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AUTOCAD实现矿山地质测量地图的数字化(论文文献综述)
林洪,李凤杰,樊靓,周伶杰[1](2021)在《奥维互动地图和91卫图助手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减少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中的盲目性,节省野外调查的工作时间,提高调查精度,提升调查效率,保证工作质量。该文以江西省大余县洞脑矿业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为例,将智能手机作为主要工具,探讨了奥维互动地图和91卫图助手两款软件的组合应用,可快速高精度的实现调查评价,使调查成果能应用于Auto CAD、Section等专业软件,以便后期使用及处理,叠加相应的影像后其成果图更为直观醒目。奥维互动地图和91卫图助手的结合既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提供一种新的工作方法,也提高了后期相应方案编制的质量和效率。
曾俊芳[2](2020)在《AUTOCAD制图软件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矿山资源的开发利用向来受到各界重视,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新型技术开始广泛用于矿山测量。笔者通过分析矿山测量中AUTOCAD制图软件的基本应用,探讨基于AUTOCAD制图软件的矿山地质测量地图数字化。
张义鹏[3](2016)在《利用AutoCAD实现矿山地质测量地图的数字化》文中提出矿山地质对区域采矿作业具有直接性影响,不同地质类型设定的采矿模式不一样,这就需要掌握确切的矿区地质构造环境。基于AutoCAD软件,分析了矿山地质测量地图的数字化改造措施,为测绘人员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控制平台。
任彦明[4](2014)在《矿山地质勘查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探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广泛应用于地质测量领域,推动了影像扫描系统、全数字化测图系统、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等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相继产生和应用,不仅有利于促进地理信息获取、处理、管理、服务向数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测绘工作效率和水平。基于此,从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势入手,对其在地质勘查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论述。
史新科[5](2014)在《利用AUTOCAD实现矿山地质测量地图的数字化分析》文中指出利用AUTOCAD语言,结合矿山地质测量地图的特点,配合计算机等一些设备,研究开发矿山地质测量地图的数字化体系。通过AUTOCAD软件和计算机其他技术,不仅对地质地图测量进行编辑和绘画,还促进了矿山绘图精确度的提高。
朱丽伟[6](2010)在《利用AUTOCAD实现矿山地质测量地图的数字化》文中研究表明利用AUTOCAD软件及AUTOLISP、FOXPRO语言,结合矿山地质测量绘图的自身特点,在扫描仪、计算机、绘图仪等外部设备的配合下,研究开发完成适合小铁山矿矿山测量地质地图的数字化系统,提高矿山制图的精度。根据分层分色的原则,组织实现专题图、平面图、立体图、矿体立体效果图及渲染效果图的绘制。三维立体表现采矿巷道的实际情况、采矿巷道的实际标高,实现图形与图形属性的关联,查询各种与图形有关的属性值。再利用图形属性生成各种报表,利用HP喷墨绘图仪和打印机输出各种比例的施工图、采矿设计图及报表,形成高效的制图报表生成、管理系统,实现了矿山地质测绘采矿地图的编、绘、修、制一体化。
周智勇[7](2010)在《三维可视化集成矿山地测采信息系统研究》文中认为论文针对当前矿山地测采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矿山实际需要,将可视化和集成化思想引入地测采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运用计算机图形学理论、地矿三维建模理论、MIS系统开发理论、三维可视化技术、智能识别技术及OpenGL技术,对矿山可视化地测采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问题及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对当前矿山地测采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矿山地测工作的一般数据流程,结合矿山生产实际需要,提出了三维可视化地测采信息系统的集成方案,根据功能分解原理,将系统划分为基础信息平台、综合查询平台及图形处理平台三大模块,各模块之间通过数据库及接口程序进行交互。