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后装订EVA热熔胶的使用与考察(论文文献综述)
葛正斌[1](2021)在《书帖加装机构创新设计及其运动仿真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书帖是按页码及版面顺序把印刷好的大幅面页张多次折叠后形成的多张页的一沓,只有把大幅面的页张制成书贴后,才能进行装订成册的工序。目前书刊印刷企业将书帖添加到装订生产线上的配页工序,长期以手工作业为主,大量的人工重复劳动使得书刊生产质量保障差、生产效率低、投入产出比高、企业经济效益低。书帖加装机构可以减少配页人员数量和劳动强度,增加书刊装订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从而使书刊生产效率更高,质量水平更佳。本文深入分析了配贴工艺流程、配贴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书帖加装机构的设计需求,在此基础上,对人工添加书帖的工艺动作进行分解,找出了手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剖析了书帖不同于其他产品的一些独有的特点,确定了基于创新设计理论和计算机辅助分析的研究路线。综合考虑现有书刊装订线上的可利用空间以及书帖易散落、不易抓取的特性,运用类比法、TRIZ创新理论、原型启发法、多角度思考法等创新理论设计了14个技术方案,并详细描述了各方案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通过TOPSIS法建立数学评价模型,并与MATLAB软件相结合完成了方案的评价,确定了最佳方案,该方案先将竖直放置的书帖向前输送,后经鱼鳞转堆叠机构添加至装订生产线上,代替了整理书帖的人工操作,增大了书帖缓存量,减少了配贴人员数量,降低了人工成本。结合现有书刊装订场地和设备,对系统机构各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设计,并利用Proe5.0软件进行了各机构的三维实体建模和整机装配,直观展示了各组成部分的机械结构和安装位置,为样机制作和安装提供了有效参考价值。对书帖加装机构进行了运动理论分析,并运用ADAMS软件的ADAMS/View、ADAMS/Solver和ADAMS/Post Processor模块对书帖加装机构各组成部分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得到其运动过程中机构的位置关系、速度、加速度等,并对系统控制工艺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书帖加装机构的仿真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验证了该机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也为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理论依据。
魏卉甜[2](2017)在《中国印刷标准化工作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标准是针对反复出现的概念或事物所做出的统一规定。标准化是一项活动,主要由制定标准、发布标准和实施标准3个部分构成。标准是标准化的基础,标准化是标准的集中体现。标准化在印刷行业的应用被视为印刷标准化。印刷标准化是指为了能够使印刷产品进入市场流通,对印刷产品的原料、工艺、设备、生产流程等做出的统一规定。实施印刷标准化可以保证行业内各步骤的规范化运作,促进印刷业的发展。印刷标准化是印刷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印刷标准化程度的高低关系着印刷品质量的高低。印刷标准化工作是我国印刷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我国实现从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的转变过程中,印刷标准化是建设印刷强国的重要指标和条件。本文首先对标准和标准化的内容进行了梳理,主要包括:标准、标准化的内涵和作用;标准的制定过程;印刷标准的内容和作用以及标准化的相关组织机构。其次,文章回顾了中国印刷标准化的发展历程和中国印刷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另外,当前印刷行业内推行绿色印刷,伴随着绿色印刷的到来,绿色印刷标准也相继被制定出来,文章对中国印刷标准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简要概括。最后,列举了3类具有代表性的标准案例,经过分析得出了中国印刷标准化发展的若干趋势。
田佳兴[3](2014)在《数字预涂型覆膜机控制系统设计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结合杭州美冠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联合研发项目“印后整饰系列设备研发”,对覆膜机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印后加工是使经过印刷机印刷出来的印张获得最终所要求的形态和使用性能的生产技术的的总称,是保证印刷产品质量并实现增值的重要手段。该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填补国内印后设备小型化、数字化、个性化的空缺,并推进我国印后设备的发展。第一章在分析了覆膜机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提出设计出了一种新型数字预涂型覆膜机的覆膜流程及控制系统的重要性。