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SR dating of late Cenozoic molassic deposits in the Jiuxi Basin(论文文献综述)
李维东[1](2020)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文中提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无论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起着至为关键的战略作用。黄河源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流汇入太平洋,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超大型水系,其形成演化是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关乎人类的缘起、发展和未来,长期备受地质学家重视。本文选取黄河上游作为主要研究区域,综合运用构造地貌学、沉积学及地质年代学等多种学科手段,探讨晚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及黄河发育。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详细追索黄河上游典型河段古河道遗迹(阶地、古砾石层),利用地质年代学手段进行地层定年,建立其时空格架;(2)在关键层位系统采集物源(U-Pb、重矿物)样品,获取物源特征;(3)系统收集前人发表的黄河不同区段、不同时代的沉积物物源数据,将其与本文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进而探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过程。主要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1)通过U-Pb锆石年龄谱的对比分析,显示河套盆地段黄河T9阶地基座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及龙羊峡段古黄河曲乃亥组砂砾层的年龄谱具有相似的特征,为分析黄河早期演化提供了证据。(2)黄河河套段T9阶地埋藏的古黄河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的重矿物组合主要以角闪石和绿帘石为主,含有数量不等的锆石、磷灰石、金红石、电气石、榍石等,与黄河上游现代沉积物、兰州段典型阶地沉积物和古老砾石层以及银川盆地古老砾石层的重矿物组合具有相似性。(3)综合河流阶地与古黄河沉积物的野外观测、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重矿物组合等资料,认为黄河上游至少在上新世早期已初步形成,其位置和规模接近现代黄河流域。
祝嵩[2](2012)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地貌与地质环境演化》文中研究指明雅鲁藏布江是青藏高原上的一条大河,其河谷地貌和地质环境演化的发育历史对于青藏高原地质研究有比较重要的意义。由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地理环境恶劣,前人对该区河谷地貌和地质环境演化的研究工作做的较少,即使有一些工作,但是也缺乏确切的年代测定,使得人们对于雅鲁藏布江发育历史至今还不足很清楚。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工作,不限于前人研究较多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而且跑遍了整个雅鲁藏布江中游及下游一段,重点解剖了雅鲁藏布江人拐弯、林芝、加查、桑日、杰德秀和人竹卡等剖面,从而对于雅鲁藏布江发育历史比较清楚的了解。讨论了雅鲁藏布江河谷分布江冰川泥石流和风成砂,对于该区地质灾害防治有重要意义。讨论了雅鲁藏布江河谷冰川沉积、冰水沉积和古土壤等地貌,对于研究该区古气候有重要意义。野外调查发现雅鲁藏布江河谷两岸广泛分布河湖相沉积物、冰碛物、古土壤和河流相沉积物等,采集了大量的样品。用ESR(Electron Spin Resonance)、14C、 OSL(Op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ecence)等测年方法分析采集到的样品并确定雅鲁藏布江多个多期古堰塞湖的存在。结合样品的孢粉分析,得到了雅鲁藏布江流域古气候环境演化。在研究区采集多个花岗岩样品,用锆石和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分析和夷平而证据得到古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河谷地貌。测量了雅鲁藏布江河谷两岸阶地,结合样品所测得年代,确定了雅鲁藏布江在第四纪期间的发育历史。对雅鲁藏布江流域拉孜县、仁布县、曲水县、桑口县和林芝县等不同地点采集22个花岗岩样品进行了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为分析该流域新近纪隆升剥蚀过程和构造地貌演化提供了热年代学资料约束。