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上市公司投资教育产业谈我国教育产业化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朱可鑫[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广电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璐[2](2020)在《基于因子分析教育类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研究》文中提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二十年为教育奠定物质基础,5G、人工智能、信息数据化等科技迅速发展,悄然改变着国家教育政策、国民生活方式与教育观念。2019年国务院推出“教育+互联网”促进义务教育公平;教育部出台“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加速高等教育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绘制教育现代化建设蓝图;《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河北雄安规划纲要》整合三大经济区域经贸、教育等资源进行一体化发展。教育类上市公司在国家教育与经济政策利好背景下经过二三十年茁壮发展,成为2019年服务企业500强行业平均资产利润率首位,充分显示教育产业发展的活力与教育类上市公司发展的前景。本文对教育上市公司经营绩效,采用国际专业统计软件SPSS因子分析对教育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为稀缺的教育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实证研究领域添砖加瓦,对前面学者研究理论做出补充,具有一定学术理论价值。同时本文从教育上市公司本身寻求发展的角度,借助SPSS对面板数据进行财务指标综合计分排名,提供财务最新数据与分析结果参考;从利益相关者投资角度,教育产业具有对抗经济周期性与高增长性,对沪深上市教育公司进行计分排名分析,起到投资收益参考意义;从教育监督管理部门角度,全面了解国内教育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状况,适时适度给予政策支持、税收优惠等,促使其健康发展;站在尚未上市教育公司角度,通过对已上市教育公司研究,提前了解学习行业龙头财务经营情况等,引导调整自身发展并为将来上市做好准备;从教育同行竞争角度,通过对教育行业细分财务绩效来选择自身企业发展优势项目,企业间有意识合作互补共存,营造共生商业生态圈,对教育公司发展与利益相关者具有现实参考意义。本文研究目的通对我国教育上市公司近年面板数据选取财务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研究其经营绩效,结合国家教育政策与经济,对现行教育上市公司财务与经营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前景与方向,提出企业发展经营建议与政策建议。本文结合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与国际发展视野,主要采用国际专业统计软件SPSS因子分析、经营绩效分析与文献理论分析,对教育上市公司发展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学者文献、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梳理;再运用宏观经济教育行业经营绩效分析教育上市公司近年发展现状;通过对从事不同年龄阶段受教育者服务的民办学校/培训上市教育公司的现状分析,选取反映上市公司运营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现金流分析的财务指标,筛选沪深教育与教育相关上市公司,抽取近年面板数据,运用国际统计软件SPSS因子分析对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分与排名分析评价,检验研究结果并给予发展建议;最后对结论进行陈述、分析研究不足与探讨未来展望。研究结论是整体上2014年至2018年教育类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呈现倒“U”字形。2014-2017年呈波浪式增长发展态势良好,2017年达至顶峰,2018年出现明显下滑趋势,行业竞争日渐激烈。国内教育市场对优质教育需求庞大,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教育上市公司积极通过加快企业现代化科学管理、财务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高新科技教学研发与创新,开展OMO线上线下相结合,增强持续供给受教育者所需优质产品与服务,提升教学质量与品牌影响力,借助教育政策红利与上市融资优势,开展多元化经营,促进教育类上市公司效益增长。同时教育上市公司发展深受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环境、现行教育体制、受教育者观念、高新科技进步等因素影响。教育上市公司未来必将向全球教育竞争国际化、经营跨国跨界多元化、教育高科技智能化、优质教育高端化、教育集团战略部署规划化、获利渠道商业模式化、教育方向细分特色化、教育企业生态系统化方向发展。本文经营建议(1)全球教育竞争国际化;(2)经营范围跨国跨界多元化;(3)教育高科技智能化;(4)优质教育在线化高端化;(5)优质教育高端化;教育集团战略部署规划化;(6)获利商业模式化;(7)教育专业细分化特色化;(8)教育圈生态系统化。政策建议(1)从微观企业成长角度:第一,教育类上市公司发展核心关键是提升自身教学实力提供优质教育。企业应形成学习型组织,调动以师资为主的人力资源高效运作共同合作,动态扩张企业经济效益。政府政策引导与监督。第二,0M0结合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必然趋势。政府应给予企业政策指导教育+科技,促进教育公平。第三,正确看待上市公司退市,加强风险防控与危机处理。(2)从中观行业发展角度:第一,教育产业人力资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政府应从政策上引导高校毕业生进入教育体系,设立优胜劣汰机制,提供重新竞争上岗机会,实施教职培训合格任教与薪酬挂钩机制,形成师资高效从事教学的良性循环,有效平衡人员权益与心理。第二,教育局统管人事调动与财务经费分发应充分发挥教育资源公平合理规划的调控作用。政策引导与招聘引荐等方式将所需教师与专业对口学生对接,保证师资专业性与稳定性。第三,民办教育政策对产权制度、税收政策、土地差价补贴、优惠政策变更等实施细则、量化标准仍有待明确清晰。(3)从宏观教育生态系统角度:第一,2019年民办学校数量占全国超过1/3,民办学校在校生占全国接近1/5且持续快速增长。政府应高度重视民办教育。第二,中国教育进入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发展阶段,政策应充分发挥教育类上市公司国际业务对中国教育文化宣传交流的积极作用。第三,教育类上市公司经营趋势是多方合作共同发展。政府可以提供更多政策指引教育类上市公司与高校联合研发、与教育科技企业产品生产试用推广、共同合作政府教学项目,进入公立与民办学校进行优质教育产品推广等,形成融资、研发、生产、销售、用户服务等多方合作共同发展。本文研究在吸取前人对相关研究有效论证基础上做出主要贡献如下:第一,对教育类上市公司经营绩效量化分析探讨其发展的研究少有前人涉及。本文通过因子分析对数据结论进行实证,以经营者角度为主,兼顾投资者、企业利益相关者视角,通过因子分析实证研究进行教育类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现状分类分析,从理论到现实层面较为深刻探讨教育上市公司发展前景,对前人研究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第二,对于跨界教育类上市公司发展经营绩效实证研究前人少有提及。本文重点从上市公司经营者角度对其在跨界后真实经营绩效现状与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弥补此处空白,具有一定程度的贡献。第三,通过SPSS因子分析对沪深上市教育类公司面板数据统计进行经营绩效研究与聚类分析,为论题这一稀缺研究方向提供财务数据分析、实证结论与验证,对前人研究有一定程度的深入创新。第四,教育类上市公司发展与宏观经济、教育政策有着密不可分联动关系。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教育企业的兴衰与教育政策利好与制约。为教育企业经营提供未来发展途径,也为教育政策制定者提供思考,具有一定程度贡献。
李勇[3](2019)在《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解决全球经济增长难题的“妙药”,人才制胜成为各国普遍共识,在激烈的全球人才竞争背后最根本的是人才制度的竞争。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凭借自身所蕴藏的人才资本开展创造性劳动、实现创新价值。人才制度就是对人才创造性劳动和创新价值实现过程进行管理约束的行为准则、办事规程和管理体制的总和。通过人才制度创新,政府等行动集团可以为人才的创新成果提供排他性产权,为人才建立私人收益和效用预期,使其私人收益充分接近社会收益,有效激励人才增加人才资本供给、提升创新绩效、最大限度实现潜在创新价值,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本文在对人才资本理论、创新绩效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进行梳理和修正的基础上,从人才资本的视角构建了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模型。从人才资本创新活动的成本收益分析来看,人才制度体系可以分为成本控制制度和收益获取制度。成本控制制度包括影响人才资本创新活动直接成本的教育、培训、研发等人才投入制度,以及影响人才资本创新活动交易成本的是人才流动制度和人才创新制度。收益获取制度包括主要影响人才资本创新活动物质收益的人才激励制度,以及主要影响人才资本创新活动精神收益的人才评价制度。随后,本文从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模型出发,分别考察了美国和中国的人才制度体系变迁历程,及其对人才资本创新绩效的影响情况。美国政府在提供稳定宪政制度等可信承诺的基础上,通过移民制度、留学生制度、人才市场制度、知识产权制度、股票期权制度、官产学研结合机制等人才制度创新,不断形成新的人才制度均衡,为人才资本创新活动提供边际收益递增预期,确保了美国创新绩效的持续提升。改革开放后,中国在人才投入制度、人才引进制度、人才市场制度、科研管理制度、成果保护制度、成果转化制度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制度创新,为人才逐步建立私人收益和效用预期,为经济奇迹提供了人才支撑和制度支撑。在对中美两国进行纵向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选取旧金山和深圳两个世界创新城市进行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案例研究。通过横向比较分析得出,政府在人才制度创新过程中应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保持对人才制度的实时评估和动态调整,为人才资本创新活动建立起稳定的收益预期和制度均衡,从而有效激励人才资本提升创新绩效。最后,本文在对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的人才制度创新提出了五条政策建议,包括政府要简政放权与优势发挥并重、建立以创新绩效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制度、构建精神收益与物质收益并重的人才激励制度、建立科研人才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对人才制度开展实时评估和动态调整。本文主要创新之处,一是在既有理论以及对人才资本创新活动成本收益和效用函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才制度体系对人才资本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构建了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模型;二是基于上述分析框架和分析模型,对两个国家及两个城市进行案例研究和比较分析,总结归纳了人才制度体系创新的经验和规律,为中国构建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不足在于,受有关人才制度统计数据的限制,本文对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有待深化,在相关统计数据不断充实、可及的情况下,可对本研究进一步拓展。
谢世江[4](2019)在《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提出在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中,虽然流通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度以及在国家产业体系中的重要性逐渐被全社会接受,流通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基础和先导性产业,但当前流通业的发展依然面临不少问题:降低流通成本的任务依然存在,流通效率亟待进一步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和龙头企业规模依然差距较大等。与此同时,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金融业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稳步提升,但在近年经济下行的特殊背景下,金融业本身出现了“脱实向虚”等问题,金融功能的发挥与实体经济的实际需求出现脱节,金融业对实体企业输血造血的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实体经济发展遭遇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在商贸流通业中也比较普遍,金融支持不足成为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也指出,到2020年现代流通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与此同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已成为当前国家的现实选择,中央明确提出了一系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思想,比如“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分”等。