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化视野下民族国家问题研究的力作(论文文献综述)
杨荷泉[1](2021)在《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是地球上的“文化动物”,人类一方面生活在“物质世界”,另一方面也生活在“精神世界”。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传播接受与评价研究,构成了当下世界各国文学生活的主要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生、成长与壮大,既离不开中国古代文学源头活水的滋养,也离不开世界文学和异域文化的引导交流。客观来说,长期以来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交流,是不对等的:引进来的外国文学多,走出去的中国文学少。在中外文学的互动过程中,中国文学相对处于弱势地位。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提升和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力度不断增大,助推了当代中国文学走出国门进行跨文化传播和对话。一批中国作家作品受到了国外出版机构与媒体、读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和欢迎,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国外对中国现实和当代文学的成见和感知。目前在国外,不仅有一批喜欢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读者和汉学家,还出现了致力于研究现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纯学术期刊,如俄亥俄州立大学早在上世纪就创刊的《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就是很有影响力的汉学研究期刊。21世纪初,余华《兄弟》的出版在国内引发了较大反响,之后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价值高低的争论,一度成为文学圈内外争执的一个热门话题。这种学界内部的纠结和媒体外部的炒作,已经对当代作家创作心态和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建设,产生了较大影响。无论是对当代文学的总体评价,还是对当代作家的个人成就,总会有一些褒贬不一的声调,众声喧哗地纠缠在一起,甚至呈现出一种两极化的评价趋向。其实,关于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或者说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评判,视野可以扩大一些。我们既不能只站在中国的视角,也不能仅站在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或者其它某一个国家的视角,而应该站在当下世界文化交流发展的立场和高度,以世界文学的眼光和跨文化传播接受的效果,来客观理性地看待和评估。作为“跨文化对话与想象”的一个案例,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余华在中国当代作家里不是一个高产的作家,其作品并不算多,但几乎都“出门远行”,而且其作品在国内外的反响与评价,呈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文化景观。中文版和外文版“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的不同接受情况,其原因值得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者关注和反思。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和附录几部分构成。绪论部分解释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探讨余华作品在不同的读者和研究者之间引起争议的原因。本文在美国杜克大学图书馆和国内馆藏数据库下载搜集有关材料的基础上,分类梳理了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传播与接受研究的中外文资料。同时,根据余华本人提供的作家版权输出情况统计表,笔者整理出了 38种外文语种翻译、出版的余华作品的详细信息。这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和起点。正文部分共有五章。第一章首先考察余华作品在国外的传播情况,梳理余华作品在国外尤其是英语世界的译介、销售和读者评价情况。然后,从余华作品的翻译、出版、改编与演出等环节,系统总结了余华“中国故事”出门远行的经验。第二章是关于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内容的研究。主要是评述国外学者对余华作品中人性的异化、暴力与死亡等方面的主题研究以及历史创伤受难者的男性气质、作为商品和暴力受害者的女性身份、被温情遗弃的孤独者形象等人物方面的研究。第三章是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形式的研究。首先是关于余华对中国传统文学语言的颠覆与创新、复调话语的反讽与戏仿;其次是对余华作品里的呼喊、夜晚、善恶者的不同死亡等象征意味的解读;再次是对余华小说多层叙述以及时空压缩等技巧的研究等。第四章是英语世界对余华的比较研究。有一些国外研究者分别从冷漠与荒谬的虚无主义创作视角、表现堕落青年的当代成长小说、对历史真实的超越和拒绝姿态以及对严肃文学的坚守等方面,对余华和他同时代的先锋作家残雪、苏童、格非和莫言的小说文本做出了比较研究。由于没有发现将余华和国外作家比较研究的专题论文,目前本章是余华和中国作家的比较研究。第五章从“两个余华”和“两种余华作品”入手,探讨接受者眼里“伟大作家”和“通俗作家”的“小说家余华”和“散文家余华”的不同面相,以及“母语版余华作品”和“非母语版余华作品”的关系,并比较“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接受的不同情况,再由此引发“两种中国文学”关系的思考。这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也是新的研究起点。像余华这样表现中国题材的文学作品,都是有别于“历史中国”与“地理中国”的一种“文学中国”文本,其作者不仅仅是中国人,也包括外国人;其文本语言的种类不但有中文,也有外文;其文本形态既包括中国作家用中文母语原创的“第一文本”,也包括其被翻译和再创作成非母语的外文版“第二文本”。这两种文本分别构成了中文版和外文版的“两种中国文学”。两种文本构成的历史,才是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学发展史。然而,目前大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只能算作是一种“单向度”的“第一文本”文学史,许多传播到国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第二文本”,已被历史长久地“活埋”。结语部分从余华作品在国外的获奖情况,以及余华成为国际文学论坛主要研讨对象的事实出发,论证了作为一名中国的作家,“中国的余华”已然是“世界的余华”。附录列举了余华到国外参加文学活动的大事记、余华作品外文版出版年表和余华作品外文版的部分封面。这些文字和图片是支撑这篇论文论点的佐证材料。目前,走向国外的中国文学还有不少困难,这既有文学外部的问题,也有文学内部的问题。它涉及到宣传、翻译、出版、市场、意识形态等文学外部的诸多元素,这些元素犹如一双双有形和无形的大手,影响了一个作家作品的时空跨界的程度。但是,反观走出国门的余华作品,真正优秀的作家与其优秀作品的“出境与跨界”,其文学内部的元素更加重要。余华不同于中国当代作家里的某些人,在国外的影响仅靠一本书,轰动一时,却又昙花一现。国外读者和汉学家对余华的接受和研究,是基于他们对余华文本“内部风景”的着迷。余华以一个作家的良知,不但叙述了底层人物“眼泪的宽广”,写出了“一个国家的痛”,而且用了许多西方人非常熟悉的现代叙事方式,表达了尊重生命和悲悯弱者的博大情怀。余华作品不仅是国外读者“读文学-看中国”的社会文本,而且是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文学文本。余华被译介到国外的作品,虽然都经过翻译环节的再创作,但是,由于其主题、人物、叙事和语言等“文学内部”的文化景观非常迷人,受到国外读者持久的欢迎。余华的某些作品,不仅是当代中国文学的经典文本,也是当下世界文学的经典文本。本文的创新性:一是在全面考察了余华作品在国外译介出版传播的背景下,从内容和形式以及作家比较等方面,系统梳理和探讨了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传播和接受研究的情况;二是首次提出并阐释了“两个余华”“两种余华作品”和“两种中国文学”的概念;三是提供了不少国外关于余华作品的评价和研究的外文资料。本文研究的意义:从英语世界传播与接收的国外视角,重新审视了备受争议的余华作品的价值,以及余华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希望借鉴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不同接受的案例,为当下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一点有益的经验。本文不足之处:一是由于时间、精力和能力的限制,收集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评价和研究的资料不够齐全;二是论文偏重于文献资料的梳理,在理论概括和提升等方面,显得较为薄弱。比如由“两种余华作品”引发的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两种中国文学”的关系和互动研究,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探讨。对这些相关话题,只是提出自己的想法,由于不是本文的主要论题,所以未能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刘钰[2](2020)在《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重点是19世纪中期以来由华人移民以汉语为媒介创作的反映北美华人移民移居生活和情感体验的小说创作。通观北美华文移民小说,文化身份追寻在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等主题中得到了浓墨重彩的艺术表现。本文采用文本细读、比较研究与文化研究的方法,利用文化身份、形象学、社会学等理论,从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四个层面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在异质文化语境下,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身份认同的呈现方式、特征及其成因,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人移民在中西文化之间的想象方式与实际抉择。之所以选择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复杂多变的文化身份作为论文的研究中心,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身份认同时刻处于建构过程中,在时间上始终指向未来。由于不同作家所处的社会、文化、政治语境不同,对文化身份的表述也不尽相同,它总是随着历史语境的变化而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因此,文化身份研究也如同文化身份认同一样,始终是一件不会被完成的“产品”(斯图亚特·霍尔语),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对当下还是未来的研究者而言文化身份认同都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二是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创作历程,但对其文化身份问题的研究却主要集中在新移民作家作品上,在地域上则呈现出重美国而轻加拿大的研究倾向,这些都不利于对研究对象作整体性把握。