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应时与动作速度精确度之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张亚婷[1](2020)在《眼控系统眼动交互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眼控系统的深入研究与发展,眼动交互方式已经从单一的凝视交互发展出众多其他交互方式,比如眨眼,眼势。目前,大部分相关眼控应用都只是将凝视交互作为主要输入方式来代替鼠标运作在现代信息系统的用户界面之下,因而带来了较多用户体验度方面的问题。眼控系统的发展必须依托于眼动交互方式的研究,只有降低用户在交互过程中的认知负荷,提升整体用户体验度问题,才能真正的释放眼动交互的潜能,将眼动交互更好、更快的融入我们的大众生活当中。本文针对现有眼控系统交互效率低、用户体验度差以及凝视交互长期存在的Midas-Touch等问题,着眼于眼控系统中的眼动交互方式,运用理论研究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并将实验结论运用于具体的眼控系统研发中,探究眼控系统不同眼动交互方式的设计对于用户完成决策的影响。具体来说,本文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第一,理论研究方面。分析总结了现有眼控系统以及眼动交互的特征与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眼控系统相关技术原理,归纳出主要眼动交互形式并分析他们的优缺点,总结眼动交互设计原则,并搭建可拓展性眼控系统开发框架。第二,实验研究方面。(1)在凝视研究上,研究了凝视交互最佳触发时间以及交互控件的尺寸及其位置优势,为眼控系统凝视交互相关参数的设置提供科学客观的基础性理论知识。(2)在眼势研究上,研究了单眼势动作交互绩效的优先级顺序为多眼势动作的设计组合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3)在眼势动作对应功能语义的研究上,通过客观实验方法验证和语义差分量表主观打分法综合评估各种眼势动作组合,得到了针对“前进,后退,放大,缩小”四个特定功能所对应的最佳眼势动作。第三,综合上述研究成果,搭建了一个以凝视交互为主,眼势交互为辅(即快捷键)的眼控系统。与此同时,通过眼动仪和SUS系统可用性量表对该眼控系统做可用性测试和评估及问卷调查,验证该系统的合理性。本文通过工效学实验探究了凝视交互和眼势交互的输入特性,为眼控系统中眼动交互方式的研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为其相关领域的设计者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将凝视和眼势交互方式用于眼控系统的开发,提升了眼控系统整体交互效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王元元[2](2020)在《成年人数字符号的数量表征 ——近似数量系统与精确数量系统的联合作用》文中研究表明人们如何从数量符号中获取数量含义?过去研究大多从近似数量表征系统(ANS)或精确数量表征系统(ENS)单独表征的视角进行研究,尚少关于两者共同表征或交互作用的研究。本研究以普通大学生为被试,通过记录和分析动作轨迹的数量比较任务的三个实验,旨在探寻符号数量表征中ANS与ENS激活的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对成年人符号数量表征的加工特点进行了探究。实验一通过考察被试对于一位数(十位数呈现无意义符号“#”个位数呈现数字的一位数,如#1-#9)和两位数(如91-99)在数量比较任务上动作轨迹的差异表现,考察符号数量表征中是否存在梯度变异性,即数量大小差距相同的较大数字对(如91和99)是否比较小数字对(如1和9)在数量表征中距离更小,更难区分。结果发现:数量大小差距相同的两位数在动作轨迹中的偏离效应比一位数更小,说明符号数量表征中梯度变异性的存在,为ANS的激活提供了证据。实验二进一步比较被试在不同形式的一位数(十位数呈现无意义符号“#”在个位数呈现数字的一位数#1-#9;仅在个位数呈现数字的一位数“1-9”、以及十位数呈现0个位数呈现数字的一位数“01-09”)数量比较任务上的表现差异,从而考察不同的数量符号相关特征对于把不同数量表征的激活是否有影响。结果发现:#1-#9与1-9组动作轨迹的偏移效应差异不显着,01-09组在动作轨迹中的偏移效应则显着小于前两组。单一的数量表征系统(ANS或ENS)均无法解释这一结果。因而实验二的结果表明,符号数量表征中同时存在ANS与ENS的激活,而且结果暗示,不同表征系统的激活情况可能与数量大小有关。实验三通过考察数量大小差距相同的不同两位数字对(如11和19数字对,91和99数字对)在符号数字数量比较任务上的表现差异,进一步探究成年人两位数数量表征的特点。结果发现:成年人两位数的数量表征呈线性表征的特点。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符号数字数量比较任务中,成年人不仅可以通过激活ENS进行符号数字表征,也可以激活ANS进行表征。而且研究者认为,符号数量表征很可能是两个系统共同激活,而ANS与ENS的激活程度可能与数量的大小有关。本研究的结果从ANS与ENS共同表征这一新的角度为符号数量表征理论提供证据。
刘玉婷[3](2020)在《基于认知变化的管制员疲劳检测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空域流量的增加,管制员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管制员疲劳检测技术的研究日益重要。管制员作为空中交通管理的决策主体,需要通过视觉观察和语音通话感知扇区内飞机的运行信息,经过大脑整合理解管制扇区的动态情况,利用甚高频对讲机向飞行员发布管制指令,与各部门进行协调,填写进程单等。每一步工作都需要管制员的认知能力协同完成,因此融合管制员认知能力建立疲劳检测系统对管制员疲劳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论文研究总结了管制员规章制度、胜任特征以及工作要求,结合认知能力通过词频分析方法,初步建立了管制员的认知能力维度,共7个层面,分别为记忆力、注意力、运算能力、空间能力、推理能力、感知觉能力和理解能力。再通过两轮调查问卷的编制与施测,确定了疲劳状态下影响管制员工作的认知能力,共有4个层面,分别为记忆力、注意力、运算能力以及空间能力。其次,根据提取的疲劳状态下影响管制员工作的认知能力,结合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测试和神经行为核心测试设计了基于认知变化的管制员疲劳检测系统。与此同时,为了诱导被试出现疲劳状态,本研究基于n-back任务设计了疲劳诱导实验,两者均通过Javascript、Html编程语言完成开发。要求被试在疲劳诱导实验过程中进行基于认知变化的疲劳水平检测和精神疲劳(RSME)量表打分,从而获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最后以RSME量表为校标验证了管制员疲劳检测系统的可行性,建立管制员疲劳的4等级风险预警系统。并且通过疲劳诱导实验还发现疲劳变化呈现了一定的规律性,为日后疲劳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对基于认知变化的管制员疲劳系统的研究,证明了该检测方法短时且高效,避免了传统生理测量法设备庞大便携性低以及量表检测方法客观性低等问题。因此,该检测系统可以嵌入到管制员实际工作中去,能够实时的对管制员疲劳风险进行测量评估。
