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世”后加快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尤晓林[1](2009)在《WTO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在“WTO后过渡期”,一些经过三年适度保护的产业领域将陆续结束过渡期,开始到达“入世”承诺的终极目标。在农业领域,我国步入“WTO后过渡期”以后,WTO规则下的农产品贸易要求各国只能通过有限关税措施对农产品进口进行限制,不能或尽量减少非关税使用。而随着各国国内农产品市场的逐步放开,和各个区域农业政策不同而导致农产品国际贸易不能完全按照自由贸易原则进行,随着加入WTO农产品贸易和市场更加开放,我国农产品整体竞争力的降低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农产品贸易面临着各种压力和风险。本文以“WTO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研究”为题对黑龙江省在“WTO后过渡期”的农产品出口贸易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即从WTO规则解读和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政策研究出发,以国内外相关理论为基础,研究区域农产品出口与WTO规则应用,根据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及政策体系现状,建立黑龙江省农产品的WTO农业政策干预模型,并以设置不同参数组的方式,对黑龙江省粮食、畜牧产品和果蔬产品出口政策的评价实现良好的适应性和拟合优度,并根据模型预测和评价,针对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相关政策和措施调整,提出建议。通过对WTO相关规则阐述与解释,国内外应对措施和相应效果与政策调整,结合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实际状况,分析黑龙江省运用这些规则和措施的效果,并且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模型实证考查政策变化对黑龙江省农业贸易的影响,并在实证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分别从理论基础、宏观政策分析、黑龙江省省情、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模型实证与政策建议等几个层次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主要讨论贸易政策与格局演变下,世界各国的应对措施和效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现实参考,提出本文的逻辑框架,并着重谈论农业协议产生过程和主要内容,其次,对包括中国农业政策在入市后的调整与适应,应用规则前提下国内农业的支持内容与作用,与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不同与对比在内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历史分析和国内外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和完善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相应对策措施。再次,在前几部分中的理论阐述和中国应对农业开放对策措施基础上,对黑龙江省实际进行实证,并且通过建立出口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量了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效率,通过政策干预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考查了建立WTO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最后,是全文总结和对策建议,主要对以上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进行总结和概括,提出利用规则前提下促进黑龙江省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相关对策措施。本文系统地对WTO规则、WTO后过渡期的特征、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区域政策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国内支持、财政补贴、市场准入和动植物卫生为重点,分析了我国在WTO后过渡期政策层面调整应对复杂的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其中分析了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提出应充分利用国际分工和黑龙江省的比较优势,打好品牌战略。利用黑龙江省的土地和水资源优势及气候条件,发展本省的支柱产品出口,如黑龙江的大豆产业可以利用我国特殊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加强农产品贸易加工产品的出口。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是提升产品质量与竞争力,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途径。增强农产品加工环节,加强农产品出口贸易是一项既扩大出口又解决过多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好方法。继续加强对俄罗斯的边境贸易,进一步开发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家的边境贸易及非洲国家的市场。中俄有着超过4300公里的共同边界,交通运输条件便捷,地缘优势突出。近年来中俄经贸合作日趋活跃,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对俄出口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并有利于进一步开发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潜力。建立健全农产品出口质量监管体制。现行的出口农产品质量管理体制仍存在多头管理、分而治之的现象。如畜禽产品,出口过程中国内的商检部门要检测检疫,畜牧部门也要检测检疫,而且部门之间宽严不同,标准不一。这种多头检、重复检、矛盾检的做法,不仅令出口企业左右为难,增加不必要的负担,而且使出口产品质量得不到根本保证。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这是扩大农产品贸易强化硬件和改善软件的需要,条件成熟时可在俄境内选择适宜地点建立仓储基地或批发中心,同时发展果蔬产品的加工业务,开发果汁、罐头及各类深加工产品,提高对俄出口农产品的附加值。建立健全应对预警机制。健全应对预警机制可以及时指导企业改进生产,提高产品质量,规避出口风险,改进企业管理和积极参加应诉工作,以确保黑龙江省出口贸易发展。本研究从区域农业品出口政策调整的角度来分析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不仅局限于对作为外因的WTO规则的解读,还进一步对显着影响区域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区域政策制度的演变和调整进行分析。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上,由于政策及其效应研究问题的性质,大量引入定性变量,以点带面,构建出完整并且真实的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对政策干预的影响,建立干预分析模型,研究农产品出口问题,并进行了统计分析和预测。
刘永峰[2](2008)在《新时期山东省农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直接决定了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一方面,农业结构制约着农业市场化的发展,没有合理的农业结构,农业生产必然出现生产与市场的量上和质上的错位问题。农业结构是否合理,不仅决定了产品的供求状况、价格高低和竞争优势,而且也决定了农业投入与产出的有效回报程度。另一方面,市场化是衡量农业结构是否合理以及合理程度的一个基本的标准,合理及优化的农业结构,其农业生产结构、农产品结构、生产农业布局结构更加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合理的农业结构,其本身就遵循了市场规律和市场法则,其生产的经济行为是合理的,合理的经济行为就能够保证农产品为市场的接受程度和农业市场化的发展水平。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当前,山东省农业也正面临着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即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阶段。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后,农产品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山东省作为全国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如何加快产业化改革进程、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最大限度的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山东省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问题。本论文通过调查资料,根据对当前山东省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以及果品业的现状分析,得出新时期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存在以下问题:财政对农业投入较少,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力度较小;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单一,农业区域结构雷同;政府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农民积极性差;农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严重错位;农业综合配置低,农业生产成本高;农业产业链不完善,劳动力就业结构不合理等等。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山东省农业结构调整的社会特征和市场特点,最后提出了新时期山东省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选择、发展思路以及新时期山东省农业结构调整遵循的原则,提出了新时期山东省农业结构调整改革对策建议: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产品的优化升级;用信息化推进市场化,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构建创新的农业结构调整制度;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改革农业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改革开放力度,促进国际间技术交流七个方面来推动山东省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陆建康[3](2006)在《江苏省农业支持与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新世纪,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市场化与国际化的双重挑战,农业发展由原来主要受资源约束,变为受市场、资源、环境等多种约束。