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淮河基本实现二000年达标目标(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华,胡鹏,刘庆涛,赵钟楠,张璞,李腾飞[1](2022)在《我国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现状及管控建议》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水利部分两批公布了166个重点河湖控制断面的生态流量保障目标,标志着我国河湖生态流量正式从科学研究走向管理实践阶段。基于相关目标和断面天然、实测径流数据,对已定目标的适宜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各项目标近4年的达标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和对比,并对生态基流不达标断面的成因进行了解析,最后提出了我国现阶段河湖生态流量的管控建议。
张昊楠[2](2020)在《机动车排放管控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机动车保有量始终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截至2018年,中国已连续十年位居世界机动车产销量第一大国,机动车移动排放源已成为空气污染物、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在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下,中国从2013年开始,先后推行了机动车排放标准升级、加速淘汰高排放车辆、提升燃油经济性、发展新能源与替代能源汽车、优化公共交通规划和布局等一系列管控政策,不断强化机动车排放管控,积极倡导“绿色出行”理念,机动车排放治理工作取得显着成效。相比于外国相关研究,我国针对机动车排放治理政策评价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缺少结合我国国情的量化分析。同时,天津市作为中国的直辖市之一,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00万辆,在全国66个城市中名列前十,因此研究和分析天津市机动车排放管控政策的实施路径和减排效果,特别是针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天津市机动车排放治理为研究对象,基于当地机动车保有量、活动水平、排放因子、环境指标、道路分布等数据,从市域角度对机动车排放控制政策的单一减排效应和协同减排效应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研究创新性研究如下:(1)利用基于机器学习的面板数据反事实分析方法,研究了机动车排放标准提升对于机动车污染物的减排效应。通过构建回归合成模型,将天津市作为干预组个体,并引入机器学习LASSO方法从全国城市中选取控制组个体构建反事实结果,从而估计了提升机动车排放标准对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V标准的实施有助于降低大气中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氮(NO2)的浓度,但对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污染物的治理效果不明显。因此,在进一步规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配合实施其它管控政策来治理空气质量。(2)构建基于燃油经济性的碳排放模型,探究提升燃油经济性对于降低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的效应。本文在IPCC2006碳排放模型的基础上,将原模型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修正为燃油含碳量系数,使得模型更具一般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升燃油经济性对CO2的减排效果初期并不显着,未来随着老旧汽车的逐步淘汰,提升燃油经济性的CO2减排效果会逐渐增强,到2030年预计可以达到8%。此外,“双限”政策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也是有效降低机动车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途径。(3)构建了基于多情景模式的机动车排放清单,探究机动车排放管控措施对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效应。本研究以2016年为基准年,估计了 2017年至2030年天津市机动车的排放清单,并利用弹性系数方法,比较了各单一减排措施、结构性措施和综合性措施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推广新能源汽车等单一减排措施对温室气体的减排效应要高于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应,而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实施交通管制等单一减排措施以及结构性措施和综合性措施均对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果更佳。因此,综合考虑各项减排措施的减排强度和协同效应,应在构建机动车排放综合治理体系的基础上,优先考虑提升排放标准、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等减排措施。
曾聪[3](2019)在《平原河流断面水质变化特性研究 ——以古运河邗江河叉口南断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扬州的发展与扬州运河的发展密切相关,运河哺育了扬州,是扬州的“根”,而水是运河的“魂”,不仅要有水量,良好的水质也是必须的。古运河扬州段(城区)从瓜洲至湾头全段长29.3km,周边住宅区比较多,还有不少工业企业和部分农田。古运河邗江河叉口南断面位于古运河三汊河以南,在瓜州闸上游4.5km处,瓜洲运河水流常年由北向南,经瓜洲闸入江,其水质断面属于江苏省省考核断面。断面为扬州主城区西区水系(古运河-仪扬河)进入长江的主要断面,邗江河叉口南断面水质状况直接决定着进入长江水质好坏。河流断面的水质状况通常由上游来水流量及水质、入河污染物负荷等因素共同决定,由于河流断面通常是用其是否达标来判断其水质情况,因此本文主要从污染原因分析、水质分析、水环境容量分析计算、水动力模型构建与水质达标分析来考虑。DO、COD、BOD5、TP、NH3-N含义具体见符号说明,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不同污染源排放现状进行调查,预测未来污染物入河量,发现对不同污染物,各污染源占比大不相同,内源在各污染物中占比都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COD和BOD5来说,点源占比超过50%,非点源占比40%左右。对TP和NH3-N来说,非点源占总污染物的绝大多数。因此对COD和BOD5来说,点源和非点源都是其主要来源。对TP和NH3-N来说,非点源是其主要来源。因此削减COD和BOD5,需要同时削减点源和非点源,削减TP和NH3-N,主要削减非点源,内源几乎没什么影响。(2)通过分析古运河4个断面水质时间变化特性,对污染物浓度进行频率计算分析,分析相邻断面间水质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及不同水质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合上下断面综合确定水质达标的控制指标,对污染物浓度进行频率分析,发现对COD来说,各断面达标率较高,均在90%以上;发现对BOD5来说,断面1、2达标率较高,均在95%以上,断面3、4达标率中等,在80%以上,但两者相差不大:发现对TP来说,断面1、2达标率极高,均在96%以上,断面3、4达标率中等,在70%以上,但两者之间相差不大;发现对NH3-N来说,断面1、2达标率较高,均在88%以上,断面3、4达标率较低,在55%以上,但两者之间相差不大。实际各断面达标率与频率计算达标率之间较为吻合。(3)分析计算设计水文条件,在频率为75%、95%时,分开泗源沟闸及瓜州闸实测流量计算得出的设计流量比合并计算得出的设计流量小;由实测雨量资料确定设计流量比由实测流量资料推求的设计流量小的多,原因在于实测流量资料包括扬州闸引入的邵伯湖水:直接法与间接法计算得到的水环境容量差别比较大,水环境容量与流量是同频率的假设并不成立:将河流作为一个整体直接计算的水环境容量比分段求解的值要大,本文最终采用分段求解结果。(4)建立的水动力模型模拟古运河流量的变化情况,通过流量、水位实测值与模拟值拟合,发现拟合良好,并且模拟结果符合要求,可以用于古运河流量、水位的模拟。对不同水平年水环境容量与入河污染物量分析,得出各污染源削减量;通过对现状年的分析,从点源、非点源、引水三方面提出5个方案,最终确定方案5具有可行性。对各污染物削减潜力进行分析,得出各水平年能削减污染物值。