特别是2019年2月,中央明确提出“金融活,经济活;经济兴,金融兴;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要求“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些最新的国家政策导向,为我国商贸流通业利用好金融资源实现快速变革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然而,目前学界对金融与商贸流通业相互关系的研究还不多,且现有研究大多以理论探讨为主,量化分析非常稀少,对商贸流通业金融支持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文献则更少。在此背景下,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情况进行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应用价值。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商贸流通业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问题开展研究。在系统梳理商贸流通业与金融关系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历程和金融支持状况进行了论述,结合商贸流通业的产业特征以及发展阶段对其金融需求情况进行了分析,从功能视角就金融对商贸流通业的作用机理进行论述,对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机理以及在现实经济中的表现进行了比较,从产融结合模式的角度对商贸流通业的主要产融结合模式进行了分析。在以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实证的角度对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水平进行了测度,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金融支持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我国商贸流通发展需要金融支持。从行业特征来看,商贸流通业具有轻资产模式、低利润增长、规模经济的竞争方式、以中小企业为主等四方面特点;从产业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商贸流通业在经历了 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目前已进入新一轮的转型升级阶段;从国际竞争力来看,我国商贸流通业无论是面对国内市场的外资竞争还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均需要大量金融支持。这些情况决定了商贸流通业对金融的巨大需求。研究进一步发现,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不足主要表现在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不足、金融支持供给规模不足、金融支持结构不合理三个方面。二、从金融深化的角度看,金融业对商贸流通业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三方面。从金融功能的角度来看,金融业对商贸流通业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资本形成、风险分散、激励约束以及信息揭示四个方面。不过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作用机理的侧重点存在一定差异,直接金融的作用机理突出体现在资本形成、风险分散以及信息揭示方面,而间接金融的作用机理突出体现在资本形成以及激励约束方面。三、我国金融发展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不过金融规模、金融结构以及金融效率三方面对商贸流通业的促进作用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金融规模的作用较大,这说明我国对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并不存在过度发展的问题,金融业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对商贸流通业的资金供给规模;金融结构对商贸流通业也有显着正向冲击作用,但是作用程度小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的作用相对最小。因此,改进对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可以把重点放在扩大金融支持规模和提高直接金融占比上,而金融效率则可作为一个长期的方向。此外,国家财政支出也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呈正相关的关系,启示我们合理利用政府财税收支政策来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四、从金融支持方式的作用程度来看,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对商贸流通业的推动作用存在显着差异。直接金融支持方面,回归结果显示总市值系数为0.55,这意味着当总市值增加1%时,企业总资产将增加0.55%,表明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直接金融支持体系对上市商贸企业发展产生较大推动效应。间接金融支持方面,回归结果显示应付利息系数为0.02,以信贷为主的间接金融体系对我国商贸流通发展支持程度明显小于直接金融。五、商贸流通业金融支持的影响因素方面,直接金融支持与间接金融支持的影响因子不一样,具体表现如下:(1)销售净利率对直接金融影响较大,影响系数达到2.69。但是销售净利率对间接金融的影响较小,且呈现负相关关系。(2)流动比率与直接金融支持成正相关,但与间接金融支持为负相关关系。(3)存货周转率与直接金融支持显着正相关,但与间接金融相关性不显着。(4)固定资产周转率对直接金融支持影响为负,近十年来我国经济整体处于下行阶段,固定资产周转率虽然提高,但是对整个直接融资市场的正向作用并未有效发挥。固定资产周转率与间接金融支持显着正相关,不过相关系数较低,仅为0.14%。值得注意的是,间接金融与固定资产装备化水平相关系数高达0.17,说明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间接金融存在过度依赖固定资产抵押担保的倾向。(5)营业收入增长率与直接金融支持正相关,与间接金融相关性不显着。(6)技术水平方面,无形资产比率与直接金融支持的相关系数为1.85,商贸企业的技术水平将显着提升直接融资水平。不过金融机构开展信贷业务时较少考虑该类指标,因此技术水平指标与间接金融相关性并不显着。(7)国家政策扶持方面,税费返还对直接金融影响不显着,但税费返还与间接金融正相关性,类似研究也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价值有显着正向调节作用。(8)直接金融支持的影响因素比如技术进步、成长能力等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而间接金融支持的影响因素比如年度税收惠返还等则具有更多短期性质,商贸流通业的间接金融支持存在短视倾向。六、为提升金融业服务我国商贸流通业的能力和水平,可从五个方面入手:(1)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商贸流通业直接融资占比:(2)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减轻对固定资产抵押担保的依赖;(3)加强国家政策资金的扶持,完善补贴管理机制;(4)建设流通行业信用体系,提升行业信用评级;(5)加强技术创新;(6)加强流通企业供应链建设,发挥好供应链金融作用;(7)加强政策组合拳,提升政策的作用效力。本文成果可为流通主管部门以及金融主管决策部门制定商贸流通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也能为商贸流通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李俊杰[5](2018)在《资本市场与中国教育产业发展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历经三十余年,逐渐形成和完善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我国的资本市场已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资本市场之一,也推动和改变了无数产业的发展模式和生态,其中也包括关系国家盛衰兴亡和国计民生的教育产业。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不断加大,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当前的国家教育投入依然无法完全满足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资金不足成为诸多教育领域办学的重要制约因素。有鉴于此,国家日益认识到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扩宽教育筹资渠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这种背景下,资本市场和教育产业的结合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将研究的视角放到资本市场和我国教育产业的关系上,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在论文结构安排上,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梳理了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对本文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界定和阐述,为后续的研究做好了理论铺垫;其次分析了资本市场参与教育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还从发展现状、特点面临的风险和投资价值等方面对资本市场参与我国教育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再次,本文探究了我国教育政策变革和我国资本市场的联动效应,对相关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最后,本文还以美国为例,对教育资本市场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其对中国教育资本市场发展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综合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除了理论上的研究和分析,还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做了进一步的验证和说明,增强了研究结论的可信度。从本文的研究结论来看,资本市场和我国教育产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资本市场参与我国教育产业,具备理论和现实意义上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既有助于促进我国教育产业的发展,又对丰富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的教育资本市场是资本市场和我国教育产业二者相结合的产物,纵观我国教育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相比于活跃在资本市场的其他产业,我国教育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鲜明的特点。特别的,我国教育产业和资本市场的关系与国家政策关联密切,具备很强的政策敏感性。同时也指出,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教育产业和资本市场的联姻起步晚,发展仍然不成熟,未来有进步和完善的空间。本文在参考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以跨学科的视角,综合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创新性。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相关领域的实践工作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侯新[6](2014)在《农业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农业经济的繁荣,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是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农业的兴旺也关系着国家的社会安定、团结与稳定,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高低也决定了我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的地位。因而,我国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视,多年来对农业的发展予以扶持。尤其是从2004年以来,我国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经济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村呈现前所未有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我国“三农”问题仍然不容乐观,仍然有诸多难题摆在我们面前,如农业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及在农业经济中发挥充分的组织作用问题。农业企业有股票市场中上市,是我国农业产业进一步组织化的体现,是解决小农业与大市场的重要载体。但是不同于其他农业组织的地方在于,农业上市公司借助股票市场这个资本平台,融集资金,实现公司资产的增值与规模扩大。同时,也是通过农业上市公司实现了股票市场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对于股票市场来说,其功能的发挥在于股票价格机制的发挥,因此,在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倍受关注。股票价格的形成不仅需要有强大的信息基础,而且要受到来自于社会经济、金融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政策市”着称的我国股票市场更是与各种政策息息相关。1982年以来,我国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从“培育”到“扶持,,再到“提升”的惠农政策不断推出,更加体现了农业上市公司较其它上市公司具有特殊性,农业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波动具有一定的行业特征。