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中β-EP含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缪虹,赵杨[1](2012)在《关于头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现状研究》文中提出综述了国内近十几年来头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概况,并加以分析归纳,提出头针在治疗该病中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头针在该病的临床应用中疗效显着,且常常结合其他疗法;在临床实验研究中以头针对血液中各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为主。各研究表明,头针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旨在对头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与依据。
朱婧,熊杰[2](2010)在《现代医学研究在中风及其针灸治疗中的运用》文中提出
代金刚[3](2008)在《偏瘫后脑功能重塑中针刺即刻效应的临床和fMRI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刺疗法在我国有2500多年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对针刺有详细的记载。1971年国内出现的头针疗法,经焦顺发、于致顺、方云鹏等医家的衍化发展,以其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刺手法也日趋成熟,临床及实验研究不断深入。本研究回顾了有关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文献,以及采用功能核磁共振的方法研究头针机理的进展。发现更多的研究者关注头针的远期疗效,在临床中,我们观察到,当为中风偏瘫的病人进行头针治疗时,有的肢体肌力本来是0级或1级的患者,出现了针刺即刻能达到3级肌力的明显效果。以这一临床现象为线索,本研究在临床层面上,对针刺的即刻效果进行观察,总结头针前后患者的肌力、肌张力的变化,NIHSS上肢或下肢的单项评分以及Brunnstrom评定的情况。发现临床上通过针刺头皮运动区,在行针过程中即刻就能见到肌力提高1~3个级别的现象。中风偏瘫弛缓期肌张力减低,在针刺即刻,肌张力也可以得到提高。在针刺即刻运动功能的改善,也可以带来上肢或下肢的NIHSS单项评分分值的变化,在肢体弛缓,无随意运动的Brunnstrom分级为I级的患者也有一部分即刻出现共同运动,甚至出现一定的关节运动。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在进行头针治疗时,肢体近端针刺的即刻效果要明显优于肢体远端。在针刺即刻出现了肌力、肌张力的提高,出针之后,这一效果会逐渐减弱,甚至会消失而退回到针刺前的状态。在临床观察的基础上,在功能层面进行了深化研究,探讨中医方法产生疗效的作用靶点、疗效机制。我们应用fMRI探讨脑血管病后脑功能重塑的机制,选择偏瘫迟缓阶段的患者,以针刺为干预方法,以功能成像方式可视化表达针刺头皮运动区时,运动功能明显变化的脑激活机制。并对病理状态下采集脑功能图像的实验设计方法,在病人、整体层面搜集脑功能信号,针刺即刻效应的图像分割、提取和定位方法做初步的尝试和探讨。在15名临床观察者中,有3例患者接受了功能磁共振和DTI扫描,内容包括被动活动受试者患侧下肢、针刺顶颞前斜线实时扫描,其中ZHQY因在针刺扫描过程中MRI机2次死机,未完成针刺部分扫描。从影像结果来看,临床有效患者针刺时激活的脑功能区以小脑为主,抑制的脑功能区有:右脑,额叶;额叶,BA6。头针针刺时激活的功能区以小脑为主,小脑通过复杂的调节和反馈机制成为维持平衡和肌张力的协调中枢,它还能使躯体肌肉系统完成精细的技巧性运动。考虑针刺取得即刻作用的机理可能不是激活运动区引起的,而是激活小脑后主动肌和拮抗肌群的协调,起到了产生肌力提高即刻效果的作用。这一假设,也就对针刺即刻的肌张力提高有了很好的解释。从影像分析结果看,被动活动患肢激活和抑制的区域都比较多,我们认为,被动活动患者下肢,与针刺某一穴位相比,其作用的靶点更多,影响了脑部更多的功能区。同时也考虑到在被动活动患肢时,不可避免的引起了头动,在数据分析过程中,虽然进行了严格的头动矫正,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伪激活和伪抑制区。通过本研究我们观察了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即刻效果及其起作用的规律,并采用核磁共振的手段在患者接受针刺时进行实时扫描,旨在选择有确切疗效的穴位进行脑功能成像实验,表达周围刺激与中枢效应的关联关系,在病理和整体层面探讨脑血管病后脑功能重塑中功能层面变化等问题,针对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对脑功能的影响,针刺患侧肢体产生运动功能变化的激活机制,脑功能重塑和中医治疗的疗效机制做了初步的探讨。进一步的工作需要增加样本量,并在实验设计、技术路线方面深入研究,以证实针刺的疗效和探索疾病的恢复机制。偏瘫最常见的原因是脑卒中,它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故深入探讨偏瘫的机理探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探索偏瘫不仅可揭示脑损伤后的脑功能重塑的机制、指导临床治疗,而且有助于脑功能定位、神经可塑性及脑功能重组等问题的解决。
