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劳动雇佣资本”命题的几点质疑(论文文献综述)
王江波[1](2020)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现实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联系在一起”,“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环节”,本选题正是基于这一指导思想而产生。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指的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带来的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积极促进的影响、效果及能力。该研究有利于丰富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研究和理论视野,对于加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以下简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回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改进的需要、立德树人的高校之本守正创新的需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具体来说,本研究聚焦于从研究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迫切需要到探究其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挖掘古今中外相关思想资源;再研究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进而剖析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及作用发挥机制,再结合现实对其现状进行考察,进而提出优化作用发挥的策略。归结起来,本研究集中于以下几大问题的探讨。第一,挖掘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从国家核心竞争力、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立德树人发挥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为切入点,寻找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中外思想资源。“共产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事业的基础”“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决定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等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文化价值因素、心理与精神因素、态度因素、民族性格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显性影响是重要的西方思想资源。第二,厘清了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在对立德树人、国家核心竞争力等核心概念的内涵、要素、地位的分析基础上,进而把握“时代新人”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的实践主体。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则表现为统一于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筑于形成国家开放战略中相互渗透,共建于互为对方营造环境中相互协调,共构于实现人全面发展目标中相互支撑。第三,剖析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及其作用发挥机制。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发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的精神动力作用;实现智力支持、人才支撑、环境优化的保障作用等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以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方向机制,以教育具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为连接机制,以把方向、协调各方等为内容的党的领导为保证机制,以人的利益、使命、理想为导向的个人发展动力机制等则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发挥机制。第四,分析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现状及优化路径。根据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排名和总结立德树人的表现,构建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指标体系。用显示性指标概括分析了两者常年的整体状况,用解释性指标详细分析了两者近年的具体状况,得出需要继续重视“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论。最后从加深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全方位认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等维度探讨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优化路径。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弥补了立德树人促进国家发展缺少实证研究的短板,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的统计(共计21年),并与国际数据进行结合,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刘艳玲[2](2016)在《“科学视角”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解析 ——不破哲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日本是东亚最早开始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日本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在马克思主义文献学研究方面以及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实践性方面研究成果显着。因此,在中国学术界,主张将日本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一样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范畴的观点正逐渐成为热议。日本国内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者可划分为以大学学者为代表的理论学术型研究者和以日本共产党领袖人物为代表的现实实践型研究者两类,后者以马克思主义的原始文献为出发点,结合日本政治以及国际和国内社会的发展现状,着力于马克思主义在日本的应用价值,即日本社会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路径研究。不破哲三作为连续40年在日本共产党内担任要职的日本共产党领袖人物之一,是日本共产党的理论权威,是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中的杰出代表。他立足于对马克思主义原始文本的解读,通过对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基础性问题的新探索,对马克思国家与革命理论的新理解,对马克思再生产与经济危机关系的新探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思考,以及对21世纪世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运动和日本实现社会主义的新分析,构建了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全新地阐释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理论框架,形成了不破哲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不破哲三认为应该把马克思作为一个哲学家、革命家、经济学家的有机统一体来总体认识。不破哲三通过“科学视角”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析找到了马克思作为可以改造社会的思想家、诊断资本主义制度的“病理学家”,以及预测未来社会发展的拓荒者而存在的当代价值,指出了马克思的社会观与自然观已成为一种常识的客观事实。因此在不破哲三看来,“马克思仍然活着而且活得很健康”。本文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内容:第一,不破哲三对科学社会主义几个基础性问题的新探索。不破哲三认为,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以“科学视角”认清了资本主义的本质问题所在,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中心势力是无产阶级,因而无产阶级能够完成建立新社会的任务。科学社会主义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已成为指导人们日常行为活动的一种常识,而辩证的方法论在日本共产党的政治活动中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价值。此外,对于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不破哲三首先分析指出把“社会经济形态”理解为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社会的经济基础的表现的观点是不正确的,马克思、恩格斯所使用的“社会经济形态”一词恰好诠释了社会的变革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两个领域里的社会运动的必然性。同时,不破哲三还指出了“经济基础”说的片面性所在,强调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有机结合才能体现辩证方法论的真谛。第二,不破哲三对马克思主义国家与革命理论的新思索。在不破哲三看来,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革命理论经历了由《共产党宣言》时期的初步形成到第二国际时期的成熟飞跃,马克思、恩格斯从而最终完成了由革命的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革命家的转变。不破哲三重点分析了马克思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探明了“过渡时期”理论从无到有的发展动因及轨迹,并指出“过渡时期”理论是马克思在其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所产生的必然结论,同时批判了斯大林对“过渡时期”理论的歪曲。此外,对于无产阶级掌握革命政权的问题,不破哲三提出了新的思索,他否定了通常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提法,认为“无产阶级执政”的论断在无产阶级的革命方法,无产阶级与其他各阶级的关系,无产阶级国家的政治体制等方面更能体现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本意。第三,不破哲三对马克思再生产与经济危机理论的新探求。在不破哲三眼中,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存在着“一种空白”,即没能对经济危机的问题作出深刻的讨论,未能说明经济危机由可能变为现实的缘由,未能阐释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是如何周期性地打破社会再生产的均衡条件的。因此,他以包括《资本论》在内的,马克思的全部经济学文献,特别是手稿和笔记等为研究素材,在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中以再生产理论为根基探明了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机制所在。第四,不破哲三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思考。不破哲三解析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阐述,并透析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的首次挑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借鉴价值。