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物利用自然能源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科[1](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王瑶[2](2020)在《寒冷地区城市住宅全生命周期低碳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人类活动、生产建设等行为造成碳排放急剧增加,环境恶化成为了全球的首要环境问题。根据联合国环境署统计计算表明,建筑行业消耗的能源占据全球能源总量的一半,并且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温室气体总量的42%,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也带来了巨大挑战。我国建筑业发展不断扩大,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增长,减碳压力巨大。如果不提高建筑能效,降低建筑用能和碳排放,到2050年建筑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将占总排放量的50%以上。我国每年新建建筑类型中,城镇住宅占比最大,减排的首要对象就是城市住宅建筑。其次在城市住宅中,寒冷地区的住宅由于每年采暖导致大量的碳排放,因此本文将以寒冷地区城市住宅为研究对象,寻求当下建筑师可控的减碳策略。通过从使用阶段的节能计算到全生命周的碳排放衡量,以碳排放为指标突出建筑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构成建筑与环境影响的量化衡量指标之一。首先,本文将系统分析当前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碳排放现状,对寒冷地区城市住宅碳排放的构成及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其次,对低碳居住建筑示范案例的特点进行分析,并与前我国寒冷地区住宅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和构成进行对比。最后,通过上文分析总结寒冷地区低碳住宅的设计策略及注意要点。
陈潇囡[3](2020)在《夏热冬冷地区通风与蓄热技术在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建筑能耗的消耗中既有公共建筑的消耗占总能耗的38%。近年来,办公建筑能耗占比也逐年增加。在2014年出台了《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DG/TJ08-2137-2014促进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地方性技能规范也相继出台,推动着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采取合适的节能方法因地制宜的推进全国节能工作的实施。自然通风与建筑蓄热是改善室内热环境的两个重要技术手段。因此本文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能耗高的问题,研究自然通风和建筑蓄热对整体建筑的节能效果,探索采取更加合适的节能改造措施,根据不同建筑材料蓄热能力,将使用新型材料用于保温层中从而分析建筑节能潜力。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自然通风、建筑蓄热与既有建筑能耗分析的相关研究进行阐述与概括,以目前国内外能耗研究成功案例侧面验证既有建筑节能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同时分析了蓄热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其次建立多层墙体非稳态传热数值模型,运用ANSYS通过控制变量法选取不同材料的墙体板材,在相同的热流强度和时间条件下,模拟出普通材料与相变材料的温度场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加入相变材料的墙体内部温度波动平缓,温差约为3℃左右。为了加强验证相变材料的可行性,将自然通风与建筑蓄热相耦合,简化房间模型,对比分析普通材料和相变材料在耦合过程中监测点的温度云图与温度变化曲线,得出相变材料具有良好的蓄热性能。然后,针对黄山市低碳节约型城市建设目标,结合现有资料及相关文献,从自然条件和政府政策引导两方面,对黄山市既有建筑进行节能可行性分析。体现黄山市保护生态、节能降耗和循环经济的理念,为安徽省其他城市发展绿色城市提供参考试点。最后基于前述对相变材料的分析和研究,并通过DeST能耗模拟软件分析并将新型保温材料(相变材料)用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中,对比分析改造前后建筑以及有无通风条件下逐时空调负荷与全年空调用电能耗,添加相材料后建筑能耗降低降3.68万kWh,能耗降低15.10%;通过将设定和通风时段后,研究夜间通风与蓄热耦合技术对能耗的影响,模拟可知改造后全年度总能耗降低0.73万kWh,降低3.53%。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证明了新型材料在夏热冬冷地区的使用前瞻性,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张宇[4](2020)在《夏热冬冷地区绿色住宅被动式节能设计研究 ——以南通三建被动式绿色住宅示范项目为例》文中指出在建筑高能耗的背景下,响应国家“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强化建筑节能成为大家所关注的问题。住宅作为建筑商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住宅需要提供舒适宜居的室内环境。夏热冬冷地区由于其气候的特殊性,夏季需要制冷,冬季需要采暖,能源消耗严重。本文的目的是总结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被动式设计策略、优化住宅的体验感从而达到绿色住宅的标准。被动式节能设计策略即符合绿色住宅建筑的设计理念又能缓解当前住宅高能耗的实际情况,通过改变建筑群体、单体布局、体型系数、开窗方式及节能构造的合理确定等方式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创造出宜居的室内环境。本文从绿色住宅的评价体系和理念出发归纳出一些适合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的被动式节能设计策略。一方面探究被动式节能设计策略在保证住宅舒适度的前提下对节约住宅能耗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探究被动式节能设计策略对提升绿色住宅等级方面的作用。以南通三建被动式绿色住宅示范项目为实例,归纳出示范项目中运用的被动式节能设计策略,通过软件模拟计算得出示范项目的节能率为86.6%,远远超过同地区普通住宅的节能率;再通过对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相关条例,发现被动式节能设计策略的运用在绿色住宅星级评定中有很多加分项,示范项目为2星绿建。最后得出结论夏热冬冷地区被动式节能设计策略对住宅能耗的节约和提升绿色住宅星级评分都有很大的作用。