黄晓媛[4](2007)在《针刺头穴治疗大鼠三叉神经痛样反应模型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头穴双侧感觉区对大鼠三叉神经痛样反应模型在行为反应,神经递质,及电生理方面的影响,验证针刺头穴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并推断其产生疗效的机理,指导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及针刺选穴。方法:1、脑闩下蛛网膜下腔注射微量青霉素G-K制造大鼠三叉神经痛样反应模型。2、三叉神经痛样反应模型成立后,观察针刺头穴组、卡马西平组、模型组的疼痛总发作次数,自发反应持续时间及诱发反应阳性时间。3、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针刺头穴组、卡马西平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血浆P物质(SP),β-内啡肽(β-EP)的含量。4、用肌电图仪测定针刺头穴组、卡马西平组、模型组,因刺激大鼠眶下神经所诱发的咬肌肌电反应的潜伏期及基础痛阈(引起咬肌诱发电位的最小刺激量)。结果:1、在行为学方面:针刺头穴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明显减少大鼠三叉神经痛样反应的疼痛发作次数,缩短白发反应持续时间及诱发反应阳性时间(P<0.01);针刺头穴组与卡马西平组比较,各项指标无显着性差异(P>0.05)。2、在血浆SP含量方面:针刺头穴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卡马西平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3、在血浆β-EP含量方面:针刺头穴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模型组(P<0.01);与卡马西平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4、在由刺激眶下神经诱发的咬肌肌电反应的潜伏期方面:针刺头穴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由眶下神经刺激诱发的咬肌肌电反应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30min-60min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针刺头穴组与卡马西平组比较:前30min潜伏期较卡马西平组明显延长,90min后明显缩短,余时段无显着性差别(P>0.05)。卡马西平组与模型组比较:即时潜伏期延长(P<0.05),30min、60min、90min、120min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无明显峰值。5、在由眶下神经刺激诱发的咬肌肌电反应的基础痛阈方面:针刺头穴组与模型组相比:基础痛阈明显提高(P<0.01),30min-60min达峰值,然后开始逐渐下降;针刺头穴组与卡马西平组比较:前30min基础痛阈较卡马西平组明显提高(P<0.01),90min后基础痛阈明显降低(P<0.01),余时段无差别(P>0.05)。卡马西平组与模型组相比:各时刻基础痛阈均显着提高(P<0.01),无明显峰值。结论:1、针刺头穴具有减少大鼠三叉神经痛反应模型疼痛发作次数,缩短自发反应持续时间及诱发反应阳性时间。为其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了行为学方面的理论依据。2、针刺头穴能使大鼠三叉神经痛反应模型血浆中SP含量减少,β-EP含量显着增加。为针刺头穴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了神经递质方面的理论依据。3、针刺头穴可延长三叉神经痛大鼠眶下神经受刺激诱发的咬肌肌电反应的潜伏期,提高基础痛阈。为针刺头穴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了电生理方面的理论依据。
王述菊,吴绪平,王亚文[5](2005)在《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塞大鼠血浆中cAMP与-βEP含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塞大鼠血浆中cAMP(环磷酸腺苷)与-βEP(β内啡肽)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40只,头穴透刺组40只。模型组与头穴透刺组分6 h2、4 h、48 h、72 h 4个时相分别取材,每小组10只。用线栓法直接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开口处制作急性脑梗塞模型,用“百会”透“前顶”“率谷”透“悬厘”针刺治疗。采用放免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cAMP与-βEP的含量。结果:造模后,急性脑梗塞大鼠血浆中cAMP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血浆中-βE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头穴透刺治疗可使大鼠血浆中cAMP的含量明显升高,使-βEP含量明显降低而趋于正常值。结论:头穴透刺可能通过升高血浆中过低的cAMP含量和降低异常升高的-βEP含量而达到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目的。
田国伟,张立德,曲怡[6](2005)在《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不同取穴方案述评》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取得肯定的疗效。各医家从不同的中医针灸理论出发,选用了不同的穴位来进行研究,并且都有很突出的疗效。本文总结了近10年来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各种不同取穴方案,从头针到体针,再到各种不同的特殊针法等,在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方面作了比较详尽的论述。从中可以了解到近年来各医家所研究的不同取穴方案以及各穴法的疗效。旨在能为今后的实验研究提供最有效的取穴方案,并指导临床治疗