他还思考了当前中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防止腐败与官僚主义、人民监督与人民自律、环境保护与防治污染等方面给出了建议。同时结合日本国情,阐明了日本共产党将积极推动在现行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孕育社会主义市场,从而最终在经济上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目标。第五,不破哲三的21世纪时代观及对日本实现社会主义的展望。不破哲三在认识当今世界新局势的基础上指出,21世纪将是人类在社会制度上由资本主义体制向社会主义体制过渡的重要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所论证的“两个必然”将在21世纪得到实现。他还针对列宁对马克思的未来社会理论的理解提出了质疑,认为列宁的“阶段论”以及以分配方式作为高低阶段的标识是对马克思的未来社会理论的误读。此外,不破哲三明确了日本的未来社会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并阐明了日本共产党将通过经济上的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变革和政治上的寻求国民多数支持的民主改革来达成未来社会的具体实现路径。总之,不破哲三以“科学视角”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多个方面做出了解析:其中,对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社会经济形态”和“经济基础”等概念做出了新的诠释;明晰了“无产阶级执政”的新观点;在再生产理论与经济危机理论的集合中揭示了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机制;发现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价值,明确了市场社会主义的方向;对21世纪的世界及日本做出了马克思未来社会理论描述一般的展望。不破哲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析涉及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方面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成果,初步构成了不破哲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
姚远[3](2015)在《“泛剥削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研究和认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对剥削的定义是剥削阶级对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时间以及剩余劳动产品占为己有,就产生了剥削。我随着时代的进步,剥削阶级在我国已经不存在,然而在针对剥削问题的讨论中,出现了把剥削泛化的看法,认为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是被剥削者,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剥削。这种认识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对剥削的解释,是现代社会人们快速的生活方式下对剥削在心理上产生了一定曲解。本文结合新时代背景,对剥削被泛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涂俊[4](2014)在《从企业社会责任到企业环境责任 ——企业环境责任的批判与重构》文中研究说明在企业这种新型的经济组织的推动作用下,人类拥有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丰裕的物质财富,并享受着技术高度发达所带来的史无前例的便捷舒适的生活方式:冰箱、洗衣机、电视等等之前无法想象的消费品进入寻常人家;飞机、邮轮、电话、汽乍等等便捷舒适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但是,在创造了辉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工业化钆会发展的基础地建立在对环境资源的无度开发和掠夺之上。以企业为代表的人类社会成员肆无忌惮地对资源的掠夺和对环境的破坏使得历史上补认为“元限”的环境容量局促起来,环境不再能够消解人类活动的损害,环境问题渐趋严重,环境危机日益显现。因此,人们开始反思企业作为最大的环境资源使用者和破坏者,是否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答案自然是肯定的。那么,企业承担的环境责任——企业环境责任究竟应当是什么样的一种责任呢?长期以来,企业环境责任被认为属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进入环境危机时代以后企业社会责任内容的新的部分。然而,抱着对学术严谨的态度在对企业环境责任的审视中,,疑问却渐次显现。首先,企业社会责任是由于企业生存社会网络之中,企业难以自给自足地扶得在社会这个网络中生存的所有社会资源,因此企业必须通过向其他社会成员承担一些社会责任,以利益出让的方式使对方获得一些企业所有的社会资源,同时也使企业能够对应地从对方那里获得相应的社会资源,例如劳动力资源、供货商提供的原材料、政府的政策法律许可等等。因此,在企业社会责任关系中,责任的双方分别是企业与其他社会成员。然而,在企业环境责任中,企业承担环境责任所带来的环境利益是一种不可分割的整体的利益,这种利益及于所有环境共同体成员,不能为哪一个或哪几个成员所独占地分割地享有。因此,企业所面对的主体,不能够是独立的个体或者个体的组合,企业面对的是“环境共同体”。这个环境共同体是人类继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精神共同体发展到社会这一阶段后因为环境容量的有限性,环境危机的出现,人类环境利益的整体受到损害而出现的基于共同的环境利益面内在存在的第三阶段的人类集合形式。这个集合与社会不同,这个“人”的集合不是类概念下的“人”,而是集合概念下的“人”,是不可分的抽象的“人”。闪此,将企业不境责任划入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显然在主体上就出现了混乱。企业卜环境岁汀手的仁体不再足企业’,个体的社会成员,或者社会成员的组合,而是企业与不可分的抽象的集合概念的“人”。企业环境贵任划归企业社会责任在责任的性质上也难免有待于商榷之处。企业社会责任是基于企业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社会资源交换关系而成立的。根据主流的利益相关者学说,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程度,是与责任相对方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程度成正比的,也就是说,企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正当性基础在于对方能够对价地给付企业社会资源。然而,企业环境责任中,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对象是环境共同体,是包括了企业自身在内的抽象的“人”,企业显然无法在这样的关系中实现对价交易。既然交易的不能成立,企业环境责任也就失去了正当性的基础。因此,企业环境责任显然并非基于资源交易关系而获得成立的正当性基础。那么,企业环境责任的正当性基础又在哪呢?本文认为,应当在于企业对于环境利益损害的“原罪”。企业从其诞生之时,即开始了对环境资源的消耗,同时向环境排放污染,对环境实施损害行为。这是企业“天生的原罪”,作为环境共同体体的一员,企业的排污行为必然地对环境利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然而同样因为是“原罪”,企业这样的排污行为就“不可避免”。只要企业存在,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对环境的损害。而同时,又由于企业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重要的经济组织体,社会又不能因为企业的“环境原罪”将企业这种经济组织完全消灭,而只能够在企业的环境损害行为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之间寻求一种相对的平衡,以求使企业既能够正常地生产经营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通过企业承担对环境的责任从而约束企业的环境损害行为使企业对环境的危害不至于形成对整个环境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威胁。因此,企业环境责任的正当性基础在于企业需要通过承担环境责任对自己的“原罪”进行“救赎”。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的企业环境责任因而具有了和企业社会责任所完全不同的制度需求。企业社会责任由于是企业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一种社会资源交换关系,因此,对于双方之间是否应该进行交易,在什么样的条件之下进行交易,交易的内容是什么这样的一系列问题更多的适用于权利话语背景之下的制度设置。也就是说更多适用于“软”性的制度规范,更加尊重当事人双方的意愿,具有更大的任意性。从现有的制度设计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一点:无论是SA8000)企业社会责仟标准,还是CSR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企业的社会责仟更多的是停留在社会舆论压力和企业的自主选择上。即使是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下来的企业社会责任,也具有较强的任意性与滞后性。举例来说,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企业需要承担保障劳动者享有最低工资的权利。而这样的企业社会责任反应在法律中,则仅仅要求企业对符合劳动法律关系的劳动者承担这样的责任,而对于劳务关系的相对人则不承担这样的义务,当事人双方可以任意协商决定劳动者的工资薪酬。而对于企业承担的另一个重要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方面,也就是对消费者的诚实信用责任的保护,则只有在出现了消费者受损事件后才能够得到救济。因此,当具有任意性、滞后性的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建构施用于企业环境责任关系时,企业环境责任所要求的强制性、法定性和预防性的需求就难以获得实现,可能将会造成法律制度建构中的滞后性和实际施行上的不公正。企业环境责任需要重新建构一个具有更强的强制性和法定性的法律制度体系。这个法律制度系统小但需要要求企业承担事前的环境损害预防责任,司时还需要承担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损害控制责任,并且需要承担企业环境损害行为的后续治理责任,形成一个完整的事前、事中、事后法律责任体系,使企业环境损害能够得到有效的预防、控制和治理。
马莎莎[5](2014)在《雇佣劳动的异化本质及其扬弃 ——马克思雇佣劳动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考查了马克思留下的雇佣劳动的异化难题,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雇佣劳动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中对这个理论难题的认识、思考和解决实践。在此基础上分析雇佣劳动在我国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吸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解决这个难题的经验,并试着探索最终解决这个难题的路径,以期为雇佣劳动异化难题的最终解决提供思路。马克思雇佣劳动理论是在对资本主义生产进行考查的基础上所做的理论研究成果,雇佣劳动理论研究了雇佣劳动的产生、存在条件、劳动过程、雇佣劳动的实质,揭示了雇佣劳动的异化本质,并在这一研究基础上对雇佣劳动的终结做了理论预设。雇佣劳动产生和消亡的条件在资本主义内部,也就是说只有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度不存在,资本主义社会被自由人联合体所代替,雇佣劳动才会消失,而在未来社会中的劳动将是自由的、联合劳动。但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社会中的自由、联合劳动,马克思并没有留下详细论述,他仅指出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要等到它的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即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只要资本主义私有制度存在,资本追求价值增殖的目的就不会改变,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就不会停止,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就不会结束,工人与劳动、产品的对立就不会消失,雇佣劳动的异化本质就无法得到消解。这就是马克思留给全世界无产阶级的理论难题。克服雇佣劳动的异化难题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之后,成为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努力的目标。