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闭塞性动脉硬化的发病率研究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闭塞性动脉硬化的发病率研究

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山郎,花奇凯,刘光炜,刘杰,余杰,聂新宇,何烈勋,邝晓聪,陈炎[1](2021)在《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下肢难愈性创面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下肢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周期长且预后差,绝大部分患者最终会因疗效不佳而截肢。基于张力-应力法则的Ilizarov技术的应用为下肢难愈性创面的治疗带来了希望。Ilizarov技术或牵张成骨技术除诱导骨生成外,还可刺激微血管增生和改善微循环,分为纵向骨搬移和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胫骨近端皮质部分截骨后横向牵张)。这两类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各有其优缺点及适应证。纵向骨搬移主要用于促进成骨,适用于大段骨缺损、骨坏死或骨感染(伴或不伴软组织缺损)。而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为部分截骨搬移治疗,创伤小,对肢体稳定性的影响小,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主要应用于下肢难愈性创面的治疗,如糖尿病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Buerger病)、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静脉性溃疡、创伤引起的难愈创面等。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重度糖尿病足取得了高愈合率、高保肢率及低复发率的良好疗效,是该技术治疗难愈性创面最成功的应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也可提高愈合率和保肢率,但总体疗效逊色于治疗重度糖尿病足。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胫骨横向骨搬移通过刺激微血管网再生从而促进创面愈合,疗效优于传统方法,但应强调与血管重建术联合应用,以期达到最好的长期效果。有研究初步表明其作用机制与促进血管生长相关因子生成、平衡局部炎症微环境等相关。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下肢难愈性创面的效果仍需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张含霁[2](2021)在《Ag490通过抑制JAK2/STAT3通路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疗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1、通过循证医学荟萃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健康人群的差异,以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导致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之一。2、通过使用同型半胱氨酸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的损伤模型,研究同型半胱氨酸对内皮细胞引起损伤作用的机制,以及Ag490对这个过程的抑制作用,为后续研究打下实验基础。3、通过建立大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研究同型半胱氨酸在促进大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形成的机制及对其有效抑制作用的药物,为明确人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上寻找有效治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材料与方法:1、利用Pub Med、Web of Science和Science Direct数据库(截至2021年2月)来搜索评估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发生风险之间关系的研究。2、细胞实验使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使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与毒性的实验方法,检测不同浓度和不同孵育时间的同型半胱氨酸溶液对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不同浓度Ag490对同型半胱氨酸给内皮细胞毒性作用的抑制作用。将内皮细胞分为3组进行培养:(1)同型半胱氨酸组(给药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为2m M,培养时间为24小时);(2)Ag490+同型半胱氨酸组(治疗组,先用20μM的Ag490孵育细胞4小时,然后加入2m M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溶液继续培养细胞24小时);(3)空白对照组。将培养完成的细胞,提取其细胞蛋白和总RNA,使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对JAK2、STAT3、p-STAT3、HMGB1、ICAM1、VCAM1等分子进行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的检测。3、动物实验使用成熟雄性SD大鼠。将实验大鼠分成5组:(1)空白对照组;(2)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手术组(造模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4天+手术前2小时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手术+手术后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4天);(3)同型半胱氨酸+生理盐水+手术组(给药组,尾静脉注射同型半胱氨酸14天+手术前2小时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手术+手术后尾静脉注射同型半胱氨酸14天);(4)同型半胱氨酸+Ag490+手术组(治疗组,尾静脉注射同型半胱氨酸14天+手术前2小时腹腔注射Ag490+手术+手术后尾静脉注射同型半胱氨酸14天);(5)假手术组。每组大鼠对左后肢股动脉注射月桂酸钠溶液的手术方法对大鼠进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物模型的构造。实验周期结束后,观察大鼠患肢皮温、颜色、动脉搏动、肿胀、坏疽及木乃伊化的病变程度和范围,并进行分级评分。使用苏木素-伊红染色的实验方法,对每组大鼠患肢股动脉进行病理学检查。提取每组大鼠患肢股动脉的蛋白和总RNA,使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对JAK2、STAT3、p-STAT3、HMGB1、ICAM1、VCAM1等分子进行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的检测。研究结果:1、荟萃分析的结果: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确定了5项符合条件的研究,包括18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和564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参与者。