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江并流区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障碍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唐婷[1](2021)在《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知识传播效应与调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旅游新时代到来,单纯的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游客追求新奇、好奇、知识和乐趣的旅游需求,因此在旅游过程中传播知识,对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提高公众文化素养,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旅游地质资源蕴含深厚的科普文化价值,在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对科学知识进行传播既是新时代旅游发展的创新需要,也是文化振兴的要求。本研究基于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现状,对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科学知识展示情况进行梳理,在利用网络文本分析方法获知游客对展示地所展示科学知识的认知程度后,总结出科学知识传播效应状况。为有效传播知识,就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科学知识传播的症结提出相应的调适建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云南省以旅游地质资源为主体的景区在已开发及正在开发的旅游景区中占38.23%,开发力度较大。从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情况及其现状看,现阶段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存在着开发类型不全、知识传播关注不够、旅游体验感不强等问题。(2)云南省现阶段主要有21处旅游地质景观在开发中对科学知识进行了展示,其中以古生物地质景观和岩溶景观为主的展示地较多;展示内容主要围绕典型景观概况和基本特征、形成原因、演变过程等;展示方式主要以博物馆、解说牌、导游讲解、语音导览等为主。(3)基于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科学知识展示情况,选取具有较多网络文本样本量的16个科学知识展示地进行网络文本分析,总结出游客对各展示地科学知识的认知情况。综合各展示地科学知识展示情况与游客认知情况后,从资源类型来看,古生物地质景观、古人类文化地质景观、近代火山活动景观、侵蚀/蚀余地貌景观等类型的景观的开发中,相应展示地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知识传播效应;地质构造地貌景观、盆地谷地景观、河流景观等类型的景观在开发中未有明显的科学知识展示,暂无明显知识传播;地质构造、地层序列、地质事物三类景观较少作为重点进行开发,知识传播效应难以评估;地震遗迹、泥石流、矿产开发遗迹等景观相比于其他景观未作重点开发,无明显知识传播。就知识传播的效应情况认为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科学知识传播存在着无顶层设计和策划、知识挖掘不足、展示类型不全、展示载体不足等症结。(4)为更有效、更好的传播科学知识,从旅游地质资源的遴选划分、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挖掘、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展示、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传播、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传播的强化5个方面对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科学知识传播进行调适。对已进行知识传播的地质景观,应基于自身实际情况从完善改进和提升的角度选择性的考虑调适;对未进行知识传播的地质景观,应从科学知识的系统挖掘、展示和传播角度重视科学知识传播。
刘梦云[2](2020)在《云南峡谷景观的科学价值及其旅游展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峡谷是在地壳上升和水流下切相互协调运作时生成的一种重要的地貌形态,记载了地球表面的演化与变迁,涉及了岩石、水文、生物、断裂构造、地质运功等方面的学科知识和原理,科学研究价值极大。同时,峡谷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在传播科学文化和展示科学内涵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云南省峡谷数量庞大,受到研究方法和手段限制,已有研究主要是单条峡谷甚至峡谷段的工作,对云南省峡谷以及峡谷景观的分布和区划也尚未有定论,难以为省级及大范围峡谷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决策参考。现今随着GIS技术的发展和免费遥感资料的便捷获取,为获取大尺度范围的数据和批量处理数据提供了可行、快捷的手段。本文利用Arcgis、Google earth软件对整个云南省的峡谷数据进行提取,从宏观角度探讨了云南省峡谷的分布特征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有科学价值的峡谷景观进行遴选,并对相应峡谷景观科学价值的展示方式进行探究。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依据峡谷的叙述性定义和研究资料,厘定了提取峡谷的定量指标:峡谷的坡度条件是大于25°;峡谷的切割深度应大于30米;峡谷的长度取决于峡谷深、陡特征的有无,提取时需叠加上坡度图和切割深度图来进行辅助判断,结合云南省现有的峡谷宽度资料与信息,确定谷底的宽度不超过2千米。(2)共提取云南峡谷49036段峡谷,其特征表现为西多东少、北多南少,分布走向与河流走向基本一致,东部以南北走向为主,西部以北西向为主,多呈羽翼状;峡谷平均长度达2.5km,最长达300km;超过一半的峡谷都分布在1000-2000米的海拔范围内;75%的峡谷为浅度切割峡谷且坡度在25°—35°之间。(3)确定了大地构造、峡谷聚集特征、切割深度和地貌差异的区划原则,将峡谷划分成不同的景观单元。包括三个一级分区:云南高原峡谷区、横断山脉北段高山极高山峡谷区和横断山脉南段低山中山峡谷区。10个二级分区:滇中红层峡谷区、滇中湖盆峡谷区、滇东北高山峡谷区、滇东喀斯特高原峡谷区、南盘江流域峡谷区、滇东南喀斯特低山峡谷区、滇西中低山宽谷区、滇西南中低山峡谷区、无量山山原峡谷区和哀牢山中山峡谷区。4个三级分区:金沙江中段轻中切割峡谷区、礼社江中切割峡谷区、北部高山中深切割峡谷区和南部陷落轻中切割峡谷区。(4)云南省峡谷的分布规律:峡谷集中分布在云南的西部和北部,1000-2000米的海拔处峡谷(本文中峡谷分布的海拔层面是指峡谷的谷顶分布的海拔,下同)分布范围最广,5000米以上峡谷分布占比仅为0.01%;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峡谷分布具有差异性,有的呈环形分布,有的沿构造单元交界处分布;峡谷分布的走向与断裂带和河流走向基本一致;分布岩石以砂岩、灰岩、白云岩、泥岩、局部夹玄武岩等沉积岩类为主。(5)云南峡谷景观的科学价值开发仍有很大空间,同时在已开发的过程中存在旅游品牌建设定位不准、缺乏规划、营销手段不足、展示方式单一、缺乏文化内涵等问题。(6)峡谷景观的科学价值包括自然景观科学价值和人文景观科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部分峡谷是云贵高原隆升的典型证据;(2)峡谷外部所呈现出来的形态、构造遗迹和内部蕴含的化石、生物遗迹展示了独特而复杂的构造运动和地质环境演变过程;(3)为物种迁移和人类活动提供“通道-阻隔”作用,促进了人类文化交流与,保留了文化的传统性,也杜绝了传染病的传播;(4)是形成云南地质景观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关键地理单元;(5)存封了众多珍贵的区域环境演化及人类活动遗迹;(6)也保留了众多举世罕见的旅游地质资源。(7)根据峡谷景观的科学价值、文化内涵、民族风俗、空间聚集性和区位条件几个标准对云南峡谷景观进行遴选,选出8个符合要求峡谷景观区,即关河峡谷景观区、牛栏江断裂带峡谷景观区、普渡河-小江断裂带峡谷景观区、永胜-大姚红层峡谷景观区、南盘江峡谷景观区、“三江并流”峡谷景观区、南汀河断裂峡谷景观区和元江峡谷景观区。并提出了每个峡谷景观区的科学价值和展示方式。(8)在进行峡谷景观科学价值展示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旅游典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展示峡谷景观科学价值和科学内涵为主,突出地域特色,避免抄袭和雷同,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注重与周边景区和旅游资源的组合,丰富景区旅游类型和价值;重视旅游设施建设及提高游客旅游体验;峡谷景区安全措施、消防设施等要配备齐全,注意防范滑坡等地质灾害,保障游客的安全。
毛剑梅[3](2015)在《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质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及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地质资源的利用从满足人类生存的物质需要向满足人类更高层次的求知、审美需求的转变。地质资源所蕴含的旅游价值被不断的发掘用于满足人们审美、休闲、养生、求知的需求,地质资源的旅游开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深入。世界范围内对地质资源的旅游开发经历了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养生的阶段,地质资源的旅游开发呈现出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地质资源的旅游产业化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制于诸多因素。本文以地质学、地理学、旅游学、旅游经济学及产业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对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探索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的过程及路径。云南地质资源的旅游开发始于1936年石林名胜区管理处的成立,地质资源旅游开发得到重视并快速发展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尤其是在1986年将旅游业定位为云南的支柱产业之后。地质资源的旅游产业化发展,为云南产生了可观的旅游经济价值。通过对云南地质资源环境、169个典型旅游地质景观、六大类旅游地质资源专项产品和活动、两个国家地质公园等典型旅游开发利用示例以及国内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地质资源旅游开发的实践及理论的研究,提出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是以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为前提,以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开发为核心,以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提高产业化水平,与相关产业结合形成旅游产业群(链)发展的过程。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符合地质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态势,这一动态过程包括了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化、市场化及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三个方面。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是将地质资源转化为旅游地质资源,是产业化的前提,这一过程的核心是地质资源旅游价值的发掘。对地质资源的价值重构、地质资源旅游开发的实践以及技术进步为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提供了条件,而旅游企业、政府、旅游者、社区民众及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是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动力。