鉴于目前本研究领域所存在的不足,本论文以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为纵轴,通过对以上四个典型主题的剖析,力图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文化身份书写,突破研究对象和研究区域不平衡的局限。文化身份蕴含了北美华人移民特殊的族群散居经验,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合力作用下的产物,随着不同历史时代中西方之间权力话语的此消彼长,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的北美华人移民的文化身份认同经历了一个不断被建构的过程,其身份认同的流变不仅是我们认识跨文化空间中,北美华人群体不同时期特有的生存处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创作的移民小说发展轨迹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这一区域文学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与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变革相始终,北美华人移民所面临的自我身份上的困惑和选择很大程度上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命运的一种隐喻,分析和把握这一隐喻的内涵,对于中国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民族文化立场和文化策略的调整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尤其在全球化语境的当下,各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与互动愈发剧烈和频繁,当今的世界文化由此呈现出多元混杂的特征,文化身份的追寻与文化认同的建构是每一个“在场者”都无法绕开的话题。
徐亚男[3](2020)在《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期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重建和挖掘中国美术现代性话语和精神品格最好的美学创造和体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由工业、科技、信息等混合而成的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发展局面,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正是伴随着社会文化的现代性转型,所体现出的藏族文化、中原文化和受西方文化冲撞融合的当代文化彼此之间的相互交融对话,正历经着不同于任何时期的文化格局、主题内涵、形式语言、审美价值等传统资源的现代形态转换。艺术家不约而同地从“英雄史观”的“集体叙事”方式转向“平民史观”的“个体叙事”,形式语言风格也实现了从“一元”到“多元”的繁荣局面的转变,共同加速着中国美术创作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的翻天覆地的位置变化。具体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本质特征:其一,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成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治格局、东西方多元文化、藏族地域文化与相关美术基础设施共同推进的结果;其二,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容是建立在多种文化资源的整合与现代审美方式的转换,进而建构出的具有本土文化内涵和主体性的现代艺术形态;其三,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内在形式语言演变不仅充当了中国美术现实主义美学的思想先锋,也印证着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内在审美需求重新择取养分而进行的现代性探索的结果;其四,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世界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形成的具有政治性、民族性、艺术性和当代性共存的代表“民族气派”和“国家形象”的美术现象。因此,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生发、演进、演变过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章将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分为1978年——1989年的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时期、1990年——1999年的文化交流与观念表达时期、2000年——2018年的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时期这三个阶段。以中国/西方、传统/现代、内部/外部、民族/世界等多组视角展开论点,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作品产生的政治体制、文化定位、美术思潮、画家群体、形式语言、展览市场等内在和外在因素进行分析,准确定位出这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明显不同于任何时期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整体格局、风格面貌、发展形态与价值取向。进一步探索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审美意蕴、艺术语言、绘画观念的现代性话语形态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内在转型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国美术创作在新时代的再出发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思路借鉴。第二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文化内涵进行建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以独特的青藏高原地域文化、藏民族人物精神气质、藏民族传统民族和民间文化区别于其他题材的绘画创作。这种厚重的藏文化内涵再次激活了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在现代性话语探索中的表达属性和涵纳力,并显示出任何时代不曾有的广泛性和内涵深度。一方面,艺术家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想象所衍生出的对“中华民族大团结”、“‘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这两方面主题内容的阐述,进而分析藏民族与国家民族身份、民族政策、藏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艺术家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时代”这三组视角关系的全新思考,进而探索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所蕴含的多元和谐文化观的表达。具体可细化为: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体现、传统民族节日——民俗文化的深入、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这四个方面的主题内容,显示出藏族题材绘画不曾有的文化内涵演变。第三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内在构成的分析,是从改革开放之前艺术本体语言“一元”的“传统形态”向“多元”的“现代形态”局面的转变。通过对藏族题材各画种的现实主义的中国化探索的归类,以及对油画、中国画这两个创作面貌齐全、创作数量庞大的画种形式语言的细化演绎,阐述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在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和创作观念下所进行的中国美术形态内部语言规律演变,探究这四十年的中国文化需求和艺术家的创作心理、观察方式、审美取向、艺术本体语言形态生发的内在逻辑。第四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的研究。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通过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风格重构与多元图景呈现对中国当代美术史起到了革新价值的建构。在人文性的审美演绎上以对“天人合一”的观念思考和对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凸显出藏族题材绘画丰厚的文化含量和精神内涵。更以其作品强烈的民族思想、民族情感和民族审美意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重构了具有民族魂魄和时代精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形象。因此,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不仅是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不可缺少的里程碑,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的现代化线性历史景观中重要的视觉文本。
黄丽红[4](2019)在《软商法研究》文中认为软法是位育现代治理多元化需求的有效路径之一。随着制度的转型以及现代法治进程的深入,传统意义上“硬法独掌天下”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软法藉由其灵活性、多样性等特性,不但可以有效地缓和改革与法治间的种种张力,而且彰显其精准平衡的路径优势。此一现象不只发生在公域之中,私域方面更是如此。研究表明,中世纪商人法是软法的谱系来源之一,这意味着商法之中的软法现象很早就已存在,只不过人们对此一直习而不察。这是本文的研究主题。软商法由软法延伸而来,因此,对软法的界定就尤为重要。本文先从软法的内涵、外延以及性质着手,得出软法亦法的结论,亦趋同步解决软商法的正当性问题。紧接着从软商法的内涵、外延出发,分析软商法的特征与法理基础,通过软商法与道德、习惯及政策之间的比较,是以形成软商法的初步认识。良好的市场秩序本身就内含规则之义,软商法因与市场秩序之间的契合而使其成为维护市场秩序的内部规则。从内在属性上说,这种规则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分散性和内在的连续性等特性。从软商法在市场经济秩序中的作用来看,软商法具有规范、评价、激励及凝聚的功能。从历史上看,软商法经历了形成、成熟、式微以及复归四个阶段。商业、商人以及商事规则的先后出现再到分工的出现促使商业不断向前发展表征着软商法的基本形成。在中世纪,海外贸易的兴盛、商人阶层的出现以及商业的实践使得商法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以商人交易习惯为行为规范,这是一种完整意义上的软商法。然而,随着商法在近代的国家化与民族化,软商法的生存空间遭到严重挤压,但是,两大法系的商法在这一过程中却有不同的表现。现代商法在某种程度上昭示软商法的复归,民族国家是政治组织的基础,但在经济领域其不再被视为最高表现形式而存在,现代商法的国际性使得软商法大有可为。软商法有着完善的实施保障机制。文章从法经济学、法社会学以及自然法学三个角度剖析了软商法何以实施的原因。软商法的实施有着严格的条件,表现在需要被普遍认同、信息流通的方式和速度、群体规模以及成员间相对均衡的实力或地位四个方面。从软商法的运行来看,其主要通过内外两个方面来保障这种规则的顺畅运行。从外部关系来说,软商法通过自律性组织来实现商人自我治理。这种治理因市场和政府治理的双双失灵并且其具有明显的优势与实效而获得正当性。同时,商人共同体内的互惠行为实现了商主体间的合作,文章以博弈论为分析框架,深入分析了商人基于竞争前提下的合作以及身处竞争世界中的商人为何合作、如何合作等问题,这为软商法的运行提供更为深刻的支持。尽管没有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但是软商法同样具有处罚权,这种权利不但有着具体的权利来源,并且有着具体的处罚措施。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市场交易的扩大,软商法无法满足现实商业的需求。因此,其需要也势必同硬商法相关联。从商事立法的方面来说,以立法为中心导向是我国商事法律建构的主要特点,虽然这在我国有着特殊的历史原因,但是这种立法理念却造成一系列严重的后果,这也是软商法能与硬商法形成互动的基础,这也说明我国的商事立法必须吸收法律多元的理念。商事立法对商事实践的考量使得软商法具备向硬商法转化的基础。文中对软商法转化的原因、转化的形式和基础、转化的条件以及转化的后果做了细致的分析。立法对软商法的考量也势必对司法实践产生影响。因此,在商事裁判上也须对软商法能否作为商事裁判依据加以分析。文中从法源的内涵出发,论证了商事法源的构成要件,以及软商法与商事法源的适切来证成软商法可以成为商事法源的一种。基于此,软商法如何适用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此外,软商法因在内容上对硬商法具有强化、补充的功能,司法实践也对其进行了肯定,并且二者之间呈现相互合作的趋势。