Meta分析的森林图显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MD:3.19,95%CI:0.26-6.12,p<0.00001,I2:90%)。经过亚组间差异分析发现,本研究异质性过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纳入研究的种族不同造成的(p=0.001)。2、细胞实验的结果显示:(1)随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细胞活力逐渐减低。合适浓度的Ag490可以增加同型半胱氨酸损伤后的内皮细胞的活力,但过高浓度的Ag490使同型半胱氨酸损伤后的内皮细胞的活力更低。(2)检测实验细胞的分子提取物发现,(1)组的JAK2、STAT3、p-STAT3、HMGB1、ICAM1、VCAM1等的蛋白表达和m RNA表达较(3)组明显增高,而(2)组的蛋白和m RNA表达与(1)组相比明显减低。3、动物实验的结果显示:(1)通过股动脉注射月桂酸钠溶液的方法,可以成功构造大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疾病动物模型,且观察大鼠患肢症状发现,尾静脉注射同型半胱氨酸可以加重大鼠患肢脉管炎的表现,而术前腹腔注射Ag490可以有效缓解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患肢脉管炎症状。(2)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发现:(1)组和(5)组为正常股动脉;(3)组与(1)组和(5)组相比,股动脉内有大量血栓形成,股动脉内膜明显增厚,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2)组和(4)组与(3)组相比,股动脉内血栓较小,且动脉内膜增厚较轻,炎性细胞浸润较少。(3)检测实验大鼠患肢股动脉的分子提取物发现,(2)组的JAK2、STAT3、p-STAT3、HMGB1、ICAM1、VCAM1等蛋白和m RNA表达较(1)组明显增高,(3)组的蛋白和m RNA表达与(2)组相比明显增高,而(4)组与(3)组相比蛋白和m RNA表达明显减少。研究结论: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引起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之一,但未来还需要大规模的随机对照实验和前瞻性研究以补充结果的准确性。2、同型半胱氨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均有提高。3、大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可以加重患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症状,而注射Ag490可以有效减轻由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脉管炎的症状。4、同型半胱氨酸对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和对大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加重作用可能是通过异常激活JAK2/STAT3通路,导致内皮细胞和大鼠患肢股动脉炎症因子的过度表达从而引起炎症反应的。5、合适浓度的Ag490通过抑制JAK2/STAT3通路,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损伤和大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均具有治疗作用。同时,由于Ag490为JAK2的特异性抑制剂,故而印证同型半胱氨酸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其诱导的大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加重作用可能是由于激活JAK2/STAT3通路诱发炎症反应导致的。

王志斌[3](2021)在《脉管胶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脉络血瘀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脉管胶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脉络血瘀证后的症状(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及麻木)、踝肱指数(ABI)及相关炎症指标的变化情况,进一步明确其疗效,并初步探讨其发挥疗效的作用机制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以便于临床更好地使用及推广。方法本研究收集60例TAO(脉络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西洛他唑联合中药汤剂(桃红四物汤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脉管胶囊,两组均治疗28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有无不良反应等,经相关统计学分析,客观评价脉管胶囊治疗TAO(脉络血瘀证)的临床疗效。结果1.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治疗前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间歇性跛行评分:组内比较,治疗第28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P<0.01)。组间比较,治疗第7天、第14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21天、第28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静息痛评分:组内比较,治疗第28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P<0.01)。组间比较,治疗第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4天、第21天、第28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麻木评分:组内比较,治疗第28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不同时间节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ABI:组内比较,治疗第28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P<0.01)。组间比较,治疗第28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炎症指标:组内比较,治疗第28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P<0.01)。组间比较,治疗第28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总积分:组内比较,治疗第28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P<0.01)。组间比较,治疗第28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总疗效:观察组痊愈3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不良反应及安全指标评估: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未见异常。结论脉管胶囊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肢ABI,从而改善与患肢缺血相关的临床症状。