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女作家写作中的女性意识——丁玲、萧红、张爱玲小说探析

三位女作家写作中的女性意识——丁玲、萧红、张爱玲小说探析

一、三位女作家笔下的女性意识——对丁玲、萧红、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霍虹[1](2021)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文中提出从1917年开始的文学革命到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召开,是中国文学史上通常所定义的现代文学时期,本论文把这一时间段内批评主体对当时女性作家及其创作的作品的共时性批评作为研究对象。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间的历史与现实语境中,论文先是全面梳理并整体观照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然后从批评主体的身份特征入手,进一步探究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主要理念、模式和方法,分析其价值与局限,以期在推进完善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整体性与主体性研究的基础上,促进中国本土的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当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全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界定论文的研究对象并介绍研究缘起,然后爬梳至今为止学术界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的概况,发现还比较欠缺整体性与主体性研究成果,从而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思路、方法与意义等。第二章,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进行文学史的梳理,勾勒出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创作与批评的整体脉络。文学革命到大革命失败时期,中国第一批现代女作家及其文学创作兴起,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随之诞生,并表现出发生期的特征,即批评主要集中于冰心等个别女作家、批评视角较单一、批评主要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期,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繁荣发展,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也随之发展,表现为批评主体更加职业化、现代批评意识更加成熟、批评的理论性与系统性更强、批评视角更加开阔、形式多样的专业性批评成果大量涌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第一次文代会召开时期,女作家及批评家被战争分割在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三大政治区域内,文学创作和批评都表现出各自区域的特征,国统区与解放区的批评与第二个十年相比略显单薄,而沦陷区的批评大多避开了战争和政治现实,更关注作品本身。第三章,考察了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的身份特征。第一个十年,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形成了核心相对稳定的较一致的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批评主体以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进行的女作家作品批评,虽然立场不同、风格各异,但无不洋溢着改造现实的激情,以真诚的声音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落潮,第二个十年的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身份逐渐发生分化,主要分为革命者批评主体身份、左翼批评主体身份、自由主义批评主体身份,并在批评中表现出各自的身份意识;第三个十年受战争影响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被分割在不同的政治区域内,国统区批评主体生活颠沛流离、解放区批评主体接受知识分子身份改造、沦陷区批评主体的知识分子身份被压抑,五四时期所形成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在总体上趋于弱化;而三十年间,始终不变的是性别主体身份,男性性别身份的批评主体具有隐含的性别文化身份的权威地位,而处于边缘地位的女性性别身份的批评主体在面对同为女性的作家及其作品时则或是表现出深刻的共情或是表现出剧烈的排斥,暗含着女性性别身份的焦虑。第四章,进一步研究批评主体在以不同的身份经验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进行积极主动的批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批评理念。第一个十年,批评主体以较一致的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现实问题充满挑战的勇气与改造的激情,对追求“人”的全面解放、实现“人”的外在和内在的全面自由本质表现出十分的热情,大量引进国外各种文艺理论,其中的现实主义批评理念和浪漫主义批评理念被有不同身份意识倾向的批评主体所青睐,而现代女性文学批评理念却处于缺失的地位;第二个十年,随着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分化,五四时期基本达成共识的新文学观念发生瓦解,革命者和左翼批评主体秉持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念,自由主义批评主体是以自由主义文艺批评理念为指导。新文学阵营被持有不同文学理念的知识分子们分裂成若干派系,各派系在对女作家作品争相阐释的过程中得以更深入地探求女作家作品的性别特征,女性作家及女性批评主体成长后也注意到自身性别与文学的关系,使得女性文学批评理论进入酝酿期;第三个十年,批评主体被分割在不同的政治区域,不同区域内不同身份特征的批评主体形成各自的文学批评理念,国统区主要是“宣传抗战”批评观、解放区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影响下的批评理念、沦陷区出现了中国本土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第五章,研究在不同文学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所形成的语境论和体验性两大批评模式。语境论批评模式关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与“种族”“环境”“时代”因素之间的密切关系,体验性批评模式关注批评者面对现代女作家作品时内心的体验。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理念中,强调文学对社会历史的反映与推动价值的批评理念更多地采用了语境论批评模式,强调文学表现内心、追求自由审美的浪漫主义、自由主义批评理念更多地采用了体验性批评模式;倾向于宏大批评话语的男性批评主体更多地采用了语境论批评模式,倾向于私人化批评话语的女性批评主体则更偏爱于体验性批评模式。在具体批评过程中,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要运用了“知人论世”、感悟式“诗化”和“比较分析”等批评方法。第六章,论述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与局限。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深刻影响了现代女作家们的创作方向,并在客观上推动了现代女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经典化进程;批评中张扬了具有身份特征的“主体性”,始终保持一种主体“在场”的批评状态,以及在此过程中体现出的实践性、体验性等多方面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特征,这些特征作为批评的“中国经验”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有着重要启示和借鉴价值;批评中产生了中国本土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可作为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建构的根基。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一些男性批评主体的男权主义思想以及其在批评中对女性性别体验的隔阂,阻碍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及批评理论的生长。