张檀秋[5](2020)在《绿色发展理念下我国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是人口、生产高度集约化的区域,城市化发展能节约资源、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热岛效应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为此,城市绿色建筑应运而生,成为建设安全、健康、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人居环境的主题。作为城市硬件设施的城市建筑物在这一发展主题中,经历了从浅绿到深绿再到全绿的实践发展过程,但究竟何为绿色建筑,城市绿色建筑的内涵、特征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回答语焉不详,影响着绿色城市建筑的健康发展。本研究通过城市绿色建筑发展历史的考察和梳理,探讨了城市绿色建筑的本质、特征和要求,并结合我国国情,探讨促进我国城市绿色发展的对策。论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逻辑研究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城市绿色建筑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绿色建筑技术和管理的绿色化,贯穿于城市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全过程中。浅绿发展阶段体现为人类开始关注生态,开始关注建筑技术带来的消极后果,以采用清洁节能技术为特征;深绿发展阶段是对浅绿阶段的深化,表现在太阳能、节能、节水、节材等绿色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全绿发展阶段,将绿色发理念融入规划、设计、建造、运营管理、政策等各个方面,形成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要促进我国城市绿色建筑健康有序发展必须从发展观、技术观和体制机制三个层面进行创新并协同推进。在观念层面,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型塑城市绿色建筑价值观;在技术层面,强化绿色规划设计、绿色施工、绿色材料研发与应用,实行项目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在制度层面,抓好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城市绿色建设技术标准、评价体系,形成激励兼容约束有效治理机制。
刘晓红[6](2020)在《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建筑被动节能自然通风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食堂是大学校园中最重要的、也是学生光顾频率最高的场所之一。食堂的规划和设计一直被研究者重点关注。但是,高校食堂的热舒适性和节能特征,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表明,被动节能自然通风对改善室内热环境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存在将其高效应用在高校食堂的可能性。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季节性特点显着,夏季气候炎热,过渡季时间长,在夏热冬冷地区的被动式通风设计策略中自然通风和夜间通风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和节能潜力。自然通风降温技术所适应的建筑环境特征能够很好地与高校食堂的季节性使用特点相耦合。利用自然通风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能够排出浊气,避免空气污染和疾病传播。研究表明:特别是对于人员集中,散热量较大的高校餐厅这类建筑,在夏季和过渡季,合理应用自然通风能够带走室内热量;同时由于人体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可以适应较大幅度的环境温度变化,室内可以维持较高的温度而不需要运行空调设备;另外,在建筑表皮利用相变材料,则可以在白天学生就餐时还能充分利用夜间通风的降温效果。因此,通过形体和空间设计加强自然通风,结合相变材料应用于表皮降低室内温度,既可以提升用餐舒适度,也可以做到高校餐厅建筑的节能。本文从被动节能自然通风的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以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建筑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热环境和节能为目标,研究揭示气候特征、食堂使用特征、建筑空间、形体、界面设计等多种因素的的协同作用规律,提出适用于提高自然通风的建筑设计策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分析研究高校食堂的建筑空间特征和食堂功能布局特征,结合国内外高校食堂的使用特点和用餐人员的行为特点,针对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征,研究揭示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使用特征与被动节能措施中自然通风的耦合规律,包括夏热冬冷地区利用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热环境和提高节能潜力的耦合规律,以及自然通风应用潜力与高校食堂使用时间特征的耦合规律。(二)通过高校食堂建筑设计及其室内环境改善和节能特性等方面的国内外文献的分析研究,结合长沙地区已建成的六所高校食堂的实地调研,从自然通风研究角度,提出五种夏热冬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适用于自然通风的食堂建筑空间布局模型。研究提出了基于CFD模拟的食堂建筑空间优化设计方法,包括设置不同的风向与建筑迎风面之间的夹角,模拟室内气流流动和风速分布,导出云图和测点风速进行分析比较,获得适宜每种模型的最佳朝向;将不同窗地面积比的各种食堂建筑模型进行模拟研究,对比通风效果随着窗地面积比变化的敏感性,获得不同食堂建筑模型和窗地面积比对建筑自然通风的最佳组合;研究食堂功能布局等对自然通风的相互影响,提出不同食堂建筑模型的推荐功能布局形式。基于以上研究,提出有利于自然通风应用的高校食堂建筑形体和空间布局的设计策略,使得高校食堂自然通风成为建筑设计中的可控因素。(三)研究提出基于特朗伯墙和相变蓄能被动通风构造技术的蓄能墙构造,辅助增强自然通风效果:研制了特朗伯蓄能墙系统,该系统由内外双层墙面组成,外墙玻璃层与内墙形成中间空气夹层,在内墙的内外墙面增加有高反射涂料及构造组成的夜间蓄冷相变材料集成系统。该双层板通过墙板内外墙通风口的开闭来发挥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选取高校食堂建筑模型三,将其界面进行改造,在建筑的四个朝向,采用通高的特朗伯蓄能墙替换原来的窗间墙。参照气候适应性评估方法,采用Energy plus模拟软件,通过模拟实验,对使用本技术前后全年舒适时间进行对比,验证了蓄能墙改善自然通风的作用,结果显示蓄能墙的设置能降低室内温度,带来良好的节能效果。对比分析蓄能墙系统在不同朝向、不同季节的差异性,得到相应的界面设计新理念、设计方法和运行管理方法。(四)结合形体和空间布局,以及新型界面的构造和设计方法,形成了关于平面、空间、界面等有利于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建筑自然通风应用的设计策略。本文针对高校食堂建筑的使用特征和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征,研究提出了五种典型建筑空间模型,研究了有利于高校食堂建筑自然通风的形体和空间优化设计方法以及食堂功能布局优化方法;研究开发了能增强自然通风效果的蓄能墙,提出了相应的建筑界面设计方法。