所获得的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1.6+0.2)~(21.8+1.2)MaBP,径迹长度为(12.1+2.6)~(14.2+1.4)μm,单颗粒年龄和径迹长度均呈单峰分布。锆石裂变径迹年龄集中在33-23MaBP,22-9MaBP。1.6-21.8MaBP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与9-5MaBP的碰撞后事件相符,代表主要的隆升剥露期,是区内发生高速率沉积事件的记录。并且结合了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夷平面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以及形成时代探讨了雅鲁藏布江早期发育过程。通过对雅鲁藏布江加查段河流地貌和构造调查发现,该区具有平行状水系格局,河谷地貌以峡谷和宽谷相间为主要特征,经历了碰撞、挤压和伸展构造演化过程,产生了褶皱-逆冲、走滑剪切、韧性剪切、正断层等构造变形样式。该段河谷地貌的形成演化受构造运动和气候等影响。雅鲁藏布江加查段河流至少从上新世以来沿构造运动产生的不同性质断裂构造溯源侵蚀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发育而成。野外考察发现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发育了11级以上河流阶地,应用ESR、OSL、14C、风成砂和红土-古土壤序列等定年方法,初步确定了阶地的形成时代分别为T11>2000kaBP、T10-1783kaBP、T9-1238kaBP、 T8-684kaBP、T7-382kaBP、T6-150kaBP、T5-82kaBP、T4-67kaBP、T3-43kaBP、T2-28kaBP、Tr-10kaBP,从而对雅鲁藏布江发育历史有了明确认识。根据阶地的沉积特征和年代数据的分析,发现基准面变化、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和河曲移动共同控制着雅鲁藏布江中游阶地的形成。最高级河流阶地是河流开始出现的重要标准。在加查县虾日拔河高度560m和朗县北格拔河高度630m雅鲁藏布江的最高级阶地发现渐新世-早中新世大竹卡组砾石,说明雅鲁藏布江最高级阶地在渐新世-早中新世之后形成,由于最高级阶地接近青藏高原主夷平面海拔高度,因此至少7MaBP(中新世晚期)雅鲁藏布江已经存在,这套古老巨厚的河流相砾石层在接近雅鲁藏布江谷底位置的发现,表明雅鲁藏布江很早就已经从青藏高原山顶面下切了2000m以上,已在接近其现今谷底的位置上存在,把青藏高原隆升时代争论推向第四纪之前。这对于研究古雅鲁藏布江的河谷发育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雅鲁藏布江历史上多次被阻塞形成众多的堰塞湖,已报道过有萨嘎、汀当、大竹卡、仁布、杰德秀、格嘎等古堰塞湖,但都缺乏全而认识雅鲁藏布汀古堰塞湖。本文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第四纪堰塞湖沉积典型剖面观测的基础上,提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第四纪发育4期堰塞湖,测定了堰塞湖沉积时代,探讨了堰塞湖与冰川发育之间的关系。确定该湖泊4次存在时问是691~505kaBP中更新世冰期、75-40kaBP末次冰期早冰阶、27-8kaBP末次盛冰期和1.8~1.2kaBP新冰期,湖泊存在时间逐渐缩短反l映冰川规模和堰塞坝冰碛物补充能力逐渐减小,堰塞湖和堰塞坝规模也逐渐减小。格嘎至赤白12km雅鲁藏布江河谷为堵江地点。从构造和气候等因素分析了南迦巴瓦峰西坡则隆弄冰川仲入雅鲁藏布江河谷堵江成湖及堰塞湖消亡原因。雅鲁藏布江河谷植被与地质地貌有密切关系,尤其是植被分布与雅鲁藏布江河谷独特的地貌-垂直自然带较大差异分布有紧密关系。雅鲁藏布江河谷的第四纪孢粉组合有的以木本植物花粉为主,有的以草本植物花粉为主,有的以蕨类植物化粉为主,其含量随地而异。古植被景观主要处于高山灌丛草甸、草原与草甸、草原和森林的交替变化之中。分析了雅鲁藏布江河谷典型沉积剖面的孢粉组合,揭示了青藏高原南部第四纪晚期的古植被演化历史和古气候环境变迁过程。
宋春彦[3](2012)在《羌塘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及油气地质意义》文中认为羌塘盆地位于特提斯构造域东段,青藏高原中北部;其北侧边界为金沙江缝合带,南侧边界为班公-怒江缝合带。羌塘盆地是在特提斯地质背景下经历了晚古生代至新生代多期旋回演化历史的复合沉积盆地。羌塘中生代盆地发育于古特提斯洋关闭的关键时期,并伴随着中特提斯洋的演化而演化。因此,羌塘中生代盆地对于认识古特提斯洋向中特提斯洋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同时,羌塘中生代盆地也是我国最大的海相中生代盆地,其油气资源前景非常巨大,是我国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基于其重要的地质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选择羌塘中生代沉积盆地的演化作为研究对象。