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饲料脂肪酸组成的分析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刘永强[1](2021)在《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抗氧化、免疫、脂肪酸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认为本论文研究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Genetic improvement of farmed tilapia,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免疫、脂肪酸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分别用6种等氮不同脂质水平的配合饲料投喂40d龄吉富罗非鱼幼鱼:对照(基础)饲料(含脂质0.35%),另添加鱼油配制含脂质3.35%、6.35%、9.35%、12.35%和15.35%的饲料。每组3个平行,每个养殖槽(容量为120L)共36尾。于试验开始和投喂90d后随机抽取鱼样品测定,主要结果如下:1.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显着提高吉富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性能。与对照组鱼(0.35%脂质)相比,脂质添加组鱼的特定生长率(SGR)、日增长指数(DGI)、增重率(WGR)、体长增长率(BLG)和蛋白质效率(PER)显着提高(P<0.05),饲料系数(FCR)显着降低(P<0.05),但对存活率(SR)没有显着影响(P>0.05)。根据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52%时,SGR最高;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58%时,DGI最高;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67%时,WGR最高;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1.56%时,BLG最高;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55%时,PER最高;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61%时,FCR最低。因此,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52%-11.56%时,吉富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性能较为理想。2.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显着影响吉富罗非鱼幼鱼的形体指标,包括肥满度(CF)、肝体系数(HSI)和脏体系数(VSI)。根据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54%时,CF最高;当饲料脂质水平为7.56%时,HSI最低;当饲料脂质水平为4.53%时,VSI最低。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显着影响吉富罗非鱼幼鱼的全鱼体成分。与对照组鱼(0.35%脂质)相比,脂质添加组全鱼的粗脂肪含量显着升高(P<0.05),全鱼的粗蛋白含量显着降低(P<0.05),但对全鱼的水分和灰分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显着降低吉富罗非鱼幼鱼的脂肪酶(Lipase)和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与对照组鱼(0.35%脂质)相比,脂质添加组鱼的肠中Lipase活性显着降低(P<0.05),肝、肌肉和肠系膜脂肪组织中FAS活性显着降低(P<0.05)。在吉富罗非鱼幼鱼中,Lipase活性大小为:前肠>中肠>后肠;FAS活性大小为:肝>肠系膜脂肪组织>肌肉。3.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显着提高吉富罗非鱼幼鱼的抗氧化性能、免疫功能以及炎症抑制能力。与对照组鱼(0.35%脂质)相比,脂质添加组鱼的肝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着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着降低(P<0.05),脾指数显着升高(P<0.05),血清中溶菌酶(LZM)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补体C3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着升高(P<0.05)。与对照组鱼(0.35%脂质)相比,脂质添加组鱼的脾、头肾和肝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干扰素γ(INF-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4.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显着影响吉富罗非鱼幼鱼的脂肪酸组成。与对照组鱼(0.35%脂质)相比,脂质添加组鱼的各组织/器官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s)含量显着升高(P<0.05),肝、肌肉、肾、肠系膜脂肪组织、血清和脑中饱和脂肪酸(SFAs)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含量显着降低(P<0.05),肝、肌肉、肾、肠系膜脂肪组织、血清和脑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含量显着升高(P<0.05)。在试验组中,各组织/器官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PUFAs)含量随饲料脂质水平的增加而降低。在吉富罗非鱼幼鱼中,同一组织/器官PUFAs含量显着高于SFAs含量和MUFAs含量(P<0.05)。相对于鱼体其他组织/器官而言,肝和肌肉中脂肪酸组成更易受饲料脂肪酸组成的影响。5.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显着影响吉富罗非鱼幼鱼的脂敏感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鱼(0.35%脂质)相比,脂质添加组鱼的血清中瘦素(LEP)浓度显着升高(P<0.05),脂联素(ADPN)浓度显着降低(P<0.05)。各组织/器官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LEP基因以及脂联素受体1/2(AdipoRI/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ADPN基因以及瘦素受体(Lep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在吉富罗非鱼幼鱼中,PPARα基因主要在肝、脑和心脏中表达,LEP基因主要在脑和肝中表达,LepR基因主要在脑、脾和心脏中表达,ADPN基因主要在肝和脑中表达,AdipoR1基因主要在脑、脾、心脏和肝中表达,AdipoR2基因主要在脑、肝和肌肉中表达。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可显着影响吉富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性能、抗氧化、免疫、脂肪酸代谢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52%-11.56%时,吉富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性能较为理想。
毕清竹[2](2021)在《大菱鲆脂肪和脂肪酸品质及其营养调控》文中指出本论文主要以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大菱鲆脂肪和脂肪酸营养品质特点及其受饲料营养组成和投喂策略的调控作用。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鱼油和陆源油脂饲料的长期交替投喂对大菱鲆肌肉品质和不同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饲料中陆源油脂的使用会导致养殖鱼类肌肉品质降低、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含量降低。本实验以大菱鲆为对象,旨在评估交替投喂基于鱼油和陆源油脂的饲料对这些负面影响的缓解作用以及本交替投喂策略对肌肉、肝脏、鳍条周围皮下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对照组以鱼油基础饲料连续投喂13周,其他组分别以基于鱼油和陆源油脂(亚麻油、豆油、菜籽油、棕榈油、牛油)的饲料采用隔周交替的方式投喂13周。养殖实验在海水流水系统中进行,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桶35尾鱼,分别在第9周和第13周结束时进行取样。9周时,各组在生长性能和肌肉粗成分、质地、挥发性呈味物质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在三种组织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血清丙二醛含量和形体指标方面均存在显着性差异。13周时,在肝脏和鳍条周围皮下组织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方面,各组的差异依然存在;但其他指标的差异性不复存在。无论第9周还是13周,鳍条周围皮下组织中含有较高的18:1n-9和18:3n-3,但LC-PUFA含量较低,鳍条周围皮下组织更像是大菱鲆的一个储脂部位。在所有交替投喂处理组中,牛油-鱼油交替组的各组织脂肪酸组成与持续投喂鱼油基础饲料的对照组最为相似,LC-PUFA含量最高。综上所述,长期交替投喂基于鱼油和陆源油脂饲料可以减小陆源油脂对养殖大菱鲆品质的负面影响,同时本研究也揭示了大菱鲆鳍条周围皮下组织脂肪酸组成特征以及牛油在鲆鲽鱼类饲料中的良好应用前景。2.前期投喂不同饲料脂肪水平条件下大菱鲆脂肪和脂肪酸对饥饿的响应本实验旨在探究饥饿及饲时脂肪水平对大菱鲆脂质相关组成和肌肉质地的交互影响。首先使用不同脂肪水平(8%、12%和16%)的饲料喂养大菱鲆幼鱼(26.00±0.02 g)9周,随后进行为期30天的饥饿。每组六个重复,每组35尾鱼。分别在投喂阶段结束、饥饿10天、饥饿20天、饥饿30天时进行取样以测定组织脂肪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饥饿30天降低了大菱鲆肝脏和鳍条周围皮下组织的脂肪含量,但增加了肌肉中的脂肪含量,并且观察到饥饿和饲料脂肪水平对肌肉脂肪的协同增加作用。饥饿时,三种组织中动员了不同的脂肪酸,即肌肉中的MUFA(16:1n-7和18:1n-9)、肝脏中的SFA(14:0和16:0)、MUFA(16:1n-7、18:1n-9和20:1n-9)和18C-PUFA(18:2n-6和18:3n-3),以及鳍条周围皮下组织中的PUFA(18:3n-3、EPA和DHA)。饥饿动员了三个组织中的糖原,肝糖原含量在饥饿前10天急剧下降。30天饥饿降低了肌肉硬度和弹性,但饥饿对其他质地指标的影响存在时间依赖效应。组织脂质和脂肪酸组成与饲料密切相关,饲料脂肪水平和饥饿主要对组织脂肪酸具有交互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联合调控饲料脂肪水平和饥饿时间可作为调节肌肉脂肪或脂肪酸相关品质的一种有效手段。3.大菱鲆脂肪和脂肪酸组成特点与其他不同脂质储存模式的瘦肌型海水硬骨鱼类的差异比较本实验探究了大菱鲆、红鳍东方鲀和花鲈这三种重要水产养殖鱼类的脂质组成特征。在分析之前,所有的鱼都以相同的饲料喂养9周,以便将实验前各自饲料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化。本实验分析了三种鱼类不同组织中的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脂质代谢相关的生化指标、胆囊胆汁酸组成以及肌肉质地。本实验结果证明,大菱鲆、红鳍东方鲀和花鲈分别使用鳍条周围皮下脂肪组织、肝脏和腹腔脂肪组织作为主要的储脂部位。大菱鲆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介于花鲈和红鳍东方鲀之间,花鲈肌肉、肝脏中分别含有最高和最低的脂肪。肌肉中,就多数脂肪酸而言,大菱鲆介于鲈鱼和红鳍东方鲀之前。DHA/EPA比值低,18:0和n-6 PUFA含量高,分别是花鲈和红鳍东方鲀肌肉脂肪酸组成的最显着特征。14:0和EPA含量高分别是大菱鲆肝脏和鳍条周围皮下组织脂肪酸组成最明显的特征。在多项脂质相关血清生化指标中,大菱鲆中的含量均为最低。胆囊胆汁酸组成分析为具有不同脂质储存模式的养殖鱼类的脂质生理学提供了基础信息。总之,海水硬骨鱼的脂质储存模式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脂质的组成特征。
魏宇[3](2021)在《饲料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配比对花鲈生长、脂肪代谢和肠道健康的影响》文中认为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配比对花鲈生长、脂肪代谢和肠道健康的影响。以亚油酸、DHA和EPA为脂肪源,配制n-3/n-6 PUFA配比分别为10(n-3)、2、1、0.5、0.25和0.05(n-6)的6组试验饲料,选取360尾花鲈(初始体重:11.06±0.2g)随机分到18个养殖缸中,每种饲料投喂3个养殖缸,试验周期为8周,采集相关样品并测定分析,得出主要结果如下:1.n-3/n-6 PUFA配比对花鲈生长性能和体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n-3/n-6 PUFA配比会显着影响花鲈的生长性能,当n-3/n-6为0.5时,鱼体的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为最大值。n-3/n-6配比对饲料系数、肝体比、脏体比和肥满度均没有显着差异(P>0.05);此外,对花鲈全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饲料脂肪酸组成可显着影响肌肉的脂肪酸组成,C20:4n-6、EPA、DHA的含量随n-3/n-6配比降低显着下降,而肌肉C18:1n-9、C18:2n-6含量则显着上升,花鲈肌肉脂肪酸组成与饲料脂肪酸组成呈正相关。2.n-3/n-6 PUFA配比对花鲈脂肪沉积及代谢的影响随饲料n-3/n-6配比降低,花鲈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显着升高(P<0.05),n-3/n-6配比为0.5~1时可显着降低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此外,花鲈的腹脂率随n-3/n-6的降低呈上升趋势,在n-6组达到最大值。从肝脏组织形态看出,n-6组的肝细胞核发生偏移、空泡化严重、出现大量脂肪滴。与n-3组相比,随n-3/n-6配比降低,肝脏脂肪合成基因FAS和ACC基因表达显着上调,脂肪分解相关基因PPARa、ATGL、CPTI的表达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随饲料n-3/n-6降低,肝脏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n-3/n-6配比为0.5时达到最大值,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和丙二醛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综上所述,n-6 PUFA会导致花鲈脂肪沉积,这可能与其上调脂肪合成基因的表达有关,而n-3 PUFA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当n-3/n-6配比为0.5时生长最佳,这可能与该比例下脂肪分解基因表达上调,鱼体的脂肪分解供能增强直接相关。3.n-3/n-6 PUFA配比对花鲈肠道消化酶、炎症反应和菌群组成的影响随饲料n-3/n-6配比降低,花鲈肠道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并分别在n-3/n-6配比为0.5和1时达到最大值。n-6组的肠道促炎因子IL-6和THF-α的基因表达最高(P<0.05);肠道抗炎因子IL-4和IL-10的基因表达随n-3/n-6降低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与n-3组相比,n-6组IL-4和IL-10的基因表达显着降低(P<0.05),n-3/n-6配比为0.5~2时,IL-4和IL-10的基因表达呈上升趋势。肠道菌群组成的结果发现,随着n-3/n-6配比降低,肠道OTU数先升高后降低,Chao1指数呈上升趋势,Shannon指数呈下降趋势(P<0.05),表明n-3/n-6可以提高花鲈肠道菌群相对丰度,降低物种多样性。在门水平,与n-3组相比,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在n-3/n-6为0.25时相对丰度降低;在属水平,随n-3/n-6降低,肠球菌属丰度显着增加(P<0.05)。综上所述,过量n-6 PUFA会降低肠道消化酶活性,诱发肠道炎症,改变花鲈肠道菌群丰度,从而影响花鲈的肠道健康;根据本试验结果,当n-3/n-6为0.5~1时,有助于维护花鲈肠道健康。