AYE AYE KHAING[2](2020)在《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的女性小说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加尼觉玛玛礼和丁玲分别是20世纪活跃于缅甸、中国两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她们虽然生活于缅甸、中国两个不同的国度,但两位作家的创作活动基本处于相同的时代,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时间长达半个世纪左右。综合加尼觉玛玛礼和丁玲的生活经历与所处社会环境进行探究,她们一直都在关注女性的生命进程、生存状态、生活环境,揭示女性在特定时代的生活、追求、发展与进步,以及女性本身为各自国家的人民解放、平等自由、民族独立与国家进步所作出的成绩与贡献。在小说创作中,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都擅长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女性形像,透过女性人物的生活与命运来反映、表达女性面临的时代困境、环境困难、人生困惑与生存问题,并通过小说中典型人物的塑造与典型环境的描写,以特定时期的社会存在、社会环境的建构来表达女性群体对于解放的渴望、平等的追求与自身发展的努力。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的早期作品,通过解读两位作家小说中典型的女性形象,分析作品中的女性意识、生命意识、存在意识及自我解放意识等问题,并比较两位不同国度、不同地域的作家在创作理念、创作意识、创作手法、审美艺术及语言叙事等方面的异同。正文由四章构成。第一章是关于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两位作家女性意识的比较。首先理清女性意识、女性文学、女性形象等理论概念与范畴;其次,探讨分析加尼觉玛玛礼对女性意识的关注,并论述其在加尼觉玛玛礼小说中艺术形象与审美叙事的表现;第三,分析丁玲对女性意识的关注,通过丁玲前期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表现,探讨丁玲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和关注,并分析丁玲独特的女性意识的根源及形成因素。第二章比较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首先通过两者的生长环境与她们在小说中的表现,论述女性意识对两者的影响,其次进行分析论证两者早期创作中表现的女性意识。第三章比较分析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小说中女性视角下的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第一节为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主要人物形象分析,第二节主要分析研究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小说中展示的女性视野下的男性形象,第三节为加尼觉玛玛礼小说中表现的反讽叙事手法,第四节为丁玲的心理描写与语言表达。第四章分析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作品中女性意识出现差异的原因,第一节为生长环境的异质同构,论述两者在文化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创作的艺术异同点;第二节为社会环境的同质同构,论述缅甸殖民地背景下女性的地位,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背景下女性的地位,不同国家与社会环境下两者小说中表现的女性的地位与价值;第三节论述因作家自身思想的接受与作家自身的经历的不同因素,两者创作方法的同形建构。作为缅中两国现代有代表性的作家,在接受新的文明、文化的洗礼过程中,她们存在着某些相似的经历与过程,在小说创作的叙事艺术、技艺方法、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典型环境、典型心理的描写等方面,存在着某种建构的同形、表达的同质与审美的差异的现象。加尼觉玛玛礼更倾向于塑造继承传统文明而具有现代意识的女性形象,而丁玲则更加注重与传统决裂而追求现代意识、解放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缅中两国的女性作家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小说进行比较研究,从女性意识、女性心理、女性审美等角度分析作家创作的民族与时代的关系。运用跨文化、跨国别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认为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的创作由于时代的特点以及中国与东南亚抗敌反对殖民主义的历史境遇,使得他们的作品有相似之处,但是出身与成长环境、个人见解的不同,使他们的作品存在很多的不同之处。两位作家都关注女性的问题,两位作家的小说中出现的女性大多的是中产阶级知识女性的爱情与婚姻上的困境,其女性都较有强烈的女性自觉意识,而相同的悲剧命运;两位作家创作的不同点是:加尼觉玛玛礼的小说侧重反映艰苦的传统妇女生活,她们的悲剧性的生活具有浓厚的文化意蕴,主要表现人道主义思想;而丁玲的作品更多反映新时代女性自我意识的精神痛苦,其中的女性悲剧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突出个性的解放与女性主体意识。

陈婷玉[3](2019)在《丁玲早期小说中的理想男性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丁玲是一位受到五四文化运动洗礼的女性作家,她的一生不断对人生和世界进行思考,她的创作体现了历史变革在她内心的投射。她的早期小说中塑造了一些具有理想品质的男性,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值得专题关注与深入探讨。从1928年初次发表小说到1932年她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期间丁玲的作品刻画了一系列有血有肉的男性形象,其中部分男性具备她认同的理想特质,如韦护、望微和若泉等。首先,他们思想上觉醒、政治上进步,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其次,他们相貌英俊,气质阳刚,具有突出的现代社会领导才能和新的文艺才华。再次,他们珍惜爱情,尊重女性,是理想的伴侣和爱人。他们其中的某个人也许并不理想地全部具备这些理想特质,但具备其中部分特质已足以让他们明显地区别于其他一般男性形象。丁玲早期小说中的理想男性形象,深受当时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的影响,她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塑造了几位具备五四价值观念和行动能力的理想男性,并期待新时代的男性们拥有这些优秀品质。其次,丁玲早期小说中的理想男性人物形象须臾离不开她的女性主义思想与其倾向于进步的小资产阶级立场,她对这些理想男性形象的把握与其对女性形象的描写难能分开。总体而言,丁玲早期小说中的理想男性形象,与五四精神对男性的要求基本契合。丁玲用对比和寄托的艺术表达手法,凸现了理想男性形象的特质,但在形象上具有类型化的特点,而这一系列手法,构成了丁玲早期小说的独特的写作风格。“他们”是五四男性的文学表征,也是对现代两性关系的探索,给革命和爱情这一典型的现代文学困境提供了象征性的解决方案。