研究成果构成了一套有利于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建筑自然通风的技术措施和设计方法。通过该措施和方法的推广应用,可以改善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室内热环境,创造怡人的用餐环境,提高大学生的生活品质,同时做到节约能源,为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建筑的绿色设计和绿色校园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张婧[7](2020)在《日本办公建筑低碳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由建筑活动产生的大量资源、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引起了人们关注。办公建筑数量在公共建筑中占比最大,其能源消耗问题尤为突出,研究低碳办公建筑设计对于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建筑碳排放以及改善环境等问题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我国的研究和实践处于起步阶段,对低碳办公建筑的研究和实践案例也较少。日本属于较早关注建筑碳排放的国家,本文通过对日本典型低碳办公建筑的分析,探究其低碳设计方法及减碳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日本低碳办公建筑设计策略,从建筑设计角度提出全面降低碳排放的有效途径,形成易于建筑师把控的低碳设计策略体系,希望为我国办公建筑的低碳设计起到一定参考作用,为减碳事业的开展实施贡献微薄之力。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对日本办公建筑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包括发展脉络、分类、功能构成;对其设计要点进行总结,包括结构材料、空间布局、设备系统等;2.对日本低碳建筑研究及发展现状进行概括总结,包括发展脉络、认定制度、相关法律政策等,并结合设计要点,对影响办公建筑碳排放的因素进行分析;3.从影响因素出发,选取不同规模及类型的日本典型低碳办公建筑进行调研,对其低碳设计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并对其减碳效果进行总结评价;4.基于调研案例,总结日本实现低碳办公建筑的基本策略。从结构与材料、空间与构件、设备与能源、长寿与防灾、拆除与回收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并结合其他相关实例进一步说明。5.总结日本办公建筑低碳设计策略,并简要分析我国办公建筑低碳化存在的问题,得到经验和启示,供我国建筑从业者借鉴参考。
谢尔盖(Gushchin Sergei)[8](2020)在《不同地区建筑节能现状及节能途径分析》文中认为能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的生活与能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能源对社会的稳定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建筑供热、热水供应、电力供应等社会基本需求构成了巨大的能源消耗。当前,能源已成为维持和刺激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在现代世界中,由于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各国的能源消耗都在不断增加,这造成了能源匮乏、成本昂贵、能源枯竭、环境威胁等一系列新问题。鉴于节约能源、合理有效利用能源的紧迫性以及建筑行业能源的巨大消耗,本文梳理了全球不同地区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现状和采用其他提高能源效率的措施,分析了不同地区在节能领域的技术水平。此外,分析了俄罗斯能源消耗增长和能源效率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首先,本文分析了全球节能问题的历史和背景,对文献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中国、欧美地区和俄罗斯的节能领域进行了概述。其中主要包括对所研究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特征的描述,以及对能源消耗的总体水平、该地区的能源效率水平以及节能建筑领域的基本建筑标准的介绍。其次,对研究区域内不同类别的既有节能建筑的节能措施进行了分析。根据现有的数据,对在中国、欧美地区以及俄罗斯使用的节能技术和设备进行了对比、整理和总结。其中包括被动式和主动式节能技术,以及新型和常规节能方式。此外,还分析了在欧洲和美国使用其他支持和促进节能技术推广的方法,并简要分析了不同地区使用节能技术的可能性和合理性。最后,本文分析了在俄罗斯中央联邦区的一所公寓建筑物中使用现代节能隔热材料的合理性,并简要评估了该建筑物使用太阳能电池板的前景。分析了现有的建筑节能标准和其他激励措施,对不同地区使用的节能技术进行对比。基于全球的节能经验和节能基本原则的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俄罗斯节能水平的一些具体建议。
翁敏[9](2020)在《基于生态环境优先的绿色住区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性高速发展,我国城镇化率也不断地提高,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将其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住区作为城市和建筑之间的中间层,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绿色住区更是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不断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绿色住区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对提升生活质量、减少城市热岛、降低建筑能耗、保护自然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相统一的目标,要求我们在考虑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更要看重经济发展的质量。为加速推动绿色住区建设,倡导人居环境向更高质量建设和绿色发展方向转变,本文针对目前住区生态环境设计及建设方面面临的问题,研究阐述了国内及国外针对绿色住区的发展理论与实践,系统介绍国内外与绿色住区相关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并进行对比,为绿色住区的规划设计研究提供标准及依据。通过分析国内外优秀绿色住区案例,总结案例中以生态环境优先的规划设计策略,并在实际绿色住区案例中开展项目实践,进行绿色住区的规划设计策略研究。从当地的气候条件入手,以住区的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从空间布局、建筑布局优化、室外绿化景观环境、海绵住区、可再生能源利用与资源回收利用五个方面对绿色住区的规划布局进行探讨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规划设计策略并进行分析与概述。