只有彻底解决这个难题,才能够实现劳动的解放,实现每一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必须承认,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雇佣劳动这种劳动形式不能够避免,劳动者的劳动还不是马克思共产主义理想下的真正自由的劳动。虽然我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背景与马克思所描述的“雇佣劳动”存在的背景完全不同,我国的“雇佣者”和“被雇佣者”之间存在利益和目标的一致性,他们之间并不是尖锐的对立,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不够发达的现实,雇佣劳动的异化性质仍然没有彻底消除,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异化现象”也偶尔存在。因此,承认雇佣劳动的异化性质,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雇佣劳动”是对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雇佣劳动理论中国化的积极肯定,是对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伟大思想的肯定,是对消除“劳动差异”、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探索。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致力于消灭剥削和压迫,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对马克思雇佣劳动理论作了广泛的传播和深入研究,力图解决雇佣劳动的异化难题,实现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党解决雇佣劳动异化难题的过程也是逐步推进马克思雇佣劳动理论中国化的过程。由于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任务和奋斗目标不同,对“雇佣劳动”的认识也呈现出不同内容,使马克思雇佣劳动的中国化呈现出实践性和本土化特征。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雇佣劳动理论的中国化进程还表现出创新性,即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允许非公有制经济中雇佣劳动的合理发展。这个伟大尝试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关于“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扬弃”思想基础上,对雇佣劳动合理性进行的利用。中国共产党认为,要彻底解决雇佣劳动的异化难题,首要的和根本的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因而,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条件都可以合理利用,包括学习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马克思留下的雇佣劳动异化难题不仅是理论难题,更是现实难题。在解决这个难题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保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地位;必须将马克思雇佣劳动理论与中国的经济社会实际发展相联系,防止对马克思主义的僵化认识和运用。今天,马克思的雇佣劳动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仍然在持续推进,仍然需要我们依据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科学地、发展地、实践地对待马克思的雇佣劳动理论,将马克思的具体论述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使马克思的雇佣劳动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继续发挥其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又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颖经验来创新其观点、丰富其内涵,从而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
蔡晓珊[6](2012)在《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创业主体由传统的物质资本密集型企业转化为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在传统的物质资本密集型企业中,物资资本所有者是企业的中心签约人,是创业的主导者,企业大多采用“资本雇佣劳动”的契约安排;而在新兴的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中,企业中心签约人转变为人力资本,由人力资本来主导创业并安排企业契约,“人力资本雇佣资本”的现象相当普遍。创业主导者即中心签约人的变化也带来了企业创业特性、创业条件和治理特性等一系列差异。本文首先从创业主导者即中心签约人的问题入手,回顾了“资本雇佣劳动”和“劳动雇佣资本”的文献观点,分析了人力资本成为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中心签约人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详细比较传统物资资本密集企业和新兴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的企业特性,归纳得出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在创业关键性资源、创业融资、行业进入壁垒、创业风险和创业成长的关键因素等方面与传统物资资本密集型企业存在差异;探讨了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的本质,指出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的本质是以人力资本为中心签约人的创新过程,并基于创新理论研究了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的五种创业模式。正因为中心签约人与传统物质资本密集型企业有所不同,新兴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也需要特定的外部环境。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证明了教育、资本市场和知识产权制度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的三大保障。其中,教育为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提供人力资本、创新源泉和创业机会,资本市场提供融资渠道和创业激励,知识产权制度则保护创业成果并激励创新。理论和实证皆表明,教育、资本市场和知识产权制度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的异质性环境条件,离开了这三个环境要素,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创业便失去了实现条件和保障。基于中心签约人及企业特性和创业特性的不同,新创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面临着创业者、关键性人力资本和投资者之间权益的平衡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过程中创业者与投资者、创业团队成员之间的权益平衡关系。在创业融资过程中,创业者所拥有的企业关键性资源的特殊性以及风险投资资金的专用性使得风险投资者面临被创业者“敲竹杠”的威胁;而随着创业过程的推进,创业者人力资本专用性的增强也引发了风险投资者向创业者“敲竹杠”的问题。通过建立模型,本文分析了创业者与风险投资者之间的“敲竹杠”行为,并提出可转换证券能够有效克服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过程中的“敲竹杠”问题,实现对创业者和投资者的最佳激励。同时,基于创业团队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异质性和团队生产等特征,运用合作博弈模型考察了创业团队内部的权利安排问题,提出了剩余索取权分配、“基本工资+团队绩效”的奖励计划、风险基金的激励模式、SMT创新授权机制以及构建团队心理契约的设想。本文最后给出结论以及研究展望,并提出了促进我国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的相关政策建议。
李定清[7](2011)在《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与欧洲文学》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着眼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通过对其各种文学资源的耙梳整理与系统研究,力图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文学资源的存在状况;二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学资源加以运用的方式、途径、过程和效果,以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待文学的态度及其文艺思想与文学资源的多层面关系;三是开掘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的文学资源之于我国文艺理论事业的价值,以期为深化我国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研究提供有益启示。导论部分着眼于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研究的当代发展,在梳理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研究的基本走向基础上,指出现今研究中的成绩与问题;通过对教条化、公式化、概念化所导致的原教旨主义和独断论倾向,研究范式的机械性、研究视域的偏狭性,尤其是对脱离经典文本实际所造成的望文生义甚至断章取义现象的细致分析,引入到本研究论域,阐述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介绍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以及拟达到的目标。第一部分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创作状况和特点。马克思的文学创作充满强烈的浪漫主义理想色彩,他自幼喜爱文学艺术,青年时代曾萌发献身文学事业的热情,先后写了大量的诗歌以及小说和剧本,奠定了扎实的文学基础。与马克思相比较,恩格斯的文学创作是在浪漫主义大潮中经由“青年德意志”作家的激发而起步的,其家庭出身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虽有不同,但献身文学事业的愿望却是一致的。从恩格斯早期创作的整体情形看,尽管作品充盈着浓烈的浪漫激情,但由于个体差异和民间文学因素的影响,其现实倾向性有所加强。对文学创作的考察,不仅客观地呈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欧洲文学传统尤其是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主题、意象、情节、人物等的借鉴和利用情形,而且艺术地展现了马克思的理想主义与浪漫反讽和恩格斯的自由精神与民间智慧相交融的艺术个性。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实践是其观念形态上由浪漫而现实巨大转变的重要表征。第二部分从实证的角度总结、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文学引用的状况和特点,分析阐释文学引用的价值和作用。文学引用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文学资源的直接体现,也是其一生热爱文学的明证。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各种着述中对文学的引用十分广泛,从范围来说,自古希腊以来几乎所有的文学现象都在其引用的视域之列;从文类来说,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诗歌、小说、剧本等无所不包。历时性地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各种着述中的文学引用,既可以清晰地把握文学引用的整体状况,又可以客观呈现基于个人兴趣和理论需要所作出的文学选择。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的文学引用明显带有信手拈来、画龙点睛、言简意赅等特点,表现出文献证据、社会批判和文学修辞等方面的价值和作用。第三部分从文化批判的角度具体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学资源的运用。文学资源不仅是其文化批判所借助的重要材料,而且也是显现其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乃至文艺思想等价值的有效途径。