王鑫[4](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认为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赵洪霞[5](2018)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化趋势在各个领域快速浸染,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自然也不例外。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1985年“方法论”热,一时间,各种理论、思潮的引进,对中国文化、文学和批评都产生了影响。作为西方重要思潮的女性主义文论在此时悄然到来。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女性文学研究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其漫长的发展历程,除了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外,也有中国自身的文化需求与时代机遇。中国的改革不仅直接导致经济的变化,而且解放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带动了妇女的解放,女性实现被动与主动的自我觉醒,特别是女性作家、女性批评学者与批评家自我觉醒。90年代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格局,为女性写作和研究提供了机遇与挑战。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也为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学研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提供了契机。在文学与文学批评史上,一直被书写、被遮蔽的女性形象多是天使与妖魔的化身,即使20世纪初“浮出历史地表”的女性写作,或多或少也被遮蔽在男权文化的羽翼下,因此以女性主义视角来重新解读女性文本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力图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相关研究,发现其主要关注点为“女性形象”批评、“女性写作”批评、重构女性文学传统及建构“性别诗学”。女性形象批评与女性写作批评文本主要集中在对20世纪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主要为“五四”时期、80年代、90年代三个高潮期的相关批评文本。新文化运动以来,女性意识的逐渐觉醒,男尊女卑的思想逐渐被摧毁。女性文学研究者对女性写作深入探讨与挖掘,更是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推向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成熟。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并梳理了国内外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现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并且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相关的几组概念进行了辨析。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探讨女性形象在中国的发展,并对中国的女性形象批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与总结。中国女性形象批评在自己的传统积淀上借鉴西方女性形象批评的方法与经验迅速发展。通过对女性形象批评文本的解读,重新审视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凸显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的特质,并归结出女性形象批评逐渐走向多元化。同时,笔者也意识到女性形象批评存在的不足,如对底层女性形象关注不够等。第二章侧重分析女性写作批评中的性别因素。通过批评文本的细读,梳理不同时代际遇下女性写作批评的发展历程,以便能够推动性别意识渐觉式的女性写作批评的发展。女性写作的历史源远流长,女性写作批评钩沉出传统女性文学创作,尤其20世纪80年代开启的女性写作批评主要集中对“五四”时期、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女性写作的研究与批评。这也有利于女性文学史的重新建构,彰显女性意识与主体的不断觉醒与确立,凸显女性写作独有的特质。第三章介绍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史的背景下,分析中国父权制的压迫对女性文学的影响,并借鉴西方女性文论,阐发重新书写女性文学史的重要意义,意在颠覆父权中心思想,唤醒女性意识,并对其进行反思。第四章对性别诗学进行了梳理与探讨。随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女性”逐渐被“性别”所替代,性别诗学对“性别”的强调,意在主张对于“生理性别”之外的“社会性别”的重视,倡导在两性平等对话的目标下,建构和谐的“性别诗学”。结语部分。在“女权批评”与“女性批评”视阈下,女性形象批评与女性写作批评凸显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对男权文化的反叛与颠覆,对自身女性提升的追求。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历程是漫长而艰辛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不是对抗男性,而是对传统根深蒂固的思想、男权统治意识的抗争,男性与女性应建立和谐共处的“性别诗学”,虽然这一理论也有其困惑与不解,但女性写作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已逐渐走向多元化。拨开迷雾,但见云淡风轻。

彭江虹[6](2018)在《丁玲研究在美国》文中认为中国现代女作家丁玲的文学叙事和命运均可谓“跌宕起伏”,反差巨大,争议颇多,堪称传奇。丁玲的文学、命运与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互为镜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解读丁玲就是解读现代中国。在全球性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中,丁玲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作家和研究对象。美国相关学者对丁玲有着持续的研究兴趣,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丁玲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总结、反思美国的丁玲研究因此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二战后美国社会状况、中美关系、美国文学理论以及美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构成了丁玲研究在美国发生的文化历史语境。正是在这特定的语境中,丁玲与美国相关人士进行了接触与交流,美国学者对丁玲及其创作进行了译介和研究。丁玲在美国的传播与研究历史长达90余年,其研究者产生了代际变迁,不同代际中的研究者具有不同的价值观、知识论、方法论,因此美国的丁玲知识和话语也产生了明显的历史变迁。美国的丁玲研究有三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丁玲的女性情爱书写。最早的研究者夏志清表现出热嘲冷讽的批评态度,后来的研究者如夏济安、布乔治、梅仪慈、白露、刘禾、刘剑梅都盛赞丁玲的女性情爱书写,认为丁玲的女性情爱书写在20世纪中国具有强烈的先锋意义,充分体现了现代中国女性的主体性建构。这些学者将丁玲的女性情爱与中国现代革命进行了关联,指出丁玲的女性人物在恋爱中成功突围与超越,从恋爱走向革命,凸显了中国现代女性强烈的家国情怀、历史责任意识和巨大的革命潜力、创造力。第二个主题是丁玲与中国现代革命。这些研究者们普遍对丁玲的文学革命转向持批判态度,认为地缘政治严重损伤了作家和文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颜海平是一个例外,她对这种主流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丁玲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写作具有延续性和同一性。