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可以分解为三个组成部分,即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以及资源环境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解为十个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对云南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进行层次分类、权重选择以及价值评价,构建地质资源旅游价值评价标准,通过评价为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通过对云南97个典型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评价,结果显示云南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在观赏游憩价值和科学文化价值两个方面尤为突出,同时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地域组合较好、适游期较长为云南提供丰富多彩的观赏型、科考型、休闲度假型以及旅游购物地质产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旅游地质资源是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结果,也是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的前提。旅游地质资源要开发为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在旅游市场进行交换即产品化、市场化才能够实现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化、市场化是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的核心。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开发,需要研究旅游市场需求,找到可以满足特定消费者需求的细分市场。研究从旅游者的需求特征以及游客的集中度两个维度将旅游市场分为六类市场。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市场,可以将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为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类型,公园及保护区类型以及旅游购物地质产品类型等三种旅游地质资源产品。云南以地质资源为主体的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包括了1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温泉旅游企业、12个温泉休闲旅游区、3个AAAAA级、27个AAA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公园、10个国家地质公园(含二个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矿山公园、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9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以及由奇石、珠宝玉石、大理石等组成的旅游购物地质产品,这些旅游地质资源产品是云南旅游产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云南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发展还需要提高资源转化和产品生产的效率。旅游地质资源的资产化,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旅游地质资源或者旅游地质资源经营企业作为交易对象,通过评估其价值,采用竞争型方式,使得交易对象能够为最佳经营者所持有,从而保证对旅游地质资源的有效开发和保护。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目前主要是采取围绕经营权转让下的承包和租赁、在旅游地质资源景区内的特许经营以及引入专业经营公司加强对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等方式进行运作的。目前,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发展层次还有待提高,区域发展不均衡,管理体制问题突出,借鉴国内外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的经验,应该进一步通过建立统一的立法和管理体系,科学规划、创新开发,创新投资方式,多方参与等途径促进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发展。
毛剑梅,杨世瑜,李波[4](2015)在《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发展探索》文中指出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是以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为前提,以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开发为核心,与相关产业结合形成旅游产业群(链)发展的过程,包括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化和市场化、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三个方面。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是地质资源从传统的工业价值向旅游价值的转变,实现旅游经济价值和多元价值的过程。云南在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进行了探索,但还存在着层次不高、区域发展不均衡、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基于此,在借鉴发达国家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经验的基础上,云南可从加强立法和规范管理、科学规划、创新开发和投资方式、加强多方参与等方面提升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水平。
李曼焘[5](2010)在《滇西北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与旅游资源保护利用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水电开发是我国能源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水力资源大多分布于生态环境脆弱、地方经济欠发达的西南山区,这些地区又是世界遗产、国家风景旅游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等)最集中的区域。水电开发和旅游业是地方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流域性的水电开发不仅直接对旅游业发展产生多方面的直接影响,而且常常会导致旅游环境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间接对旅游业发展产生影响。所以在旅游资源集中、环境敏感、生态脆弱、经济欠发达的西南山区,水电开发与旅游业发展、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冲突和矛盾较为突出。鉴于此,本研究以香格里拉县硕多岗河流域为例,在对流域的水电开发、旅游生态环境和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评价流域的旅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及脆弱特征,研究水电开发活动对旅游环境及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为旅游资源集中的脆弱生态地区水电开发、环境保护及旅游业发展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研究得出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硕多岗河是滇西北地区水能开发条件较好的中型河流,水能资源的合理开发是香格里拉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也是区域水资源利用的要求;同时硕多岗河处于三江并流区,区域内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但水电开发和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利用之间存在矛盾。(2)对硕多岗河流域旅游生态环境的现状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良好,但是具有明显的生态脆弱特征,属生态脆弱性较强地区,对水电开发、旅游业发展、甚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较大的制约作用。(3)通过对硕多岗河流域已建成水电站的调查和分析,全面分析了水电开发活动对旅游资源集中的脆弱生态区旅游生态环境的影响。水电站建设对旅游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占地和水库淹没对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对景观旅游资源的影响;工程运行对水文情势和水温的影响;移民安置对生态环境、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4)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与旅游业发展关系研究表明,水电开发可直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在改善旅游经济环境、旅游基础设施方面影响显着,,并可形成新的旅游景观:对旅游业发展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水电开发施工期、运营期的对景观影响较大,对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构成一定威胁,对“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的完整性和周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有不同程度影响,具体表现在对旅游资源指标和环境质量指标的影响上;旅游资源保护利用对水电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有一定影响。尽管在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规划与旅游业发展规划基本协调,但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需引起重视。(5)在硕多岗河流域开发水电,要着重处理好水电与旅游、环境之间的关系,避免水电开发带来的负面效应,强化正面效应,最大限度的发挥水电和旅游资源的效益。具体措施包括:协调流域水电开发与旅游资源保护利用的关系;水电建设同时营造旅游景观;水电建设避让特色旅游景区;水电建设贯穿生态旅游的理念。
