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幼松[1](2021)在《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保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育权利主要是指公民享有要求国家积极提供平等的体育权利机会和条件,通过体育来求得发展,以获得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机会的权利。作为弱势群体的残疾青少年,其体育权利存在缺位现象十分严重,如体育立法层级低,体育资源匮乏且不均衡等体育纠纷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有鉴于此,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以权利为切入点,综合哲学、体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知识,对残疾青少年双重身份的体育权利进行阐释,进而探讨其内涵、性质、形成与发展以及法律渊源等基本理论问题,揭示其体育权利的人权属性,梳理现行体育法律法规体系的现状,剖析导致其体育权利保障缺失的多方面原因,分析国际法律文件中关于保障青少年体育权利的内容,为我国青少年体育权利保障提供法律依据,同时对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在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保障现状分析,找出各国在落实体育权利保障方面的特点,总结其成功经验,为完善和推进我国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保障提供有益借鉴,并从立法、司法、行政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保障建设的对策,最终达到促进社会经济繁荣、政治稳定、体现社会平等的目的。通过立法、行政、司法三方面深入分析我国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保障现状后,发现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体育权利在立法方面效力滞后;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完善的立法体系;残疾人体育基本法缺失;立法缺乏协调性;内容不完善。在行政方面没有明确体育权利;弱势群体范围有限;责任主体不明朗。在司法方面存在着法律救济制度不完善,诉讼渠道不畅等问题。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在保障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方面也有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如法律对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作了明确规定;重视对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的保护;重视立法的可操作性;体育供给资金的多元化;以及配套制度建设等。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后,为我国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保障提出对策:在立法方面应当提高我国体育权利立法层级;完善体育权利相关立法体系;宪法上确保体育权利的地位。在行政方面做到确保学校体育行政主体地位;完善政府行政机制;建立行政申诉及处罚机制;建立实质平等的体育政策。在司法方面完善民事诉讼制度;完善行政诉讼制度;建立宪法诉讼机制。
邓玉金[2](2021)在《中外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是国家社会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象征,而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存在诸多问题,立法的滞后、救济途径单一、缺少残疾人特殊体育权利保护立法等。鉴于此,深入国外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基本理论和实践研究,剖析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与国外的现实差距,为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提供经验与借鉴,从而寻求适合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的现实路径与治理路径显得十分迫切。本文以中外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外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探讨,运用对比分析法对中外残疾人体育权利比较分析,剖析其异同。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介绍性章节,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体育领域残疾人权利保护的研究状况,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为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的相关概述,对残疾人的一般体育权利和特殊体育权利进行了归纳汇总,并介绍了残疾人体育权利法律渊源,对残疾人体育权利的来源进行了确切的说明;第三章为我国与国外残疾人体育权利的演进过程以及保障各国残疾人体育权利法律法规的具体分析以及国际统领性文件;第四章为本文的重点,对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国家(美国、日本、英国)与我国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分别从立法内容、立法形式、维权范围、救济形式四个方面剖析相同与异同点,根据国外的先进理念得出对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的启示;第五章为加强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提出相应的对策,从立法、救济、社会及政府职能多个角度加强维护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第六章为中外对比得出一些重大结论,并提出了本文的不足以及残疾人体育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中外比较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始终坚持从中国的民族特点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采取现实的发展模式;从立法内容上看,我国与日本、英国、美国立法内容大体相近,不同的是我国与日本都具有资金支持和体育文化权利的特色立法内容保障;我国在残疾人体育权利立法内容上也有一系列优越于其它国家,例如,我国在1995年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覆盖我国各个残疾人群的体育权利;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情的分析,每个国家都具有各具特色的残疾人相关立法,以不同的形式保障残疾人体育权利;英国甚至将对残疾人的歧视认定为是违法行为,对比之下,我国在立法上对消除人们对残疾人的歧视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残疾救济途径,我国一般倾向于行政救济,而国外倾向于司法救济,救济方式的不同,也决定了残疾人维权的难易程度。并提出如下建议:健全政策、法律、法规的支持体系,建立相应的体育法以及配套立法;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残疾人体育,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综合(政府)—社区(企业和机构)—残疾人机构,以管理健身和运动团体;深化残疾人体育的救济途径,加强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途径,通过诉讼、仲裁等方式保障残疾人体育权利;加强社会团体以及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帮助与支持,开发适宜残疾人体育特点的体育锻炼项目。
魏华[3](2021)在《2002-2020年上海师范大学视障学生的体育活动状况调查及推进策略》文中指出随着“体育育人”、“体育强国”、“立德树人”等体育教育理念的普及,体育活动逐渐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育强则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层面的蓬勃发展反映出国家的强大,在国家强大的同时,残疾人群体受到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上海市作为国际化城市,在教育方面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这得益于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在教育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视障学生高等教育方面,上海市目前有三所高校招收“低视力”学生,对视障学生文化教育方面有一定的研究,而在体育教育方面,可供参考的资料几乎是凤毛麟角。为全面了解上海师范大学视障学生的体育活动发展规律,厘清期间的基本发展路线变化,并探索今后发展方向。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师范大学2002—2020年招收的视障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根据研究结果与分析,提出针对性推进策略,使视障学生能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促进视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结果显示:学校面向视障学生招收的学院专业较。健康状况方面,17人处于优秀、良好水平,28人处于一般、较差水平;视力发展变化方面,8名同学视力持续下降,37名同学保持现状(先天性视力障碍学校33名,后天导致视力障碍学生12名)。鲜有针对视障学生建立的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器材,但是视障学生非常希望能参与体育活动,期望以体育课程或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参与,对体育活动需求程度较高。多数视障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希望每周1-2次,每次16-30分钟。整体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意愿程度较高,在参与动机的选择上多数是为了人际交往和娱乐消遣。根据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1)视障学生发展方向愈发明朗。学校面向视障学生招生的学院较多,为其开设的专业较多,视障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几率逐渐加大,毕业后能有更好发展方向,更多人生选择,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愈发清晰明朗。(2)视障学生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匮乏。