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的理论实践充满强烈的批判精神,文化批判是其批判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对“反动的浪漫主义”、“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上。马克思恩格斯对浪漫主义的批判是客观辩证的。尽管他们对浪漫主义多有尖锐批评,甚至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但并没有一般性地否定浪漫主义。他们批判的只是以浪漫主义形式表现出来的反动政治内容,即“反动的浪漫主义”,而对于革命浪漫主义则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巴黎的秘密》及其青年黑格尔派评论的批判,马克思旨在对青年黑格尔派作全面清算,同时也是对自身思想进行的一次彻底清理。在这种哲学论争渗透着的文艺论争中,马克思阐述了塑造鲜活生动的“本来的非批判的”形象、人物形象必须符合人性等现实主义理论观点。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学的批判,集中体现在恩格斯撰写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者》、《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等长篇论文中。他们在认真梳理和剖析“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阶级实质及其思想理论的欺骗性的同时,阐明了现实主义、文学批评标准和批评方法以及文艺必须歌颂革命的无产者等重要文艺思想。第四部分从文学批评文体的角度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学资源的具体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是孕育其文艺思想的直接动力,也是运用文学资源的另一有效方式。尽管他们专门系统的文艺论述和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批评文章并不多,但在各种着述中为阐明其政治哲学观点间或运用文学资源而进行的文学评价却是十分精彩的。从广义的文学批评来看,散存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的批评文字,大致可以归结为散论、专论和书信体批评等三种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学批评形态。文学散论主要是指马克思恩格斯针对某一文学事实和在其他文本中引用的文学材料所进行的即时性、零散性简要评价,散见于其他论着中,有作家散论和作品散论两种类型。这是其最常用的一种批评形态,也是一大批评特色。文学专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文学批评实践中最严谨的一种形态,有稳定独立的研究对象,严密的逻辑结构,推论步骤较为完整,包括作家论、作品论等维度。书信体批评是马克思恩格斯用书信的形式所进行的文学批评,是涵纳其文艺思想因子最为密集的文学批评形态。马克思《致斐·拉萨尔》、恩格斯《致斐·拉萨尔》、恩格斯《致敏·考茨基》、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等书信堪称经典。上述三种形态承载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实践,不仅催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文艺观念、命题和范畴,而且为其文学批评标准和文学批评方法的形成提供了实践依据。结语部分着重阐述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的文学资源的当代价值。以上研究表明,散存于马克思恩格斯各种着述中的文学资源是异常丰富的。文学尤其是欧洲文学,既是孕育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的现实土壤,又是其致用性反思评价的直接对象。与社会、哲学、美学、人学基础等比较来看,文学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产生的最内在、最深厚的基础之一具体说来,文学是承载其思想理论形态的基础,是体现其实践品格的重要依据,是形成其文艺视角的客观参照,是重读马克思的重要途径。这就昭示我们,在全球化的今天,开掘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产生的文学资源,理应成为创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建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途径。不仅如此,随着对文学资源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再建性重读马克思,对于扩大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的研究范围,有效地解决当前纷纭复杂的时代文艺问题,亦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和方法启示。
张艳娟[8](2011)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博弈分析》文中指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之一,它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勾勒出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图景,指导着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运动。从根本上讲,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在于“做”,在于如何更好地为人的行为做出指导。“如何做”主要探讨人们之间的交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如何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问题。博弈论是分析人们交互关系的有力工具。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用博弈论这一分析工具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目前学术界鲜有人涉及。从学科的角度讲,二者几乎没有关联。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博弈论是一种模拟化的数学工具,在数学和经济学等领域广泛应用。虽然博弈论主要应用于科学领域,但是它研究的主体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行为。历史是人的活动的展开,人的活动就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博弈是人与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行为,人们之间的交往,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就是一种社会博弈。基于此,博弈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这也为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进行博弈分析提供了可能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点,也是博弈分析的逻辑起点。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用博弈论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的着力点是在微观层面上对影响博弈行为的历史要素和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进行分析,探究人的博弈行为在某些要素的作用下会产生怎样的博弈结果。所以,这种分析和探索可以称为“行动主义的”。要对博弈行为进行探讨,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博弈的动机。博弈的动机涉及人的意识,人行为的目的和人的需要,而这所有的一切都与利益密切相关。在本文的第一章,对博弈中利益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益问题产生于生产领域,但它不仅仅存在于生产领域,它充斥于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的一言一行,人们的每一项决策都在考虑自身的利益。追求个人利益的实现是人生产活动的动机和目标,是博弈的源动力和内驱力。博弈主体不论如何选择,选择什么,总是按照利益最大化的方向进行选择,利益支配着博弈的全过程。如今,利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主题。由于争夺利益所引发的矛盾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囚徒困境”就是博弈双方利益矛盾的典型表现。我们解决这一困境的关键是要建立人们对博弈的信心和预期。通过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增加对可能冲突的预测;通过制度和道德这两种“硬”和“软”不同的约束机制,促使人们找到利益博弈的均衡点,达成合作共识,减少因利益冲突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产生于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在本文的第二章,主要探究了博弈与交往的关系。如果没有交往,博弈就无从谈起,博弈是关系形态交往的具体展现模式。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决定了冲突不可避免,同时也孕育着人们之间由于利益而形成合作博弈的可能性。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特别突出。但是从非合作博弈向合作博弈转化并不能一蹴而就。合作博弈的出现不仅需要人们具有合作的共识和重复博弈这两个前提,更为关键的是需要博弈双方的平衡。要保持博弈双方平衡,就需要充分发挥国家和政府的作用,减少人们犯错误的机会,促成合作博弈的出现。人们在交往中需要交流和沟通,就不能缺少信息这一中介。在本文的第三章,主要分析了信息在博弈中的作用。信息是博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博弈决策的依据。人们依靠信息可以对博弈行为进行调节,修正自己的信念,对博弈结果作出准确预期,减少人的行为结果的不确定性。如今,信息成为社会的核心所在,贯穿于整个博弈的过程中,改变了人们的活动方式,是人们获利的又一重要来源。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在人们利用信息获益的同时也产生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行为,对社会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要想遏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盛行,首先要从信息本身入手,通过信号传递模型和信息筛选模型提高委托人的信息拥有量,减少逆向选择带来的损失;与此同时,要人为地设计一些合同或激励机制,通过发挥制度和“声誉”的作用,摆脱道德风险问题。利益的协调、合作的实现、“道德风险”的降低,都要发挥制度的作用。在第四章中主要分析了制度对博弈行为的影响。制度作为博弈的规则,它的重要性在于建立了一个人们相互作用的稳定的博弈结构,通过提供博弈信息、约束博弈选择范围、提供博弈的激励机制、改变博弈参与人的活动方式来为参与人提供预期,减少博弈的风险性。制度构建了和谐的社会秩序,但是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博弈参与人在多大程度上相信遵守制度规则是符合他们自身利益的。在很多情况下,参与人受利益的驱使,违反制度或直接改变制度,出现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是博弈均衡的转移,它体现了人们获益规则的变化,体现了人们之间交互关系的变化,也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制度变迁是历史发展需要关注的关节点,搞清人们是如何实现从一种博弈均衡向另一种博弈均衡转移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变革的具体图景。从另一个角度讲,制度变迁说明制度在处理人们博弈冲突时的有限性。这种有限性需要另外一种约束规范——道德来补充。在第五章中,笔者主要分析了道德博弈的体系。道德的形成取决于公众的共同博弈,其主要调节人的内在行为,是博弈行为的范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范导是必不可少的,为己利他的道德动机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互惠的理由能够使人们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实现收益与责任的均衡。在很多情势中,人的行为不仅仅是一种个人利益最大化行为,而是利己与利他的统一,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实际做出选择的结果,实现了博弈参与人利益“双赢”的结局。