岳鹏星[5](2018)在《当代大陆学人与中国铁路史研究》文中认为当代大陆学人针对中国近代铁路史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改革开放之前,研究内容主要以革命史观为导向,相对沉寂。新时期以来,伴随着研究范式的转变和研究团队的出现,铁路史研究逐渐出现了繁荣发展的态势。其中,线路史研究更加细化、铁路人物研究有所扩展、铁路与区域社会变迁研究进一步深入、铁路与中外关系研究有所突破、研究领域更趋多元化,铁路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针对铁路史理论研究还不成熟、"空心化"研究成果依然存在、"铁路决定论"的思维倾向、缺少全球化的视野等问题,试图通过进一步挖掘资料、建构铁路史的理论体系,转换视角、实证研究、避免空心化的研究成果,培育团队、提倡跨学科研究、关注新的学术增长点等方面的着力,促进中国近代铁路史研究。
胡洋[6](2018)在《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人类而言,“族”表达了一个具有共同性特点的人类群体。族群作为稳定的人类利益共同体和构成国家的基本单元,对于“国家”这一政治组织的整合与建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刚果(金)是一个拥有众多族群的多民族国家,自国家独立以来,族群问题一直是国家建构进程中的主要障碍。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际矛盾与族际冲突尤为激烈,该地区的长期动荡不但扰乱本国秩序,也是牵涉非洲多国的“非洲世界大战”策源地。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问题在上世纪90年代后获得高度关注,围绕着当地的族群问题,“国家失效”、“资源争夺”、“独裁政治”成为解释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的主流分析框架。本文着眼于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演进史,基于历史研究的基础,以多学科的视角分析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问题,进而总结刚果(金)族群与国家历史与现实关系,探讨刚果(金)多民族国家的建构方法。论文第一章、第二章梳理了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发展与演进历史的基本线索。公元1世纪前后,班图系族群、苏丹系族群相继进入刚果(金)东北地区,在驱逐了原住民俾格米人后,成为当地主要的人口集团。随着时间推移,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形成了复杂的分类、多样性的传统文化和各具特色的社会组织结构。族群间的相互竞争、技术交流和贸易联系,令当地族群逐渐形成自我意识与族群认同,一些具有较高组织程度的政治组织随之产生。19世纪以来,刚果(金)东北地区遭到外部力量的持续干涉,当地族群的自然演进历程遭到人为阻断。1874年以后,提普·提卜素丹国、比利时殖民者先后在刚果(金)东北地区建立统治,掠奴战争和殖民统治恶化了当地的族际关系,族群之间因为争夺有限的资源而冲突不断。1960年,刚果(金)摆脱了比利时人的殖民统治,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然而,刚果(金)虽然具备了民族国家的外壳,但殖民统治的影响并未消除,国家内部的整合尚未完成,族群与国家、族群与族群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刚果(金)的东北边疆因此成为族群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立足于历史研究,论文第三章从刚果(金)东北地区内部的经济政治结构出发,探究当地的族群问题。在经济层面,通过研究刚果(金)东北地区的人口密度与土地供给能力,得出土地争端引发族际冲突的判断。在政治层面,叙述族际经济竞争到族际政治竞争的演变过程,认为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问题已由经济纠纷上升为政治权力争夺。在社会层面,研究刚果(金)东北地区族际竞争的运作方式,以“战争经济”的理论视角分析当地的族际竞争。反思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的缘起与发展,本文认为在冲突局势尚未缓解、地区经济政治的结构性矛盾仍未解决的前提下,国际援助的有效性很难发挥,而国家在民族政策上的整体性缺陷是导致族际矛盾不断激化的诱导因素。基于对刚果(金)东北地区内部族际矛盾的认识,论文第四章探讨了族群问题对大湖地区国际关系的作用。第一,回顾族群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并介绍国家行为体对族群互动的干预过程和干预手段。第二,分析周边国家介入刚果(金)东北地区的动力因素,从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和地缘政治利益三方面讨论周边国家对刚果(金)的利益诉求。第三,以族群武装与外部干预、双边国家关系和地区安全为切入点,总结族群因素对地区国际关系的影响。论文第五章以刚果(金)的民族国家建构为视角,探讨了该国族群与国家的关系,分析了国家建构进程中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以下观点:首先,刚果(金)国家政府应解放思想,选择适合于刚果(金)国情的发展道路;其次,加强全国性政党建设,消除族群政治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后,推动刚果(金)的国族建设,通过族际政治整合加强国家凝聚力,化解族群与国家的二元对立关系。
姚宇华[7](2017)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组织自中世纪产生以来,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模式。随着大学组织不断发展,大学组织逐步由一个封闭性系统成为一个开放性系统。大学组织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生产机构,知识性或学术性是大学组织的本质属性。因此大学组织模式变革需遵循外部逻辑和内部逻辑,其中外部逻辑须通过内部逻辑发挥作用。外部逻辑主要与外部社会环境变迁相关,内部逻辑则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相关。当前在世界范围内,随着工业社会变迁,知识生产模式发生转型,一种新的知识生产模式Ⅱ逐步兴起和发展。作为对理论与实践的回应,论文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进行研究。论文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遵循提出问题、构建分析框架、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以及提出政策建议和结论的研究思路。运用文献研究法、理想类型法、历史研究法、组织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与全面的研究。大学组织作为一个开放性系统,需要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动力或原因进行分析。依据知识生产模式理论、知识社会学理论和系统与权变组织理论,论文构建了“知识生产模式—大学组织模式”协同演化的分析框架。就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动力而言,外部社会环境是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外部驱动力,知识生产模式是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内部驱动力。外部环境作为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外部驱动力,须通过知识生产模式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产生影响。因此,大学组织模式变革是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内在要求。就知识生产模式和大学组织模式二者的协同演化方式而言,主要存在自组织的协同演化和他组织的协同演化两种方式。论文以此为分析框架,对国外大学组织模式的历史变迁、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变革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论文以历史研究法、理想类型法为基本研究方法,从整体上对西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历程进行了考察。从西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看,自中世纪大学产生以来,相继产生和形成了教学型大学组织模式(T-u型)、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R-U型)和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E-U型)三种经典的大学组织模式。从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原因或动力看,外部动力表现为西方社会经历了中世纪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价值社会等三个社会发展阶段的变迁;内部动力表现为在不同社会情境下,相继产生和发展了知识生产模式0、知识生产模式Ⅰ和知识生产模式Ⅱ等三种知识生产形式。总的来说,在西方社会情境下,知识生产模式和大学组织模式二者变革是一种自组织的协同演化方式。论文运用案例研究法,对麻省理工学院(MIT)组织模式变革进行了个案分析。研究表明:MIT自创建以来,在组织模式上先后产生和发展了工程技术学院组织模式、理工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和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等三种组织模式。通过对其变革动力进行的分析表明:外部社会环境变迁是MIT组织模式变革的外部驱动力,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是MIT组织模式变革的内在动力。总的来说,在美国社会情境下,知识生产模式和MIT组织模式二者变革呈现一种自组织的协同演化方式。