同时所有的研究者都察觉了丁玲以及其笔下的革命女性与现代中国革命之间存在着一种异常错综复杂关系。第三个主题是丁玲文学叙事政治性与艺术性的问题,美国研究者一直没有停止相关争论。夏志清认为1931年后丁玲开始的“无产阶级小说创作”沦为共产党的革命和政治宣传,其作品的文学艺术性因此受到严重伤害。布乔治和梅仪慈持相似观点。在白露、颜海平的丁玲解读中,政治性和艺术性(文学性)这种传统文学分析范畴消失了,她们都异常强烈地推崇丁玲命运与文学作品中的性别政治和革命性。从知识论而言,美国丁玲研究的成果必然是洞见与偏见并存,真理与谬论同在。尽可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审视美国丁玲研究非常有必要有意义。我们应该借鉴美国丁玲研究的诸多洞见和智慧,同时也应该警惕美国学界生产的丁玲知识和话语中或隐或现的优越感和某种程度上的文化、学术霸权,揭示其偏见以及其产生的意识形态根源。美国丁玲研究在当下历史文化语境中仍表现出明显的意识形态性,即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中国存在显而易见的偏见。面对丁玲这样一个积极投身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女作家,丁玲的美国研究者在阐释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种种误解和偏见。美国的丁玲研究最终还是表现了研究者对美国社会文化的深层次认同。

刘碧珍[7](2017)在《叙述声音研究》文中认为叙述声音是西方文论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叙事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它与叙述交流中的诸多因素存在密切联系,直接影响文本意义的生成与传达。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此概念长久以来未被准确定义,有必要对叙述声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这是本论文写作的缘由。叙述声音是一种隐喻意义上的声音,它是对叙述文本中显露作者意识的话语迹象的隐喻,这些话语迹象体现叙述主体与叙述行为的关系。叙述声音与其传达的内容一体无分。我们常常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它:如认为叙述声音可以隐喻读者接收和解读出的文本意义,也可指表露作者意图的叙述话语或符号,或指叙述者为创设特定叙述情境而使用的叙述策略。更多时候我们认为叙述声音是读者从文本中感知到的作者意识。如何去探究叙述声音,首先要思考的是角度的问题。本论文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方位、多视角地阐述叙事学与当代西方文论中的叙述声音理论,识别与辨析叙述声音概念。在叙事学视阈下,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探析小说文本中叙述声音的来源,解析其形态,概括其特征与功能,思考其他文类以及非文学文本中的叙述声音问题,阐释叙述声音在文本建构、读者接受和文化交流中的意义与价值。本论文共分六章,包括叙述声音的概念、主体、构成要素、特征和功能等问题。第一章辨析叙述声音概念。该章梳理西方文学理论中与“声音”概念相关的研究成果,追述叙述声音术语的缘起和发展。同时参照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近现代作家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与之对照分析。为下文结合具体文本对叙述声音展开研究准备理论基础。第二章探析叙述声音来源。首先从作者创作的角度,借助社会历史批评理论和精神分析学说,分析作者、隐含的作者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找出叙述主体与叙述声音的内在联系。其次从文本传播的角度,借助叙事学和传播学理论,按照叙述者人称和叙述层次的不同分析叙述声音的差异,关注叙述声音在文化传播中的变化。最后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借助认知叙事学、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等理论,研究受述者与叙述声音的关系。第三章解析叙述声音构成与分类。叙述声音是文体、语气和价值观的融合,是叙事的一个成分。在文本中,叙述声音构成要素比较复杂。叙述声音在书面文本中是不会发出真正的声音,但是却会在字里行间显露迹象。“迹象”与文体、语气、叙述意图和作者的价值观等因素相关。叙述声音在具体文本中会有不同的类型。这部分主要借助叙事学、文化语言学的理论进行分析。第四章分析叙述声音特征。叙述声音在不同文本、同一文本的不同叙述层中有不一样的表现,呈现多样的特征。叙述声音虽然是一种隐喻的说法,但是因为它冠以声音这样的名称,且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是隐喻性。所以在特征上它具备与自然之声的相似性,如:模糊与清晰(隐逸与明晰)、可靠性与不可靠性、单一与复调、呼应与回响。同时叙述声音毕竟是一种语音,与人相关,所以它又有其独特性、自我呈现性和相关性等特征。因而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它看作是对自然之声的模仿与超越。第五章探究叙述声音功能。叙述声音具有构建文本世界、表现作家的“独一之诗”和主体价值以及反映社会规约和文化习俗的功能,因而叙述声音具有社会历史与审美的价值。第六章研究跨媒介、跨学科叙事中的叙述声音。叙事学研究发展到后经典叙事学研究的阶段,对叙述声音的关注必然也需突破媒介和学科的界限,该部分是在对叙述声音结构形态、分类、特征和功能已做分析的基础之上,再观照非虚构性叙事文本中的叙述声音,例如微信叙事、教育叙事和法律叙事。这些文本与生活联系紧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现实的干预之作,所以本文的研究侧重于关注叙述声音所传达的语义,解读叙述声音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邱田[8](2017)在《沦陷区女性文学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所研究的沦陷区女性文学,系指1937年至1945年之间全面抗战时期,以北京、上海、南京等为中心的华北与华东沦陷区域内由女性作家所创作书写的文学作品。以梅娘、张爱玲、苏青等人为代表的沦陷区女性文学曾被前辈论者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女性创作的第三个高峰”;80年代以来针对具体作家作品与特定作家群体的研究业已十分丰富,但对于沦陷区女性作家整体创作特质的整体把握尚显不足。女性文学角度的研究较少涉及沦陷区特殊政治社会背景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沦陷区文学角度的研究则较少将相关作家作品置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发展的整体脉络中进行考量。本论题在充分吸收借鉴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沦陷区女性文学视为一个整体,对其代表作家作品的叙事特征进行了类型化的研究;针对这一处于“沦陷区文学”与“女性文学”交错地带的文学现象,探讨其成因并揭示其所具有的独特内涵。本文抓住“战争”这一核心背景、以及“都市”这一核心场域,分析了身处其中的女性作家在身体与精神方面的双重境遇,指出文学在其生命历程中兼具记录工具、谋生手段与精神寄托的功能。以此为目标,本文将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其中前两部分侧重外部角度的研究,从战争与都市两个角度剖析沦陷区女性文学形成的外部条件,以及由此造就的女性特殊心路历程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叙事特征;后两部分侧重内部角度的研究,从性别关系叙事与身体叙事两个视角深入探索沦陷区女性文学的内在发展理路,揭示女性意识的萌发与觉醒。第一章论述战争对沦陷区女性文学的形塑,分析沦陷区女性文学中战争叙事的叙事特征及其形成。第二章研究都市与沦陷区女性文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对都市叙事中繁华与索寞并存的意象进行分析,详细探索沦陷区女性文学都市叙事的艺术特色。