分别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研究农业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揭示农业板块在股票市场的短期价格波动表现,探究农业政策对公司股价波动的长期效应,进而分析其股价与内在价值的偏离程度,不仅对于农业投资者以及市场管理者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能够为我国农业政策的制定者提供参考性建议,使我国的农业政策具有更好的政策效应,也可以促使我国股票市场价格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本文着力于政策效应角度,运用比较、描述性统计及建立模型实证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围绕所提出的研究目标,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绪论。针对农业上市公司发展的必要性及农业政策与农业上市公司的必然关系,提出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并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第二,股票市场股价波动与政策效应基本理论。对本文研究主要依据的股价波动理论,股票市场政策效应理论进行分析介绍,为文章后面章节的实证分析找到理论支持。第三,我国主要农业政策及农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总结分析。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有影响的农业政策进行回顾与分析,并总结了农业政策的基本取向,尤其是农业产业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的扶持意向,明确了农业政策与农业上市公司发展的相互关系。同时,从上市时间、行业分布、地区分析、资产规模、盈力能力等方面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基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第四,农业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特征研究。采用统计性描述方法对农业上市公司股价波动进行刻画,总结农业政策影响下的沪深两市农业指数的整体波动行为规律;并对两市农业指数股价波动与沪深综合指数分别进行比较分析,考察两市农业指数股价波动的特点。最后利用ARCH模型对农业上市公司的股票波动性进行验证。第五章,农业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短期影响研究。以股票市场的政策效应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的“政策市”特点,以农业“一号文件”作为主要政策事件,运用金融领域比较成熟的政策事件研究方法,通过对股价超额收益的计算与统计分析,从短期影响影响角度总结农业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程度。第六章,农业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长期影响效应研究。在利用F—0剩余收益定价模型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票内在价值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分析企业内在价值的变化趋势与规律,总结农业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的长期影响效应,最后对农业上市公司股价与内在价值的偏离程度进行测算。第七章,根据研究结果,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并提出对策建议,并指出本研究主题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本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虽然农业市公司受到政策影响最多,但农业上市公司股票价格走势弱于市场,波动水平却强于市场;股票风险高于市场风险。(2)农业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波动具有聚集性特征,波动超过合理区间范围。(3)农业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短期内存在一定适度的影响,农业上市公司的在农业政策的影响下能够获得短期超额收益,引起股价的短期波动且波动明显。(4)农业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提升效应没有达到,农业上市公司股票存在严重高估现象,农业政策对股价的长期影响效应不足。本文的研究结论分别从短期及长期两个角度提示了农业政策对农业上市股价波动的影响问题,提出完善农业政策实施的配套制度,以期能够为各方管理者作为参考,促进农业上市公司的日益发展壮大。
席晓娟[7](2011)在《私募股权融资税法规制研究》文中提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以先进生产力为先导,以科技创新为目标。科技创新以企业为主力,企业创新需要资金支持,资金短缺成为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瓶颈。现代经济以金融为核心,金融以资本市场为核心,融资是资本市场首要功能。鉴于内源融资的有限性,企业融资以外源融资为主;鉴于间接融资成本高,以直接融资为主。私募股权融资作为外源直接融资方式,以无担保、成本低、收益高等优点,成为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在无法通过公开上市及银行贷款融资情况下的首选融资方式。2010年私募股权融资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私募股权融资界领头军,私募股权融资重要性日益突出。2004年《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6年《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等国家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制定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等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加速发展私募股权融资,其中财税政策是有力的经济宏观调节杠杆。因此,有必要从税法角度研究私募股权融资。运用税收法律制度规范私募股权融资,以实现税法对优化资源配置、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科技创新的引导与调控作用,加速实现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本文从税法角度研究私募股权融资,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导论”。该章从论文选题背景入手,通过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进行总结。第二章“资本市场的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第一部分研究资本市场与私募股权融资。私募股权融资基础理论的构建以融资公司为研究视角,涵盖私募股权融资的法律界定、融资公司、融资对象、资金来源等方面。通过阐述企业融资需求及融资困境,从资本市场功能角度界定私募股权融资是资本市场新型直接融资方式,因其无担保、成本低、效率快等优点而成为无法通.过证券市场及银行融资企业的首选融资方式。通过研究私募股权融资与资本市场结构关系,凸现私募股权融资对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完善资本市场体系以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性。第二部分研究私募股权融资税收制度的市场化与法律化。在研究资本市场税收法律制度特征基础上,分析私募股权融资税收制度市场化的必然性,提出私募股权融资税收制度法律化的途径。第三章“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的理论建构”。第一部分是私募股权融资税法理论分析。通过论证私募股权融资征税合法性,结合私募股权融资税法特殊性与宽容性,定位资本市场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对私募股权融资引导与调控功能,并分析私募股权融资税收法律关系。第二部分是私募股权融资税法要素分析。运用税法基础理论分析私募股权融资所涉税种、纳税主体、税率、纳税环节、法律责任等税法要素。第四章“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第一部分是私募股权融资制度成因的国际比较。从科技创新、资本市场、政府扶持等角度分析私募股权融资制度成因。第二部分是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的国际比较。比较国外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体制、立法体例及立法特点并加以借鉴。第三部分是私募股权融资税法激励制度的国际比较。从受惠主体、优惠税种、优惠方式、限制条件、优惠效果等方面分析比较国外私募股权融资税法激励制度并加以借鉴。第五章“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环境”。以中国本土化私募股权融资为研究基础。第一部分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梳理。以税法规范生效时间及内容为主线,梳理现行私募股权融资税法规范。第二部分私募股权融资税法环境评析。从国家经济政策层面宏观评析私募股权融资税法环境;从国际比较视角微观评析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税收法律效力及税收法律内容。第六章“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重构”拟解决中国实践问题,是本文研究价值所在。第一部分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研究。通过反思税法环境对私募股权融资发展的利弊,确立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采取回应型立法模式,在坚持立法适时性基础上,适度制定相关私募股权融资税收法律规范,不宜以私募股权融资税收关系为调整对象单独立法。应根据私募股权融资发展需要,及时对私募股权融资纳税主体所涉税种的各税法因素进行调整。第二部分到第五部分是私募股权融资税法要素的具体设计。私募股权融资税种以所得税为主,辅之以营业税等税种,适时停征证券交易印花税,开征资本利得税;纳税主体以投资者为主,以税收公平为原则安排私募股权机构投资者税负;纳税环节重在资金退出环节,研究各种退出方式税收问题的解决方法。税收优惠以税收优惠方式多样性、力度适度性、条件限制性为原则,完善受惠主体、优惠方式、限制条件等相关法律规定。本文试图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本文首次从税法角度研究私募股权融资。私募股权融资作为资本市场新型融资方式,以无担保、成本低、收益高等优点,成为企业在无法取得公开上市融资及银行贷款融资情况下的首选融资方式。税收作为调节国民经济再分配与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的经济杠杆,既影响企业融资结构,又影响资本市场效率、结构与创新。私募股权融资税收法律制度以私募股权融资税收关系为调整对象,以税收优惠为激励手段,充分发挥税法对优化资源配置、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科技创新的引导与调控功能,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私募股权融资提供税法支持,加速实现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二、本文不局限于研究私募股权基金税收问题,而是以税法要素为主线,全面研究私募股权融资所涉税种、纳税主体、税率、纳税环节、税收优惠及法律责任等税法要素。我国私募股权融资所涉税种以所得税为主,辅之以营业税、印花税、增值税等间接税;纳税主体包括投资者(私募股权基金是广义投资者)、融资公司、私募股权投资管理人、私募股权资金托管人;不同税种的税率因纳税主体及应税行为不同而有所区别;纳税环节包括融资、投资、资金管理、资金分配及资金退出;税收优惠包括受惠主体、优惠方式及优惠限制条件;法律责任以纳税主体避税及征税主体滥用税收减免权为主。三、本文以中国私募股权融资发展需要为前提、发展现状为基础,重构私募股权融资税收法律制度。中国私募股权融资现行税法制度环境,因立法层次低、范围窄、数量少、针对性不强而制约私募股权融资发展。基于税法对私募股权融资的引导与调控功能,国家应对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采取宽容态度。以税法激励制度为手段,设计私募股权融资税法要素,适时出台有针对性的私募股权融资税收法律规范,通过科学、高效的税收法律制度安排,在实现解决企业融资难的初级目标基础上,实现税法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引导产业结构调整、鼓励科技创新的长远目标。
