014)在《南亚热带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通过对南亚热带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8a后的林分生长发育、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的实地监测调查,探究了改造后杉木人工林生长发育和林分结构的演变机制,表明了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在不同间伐强度及套种阔叶树种这两种近自然化改造方式下的影响变化,研究表明:(1)间伐促进了改造林分杉木的胸径、树高的生长。强度间伐(74%)林分杉木的平均胸径达到(22.97±0.57)cm,平均树高达到(16.40±0.62)m;中度间伐(50%)林分的平均胸径为(19.83±0.76)cm,平均树高为(14.80±1.56)m;弱度间伐(34%)林分的平均胸径为(18.20±0.70)cm,平均树高为(14.63±0.57)m。未间伐对照林分平均胸径达到(18.75±0.33)cm,平均树高高于所有间伐林分,达到(17.57±1.06)m。只有强度间伐能显着提高杉木单株材积。(2)间伐强度对套种的幼龄红椎、大叶栎、润楠生长无显着影响,而各套种树种间生长有一定差异,米老排较适合作为杉木近自然化改造优选树种。8年生林冠下米老排的平均胸径为8.83cm,分别是红椎、大叶栎、润楠的1.80、2.01、2.11倍。(3)间伐显着促进了杉木林下自然更新生长。林下更新树种密度最大的是中度间伐(50%)林分,其次是弱度间伐(34%)林分,强度间伐(74%)林分最小,林分密度分别为15.72株/hm2、15.33株/hm2、10.33株/hm2,显着高于更新密度仅为0.61株/hm2的对照林分。林下自然更新树种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均随着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大,平均胸径在4.14cm到4.98cm之间,平均树高在4.84m到5.93m之间。(4)中、强度间伐能提高杉木单株生物量,且对杉木单株各器官生物量分配产生了明显的作用。平均木单株生物量表现为:强度间伐(74%)林分(229.21kg/株)>对照林分(0%)(167.92kg/株)>中度间伐(50%)林分(159.27kg/株)>弱度间伐(34%)林分(136.17kg/株)。单株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格局、各器官的相对生物量所占比例均表现为干>根>枝>皮>叶。(5)主林层,间伐林分与对照林分杉木总生物量差异明显,随间伐强度递增生物量递减。强度间伐(74%)林分生物量为123.42t/hm2,中度间伐(50%)林分为161.29t/hm2,弱度间伐(34%)为214.74t/hm2,对照林分(0%)为262.14t/hm2。各器官生物量分配规律为干(50.19%~56.48%)>根(25.08%~25.48%)>枝(8.00%~14.22%)>皮(5.27%~6.06%)>叶(4.27%~5.25%)。间伐提高下林层生物量及所占林分的生物量分配比。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百分比在75.57%到77.26%,地下部分则在22.89%至25.87%之间。套种树种中,米老排生物量贡献率最大,间伐强度越大对米老排生物量积累越有利。近自然化改造对灌草生物量影响不显着。林分生物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均表现为:乔木层>调落物层>林下植被层。(6)近自然化改造的杉木人工林物种结构、重要值有一定变化。改造样地总共有185种维管束植物,分属76科143属。杉木林下蕨类植物较为丰富,总共分布有17科23属33种蕨类植物。物种丰富度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层间层。在乔木层中杉木的重要值随间伐强度增强而有所下降,套种的阔叶树种米老排、红椎、大叶栎重要值都超过10%,也有三桠苦、大果榕、大叶白纸扇、粗叶榕、凸尖紫麻自然更新至乔木层;灌木层主要为凸尖紫麻、柏拉木、三桠苦、大青等,这些种重要值均大于10,同时出现了石岩枫、粗糠柴、中平树等偏阳生树种;层间植物主要以变叶胡椒、络石、山薯、玉叶金花、胡椒、爬藤榕为主。草本层的以淡绿短肠蕨、金毛狗、福建观音座莲、半边旗、有刺凤尾蕨、三羽新月蕨等丰富的蕨类植物占有绝对优势,重要值排序都在前列。(7)近自然化改造促进物种多样性向趋好方向发展。间伐后乔木层Gleason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与对照差异显着,但间伐强度间差异不明显。强度间伐(74%)林分物种丰富度为19.67,中度间伐为17.67,弱度最高,达到24.00,而对照林分仅为4.33。近自然化改造对林下灌草层的Margale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等影响不显着,这符合林分近自然化改造规律。
二、天童林场杉木人工林间伐后林下植物结构特征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童林场杉木人工林间伐后林下植物结构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抚育间伐和修枝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抚育间伐对森林土壤的影响 |
1.2.2 修枝对森林土壤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及重点解决的问题 |
2 试验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与水文 |
2.1.3 土壤与植被状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与调查 |
2.2.2 主要指标的测定 |
2.3 数据处理 |
2.4 技术路线 |
3 结果分析 |
3.1 抚育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1.1 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1.2 间伐8年后(2019年)与1年后(2011年)土壤物理性质的比较 |
3.1.3 修枝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1.4 修枝8年后(2019年)与1年后(2011年)土壤物理性质的比较 |
3.1.5 间伐和修枝交互作用对华北落叶松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1.6 抚育后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的比较 |
3.2 抚育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2.1 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2.2 修枝对华北落叶松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2.3 间伐和修枝交互作用对华北落叶松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2.4 抚育后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土壤化学性质的比较 |
3.3 抚育间伐和修枝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3.3.1 土壤微生物数量对间伐的响应 |
3.3.2 修枝对华北落叶松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3.3.3 间伐和修枝交互作用对华北落叶松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3.3.4 抚育后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的比较 |
3.4 抚育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的综合影响 |
3.4.1 抚育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影响的综合评价 |
3.4.2 修枝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影响的综合评价 |
3.4.3 抚育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影响的综合评价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的影响 |
4.1.2 修枝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的影响 |