以沉积学方法为主,岩石学和同位素科学等多学科方法相结合进行系统研究和综合分析,具体应用沉积体系、沉积相等研究手段对羌塘发育的中生代地层进行系统对比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盆地的沉积充填序列,并恢复中生代八个主要地质时期的岩相古地理面貌,最后在古地磁研究基础上结合前人成果讨论了盆地的演化过程。结果显示,羌塘中生代沉积盆地的演化可划分为两个时间段,羌塘晚三叠世古风化壳作为盆地转换的标志。古风化壳之下藏夏河组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晚三叠世卡尼期,羌塘北部为发育于可可西里碰撞造山带前缘的前陆盆地,同碰撞花岗岩可能为其主要物源。古风化壳之上那底岗日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结果表明,盆地性质已经转为被动大陆边缘裂陷盆地,火山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显示羌塘中北部裂陷活动开始于-220Ma(即诺利晚期),主裂陷期为220-205Ma;南羌塘坳陷的裂陷活动可能开始于诺利早期,结束于早侏罗世。早-中侏罗世期间,羌塘盆地由裂陷盆地逐渐过渡为坳陷盆地。锆石裂变径迹测年结果表明,羌塘中生代盆地萎缩时限为-147-128Ma,盆地的关闭可能发生于86-87Ma。羌塘中生代盆地的演化可归纳为2大的演化个阶段,即早三叠世-晚三叠世卡尼期前陆盆地阶段和晚三叠世诺利期-早白垩世裂陷-坳陷阶段,后者又可细分为羌南裂陷阶段、羌北裂陷阶段、整体坳陷阶段、萎缩与关闭阶段。沉积学研究表明,羌塘中生代盆地主要发育六个沉积充填系列,分别为裂陷前时期为前陆盆地沉积充填;同裂陷期主体表现为冲洪积相沉积充填;坳陷早期以大面积发育滨岸相沉积为特征;主坳陷期盆地经历了两次大规模海侵和一次海退沉积,并分别以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和滨岸-潮坪相沉积为主;盆地萎缩期盆地内主要发育以粗碎屑岩、蒸发岩为主的三角洲相-泻湖相沉积。盆地早期粗碎屑岩为油气提供了很好的储集空间,中期碳酸盐岩、泥岩为良好的烃源岩,晚期膏盐岩、油页岩又是良好的区域盖层,因此,整个羌塘中生代盆地的沉积充填构成了一良好的油气生储盖组合。
姚琪[4](2008)在《杭州湾地区北西向断裂新构造运动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北西向断裂是杭州湾地区最晚形成的断裂,切割了先存的北东、北北东及东西向断裂,其新构造活动特征对区域防震减灾、工程地质环境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孝丰—三门湾断裂和长兴—奉化断裂是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两条北西向断裂。本文通过分析这两条断裂的空间发育特征和断裂活动性,对杭州湾地区的北西向断裂的新构造活动特征进行详细研究。通过断裂遥感解译、野外地质调查、断层泥定年分析(热释光、电子自旋共振)和浅层人工地震勘探研究,认为孝丰—三门湾断裂早期为张性断裂,后期转换为左旋走滑断裂,并兼具压性。该断裂在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中期有强烈的活动,后期活动有所减弱,在晚更新世仍有活动。沿孝丰—三门湾断裂开挖的4个探槽显示,紧邻孝丰—三门湾断裂的北东走向、东西走向的次级断裂在晚更新世晚期仍有活动,可能受到了孝丰—三门湾断裂晚更新世活动的影响。断层断错地层及断层上覆地层的光释光定年研究显示,这些次级断裂活动时间集中在距今1.65~1.97万年,及4.2~5.12万年间,表明孝丰—三门湾断裂在这两个时间段有所活动。在综合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桐乡凹陷和长河凹陷的人工地震勘探资料的基础上,对长兴—奉化断裂垂向上的构造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自侏罗纪至古近纪,长兴—奉化断裂有强烈的活动,控制了中新生代沉积。杭州湾地区的野外地质勘探及浅层人工地震勘探证实,长兴—奉化断裂在晚更新世可能仍有所活动,但断裂活动有北强南弱的趋势。以孝丰—三门湾断裂和北东走向的萧山—球川断裂为例,研究了北西走向断裂与先存断裂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地形地貌分析、定年分析、地球物理勘探分析,认为北西走向的孝丰—三门湾断裂控制了北东走向的萧山—球川断裂活动性分段。结合中国东部其它地区北西向断裂的新构造活动特征,研究了中国东部地区北西向断裂的几何展布、断裂活动性及其与先存断裂的相互作用,总结了中国东部地区北西向断裂的活动特征,提出中国东部的北西向断裂新构造活动具有新生性和成带性,与北东、北北东向断裂的活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结构面力学性质复杂。