徐贻军[8](2009)在《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湖南省是全国的商品粮、猪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基地。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发挥现代农业在良种推广、农产品标准化、产业化经营、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进而引领湖南农业发展,发挥农业大省优势,建设湖南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回顾、总结相关研究的基本文献并对所有研究进行了理论评述,然后对湖南现代农业发展与建设的意义进行了实证分析。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对农业投入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经济结构、农民生活水平与农业经济以及地区经济的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其中农业经济结构指标与农民生活水平主要研究其转换对整个宏观经济(GDP)的影响,其他指标主要研究其对农业经济(农业增加值)的影响。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论文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设计并对2007年湖南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测评。首先介绍了湖南现代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和原则,然后参考现阶段国内外众多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严格的分层筛选,确定了描述湖南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整个指标体系。整个指标体系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辅助指标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级指标,包括农业投入水平指标、农业产业化水平指标、农业科技水平指标、农业支持保障水平指标、农业经济结构指标、农民生活水平指标、农业产出水平指标和农业资源水平指标八个方面;第二层次是二级指标,它们是对一级指标的细化,包括单位耕地农机总动力、劳均用电量、单位耕地面积施肥量等28个评价指标;第三层次是辅助指标,是为了更好地衡量和量化二级指标,将其作为最低级的评价目标进行数据整理。最后根据国内己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统计资料的具体数据计算2007年湖南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61.37,表明我省农业总体上已处在现代农业的初步发展阶段,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已具备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物质技术基础,湖南提前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多方面的有利条件,但也存在制约因素,有许多难点需要解决。只有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扬长避短,才能加快湖南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国外现代农业建设的美国模式、日本模式以及西欧模式对湖南现代农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我国现代农业的建设经验尤其是湖南的典型模式对湖南现代农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着重推介了中方的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湘阴的平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长沙的近郊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总之,作为农业大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是湖南经济建设的主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制定和实施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对策,一要有明晰的发展思路;二要选准发展的突破口:三是要有切实可行的对策。
董菊红[9](2006)在《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背农投资”问题及治理研究》文中提出作为资本市场载体的农业上市公司,是将资本市场与农业产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的纽带,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依托。然而,相当长时期以来,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背农投资”现象十分严重。 本文以在深沪两市上市的53家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从上市到2004年底的募集资金和非募集资金流向和特点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着重分析了“武昌鱼”所投资行业的变更情况,总结出农业上市公司“背农投资”的现状、方式和特点,并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背农投资”与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和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析表明:农业上市公司的资金投向改变频繁,“背农投资”现象严重,所投资的行业与主业相去甚远,并多以间接投资的方式进行,而且“背农投资”对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和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并没有正面作用,甚至会产生负作用。另外,农业上市公司“背农投资”不仅影响农业上市公司的主业发展、投资效率和再融资能力,而且还破坏我国资本市场的结构和秩序,损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运行,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论文以企业多元化战略理论为理论基础,对农业上市公司“背农投资”的主观动因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认为农业上市公司“背农投资”是其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具体体现,但“背农投资”并没有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也没有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失当的多元化战略。另外,论文认为农业的弱质性与资本的逐利性之间的矛盾、农业上市公司“壳”资源优惠政策的吸引以及农业难以做大做强的客观现实等方面,是农业上市公司“背农投资”现象产生的客观原因。 论文最后提出了综合治理农业上市公司“背农投资”的政策建议:现行的对农业上市公司的优惠政策弊大于利,要调整对农业上市公司的财政税收政策;要逐步完善农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提高投资决策者的素质,加强对投资决策者的激励和监督,逐步完善农业上市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农业上市公司监管体系;大力发展农业上市公司主业。
王波[10](2005)在《中国都市农业创新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伴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处于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周边的农业受到严峻挑战,即传统的农业生产难以适应快速城市化的需要,特别是以地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的上海、深圳、北京等地,传统农业所受到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面临这样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为适应建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要求,这些城市先后提出了加快城郊农业向都市农业的转变,随后,深圳、广州、北京、武汉、南京、济南、成都、西安、沈阳、大连等这些特大城市,先后明确提出了发展都市农业。在市场的拉动下,都市农业迅速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农业,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近年来,成都市等地方在发展都市农业发展探索出许多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深入系统地研究和总结中国都市农业发展问题,现有文献比较缺乏。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强调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市农业的作用地位将更加突出和重要,正逐渐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重要方面,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撑和产业带动力量。本文结合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意见,坚持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中国都市农业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研究,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分析都市农业兴起和发展的历史原因,从都市农业要素入手分析如何进一步推动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 全文共分为导论和正文10章。第一章主要探讨都市农业的起源、内涵、特征和功能问题。在本章中,笔者从都市农业概念的提出和演化入手,分析了都市农业的四个基本内涵,指出都市农业具有城乡一体化、功能多样化、高度集约化、市场一体化等基本特征,并区分了都市农业与市区农业、郊区农业和现
二、从上市公司投资教育产业谈我国教育产业化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上市公司投资教育产业谈我国教育产业化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因子分析教育类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教育产业化 |
1.2.2 教育类上市公司 |
1.2.3 经营绩效分析 |
1.2.4 因子分析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解决问题和研究内容 |
1.4.1 解决问题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分析方法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教育产业化 |
2.1.2 教育类上市公司 |
2.2 分析方法 |
2.2.1 经营绩效分析 |
2.2.2 因子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教育类上市公司发展现状 |
3.1 教育类上市公司现状与经营绩效分析 |
3.1.1 教育类上市公司数量、上市时间与区域分布 |
3.1.2 教育上市公司宏观经济分析 |
3.1.3 教育类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分析 |
3.2 中国教育类上市公司发展现状 |
3.2.1 民办学校教育类上市公司 |
3.2.1.1 学前教育阶段 |
3.2.1.2 义务教育阶段 |
3.2.1.3 高中阶段 |
3.2.1.4 高校阶段 |
3.2.2 民办培训机构教育类上市公司 |
3.2.3 跨界教育行业上市公司 |
3.3 本章小结-机遇与挑战 |
第四章 基于因子分析教育类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实证研究 |
4.1 提出问题 |
4.1.1 因子分析原则 |
4.1.2 因子分析流程 |
4.2 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国教育类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研究 |
4.2.1 选取数据 |
4.2.2 选取财务指标 |
4.2.3 描述性统计量分析 |
4.2.4 财务原始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
4.2.5 原始样本数据指标的适合度检验 |
4.2.6 公共因子的提取及求解初始因子 |
4.2.7 确定公共因子数并命名经济性解释 |
4.2.8 计算因子得分过程 |
4.2.9 因子得分排名分析标准 |
4.3 回答问题 |
第五章 教育类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实证结果分析 |
5.1 经营绩效公共因子得分排名与检验分析 |
5.2 实证研究结果与聚类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经营建议 |
6.3 政策建议 |
6.3.1 微观企业成长政策建议 |
6.3.2 中观行业发展政策建议 |
6.3.3 宏观教育生态系统政策建议 |
6.4 主要研究贡献与局限 |
6.4.1 主要贡献 |
6.4.2 研究局限与不足 |
6.4.3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基本框架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
一、本文创新点 |
二、本文研究限度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人才资本研究综述 |
一、人力资本相关理论 |
二、人才资本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创新绩效研究综述 |
一、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
二、创新绩效有关研究 |
第三节 人才制度研究综述 |
一、制度变迁研究综述 |
二、人才制度有关研究 |
第三章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分析模型 |
第一节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分析模型的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二、人才资本理论 |
三、创新绩效理论 |
四、制度变迁理论 |
第二节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分析模型的构建 |
一、基本假设 |
二、分析框架 |
三、分析模型 |
第四章 美国的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
第一节 美国的人才投入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教育投入制度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研发投入体制与创新绩效 |
第二节 美国的人才流动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人才引进制度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人才市场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三节 美国的人才创新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科技管理体制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科研组织模式与创新绩效 |