同时在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杨金江[4](2021)在《人类CD34+单个核细胞自体移植重建TAO组织血供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人类外周血CD34+单个核细胞自体移植疗法”重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肢体远端缺血组织小血管的疗效分析来进一步证实干细胞移植改善TAO患者下肢血供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5年12月至2020年10月份接受干细胞移植或者巴曲酶保守治疗并符合标准的TAO患者85例资料。其中干细胞移植组患者43例,包含溃疡患者15例,接受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患者42例,包含溃疡患者13例,接受巴曲酶治疗;两组患者出院后均口服西洛他唑片,100 mg,po,bid,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均为单侧下肢缺血,移植组和对照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出院后第30、90、180d共进行了 3次随访,随访主客观指标包括静息痛完全消失率、间歇性跛行距离、皮温指数、TcP02、踝肱指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分、截肢率、溃疡面积,对两组患者累积溃疡完全愈合率进行Log-rank检验并绘制Kaplan-Meier曲线,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将两组患者各指标进行对比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移植组和对照组治疗后90d静息痛缓解率分别为44.19%和19.05%,移植组高于对照组(p<0.05),移植组治疗后180d静息痛缓解率为65.12%,高于对照组缓解率30.95%(p<0.05);治疗90d时移植组跛行距离为(313.37±55.69)m,显着高于对照组的(127.50±26.47)m(p<0.05),治疗后 180d 两组差异进一步扩大[(499.07±99.63)m vs(186.92±37.35)m](p<0.05);治疗后180d移植组皮温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1.60±0.20vs1.32±0.32)(p<0.05);移植组治疗90d时TcPO2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80d时移植组和对照组 TcPO2 分别为(4.70±0.54)kPa,和(4.14±0.42)kPa(p<0.05);移植组和对照组治疗后90d踝肱指数差异显着(p<0.05),治疗180d移植组患者踝肱指数由(0.32±0.13)升至(0.70±0.28),对照组由(0.34±0.15)升至(0.55±0.26),移植组踝肱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80d时移植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分为(1.24±0.16),对照组评分为(0.84±0.18),移植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80d时移植组截肢患者2例,对照组截肢患者4例,两组患者截肢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90d和治疗后180d两组患者移植组溃疡面积缩小情况均大于对照组(p<0.05);移植组累积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安全性无显着差异。[结论]人类CD34+单个核细胞自体移植治疗TAO安全有效,有可能降低患者截肢平面和截肢率,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王栋,张永红,贺国宇,张兴东,秦泗河[5](2020)在《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结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伴足踝部慢性感染》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结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伴足踝部慢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9年10月应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结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的28例下肢缺血性疾病伴足踝部慢性感染患者。其中男22例,女6例;年龄41~86岁,平均65.6岁。糖尿病足2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例。感染病程1~27年,平均14.9年。记录所有患者足踝部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以及糖尿病足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Wagner分级、WIFi(W:下肢创面分级;I:缺血分级;Fi:足部感染分级)分级,并进行比较。结果 1例糖尿病足患者于术后111 d创面好转,无脓性分泌物,后失访;余2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1个月,平均8.4个月。术后胫骨截骨切口和局部皮瓣均未出现坏死。术后21例出现外固定架针道反应,经相应处理后好转,均未出现针道感染。24例糖尿病足患者中,1例因肺部感染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出现急性下肢血管栓塞,足部急性坏疽而截肢;余22例足踝部均愈合,愈合时间2.5~11.0个月,平均4.6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Wagner分级和WIFi分级均较术前显着改善(P<0.05)。1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于术后6个月足踝部愈合;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别于术后16、18个月足踝部愈合。结论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结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伴足踝部慢性感染疗效显着。

崔海燕[6](2020)在《动脉Ⅰ号治疗Ⅰ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比较动脉Ⅰ号和阳和汤治疗Ⅰ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寒凝经脉型)患者总体疗效,及整体症状、踝肱指数、最大行走距离的改善程度,明确两种疗法治疗本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验证动脉Ⅰ号疗效更加确切,值得被临床推广,中药组方符合君臣佐使原则且将现代药理研究渗入其中,为今后遣方用药提供参考依据,值得借鉴。方法将前来我院我科(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门诊)就诊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动脉Ⅰ号方治疗,对照组给予阳和汤治疗。以总体积分所涵盖临床症状、踝肱指数、最大行走距离为观察指标,在研究前及治疗30天后,对所研究的评分及测量结果进行记录,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所得到的数据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在研究期间,观察并记录是否有不良反应。结果1.