王雪芹[4](2019)在《省域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测度及仿真》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安徽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也随之增加,安徽省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在能源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会造成大量污染物排放,加之经济发展与能源生产消费间的非均衡性导致的产能过剩,更加剧了三者之间的矛盾性。对安徽省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仿真模拟,深度解析三者关系,对制定科学发展决策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论文在文献研究基础上解析3E系统协调发展研究现状、存在问题,确定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其次,梳理安徽省3E系统发展现状,构建3E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指数法对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及分析。基于二元、三元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安徽省3E系统耦合协调度实现多维测度与分析。使用系统动力学(SD)模型,建立3E系统仿真模型,设置四种不同发展情景并利用情景分析法进行政策模拟,获取安徽省3E系统可持续发展最优方案。最后,在模拟仿真基础上,预测各子系统代表性指标变量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发现:1)2004年-2017年,安徽省3E系统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经济子系统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状态,而能源、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具有波动性。2012年之前,能源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呈协调同向发展状态,2012年之后,能源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发展呈反向发展状态,能源子系统与环境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始终表现为反向发展态势。2)安徽省二元、三元系统耦合协调度基本维持在相同水平并不断优化,实现从濒临失调到良好协调转换。在总量水平上,能源-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与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此消彼长。3)工业污染排放及治理量、煤炭消费量、第三产业产值、第三产业能耗对GDP增长率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均较为敏感。4)基准、缓慢、可持续、高速4种情景模式中,可持续发展模式最优,与安徽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和能源发展规划目标相符。仿真预测结果表明,2018年-2025年,安徽省经济总量将持续上升,年均增速约为8.5%,人均GDP以9.8%年均增速显着提升,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长,但增速逐步放缓,年均增速约2.7%,煤炭消费占比约为70%。CO2排放量将以2.8%左右年均增速持续上升,工业废水、工业S02、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分别以9.03%、11.57%、10.28%年平均速度持续下降,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以1.73%年均增速缓慢上升。图[76]表[18]参[80]
王文欢[5](2018)在《政府管制对大气污染控制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1973年中国第一部较为正式的包含大气污染控制的政府管制出台以来,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依旧是全球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受到了全国人民乃至世界各国的关注,大气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健康。政府管制历来是世界各国针对大气污染治理有效的政策手段。本文分析“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政府管制对大气污染控制的影响,希望提出更为合理有效的政策建议。基于此出发点,采用“建模→测算→分析→建议”的基本研究范式,分析政府管制对大气污染控制的影响。本文首先界定了政府管制的意义,并梳理了中国建国以来大气污染控制方面政府管制,总结了政策参与者和政策工具逐渐多元化的特征,同时界定了本文政策范围选择;并量化分析了间接因素(能源消费驱动)和直接因素(环境治理驱动)对中国大气污染排放的影响;并分别分析了节能效果对大气污染控制的政策协同和环境政策对大气污染控制的效果;最后通过计算全国30省5个重污染部门污染物高排放路径,并根据此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从2008-2016年,能源驱动因素一直抑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而不同的环境治理因素表现差异较大,说明中国目前的能源政策对大气污染控制具有很好的政策协同,环境保护政策却表现各异。通过量化能源部门节能政策对大气污染控制的政策协同效应,发现不同部门政策协同效果不同,煤炭部门因为未能实现节能而无法实现政策协同,石油部门只实现了废气、SO2和烟粉尘完全排放的政策协同,电力部门实现全部污染物的直接和完全减排的政策协同,通过减排路径分析发现,几乎所有关键路径中都包含高能耗部门,需要加大落实高能耗部门的节能政策力度,这样可以保证本部门节能的同时,更大限度的促进了相关部门的减排。通过量化“重点区域”与“非重点区域”环境管制的实施效果,发现对于PM2.5划分“重点区域”进行力度更大的环境管制虽然产生了较为显着的效果,但时间效应不显着,表明边污染边治理的局面有可能没有得到有效扭转;对比分析SO2和VOC的情况发现,SO2结果与PM2.5结果相似,与中国政府对这两种污染物的重视程度高度相关,而VOC却效果不佳,与中国政府对VOC治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是一致的,这说明政策高度对于政策效果起到比较关键的作用。通过多区域结构路径分析发现,排放最高的五部门前5个stage路径数量高达千万条,但是Top路径占本省排放量的比重却非常大。因此本文建议:继续加强能源管制对大气污染控制的协同影响,并重点加强煤炭部门和油气部门的节能;对企业强调节能对减排的协同效用,在设定部门节能目标时,可以设定最低减排目标,来实现节能减排效用最大化;《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区域”重点治理继续实施,以使效果更为显着;加强VOC治理的强度和力度,把VOC治理政策提高到最高级别即国务院级别,同时加强VOC的监测;抓住关键路径对污染物进行减排,并重点控制高重复路径。
吴玲玲[6](2018)在《基于水质目标管理的颍河TMDL计划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依托“十三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重大专项“沙颍河流域差异化水质目标管理与多目标智能管理平台构建”课题,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颍河周口以上子流域,借鉴美国最大日负荷(TMDL)计划制定框架,以我国现行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COD和NH3-N为控制对象,构建了研究区域最大日负荷动态模拟模型,开展了基于水质目标管理的区域TMDL研究,拟为我国全面推行排污许可提供技术示范与支撑。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MIKE11模型,构建了颍河子流域TMDL计算模型系统。结合研究区域水文与环境特征,选择MIKE11降雨径流模块(RR)、水动力模块(HD)、对流扩散模块(AD),构建了研究区域TMDL计算模型系统,可实现产汇流与及其水量水质模拟。(2)基于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了河网概化,参数率定与模型验证,建立了颍河子流域TMDL计算模型。模型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河流糙率在0.0225-0.03之间,水位和流量验证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7%与19.7%;COD衰减系数为0.13/d,NH3-N衰减系数为0.09/d,水质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4%~13.4%。所建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研究区水动力与水质变化过程。(3)优控区最大日负荷总量计划表明,在90%流量保证率下,优控区颍河登封工业用水区、颍河登封过渡区、颍河白沙水库景观娱乐用水区、清潩河长葛景观娱乐用水区、颍河禹州饮用水源区、颍河临颍-郾城农业用水区COD最大日负荷总量分别为844.7kg/d、430.48kg/d、1464.83kg/d、124.78kg/d、229.5kg/d、1161.22kg/d,NH3-N最大日负荷总量分别为42.23kg/d、21.52kg/d、168.57kg/d、13.99kg/d、13.29kg/d、99.06kg/d。