论文运用MIS系统开发理论、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构件技术、数据仓库技术、分布式应用体系结构与WebServices技术,结合矿山地测数据采集及处理流程,开发了一套基于C/B/S混合模式的地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地测数据的合理组织和有效管理,为矿山生产、规划决策提供了依据,同时为图形处理系统提供了基础数据。通过对于矿山地质编录图件的三维空间数字化研究,论文建立了基于井下测量数据的巷道自动成图算法及矿脉编录数字化算法。针对目前国内尚无地质编录数字化软件的现状,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原理、智能识别技术及数字素描导线定位线技术,研制了一套基于C#.NET交互式CAD技术的地质编录智能分析系统,实现了巷道地质编录图件的数字化及自动成图。在分析传统矿区工程三维建模方法局限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地矿三维数据模型及数据结构的设计问题,提出了在真三维环境下,大型矿山复杂矿区工程三维立体模型的快速构建方法。在地形建模方面,引入了基于分形维数的地表插值算法,提出了改进的中点移位法结合矩形网格法的地形等值线推估算法,给出了基于三角网生长法的Delaunay子三角网构建方法及地形模型简化技术。在开拓系统建模方面,论文研究了巷道中心线加载断面的巷道生成算法,给出了巷道顶、底板表面模型的剖分连接方法,提出了巷道顶、底板合成与巷道或井筒中心线加载断面相结合的井下开拓工程三维建模方法。在岩性建模方面,给出了计算机结合经验解释进行岩性建模的方法,提出了岩性建模的一般推估过程。在矿体建模方面,给出了基于钻孔勘探线剖面图的矿体表面模型构造方法及矿体封闭方式,针对钻孔剖面圈连矿体对于薄矿脉或是极薄矿脉的不适用性,提出采用按中段矿脉来圈定矿体轮廓线的方式,采用分矿脉绘制的数字化试料平面图或中段地质平面图来进行实体模型的连接。针对传统块段建模方法所存在的缺陷,采用了八叉树结构来建立和表达块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八叉树与有向有界箱(OBB)树的相交测试算法。针对传统储量计算方法存在的局限性,研究了基于无偏估计的克立格空间内插与外推方法,为了消除传统实验变异函数计算方法的不稳健因素,将稳健统计学引入到变异函数的计算中,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反应实际的三维稳健克立格法,并给出了变异函数的拟合算法及变异函数参数的交叉验证方法。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OpenGL可视化开发技术的矿山三维建模系统,实现了数据分析与管理、三维建模、储量计算与管理、图形辅助操作等功能。通过编制地测信息管理系统、地质编录智能分析系统及矿山三维建模系统之间的接口程序,实现了“地测数据一次性采集、实时传输共享、地测图件自动生成、三维可视化建模”的一体化集成。通过在矿山的实际应用,建立了某大型金矿的矿区工程三维实体模型,实现了地形、钻孔、中段巷道、开拓系统、矿体等模型的三维可视化显示;对于某铁矿山进行了矿床建模实践,在样品组合及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岩性及矿体模型。通过变异函数分析,建立了铁元素矿床品位模型,并对储量进行了估算,计算结果与地质勘探报告上提供的数据基本相符。
沈加燕[8](2009)在《基于AutoCAD的矿山地测采图件自动生成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近年来,许多矿山企业将计算机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应用于矿山建设中,为“数字矿山”的建设开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数字化矿山图件的绘制贯穿于整个“数字矿山”建设过程。矿图自动化绘制可以为矿山管理提供快速、准确的决策依据。以AutoCAD为代表的CAD软件广泛应用于矿山设计、生产和管理等领域,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本论文选题来源于东北大学与白银小铁山矿合作的科研课题——小铁山矿金属矿山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在论文中作者综合运用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测量学、地质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在探讨AutoCAD二次开发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小铁山矿图件绘制的具体情况完成了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探讨了系统实现的主要技术方法,分析了系统的运行流程,最终以SQL Sever2005为数据库平台,以存储过程为数据组织方法,以AutoCAD二次开发语言ObjectARX为开发工具,实现了基于矿山地测采基础信息数据库的矿图自动绘制,并投入试运行。系统能够实现绘图数据模块化管理、图形数据自动提取、图形自动绘制以及图幅自动生成,能够完成全矿区以及局部矿区的工程与地质平面图、横剖面图和纵投影图的自动绘制。系统生成的地测采图件是小铁山矿矿产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的输出成果,为采矿设计和生产管理等提供可靠的资料,在提高地测采部门的作业效率,保证矿山均衡发展,优化开采方案,合理利用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社会经济价值。由于开发过程中注意到系统的通用性、实用性,因而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