总体疗效:经过30天治疗后,两组总体疗效对比,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动脉Ⅰ号组总体临床疗效优于阳和汤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1%,经统计分析,P>0.05,两组有效率无差异;。2.症状积分:治疗后,经统计分析,P<0.05,两组症状评分比较有差异,说明治疗组对于整体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分别治疗前后组内症状积分比较,经统计分析,P<0.01,差异显着,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患者总体症状。3.踝肱指数:治疗后,经统计分析,P<0.05,两组踝肱指数比较有差异,说明治疗组血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分别治疗前后组内踝肱指数比较,P<0.01,统计学差异显着,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患者肢体血供。4.最大行走距离:治疗后,经统计分析,P<0.05,两组最大行走距离比较有差异,说明治疗组改善最大行走距离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分别治疗前后组内最大行走距离比较,P<0.01,统计学差异显着,说明经两种方法均可改善最大行走距离。结论1.动脉Ⅰ号和阳和汤对于Ⅰ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寒凝经脉型)均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均可改善患者总体症状及客观指标(踝肱指数、最大行走距离),且具安全性。2.动脉Ⅰ号在总体疗效等方面均优于阳和汤,值得被借鉴。

丁亚丛[7](2020)在《血府逐瘀汤加减对以腘动脉病变为主的ASO患者DCB治疗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腘动脉属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常见病变部位,累及股腘动脉病变的患者占下肢动脉病变的比例较高。血管腔内血运重建术是目前西医治疗此类疾病的主要手段。随着药物涂层球囊的出现,虽然可降低下肢血管腔内治疗后再狭窄的发生、提高目标血管通畅率,但由于腘动脉解剖结构的独特性,发生术后目标血管再狭窄、闭塞的几率较高。目前中医中药在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方面疗效较好,但针对以腘动脉病变为主患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仍需探索。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以腘动脉病变为主且血运重建术后中医辨证为脉络瘀阻型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及血管通畅率。通过观察各疗效指标以明确中医药在治疗腘动脉病变血运重建术后的作用,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方法选择2018年01月-2019年07月连续收治的符合以腘动脉病变为主,并成功进行下肢血管腔内血运重建手术的患者,手术过程中腘动脉病变部位均应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选择完成随访的病例131例(131条肢体),根据术后患者术后是否口服中药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中药组患者59例(59条肢体),对照组患者72例(72条肢体),患者均经过门诊和电话方式询问术后病情。所有患者术后均规律应用西医基础用药,中药组在西医药物治疗基础上口服血府逐瘀汤。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一般情况、慢性基础病史、踝肱指数(ankle-branchial index,ABI)、Rutherford分级、目标血管情况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ABI、Rutherford分级、足部溃疡、靶血管再干预、中医症候积分、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并进行统计分析。131例患者均完成了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回访。结果131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血运重建手术,术后临床症状均改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慢性病史、目标病变情况、ABI、Rutherford分级、中医症候积分等方面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经过血运重建术后,ABI方面中药组术前为 0.35±0.02,术后为 0.84±0.14;对照组术前为 0.32±0.02,术后为 0.81±0.08;Rutherford分级方面两组术前主要集中在3级-6级,术后分布于0级-6级;临床症状方面中药组中21例(35.59%)患者跛行症状好转,11例(18.64%)患者静息痛术后症状基本消失,25例(42.37%)足趾坏疽患者在腔内治疗术后行截趾术;对照组患者中26例(36.11%)跛行症状好转,16例(22.22%)静息痛术后消失,30例(41.67%)足趾坏疽在腔内治疗术后行截趾术。术后与术前比较虽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在中医症候积分、ABI等方面差异更明显(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在ABI、Rutherford分级、足部溃疡情况、中医症候积分方面均较术前有明显好转。但两组患者比较,在A BI方面中药组0.79±0.04,对照组0.66±0.03,中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中医症候分析方面,中药组较对照组于皮肤颜色、跛行距离、溃疡方面无明显优势(P>0.05),但在皮肤温度方面,中药组积分为2.18±0.07,对照组为3.16±0.11;在疼痛方面,中药组积分为2.56±0.08,对照组为3.58±0.13,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中医症候积分方面,中药组为13.23±0.56,对照组16.87±0.64,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靶血管再干预率方面,中药组3.51%(2例)与对照组4.48%(3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各项观察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比较,在ABI方面中药组0.75±0.04,对照组0.59±0.02,中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中医症候积分方面,中药组较对照组于皮肤温度、皮肤颜色、跛行距离、溃疡方面无明显优势(P>0.05);但在疼痛方面,中药组积分为1.09±0.06,对照组为2.53±0.11,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中医症候积分方面,中药组为9.12±0.23,对照组13.20±0.35,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靶血管再干预率方面,中药组7.41%(4例)与对照组11.29%(7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3个月重大截肢1例(1.41%),中药组回访6个月无重大截肢患者。术后3个月总死亡患者6例,术后6个月总死亡患者8例。结论对于腘动脉病变患者,药物涂层球囊的使用改善了患者症状。同时口服中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肢体缺血,缓解疼痛等临床症状,但中药在预防腘动脉病变术后患者的靶血管再狭窄、远期疗效方面的作用仍然需要长期随访数据来观察。