第三章从性别关系视角切入,研究沦陷区女性文学中关于两性关系和同性关系的叙事策略,揭示女性对自我处境的认知。第四章以沦陷区女性文学中的身体叙事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类研究,以揭示其对女性文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郑佳[9](2016)在《中国现代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 ——以丁玲、萧红、张爱玲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现代女作家们是一个伟大的群体,在现代文学史上创建了辉煌的成就,她们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随着历史大潮的推动而不断变化发展着,给读者真切的感触和无限的启发。丁玲、萧红和张爱玲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的着名女作家,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描绘出所处时代的风土人情,成为我国文学天地里几道瑰丽的风景线,她们的优秀作品让我们一直研读至今。新时期以来,有关她们的文学研究不胜枚举,硕果丰富。各类学者们尤其比较偏重于对她们作品中女性群体的探讨,例如关于“女性意识”、“女性问题”、“女性形象”的研究更是深入和广泛,而她们笔下的“男性形象”则还没有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失衡现象。其实,对男性形象的创作同样是作家们对自我、对生活、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女作家们对男性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描述和刻画,反应了她们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女性视角和女性体验。因此,那些女性主体意识突出的作家笔下的男性世界就十分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探看。本文试图弥补论者们对这男性形象文学研究中的缺失,将丁玲、萧红、张爱玲这三位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和揭示这些男性形象中所具有的特征和内涵,观察和对比这三位女作家的成长背景和心路历程,总结三位女作家描写的不同男性形象,以此表现出女性视角对男性的审视、期待与批判。展现上述三位女性作家对男性的认知过程,也折射出女性作家的性别意识不断独立和成熟的历史进程。本论文结构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疏理从“五四”时期到四十年代当中女性作家作品中的男性形象,概括他们在不同时期内的形象特征。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以丁玲、萧红、张爱玲这三位女性作家的主要小说为研究基础,对她们各自笔下形形色色的男性形象进行分类分析。第五章分别以三位女作家为代表,从她们各自成长环境影响下的两性书写观、男性形象所展露的独特观察视角以及男性书写所彰显出的女性意识这三个方面来总结现代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所产生的重要意义。

王莹[10](2014)在《战争背景下的女性言说 ——论上海沦陷时期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文中提出本文主要探讨了上海沦陷时期(1941年12月8日-1945年8月15日)女作家的小说创作状况。以上海沦陷时期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为立论中心,一方面与同时期上海男作家的小说创作进行比较,另一方面参照东北沦陷区与华北沦陷区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从战争这个女性小说创作的语境出发,探讨它对女性小说特质的推进与遮蔽,力求展示上海沦陷时期女作家的小说创作的全貌,不因对个体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宏观的考察总结。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战争为背景,考察它所造成的上海沦陷时期女作家的言说环境,包括当时上海独特的城市特点,汪伪政府在上海的文化政策以及女性刊物的出版发行,描述了上海沦陷时期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整体面貌。第二部分从上海沦陷时期女作家小说的主题入手,对比东北沦陷区与华北沦陷区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指出上海沦陷时期女作家的小说并没有完全逃避政治与战争,她们将自己对民族的情感隐于笔端,追求自身独立,通过怀旧与宗教来构建理想的精神家园。第三部分探讨上海沦陷时期女作家小说的叙事策略,从关注日常生活、注重细节描写、运用空间意象三方面分析,同时对比上海沦陷时期男作家的小说创作,认为战争时期女作家迂回的小说叙事策略不仅是一种明智的生存策略,而且是一种基于女性文化批判立场的技术性策略,具有现实意义。第四部分则是结合上述对上海沦陷时期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具体阐述,探讨其历史意义及文学意义,指出这批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不仅是战争年代大众的精神食粮,而且从内容、形式方面对90年代以来上海女作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三位女作家笔下的女性意识——对丁玲、萧红、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位女作家笔下的女性意识——对丁玲、萧红、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本文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与问题求索
    1.3 本文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发生与发展
    2.1 发生期(1917—1927 年)——从文学革命到大革命失败
        2.1.1 第一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2.1.2 以冰心批评为主的稚嫩果实
    2.2 发展期(1928—1937 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战全面爆发
        2.2.1 第二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2.2.2 形式多样的专业性批评硕果累累
    2.3 延续期(1937—1949 年)——从抗战全面爆发到第一次文代会召开
        2.3.1 第三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2.3.2 三大政治区域内批评的不同成果
第3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的身份
    3.1 “传统”与“现代”之间:批评主体的“知识分子”身份
        3.1.1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形成
        3.1.2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分化
        3.1.3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弱化
    3.2 “隐含的权威”与“身份的焦虑”:批评主体的“性别”身份
        3.2.1 男性批评主体的“催生”
        3.2.2 男性批评主体的“建构”
        3.2.3 女性批评主体的“焦虑”
第4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主要理念
    4.1 第一个十年:理论的“喧哗”与“缺失”
        4.1.1 现实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问题小说”的聚焦
        4.1.2 浪漫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自我”及“表现”的提倡