王成[7](2014)在《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徽淮河流域(以下简称“本区”)工业发展与变迁的历史是我国相对落后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工业化的缩影,反映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的当代安徽淮河流域人民群众奋发图强建设家乡的光辉历程。研究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区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总结出经验,将之发扬光大。通过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又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从而更好地加快本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本区具备发展工业的资源基础,然而由于起步晚,发展缓慢,其历史起点较低。新中国成立以前,本区工业始终处于“开而未发”的状态,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工业严重滞后并发展速度缓慢。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央及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创建了一批现代工矿企业,为本区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三年经济恢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本区基本建立。50年代初,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以及苏联对华工业援建使本区工业发展获益匪浅。1965年开始的“小三线”建设使本区六安、金寨、霍山等地落后的工业面貌有所改变。“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徽淮域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前行甚至遭受重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成为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全国一样,本区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几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本区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有所发展,个私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本区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本区工业发展具备一定的自身优势,比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历史上本区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仍,社会长期动乱。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区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由于很长一段时期内,本区都不是国家和安徽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所得到的政策支持非常有限,因而即使与本省非淮地区相比也处于落后状态,遑论与江浙沿海等发达地区。从纵向来看,60多年来本区在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加工、酿酒等工业较之新中国成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从横向来看,由于缺少工业发展极和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等多重历史和现实因素,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本区总体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及本省非淮地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偏低。本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前期。其中淮南高于整体标准,部分地区如亳州、阜阳等甚至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从安徽省整体来看,安徽省和皖中工业水平已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后半阶段,皖南则整体处于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本区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工业化进程滞后。2.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工业建设投资十分有限。本区实行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的进程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及本省非淮地区。最近几年来,本区加强引进外资力度,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但效果均不如人意。3.民营工业经济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鼓励发展个私经济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本区个私经济基本消失。改革开放以后,本区个私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阜阳模式曾一度与温州模式、苏州模式并称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三大模式,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最终走向衰落。4.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1949年以来,国家在本区投资主要集中于水利建设和农田改造,具体到工业建设仅有两淮煤矿的开发,因而本区工业方面除煤炭、电力、食品加工等工业相对发展较好以外,其余如钢铁、机械等工业均比较落后。5.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近代以来,上海经济圈对本区工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使本区工业经济发展获益匪浅。此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安徽省积极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同时,安徽及本区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区建设,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等口号,拉近安徽及其淮域地区与江浙沪等地的距离。21世纪以来,本区和全省其他地区一样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发展分工。工业的发展绝不是孤立的,必然与社会其他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工业建设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本区落后的经济与社会面貌初步得以改变。随着工业的发展,本区各市的工业经济结构各具自身特色。淮南和淮北已发展成煤、电、化类型的工业基地,蚌埠是以建材、机械、轻纺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阜阳和宿州的工业则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亳州的药材加工和酿酒等工业初具规模,其余如滁州、宿州、六安等地工业发展也颇具自身特色。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区农业经济、城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工业发展也使经济与社会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工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当代安徽淮域工业经济存在停滞、爱慢的发展现象,但总趋势仍然是上升的、向上发展的。