建立无障碍运动空间,需要加大学校弱势群体学生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力度,需要加快视障学生体育活动项目开发速度。(3)视障学生体育课程参与情况较为乐观。上海师范大学相关教育部门将视障学生体育课归纳为弱势群体保健班课程,课程设置合理,教学内容丰富,运动项目特点多为运动量小、低能耗,授课地点可使用锻炼器材较多,视障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情况比较乐观,他们参与学校体育课程意愿积极,希望在参与体育课程阶段学习运动技能,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4)视障学生体育课程参与主因是增进健康、友谊和展现自我。拥有健康体魄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建立深厚友谊的交际圈是人生道路上成功的阶梯,实现人生理想正是自身能力的完美体现。(5)视障学生整体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意愿程度较高。视障学生整体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意愿程度较高,一方面,与视障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喜好、认为体育课程难度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俱乐部、体育竞赛是视障学生融入正常学生群体的良好媒介,视障学生更愿意以俱乐部、体育竞赛等形式参与课外体育活动。(6)视障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视障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个人主要影响因素是缺少时间,社会主要影响因素是缺少合适运动场地,学校主要影响因素是缺少硬件设施,家庭主要因素是父母的鼓励。
郭志成[4](2021)在《2002-2020年上海师范大学视障学生体育行为调查及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大学是视障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视障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认知,掌握体育技能,培养终身体育重要阶段。应充分认识到大学体育是传授视障学生系统的体育健康知识及体育技能,帮助视障学生建立科学规范的体育行为。2002年上海师范大学开始招收视障大学生,至今已有近20年历史,本文以上海师范大学视障学生体育行为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视障学生体育行为状况及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通过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上海师范大学视障学生体育意识总体较差,男生体育运动态度明显好于女生。视障学生体育课教学内容及选择分析中,学校提供的体育课程内容项目广泛,但可供视障学生群体选择的较少,上课内容较为枯燥,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视障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选择主要集中在晨跑、乒乓球、足球三个项目,对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方面,不同视力等级学生要求差异较大。视障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分析中,晨跑、乒乓球、健身锻炼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规律作息,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视障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频数、强度均无法满足健康的需求。视障学生社会体育行为分析中,视障学生体育参与项目的选择方面跑步和散步是视障学生选择最多的体育项目,在体育消费分析中,视障学生更多的追求实物性消费体育信息获取分析中,视障学生主要通过网络以及与同学、朋友、家人聊天获取体育信息。影响视障学生体育行为因素主要有:自身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其他因素。视障学生体育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体育意识的缺乏,体育技能不规范。
孟杰[5](2020)在《适应性体育活动影响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安置的主体形式,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进入到普通环境中接受教育,其中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占有很大比例。随着随班就读工作的不断深入,其发展方向逐渐由规模扩大向质量全面提升转变。体育作为随班就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对于特殊学生的全面发展及随班就读质量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随班就读体育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在集体教学方面随班就读学生常常被忽视,处于边缘状态。同时,在个别化辅导方面,资源教室、个别教学计划对于体育学科的覆盖还相对匮乏,使得身心存在缺陷的特殊儿童与健全儿童之间的差距得不到有效弥补,对于他们融入普通体育课程及活动十分不利。这种现象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随班就读学生运动参与的不足,不利于特殊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同时也对随班就读整体质量的提升造成一定的阻碍。在现有资源条件下,继续完善随班就读体育集体教学的同时,重视并不断开发、开展不同形式的个别化辅导,对于改善随班就读学生个体能力、提升运动参与、促进他们在普通环境中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符合特殊需要人群参与需求的适应性体育活动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测试、行动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通过行动研究对方案进行实施,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并探究其对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的影响。以期能够为目前尚处起步阶段的相关实践性研究提供借鉴,对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的促进提供新的思路,同时能够为我国随班就读体育发展的改革探索实践提供案例参考。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体育运动参与现状与影响因素。通过资料收集、测试、访谈等方法,对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的运动参与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该群体运动参与促进方案的构建与实施提供现实依据。运用TGMD-2、ActiGraph GT3X+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运动动机量表、情感错误归因程序分别对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的基本运动技能、身体活动水平、运动动机、运动态度等进行测量评价,并收集相关体质测试数据,从不同层面对目前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的运动参与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此外通过读随班就读学校管理者、体育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访谈,了解目前随班就读体育的开展状况及影响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因素。结果表明,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水平整体偏低。他们的速度、力量、柔韧、耐力等运动素质发展水平相对较弱,其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身体和心理投入相对不足。身体活动水平整体偏低,并且对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并不积极。2、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的构建。通过理论依据、方案目标体系、组织形式、内容选择、实施结构等方面,构建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搭建适应性体育活动制定和实施的参照框架,为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的实践开展提供参考;基于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不足的现状,及哲学、教育学、特殊教育学、体育学等理论的指导,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应以充分尊重和重视每个随班就读儿童为出发点,承认他们接受公平教育的需求与权利,并且正视他们与健全同龄者之间的差异性;建立明确的目标体系,循序渐进,是保障方案持续实施,最终达到理想效果的基础;组织形式上,集中式个别化的组织形式能够节约资源,提升效率;内容方面以简单的专门性动作技能为基础,针对参与者特点及需求进行调整,保障每个孩子有效的参与和练习;人员配置方面,教师、家长、教练、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团队合作方式,能够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共同协调运转,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过程和结果、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结合的方式,能够及时反应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不断促进方案的完善;衔接对应的比赛与活动,为参与者搭建技能学习与运用的平台,是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持续开展的重要保障。3、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实施效果的行动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以研究人员与实践者共同设计,并分工完成实施及资料收集与反馈的方式,对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进行实践,检验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探究适应性体育活动对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的影响。