杨永华[9](2010)在《与剥削泛化论商榷》文中提出在关于剥削问题的讨论中,出现了一种把剥削泛化的观点,就是把所有他认为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都称为剥削。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我称之为剥削泛化论。剥削泛化论似乎可以追溯到胡培兆(胡培兆,1988)、要战通(要战通,1993)的论文,吴光炳(吴光炳,2002)、司正家(司正家,2003)、杜旭宇(杜旭宇,2005)等学者的论文是剥削泛化论的代表作,比剥削泛化论走得更远的观点是为剥削评功摆好,最为极端的是郝志强,
孙伟[10](2010)在《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理论世界里,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阐释和批判的大旗独树一帜;在现实国际政治生活中,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革命的号角不同凡响。在西方,受马克思主义影响,产生了世界体系理论、依附理论等一批有洞察力的国际政治理论。在中国,学派特色的探求、哲学根基的追问,以及外交实践中国际立场的把握、融入世界的努力、和谐共生的作为,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支撑。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专题研究很热闹,有政治、经济方面的,也有文化方面的;有剖析问题的,也有论证结论的;有继承发展的,也有嫁接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体系研究呼之欲出。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自身体系研究资源丰厚,有总体理论体系的宏观构建,有分支理论体系研究的先例;有经典作家的方法指引,有后来继承者的自我构建------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体系研究水到渠成。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需要对话世界,多面的全球化需要整体回应,复杂的世界危机需要系统解答,恼人的文明冲突需要全面审视,而对应的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则体系完备、逻辑严谨、话语清晰------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体系研究势在必行。本文选择马克思主义领域,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和价值追求的敬畏。本文选择国际政治理论为方向,是因为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家庭中略显薄弱。本文选择体系为切入点,则旨在让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在专业领域立足。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本文借助“问题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体系。本文的出发点是可以张扬的,但具体的研究过程则需要谨慎。从框架设计到内容描述,都不敢擅自发挥,尽量参照已有的研究成果,宁愿出来的东西是一个拼盘。
二、对“劳动雇佣资本”命题的几点质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劳动雇佣资本”命题的几点质疑(论文提纲范文)
(1)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溯源 |
2.1 理论之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的相关论述 |
2.1.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论断 |
2.1.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重要论断 |
2.1.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重要论断 |
2.2 守正传承:中国传统社会的相关论述 |
2.2.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思想 |
2.2.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思想 |
2.2.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思想 |
2.3 思想借鉴:西方社会的相关论述 |
2.3.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观点 |
2.3.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观点 |
2.3.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观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3.1 立德树人的解析 |
3.1.1 立德树人的内容、特征、原则、任务 |
3.1.2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 |
3.1.3 立德贯穿于树人全过程 |
3.2 科学认识国家核心竞争力 |
3.2.1 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
3.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才、科技、创新是构成要素 |
3.2.3 四个要素形成合力 |
3.3 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3.3.1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的主体是“时代新人” |
3.3.2 统一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相互合作 |
3.3.3 共筑在形成国家开放的战略中相互渗透 |
3.3.4 共建在互为对方营造的环境中相互协调 |
3.3.5 共构在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目标中相互支撑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
4.1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
4.1.1 坚持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引领作用 |
4.1.2 发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的精神动力作用 |
4.1.3 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环境优化的保障作用 |
4.2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
4.2.1 以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方向机制 |
4.2.2 以教育具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为连接机制 |
4.2.3 以把方向、协调各方等为内容的党的领导为保证机制 |
4.2.4 以人的利益、使命、理想为导向的个人发展动力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方法 |
5.1 指标体系构成与框架 |
5.1.1 指标选取依据、原则与框架 |
5.1.2 数据来源及其发布单位 |
5.1.3 分析方法为单变量频数分析、双变量相关系数、分类与制表 |
5.2 立德树人、国家核心竞争力21年整体状况及特征 |
5.2.1 我国国家核心竞争力21年整体呈稳步上升态势 |
5.2.2 高校学生道德认知和价值判断保持健康向上并逐步提升 |
5.2.3 教师尊重与关爱学生表现突出,学术道德等稳定上升 |
5.2.4 积极评价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肯定学校立德树人各项工作 |
5.2.5 党和政府工作表现突出,综合国力趋势乐观 |
5.3 显示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
5.3.1 立德树人对整体竞争力的相关性表现 |
5.3.2 立德树人对人才的相关性表现 |
5.3.3 立德树人对科技的相关性表现 |
5.3.4 立德树人对创新的相关性表现 |
5.4 解释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
5.4.1 国家核心竞争力随着对党的领导的不断坚定等而提升 |
5.4.2 不断加强的理想信念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上升趋势保持同步 |
5.4.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上升状态互相契合 |
5.5 对策与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加强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在国家核心竞争力中作用的路径思考 |
6.1 形成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透视视角 |
6.1.1 全方位地把握国家核心竞争力 |
6.1.2 充分肯定我国制度优势 |
6.1.3 自主设计国家核心竞争力指标 |
6.1.4 以实现人民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
6.2 构建立德树人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
6.2.1 把立德树人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 |
6.2.2 围绕立德树人目标设计学科、教学、教材和管理体系 |
6.2.3 立德树人要注重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等方面上下功夫 |
6.2.4 建设新时代立德树人教师队伍,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 |
6.3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6.3.1 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 |
6.3.2 要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
6.3.3 要扩大高等教育开放水平 |
6.4 加强党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全面领导 |
6.4.1 突出思想政治工作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
6.4.2 培养和组织精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才队伍 |
6.4.3 突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领导责任 |
6.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科学视角”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解析 ——不破哲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不破哲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几个基础性问题的新探索 |
2.1 不破哲三对“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思考 |
2.1.1 空想社会主义的本质 |
2.1.2“科学视角”的科学社会主义 |
2.2 不破哲三对科学社会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新阐释 |
2.2.1 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及其价值 |
2.2.2 辩证的方法论及其在政治上的现实价值 |
2.3 不破哲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探索 |
2.3.1 对历史唯物主义中“社会”及“社会经济形态”的理论分析 |
2.3.2 对列宁关于社会经济形态观点的辨析 |
2.3.3 对“经济基础”说的理论辨析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破哲三对于马克思主义国家与革命理论的新思索 |
3.1 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的初步形成 |
3.1.1 马克思由革命的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革命家的初步转变 |
3.1.2 《共产党宣言》中革命理论的发展 |
3.1.3 1848年各国革命实践中革命论的提升 |
3.2 欧洲革命后各国革命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影响 |
3.2.1 法兰西第二帝国与国家论 |