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农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我国农业必将面临国外优质农产品的激烈竞争和强力冲击,农业发展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和困难?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又是政府如何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由于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重要作用,所有国家都对农业实行一定的干预和支持政策。各国之间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对农业的支持政策,而在于农业支持政策的方式不同、重点不同、强度不同。因此,遵循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农业支持政策发展方向,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调整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是中国农业应对挑战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农业比较优势、农业竞争力、农业发展战略以及WTO农业支持与保护等理论研究,并在江苏农业发展背景判断、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国外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比较的基础上,对政府农业支持的结构和效率以及江苏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提出提升江苏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今后政府农业支持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农业支持的目标、水平、重点和具体政策措施)。 本文研究结论如下: 1.关于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调整与选择。从长远看,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调整发展战略,由传统农业发展战略向农业竞争性(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转变,最终实现自给自足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转变,从依靠传统技术转向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相结合转变,从依靠资源消耗型的增长方式向重视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转变。为此,我国农业国内支持的方式和重点都应作相应的调整,政府农业支持的目标应由干预生产市场向提高农业竞争力转变,从过去直接干预农产品市场和价格调控为主的方式全面向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幅度增加科技投资和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方向转移;由现在补贴流通环节,转向支持和补贴农产品生产者,并重点从支持农业生产转向支持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2.运用“绿箱政策”来支持农业。WTO《农业协定》尽管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但其中的“绿箱”政策则为各成员国加强国内支持提供了政策机
刘春香[4](2005)在《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其发展水平和潜力直接关系着一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也影响着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因此农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研究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中国加入WTO已经三年多,中国农业也逐步融入了全球竞争。那么,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究竟如何?与发达农业国家相比,中国农业的优势和劣势究竟在哪里?这些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实证研究来回答。因此,专题研究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促进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指导中国农产品贸易实践,明确中国农产品国际分工,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意义深远。 在对竞争力理论进行必要梳理和参阅大量中英文文献的基础上,本论文着眼于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层次,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综合运用国际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以及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创造性地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系统研究。 本论文立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现实,将国际竞争力的一般理论引入农业领域,在借鉴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框架,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农业国际竞争的特点及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等进行了比较清楚的论述。本论文指出,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属于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中观层次。由于中国农业国际竞争主体的缺位,所以本研究的对象是农产品和农业产业。其中,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可界定为农业在国际竞争中保持持续增长并不断获利的能力,它集中反映在农业的生产能力、农业的国际化程度、农业的持续增长能力和农业的长期获利能力四个方面,同时又受到两个决定因素即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农业结构调整程度,三个影响因素即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农业劳动者素质、自然资源等的综合制约。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分别构建了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与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该指标体系对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既运用常见的比较优势指标体系分析了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又运用竞争优势理论、通过综合分析与国际比较的办法衡量了中国农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农业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在实
王春晓[5](2005)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新疆棉花产业成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区域分工专业化生产的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是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新疆棉区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棉区,其发展质量对稳定和提升我国棉花生产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区域分工与专业化的视角出发对新疆棉花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农业结构调整中新疆棉花产业成长特征及其发展态势,从宏观的制度因素和微观的棉农经营决策行为两方面探讨了影响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新疆棉花产业成长效率进行了评价。本论文主要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理论分析和文献综述。主要是对农业结构调整与区域产业发展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与评析,该部分内容为本文提供了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新疆棉花产业比较优势及其竞争力分析。在研究全国棉区生产区域专业化变迁的基础上研究了新疆棉花产业的演进历程,并对新疆棉花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新疆棉花产业高速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潜力。结果表明,优越的自然禀赋条件使全国棉花布局向新疆集中,棉花生产在新疆农业发展中居于主导产业地位,棉花仍是新疆主要农作物中综合优势最强的农产品。 从区域分工与专业化生产的视角出发,在分析农业区域分工与专业化理论的基础上,利用DRCC法分析了新疆棉花的比较优势,并与全国其他主产棉区进行了对比;利用皮尔逊相关检验对影响新疆棉花比较优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区域分工专业化与新疆棉花比较优势变动的相关性;同时对新疆棉花生产的优势区域进行了测算划分。