依照上述随班就读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构建的原则,设计了以网球基本技术为内容的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通过方案实施前后,参与者的运动素质、基本运动技能、身体活动水平、运动动机、运动态度等指标的测量,同时在方案实施后,进行学生家长及体育教师访谈,对参与者回归普通班级后的表现进行了解来评价方案实施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参与适应性体育活动,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的各项指标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时,在他们回归普通班级后,其参与运动的兴趣和自信心得到了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适应性体育活动对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的运动参与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基于以上研究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水平整体较低。学校资源的局限性、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及实践经验的缺乏,随班就读学生自身缺陷等是导致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受到限制的重要因素。(2)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的制定应以充分尊重和重视每个随班就读儿童为出发点,承认他们接受公平教育的需求与权利,并且正视他们与健全同龄者之间的差异性。这是具体方案目标制定、内容设置、实施流程规划的基础。(3)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以促进运动参与为阶段目标。由“集中式个别化辅导”的组织形式;以基本动作技能、过渡性技能和专门性竞技技能学习为内容的结构性框架;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段式的实施结构;社会、学校、家庭合作式的团队教学人员配比;过程性与结果性、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方式组成的方案制定与实施架构,具有较强的可行性。(4)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的实施对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的运动素质水平、基本运动技能、身体活动水平、运动动机、运动态度及参与运动的兴趣、自信心等方面具有提升作用,并改善了他们回归融合环境后的参与表现。过程和结果共同表明了,适应性体育活动对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的运动参与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李军言[6](2020)在《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都对妇女体育参与问题表现出广泛的关注度,不少国家专门出台了妇女体育相关政策支持指导着妇女体育的发展,可见促进妇女体育参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2019年我国出台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均提出“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开展,制定实施青少年、妇女、老年人、农民、职业人群、残疾人等群体的体质健康干预计划”,可见“青少年”和“妇女”的体育参与也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高中女生”作为“青少年”和“妇女”的交叉人群,在身心发展的过度阶段,高中女生体育参与情况值得重点关注。然而,据调查女生体育参与率从幼年开始就普遍低于男生,并在高中阶段达到差异的最高点,面对此严峻的现实问题,找出阻碍高中女生体育参与的原因,调查高中女生具体参与障碍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本研究以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因素为调查对象,根据Froehlich Chow(2010)等研究者建立的“影响妇女和女孩体育参与的身体活动社会生态学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调查我国城市高中女生在个人层面、人际关系层面、社会环境以及政策制度层面的体育参与障碍,分析障碍因素形成的具体深层次原因,结合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与我国国情,给出解决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发展对策。研究结果:(1)我国城市高中女生群体在体育参与的时间、频率、强度和体育活动态度等方面都明显低于男生,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长,女生的体育运动量会明显下降,不同年级高中女生的体育运动量存在显着差异,其中,导致差异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年级的增长,高中女生的运动强度明显降低;(2)基于社会生态模型的调查发现:个人障碍因素、人际关系障碍因素、社会环境障碍因素、政策障碍因素都与高中女生的运动量之间具有显着的相关性。其中个人层面对于高中女生最具影响力,其次分别是社会环境层面和人际关系层面,高中女生对政策障碍因素的感知度相对较低。不同年级、不同活跃程度高中女生其体育参与障碍因素也存在差异;(3)个人障碍因素是阻碍其体育参与的首要因素,在个人障碍因素层面中“缺乏运动时间”“缺少运动习惯”“身体自我意识”三个因素是影响高中女生体育参与的关键;(4)排在第二位的是社会环境因素,其中“缺乏运动氛围”“男生更容易在体育领域获得成就”“爱运动的男生更受欢迎”这三个因素是阻碍高中女生体育参与的显着社会环境因素;(5)人际关系障碍因素中,“体育教师的性别”“教师在体育运动中对待男女生的差异”与“身边缺乏女性运动榜样”这三个人际因素对高中女生的体育参与影响最为显着;(6)政策制度障碍对于高中女生的体育参与影响较弱,“政策制度的缺失与宣传力度的匮乏”“现有体育考试制度不当”“体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妇女体育协会缺乏作为”都对高中女生的体育参与造成了影响。并根据不同层面的障碍因素提出了以下建议:(1)个人方面解决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建议:(1)从自身出发,正确认识体育运动,端正体育参与态度,养成体育锻炼习惯;(2)杜绝任何形式的女性体育丑化现象,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2)人际关系方面:(1)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改善教学方式、平等关注男女生的体育参与,尊重女生体育态度;(2)进一步提升家长的活跃程度以及对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支持程度;(3)同学朋友在运动中不评价、不起哄,形成一个积极鼓励的运动氛围;(3)社会环境方面:(1)学校落实分班教学,注重体育教师师资力量建设,诱导女生开始运动并且坚持运动,增加运动时间;(2)媒体加大对女性体育报道的力度,增加女性运动榜样的可见性;(3)营造适合高中女生体育参与的文化氛围;(4)社区应加强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互动发展,共同推动女生体育参与;(4)政策制度方面:(1)建立与完善女性体育政策,加大政策宣传与监管力度;(2)在政策的实施中充分发挥社会体育组织的作用,明确妇女体育协会的职责;(3)改革体育考试制度,重视运动技能的掌握,以培养女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
黄晓辉[7](2020)在《基于SWOT分析下的我国轮椅体育舞蹈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里写到,落实全民健身计划,鼓励开展各类残疾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而残疾人通过参与体育艺术项目的锻炼,可提高自身体质及对生活的积极参与性。现我国残疾人群中肢体残疾人数所占比重较大,选择参与轮椅体育舞蹈既能充实肢体残疾者的体育艺术生活,又能积极响应残疾人体育事业的相关政策。轮椅体育舞蹈的训练形式是由健全舞者带着轮椅残疾者合作完成舞步,健全舞者既是教练员的身份,还是参与其中的运动员,体现了该项目残健融合的特点。本文对轮椅体育舞蹈现阶段的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探索,通过一系列研究方法,分析总结出轮椅体育舞蹈的发展现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相关人士提供一条参考途径,并给残疾人体育事业带来点滴贡献。本文以我国轮椅体育舞蹈的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轮椅体育舞蹈的发展现状、训练比赛等文献资料,并做好相应归纳与总结,作为本文的理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得到现有轮椅体育舞蹈运动队的基本情况、训练比赛、后勤保障等结果,并运用数理统计法进行数据分析与整合。最后采用SWOT分析法与逻辑分析法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与判断,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在身体与心理方面,本项目对运动员心理的改善更显着,并且轮椅舞者的改善比站立舞者明显。(2)有意向参加轮椅体育舞蹈的轮椅者多因心理压力而放弃。由于对轮椅体育舞蹈的科普不够,有意向参加本项目的轮椅者担心项目的安全性,在心理及思想上压力较大,最终放弃参与。(3)教学内容及实施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训练的难度。由于有轮椅以及跟站立舞者的配合,使教学内容的安排有着很大难度;训练的长期性、系统性及周期性得不到稳定保障,增加了训练的难度。(4)运动员流失及缺勤存在教育成本增加的问题。由于部分运动员有时会很难完成教练员规定的任务以及其他因素,造成了运动员流失;其次是轮椅舞者的出行不便、工作时间等因素,导致了经常性缺勤,使得运动队的教育成本增加。(5)运动队的发展与地区经济强弱成正比。由于我国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国家及相关政府对队伍的关注度不同,造成各队伍的发展空间有差异;地区经济越发达,该地区运动队发展越快。(6)竞赛体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专业的轮椅舞裁判较少,比赛的评判标准还需完善的更系统、规范,才能鼓励更多运动队的参与。