第四节 美国的人才激励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成果保护制度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成果转化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三、美国的薪酬激励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五节 美国的人才评价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职称评价制度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职业资格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六节 评美国的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 |
一、第一阶段:分权期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 |
二、第二阶段:管制期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 |
三、第三阶段:平衡期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 |
第五章 中国的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中国的人才投入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投入制度:政府包办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投入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二节 中国的人才流动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流动制度:控制流动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流动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三节 中国的人才创新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创新制度:指令科研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创新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四节 中国的人才激励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激励制度:平均主义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激励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五节 中国的人才评价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评价制度:标准主体单一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评价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六节 评中国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 |
一、中国人才制度创新的成果与问题 |
二、中国人才制度创新对创新绩效的促进 |
第六章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旧金山的人才制度创新与人才资本创新绩效 |
一、人才投入制度创新:政府收购科研成果 |
二、人才创新制度特色:科技金融、孵化器与产学研合作 |
三、人才激励制度创新:税收优惠与奖励 |
第二节 深圳的人才制度创新与人才资本创新绩效 |
一、深圳的人才制度创新主要内容 |
二、深圳的人才资本集聚效应与创新绩效 |
第三节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小结 |
第七章 政策建议与展望 |
第一节 政策建议 |
一、政府要简政放权与优势发挥并重 |
二、建立以绩效和结果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制度 |
三、构建精神收益与物质收益并重的人才激励制度 |
四、建立科研人才长期稳定支持机制 |
五、对人才制度开展实时评估、动态调整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4)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商贸流通业的界定 |
1.2.2 金融支持相关概念 |
1.3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与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框架 |
1.3.4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 |
2.1.2 金融发展与商贸流通发展 |
2.1.3 金融支持与产业生命周期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 |
2.2.2 国内文献 |
2.2.3 文献评价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商贸流通业金融支持现状分析 |
3.1 商贸流通业发展历程及金融支持概况 |
3.1.1 现代流通起步阶段与金融支持 |
3.1.2 现代流通快速发展阶段与金融支持 |
3.1.3 现代流通转型升级阶段与金融支持 |
3.2 商贸流通业的金融需求分析 |
3.2.1 商贸流通业产业特征与金融需求 |
3.2.2 商贸流通业发展阶段与金融需求 |
3.2.3 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与金融需求 |
3.3 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金融支持政策力度不足 |
3.3.2 金融支持规模不足 |
3.3.3 金融支持结构不合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机理分析 |
4.1 分析金融作用机理的不同视角 |
4.1.1 投入产出视角 |
4.1.2 供需视角 |
4.1.3 金融深化视角 |
4.1.4 金融功能视角 |
4.2 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4.2.1 直接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4.2.2 间接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4.2.3 直接金融支持与间接金融支持作用机理比较 |
4.3 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机理分析框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商贸流通业产融结合模式分析 |
5.1 产融结合相关概念 |
5.2 产融结合的理论基础 |
5.3 产融结合模式及其分类 |
5.4 我国商贸流通业产融结合模式 |
5.4.1 类金融模式 |
5.4.2 服务型模式 |
5.4.3 股权型模式 |
5.4.4 金控平台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研究设计 |
6.1.1 研究方法 |
6.1.2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6.1.3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6.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2.1 描述性统计 |
6.2.2 回归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的比较分析 |
7.1 研究设计 |
7.1.1 研究方法 |
7.1.2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7.1.3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7.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7.2.1 描述性统计 |
7.2.2 模型检验与模型类型的选择 |
7.2.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7.2.4 稳健性检验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商贸流通业金融支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8.1 研究设计 |
8.1.1 研究方法 |
8.1.2 变量选择 |
8.1.3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8.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8.2.1 描述性统计 |
8.2.2 模型检验与模型类型的选择 |
8.2.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8.2.4 稳健性检验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对策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对策建议 |
9.2.1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商贸流通业直接融资占比 |
9.2.2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减轻对固定资产抵押担保的依赖 |
9.2.3 加强国家政策资金的扶持,完善补贴管理机制 |
9.2.4 建设强大信用支撑体系,提升商贸流通业的信用评级 |
9.2.5 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流通企业融资水平 |
9.2.6 加强流通企业供应链建设,发挥好供应链金融作用 |
9.2.7 加强政策组合拳,提升政策作用的效力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2017商贸流通业上市公司样本名单 |
附录B 2008-2017商贸流通业上市公司样本名单 |
附录C 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实证分析的单位根检验 |
附录D 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实证分析的协整检验 |
附录E 金融支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的单位根检验 |
附录F 金融支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的协整检验 |
附录G 金融支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资本市场与中国教育产业发展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主要文献回顾 |
1.2.2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解决的问题和研究内容 |
1.4.1 解决的问题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与教育产业的概念界定 |
2.1.2 资本市场和教育资本市场的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
2.2.2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 |
2.2.3 信息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本市场参与我国教育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3.1 资本市场参与我国教育产业的必要性分析 |
3.2 资本市场参与我国教育产业的可行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教育资本市场发展历程与现状 |
4.1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回顾 |
4.1.1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阶段 |
4.1.2 我国资本市场的作用和影响 |
4.1.3 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
4.2 资本市场参与我国教育产业的模式与路径分析 |
4.3 我国教育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
4.3.1 我国教育创投产业发展概况 |
4.3.2 我国教育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 |
4.3.3 我国新三板教育行业的发展概况 |
4.3.4 总结 |
第5章 我国教育资本市场的特点、面临的风险及防范 |
5.1 我国教育资本市场的特点及成因 |
5.1.1 当前我国教育资本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
5.1.2 我国教育产业自身特点在资本市场的体现 |
5.2 我国教育资本市场面临的风险及防范 |
5.2.1 我国教育资本市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 |
5.2.2 对我国教育资本市场风险防范的思考 |
第6章 我国教育资本市场投资价值分析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6.3 实证研究结果 |
6.3.1 主板市场及新三板市场行业间对比研究结果 |
6.3.2 新三板教育上市公司实证分析结果 |
6.4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7章 教育政策变革与我国教育资本市场联动效应分析 |
7.1 改革开放以来影响资本市场参与我国教育产业的主要教育政策变革梳理。 |
7.1.1 影响教育资本市场的民办教育政策变革梳理 |
7.1.2 影响教育资本市场的其他教育政策变革梳理 |
7.2 教育政策变革与我国教育资本市场发展的双向联动机制 |
7.2.1 教育政策变革与我国教育资本市场发展双向联动机制的表现 |
7.2.2 教育政策变革与教育资本市场发展的双向联动机制的成因和政策启示 |
7.3 新《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我国教育资本市场的短期影响—基于事件分析法的实证研究 |