结果显示:1998年以后中国棉花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已丧失,但新疆棉花生产一直具有比较优势。棉花的国际市场价格、亩生产成本、亩用工作价、亩农药费与新疆棉花的国内资源成本系数具有显着的相关性。区域分工专业化与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棉花生产的区域专业化发展并不是根据其绝对优势的变化而调整的,而是与棉花的比较优势变化基本相符,但呈现出阶段性的波动;新疆植棉业的发展已表现出理性发展的态势。在本部分的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新疆纺织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与新疆植棉大省地位不相符的是新疆纺织业的综合竞争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三部分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分析了影响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微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新疆棉花产业成长研究观因素中主要从棉农的经营决策行为进行了分析,在宏观因素中主要从制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从微观影响因素出发,在分析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户与政府博弈的基础上,探讨了市场化程度与农户收入的相关性。研究了市场化进程中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分析了价格波动、经营风险与新疆棉花的生产供给反应。农户的投资行为是决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主要因素,在分析新疆农户农业投资结构与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棉花政策、价格波动对新疆棉农生产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对生产结构的选择,不仅依赖于农户所拥有的自然察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的成熟程度,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农民按比较优势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和增收。新疆的市场化程度远低于经济发达省区的水平,在全国处于非常落后的地位,但这种状况正在逐渐改善。利用Nerfove模型对新疆棉花生产供给反应的分析发现,价格、经营风险和种植习惯是影响棉花生产的主要因素,总体来看,新疆棉农在棉花种植中表现出一定的经济理性。在对新疆主产区棉农生产投资行为分析中发现,当棉花价格对生产者有利时,农户种植棉花的面积是普遍增加的,对棉花生产的物质投入也是增加的。而当棉花价格对生产者不利时,新疆主产区棉农应对不利的棉花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做法不是压缩棉花种植面积,而是尽可能减少对棉花生产的物质投入,以期用最少的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出,来弥补市场棉价不利造成的损失,这对稳定及提高新疆棉花的生产能力非常不利。 制度因素是影响新疆棉花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不管是土地制度的变革,农业市场体系的完善,政府政策的制定,还是生产过程的社会组合的创新(农业企业制度创新、生产经营模式等的创新),都会带来农业生产效率的改变。①对棉花政策和棉花流通体制制度变迁的分析发现,棉花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棉花市场主体发育滞后、以及棉花国际贸易中低效性等原因阻碍了我国棉花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导致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多次反复,在“松放、紧收”中循环;棉花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为农户提供了更为透明的价格信息渠道,可改善棉农的福利。②农地产权制度的完善,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实行土地流转与相对集中,形成适度规模经营,能够降低棉农的成本,增加土地规模效益。加快农地流转制度创新,进一步扩大棉农经营规模,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新疆棉花产业的市场竞争力。③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发达,增加了棉农的市场风险,制约着新疆棉花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而相关案例分析表明,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对棉农增收和棉花产业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朱艳新[6](2004)在《冀西北坝上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入WTO后,中国农业面临一个新的国际环境,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农业发展又进入新的阶段。在新阶段,新环境下,中国农业既存在难得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本文在新时期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背景下,通过对冀西北坝上地区特殊的农业生产条件及近十年来农业结构现状的分析,找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其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方向选择,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动态仿真模型对冀西北坝上地区农业结构进行调整方案的模拟,得出了具体的农业结构调整的模式选择,同时进一步阐述了冀西北坝上地区为保证这一方案的顺利进行所应采取的相应配套措施。 首先,本文以产业结构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依据,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为背景,将文献资料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分析了冀西北坝上地区农业结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既是坝上人民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出路,也是遏制生态恶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其次,本文综合考虑了该区资源、环境、经济、科技等因素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相似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和成功做法,确定了农业结构调整应以资源环境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经营为载体,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的调整原则和方向选择。 再次,以该区农业结构现状为基础,结合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和原则,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动态仿真模型,对冀西北坝上地区农业结构进行动态仿真研究,揭示了不同的调整方案有不同的响应特征,通过对各调整方案的对比与评估,得出近期内在水资源尚有可开发潜力的情况下,冀西北坝上地区应大力发展畜牧业和蔬菜业,即走农牧结合型道路。但从长期来看,只有大力植树种草,发展畜牧业才是冀西北坝上地区发展经济、改善生态的长久之计。 最后,为保证该区农业结构调整能够顺利进行,调整方案能够贯彻始终,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措施。主要包括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农田水利建设、草场的维护与管理、农村储运和通讯设施建设等;完善农业结构调整的运行机制,加快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的整体素质;加速农业科技的普及与推广力度,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职能,建立与完善生态补偿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和农业风险扶持政策,在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服务的同时切实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打消农民的重重顾虑,促使他们勇于承担风险、不断创新,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辛秀琛[7](2004)在《加入WTO后胶东地区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对WTO背景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对区域性的农业发展如何应对入世后所面临的种种挑战的问题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区域性农业因其独特的地理特点和农业生产特点,其应对措施也往往不尽相同。 山东是农业大省,胶东地区因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而具备现代农业生产的一些有利条件。如何打破发展障碍、将这些潜质发挥出来,在山东省乃至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大农业的生产模式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从经济学、社会学的视角,采用文献调查、实地考察和访谈、问卷法、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对胶东地区实际情况的考查,比照入世背景下我国所存在的“三农”问题及入世后为我国农业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和机遇,分析了制约胶东地区农业发展和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发挥当地地理、资源和人才优势,抓住机遇,利用国家农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确立以国内外两个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三高”农业为重点,实施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对策。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体制创新,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发展绿色食品,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特色经济,实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等政策性建议。