彭文俊[10](2019)在《建筑生态位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怎样促进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实现建筑活动的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工程和管理学科在新时期面临的重大任务。生态位理论作为生态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已被拓展到建筑学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建筑生态位理论作为研究建筑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新兴研究领域,对促进建筑功能提升和建筑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研究建筑生态位理论与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系统研究了建筑生态位的理论与评价方法,取得以下成果:(1)提出了建筑生态位的构成和特征属性。将生态位引入建筑领域,分析了建筑生态因子、建筑生态系统和建筑类生命体特征等建筑生态位形成要素;界定了建筑生态位的定义,分析了建筑生态位的属性特征和基本类型;基于维度构成和资源谱系分析,提出了建筑生态位的超体积结构,分析了建筑生态位在建筑项目环境评价中的可应用性;探讨了建筑的基础生态位、实际生态位和潜在生态位之间的演变路径,分析了建筑生态位的生态因子的变迁范式。(2)探讨了建筑生态位的机理与测评要素。研究了建筑生态位适宜度、建筑生态位宽度、建筑生态位态势、建筑生态位扩充与压缩、建筑生态位重叠与分离、建筑生态位构建等作用机理;提出了建筑生态位在建筑项目环境评价中的应用方式,从建筑环境的影响性和适应性两方面分析了建筑生态因子与生态环境资源之间的匹配关系。(3)采用能值生态足迹法建立了基于生态位的建筑环境影响性评价方法。通过识别建筑生态位中生态因子与建筑生态环境之间的生态流,绘制了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关键能值流因子能流图;采用能值生态足迹法构建了建筑生态系统动态能量分析评价模型,用于评价建筑对所处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负荷。(4)建立了基于建筑生态位的建筑环境适应性评价模型。提出了由五类维度所形成的建筑生态位的特征向量,分析了各维度的生态影响因子划分,构建了建筑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准则;建立了建筑生态位的宽度、建筑生态位的重叠和建筑生态位的适宜度指数计测与评价模型,从建筑对生态因子的利用能力、建筑之间的生态关系和建筑对生态环境的适宜性三方面综合评价建筑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5)通过案例研究验证了建筑生态位评价方法的可用性。以某住区建筑为对象,通过调研分析建筑生态因子现状,计测了建筑对环境的负荷性影响;评价了建筑与所处生态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分析了各建筑之间对不同维度生态因子的竞争和共享关系,提出了通过调整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提升建筑功能的改善策略。
二、建筑物利用自然能源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物利用自然能源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
1.2 研究背景 |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低碳建筑 |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1.4 研究现状 |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
1.4.4 现状总结 |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
2.1.1 地域性特征 |
2.1.2 外部性特征 |
2.1.3 经济性特征 |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
5.1.1 太阳能系统 |
5.1.2 清洁风能 |
5.1.3 热泵技术 |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
5.2 结构选材优化 |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
6.1 项目概况 |
6.2 项目实施 |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
6.3 项目优化 |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对现状的启示 |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
附录 |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致谢 |
(2)寒冷地区城市住宅全生命周期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及我国减排需求 |
1.1.2 建筑能耗与节能减排 |
1.1.3 课题来源及性质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1.7 小结 |
2 建筑碳排放及寒冷地区住宅碳排放现状 |
2.1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2.1.1 建筑全生命周期 |
2.1.2 建筑碳排放 |
2.1.3 建筑碳排放强度 |
2.1.4 研究范围 |
2.2 寒冷地区住宅碳排放现状分析 |
2.2.1 寒冷地区建筑设计要点 |
2.2.2 寒冷地区节能住宅规模及发展趋势 |
2.2.3 寒冷地区城市住宅能耗现状 |
2.2.4 寒冷地区城市住宅低碳设计现状 |
2.2.5 小结 |
2.3 碳排放计算方法与研究工具 |
2.3.1 计算方法 |
2.3.2 模拟软件的选择与分析 |
2.4 碳排放计算模型及住宅碳排放构成 |
2.4.1 碳排放计算模型 |
2.4.2 住宅建筑碳排放及其构成 |
3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构成分析 |
3.1 对标建筑选择与碳排放构成分析 |
3.1.1 对标建筑选择与基本概况 |
3.1.2 物化阶段碳排放构成分析 |
3.1.3 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构成分析 |
3.1.4 拆解回收阶段碳排放构成分析 |
3.2 低碳设计案例全生命周期计算 |
3.2.1 低碳案例选择 |
3.2.2 碳排放量估算 |
3.3 对标建筑与案例低碳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构成对比分析 |
3.3.1 案例低碳建筑与对标建筑碳排放量对比分析 |
3.3.2 案例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
4.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减碳策略与设计方法 |
4.1 寒冷地区城市住宅物化阶段减碳策略研究 |
4.1.1 建筑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