黄秋[8](2020)在《融合视角下ParaCheer在我国发展的SWOT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全面提高特殊群体身心健康,加快融入社会生活步伐,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指引下,推动残健融合啦啦操(ParaCheer:即由特殊运动员和健全运动员组成的啦啦操运动项目)的广泛开展,在促进啦啦操事业及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同时,唤起社会各界人士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创造“平等、参与、合作、共享、信任”的体育社会大环境。本文以融合视角下ParaCheer在我国发展的SWOT分析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目前仅有的两支残健融合啦啦操队:TCP(广州体育学院+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啦啦操队、Luck(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重庆广益中学)啦啦操队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录像观察、数理统计、SWOT分析等研究方法,对ParaCheer在我国发展的内外因素进行分析,利用SWOT理论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ParaCheer在中国的推广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所构建ParaCheer在我国发展的路径如下:(1)立足自身优势,抓住外部机会(增长型SO):把握国家政策,加快发展步伐;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营造和谐ParaCheer文化氛围,引导ParaCheer与社会相适应;组织参演公开展示活动,提高社会认可度。(2)充分抓住机遇,降低劣势影响(扭转型WO):抓住政策机遇,建立健全ParaCheer教练员、裁判员培训制度;完善ParaCheer管理制度;利用啦啦操的开展热潮,为ParaCheer储备人才;推动ParaCheer市场化发展。(3)发挥优势,弱化威胁(多种经营ST):充分发挥媒体宣传作用,提升ParaCheer社会影响力;区域联盟;校领导提高重视,引进优秀教练员,优化队伍动作技术水平;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改善学生不良生活方式。(4)克服劣势,面对威胁(防御型WT):建立专门的竞赛、科研机构,健全竞赛奖励机制;整合内外资源,改善训练场地、器材配备情况;建立健全完善的残健融合支持与服务体系。得出结论如下:(1)国家政策的支持,是ParaCheer发展的契机。ParaCheer带来的良好社会效应,正是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和谐社会”号召及顺应时代发展的体现。(2)良好的项目开展环境,为ParaCheer的发展打下基础。啦啦操运动已经全面普及各个大中小学,但ParaCheer普及程度不高,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3)ParaCheer有利于增强运动员合作能力、凝聚力,阳光积极、拼搏向上、富有正能量的精神与校园文化相得益彰。(4)ParaCheer训练有利于特殊、健全队员的身心健康,能够使特殊队员更快的融入社会,这一项目深受团队成员喜爱。(5)ParaCheer开展的资金不足,资金来源单一、同时训练场地、硬件设施存在一定的困难,宣传工作较为薄弱。(6)ParaCheer师资缺乏,特殊运动员后备力量不足,是ParaCheer开展的阻碍之一。
李安巧[9](2020)在《基于ICF的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指导政策架构与方法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健康发展是影响人一生的重要条件,儿童时期是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对残疾儿童而言,儿童时期的健康发展对他们尤为重要。残疾儿童参与社区体育活动,有助于其融入社会,同健全儿童一样享受国家的福利。通过对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活动指导相关政策分析,确定社区体育活动对促进残疾儿童权益保障作用以及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指导的准则,并以国际先进的健康理论工具《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作为理论基础,从意识、知识和技能、健康生活方式和环境四个层面全面分析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活动参与障碍,并建立基于ICF的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指导方法体系,以期提升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活动指导的水平,促进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本研究采用政策分析研究方法和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有关残疾儿童社区体育与社区体育指导的相关政策作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并采用专家调查法和ICF的功能分析法,构建了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指导方法体系,并且以脑性瘫痪儿童为例,说明了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指导方法体系的实施过程与实施的注意事项。本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ICF构建的以残疾儿童为中心的社区体育指导政策架构,是以国际公约的“平等、包容、共享”的儿童发展理念为核心的。政策架构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为国际和国内的法律体系,法律体系以国际《残疾人权利公约》(CRPD)和《儿童权利公约》(CRC)为核心政策,国内以《残疾人保障法》和《体育法》为核心政策;第二层面为国际和国内的政策规划体系,第三层面为国际和国内的政策规划指南与技术标准体系。基于ICF的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指导政策架构从残疾儿童健康权利保障、社会参与、儿童福利保障三方面分析促进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活动相关权益的实现与保障路径。基于ICF理论与方法,构建的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指导政策架构,能够分析国际与国内法律、政策规划、指南与技术标准三个层面的政策对残疾儿童健康权利保障、社区参与权利保障、儿童福利保障三方面规定的内容,体现政策对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指导的相关规定的内在联系与实施逻辑。2.基于ICF构建的以残疾儿童为中心的社区体育指导方法体系,是功能定向的跨学科的社区体育指导方法体系,从意识提升、知识技能学习、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和环境建设四个方面对残疾儿童进行指导。在意识提升方面,社区各类相关人员,都应通过学习掌握国际国内的理论和政策架构,对残疾儿童参与社区体育活动有更高认识。在知识技能学习方面,要让社区体育活动指导员参加残疾人体育教育和适应性体育方面的培训,从而能够有系统的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活动指导知识体系。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方面,社区体育活动指导员应引导社区居民培养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为残疾儿童树立榜样,指导并监督残疾儿童进行日常的社区体育活动。在环境建设方面,社区体育指导员要关注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活动的基础设施无障碍建设改造与运动设施无障碍改造与适配,并整合社区资源,为残疾儿童提供适宜的体育活动环境。
昌森栋[10](2020)在《轮椅体育舞蹈选手与普通残疾人心理特征差异的研究 ——以武汉市残疾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状况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和人权保障成果的重要体现和集中展示,而作为残奥会项目之一的轮椅体育舞蹈运动,经过近年来长时间的发展和普及,在促进残疾人身体康复和心理健康方面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我国轮椅体育舞蹈运动目前普及率不高,理论研究方面更是寥寥无几。残疾人轮椅体育舞蹈理论研究不足的现状,已经不能适应轮椅体育舞蹈实践飞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对该领域进行相关研究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武汉市参与轮椅体育舞蹈项目残疾人的实际情况调查作为课题研究的基础,具体对当前我国轮椅体育舞蹈的现状以及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全面了解轮椅体育舞蹈选手的基本情况;展开对轮椅体育舞蹈选手的心理健康等问题研究,具体探究轮椅体育舞蹈选手个人自信心、自尊心和焦虑状况,然后给出具体可操作的建议,希望可以为提高轮椅体育舞蹈选手训练及比赛成绩、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同时,通过对轮椅体育舞蹈选手与普通残疾人心理要素之间的特征实施差异对比分析,具体对轮椅体育舞蹈项目选手的心理建设和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分析,激发残疾人对轮椅体育舞蹈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参与轮椅体育舞蹈的信息和积极性,增进残疾人自我健康心理建设;使全社会关注和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升更多专家学者对轮椅体育舞蹈的探究兴趣,促进国家提升对残疾人参与轮椅体育舞蹈活动的支持力度,同时也为我国轮椅体育舞蹈事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本文调查采用的是随机抽样法,并且以国际上通用的自尊量表、自信心测试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等心理测量工作为基础来设计调查内容,以确保调查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然后根据各项指标和评分进行进一步分析。采用Excel 2016录入数据,SPSS25.0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应用频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置信区间为95%。结果:1.武汉市轮椅体育舞蹈选手男女比例不均衡,以女性为主,年龄结构偏年轻,20-30岁居多,未婚选手达到一半以上。2.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婚姻状况、收入水平的轮椅体育舞蹈选手自信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职业的轮椅体育舞蹈选手自尊心无显着差异(P>0.05);不同文化程度、残疾状况的轮椅体育舞蹈选手赛前焦虑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婚姻状况和个人月收入对自信心有显着正向影响(Ps<0.05),自变量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对因变量焦虑有显着负向影响(Ps<0.05);通过比较标准化系数可知,婚姻状况(Beta=0.535)对自信心的影响大于个人月收入(Beta=0.329);文化程度(Beta=-0.534)对焦虑的负向影响大于婚姻状况(Beta=-0.166)。4.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普通残疾人与轮椅体育舞蹈选手在个人自尊心、焦虑感以及自信心上都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在自信心和自尊心得分上,轮椅体育舞蹈选手的得分显着高于普通残疾人(Ps<0.001),在焦虑得分上,普通残疾人的得分显着高于轮椅体育舞蹈选手(P<0.001)。结论:1.性别、婚姻状况以及收入水平是影响轮椅体育舞蹈选手自信心的单独影响因素,女轮椅体育舞蹈选手的自信心水平平均值高于男轮椅体育舞蹈选手,已婚轮椅体育舞蹈选手的自信心水平平均值明显高于未婚轮椅体育舞蹈选手,收入2000元以上轮椅体育舞蹈选手自信心水平最高。2.轮椅体育舞蹈选手在比赛之前的个人焦虑和个人残疾程度及受教育水平与关系。调查显示残疾等级越高的残疾人其赛前表现出的焦虑越高;与此同时选手的受教育程度越低其赛前焦虑情况也明显比大学专业及以上的选手要严重,说明文化程度越高的轮椅体育舞蹈选手更不易产生赛前焦虑。3.普通残疾人与轮椅体育舞蹈选手在个人自尊心、焦虑感和自信心上都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轮椅体育舞蹈选手的自信心水平与自尊心得分显着高于普通残疾人;而普通残疾人相对于轮椅体育舞蹈选手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4.要积极推动轮椅体育舞蹈项目的发展,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宣传力度,增加轮椅体育舞蹈的参与人群;要更加重视轮椅体育舞蹈选手的心理问题,改善师资条件,加强科学训练。