侯满平[8](2004)在《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农产品生产能力已经得到提升,但面临着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加入WTO后的国内外市场的多重约束。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已成为“北粮南调”的重要农产品基地,其面临着全国农业发展相同的境遇,但又有着本区域农业发展特有的挑战。 系统考查了国内外农业发展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研究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及其发展战略,对解决黄淮海平原农业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并参与WTO框架下的世界农产品市场,提高农民收入,具有理论的和现实的重大战略意义。 农业是一复杂的巨系统,其肩负着生产粮食、发展经济及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重功能。既要遵循自然规律,也要遵循经济规律,因此文中以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生态经济理论、农业区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及规模报酬理论等作为研究区域农业的基础理论;以区域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农业理念作为指导思想;以农业农村发展三个阶段理论作为区域农业发展战略理论。 总体上考察了黄淮海平原农业生产历史、现状形势;浅析了黄淮海平原的水系变迁,土壤演变过程及其经济区位条件的形成,初步探讨了该平原农业发展的先决条件。运用Mapgis软件建立了该平原农业系统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平原主要农产品生产的态势及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农产品生产在我国占有绝对优势,但其受结构调整的影响也发生了波动性变化,其产品质量面临着国内外市场巨大的挑战,农民收入也面临着增长缓慢的挑战;水资源受种植制度、气候变化及利用率低等多种因素的胁迫作用,严重短缺;耕地资源近年来大量减少,受自然及城市化进程等因素的影响,稀缺程度加大。分析表明其资源利用还是高投入、高能耗、重污染的模式。通过这些系统的分析为结构调整及发展战略的形成提供了定性定量基础。 研究农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调整的三大目标:效益目标、质量目标及农民目标。结构调整应遵循区域农业发展的基本理论及粮食安全等多条原则;从整体产业结构来论,第一产业有明显下降趋势,第二产业表现为波动变化,第三产业整体上升;该平原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种植业内部的调整、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 初步预测了未来耕地供需量与水资源需求量,为农业发展布局提供宏观量化依据。在系统分析与预测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平原农业发展的总体区域战略,关键在于技术体系的支撑及增加农业资本投入。研究了具体的农业发展对策,主要拟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对策、农产品生产及应对市场对策、农业投入对策及防灾减灾应变对策。综合考虑该平原自然资源、产量分级、区位条件及其在全国农产品优势产区布局中地位等诸因素,以农业区域发展理论及结构调整原理为指导,初步区划了该平原农业发展战略分区,其布局为:以城市为中心的多层次现代都市农业区、高产区、中低产区,高产区、中低产区布局又细分为8个小区,各区都有本区域特色。农业战略区划布局为该平原因地制宜地可持续地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 农业结构调整模式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典型示范及具体构想。以北京为例探讨了现代都市农业模式;以曲周、寿光为典型研究了高产区节水高效生产模式;以环渤海模式、开封治沙模式、淮北模式为典型研究了中低产区资源利用及改良同时并举的生态农业模式。大中小城市及中低产区在该平原占有重要份量,因此,研究现代都市农业模式及中低产区的生态农业模式同样也显得十分重要。典型农业模式为未来区域农业的发展提供实证,也是区域规划的具体设想,期以模式的典型示范作用推动黄淮海平原农业现代化的初步实现及其可持续发展。
谌姿[9](2004)在《加入WTO后中国农业的发展:优势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要抓住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带来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要应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国农业如何选择发展道路,确定发展对策是关系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本文从农业产业系统的构架出发,对当代农业产业发展理论(规模经济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禀赋理论、农业增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比较分析,奠定了中国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运用这些理论,对中国农业的基本状况,农业产业的基本结构,比较优势和竞争劣势,以及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剖析。文章认为:人均占有耕地少,是中国农业的劣势所在,劳动力多又是突出优势;其次,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区位优势产品也具有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整体思路,确立了四项基本对策:(1)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2)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3)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4)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
梁亚荣[10](2004)在《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研究》文中认为土地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社会财富;既是土地管理的对象,又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更是物权的重要客体。土地的归属和利用既关系到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问题,又涉及农业生产和农地利用效率的问题。因此,农地制度的优良与否,其制度绩效如何,对我国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和公民财产权利保护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研究以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创新为主题,对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产生、发展过程作了历史描述,对其发展变化规律作了经济学和法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地使用制度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对现时我国农地使用制度创新的原理和影响因素作了详细分析,进而为我国农地使用制度创新设计了具体的制度安排,配备了周详的配套改革措施,使我国农地使用制度创新具备了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第一章绪论明确了本研究的主题,并对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方法、思路与结构、创新与不足等作了简要说明。着重指出,农地使用制度变迁符合制度变迁原理,现时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加入WTO等新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农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生产和保护农地权益,需要在现代物权理论指导下对我国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进行创新。 第二章对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了分析。首先介绍了从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再回到“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产生过程,并进一步论述了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详细描述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述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种类、各种责任制的实施程序及其具体内容,分析了各种责任制的关系,指出各种责任制之间存在转化、替代的发展过程;论述了联产承包法律关系,指出联产承包中农户对外还没有取得独立的法律主体地位,联产承包的客体是包括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复合客体,土地承包还依附于联产承包之中,联产承包的内容包括土地、其他生产资料的使用等权利和完成一定的产量、派统购任务等义务,土地使用权还没独立出来;分析了联产承包下均包土地的原因,指出在当时生产力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均包土地符合公平原则;进而详细论述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绩效,指出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发展农业生产、改造集体经济等产生了巨大作用,也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第三章对从联产承包到土地承包经营的演变及土地承包经营的演变、完善进行了具体分析。