林志灯[4](2021)在《磷脂对中华绒螯蟹脂代谢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磷脂是一类含磷酸基团的极性脂,例如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丝氨酸(PS)和磷脂酰胆碱(PC)。大量研究表明,饲料磷脂是各种水生动物的必需营养素,对它们的存活、生长、抗逆性、脂代谢以及卵巢的发育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磷脂重要的生理功能在甲壳动物中还未被系统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以经济物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为研究对象,利用组织学、营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较为系统地探究了饲料磷脂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抗氧化能力和脂代谢的影响以及对成蟹(雌蟹)脂代谢和卵黄发生的影响。首先,本研究使用3种具有代表性的磷脂源(大豆磷脂、蛋黄磷脂和磷虾油)探究了不同磷脂源对中华绒螯蟹幼蟹和成蟹(雌蟹)的影响,为幼蟹和成蟹(雌蟹)筛选合适的磷脂源的同时,探讨不同磷脂源对中华绒螯蟹不同生长阶段影响的差异性。基于3种磷脂源在中华绒螯蟹幼蟹阶段降脂的共性,进一步设计试验探究饲料磷脂是否可以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对高脂饲料的利用,同时使用大豆源磷脂酰胆碱(PC)纯品作为磷脂的代表对磷脂降脂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另外,本研究也对磷脂重塑反应进行了研究,探究其在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沉积中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不仅为磷脂在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中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参考,而且也丰富了甲壳动物磷脂营养学的研究内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饲料不同磷脂源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体成分、抗氧化能力以及脂代谢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不同磷脂源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体组成、抗氧化能力以及脂代谢的影响。试验共设计了7组等氮(35%)等脂(8%)的饲料,包括1组对照组饲料(不添加磷脂)和6组试验组饲料(分别添加1%或3%水平的大豆磷脂、蛋黄磷脂或磷虾油),饲喂中华绒螯蟹幼蟹(0.26±0.01 g)8周。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磷脂显着提高了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其中添加3%的磷虾油具有最好的促生长效果。磷脂添加组幼蟹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显着增加,而丙二醛(MDA)的含量显着减少。与磷脂缺乏组相比,全蟹总脂的含量以及肝胰腺中总脂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在磷脂添加组显着降低。另外,在所有处理中,3%磷虾油添加组肝胰腺中总脂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最低。肝胰腺脂肪酸的组成与饲料中脂肪酸的组成密切相关,尤其是C18:2n-6、C20:5n-3和C22:6n-3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饲料磷脂显着下调了脂肪合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肪酸去饱和酶9(Δ9 fad)和脂肪酸延长酶6(elovl6))和氧化(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和肉碱乙酰转移酶(caat))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上调了脂肪转运(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tp))相关基因的表达。本试验表明,磷虾油是一种较为优质的磷脂源,饲料中添加3%水平的磷虾油可更好地改善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生长性能,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以及促进脂肪的利用。2.饲料不同磷脂源对中华绒螯蟹成蟹(雌蟹)抗氧化能力、脂代谢和卵黄发生的影响本试验共制备了4组等蛋(40%)等脂(11.5%)的试验饲料,包括1组对照组饲料(不添加磷脂)和3组试验组饲料(添加2.5%磷虾油、蛋黄磷脂和大豆磷脂)。试验周期为10周,中华绒螯蟹成蟹(雌蟹)的初始重为:95.23±4.43g。饲料磷脂均提高了肝胰腺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同时也降低了肝胰腺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在这3种磷脂源中,磷虾油的抗氧化作用更为强大,这可能与磷虾油含有一定量的虾青素和较多的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有关。饲料中添加大豆磷脂、蛋黄磷脂和磷虾油均能促进总脂、极性脂以及中性脂在肝胰腺和卵巢中的积累。但相比之下,磷虾油促进脂类积累的效果更优于大豆磷脂和蛋黄磷脂,这与磷虾油更易上调肝胰腺中脂肪吸收和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卵巢中脂肪吸收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从而促进了更多的脂类在肝胰腺和卵巢中的积累。因磷虾油含有较高比例的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因此磷虾油显着地促进了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在中华绒螯蟹成蟹(雌蟹)肝胰腺、卵巢和肌肉中的沉积,这不仅可为卵巢的发育提供更多的能量和必需脂肪酸,同时也极大提高了可食用部位(卵巢、肝胰腺和肌肉)的营养价值。另外,相比于磷脂缺乏组,磷脂添加组具有更高的性腺指数(GSI),其中磷虾油组的性腺指数(GSI)显着高于大豆磷脂组,蛋黄磷脂组介于两者之间。结合血清中17β-雌二醇(E2)和孕酮(PROG)的含量、卵巢和肝胰腺中卵黄蛋白原(Vg)基因的表达水平、卵巢中卵黄蛋白原受体(Vgr)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组织中胆固醇的含量,我们推测饲料磷脂通过促进胆固醇向类固醇激素(17β-雌二醇(E2)和孕酮(PROG))的转化,进而加速卵巢和肝胰腺中卵黄蛋白原(Vg)的合成。肝胰腺中合成的卵黄蛋白原(Vg)与类固醇激素发生结合后经由血淋巴系统转运,随后被卵母细胞上的卵黄蛋白原受体(Vgr)识别被卵母细胞吸收并入卵黄,最终促进卵黄的发生。另外,与磷脂缺乏组相比,饲料磷脂添加组具有更高的性腺指数(GSI)。但由于磷虾油更易促进胆固醇向类固醇激素(17β-雌二醇(E2)和孕酮(PROG))的转化,进而加速卵黄蛋白原(Vg)的合成,从而导致磷虾油组的性腺指数(GSI)高于大豆磷脂组和蛋黄磷脂组。上述试验结果表明,磷虾油是一种较好的磷脂源,建议中华绒螯蟹成蟹(雌蟹)饲料中添加2.5%水平的磷虾油。3.磷脂对摄食高脂饲料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以及脂代谢的影响本研究前期的试验结果发现,当饲料脂肪水平为8%时,饲料中添加大豆磷脂、蛋黄磷脂和磷虾油均可显着降低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和全蟹总脂的含量,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对脂肪的利用,提高其生长性能。然而,关于饲料磷脂是否能够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对高脂饲料的利用,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试验以生产中常用的大豆磷脂为代表,研究大豆磷脂对摄食高脂饲料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抗氧化能力以及脂代谢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两个脂肪水平(13%和8%)和两个磷脂水平(5%和1%)一共制备了4组等蛋(40%)的试验饲料饲喂中华绒螯蟹幼蟹(0.53±0.01 g)8周,分别为:LL-LP组(8%脂肪和1%磷脂)、LL-HP组(8%脂肪和5%磷脂)、HL-LP组(13%脂肪和1%磷脂)和HL-HP组(13%脂肪和5%磷脂)。与HL-LP组相比,幼蟹的特定生长率(SGR)、增重率(WG)和终末体重(FBW)在HL-HP组显着增加。饲料中添加5%水平的磷脂有效地逆转了HL-LP饲料诱导的幼蟹肝胰腺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表明饲料磷脂可以降低高脂饲料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另外,饲料中5%水平的大豆磷脂显着抑制了高脂饲料诱导的全蟹和肝胰腺总脂含量的增加。结合肝胰腺中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血清和肝胰腺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量的结果,我们推测饲料磷脂抑制过多的脂肪在肝胰腺中的积累是通过促进脂肪的氧化和输出以及抑制脂肪的吸收和合成实现的。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5%水平的大豆磷脂可通过优化脂肪的代谢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对高脂饲料的利用,从而提高其生长性能。此外,5%水平的大豆磷脂还可降低高脂饲料诱导的脂质过氧化,改善中华绒螯蟹幼蟹的健康状态。4.饲料不同磷脂酰胆碱(PC)水平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以及脂代谢的影响本研究前期的试验结果发现,饲料中添加大豆磷脂、蛋黄磷脂和磷虾油均可抑制脂类在中华绒螯蟹幼蟹中的积累,但其降脂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在磷脂的各种组分中,磷脂酰胆碱(PC)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且是最重要的促生长成分。因此,本试验以大豆源的磷脂酰胆碱(PC)纯品作为磷脂的代表探究其不同水平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脂代谢影响。试验具体的目的是使用高纯度磷脂酰胆碱(PC)确定中华绒螯蟹幼蟹磷脂精确的需求量,同时探究磷脂降脂的分子机制。本试验共制备了6组等氮(35%)等脂(9%)的饲料饲喂中华绒螯蟹幼蟹(0.52±0.01 g)8周。饲料中共添加了6个不同的磷脂酰胆碱(PC)水平分别为:0%、1.5%、3%、4.5%、6%和7.5%。测得饲料中实际添加的磷脂酰胆碱(PC)水平分别为:0%、1.36%、2.76%、4.34%、5.74%和7.10%。与磷脂酰胆碱(PC)缺乏组相比,磷脂酰胆碱(PC)添加组的饲料系数(FCR)显着降低,而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显着增加。饲料磷脂酰胆碱(PC)显着提高了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的抗氧化能力,降低了脂质过氧化。磷脂酰胆碱(PC)添加组全蟹的总脂含量显着低于磷脂酰胆碱(PC)缺乏组。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磷脂酰胆碱(PC)显着促进了粗蛋白质在全蟹中的积累。磷脂酰胆碱(PC)添加组肝胰腺总脂的含量也显着降低,而肌肉总脂的含量与肝胰腺总脂的含量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另外,饲料中适量的磷脂酰胆碱(PC)有利于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特别是C20:5n-3和C22:6n-3)在肌肉和肝胰腺中的积累。饲料磷脂酰胆碱(PC)显着抑制了肝胰腺中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脂肪酸合成酶(fas)和脂肪酸延长酶6(elovl6)),同时上调了肝胰腺中脂肪吸收(甘油三酯水解酶(tgl)、脂蛋白脂酶(lpl)、脂肪酸转运蛋白6(fatp6)和脂肪酸转运蛋白9(fabp9))、氧化(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肉碱棕榈酰转移酶-2(cpt-2)、乙酰辅酶A氧化酶(aco)和肉碱乙酰转移酶(caat))和转运(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tp))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这些结果表明饲料磷脂酰胆碱(PC)降脂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脂肪的合成以及促进脂肪的氧化和转运实现的。