通过对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历程、特征与当代大学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和分析,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就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历史变迁而言,自清末近代大学产生以来,相继经历了近代大学组织模式、现代大学组织模式和当代大学组织模式等发展阶段。就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征而言,主要表现为断裂性和稳定性、移植性和模仿性以及强制性和激进式并重的变革方式等。通过国际和历史比较分析,我国当代大学组织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组织行动者地位不平等、组织目标外部逻辑彰显、组织技术适切性较为缺乏、组织结构科层化以及组织权力分配不均衡等。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殊性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和知识生产两个层面。在社会层面,我国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发展形态,主要表现为无序与有序相互交织的社会发展路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知行合一的文化传统以及程度和层次较低的现代化发展水平等方面。在知识生产层面,在独特社会形态影响下,我国形成了一种政治权力规划的知识生产模式,具有理性主义知识观缺失、知识生产体制化滞后及知识型结构模式失衡等特征。总的来说,在我国独特的社会情境下,知识生产模式和大学组织模式二者变革呈现一种他组织的协同演化方式。基于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现状和当代大学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综合借鉴西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经验,对于我国大学组织模式未来的变革,论文从策略和模式设计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就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策略而言,应从社会、知识生产模式和大学组织等层面采取相应策略。同时,在当今知识生产模式由模式I向模式II转型的背景下,论文从组织行动者、组织目标、组织技术、组织结构和组织权力等要素对未来我国大学组织模式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从组织行动者来看,应处理好大学外部行动者和内部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应从“政事一体化”走向“政事分开”,改进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提升社会参与水平;制定和落实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提高和保障教师地位及提升学生地位等。从组织目标来看,应加强各种目标之间的融合性、平衡目标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以及提升目标的多样性和个性等。对组织技术而言,应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推进学科、专业和课程一体化建设;革新教学方法以及优化管理技术等。在组织结构上,应分别对行政组织结构和学术组织结构进行相应调整。对于行政组织结构来说,应建立一种“学校—学院—系”三级的组织结构形式,重点是对学校层次的机构设置进行改革,建立由多元主体组成的大学治理委员会作为大学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对于学术组织结构而言,应在对政府层面的学科分类目录进行相应调整的前提下,借鉴西方一流大学学院设置经验,重视学科属性差异性。在学院设置上,建构一种由基础性学科和实用性学科学院组成的学院结构。同时应加大跨学科组织的建设和整合力度。就组织权力而言,应坚持以“善治”为指导的权力分配目标、自治和共治统一的权力分配原则和集权与分权统一的权力分配方式以及建构一种“纵向分权”的权力分配模式。论文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关注了大学组织的“外适应”和“内适应”问题。在大学组织的分析视角上,实现了外部视角和内部视角的整合。因此对于大学组织模式变革来说,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邱金英[8](2015)在《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帝国主义思潮是现代性反思和批判的主要话语之一,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本文在对西方现代性反思的历史大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从文化哲学和文化研究的视角,采用宏观整体研究和微观个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运用科学的比较方法以及对文化帝国主义批判思潮主要代表人物的文本解读(诠释学)的方法和语境论研究方法,分析了文化帝国主义思潮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和主要思想来源。通过对文化帝国主义和重商帝国主义、政治帝国主义、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等概念辨析,分析了文化帝国主义思潮产生与发展的历程,揭示了文化帝国主义的实质。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扬弃了英国学者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的四种话语说——媒介帝国主义话语、“民族-国家”话语、批判全球资本主义话语和现代性批判话语,通过综合创新,提出了“一总三分”的文化帝国主义思潮分析模式。所谓“一总”就是对西方现代性的反思,“三分”就是现代化思潮、后殖民主义思潮、全球化思潮。对西方现代性的批判和反思,实质上是透过现代化思潮、后殖民主义思潮和全球化思潮来进行的。文化帝国主义思潮就是渗透在对西方现代性反思之中并通过现代化思潮、后殖民主义思潮、全球化思潮表现出来的。为此,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考察了现代化语境下的文化帝国主义思潮,分析了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理论,指出了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与世界体系论的异同,研究了赫伯特·席勒的文化帝国主义批判理论,对现代化语境下的文化帝国主义思潮进行评析。第二,考察了后殖民语境下的文化帝国主义思潮,以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为例,对后殖民语境下的文化帝国主义思潮进行了评析。第三,分析了作为意识形态的全球化思潮,研究了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和詹姆逊的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对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帝国主义思潮进行了评析。通过对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系统研究表明,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合理因素主要表现为揭示了文化帝国主义的多层结构、分析了文化帝国主义的主要特点、剖析了文化帝国主义的实践形态。在此基础上,概述了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理论特征,揭示了文化帝国主义思潮自身存在的诸多矛盾、问题和局限性,对文化帝国主义思潮作出了比较系统的、客观的评价,提出了应对文化帝国主义的主要策略。通过对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研究和剖析,使我们认清了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实质,这不仅对于我们加强文化战略研究,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批判地吸收异质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马慧茹[9](2015)在《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文化认同》文中认为本文以新时期以来回族作家运用汉语进行文学创作活动及关注和反映回族生活现实的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以主题研究和审美文化批评为主,以文化认同研究作为重要理论依据,探讨民族个体话语与民族、国家、身份等话语之间的内隐或外显关系,试图对多元文化背景中回族作家多重文化身份的形成、矛盾及调适等问题进行纵深发掘。当代回族作家文学是回族作家从艺术与审美的高度观照回族生活进行的表意实践,展现出明显的文化认同、自觉意识,同时又通过这种文学创作活动和具体文本,进一步强化民族文化认同内涵与机制。因此本论文并非是对于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一次全景式扫描、概括与梳理,而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文本,尤其是兼具民族性、文化性、审美性的作家及其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做一些针对性的研究和探讨,通过从文本中获得回族作家进行文化认同的相关内容,分析作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理念,并同时考察作家多重文化身份建构中,创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学景观的方式和途径。而且,文本中流露出在文化认同中的文学乡愁,引发作家的怀旧与追忆,在怀旧与身份建构的双向交织中,作家的文学创作实现了审美超越,获得丰腴的审美价值和意义,从而推动了回族作家文化认同的步伐,确认了回族作家的文化身份与发展方向。回族作家以开放的心态超越个人、民族界限的阻隔,通过审美性的情感超越意指多元并包的审美共通性。他们很自然地运用文学创作在永恒命题方面寻找民族的根源,在多元文化相互融合中进行艺术的审美表达与创新。当代回族作家的文学表达也因此能够在审美的高度与他者文化进行平等对话。本文的研究基础是细读阐释大量回族作家作品文本,围绕文学与文化的内在紧密联系,运用文学—文化批评方式,结合宗教、哲学、民族学、人类学等理论,对当代回族作家作品进行文化与美学的研究:绪论部分,首先对选题的缘由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并提出选题研究将要解决的问题,即问题意识的表述;其次,阐述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分别在理论意义与研究价值方面体现;再次就选题的研究现状,重点是对论文写作中运用的核心理论,即文化认同及其内涵的国际、国内着作、文献及理论进行介绍和梳理,并详述从文化研究及文化理论对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研究的成果进行分析;最后,交待论文写作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独创性。第一章重在从当代回族作家及其创作所面临的文化语境——全球化时代出发,认为在这样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回族作家既在多重文化碰撞中感受到利于身份意识强化和发展空间的机遇,又拓展了展示本民族文化“差异性”“独特性”的创作空间。