二、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比较分析法 |
1.5.3 访谈法 |
1.5.4 系统分析法 |
第2章 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概述 |
2.1 核心概念词界定 |
2.1.1 残疾人 |
2.1.2 残疾青少年 |
2.1.3 残疾人体育 |
2.2 体育权利的内涵 |
2.2.1 体育权利概念界定 |
2.2.2 体育权利的演变 |
2.2.3 体育权利的推定 |
2.3 体育权利基本要素 |
2.3.1 人权下位的体育权利 |
2.3.2 体育权利的主体 |
2.3.3 体育权利的内容 |
2.3.4 义务主体及内容 |
第3章 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理论探究 |
3.1 残疾青少年社会角色论成 |
3.1.1 作为残疾人权利 |
3.1.2 作为学生权利 |
3.2 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的形成与发展 |
3.2.1 从“恩赐”到“拥有” |
3.2.2 内容日益丰富 |
3.2.3 观念深入人心 |
3.2.4 需求日益强烈 |
3.3 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保障的正当性 |
3.3.1 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保障理论前提 |
3.3.2 人道主义的确证 |
3.3.3 公平正义的寻求 |
3.4 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的特点 |
3.4.1 一般性 |
3.4.2 特殊性 |
3.5 体育权利之法律渊源 |
3.5.1 人权之源 |
3.5.2 宪法之源 |
3.5.3 体育法之源 |
3.5.4 教育法之源 |
3.5.5 残疾人保障法之源 |
第4章 国际法律文件对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保障 |
4.1 联合国法律文件对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规定 |
4.1.1 国际体育运动宪章 |
4.1.2 奥林匹克宪章 |
4.1.3 残疾人权利公约 |
4.1.4 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 |
4.3 国际法律文件对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保障机制 |
4.3.1 强调国家对体育权利保障的义务 |
4.3.2 体育权利保障实施相关措施 |
第5章 我国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保障现状及存在问题 |
5.1 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保障的现状 |
5.1.1 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的立法保障 |
5.1.2 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的行政保障 |
5.1.3 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的司法保障 |
5.2 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保障存在的问题 |
5.2.1 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
5.2.2 行政方面存在的问题 |
5.2.3 司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6章 发达国家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保障概述 |
6.1 美国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保障概述 |
6.1.1 基本概况 |
6.1.2 法律法规 |
6.1.3 保障组织 |
6.1.4 保障特点 |
6.2 英国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保障概述 |
6.2.1 基本概况 |
6.2.2 法律法规 |
6.2.3 保障组织 |
6.2.4 保障特点 |
6.3 日本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保障概述 |
6.3.1 基本概况 |
6.3.2 法律法规 |
6.3.3 保障组织 |
6.3.4 保障特点 |
6.5 发达国家体育权利保障对我国启示 |
6.5.1 明确规定体育权利 |
6.5.2 注重弱势群体体育权利保护 |
6.5.3 注重立法的可操作性 |
6.5.4 体育供给资金多元化 |
6.5.5 配套的制度体系 |
第7章 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保障对策 |
7.1 在立法方面完善对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的保障 |
7.1.1 提高我国体育权利立法层级 |
7.1.2 完善体育权利相关立法体系 |
7.1.3 宪法上确保体育权利的地位 |
7.2 在行政方面完善对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的保障 |
7.2.1 .确保学校体育行政主体地位 |
7.2.2 完善政府行政机制 |
7.2.3 建立行政申诉及处罚措施 |
7.2.4 建立实质平等的体育政策 |
7.3 在司法方面完善对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的保障 |
7.3.1 .完善民事诉讼制度 |
7.3.2 .完善行政诉讼制度 |
7.3.3 建立宪法诉讼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保障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2)中外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5.1 残疾人 |
1.5.2 残疾人体育 |
1.5.3 体育权利 |
1.5.4 残疾人体育权利 |
第二章 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概述 |
2.1 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的法律渊源 |
2.1.1 残疾人保障法 |
2.1.2 宪法 |
2.1.3 体育法 |
2.1.4 教育法与义务教育法 |
2.2 残疾人体育权利的分类 |
2.2.1 一般体育权利 |
2.2.2 特殊体育权利 |
2.3 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研究 |
2.3.1 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演变历程 |
2.3.2 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法律法规 |
第三章 国外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研究 |
3.1 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国际性文件 |
3.1.1 残疾人权利公约 |
3.1.2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
3.1.3 关于残疾人世界行动纲领 |
3.2 美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研究 |
3.2.1 美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演进过程 |
3.2.2 美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的法律法规 |
3.3 日本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研究 |
3.3.1 日本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演进过程 |
3.3.2 日本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法律法规 |
3.4 英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研究 |
3.4.1 英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演进过程 |
3.4.2 英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的法律法规 |
第四章 中外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比较研究 |
4.1 立法内容 |
4.1.1 相同点 |
4.1.2 不同点 |
4.2 立法形式 |
4.2.1 相同点 |
4.2.2 不同点 |
4.3 维权范围 |
4.3.1 相同点 |
4.3.2 不同点 |
4.4 救济途径 |
4.4.1 相同点 |
4.4.2 不同点 |
4.5 对我国的启示 |
4.5.1 特色的中国模式 |
4.5.2 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
4.5.3 加强和改进残疾人体育的法律框架 |
4.5.4 澄清和界定残疾人体育立法中的部门责任 |
4.5.5 引导与鼓励社会力量维护残疾人合法体育权益 |
4.6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对策研究 |
5.1 完善残疾人体育相关立法以及立法形式 |
5.1.1 健全立法及支持体系 |
5.1.2 规范法规及制度体系 |
5.1.3 完善立法实施机制,注重残疾人体育法律的执行 |
5.2 完善我国残疾人体育救济措施 |
5.2.1 完善我国残疾人救济现状 |
5.2.2 加强救济保障,健全法律救济方式 |
5.2.3 加强残疾人体育权利救济的监督措施 |
5.3 优化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路径 |
5.3.1 改善残疾人体育权利信息传播,促进参与全民健身意识 |
5.3.2 加强体育场地与设施筹建 |