4.1.3 抚育措施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的交互作用 |
4.1.4 抚育间伐和修枝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的综合评价 |
4.2 结论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2)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的生长调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间伐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调控 |
1.2.2 丛枝菌根真菌的研究现状 |
1.2.3 林分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1.2.4 抚育间伐效应生长模型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本研究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实验设计 |
2.3 样地调查及样品采集 |
2.3.1 乔木层调查、取样及计算 |
2.3.2 林下植被调查和计算方法 |
2.3.3 凋落物分解测定方法 |
2.3.4 丛枝菌根真菌取样和测序方法 |
2.3.5 土壤调查和测定方法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植被、凋落物和土壤的变化 |
3.1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植被的变化特征 |
3.1.1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
3.1.2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植被生长的变化 |
3.1.3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植被群落结构的变化 |
3.1.4 间伐强度对林下植被调控作用的路径模型分析 |
3.2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凋落物分解的变化特征 |
3.2.1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凋落物的分解速率 |
3.2.2 间伐强度对林下凋落物分解调控作用的路径模型分析 |
3.3 不同间伐强度森林土壤的变化特征 |
3.3.1 不同间伐强度林下森林土壤的变化 |
3.3.2 间伐强度对森林土壤调控作用的路径模型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间伐强度杉木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的变化 |
4.1 不同间伐强度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的变化 |
4.2 不同间伐强度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变化 |
4.3 不同间伐强度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 |
4.4 影响丛枝菌根真菌的环境因子 |
4.4.1 影响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和多样性的环境因子 |
4.4.2 影响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组成的环境因子 |
4.5 讨论 |
4.5.1 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的变化 |
4.5.2 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变化 |
4.5.3 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 |
4.5.4 间伐强度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5 间伐强度对杉木生长的影响 |
5.1 胸径生长过程分析 |
5.2 间伐强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
5.3 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间伐强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
5.4.2 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各林分环境因子与杉木生长的相关关系 |
6.1 林分微环境与杉木生长的相关关系 |
6.2 林下植被与杉木生长的相关关系 |
6.3 凋落物分解与杉木生长的相关关系 |
6.4 土壤指标与杉木生长的相关关系 |
6.5 丛枝菌根真菌与杉木生长的相关关系 |
6.6 间伐强度对杉木生长调控作用的路径模型分析 |
6.6.1 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分析方法 |
6.6.2 变量和数据描述 |
6.6.3 各因子之间的多元相关关系 |
6.7 讨论 |
6.8 本章小结 |
7 基于林分环境因子的杉木人工林单木胸径生长模型 |
7.1 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
7.1.1 建模数据 |
7.1.2 变量筛选 |
7.1.3 建模方法 |
7.1.4 模型评价 |
7.2 模型拟合结果 |
7.3 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的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分生长和土壤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森林抚育间伐和杉木研究概况 |
1.2.1 森林抚育间伐研究概况 |
1.2.2 林业和杉木研究概况 |
1.3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分生长和结构影响概述 |
1.3.1 间伐对林分生长和结构的影响 |
1.3.2 间伐对林分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影响 |
1.4 间伐对土壤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第2章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 |
2.3.1 样地设置与调查 |
2.3.2 土壤取样 |
2.3.3 土壤样品的分析与测定 |
2.4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章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分生长规律和林分蓄积的影响 |
3.1 生长规律 |
3.1.1 林分胸径 |
3.1.2 林分树高 |
3.1.3 胸高断面积 |
3.2 林分蓄积 |
3.2.1 单株材积 |
3.2.2 蓄积量 |
第4章 间伐后杉木林分结构及生物量碳储量变化 |
4.1 生长结构分析 |
4.2 生物量和碳储量 |
4.3 方差分析 |
第5章 间伐对杉木林土壤有效氮和pH值的影响 |
5.1 土壤有效氮 |
5.1.1 铵态氮的土层变化特征 |
5.1.2 铵态氮的年份变化特征 |
5.1.3 硝态氮的土层变化特征 |
5.1.4 硝态氮的年份变化特征 |
5.2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土壤pH值的影响 |
5.2.1 pH值的土层变化特征 |
5.2.2 pH值的年份变化特征 |
5.2.3 方差分析 |
5.3 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效氮和pH值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6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分生长的影响 |
6.1.2 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分蓄积的影响 |
6.1.3 间伐对林分结构的影响 |
6.1.4 间伐对林分生物量碳储量的影响 |
6.1.5 间伐条件下杉木林土壤有效氮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6.1.6 间伐条件下杉木人工林土壤pH值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6.2 结论 |
6.2.1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分生长的影响 |