首先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与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不同之处,指出两者在主体、客体和内容三方面都有了很大不同,随着承包客体变为单一的土地、承包的内容逐步简化和农户成为独立的法律主体,联产承包法律关系转变为土地承包经营法律关系,联产承包制度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演变;接着分析了早期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存在的问题,指出发包权的上提造成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虚化,均分土地进一步加剧了耕地的零碎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债权性质也造成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促使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进一步演变,一方面突出表现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进程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化、长期化、流转度的扩展等使其逐渐向物权转变,另一方面还体现在土地承包经营走向市场化、规模化的各种尝试,“两田制”、规模经营、“四荒”使用权拍卖、股份合作制等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作了有益的探索;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走向完善,表现在《农村土地承包法》使土地承包经营走上法制化轨道,使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进程得以完成,为土地承包经营规定了详细的发包方式、发包程序、明确了双方的权矛lj和义务等方面。 第四章对我国农地制度变迁进行了经济学和法学分析,总结了农地制度变迁的规律。首先简要回顾了我国农地所有制度,包括国有制、农地私有制和族田等公有土地的产生、发展过程,分析了各种不同类型类型所有制之间的变化情况;接着回顾了我国历史上农地使用制度,包括奴耕、佣耕、自耕、佃耕等土地使用方式,分析了各种不同类型使用方式的变化情况;接着分析农地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原因,指出农地制度变迁符合制度变迁与创新理论,传统农地所有制变迁主要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变迁的原因在于由于技术、人地关系、生产要素、价格等方面的变化,产生了在原制度下无法内化的矛!」润,只有进行制度创新才能将这些利润内化,而农地使用方式的变迁也是由于各种农地使用方式之间的成本不一样,高成本的农地使用方式逐渐被低成本的农地使用方式取代;解放后的农地所有制的变迁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实现了制度供给者的目标,而联产承包为典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得到了上下的一致同意,因而取得了巨大的制度绩效;同时从法学角度分析了农地制度变迁,指出农地制度变迁与身份和特权逐步脱钩、’与土地逐步财产化和商品化、与土地权利体系的逐步发达是一致的;最后总结了农地制度变迁的启示,指出当前农地制度改革要和农业生产、土地利用与土地权利保护相一致。 第五章分析了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影响因素,指出目前影响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主要因素,
二、“入世”后加快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后加快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WTO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论文结构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2 WTO 农业框架评述 |
2.1 经济全球化与WTO 的概述 |
2.1.1 WTO 农产品贸易规则发展沿革 |
2.1.2 关贸总协定有关农产品贸易的缺陷 |
2.1.3 乌拉圭回合中的农产品贸易谈判 |
2.2 WTO 农产品贸易规则框架的基本内容与主要内涵 |
2.2.1 WTO《农业协定》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
2.2.2 WTO《农业协定》三大支柱的内容 |
2.2.3 WTO《农业协定》的规则、义务和实施时间 |
2.3 中国加入WTO 关于农业问题的主要承诺 |
3 WTO 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 |
3.1 中国现行农产品贸易体制、政策及目标 |
3.2 WTO 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 |
3.3 加入WTO 与中国农业及贸易政策调整 |
4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 |
4.1 农业与国内支持政策 |
4.1.1 农业政策的一般理论 |
4.1.2 农业是一个需要政策扶持的特殊产业 |
4.2 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国内外比较 |
4.2.1 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现状 |
4.2.2 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比较 |
4.3 WTO 规则下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改革与调整 |
4.3.1 加大力度,增加国家对农业的预算 |
4.3.2 以WTO 规则为导向,优化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结构 |
4.3.3 对“绿箱政策”支持的项目应择优重点扶持 |
5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实证分析 |
5.1 黑龙江省主要粮食出口现状及分析 |
5.1.1 黑龙江省主要粮食出口现状 |
5.1.2 黑龙江省主要粮食出口实证分析 |
5.2 黑龙江省主要畜牧养殖产品出口现状及分析 |
5.2.1 黑龙江省主要畜牧养殖产品出口现状 |
5.2.2 黑龙江省主要畜牧养殖产品出口实证分析 |
5.3 黑龙江省主要果蔬副产品出口现状及分析 |
5.3.1 黑龙江省主要果蔬副产品出口现状 |
5.3.2 黑龙江省主要果蔬副产品出口实证分析 |
5.4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5 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政策效率评价 |
6.1 “WTO 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政策干预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
6.1.1 黑龙江省农产品的WTO 农业政策干预模型的机理分析 |
6.1.2 模型的相关假设与参数设定 |
6.1.3 预测及模型质量评价 |
6.1.4 小结 |
6.2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政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6.2.2 评价目的 |
6.2.3 指标筛选 |
6.2.4 畜牧业产业链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6.3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6.3.1 层次分析法对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6.3.2 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评价结果的评价 |
6.3.3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 |
7 基于WTO 规则的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对策 |
7.1 实施比较优势战略,积极扶持优势农产品出口 |
7.2 发展“三高”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 |
7.3 进一步增加“绿箱”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 |
7.3.1 增加“绿箱”投入 |
7.3.2 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私人资本和外资进入农业领域 |
7.4 积极利用WTO 贸易规则,努力开拓新的出口市场 |
7.5 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系统 |
7.6 加快黑龙江省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建设 |
7.7 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
7.7.1 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全面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 |
7.7.2 加强磋商和谈判,合理运用规则 |
7.7.3 建立一批外向型农业生态示范区,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 |
7.7.4 提高产品质量,走发展品牌的道路 |
7.8 健全黑龙江省农产品检验检疫体系 |
7.9 黑龙江省主要出口农产品的具体对策 |
7.9.1 玉米 |
7.9.2 大豆 |
7.9.3 水稻 |
7.9.4 畜产品 |
7.9.5 蔬菜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新时期山东省农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
1.2.1 研究背景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比较优势理论 |
1.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3 区域经济学理论 |
1.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结构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内容结构 |
1.3.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新时期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发展环境及市场特点 |
2.1 新时期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发展环境 |