3.2.2 德国的统一与波拿巴主义 |
3.2.3 英国工人阶级的资产阶级化 |
3.2.4 美国南北战争 |
3.3 国际工人组织及运动中马克思主义革命论的飞跃 |
3.3.1 第一国际与马克思主义革命论 |
3.3.2 巴黎公社与国家机器 |
3.3.3 第二国际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
3.3.4 工人阶级政党的议会斗争与多数人革命理论 |
3.4 不破哲三对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思想的新理解 |
3.4.1“过渡期”理论的产生、发展与确立 |
3.4.2 不破哲三对斯大林歪曲“过渡期”理论的批判 |
3.5 不破哲三对“无产阶级执政”问题的思索与理论创新 |
3.5.1 对“无产阶级执政”的思考 |
3.5.2 无产阶级执政与革命的方法问题 |
3.5.3 无产阶级执政和其他各阶级的关系问题 |
3.5.4 无产阶级执政与民主共和制的政治体制 |
3.5.5 无产阶级执政理论与日本共产党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破哲三对马克思再生产与经济危机理论的新探求 |
4.1 不破哲三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探索 |
4.1.1 马克思对经济危机可能性理论的初探 |
4.1.2 经济危机由可能性到动态发展 |
4.1.3 判断经济危机存在的依据 |
4.1.4 资本主义内部诸矛盾与经济危机 |
4.1.5 作为经济危机根源的生产与消费的根本矛盾 |
4.2 不破哲三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探求 |
4.2.1 关于再生产理论的最初命题 |
4.2.2 三次探索攻克简单再生产 |
4.2.3 进军扩大再生产 |
4.3 再生产理论与经济危机理论的结合 |
4.3.1 再生产与经济危机的最初关联 |
4.3.2 扩大再生产中显露出经济危机的基础 |
4.3.3 再生产的独立化与经济危机 |
4.3.4 信用制度与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
4.3.5 商人资本与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破哲三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思考 |
5.1 不破哲三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反思 |
5.1.1 新经济政策前俄国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
5.1.2 新经济政策的产生、发展与确立 |
5.1.3 新经济政策的后续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
5.2 不破哲三对中国市场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索 |
5.2.1 不破哲三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建议 |
5.2.2 不破哲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的思考 |
5.3 日本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 |
5.3.1 主张以计划经济为主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探阶段 |
5.3.2 提出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深化阶段 |
5.3.3 确立资本主义中孕育社会主义市场的方针的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6 章不破哲三的21世纪时代观及对日本实现社会主义的展望 |
6.1 不破哲三的21世纪时代观 |
6.1.1 不破哲三对当今世界局势的新认识 |
6.1.2 探究资本主义制度存亡的新时代 |
6.1.3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
6.2 马克思的未来社会论与对日本未来的展望 |
6.2.1 对马克思未来社会理论的新理解 |
6.2.2 对日本未来社会的展望及具体实现路径的探讨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从企业社会责任到企业环境责任 ——企业环境责任的批判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和主要创新 |
1、基本概念界定 |
2、研究进路与方法 |
3、本文主要创新 |
第一章 产生于企业社会责任范畴的企业环境责任 |
第一节 作为范畴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一、企业社会责任建构的时代背景 |
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
第二节 环境危机时代社会责任范畴内企业环境责任的产生 |
一、环境危机时代企业外部性对环境的威胁 |
二、社会责任范畴内环境责任产生与发展 |
第二章 社会责任范畴内企业环境责任的反思 |
第一节 社会责任范畴内企业环境责任的质困局 |
一、企业社会责仟之资源交易属性解析 |
二、企业环境责任的交易困境 |
第二节 社会责任范畴内企业环境责仟的主体困局 |
一、利益相关者概念解构 |
二、利益相关者在企业环境责任中身份的混乱 |
第三章 企业环境责任性质的理论重构 |
第二节 企业环境责任的根源——“企业原罪” |
第二节 企业“原罪”的救赎——企业环境责任 |
第四章 企业环境责任主体的理论重构 |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环境责任的主体区别——以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为样本对象分析 |
第二节 企业环境责任主体重构 |
一、企业与抽象的“人” |
二、作为环境共同体一员的企业 |
第五章 企业环境责任的法律重构 |
第一节 企业环境责任立法思路重构 |
第二节 企业环境责任法律制度之重构 |
一、企业社会责任语境下企业环境责任法律制度之反思 |
二、企业环境责任语境下的法律制度重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博士研究生阶段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雇佣劳动的异化本质及其扬弃 ——马克思雇佣劳动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与选题依据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选题依据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研究结论 |
四、创新之处与有待解决的问题 |
(一)创新之处 |
(二)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马克思雇佣劳动理论的经典文献考察 |
一、马克思雇佣劳动理论创立的时代背景 |
(一)受工业革命影响的商品经济时代 |
(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
(三)独立工人运动兴起 |
二、马克思雇佣劳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
(一)雇佣劳动的发展历程 |
(二)“雇佣劳动”的定义 |
(三)雇佣劳动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 |
(四)雇佣劳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
(五)雇佣劳动过程 |
(六)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 |
(七)雇佣劳动的实质 |
(八)马克思对“雇佣劳动”终结的预想 |
三、马克思对雇佣劳动异化本质的揭示 |
(一)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阐释 |
(二)雇佣劳动归根结底是异化劳动 |
四、马克思雇佣劳动理论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 |
(一)马克思雇佣劳动理论的理论价值 |
(二)马克思雇佣劳动理论的历史意义 |
小结:资本逻辑统治下雇佣劳动的异化难题——马克思留给后人的一个重大理论难题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解决雇佣劳动异化难题的历史考察及经验总结 |
一、中国共产党对解决雇佣劳动异化难题的认识及初期实践(1921-1949)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背景 |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其“消灭私有制”的奋斗目标 |
(三)中国共产党解决雇佣劳动异化难题的艰苦尝试 |
(四)新中国的成立与雇佣劳动异化难题的短暂解决 |
二、中国共产党对雇佣劳动异化难题的初步解决(1949-1965) |
(一)历史背景 |
(二)中国共产党解决雇佣劳动异化难题的理论探索及政策建议 |
(三)中国共产党对雇佣劳动异化难题的初步解决 |
三、雇佣劳动异化难题表象上的“彻底解决”(1966-1976) |
(一)历史背景 |
(二)中国共产党极左路线与雇佣劳动异化难题的解决 |
(三)雇佣劳动异化难题表象上的“彻底解决” |
四、中国共产党破解雇佣劳动异化难题的伟大尝试(1977-) |
(一)历史背景 |
(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与雇佣劳动异化难题的重新显现 |
(三)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雇佣劳动理论的再认识 |
五、中国共产党解决雇佣劳动异化难题的历史经验总结 |
(一)必须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科学的方针政策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
(三)正确看待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切忌急于求成 |
小结:马克思留下的难题在当代中国依然存在 |
第三章 当代中国经济社会中雇佣劳动的存在及其实质 |
一、雇佣劳动在当代中国存在的经济社会现状分析 |
(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 |
(二)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
二、雇佣劳动及“异化现象”在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必然性 |
(一)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 |
(二)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允许雇佣劳动存在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逻辑 |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工的存在 |
三、当代中国经济社会中对雇佣劳动的具体分析 |
(一)雇佣劳动的类型划分与异化本质 |
(二)雇佣劳动实现中介——劳动力市场、职业所、中介机构、猎头公司 |
(三)当代中国雇佣劳动者的重要来源 |
(四)中国共产党处理“雇佣劳动”问题的基本态度 |
(五)中国共产党处理“雇佣劳动”问题的基本政策分析 |
(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雇佣劳动”的实质 |
四、马克思雇佣劳动理论在现代经济社会遇到的挑战 |
(一)“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变化 |
(二)“无人工厂”的出现与价值生产的表象 |
(三)新型劳动关系的存在 |
小结:“雇佣劳动”异化难题不仅是理论难题也是现实难题 |
第四章 当代中国经济社会雇佣劳动异化难题解决的可能性 |
一、当代中国经济社会雇佣劳动异化难题解决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预想 |
(二)马克思的预想对中国共产党解决雇佣劳动异化难题的启迪 |
二、解决雇佣劳动异化难题的制度优势 |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 |
(二)社会主义的“消灭剥削、共同富裕”本质 |
三、劳动力资本化的发展对雇佣劳动异化本质的挑战 |
(一)劳动力资本化带来的雇佣劳动新变化 |
(二)劳动力资本化与雇佣劳动异化本质的矛盾 |
四、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对解决雇佣劳动异化难题的积极促进 |
(一)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 |
(二)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对雇佣劳动的影响 |
(三)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对雇佣劳动异化本质的否定 |
小结:扬弃——社会主义发展雇佣劳动的目的 |
第五章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解决雇佣劳动异化难题的经验教训 |
一、第二国际时期各国社会主义政党解决雇佣劳动异化难题的尝试及经验教训 |
(一)第二国际解决雇佣劳动异化难题的尝试 |