刘馨蕊[9](2009)在《基于小铁山矿的金属矿山生产信息数据库建设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信息科学迅速发展,对矿业发展需求迅速增加,对资源合理开采、有效利用重视程度日益加剧,矿山数字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矿山信息具有复杂性、海量性,异质性,不确定性和动态性及多源,多精度,多时相和多尺度特征,构建矿山信息管理数据库任重而道远。许多学者与技术工程师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骄人成绩。尽管如此,由于开拓随意性强,特别是金属矿山采矿方法复杂多变,金属矿山生产信息仍然面临数据格式多样,生产图件管理混乱,数据难于管理等问题,本文针对金属矿山生产现状对金属矿山生产信息数据库建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数据库设计知识,按照矿山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原理,分析了金属矿山生产信息系统总体框架与功能,认识到系统主要功能是金属矿山生产数据管理,以满足矿山生产基础部门工作需求。2)研究了金属矿山数据信息分类,分析金属矿山生产数据获取和认知过程,详细分析金属矿山生产数据类型,将现实世界概念抽象化,提出便于描述金属矿山生产数据的规范化数据模式。3)以数据库技术知识为指导,结合矿山数据特点,研究了金属矿山生产数据库设计目标、原则与优势,探索其建设流程与实施方法,以SQL Server 2000作为数据库平台,利用ADO数据库连接访问技术,完成矿山生产数据库建设。4)根据金属矿山企业生产需求与系统研发时间要求,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以满足矿山日常生产需求为目标。利用AutoCAD的ARX二次开发绘图语言,研究开发矿山拓扑组织与矿体分析等功能,为后续矿山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奠定了基础。数据库建设与系统完成主要针对白银小铁山矿进行开发,系统建设中考虑多金属矿山特征,并录入其他矿山数据。经过几个月的调试实验,系统运行良好,表明数据库建设与系统开发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推广价值。
徐帅[10](2009)在《地下矿山数字开采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数字矿山建设是当前我国矿业界研究的热点问题,2008年科技部也将数字矿山建设列为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数字化采矿关键技术与软件开发”重点项目。本文针对我国矿山发展现状和信息化水平,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地下矿山数字开采技术。研究了三维动态实体模型建模技术和数字开采设计技术,实现了数字开采软件平台。本研究紧密结合我国矿山信息化现状,能为矿山的生产、设计提供切实指导,为企业建设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论文在分析了数字矿山建设目标、技术难题的基础上研究了数字开采的内涵、研究内容以及数字开采建设四个关键技术问题:(1)动态三维地质实体模型研究;(2)构建筑物实体模型研究;(3)数字开采辅助设计研究;(4)数字开采快速计量研究。建立了数字开采的技术路线,搭建了数字开采的技术框架,为数字开采的研究提供了系统规划。根据矿山地质资料随生产情况实施修正的特点,提出了基于三维空间三角剖分的四面体动态实体模型建模算法。该算法以钻孔取样和勘探线剖面图为基础资料,以水平断面图为约束、利用最小能量集中化原则。建立的三维地质实体模型能根据修正的矿岩边界实时修正矿体模型,使矿体模型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更易推广应用。在动态模型构建中,研究了图纸数字化方法、平面图纸空间复位算法、地质实体尖灭构建算法、断层节理构建算法以及用于矿岩边界搜索最小夹角算法、保证矿体柔顺的正则化算法。这些算法的研究为动态模型的建立奠定了理论上的基础。论文对地下矿山构建筑物模型进行分类研究。针对井巷工程分别采用弧形类断面连续插值放样构建和矩形类断面拉伸构建算法;针对斜坡道工程,提出平面图形梯度差值生长构建算法;地表建筑物模型构建采用外部三维预定义实体块模型模拟构建算法。采用人机交互机制,使得生成的构建筑物实体模型准确、形象、逼真。论文分析了采矿设计的过程,研究了基于三维实体模型的图纸剖切算法、巷道表示数据结构、井巷设计数据传递方式、井巷设计裁剪算法,建立了井巷工程设计、爆破设计、施工图布点等体系,形成了采矿设计模块。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矿岩量计算、品位估值、爆破量计算、测量验收统计等数字开采设计快速计量。数字开采设计的研究,大大简化设计工作复杂度,减小设计人员的工作量。