第二章阐述了数字预涂型覆膜机工艺流程和总体方案,并搭建覆膜实验平台进行设计和论证,在此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控制系统的组成,讨论了硬件系统的组成和软件系统的设计。第三章详细阐述了覆膜机热辊筒加热及检测方案,建立了热辊筒的热平衡模型,并分析研究了不同纸张、预涂膜类型情况下覆膜温度、覆膜速度等工艺参数对覆膜质量的影响,在分析不同温度控制算法的基础上确立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温度控制策略。第四章详细介绍了数字预涂型覆膜机的运动协调控制部分的硬件和软件,分析研究了进纸轴、覆膜轴、断纸轴等运动关系,研究相应执行电机的控制方法并设计出电机驱动电路,最后对运动协调控制系统进行了软件的设计和编写。第五章详细介绍了数字预涂型覆膜机的人机交互系统,以MODBUS工业协议为基础编写下位机程序,实现触摸屏与单片机的通信功能,并根据覆膜机功能需求设计相应的人机交互界面。目前,数字预涂型覆膜机系统控制系统调试已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并生产出样机,各项性能指标都达到了设计要求,准备进行批量生产。
蔡小燕,杜郢,巫淼鑫,任筱芳[4](2013)在《书本装订用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与性能》文中认为以蓖麻油、甘油、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三羟基聚氧化丙烯醚(330N)、三羟甲基丙烷(TMP)等为主要原料,采用本体聚合法,分别合成了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主剂(A)和固化剂(B)。考察了预聚时间、TMP用量、催化剂用量、R值(n(—NCO)/n(—OH))对预聚体及胶膜性能的影响,并对胶膜进行耐温性、耐溶剂性等测试。结果表明:主剂预聚时间为1.5~2h,固化剂预聚时间为2h,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质量分数0.3%,三乙烯二胺(DABCO)质量分数0.05%,TMP用量6.95%时,可得到状态稳定的预聚体,当R为1.1时,两组分复配所得胶膜表干时间为27min,硬度为77,拉伸强度达5.96MPa,耐温性和耐溶剂性良好。
孔胜利[5](2010)在《《印刷技术》管理岗位明灯》文中研究指明没有从事检验工作之前,我只是偶尔翻看《印刷技术》,在担任公司质检员后,《印刷技术》便成为每期必读之物。如果说在我工作的地方有一件不变之物,那就是《印刷技术》,她是我形影不离
张荣军,彭丹,张利,李金辉,李如钢,律微波,孟宪铎[6](2009)在《书刊装订联动线用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研制》文中提出以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为软段,二异氰酸酯为硬段,辅以多种添加剂,制得一种性能优异的高结晶性单组分反应型聚氨酯(PUR)热熔胶。探讨了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组成、投料比、扩链剂和添加剂等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PBA)为软段、1,4-丁二醇(1,4-BDO)为扩链剂以及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硬段,当R=n(-NCO):n(-OH)=(1.5~2.0):1.0、w(-NCO)=1%时,PUR热熔胶的软化点为85~95℃,开放时间为3~9 min,符合书刊装订联动线使用的技术要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贲鸥[7](2007)在《书刊装订:关注创新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6年“全国书刊印后装订技术研讨会”的两个议题,一为新工艺创造新价值,二为如何协调与出版社间的利益关系。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8](2006)在《努力实施二十八字技术发展方针 推动我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的新发展》文中认为印后多样、自动化 印后多样、自动化是指印刷品印后加工向多样性,印 后加工设备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以适应日益增长 的印刷品市场的需求。印刷品的印后加工包括书刊装订、 模切成型、表面装饰、票卡加工等领域。印后加工在经历 手工、半机械化、机械化的基础上,向单机、联机、相关操
陈广学[9](2005)在《地图出版可视化中的数字加网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图的可视化出版是空间数据可视化的重要手段,由于地图的颜色对空间认知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保证地图的彩色还原是地图出版可视化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实现地图彩色复制和颜色还原的核心技术是数字加网技术。因此,为了提高地图出版的彩色还原效果,研究和应用先进的数字加网技术是十分必要的。论文对现有的调频与调幅加网的技术特性、算法模型及其优缺点做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加网方法——变频调幅加网法。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包括: 1.