吴多香[8](2020)在《活血解毒汤干预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湿热下注型)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自拟活血解毒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湿热下注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湿热下注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提供具有显着疗效且值得临床推广的中医治疗方案。方法:选定2018年02月至2020年02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围血管病科住院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选取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临床观察对象共30例,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随机数字表简单随机化,奇数归入治疗组,偶数归入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基础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活血解毒汤的中药汤剂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3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各项指标及临床症状,对比治疗前后的变化。通过观察临床主要症状体征(疼痛程度、皮肤色泽、皮肤温度、跛行距离等),ABI,经皮氧分压和CRP治疗前后的变化来评价活血解毒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湿热下注型)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21天的临床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临床症状评分上,治疗组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优;治疗后两组患者ABI均有改善,且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能改善肢体供血,但改善效果不明显,且两组无显着差异;治疗后对照组的经皮氧分压和CRP改善程度不及治疗组,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指征均正常。结论:1.活血解毒汤在临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湿热下注型)具有显着疗效,其在改善临床症状、侧支循环供血和抑制炎症反应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2.在运用活血解毒汤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证实活血解毒汤安全可靠。

王品一[9](2020)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证治的临床舌象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是一种节段性、非动脉硬化性、炎症性、阻塞性疾病,主要累及四肢远端中小血管、神经等,因此多见下肢血管发病。由于血管节段性、非化脓性炎症的存在伴腔内血栓形成,导致管腔阻塞引起肢体缺血而产生缺血性疼痛,可引起溃疡、坏疽,甚至导致截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较为棘手,预后不良,临床用药种类有限,外科干预存在局限性。中医在治疗本病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诊治核心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局部与整体合参,内外结合遣方施药,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作为辨证论治重要依据之一的中医舌诊,因为其直观性、与脏腑经络的密切联系性,一直被临床医家所重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TAO与中医舌象之间的变化关系无具体临床研究,如何结合中医舌诊,有效预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降低肢体坏死、截肢率,将成为本病在中医药诊治方面的重要内容。研究目的:(1)对TAO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分布特点比较分析;(2)TAO患者在中医舌象上具有哪些共性特点;(3)将舌象特点与TAO患者临床资料交互分析,发掘其临床意义。研究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山西益康脉管炎医院三家诊疗中心(包含门诊和病房)诊断为TAO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四诊信息,重点为舌象,还要记录包含发病年龄、临床分期、烟龄量化诊断等在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建立电子和纸质病例数据库,邀请血管科专家进行甄别并比对,通过描述性分析来统计不同舌象特征的分布特点。研究结果:①85例TAO患者中,发病年龄平均在48.19±11.89岁,且男性(83例)明显多于女性(2例)P<0.05,吸烟史TAO患者烟龄平均为23.42±12.48年,36.47%吸烟TAO患烟龄在21年~30年之间;TAO患者职业类别前两位为:工业生产类占37.65%,农林生产类占24.71%。②85例TAO患者中,中医辨证分型计数排序依次:脉络血瘀>脉络寒凝>脉络湿热>气血两虚>脉络瘀毒;临床Fontaine分期计数排序依次:Ⅳ期>Ⅲ期>Ⅱ期,其中Ⅳ期患者按坏死分级计数排序:一级>二级>三级。③85例TAO患者舌象占比排序,舌色:紫舌31.76%>淡红舌21.18%>青舌20.00%>红舌17.65%>淡白舌8.24%>绛舌1.18%;舌形:裂纹舌44.71%>胖大舌18.82%>瘦薄舌15.29%>齿痕舌10.59%>点刺舌4.71%>苍老舌3.53%>娇嫩舌2.35%;苔色:白苔62.35%>黄苔36.47%>灰黑苔1.18%;苔形:薄苔44.71%>厚苔31.76%>偏苔5.88%>少苔15.29%;苔质:腻苔62.00%>燥苔29.41%润苔16.47%>腐苔12.94%>滑苔3.53%>剥苔2.35%;舌下络脉:正常60.00%>异常40.00%。④85例TAO患者临床资料与舌象资料交互对比:在随着患者Fontaine分期的加重和量化诊断等级的上升,重要舌象资料的舌象异常率也呈增加趋势,二者整体趋势呈正相关。⑤烟龄不同组别在Papa评分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校正后),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舌象特征:85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舌色分布以紫舌最为多见,临床治疗时应辨别紫舌形成的原因后指导用药;舌形分布尤以裂纹舌多见,提示临床不可单一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应根据出现裂纹舌的原因,适当调整配伍用药;腻苔、黄苔占比较大,除了血瘀、寒凝因素外,湿热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发病也存在密切关系;中医舌象特点除了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具有诊断价值外,对疾病的进程、分期也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潜在的临床预判价值。危险因素方面烟龄长,劳力性职业与TAO量化诊断评分升高存在联系。