但是在文化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中,回族作家也面临新的挑战——同质化的可能。所以当代回族作家在应对这种挑战的过程中,通过文学创作表达出对文化认同问题的焦虑、重视和重建文化传统的愿望。因此本章的第二节是对“文化认同”进行学理分析,并认为“文化认同危机”中的异质感和危机感成为激发回族作家进行文化书写的正能量,因为这使得回族作家表现出明显的自觉与强化身份的意识,并积极进行身份认同的探索。第二章以当代回族作家作品中的文化书写为切入点,探究回族作家通过文学创作进行文化身份建构,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作家身份的形成来源于个人成长中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性格形成过程;受到伊斯兰文化、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具有民族性的文化的深刻影响;在对个人和民族文化的吸收转化中,还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国同构”思想,希望在中国多民族一体发展中获得身份认同的强大力量支持。“民族性”、“家国同构”、“多民族文化”的内涵表现是此章选取和论述的重心。第三章旨在探讨当代回族作家基于文化认同建构之上的文学表达特点和方式。由于回族作家吸收转化融入了多种文化元素形成自己的独特文化品格和艺术风格,因此在面对当代文化普遍“同质化”带来的“家园失落感”;而“差异化”又促使他们的文学表达走向对民族文化和家园情感的回顾;于是在“寻根”情结主导下,其表达策略从语言到叙述都显示出一种重建传统、恢复家园情感的强烈探求。所以用文学建构了一个异于日常空间的文学景观世界,以多种主题展开分析和反思。第四章一方面开掘当代回族作家作品中的“文学乡愁”,这是从文化身份焦虑感中衍生出的潜在情绪,并同时连接着作家对当下文化多重性的各种反应;一方面阐释作家用怀旧追忆的写作手法重建文化传统的意图和目的,这是作家通过文学文本本身所自然形成的情感线索和现代价值;最后,将回族作家作品经由文化认同后提升到的审美取向进行凝练提取,从“审美超越”到反映具有普世性的人类终极关怀的意义与价值。同时,本章对研究对象进行的审美批评与价值定位,又提升了本选题的研究价值。结语部分对全文予以总结,并对当代回族作家的在现实中的展望,在坚守中的反思,等问题予以补充阐释,并对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提出一定合理的建议与批评。
宋燕金[10](2014)在《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研究 ——以云南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还是维护边疆多民族聚居地文化安全的需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在分析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的概念、关联性和重要性基础上,运用文化认同研究的相关知识,对云南高校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进行研究,并通过对实证调查数据、材料的分析探讨提高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效果的对策。全文包括导论、正文、结束语,其中,正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的界定及其理论依据。文中对“文化”、“主流文化”、“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几个核心概念进行了分析并厘清了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内涵的分析理解,是开启本研究的一个有效切入点。同时,也指出了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的理论依据,本文以“原生论”与“工具论”解释了文化认同的发生,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其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灌输”理论等均是重要的理论依据。第二,云南高校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现状及高校教育现状。通过对云南高校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主流文化认同程度,但认同程度并不高。大学生在主流文化认同四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也不一致,其中,态度评价维度得分最高,认知维度得分最低。调查结果还显示,民族成分、政治面貌、任职情况对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有显着性影响;而性别、年级、家庭来源与宗教信仰对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没有显着性影响,但却有可能对构成主流文化认同四个维度当中的某一维度有显着性影响,且数据分析结果证实了这种情况的存在。另外,高校在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主要表现为:在显性教育上,有针对性的开设一系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以增强教育效果,不断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在隐性教育上,通过优化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塑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教育氛围;在物质保障上,构建一套相对完整的助困系统为大学生提供基本的学习生活保障。第三,影响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的主要原因。一是“边”、“远”、“山”、“穷”的自然经济环境,造成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主流文化影响力不足,且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基础薄弱;二是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广泛存在挤压了主流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空间,引起了主流文化与这些文化之间的竞争与冲突,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三是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有待提高、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不足、管理育人功能欠缺三个方面。第四,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的对策。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为确保教育活动顺利进行,首先确立了教育的目标、原则、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和主要内容。同时,对儒家和国外一些国家文化认同教育的方法进行了借鉴。通过梳理发现,儒家文化认同教育中的自我教育方法、实践示范方法、持续培养法等均是主流文化认同教育需要继承与发扬的有效办法。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新加坡等西方国家通过承认多元文化存在、改进教育方法、塑造宽松的教育环境、把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教育融入文化认同教育等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苏联在文化认同教育中主动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单纯用行政命令处理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高校教育中教条主义与形式主义盛行最终导致国家分裂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训。最后,针对实证分析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的方法与路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即夯实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物质基础、增强主流文化主导性地位、发挥民族特色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教育功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实效性、提升校园文化隐性教育效果。
二、全球化视野下民族国家问题研究的力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球化视野下民族国家问题研究的力作(论文提纲范文)
(1)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资料搜集整理情况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余华作品在国外的传播与经验 |
第一节 余华作品在国外的翻译出版与销售 |
第二节 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和评价 |
第三节 余华“中国故事”出门远行的经验 |
第二章 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内容的研究 |
第一节 人的异化、暴力与死亡 |
第二节 历史创伤受难者的男性气质 |
第三节 商品和暴力受害者的女性身份 |
第四节 被温情遗弃的孤独者 |
第三章 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形式的研究 |
第一节 语言和语体 |
第二节 象征手法 |
第三节 多层叙述 |
第四节 空间和时间 |
第四章 英语世界对余华和有关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余华与残雪:两种虚无主义创作视野比较 |
第二节 余华和苏童:当代成长小说及堕落青春的塑型 |
第三节 余华与格非:对历史的超越和拒绝 |
第四节 余华和莫言:类型文学时代里的严肃文学坚守者 |
第五章 国内外“两种余华作品”和“两种中国文学” |
第一节 “两个余华”与“两种余华作品” |
第二节 “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的接受比较:以《兄弟》为例 |
第三节 “文学中国”的不同文本与“两种中国文学” |
结语 中国的余华世界的余华 |
一、站上了世界文学的领奖台 |
二、国际文学论坛的专题作家 |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当代文学 |
附录 |
一、余华国外文学活动大事记 |
二、余华作品外文版出版年表 |
三、余华作品外文版部分封面 |
四、余华中文简繁体作品清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的项目 |
附件 |
(2)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方法 |
(一)文献研究综述 |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北美华文小说中移民书写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早期美国华人移民的痛史 |
一、近代中国人的美国想象 |
二、弱国子民的异国生存 |
第二节 20世纪50—70年代:台湾留学生文学 |
一、北美留学生文学发展历程 |