倪倩玉[4](2020)在《网球运动员工作记忆的负荷优势效应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通过记录和比较不同水平网球运动员在不同情境下完成不同记忆负荷工作记忆任务的行为、眼动和脑神经活动情况,从行为(宏观)和机制(微观)层面上共同揭示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工作记忆的负荷优势效应及其可能的认知机制和神经机制。研究主要采用专家——新手研究范式,同步应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和眼动技术,并结合n-back实验范式,分为低记忆负荷(1-back),中等记忆负荷(2-back),高记忆负荷(3-back)。研究一探讨网球运动员非专项情境下工作记忆的负荷优势效应及机制研究,根据运动水平,将被试分为高水平网球运动员(专家组)和一般水平网球运动员(新手组),专家组13人(网球二级运动员),新手组13人(无运动员等级,仅具有48学时网球选修课)。结果显示,专家组的准确率较高。两组被试的注视点数目和平均注视时间差异不显着。专家组在FZ电极记录点上诱发的P300峰波幅低于新手组,在PZ电极记录点上PSW的平均波幅低于新手组,随着记忆负荷的升高,两组被试P300的峰潜伏期逐渐延长,P300的峰波幅和PSW的平均波幅随记忆负荷的升高而升高。研究二探讨网球运动员专项情境下工作记忆的负荷优势效应及机制研究,根据运动水平,将被试分为高水平网球运动员(专家组)和一般水平网球运动员(新手组),专家组12人(网球二级运动员),新手组12人(无运动员等级,仅具有48学时网球选修课)。结果显示,专家组反应速度快,准确率高。专家组的注视点数目多、平均注视时间短。在低记忆负荷和中等记忆负荷下,专家组诱发的P300的潜伏期短,P300的峰波幅和PSW的平均波幅较低,而在高记忆负荷下,专家组诱发P300的潜伏期长于新手组,诱发的PSW的平均波幅高于新手组,随着记忆负荷的升高,两组被试P300的峰潜伏期逐渐延长,P300的峰波幅和PSW的平均波幅随记忆负荷的升高而升高。结论:(1)在非专项情境中,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完成不同工作记忆负荷任务时具有准确性高的行为优势,其可能的认知机制为能充分地利用和分配注意资源,其可能的神经机制为大脑皮层相应脑区诱发P300、PSW的波幅较低。(2)在专项情境中,完成低、中记忆负荷任务时,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具有反应速度快、准确性高的行为优势,其可能的认知机制为视觉搜索的效率高,目标导向强,能够有效提取信息作为记忆的凭借物,其可能的神经机制为大脑皮层相应脑区诱发P300的潜伏期较早,P300、PSW的波幅较低;完成高记忆负荷任务时,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具有反应速度快、准确性高的行为优势,其可能的认知机制为程序性知识表征的产生式规则的数量和层次较多,其可能的神经机制为大脑皮层相应脑区诱发P300的潜伏期较晚,PSW的波幅较高。
魏瑶[5](2019)在《乒乓球运动员在不同空间任务认知加工神经效率的EEG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神经效率是个体获得任务绩效的认知加工过程,大脑皮层神经资源使用的有效性。空间任务认知加工是指个体对视觉客体空间信息,进行感知、编码、记忆、存储和提取等认知过程。运动领域运动相关空间信息的认知加工,是获得运动优异绩效的关键。长期的专项运动训练,不仅提高运动员运动相关空间任务信息的加工能力,还可能提高大脑相关皮层功能,表现皮层神经高效率。探讨运动员空间任务认知加工的神经效率,对解释运动员高水平动作绩效,揭示运动员高绩效的认知加工神经机制,揭示长期体育锻炼对个体大脑神经功能适应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但是,目前研究显示,受专项经验、任务类型、训练项目、脑区环路等调节变量影响,在运动专项或运动相关空间任务认知加工过程,运动员的脑区激活、脑区间功能耦合,以及事件相关电位波幅等变化趋势并不一致。为此,本研究依据神经效率假说,以及神经元节律同步绑定与相干模型,采用诱发脑电信号分析技术,以典型快速对抗性的乒乓球运动员为被试,通过专项动作和运动相关空间任务,比较诱发脑电节律去同步化/同步化、节律相干性、事件相关电位波幅的组间差异性,分析乒乓球运动员不同空间任务诱发的脑区激活、脑区间功能耦合、不同加工阶段资源消耗差异性等神经活动特征,探讨运动员空间任务认知加工神经效率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在专项动作任务加工中,运动员组的正确率优于对照组;任务诱发脑电节律分析显示:运动员的枕区和顶区的低频α节律去同步化水平低于对照组,运动员组的枕叶、顶叶和镜像系统等脑区的高频α节律去同步化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专项任务诱发运动员皮层激活下降;右侧枕区与颞区的θ节律和高频α节律波相干性系数,右侧枕与额区的θ和高频α节律相干性系数,右侧额区与颞区的θ节律、低频α和高频α节律相干性系数都高于对照组;运动员的左侧枕与顶区、左侧枕与额区的高频α节律相干性系数低于对照组,左侧额区与颞区θ节律和高频α节律相干性系数低于对照组,左侧额区与颞区低频α和高频α节律相干性系数低于对照组,左侧额区与顶区高频α节律相干性系数低于对照组,额区、顶区和颞区半球间θ节律、低频α和高频α节律相干性系数低于对照组,表明专项动作诱发运动员脑区间功能耦合的分化趋势。(2)在位置和旋转特征空间任务加工中,运动员反应时、正确率优于对照组,运动员的绩效更优;任务诱发脑电节律分析显示:运动员左侧额区和颞区的θ节律同步化水平低于对照组,运动员的左侧顶区的低频α节律,以及左侧额区和颞区、顶区和枕区的高频α节律去同步化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在位置和旋转特征空间任务中,运动员表现皮层更低激活;任务诱发脑电节律相干性系数比较显示:运动员右侧颞区与额区、额区与枕区的α节律相干性系数高于对照组,运动员左侧颞区与额区α节律相干性系数低于对照组,颞区、顶区和额区半球间的α节律的相干性系数低于对照组,表明运动员脑区间功能耦合也呈现分化趋势。(3)在位置特征空间任务加工中,运动员反应时优于对照组,表现加工速度的优势;任务诱发脑电节律分析显示,运动员顶区和中央区诱发高频α节律去同步化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运动员的顶区和中央区诱发皮层激活更低;任务诱发节律相干性系数的比较显示:运动员的右侧颞区与额区、额区与枕区的α节律相干性系数高于对照组,但左侧颞区-额区α节律,以及顶区半球间α节律相干性系数低于对照组,反映这些脑区间功能耦合也呈现分化趋势。(4)位置和旋转特征空间任务事件相关电位比较显示:运动员的顶区和枕区诱发N1峰波幅,额区和中央区诱发N2峰波幅都高于对照组,潜伏期组别差异不显着,但额区、中央区和顶区诱发P300峰波幅低于对照组,潜伏期小于对照组;位置特征空间任务事件相关电位比较显示:运动员额区和中央区诱发N1峰波幅,以及额区和顶区诱发N2峰波幅都高于对照组,但运动员额、顶区诱发P300峰波幅和潜伏期低于对照组,表明运动员早期神经资源消耗增强,而加工后期神经资源消耗下降。(5)位置空间特征任务诱发脑电信号时-频功率谱谱显示,被试的枕叶、顶叶、中央区和额区α节律去同步化/同步化趋势,与事件相关电位成分波幅呈现较高相关,进一步验证事件相关电位的N1、N2、P300峰波幅和潜伏期,反映运动员大脑神经效率不同加工时间阶段变化特征。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专项动作和运动相关空间任务认知加工中,乒乓球运动员额区、顶区等皮层神经激活水平,以及额-枕、额-颞、额-顶等脑区间节律功能耦合的变化,都表现大脑神经资源使用的高效率。(2)在运动相关空间任务认知加工中,乒乓球运动员的大脑神经高效率,主要表现认知加工的晚期。(3)在专项动作和运动相关的空间任务加工中,运动员的大脑认知加工的神经高效率,既表现一定迁移性,又受运动经验的影响。(4)提出的乒乓球运动员空间任务认知加工神经效率模型,揭示了运动员大脑神经效率的时间和空间特征。