2.1.1 国内社会环境 |
2.1.2 国际环境 |
2.2 新时期山东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市场特点 |
2.2.1 农产品供需失衡 |
2.2.2 农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率下降 |
2.2.3 市场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门槛提高 |
2.2.4 绿色壁垒增加了农产品的成本 |
3. 当前山东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3.1 山东省种植业分析 |
3.2 山东省林业结构分析 |
3.3 山东省畜牧业结构分析 |
3.4 山东省渔业分析 |
3.5 山东省果品产业结构分析 |
4. 新时期山东省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财政对农业投入较少,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力度较小 |
4.2 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单一,农业区域结构雷同 |
4.3 政府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农民积极性差 |
4.4 农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严重错位 |
4.5 农业综合配置低,农业生产成本高 |
4.6 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劳动力就业结构不合理 |
5. 新时期山东省农业结构调整思路及对策 |
5.1 新时期山东省农业结构调整的整体思路 |
5.2 新时期山东省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
5.3 新时期山东省农业结构调整遵循的原则 |
5.3.1 政府保护和引导原则 |
5.3.2 市场导向原则 |
5.3.3 国际竞争与争取效益的原则 |
5.3.4 可持续发展原则 |
5.3.5 产业化经营原则 |
5.3.6 区域结构合理布局原则 |
5.3.7 科技支农原则 |
5.4 新时期山东省农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
5.4.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产品的优化升级 |
5.4.1.1 搞好粮食生产,优化粮食结构 |
5.4.1.2 优化种植业结构,促进林、牧、渔业协调发展 |
5.4.1.3 创建特色农业生产模式,优化农产品质量 |
5.4.1.4 推进农业标准化管理,实现与国际市场对接 |
5.4.2 用信息化推进市场化,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
5.4.2.1 建立完善“三个系统”,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步伐 |
5.4.2.2 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
5.4.3 构建创新的农业结构调整制度 |
5.4.4 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 |
5.4.5 改革农业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水平 |
5.4.6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推进城镇化进程 |
5.4.7 加强改革开放力度,促进国际间技术交流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江苏省农业支持与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理论基础 |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基本框架 |
六、研究的创新和难点 |
七、研究结果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江苏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
一、我国农业问题的症结 |
二、江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三、江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 |
四、江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五、江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
第三章 农业支持政策的国际比较 |
一、WTO的《农业协议》 |
二、WTO农业国内支持规则 |
三、农业支持与保护的国际比较 |
四、中国农业国内支持的现状 |
第四章 江苏省农业支持结构与成效 |
一、江苏农业投入支持的发展历程 |
二、江苏农业投入支持的现状 |
三、江苏农业投入支持的评析 |
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支持与保护政策实施对农户的影响研究 |
第五章 江苏农业竞争力评价 |
一、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理论综述 |
二、农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三、主要农产品竞争力比较 |
第六章 农业支持促进农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分析 |
一、江苏农业发展环境分析 |
二、影响江苏农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 |
三、农业支持对农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
四、围绕农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调整农业支持政策 |
五、现阶段农业支持的基本目标和原则 |
六、江苏农业支持的方向和重点 |
第七章 农业支持预测 |
一、江苏省加大农业投入的可行性 |
二、财政支农资金总量预测 |
三、江苏省农业保险投入需求预测 |
四、江苏农业科技投入需求分析 |
第八章 提升江苏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
一、培植壮大龙头企业 |
二、推进农业规模经营 |
三、促进农业标准化 |
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
五、促进农业经营国际化 |
六、加大农业支持和保护力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农业领域的竞争力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基本思路 |
1.3.2 指导理论与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 国际竞争力理论概述 |
2.1 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 |
2.1.1 国内外关于国际竞争力的定义 |
2.1.2 本文对国际竞争力的认识 |
2.1.3 国际竞争力的层次 |
2.2 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理论模型 |
2.2.1 Michael Porter的钻石模型 |
2.2.2 Hamid Alavi的竞争力理论模型 |
2.2.3 Dong-Sung Cho等的九因素模型 |
2.2.4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所的工业竞争力模型 |
2.3 国际竞争力主要评价理论与方法 |
2.3.1 WEF的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 |
2.3.2 IMD的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农业国际竞争力理论 |
3.1 农业的范畴界定 |
3.1.1 农业的范畴界定 |
3.1.2 农产品的范畴界定 |
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 |
3.2.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 |
3.2.2 农业国际竞争的主要特征 |
3.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表征指标 |
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 |
3.3.1 农业国际竞争力来源的层次结构模型 |
3.3.2 模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测定与评价 |
4.1 中国农产品总体贸易情况 |
4.1.1 近十年来中国农产品总体贸易情况 |
4.1.2 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 |
4.2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
4.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4.2.2 具体测定 |
4.2.3 结论与对策建议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测定与评价 |
5.1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
5.1.1 评价指标的选择 |
5.1.2 指标综合与最终的评价体系 |
5.2 中国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
5.2.1 测算方法 |
5.2.2 数据来源 |
5.2.3 评价结果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偏低的深层次原因 |
6.1 农业技术创新水平较低 |
6.1.1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总体水平很低 |
6.1.2 科研体制不合理,影响了农业技术创新供给 |
6.1.3 农业科研投入不足、投入结构不尽合理 |
6.1.4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机制不完善 |
6.2 农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 |
6.2.1 农业部门结构不合理,农林牧副渔比例不协调 |
6.2.2 农产品加工链条短、附加值低 |
6.2.3 农产品品种、质量结构不合理,供求结构失衡 |
6.2.4 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低,农民素质低制约农业结构优化 |
6.3 政府支农力度依然不够 |
6.3.1 总体支持力度不够 |
6.3.2 支农结构不尽合理 |
6.3.3 财政支农支出管理弱化 |
6.4 农业劳动者素质有待提高 |
6.4.1 中国农业劳动者素质总体上偏低 |
6.4.2 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
6.4.3 农民科技素质偏低 |
6.5 本章小结 |
7 提高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