王志风[8](2014)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研究 ——以骆马湖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生态补偿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尽管国内各界呼吁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体系,但是补偿依据、补偿标准、补偿对象、补偿模式等皆有待继续商榷。目前,国内的生态补偿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经济欠发达地区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的研究不充分、制度不健全。饮用水源地流域因担负着保护水源的环境责任,导致饮用水源地的发展权受到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当地经济发展。饮用水资源作为公共物品,具有正的外部性,其生态效益在实践中也未得到应有的补偿。包括水资源在内的资源类产品定价未能充分反应资源的稀缺性。我国的水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地域分布上不均衡,供水水源地的集水区往往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资源保护地区的区域竞争力远不如发达地区,再加上一些原因的限制,使得其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这种因保护生态环境而限制了水源地经济发展的做法,加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我国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建立饮用水源地有效的生态补偿体系是化解区域间矛盾、促进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依据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服务价值理论等,在理论层面探究了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的三个核心问题:谁补偿谁、如何补偿、补偿多少。并以骆马湖为例,对其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对保护水资源,拓展江苏省水环境生态空间,降低江苏省饮用水源风险和压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主要结论如下:1.经济欠发达地区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应遵循“公平合理”、“污染付费、受益补偿、保护者受益”、“可操作性”、“政府补偿与市场相结合”以及“透明性”等原则。2.本文从受损者与受益者角度确定了经济欠发达地区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主体和客体,旨在解决“谁补偿谁”的问题。饮用水源地保护的所有受益者都应是生态补偿的主体,生态保护者以及发展受限群体是生态补偿的客体。根据新沂市与宿迁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比较结果,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为3.16亿元,其中下游区域受益量为2.29亿元。新沂市为受损者,应作为补偿客体,下游宿迁市作为受益者,应作为主要补偿主体。3.生态补偿中应把因发展权受限导致的潜在损失作为补偿重点。经济欠发达地区饮用水源地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将影响本区域的发展定位,对区域相关产业发展,特别是近期的发展将会带来一定的限制。饮用水源地的生态保护产生的直接影响是保护地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中,应把因发展权受限导致的潜在损失作为补偿重点。近年来,骆马湖上游新沂市为了保障饮用水源地安全,在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建设、污染治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对骆马湖地区进行生态补偿十分必要。本文从产业的损失角度分析,考虑通货膨胀影响,对骆马湖饮用水源地机会损失进行了核算。4.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模式研究旨在解决“如何补偿”这个核心问题。根据政府作用的大小、市场化的程度以及补偿资金来源,可将生态补偿模式分为政府公共支付模式、准市场模式和市场化模式三种类型。经济欠发达地区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应综合运用这三种补偿模式,具体的生态补偿途径包括经济补偿、政策补偿、智力补偿、技术补偿、经济合作等。骆马湖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体系的建立需要完善管理机制,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共同作用。5.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旨在解决“补偿多少”这个关键问题。补偿多少直接关系到补偿的效果和补偿者的利益。科学全面的生态补偿不仅要包括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成本,还要包括发展权受限导致的潜在损失以及生态服务价值。本文综合生态环境保护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引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理论,并考虑到受限发展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支付意愿,从理论上构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综合评估模型。根据骆马湖实例分析结果,新沂市2011年生态环境保护直接成本为891万元;受限发展的机会成本为1.64亿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游区域受益量为2.29亿元。基于问卷调查及跨区域分摊系数调整,下游受益区域为骆马湖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区建设所提供的补偿下限额度分别为:宿豫区0.23亿元,宿城区为0.21亿元,宿迁新区为0.03亿元;下游受益区域为骆马湖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区建设所提供的补偿上限额度分别为:宿豫区为0.4亿元、宿城区为0.36亿元、宿迁新区为0.058亿元。