4.1.2 建筑施工 |
4.1.3 物化阶段减碳策略小结 |
4.2 寒冷地区城市住宅使用阶段减碳策略研究 |
4.2.1 “节流”——建筑节能 |
4.2.2 “开源”——建筑产能 |
4.2.3 “延寿”-延长建筑使用周期 |
4.2.4 本节小结 |
4.3 拆解阶段减碳策略 |
4.3.1 拆除方式优化 |
4.3.2 建材回收及利用 |
4.4 寒冷地区住宅全生命周期减碳策略总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3)夏热冬冷地区通风与蓄热技术在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建筑能耗 |
1.1.2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公共建筑节能分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ANSYS软件在建筑材料的热特性模拟分析 |
2.1 ANSYS软件介绍 |
2.1.1 ANSYS概述 |
2.1.2 ANSYS Workbench主要模块、特点及运行过程 |
2.2 蓄热材料在建筑中的运用 |
2.2.1 蓄热材料的概念、分类及其原理概述 |
2.2.2 相变材料的概述、分类及运用 |
2.3 ANSYS建筑模拟 |
2.3.1 模型建立 |
2.3.2 计算模型 |
2.3.3 设置参数 |
2.4 不同材料的热特性分析 |
2.4.1 模拟方案设置 |
2.4.2 模拟分析 |
2.4.3 两种蓄热材料热特性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然通风与建筑蓄热的耦合模拟分析 |
3.1 建筑蓄热与通风耦合技术概述 |
3.2 通风与耦合模型的建立 |
3.2.1 ANSYS建筑热耦合模拟的数学模拟 |
3.2.2 ANSYS建筑热耦合模型建立 |
3.2.3 边界条件设置 |
3.3 模拟结果分析 |
3.3.1 普通材料的耦合分析 |
3.3.2 相变材料的耦合分析 |
3.3.3 两种蓄热材料耦合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相变材料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
4.1 DeST软件模拟 |
4.1.1 DeST的软件介绍 |
4.1.2 发展历程 |
4.1.3 Dest的特点及影响因子 |
4.2 建筑项目概括 |
4.2.1 自然条件 |
4.2.2 项目概括 |
4.2.3 改造方案概述 |
4.2.4 建立DeST建筑模型 |
4.3 模型参数的设置 |
4.3.1 气象参数 |
4.3.2 室内热扰设定 |
4.3.3 围护结构参数设置 |
4.3.4 模拟计算 |
4.4 模拟分析 |
4.4.1 原建筑能耗 |
4.4.2 改造后建筑能耗 |
4.4.3 改变保温层前后能耗的对比 |
4.4.4 夜间通风与蓄热耦合对能耗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夏热冬冷地区绿色住宅被动式节能设计研究 ——以南通三建被动式绿色住宅示范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生态环境与能源 |
1.1.2 中国城市化和住宅建筑 |
1.1.3 住宅的高能耗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分析法 |
1.3.2 案例分析法 |
1.3.3 软件模拟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夏热冬冷地区的绿色住宅 |
2.1 研究的范围 |
2.1.1 夏热冬冷地区 |
2.1.2 绿色住宅 |
2.1.3 被动式节能设计 |
2.2 绿色评价体系 |
2.2.1 国外绿色评价体系 |
2.2.2 国内绿色评价体系 |
2.3 绿色住宅 |
2.3.1 绿色住宅的概念 |
2.3.2 案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绿色住宅建筑的被动式节能设计策略 |
3.1 建筑气候区划 |
3.1.1 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气候区划 |
3.1.2 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热工设计 |
3.2 自然整体通风 |
3.2.1 自然通风的作用 |
3.2.2 自然通风的设计原理 |
3.2.3 夏热冬冷地区自然通风节能设计 |
3.3 自然采光 |
3.3.1 自然采光的作用 |
3.3.2 夏热冬冷地区自然采光的节能设计 |
3.4 建筑遮阳 |
3.4.1 建筑遮阳的作用 |
3.4.2 建筑遮阳的方式 |
3.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遮阳的节能设计 |
3.5 其他策略 |
3.5.1 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 |
3.5.2 生态绿化 |
3.5.3 热桥处理 |
3.5.4 气密性处理 |
3.5.5 太阳能的利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通三建超低能耗被动式绿色住宅示范项目的被动式设计 |
4.1 项目背景 |
4.1.1 项目简介 |
4.1.2 方案简介 |
4.1.3 南通地区气候简介 |
4.2 场地规划中的被动式节能设计 |
4.2.1 引导通风的平面布局 |
4.2.2 风环境模拟 |
4.2.3 日照分析采光与遮阳 |
4.3 建筑单体的被动式节能设计 |
4.3.1 建筑体形系数 |
4.3.2 合理的平面设计 |
4.3.3 造型与遮阳相结合的建筑立面 |
4.3.4 外围护结构的节能构造 |
4.3.5 节能计算结果与分析 |
4.4 被动式节能设计策略对于绿色住宅评分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被动式节能设计的总结与展望 |
5.1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的被动式节能设计 |
5.2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被动式设计的发展方向 |
5.3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被动式设计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5)绿色发展理念下我国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绿色发展理念概述 |
第一节 绿色发展理念的思想源流 |
一、绿色发展理念的缘起 |
二、绿色发展理念的思想内涵 |
第二节 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探索 |
一、政府层面的探索 |
二、企业和产业平台层面的探索 |
三、公众意识层面的探索 |
第三章 国内外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国内外城市绿色建筑运动 |
一、国内外城市新区绿色建筑运动 |
二、国内外老城区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运动 |
第二节 我国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
二、我国城市绿色建筑现存问题 |
第三节 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启示 |
一、城市绿色建筑从浅绿走向深绿再到全绿 |
二、城市绿色建筑从高新技术化走向生态化 |