二、50—70年代前期:“无根者”的命运哀歌 |
三、70年代中后期:民族认同的回归 |
第三节 北美新移民文学的多元景观 |
第二章 跨时空书写中的原乡想象与身份认同 |
第一节 排华背景下华人先侨的民族国家想象 |
一、传统中国的“国家观念” |
二、种族迫害下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 |
第二节 无根漂泊者的文化乡愁 |
一、漂泊者的“文化中国”情结 |
二、台湾返乡留学生的文化失落与“根”的幻灭 |
第三节 跨越原乡与异乡边界的世界意识 |
一、重建成长记忆中的地理故乡 |
二、“越界书写”下的世界主义情怀 |
第三章 北美华人移民的历史记忆与身份建构 |
第一节 早期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民族记忆 |
一、重新表征北美早期华人移民史的必要性 |
二、新移民作家对早期华人移民种族符码的颠覆与重构 |
第二节 “二战”视野下的身份追寻与民族形象的重建 |
一、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抗战叙事的时代变迁 |
二、40年代北美华文抗战小说中的民族文化情结 |
三、台湾旅美作家笔下被放逐的流浪者之歌 |
四、新移民作家“二战”书写中的认同困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怀 |
第三节 社会政治变革中个体的命运与身份建构 |
一、海外“伤痕文学”中归国知识分子的边缘身份 |
二、80年代新移民的历史重负与身份焦虑 |
第四章 跨文化异族交往与华人移民的身份建构 |
第一节 跨国婚恋中作为文化身份隐喻的两性关系 |
一、早期移民跨国婚恋中的种族歧视 |
二、台湾留学生文学跨国婚恋中的文化冲突 |
三、新移民小说中跨国婚恋中的身份困惑与人性探寻 |
第二节 职场生存中的文化抉择与身份转变 |
一、种族歧视下台湾学人对民族文化的固守 |
二、新移民的职场沉浮与世纪末的身份焦虑 |
三、新世纪以来职场小说中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
第五章 代际关系视域下华人移民的身份认同 |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的代际冲突 |
第二节 异国背景下父子冲突中的文化身份抉择 |
一、中西方家庭伦理差异下的代际冲突 |
二、代际间的语言冲突与认同差异 |
三、移民父子的政治观念冲突与华人群体的边缘地位 |
第三节 从对抗走向对话:代际和解与文化融合 |
一、走出身份的迷途:“混血儿”的寻根之旅与身份重建 |
二、跨越文化冲突:代际隔阂下人类共通性情感的呈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理论意义 |
三、选题实际意义 |
四、相关研究综述 |
五、研究对象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
六、研究方法与手段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分期评述 |
第一节 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1978-1989年) |
一、“精神家园”的重建 |
二、形式语言探索的“试验田” |
第二节 文化研究与观念表达(1990-1999年) |
一、文化研究的深入 |
二、机制转变和观念演化 |
第三节 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2000-2018年) |
一、当代品格的文化定位 |
二、本体建设与视觉革命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涵 |
第一节 民族大团结共同体意识的塑造与藏区新成就的歌颂 |
一、中华民族大团结——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 |
二、“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 |
第二节 民族风情叙事与多元和谐的文化观表达 |
一、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 |
二、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凸显 |
三、传统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研究 |
四、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
第一节 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中国化探索 |
一、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演变 |
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语言特征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油画创作的表现形式 |
一、对西方油画传统的研究与中国化转换 |
二、“油画民族化”命题的延续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中国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
一、藏族题材水墨画的扩展与演化 |
二、藏族题材工笔画的复兴与重彩演化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意义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对中国美术史的建构 |
一、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 |
二、风格重构与图景呈现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人文诉求 |
一、对“天人合一”观念的思考 |
二、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
一、对民族气派的生动阐述 |
二、大国形象的对外塑造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艺术家详情表 |
附录二 《美术》杂志中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收录情况(节选) |
附录三 相关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4)软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框架结构 |
五、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
六、研究范围 |
第一章 软商法基础理论 |
第一节 软法的界定 |
一、软法的概念界定 |
二、软法的特征 |
三、软法亦法 |
第二节 软商法概述 |
一、软商法的界定 |
二、软商法的特征 |
三、软商法的法理基础 |
四、软商法与其他法的区别 |
第三节 软商法与市场经济秩序之间的契合 |
一、软商法与市场经济秩序之间的关系 |
二、软商法的内在属性 |
第四节 软商法的基本功能 |
一、规范功能 |
二、评价功能 |
三、激励功能 |
四、凝聚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软商法历史考察 |
第一节 软商法的形成 |
一、软商法的萌芽 |
二、软商法的发展 |
第二节 软商法的成熟:以商人交易习惯为行为规范的中世纪商法 |
一、商法发展的历史原因 |
二、中世纪商人法的特征 |
三、中世纪商人法的宝贵财富 |
第三节 软商法的式微:民族化、国家化的近代商法 |
一、大陆法系近代商法之分析 |
二、英美法系近代商法之分析 |
第四节 软商法的复归:现代商法 |
一、法律渊源 |
二、制定主体 |
三、实现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商法实施保障机制 |
第一节 软商法何以实施? |
一、法经济学的角度 |
二、法社会学的角度 |
三、自然法学的角度 |
第二节 软商法的实施条件 |
一、需要被普遍认同 |
二、信息流通的方式和速度 |
三、不宜过大的群体规模 |
四、要求成员间的实力或者地位相对均衡 |
第三节 软商法的实施机制 |
一、软商法通过自律性组织实现商人自我治理 |
二、软商法通过群体互惠实现商主体间的合作 |
第四节 软商法的保障机制 |
一、软商法处罚权的权源 |
二、软商法的处罚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立法视角下软商法与硬商法的互动 |
第一节 立法视角下软商法与硬商法的互动基础 |
一、“立法中心主义”的滥觞 |
二、“立法中心主义”的批判 |
三、法律多元主义 |
第二节 软商法的“硬化” |
一、转化原因 |
二、转化形式和基础 |
三、转化条件 |
四、转化的后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司法视野下软商法与硬商法的互动 |
第一节 软商法作为商事法源的证成 |
一、法源 |
二、商事法源的构成要件 |
三、软商法与商事法源要件的适切 |
四、软商法的适用 |
第二节 软商法与硬商法司法互动的体现 |
一、软商法对硬商法的强化 |
二、软商法对硬商法的补充 |
三、软商法与硬商法的合作 |
本章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当代大陆学人与中国铁路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沉寂走向繁荣:研究之概貌 二、线路史研究更加细化 三、铁路人物研究进一步扩展 四、铁路与区域经济社会变迁研究进一步深化 五、铁路与中外关系研究继续深入 六、研究领域进一步多元 七、存在问题与未来展望 |
(6)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写作框架 |
第一章 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的历史溯源 |
第一节 16世纪以前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迁移与分布 |
一、原住民俾格米人的分布与生存状态 |
二、班图人的迁移与族群塑造 |
三、苏丹人的迁移与族群塑造 |
四、族群意识和族群政治的初步建立 |
第二节 16世纪至19世纪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状况 |
一、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新一轮人口迁移 |
二、技术提升、贸易交流与本土酋邦的兴起 |
三、提普·提卜素丹国在刚果(金)东北地区的统治 |
第三节 殖民统治时期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问题 |
一、刚果自由邦时期的东北地区族群问题与族际关系 |
二、比属刚果时期的东北地区族群问题与族际关系 |
第二章 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的当代兴起 |
第一节 刚果(金)第一共和国时期的东北地区族群问题 |
一、卢蒙巴之死和东部抵抗组织的出现 |
二、刚果(金)东北地区各族群对于抵抗组织的态度 |
三、刚果(金)东北地区的国籍问题与族际矛盾 |
第二节 蒙博托执政时期的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 |
一、蒙博托政府在刚果(金)东北地区建立统治 |
二、蒙博托政府在刚果(金)东北地区统治的衰落 |
三、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冲突的集体性爆发 |
第三节 卡比拉父子执政时期的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 |
一、老卡比拉执政时期的东北地区族群问题 |
二、过渡时期的东北地区族群问题 |
三、小卡比拉正式当选总统以来的东北地区族群问题 |
第三章 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尖锐化 |
第一节 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利益之争 |
一、东北地区人口密度与土地资源的失衡发展 |