靖金鹏,张玥,刘壹,程志新[10](2020)在《四妙勇安汤治疗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系统评价四妙勇安汤治疗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PAO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检索及筛选8个国内外数据库(均从建库至2020年3月)收录的四妙勇安汤治疗PAO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根据Cochrane Handbook 5.1.0评价标准对检索到的原始研究进行质量评估,通过RevMan5.3软件对最终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350篇文献,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有14项,总样本量为1 25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应用西药相比,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四妙勇安汤可明显提高PAOD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RR=1.20,95%CI(1.14,1.27),P<0.000 01],提高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MD=0.79,95%CI(0.66,0.92),P<0.000 01]和趾肱指数(toe brachial index,TBI)[RR=0.13,95%CI(0.10,0.16),P<0.000 01],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MD=-8.55,95%CI(-8.99,-8.11),P<0.000 01]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MD=-0.41,95%CI(-0.62,-0.19),P=0.000 2],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MD=0.32(0.22,0.43),P<0.000 01],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RR=0.50,95%CI(1.15,1.64),P=0.25]。结论:四妙勇安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PAOD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且安全性相当。但鉴于所分析文献质量存在一定局限性,本研究得出的阳性结果仍需研究方案可靠的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进一步加以验证。

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Ag490通过抑制JAK2/STAT3通路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疗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前言
    2.1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研究进展
        2.1.1 流行病学研究
        2.1.2 病因和发病机制
        2.1.3 病理学研究和临床表现
        2.1.4 诊断标准
        2.1.5 治疗手段
    2.2 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与转化
    2.3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相关动脉疾病
        2.3.1 HHcy与缺血性脑卒中
        2.3.2 H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
        2.3.3 HHcy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3.4 HHcy与动脉瘤
        2.3.5 HHcy与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
        2.3.6 HHcy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2.3.7 HHcy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4 JAK/STAT通路的研究进展及JAK抑制剂的发现
第三章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风险关系的荟萃分析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检索策略
        3.2.2 资料选择
        3.2.3 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
        3.2.4 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文献检索结果
        3.3.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和质量评估
        3.3.3 主要发现
        3.3.4 亚组间的差异分析
        3.3.5 发表偏倚评估
    3.4 讨论
    3.5 局限性
    3.6 结论
第四章 Ag490 通过抑制JAK2/STAT3 通路对Hcy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损伤的治疗作用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细胞
        4.2.2 实验试剂、药品与耗材
        4.2.3 实验仪器
        4.2.4 主要溶液及试剂配方
    4.3 实验方法
        4.3.1 细胞的复苏、传代与冻存
        4.3.2 CCK-8 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性
        4.3.3 细胞实验的分组
        4.3.4 细胞蛋白提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目的蛋白表达
        4.3.5 PCR 法及qPCR 法检测目的基因片段表达
        4.3.6 统计学方法处理
    4.4 实验结果
        4.4.1 CCK8 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性实验结果
        4.4.2 细胞蛋白Western Blot实验结果
        4.4.3 细胞总RNA的 RT-PCR实验结果
    4.5 讨论
    4.6 实验结论
第五章 Ag490 通过抑制JAK2/STAT3 通路对Hcy诱导大鼠TAO的治疗作用.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
        5.2.1 实验动物
        5.2.2 实验试剂、药品与耗材
        5.2.3 实验仪器
        5.2.4 主要溶液与试剂配方
    5.3 实验方法
        5.3.1 大鼠血栓性脉管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5.3.2 大鼠实验分组方法
        5.3.3 大鼠患肢体征变化
        5.3.4 大鼠股动脉样本的采集
        5.3.5 大鼠股动脉石蜡切片
        5.3.6 大鼠股动脉切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方法
        5.3.7 大鼠股动脉蛋白样本的制备