根据以上研究,论文以鞍钢矿业公司弓长岭井下矿的数字开采为例,基于AutoCAD2007平台,以Object ARX 2007为接口,利用.NET编程语言,结合SQL SEVER 2005数据库,实现了数字开采软件平台。该平台可以完成地质图纸处理、动态实体模型构建、构建筑物模型建模、采矿设计、工程快速统计、测量验收系统、生产计划编排等功能,可显着减少设计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采矿工作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二、利用AUTOCAD实现矿山地质测量地图的数字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AUTOCAD实现矿山地质测量地图的数字化(论文提纲范文)
(1)奥维互动地图和91卫图助手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矿山概况 |
2 软件介绍 |
2.1 奥维互动地图 |
2.2 91卫图助手 |
3 前期数据准备 |
3.1 坐标系选择 |
3.2 野外工作准备 |
4 野外实地调查 |
4.1 调查方法 |
4.2 调查内容 |
4.3 室内资料处理 |
5 结论 |
(2)AUTOCAD制图软件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矿山测量中AUTOCAD制图软件的基本应用 |
1.1 应用原则 |
1.2 操作流程 |
1.3 分析相关图形数据 |
1.4 技术要求 |
2 基于AUTOCAD制图软件的矿山地质测量地图数字化 |
2.1 坐标系选择 |
2.2 地质测绘图纸利用 |
2.3 图形数据数字化处理 |
2.4 原则把握 |
2.5 图形属性管理 |
2.6 使用维护 |
3 结语 |
(3)利用AutoCAD实现矿山地质测量地图的数字化(论文提纲范文)
1 Auto CAD功能 |
2 矿山测量地图数字化系统 |
2.1 优越性 |
2.2 功能性 |
2.3 动态性 |
3 矿山地质测量地图的数字化模式 |
3.1 数字传递 |
3.2 数字测绘 |
3.3 数字建模 |
4 AUTOCAD实现地图测绘数字化方法 |
4.1 数字网页 |
4.2 数字算法 |
4.3 数字控制 |
4.4 数字登录 |
5 结论 |
(4)矿山地质勘查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CAD技术简介 |
1.1 图层与图素 |
1.2 图例 |
1.3 开发语言 |
1.4 一次成图 |
2 矿山地质测量地图数字化基本作业流程 |
2.1 设计方案编写 |
2.2 前期准备 |
2.3 要素分层 |
2.4 图素关系处理 |
2.5 校检修改回放 |
3 矿山地质测量地图数字化的属性管理 |
3.1 属性管理 |
3.2 属性维护 |
4 结语 |
(5)利用AUTOCAD实现矿山地质测量地图的数字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CAD内容概述 |
1.1 图层和图素 |
1.2 图例和开发语言 |
3 矿山地质测绘图的数字化方法 |
3.1 选择坐标系 |
3.2 数字化存在的地质测绘图纸 |
3.3 对新采集的图形数据进行数字化 |
4 地质测绘图纸数字化遵循的原则 |
5 属性管理和使用维护 |
5.1 图形属性管理 |
5.2 使用和维护 |
6 数字化应用带来的方便 |
7 结语 |
(6)利用AUTOCAD实现矿山地质测量地图的数字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矿山地质测绘图纸的数字化方式 |
2.1 坐标系的选择 |
2.2 对已有地质测绘图纸的数字化 |
2.3 新采集图形数据的图形的数字化 |
2.4 对上述两种数字化图形的精度比较 |
3 地质测绘图纸数字化的组织原则 |
4 图形的属性管理和使用维护 |
4.1 图形属性的管理 |
4.2 图形和图形属性的使用与维护 |
5 数字化的应用与输出 |
(7)三维可视化集成矿山地测采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信息技术在矿业中的应用现状 |
1.2.2 国内外地矿软件研究进展 |
1.2.3 矿山地测采信息系统研究现状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立题思想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组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地测空间信息数据库的地测数据采集与管理研究 |
2.1 地测信息数据库 |
2.1.1 地测矿产原始数据库 |
2.1.2 地测专题数据库 |
2.1.3 地测空间数据库 |
2.2 矿山地测数据分类及特征分析 |
2.2.1 矿山地测数据分类 |
2.2.2 地测数据特征分析 |
2.3 地测空间信息数据库的构建 |
2.3.1 地测空间信息数据库开发策略 |
2.3.2 地测空间信息数据库接口表结构设计 |
2.4 地测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
2.4.1 系统设计相关技术研究 |
2.4.2 系统开发策略 |
2.4.3 地测数据采集及处理过程分析 |
2.4.4 系统功能设计与开发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矿区工程三维可视化建模及算法研究 |