第四章 城市绿色建筑的本质特征 |
第一节 城市绿色建筑的本质 |
一、关注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
二、观照人类社会文化 |
第二节 城市绿色建筑的特征 |
一、城市绿色建筑的经济性 |
二、城市绿色建筑的人本性 |
三、城市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 |
第五章 促进我国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价值引领,观念变革 |
一、绿色价值引领 |
二、发展观念变革 |
第二节 技术创新 |
一、发展生态化技术 |
二、发展人文化技术 |
三、城市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 |
第三节 制度创新 |
一、完善政府管理体制 |
二、完善绿色投融资体制 |
三、完善绿色建筑市场体系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一、研究成果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建筑被动节能自然通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1.4 总结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高校食堂建筑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高校食堂建筑及自然通风的研究 |
1.3 研究范围界定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方案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高校食堂的特点与自然通风的关系 |
2.1 国内外高校食堂比较 |
2.1.1 国内高校食堂 |
2.1.2 国外高校食堂 |
2.1.3 总结 |
2.2 食堂的特点 |
2.2.1 食堂的定义 |
2.2.2 我国食堂的发展历程 |
2.2.3 高校食堂特点和企事业食堂对比 |
2.2.4 高校食堂特点及对设计的确定性 |
2.3 食堂的内部物理环境 |
2.3.1 声环境现状 |
2.3.2 光环境现状 |
2.3.3 空气环境现状 |
2.3.4 总结 |
2.4 高校食堂能耗情况分析 |
2.5 高校食堂室内通风的目标 |
2.5.1 食堂建筑对室内健康通风的要求 |
2.5.2 热舒适通风的要求 |
2.5.3 食堂建筑能源利用要求 |
第3章 自然通风设计和高校食堂特征的耦合 |
3.1 风环境设计的方法程序及措施 |
3.2 建筑风环境与场地设计的关联 |
3.2.1 建筑场地类型及特征 |
3.2.2 建筑群体布局 |
3.2.3 建筑单体形态 |
3.2.4 气候条件 |
3.3 风环境和建筑形式 |
3.3.1 影响通风的建筑因素 |
3.3.2 风能利用和减小风害 |
3.4 室内风环境的设计原理及策略 |
3.4.1 利用自然通风的特点 |
3.4.2 现代模式与传统模式比较 |
3.4.3 自然通风的方式 |
3.4.4 利用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模式 |
3.5 夏热冬冷地区和被动节能自然通风耦合 |
3.5.1 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点 |
3.5.2 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适应性策略 |
3.5.3 高校食堂季节性与被动节能自然通风耦合 |
3.5.4 夏热冬冷地区被动节能通风策略 |
3.6 自然通风技术在大体量的建筑中的运用 |
3.6.1 平面单元的竖井式自然通风 |
3.6.2 双层墙通风模式 |
3.6.3 天井分离餐厨通风模式 |
3.6.4 利用大通廊作为腔体实现通风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立食堂自然通风模型 |
4.1 高校食堂的建筑特征 |
4.1.1 高校食堂的平面布局形式 |
4.1.2 用餐区和厨房备餐区的平面关系 |
4.1.3 用餐区和厨房备餐区的空间组合形式 |
4.2 食堂模型建立的原则 |
4.2.1 食堂自然通风的区域 |
4.2.2 适宜的建筑形体 |
4.2.3 食堂自然通风的形式 |
4.3 建筑模型的平面及空间布局 |
4.3.1 规模及其他建筑参数的确定 |
4.3.2 食堂空间的组合形式 |
4.3.3 建立适宜于通风的食堂模型 |
4.3.4 模型与长沙六所已建成的高校食堂对比 |
4.4 食堂建筑自然通风动态耦合计算 |
4.4.1 自然通风评价方法 |
4.4.2 模型及建筑计算 |
4.5 食堂模型及模拟设置 |
4.5.1 食堂CAD形体模型的分析 |
4.5.2 网格划分和湍流模型的选择 |
4.5.3 边界条件的设置 |
4.5.4 模拟计算的取点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CFD自然通风模拟 |
5.1 模拟验证及模型模拟任务书 |
5.1.1 食堂模型的计算参数及外界条件 |
5.1.2 自然通风的计算方法 |
5.1.3 已有模型验证 |
5.2 迎风面与全年主导风向角度模拟 |
5.2.1 迎风面与主导风向成90° |
5.2.2 迎风面与主导风向成75° |
5.2.3 迎风面与主导风向成60° |
5.2.4 迎风面与主导风向成45° |
5.2.5 迎风面与主导风向成0° |
5.2.6 五个模型通风应用潜力对比 |
5.3 变风向角度模拟比较分析 |
5.3.1 模型一不同角度的风速分布 |
5.3.2 模型二不同角度的风速分布 |
5.3.3 模型三不同角度的风速分布 |
5.3.4 模型四不同角度的风速分布 |
5.3.5 模型五不同角度的风速分布 |
5.3.6 五模型最佳角度的风速比较 |
5.4 窗地面积比模拟比较 |
5.4.1 不同窗地面积比对模型一通风应用潜力的影响 |
5.4.2 不同窗地面积比对模型二通风应用潜力的影响 |
5.4.3 不同窗地面积比对模型三通风应用潜力的影响 |
5.4.4 不同窗地面积比对模型四通风应用潜力的影响 |
5.4.5 不同窗地面积比对模型五通风应用潜力的影响 |
5.4.6 本节小结 |
5.5 模型三有无温差条件下通风应用潜力比较 |
5.5.1 有温差条件的通风模拟 |
5.5.2 有无温差条件下模拟结果对比 |
5.6 模型二自然通风应用潜力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蓄能墙系统Energy Plus模拟 |
6.1 界面引入双层相变材料墙体结合夜间通风系统 |
6.1.1 特朗伯蓄热双层墙的类型介绍 |
6.1.2 相变材料壁板PCM Trumbo |
6.1.3 夜间通风蓄冷系统界面 |
6.2 长沙气象数据分析 |
6.2.1 长沙基础信息 |
6.2.2 气象分析软件介绍 |
6.3 模型建立及基本假设 |
6.3.1 国内外能耗模拟软件比较 |
6.3.2 建筑几何模型建立 |
6.3.3 建筑围护结构参数信息 |
6.3.4 人员、灯光、设备作息时间设定 |
6.3.5 模型工况说明 |
6.4 模拟结果及分析 |
6.4.1 南向模拟结果分析 |
6.4.2 北向模拟结果分析 |
6.4.3 东向模拟结果分析 |
6.4.4 西向模拟结果分析 |
6.5 模拟结果对比 |
6.5.1 各朝向全年舒适时数提升效果对比 |
6.5.2 各季全年舒适时数提升效果对比 |
6.5.3 各季各朝向全年舒适时数提升效果对比 |
6.6 特朗伯墙板夜间蓄冷系统的发展延伸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设计验证及研究总论 |
7.1 被动节能策略集成的建筑模型 |
7.1.1 食堂模型的平面布局 |
7.1.2 食堂模型的立面外观及效果图 |
7.1.3 食堂模型的内部布局及外墙构造 |