另外,根据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的结果,折线回归分析表明,中华绒螯蟹幼蟹最适的磷脂酰胆碱(PC)需求量在2.89%~2.95%之间。5.不同脂肪源条件下磷脂酰胆碱(PC)缺乏和添加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脂肪酸组成以及磷脂重塑反应的影响本研究前期的试验结果发现,饲料磷脂可促进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在肌肉和肝胰腺中的积累,暗示着不同脂肪源(不同脂肪酸)与磷脂间可能存在联系。因此,本试验以磷脂酰胆碱(PC)作为磷脂的代表,研究在不同脂肪源条件下磷脂酰胆碱(PC)缺乏和添加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脂肪酸组成以及磷脂重塑反应的影响。研究的具体目的:(1)为中华绒螯蟹幼蟹筛选合适的脂肪源;(2)研究脂肪源与磷脂酰胆碱(PC)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以及二者交互作用与磷脂重塑反应之间的关系。本试验采用2个磷脂酰胆碱(PC)水平和4种不同脂肪源共制备了8组等蛋(35%)等脂(9%)的试验饲料饲喂中华绒螯蟹幼蟹(4.19±0.01 g)8周。在相同的脂肪源条件下,3%磷脂酰胆碱(PC)添加组的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显着高于磷脂酰胆碱(PC)缺乏组。在3%磷脂酰胆碱(PC)水平条件下,与其它的脂肪源添加组相比,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在鱼油添加组显着增加。饲料脂肪源和磷脂酰胆碱(PC)水平对全蟹总脂含量的影响显着。饲料脂肪源和磷脂酰胆碱(PC)水平对肝胰腺总抗氧化酶(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也有显着性影响。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中的脂肪酸组成反映了饲料的脂肪酸组成。肝胰腺和肌肉中C18:1n-9、C18:2n-6、C18:3n-3、C20:5n-3、C22:6n-3、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水平以及n-6/n-3脂肪酸的比值受饲料脂肪源的影响显着。另外,饲料脂肪源以及饲料脂肪源与磷脂酰胆碱(PC)水平的交互作用对肝胰腺磷脂酰胆碱(PC)中C18:3n-3、C20:4n-6、C20:5n-3和C22:6n-3的水平有显着性的影响。在相同的脂肪源条件下,3%磷脂酰胆碱(PC)添加组肝胰腺中磷脂酶A2(PLA2)的含量显着高于磷脂酰胆碱(PC)缺乏组(P<0.05)。当饲料脂肪源为鱼油或紫苏籽油时,3%磷脂酰胆碱(PC)添加组肝胰腺中溶血磷脂酰胆碱(LPCAT)的含量显着高于磷脂酰胆碱(PC)缺乏组(P<0.05)。综上所述,在各种脂肪源中,富含C18:3n-3的紫苏籽油和富含C20:5n-3、C22:6n-3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鱼油可能更容易激活磷脂酶A2(PLA2)和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LPCAT)加速磷脂重塑反应的发生,从而促进C22:6n-3,C20:5n-3和C18:3n-3等脂肪酸在肝胰腺磷脂酰胆碱(PC)中的积累。另外,在3%磷脂酰胆碱(PC)水平条件下,磷脂酰胆碱(PC)可能通过发挥其抗氧化的作用避免鱼油和紫苏籽油中的脂肪酸发生氧化,同时与鱼油和紫苏籽油中的脂肪酸通过磷脂重塑反应形成重要生理功能的磷脂,从而使得鱼油和紫苏籽油发挥更好的促生长作用。综上所述,在各种磷脂源中,磷虾油是中华绒螯蟹幼蟹和成蟹(雌蟹)较为优质的磷脂源。饲料中添加5%水平的磷脂可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对高脂饲料的利用。根据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的结果,折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幼蟹最适的磷脂酰胆碱(PC)需求量在2.89%~2.95%之间。饲料磷脂酰胆碱(PC)降脂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脂肪的合成和促进脂肪的氧化和转运实现的。另外,在各种脂肪源中,富含C18:3n-3的紫苏籽油和富含C20:5n-3、C22:6n-3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鱼油可能更容易激活磷脂酶A2(PLA2)和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LPCAT)加速磷脂重塑反应的发生,从而促进C22:6n-3,C20:5n-3和C18:3n-3等脂肪酸在肝胰腺磷脂酰胆碱(PC)中的积累。
李福厚[5](2021)在《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对青贮饲料纤维降解、家畜消化及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贮饲料作为一种重要的粗饲料,在反刍家畜日粮中占比达一半以上,是现代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饲草类型,也是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和有效实施“粮改饲”的突破口和主要抓手。有效提升我国青贮饲料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可为加快我国现代草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乳酸菌青贮制剂的开发和利用在高品质青贮饲料生产和牧草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推动牧草产业安全、高效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目前常用的青贮乳酸菌制剂其主要功能为提高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防止霉变。而开发既能提高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又具有降解纤维功能的青贮乳酸菌制剂一直以来是青贮饲料乳酸菌研究领域的热点。本论文结合目前国际上对青贮发酵调控的形势以及大量前人的研究,对定向筛选出的一株能够有效改变青贮发酵过程中木质纤维素结构的产阿魏酸酯酶植物乳杆菌A1,通过高木质纤维素材料的青贮及酶解糖化试验,阐述了其改变木质纤维素结构的机制。并通过体外瘤胃发酵试验以及家畜消化代谢试验,证明了其作为青贮添加剂对饲草消化率及家畜健康等的影响。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产阿魏酸酯酶植物乳杆菌A1在玉米秸秆青贮中的应用研究表明,玉米秸秆青贮常温下(~25℃)添加支顶孢属纤维素酶(Acremonium cellulase,AC)、接种植物乳杆菌A1(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1,Lp)或同时添加AC并接种Lp均能够通过降低青贮的pH值,增加乳酸含量改善青贮的发酵品质。单独使用植物乳杆菌A1对青贮过程中结构碳水化合物的降解性能不高,但植物乳杆菌A1与支顶孢属纤维素酶联合使用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效果较好。青贮60天后,玉米秸秆中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纤维素降解率与对照组相比能分别提高9.38%、17.2%、8.24%、18.8%。然而,在酶解糖化试验中,Lp处理组酶解消化率显着高于对照、AC及AC+Lp处理组,酶解消化率分别比对照、AC和AC+Lp处理组高出23.3%、26.7%、43.3%。但植物乳杆菌A1的特性只能在25℃而不是40℃下有效。这为植物乳杆菌A1以后在青贮饲料中的应用以及生产生物燃料的前期预处理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2.产阿魏酸酯酶植物乳杆菌A1在不同干物质巨菌草青贮中的应用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干物质巨菌草中添加支顶孢属纤维素酶(Acremonium cellulase,AC)、接种植物乳杆菌A1(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1,Lp)或同时添加AC并接种Lp均能够通过降低pH值很好的保存牧草并促进木质纤维素降解。在低干物质(L-DM)巨菌草青贮中,AC处理组降解木质纤维素效果较好。青贮60天后,巨菌草青贮中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纤维素与对照组相比能分别提高10.4%、7.19%、17.1%、8.31%。AC+Lp处理组降解率最高,比对照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纤维素降解率分别提高11.5%、7.64%、19.4%、8.31%。酶解消化率AC+Lp处理组最高,显着高于AC和Lp处理组,对照组最低。AC+Lp、AC和Lp处理组纤维素转化效率分别比对照组高出60.0%、45.0%、40.0%。在高干物质(H-DM)巨菌草青贮中,Lp处理组降解木质纤维素效果较好,且青贮60天后,其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纤维素与对照组相比能分别提高5.38%、5.36%、6.48%、6.17%。同样,AC+Lp处理组降解率最高,比对照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纤维素降解率分别提高7.87%、7.84%、9.26%、10.21%。酶解消化率Lp处理组最高,显着高于AC和AC+Lp处理组,对照组最低。Lp、AC和AC+Lp处理组纤维素转化效率分别比对照组高出317%、283%、250%。青贮中接种植物乳杆菌A1和添加支顶孢属纤维素酶均降低了巨菌草青贮木质纤维素结构的结晶度,从而提高了纤维素酶对多糖的可及性,进一步提高了L-DM或H-DM青贮饲料木质纤维素的纤维素转化效率。在L-DM青贮中,利用支顶孢属纤维素酶可以有效地降解巨菌草青贮的木质纤维素,提高青贮的酶解糖化程度。然而,当巨菌草在H-DM水平青贮时,推荐植物乳杆菌A1单独或与支顶孢属纤维素酶联合使用最佳。3.产阿魏酸酯酶植物乳杆菌A1对苜蓿青贮发酵品质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苜蓿青贮时接种植物乳杆菌A1(Lp A1)能够明显改善其发酵品质,降低青贮饲料pH值,并提高其乳酸浓度。青贮90天后,Lp A1处理组青贮干物质损失和非蛋白氮浓度最低。同时,接种Lp A1也降低了青贮后期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的浓度,提高了整个青贮过程中游离阿魏酸的浓度。Lp A1处理组的青贮饲料中阿魏酸浓度在30天时最高(P<0.05)。此外,在青贮的第30-90天,Lp A1和植物乳杆菌24-7(Lp 24-7)接种的苜蓿青贮总抗氧化能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和商品植物乳杆菌MTD/(Lp MTD/1)处理组。而在整个发酵过程中,Lp A1和Lp 24-7接种的青贮中脂肪氧合酶活性均较低。与对照组和Lp MTD/1处理组相比,Lp A1和Lp 24-7均能提高青贮90天后苜蓿中总脂肪酸的浓度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总脂肪酸中的比例(P<0.05)。因此,青贮时接种产阿魏酸酯酶的菌株Lp A1或抗氧化菌株Lp 24-7,不仅能提高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和保存更多的营养物质,而且还能改善青贮苜蓿的抗氧化状态。4.体外发酵试验结果表明,苜蓿青贮中接种产阿魏酸酯酶植物乳杆菌A1能提高饲草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和总产气量,但对甲烷产量没有影响。苜蓿青贮中接种植物乳杆菌A1能明显促进瘤胃发酵,增加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各脂肪酸组分及氨态氮浓度,特别是乙酸、丙酸、丁酸及支链脂肪酸的浓度。此外,苜蓿青贮中接种产阿魏酸酯酶植物乳杆菌A1对瘤胃液微生物多样性影响不大,但可明显增加一些纤维分解菌的数量及碳水化合物利用菌属的相对丰度,如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和普雷沃氏菌属等。5.奶山羊消化代谢试验表明,苜蓿裹包青贮中接种Lp A1较常用商品菌株Lp MTD/1具有更好的发酵品质,且能够显着提高裹包的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与Lp MTD/1处理组相比,苜蓿裹包青贮接种Lp A1能显着增加山羊的干物质、有机物以及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此外,青贮中接种Lp A1能显着促进奶山羊的瘤胃发酵,增加了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以及异丁酸的浓度。奶山羊采食Lp A1处理组日粮能显着增加其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及抗氧化酶的活性,对乳清的抗氧化性能影响较小。Lp A1处理组奶山羊血清的免疫球蛋白A浓度显着高于Lp MTD/1处理组,但α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6的浓度显着低于Lp MTD/1处理组。此外,与Lp MTD/1处理组相比,青贮中接种Lp A1对奶山羊产奶量影响较小,但对乳成分影响较大,能显着增加乳成分中乳脂、乳蛋白质、总固体以及尿素的含量。本研究首次全面系统的阐述了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降解木质纤维素结构的机制,并通过体内、体外试验证明青贮中接种产阿魏酸酯酶能显着提高饲草的消化率。此外,青贮中接种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对家畜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为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在青贮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柯文灿[6](2021)在《不同调控措施影响苜蓿青贮发酵品质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为了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减少其对粮食作物的消耗,高品质青贮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苜蓿因其高蛋白含量成为青贮饲料的重要组成之一,但常因为其高缓冲能力和低碳水化合物含量而难以青贮成功。