(二)第二国际解决雇佣劳动异化难题的经验教训 |
二、前苏联共产党解决雇佣劳动异化难题的探索及经验教训 |
(一)前苏联共产党解决雇佣劳动异化难题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
(二)前苏联共产党解决雇佣劳动异化难题的经验教训 |
小结:雇佣劳动异化难题的最终解决依赖于生产力的充分发展 |
第六章 解决雇佣劳动异化难题的路径探讨 |
一、推进马克思雇佣劳动理论的中国化 |
(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地位 |
(二)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的不断结合 |
(三)在运用中不断发展理论并根据实践构建新的理论 |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逐步推进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 |
(一)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主义本质 |
(二)改革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
三、逐步缩小劳动分工中的差异 |
(一)重视劳动者的教育,提高劳动者受教育水平 |
(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 |
四、积极改善产品分配制度 |
(一)调整税收制度,改进收入分配格局 |
(二)实现工资增长优先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
五、推进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构建 |
(一)保证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地位平等 |
(二)保证劳动关系主体中双方权利义务对等 |
六、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巩固劳动者的权益 |
(一)健全劳动者保障制度 |
(二)加强产权问题法律法规建设,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利 |
小结:雇佣劳动异化难题的解决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 |
1.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2 研究方法 |
1.4.3 逻辑框架 |
1.5 各章主要内容简介 |
1.6 本文可能的贡献和创新 |
2. 综述 |
2.1 中心签约人 |
2.2 资本雇佣劳动 |
2.2.1 资本的稀缺性 |
2.2.2 资本与劳动的社会属性 |
2.2.3 企业的风险承担 |
2.2.4 风险偏好 |
2.2.5 有效监督 |
2.2.6 要素所有者的谈判力 |
2.2.7 资产的专用性 |
2.2.8 有效市场 |
2.3 劳动雇佣资本 |
2.3.1 企业价值创造 |
2.3.2 人力资本的稀缺性 |
2.3.3 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谈判力 |
2.3.4 企业的风险承担 |
2.4 评述 |
2.4.1 现有文献观点回顾 |
2.4.2 评述 |
2.5 小结 |
3. 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不同于传统的创业行为 |
3.1 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的内涵 |
3.2 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与物质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的比较 |
3.2.1 物质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基本特性 |
3.2.2 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基本特性 |
3.2.3 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与物质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的比较 |
3.3 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的本质 |
3.3.1 创业与创新的关系 |
3.3.2 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的本质 |
3.4 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创业模式 |
3.4.1 创业模式的内涵及分类 |
3.4.2 创业模式与创新形式 |
3.4.3 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创业模式 |
3.5 小结 |
4. 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的实现条件:教育、资本市场和知识产权制度 |
4.1 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创业环境 |
4.1.1 创业环境理论 |
4.1.2 创业环境的构成要素 |
4.1.3 基于资源基础观视角的创业环境及其构成要素 |
4.1.4 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环境的异质性要素 |
4.2 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与教育的支持作用 |
4.2.1 教育促进人力资本形成 |
4.2.2 教育、创新与创业机会 |
4.3 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与资本市场的促进作用 |
4.3.1 完善的资本市场: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的融资保障 |
4.3.2 完善的资本市场: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创业激励 |
4.4 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与知识产权制度的保障作用 |
4.4.1 创业风险保障与知识产权制度 |
4.4.2 创业融资与知识产权制度 |
4.4.3 创新激励与知识产权制度 |
4.5 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环境的实证分析 |
4.5.1 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及环境评价模型 |
4.5.2 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与环境要素关系的实证分析 |
4.5.3 研究结论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新创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发展:企业相关权益的平衡 |
5.1 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发展过程与相关权益关系 |
5.1.1 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创业成长阶段 |
5.1.2 人力资本密集型创业企业利益相关者分析 |
5.2 创业者与风险投资者的权益平衡 |
5.2.1 创业者的人力资本特性分析 |
5.2.2 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融资的典型“敲竹杠”问题 |
5.2.3 进一步拓展——风险投资者对创业者的“敲竹杠”行为 |
5.2.4 可转换证券:创业者和风险投资者“敲竹杠”问题的解决机制 |
5.3 创业团队成员之间的权益平衡 |
5.3.1 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团队概述 |
5.3.2 创业团队内部的权力安排——基于合作博弈框架 |
5.3.3 创业团队的激励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研究展望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6.3 相关的政策建议 |
6.3.1 加大创新型教育投入 |
6.3.2 完善资本市场,加快金融工具创新 |
6.3.3 健全知识产权制度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7)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与欧洲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研究简述 |
(一) 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研究的三大走向 |
(二) 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研究存在的问题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内容 |
(一) 国外研究述评 |
(二) 国内研究述评 |
(三) 本文的主要内容 |
三、研究思路、方法、意义和创新 |
(一)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二) 研究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素养 |
第一节 马克思的文学素养 |
一、家学渊源与早期教育 |
二、文学创作述要 |
三、理想主义与浪漫反讽 |
第二节 恩格斯的文学素养 |
一、早期经历与文学素养储备 |
二、文学创作概说 |
三、自由精神和民间元素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的文学引用 |
第一节 对古希腊罗马文学的引用 |
一、对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的引用 |
二、对"荷马史诗"和三大悲剧作家作品的引用 |
三、对古希腊罗马其他作家作品的引用 |
第二节 对中世纪欧洲文学的引用 |
一、对中世纪史诗、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引用 |
二、对中世纪民间歌谣的引用 |
第三节 对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引用 |
一、对但丁及其作品的引用 |
二、对拉伯雷和托马斯·莫尔作品的引用 |
三、对塞万提斯及其作品的引用 |
四、对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的引用 |
第四节 对十七、十八世纪欧洲文学的引用 |
一、对十七世纪欧洲文学的引用 |
二、对十八世纪欧洲文学的引用 |
第五节 对十九世纪欧洲文学的引用 |
一、对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引用 |
二、对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引用 |
三、对十九世纪无产阶级文学的引用 |
四、对十九世纪德国文学的引用 |
第六节 文学引用的特点 |
一、信手拈来 |
二、画龙点睛 |
三、言简意赅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文化批判 |
第一节 对浪漫主义的反思 |
一、反思和批判展开的历史语境 |
二、对封建的浪漫主义的批判 |
三、对拉马丁的批判 |
四、对托马斯·卡莱尔的批判 |
五、对革命浪漫主义的评论 |
第二节 对《巴黎的秘密》及其评论的批判 |
一、《巴黎的秘密》与施里加的评论 |
二、马克思批判展开的五个层面 |
三、批判人物形象塑造的思辨原则 |
四、对文学批评的启示 |
第三节 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学的批判 |
一、揭露"真正的社会主义"诗歌的阶级实质 |
二、剖析"真正的社会主义"诗歌的基本特征 |
三、提出文艺要歌颂革命的无产者的重要原则 |
四、对格律恩的批判及由此引出的论题 |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 |
第一节 文学散论 |
一、作家散论 |
二、作品散论 |
第二节 文学专论 |
一、评《德国民间故事书》 |
二、青年文学论 |
第三节 书信体批评 |
一、对《弗兰茨·冯·济金根》的评论 |
二、对《旧人与新人》的评论 |
三、对《城市姑娘》的评论 |
第四节 美学的观点与历史的观点 |
一、"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提出的实践依据 |
二、"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本质内涵 |
结语 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文学资源的当代价值 |
一、文学是承载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理论形态的重要基础 |
二、文学是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实践品格的重要体现 |
三、文学是马克思恩格斯文艺视角的客观参照 |
四、文学是重读马克思的重要途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科研论文 |