5.3.3 加强政府职能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2002-2020年上海师范大学视障学生的体育活动状况调查及推进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残疾人体育教育的发展日趋完善 |
1.1.2 国家、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
1.1.3 视障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的迫切需求 |
1.1.4 体育活动影响视障学生身心健康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1 残疾人 |
2.2.2 残疾人体育 |
2.2.3 体育活动 |
2.2.4 视力障碍的区分 |
2.2.5 视障学生的特征和分类 |
2.2 残疾人体育政策及法律、法规 |
2.3 国内外残疾人体育研究现状 |
2.3.1 国外残疾人体育研究现状 |
2.3.2 国内残疾人体育研究现状 |
2.4 国内外视障学生体育活动研究现状 |
2.4.1 国外视障学生体育活动研究现状 |
2.4.2 国内视障学生体育活动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视障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
4.1.1 视障学生性别、人数情况分析 |
4.1.2 视障学生身高、体重情况分析 |
4.1.3 视障学生所属学院及专业 |
4.1.4 视障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视力情况分析 |
4.1.5 不同性别视障学生健康、视力水平及体育活动参与情况对比 |
4.2 视障学生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情况分析 |
4.3 视障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情况分析 |
4.3.1 视障学生的体育课程及参与情况分析 |
4.3.2 视障学生课外活动参与情况分析 |
4.4 视障学生体育活动参与与健康水平、视力水平的相关关系 |
4.4.1 视障学生体育课程参与情况与健康、视力水平的相关分析 |
4.4.2 参与体育课程动机与健康水平、视力水平的相关分析 |
4.4.3 视障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情况与健康、视力水平相关分析 |
4.5 视障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态度分析 |
4.5.1 视障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意愿与主要动机 |
4.5.2 视障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课程分析 |
4.5.3 视障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意愿与参与形式分析 |
4.5.4 视障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意愿与体育课程难易、满意程度分析 |
4.6 视障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 |
4.6.1 影响视障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个人因素 |
4.6.2 影响视障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社会因素 |
4.6.3 影响视障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学校因素 |
4.6.4 影响视障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家庭因素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视障学生的发展方向愈发明朗 |
5.1.2 视障学生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匮乏 |
5.1.3 视障学生体育课程参与情况较为乐观 |
5.1.4 视障学生体育课程参与主因为增进健康、友谊和展现自我 |
5.1.5 视障学生整体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意愿程度较高 |
5.1.6 视障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 |
5.2 建议 |
5.2.1 加强和完善针对特殊人群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
5.2.2 学校应结合视障学生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策略,加快课程改革 |
5.2.3 建立特殊教师培训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学形式 |
5.2.4 激发视障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兴趣,加快建立无障碍运动空间 |
5.2.5 促进家庭和学校联系,培养视障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
5.2.6 关注了解视障学生,对其渗透深层次的人文关怀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视障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B:学校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C: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D:视障学生访谈提纲 |
致谢 |
(4)2002-2020年上海师范大学视障学生体育行为调查及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残疾人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残疾人概念界定与分级 |
2.1.2 残疾人残疾分类 |
2.1.3 残疾人体育 |
2.1.4 视觉障碍 |
2.1.5 视障分类和分级 |
2.1.6 体育行为的概念 |
2.2 残疾人体育相关法律法规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残疾人体育行为研究现状 |
2.3.2 国内残疾人体育行为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视障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动机、兴趣现状调查 |
4.1.1 视障学生对于体育的认知 |
4.1.2 视障学生参与体育的动机 |
4.1.3 视障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
4.2 视障学生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及选择 |
4.2.1 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的内容 |
4.2.2 视障学生选择体育课的内容 |
4.2.3 视障学生希望学校开设的体育课 |
4.3 视障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行为调查分析 |
4.3.1 视障学生的晨跑、乒乓球、健身现状 |
4.3.2 视障学生体育参与的场地及组织形式 |
4.3.3 视障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运动时间、运动频次、运动强度 |
4.4 视障学生社会体育行为调查分析 |
4.4.1 体育参与的项目选择 |
4.4.2 视障学生体育消费行为 |
4.4.3 体育信息获取行为 |
4.5 视障学生体育行为的问题分析 |
4.5.1 视障学生体育行为问题的表现形式 |
4.5.2 视障学生体育行为影响因素的问题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视障学生自身的限制及存在的问题 |
5.1.2 体育教育资源不平衡,学校作用未完全发挥 |
5.1.3 视障学生的体育活动场地与家庭体育教育缺失 |
5.1.4 社会对视障学生的支持度不够 |
5.2 建议 |
5.2.1 积极鼓励视障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
5.2.2 深入研究适合视障学生的体育活动 |
5.2.3 增加视障学生体育活动场所 |
5.2.4 加强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投入 |
5.2.5 依托上海市大力发展视障体育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适应性体育活动影响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发展的时代诉求与必然趋势 |
1.1.2 我国融合教育实践随班就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1.3 随班就读中体育教育的理论必要性与现实边缘化 |
1.1.4 随班就读体育提升与改善的理论支持与路径选择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及流程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轻度智力障碍 |
2.1.2 适应性体育活动 |
2.1.3 随班就读 |
2.1.4 运动参与 |
2.2 文献综述 |
2.2.1 融合教育概述 |
2.2.2 融合体育教育概述 |
2.2.3 运动参与的概述 |
2.2.4 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特点与运动参与 |
2.2.5 运动干预对智力障碍儿童的运动参与的影响 |
2.3 文献总结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测试法 |
3.2.4 行动研究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3 研究伦理 |
第四章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现状与影响因素 |
4.1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现状分析 |
4.1.1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能力 |
4.1.2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表现 |
4.1.3 小结 |
4.2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的影响因素 |
4.2.1 随班就读学校管理者、体育教师、学生家长对运动参与的态度 |
4.2.2 随班就读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开展 |
4.2.3 促进随班就读学生运动参与面临的困难与需求 |
4.2.4 小结 |
4.3 总结 |
第五章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构建 |
5.1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构的理论依据 |
5.1.1 哲学——人本主义理论 |
5.1.2 教育学——教育公平理念 |
5.1.3 特殊教育学——部分融合理念 |
5.1.4 体育学——动作技能发展模型 |
5.1.5 社会生态学——社会生态环境理论 |