孟繁莹[6](2019)在《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的特征及神经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无意识知觉是指由于刺激的速度过快导致人们无法有意识的知觉到呈现的刺激,尽管人们对刺激的知觉处于无意识状态,但仍对人们的思维、情绪、动作、学习和记忆产生影响。在体育运动中,主体(运动员)和客体(运动器械)运动速度的不断提高对运动员的知觉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其中包括运动员的无意识知觉能力。但是,目前有关运动员无意识知觉的研究中,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首先,针对运动员无意识知觉的研究较少,并且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其次,运动员无意识知觉优势的神经机制尚不清楚;最后,缺少对运动员无意识知觉优势迁移性的探讨。鉴于此,本研究以事件编码理论为理论指导,选择与乒乓球运动专项相关及无关的图片为刺激材料,采用掩蔽启动范式,以乒乓球运动员和与其相匹配的普通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借助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和溯源技术,分别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任务难度是否调节乒乓球运动员的无意识知觉;(2)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优势的神经机制是什么;(3)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优势是否具有迁移性。一方面为探明运动经验与无意识知觉之间的关系提供证据支持,另一方面为竞技运动领域和技能操作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研究一通过控制任务难度确定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优势存在的加工层面。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优势的神经机制。研究三在研究二的基础上探索了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优势的迁移性。研究结果显示:(1)在实验1中,在严格控制启动刺激呈现时间的条件下,乒乓球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都表现出启动效应,但是差异不显着;实验2进一步缩短启动刺激的呈现时间后,在无意识条件下,仅乒乓球运动员表现出启动效应;实验3在实验2的基础上增加启动刺激的空间维度后,所有被试都没有表现出启动效应;(2)在对与专项运动相关较高的信息进行无意识加工中,乒乓球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视觉背侧通路与腹侧通路上的关键脑区激活,乒乓球运动员的激活强度大于普通大学生;(3)在对与专项运动无关的形状信息进行无意识加工过程中,乒乓球运动员表现出启动效应,而普通大学生则没有。与实验4相比,乒乓球运动员背侧通路上和腹侧通路上激活脑区减少,并且其激活脑区比普通大学生少;(4)在对与专项运动无关的方向信息进行无意识加工过程中,乒乓球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都表现出启动效应,但是差异不显着。通过上述研究结果,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乒乓球运动员确实具有无意识知觉优势;(2)任务难度对乒乓球运动员的无意识知觉能力具有调节作用;(3)视觉的背侧通路与腹侧通路共同作用于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优势的信息加工,但这一作用方式会因刺激性质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即与专项运动相关程度较高信息的无意识加工相比,视觉的背侧通路与腹侧通路在非专项运动信息的无意识加工过程中的参与程度降低;(4)乒乓球运动员在专项运动领域所表现出的无意识知觉优势能够迁移到非专项运动领域。
于洋[7](2019)在《6至12岁儿童投掷动作协调控制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投掷动作作为一种操作技能,广为应用于各项体育活动之中。本文以90名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6至12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将90名儿童分为6至8岁、9至10岁、11至12岁三个年龄段,进行反应时、注意力水平测试以及6项不同距离和范围的投掷测试,其中投掷测试需测试两次,两次测试之间进行8周的干预练习。测试结束后通过对比分析8周干预练习前后儿童投掷测试成绩的变化,结合反应时及注意力水平测试结果探讨儿童投掷动作协调控制特征,以期找到儿童投掷动作协调控制能力发展的规律,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和科学地设置小学生体育课程内容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配对T检验对比干预练习前后三个年龄段儿童的有效投掷数量差异发现,干预后三个年龄段儿童有效投掷数量相较干预前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比三个年龄段儿童在干预练习前后的投掷测试中,投掷命中率和准确性的变化发现,6至8岁儿童在6项测试中命中率分别提升了26.1%、26.4%、18.1%、23.6%、21%、13.7%,相较其他两个年龄段提升幅度最高。将投掷测试结果结合儿童反应时与注意力水平测试结果相结合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投掷测试中,6至12岁儿童投掷的准确性会因测试难度系数变化而改变,难度系数越高命中率越低。(2)年龄是影响儿童上手投掷动作中协调控制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年龄大的儿童投掷动作更为成熟,协调控制能力更好,投掷的准确性也更高,且无论儿童有没有经过干预练习,这种影响都是存在的。合理的干预练习对儿童上手投掷动作的发展是有利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练习儿童能够更好地协调控制各部分肢体动作。6至8岁儿童处于上手投掷动作协调控制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的干预对儿童上手投掷动作发展最为有利。(3)反应时和注意力与儿童的投掷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反应速度快、注意力集中的儿童投掷的准确性也更高。