3.1 基于TIN和ARTP的地矿三维数据模型 |
3.2 三维真实感地形建模及可视化研究 |
3.2.1 趋势面法 |
3.2.2 距离幂反比法 |
3.2.3 克立格法 |
3.2.4 基于分形插值算法的地形模拟 |
3.2.5 基于矩形网格法的地形等值线的绘制 |
3.2.6 矿区地形三维可视化建模 |
3.3 巷道及井筒的三维建模和算法实现 |
3.3.1 巷道或井筒中心线加载断面的三维建模研究 |
3.3.2 基于顶、底板模型合成的巷道三维建模研究 |
3.4 三维岩性建模推估方法研究 |
3.5 矿体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研究 |
3.5.1 矿体圈定及交互式修改 |
3.5.2 矿体三维建模 |
3.6 复杂地质体块段建模技术研究 |
3.6.1 传统块段模型建模方法 |
3.6.2 八叉树数据结构 |
3.6.3 基于八叉树结构的块段模型的构建 |
3.6.4 OBB树与八叉树相交测试算法 |
3.6.5 算法实现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三维稳健克立格法的品位、储量计算技术研究 |
4.1 传统品位、储量计算方法评述 |
4.1.1 多边形法 |
4.1.2 距离幂反比法 |
4.1.3 传统储量计算方法存在的局限性 |
4.2 克立格空间内插与外推 |
4.2.1 平稳假设及内蕴假设 |
4.2.2 变异曲线 |
4.2.3 结构分析 |
4.2.4 克立格空间内插与外推方法 |
4.3 基于三维稳健克立格法的品位建模 |
4.3.1 模型定位及模型单元块构造 |
4.3.2 样品组合体的构成 |
4.3.3 空间数据搜索方法 |
4.3.4 品位建模及储量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矿山地质编录图件的三维空间数字化研究 |
5.1 原始地质编录图件 |
5.1.1 原始编录的内容、格式和要求 |
5.1.2 巷道地质素描图 |
5.2 巷道地质编录三维空间数字化算法研究 |
5.2.1 基础数据 |
5.2.2 巷道两壁轮廓线生成算法 |
5.2.3 地质编录三维空间数字化及投影变换算法 |
5.3 基于C#.NET的交互式CAD技术研究 |
5.3.1 GDI+编程 |
5.3.2 基本图元类及交互绘图类的设计 |
5.3.3 坐标系统的设置 |
5.3.4 交互绘图技术及其实现 |
5.3.5. NET集合类的应用 |
5.4 地质编录智能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
5.4.1 研究思路 |
5.4.2 系统工作原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三维可视化矿山地测采信息系统集成实现 |
6.1 基于OpenGL的矿区工程三维可视化开发理论与技术研究 |
6.1.1 OpenGL的体系结构 |
6.1.2 OpenGL的图形处理流程 |
6.1.3 基本图元的描述 |
6.1.4 三维图形显示流程 |
6.1.5 基于OpenGL的真实感图形绘制技术 |
6.1.6 矿区工程三维可视化框架 |
6.2 矿山三维建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
6.2.1 系统设计目标 |
6.2.2 系统设计原则 |
6.2.3 系统体系结构 |
6.2.4 系统模块的分类及其功能设计 |
6.2.5 系统开发环境 |
6.2.6 系统界面设计 |
6.3 地测采信息系统接口程序设计 |
6.3.1 测量数据接口程序 |
6.3.2 图件存储功能 |
6.3.3 数字化地质编录自动成图 |
6.4 系统应用实例 |
6.4.1 矿山矿区工程三维可视化模型的构建 |
6.4.2 矿山金属元素品位建模及储量计算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论文主要工作 |
7.2 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7.3 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基于AutoCAD的矿山地测采图件自动生成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数字矿山概述 |
1.1.1 数字矿山的概念 |
1.1.2 数字矿山的基本框架 |
1.2 GIS及其在矿山中的应用现状 |
1.3 矿图绘制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
1.4 问题的提出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AutoCAD二次开发方法及地测采图件相关知识 |
2.1 二次开发概述 |
2.1.1 二次开发的概念 |
2.1.2 二次开发的一般原则 |
2.1.3 二次开发的基本过程 |
2.1.4 二次开发中的关键技术 |
2.2 基于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 |
2.2.1 利用AutoLISP进行AutoCAD二次开发 |
2.2.2 利用ADS进行AutoCAD二次开发 |
2.2.3 利用Visual LISP进行AutoCAD二次开发 |
2.2.4 利用VBA进行AutoCAD二次开发 |
2.2.5 利用ObjectARX进行AutoCAD二次开发 |
2.2.6 利用.NET进行AutoCAD二次开发 |