金平斌[6](2009)在《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指出浙江省既是旅游资源大省又是旅游经济大省,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已经进入到再上台阶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一轮的旅游开发中,如何充分发挥旅游资源潜力,提升旅游产品档次,实现旅游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关键课题。地文旅游资源在浙江旅游资源整体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入探索地文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和深度开发是浙江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也为浙江旅游资源的总体利用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论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旅游地学和旅游学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浙江省旅游资源普查数据,采用实地调查、统计分析、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的地文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分析;并借鉴区域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方法,创新性地引入资源储量、丰度、品质分等概念指标对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储量特征、类型品质、区域分布等进行科学评价;最终通过综合品质优势度的比较得出浙江地文旅游资源的五大综合优势类型,即山岳景观旅游资源、地层与矿山遗迹旅游资源、江河湖泊峡谷地貌旅游资源、岩溶洞穴旅游资源和海岸海岛旅游资源。针对地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普遍存在的对资源科学内涵认识不足、缺少空间整合、产品结构上不合理、利用形式缺乏创新等问题,提出在浙江省各地新一轮的旅游开发中应突出以五大优势地文旅游资源为核心的开发战略;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综合优势在旅游品牌及旅游目的地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提出优化旅游发展空间布局,调整旅游产品功能结构,开发旅游新产品,探索资源利用新途径等重大战略新举措;以开拓旅游发展新思路和创新旅游资源利用方式为主要原则导向,提出五大优势地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进一步提升地文旅游资源的整体利用水平,为浙江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指导依据,以期带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最后,论文以雁荡山为案例进行地文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利用的探索研究,提出地文旅游资源深度利用的思路、品牌效应的提升策略以及资源保护的措施;这不仅有利于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将为浙江省其他地文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骆银辉[7](2009)在《三江并流区地质环境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三江并流区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接触带东南缘,200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遗产名录》。三江并流区地质环境极度脆弱,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落后,但又是我国水能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生物资源的富集区。本文根据云南省对三江并流区提出的“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发展选择,结合区域地质环境条件,提出了三江并流区需要研究的若干重大地质环境问题,并对主要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专题研究。(1)在分析区域气候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总结了区内的地质生态环境特征,将生态环境划为四个区类。分析了区内自然生态环境的形成原因,提出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途径。(2)系统论述了区内地质灾害发育机制,即“三江”并流区地质灾害主要是各类崩塌、滑坡、泥石流危害,其发育机制就是区内地形地貌的改造和演化过程中各种地质作用的动力机制。将促进地质灾害发育的各类影响因子总和—动力势与减缓地质灾害发育的各类影响因子总和—抗力势之间的差值,作为地质灾害发育强度指数,并且用于量化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通过典型地质灾害点的调查分析对各类影响因子赋值,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求解出的地质灾害发育强度指数与影响因子之间的线性方程作为地质灾害危险性量化评价模型,评价了区内典型区段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根据地质灾害发育强烈程度和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将区内地质灾害分布划为四个区类。根据区内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和分区特征,提出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3)在研究地质灾害发育机制、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具体论述了水电、道路等重大工程的地质环境问题、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旅游开发地质环境问题。(4)最后综合所有地质环境要素,选择土地使用条件的优劣性、水资源使用的便程度和水资源保证程度、自然安全保证程度、生态环境条件的优劣性、人类生命活动所需的大气环境的优劣性等五个地质环境因子作为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依据,建立了地质环境质量指数计算模型。通过地质环境质量指数的计算,评价了三江并流区典型区段和主要城镇的现状地质环境质量,并选择评价了适宜城镇、村落发展的地质环境区域。论文指出了三江并流区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系统分析了各类地质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并提出工程—经济活动中对各类地质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或处理对策。论文成果达到预期目标,能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庞淑英[8](2008)在《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数据挖掘及旅游价值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江并流带的旅游地质景观单元为研究对象,剖析、采集区域内旅游地质景观在特殊的地理地质环境所形成的观赏性、科学性、文化性以及可利用性等旅游价值资源属性数据,以地域特性、地质成景作用特点、结构类型特征为基础,分析多尺度、不同类型旅游地质景观所具有的域、形、色、质四个基本要素。提出了旅游地质景观单元旅游价值定义的层次概念链式结构分析模型;构建基于旅游地质景观地理信息(Information of Tourism Geological Landscape)和遥感信息的层次管理模型和数据库结构的层状-星型分析模型;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发掘隐含的旅游价值关联模式和知识,以判定树分类方法确立类型判别标志,以层次聚类方法优化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因子进行了离散概念和逻辑概念校验;采用定性与定量方法优势互补的组合评价模式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体系,将旅游价值的评价信息通过展示平台实现了多媒体可视化显示,据此形成本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和创新点。分析表明,三江并流带自然遗产以新构造运动作用的地质遗迹为基础,标记了特殊地球演化事件的地质构造形迹,展示了重要的和丰富的地质现象。针对三江并流旅游地质奇观的地质一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的科学评价和旅游效应的充分发挥等系列研究课题,贯穿于全文的数据挖掘理论对旅游地质景观的特征属性归纳和隐含知识发现的研究,将成为旅游地质景观旅游价值评价信息的可视化展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结合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可视化技术、旅游地质学、旅游地质景观学、旅游价值评价方法以及三江并流旅游地质景观研究方法等多学科理论的交叉知识,构建的旅游地质景观旅游价值评价信息和评价结果的多媒体集成功能展示平台,对三江并流旅游地质景观、旅游产品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开发研究具有开拓性的探索意义。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影像处理系统进行旅游地质景观特征信息采集与处理;以斑廊基结构元素的概念为分析基础,结合旅游地质景观成景作用,建立旅游地质景观空间特征分析模型;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决策树算法在旅游地质景观特征和旅游价值属性的数据库结构上,挖掘分类判定标志;通过旅游价值的概念分层链式结构模型完成旅游价值因子的界定和厘定分析;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优化评价指标体系;研发旅游价值评价信息的多媒体可视化展示平台。通过对三江并流带典型旅游地质景观的旅游价值属性的系统性研究,了解并掌握该地域内旅游地质景观空间分布规则和旅游地质资源状况,挖掘深层面的旅游价值特征信息,从错综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地质条件,千差万别的地质现象、漫长的历史地质构造旋回和地质演化遗迹中,探索形态各异、历史悠久的地质奇观深厚的观赏价值、科学内涵,向人类展示三江并流区域神秘的、知识性的、奇特的种类多样的旅游地质景观,增强该地区的旅游吸引力,促进区域旅游经济效应,提升三江地区旅游地质景观品位以及合理地、科学地保护和利用三江并流带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指导意义。本论题研究提供的算法和模式,一方面可促使地质学科的专业化知识逐渐转化为科普、科教化、市场化、交叉学科互相渗透和应用研究的普及化;另一方面,结合多媒体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技术、地球科学技术以及虚拟可视化等前沿技术,可扩展本论题的研究成果的应用。随着多维景观可视化浏览器研制技术不断完善,大量无序的、非结构的旅游地质景观空间信息将方便地被转化为人们易于感知、认知的可视化信息。可消除旅游景区存在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障碍,利用信息工具,以视频、音频、文字、图形、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推出让游客身临其境的并具有高品味、高享受、高愉悦性、知识性、科普性的丰富旅游价值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服务,从而提高旅游业在旅游销售市场中的决策力和竞争力。本论题研究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和旅游地质景观空间信息数据库,应用于教学,资源环境监测,生态环境的利用、保护、开发、调查、评价、预测等方面也将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应用于不可再生旅游地质景观的可视化回顾、核心保护区内景观的可视化展示、历史景观模拟再现等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提供旅游规划研究领域一个可视化“规划效果图”展示的探索思路和讨论空间。此外,论文研究成果可使更多的人在观赏、体验三江并流旅游地质奇观之后,深刻地去了解存在于三江并流带的旅游地质景观大都遵循“产生—发展—消亡”的成景生命周期规律,明白三江并流带奇特多样,具有深厚旅游文化的旅游地质景观是不可再造和不可再生的。论文研究的目的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那些重要的或者处于核心保护区域的或者稀有的或者即将消亡的旅游地质景观得以虚拟再现;在防止人为地对旅游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掠夺与破坏,保证三江并流带世界自然遗产瑰宝在保持其原生态前提下发挥积极的效用。