柴沙沙[8](2019)在《不同重量级散打运动员快速反应能力与击打效果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快速反应能力是运动员竞技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击打效果是衡量运动员身体素质的重要标准,在实力相差不大的高水平散打竞技项目中,快速反应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比赛的情况有着一定的影响性。研究方法:本文运用实验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利用最新研发的快速反应训练测试仪对西安体育学院12名不同重量级的散打运动员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的反应时间、击打时间和击打力量进行分析,探讨相同动作以及不同动作的反应能力、击打效果的差异,找到提高反应能力和击打效果的合理化对策,为散打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有效依据。研究结果:1、轻量级和重量级在反应时间上,相对比,右直拳、左摆拳相差不大,右中鞭腿相差较大P<0.01,有非常显着性差异;左摆拳在击打时间上,P<0.05,差异显着,右直拳与右中鞭腿技术在击打时间上,P<0.01,差异非常显着。2、轻量级左直拳右中鞭、左低鞭右直拳、左摆拳右直拳反应时间差分别为0.684s、0.430s、0.302s,重量级反应时间差分别是0.742s、0.760s、0.255s,重量级左直拳右中鞭、左低鞭右直拳的反应时间差都大于轻量级,左摆拳右直拳反应时间差小于轻量级。3、单个动作击打力量大于组合第一动作,与第二动作数值相差不大,击打时间第一动作比单个动作和第二动作时间短。重量级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击打力量没有显着性差异。研究结论:1、完成同一动作时,轻量级和重量级在反应时间上,上肢动作没有显着性差异,下肢动作存在显着性差异,重量级右中鞭腿的反应时间长。同一重量级完成不同动作时,上肢动作的反应时间快于下肢动作。2、在击打时间上,轻量级和重量级完成同一动作时,上肢动作和下肢动作都存在显着性差异,重量级相比轻量级击打时间长,瞬间发力慢,爆发力在击打时间中起着重要作用。同一重量级完成不同动作,上肢动作的击打时间相对短。3、组合动作前后两动作之间的反应时间差有着一定差异,轻量级反应时间差相对较小,动作衔接连贯,协调性好,在比赛和训练中留给对手的空当少,有利于进攻和防守;反之,重量级反应时间差大,说明协调性对不同重量级组合技术的连贯性影响很大。同时从反应时间差中可以了解第一动作回收阶段的快慢,它与选手自身重量、动作技术、习惯等密不可分。4、在击打力量上,第一动作比单个动作击打力量小,轻量级上肢和下肢动作击打力量都存在显着性差异,重量级只有上肢动作有差异;单个动作与第二动作击打力量不存在显着性差异;第二动作击打力量大于第一动作,轻量级下肢动作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重量级上肢和下肢动作都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单个动作的水平决定着组合动作的好坏,两者相辅相成。
侯金凤[9](2019)在《上肢静态力的速度与准确性权衡研究》文中认为当我们进行目标指向性运动时,一味地追求速度,运动的准确性就会下降。要想提高准确性,必须放慢运动速度。在运动控制中,称这种相互关系为速度—准确性权衡,即提高动作准确性需要以降低速度为代价。对此,菲兹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归纳得出菲兹定律(Fitts’Law),即对数速度—准确性权衡规律。目标指向性运动中神经中枢需要控制感觉神经和上肢移动来共同完成一个动作,这就需要个体具有良好的反应能力和控制能力,以作为完成这些技术动作的基础。相关研究表明,可以通过调整目标宽度和目标距离来进行速度与准确性权衡,目前国外针对此方面的研究已相对成熟,本文将从新的研究视角出发,将传统的目标指向性运动分段,分为上肢运动阶段和上肢静止阶段,并着重研究上肢静态力的速度与准确性权衡。本文旨在通过对上肢静态力的速度与准确性权衡与传统意义的速度与准确性权衡进行对比,来探讨在上肢不发生位移的情况下,其速度与准确性权衡是否符合菲兹定律,以期通过实验找到上肢静态力的速度与准确性权衡规律,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帮助。本文将60名大连理工大学非体育专业本科生(男30人,女30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发的压力传感器测试系统及维也纳心理学测试系统等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记录手指随实验要求得到的力学参数变化,记录其实际运动时间,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1)在感知控制的目标指向性运动中,个体的平均运动时间与难度系数大致呈线性变化,与传统的目标指向性运动规律在整体上无显着性差异。在此基础上,随着目标力值的增大,难度系数也是成比例的增大。(2)在感知控制的目标指向性运动中,个体的实际运动时间越短,其运动速度加快,实验出现的误差也越来越大,与菲兹定律预测结果一致。(3)感知控制的静态力的指压运动其初始阶段的速度曲线都是非常快速且一致的,当力的大小接近目标时,运动速度变慢,以达到动作所要求的精确性,精确度越高的运动,相比于加速阶段,减速阶段持续时间时间更长。(4)对不同个体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他条件相同时,仍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初步得到结论:上肢静态力的速度与准确性权衡研究基本符合菲兹定律。
邱军峰[10](2019)在《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对大学生感知觉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校教育培养的重要目标。许多研究表明:体力活动与大学生体质健康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体力活动有助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目前我国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主要从身体的形态、素质、机能三方面进行,主要通过测试大学生身高与体重、心肺功能、力量、柔韧素质来评价身体健康状况。而感知觉能力也是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反映指标,它与人体的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功能密切相关,但是关于大学生体力活动与感知觉能力关系的研究目前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探讨大学生体力活动与感知觉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揭示体力活动对大学生感知觉能力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客观分析,进一步阐明体力活动对感知觉指标的影响程度。研究的结果可为考核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理论依据与探索一种以感知觉能力作为大学生身心健康达标的评价手段,为以后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研究方法:本研究从我校非体育专业大一学生中随机选取80人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女各半。