5.2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构建原则 |
5.2.1 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的目标 |
5.2.2 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的组织形式 |
5.2.3 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的内容 |
5.2.4 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的实施 |
5.2.5 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的发展性 |
5.3 总结 |
第六章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实施效果的行动研究 |
6.1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行动方案的提出 |
6.1.1 行动研究问题的提出 |
6.1.2 进入研究现场 |
6.1.3 提出行动研究方案 |
6.2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行动方案内容 |
6.2.1 方案内容目标 |
6.2.2 方案内容设置 |
6.3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行动方案实施计划 |
6.3.1 参与者的招募 |
6.3.2 行动方案实施的人员配比及职责 |
6.3.3 行动方案实施的组织形式 |
6.3.4 行动方案实施效果的评价 |
6.4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实际行动过程 |
6.4.1 时间安排的调整 |
6.4.2 实施人员的调整 |
6.4.3 方案实施内容的调整 |
6.5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行动结果 |
6.5.1 行动研究前后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的参与能力 |
6.5.2 行动研究前后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的运动参与表现 |
6.6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行动结果分析 |
6.6.1 适应性体育活动对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能力的影响 |
6.6.2 适应性体育活动对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表现的影响 |
6.7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6.8 随班就读适应性体育活动方案的实际推广与应用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6)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促进妇女体育参与的政策文件在世界各国持续出台掀起妇女体育研究热潮 |
1.1.2 妇女和女孩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特殊的价值 |
1.1.3 女生作为体育参与的弱势群体,其参与体育活动面临众多障碍 |
1.1.4 高中阶段女生体育参与率明显下降,如何促进高中女生的体育参与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难题 |
1.1.5 国际上与发达国家针对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已有成功经验可以学习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体育参与障碍因素的研究现状 |
1.3.2 女性体育参与障碍因素的研究现状 |
1.3.3 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因素的研究现状 |
1.3.4 高中女生体育参与行为的研究现状 |
1.3.5 高中女生参与体育活动所带来影响的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相关基础理论 |
3.1.1 核心概念界定 |
3.1.2 研究理论基础——社会生态学模型 |
3.2 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概况与分析 |
3.2.1 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概况 |
3.2.2 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现状分析 |
3.3 我国城市高中女生参与体育活动障碍因素及分析 |
3.3.1 高中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个人障碍因素及分析 |
3.3.2 高中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人际关系因素及分析 |
3.3.3 高中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社会环境障碍因素及分析 |
3.3.4 高中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相关政策障碍因素及分析 |
3.4 国外解决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成功经验 |
3.4.1 国外解决高中女生体育参与个人障碍的成功经验 |
3.4.2 国外解决高中女生体育参与人际关系障碍的成功经验 |
3.4.3 国外解决高中女生体育参与社会环境障碍的成功经验 |
3.4.4 国外解决高中女生体育参与相关政策障碍的成功经验 |
3.5 解决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发展对策 |
3.5.1 政策制度方面解决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发展对策 |
3.5.2 社会环境方面解决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发展对策 |
3.5.3 人际关系方面解决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发展对策 |
3.5.4 个人方面解决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发展对策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B 我国城市高中男生体育参与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C 高中女生访谈提纲 |
附录D 体育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基于SWOT分析下的我国轮椅体育舞蹈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对残疾人体育的支持 |
1.1.2 满足残疾人体育艺术推广的需要 |
1.1.3 当今残健融合社会的构建 |
1.2 课题的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本研究的思维框架图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对残疾人的解释 |
2.1.2 残疾人体育艺术 |
2.1.3 轮椅舞蹈的解释 |
2.1.4 轮椅舞蹈的种类 |
2.1.5 轮椅体育舞蹈的解释 |
2.1.6 SWOT分析法的概念 |
2.2 国外关于轮椅体育舞蹈的研究 |
2.2.1 国外轮椅体育舞蹈的发展现状 |
2.2.2 国外轮椅体育舞蹈的理论研究 |
2.3 国内轮椅体育舞蹈的研究 |
2.3.1 国内轮椅体育舞蹈的发展现状 |
2.3.2 国内轮椅体育舞蹈的理论研究 |
2.3.3 轮椅体育舞蹈的发展趋势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SWOT分析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我国轮椅体育舞蹈运动员状况 |
4.1.1 我国轮椅体育舞蹈运动员的基本状况 |
4.1.2 我国轮椅体育舞蹈运动员参与度的状况 |
4.1.3 我国轮椅体育舞蹈运动员的训练状况 |
4.1.4 我国轮椅体育舞蹈运动员的比赛状况 |
4.1.5 我国轮椅体育舞蹈运动员的后勤保障状况 |
4.1.6 我国轮椅体育舞蹈运动员的锻炼效应状况 |
4.1.7 我国轮椅体育舞蹈发展状况 |
4.2 我国轮椅体育舞蹈教练员状况 |
4.2.1 我国轮椅体育舞蹈教练员的基本状况 |
4.2.2 我国轮椅体育舞蹈教练员的管理状况 |
4.2.3 我国轮椅体育舞蹈教练员的教学状况 |
4.2.4 我国轮椅体育舞蹈教练员的带队比赛状况 |
4.2.5 运动队经费、场地器材及其他状况 |
4.3 我国轮椅体育舞蹈发展的SWOT分析 |
4.3.1 我国轮椅体育舞蹈发展的优势分析 |
4.3.2 我国轮椅体育舞蹈发展的劣势分析 |
4.3.3 我国轮椅体育舞蹈发展的机遇分析 |
4.3.4 我国轮椅体育舞蹈发展的威胁分析 |
4.3.5 我国轮椅体育舞蹈发展的矩阵分析 |
4.3.6 基于SWOT分析下我国轮椅体育舞蹈发展对策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轮椅体育舞蹈对运动员心理方面改善更显着 |
5.1.2 有意向参加轮椅体育舞蹈的轮椅者多因心理压力而放弃 |
5.1.3 教学内容及实施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训练的难度 |
5.1.4 运动员流失及缺勤存在教育成本增加的问题 |
5.1.5 运动队发展与地区经济强弱成正比 |
5.1.6 竞赛体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
5.2 建议 |
5.2.1 通过增加宣传来进行运动员及教练员的选材 |
5.2.2 增加教练员岗位培训及裁判员职业培训的次数 |
5.2.3 增加相关赛事,利用赛事刺激运动员们训练积极性 |
5.2.4 多元化管理各个地区的轮椅体育舞蹈运动队 |
5.2.5 充分利用学习兴趣,减少运动员的流失 |
5.2.6 提升高学历教练员科研能力,并进行分层等级管理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附录A 我国轮椅体育舞蹈运动员状况调查表 |
附录B 我国轮椅体育舞蹈教练员状况调查表 |
附录C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D 调查问卷效度专家评价表 |
9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融合视角下ParaCheer在我国发展的SWOT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1.3.2 帮助特殊群体更好的适应社会 |
1.3.3 推动社会关注特殊群体 |
1.4 研究思路图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特殊体育的概念界定 |
2.1.2 残健融合 |
2.1.3 啦啦操 |
2.1.4 ParaCheer |
2.1.5 SWOT |
2.2 残健融合相关理论研究 |
2.3 啦啦操发展理论研究 |
2.4 ParaCheer相关理论研究 |
2.5 有关SWOT分析体育项目的研究 |
2.6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实地调查法 |
3.2.5 录像观察法 |
3.2.6 专家访谈法 |
3.2.7 SWOT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ParaCheer在我国开展现状调查分析 |