论文主要研究的关键技术是:在旅游地质景观资源区划的基础上,完善旅游地质景观分类方法;构建旅游地质景观特征的知识性和描述性的空间数据模型;从成因关联分析的角度,探讨地质作用成因对旅游地质景观形成过程的影响程度;分析和探讨旅游地质景观的旅游价值内在的层次概念描述,景观结构与景观类型间的相似性和相关性,利用层次聚类算法动态优化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类比定性和定量评价理论与方法的优劣,研发可视化评价模型和软件,寻求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旅游价值的有效和科学性的评价效果。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实现方案是以旅游地质景观“斑廊基”结构概念为理论分析基点,探索研究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的基础成景地质作用和主导成景地质作用及成景演化机制,充分发挥交叉学科间的技术优势为技术路线。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和RS(遥感信息系统)采集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特征数据,利用数据挖掘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实现旅游地质景观自动分类,旅游价值评价模式优化等数据处理;构建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特征信息数据库,空间数据分析模型;应用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获得的旅游价值评价结果,赋予不同程度的知识含义或可理解的模式。最后,利用这些知识和模式实现旅游地质景观的旅游价值评价,并由可视化评价系统将其直观地进行展示和模拟。研究工作的创新理念主要体现在:论题研究内容表现为交叉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涉及到的知识和技术层面广泛,创新理念和研究成果随着研究技术的复杂性和研究工作的深入而产生。创新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1.集成多学科理论与知识,开展了交叉学科的研究尝试;2.结合空间信息技术,基于旅游地质景观空间数据的描述、表示、内在联系和可视化特征数据的分析,结合空间数据挖掘方法构建了旅游地质景观空间数据分析模型,提出旅游地质景观地理信息系统(GIS of Tourism GeologicalLandscap,简称TGL GIS)的概念和系统框架;3.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旅游地质景观空间数据分类与优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应用改进的自动搜索类别判定标志的判定树分类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域,融合概念层次结构和动态层次模型聚类方法优化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评价效率;4.从旅游地质景观结构的斑廊基结构元素概念出发,利用试用的MapObjectsGIS组件,结合VB可视化开发语言环境作二次开发的学习与研究,提出了多媒体可视化评价模式,研制开发了与展示相关的功能,将基于数据挖掘的旅游地质景观的旅游价值评价结果(具有知识性意义的评价结果)进行直观地展示。论文研究过程中,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为:1.探索一套适合于旅游地质景观特征信息采集和处理的方法,构建一种有效的、具有描述性功能的空间数据分析模型;2.针对旅游地质景观旅游价值定义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提出了旅游价值属性的链式层次概念结构分析模型;3.利用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算法实现旅游地质景观的类型判别标志的建立,为实现旅游地质景观类型的自动分类奠定了理论和应用基础;4.将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层次—聚类算法应用于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实验中,实现评价因子的动态筛选功能,拓展了提高旅游价值的评价效率的可操作途径;5.研发的可视化评价展示平台,可实现从不同视觉角度和不同的方法去评价和观赏旅游地质景观的旅游潜力、旅游效应以及旅游功能。
张栩宁[9](2007)在《丽江乡村生态—地质旅游资源整合研究》文中提出一九九四年省政府滇西北旅游规划现场会议至今,十年时间旅游业已成为带动丽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丽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在旅游业正面临深层次稳步发展、促进丽江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旅游资源的再认识、旅游开发策略的再审视将成为旅游“二次开发”理念与路线确定的基础。研究范围“丽江”包括现今丽江市所辖的玉龙县和古城区,指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丽江大量的旅游地质资源,特别是优良级的旅游地质资源都分布在广大的乡村,形成了乡村生态-地质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发展的乡村生态地质环境格局。丽江地处三江并流带及其边部,三江并流带的地质构造形成世界自然遗产的基础。三大世界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记忆遗产的申报加大了旅游吸引力。世界遗产地、黎明-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以及广阔的乡村山野使丽江的旅游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丽江的旅游业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旅游资源相对比较分散,需要有机的组合起来。有些旅游地质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旅游发展不均衡,布局欠合理、欠规划。乡村生态旅游生态环境有待优化。基础设施不完善。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依托于杨世瑜研究员的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云南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与典型示范》(2003NG19),对丽江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质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针对丽江的实际情况对丽江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和地质旅游资源的整合进行研究:1.国内外旅游资源整合的研究概况;2.丽江旅游发展现状分析;3.丽江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质资源分析;4.丽江乡村生态-地质旅游资源整合的可行性分析;5.丽江乡村生态-地质旅游资源整合策略探讨6.丽江乡村生态-地质旅游发展展望。通过研究得出以下认识:1.目前国内外旅游资源整合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旅游资源地域性整合,一种是旅游资源类型性整合,另外一种是旅游资源地域性-类型性整合。2.十多年来丽江的旅游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已成为国内甚至国际知名的旅游地,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丽江旅游业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3.丽江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品级优良,有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带,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和世界文化遗产东巴古典文献。4.丽江旅游资源分布广泛但又相对比较集中,具有良好的组合型。5.根据丽江旅游资源的现状,探讨了整合丽江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和地质旅游资源的两种方法。一种是丽江应打破地域观念的限制,划分为七大乡村生态-地质旅游带,充分的整合分散的旅游资源;另一种是在各个旅游带以某一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为主体,其它类型的旅游资源为配置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
鲁芬[10](2006)在《“三江并流”区旅游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研究》文中认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以独特的地质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旅游开发过热带来的旅游资源破坏问题提醒人们重视旅游资源的保护。相对于经济、科技和教育手段,法律和行政手段(表现为政策法规)更具权威性、强制性、稳定性和规范性,在旅游资源保护中得到广泛认可。“三江并流”区特殊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使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更为突出,保护任务更加艰巨,政策法规研究对该区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开篇介绍了研究背景和国内外旅游资源及世界遗产保护政策法规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论文的选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第二部分分析了“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旅游资源的特点,主要是数量丰富、类型多、品位高和级别高、知名度大。但区内迪庆、怒江和丽江三州、市旅游资源开发状况存在很大差异,且开发过程中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和威胁较大。并分析了造成破坏、威胁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今后旅游资源保护的原则、指导思想和战略思路。 第三部分围绕本文研究的重点——旅游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从现有政策法规体系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专门的旅游资源保护法和世界遗产保护的基本法,立法滞后,旅游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内容可操作性和技术性较差,条块分割和多头管理造成政策法规实施中矛盾交叉、管理权限不清,处罚力度不够等几个方面。 第四部分根据现有政策法规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从立法、执法、法律救济和柔性法规四个方面对“三江并流”区旅游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进行完善。 第五部分为了使经过完善和修改的政策法规体系得到更有效的实施和操作,提出相应的实施与管理对策,以便对“三江并流”区旅游资源起到更有效的保护。 第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得出论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由于各种原因文中未能阐明清楚、尚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几个问题。
二、三江并流区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障碍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江并流区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障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知识传播效应与调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旅游地质资源研究进展 |