体力活动的测量采用体力活动水平仪(GT3X,美国),佩戴时间为一周,记录测试者不同强度的体力活动时间,并根据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发布的体力活动指南的标准,鉴定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的级别。同时测定实验对象的感觉能力,包括反应时、动觉方位、注意力集中、敲击速度;知觉能力,包括学习迁移能力、空间知觉、速度知觉、深度知觉;并对其体力活动时间与感知觉所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1、学生总体力活动时间与反应时测试值呈中度负相关(r=—0.511),即体力活动时间越多的学生,其反应时间越短,反应越快;与速度敲击测试值呈低度正相关(r=0.278),即体力活动时间越多的学生,其敲击次数越多,速度敲击能力越强;与空间知觉测试值呈低度负相关(r=—0.454),即体力活动时间越多的学生,其空间知觉测试的反应时间越短,空间知觉能力越强;与速度知觉测试值呈低度负相关(r=—0.323),即体力活动时间越多的学生,其速度知觉测试的误差值越小,速度知觉能力越强。2、男生体力活动时间与反应时测试值呈低度负相关(r=-0.463),即体力活动时间越多的学生,其反应时间越短,反应越快;与速度敲击测试值呈低度正相关(r=0.428),即体力活动时间越多的学生,其敲击次数越多,速度敲击能力越强;与空间知觉测试值呈低度负相关(r=-0.343),即体力活动时间越多的学生,其空间知觉测试的反应时间越短,空间知觉能力越强;与速度知觉测试值呈低度负相关(r=-0.325),即体力活动时间越多的学生,其速度知觉测试的误差值越小,速度知觉能力越强。3、女生体力活动时间与反应时测试值呈低度负相关(r=-0.447),即体力活动时间越多的学生,其反应时间越短,反应越快;与速度敲击测试值呈低度正相关(r=0.409),即体力活动时间越多的学生,其敲击次数越多,速度敲击能力越强;与空间知觉测试值呈低度负相关(r=-0.386),即体力活动时间越多的学生,其空间知觉测试的反应时间越短,空间知觉能力越强;与速度知觉测试值呈低度负相关(r=-0.372),即体力活动时间越多的学生,其速度知觉测试的误差值越小,速度知觉能力越强。4、男生不同体力活动水平组反应时测试结果中,高水平组反应时测试结果与中、低水平组结果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速度敲击测试结果中,高水平组速度敲击测试结果与低水平组结果间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知觉测试结果中,高、中水平组空间知觉测试结果与低水平组结果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速度知觉测试结果中低体力活动水平组与中、高体力活动水平组间分别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和极显着性差异(P<0.01)。5、女生反应时测试结果中,高体力活动水平组与中、低体力活动水平组反应时之间分别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和极显着性差异(p<0.01)。不同体力活动水平速度敲击组间,高体力活动水平组与中、低体力活动水平组间分别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和极显着性差异(p<0.01),中、低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速度知觉测试结果中,高体力活动水平组与中、低水平组间分别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和极显着性差异(p<0.01),中体力活动水平组速度知觉与低水平组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大学生体力活动时间增加的同时,感知觉能力中的反应能力随之增强,速度敲击能力也随着体力活动时间的增加而变强,空间知觉能力、速度知觉能力也随着体力活动时间的增加而变强。2、大学生感知觉能力的测试中,随着体力活动水平的不同,不同组间感知觉能力的差异性增加,整体呈现出高体力活动水平组与低体力活动水平组间存在极显着性差异,高水平组与中水平组、中水平组与低水平组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
二、反应时与动作速度精确度之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应时与动作速度精确度之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眼控系统眼动交互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概述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眼控系统应用场景领域 |
1.3.2 眼动交互研究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组织架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创新点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眼控系统相关技术原理 |
2.1 人眼工作机制 |
2.1.1 眼睛的运动特性 |
2.1.2 眼动行为 |
2.2 眼动交互形式 |
2.2.1 基于注视行为输入 |
2.2.2 基于眼跳行为的输入 |
2.2.3 研究问题总结 |
2.3 眼动技术相关原理概述 |
2.4 眼动交互设计原则 |
2.4.1 通用设计原则 |
2.4.2 可持续性设计原则 |
2.4.3 眼动交互设计原则 |
2.5 眼控系统搭建框架 |
2.5.1 视线校准模块 |
2.5.2 视线实时监控反馈模块 |
2.5.3 眼动交互模块 |
2.6 理论与实验关系模型阐述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眼控系统凝视输入实验研究 |
3.1 交互式界面元素尺寸筛选实验 |
3.1.1 实验目的 |
3.1.2 实验设计 |
3.1.3 实验数据分析 |
3.1.4 结果与讨论 |
3.1.5 实验结论 |
3.2 凝视最佳触发时间与交互控件位置优势探究实验 |
3.2.1 实验目的 |
3.2.2 实验设计 |
3.2.3 实验数据分析 |
3.2.4 结果与讨论 |
3.2.5 实验结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眼控系统眼势输入实验研究 |
4.1 眼势最佳触发时间探究实验 |
4.1.1 实验目的 |
4.1.2 实验设计 |
4.1.3 实验数据分析 |
4.1.4 结果与讨论 |
4.1.5 实验结论 |
4.2 单眼势(两点眼势)动作优先级顺序探究实验 |
4.2.1 实验目的 |
4.2.2 实验设计 |
4.2.3 实验数据分析 |
4.2.4 结果与讨论 |
4.2.5 实验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眼势动作对应功能语义验证实验 |
5.1 眼势动作对应功能语义探究实验 |
5.1.1 实验目的 |
5.1.2 实验设计 |
5.1.3 实验数据分析 |
5.1.4 结果与讨论 |
5.1.5 实验结论 |
5.2 眼势动作对应功能语义验证实验 |
5.2.1 实验目的 |
5.2.2 实验设计 |
5.2.3 实验数据分析 |
5.2.4 结果与讨论 |
5.2.5 实验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眼控系统开发与可用评估 |