7.1 推进农业技术创新的对策措施 |
7.1.1 探索农业科技发展道路,正确选择适合国情的农业技术类型 |
7.1.2 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切实解决科技与生产脱节的问题 |
7.1.3 建立可持续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7.1.4 形成有效的农业技术扩散机制 |
7.2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措施 |
7.2.1 调整农业部门结构,促进农业协调发展 |
7.2.2 积极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 |
7.2.3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
7.2.4 按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的区域布局,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 |
7.3 加大政府支农力度的对策措施 |
7.3.1 切实有效地增加国家财政的农业投入 |
7.3.2 明确农业财政支持的方向和重点 |
7.3.3 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农业财政支持政策的导向功能 |
7.3.4 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和协调作用,健全农业财政投入的管理监督机制 |
7.4 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的对策措施 |
7.4.1 狠抓农村扶贫工作,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
7.4.2 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
7.4.3 确立以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
7.4.4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坚持政府统筹 |
7.5 加强农业经营组织创新的对策建议 |
7.5.1 把握农业经营组织创新的基本方向 |
7.5.2 选择适合国情的农业经营组织创新形式 |
7.5.3 中国农业经营组织创新的基本策略 |
7.5.4 处理好农业经营组织创新中的几对关系 |
7.6 本章小结 |
8 结束语 |
8.1 基本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与获奖情况 |
附表 中国与印度等国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原值 |
(5)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新疆棉花产业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世界棉花消费量不断上升 |
1.1.2 农业区域分工与专业化生产使新疆棉花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突出 |
1.1.3 加入WTO后新疆棉区所受冲击远大于国内其它棉区 |
1.1.4 新疆棉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2 农业结构调整与区域产业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
2.1 产业结构理论 |
2.2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
2.3 产业竞争力理论 |
2.3.1 比较优势理论 |
2.3.2 克鲁格曼等的新贸易理论 |
2.3.3 波特的竞争优势模型 |
2.4 农户行为理论 |
2.5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 |
2.5.1 农产品比较优势与国际竞争力 |
2.5.2 农业政策变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2.6 关于棉花产业发展问题的研究 |
2.7 简评 |
3 新疆棉花产业成长:演进历程 |
3.1 我国棉花生产及区域专业化发展 |
3.1.1 我国棉花生产与贸易特征 |
3.1.2 我国棉花生产的区划与专业化趋势分析 |
3.2 新疆棉花生产在全国棉区地位的演进和发展 |
3.2.1 适宜棉花生长的独特自然条件使棉花布局向新疆集中 |
3.2.2 新疆棉花生产具有明显优势 |
3.2.3 新疆棉区的崛起与发展 |
3.3 棉花产业在新疆区域经济中的地位 |
3.3.1 农业在新疆区域经济中的比重 |
3.3.2 棉花在新疆农业发展中居于主导产业地位 |
3.3.3 棉花是新疆主要农作物生产中综合比较优势最强的农作物 |
3.4 新疆棉花产业高速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发展潜力分析 |
3.4.1 新疆棉花产业高速发展中的问题 |
3.4.2 新疆棉花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
4 新疆棉花产业成长:比较优势与竞争力——基于区域分工专业化视角的分析 |
4.1 农业区域分工与专业化的理论分析 |
4.1.1 分工与专业化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
4.1.2 农业区域分工与专业化的机理 |
4.2 新疆棉花生产比较优势及其竞争力分析 |
4.2.1 比较优势测算的几种方法 |
4.2.2 中国棉花生产比较优势及其变动的总体评价 |
4.2.3 省(区)间棉花比较优势与竞争力分析 |
4.2.4 新疆各地区棉花比较优势与竞争力分析 |
4.2.5 影响新疆棉花比较优势的因素分析 |
4.3 区域分工专业化与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4.4 新疆棉花生产区域特征及优势区域 |
4.4.1 新疆棉花生产生态区划及其特征 |
4.4.2 农产品生产优势区域确定的研究方法 |
4.4.3 新疆棉花生产优势区域 |
4.5 产业链的延伸——新疆纺织业竞争力分析 |
4.5.1 竞争力分析的指标体系 |
4.5.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4.5.3 结果与分析 |
5 新疆棉花产业成长:农业结构调整中棉农经营决策行为分析 |
5.1 农业结构调整中微观主体行为的理论分析 |
5.1.1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与市场、政府的关系 |
5.1.2 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户与政府的博弈 |
5.1.3 市场化进程中的农户生产决策行为 |
5.2 新疆种植业结构调整中棉花生产供给反应分析 |
5.2.1 新疆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及其特征 |
5.2.2 价格波动、经营风险与新疆棉花生产反应 |
5.3 新疆棉农投资行为分析 |
5.3.1 新疆农户农业投资的结构与特征 |
5.3.2 棉花政策、价格波动与棉农的生产投资行为 |
6 新疆棉花产业成长:制度因素研究 |
6.1 制度与农业生产力发展 |
6.1.1 制度的一般概念 |
6.1.2 制度的功能分析 |
6.1.3 制度变迁与农业生产力发展 |
6.2 棉花政策对新疆棉花产业的影响 |
6.2.1 棉花价格政策的效应分析 |
6.2.2 棉花流通体制变迁及其制度经济学分析 |
6.2.3 新疆棉花政策调控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
6.3 农地制度与新疆棉花产业发展 |
6.3.1 不同经营规模棉农生产效益分析 |
6.3.2 农地流转动因的一般分析 |
6.3.3 农地流转、规模经营及其影响因素 |
6.4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与新疆棉花产业发展 |
6.4.1 农业合作组织与农业生产发展的理论分析 |
6.4.2 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状况及其特征 |
6.4.3 以棉花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动棉花产业化发展——新疆哈密大泉湾棉花专业合作社的实践与启示 |
7 新疆棉花产业成长:效率评价 |
7.1 效率和生产率测度理论发展文献回顾 |
7.2 新疆棉花生产效率变动和资源配置效率实证研究 |
7.2.1 测度效率的基本概念 |
7.2.2 研究效率的基本方法 |
7.2.3 数据来源及说明 |
7.2.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 新疆农业综合生产率的变化:一个辅助分析 |
7.4 影响新疆棉花生产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因素分析 |
7.4.1 自然灾害的影响 |
7.4.2 自然资源质量退化 |
7.4.3 农业科研投资不足 |
7.4.4 农业技术供求体制不畅 |
7.5 新疆棉花生产增长方式的判断 |
7.6 简要评述 |
8 新疆棉花产业成长: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结论性评述 |
8.2 新疆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1 转变政府职能,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
8.2.2 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农业技术创新 |
8.2.3 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
8.2.4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 |
8.2.5 完善农村产业政策,优化棉花生产区域布局 |
8.2.6 实施农村教育体制创新,提高农民素质 |
8.2.7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推进棉花信息网络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冀西北坝上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2 冀西北坝上地区农业结构现状分析 |
2.1 冀西北坝上地区农业结构的历史沿革 |
2.2 冀西北坝上地区农业结构的特征分析 |
2.3 冀西北坝上地区农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 |
2.4 冀西北坝上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3 冀西北坝上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与现实基础 |
3.1 冀西北坝上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 冀西北坝上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现实基础 |
4 冀西北坝上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则与方向选择 |
4.1 坚持以资源禀赋为基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