2.3 用ObjectARX二次开发AutoCAD的优势与特点 |
2.4 地测采信息和图件的含义及其特点 |
2.4.1 矿山测量地质资料 |
2.4.1.1 矿山地质的任务与工作阶段 |
2.4.1.2 矿山测量工作及任务 |
2.4.2 矿山地质、矿山测量与采矿之间的相互关系 |
2.4.2.1 矿山地质与矿山测量的关系 |
2.4.2.2 矿山地质与采矿的关系 |
2.4.2.3 矿山测量与采矿的关系 |
2.4.3 矿图与地测采图件 |
2.4.3.1 矿图的特点 |
2.4.3.2 矿图的分类 |
2.4.3.3 地测采图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GIS应用现状 |
3.1 白银小铁山矿简介 |
3.2 矿床地质和矿体特征 |
3.2.1 矿床地质概况 |
3.2.2 矿体特征 |
3.3 小铁山矿金属矿山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现状 |
3.3.1 需求分析 |
3.3.2 系统建设目标 |
3.3.3 系统开发模式及实现步骤 |
3.3.3.1 系统体系结构 |
3.3.3.2 系统实现步骤 |
3.3.4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及框架图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 |
4.1 系统调查与分析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4.2.1 开发工具与运行环境 |
4.2.2 技术路线 |
4.3 矿山地测采数据库 |
4.3.1 矿山地测采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
4.3.1.1 矿山地测采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必要性 |
4.3.1.2 矿山地测采基础信息数据库的优点 |
4.3.1.3 建立矿山地测采基础信息数据库的目标 |
4.3.2 SQL Server与存储过程的运用 |
4.3.2.1 SQL Server的定义 |
4.3.2.2 存储过程的含义 |
4.3.2.3 存储过程的优点 |
4.3.2.4 存储过程的创建与执行 |
4.3.3 数据库访问技术 |
4.3.3.1 数据库的访问方式 |
4.3.3.2 ADO技术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测采图件自动生成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矿山数据组织 |
5.1.1 数据表的设计 |
5.1.2 绘图数据组织 |
5.2 系统界面设计 |
5.3 绘图函数编制 |
5.3.1 通用绘图函数 |
5.3.2 专用绘图函数的编制 |
5.3.2.1 勘探线的绘制 |
5.3.2.2 坐标方格网的绘制 |
5.3.2.3 采样线的绘制 |
5.3.3 图幅要素的编制 |
5.3.3.1 视口的创建 |
5.3.3.2 图例图签的绘制 |
5.4 命令加载与运行 |
5.4.1 ObjectARX命令的设置 |
5.4.2 加载运行程序 |
5.4.3 成果输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着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9)基于小铁山矿的金属矿山生产信息数据库建设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矿山软件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矿山软件研究现状 |
1.2.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项目背景与来源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章节安排 |
1.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金属矿山生产信息系统框架分析 |
2.1 系统建设目标与设计原则 |
2.1.1 系统建设目标 |
2.1.2 系统设计原则 |
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2.1 金属矿山数据源分析 |
2.2.2 金属矿山生产需求分析 |
2.3 系统模块架构分析 |
2.3.1 系统功能设计 |
2.3.2 系统运行结构 |
2.3.3 系统技术支持 |
2.3.3.1 系统软件技术 |
2.3.3.2 系统配置标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据库建设策略 |
3.1 数据库系统生命周期 |
3.2 数据库建设目标 |
3.3 数据库模型分析 |
3.4 数据库设计过程 |
3.4.1 需求汇集和分析 |
3.4.2 概念数据库设计 |
3.4.2.1 高级概念模型简介 |
3.4.2.2 概念模式设计原则 |
3.4.2.3 概念模式设计方法 |
3.4.2.4 概念模式设计策略 |
3.4.3 数据库管理系统选择 |
3.4.4 逻辑数据库设计 |
3.4.5 物理数据库设计 |
3.4.6 数据库系统实现与调优 |
3.4.7 数据库安全设计 |
3.5 数据库建设规范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矿山数据解析 |