分析讨论了空间数据可视化的概念模型,论述了空间数据可视化与地图和地图出版的关系,认为地图是空间数据可视化的主要产品形式,地图的可视化出版是实现空间数据可视化的重要方式。论文还就地图出版系统中颜色传输的过程和原理等作了探讨,对数字加网技术做了综合分析。 2.总结归纳了地图出版系统中涉及到的多个颜色空间,给出了不同的颜色空间之间的转换关系,探讨了网点图像复制中的呈色机理,推导了纽介堡方程解算网点面积率的公式。还研究了规则网点图像叠合时Moire条纹产生的机理,通过对网点性质和莫尔条纹的理论分析和数学描述,证明了传统的四色印刷加网角度0°、15°、45°、75°在理论上具有科学合理性,这种配置可以将莫尔条纹的影响限制在最小的程度。 3.鉴于调幅加网仍是目前数字加网的主流,论文深入研究了数字调幅加网技术的算法模型,分析对比了各种算法的优缺点。论文还对调频加网技术的原理、技术特性作了深入分析研究,重点探讨了调频加网的算法模型,包括抖动算法、随机及伪随机数的产生、网点填充方法等,建立了调频网点扩大曲线,分析了网点扩大率比较高的原因。 4.在分析评价现有数字加网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独立提出了变频调幅加网的新方法。论文给出了新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技术原理,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和总结了变频调幅加网的一些规律,并提出了变频调幅加网的多个应用方案。利用该项技术,可以借助成熟的调幅加网技术、在现有印刷工艺条件下,顺利实施4色+专色(包括5色、6色、7色)的高保真彩色印刷,这是在图像加网复制领域的一项创新。 5.总结归纳出图像加网复制领域避免龟纹的三个定理。加网技术发明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在避免龟纹对网目图像复制的影响方面发现了两种途径,一是调幅加网图像改变叠合角度,二是采用调频加网方法,它们成为消除龟纹的两个定理。本文提出的变频加网方法是除上述两种方法之外的又一技术途径,可以作为避免龟纹的第三条定理。 6.结合本文关于数字加网技术的研究和地图出版系统相关课题研制的需要,作者与课题组的同事一起,研制开发了用于地图出版的RIP软件,其中包含了本文提出的多种数字加网算法,可以解决高质量的地图输出问题。
王旭红[10](2005)在《印刷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开放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信息时代,成本在企业竞争力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企业生存的动力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即获得利润。因此,企业必须保证企业生存公式:利润=收入-成本的值>零,且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所以企业既要追求多创利的目标,增加销售收入,又要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节能降耗。如何适应市场的要求,建立以成本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对于有效进行价格竞争,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印刷企业的成本管理的现状出发,在分析印刷企业生产特点的基础上,对印刷企业的成本管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印刷企业应该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和所形成的产品成本进行组织预测、计划、核算和控制等方面成本管理的工作。并针对印刷企业工艺繁多,成本核算比较困难的现状和问题,详细分析了印刷企业如何进行成本核算,构建了印刷企业成本核算模型。并通过分析,提出了印刷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的应该着重注意的几点。
二、印后装订EVA热熔胶的使用与考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后装订EVA热熔胶的使用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书帖加装机构创新设计及其运动仿真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书刊装订设备发展及研究现状 |
1.4.2 研究方法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第二章 云南国方印刷有限公司书刊生产现状分析 |
2.1 书刊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分析 |
2.1.1 印前制版工艺及设备分析 |
2.1.2 印刷工艺及设备分析 |
2.1.3 印后装订工艺及设备分析 |
2.2 配贴工艺流程分析 |
2.3 现有书刊生产线分析 |
2.4 配贴过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
2.5 书帖性能特点分析 |
2.5.1 书帖基本特性的调研分析 |
2.5.2 书帖摩擦系数测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书帖加装机构方案设计与评价 |
3.1 方案设计需求 |
3.2 书帖加装机构创新设计 |
3.2.1 基于自动分拣设备的类比方案 |
3.2.2 基于TRIZ创新理论的加贴方案 |
3.2.3 基于乳胶制品乳胶浸润机构的类比方案 |