4.2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
4.3 坚持以产业化经营为载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
4.4 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发展绿色农业 |
4.5 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5 冀西北坝上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方案模拟分析 |
5.1 动态仿真模型的建立 |
5.2 方案的设计与模拟结果评价 |
5.3 方案模拟的现实意义 |
6 冀西北坝上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配套措施 |
6.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结构调整与深化创造良好平台 |
6.2 完善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运作机制,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 |
6.3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的整体素质 |
6.4 加速农业科技的普及与推广,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
6.5 建立与完善政府扶持政策,为农业结构调整创造宽松环境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7)加入WTO后胶东地区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入世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趋向 |
2.1 入世背景下“三农”问题 |
2.2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带来的影响 |
2.3 入世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方略 |
第三章 胶东农业现状与入世后的应对方略探讨 |
3.1 胶东地区农业生产现状 |
3.2 胶东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 |
3.3 入世背景下胶东农业发展的应对方略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农业发展趋势与农业资源利用研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区域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区域农业发展的基础理论 |
2.2 区域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农业理念 |
2.3 区域农业发展的战略理论 |
第三章 黄淮海平原概况及农业区位资源形成探讨 |
3.1 黄淮海平原概况 |
3.2 黄淮海平原农业区位资源形成 |
第四章 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态势及面临挑战与机遇分析 |
4.1 黄淮海平原主要农产品生产的态势分析 |
4.2 农村经济的态势分析 |
4.3 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五章 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 |
5.1 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背景 |
5.2 结构调整的目标 |
5.3 结构调整的原则 |
5.4 现阶段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现状及调整重点 |
第六章 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战略与布局 |
6.1 黄淮海平原耕地预测 |
6.2 黄淮海平原水资源需求预算 |
6.3 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总体战略 |
6.4 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战略的具体对策 |
6.5 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战略布局 |
第七章 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模式 |
7.1 现代都市农业模式 |
7.2 高产区农业模式 |
7.3 中低产区农业模式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基本结论 |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加入WTO后中国农业的发展:优势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动态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WTO农业规则及农业发展理论概述 |
2.1 WTO农业规则 |
2.2 农业发展理论概述 |
第三章 我国农业的现状 |
3.1 我国农业的基本现状 |
3.2 我国农业的竞争劣势 |
3.3 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 |
第四章 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
4.1 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积极影响 |
4.2 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不利影响 |
4.3 WTO框架下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 WTO框架下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
第五章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的发展对策 |
5.1 加大政府对农业支持的力度 |
5.2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
5.3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5.4 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 |
注释 |
主要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之处 |
三、 本研究拟回答的几个问题 |
四、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五、 论文的思路和结构 |
六、 本文的创新 |
第二章 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实行 |
第一节 集体土地的概况 |
第二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过程 |
第三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 |
第四节 联产承包法律关系 |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 |
第三章 联产承包向土地承包经营的演变 |
第一节 联产承包向土地承包经营演变的体现 |
第二节 早期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演变 |
第四节 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完善 |
第四章 农地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和法学分析 |
第一节 历代农地制度变迁的简要回顾 |
第二节 农地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
第三节 农地制度变迁的法学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启示 |
第五章 影响当前土地使用制度创新的因素 |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与农地使用制度创新 |
第二节 土地利用与农地使用制度创新 |
第三节 工业化、城市化对农地使用制度创新的影响 |
第四节 市场经济对农地使用制度创新的影响 |
第五节 加入WTO与农地使用制度创新 |
第六节 修宪与农地使用制度创新 |
第六章 农地使用制度创新 |
第一节 农地使用制度创新概述 |
第二节 我国农地使用权制度的确立 |
第三节 农地租赁权制度 |
第四节 完善农地使用制度的相关措施 |
第七章 集体农地所有权制度的完善 |
第一节 我国集体农地所有权现状 |
第二节 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入世”后加快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WTO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研究[D]. 尤晓林. 东北农业大学, 2009(02)
- [2]新时期山东省农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 刘永峰.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3)
- [3]江苏省农业支持与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陆建康.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4]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刘春香. 浙江大学, 2005(07)
- [5]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新疆棉花产业成长研究[D]. 王春晓. 浙江大学, 2005(04)
- [6]冀西北坝上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 朱艳新. 河北农业大学, 2004(04)
- [7]加入WTO后胶东地区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 辛秀琛.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8]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发展战略研究[D]. 侯满平.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9]加入WTO后中国农业的发展:优势及对策[D]. 谌姿.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10]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研究[D]. 梁亚荣. 南京农业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