4.1 矿山数据特征与分类 |
4.1.1 矿山数据特征 |
4.1.2 矿山数据分类 |
4.1.2.1 生产信息数据源 |
4.1.2.2 办公信息数据源 |
4.1.2.3 网络信息数据源 |
4.1.2.4 企业外部信息数据 |
4.2 矿山生产信息认知过程 |
4.3 矿山生产信息分类 |
4.4 矿山生产信息解析 |
4.4.1 矿区地表信息表达 |
4.4.2 井下矿山地质信息表达 |
4.4.3 井下矿山工程信息表达 |
4.4.4 井下矿山采矿信息表达 |
4.4.5 井下矿山辅助生产信息表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属矿山生产信息数据库建设 |
5.1 建立金属矿山生产信息数据库的必要性 |
5.2 金属矿山生产信息数据库功能选择与设计原则 |
5.2.1 数据库功能设计 |
5.2.2 数据库设计原则 |
5.3 金属矿山生产信息数据库模式选择 |
5.4 金属矿山生产信息数据库建设与实现 |
5.4.1 生产信息需求分析 |
5.4.2 概念数据库建设 |
5.4.2.1 数据与事务详细分析 |
5.4.2.2 数据库概念模型分析 |
5.4.2.3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实现 |
5.4.3 逻辑数据库建设 |
5.4.3.1 数据库命名规则 |
5.4.3.2 数据库建设规则 |
5.4.3.3 ER关系模式映射 |
5.4.3.4 数据库表设计 |
5.4.3.5 数据库实现 |
5.5 金属矿山生产数据库优化 |
5.5.1 存储过程与SQL/PSM调优 |
5.5.2 索引调优 |
5.5.3 SQL语句调优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属矿山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 |
6.1 金属矿山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模块构建 |
6.1.1 系统主界面 |
6.1.1.1 建立系统主界面 |
6.1.1.2 系统主菜单添加 |
6.1.2 系统登陆界面 |
6.1.2.1 模块界面设计 |
6.1.2.2 模块功能实现 |
6.1.3 数据库模块 |
6.1.3.1 数据库功能分析 |
6.1.3.2 数据输入/输出功能实现 |
6.1.3.3 数据查询功能实现 |
6.1.3.4 数据安全检查功能实现 |
6.1.3.5 数据导入/导出功能实现 |
6.1.3.6 用户管理功能实现 |
6.1.3.7 数据库备份/恢复功能实现 |
6.1.4 交互拓扑组织模块 |
6.1.5 矿体分析模块 |
6.1.6 安装程序制作 |
6.2 系统操作方法 |
6.2.1 系统安装 |
6.2.2 卸载安装 |
6.2.3 进入系统操作方法 |
6.3 金属矿山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实例 |
6.3.1 矿区概况 |
6.3.1.1 甘肃小铁山矿概况 |
6.3.1.2 辽宁五龙金矿概况 |
6.3.2 数据录入 |
6.3.3 交互填图 |
6.3.4 矿体分析 |
6.3.5 管理输出 |
6.4 系统数据库与系统建设优势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学研究经历 |
(10)地下矿山数字开采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数字矿山 |
1.1.1 数字地球 |
1.1.2 数字中国 |
1.1.3 数字矿山 |
1.2 数字开采 |
1.2.1 数字开采的提出 |
1.2.2 数字开采的定义 |
1.2.3 数字开采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1 数字开采研究是未来矿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1.3.2 数字开采是可视化显示的需求 |
1.3.3 数字开采是数值模拟分析基础 |
1.3.4 数字开采是精确统计的要求 |
1.3.5 数字开采是实现现代矿山三维设计的基础 |
1.3.6 数字开采是数字矿山的重要组成部分 |
1.4 论文的体系结构 |
1.5 小结 |
第2章 地下矿山数字开采关键技术研究 |
2.1 数字开采的研究目标 |
2.2 数字开采的研究内容 |
2.2.1 矿山三维数字地质、矿床实体模型 |
2.2.2 虚拟条件下矿山开采模拟技术 |
2.3 数字开采的关键技术 |
2.4 数字开采技术框架 |
2.5 小结 |
第3章 地下矿山三维实体动态建模研究 |
3.1 矿山生产流程分析 |
3.1.1 矿图资料分析 |
3.1.2 图纸数字化技术 |
3.1.3 矿山生产流程分析 |
3.2 实体建模方法 |
3.2.1 实体建模理论 |
3.2.2 实体建模的比较 |
3.3 交互实时动态实体建模理论 |
3.3.1 凸包 |
3.3.2 Delaunay三角剖分 |
3.3.3 点集的最小区域 |
3.3.4 三维空间内的三角剖分 |
3.3.5 点在多边形内的检测 |
3.3.6 面积和体积的测量 |
3.4 最小能量集中原则 |
3.5 小结 |
第4章 三维数字地质实体模型动态构建研究 |
4.1 数字地质实体模型构建基础资料 |
4.2 单勘探线断面图形成原理 |
4.2.1 钻孔三维可视化原理 |
4.2.2 钻孔组合样处理 |
4.2.3 单勘探线标定处理 |