为了保证苜蓿青贮发酵品质,生产研究上大量使用乳酸菌添加剂(如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戊糖片球菌等),以快速降低饲料p H,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减少营养损失。青贮过程是由乳酸菌主导的发酵进程,了解青贮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代谢产物,可以有效调控青贮饲料发酵进程。然而,苜蓿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的研究仍鲜见报道。因此,本论文基于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探讨了乳酸菌对苜蓿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除乳酸菌外,大量的有机酸添加剂也被应用到苜蓿青贮中。当苜蓿收获受气候环境影响或高水分青贮时,乳酸菌添加效果不太理想,添加有机酸能有效抑制梭菌等有害菌的生长。苹果酸和柠檬酸作为柠檬酸循环中间代谢产物,已被证实可以刺激瘤胃发酵、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并促进乳酸菌的生长。然而,目前尚未有柠檬酸循环中的有机酸作为苜蓿添加剂的报道。因此,本论文还探讨了柠檬酸循环中有机酸对苜蓿青贮的影响,为有机酸添加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植物乳杆菌与布氏乳杆菌对苜蓿青贮发酵品质、代谢产物及微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将苜蓿萎蔫至干物质421 g/kg鲜重后,设置对照组、植物乳杆菌处理组(LP,1×106 cfu/g)和布氏乳杆菌处理组(LB,1×106 cfu/g)。发酵90天后,在苜蓿青贮中共检测到280种物质,其中差异代谢物102种。添加布氏乳杆菌后,苜蓿青贮中4-氨基丁酸,一些游离氨基酸和多元醇的含量显着增加,而植物乳杆菌处理组中尸胺和琥珀酸含量显着降低。苜蓿原样附着微生物优势菌群为泛菌属(57%)和乳杆菌属(27%)。青贮发酵过程中,虽然对照组、植物乳杆菌组和布氏乳杆菌组都以乳杆菌属、肠球菌属、链球菌属和魏斯氏菌属为主,但处理组间差异显着。青贮过程中,对照组微生物变化显着,发酵14天的青贮以蒙氏杆菌(38%)、植物乳杆菌(19%)、未鉴定乳杆菌(21%)和链球菌(14%)为主,90天青贮主要为植物乳杆菌(70%),其次是不明肠球菌(11%)。青贮14和30天时,布氏乳杆菌处理组优势菌为布氏乳杆菌(38%-44%)、未鉴定乳杆菌(32%-39%)和植物乳杆菌(20%-23%);当青贮发酵60和90天后,植物乳杆菌变为优势菌种,其相对丰度分别为90%和78%。植物乳杆菌处理组优势菌为植物乳杆菌,但在发酵90天后发现较大相对丰度的布氏乳杆菌(17%)。这为我们提供了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代谢物信息,有助于精准调控饲料发酵进程,以实现高品质青贮饲料的调制。2.不同干物质和温度条件下植物乳杆菌与戊糖片球菌对苜蓿青贮发酵品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代谢产物的影响将苜蓿分别萎蔫至干物质304(LDM)和433(HDM)g/kg鲜重,设置对照组、植物乳杆菌处理组(LP)和戊糖片球菌处理组(PP)。样品分别储存在20或35°C恒温培养箱中,发酵7、14、30和60天后取样分析。发酵60天后,添加戊糖片球菌显着降低了苜蓿青贮的p H值,增加了乳酸含量,促进了青贮发酵。然而,添加植物乳杆菌仅对20°C条件下发酵的HDM青贮有积极影响。戊糖片球菌处理组和对照组微生物群落主要是魏斯氏菌和片球菌,而植物乳杆菌处理组中乳杆菌的相对丰度较高。添加植物乳杆菌上调了氨基酸和能量代谢,下调了核苷酸代谢的丰度。此外,网络结构分析显示,本研究苜蓿中的关键种多为有害微生物,而不是乳酸菌。添加植物乳杆菌后,苜蓿青贮中酪氨酸含量显着增加,但3-苯乳酸含量在LDM青贮时显着增加,HDM青贮时显着降低。与LP处理组相比,PP处理组中3-羟基丙酸含量显着降低。综上所述,不同干物质和贮存温度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代谢产物,对乳酸菌添加剂的效果产生了显着影响。3.柠檬酸循环中有机酸对苜蓿青贮发酵品质的调控研究该部分试验探讨了柠檬酸循环中有机酸对苜蓿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外源苹果酸的添加降低了青贮饲料p H,非蛋白氮含量(NPN)和棕榈酸在总脂肪酸中的比例,显着提高了α-亚麻酸的比例(P<0.05)。且在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优先利用L-苹果酸或DL-苹果酸而不是D-苹果酸。由于柠檬酸和苹果酸可以通过柠檬酸酸循环相互转化,苜蓿青贮时加入苹果酸或柠檬酸效果类似,都能有效改善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抑制蛋白水解,改善青贮饲料的脂肪酸组成。当两种有机酸添加量为1%时,青贮饲料中乳酸的浓度显着降低。此外,添加0.5%和1%的苹果酸和柠檬酸还增加了苜蓿青贮中酵母菌的数量。与正常干物质苜蓿青贮相比,低干物质苜蓿青贮NPN和NH3-N含量显着增加,p H值、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干物质损失显着降低(P<0.05)。低干物质青贮时,添加苹果酸增加了DM和WSC的含量,降低了NPN和NDF的含量(P<0.05)。虽然琥珀酸和富马酸也是柠檬酸循环中的有机酸,但由于其水溶解度差,只能以钠盐形式添加,对发酵品质并没有显着影响。4.苹果酸、柠檬酸、植物乳杆菌及其混合物对苜蓿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该试验探讨了有机酸(苹果酸或柠檬酸),植物乳杆菌(LP)及其混合物对苜蓿青贮饲料发酵的影响。试验设置对照组(蒸馏水),0.5%DL-苹果酸(MA)处理组,0.5%柠檬酸(CA)处理组,植物乳杆菌处理组(1×106 cfu/g,LP),苹果酸和植物乳杆菌混合物(0.5%DL-苹果酸+LP,MALP)和柠檬酸和植物乳杆菌混合物(0.5%柠檬酸+LP,CALP)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真空包装后室温保存60天。青贮60天后,所有处理组较对照组p H值,非蛋白氮(NPN)含量显着降低,乳酸含量显着增加(P<0.05)。LP处理组较MA或CA处理组的p H显着降低,乳酸含量显着增加(P<0.05),但再添加MA或CA并不能进一步促进苜蓿青贮的乳酸发酵。与对照青贮饲料相比,处理组饱和脂肪酸(SFA)的比例显着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比例显着增加,且CA处理组PUFA含量最高(P<0.05)。尽管MA和CA在改善青贮饲料发酵品质方面不如LP有效,但MALP和CALP处理在降低青贮饲料NPN方面表现更好,CA在抑制苜蓿青贮中的脂肪酸降解方面最有效。本研究首次全面阐述了不同调控措施(不同乳酸菌、不同干物质含量及不同温度)对苜蓿发酵品质、微生物组和代谢组的影响。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柠檬酸循环中苹果酸和柠檬酸能有效提高苜蓿发酵品质。这为调控优质苜蓿青贮饲料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武文一[7](2020)在《越冬胁迫对草鱼的影响及其应对的营养饲料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自然界中,由于温度变化、季节变化、繁殖行为、病害或食物分布不均等因素的存在,鱼类常常面临不利于生长的困境。在池塘养殖实践中,越冬期间,由于水温降低导致鱼类代谢减缓,停止摄食,使其同时面对低温和饥饿双重应激,因此有效动员机体贮存物质非常重要。草鱼作为我国淡水水产养殖产量最大的养殖对象,其越冬期间常常出现减重甚至死亡等现象,尚缺乏精准的营养策略预防或减轻所出现的问题。本研究针对实践过程中发生的上述现象,探讨草鱼越冬期间生理响应机制的同时,采用传统营养学手段,研究草鱼越冬后快速恢复体质和越冬前强化体质进而安全越冬的营养改善策略,为生产实践提供相应的帮助和借鉴。本研究得出的研究结果如下:1.越冬对草鱼生物学性状、生理生化指标和体成分的影响对草鱼越冬期间生物学性状、血清生化指标、常规成分、抗氧化能力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实验草鱼体重、肝胰脏重量、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肠体比和腹腔脂肪指数均呈现显着下降趋势(P<0.05),越冬1周后,草鱼肌肉各常规成分含量显着变化(P<0.05);随着越冬时间的延长,血清甘油三酯(TG)、甘油(Glycerol)、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HO)和血糖(GLU)含量先显着降低(P<0.05),随后保持稳定,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含量显着上升(P<0.05);肝胰脏糖原和肌肉糖原以及肝胰脏、肌肉和脂肪组织TG含量显着降低(P<0.05);氧化应激胁迫最大的三个组织分别是脂肪组织、肝胰脏和肌肉;随着越冬时间的延长,各组织脂肪酸比例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关联分析表明草鱼脂肪组织中SFA、肌肉中PUFA和MUFA、肝胰脏中MUFA在越冬期间供应能量的同时与氧化应激乃至机体损伤显示主要正相关;越冬2周内,草鱼肌肉脂质显着上升,可能通过LPL酶依赖的脂质运输途径相关。表明越冬期间,草鱼机体生理状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涉及到机体形态改变、能量动员、氧化防御系统作用和其他相关变化。2.越冬胁迫下草鱼肝胰脏转录组学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平台,选取越冬前后草鱼肝胰脏进行测序。获得2,4130,5604个干净高质量reads,通过归一化处理计算后,总共出现了795个差异基因,包括336个基因显着上调和459个基因显着下调。将所有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KEGG和KOG功能富集分析后发现,759个差异表达基因共得到68个GO功能注释,其中小分子代谢过程和脂质代谢过程差异表达基因较多,其次是细胞内部分和辅酶绑定途径;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AMPK信号通路富集程度最高,被注释到该途径的24个差异基因有17个差异基因下调,上调的差异基因有7个;使用KOG数据库进一步对基因功能进行分类表明脂质转运与代谢途径富集程度最高,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最多为55个。结合GO、KEGG和KOG分析结果表明在越冬过程中,主要以AMPK信号通路为主要作用通路,以其下游通路调控基因作为主要作用基因,其中脂质代谢为草鱼应对越冬能量消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表明草鱼肝胰脏更多通过脂质代谢供应能量进而适应越冬。3.草鱼AMPK基因特征分析及其对越冬胁迫机体代谢稳态调节研究通过转录组学研究结果发现,越冬期间草鱼AMPK信号通路起到了重要作用。对草鱼AMPK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出9个亚型,分别是AMPKα1、AMPKα1、AMPKα2、AMPKβ1a、AMPKβ1b、AMPKβ2、AMPKγ1、AMPKγ2a、AMPKγ2b和AMPKγ3,并获得了它们的完整编码序列;草鱼AMPK基因高度保守,与其他物种具有高度同源性。组织分布表现出组织依赖性表达模式,AMPK在肝胰脏和脂肪组织中的能量动员可能有不同的作用;体外脂肪细胞中,AMPKγ可能比AMPKα/β作用更重要。越冬期间,血清ATP、ADP和AMP含量显着降低,同时ADP+AMP/ATP比值显着升高(P<0.05);肝胰脏、肌肉以及腹腔脂肪中AMPKα1、AMPKα2基因表达显着上升(P<0.05),下游糖脂及蛋白代谢相关基因转录水平显着上升(包括ATGL、HSL、CPT1α、CD36等脂分解相关基因;GK、PFK、PK等糖酵解相关基因;GLDH,IGF-1等蛋白分解相关基因)或显着下调(ACC、FAS等脂合成相关基因;CREB、Fox O1、PGC-1α、PEPCK、G6Pase、GLUT2等糖异生相关基因;TOR、S6K等蛋白合成相关基因)(P<0.05)。表明在越冬期间激活了草鱼AMPK通路及其下游基因,促进了糖酵解、脂质分解、脂肪酸β氧化、脂肪酸转运以及蛋白分解的进程加快,同时抑制了糖原合成、脂质合成和蛋白合成的过程,维持了机体稳态。4.越冬后投喂不同蛋白及脂肪水平饲料对草鱼生长性能、体组成、消化性能和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经历越冬胁迫后,草鱼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实际需求可能与正常养殖环境下的适宜需求水平不同。因此对草鱼越冬再投喂饲料中设计8种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的饲料,其中包括25%、28%、31%、34%四种粗蛋白水平和4%、8%粗脂肪水平,进行56天实验。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为31%,脂肪含量为8%的饲料显着提高了越冬草鱼最终体重、增重率、脏体比、肠体比和肝体指数,同时显着提高了蛋白质和脂肪沉积率,促进了饲料的利用(P<0.05)。31%蛋白和8%脂肪水平处理组显着提高了肝胰脏消化酶含量,促进肠道结构的修复,也显着提高了各组织的抗氧化能力(P<0.05)。通过回归分析,建议草鱼越冬后再饲喂饲料中含有蛋白30.32%-30.41%、脂肪8%时,修复效果最好。5.越冬后再投喂饲料中裂殖壶藻油和硫辛酸对草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草鱼越冬后再投喂31%蛋白(实际30.32%-30.41%)、8%脂肪饲料对机体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以此和实验室前期研究成果基础上,分别添加高低含量n-3 HUFA和高低含量硫辛酸对饲料进行强化。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0.52%)n-3 HUFA和0.1%含量硫辛酸时,显着增强了越冬后草鱼生长性能及成活率提高了肠道质量,降低了饲料系数,同时抑制了脂质在腹腔中的过度蓄积(P<0.05)。添加适宜水平n-3 HUFA后,显着提高了肝胰脏、肌肉、前肠、脂肪组织和血清中的CAT,SOD和GST活性,显着降低了各组织中MDA和O2·-含量(P<0.05),添加0.1%含量硫辛酸时,显着降低了肝胰脏和肌肉O2·-含量但显着提升了CAT含量(P<0.05)。适宜水平n-3 HUFA和0.1%含量硫辛酸处理组显着改变了各组织中脂肪酸比例,其中PUFA比例在各种脂肪酸组成变化中起主要作用。最终,建议草鱼越冬后再投喂饲料中含有有蛋白30.32%-30.41%、脂肪8%的同时,添加适宜水平(0.52%)n-3 HUFA和0.1%含量硫辛酸,对草鱼机体具有更好的修复作用。6.越冬前饲料蛋白脂肪水平对草鱼生物学性状及机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设计6种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的饲料,包括28%、31%、34%三种粗蛋白水平和4%、8%粗脂肪水平,进行28天越冬前强化实验。结果表明,越冬前强化蛋白水平31%,脂肪水平4%饲料对草鱼越冬后体重损失有显着抑制作用(P<0.05),同时肝体比也显着高于其他对照组。越冬后,31%蛋白、4%脂肪饲料强化处理组显着提高了了血清代谢物中TP、GLU和TG含量,降低了越冬期间机体产生的氧化应激,为越冬后再投喂饲料进行恢复打下了良好的机体健康基础。对肝胰脏和肌肉越冬前后脂肪酸模式分析发现,31%蛋白、4%脂肪饲料强化处理组对机体脂肪酸比例变化产生影响最小,显示该处理组能有效降低越冬期间脂肪酸比例发生剧烈变化的同时,继而降低氧化应激。通过回归分析,越冬前强化饲料中含有31.53%蛋白和4%脂肪对草鱼安全越冬作用最为明显,结果最佳。7.越冬饲料中强化n-3 HUFA对草鱼体重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设计四种饲料处理组,分别是:31%蛋白4%脂肪组、31%蛋白8%脂肪组、31%蛋白8%脂肪组(0.52%n-3 HUFA)和31%蛋白8%脂肪组(1.04%n-3 HUFA),进而探讨越冬前强化饲料中添加n-3 HUFA是否对草鱼越冬有所帮助。结果显示,饲料中在8%脂肪水平下,无论添加高低水平n-3 HUFA,均不能显着抑制草鱼越冬前后体重损失率。依然是越冬前强化31%蛋白和4%脂肪可显着提高了越冬后草鱼肝胰脏和肠道的质量以及组织学完整性,显着提高了血清代谢物含量的同时降低了越冬期间带来的氧化应激,为草鱼越冬后再投喂饲料快速恢复奠定基础。越冬前后肝胰脏和肌肉脂肪酸比例分析发现,饲料中添加高低含量n-3 HUFA提高了脂肪酸比例模式的变化,提高了机体脂肪动员及代谢,继而造成氧化应激的产生,不利于越冬。因此,越冬前强化n-3HUFA饲料不能有效提高草鱼抵御越冬的不利影响的耐受力。研究表明:(1)越冬期间,草鱼通过动员机体内能量物质进行消耗,继而安全越冬,期间脂肪供能作用最强,而脂肪组织受到了最大的氧化应激压力;AMPK通路及其下游相关基因在越冬期间共同维持了草鱼机体状态的稳定;(2)越冬后再投喂饲料中含有蛋白30.32%-30.41%脂肪8%以及在此基础上,添加0.52%水平n-3 HUFA和0.1%含量硫辛酸对草鱼修复效果更佳;(3)越冬前强化适宜蛋白31%及4%脂肪饲料,可确保草鱼安全越冬,添加n-3HUFA并无此效果。