李丽秋[7](2005)在《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影响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探讨头穴针刺治疗脑梗塞的作用机理。 方法:将6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头穴透刺组和单纯西药组,每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施以西医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头穴透刺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百会至太阳穴区透刺。疗程16天,观测、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ET、CGRP含量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指标的改变。并以28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观测血浆ET、CGRP含量。 结果:两组患者血浆ET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健康人,CGRP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健康人,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ET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P<0.05)、CGRP的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P<0.05),组间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头穴透刺组的总有效率达87.10%,临床疗效与单纯西药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 结论:头穴针刺对ET和CGRP具有良性调节作用,使急性脑梗塞患者升高的血浆ET含量降低、降低的血浆CGRP含量升高,还能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头穴针刺治疗脑梗塞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良性调节血浆ET、CGRP水平从而影响脑梗塞患者血管舒缩功能、保护神经元损伤,从而达到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
孙道秀[8](2005)在《头穴透刺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缺血性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极大的危害着人类健康。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具有十分肯定的疗效。本课题通过头穴透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在临床观察基础上,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中β-内啡肽(β-EP)和环磷腺苷酸(cAMP)的变化,探讨头穴透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理,为头穴透刺治疗本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头穴透刺组和药物对照组。头穴透刺组取百会透前顶、病灶侧率谷穴透悬厘穴,针刺得气后接通G6805-Ⅱ型电针治疗仪,选用连续波型,强度为1mA,频率100次/min,留针30min,每日1次,14次为1疗程。药物对照组常规应用川芎嗪注射液12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14天为1疗程。治疗前及2疗程结束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浆中β-EP、cAMP的含量,并探讨治疗前后患者血浆中cAMP和β-EP含量变化的相关性。 结果: 1.头穴透刺组显效率以上为83.4%,药物对照组显效率以上为56.7%,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5)。 2.对偏瘫的恢复,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0.01);对失语的疗效,仅治疗组有显着性意义(P<0.05),表明头穴透刺疗效明显优于药物对照组。 3.治疗后两组血浆中cAMP含量均有升高,但头穴透刺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且接近于正常值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 4.治疗后两组血浆中β-EP含量均有下降,但头穴透刺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且接近于正常值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 5.治疗后患者血浆cAMP含量显着上升,而血浆β-EP含量明显下降,两者呈显着的负相关(r=-0.974)。结论: 1.头穴透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在临床显效率和对失语的疗效上明显优于药物对照组。 2.头穴透刺能使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cAMP含量显着上升,而血浆B一EP含量显着下降,逐步恢复到正常值水平。从而减轻其脑水肿,使病灶区脑组织得到修复,恢复其血液供应,改善临床症状,这可能是头穴透刺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重要机制之一。 3.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cAMP含量和B一EP含量变化趋势呈显着负相关,头穴透刺治疗后,cAMP和B一EP也呈负相关良胜调节。提示头穴透刺可能通过对其血浆中cAMP、B一EP的含量及二者之间的相互调控来实现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作用。主题词:缺血性中风头穴透刺疗法CAMPB一EP