7.3.1 问题的提出 |
7.3.2 研究方法和数据说明 |
7.3.3 实证研究结果 |
7.3.4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8章 教育资本市场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借鉴—以美国为例 |
8.1 美国教育产业和资本市场联姻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
8.2 案例分析:美国着名教育上市公司—阿波罗教育集团发展历程研究 |
第9章 结论 |
9.1 研究结论 |
9.2 本文的创新和局限 |
9.2.1 本文的创新点和主要贡献 |
9.2.2 本文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9.3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农业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可能创新之处 |
1.5 主要文献综述 |
1.5.1 关于农业上市公司 |
1.5.2 关于农业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1.5.3 关于中国股票市场及股价 |
1.5.4 关于农业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的影响 |
1.5.5 研究文献的简要评述 |
第二章 股票市场股价波动与政策效应基本理论 |
2.1 股票市场及股票价格基本原理 |
2.1.1 股票市场定义及其基本功能 |
2.1.2 股价波动机制及影响因素 |
2.2 有效市场的基本理论 |
2.2.1 有效市场理论(EMH)的产生 |
2.2.2 有效市场的假设前提 |
2.2.3 有效市场理论的内容 |
2.2.4 有效市场理论的三种形式 |
2.3 股票市场政策效应及主要表现形式 |
2.4 中国股票市场“政策市”特征与成因 |
2.4.1 中国股票市场“政策市”的主要特征 |
2.4.2 中国股票市场以“政策市”为特征的原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主要农业政策及农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
3.1 农业政策概述 |
3.1.1 农业政策涵义及分类 |
3.1.2 农业政策的主要作用 |
3.1.3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政策的演变 |
3.2 涉农中央“一号文件” |
3.2.1 改革开放初期阶段的“一号文件” |
3.2.2 新世纪阶段的“一号文件” |
3.3 中国对农业上市公司的具体扶持政策 |
3.4 我国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的基本取向 |
3.4.1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3.4.2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3.4.3 促进农业产业集约化 |
3.4.4 加强龙头企业培育与建设 |
3.5 农业类上市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
3.5.1 农业上市公司界定 |
3.5.2 农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业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特征研究 |
4.1 股票市场中的异常波动及其危害 |
4.1.1 股市的波动与异常波动 |
4.1.2 股市异常波动的常见特征 |
4.1.3 异常波动的危害 |
4.2 股票市场波动的研究方法 |
4.2.1 股价波动的统计性描述方法 |
4.2.2 股价波动的计量模型 |
4.3 农业上市公司股票波动的描述性统计 |
4.3.1 样本的选取 |
4.3.2 股价指数分析 |
4.3.3 股价涨跌幅分析 |
4.3.4 收益率的方差和标准差分析 |
4.4 农业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的ARCH效应分析 |
4.4.1 ARCH效应分析方法 |
4.4.2 序列平稳性的自相关函数检验 |
4.4.3 序列平稳性的ADF单位根检验 |
4.4.4 均值模型的建立 |
4.4.5 ARCH效应检验 |
4.4.6 ARCH LM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短期影响研究 |
5.1 政策调控股市的理论研究 |
5.1.1 政策调控股市的必要性 |
5.1.2 政策调控股市的主要手段 |
5.1.3 连续性政策与离散性政策 |
5.2 政策事件研究方法 |
5.2.1 政策事件法的定义 |
5.2.2 事件研究法的研究步骤 |
5.3 农业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股价波动影响的实证研究 |
5.3.1 政策事件的选取 |
5.3.2 农业政策事件的选取 |
5.3.3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5.3.4 估计窗口的选择 |
5.3.5 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长期效应研究 |
6.1 企业内在价值的分析模型 |
6.1.1 CAPM模型 |
6.1.2 套利定价模型(APT) |
6.1.3 股利贴现模型 |
6.1.4 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 |
6.1.5 剩余收益定价模型(F-O模型) |
6.2 农业上市公司股票内在价值实证分析 |
6.2.1 样本选取 |
6.2.2 变量的选择及取值 |
6.2.3 农业上市公司股票内在价值计算 |
6.3 股价对内在价值偏离度的理论分析 |
6.3.1 股票价格与内在价值分析 |
6.3.2 偏离度的概念及形成机理 |
6.4 农业上市公司股价偏离度实证分析 |
6.4.1 偏离度模型的构建 |
6.4.2 农业上市公司股价偏离度计算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1.1 农业政策推动了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 |
7.1.2 农业上市公司短期股票波动性强于股票市场 |
7.1.3 农业政策事件使农业上市公司获得短期股价超额收益 |
7.1.4 农业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长期影响效应不足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7.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文章及科研项目 |
(7)私募股权融资税法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篇章结构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2.资本市场的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 |
2.1 资本市场与私募股权融资 |
2.1.1 资本市场私募股权融资基础理论 |
2.1.2 企业融资困境与私募股权融资选择 |
2.1.3 私募股权融资与资本市场结构优化 |
2.2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制度的市场化与法律化 |
2.2.1 资本市场的税收法律制度 |
2.2.2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制度的市场化 |
2.2.3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制度的法律化 |
3.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的理论建构 |
3.1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理论分析 |
3.1.1 私募股权融资征税合法性 |
3.1.2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功能 |
3.1.3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宽容性 |
3.1.4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特殊性 |
3.1.5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法律关系 |
3.2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要素分析 |
3.2.1 税种设置 |
3.2.2 纳税主体 |
3.2.3 税率设计 |
3.2.4 纳税环节 |
3.2.5 法律责任 |
4.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4.1 私募股权融资制度成因的国际比较 |
4.1.1 科技创新促进私募股权融资发展 |
4.1.2 资本市场影响私募股权融资发展 |
4.1.3 政府政策扶持私募股权融资发展 |
4.2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的国际比较 |
4.2.1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体制 |
4.2.2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体例 |
4.2.3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特点 |
4.2.4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借鉴 |
4.3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激励制度的国际比较 |
4.3.1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优惠所涉税种 |
4.3.2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优惠的受惠主体 |
4.3.3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优惠方式 |
4.3.4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优惠限制条件 |
4.3.5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激励制度借鉴 |
5.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环境 |
5.1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梳理 |
5.1.1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规范的时间梳理 |
5.1.2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规范的内容梳理 |
5.2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环境评析 |
5.2.1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宏观环境评析 |
5.2.2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微观环境评析 |
6.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重构 |
6.1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研究 |
6.1.1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模式 |
6.1.2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体例 |
6.2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重构之税种 |
6.2.1 所得税 |
6.2.2 其他税种 |
6.3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重构之纳税主体:投资者 |
6.3.1 投资者纳税主体资格的法律分析 |
6.3.2 基于投资者组织形式的税负比较 |
6.3.3 私募股权机构投资者税法问题分析 |
6.3.4 基于税收公平原则的私募股权机构投资者税负安排 |
6.4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重构之纳税环节:资金退出环节 |
6.4.1 首次公开上市退出(IPO) |
6.4.2 并购退出(M&A) |
6.4.3 股份回购退出 |
6.4.4 清算退出 |
6.5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重构之税收优惠 |
6.5.1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优惠原则 |
6.5.2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优惠的受惠主体 |
6.5.3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优惠的优惠方式 |
6.5.4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优惠的限制条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 本文选题背景 |
1.1.1 我国农业与农村的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 |
1.1.2 农产品需求增加 |
1.1.3 农产品供给能力的约束加剧 |
1.1.4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凸现 |
1.2 本文选题的意义 |
1.2.1 有利于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经济发展 |
1.2.2 有利于发挥湖南农业大省的农业优势 |
1.2.3 有利于农民增收 |
1.2.4 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1.2.5 有利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 |
2 篇章结构 |
3 研究方法 |
4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理论 |
第一节 现代农业理论 |
1 现代化理论 |
2 现代农业理论 |
3 文献评述 |
第二节 现代农业定性研究综述 |
1 我国现代农业的研究阶段 |
1.1 摸索和起步阶段(1949~1978) |
1.2 基础和展开阶段(1978~2000) |