        4.1.3 性别理论的缺失与女性特征批评实践的初探
    4.2 第二个十年:理论的“多元化”与“酝酿”
        4.2.1 马克思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阶级性”的强调
        4.2.2 自由主义批评观与对作品“人性”及“审美”的关注
        4.2.3 性别理论的酝酿与女性特征批评实践的深入
    4.3 第三个十年:理论的“政治化”与“萌芽”
        4.3.1 国统区“宣传抗战”批评观与对作品“抗战主题”的倡导
        4.3.2 解放区“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与对女作家“政治立场”的要求
        4.3.3 沦陷区中国本土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
第5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基本模式与方法
    5.1 两大类批评模式
        5.1.1 语境论批评模式
        5.1.2 体验性批评模式
    5.2 常用的批评方法
        5.2.1 “知人论世”批评法
        5.2.2 感悟式“诗化”批评法
        5.2.3 “比较分析”批评法
第6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与局限
    6.1 “主体精神”的介入与“在场”的批评
    6.2 “实践性”与“体验性”批评的当代启示
    6.3 “理论基点”的价值与“本土理论”的建构
    6.4 “男权”的幽灵与“性别体验”的局限
结语
附录: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要文章、着述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的女性小说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1.加尼觉玛玛礼的研究现状
        2.丁玲的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对女性意识的关注
    第一节 女性意识、女性文学、女性形象的概念
        一、女性意识
        二、女性文学
        三、女性形象
    第二节 加尼觉玛玛礼对女性意识的关注
        一、促发女性意识的家庭环境
        二、女性意识形成的轨迹
        三、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第三节 丁玲对女性意识的关注
        一、丁玲女性意识的形成
        二、丁玲对女性自我意识的探索
        三、丁玲女性意识的强化
第二章 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第一节 女性意识对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的影响
        一、女性意识对加尼觉玛玛礼的影响
        二、女性意识对丁玲的影响
    第二节 加尼觉玛玛礼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一、《她》((?);Thu-ma)中表现的女性意识
        二、《不是恨》((?)-Mone-yuae-ma-hu)中表现的女性意识
        三、《她的沉沦》((?);Nat-yae-nge-shwe-sar)中表现的女性意识
    第三节 丁玲小说中表现出的女性意识
        一、《梦珂》中表现的女性意识
        二、《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表现的女性意识
        三、《阿毛姑娘》中表现的女性意识
第三章 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小说中女性视角下的人物形象塑造
    第一节 加尼觉玛玛礼和丁玲小说的主要女性形象
        一、加尼觉玛玛礼小说的主要女性形象
        二、丁玲小说中的主要女性形象
        三、两位作家的主要人物的相似性
    第二节 女性视野下的男性形象
        一、加尼觉玛玛礼小说中的主要男性形象
        二、丁玲小说中的主要男性形象
    第三节 加尼觉玛玛礼的反讽手法与对话描写
        一、在反讽手法中彰显人物的个性
        二、在对话中表现人物的性格
    第四节 丁玲的心理描写与语言表达
        一、深入发掘人物内心世界
        二、直白、坦率的语言
第四章 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女性意识存在差异的原因
    第一节 生长环境的“异质同构”
        一、文化环境的影响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作家所处社会环境的“同质同构”
        一、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背景下的女性的地位与女性文学
        二、缅甸殖民地背景下女性的地位与女性文学
    第三节 创作方法的“同形建构”
        一、作家思想的“同形建构”
        二、作家经历的“同形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丁玲早期小说中的理想男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国内外研究现状
        0.1.1 国内研究现状
        0.1.2 国外研究现状
    0.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1章 丁玲早期小说中理想男性形象的特征
    1.1 觉醒进步
        1.1.1 思想觉醒的男性
        1.1.2 政治进步的男性
    1.2 英俊有才
        1.2.1 英俊的男性
        1.2.2 有才的男性
    1.3 珍惜爱情
        1.3.1 对爱情专一的男性
        1.3.2 尊重女性的男性
第2章 丁玲早期小说中刻画理想男性形象的成因
    2.1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2 倾向进步的的小资产阶级立场
    2.3 激进的女性主义思想
        2.3.1 女性主义思想的体现
        2.3.2 趋于激进的思想
第3章 丁玲早期小说中理想男性形象的艺术表达
    3.1 对比手法呈现男性形象的特质
        3.1.1 男性形象之间的对比
        3.1.2 男性形象与女性形象间的对比
    3.2 寄托手法呈现作品主题思想
        3.2.1 才华彰显个性
        3.2.2 觉醒预示倾向
    3.3 类型化的人物塑造
第4章 丁玲早期小说中理想男性形象的价值
    4.1 五四男青年的文学表征
    4.2 对现代两性关系的探索
    4.3 革命与爱情冲突的文学性解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三、本文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相关概念
第一章 多元化的女性形象批评
    第一节 女性形象批评的产生
        一、西方女性形象批评的嬗变与影响
        二、中国女性形象研究的传统积淀与发展阶段
    第二节 女性形象批评多元化
        一、被歪曲与丑化——重读男性作家经典文本中的女性形象
        二、以女性为中心的批评逐渐产生——挖掘女性作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三、21世纪中国女性形象批评
    第三节 女性形象批评的反思
        一、女性形象批评的多元化
        二、女性形象批评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性别意识渐觉式的女性写作批评
    第一节 女性写作批评的生成
        一、西方女性写作批评的启发与影响
        二、中国文化蕴生女性写作批评
    第二节 女性写作批评的时代际遇
        一、女性写作批评“浮出历史地表”
        二、“迟到”的性别书写
        三、语言与身体的“舞蹈”