4.3 空间复位技术 |
4.3.1 矿山断面图纸的变换原理 |
4.3.2 矿图空间复位系统的设计分析 |
4.4 数字地质实体模型动态构建流程分析 |
4.4.1 矿岩界线线性转化 |
4.4.2 扩展数据技术 |
4.5 数字地质实体模型动态构建的算法分析 |
4.5.1 动态实体模型构建过程分析 |
4.5.2 动态实体构建过程算法分析 |
4.5.3 动态实体模型构建过程数据结构设计 |
4.6 矿体构建中的分支、尖灭实现 |
4.6.1 地质实体模型构建中的尖灭线生成算法 |
4.6.2 地质实体模型构建中的尖灭线生实现 |
4.7 矿体构建中的断层、节理地质现象实体描述 |
4.8 小结 |
第5章 矿山构建筑物实体模型构建研究 |
5.1 基础建模理论 |
5.2 井巷实体模型构建关键技术研究 |
5.2.1 实测巷道实体模型构建 |
5.2.2 设计巷道实体模型构建 |
5.3 斜坡道实体模型构建研究 |
5.3.1 斜坡道的参数描述 |
5.3.2 斜坡道实体建模分析 |
5.3.3 斜坡道构建实现 |
5.4 井实体模型构建 |
5.4.1 规范类井实体模型构建 |
5.4.2 不规范类实测井实体模型构建 |
5.5 矿山DTM构建算法研究 |
5.5.1 地表地形模型的概念 |
5.5.2 地表 DTM构建算法分析 |
5.5.3 趋势面加权构建 DTM算法 |
5.6 地表构建筑物实体模型构建研究 |
5.7 小结 |
第6章 数字开采辅助设计研究 |
6.1 图纸自动生成 |
6.1.1 水平中(分)段图纸自动生成 |
6.1.2 剖面图纸自动生成 |
6.1.3 剖切投影图纸设计与实现 |
6.2 数字开采辅助设计 |
6.2.1 数字开采设计 |
6.2.2 井巷工程辅助设计 |
6.2.3 漏斗设计详细设计与实现 |
6.3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爆破设计 |
6.3.1 排位设计详细设计与实现 |
6.3.2 截取剖面详细设计与实现 |
6.3.3 多排设计、单排设计详细设计与实现 |
6.4 采矿设计施工图坐标自动生成 |
6.5 小结 |
第7章 数字开采快速计量体系研究 |
7.1 数字开采快速计量的概念 |
7.1.1 问题的提出 |
7.1.2 传统开采设计统计分析工作 |
7.2 数字开采快速评价体系的设计 |
7.3 数字开采快速计量体系实现 |
7.3.1 矿量信息计算 |
7.3.2 可布置矿块数量分析 |
7.3.3 巷道断面快速计算 |
7.3.4 炸药量计算和崩矿量计算 |
7.3.5 施工验收计算 |
7.4 小结 |
第8章 地下矿山数字开采的实现与应用 |
8.1 三维动态地质实体模型构建系统实现及应用 |
8.1.1 三维地质实体模型构建系统实现 |
8.1.2 三维块体模型构建系统实现 |
8.2 地表DTM模型构建系统的实现 |
8.2.1 地表DTM的三角网构建算法实现 |
8.2.2 地表DTM模型构建的趋势加权构建实现 |
8.3 地表构建筑实体模型的实现 |
8.4 三维实体井巷构建系统的实现 |
8.4.1 实测巷道实体模型构建系统实现 |
8.4.2 设计井巷实体模型构建系统实现 |
8.4.3 全矿开拓系统及通风系统构建 |
8.4.4 全矿三维实体模型图 |
8.5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爆破设计 |
8.5.1 排位设计 |
8.5.2 截取剖面 |
8.5.3 炮孔设计 |
8.6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和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项目、论文发表等情况 |
四、利用AUTOCAD实现矿山地质测量地图的数字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奥维互动地图和91卫图助手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中的应用[J]. 林洪,李凤杰,樊靓,周伶杰. 矿产勘查, 2021(02)
- [2]AUTOCAD制图软件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J]. 曾俊芳. 有色金属设计, 2020(03)
- [3]利用AutoCAD实现矿山地质测量地图的数字化[J]. 张义鹏. 低碳世界, 2016(07)
- [4]矿山地质勘查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探究[J]. 任彦明. 能源与节能, 2014(07)
- [5]利用AUTOCAD实现矿山地质测量地图的数字化分析[J]. 史新科.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08)
- [6]利用AUTOCAD实现矿山地质测量地图的数字化[J]. 朱丽伟.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3)
- [7]三维可视化集成矿山地测采信息系统研究[D]. 周智勇. 中南大学, 2010(11)
- [8]基于AutoCAD的矿山地测采图件自动生成的设计与实现[D]. 沈加燕. 东北大学, 2009(06)
- [9]基于小铁山矿的金属矿山生产信息数据库建设研究与实现[D]. 刘馨蕊. 东北大学, 2009(06)
- [10]地下矿山数字开采关键技术研究[D]. 徐帅. 东北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