郑一民[8](2020)在《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抗氧化、脂肪酸组成和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鱼油一直是水产饲料的首选脂肪源,但是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快速发展和饲料工业的不断扩大,加之过度捕捞导致海洋渔业资源量不断下降,鱼油产量供不应求,鱼油的价格居高不下,因此,急需寻求和开发新的饲料脂肪源。植物油具有来源广泛、价廉质高和产量大等优点,其富含18碳多不饱和脂肪酸(18 Carbo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C18 PUFAs),容易被鱼类代谢,因此被认为是鱼油的优良替代油。由于海水鱼合成长链多不饱脂肪酸(Long 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LC-PUFAs)的能力缺乏或较弱,而植物油中的LC-PUFAs含量极少,这成为制约植物油替代鱼油关键因素。然而,研究发现,一些广盐性鱼类如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和大西洋鲑(Salmo salar)能够将C18 PUFAs自行合成LC-PUFAs,但不同海水鱼类的合成能力存在差异。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是广盐性、肉食性热带海洋鱼类,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产量高、经济价值高、肉质细嫩且富含PUFAs的特点,被认为是我国南方人工网箱养殖的优良海水鱼种之一。目前,还未研究开发出真正理想的军曹鱼人工配合饲料,因此,有必要深入军曹鱼养殖生物学、营养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系统研究,其中包括对脂肪,尤其是PUFAs和LC-PUFAs的营养、生理、生化学研究。本论文研究了基础饲料添加不同脂肪源(鱼油、红花油和苏籽油)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抗氧化和脂肪酸组成及合成LC-PUFAs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购自育苗场的军曹鱼稚鱼经驯化24天后,挑选47日龄、每尾初始体重12.60±0.35g、体长为11.86±0.21 cm的健康活泼幼鱼570尾,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养殖桶(桶容积为400L)38尾。分别用5组不同的饲料投喂:(1)基础饲料(对照组,CO组),(2)基础饲料加6%鱼油(FO组),(3)基础饲料加6%苏籽油(PO组),(4)基础饲料加6%红花油(SO组),(5)基础饲料加3%鱼油和3%红花油(SO+FO组)。饲养周期为12周,于12周取样并测定幼鱼生长、抗氧化、核酸和脂肪酸以及酶基因表达量等指标。主要结果如下:1.基础饲料添加不同脂肪源显着提高军曹鱼幼鱼的生长性能。摄食不同脂肪源的各组鱼成活率(SR)均显着高于(P<0.05)CO组鱼(92.38%),其中FO(100%)和SO+FO组鱼SR(100%)最高。摄食不同脂肪源的各组鱼平均体重(BW)、相对增重率(RWG)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显着高于(P<0.05)CO组鱼,其中SO+FO组鱼BW(150±1.90g)、RWG(1091±26.7%)和SGR(2.95±0.05%day-1)最高。摄食不同脂肪源的各组鱼蛋白质效率(PER)显着高于(P<0.05)CO组鱼(1.38±0.03),其中SO+FO组鱼PER(1.74±0.02)最高。SO+FO组鱼的饲料系数(FCR)(1.24±0.03)显着低于(P<0.05)CO(1.56±0.03)组鱼。摄食不同脂肪源的各组鱼肝体系数(HSI)显着高于(P<0.05)CO组鱼(2.26±0.24),其中SO组幼鱼HSI最高(2.68±0.27%)。摄食不同脂肪源的各组鱼粗脂肪和水分含量均显着高于(P<0.05)CO组鱼。2.基础饲料添加不同脂肪源不同程度地提高军曹鱼幼鱼的RNA、DNA和RNA/DNA比值。其中SO+FO组鱼肌肉合成RNA最多(239.48±0.79μg mg-1),显着高于(P<0.05)PO(201.19±0.81μg mg-1)、SO(194.86±0.93μg mg-1)和CO(143.44±1.25μg mg-1)组鱼。SO+FO组鱼肌肉的RNA/DNA比值也显着高于(P<0.05)CO、PO和SO组鱼。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鱼肌肉RNA/DNA比值与其SGR呈高度正相关。各组鱼组织器官RNA/DNA比值与相应SGR的相关性大小顺序为:肌肉R2>肝R2>脑R2>血清R2>心脏R2>肾R2。3.基础饲料添加不同脂肪源显着提高军曹鱼幼鱼的抗氧化能力。摄食不同脂肪源的各组鱼组织器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着高于(P<0.05)CO组鱼。摄食不同脂肪源各组鱼组织器官的丙二醛(MDA)均显着低于(P<0.05)CO组鱼。4.饲料中脂肪酸组成显着影响鱼体脂肪酸组成,不同脂肪源影响军曹鱼幼鱼的脂肪酸组成,然而影响程度因不同脂肪源而异,同一鱼不同组织器官对同一脂肪源的脂肪酸组成也不同,鱼不同组织器官的∑LC-PUFAs、∑n-6 PUFAs、∑n-3 PUFAs和n-3/n-6 PUFAs相异。5.饲料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肌肉、肝、脑、心脏和肾中Δ6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FADS2)基因表达影响显着高于(P<0.05)CO组鱼,其中PO和SO组鱼各组织器官的FADS2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P<0.05)FO和SO+FO组鱼;饲料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肌肉、肝、脑、心脏和肾中脂肪酸延长酶5(ELOVL5)基因表达的影响显着高于(P<0.05)CO组鱼,且PO>SO>SO+FO>FO,其中PO和SO组幼鱼中ELOVL5基因的表达量显着高于(P<0.05)FO和SO+FO组鱼。由此得出结论:基础饲料添加不同脂肪源可显着提高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RNA/DNA比值、FADS2和ELOVL5基因相对表达量,显着影响鱼体脂肪酸组成。其中以添加3%鱼油和3%红花油效果最佳,饲料中n-3/n-6 PUFAs的最佳比为0.63。军曹鱼可能具有合成LC-PUFAs的能力,其合成能力与营养、环境有关。本研究既为配制科学合理、安全高效和实用的军曹鱼饲料提供了科学依据,又为军曹鱼人工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李春雪[9](2020)在《山茶油对果蝇寿命和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食用植物油是当代人类饮食中的必需品,与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息息相关,也因此成为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重点。脂肪酸是食用植物油中最主要的成分,大量研究显示,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会与慢性病风险提高相关,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有助于降低慢性病患病风险。山茶油是原产于我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木本植物油,其脂肪酸构成与橄榄油类似,因此被称为东方橄榄油,但迄今对其与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比较薄弱。橄榄油作为地中海饮食中的重要食用油,其相关的研究报道已经十分完善。因此本文以果蝇和雄性SD大鼠为模型,以橄榄油、大豆油为对照,开展了对山茶油对果蝇寿命和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影响研究。1、三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本研究选取橄榄油和大豆油作为山茶油的对照,使用气相色谱法对山茶油等三种商品植物油以及添加植物油的饲料进行了脂肪酸成分和相对含量的分析。脂肪酸气相色谱结果表明,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山茶油为三种植物油中最低,橄榄油最高。山茶油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油酸,达到80.01%,而橄榄油中的油酸含量略低于山茶油,为74.51%。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山茶油和橄榄油中的含量都比较低,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油酸是大豆油中含量最高的脂肪酸成分。山茶油、橄榄油和大豆油中的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比值分别为28.57、12.92和7.92。2、山茶油、橄榄油和大豆油对果蝇的寿命的影响比较研究:分别制作添加了三种植物油的果蝇培养基,以探究山茶油对果蝇生长发育及寿命等方面的影响,又通过对果蝇体内脂肪酸组成和体内MDA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分析,尝试进行山茶油对果蝇生存影响机理的探究。结果显示,山茶油组的果蝇平均寿命最长(33.4d),相对基础饲料组(32.4 d)变化3.09%。橄榄油组的果蝇平均寿命为32.7 d,相对基础饲料组变化0.93%。平均寿命最低的为大豆油喂养的果蝇(31.8 d),相对基础饲料变化-1.85%。但山茶油喂养的果蝇生长发育速度最为缓慢,并具有较低的平均体重(0.45 mg)。果蝇体内MDA和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山茶油对果蝇的氧化损伤程度高于大豆油,但低于橄榄油。大豆油膳食对果蝇的氧化应激影响较轻。而橄榄油饲喂对果蝇体内产生了最严重的氧化应激反应,表现为MDA含量高,同时SOD、CAT和GSH-PX的活性均为三组中最低。3、山茶油、橄榄油和大豆油对雄性SD大鼠NAFLD的影响比较研究:通过对大鼠的血脂、肝细胞的细胞学和超微结构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茶油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水平。血脂分析结果表明,山茶油组(COFG)的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橄榄油组(OOFG)并高于大豆油组(SOFG),其中只有胆固醇水平与SOFG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与OOFG差异无显着性。细胞学观察显示,山茶油喂养的大鼠肝细胞中脂滴(LD)的积累程度低于橄榄油组(OOFG)的大鼠肝细胞,但高于大豆油组(SOFG)大鼠肝细胞内的积累程度。超微结构分析表明,肝细胞中LDs的大小和数量与细胞器的损伤程度(包括细胞核的位置、线粒体和内质网的完整性)有关。总结以上,茶油对NAFLD疾病的诱发作用高于大豆油,但低于橄榄油。可以看到NAFLD的发展程度与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比值并不完全呈现正相关,因此对于健康膳食来说,并非越低的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比例越好,探究一个最佳的亚油酸与α-亚麻酸比例还需要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此外,对于NAFLD的诱发,除去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比例的影响,可能与不同植物油中的其他因素如单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活性成分等也有关。本研究为探索山茶油饮食对NAFLD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安文强[10](2020)在《脂肪源、n-3 HUFA水平及DHA/EPA比值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和脂肪代谢的影响》文中指出本实验以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幼鱼为研究对象,在广东海洋大学东海岛海洋生物研究基地室内海水养殖系统中分别实施3个养殖实验。旨在研究脂肪源、n-3 HUFA及DHA/EPA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组织脂肪酸组成、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其m RNA表达量、免疫力及抗病力的影响。结果如下:1.以白鱼粉、豆粕、小麦谷朊粉为主要蛋白源,并分别以鱼油(FO)、大豆油(SO)、亚麻籽油(LO)、菜籽油(RO)及花生油(PO)为脂肪源,配制成5种等氮(粗蛋白约49%)、等脂(粗脂肪约11%)的实验饲料,分别投喂初重为17.67±0.03 g的石斑鱼幼鱼8周。结果表明:FO组有最大增重率(WG),显着高于SO、RO和PO组(P<0.05),与LO组无显着差异(P>0.05)。各处理组肝脏和肌肉的脂肪酸谱反映了5种饲料的脂肪酸组成特点。FO组有最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着高于其它各组(P<0.05)。