尹淼[9](2010)在《淮河污染治理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流域管理是以河流流域为单位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实行水资源的流域管理是许多国家经过长期的摸索而最终采取的方式,并已成为普遍趋势,对于流域水资源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与流域管理相关的流域立法,确立了长江、黄河、淮河、珠江、太湖等七大流域的分级管理,对保护流域的水资源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我国水资源流域保护法律制度并未有效建立,现有法规中存在空白点,流域管理机构管理体制不顺,环境执法与区域利益协调不够,使得流域水资源保护缺乏法律保障而运行不力。因此,建立健全的河流流域保护法律制度,以法律为保障,通过全方位的制度规范来克服现行制度的弊端已是当务之急。本文目的在于寻求完善淮河流域管理体制,以期为淮河流域管理体制的完善提供参考意见,主要从几方面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分析了淮河治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十年淮河治理的成绩与不足,指出我国当前淮河流域保护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法律治污立法的不完善,流域管理机构职能不清以及公众参与制度的不健全等方面。第二部分是通过介绍流域河流保护中取得较好经验的国家,包括英国、美国,旨在借鉴他国流域保护制度的先进经验。从我国流域水资源的特性和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论述环境法的变革与发展,阐述了我国流域保护制度的改革方向。第三部分在对淮河流域保护立法缺陷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制度的相关建议。一是用可持续发展观完善流域立法,建立多层次的流域水资源保护法律体系,进一步明确流域控制的法律实施制度。二是改革流域管理机构,增强流域管理机构职能,树立流域整体意识,协调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建立流域内各种利益协调机制。三是明确政府责任,规范政府行为。四是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益,确立公民的环境请求权,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和环境纠纷解决机制。
张素英[10](2009)在《江苏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现状及其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结合江苏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多年的工作实践,分析了近年来辖区内主要河流断面水质、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物排放强度等的变化情况,评价了江苏省在这一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存在问题提出了下一阶段的对策措施。
二、淮河基本实现二000年达标目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淮河基本实现二000年达标目标(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现状及管控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已定生态流量目标及适宜性分析 |
1. 概况 |
2. 生态基流占比分析 |
3. 基本生态水量目标占比 |
4. 敏感生态流量目标分析 |
二、生态流量达标现状分析 |
1. 生态基流达标现状分析 |
2. 基本生态水量、最小生态水位达标现状分析 |
3. 敏感生态流量达标现状分析 |
三、生态基流不达标成因分析 |
1. 不达标时段分析 |
2. 不达标成因分析 |
四、生态流量管控建议 |
1. 加快完善目标体系 |
2. 加强季节性取用水总量控制 |
3. 加强水利工程生态调度 |
4. 加强生态流量实时监控预警 |
5.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 |
6. 加强重点河湖生态补水 |
五、结论与展望 |
(2)机动车排放管控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反事实框架下政策效应评估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机动车排放模型及排放清单的相关研究 |
1.2.3 机动车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效应评价的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
2.1 机动车排放清单 |
2.1.1 排放清单编制原理 |
2.1.2 机动车排放清单编制的排放源分级 |
2.1.3 机动车排放清单编制的技术流程 |
2.2 机动车排放模型 |
2.2.1 机动车排放基本模型 |
2.2.2 机动车车队信息 |
2.2.3 机动车存活曲线 |
2.2.4 机动车活动水平 |
2.3 机动车排放因子 |
2.3.1 机动车排放因子的测定方法 |
2.3.2 污染物排放因子 |
2.3.3 CO_2排放因子 |
2.4 反事实分析理论 |
2.4.1 潜在结果框架 |
2.4.2 因果效应识别策略 |
2.4.3 回归合成方法 |
2.5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模型选取 |
2.5.1 回归模型的收缩与选取 |
2.5.2 机器学习LASSO方法的基本模型 |
2.5.3 基于LASSO的反事实分析方法 |
第3章 中国机动车排放特征与排放治理演进 |
3.1 中国机动车保有量与车队构成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
3.1.1 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现状及变化趋势 |
3.1.2 中国机动车车队构成现状 |
3.2 中国机动车排放现状及历史趋势特征分析 |
3.2.1 排放现状分析 |
3.2.2 排放历史趋势分析 |
3.3 中国机动车排放治理的演进 |
3.3.1 新车准入管理 |
3.3.2 在用车辆排放检测及管控 |
3.3.3 燃油质量标准管理 |
3.3.4 大力推广新能源车辆 |
3.3.5 强化交通规划治理和经济政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动车排放标准对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应研究 |
4.1 基于反事实分析的机动车污染物减排效应评价模型 |
4.1.1 基于回归合成方法的机动车污染物减排效应评价模型 |
4.1.2 预测精度的分析和比较 |
4.1.3 政策干预的显着性检验 |
4.2 基于机器学习的控制组个体选取 |
4.2.1 基于LASSO方法的控制组个体选取 |
4.2.2 Monte Carlo模拟对比分析 |
4.3 提升机动车排放标准对污染物减排效应分析 |
4.3.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4.3.2 实证分析结果 |
4.3.3 稳健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机动车燃油经济性对温室气体的减排效应研究 |
5.1 基于燃油经济性的碳排放模型 |
5.1.1 碳排放基本模型 |
5.1.2 模型参数设定 |
5.2 天津市机动车碳排放现状 |
5.2.1 天津市机动车流量及碳排放时空分布 |
5.2.2 天津市机动车燃油消耗现状 |
5.2.3 天津市机动车碳排放量估算 |
5.2.4 天津市机动车碳排放变化趋势 |
5.3 机动车排放控制对温室气体的治理效应评估 |
5.3.1 提升燃油经济性 |
5.3.2 限制道路机动车数量 |
5.3.3 推广替代燃料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机动车空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与策略优化 |
6.1 天津市机动车排放模型与排放因子模拟 |
6.1.1 保有量及车队构成 |
6.1.2 车辆活动水平 |
6.1.3 污染物排放因子 |
6.1.4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
6.2 天津市机动车排放情景设置 |
6.2.1 保有量预测分析 |
6.2.2 年均行驶里程预测分析 |
6.2.3 排放控制情景设计 |
6.3 基于情景分析的协同治理效应分析 |
6.3.1 基准年排放估计 |
6.3.2 目标年排放预测 |
6.3.3 减排情景下机动车减排效应分析 |
6.3.4 空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效应分析 |
6.4 天津市机动车空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3)平原河流断面水质变化特性研究 ——以古运河邗江河叉口南断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2 古运河扬州段污染原因分析 |
2.1 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概况 |
2.1.3 气象气候 |
2.1.4 经济社会概况 |
2.2 古运河水环境问题分析 |
2.2.1 城区生活污染源集中 |
2.2.2 排水体制滞后 |
2.2.3 非点源污染难以控制 |
2.2.4 工业污染时有发生 |
2.2.5 河道生态功能遭到破坏 |
2.2.6 河道内源污染 |
2.3 污染源排放现状调查与预测 |
2.3.1 点源调查预测 |
2.3.2 非点源污染调查预测 |
2.3.3 内源污染调查预测 |
2.3.4 污染源汇总 |
2.4 本章小结 |
3 古运河扬州段水质分析 |
3.1 古运河扬州段基本情况 |