6.2.2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分蓄积的影响 |
6.2.3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分结构的影响 |
6.2.4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分碳储量的影响 |
6.2.5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间伐导致的杉木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根际微生物研究进展 |
1.2.1 根际微生物的影响因素 |
1.2.2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 |
1.3 间伐对森林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
1.3.1 间伐对林下植被的影响 |
1.3.2 间伐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3.3 间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3.4 间伐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地设置 |
2.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4 测定方法 |
2.4.1 凋落物及根系特性的测定方法 |
2.4.2 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2.4.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测定方法 |
2.5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间伐对主要环境因子的影响 |
3.1 研究结果 |
3.1.1 间伐对凋落物及根系特性的影响 |
3.1.2 间伐对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3 各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
3.2 讨论 |
3.3 小结 |
第四章 间伐对根际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
4.1 研究结果 |
4.1.1 间伐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
4.1.2 间伐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1.3 根际微生物活性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
4.2 讨论 |
4.3 小结 |
第五章 间伐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5.1 研究结果 |
5.1.1 间伐对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5.1.2 间伐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
5.1.3 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
5.2 讨论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总体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本研究存在问题及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5)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杉木大径材人工林材种结构及土壤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林下植被研究进展 |
1.2.2 林下植被对上层林木生长的影响研究 |
1.2.3 林下植被对土壤特性的影响研究 |
1.2.4 林下套种研究进展 |
1.2.5 林下套种对上层林木生长的影响研究 |
1.2.6 林下套种对土壤特性的影响研究 |
1.2.7 土壤特性之间相关性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
2.0 研究地概况 |
2.1 试验设置 |
2.2 林分调查及取样方法 |
2.2.1 林分调查 |
2.2.2 土壤样品取样 |
2.3 研究方法 |
2.3.1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3.2 土壤酶活性测定 |
2.3.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2.4.1 林分材种结构数据分析 |
2.4.2 土壤微生物数据质控 |
2.4.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相关性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林分结构及材种结构的影响 |
3.1.1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平均生长量分析 |
3.1.2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杉木径级分布规律 |
3.1.3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林分直径离散度分析 |
3.1.4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杉木材种结构分析 |
3.1.5 小结 |
3.2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 |
3.2.1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2.2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3.2.3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土壤质量含水量的影响 |
3.2.4 小结 |
3.3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影响 |
3.3.1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3.3.2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
3.3.3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土壤全磷的影响 |
3.3.4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土壤全钾的影响 |
3.3.5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土壤水解氮的影响 |
3.3.6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
3.3.7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3.3.8 小结 |
3.4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4.1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3.4.2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3.4.3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4.4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4.5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4.6 小结 |
3.5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3.5.1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
3.5.2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土壤细菌群落差异物种分析 |
3.5.3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土壤细菌多样性分析 |
3.5.4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土壤细菌聚类分析 |