LO组肠道脂肪酶、胰蛋白酶及淀粉酶活性最高。FO组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显着高于SO、RO和PO组(P<0.05),与LO组无显着差异(P>0.05)。LO组肝脏肉碱酯酰转移酶-1(CPT-1)活性最高,显着高于PO组(P<0.05),但与其它各组无显着差异(P>0.05)。FO组肌肉FAS、CPT-1和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活性最高,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最低。SO组肝脏CPT-1和过氧化物增殖酶体?(PPAR?)m RNA表达量显着高于RO和PO组(P<0.05),但与FO组无显着差异(P>0.05);LO组脂蛋白酯酶(LPL)m RNA表达量显着高于其它各组(P<0.05)。LO组载脂蛋白-100(Apo B-100)m RNA表达量有最大值,显着高于RO和PO组(P<0.05),但与FO和SO组无显着差异(P>0.05)。FO组肝脏CAT m RNA表达量显着高于SO和RO组(P<0.05),但与LO和PO组无显着差异(P>0.05)。PO组与其它组相比,肝脏toll样受体3(TLR3)、toll样受体22(TLR22)及髓样分化因子88(My D88)m RNA表达量显着上升(P<0.05);RO组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1?(IL-1?)m RNA表达量显着高于FO组(P<0.05),但与SO和PO组无显着差异(P>0.05)。PO组的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1(TGF-?1)m RNA表达量最低。FO组TGF-?1 m RNA表达量显着高于PO组(P<0.05),但与SO、LO和RO组无显着差异(P>0.05)。本实验表明,LO组石斑鱼生长性能与FO组无显着差异;植物油(VOs)完全替代FO会抑制石斑鱼抗氧化能力;PO会加剧炎症反应;SO和LO通过上调肝脏脂肪分解酶基因,提高了脂肪分解代谢能力;LO和RO提高了肠道消化吸收能力。2.通过调整饲料中鱼油和玉米油添加量,配制成6种含n-3 HUFA水平分别为0.65%(对照组)、1.00%、1.35%、1.70%、2.05%和2.40%的等氮(粗蛋白约50%)、等脂(粗脂肪约11%)的实验饲料,分别投喂初重为12.06±0.01 g的石斑鱼幼鱼8周。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n-3 HUFA水平的增加,WG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35%组显着高于对照组和2.40%组(P<0.05)。1.00%组体粗脂肪含量显着低于1.70%和2.40%组(P<0.05),但与其它各组无显着差异(P>0.05)。肝脏和肌肉的脂肪酸谱反映了饲料脂肪酸组成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血清甘油三酯(TG)的浓度随着饲料n-3 HUFA水平的增加而显着降低(P<0.05)。1.35%组血清总胆固醇(CHOL)显着低于2.05%组(P<0.05),但与其它各组无显着差异(P>0.05)。饲料n-3 HUFA水平显着影响攻毒前血清SOD、CAT、GSH-Px、溶菌酶(LZM)活性和补体C3含量(P<0.05),但对攻毒后血清LZM无显着影响(P>0.05)。攻毒后,血清CAT、GSH-Px、LZM活性和C3含量较攻毒前均明显增加,而SOD则呈相反趋势。1.35%组肝脏FAS活性最低,显着低于1.00%、1.70%和2.40%组(P<0.05),但与对照组和2.05%无显着差异(P>0.05)。在肌肉中,FAS活性随饲料n-3 HUFA的增加而降低,2.05%和2.40%组显着低于其它各组(P<0.05)。CPT-1和HSL的活性分别在饲料n-3HUFA水平为2.05%和1.70%时达到最大值,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其它各组无显着差异(P>0.05)。2.05%组肝脏CPT-1和2.40%组肝脏Apo B-100 m RNA表达量显着高于其它各组(P<0.05);2.40%组肝脏甘油三脂脂肪酶(ATGL)活性显着高于1.35%和1.70%组(P<0.05)。随着饲料n-3 HUFA水平的增加,肝脏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及过氧化物增殖酶体?(PPAR?)m RNA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在肌肉中,随着饲料n-3 HUFA水平的增加,CPT-1、ATGL及PPAR?m RNA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1.70%和1.35%组达到最大值。攻毒前,2.40%组肠道TLR22和My D88 m RNA的表达量显着增加,2.05%组TNF-?和IL-1?m RNA表达量显着高于1.00%和1.35%组;此外,1.70%组肾脏TLR22和IL-1?m RNA表达量显着低于对照组。攻毒后,1.35%组肠道My D88 m RNA表达量显着高于1.00%和1.70%-2.40%组,1.70%组TNF-?和IL-1?m RNA表达量最低;1.70%组肾脏IL-10 m RNA表达量显着高于其它各组,而IL-1?m RNA表达量显着低于2.40%组。2.05%组肠道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最高。随着饲料n-3 HUFA水平的增加,肠道OTUs数目显着下降(P<0.05)。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及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菌门。n-3 HUFA的添加可使拟杆菌科(Bacteroidales_S24-7_group)和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的相对丰度增加。本实验表明,适宜的n-3 HUFA(1.47%-1.70%)可显着提高石斑鱼的生长性能、抗病力和炎症抑制能力;促进了肝脏和肌肉脂肪分解代谢,抑制了合成代谢,降低了脂肪的沉积;饲料n-3 HUFA水平的增加,可以提高肠道益生菌的丰度,饲料中1.00%和1.35%的n-3 HUFA显着了促进了石斑鱼前肠组织结构完整性。3.通过调整DHA纯化油和EPA纯化油添加量,配制成5种DHA/EPA比值分别为0.77(对照组)、1.31、2.44、3.20和4.10的等氮(粗蛋白约48%)、等脂(粗脂肪约12%)的实验饲料,投喂初重9.87±0.02 g的石斑鱼幼鱼8周。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DHA/EPA比值的增加,WG与SGR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31组显着高于对照组和4.10组(P<0.05),与其它各组无显着差异(P>0.05)。随着DHA/EPA比值的增加,血清TG含量显着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显着升高(P<0.05)。1.31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最低,显着低于4.10组(P<0.05)。2.44组血清SOD、CAT及GSH-Px的活性显着高于0.77和1.31组(P<0.05)。血清LZM、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免疫球蛋白(Ig M)含量随DHA/EPA比值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2.44和3.20组达到最大值且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3.20和4.10组肝脏CPT-1和G6PD活性显着高于0.77和1.31组(P<0.05)。2.44和3.20组肌肉CPT-1和LPL活性显着高于0.77和1.31组(P<0.05)。2.44组肝脏CPT-1和PPAR?m RNA表达量最高,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3.20组肝脏FAS m RNA表达量最低,显着低于对照组和1.31组;对照组肝脏ACC?m RNA表达量显着高于其它各组(P<0.05)。2.44组肌肉CPT-1 m RNA表达量最高,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而1.31组的6GPD m RNA表达量显着低于4.10组(P<0.05)。本实验表明,饲料DHA/EPA比值为2.12时,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有最佳的WG;适宜的DHA/EPA比值(1.31-3.20)可显着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及降低脂肪的过量沉积。
二、饲料脂肪酸组成的分析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饲料脂肪酸组成的分析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抗氧化、免疫、脂肪酸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脂质对鱼类的营养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
1.1.1 脂质的营养作用及其生物学功能 |
1.1.2 脂质的代谢途径 |
1.1.3 脂肪酸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代谢途径 |
1.2 鱼类对饲料中脂质需求量的研究进展 |
1.2.1 鱼类饲料的最佳脂质水平的研究 |
1.2.2 鱼类对必需脂肪酸需求量的研究 |
1.3 鱼类脂质代谢及其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
1.3.1 饲料脂质对鱼类脂肪含量的影响 |
1.3.2 饲料脂质对鱼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1.3.3 饲料脂质对鱼类脂质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
1.4 鱼类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1 鱼类PPARα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2 鱼类瘦素及其受体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3 鱼类脂联素及其受体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 脂质对鱼类抗氧化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
1.6 脂质对鱼类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
1.8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饲料的主要原料 |
2.2.3 饲料配方 |
2.2.4 饲养和管理 |
2.2.5 样品的采集 |
2.2.6 样品的测定及计算方法 |
2.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3 结果 |
2.3.1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存活率的影响 |
2.3.2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3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脂肪含量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饲料的主要原料 |
3.2.3 饲料配方 |
3.2.4 饲养和管理 |
3.2.5 样品的采集 |
3.2.6 样品的测定及计算方法 |
3.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3 结果 |
3.3.1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形体指标的影响 |
3.3.2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全鱼成分的影响 |
3.3.3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脂肪酶和脂肪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抗氧化、免疫及相关基因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饲料的主要原料 |
4.2.3 饲料配方 |
4.2.4 饲养和管理 |
4.2.5 样品的采集 |
4.2.6 样品的测定方法 |
4.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3 结果 |
4.3.1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脾指数的影响 |
4.3.2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4.3.3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
4.3.4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5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白细胞介素1β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6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干扰素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研究对象 |
5.2.2 饲料的主要原料 |
5.2.3 饲料配方 |
5.2.4 饲养和管理 |
5.2.5 样品的采集 |
5.2.6 样品的测定方法 |
5.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
5.3 结果 |
5.3.1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各组织器官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脂肪酸代谢相关因子及相关基因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研究对象 |
6.2.2 饲料的主要原料 |
6.2.3 饲料配方 |
6.2.4 饲养和管理 |
6.2.5 样品的采集 |
6.2.6 样品的测定方法 |
6.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
6.3 结果 |
6.3.1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血清中瘦素浓度的影响 |
6.3.2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血清中脂联素浓度的影响 |