    第三节 女性写作批评的反思
        一、女性写作批评的多样化
        二、女性写作批评存在的不足
第三章 重新书写的女性文学史
    第一节 重写女性文学史的背景
        一、父权制下被遮蔽的女性文学传统
        二、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
        三、80年代对文学史的重新书写
    第二节 重写女性文学史的实践
        一、男性笔下的古代女性文学史书写
        二、女性笔下的女性文学史书写
    第三节 重写女性文学史的反思
        一、女性文学的历史源远流长
        二、文学史中女性缺失
第四章 和谐期许的性别诗学
    第一节 先天生理与后天语境——女性独特的个体存在
        一、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
        二、后天语境中的超性别写作
    第二节 实然与应然——性别诗学的真实与想象
        一、男性视角下的“性别诗学”
        二、女性视角下的“性别诗学”
    第三节 构建和谐的性别诗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丁玲研究在美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0.1.1 重新评价丁玲的需要
        0.1.2 系统解读美国学界丁玲研究的需要
        0.1.3 具有比较文学学科意义
        0.1.4 有助于开掘中国大陆丁玲研究的深度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0.2.1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丁玲研究
        0.2.2 海外丁玲研究之研究
        0.2.3 美国学界丁玲研究之研究。
        0.2.4 中美丁玲研究之比较研究
    0.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0.3.1 研究方法
        0.3.2 创新之处
    0.4 论文的构成
第1章 丁玲在美国的传播与研究历史
    1.1 丁玲在美国传播与研究的社会语境
        1.1.1 二战后美国社会概况
        1.1.2 二战以后中美关系的变迁
        1.1.3 二战后美国文学理论及研究范式的变迁
        1.1.4 美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科化历史
    1.2 丁玲在美国的传播与接受概况
        1.2.1 丁玲与美国人士的接触与交流
        1.2.2 丁玲作品在美国的译介
        1.2.3 丁玲在美国的学术研究概况
    1.3 丁玲研究者的代际变迁
        1.3.1 第一代研究者:二元对立中的丁玲解读
        1.3.2 第二代研究者:尊重理解中的丁玲研究
        1.3.3 第三代研究者:多维视野中的丁玲阐释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美国学界丁玲女性情爱书写探讨
    2.1 丁玲对新女性的大胆情爱书写
        2.1.1 情爱书写的热情与大胆
        2.1.2 情爱书写中的生活与虚构
        2.1.3 情爱书写中的性爱与革命
        2.1.4 情爱书写中的叛逆与独立
        2.1.5 情爱书写中女性欲望的意义
        2.1.6 情爱书写中的优生学价值
    2.2 丁玲新女性情爱书写中的救赎与超越
        2.2.1 新女性的尴尬处境
        2.2.2 新女性的反省与搏斗
        2.2.3 新女性的救赎与超越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学界丁玲的女性与革命研究
    3.1 丁玲文学的转向论和统一论
        3.1.1 丁玲文学创作的两次转向论
        3.1.2 丁玲文学创作的前后统一论
    3.2 革命女性与中国革命的复杂关系
        3.2.1 丁玲曲折的革命历程
        3.2.2 丁玲面临的巨大风险
        3.2.3 难以言说的革命女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学界丁玲作品政治性与文学性的纷争
    4.1 传统政治与艺术角力中的丁玲解读
        4.1.1 丁玲作品是“宣传的滥调”
        4.1.2 丁玲是批评现存社会秩序的作家
        4.1.3 丁玲是具有社会使命感的作家
    4.2 当代文化批评视野中的丁玲研究
        4.2.1 丁玲的性别政治“现代女人如何做女人”
        4.2.2 丁玲的文学创作是社会(革命)实践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学界丁玲研究的价值审视
    5.1 美国丁玲研究的洞见与成就
        5.1.1 开阔了丁玲研究视域
        5.1.2 阐释了丁玲主体性建构历程
        5.1.3 构建了多维的丁玲形象
    5.2 美国丁玲研究中的汉学主义表现
        5.2.1 对中国现代革命的偏见
        5.2.2 对丁玲文学革命转向的偏见
        5.2.3 丁玲研究者的理论来源与研究标准
        5.2.4 丁玲研究者的身份认同
    5.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持的科研项目、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7)叙述声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叙述声音”是一种隐喻的表达
    二、作为隐喻的叙述声音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价值
第一章 寻找“声音”的轨迹:叙述声音理论溯源
    第一节 西方叙述声音理论
        一、韦恩·C.布斯的“作者的声音”
        二、热拉尔·热奈特的“语态”
        三、巴赫金的“声音”
        四、苏珊·S.兰瑟的“叙述声音”
        五、詹姆斯·费伦的作为修辞的声音
    第二节 中国叙述声音理论
        一、古代叙事思想中的声音理论
        二、现当代文学中的叙述声音思想——以几位代表作家为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言说与倾听:叙述声音的发出与接收
    第一节 言说:叙述声音的发出
        一、作者(隐含的作者)与叙述声音
        二、叙述者与叙述声音
    第二节 倾听:叙述声音的接收
        一、受述者:理想的读者和真实的读者
        二、解释社群与倾听
        三、倾听的价值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声的迹象:叙述声音的构成与分类
    第一节 叙述声音的构成
        一、表层结构——涉及文体元素
        二、语气(情态)特征
        三、言语与意义的融合
        四、叙述话语与叙述声音
    第二节 叙述声音的分类
        一、叙述声音中的“信号音”
        二、叙述声音中的“定调音”
        三、叙述声音中的“标志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仿与超越:叙述声音的特征
    第一节 叙述声音与自然声响的相似性
        一、模糊与清晰:叙述声音的隐与显
        二、独唱与和鸣:叙述声音的单一与复调
        三、感知的差异:叙述声音的可靠性与不可靠性
        四、“余音不绝”:叙述声音的呼应与回响
        五、无声亦有声:不会消逝的叙述声音
    第二节 叙述声音的独特之处
        一、叙述声音的个体差异性
        二、叙述声音的自我呈现性
        三、叙述声音的相关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历史与审美:叙述声音的功能
    第一节 叙述声音可以结构文本世界
        一、叙述声音引导叙述
        二、叙述声音塑造人物
        三、叙述声音构建时空
        四、叙述声音表现声音
    第二节 叙述声音可以传达作者的声音
        一、“独一之诗”
        二、立身与立文