3.5.5 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分析 |
3.5.6 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分析 |
3.5.7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分析 |
3.5.8 土壤细菌的影响因子分析 |
3.5.9 小结 |
3.6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
3.6.1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真菌群落分析 |
3.6.2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土壤真菌群落差异物种分析 |
3.6.3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土壤真菌多样性分析 |
3.6.4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下土壤真菌聚类分析 |
3.6.5 土壤真菌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分析 |
3.6.6 土壤真菌多样性指数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分析 |
3.6.7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分析 |
3.6.8 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因子分析 |
3.6.9 小结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杉木大径材生长的影响 |
4.1.2 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杉木大径材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4.1.3 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杉木大径材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4.1.4 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杉木大径材人工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1.5 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杉木大径材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4.2 结论 |
4.2.1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林分结构和材种结构的影响 |
4.2.2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4.2.3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4.2.4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2.5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4.2.6 土壤细菌群落和环境因子的关系 |
4.2.7 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4.2.8 土壤真菌群落和环境因子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和土壤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样地设置与调查 |
2.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3 物种多样性的测度 |
2.4 林分生长指标计算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间伐强度下林下群落特征 |
3.2 不同间伐强度下林下植被的变化 |
3.3 不同间伐强度下表层土壤性质的变化 |
3.4 不同间伐强度下林分生长量 |
3.5 林下植被与表层土壤性质的关系 |
4 讨论 |
5 结论 |
(7)甘肃省亚高山人工云杉林结构调整及功能恢复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森林经营管理研究进展 |
1.3.2 林分结构调整研究进展 |
1.3.3 林分结构的研究进展 |
1.3.4 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条件 |
2.4 水文条件 |
2.5 土壤情况 |
2.6 植被状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3.1 样地设置 |
3.3.2 结构调整方式 |
3.3.3 林分状态特征调查分析 |
3.3.4 数据处理及结构调整效果评价 |
3.4 技术路线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结构调整方式下林分非空间结构特征 |
4.1.1 密度结构特征 |
4.1.2 直径结构特征 |
4.1.3 树高结构特征 |
4.1.4 郁闭度结构特征 |
4.1.5 蓄积量特征 |
4.1.6 生物量结构特征 |
4.2 不同结构调整方式下林分空间结构特征 |
4.2.1 混交度结构特征 |
4.2.2 大小比结构特征 |
4.2.3 角尺度结构特征 |
4.3 不同结构调整方式下林分生态服务功能特征 |
4.3.1 植物多样性特征 |
4.3.2 土壤理化特征 |
4.3.3 叶面积指数特征 |
4.3.4 负氧离子浓度特征 |
4.4 甘肃省亚高山人工云杉林结构调整及功能恢复效果评价 |
5 结论与讨论 |
5.1 讨论 |
5.1.1 结构调整对云杉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
5.1.2 结构调整对云杉人工林空间结构的影响 |
5.1.3 结构调整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 |
5.1.4 关于云杉人工林经营的思考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关帝山林区华北落叶松间伐效应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森林抚育间伐效应研究进展 |
1.1 间伐对林分和林木生长的效应 |
1.1.1 间伐对林木胸径生长的影响 |
1.1.2 间伐对林木树高生长的影响 |
1.1.3 间伐对林分蓄积生长的影响 |
1.2 间伐对林下植被组成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1.3 间伐对土壤属性的影响 |
1.3.1 间伐对土壤物理属性的影响 |
1.3.2 间伐对土壤养分和肥力的影响 |
1.3.3 间伐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
1.4 间伐效应的变化和持续期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试验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间伐试验地设置 |
2.2.2 间伐试验地试验方案设计 |
2.2.3 林分生长量测定 |
2.2.4 林下植物多样性测定 |
2.2.5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间伐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
3.1.1 间伐对林分胸径的影响 |
3.1.2 间伐对林分树高的影响 |
3.1.3 间伐对林分蓄积生长量的影响 |
3.2 间伐对林下植被的影响 |
3.2.1 间伐对林下植物种类的影响 |
3.2.2 间伐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3.2.3 间伐对林下植物共有种和相似系数的影响 |
3.3 间伐对林下土壤属性的影响 |
3.3.1 间伐对土壤容重、孔隙度的影响 |
3.3.2 间伐对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的影响 |
3.3.3 间伐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
3.3.4 间伐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影响 |
3.3.5 间伐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3.3.6 间伐对土壤全磷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间伐对林分和林木生长的影响 |