1.3 攻坚与实质阶段(2001~) |
2 现代农业的内涵 |
3 现代农业的特征 |
4 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 |
5 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性和意义 |
6 发展现代农业的可能性和基础 |
7 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 |
8 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 |
8.1 发展战略方面 |
8.2 制度环境方面 |
8.3 支撑体系方面 |
8.4 生产经营方面 |
8.4.1 开发和拓展农业功能 |
8.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8.4.3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 |
8.4.4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8.4.5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
8.4.6 培育新型农民 |
9 文献总结与评述 |
第三节 现代农业定量研究综述 |
1 基本文献回顾 |
2 现代农业评价方法综述 |
3 现代农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现代农业指标体系设置意义和基本原则 |
3.2 现代农业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
4 文献评叙 |
4.1 评价指标的设计与测评的问题 |
4.2 忽视了区域研究 |
4.3 没有体现出经济结构因素和从经济增长高度认识现代农业建设的意义 |
第三章 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基于经济增长视角的分析 |
第一节 模型指标的选取与说明 |
1 指标的选取 |
2 指标的说明 |
第二节 现代农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1 农业投入水平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
1.1 农业增加值对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回归 |
1.2 农业增加值对有效灌溉面积的回归 |
1.3 农业增加值对化肥施用量的回归 |
1.4 农业增加值对农村用电量的回归 |
2 农业科技水平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
2.1 数据的选取及处理 |
2.2 回归方程 |
3 农业经济结构转换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 |
3.1 数据选取与处理 |
3.2 协整分析过程与结果 |
3.2.1 时间序列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 |
3.2.2 协整关系检验 |
3.3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4 农村经济水平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省际比较研究 |
4.1 指标、数据及模型的选择 |
4.1.1 指标的选择 |
4.1.2 数据来源 |
4.1.3 实证模型的选择 |
4.2 实证结果分析 |
4.2.1 各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和GDP数据 |
4.2.2 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章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一节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和原则 |
1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选 |
1.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1.3 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
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3 设计的出发点 |
第二节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1 湖南现代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2 各级评价指标的具体含义 |
2.1 一级指标的含义 |
2.2 二级指标的含义 |
2.2.1 单位耕地面积农机总动力 |
2.2.2 劳均用电量 |
2.2.3 单位耕地面积施肥量 |
2.2.4 有效灌溉率 |
2.2.5 直接融资比例 |
2.2.6 农产品综合商品率 |
2.2.7 农副产品加工率 |
2.2.8 农副产品创汇能力 |
2.2.9 农业科技贡献率 |
2.2.10 科研人员相对数 |
2.2.11 农业劳动力素质 |
2.2.12 农业保险深度 |
2.2.13 农民组织化程度 |
2.2.14 财政支农力度 |
2.2.15 农业总产值占GDP比重 |
2.2.16 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 |
2.2.17 农业从业人员比重 |
2.2.18 农民人均收入 |
2.2.19 农民人均消费 |
2.2.20 户均拥有固定资产 |
2.2.21 恩格尔系数 |
2.2.22 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 |
2.2.23 劳均产肉量 |
2.2.24 劳均农业增加值 |
2.2.25 劳均耕地面积 |
2.2.26 适合规模经营土地比例 |
2.2.27 旱涝保收率 |
2.2.28 森林覆盖率 |
第五章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的定量分析 |
第一节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1 AHP法的基本原理 |
1.1 构造递推层次结构模型 |
1.2 构造判断矩阵,对指标间两两重要性进行比较和分析判断 |
1.3 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的步骤 |
2 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二节 湖南现代农业的测评 |
1 湖南现代农业的测评模型 |
2 数据的标准化 |
2.1 标准值法(SODS) |
2.2 六级分段赋值的标准化处理方法(SODSF) |
2.2.1 准备阶段 |
2.2.2 起点阶段 |
2.2.3 初步发展阶段 |
2.2.4 基本实现阶段 |
2.2.5 发达阶段 |
3 湖南现代农业的评价指数测算 |
第三节 湖南现代农业的测评结果分析 |
1 各项指标测评分析 |
1.1 湖南农业投入水平指标 |
1.2 湖南农业产业化水平 |
1.3 湖南农业科技水平 |
1.4 农业支持保障水平指标 |
1.5 农业经济结构指标总体评价 |
1.6 农民生活水平指标 |
1.7 湖南农业产出水平 |
1.8 湖南农业资源水平指标 |
2 总结与分析 |
第六章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
第一节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
1 基本省情 |
2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
2.1 湖南农业保持较高的的物质投入水平与产出水平 |
2.2 我国发展阶段的转变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
2.3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
2.4 湖南经济快速发展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
2.5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
2.6 对外开放逐步扩大,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
2.7 主导产业的初步形成为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着力点 |
2.8 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装备了强大的"引擎" |
2.9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优势明显 |
第二节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1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对称是湖南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大制约因素 |
2 耕地资源稀缺、人地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湖南农业现代化进程 |
3 农业直接融资比例低制约着湖南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
4 农业的外向程度不高制约着湖南农业的市场空间 |
5 农业保险严重不足制约着湖南现代农业的稳定发展 |
6 农业科技人员不足制约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软实力 |
7 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制约着现代农业建设的要素投入 |
8 农业经营退出壁垒过高制约着现代农业建设的要素流动 |
9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本质量 |
第七章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比较 |
1 美国模式 |
1.1 美国的地多人少使其选择了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 |
1.2 由家庭控制的美国农业,便于采用先进的机械技术 |
1.3 土地租佃制的推行和土地制度的变迁是美国由传统农业较快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内因 |
1.4 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和干预是美国较快实现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因素 |
2 日本模式 |
2.1 日本是个岛国,自然资源比较贫乏 |
2.2 反封建的农地改革为农业现代化铺平了道路 |
2.3 日本政府的宏观调控及对农业积极扶持的政策 |
2.4 日本农协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巨大作用 |
2.5 日本农业的发展是在农户迅猛的兼业化过程中进行的 |
3 西欧模式 |
3.1 法国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
3.2 土地占有私有化与农业社会化的结合 |
3.3 提高土地生产率与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进 |
3.4 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共同推动农业发展 |
3.5 健全的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体系 |
4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比较 |
4.1 主要模式的特征差异 |
4.2 主要模式的共同点 |
第二节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对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
1 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 |
2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组织现代化 |
2.1 鼓励农民增加专用性资产投资,保证农业产业组织的稳定 |
2.2 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进行后向一体化 |
3 建立全方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4 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
第三节 我国现代农业的建设经验以及湖南的典型模式总结 |
1 我国现代农业的基本运行模式 |
1.1 外向型创汇农业模式 |
1.2 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现代农业开发模式 |
1.3 农业科技园的运行模式 |
1.4 山地园艺型农业模式 |
2 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经验总结 |
2.1 生态农业模式 |
2.2 精准农业模式 |
2.3 全面产业化经营模式 |
3 湖南现代农业建设典型模式总结 |
3.1 中方的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3.1.1 发展现代农业的环境条件 |
3.1.2 发展现代农业的措施 |
3.2 湘阴的平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3.2.1 湘阴县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措施 |
3.2.2 湘阴县发展现代农业的特点 |
3.3 长沙县近郊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3.3.1 打造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体系 |
3.3.2 建立健全了现代农业的流通网络 |
3.3.3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发展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 |
3.3.4 以科技进步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
3.3.5 以制度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 |
第八章 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湖南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 |