6.3.3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PPARα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4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瘦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5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瘦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6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脂联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7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脂联素受体1 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8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脂联素受体2 基因表达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7.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
(2)大菱鲆脂肪和脂肪酸品质及其营养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脂类物质及脂肪代谢调节剂对鱼类生长代谢和品质的影响 |
1.1.1 饲料脂肪水平对鱼类生长代谢及品质的影响 |
1.1.2 饲料脂肪源对鱼类生长代谢及品质的影响 |
1.1.3 脂肪代谢调节剂对鱼类生长代谢及品质的影响 |
1.2 投喂策略对鱼类脂肪酸组成相关品质指标的影响 |
1.2.1 交替投喂 |
1.2.2 鱼油漂洗 |
1.2.3 饥饿 |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长期交替投喂基于鱼油和陆源油脂的饲料对大菱鲆肌肉品质和不同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饲料配方与制作 |
2.2.2 实验用鱼和养殖管理 |
2.2.3 饲料、肌肉粗成分和饲料、组织脂肪酸 |
2.2.4 肌肉挥发性呈味物质 |
2.2.5 肌肉质地及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分析 |
2.2.6 计算和统计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生长数据和形体指标 |
2.3.2 肌肉粗成分 |
2.3.3 组织脂肪酸 |
2.3.3.1 肌肉脂肪酸 |
2.3.3.2 肝脏脂肪酸 |
2.3.3.3 鳍条周围皮下组织脂肪酸 |
2.3.4 肌肉质地 |
2.3.5 挥发性呈味物质 |
2.3.6 血清丙二醛(MDA) |
2.4 .讨论 |
第三章 前期投喂不同饲料脂肪水平条件下大菱鲆脂肪和脂肪酸对饥饿的响应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饲料配方与制作 |
3.2.2 实验用鱼和养殖管理 |
3.2.3 粗成分分析 |
3.2.4 组织脂肪酸 |
3.2.5 组织糖原 |
3.2.6 脂质相关血清生化分析 |
3.2.7 肌肉质地 |
3.2.8 计算和统计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生长性能、形体指标及全鱼粗成分 |
3.3.2 肌肉粗成分和肝脏、鳍条周围皮下组织脂肪含量 |
3.3.3 组织脂肪酸 |
3.3.3.1 肌肉脂肪酸 |
3.3.3.2 肝脏脂肪酸 |
3.3.3.3 鳍条周围皮下组织脂肪酸 |
3.3.4 肝脏、肌肉及鳍条附近皮下组织糖原含量 |
3.3.5 脂质相关血清生化 |
3.3.6 肌肉质地 |
3.4 讨论 |
第四章 大菱鲆脂肪和脂肪酸组成特点与其他不同脂质储存模式的瘦肌型海水硬骨鱼类的差异比较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用鱼和养殖管理 |
4.2.2 脂肪和脂肪酸分析 |
4.2.3 组织中脂肪相关生化指标分析 |
4.2.4 胆囊中胆汁酸分析 |
4.2.5 肌肉质地 |
4.2.6 数据统计 |
4.3 实验结果 |
4.3.1 生长性能 |
4.3.2 组织脂肪含量 |
4.3.3 组织脂肪酸 |
4.3.4 组织中脂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 |
4.3.5 胆囊中胆汁酸组成 |
4.3.6 肌肉质地 |
4.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饲料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配比对花鲈生长、脂肪代谢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脂肪酸的定义和种类 |
1.2 PUFA的营养生理作用 |
1.2.1 PUFA与脂肪代谢 |
1.2.2 PUFA与机体免疫 |
1.2.3 PUFA与机体抗氧化 |
1.2.4 PUFA与炎症反应 |
1.2.5 PUFA与肠道功能 |
1.2.6 PUFA与鱼类生长 |
1.3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n-3/n-6 多不饱和脂肪酸配比对花鲈生长和体组成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饲料 |
2.1.2 试验花鲈的饲养与管理 |
2.1.3 样品采集 |
2.1.4 样品分析 |
2.1.5 指标计算 |
2.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试验结果 |
2.2.1 n-3/n-6 PUFA配比对花鲈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2 n-3/n-6 PUFA配比对花鲈体成分的影响 |
2.2.3 n-3/n-6 PUFA配比对花鲈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n-3/n-6 PUFA配比对花鲈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2 n-3/n-6 PUFA配比对花鲈体成分的影响 |
2.3.3 n-3/n-6 PUFA配比对花鲈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n-3/n-6 多不饱和脂肪酸配比对花鲈脂肪沉积与代谢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饲料制作和花鲈养殖管理 |
3.1.2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
3.1.3 肝脏组织切片制备 |
3.1.4 肝脏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
3.1.5 肝脏RNA提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 |
3.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试验结果 |
3.2.1 n-3/n-6 PUFA配比对花鲈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2 n-3/n-6 PUFA配比对花鲈脂肪沉积的影响 |
3.2.3 n-3/n-6 PUFA配比对花鲈脂肪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 |
3.2.4 n-3/n-6 PUFA配比对花鲈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n-3/n-6 PUFA配比对花鲈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2 n-3/n-6 PUFA配比对花鲈脂肪沉积的影响 |
3.3.3 n-3/n-6 PUFA配比对花鲈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4 n-3/n-6 PUFA配比对花鲈肝脏抗氧化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n-3/n-6 多不饱和脂肪酸配比对花鲈肠道消化酶、炎症反应和菌群组成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饲料制作和花鲈养殖管理 |
4.1.2 肠道消化酶活性 |
4.1.3 肠道炎性因子基因表达 |
4.1.4 肠道微生物 |
4.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试验结果 |
4.2.1 n-3/n-6 PUFA配比对花鲈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4.2.2 n-3/n-6 PUFA配比对花鲈肠道炎性因子的影响 |
4.2.3 n-3/n-6 PUFA配比对花鲈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4.2.4 n-3/n-6 PUFA配比对花鲈肠道菌群门、属水平相对丰度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n-3/n-6 PUFA配比对花鲈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4.3.2 n-3/n-6 PUFA配比对花鲈肠道炎性因子的影响 |
4.3.3 n-3/n-6 PUFA对花鲈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4.4 小结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4)磷脂对中华绒螯蟹脂代谢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磷脂的概述 |
1 磷脂的定义和分类 |
2 磷脂的来源 |
3 磷脂在水生动物中的代谢 |
4 磷脂在水生动物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
第二节 磷脂对动物脂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
1 磷脂对哺乳动物脂代谢的影响 |
2 磷脂对水生动物脂代谢的影响 |
第三节 磷脂对甲壳动物卵巢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四节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饲料不同磷脂源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体成分、抗氧化能力和脂代谢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试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饲料不同磷脂源对中华绒螯蟹成蟹雌蟹抗氧化能力、脂代谢和卵黄发生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四章 磷脂对摄食高脂饲料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脂代谢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五章 饲料不同磷脂酰胆碱水平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脂代谢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六章 不同脂肪源条件下磷脂酰胆碱缺乏和添加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脂肪酸组成以及磷脂重塑反应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教育简历及博士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对青贮饲料纤维降解、家畜消化及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科学问题的提出 |
1.1.1 “粮改饲”政策的出台 |
1.1.2 食品安全 |
1.1.3 生物质资源利用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木质纤维素结构 |
1.2.2 家畜日粮纤维素研究进展 |
1.2.3 增加木质纤维素消化率的方法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温度下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发酵特性、碳水化合物组成和酶解糖化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及添加剂 |
2.2.2 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制备 |
2.2.3 分析方法 |
2.2.4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发酵特性 |
2.3.2 添加剂对玉米秸秆青贮结构碳水化合物组成的影响 |
2.3.3 添加剂对玉米秸秆青贮干物质含量及干物质损失的影响 |
2.3.4 青贮过程中玉米秸秆残余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2.3.5 添加剂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酶解糖化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对不同干物质巨菌草青贮饲料发酵特性、碳水化合物组成和酶解糖化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青贮原料及添加剂 |
3.2.2 巨菌草青贮饲料的制备 |
3.2.3 分析方法 |
3.2.4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青贮60天后巨菌草青贮的发酵特性 |
3.3.2 青贮60天后巨菌草青贮的干物质损失和结构碳水化合物属性 |
3.3.3 青贮过程中阿魏酸浓度的变化 |
3.3.4 青贮过程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
3.3.5 添加剂对巨菌草青贮酶解糖化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对苜蓿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化学成分及抗养化活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采用乳酸菌菌株及培养条件 |
4.2.2 苜蓿青贮制备 |
4.2.3 分析方法 |
4.2.4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青贮前苜蓿的化学组成及脂肪酸浓度 |
4.3.2 青贮过程中苜蓿青贮饲料的发酵特征 |
4.3.3 青贮过程中苜蓿青贮饲料的纤维降解特征 |
4.3.4 青贮过程中苜蓿青贮饲料的阿魏酸含量 |
4.3.5 青贮过程中苜蓿青贮饲料的抗氧化酶和脂肪氧合酶活性 |
4.3.6 青贮90 天后苜蓿青贮饲料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 |