3.2.4 基于配页机叼页机构的原型启发方案 |
3.2.5 基于多角度思考法的加贴方案 |
3.3 书帖加装机构技术方案评价 |
3.3.1 评价原则和指标 |
3.3.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3.3.3 TOPSIS法的评价模型 |
3.3.4 基于TOPSIS法的方案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书帖加装机构布局与建模 |
4.1 总体方案布局 |
4.2 气缸推板机构三维实体建模 |
4.3 水平输送机构三维实体建模 |
4.4 卡爪及链条机构三维实体建模 |
4.5 侧挡板机构三维实体建模 |
4.6 鱼鳞转堆叠机构三维实体建模 |
4.7 储页格机构三维实体建模 |
4.8 基于总体方案布局整机装配及分析 |
4.8.1 基于总体布局的机构总装配 |
4.8.2 书帖加装机构整机总装评价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书帖加装机构运动仿真分析与控制工艺研究 |
5.1 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基础 |
5.1.1 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与求解 |
5.1.2 多刚体系统运动学 |
5.1.3 Adams软件介绍 |
5.1.4 系统运动分析研究 |
5.1.5 运动仿真分析一般流程 |
5.2 气缸推板机构运动仿真分析 |
5.3 水平输送机构运动仿真分析 |
5.4 卡爪链条机构运动仿真分析 |
5.5 卡爪机构运动仿真分析 |
5.6 鱼鳞转堆叠机构运动仿真分析 |
5.7 系统控制工艺研究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2)中国印刷标准化工作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标准、标准化概述 |
2.1 标准、标准化内容 |
2.2 标准化的作用 |
2.3 标准的制定过程 |
2.4 印刷标准和印刷标准化概述 |
第三章 中国印刷标准化工作 |
3.1 国内外标准化组织 |
3.2 中国印刷标准化发展历程 |
3.3 中国印刷标准化发展现状 |
第四章 绿色印刷标准 |
4.1 绿色印刷简述 |
4.2 绿色印刷标准概况 |
4.3 我国绿色印刷及其标准的发展情况 |
第五章 典型标准案例分析 |
5.1 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印刷技术 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
5.2 GB/T 30329.1-2013《印刷技术 四色印刷油墨颜色和透明度》 |
5.3 HJ2503-2011《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数字预涂型覆膜机控制系统设计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印后设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2 覆膜机的发展趋势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覆膜机及其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预涂型覆膜机概述 |
2.1.1 覆膜过程 |
2.1.2 预涂型覆膜机基本结构 |
2.2 系统需求分析 |
2.3 机械结构总体框架设计 |
2.4 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 |
2.4.1 控制系统硬件结构 |
2.4.2 控制器概述 |
2.4.3 控制系统软件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覆膜机工作温度控制方法研究 |
3.1 温度控制系统分析 |
3.1.1 常规 PID |
3.1.2 模糊控制及神经网络控制 |
3.1.2.1 模糊控制 |
3.1.2.2 人工神经网络 |
3.1.2.3 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的结合 |
3.2 覆膜机温度控制方案 |
3.2.1 控制对象的模型 |
3.2.2 控制方案的选择 |
3.3 覆膜机的温度控制算法 |
3.3.1 输入参数的选择和模糊集划分 |
3.3.2 模糊神经网络结构 |
3.3.3 规则提取网络优化 |
3.3.4 实验与分析 |
3.4 温度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4.1 控制系统硬件结构 |
3.4.2 温度检测模块 |
3.4.3 A/D 转换及数据处理 |
3.4.4 加热电路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覆膜机多轴运动协调控制方法与研究 |
4.1 数字预涂型覆膜机工作流程设计及原理 |
4.2 电机控制方法及驱动模块设计 |
4.2.1 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法及驱动模块设计 |
4.2.2 直流电机的控制方法及驱动模块设计 |
4.3 检测及反馈模块设计 |
4.3.1 纸张边缘检测 |
4.3.2 覆膜辊速度和位置检测及反馈 |
4.3.2.1 正交编码器的原理 |
4.3.2.2 QEI 接口 |
4.4 软件设计 |
4.4.1 运动协调控制系统的程序功能分析 |
4.4.2 主程序 |
4.4.3 覆膜辊速度控制 |
4.4.4 输纸辊和断纸辊速度及位置控制程序 |
4.4.5 自动覆膜程序 |
4.5 实验平台的建立及系统测试 |