后记 |
(8)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博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博弈论的研究成果 |
二、选题的理由与意义 |
导言 |
一、历史唯物主义与博弈论的相关性 |
二、博弈论:历史研究的新工具 |
三、博弈论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利益 |
第一节 利益是博弈的源动力 |
第二节 利益博弈的影响 |
一、利益是博弈的内驱力 |
二、利益支配博弈过程 |
第三节 利益协调 |
一、"囚徒困境":利益矛盾的典型表现 |
二、利益协调:"囚徒困境"解决的关键 |
第二章 交往 |
第一节 交往与博弈的关系 |
一、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交往观 |
二、交往与博弈的内在关联 |
第二节 博弈论视野下的主体间性 |
第三节 博弈中的冲突与合作 |
一、博弈冲突的程度与表现 |
二、合作博弈实现的条件 |
第三章 信息 |
第一节 信息在博弈中的作用 |
一、信息的概念 |
二、信息的功能 |
三、历史唯物主义在信息时代的新发展 |
第二节 博弈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
一、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 |
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消极影响 |
三、减免信息不对称性的努力 |
第四章 制度 |
第一节 博弈论视野下的制度概念 |
一、博弈论对制度的简洁概括 |
二、维持不平等的制度:马克思对制度的理解 |
第二节 制度是博弈的规则 |
一、没有制度的世界:策略选择的不确定性 |
二、制度与博弈预期 |
第三节 制度变迁:博弈均衡的转移 |
一、有意设计模式的制度变迁 |
二、自发或演化的制度变迁 |
第四节 马克思制度变迁思想的博弈结构 |
一、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剖析 |
二、阶级斗争的博弈结构 |
第五节 博弈论的社会主义构想 |
第五章 道德 |
第一节 "囚徒困境"的解决方案之——道德范导 |
一、制度规范的有限性 |
二、道德范导的特点 |
第二节 道德博弈的体系 |
一、道德的形成取决于公众的共同博弈 |
二、道德博弈的动机:为己利他 |
三、道德博弈的理由:互惠 |
第三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博弈 |
一、道德滑坡——博弈的必然结果 |
二、道德滑坡的表现——信任缺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述评及研究思路 |
(一) 研究综述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基础 |
三、研究立场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立场 |
(二) 研究方法 |
四、主要假设和论文结构 |
第一章 问题系统与理论体系 |
一、理论、理论体系研究概说 |
(一) 理论研究的体系视角 |
(二) 体系研究的问题视角 |
二、问题系统与体系生成的内在依托 |
(一) 问题系统的界定 |
(二) 问题系统与认识关联性研究 |
(三) 问题系统与认识关联性梳理 |
三、问题系统与体系构建的外在呈现 |
(一) 对基本问题的回答:理论的基石——流派外部标签 |
(二) 基本问题回答的阐释:逻辑起点——流派内部标签 |
(三) 基本问题回答与阐释的前提:哲学基础——内外标签的根由 |
(四) 核心问题回答与阐释:理论主题——理论形态的转换 |
(五) 问题谱系回答与阐释:范畴规律——理论形态的铺展 |
第二章 基本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流派外部标签 |
一、对国际政治基本问题的回答是理论基石和流派外部标签 |
二、马克思主义对国际政治基本问题的回答 |
(一) 马恩国际政治理论国际政治本质阶级性回答 |
(二) 苏共国际政治理论国际政治本质阶级性回答 |
(三) 中共国际政治理论国际政治本质阶级性回答 |
三、国际政治本质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流派外部标签 |
(一) 摈弃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本质观分析 |
(二) 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基石 |
(三) 开启了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发展的基础路径 |
第三章 基本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流派内部标签 |
一、基本问题回答的阐释孕育逻辑起点标识流派具体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逻辑起点与具体理论体系 |
(一) 马恩国际政治理论逻辑起点与其理论体系 |
(二) 苏共国际政治理论逻辑起点与其理论体系 |
(三) 中共国际政治理论逻辑起点与其理论体系 |
三、逻辑起点与具体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发展 |
第四章 哲学基础之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基础核心概念 |
一、哲学基础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概述 |
二、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哲学核心概念探求 |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哲学基础 |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 |
(三)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哲学基础核心概念的确定 |
三、国际生产和世界交往实践概述 |
(一) 国际生产 |
(二) 世界交往 |
(三) 国际生产与世界交往关系 |
四、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同一流派论证基础和差异前提 |
(一) 国际生产和世界交往是同一流派的论证基础 |
(二) 国际生产和世界交往是体系差异的逻辑前提 |
(三) 核心概念与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发展 |
第五章 哲学基础之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方法论体系 |
一、方法论与国际关系理论概述 |
(一) 方法与方法论 |
(二) 方法论与理论 |
(三) 国际关系理论范式辨析 |
二、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本体论 |
(一) 国际关系理论本体论 |
(二)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本体论探求 |
三、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认识论 |
(一) 国际关系理论认识论 |
(二)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认识论探求 |
四、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方法论 |
(一) 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论 |
(二)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方法论总结 |
第六章 哲学基础之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价值取向 |
一、价值取向与国际关系理论概述 |
(一) 理论与价值取向概述 |
(二) 国际关系理论价值研究意义 |
(三) 国际关系理论价值研究路径 |
二、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价值取向探求 |
(一) 价值取向探求路径与脉络 |
(二) 作为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 |
(三) 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追求 |
三、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价值取向评析 |
(一)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
(二) 发展中国家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
(三) 中国融入国际社会路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
第七章 核心问题与理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形态的转换 |
一、理论核心问题的形成与确定 |
二、核心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主题、政策主张 |
(一) 核心问题与马恩国际政治理论主题、政策主张 |
(二) 核心问题与苏共国际政治理论主题、政策主张 |
(三) 核心问题与中共国际政治理论主题、政策主张 |
三、理论主题与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形态的转换 |
(一) 经典形态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形成 |
(二) 国家形态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开创 |
(三) 国家形态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发展 |
(四) 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主题 |
第八章 问题谱系与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范畴、规律 |
一、规律范畴与国际关系理论概述 |
(一) 范畴、规律 |
(二) 国际关系理论概念、范畴、规律 |
二、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范畴 |
(一) 国家、国际体系、国际社会 |
(二) 战争与和平 |
(三) 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 |
(四) 国家利益与国际主义 |
三、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规律 |
(一) 资本主义条件下国际政治产生的必然性 |
(二) 国际社会经历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 |
(三) 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的规律 |
(四) 国际关系与科技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规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对“劳动雇佣资本”命题的几点质疑(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D]. 王江波. 电子科技大学, 2020(12)
- [2]“科学视角”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解析 ——不破哲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 刘艳玲. 吉林大学, 2016(03)
- [3]“泛剥削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研究和认识[J]. 姚远. 商, 2015(27)
- [4]从企业社会责任到企业环境责任 ——企业环境责任的批判与重构[D]. 涂俊. 中国海洋大学, 2014(12)
- [5]雇佣劳动的异化本质及其扬弃 ——马克思雇佣劳动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研究[D]. 马莎莎. 曲阜师范大学, 2014(03)
- [6]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研究[D]. 蔡晓珊. 暨南大学, 2012(10)
- [7]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与欧洲文学[D]. 李定清.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8]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博弈分析[D]. 张艳娟. 山东大学, 2011(11)
- [9]与剥削泛化论商榷[J]. 杨永华. 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 2010(00)
- [10]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体系研究[D]. 孙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