6.1 系统设计 |
6.1.1 实验成果运用 |
6.1.2 硬件环境 |
6.1.3 软件环境 |
6.1.4 界面相关设计 |
6.2 眼控系统的测试与评估 |
6.2.1 可用性测试 |
6.2.2 眼动仪测试 |
6.2.3 结果与讨论 |
6.2.4 实验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研究不足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 |
眼动交互相关代码 |
附录 (二) |
语义差分量表 |
眼势动作备选库 |
附录 (三) |
问卷调查 |
作者简介 |
(2)成年人数字符号的数量表征 ——近似数量系统与精确数量系统的联合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近似数量系统映射理论(ANS) |
1.1.1 近似数量表征系统 |
1.1.2 近似数量表征系统与梯度变异性 |
1.1.3 符号数量表征与ANS |
1.2 符号数量精确表征理论(ENS) |
1.2.1 符号数量精确表征的证据 |
1.2.2 符号数量精确表征的理论 |
1.3 ANS与 ENS共同表征符号数量理论 |
1.3.1 ANS与 ENS共同表征符号数量的证据 |
1.3.2 ANS与 ENS共同表征符号数量理论 |
1.4 新方法与新探索:动作轨迹与认知过程分析 |
2.问题提出和研究方法 |
2.1 以往研究方法的局限 |
2.1.1 梯度变异性难以直接测量且以往证据受到挑战 |
2.1.2 ANS与 ENS单独表征理论缺乏直接的证据且忽略了共同表征的可能性 |
2.1.3 新方法的尝试与证据的局限性 |
2.2 本研究拟采用的方法及探讨的问题 |
3.实验一 |
3.1 研究目的及假设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实验设计 |
3.2.3 实验材料 |
3.2.4 实验过程 |
3.2.5 数据采样与记录 |
3.3 结果分析 |
3.3.1 数据的初步处理 |
3.3.2 数据结果 |
3.4 讨论 |
3.4.1 距离效应的稳定性及任务范式的适宜性 |
3.4.2 两位数组与一位数组的表征差异及ANS表征假设 |
3.4.3 .两位数表征方式为整体表征而非分解表征 |
3.4.4 实验顺序对两组数量任务表征特点的影响与ANS/ENS共同表征的可能性 |
4.实验二 |
4.1 研究目的及假设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实验设计 |
4.2.3 实验材料 |
4.2.4 实验过程 |
4.3 结果分析 |
4.3.1 数据结果 |
4.3.2 不同数字形式组的距离效应与方向效应 |
4.3.3 不同刺激组的差异比较 |
4.4 讨论 |
5.实验三 |
5.1 研究目的及假设 |
5.2 研究方法 |
5.2.1 研究对象 |
5.2.2 实验设计 |
5.2.3 实验材料 |
5.2.4 实验过程 |
5.3 结果分析 |
5.3.1 未标准化的轨迹比较 |
5.3.2 标准化的轨迹比较 |
5.4 讨论 |
6.总讨论 |
6.1 在数字符号比较任务中,成年人的符号数量表征不仅激活了ENS系统,也存在ANS系统的激活 |
6.2 一位数和两位数的数量表征对ANS和 ENS的激活程度存在差异 |
6.3 关于ANS与 ENS的功能及发展关系的探讨 |
6.4 关于研究方法的探讨 |
6.5 研究局限和展望 |
7.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基于认知变化的管制员疲劳检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管制员疲劳主观检测技术 |
1.2.2 管制员疲劳客观检测技术 |
1.3 论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拟解决的问题 |
1.3.4 研究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管制员认知能力维度的初步构建 |
2.1 认知能力 |
2.1.1 认知能力的发展与定义 |
2.1.2 认知能力测试 |
2.2 管制员的规章制度 |
2.3 管制员胜任特征 |
2.4 词频分析 |
2.5 管制员工作要求 |
2.6 维度的初步构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问卷的编制与测试 |
3.1 问卷编制策略 |
3.1.1 问卷编制的理论依据 |
3.2 构造问卷条目 |
3.3 问卷的编制过程 |
3.4 问卷的施测过程 |
3.4.1 疲劳状态对管制员工作能力的影响 |
3.4.2 疲劳状态下管制员工作能力调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量表的数据与结果分析 |
4.1 管制员认知维度问卷的结果分析 |
4.1.1 建立数据集 |
4.1.2 数据分析方法 |
4.1.3 维度的筛选标准 |
4.1.4 SPSS分析结果 |
4.1.5 结论 |
4.2 管制员疲劳状态下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4.2.1 建立数据集 |
4.2.2 数据分析方法 |
4.2.3 信度分析 |
4.2.4 项目分析 |
4.2.5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2.6 结构方程模型 |
4.2.7 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疲劳诱导实验 |
5.1 疲劳诱导实验理论研究 |
5.1.1 疲劳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
5.1.2 n-back任务 |
5.1.3 精神疲劳量表RSME |
5.2 实验的设计 |
5.2.1 实验被试 |
5.2.2 实验时间 |
5.2.3 实验内容 |
5.3 编程与实践 |
5.3.1 可行性分析 |
5.3.2 需求分析 |
5.3.3 系统模块设计 |
5.3.4 后台实现 |
5.4 数据分析 |
5.4.1 建立数据集 |
5.4.2 获取疲劳诱导实验反应时 |
5.4.3 反应时与疲劳的相关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管制员疲劳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6.1 理论依据 |
6.2 系统设计 |
6.2.1 基于认知能力的检测疲劳水平 |
6.2.2 基于认知变化的疲劳检测系统使用说明 |
6.3 编程与实践 |
6.3.1 需求分析 |
6.3.2 系统模块设计 |
6.3.3 后台实现 |
6.4 数据分析 |
6.4.1 建立数据集 |
6.4.2 管制员疲劳检测系统的验证 |
6.4.3 管制员疲劳的风险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网球运动员工作记忆的负荷优势效应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工作记忆的相关研究 |
1.2.1 工作记忆定义 |
1.2.2 工作记忆实验范式 |
1.2.3 工作记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4 运动领域工作记忆的研究范式 |
1.2.5 运动领域工作记忆的研究现状 |
1.2.6 小结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2 研究一:网球运动员非专项情境下工作记忆的负荷优势效应及机制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假设 |