4.5.1 覆膜实验平台的建立 |
4.5.2 系统测试及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覆膜机人机交互系统设计 |
5.1 触摸屏的选型 |
5.2 触摸屏与单片机的通信联接 |
5.2.1 通信方式的选择 |
5.2.2 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5.2.3 MODBUS 工业协议在触摸屏系统中的应用 |
5.3 下位机软件设计 |
5.4 触摸屏画面的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9)地图出版可视化中的数字加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地图出版与空间数据可视化 |
1.1.1 空间数据可视化的概念模型 |
1.1.2 空间数据可视化与地图 |
1.1.3 地图出版与空间数据可视化 |
1.1.4 地图出版系统的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 |
§1.2 地图出版中的颜色传输与再现 |
1.2.1 颜色变量在地图信息传输和认知中的作用 |
1.2.2 地图出版中的颜色传输 |
1.2.3 电子地图的颜色呈现机制 |
1.2.4 地图复制中的颜色还原 |
§1.3 电子出版系统中的数字加网技术综合评述 |
1.3.1 加网的概念与必要性 |
1.3.2 数字加网的概念与过程原理 |
1.3.3 数字加网技术现状的综合分析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地图出版中的颜色模型及转换关系 |
§2.1 地图出版中涉及的颜色空间描述 |
2.1.1 地图出版色彩管理中的颜色空间构成关系 |
2.1.2 RGB颜色空间 |
2.1.3 CMY颜色空间 |
2.1.4 XYZ颜色空间 |
2.1.5 CIE L~*a~*b~*均匀色空间 |
2.1.6 CIE 1976L~*u~*v~*颜色空间 |
2.1.7 LCH颜色空间 |
2.1.8 HLS与HSV颜色空间 |
2.1.9 HVC色空间 |
2.1.10 孟塞尔表色空间 |
§2.2 颜色空间的转换方法与模型 |
2.2.1 各种颜色空间之间转换关系 |
2.2.2 色域确定及色域压缩方法 |
§2.3 网点图像印刷中的呈色模型 |
2.3.1 网点面积率与密度的关系 |
2.3.2 网点印刷图像颜色再现过程原理 |
2.3.3 网点印刷图像呈色机理 |
2.3.4 纽介堡(Neugebauer)方程与网点面积率 |
2.3.5 Neugebauer方程的回归修正及其求解过程 |
2.3.6 NQR方程组计算机迭代求解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点图像复制中的Moire条纹 |
§3.1 Moire条纹的概念及其几何描述 |
3.1.1 Moire条纹现象 |
3.1.2 产生Moire条纹的几何原理 |
3.1.3 Moire条纹的类型 |
§3.2 Moire条纹的强度分布及反差计算 |
3.2.1 Moire条纹的强度分布 |
3.2.2 Moire条纹的反差计算 |
§3.3 Moire条纹方程及印刷图像的龟纹分析 |
3.3.1 Moire条纹方程的推导 |
3.3.2 Tollenaar龟纹计算公式及龟纹分析 |
3.3.3 四色印刷中的加网角度的配置原则 |
3.3.4 印刷中的加网线数选取原则 |
§3.4 Moire条纹的傅立叶(Fourier)光学分析 |
3.4.1 网点的数学描述 |
3.4.2 频率域中Moire条纹的数学模型 |
3.4.3 Moire条纹的频谱图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调幅加网技术及其算法模型 |
§4.1 调幅加网的网点参数 |
4.1.1 网点的线数 |
4.1.2 网点的大小 |
4.1.3 网点的形状 |
4.1.4 网点的角度 |
§4.2 有理正切加网的算法及特点 |
4.2.1 有理正切加网的概念 |
4.2.2 有理正切加网算法 |
4.2.3 有理正切加网技术的分析讨论 |
§4.3 无理正切加网与超细胞网点技术 |
4.3.1 无理正切加网技术 |
4.3.2 超细胞结构加网技术 |
§4.4 数字调幅网点的特性分析 |
4.4.1 数字调幅加网的龟纹分析 |
4.4.2 网点扩大与网点跳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调频加网技术及其算法模型 |
§5.1 调频加网的原理及其网点参数 |
5.1.1 调频加网技术的发展历程 |
5.1.2 调频加网的基本原理 |
5.1.3 调频网点的参数 |
§5.2 调频加网的抖动算法 |
5.2.1 抖动处理的一般描述 |
5.2.2 模式抖动技术 |
5.2.3 误差扩散(Error Diffusion)抖动法 |
5.2.4 最小均方误差法 |
§5.3 随机数产生的数学模型 |
5.3.1 随机数的性质 |
5.3.2 伪随机数 |
5.3.3 乘同余方法 |
5.3.4 乘加同余方法 |
5.3.5 组合法 |
§5.4 元素点的填充方法 |
5.4.1 顺序填充法 |
5.4.2 模板填充法 |
§5.5 调频网点的特性分析 |
5.5.1 调频网点的扩大 |
5.5.2 调频加网的优缺点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变频调幅加网方法的研究 |
§6.1 变频调幅加网方法的提出 |
6.1.1 现有加网技术存在的问题 |
6.1.2 变频调幅加网的基本思路 |
6.1.3 避免加网龟纹的三个定理 |
§6.2 变频调幅加网的实验与分析 |
6.2.1 变频调幅加网产生与消除龟纹的实验研究 |
6.2.2 实验结果的总结与分析 |
§6.3 变频调幅加网方法的应用研究 |
6.3.1 应用研究的基本原则 |