3.2 古运河扬州段不同断面水质变化情况分析 |
3.2.1 水质指标时间上的变化 |
3.2.2 断面间水质相关关系 |
3.2.3 水质指标间相关关系 |
3.3 邗江河叉口南断面水质情况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古运河扬州段水环境容量分析计算 |
4.1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
4.2 水环境容量计算 |
4.2.1 水环境容量定义 |
4.2.2 计算方法的选择 |
4.3 设计水文条件分析 |
4.3.1 由实测流量资料确定设计流量 |
4.3.2 由实测雨量资料确定设计流量 |
4.4 古运河扬州城区段水环境容量计算 |
4.4.1 河段划分 |
4.4.2 计算条件 |
4.4.3 直接法与间接法水环境容量计算比较 |
4.4.4 分段求解与整体求解水环境容量 |
4.5 本章小结 |
5 水动力模型构建与水质达标分析 |
5.1 水动力模型 |
5.1.1 控制方程组 |
5.1.2 方程组的离散 |
5.1.3 离散方程组求解 |
5.1.4 实测资料验证 |
5.2 水质达标分析 |
5.2.1 水环境容量与入河污染物量对比 |
5.2.2 水质达标方案 |
5.2.3 各污染物削减潜力 |
5.2.4 引水流量计算 |
5.3 水质达标措施 |
5.3.1 污染源控制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省域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测度及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3E系统相关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耦合协调理论 |
2.3 系统动力学 |
2.4 3E系统概况 |
3 安徽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
3.1 安徽省能源、经济与环境发展现状 |
3.1.1 安徽省能源发展现状 |
3.1.2 安徽省经济发展现状 |
3.1.3 安徽省环境发展现状 |
3.2 3E系统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
3.2.3 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
3.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4 耦合协调度模型 |
3.4.1 综合发展水平测度模型 |
3.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 |
4 安徽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分析 |
4.1 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
4.1.1 能源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
4.1.2 经济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
4.1.3 环境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
4.1.4 3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
4.2 能源、经济及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 |
4.2.1 能源-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 |
4.2.2 能源-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 |
4.2.3 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 |
4.2.4 3E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 |
5 安徽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SD模型仿真 |
5.1 模型变量选取 |
5.2 3E系统因果关系回路图 |
5.3 3E系统存量流量图 |
5.4 模型变量赋值及方程式 |
5.4.1 初始值的确定 |
5.4.2 常量值的确定 |
5.4.3 回归方程的确定 |
5.4.4 系统动力学方程 |
5.5 模型检验 |
5.5.1 直观检验 |
5.5.2 运行检验 |
5.5.3 历史性检验 |
5.5.4 灵敏性检验 |
5.6 系统仿真预测及情景分析 |
5.6.1 系统仿真分析与预测 |
5.6.2 情景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创新点 |
6.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政府管制对大气污染控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
1.2.2 政策评价内容方面 |
1.2.3 评价方法方面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
1.3 主要内容和关键问题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政府管制理论及大气污染控制政府管制的发展阶段 |
2.1 政府管制理论及概念界定 |
2.1.1 政府管制理论 |
2.1.2 本文政府管制概念界定 |
2.2 中国大气污染控制的政府管制的发展阶段 |
2.2.1 工业点源污染控制阶段(1979 年以前) |
2.2.2 立法治理阶段(1979-1991) |
2.2.3 市场参与阶段(1992-2005) |
2.2.4 “五年规划”和政绩考核双重措施阶段(2005-今) |
2.3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府管制变化特征 |
2.3.1 政策参与者逐渐多元化 |
2.3.2 政策工具逐渐多样化规范化 |
2.4 本文政府管制政策范围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间接与直接管制因素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分析 |
3.1 LMDI模型介绍和数据描述 |
3.1.1 LMDI模型介绍 |
3.1.2 数据描述 |
3.2 结果分析 |
3.2.1 全国层面大气污染物排放驱动因素分析 |
3.2.2 省际层面大气污染物排放驱动因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间接管制对大气污染控制的协同效应—基于节能视角 |
4.1 方法与数据 |
4.1.1 排放系数 |
4.1.2 节能 |
4.1.3 由节能引起的减排量 |
4.1.4 减排的关键路径 |
4.1.5 数据描述 |
4.2 结果 |
4.2.1 能源生产相关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 |
4.2.2 能源部门能源节约量 |
4.2.3 节能政策对减排的协同效应 |
4.2.4 能源部门减排的关键部门和关键路径 |
4.3 讨论 |
4.3.1 节能 |
4.3.2 能源生产相关的污染物排放系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直接管制政策效果评估-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例 |
5.1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分析 |
5.1.1 政策背景 |
5.1.2 此次计划与以往环境政策的不同 |
5.1.3 实施结果 |
5.2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区域政策效果评价 |
5.2.1 DID方法介绍 |
5.2.2 模型和数据 |
5.2.3 结果分析 |
5.2.4 结果与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MRIO-SPA模型的工业部门污染物排放的关键路径分析 |
6.1 方法与数据 |
6.1.1 数据 |
6.1.2 SO_2 完全排放 |
6.1.3 多区域结构路径(MRIO-SPA) |
6.2 结果分析 |
6.2.1 整体情况汇总分析 |
6.2.2 各省高排放路径情况总体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各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关政策 |
附录B—相关数据结果 |
附录C—投入产出表相关部门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水质目标管理的颍河TMDL计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TMDL的研究历史与发展 |
1.2.2 我国总量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水环境质量现状 |