4.1.2 间伐对林下植被的影响 |
4.1.3 间伐对土壤属性的影响 |
4.2 主要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ct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广西大青山杉木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近自然森林经营 |
1.2.2 近自然化改造对上层林木生长的影响 |
1.2.3 近自然化改造对套种阔叶树的影响 |
1.2.4 近自然化改造对林下天然更新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1.2.5 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
1.2.6 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结构的影响 |
1.3 研究的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人工针叶林生长对强度采伐的动态响应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马尾松人工林生长对强度采伐的动态响应 |
2.2.2 杉木人工林生长对强度采伐的动态响应 |
2.3 小结 |
2.3.1 马尾松 |
2.3.2 杉木 |
第三章 人工针叶林强度采伐后套种阔叶树种的生长动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马尾松人工林强度采伐后套种阔叶树种的生长动态 |
3.2.2 杉木人工林强度采伐后套种阔叶树种的生长动态 |
3.3 小结 |
第四章 人工针叶林近自然化改造后林下植被多样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后林下植被多样性 |
4.2.2 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后林下植被多样性 |
4.3 小结 |
第五章 人工针叶林近自然化改造后林地土壤养分变化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研究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后林地土壤养分动态变化 |
5.2.2 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后林地土壤养分动态变化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近自然改造后的马尾松、杉木生长 |
6.1.2 林下套种阔叶树的生长 |
6.1.3 近自然化改造后林下物种多样性变化 |
6.1.4 近自然化改造后林地土壤肥力变化 |
6.2 讨论 |
6.2.1 针叶人工林近自然改造后的上层林木生长 |
6.2.2 针叶人工林近自然改造后的下层阔叶树生长 |
6.2.3 针叶人工林近自然改造后的林下植被多样性 |
6.2.4 针叶人工林近自然改造后的林地土壤养分变化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
致谢 |
(10)南亚热带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杉木人工林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
1.2 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实验研究进展 |
1.2.1 国外近自然化改造研究 |
1.2.2 国内近自然化改造研究 |
1.3 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基础理论 |
1.4 间伐对林分的影响研究进展 |
1.4.1 间伐对林分生长发育的影响 |
1.4.2 间伐对林分生物量的影响 |
1.4.3 间伐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1.5 套种阔叶树种对林分影响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域的环境及样地概况 |
2.1 自然地理环境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水文 |
2.4 土壤 |
2.5 植被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样地的设计与构建 |
3.2 样方设置与群落调查 |
3.3 生物量测定 |
3.4 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
3.4.1 材积计算 |
3.4.2 生物量的计算 |
3.4.4 多样性与重要值的计算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间伐处理对林分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1 对杉木胸径、树高生长的影响 |
4.1.2 对杉木蓄积生长量的影响 |
4.1.3 对林下套种阔叶树种生长的影响 |
4.1.4 对自然更新林木生长的影响 |
4.2 间伐处理对林分生物量的影响 |
4.2.1 对杉木林分平均单株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
4.2.2 对林分主林层杉木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
4.2.3 对林分下林层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
4.2.4 对林下植被层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
4.2.5 对林分生物?分配格局的影响 |
4.3 间伐处理对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4.3.1 近自然化改造林分植被物种组成与重要值 |
4.3.2 乔木层的重要值排序 |
4.3.3 灌木层重要值排序 |
4.3.4 草本层重要值排序 |
4.3.5 近自然化改造林分的物种多样性指数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与建议 |
5.2.1 讨论 |
5.2.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天童林场杉木人工林间伐后林下植物结构特征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抚育间伐和修枝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D]. 吴霞.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2]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的生长调控作用研究[D]. 徐雪蕾.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3]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分生长和土壤质量的影响[D]. 张丹丹.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4]间伐导致的杉木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差异[D]. 叶钰倩.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5]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杉木大径材人工林材种结构及土壤特性分析[D]. 季春杉. 福建农林大学, 2019(10)
- [6]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和土壤性质的影响[J]. 徐雪蕾,孙玉军,周华,张鹏,胡杨,王新杰. 林业科学, 2019(03)
- [7]甘肃省亚高山人工云杉林结构调整及功能恢复模式研究[D]. 冯宜明. 甘肃农业大学, 2018
- [8]关帝山林区华北落叶松间伐效应动态研究[D]. 刘红炎. 山西农业大学, 2017(01)
- [9]广西大青山杉木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试验研究[D]. 曾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01)
- [10]南亚热带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D]. 蓝嘉川. 广西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