1 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湖南现代农业发展 |
2 开发农业的多功能 |
3 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 |
4 选准突破口,实行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发展 |
4.1 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尤其是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 |
4.2 延长农业产业链,完善经营方式和经营制度 |
4.3 提升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科技水平 |
第二节 湖南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
1 加大各级财政投入,构建现代农业保障体系,发挥政府"主导效应" |
2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发挥"就业结构效应" |
2.1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
2.2 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 |
3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
3.1 稳定家庭基本经营制度 |
3.2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 |
4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业的退出壁垒,发挥土地的"经济功能效应" |
5 抓好重点园区建设,发挥"示范效应" |
6 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推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发挥"政策效应" |
7 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发挥"资源洼地效应" |
8 优化结构,构筑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体系,发挥"集群效应" |
9 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发挥第三产业的"引领效应" |
10 加大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构建符合我省省情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发挥农业保险的"稳定器效应" |
10.1 积极扶持、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 |
10.2 在地方财政允许的情况下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 |
10.3 向外资开放农业保险市场,引入外资农业保险公司作为补充 |
10.4 成立专业政策性农业保险再保险公司 |
10.5 以财政扶持为核心,促进农业保险的大力发展 |
10.6 建立健全我国农业保险相关法规,把农业保险纳入法制化轨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背农投资”问题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目前的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动态分析 |
1.3 研究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本文的研究结构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3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
本章参考文献 |
2 农业上市公司现状和基本特点 |
2.1 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 |
2.1.1 起步阶段(1993年-1995年) |
2.1.2 发展阶段(1996年-2000年) |
2.1.3 低潮阶段(2001年至2004年) |
2.2 农业上市公司的现状及特点 |
2.2.1 农业上市公司现状 |
2.2.2 农业上市公司特点 |
本章参考文献 |
3 农业上市公司资金投向分析 |
3.1 农业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投向及其分析 |
3.1.1 农业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 |
3.1.2 农业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的特点 |
3.2 农业上市公司非募集资金的投向及其分析 |
3.2.1 农业上市公司非募集资金投向 |
3.2.2 农业上市公司非募集资金投向的特点 |
3.3 农业上市公司“背农投资”现象普遍存在 |
3.4 农业上市公司“背农投资”的个案分析 |
3.4.1 “武昌鱼”(600275)的基本情况 |
3.4.2 武昌鱼股权结构变更路线 |
3.4.3 武昌鱼“背农投资” |
3.4.4 武昌鱼“背农投资”后的财务状况 |
本章参考文献 |
4 农业上市公司“背农投资”的影响 |
4.1 “背农投资”对农业上市公司的影响 |
4.1.1 “背农投资”与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统计分析 |
4.1.2 “背农投资”影响农业上市公司发展能力 |
4.2 “背农投资”对资本市场秩序的影响 |
4.3 “背农投资”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
本章参考文献 |
5 农业上市公司“背农投资”的动因分析 |
5.1 “背农投资”的主观动因:多元化经营 |
5.1.1 多元化经营战略理论溯源 |
5.1.2 多元化经营的作用 |
5.1.3 多元化经营的分类 |
5.1.4 “背农投资”是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必然选择 |
5.1.5 “背农投资”是失当的多元化战略 |
5.2 “背农投资”的客观动因 |
本章参考文献 |
6 农业上市公司“背农投资”的治理 |
6.1 调整农业上市公司优惠政策 |
6.1.1 农业上市公司享受的优惠政策 |
6.1.2 补贴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经营弊大于利 |
6.2 完善农业上市公司现代企业制度 |
6.3 建立健全农业上市公司的监管体系 |
6.4 发展农业上市公司主业 |
本章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10)中国都市农业创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1 都市农业概述 |
1.1 都市农业概念的提出 |
1.1.1 都市农业概念的提出及演化 |
1.1.2 都市农业的基本内涵 |
1.1.3 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 |
1.1.4 都市农业概念辨析 |
1.2 都市农业功能 |
1.2.1 都市农业的基本功能 |
1.2.2 都市农业对传统农业功能的扬弃 |
2 都市农业的理论溯源 |
2.1 马克思主义的农业理论 |
2.1.1 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
2.1.2 马克思农业理论的新发展 |
2.1.3 马克思的合作制理论 |
2.2 西方经济学的农业理论 |
2.2.1 都市农业理论的发端 |
2.2.2 西方经济学都市农业理论的发展 |
3 都市农业的产生、发展和主要模式 |
3.1 都市农业的产生与发展 |
3.1.1 都市农业的产生 |
3.1.2 都市农业的发展概况 |
3.2 都市型农业的发展模式 |
3.2.1 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市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
3.2.2 国内都市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
4 都市农业发展与产业化经营创新 |
4.1 都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内涵和理论基础 |
4.1.1 都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 |
4.1.2 都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基础 |
4.2 都市农业产业化创新路径 |
4.2.1 都市农业产业化的瓶颈解析 |
4.2.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济功能 |
4.2.3 构建都市农业的全程产业化机制 |
5 都市农业发展与组织形式创新 |
5.1 都市农业的组织形式 |
5.1.1 组织形式种类的基本划分 |
5.1.2 都市农业的主要组织形式 |
5.1.3 都市农业组织形式的问题分析 |
5.2 都市农业组织形式创新路径 |
5.2.1 都市农业组织形式创新的重要意义 |
5.2.2 都市农业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创新的原则 |
5.2.3 都市农业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路径 |
6 都市农业发展与投融资体制创新 |
6.1 都市农业的投资体制创新 |
6.1.1 现行投资体制对都市农业的制约 |
6.1.2 创新都市农业投资体制的理论分析 |
6.1.3 都市农业投资体制创新路径抉择 |
6.2 都市农业融资体制创新 |
6.2.1 现行融资体制对都市农业的制约 |
6.2.2 金融体制障碍的原因分析 |
6.2.3 都市农业融资体制创新路径抉择 |
7 都市农业发展与人力资本创新 |
7.1 都市农业人力资本的理论基础 |
7.1.1 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
7.2 都市农业人力资本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
7.2.1 都市农业人力资本现状和问题 |
7.2.2 都市农业人力资本的问题分析 |
7.3 都市农业人力资本创新路径 |
7.3.1 加大对都市农业各类教育的投入 |
7.3.2 加大个人和企业对人力资本投入 |
7.3.3 建立和健全人力资本市场 |
7.3.4 改革和创新教育培训机制 |
8 都市农业发展与土地利用制度创新 |
8.1 都市农业土地利用制度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
8.1.1 土地利用的现状和问题 |
8.1.2 现行土地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
8.1.3 都市农业土地利用的问题分析 |
8.2 农村集体土地的不可转让性问题分析 |
8.2.1 不可转让性问题的提出 |
8.2.2 土地非转让性下实现土地资源有效配置 |
8.3 都市农业土地利用制度创新 |
8.3.1 都市农业土地利用制度创新的原则 |
8.3.2 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主体 |
8.3.3 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创新 |
9 都市农业发展与科技体制创新 |
9.1 都市农业科技体制创新 |
9.1.1 都市农业科技体制现状与问题成因 |
9.1.2 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原则 |
9.1.3 科技体制创新的内在机理及创新路径 |
9.2 都市农业科技体制创新路径 |
9.2.1 创新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
9.2.2 都市农业科技创新的路径 |
9.3 都市农业服务体制创新 |
9.3.1 都市农业服务体制现状与问题成因 |
9.3.2 都市农业服务体制创新路径 |
10 都市农业提速升级与创新的探索: 以郫县为例 |
10.1 郫县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 |
10.1.1 郫县都市农业的产生 |
10.1.2 郫县都市农业的发展 |
10.2 郫县都市农业中的问题及其成因 |
10.2.1 郫县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0.2.2 郫县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问题探析 |
10.3 郫县都市农业提速升级与创新对策 |
10.3.1 科学发展观导向都市农业的新境界 |
10.3.2 城乡统筹催化都市农业的结构创新 |
10.3.3 新型组织模式促进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声明 |
后记 |
四、从上市公司投资教育产业谈我国教育产业化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广电产业发展研究[D]. 朱可鑫.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因子分析教育类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研究[D]. 李璐.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 李勇.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研究[D]. 谢世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5]资本市场与中国教育产业发展关系研究[D]. 李俊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5)
- [6]农业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D]. 侯新. 沈阳农业大学, 2014(08)
- [7]私募股权融资税法规制研究[D]. 席晓娟.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8)
- [8]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 徐贻军. 湖南农业大学, 2009(10)
- [9]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背农投资”问题及治理研究[D]. 董菊红.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2)
- [10]中国都市农业创新论[D]. 王波. 四川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