        5.3.8 大鼠股动脉RNA样本的制备
        5.3.9 引物设计
        5.3.10 其他实验方法及步骤同第四章
    5.4 实验结果
        5.4.1 成功建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疾病大鼠模型、患肢体征变化及分级
        5.4.2 患肢股动脉 HE 染色
        5.4.3 患肢股动脉Western Blot蛋白电泳结果
        5.4.4 患肢股动脉mRNA的 RT-PCR实验结果
    5.5 讨论
    5.6 实验结论
第六章 结论
第七章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脉管胶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脉络血瘀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对象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纳入病例标准
        4 排除病例标准
        5 剔除与脱落病例标准
    研究方案
        1 分组方法
        2 治疗方法
        2.1 健康宣教
        2.2 基础治疗
        2.3 分组治疗
        3 观察指标
        3.1 一般项目
        3.2 安全性观察指标
        3.3 疗效指标
        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5 统计学分析
        5.1 数据收集
        5.2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一般资料及治疗前分析
        2.1 年龄分布比较(详见表2-1)
        2.2 病程分布情况比较(详见表2-2)
        2.3 治疗前间歇性跛行评分比较(见表2-3)
        2.4 治疗前静息痛评分比较(见表2-4)
        2.5 治疗前麻木评分比较(见表2-5)
        2.6 治疗前ABI比较(见表2-6)
        2.7 治疗前炎症指标比较(详见表 2-7 及表 2-8)
        2.8 治疗前总积分比较(详见表2-9)
    3 临床疗效结果及分析
        3.1 两组治疗后间歇性跛行评分比较(详见表3-1)
        3.2 两组治疗后静息痛评分比较(详见表3-2)
        3.3 两组治疗后麻木评分比较(详见表3-3)
        3.4 两组治疗后ABI比较(详见表3-4)
        3.5 两组治疗后炎症指标比较(详见表3-5及3-6)
        3.6 总体疗效分析(详见表 3-7 及表 3-8)
    4 安全性检验与不良反应事件
第三部分 讨论
    1 TAO脉络血瘀证
        1.1 中医的认识
        1.2 中医治疗
        1.3 现代医学的认识
        1.4 现代医学的治疗
    2 炎症指标
        2.1 白介素-6(IL-6)
        2.2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3 脉管胶囊
        3.1 理论基础
        3.2 处方
        3.3 脉管胶囊药物作用机制
        3.4 脉管胶囊药理研究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一般资料分析
        4.2 脉管胶囊治疗TAO脉络血瘀证的疗效分析
        4.3 不良反应及安全指标评估
    5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人类CD34+单个核细胞自体移植重建TAO组织血供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动脉Ⅰ号治疗Ⅰ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一览表
前言
临床研究
    一般资料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血府逐瘀汤加减对以腘动脉病变为主的ASO患者DCB治疗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综述一 以腘动脉病变为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现代研究进展
        1 流行病学
        2 病因
        3 临床表现
        4 诊断标准
        5 腘动脉病变的治疗
        5.1 一般治疗
        5.2 药物治疗
        5.3 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治疗脱疽的研究进展
        1 中医对脱疽的认识
        2 病因病机
        3 辨证论治
        4 中医治疗方法
        4.1 内治法
        4.2 外治法
        4.3 中西医结合治疗
        4.4 预防与调护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材料与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随访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线情况
        2.2 手术结果
        2.3 手术并发症
        2.4 随访结果
    3 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
    1 腘动脉病变的治疗现状
    2 药涂球囊的应用
    3 腘动脉病变的中医药治疗
    4 研究结果分析
    5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活血解毒汤干预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湿热下注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祖国传统医学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研究进展
        1.1 中医各家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理论认识
        1.2 中医各家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因病机的论述
        1.3 中医各家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辨证分型及治疗
    2.现代医学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研究现状
        2.1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病机制
        2.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
    3.展望
临床研究
    1.诊断标准
        1.1 西医诊断标准
        1.2 临床症状分期
        1.3 中医诊断标准
        1.4 中医分型标准
    2.病例选择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剔除、脱落及终止标准
    3.病例资料
        3.1 两组患者病程对比
        3.2 两组患者年龄对比
        3.3 两组患者下肢动脉血管超声闭塞程度对比
    4.治疗方法
        4.1 基础治疗
        4.2 对照组
        4.3 治疗组
        4.4 治疗周期
    5.观察指标
        5.1 疗效指标
        5.2 安全性指标