    第三节 叙述声音能回应社会时代之声
        一、叙述声音展现经济状况
        二、叙述声音体现政治历史的发展
        三、叙述声音显露道德与文化的影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跨媒介与跨学科:叙述声音与日常生活叙事
    第一节 众声喧哗:新媒介叙事中叙述声音
        一、叙述声音的载体
        二、叙述声音的特质
        三、倾听与新媒介叙事
    第二节 启迪人心:日常教育叙事中的叙述声音
        一、教科书:多种声音的交汇
        二、日常教学活动:叙述声音存在于师生互动之间
    第三节 理智与情感的纠葛:法律叙事中的叙述声音
        一、叙述者的身份立场
        二、法律与道德(情感)的取舍
        三、倡导社会公平正义之声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沦陷区女性文学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研究之缘起
    沦陷区女性文学研究述评
        一、第一阶段(80 年代后期至2003年):重评与整理
        二、第二阶段(2003 年至今):拓展与深化
        三、对近30年沦陷区女性文学研究的总体评价与展望
    思路、资料与方法
第一章 恐惧与流离:沦陷区女性文学与战争叙事
    第一节 战争叙事中的女性视角
        一、中国战争叙事的“现代化”
        二、中国女性文学中战争叙事的传统与嬗变
        三、沦陷区女性文学中战争叙事的个体化特征
    第二节 恐惧:战争中女性的第一感触
        一、女性战争叙事中恐惧的多种维度
        二、死亡:女性眼中的战争具象
        三、强暴:战争中女性的特殊阴影
    第三节 流离:战争中女性命运的隐喻
        一、女性的转徙之路
        二、困顿中的女性哀愁
        三、飘零中女性命运的隐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繁华与索寞——战时女性的都市叙事
    第一节 都市叙事:沦陷区女性文学叙事的核心场域
        一、沦陷都市中女性文学的兴起
        二、女性作家对都市的依存
    第二节 沦陷都市中女性的战时生存:在“变与不变”之间
        一、去·留·回:战时女性作家的空间抉择
        二、女性作家的生计与机遇
        三、战时生活种种:一部女性世界的食货志
    第三节 沦陷区女性文学的都市叙事特色:在繁华与索寞之间
        一、日常生活的精神化
        二、碎片化的记忆与重置的时空
        三、逃离与回归/渴望与幻灭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沦陷区女性文学中的性别关系叙事
    第一节 性别视角下的人物关系:一个叙事分析的维度
        一、性别关系与女性意识
        二、“去势”与“闺阁政治”:性别关系分析的基本维度
    第二节 “论世知人”中的去势化男性书写
        一、“论世知人”下的沦陷区女性文学两性关系书写
        二、父女之间:被去势的父亲形象
        三、两性之间:“被阉割”的丈夫
    第三节 探寻女性的内囿化处境:舒展抑或如故?
        一、女性内囿化处境的还原与女性亚文化群体的书写
        二、天生的仇敌:无解的婆媳关系
        三、和谐的背面:疏离的母女关系
        四、主仆之间:女佣的命运书写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沦陷区女性文学中的身体叙事
    第一节 40年代女性写作中的“身体书写”
        一、“身体书写”的概念
        二、近似概念的厘清
    第二节 沦陷区女性写作中“身体叙事”的两个关键词
        一、贞操观念的超越
        二、女性欲望的正视
    第三节 沦陷区女性文学“身体叙事”的特色
        一、沦陷区女性作家身体叙事的内在差异
        二、沦陷区女性文学中身体叙事的几种形态
    第四节 沦陷区女性文学“身体叙事”的成因与意义
        一、“身体叙事”的形成原因
        二、“身体叙事”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9)中国现代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 ——以丁玲、萧红、张爱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男性在现代女作家笔下的形象流变
    1.1 五四时期丑陋和专制的男性形象
    1.2 三十年代中的革命者形象
    1.3 四十年代中落后和消极的男性形象
第二章 丁玲笔下的男性形象
    2.1 早期的都市男性形象
        2.1.1 颓废阴柔的都市青年
        2.1.2 都市中坚定的革命者
    2.2 延安时期的男性形象
        2.2.1 愚昧的底层人民
        2.2.2 矛盾纠结的基层干部
第三章 萧红笔下的男性形象
    3.1 麻木的乡村莽夫
    3.2 觉醒中的劳动人民
    3.3 战乱中冷酷的知识分子
第四章 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
    4.1 多情的伪君子
    4.2 玩世不恭的浪子
    4.3 虚伪懦弱的自私者
    4.4 为数不多的劳动者
第五章 现代女作家笔下男性形象的书写意义
    5.1 展现女性作家真实的创作背景
    5.2 衬托女性独立意识的全面觉醒
    5.3 促使女性自省精神的不断深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0)战争背景下的女性言说 ——论上海沦陷时期女作家的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上海沦陷时期女作家的言说空间
    第一节 城市发展促进女性文学繁荣
    第二节 文化政策在客观上对女性文学的作用
    第三节 女性刊物为女性文学提供平台
第二章 上海沦陷时期女作家小说的创作主题
    第一节 隐藏于文本中的民族意识
    第二节 女性意识的张扬
    第三节 理想精神家园的构建
第三章 上海沦陷时期女作家小说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关注日常生活
    第二节 注重细节描写
    第三节 运用空间意象
第四章 上海沦陷时期女作家小说的创作意义
    第一节 历史意义:战争年代的精神食粮
    第二节 文学意义:对90年代以来上海女作家文学创作的影响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三位女作家笔下的女性意识——对丁玲、萧红、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D]. 霍虹. 辽宁大学, 2021(02)
  • [2]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的女性小说比较研究[D]. AYE AYE KHAING. 湖北大学, 2020(02)
  • [3]丁玲早期小说中的理想男性形象研究[D]. 陈婷玉. 湘潭大学, 2019(02)
  • [4]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5]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D]. 赵洪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6]丁玲研究在美国[D]. 彭江虹. 湘潭大学, 2018(12)
  • [7]叙述声音研究[D]. 刘碧珍.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9)
  • [8]沦陷区女性文学叙事研究[D]. 邱田. 兰州大学, 2017(08)
  • [9]中国现代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 ——以丁玲、萧红、张爱玲为例[D]. 郑佳. 西北大学, 2016(04)
  • [10]战争背景下的女性言说 ——论上海沦陷时期女作家的小说创作[D]. 王莹.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三位女作家写作中的女性意识——丁玲、萧红、张爱玲小说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