李智武[5](2006)在《中—新生代大巴山前陆盆地—冲断带的形成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毗邻的沉积盆地与造山带是大陆构造的基本单元和形成于统一地球动力学系统中的一对孪生体。对于前陆盆地-造山带系统,二者间的耦合关系是通过其间的冲断带建立起来的。由于其重要的大陆动力学意义并富含油气,20世纪70年代以来前陆盆地和冲断带被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论文选择大巴山前陆盆地及毗邻的冲断带作为研究对象,以盆-山耦合研究思想为指导,通过地表地质的详细调查并结合钻井和地震资料,对其构造特征、沉积充填特征、沉降和隆升历史进行了详细解剖。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中新生代大巴山前陆盆地和冲断带的形成和演化历史,并对其形成和演化机制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大巴山前陆盆地的含油气条件和有利勘探区域进行了初步分析。 大巴山冲断带位于四川盆地和秦岭造山带的过渡部位,向西与汉南-米仓山隆起、龙门山冲断带和松潘-甘孜褶皱带相连,东端止于黄陵隆起,总体上为一向南西凸出的弧形构造带。习惯上,以城口断裂为界,将大巴山冲断带分为北大巴山和南大巴山两个构造-地层单元。现已变形的南大巴山(包括米仓山)和四川盆地北部共同组成了本文讨论的中生代大巴山前陆盆地(T3—K1)。古生代至中三叠世晚期,南大巴山和四川盆地北部一直是特提斯秦岭洋南侧的被动大陆边缘。中三叠世末以来,伴随华南地块与华北地块间的碰撞拼合以及此后燕山期秦岭大型陆内俯冲,四川盆地北部和南大巴山响应于南秦岭造山带上地壳载荷发生挠曲沉降而演化成为陆内前陆盆地。早白垩世中晚期以来,随着南秦岭逆冲推覆构造的逐渐向南扩展,大巴山前陆盆地也逐渐卷入变形并随之抬升遭受剥蚀。晚三叠世至白垩纪期间的前陆盆地沉降和北东-南西向挤压变形发生于华南与华北地块碰撞拼接之后,表明成盆和造山事件具有陆内性质。 北大巴山以脆-韧性变形和发育厚皮构造为主要特征,由一系列北倾南倒的冲断层和不对称褶皱组成。南大巴山为一薄皮冲断楔,以脆性变形和类侏罗山式褶皱为主要特征,褶皱形态主要包括箱状褶皱、紧闭倒转-同斜褶皱和复杂闭合褶皱。按照断层和褶皱的组合特征,南大巴山可进一步分为叠瓦断裂带、断层-褶皱带和滑脱褶皱带三个次级构造带。叠瓦断层系、断层相关褶皱、反冲断层和冲起构造、(被动顶板)双重构造(或Ⅱ型三角带)等是南大巴山以及四川盆地东北部的主要变形样式。北东-南西向挤压和滑脱层是大巴山冲断带构造变形的主要控制因素。大巴山冲断带共发育四套主要的滑脱层:中下三叠统、志留系、中下寒武统和元古界顶部。大巴山冲断带正是南秦岭大型滑脱推覆构造向南扩展的过程中借助上述滑脱层由深到浅地顺层滑脱或向上切层逆冲形成的。 将详细的节理构造研究纳入区域构造演化的框架中,结合石英ESR测年、岩石声发射Kaiser效应等的研究表明,中新生代南大巴山主要经历了七期构造活动。按照节理的形成依次为:①早期平面X型节理(T3-K1早期);②“断坪-断坡”型节理和早期剖面X节理(K1早期);③具逆冲趋势的纵节理(~132Ma);④具走滑趋势的斜节理及横节理(~100Ma);⑤右旋走滑趋势的纵节理(K2-E);⑥逆冲趋势的斜节理(~28Ma);⑦左旋趋势的纵节理和正断趋势的纵节理(N-Q)。其中最为重要的是①、③和④期,代表了南大巴山褶皱形成的主要时期,最大构造应力(NE向)平均值为26.9MPa,最小构造应力(NW方向)平均值为6.6MPa。从印支晚期到燕山早期,南大巴山构造应力场发生了顺时针旋转。 大巴山前陆盆地由下向上依次充填了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中侏罗统凉高山组和沙溪庙组、上侏罗统遂宁组和蓬莱镇组和下白垩统,残余厚度逾7000m。主要发
黎兵[6](2005)在《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隆升的沉积记录与地貌响应》文中认为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的强烈隆升在沉积物和地貌上都留下了重要的证据,本论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其在成都盆地留下的沉积物记录和青藏高原东缘的现代地貌特征来反演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隆升的性质和特征。成都盆地的晚新生代沉积物以大邑砾岩为主,主要出露于成都盆地西侧的龙门山山前带,由西到东逐渐变薄,呈楔状特征,是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强烈隆升的产物,忠实地记录了高原的隆升过程。青藏高原东缘的剥蚀速率与地表隆升速率呈线性关系,河流下蚀速率约为山脉地表隆升速率的5倍(李勇等,2005),因此,研究该区域的地表特征(主要为地形切割程度)可以反映河流剥蚀的程度,进而反映晚新生代青藏高原东缘不同地段的隆升程度。 在沉积记录的研究上,我们以大邑砾岩为重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①砾石成分统计和对比、砂岩薄片鉴定对比、粒度分析对比、重矿物分析、粘士矿物X衍射分析和孢粉分析等沉积学方法;②地球化学分析方法;③多元统计分析以及沉积通量计算等数学方法;④年代学方法。通过应用以上研究方法并相互印证,得到以下主要认识:(1)岷江在大邑砾岩沉积初期之后才发生改道注入成都盆地;(2)成都盆地南部的庙坡剖面和熊坡东剖面均受古青衣江的控制,且古青衣江流域稳定;(3)大邑砾岩沉积期间龙门山南部的剥蚀速率大于其北部,青藏高原东缘的现代隆升速率更大;(4)大邑砾岩沉积初期至其沉积末期,青藏高原东缘的总体气候变化特征是由干旱寒冷变为温暖潮湿的;(5)从青藏高原东缘剥蚀下来的物质绝大部分(>90%)都不在成都盆地沉积,表明成都盆地晚新生代的构造活动以抬升为主,没有为碎屑物质的堆积提供足够的可容性空间。 通过截取青藏高原东缘的数条带状剖面并加以分析,我们得到了青藏高原东缘的隆升速率以龙门山地区最大,川西高原次之,成都盆地最小,并根据青藏高原东缘隆升速率的差异将之分为7个区块。都江堰以北区块的隆升速率最大,为岷江在晚新生代期间的溯源侵蚀提供了证据,龙门山南部的青衣江流域的隆升速率也很大,其最大的特点是剥