4.1.1 特殊学校啦啦操开展现状分析 |
4.1.2 学校、教练员对ParaCheer项目支持态度分析 |
4.1.3 影响ParaCheer开展的因素分析 |
4.1.4 运动员对ParaCheer开展的认知度、喜爱程度调查分析 |
4.1.5 运动员参与ParaCheer项目动机分析 |
4.1.6 运动员对ParaCheer项目开展前后对比分析 |
4.1.7 ParaCheer项目开展大众认可度分析 |
4.1.8 ParaCheer与其他运动项目对比分析 |
4.1.9 ParaCheer在开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分析 |
4.2 内部因素 |
4.2.1 ParaCheer开展的人力资源因素 |
4.2.2 ParaCheer开展的团队管理因素 |
4.2.3 ParaCheer开展的物力资源 |
4.2.4 ParaCheer开展的资金状况因素 |
4.2.5 ParaCheer开展的内在影响 |
4.2.6 内部因素小结 |
4.3 外部因素 |
4.3.1 ParaCheer开展的政策因素 |
4.3.2 ParaCheer开展的经济因素 |
4.3.3 ParaCheer开展的文化因素 |
4.3.4 ParaCheer开展的社会效益因素 |
4.3.5 ParaCheer开展的竞争对手因素 |
5 构建SWOT模型 |
6 制定SWOT相关计划 |
6.1 增长型SO:立足自身优势,抓住外部机会 |
6.1.1 把握国家政策,加快发展步伐 |
6.1.2 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 |
6.1.3 营造ParaCheer文化氛围,引导ParaCheer与社会相适应 |
6.1.4 组织参演公开展示活动,提高社会认可度 |
6.2 扭转型WO:充分抓住机遇,降低劣势影响 |
6.2.1 抓住政策机遇,建立健全ParaCheer教练员、裁判员培训制度 |
6.2.2 完善ParaCheer管理制度 |
6.2.3 利用啦啦操的开展热潮,为ParaCheer储备人才 |
6.2.4 推动ParaCheer市场化发展 |
6.3 多种经营ST:发挥优势,弱化威胁 |
6.3.1 充分发挥媒体宣传作用,提升ParaCheer社会影响力 |
6.3.2 区域联盟 |
6.3.3 校领导提高重视,引进优秀教练员,优化队伍动作技术水平 |
6.3.4 丰富校园文化,改善学生不良生活方式 |
6.4 防御型WT:克服劣势,面对威胁 |
6.4.1 建立专门的竞赛、科研机构 |
6.4.2 健全竞赛奖励机制 |
6.4.3 整合内外资源,改善训练场地、器材配备情况 |
6.4.4 建立完善的残健融合支持与服务体系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8 结束语 |
9 致谢 |
10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基于ICF的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指导政策架构与方法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 体育活动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 |
二 残疾儿童体育活动参与状况 |
三 体育指导对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活动的重要作用 |
四 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活动与社区包容性发展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残疾儿童及其社区体育指导相关核心概念 |
一 残疾儿童 |
二 残疾儿童的社区体育活动 |
三 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指导 |
四 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指导员 |
第二节 残疾儿童的功能分类体系 |
一 ICF的理论模式 |
二 ICF功能分析方法 |
三 基于ICF的残疾儿童主要功能障碍分析 |
第三节 残疾儿童健康与社区体育活动 |
一 国内外有关儿童身体活动的指南标准分析 |
二 国内外儿童社区体育发展状况 |
第四节 残疾儿童社区体育与社区体育指导的发展 |
一 残疾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意义与障碍 |
二 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活动方式与指导方法研究 |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构成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构成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 政策分析方法 |
二 功能分析方法 |
三 文献研究法 |
四 专家访谈法 |
五 个案研究法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指导政策架构 |
一 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指导政策架构内容分析 |
二 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指导政策法理和逻辑联系 |
第二节 基于ICF的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指导方法体系 |
一 基于ICF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指导原则 |
二 提升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活动意识 |
三 培训残疾儿童社区体育知识和技能 |
四 建立残疾儿童健康生活方式与体育活动习惯 |
五 建设适宜残疾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包容性社区环境 |
第三节 基于ICF的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指导方法体系应用-以脑性瘫痪儿童为例 |
一 个案基本情况说明 |
二 脑性瘫痪儿童功能障碍和体育活动需求评估 |
三 脑性瘫痪儿童个别化社区体育活动方案设计 |
四 脑性瘫痪儿童社区体育活动方案的实施 |
五 脑性瘫痪儿童体育社区活动及指导效果评价与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第一节 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指导政策架构内容与特点 |
第二节 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指导方法体系构成要素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残疾儿童社区体育发展状况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轮椅体育舞蹈选手与普通残疾人心理特征差异的研究 ——以武汉市残疾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残疾人 |
2.1.2 残疾人体育 |
2.1.3 轮椅体育舞蹈 |
2.1.4 残疾人心理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2.1 国内外关于轮椅体育舞蹈的研究 |
2.2.2 残疾人运动员心理特征的研究 |
2.2.3 轮椅体育舞蹈选手心理特征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2.1 研究内容 |
3.2.2 调查方法 |
3.2.3 调查工具及评估方法 |
3.3 统计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武汉市轮椅体育舞蹈选手的基本情况分析 |
4.1.1 性别结构 |
4.1.2 年龄结构 |
4.1.3 文化程度 |
4.1.4 职业分布 |
4.1.5 婚姻状况 |
4.1.6 收入情况 |
4.1.7 残疾状况 |
4.2 武汉市轮椅体育舞蹈选手自尊心、自信心、焦虑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
4.2.1 性别对轮椅体育舞蹈选手自尊心、自信心、焦虑的影响 |
4.2.2 年龄对轮椅体育舞蹈选手自尊心、自信心、焦虑的影响 |
4.2.3 文化程度对轮椅体育舞蹈选手自尊心、自信心、焦虑的影响 |
4.2.4 职业对轮椅体育舞蹈选手自尊心、自信心、焦虑的影响 |
4.2.5 婚姻状况对轮椅体育舞蹈选手自尊心、自信心、焦虑的影响 |
4.2.6 收入对轮椅体育舞蹈选手自尊心、自信心、焦虑的影响 |
4.2.7 残疾状况对轮椅体育舞蹈选手自尊心、自信心、焦虑的影响 |
4.3 武汉市轮椅体育舞蹈选手自信心、焦虑的多因素分析 |
4.3.1 影响轮椅体育舞蹈选手自信心的多因素分析 |
4.3.2 影响轮椅体育舞蹈选手焦虑的多因素分析 |
4.4 轮椅体育舞蹈选手与普通残疾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
5 分析 |
5.1 武汉市轮椅体育舞蹈现状 |
5.2 轮椅体育舞蹈选手心理状况的分析 |
5.2.1 轮椅体育舞蹈选手自信心状况的分析 |
5.2.2 轮椅体育舞蹈选手自尊心状况的分析 |
5.2.3 轮椅体育舞蹈选手焦虑状况的分析 |
5.3 普通残疾人与轮椅体育舞蹈选手心理状况对比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加大支持力度,促进项目发展 |
6.2.2 重视心理问题,加强科学训练 |
6.2.3 改善师资条件,提高宣传力度 |
7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7.1 创新 |
7.2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致谢 |
四、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保障研究[D]. 徐幼松.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中外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比较研究[D]. 邓玉金.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2002-2020年上海师范大学视障学生的体育活动状况调查及推进策略[D]. 魏华.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2002-2020年上海师范大学视障学生体育行为调查及问题研究[D]. 郭志成.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适应性体育活动影响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的实证研究[D]. 孟杰.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9)
- [6]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D]. 李军言. 河南大学, 2020(02)
- [7]基于SWOT分析下的我国轮椅体育舞蹈发展对策研究[D]. 黄晓辉.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8)
- [8]融合视角下ParaCheer在我国发展的SWOT分析[D]. 黄秋.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9]基于ICF的残疾儿童社区体育指导政策架构与方法体系研究[D]. 李安巧. 郑州大学, 2020(03)
- [10]轮椅体育舞蹈选手与普通残疾人心理特征差异的研究 ——以武汉市残疾人为例[D]. 昌森栋. 武汉体育学院,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