1.3.2 知识传播相关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知识传播探讨 |
2.1 相关概念探讨 |
2.1.1 旅游地质资源 |
2.1.2 科学知识 |
2.1.3 知识传播 |
2.2 知识传播的目标 |
2.2.1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
2.2.2 提高公众旅游审美能力 |
2.2.3 强化旅游地质景观的保护意识 |
2.2.4 推动地质旅游产品创新开发 |
2.3 知识传播的过程 |
2.3.1 知识的挖掘 |
2.3.2 知识的展示 |
2.3.3 知识的传播 |
第3章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及其知识展示 |
3.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类型、分布、特征 |
3.1.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类型 |
3.1.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分布 |
3.1.3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特征 |
3.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现状 |
3.2.1 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
3.2.2 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方向 |
3.2.3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空间格局 |
3.3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展示内容与方式 |
3.3.1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展示内容 |
3.3.2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展示方式 |
3.4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3.4.1 开发类型不全 |
3.4.2 知识传播关注不够 |
3.4.3 旅游体验感不强 |
3.4.4 地质景观受损 |
第4章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传播效应分析 |
4.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传播效应 |
4.1.1 数据来源与采集 |
4.1.2 高频特征词分析 |
4.1.3 高频特征词的提取与维度划分 |
4.1.4 展示地游客科学知识认知 |
4.1.5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传播效应 |
4.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的症结分析 |
4.2.1 无顶层设计和策划 |
4.2.2 知识挖掘不足 |
4.2.3 展示类型不全 |
4.2.4 展示载体不足 |
4.2.5 展示手段与方式原始 |
4.2.6 传播目标不明 |
4.2.7 传播力度不够 |
第5章 基于知识传播的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调适 |
5.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调适的目标、思路 |
5.1.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调适的目标 |
5.1.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调适的思路 |
5.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的调适 |
5.2.1 旅游地质资源的遴选划分 |
5.2.2 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挖掘 |
5.2.3 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展示 |
5.2.4 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传播 |
5.2.5 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传播的强化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云南峡谷景观的科学价值及其旅游展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云南峡谷数据的提取 |
2.1 峡谷数据的提取 |
2.1.1 基础数据来源 |
2.1.2 SRTM DEM数据预处理 |
2.1.3 峡谷数据的提取方法及过程 |
2.2 数据提取结果 |
第3章 云南峡谷景观的分布特征与区划研究 |
3.1 云南峡谷的分布特征 |
3.1.1 空间分布特征 |
3.1.2 峡谷的长度分布特征 |
3.1.3 峡谷的海拔分布特征 |
3.1.4 峡谷切割深度的分布特征 |
3.1.5 峡谷坡度的分布特征 |
3.2 峡谷景观的区划 |
3.2.1 区划原则 |
3.2.2 区划结果 |
第4章 云南峡谷景观发育的地学基础 |
4.1 峡谷发育与大地构造的关系 |
4.2 峡谷发育与断裂活动的关系 |
4.3 峡谷发育与岩石的关系 |
4.4 峡谷发育与海拔地势的关系 |
4.5 峡谷发育与水系的关系 |
第5章 云南峡谷景观的科学价值研究 |
5.1 部分峡谷是揭示云贵高原隆升的典型证据 |
5.2 展示了独特而复杂的构造运动和地质环境演变过程 |
5.3 为物种迁移及人类活动提供了特殊的“通道-阻隔”作用 |
5.4 是形成云南地质景观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关键地理单元 |
5.5 存封了众多珍贵的区域环境演化及人类活动形迹 |
5.6 保留了众多举世罕见的旅游地质资源 |
第6章 云南峡谷景观的开发现状 |
6.1 云南峡谷景观的开发现状 |
6.2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6.2.1 旅游品牌建设存在定位不准、缺乏规划、营销手段不足等问题 |
6.2.2 峡谷旅游资源丰富,但展示方式较为单一 |
6.2.3 文化传播作用较弱,缺乏文化内涵 |
6.2.4 缺乏与周边景区和旅游资源的联动开发 |
6.2.5 其他问题 |
第7章 云南峡谷景观科学价值的旅游展示研究 |
7.1 峡谷景观遴选 |
7.1.1 遴选标准 |
7.1.2 遴选结果 |
7.2 峡谷景观科学价值的展示方式 |
7.2.1 展示原则 |
7.2.2 展示方式 |
7.2.3 建议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3)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研究现状 |
一、旅游地质及旅游地质资源 |
二、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开发研究 |
三、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研究 |
第二节 选题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及选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四、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地质资源旅游开发及产业化 |
第一节 地质资源旅游开发的基本类型 |
一、观赏性旅游开发类型 |
二、科普、科考旅游开发类型 |
三、商品性旅游开发类型 |
第二节 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 |
一、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 |
二、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化与市场化 |
三、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 |
第三章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开发现状 |
第一节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环境概况 |
一、地形地貌特征 |
二、气候环境 |
三、水文环境 |
四、大地构造环境 |
五、地质环境 |
第二节 云南旅游地质景观概况 |
一、成景作用及地质景观分布特征 |
二、云南特色旅游地质景观 |
三、云南旅游地质景观特点 |
第三节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开发示例 |
一、石林世界地质公园 |
二、云南腾冲国家地质公园 |
三、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专项产品及活动 |
第四章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 |
第一节 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必要性和条件 |
一、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必要性 |
二、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条件 |
第二节 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动力 |
一、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动力机制 |
二、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主体 |
第三节 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 |
一、旅游资源价值分类与评价概述 |
二、地质资源旅游价值分类与评价 |
第四节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 |
一、云南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条件 |
二、云南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意义 |
三、云南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标志 |
第五章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化及市场化 |
第一节 旅游地质资源产品 |
一、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概念及界定 |
二、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分类 |
三、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分析 |
第二节 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 |
一、产品定价机制综述 |
二、垄断条件下的定价 |
三、竞争条件下的定价 |
第三节 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营销 |
一、需求分析及市场定位 |
二、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开发 |
三、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市场推广及价值实现 |
第四节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化和市场化 |
一、云南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开发的条件 |
二、云南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开发原则及产品类型 |
三、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市场化效益分析 |
第六章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 |
第一节 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的条件及可行性 |