二、ESR dating of late Cenozoic molassic deposits in the Jiuxi Basi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SR dating of late Cenozoic molassic deposits in the Jiuxi Basin(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黄河形成发育的研究历史 |
1.2.2 黄河不同河段主要研究概况 |
1.2.3 黄河形成的几种观点及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步骤 |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及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自然地理与区域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势 |
2.1.2 气候 |
2.1.3 水文 |
2.1.4 植被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样品 |
3.1 研究理论 |
3.1.1 物源分析 |
3.1.2 电子自选共振(ESR)定年 |
3.2 测试方法 |
3.2.1 碎屑锆石U-Pb年龄 |
3.2.2 重矿物分析 |
3.2.3 电子自旋共振(ESR) |
3.3 实验样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河上游晚新生代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1 青海龙羊峡段古黄河河道的发现及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1.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
4.1.2 古黄河河道的发现 |
4.2 宁夏中宁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2.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
4.2.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3.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
4.3.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5.1 青海龙羊峡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
5.1.1 古黄河砾石层及相关地层的形成时代 |
5.1.2 古黄河砾石层有关物源的讨论 |
5.2 宁夏中宁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
5.2.1 干河沟组的形成时代 |
5.2.2 宁夏中宁段干河沟组的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
5.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
5.3.1 采样阶地的形成时代 |
5.3.2 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的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黄河及其他主要水系形成演化的启示 |
6.1 对黄河形成演化的启示 |
6.2 与长江形成发育有关研究的相互启发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本文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 |
附表2 河套盆地段黄河T3阶地和T9阶地砾石层古流向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2)雅鲁藏布江河谷地貌与地质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和科学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工作量和研究成果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区及邻区区域地质构造及相关特征 |