肖晓华[9](2004)在《头针治疗中风病的机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通过系统地回顾近 10年来头针治疗中风的机理研究 ,认为头针具有改善脑血流和脑功能 ,调整脑神经电活动 ,调节免疫等作用 ,对中风的治疗有确切的疗效。并提出一些问题和思路。
文娜,王磊[10](2004)在《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实验研究进展》文中认为
二、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中β-EP含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中β-EP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头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应用研究 |
1.1 头针 |
1.2 头针与其他针法的复合 |
1.2.1 头针与体针 |
1.2.2 头针与电针 |
1.2.3 头针与十二井穴刺络放血 |
1.3 头针与药物的复合应用 |
2 临床试验研究 |
2.1 头针对脑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2.2 头针对血液内各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 |
2.2.1 肿瘤坏死因子 (TNF) |
2.2.2 同型半胱氨酸 |
2.2.3 丙二醛 (MDA) |
2.2.4 S100B蛋白 |
2.2.5 血外周血管内皮素 (ET) |
2.2.6 β-内啡肽 (β-EP) |
3 小结与展望 |
(2)现代医学研究在中风及其针灸治疗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预防中风的发生 |
1.1 改善血液流变学 |
1.2 调节血脂 |
2 针灸治疗机制的研究 |
2.1 对血液、脑血管功能的作用 |
2.2 对自由基的影响 |
2.3 免疫活性因子的作用 |
2.4 减轻溶栓再灌注损伤及纤溶作用 |
2.5 调整血栓素A2 (TXA2) 和前列环素 (PGI2) , 一氧化氮 (NO) 和内皮素 (ET) 水平 |
2.6 内源性阿片肽β内啡肽 (β-EP) 的作用 |
2.7 对脑细胞的保护作用 |
3 治疗时机的选择 |
4 在中风辨证分型上的研究 |
4.1 中风辨证与病灶周围CT征象的相关性研究 |
4.2 中风辨证与年龄及血液的相关性研究 |
5 神经系统功能方面的研究在中风治疗中的应用 |
6 应用单光子发射CT (SPECT) 研究针刺治疗中风 |
7 展望与建议 |
(3)偏瘫后脑功能重塑中针刺即刻效应的临床和fMRI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一 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针刺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临床和实验研究 |
前言 |
头针治疗脑卒中即刻疗效的观察 |
1 资料与方法 |
2 头针取穴 |
3、即刻疗效观察指标 |
4 结果 |
5.典型案例 |
6 结论 |
7 讨论和分析 |
参考文献 |
脑功能成像对偏瘫后脑功能重塑中针刺即刻效应的研究 |
前言 |
1 一般情况 |
2 实验方法 |
3 操作方法 |
4 MRI 扫描和 Bold-fMRI、DTI 图像处理及分析 |
5 实验对象 1 |
6 实验对象 2 |
7 实验对象 3 |
8 综合分析结果 |
9 讨论与分析 |
10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针刺头穴治疗大鼠三叉神经痛样反应模型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综述 |
一、祖国医学对三叉神经痛的认识 |
二、现代医学对三叉神经痛的认识 |
三、针刺镇痛的研究现状 |
四、头针的现代研究 |
实验研究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统计学分析 |
四、实验结果 |
讨论 |
一、动物模型的选择 |
二、选穴依据及针刺头穴镇痛机制 |
三、电针频率和强度的选择 |
四、针刺头穴对大鼠三叉神经痛反应模型行为学的影响 |
五、针刺头穴对大鼠三叉神经痛反应模型血浆SP的影响 |
六、针刺头穴对大鼠三叉神经痛反应模型血浆B-EP的影响 |
七、针刺头穴对大鼠咬肌诱发电位潜伏期及基础痛阈的影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历 |
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不同取穴方案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选用督脉的穴位 |
1.1 实验研究 |
1.2 临床研究 |
2 选用头部穴区的临床研究 |
3 应用“醒脑开窍”针法 |
3.1 实验研究 |
3.2 临床研究 |