一、完善的旅游地质资源调查系统是保证资产化的前提 |
二、相关法律法规为资源的资产化和经营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
三、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为资产化交易提供了平台 |
四、国外资产化交易的经验 |
第二节 旅游地质资源产权及定价 |
一、旅游地质资源的产权机制 |
二、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价格 |
第三节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 |
一、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的背景及现状 |
二、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
三、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的问题 |
第七章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策略探讨 |
第一节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
一、产业发展层次有待提升 |
二、区域发展不均衡 |
三、管理体制上问题突出 |
第二节 国外旅游地质资源产业化的经验 |
一、立法的制度性保障 |
二、专门的国家管理机构 |
三、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 |
四、旅游地质资源的全球保护网络 |
第三节 促进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策略 |
一、建立统一的立法和管理体系 |
二、科学规划、创新开发 |
三、创新投资方式,保证对旅游地质资源的高效利用 |
四、多方参与,加强旅游地质资源环境的保护 |
结论 |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认识 |
二、不足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发展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研究综述 |
二、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诠释 |
( 一) 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概念及总体框架 |
( 二) 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 |
( 三) 地质资源旅游产品化和市场化 |
( 四) 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 |
三、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的可行性及现状 |
( 一)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的可行性 |
( 二)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探索 |
( 三)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品化 |
( 四) 云南地质资源资产化 |
四、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问题及原因 |
( 一) 产业发展层次有待提升 |
( 二) 区域旅游业发展不均衡 |
( 三) 管理体制上问题突出 |
五、对策建议 |
( 一) 建立统一的立法和管理体系 |
( 二) 科学规划、创新开发 |
( 三) 创新投资方式,保证对旅游地质资源的高效利用 |
( 四) 多方参与,加强旅游地质资源环境的保护 |
(5)滇西北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与旅游资源保护利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我国水电开发国情 |
1.1 我国水电开发的现状与趋势 |
1.1.1 我国水电资源开发现状 |
1.1.2 我国大力开发水电资源的必然性 |
1.1.3 我国水电开发存在的问题 |
1.2 云南省水电开发利用现状 |
1.2.1 云南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1.2.2 云南省水电开发的必然性和意义 |
1.3 迪庆州香格里拉县水电开发利用现状 |
1.3.1 迪庆州水能资源开发概况 |
1.3.2 香格里拉县水资源及水能资源开发概况 |
1.4 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利用现状 |
1.4.1 硕多岗河概况 |
1.4.2 硕多岗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1.4.3 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利用现状 |
1.4.4 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规划概况 |
1.4.5 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必然性 |
第二章 香格里拉县旅游业发展概况及旅游资源评述 |
2.1 迪庆州旅游业发展概况 |
2.2 香格里拉县旅游业发展概况 |
2.3 香格里拉县旅游资源评述 |
2.3.1 香格里拉县主要旅游资源及分类 |
2.3.2 香格里拉县主要旅游资源概述 |
2.3.3 香格里拉县主要旅游资源评价 |
2.4 硕多岗河流域旅游资源评述 |
2.4.1 硕多岗河流域主要旅游景区分布概况 |
2.4.2 硕多岗河流域主要旅游景区概况 |
2.5 香格里拉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硕多岗河流域旅游环境调查与评价 |
3.1 硕多岗河流域旅游环境状况 |
3.1.1 自然环境状况 |
3.1.2 生态环境现状 |
3.1.3 土地利用及水土流失现状 |
3.1.4 生态敏感区分布概况 |
3.1.5 社会与经济环境概况 |
3.2 硕多岗河流域旅游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主要自然环境问题 |
3.2.2 主要社会环境问题 |
3.3 硕多岗河流域旅游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
3.3.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概述 |
3.3.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 |
3.3.3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计算 |
3.3.4 硕多岗河流域旅游生态环境状况评述 |
第四章 硕多岗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特征分析 |
4.1 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
4.1.1 脆弱生态概念的形成与演变 |
4.1.2 生态环境脆弱性机理 |
4.1.3 脆弱生态环境评价方法 |
4.2 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概况 |
4.3 香格里拉县硕多岗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
4.3.1 评价指标体系 |
4.3.2 评价指标的赋值及数据标准化 |
4.3.3 生态环境脆弱度的计算 |
4.3.4 硕多岗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比较 |
第五章 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与旅游环境关系研究 |
5.1 我国流域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及其评价概况 |
5.2 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对旅游环境负面影响研究 |
5.2.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5.2.2 对水流状况的影响 |
5.2.3 对局地气候的影响 |
5.2.4 对水环境的影响 |
5.2.5 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5.2.6 对土地利用和水土流失的影响 |
5.3 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对旅游环境正面影响研究 |
5.3.1 提高防洪能力 |
5.3.2 改善农业排灌条件 |
5.3.3 水电梯级开发可发挥梯级效益 |
5.3.4 流域水电开发的生态效益 |
5.3.5 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5.4 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环境影响总结 |
第六章 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与旅游业关系 |
6.1 流域水电开发对旅游业发展的正面影响实证研究 |
6.1.1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旅游经济环境 |
6.1.2 可形成新的旅游景观 |
6.1.3 改善旅游基础设施 |
6.2 流域水电开发对旅游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实证研究 |
6.2.1 对流域景观的负面影响 |
6.2.2 对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影响 |
6.3 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与香格里拉县旅游发展规划的关系 |
6.4 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规划对重要风景名胜区的影响 |
6.5 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对旅游业发展指标的影响识别 |
6.6 旅游资源保护利用对水电开发的影响 |
6.7 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与旅游资源保护利用间的关系协调途径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6)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念界定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浙江省旅游发展背景 |
1.2.2 旅游资源及其利用概况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资料与数据 |
1.4.1 浙江省旅游资源普查 |
1.4.2 杭州市旅游资源普查 |
1.4.3 浙江省“三带十区”及海洋旅游规划调查 |
1.4.4 杭州市旅游资源研究丛书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与启示 |
2.1.1 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研究 |
2.1.2 滨海旅游资源研究 |
2.1.3 山地旅游资源研究 |
2.1.4 温泉旅游资源研究 |
2.1.5 国家公园研究 |
2.1.6 国外相关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
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与评价 |
2.2.1 地文旅游资源的分类研究 |
2.2.2 技术与方法研究 |
2.2.3 不同类型地文旅游资源研究 |
2.2.4 国内研究进展比较分析与评价 |
第三章 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形成背景 |
3.1 地层环境及其对旅游资源的影响 |
3.1.1 前震旦系 |
3.1.2 震旦系至中三叠统 |
3.1.3 上三叠统至白至系 |
3.1.4 新生代新近系/古近系 |
3.2 构造特点及其对旅游资源的影响 |
3.3 地形地貌及其对旅游资源的影响 |
3.3.1 地貌总体格局 |
3.3.2 山地丘陵与旅游资源 |
3.3.3 构造盆地与旅游资源 |
3.3.4 平原河谷与旅游资源 |
第四章 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 |
4.1 评价依据与标准 |
4.1.1 资源评价依据 |
4.1.2 相关标准与概念引入 |