第一节 区域地层 |
第二节 区域构造 |
第三节 现代气候特征 |
第四节 泥石流和滑坡 |
第五节 风成沙和古土壤 |
第六节 冰川地貌 |
第七节 冲积、洪积地貌 |
第八节 泉华堆积 |
第九节 湖积 |
第十节 雅鲁藏布江支流河谷地貌 |
第十一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雅鲁藏布江早期河谷地貌发育的裂变径迹和夷平面证据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样品与分析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四节 夷平面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雅鲁藏布江加查地区河谷地貌对气候与构造的响应 |
第一节 基本概况 |
第二节 雅鲁藏布江加查段水系对构造运动和气候的响应 |
第三节 雅鲁藏布江加查段河谷形态对构造运动的响应 |
第四节 干流河床纵剖面对构造运动的响应 |
第五节 支流河床纵剖面对构造运动和气候的响应 |
第六节 阶地对构造运动和气候的响应 |
第七节 结论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雅鲁藏布江中游阶地形成时代和成因 |
第一节 基本概况 |
第二节 阶地特征 |
第三节 阶地时代 |
第四节 阶地成因 |
第五节 讨论 |
第六节 结论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雅鲁藏布江古堰塞湖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古堰塞湖分布区地质环境特征 |
第三节 古堰塞湖沉积物剖面特征 |
第四节 古堰塞湖空间分布特征 |
第五节 古堰塞湖时间分布特征 |
第六节 古堰塞湖形成和消亡原因 |
第七节 讨论与结论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雅鲁藏布江河谷地质环境 |
第一节 基本概况 |
第二节 孢粉组合 |
第三节 古植被与古气候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3)羌塘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及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技术路线 |
第四节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性认识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第一节 大地构造位置与构造单元划分 |
第二节 羌塘盆地的地层划分及基本特征 |
第三章 盆地开启及其性质 |
第一节 盆地开启前的地质特征 |
第二节 古风化壳与盆地性质转换 |
第三节 盆地开启及其年代 |
第四节 盆地开启时间的年代学约束 |
第五节 早期盆地性质的岩石学证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盆地的沉积充填序列 |
第一节 裂陷前沉积充填序列 |
第二节 同裂陷期冲洪积相序列 |
第三节 坳陷早期移地滨岸相沉积充填序列 |
第四节 主坳陷期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充填序列 |
第五节 坳陷中期滨岸-潮坪相沉积充填序列 |
第六节 萎缩期海湾-三角洲相沉积充填序列 |
第七节 盆地岩相古地理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盆地关闭及盆地演化模式 |
第一节 盆地萎缩时期的地层 |
第二节 盆地萎缩期RE-OS同位素年龄制约 |
第三节 盆地关闭时限及过程的热年代学约束 |
第四节 盆地的演化过程与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油气地质意义 |
第一节 沉积相与生储盖油气地质条件 |
第二节 油气保存条件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论文 |
(4)杭州湾地区北西向断裂新构造运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区域地质概况 |
1.2.1 研究区位置 |
1.2.2 地层发育特征 |
1.2.3 区域新构造运动特征 |
1.2.4 地壳垂直形变 |
1.2.5 现今构造应力场 |
1.3 杭州湾地区及其邻区断裂的分布概况 |
1.4 研究现状 |
1.4.1 新构造运动起始时间 |
1.4.2 活断层研究现状 |
1.4.3 中国东部地区北西向断裂研究现状 |
1.4.4 杭州湾地区北西向断裂研究现状 |
1.5 杭州湾地区北西向断裂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7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北西向断裂的深部构造特征 |