7.2 食堂模型CFD模拟的结果分析 |
7.2.1 测速点的平均风速分析 |
7.2.2 有无温差的风速及云图比较 |
7.2.3 窗地面积比结果分析 |
7.2.4 迎风面与主导风的角度对比 |
7.3 Energy-plus模拟蓄能墙的效果验证 |
7.3.1 模拟结果显示 |
7.3.2 蓄能墙与空调的经济性比较 |
7.4 自然通风研究方法及设计策略 |
7.4.1 自然通风设计方法 |
7.4.2 高校食堂自然通风设计策略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7)日本办公建筑低碳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低碳化发展趋势 |
1.1.2 日本碳排放现状 |
1.1.3 日本建筑行业能耗现状 |
1.1.4 日本办公建筑减排潜力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碳排放及相关概念 |
1.4.2 低碳建筑及相关概念 |
1.4.3 低碳设计及相关概念 |
1.5 研究现状及实例 |
1.5.1 日本研究现状及实例 |
1.5.2 其他国家研究现状及实例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1.8 本章小结 |
2 日本办公建筑低碳设计理论基础研究 |
2.1 日本办公建筑设计要点解析 |
2.1.1 日本办公建筑概述 |
2.1.2 结构材料设计 |
2.1.3 空间布局设计 |
2.1.4 设备系统设计 |
2.1.5 设计要点总结 |
2.2 日本低碳建筑相关理论研究 |
2.2.1 日本低碳建筑发展脉络 |
2.2.2 日本低碳建筑认定制度 |
2.2.3 日本低碳建筑其他相关法律和政策 |
2.3 日本办公建筑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建造阶段分析 |
2.3.2 使用阶段分析 |
2.3.3 维护、更新和拆除阶段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日本低碳办公建筑案例调研与分析 |
3.1 调研目的、方式及内容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方式 |
3.1.3 调研内容 |
3.2 大成札幌办公楼 |
3.2.1 建筑概况 |
3.2.2 设计理念 |
3.2.3 低碳设计分析 |
3.2.4 减碳效果评价 |
3.3 大成建设ZEB示范楼 |
3.3.1 建筑概况 |
3.3.2 设计理念 |
3.3.3 低碳设计分析 |
3.3.4 减碳效果评价 |
3.4 国见町厅舍 |
3.4.1 建筑概况 |
3.4.2 设计理念 |
3.4.3 低碳设计分析 |
3.4.4 减碳效果评价 |
3.5 COOP共济PLAZA |
3.5.1 建筑概况 |
3.5.2 设计理念 |
3.5.3 低碳设计分析 |
3.5.4 减碳效果评价 |
3.6 大成建设技术中心 |
3.6.1 建筑概况 |
3.6.2 改造设计理念 |
3.6.3 低碳改造设计分析 |
3.6.4 减碳效果评价 |
3.7 竹中工务店东关东支店 |
3.7.1 建筑概况 |
3.7.2 改造设计理念 |
3.7.3 低碳改造设计分析 |
3.7.4 减碳效果评价 |
3.8 对比研究与分析 |
4 日本办公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
4.1 结构与材料策略 |
4.1.1 结构合理化 |
4.1.2 结构轻量化 |
4.1.3 材料低碳化 |
4.1.4 施工简易化 |
4.2 空间与构件策略 |
4.2.1 自然换气 |
4.2.2 自然采光 |
4.2.3 建筑遮阳 |
4.2.4 建筑绿化 |
4.3 设备与能源策略 |
4.3.1 节能系统 |
4.3.2 创能系统 |
4.4 长寿与防灾策略 |
4.4.1 长寿设计 |
4.4.2 防灾设计 |
4.5 拆除与回收策略 |
4.5.1 低碳拆除 |
4.5.2 建材回收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成果总结性论述 |
5.1.1 研究成果总结 |
5.1.2 研究成果的创新性 |
5.1.3 研究不足 |
5.2 启示 |
5.2.1 我国建筑碳排放现状 |
5.2.2 我国办公建筑低碳问题梳理 |
5.2.3 日本办公建筑低碳设计对我国的启示 |
5.3 结语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 |
附录一 :论文案例策略集 |
附录二 :部分案例图纸 |
在学期间参与项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不同地区建筑节能现状及节能途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3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概况 |
1.3.1 国内研究状态及分析概况 |
1.3.2 国外研究状态及分析概况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国节能建筑分析 |
2.1 中国节能建筑现状 |
2.1.1 中国气候和地理前提条件 |
2.1.2 中国节能效率现状 |
2.1.3 中国节能建筑评价体系 |
2.2 中国节能建筑案例 |
2.2.1 中国南方节能建筑案例 |
2.2.2 中国北方节能建筑案例 |
2.3 中国建筑节能途径 |
2.3.1 常规节能途径 |
2.3.2 新型节能方案 |
2.4 中国节能技术适用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欧美地区节能建筑分析 |
3.1 欧美地区节能建筑现状 |
3.1.1 欧美地区气候和地理概况 |
3.1.2 欧美地区节能效率现状 |
3.1.3 欧美地区节能建筑评价体系 |
3.2 欧美地区节能建筑案例 |
3.2.1 欧美地区节能别墅案例 |
3.2.2 欧美地区节能公共建筑案例 |
3.2.3 欧美地区绿色生态区案例 |
3.2.4 欧美地区节能建筑特殊案例 |
3.3 欧美地区建筑节能途径 |
3.4 欧美地区提高节能技术适用性措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俄罗斯节能建筑分析 |
4.1 俄罗斯节能建筑现状 |
4.1.1 俄罗斯气候和地理条件 |
4.1.2 俄罗斯节能效率现状 |
4.1.3 俄罗斯节能建筑规范及标准 |
4.2 俄罗斯节能建筑案例 |
4.2.1 俄罗斯节能公寓建筑案例 |
4.2.2 俄罗斯节能别墅案例 |
4.3 俄罗斯节能途径 |
4.3.1 节能设计方案 |
4.3.2 节能工程方案 |
4.4 俄罗斯节能技术适用性分析 |
4.4.1 俄罗斯特殊地区节能技术适用性分析 |
4.4.2 生态因素 |
4.4.3 经济因素 |
4.5 俄罗斯公寓建筑案例计算分析 |
4.5.1 建筑综合资料 |
4.5.2 建筑热量损失计算 |
4.5.3 建筑使用节能保温材料计算 |
4.5.4 建筑使用节能保温材料计算结果分析 |
4.5.5 建筑使用太阳能电池板合理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地区节能方式比较 |
5.1 不同地区节能建筑评价体系比较 |
5.2 不同地区节能方式比较 |
5.3 提高俄罗斯建筑节能水平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9)基于生态环境优先的绿色住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概念界定 |
1.2.1 人居环境 |
1.2.2 生态环境 |
1.2.3 绿色住区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 绿色住区的内涵 |
1.4.1 低环境冲击性 |