4.2 资源总体评价 |
4.2.1 资源类型丰度 |
4.2.2 旅游资源储量丰度 |
4.2.3 旅游资源品质差异 |
4.3 资源空间分布规律 |
4.3.1 资源分布的基本特点 |
4.3.2 资源类型的空间分布 |
4.4 资源类型优势特征 |
4.4.1 类型储量比较优势 |
4.4.2 类型品质比较优势 |
4.4.3 综合品质优势度 |
4.5 资源组合与开发保护 |
4.5.1 资源集合区基本情况 |
4.5.2 地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
4.5.3 地文旅游资源利用的主要问题 |
第五章 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设计 |
5.1 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思路 |
5.1.1 发挥资源综合优势,提升整体利用水平 |
5.1.2 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完善旅游产品结构 |
5.1.3 创新资源利用方式,加强资源保护力度 |
5.2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结构优化 |
5.2.1 依托优势地文旅游资源,构建三带十区旅游格局 |
5.2.2 利用海洋旅游资源潜力,建设十大海洋旅游板块 |
5.2.3 发挥山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综合体 |
5.2.4 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打造省域经典旅游线路 |
5.3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功能结构优化 |
5.3.1 稳步提升传统旅游产品 |
5.3.2 创新发展高端旅游产品 |
5.3.3 大力开发专项旅游产品 |
5.4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与途径创新 |
5.4.1 挖掘资源科学内涵,大力提倡科学旅游 |
5.4.2 加强地质遗迹保护,探索资源利用新途径 |
5.4.3 加强区域资源联合,拓展资源利用新方式 |
第六章 浙江省优势地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
6.1 山岳景观旅游资源 |
6.1.1 花岗岩类旅游资源 |
6.1.2 火山岩类旅游资源 |
6.1.3 丹霞景观类旅游资源 |
6.2 地层与矿山遗迹旅游资源 |
6.2.1 金钉子地层剖面 |
6.2.2 矿山遗迹旅游资源 |
6.3 江河湖泊峡谷地貌旅游资源 |
6.3.1 峡谷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
6.3.2 江河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
6.3.3 湖泊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
6.3.4 湿地与温泉旅游资源 |
6.4 岩溶洞穴(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 |
6.4.1 地下溶洞的开发 |
6.4.2 地表石林与天坑 |
6.5 海岸海岛旅游资源 |
6.5.1 远岸岛屿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
6.5.2 近岸岛屿及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
第七章 地文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案例研究 |
7.1 基本概况 |
7.1.1 自然地理概况 |
7.1.2 地质概况 |
7.2 开发历程 |
7.2.1 开发历史 |
7.2.2 开发现状 |
7.3 旅游资源评价 |
7.3.1 景观特色评价 |
7.3.2 旅游资源储量评价 |
7.3.3 旅游资源品质评价 |
7.4 深度开发思路与导向 |
7.4.1 地文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 |
7.4.2 资源深度开发的思路 |
7.4.3 开发利用原则导向 |
7.4.4 深度利用提升策略 |
7.5 资源与环境保护 |
7.5.1 资源保护 |
7.5.2 生态环境保护 |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研究课题 |
(7)三江并流区地质环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内外地质环境研究进展 |
1.2 论文选题及研究技术路线 |
1.3 完成工作量和取得的主要成果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三江并流区地质环境问题的提出 |
2.1 三江并流区基本概况 |
2.2 三江并流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途径选择 |
2.3 三江并流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 |
2.4 三江并流区地质环境问题的提出 |
2.5 三江并流区地质环境研究进展 |
2.6 开展三江并流区地质环境研究的意义 |
2.7 小结 |
3 三江并流区区域地质背景特征 |
3.1 地层岩性 |
3.2 区域地质构造 |
3.3 地形地貌 |
3.4 构造运动与地貌演化特征 |
3.5 现代地壳稳定性特征与地震 |
3.6 小结 |
4 三江并流区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
4.1 怒江流域段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
4.2 澜沧江和金沙江流域段的立体气候 |
4.3 三江并流区现代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分析 |
4.4 小结 |
5 三江并流区生态环境特征及其改善途径 |
5.1 三江并流区生态环境总体特征 |
5.2 三江并流区生态环境类型特征 |
5.3 三江并流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途径 |
5.4 小结 |
6 三江并流区地质灾害发育机制与防治对策 |
6.1 地质灾害发育机制 |
6.2 地质灾害危险性量化评价 |
6.3 三江并流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分区 |
6.4 江并流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
6.5 小结 |
7 大型水电站和道路建设等重大工程地质环境问题 |
7.1 开发三江水能和建设滇藏公路、铁路的重要意义 |
7.2 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
7.3 道路工程和水电站工程的环境影响效应分析 |
7.4 小结 |
8 三江并流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
8.1 开发三江矿产资源是国家资源战略的需要 |
8.2 三江并流区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
8.3 三江并流区矿山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
8.4 实例分析—德钦县江坡铁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
8.5 小结 |
9 三江并流区旅游地质环境问题 |
9.1 三江并流区旅游资源概况 |
9.2 旅游开发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
9.3 关于典型自然景观保护的探讨 |
9.4 小结 |
10 三江并流区城镇与村落发展地质环境问题 |
10.1 城镇与村落发展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
10.2 现有城镇建设发展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
10.3 城镇与村落发展地质环境选择 |
10.4 实例分析—德钦县城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
10.5 小结 |
结论 |
1 三江并流区区域地质背景特征 |
2 三江并流区气候与生态环境特征及其保护和改善途径 |
3 三江并流区地质灾害发育机制与防治对策 |
4 大型水电站和道路建设等重大工程地质环境问题 |
5 三江并流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
6 三江并流区旅游地质环境问题和景观资源、环境保护对策 |
7 三江并流区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及城镇发展区域选择 |
8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科研项目情况 |
(8)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数据挖掘及旅游价值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旅游地质学的研究现状 |
1.1.1 旅游地质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现状 |
1.1.2 旅游地质学的发展 |
1.1.3 旅游地质学应用现状 |
1.2 旅游地质景观的研究现状 |
1.3 三江并流旅游地质景观研究现状综述 |
1.3.1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地理地质现状 |
1.3.2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保护与开发研究现状 |
1.3.3 旅游地质景观资源划分现状 |
1.4 数据挖掘技术(Data Mining)研究动态 |
1.4.1 国内外数据挖掘研究动态 |
1.4.2 旅游地质景观的空间数据挖掘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
1.5 旅游地质景观的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综述 |
1.5.1 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
1.5.2 可视化评价研究动态 |
1.6 旅游地质景观数据挖掘及旅游价值评价问题的提出 |
1.6.1 选题背景 |
1.6.2 研究的意义 |
1.6.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7 旅游地质景观旅游价值评价与展示系统的研发概述 |
1.7.1 科研实践工作的支撑 |
1.7.2 关键技术研究 |
1.7.3 技术路线及实现方案 |
1.7.4 研究创新与成果 |
第二章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特征 |
2.1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的地质环境特征 |
2.2 三江并流带典型旅游地质景观成因特征 |
2.2.1 旅游地质景观成景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解析 |
2.2.2 典型旅游地质景观成景因素 |
2.3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类型划分 |
2.4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空间分布特征 |
2.5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类型的结构特征 |
2.5.1 旅游地质景观结构分析方法 |
2.5.2 旅游地质景观单元结构类型的层次特征 |
2.5.3 丽江旅游地质景观亚区结构类型解析 |
第三章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信息特征采集 |
3.1 旅游地质景观特征信息概念 |
3.1.1 旅游地质景观特征描述 |
3.1.2 旅游地质景观数据组成 |
3.1.3 旅游地质景观地理信息特点 |
3.1.4 旅游地质景观数据的组织模型 |
3.2 旅游地质景观数据采集方法 |
3.2.1 图像地图信息采集方法 |
3.2.2 旅游地质景观的遥感影像特征信息采集 |
3.2.3 GIS数据采集 |
3.3 旅游地质景观空间数据处理 |
3.3.1 多尺度处理技术 |
3.3.2 构建旅游地质景观空间数据库 |
第四章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数据挖掘理论及应用 |
4.1 数据挖掘与空间数据挖掘的定义 |
4.2 旅游地质景观空间数据挖掘过程和内容 |
4.2.1 空间数据挖掘的过程 |
4.2.2 旅游地质景观数据挖掘的主要内容 |