2.2 数据来源 |
2.2.1 气象水文资料 |
2.2.2 污染源及其水质资料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颍河子流域TMDL计算模型建立 |
3.1 TMDL计算模型系统构建 |
3.1.1 污染源负荷评估模块 |
3.1.2 水动力水质模拟模块 |
3.1.3 TMDL计算系统 |
3.2 污染源负荷评估模型建立 |
3.2.1 入河排污口污染负荷评估 |
3.2.2 非点源污染负荷评估 |
3.2.3 污染负荷构成分析 |
3.3 水动力-水质模型建立 |
3.3.1 水系概化 |
3.3.2 边界条件 |
3.3.3 模型率定与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颍河子流域优控区TMDL计划制定 |
4.1 优控区识别及现状负荷分析 |
4.1.1 优先控制区及优控级别识别 |
4.1.2 优控区现状污染负荷分析 |
4.2 优控区最大日负荷总量 |
4.2.1 水质目标及设计水文条件 |
4.2.2 最大日负荷总量计算结果 |
4.3 优控区污染源削减方案 |
4.3.1 现状纳污能力总量控制达标评价 |
4.3.2 纳污能力与TMDL对比分析 |
4.3.3 基于TMDL的污染源削减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7)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界定 |
三、文献资料与理论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危中有机: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条件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一、地理与地貌特征 |
二、区位特点 |
三、交通状况 |
第二节 资源基础 |
一、农牧业资源 |
二、矿能资源 |
三、旅游及土特产品资源 |
第三节 历史渊源 |
一、行政区划演变与城市经济沿革 |
二、手工业的嬗变 |
三、现代工业的萌芽 |
四、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工业建设 |
第二章 艰难困苦: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安徽淮河流域的工业 |
一、现代工业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
二、手工业的恢复与社会主义改造 |
三、“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前行 |
四、“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建设的异质化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安徽淮河流域工业 |
一、国有工业企业的变革与发展 |
二、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的崛起与快速发展 |
三、乡镇工业的勃兴与低落 |
第三章 新陈代谢: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发展状况 |
第一节 国家战略选择与当代淮河流域工业发展 |
一、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
第二节 轻重工业与手工业的新发展 |
一、轻工业的多样化发展 |
二、重工业的不均衡发展 |
三、手工业的再恢复与再发展 |
第三节 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
一、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定 |
二、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
三、民营工业经济力量薄弱 |
四、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 |
五、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 |
第四章 管中窥豹:当代安徽淮河流域煤炭工业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煤炭工业的发展进程 |
一、民国以前的煤炭开发 |
二、民国时期煤炭工业的起步 |
三、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的飞跃 |
第二节 煤炭工业的成就 |
一、煤炭产量 |
二、煤矿基本建设 |
第三节 煤炭工业发展的原因 |
一、华东经济建设的需要 |
二、政策支持 |
三、骨干企业的高效经营 |
第五章 任重道远: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工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
一、农村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
二、涉农工业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 |
三、乡镇工业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
第二节 工业发展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
一、高污染工业加重了水污染 |
二、煤炭工业加剧了土地塌陷 |
第三节 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深远影响 |
一、工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社会保障 |
二、小城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 |
三、工业布局对城镇布局的影响 |
四、工业发展对城镇教育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经济欠发达地区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研究 ——以骆马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案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分析框架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发展权与受限发展权研究评述 |
2.2 水源地生态补偿主客体研究评述 |
2.3 水源地生态补偿模式研究评述 |
2.4 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评述 |
2.4.1 经济发达国家(地区)研究评述 |
2.4.2 经济欠发达国家(地区)研究评述 |
3 基本概念与理论依据 |
3.1 基本概念 |
3.1.1 补偿 |
3.1.2 生态补偿 |
3.1.3 发展权 |
3.1.4 经济欠发达地区 |
3.1.5 饮用水源地 |
3.2 理论依据 |
3.2.1 公共物品理论 |
3.2.2 外部性理论 |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 |
3.2.5 成本与效益理论 |
4 生态补偿与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问题分析 |
4.1 生态补偿类型及存在的问题 |
4.1.1 生态补偿类型 |
4.1.2 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
4.2 饮用水源地现状 |
4.2.1 我国饮用水源地现状 |
4.2.2 淮河流域饮用水源地现状 |
4.2.3 饮用水源地面临严峻挑战 |
4.3 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现状及问题 |
4.3.1 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现状 |
4.3.2 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的问题 |
4.3.3 经济欠发达地区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
5 经济欠发达地区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主客体及补偿模式 |
5.1 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原则 |
5.1.1 公平合理原则 |
5.1.2 污染付费、受益补偿、保护者受益原则 |
5.1.3 可操作性原则 |
5.1.4 政府补偿与市场相结合原则 |
5.1.5 透明性原则 |
5.2 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相关利益者的界定 |
5.2.1 受益者和受损者 |
5.2.2 补偿主体 |