2.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3.1 研究对象 |
2.3.2 实验对象 |
2.3.3 研究方法 |
2.4 结果 |
2.4.1 行为结果 |
2.4.2 眼动结果 |
2.4.3 ERPs结果 |
2.5 讨论分析 |
2.5.1 网球运动员非专项情境下不同工作记忆负荷的行为特征 |
2.5.2 网球运动员非专项情境下不同工作记忆负荷的眼动特征 |
2.5.3 网球运动员非专项情境下不同工作记忆负荷的神经机制 |
2.6 高水平网球运动员非专项情境下工作记忆的负荷优势效应及机制 |
3 研究二:网球运动员专项情境下工作记忆的负荷优势效应及机制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4 结果 |
3.4.1 行为结果 |
3.4.2 眼动结果 |
3.4.3 ERPs结果 |
3.5 讨论分析 |
3.5.1 网球运动员专项情境下不同工作记忆负荷的行为特征 |
3.5.2 网球运动员专项情境下不同工作记忆负荷的眼动特征 |
3.5.3 网球运动员专项情境下不同工作记忆负荷的神经机制 |
3.6 高水平网球运动员专项情境下工作记忆的负荷优势效应及机制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
(5)乒乓球运动员在不同空间任务认知加工神经效率的EEG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神经效率的概念界定 |
2.2 神经效率研究理论依据 |
2.3 神经效率的影响因素 |
2.4 神经效率的评价指标 |
2.5 运动员神经效率的研究现状 |
2.6 综述小结 |
3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思路 |
3.3 研究意义 |
4 研究内容 |
4.1 研究一乒乓球运动员专项动作任务认知加工的神经效率研究 |
4.1.1 实验1乒乓球运动员专项动作任务诱发的脑电信号分析 |
4.1.1.1 引言 |
4.1.1.2 实验方法 |
4.1.1.3 实验结果 |
4.1.1.4 分析讨论 |
4.1.1.5 小结 |
4.2 研究二乒乓球运动员不同空间任务认知加工的神经效率研究 |
4.2.1 实验2乒乓球运动员位置与旋转空间任务诱发的脑电信号分析 |
4.2.1.1 引言 |
4.2.1.2 实验方法 |
4.2.1.3 实验结果 |
4.2.1.4 分析讨论 |
4.2.1.5 小结 |
4.2.2 实验3乒乓球运动员位置特征空间任务诱发的脑电信号分析 |
4.2.2.1 引言 |
4.2.2.2 实验方法 |
4.2.2.3 实验结果 |
4.2.2.4 分析讨论 |
4.2.2.5 小结 |
4.3 总讨论 |
4.3.1 乒乓球运动员空间任务认知加工神经效率的能量消耗特征 |
4.3.2 乒乓球运动员空间任务认知加工神经效率的功能耦合特征 |
4.3.3 乒乓球运动员空间任务认知加工神经效率的时间阶段特征 |
4.3.4 乒乓球运动员空间任务认知加工神经效率的特征模型 |
5 研究结论 |
6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的特征及神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2 文献综述 |
2.1 无意识知觉的概述 |
2.1.1 无意识知觉的基本概念 |
2.1.2 无意识知觉的研究范式 |
2.1.3 无意识知觉的测量 |
2.1.4 无意识知觉的理论基础 |
2.1.5 无意识知觉的神经机制 |
2.2 运动员无意识加工优势的概述 |
2.3 小结 |
3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3.1 问题提出 |
3.1.1 任务难度对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的调节作用 |
3.1.2 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优势的大脑活动特征 |
3.1.3 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优势是否具有特异性 |
3.2 研究方案 |
3.3 研究意义 |
4 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的特征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1 乒乓球运动员在时间压力条件下对与经验相关信息加工的行为特征 |
4.1.1 实验目的 |
4.1.2 实验方法 |
4.1.3 结果与分析 |
4.1.4 讨论 |
4.2 实验2 乒乓球运动员在无意识条件下对与经验相关信息加工的行为特征 |
4.2.1 实验目的 |
4.2.2 实验方法 |
4.2.3 结果与分析 |
4.2.4 讨论 |
4.3 实验3 乒乓球运动员在无意识条件下对三维信息加工的行为特征 |
4.3.1 实验目的 |
4.3.2 实验方法 |
4.3.3 结果与分析 |
4.3.4 讨论 |
4.4 实验4 乒乓球运动员在无意识条件下对与经验相关信息加工的大脑活动特征 |
4.4.1 实验目的 |
4.4.2 实验方法 |
4.4.3 结果与分析 |
4.4.4 讨论 |
4.5 实验5 乒乓球运动员在无意识条件下对图形形状加工的大脑活动特征 |
4.5.1 实验目的 |
4.5.2 实验方法 |
4.5.3 结果与分析 |
4.5.4 讨论 |
4.6 实验6 乒乓球运动员在无意识条件下对图形方向加工的大脑活动特征 |
4.6.1 实验目的 |
4.6.2 实验方法 |
4.6.3 结果与分析 |
4.6.4 讨论 |
5 总讨论 |
5.1 任务难度对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的调节作用 |
5.2 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优势的大脑活动特征 |
5.3 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优势的迁移性 |
6 研究结论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的主要科研经历 |
(7)6至12岁儿童投掷动作协调控制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2 协调控制及相关概念介绍 |
2.1 儿童投掷动作 |
2.2 菲兹定律 |
2.3 协调控制 |
2.4 反应时与注意力 |
2.5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2.6 敏感期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实验器材 |
3.3 实验流程 |
3.3.1 儿童投掷能力测试 |
3.3.2 儿童注意力水平测试 |
3.3.3 儿童反应时水平测试 |
3.4 研究方法 |
3.4.1 文献资料法 |
3.4.2 逻辑分析法 |
3.4.3 比较分析法 |
3.4.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 |
4.1 6至12岁儿童投掷测试结果 |
4.1.1 投掷测试干预前后有效投掷数量对比 |
4.1.2 投掷测试难度系数 |
4.1.3 投掷测试中干预前后投掷命中率变化 |
4.1.4 投掷测试干预前后儿童投掷准确性变化 |
4.2 反应时与注意力数据处理 |
4.2.1 儿童反应时、注意力与年龄的相关性 |
4.2.2 反应时数据处理 |
4.2.3 注意力数据处理 |
4.3 命中率与反应时、注意力的相关性 |
5 讨论与分析 |
5.1 儿童投掷动作协调控制特征 |
5.1.1 6至12岁儿童投掷动作协调控制特征分析 |