4.2.3 旅游地质景观空间数据发掘方法 |
4.2.4 层状-星型数据分析模型 |
4.2.5 景观域中景象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应用 |
4.2.6 旅游地质景观单元的空间属性的聚类方法应用 |
4.3 旅游地质景观空间特征挖掘应用 |
4.3.1 旅游地质景观数据挖掘的基本过程 |
4.3.2 基于GIS的景观空间特征发掘与知识表达 |
4.4 数据挖掘算法对评价指标集的优化处理 |
4.4.1 层次聚类算法原理 |
4.4.2 三江并流带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
4.5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决策树分类方法与理论 |
4.5.1 构建类别判译标志 |
4.5.2 判定树算法应用于旅游地质景观自动分类的背景 |
4.5.3 旅游地质景观判定树归纳的构建过程 |
4.5.4 基于判定树的分类规则提取 |
第五章 三江并流旅游带地质景观旅游价值评价方法 |
5.1 旅游地质景观旅游价值的评价指标质量验证 |
5.1.1 数据挖掘的评价指标体系数据的完整性验证 |
5.2 旅游地质景观评价方法简述 |
5.2.1 基于相对评价法的旅游地质景观旅游价值的评价 |
5.2.2 基于绝对评价法的旅游地质景观旅游价值的评价 |
5.2.3 个体自身差异比较评价方法 |
5.2.4 定量化评价方法内容 |
5.2.5 定性化与定量化评价方法间的转化处理方式 |
5.3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信息的定性与定量组合评价方法 |
5.3.1 旅游地质景观的“概念分层结构”评价法 |
5.3.2 基于聚类算法的旅游地质景观旅游价值评价方法 |
5.4 评价方法比较 |
第六章 旅游价值评价信息的可视化展示 |
6.1 可视化技术应用基本原理 |
6.1.1 树状可视化技术 |
6.1.2 地图可视化技术 |
6.2 旅游地质景观的旅游价值评价可展示的主要内容 |
6.2.1 观赏价值展示 |
6.2.2 文化价值评价展示 |
6.2.3 区景观结构与组合价值评价展示 |
6.2.4 景观科考科普价值展示 |
6.3 旅游地质景观的多媒体可视化评价展示系统 |
6.3.1 基于MapObjects的可视化评价组件式软件二次开发思路 |
6.3.2 MapObjects控件的应用优势 |
6.3.3 基于MapObjects组件的可视化评价软件热点的获取 |
6.4 基于遥感影像特征的旅游价值评价的可视化展示 |
6.4.1 直观判译并展示旅游地质景观特征 |
6.4.2 识别旅游景观结构类型,展示旅游地质景观丰厚的旅游价值 |
6.5 丹霞旅游地质景观形成-消亡演化模式的可视化展示 |
6.5.1 黎明丹霞旅游地质景观的可视化特征 |
6.5.2 丹霞旅游地质景观的成景演化模式 |
6.6 可视化展示系统数据库维护功能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成果结论 |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概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术论着与教材 |
科研课题 |
作为硕士生导师指导相关研究内容的硕士学位论文 |
(9)丽江乡村生态—地质旅游资源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旅游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
1.2 丽江乡村生态-地质旅游资源整合的提出 |
1.3 丽江乡村生态地质旅游研究概况 |
1.4 论文选题拟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旅游资源整合概述 |
2.1 旅游资源整合的涵义 |
2.2 旅游资源整合的意义 |
2.3 旅游资源整合概况 |
2.3.1 国内旅游资源整合概况 |
2.3.2 国外旅游资源整合概况 |
2.4 旅游资源整合类型 |
2.4.1 旅游资源地域性整合 |
2.4.2 旅游资源类型性整合 |
2.4.3 旅游资源地域性—类型性整合 |
2.5 旅游资源整合的原则 |
2.6 乡村生态-地质旅游资源整合 |
2.6.1 乡村生态-地质旅游资源整合的涵义 |
2.6.2 乡村生态-地质旅游资源整合的方法 |
2.6.3 乡村生态-地质旅游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
第三章 丽江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3.1 旅游促进丽江社会经济发展 |
3.2 丽江旅游发展的新策划 |
3.3 旅游资源整合是丽江旅游二次创业的优选途径 |
3.4 乡村生态-地质旅游资源整合的可行性 |
第四章 丽江乡村生态-地质旅游资源 |
4.1 丽江旅游地质资源 |
4.1.1 旅游地质资源概述 |
4.1.2 丽江旅游地质资源概况 |
4.2 丽江乡村生态旅游资源 |
4.2.1 乡村生态旅游资源概述 |
4.2.2 丽江乡村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
4.3 丽江乡村生态-地质旅游资源特征 |
4.4 丽江乡村生态-地质旅游整合的旅游环境 |
第五章 丽江乡村生态-地质旅游资源整合探讨 |
5.1 丽江乡村生态-地质旅游资源整合的原则 |
5.2 丽江乡村生态-地质旅游资源整合策略 |
5.3 地域性整合—七大乡村生态-地质旅游带 |
5.3.1 老君山生态-地质旅游带 |
5.3.2 奉科-金江生态旅游带 |
5.3.3 长江第一湾生态-地质旅游走廊 |
5.3.4 鸣音-金安乡村生态旅游带 |
5.3.5 拉市-金山乡村生态-地质旅游带 |
5.3.6 黄山-白沙乡村民族文化旅游带 |
5.3.7 古城—束河—玉龙新城民族文化旅游带 |
5.4 乡村生态-地质旅游资源类型性整合 |
5.4.1 以地质资源为主体的旅游资源整合 |
5.4.2 以生态资源为主体的旅游资源整合 |
5.4.3 以乡村生态-地质旅游资源为主体的旅游资源整合 |
5.4.4 以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为主体的旅游资源整合 |
5.4.5 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旅游资源整合 |
5.5 丽江乡村生态-地质旅游资源整合结构布局 |
5.6 丽江乡村生态-地质旅游资源整合发展展望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10)“三江并流”区旅游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国内外旅游资源及世界遗产保护政策法规的研究现状及选题 |
(一) 国内外旅游资源保护政策法规的研究现状 |
1. 国外旅游资源保护政策法规的研究现状 |
2. 国内旅游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内外世界遗产保护政策法规研究现状 |
(三) “三江并流”区旅游资源及政策法规保护研究现状 |
(四)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五)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 研究方法 |
2. 技术路线 |
二、“三江并流”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
(一) “三江并流”区概述 |
(二) “三江并流”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1. “三江并流”区旅游资源概况 |
2. “三江并流”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
(三) “三江并流”区旅游资源破坏状况 |
1. “三江并流”区旅游资源面临的威胁和破坏 |
2. “三江并流”区旅游资源保护原则、指导思想及战略思路 |
三、“三江并流”区旅游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及存在问题 |
(一) “三江并流”区旅游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 |
1. 世界遗产保护纲领性文件 |
2. 《宪法》 |
3. 旅游资源法律 |
4. 行政法规及规章 |
(二) “三江并流”区旅游资源保护政策法规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缺乏专门的旅游资源保护法和遗产保护的基本法 |
2. 立法滞后 |
3. 旅游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内容可操作性和技术性较差 |
4. 条块分割和多头管理造成政策法规实施中矛盾交叉、管理权限不清 |
5. 处罚力度不够 |
四、完善“三江并流”区旅游资源保护政策法规的对策研究 |
(一) 立法层面—地方性法规的完善 |
1. 立法现状 |
2. 今后地方政策法规制定和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
(二) 执法层面—执法主体执法意识的加强 |
(三) 法律救济层面—加强司法保障 |
(四) 柔性法规层面—强化和提升乡规民约的作用 |
五、“三江并流”区旅游资源保护政策法规的实施与管理对策研究 |
(一) 实现由人治向法治观念的转变 |
(二) 加强立法,制定专门的世界遗产保护法或旅游资源保护法律 |
(三) 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中的政府干预 |
(四) 建立相对独立的社会性管制机构 |
(五) 进一步理顺旅游资源管理体制,搞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
(六) 以“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构筑旅游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 |
(七)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
(八) 加强社区和全民参与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意识 |
(九) 加大旅游资源保护及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力度 |
1. 宣传 |
2. 教育 |
3. 职业和专业技术培训 |
(十) 与当地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相结合,在充分尊重社区居民文化、风俗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进行旅游资源保护政策法规的实施和管 |
六、主要结论及问题探讨 |
(一) 主要结论 |
(二) 问题探讨 |
主要参考资料 |
鸣谢 |
四、三江并流区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障碍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知识传播效应与调适研究[D]. 唐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云南峡谷景观的科学价值及其旅游展示研究[D]. 刘梦云.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研究[D]. 毛剑梅. 昆明理工大学, 2015(12)
- [4]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发展探索[J]. 毛剑梅,杨世瑜,李波.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5]滇西北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与旅游资源保护利用关系研究[D]. 李曼焘.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3)
- [6]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D]. 金平斌. 浙江大学, 2009(03)
- [7]三江并流区地质环境问题研究[D]. 骆银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7)
- [8]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数据挖掘及旅游价值评价研究[D]. 庞淑英.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9)
- [9]丽江乡村生态—地质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 张栩宁. 昆明理工大学, 2007(02)
- [10]“三江并流”区旅游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研究[D]. 鲁芬. 云南师范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