二、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之争 |
三、土地争端催生的族际政治竞争 |
第二节 刚果(金)东北地区族际竞争的暴力化演变 |
一、东北地区战争经济状态的出现 |
二、战争经济主要的运行方式 |
三、战争经济对本土族群的影响 |
第三节 对刚果(金)东北地区族际竞争的反思 |
一、国际援助对重建族际和平的有限作用 |
二、地区政治经济体系中的结构性矛盾 |
三、刚果(金)族群政策设计的整体性缺陷 |
第四章 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扩大化 |
第一节 地区国际关系中的族际互动 |
一、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行为体 |
二、族群行为体的跨国互动 |
三、国家对族群行为体互动的介入 |
第二节 周边国家介入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的动因 |
一、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
二、掠夺经济利益的追求 |
三、保持地缘政治优势的考量 |
第三节 刚果(金)东北地区族际冲突的国际影响 |
一、族群武装与外部干预 |
二、族际冲突与双边国家关系 |
三、族际冲突与大湖地区安全 |
第五章 以国家建构为核心的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治理 |
第一节 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的特点与治理难题 |
一、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的特殊性 |
二、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的治理难题 |
三、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的治理经验及教训 |
第二节 刚果(金)族群与国家关系的历史回顾 |
一、前殖民时代的无统一国家社会 |
二、殖民时期殖民政府对族群的压迫 |
三、国家独立后族群与国家的对立状态 |
第三节 刚果(金)多民族国家建构的现实困境 |
一、斗争性的内部结构 |
二、不稳定的外部环境 |
三、族群对国家的认同危机 |
第四节 刚果(金)的多民族国家建构 |
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道路选择 |
二、多民族国家的政党建设 |
三、多民族国家的国族建设 |
四、多民族国家的爱国文化建设 |
结论 |
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大事记 |
专有名词中英文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及展望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
2.1.2 大学组织模式变革 |
2.2 理论基础 |
2.2.1 知识生产模式理论 |
2.2.2 知识社会学理论 |
2.2.3 系统与权变组织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2.3.1 大学组织分析内部和外部视角的整合 |
2.3.2 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 |
2.3.3 知识生产模式演变及分析维度 |
2.3.4 大学菱形组织模式的构建 |
2.3.5 分析框架:“知识生产模式—大学组织模式”协同演化模型 |
3 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历史考察 |
3.1 知识生产模式0与教学型大学组织模式的形成 |
3.1.1 中世纪社会的产生与变迁 |
3.1.2 知识生产模式0的特征与变革 |
3.1.3 教学型大学组织模式的形成与变革(T-U型) |
3.2 知识生产模式Ⅰ与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的构建 |
3.2.1 工业社会的产生与变迁 |
3.2.2 第一次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模式Ⅰ的形成与发展 |
3.2.3 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的构建与变革(R-U型) |
3.3 知识生产模式Ⅰ与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探索 |
3.3.1 转变中的景观:知识价值社会的变迁 |
3.3.2 第二次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模式Ⅱ的产生与发展 |
3.3.3 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的探索(E-U型) |
4 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典型案例分析:以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例 |
4.1 工程技术学院组织模式产生与变革 |
4.1.1 组织行动者 |
4.1.2 组织目标 |
4.1.3 组织技术 |
4.1.4 组织结构 |
4.1.5 组织权力 |
4.2 理工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形成与变革 |
4.2.1 组织行动者 |
4.2.2 组织目标 |
4.2.3 组织技术 |
4.2.4 组织结构 |
4.2.5 组织权力 |
4.3 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变革与探索 |
4.3.1 组织行动者 |
4.3.2 组织目标 |
4.3.3 组织技术 |
4.3.4 组织结构 |
4.3.5 组织权力 |
4.4 MIT组织模式变革的案例分析 |
4.4.1 社会变迁下的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
4.4.2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MIT组织模式变革的关系 |
5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特殊性分析 |
5.1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历史透视 |
5.1.1 近代大学组织模式产生与变革 |
5.1.2 现代大学组织模式形成与变革 |
5.1.3 当代大学组织模式变革与发展 |
5.2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
5.2.1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征 |
5.2.2 中国当代大学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 |
5.3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殊性的原因分析 |
5.3.1 社会层面:独特的社会形态 |
5.3.2 知识生产层面:政治权力规划下的知识生产模式 |
6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审思 |
6.1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策略 |
6.1.1 社会层面:构建以“善治”为目标的“治理型”社会 |
6.1.2 知识生产层面:重构知识生产模式 |
6.1.3 大学组织层面:优化变革理念与方式 |
6.2 中国未来大学组织模式的具体设计 |
6.2.1 组织行动者 |
6.2.2 组织目标 |
6.2.3 组织技术 |
6.2.4 组织结构 |
6.2.5 组织权力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研究 |
1.2.2 国内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研究 |
1.2.3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视角 |
1.3.1 文化哲学的视角 |
1.3.2 文化研究的视角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 |
2.1 “文化帝国主义”的内涵及其实质 |
2.1.1 文化帝国主义和重商帝国主义、政治帝国主义 |
2.1.2 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 |
2.1.3 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 |
2.1.4 “文化帝国主义”的内涵 |
2.1.5 文化帝国主义的实质 |
2.2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兴起的背景 |
2.2.1 现代化思潮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
2.2.2 后殖民主义思潮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
2.2.3 全球化思潮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
2.2.4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产生的政治社会背景 |
2.3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主要思想来源 |
2.3.1 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论述 |
2.3.2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 |
2.3.3 汉斯·摩根索关于帝国主义的论述 |
2.3.4 法农的殖民主义文化分析理论 |
2.3.5 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 |
2.4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
2.4.1 帝国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
2.4.2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演变 |
2.5 本章小结 |
3 现代化语境下的文化帝国主义思潮 |
3.1 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理论 |
3.1.1 争取进步联盟、“和平队”与越南“战略村” |
3.1.2 从现代化理论到依附理论 |
3.1.3 世界体系论 |
3.2 赫伯特·席勒的文化帝国主义批判理论 |
3.2.1 文化传播与文化帝国主义的产生 |
3.2.2 文化支配与文化帝国主义的本质 |
3.3 现代化语境下的文化帝国主义思潮评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后殖民语境下的文化帝国主义思潮 |
4.1 作为意识形态的后殖民主义 |
4.1.1 后殖民主义发展的历史 |
4.1.2 后殖民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
4.2 萨义德的文化帝国主义批判理论 |
4.2.1 萨义德的东方学思想 |
4.2.2 萨义德对文化与帝国主义的分析 |
4.3 后殖民语境下的文化帝国主义思潮评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帝国主义思潮 |
5.1 作为意识形态的全球化思潮 |
5.2 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 |
5.2.1 汤林森对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的分析 |
5.2.2 汤林森对全球化文化帝国主义的分析 |
5.3 詹姆逊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 |