5.1.2 干预练习对6至12岁儿童投掷动作协调控制的影响 |
5.2 儿童投掷动作发展与反应时、注意力的相关性 |
5.2.1 儿童投掷动作发展与反应时的相关性分析 |
5.2.2 儿童投掷动作发展与注意力的相关性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测试登记表1 |
附录B 测试登记表2 |
附录C 知情同意书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不同重量级散打运动员快速反应能力与击打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对反应时的研究 |
2.2.2 对不同运动项目反应时的研究 |
2.2.3 对散打运动员反应时的研究 |
2.2.4 对散打运动员击打效果的研究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数理统计法 |
3.2.3 实验法 |
3.3 测试内容 |
3.4 测试动作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快速反应能力特征分析 |
4.1.1 不同重量级散打选手单个动作反应时间的分析 |
4.1.2 不同重量级散打选手单个动作击打时间的分析 |
4.1.3 组合动作中前后两动作之间的反应时间差分析 |
4.1.4 同一重量级散打运动员不同动作的快速反应能力分析 |
4.1.5 提高散打运动员快速反应能力的方法 |
4.2 击打效果特征分析 |
4.2.1 不同重量级散打选手单个动作击打力量的分析 |
4.2.2 不同重量级散打选手单个动作与组合动作击打力量的对比 |
4.2.3 不同重量级散打选手单个动作与组合动作击打时间的对比 |
4.2.4 同一重量级散打运动员不同动作的击打效果分析 |
4.2.5 提高散打运动员击打效果的方法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上肢静态力的速度与准确性权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列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指压传感器动作分析 |
1.2.1 手指功能分析 |
1.2.2 指压目标值选择分析 |
1.3 研究方法的介绍 |
1.3.1 文献资料法 |
1.3.2 实验法 |
1.3.3 数理统计法 |
1.3.4 逻辑分析法 |
1.4 国外研究现状 |
1.4.1 伍德沃思的研究 |
1.4.2 菲兹定律 |
1.4.3 目标指向性动作其他模型 |
1.4.4 香农信息理论 |
1.4.5 速度准确性权衡的线性关系 |
1.4.6 时间与速度准确性权衡 |
1.4.7 速度准确性权衡的力学解释 |
1.4.8 运动学理论 |
1.5 国内研究现状 |
1.6 本文研究工作 |
2 研究内容 |
2.1 研究对象 |
2.2 测试设备 |
2.2.1 实验设备的研发 |
2.2.2 其他设备 |
2.3 实验流程 |
2.3.1 受试者基本信息采集 |
2.3.2 预实验:实验方案可行性检测 |
2.3.3 正式实验 |
2.4 数据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精准度分析 |
3.2 相关系数分析 |
3.3 误差分析 |
3.4 速度分析 |
3.5 力变化率分析 |
4 讨论 |
4.1 误差分析 |
4.1.1 误差的特征点分析 |
4.1.2 速度与误差分析 |
4.1.3 时间误差分析 |
4.2 运动时间与难度系数的关系 |
4.3 运动时间与误差的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速度与准确性实验方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对大学生感知觉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文献综述 |
1.1.1 体力活动概述 |
1.1.2 体力活动与体质健康 |
1.1.3 体力活动的测量方法 |
1.1.4 体力活动水平的分级标准 |
1.1.5 感知觉的概述 |
1.1.6 感知觉与健康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测试仪器 |
2.2.2 体力活动测量 |
2.2.3 感觉测试指标 |
2.2.4 知觉测试指标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体力活动时间与感知觉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
3.1.1 总体力活动时间与感知觉测试的相关性分析 |
3.1.2 男生体力活动时间与感知觉测试的相关性分析 |
3.1.3 女生体力活动时间与感知觉测试的相关性分析 |
3.2 大学生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对感知觉能力的影响 |
3.2.1 体力活动水平分级 |
3.2.2 不同体力活动水平男生感觉指标测试结果 |
3.2.3 不同体力活动水平男生知觉指标测试结果 |
3.2.4 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女生感觉指标测试结果 |
3.2.5 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女生知觉指标测试结果 |
4 讨论 |
4.1 体力活动与感知觉能力研究的讨论 |
4.1.1 体力活动与感觉指标测试结果的讨论 |
4.1.2 体力活动时间与知觉指标测试结果的讨论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反应时与动作速度精确度之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眼控系统眼动交互方式研究[D]. 张亚婷. 东南大学, 2020
- [2]成年人数字符号的数量表征 ——近似数量系统与精确数量系统的联合作用[D]. 王元元.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3]基于认知变化的管制员疲劳检测系统的研究[D]. 刘玉婷.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20(11)
- [4]网球运动员工作记忆的负荷优势效应及机制研究[D]. 倪倩玉. 沈阳体育学院, 2020(12)
- [5]乒乓球运动员在不同空间任务认知加工神经效率的EEG研究[D]. 魏瑶.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6]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的特征及神经机制研究[D]. 孟繁莹.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7]6至12岁儿童投掷动作协调控制特征研究[D]. 于洋.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8]不同重量级散打运动员快速反应能力与击打效果的研究[D]. 柴沙沙. 西安体育学院, 2019(12)
- [9]上肢静态力的速度与准确性权衡研究[D]. 侯金凤.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10]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对大学生感知觉能力的影响研究[D]. 邱军峰.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