2.1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
2.2 北西向断裂地球物理场特征 |
2.3 人工地震勘探显示 |
第三章 孝丰—三门湾断裂新构造期活动特征 |
3.1 断裂概况 |
3.2 断裂空间发育特征 |
3.2.1 断裂地形地貌特征 |
3.2.2 断裂野外表现 |
3.3 断裂活动性分析 |
3.3.1 槽探 |
1) 龙坞镇青山采石场探槽 |
2) 龙坞镇茶园探槽 |
3) 荆山岭采石场探槽 |
4) 临浦黄洞岭探槽 |
5) 断层活动机制及活动年代讨论 |
3.3.2 地球物理勘探研究 |
3.3.3 断层泥定年研究 |
3.3.4 相关震例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长兴—奉化断裂新构造期活动特征 |
4.1 断裂概况 |
4.2 断裂空间发育特征 |
4.3 断裂活动性分析 |
4.3.1 断裂野外表现 |
4.3.2 浅层人工地震勘探 |
4.4 小结 |
第五章 杭州湾地区北西向断裂与北东向断裂的相互作用 |
5.1 萧山—球川断裂概况 |
5.2 萧山—球川断裂活动性研究的年代学分析 |
5.3 萧山—球川断裂分段的野外验证 |
5.3.1 地形地貌证据 |
5.3.2 浅层人工地震勘探证据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东部地区北西向断裂的新构造运动特征 |
6.1 北西向断裂的发育概况 |
6.2 北西向断裂的特征 |
6.3 北西向断裂的成因 |
主要成果和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中—新生代大巴山前陆盆地—冲断带的形成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大陆动力学和“盆山耦合”的提出 |
1.2 前陆盆地的概念和研究进展 |
1.3 冲断带的概念和研究进展 |
1.4 前陆盆地和冲断带的油气勘探 |
1.5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6 秦-川地区的地质研究简史和油气勘探概况 |
1.7 研究内容、思路及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大巴山区基本地质组成 |
2.1.2 秦岭造山带 |
2.1.3 上扬子地台西缘和龙门山冲断带 |
2.1.4 松潘-甘孜褶皱带 |
2.1.5 川东高陡构造带和上扬子地台东南缘 |
2.2 区域重磁场特征 |
2.2.1 重力场特征 |
2.2.2 磁场特征 |
2.3 区域地层和沉积相概述 |
2.3.1 前震旦纪基底 |
2.3.2 震旦纪-白垩纪沉积盖层 |
2.3.3 区域岩相古地理概述 |
第3章 大巴山冲断带的构造特征和变形机制 |
2.1 构造变形分区及特征 |
3.1.1 南大巴山主要断裂特征 |
3.1.2 大巴山区构造变形分区 |
3.1.3 北大巴山(南秦岭)逆冲推覆构造带变形特征 |
3.1.4 南大巴山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变形特征和分带 |
3.1.5 川东北低缓褶皱区的构造特征 |
3.1.6 南大巴山-米仓山结合带构造特征及构造联合复合关系 |
3.2 基本变形样式 |
3.2.1 褶皱的几何形态 |
3.2.2 断层相关褶皱 |
3.2.3 逆(冲)断层系统 |
3.3 构造期次及构造应力场 |
3.3.1 利用节理构造和ESR测年技术反演构造期次及构造应力场 |
3.3.2 岩石声发射Kaiser效应和历史构造应力研究 |
3.3.3 关于构造应力场方向的变化 |
3.4 平衡地质剖面及缩短量 |
3.4.1 平衡剖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3.4.2 南大巴山前缘平衡地质剖面 |
3.4.3 南大巴山地壳缩短量和北大巴山推覆移距 |
3.5 变形机制和构造模式探讨 |
3.5.1 构造变形的物质基础—岩石力学性质 |
3.5.2 滑脱层 |
3.5.3 大巴山多层次滑脱构造 |
3.5.3 变形机制和构造模式探讨 |
第4章 大巴山前陆盆地的充填特征 |
4.1 沉积体系 |
4.1.1 沉积环境和相标志 |
4.1.2 主要沉积体系 |
4.2 充填序列 |
4.2.1 亚构造层序SBTS1 |
4.2.2 亚构造层序SBTS2 |
4.2.3 亚构造层序SBTS3 |
4.2.4 亚构造层序SBTS4 |
4.2.5 亚构造层序SBTS5 |
4.3 沉积补偿状态及物源补给方式的探讨 |
第5章 大巴山前陆盆地的沉降-隆升史 |
5.1 磷灰石裂变径迹反演热史和沉降-隆升史 |
5.1.1 磷灰石裂变径迹反演热史方法介绍 |
5.1.2 界牌1井热史反演 |
5.1.3 帽儿1井和南大巴山地表样品的热史反演 |
5.2 地层回剥法反演沉降-隆升史 |
5.2.1 回剥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
5.2.2 适用性论证 |
5.2.3 单井沉降与隆升史 |
5.2.4 大巴山前陆盆地的沉降-隆升史 |
第6章 大巴山前陆盆地-冲断带的形成演化 |
6.1 成盆前的沉积-构造背景和构造反转 |
6.2 盆地演化 |
6.2.1 初始沉降期(T_3) |
6.2.2 过渡沉降期(J_1-J_2早期) |