5.4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帝国主义思潮评析 |
5.4.1 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评析 |
5.4.2 詹姆逊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评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评析 |
6.1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合理因素 |
6.1.1 揭示了文化帝国主义的多层结构 |
6.1.2 分析了文化帝国主义的主要特点 |
6.1.3 剖析了文化帝国主义的实践形态 |
6.2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理论特征 |
6.2.1 理论形态的多样性 |
6.2.2 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
6.3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内在矛盾 |
6.3.1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内在张力 |
6.3.2 自我身份认同的“悖论” |
6.3.3 西方中心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矛盾 |
6.4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缺陷 |
6.4.1 陷入了文化决定论的窠臼 |
6.4.2 对文化帝国主义产生的阶级根源分析不足 |
6.4.3 对文化帝国主义本质的深层原因挖掘不够 |
6.4.4 话语逻辑和言说方式没有摆脱西方话语系统的制约 |
6.5 我国应对文化帝国主义的对策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摘要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文化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价值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价值述略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关于文化认同的相关性研究 |
二、关于当代回族作家及其文化认同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与独创性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独创性 |
第一章 当代回族作家与文化认同 |
第一节 当代回族作家文化认同的多重语境 |
一、多民族文化:多元共生 |
二、回族文化:熔铸历史 |
第二节 文化认同:回族作家创作的精神走向 |
一、关于“文化认同” |
二、文化认同危机:异质感与危机感 |
三、文化认同的自觉与强化 |
第三节 文化认同与当代回族作家的身份建构 |
一、作家身份认同与时代主题 |
二、作家身份认同与民族担当 |
第二章 当代回族作家文化认同的三重视阈 |
第一节 作家身份与个人认同 |
一、成长经历:个体蜕变 |
二、主体意识:身份觉醒 |
第二节 回族文化与民族认同 |
一、伊斯兰文化与回族作家身份认同 |
二、地域文化与回族作家的文化认同 |
三、民俗文化与回族作家的文化认同 |
第三节 多民族文化与家国同构 |
一、家国同构:回族文化传统 |
二、民族性与国家认同 |
第三章 当代回族作家的文化认同与文学想象 |
第一节 寻根意识下的表达策略 |
一、差异感:痛惜“家园失落” |
二、多种语言的写作策略 |
三、从单边到多边的叙述策略 |
第二节 家园意识中的空间化写作 |
一、空间化写作的现代意义 |
二、书写记忆中的文学景观 |
三、空间化写作的主题与反思 |
第四章 当代回族作家的文化认同与审美超越 |
第一节 怀旧与追忆中建构身份 |
一、文学乡愁与身份认同 |
二、怀旧追忆与重建传统 |
第二节 文学创作与审美超越 |
一、朴素的现实主义追求 |
二、生命意识下的叙事伦理 |
三、推崇洁净而崇高的精神信仰 |
四、展现真善美的心灵世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10)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研究 ——以云南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状况 |
(二) 国内研究状况 |
(三) 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
(二) 研究主要内容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处 |
四、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的界定及抽查区域的选择 |
(一) 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的界定 |
(二) 抽查区域的选择 |
第1章 主流文化认同教育概念分析与理论依据 |
一、概念界定 |
(一) 文化 |
(二) 主流文化及其特征 |
(三) 主流文化认同教育 |
二、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关系分析 |
(一) 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 |
(二)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
(三) 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
三、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理论依据 |
(一) 文化认同发生理论 |
(二)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 |
(三)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四) 列宁的“灌输”理论 |
第2章 云南高校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现状分析 |
一、实证调查基本情况 |
(一) 问卷内容介绍 |
(二) 问卷调查概况 |
(三) 实地访谈情况 |
二、主流文化认同调查总体情况 |
(一) 主流文化认同总体情况分析 |
(二) 主流文化认同相关性分析 |
三、主流文化四个方面认同具体情况调查分析 |
(一)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认同调查分析 |
(二) “改革开放和时代进步”文化认同调查分析 |
(三) “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文化认同调查分析 |
(四) “倡导良好社会道德风尚与追求人民幸福”文化认同调查分析 |
四、主流文化认同四个维度相关性分析 |
(一) “认知”维度相关性分析 |
(二) “情感”维度相关性分析 |
(三) “态度评价”维度相关性分析 |
(四) “行为归属”维度相关性分析 |
五、高校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现状 |
(一) 注重课程建设与课堂教育 |
(二)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
(三) 通过助困系统为大学生提供学习生活保障 |
第3章 影响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的原因 |
一、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物质基础薄弱 |
(一) 主流文化影响力不足 |
(二) 主流文化建设物质基础薄弱 |
二、多元文化条件下的竞争与冲突 |
(一) 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竞争 |
(二) 宗教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立与冲突 |
(三) 外来文化与主流文化抢夺意识形态阵地 |
三、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存在不足 |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有待提高 |
(二) 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存在不足 |
(三) 管理育人功能欠缺 |
第4章 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对策 |
一、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目标、原则及指导思想 |
(一) 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目标 |
(二) 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原则 |
(三) 主流文化认同教育指导思想与价值取向 |
(四) 主流文化认同教育主要内容 |
二、儒家与国外文化认同教育的经验借鉴 |
(一) 儒家文化认同教育的继承与发扬 |
(二) 国外文化认同教育的方法借鉴 |
三、完善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的方法与路径 |
(一) 夯实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物质基础 |
(二) 增强主流文化主导性地位 |
(三) 发挥民族特色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教育功能 |
(四)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实效性 |
(五) 提升校园文化隐性教育效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校园访谈样板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全球化视野下民族国家问题研究的力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研究[D]. 杨荷泉. 山东大学, 2021(11)
- [2]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D]. 刘钰. 吉林大学, 2020(03)
- [3]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D]. 徐亚男.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软商法研究[D]. 黄丽红. 吉林大学, 2019(02)
- [5]当代大陆学人与中国铁路史研究[J]. 岳鹏星. 社会科学动态, 2018(07)
- [6]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研究[D]. 胡洋. 云南大学, 2018(01)
- [7]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研究[D]. 姚宇华. 武汉大学, 2017(06)
- [8]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研究[D]. 邱金英.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9]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文化认同[D]. 马慧茹.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4)
- [10]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研究 ——以云南高校为例[D]. 宋燕金.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