6.3.2 在地图覆膜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
6.3.3 在四色加专色(高保真)印刷中的应用 |
6.3.4 高保真印刷彩色色域的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数字加网的实现——RIP的研制与应用 |
§7.1 RIP的作用与工作原理 |
7.1.1 RIP的地位与作用 |
7.1.2 RIP的组成与类型 |
7.1.3 RIP的工作过程原理 |
7.1.4 RIP的主要技术指标 |
§7.2 PostScript语言及其RIP加网的实现 |
7.2.1 PostScript语言的功能和特点 |
7.2.2 PostScript加网算子 |
7.2.3 加网算法的实现 |
§7.3 地图出版系统中RIP的研制与应用 |
7.3.1 地图出版RIP的设计原理 |
7.3.2 地图出版RIP的功能特点 |
7.3.3 RIP在地图出版中的应用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 |
§8.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印刷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发展 |
1.3 我国印刷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4.2 拟突破的难题 |
第二章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 成本的基本概念 |
2.2 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 |
2.2.1 成本管理的意义 |
2.2.2 现代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 |
2.2.3 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成本管理理论在印刷企业中的应用 |
3.1 印刷企业的特点 |
3.2 印刷成本预测和分析是加强其成本管理的基础 |
3.3 成本控制和监督是加强印刷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 |
3.4 成本核算是加强印刷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 |
3.4.1 产品成本核算的原则 |
3.4.2 成本核算方法 |
第四章 印刷企业成本核算模型的建立 |
4.1 印刷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 |
4.1.1 部门法成本核算——粗放型管理的产物 |
4.1.2 产值成本法——人为操纵的成本法 |
4.1.3 订单成本核算方法——科学高效的成本法 |
4.2 印刷企业成本核算模型的建立 |
4.2.1 印刷企业成本核算 |
4.2.2 印刷成本核算模型的建立 |
4.2.3 模型的核算原则 |
4.3 成本核算结果和作用 |
第五章 加强印刷企业成本管理 |
5.1 建章立制,激励员工树立成本意识 |
5.2 优化印刷企业的物流 |
5.3 加强对印刷企业设备的管理与使用 |
5.4 确定最佳工艺流程 |
5.5 纸张成本的控制 |
5.6 提高生产效率 |
5.7 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工艺改良 |
5.8 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水平 |
5.9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印后装订EVA热熔胶的使用与考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书帖加装机构创新设计及其运动仿真分析研究[D]. 葛正斌.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中国印刷标准化工作回顾与展望[D]. 魏卉甜. 北京印刷学院, 2017(03)
- [3]数字预涂型覆膜机控制系统设计及研究[D]. 田佳兴.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4(09)
- [4]书本装订用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与性能[J]. 蔡小燕,杜郢,巫淼鑫,任筱芳. 精细石油化工, 2013(03)
- [5]《印刷技术》管理岗位明灯[J]. 孔胜利. 印刷技术, 2010(13)
- [6]书刊装订联动线用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研制[J]. 张荣军,彭丹,张利,李金辉,李如钢,律微波,孟宪铎. 中国胶粘剂, 2009(12)
- [7]书刊装订:关注创新价值[J]. 贲鸥. 中国印刷物资商情, 2007(01)
- [8]努力实施二十八字技术发展方针 推动我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的新发展[J].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 今日印刷, 2006(01)
- [9]地图出版可视化中的数字加网技术研究[D]. 陈广学.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5(06)
- [10]印刷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D]. 王旭红. 武汉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