    6.疗效判定标准
        6.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6.2 临床安全性判定标准
    7.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对比
        1.1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对比
        1.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1.3 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对比
        1.4 治疗前后经皮氧分压对比
        1.5 治疗前后CRP对比
    2.安全性指标评价
讨论
    1.本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2.研究用药分析
        2.1 丹参川芎嗪药理研究分析
        2.2 前列地尔药理研究分析
        2.3 活血解毒汤的方义及现代药理研究
    3.疗效分析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临床疗效分析
        3.3 安全性分析
    4.不足及展望
        4.1 不足
        4.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证治的临床舌象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1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1 现代医学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表现及体征
        1.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流行病学及预后评估研究
        1.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与病理生理机制
        1.4 TAO的诊断及分期
        1.5 TAO的治疗方案
    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2.1 中医古籍文献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因的认识
        2.2 中医古籍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机的探讨
        2.3 当代中医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辨证分型的认识
        2.4 中医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疗的研究
    3 中医舌象概述
        3.1 舌的基本形态与功能结构
        3.2 舌诊的中医学原理
        3.3 舌诊的内容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舌象识别标准
        1.6 职业状态分类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计划
        2.2 舌象采集方法与要点
        2.3 信息收集流程
        2.4 舌象处理流程
        2.5 数据整理与统计
研究结果
    1 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舌象的一般特征
        2.1 85例TAO患者舌色分布特征
        2.2 85例TAO患者舌形分布特征
        2.3 85例TAO患者苔色分布特征
        2.4 85例TAO患者苔形分布特征
        2.5 85例TAO患者苔质分布特征
        2.6 85例TAO患者舌下络脉分布特征
    3 85例TAO患者其他资料分布特征
讨论
    1 一般临床资料讨论
    2 舌象特点讨论
结论
结语
    本研究创新点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

(10)四妙勇安汤治疗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1.1 研究类型
        1.1.2 研究对象
        1.1.3 干预措施
        1.1.4 结局指标
    1.2 排除标准
    1.3 数据检索
    1.4 文献筛查与资料提取
    1.5 文献质量评价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2.2 纳入研究概况
    2.3 偏倚风险
    2.4 Meta分析
        2.4.1 临床总有效率
        2.4.2 ABI
        2.4.3 TBI
        2.4.4 CRP
        2.4.5 LDL
        2.4.6 HDL
        2.4.7不良反应
    2.5 发表偏倚分析
    2.6 敏感性分析
3 讨论

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下肢难愈性创面的研究进展[J]. 李山郎,花奇凯,刘光炜,刘杰,余杰,聂新宇,何烈勋,邝晓聪,陈炎. 中华骨科杂志, 2021(11)
  • [2]Ag490通过抑制JAK2/STAT3通路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疗作用的研究[D]. 张含霁. 吉林大学, 2021(01)
  • [3]脉管胶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脉络血瘀证的临床研究[D]. 王志斌.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人类CD34+单个核细胞自体移植重建TAO组织血供的疗效分析[D]. 杨金江.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5]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结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伴足踝部慢性感染[J]. 王栋,张永红,贺国宇,张兴东,秦泗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0(08)
  • [6]动脉Ⅰ号治疗Ⅰ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研究[D]. 崔海燕.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7]血府逐瘀汤加减对以腘动脉病变为主的ASO患者DCB治疗后的临床观察[D]. 丁亚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活血解毒汤干预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湿热下注型)的临床观察[D]. 吴多香.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证治的临床舌象分析研究[D]. 王品一.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四妙勇安汤治疗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Meta分析[J]. 靖金鹏,张玥,刘壹,程志新.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0(16)

标签:;  ;  ;  ;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闭塞性动脉硬化的发病率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