1.4.2 高自然亲和性 |
1.4.3 舒适、健康性 |
1.4.4 经济高效性 |
1.4.5 社会和谐性 |
1.5 现有国内外研究述评 |
1.5.1 现有研究优势 |
1.5.2 现有研究不足 |
1.6 绿色住区的内涵 |
1.7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的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2章 绿色住区评价体系 |
2.1 国外评价体系的特点及内容 |
2.1.1 特点 |
2.1.2 内容 |
2.2 国内评价体系特点及内容 |
2.2.1 特点 |
2.2.2 内容 |
2.3 绿色住区体系指标比较 |
2.4 国外指标体系对我国指标体系的借鉴性 |
2.5 研究绿色指标体系的意义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绿色住区案例解析 |
3.1 英国Bed ZED社区 |
3.1.1 项目概况 |
3.1.2 利用绿色能源 |
3.1.3 水资源节约策略 |
3.1.4 零能耗采暖系统 |
3.2 德国沃邦社区 |
3.2.1 以太阳为经济要素 |
3.2.2 推行“沃邦可持续模式” |
3.2.3 沃邦大道 |
3.2.4 垃圾处理 |
3.3 上海安亭新镇 |
3.3.1 项目背景 |
3.3.2 规划理念 |
3.3.3 设计模式 |
3.3.4 绿地系统 |
3.3.5 绿色规划手段 |
3.4 天津生态城美林园 |
3.4.1 项目概况 |
3.4.2 合理确定规划布局,创造良好室外环境 |
3.4.3 .加强建筑节能,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
3.4.4 建筑设计中加强建筑节水,充分利用非传统水源 |
3.4.5 加强建筑运行管理,实行垃圾分类收集 |
3.4.6 美林园绿色设计策略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绿色住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
4.1 空间布局 |
4.1.1 空间组织 |
4.1.2 功能布局 |
4.2 建筑布局优化研究 |
4.2.1 室外风环境模拟研究 |
4.2.2 热环境分析研究 |
4.2.3 声环境分析研究 |
4.2.4 建筑布局优化策略总结 |
4.3 绿化景观 |
4.3.1 住区绿地 |
4.3.2 绿色住区景观规划案例研究 |
4.3.3 住区绿化规划面临问题 |
4.3.4 结合地形 |
4.3.5 植物配置 |
4.4 海绵住区 |
4.4.1 技术单元“渗” |
4.4.2 技术单元“蓄” |
4.4.3 技术单元“滞” |
4.5 可再生能源利用与资源回收利用 |
4.5.1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
4.5.2 废水处理再利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邯郸绿色住区规划研究 |
5.1 项目背景 |
5.1.1 邯郸城市背景 |
5.1.2 项目概况 |
5.2 研究手段及评价依据 |
5.2.1 相关软件介绍 |
5.2.2 气候条件分析 |
5.3 空间布局 |
5.4 建筑布局优化 |
5.4.1 室外风环境 |
5.4.2 室外声环境 |
5.4.3 室外热环境 |
5.5 绿化景观 |
5.6 海绵住区 |
5.7 可再生能源利用与资源回收利用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6.2.1 我国绿色住区发展面临的挑战 |
6.2.2 绿色住区相关研究未来发展潜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美国LEED-ND评价体系 |
附录B 英国BREEAM Community评价体系 |
附录C 中国《绿色住区标准》 |
致谢 |
(10)建筑生态位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建筑生态位的构成与特征属性 |
2.1 建筑生态系统与建筑生态因子 |
2.2 建筑生命体的特征与组织结构 |
2.3 建筑生态位的定义与构成要素 |
2.4 建筑生态位的演变与范式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建筑生态位的测评与分析方法 |
3.1 建筑生态位的机理与测评要素 |
3.2 建筑生态位的测评与分析应用 |
3.3 建筑生态位在建筑项目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生态位的建筑环境影响性评价 |
4.1 建筑生态位的能量流影响分析 |
4.2 建筑生态位的能值足迹影响与计算 |
4.3 建筑能值生态足迹影响评价模型 |
4.4 基于生态位的建筑环境影响性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态位的建筑环境适应性评价 |
5.1 建筑生态位的多维度因子 |
5.2 建筑生态位的评价指标构建 |
5.3 建筑生态位的宽度评价模型 |
5.4 建筑生态位的重叠评价模型 |
5.5 建筑生态位的适宜度评价模型 |
5.6 基于生态位的建筑环境适应性综合评价方法 |
5.7 本章小结 |
6 案例研究 |
6.1 评价建筑概述与数据获取 |
6.2 建筑的环境影响性评价 |
6.3 建筑的生态位宽度评价 |
6.4 建筑的生态位重叠评价 |
6.5 建筑的生态位适宜度评价 |
6.6 建筑生态位综合评价与环境改善策略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
附录2 建筑L1-L6的生态位资源矩阵 |
附录3 建筑L1-L6的Ⅲ级评价指标加权评分值 |
四、建筑物利用自然能源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2]寒冷地区城市住宅全生命周期低碳设计研究[D]. 王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7)
- [3]夏热冬冷地区通风与蓄热技术在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中的应用研究[D]. 陈潇囡. 安徽建筑大学, 2020
- [4]夏热冬冷地区绿色住宅被动式节能设计研究 ——以南通三建被动式绿色住宅示范项目为例[D]. 张宇.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5]绿色发展理念下我国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研究[D]. 张檀秋.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6]夏热冬冷地区高校食堂建筑被动节能自然通风设计研究[D]. 刘晓红. 湖南大学, 2020(02)
- [7]日本办公建筑低碳设计策略研究[D]. 张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不同地区建筑节能现状及节能途径分析[D]. 谢尔盖(Gushchin Sergei).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9]基于生态环境优先的绿色住区规划研究[D]. 翁敏. 天津大学, 2020(02)
- [10]建筑生态位与评价方法研究[D]. 彭文俊.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标签:建筑论文; 生态位论文; 自然通风论文;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论文; 碳排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