5.2.3 补偿客体 |
5.3 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模式分析 |
5.3.1 补偿模式分类 |
5.3.2 补偿途径 |
5.3.3 生态补偿管理模式 |
6 经济欠发达地区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模型 |
6.1 生态补偿标准设定依据 |
6.1.1 经济学理论分析 |
6.1.2 跨区域分摊的测算 |
6.2 受限发展损失的核算 |
6.2.1 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受限 |
6.2.2 机会成本核算 |
6.2.3 生态保护直接成本核算 |
6.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算 |
6.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模型 |
6.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配 |
6.4 意愿调查与分析 |
6.4.1 条件价值法及其引导技术 |
6.4.2 区域支付意愿计算 |
6.5 基于成本与效益理论和支付意愿的补偿标准 |
7 实证研究——以骆马湖为例 |
7.1 骆马湖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现状分析 |
7.1.1 骆马湖饮用水源地主要污染来源分析 |
7.1.2 骆马湖饮用水源地水文、水质特征分析 |
7.1.3 骆马湖饮用水源地水质、水量变化趋势及生态环境特征分析 |
7.1.4 骆马湖饮用水源地富营养化特征分析 |
7.1.5 骆马湖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政策的必要性及意义探析 |
7.2 骆马湖相关政策及生态补偿主客体研究 |
7.2.1 骆马湖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相关政策分析 |
7.2.2 骆马湖生态补偿实施的主客体 |
7.3 骆马湖生态补偿标准测算 |
7.3.1 数据来源 |
7.3.2 骆马湖生态保护总成本计算 |
7.3.3 骆马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定 |
7.3.4 骆马湖生态补偿的跨区域分摊技术研究 |
7.4 骆马湖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调查 |
7.4.1 预调查及问卷设计 |
7.4.2 问卷统计结果 |
7.4.3 支付意愿调查问卷分析 |
7.4.4 区域人均支付意愿估算 |
7.5 骆马湖生态补偿实施的路径 |
7.5.1 骆马湖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 |
7.5.2 骆马湖生态补偿模式的探讨 |
7.5.3 骆马湖生态补偿的实施建议 |
7.5.4 骆马湖生态补偿工作保障措施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淮河污染治理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2.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1.3.2 国内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1.4 研究方法 |
2 淮河的治污状况及法律治污的匮乏 |
2.1 淮河流域治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2.1.1 淮河流域治理状况 |
2.1.2 淮河流域治理存在的问题 |
2.2 淮河流域治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2.3 法律治污的不足 |
2.3.1 治淮立法的缺陷 |
2.3.2 治淮主体执法力度不够 |
2.4 本章小结 |
3 国外河流法律治污状况及成功经验 |
3.1 国外河流治理概况 |
3.1.1 美国 |
3.1.2 英国 |
3.2 国外河流治理制度总结 |
3.2.1 美国流域管理的模式 |
3.2.2 泰晤士河治理 |
3.3 国外河流治理制度的借鉴 |
3.4 本章小结 |
4 国内主要湖泊和河流法律治污对淮河的启示 |
4.1 国内主要湖泊和河流治理状况 |
4.1.1 滇池 |
4.1.2 黄河 |
4.2 国内湖泊和河流治理的经验与不足 |
4.3 国内湖泊和河流治理成败对淮河的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5 淮河污染治理的法律对策 |
5.1 流域保护法律的践行 |
5.1.1 流域保护立法确立 |
5.1.2 流域保护管理机构的改革 |
5.1.3 淮河流域保护制度的实施 |
5.2 流域保护立法的改进 |
5.2.1 可持续发展观对流域立法的影响及原则 |
5.2.2 淮河治污的立法完善 |
5.2.3 明确法律实施制度 |
5.3 明确政府的责任 |
5.3.1 合理配置和规制行政权力 |
5.3.2 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和环境管理机制 |
5.3.3 规制政府责任 |
5.4 保障公民环境权益以促进淮河治污 |
5.4.1 构建科学合理的公众参与制度 |
5.4.2 环境纠纷解决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江苏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现状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
2 水污染状况 |
2.1 省控断面水质 |
2.2 主要河流水质 |
2.2.1 淮河干流 |
2.2.2 南水北调东线水质 |
2.2.3 省界断面奎河水质 |
2.3 污染物排放情况 |
2.3.1 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
2.3.2 污染负荷变化分析 |
2.4 上游污水情况 |
3 水污染防治工作概况 |
4 存在问题和对策措施 |
4.1 存在问题 |
4.2 对策措施 |
4.2.1 强化环保政绩考核制度, 确保落到实处 |
4.2.2 不断深化污染防治工作 |
4.2.2.1 深入开展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 |
4.2.2.2 继续深化工业污染防治 |
4.2.2.3 着力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 |
4.2.2.4 继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
4.2.3 全面提升流域、区域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 |
4.2.4 加快研究出台有关政策 |
四、淮河基本实现二000年达标目标(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现状及管控建议[J]. 王建华,胡鹏,刘庆涛,赵钟楠,张璞,李腾飞. 中国水利, 2022
- [2]机动车排放管控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张昊楠.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3]平原河流断面水质变化特性研究 ——以古运河邗江河叉口南断面为例[D]. 曾聪. 扬州大学, 2019(06)
- [4]省域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测度及仿真[D]. 王雪芹.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5]政府管制对大气污染控制的影响研究[D]. 王文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6]基于水质目标管理的颍河TMDL计划研究[D]. 吴玲玲. 南京大学, 2018
- [7]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D]. 王成. 安徽大学, 2014(08)
- [8]经济欠发达地区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研究 ——以骆马湖为例[D]. 王志风.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5)
- [9]淮河污染治理的法律问题研究[D]. 尹淼. 东北林业大学, 2010(04)
- [10]江苏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现状及其对策[J]. 张素英. 水资源保护, 2009(03)
标签: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论文; 生态补偿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流量计算论文; 水质检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