6.2.3 强烈沉降期(J_2中晚期) |
6.2.4 稳定沉降期(J_3) |
6.2.5 盆地萎缩期(K_1) |
6.2.6 递进挤压变形和隆升期(K_2-Q) |
6.2.7 小结—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 |
6.3 形成演化机制探讨 |
6.3.1 大巴山前陆盆地的界定 |
6.3.2 秦岭和金沙江带对扬子西北缘前陆盆地形成演化的相对重要性 |
6.3.3 大巴山前陆盆地-冲断带形成演化与秦岭陆内俯冲 |
6.3.4 大巴山前陆盆地演化与华北-华南地块间的相对持续旋转 |
第7章 大巴山前陆盆地油气地质条件 |
7.1 烃源条件分析 |
7.2 储集条件分析 |
7.2.1 储层砂岩的孔隙构成和物性特征 |
7.2.2 储层质量控制因素浅析 |
7.2.3 小结 |
7.3 封盖与保存条件分析 |
7.4 构造圈闭条件分析与评价 |
7.4.1 总体构造特征分析 |
7.4.2 局部构造精细解释及圈闭分析 |
7.4.3 圈闭分析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及图版 |
图版 |
(6)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隆升的沉积记录与地貌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1 选题依据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完成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1.6 支撑项目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质研究程度 |
2.2.1 国内研究程度 |
2.2.2 国外研究程度 |
第3章 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地层研究 |
3.1 大邑砾岩剖面描述 |
3.1.1 街子场剖面 |
3.1.2 白岩沟剖面 |
3.1.3 大邑剖面 |
3.1.4 白塔山剖面 |
3.1.5 庙坡剖面 |
3.1.6 熊坡背斜东翼剖面 |
3.2 大邑砾岩剖面对比 |
3.2.1 沉积厚度 |
3.2.2 沉积旋回 |
3.2.3 地层产状 |
第4章 大邑砾岩沉积学特征与青藏高原东缘水系演化 |
4.1 大邑砾岩岩石学特征 |
4.1.1 砾石成分 |
4.1.2 砂岩成分 |
4.2 粒度分析及其对青藏高原东缘隆升的约束 |
4.3 重矿物分析 |
4.4 常量元素分析与水系演化 |
4.4.1 常量元素分析 |
4.4.2 数据处理:聚类分析 |
4.4.3 数据解释 |
4.4.4 水系演化 |
4.5 大邑砾岩的沉积环境: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与孢粉分析 |
4.5.1 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 |
4.5.2 孢粉分析 |
4.5.3 小结 |
第5章 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的沉积通量与地貌演化 |
5.1 成都盆地沉积通量初步研究 |
5.1.1 在Sufer软件中圈定成都盆地的范围 |
5.1.2 生成等厚图 |
5.1.3 计算沉积通量 |
5.1.4 根据沉积通量计算盆地内沉积比率 |
5.2 青藏高原东缘数字地貌分析 |
5.2.1 青藏高原东缘的地貌基本特征 |
5.2.2 地形剖面 |
5.2.3 地形剖面与青藏高原东缘的隆升 |
5.3 大邑砾岩的沉积时代与成都盆地晚新生代的地貌演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图版说明 |
图版Ⅰ |
图版Ⅱ |
图版Ⅲ |
四、ESR dating of late Cenozoic molassic deposits in the Jiuxi Basin(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D]. 李维东.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2]雅鲁藏布江河谷地貌与地质环境演化[D]. 祝嵩.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2(09)
- [3]羌塘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及油气地质意义[D]. 宋春彦.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2(09)
- [4]杭州湾地区北西向断裂新构造运动特征[D]. 姚琪. 浙江大学, 2008(03)
- [5]中—新生代大巴山前陆盆地—冲断带的形成演化[D]. 李智武. 成都理工大学, 2006(03)
- [6]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隆升的沉积记录与地貌响应[D]. 黎兵. 成都理工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