4 选用躯体上的穴位 |
4.1 实验研究 |
4.2 临床研究 |
5 头部穴与躯体穴结合的临床研究 |
6 选用刺络放血的方法 |
6.1 实验研究 |
6.2 临床研究 |
7 选用其他针刺取穴方法 |
7.1 实验研究 |
7.2 临床研究 |
8 述 评 |
(7)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综述 |
一、头穴针刺治疗中风病方法的提出 |
二、头穴针刺治疗中风病的临床应用 |
三、头穴针刺治疗中风病的机理研究 |
四、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脑梗塞的关系 |
临床观察 |
一、一般资料 |
二、治疗方案 |
三、观测指标 |
四、评定标准 |
五、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一、实验方案的设计 |
二、实验结果的评价 |
三、头穴针刺治疗脑梗塞机制的探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头穴透刺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4 指标检测方法 |
5 疗效评定方法 |
6 统计方法 |
7 结果 |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 |
3 头穴透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取穴依据 |
4 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中cAMP、β-EP含量变化及意义与头穴透刺的调节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头针治疗中风病的机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机理研究 |
1.1 对脑血流图 (REG) 的影响 |
1.2 对神经电生理学影响 |
1.2.1 对脑电图的影响 |
1.2.2 对脑诱发电位的影响 |
1.3 CT的应用 |
1.4 对血液学方面的影响 |
1.5 对生化的影响 |
1.6 对免疫的影响 |
1.7 对分子生物机制的影响 |
1.7.1 对环核苷酸类信号传导系统的影响 |
1.7.2 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
1.7.3 对TGF_β1mRNA表达的调节 |
1.7.4 对炎性细胞因子基因的影响 |
2 结语 |
(10)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实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2 改善脑血流和脑氧代谢 |
2.1 .增加脑血流量 |
2.2 .改善脑的氧代谢 |
3 调整脑电活动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 |
4 拮抗自由基损伤 |
5 维持细胞离子稳态方面 |
6 血液流变学方面 |
7 调控神经生化反应 |
7.1 .调节TXA2-PGI2系统 |
7.2 .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 |
7.3 .调节NO与ET水平 |
7.4 .调节β-内啡肽 |
8 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
9 脑缺血疾病治疗展望[40, 41] |
四、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中β-EP含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头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现状研究[J]. 缪虹,赵杨.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03)
- [2]现代医学研究在中风及其针灸治疗中的运用[J]. 朱婧,熊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15)
- [3]偏瘫后脑功能重塑中针刺即刻效应的临床和fMRI研究[D]. 代金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12)
- [4]针刺头穴治疗大鼠三叉神经痛样反应模型的实验研究[D]. 黄晓媛.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7(04)
- [5]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塞大鼠血浆中cAMP与-βEP含量的影响[J]. 王述菊,吴绪平,王亚文. 针刺研究, 2005(03)
- [6]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不同取穴方案述评[J]. 田国伟,张立德,曲怡. 中医药学刊, 2005(05)
- [7]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影响的临床观察[D]. 李丽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5(07)
- [8]头穴透刺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D]. 孙道秀. 湖北中医学院, 2005(04)
- [9]头针治疗中风病的机理研究进展[J]. 肖晓华. 针灸临床杂志, 2004(12)
- [10]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实验研究进展[J]. 文娜,王磊.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