4.3.7 青贮90 天后苜蓿青贮饲料的化学组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接种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对苜蓿青贮饲料体外瘤胃消化、产气量、甲烷及微生物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设计与处理 |
5.2.2 体外消化试验 |
5.2.3 DNA提取、PCR扩增和Illumina MiSeq测序 |
5.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5.2.5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青贮后期不同乳酸菌处理组苜蓿青贮饲料干物质消化率 |
5.3.2 青贮60天后不同处理组苜蓿青贮饲料及鲜样的体外产气及消化特性 |
5.3.3 不同处理的苜蓿青贮饲料及鲜样对体外挥发性脂肪酸及氨态氮的影响 |
5.3.4 不同处理组苜蓿青贮饲料及鲜样对体外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5.3.5 不同处理组苜蓿青贮饲料及鲜样对瘤胃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苜蓿青贮接种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对关中奶山羊消化性能、瘤胃发酵、血液及奶样生化指标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时间及地点 |
6.2.2 试验材料 |
6.2.3 裹包青贮制作及成分分析 |
6.2.4 日粮配置 |
6.2.5 消化代谢试验程序 |
6.2.6 样品采集与分析 |
6.2.7 样品分析 |
6.2.8 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苜蓿裹包青贮发酵特性、化学组成、抗氧化酶活性 |
6.3.2 不同处理组家畜采食量及消化率 |
6.3.3 不同处理组青贮对家畜瘤胃液发酵参数的影响 |
6.3.4 不同处理组青贮对家畜血清及乳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6.3.5 不同处理组青贮对家畜血清免疫球蛋白、促炎症因子的影响 |
6.3.6 不同处理组青贮对家畜产奶量及奶品质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研究创新点 |
7.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6)不同调控措施影响苜蓿青贮发酵品质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青贮饲料微生物组学研究 |
1.2.2 青贮饲料代谢组学研究 |
1.2.3 有机酸添加剂对青贮的调控研究 |
1.2.3.1 柠檬酸循环 |
1.2.3.2 柠檬酸循环中有机酸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1.2.3.3 柠檬酸循环中有机酸在青贮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目的意义 |
1.3.1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文中所用缩略符号 |
第二章 植物乳杆菌或布氏乳杆菌对苜蓿青贮代谢产物及微生物群落动态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苜蓿青贮的制作 |
2.2.2 苜蓿发酵品质的测定 |
2.2.3 苜蓿化学组分的测定 |
2.2.4 苜蓿微生物组学分析 |
2.2.5 苜蓿代谢组学分析 |
2.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苜蓿原样化学组分及附着微生物 |
2.3.2 添加植物乳杆菌或布氏乳杆菌对苜蓿发酵品质的影响 |
2.3.3 苜蓿青贮饲料的代谢组学研究 |
2.3.4 青贮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干物质和温度条件下植物乳杆菌与戊糖片球菌对苜蓿青贮发酵品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代谢产物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苜蓿青贮的制作 |
3.2.2 苜蓿发酵品质的测定 |
3.2.3 苜蓿青贮饲料化学组分的测定 |
3.2.4 苜蓿微生物组学分析 |
3.2.5 苜蓿代谢组学分析 |
3.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苜蓿原样化学组分及附着微生物 |
3.3.2 植物乳杆菌或戊糖片球菌对苜蓿发酵特性的影响 |
3.3.3 接种植物乳杆菌或戊糖片球菌对苜蓿化学组分的影响 |
3.3.4 苜蓿青贮过程中微生物动态变化 |
3.3.5 添加植物乳杆菌或戊糖片球菌对苜蓿微生物代谢通路的影响 |
3.3.6 苜蓿饲料微生物群落网络结构分析 |
3.3.7 不同干物质苜蓿青贮各处理组间差异代谢物研究 |
3.3.8 不同干物质苜蓿青贮各处理组间微生物与差异代谢物关联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添加柠檬酸循环中有机酸对苜蓿青贮发酵的调控研究 |
4.1 引言 |
4.2 不同旋光性苹果酸对苜蓿发酵品质、蛋白质及脂肪酸降解的影响 |
4.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不同浓度苹果酸、柠檬酸对苜蓿发酵品质的影响 |
4.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4 苹果酸、柠檬酸对不同干物质水平苜蓿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
4.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4.2 结果与分析 |
4.5 柠檬酸循环中的四种有机酸对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
4.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5.2 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添加苹果酸、柠檬酸、植物乳杆菌及其混合物对苜蓿发酵品质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2 试验方法 |
5.2.3 试验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苜蓿原样化学组分及附着微生物 |
5.3.2 发酵60 d后苜蓿发酵性 |
5.3.3 发酵60 天后苜蓿化学组分 |
5.3.4 发酵60 天后苜蓿脂肪酸组分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一、发表论文 |
二、参与课题 |
致谢 |
(7)越冬胁迫对草鱼的影响及其应对的营养饲料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低温对越冬鱼类的影响 |
1.2 饥饿对越冬鱼类的影响 |
1.2.1 饥饿对越冬鱼类生物学参数的影响 |
1.2.2 饥饿对越冬鱼类体组成的影响 |
1.2.3 饥饿对越冬鱼类糖代谢,脂代谢和蛋白代谢的影响 |
1.3 越冬对鱼类氧化应激的影响 |
1.4 越冬对鱼类消化生理的影响 |
1.5 越冬对鱼类内分泌的影响 |
1.6 AMPK在能量代谢中作用 |
1.7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越冬对草鱼生物学性状、生理生化指标和体成分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条件和方法 |
2.1.3 样品采集 |
2.1.4 生物学参数测定 |
2.1.5 全鱼及肌肉常规成分分析 |
2.1.6 血清指标测定 |
2.1.7 肝胰脏、肌肉、脂肪组织中糖原和TG含量及血清代谢物含量测定 |
2.1.8 组织酶抗氧化活性测定 |
2.1.9 实验鱼前肠及肝胰脏组织学 |
2.1.10 实验鱼肝胰脏、肌肉和脂肪组织脂肪酸测定 |
2.1.11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 |
2.1.12 数据处理 |
2.2 结果 |
2.2.1 越冬对一龄、二龄和成年草鱼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2.2.2 越冬对一龄、二龄和成年草鱼常规成分的影响 |
2.2.3 越冬对一龄、二龄和成年草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2.4 越冬对一龄、二龄和成年草鱼肝胰脏、肌肉、脂肪组织中糖原和TG含量及血清代谢物含量变化的影响 |
2.2.5 越冬对一龄、二龄和成年草鱼组织中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2.6 越冬对一龄和二龄草鱼肝胰脏和前肠组织学的影响 |
2.2.7 越冬对一龄、二龄和成年草鱼肝胰脏、肌肉和脂肪组织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2.2.8 越冬对二龄草鱼肝胰脏、肌肉和脂肪组织中脂肪酸组成和抗氧化能力相关指标关联性的影响 |
2.2.9 越冬对二龄草鱼肝胰脏、肌肉和脂肪组织中LPL含量变化的影响及其与组织中脂肪酸组成关联性分析 |
2.2.10 越冬对二龄草鱼肝胰脏和肌肉HSPs及 UCP2 基因表达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越冬胁迫下草鱼肝胰脏转录组学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条件及方法 |
3.1.2 样品采集 |
3.1.3 总RNA提取及定量 |
3.1.4 cDNA文库的构建、质量检测及测序 |
3.1.5 测序数据组装和注释 |
3.1.6 差异基因(DEGs)表达分析 |
3.1.7 GO、KEGG及 KOG差异基因功能注释分析 |
3.1.8 RT-qPCR验证 |
3.2 结果 |
3.2.1 测序结果统计 |
3.2.2 差异基因(DEGs)表达分析 |
3.2.3 差异表达基因GO、KEGG及 COG富集分析 |
3.2.4 RT-qPCR验证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草鱼AMPK基因特征分析及其对越冬胁迫机体代谢稳态调节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1:AMPK家族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谱 |
4.1.2 实验2:在体及离体饥饿实验 |
4.1.3 实验3:AMPK对越冬胁迫下机体能量代谢稳态调节 |
4.1.4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 |
4.1.5 统计分析 |
4.2 结果 |
4.2.1 草鱼AMPK的分子特性研究 |
4.2.2 多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 |
4.2.3 AMPK亚基的三维结构预测 |
4.2.4 草鱼AMPK的组织分布 |
4.2.5 草鱼体内和体外饥饿处理期间AMPK基因表达的变化 |
4.2.6 AMPK对越冬胁迫下草鱼机体能量动员基因表达影响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越冬后投喂不同蛋白及脂肪水平饲料对草鱼生长性能、体组成、消化性能和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饲料的配制 |
5.1.2 实验设计 |
5.1.3 样品采集 |
5.1.4 常规成分分析 |
5.1.5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
5.1.6 消化酶活性 |
5.1.7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5.1.8 肝胰脏和前肠组织学 |
5.1.9 实验鱼肝胰脏、肌肉和脂肪组织脂肪酸测定 |
5.1.10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 |
5.1.11 统计分析 |
5.2 结果 |
5.2.1 生长性能和生物学性状 |
5.2.2 全鱼和肌肉常规成分 |
5.2.3 血清生化指标 |
5.2.4 消化酶活性与组织学 |
5.2.5 抗氧化能力 |
5.2.6 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表达 |
5.2.7 肝胰脏、肌肉和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 |
5.3 讨论 |
第六章 越冬后再投喂饲料中裂殖壶藻油和硫辛酸对草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实验饲料的配制 |
6.1.2 实验设计 |
6.1.3 样品采集 |
6.1.4 常规成分分析 |
6.1.5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
6.1.6 抗氧化酶活性 |
6.1.7 脂肪酸测定 |
6.1.8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 |
6.1.9 统计分析 |
6.2 结果 |
6.2.1 越冬再投喂不同藻油和不同硫辛酸水平饲料对草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生物学特征参数的影响 |
6.2.2 越冬再投喂不同藻油和硫辛酸水平饲料对草鱼常规成分的影响 |
6.2.3 越冬再投喂不同藻油和硫辛酸水平饲料对草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6.2.4 越冬再投喂不同硫辛酸水平饲料对草鱼肝胰脏、肌肉和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6.2.5 越冬再投喂不同藻油和硫辛酸水平饲料对草鱼组织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6.2.6 组织-饲料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分析 |
6.2.7 越冬再投喂不同藻油水平饲料对草鱼FAD和 ELO5 基因表达的影响 |
6.2.8 越冬再投喂不同硫辛酸水平饲料对草鱼Nrf2-Keap1 信号通路及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 讨论 |
第七章 越冬前饲料蛋白脂肪水平饲料对草鱼生物学性状及机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实验饲料的配制 |
7.1.2 实验设计 |
7.1.3 样品采集 |
7.1.4 常规成分分析 |
7.1.5 血清代谢物含量测定 |
7.1.6 抗氧化酶活性 |
7.1.7 脂肪酸测定 |
7.1.8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 |
7.1.9 统计分析 |
7.2 结果 |
7.2.1 饲料不同水平蛋白脂肪强化对越冬前后草鱼体重的影响 |
7.2.2 饲料不同蛋白脂肪水平对越冬前后草鱼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7.2.3 饲料不同蛋白脂肪水平对越冬前后草鱼常规成分的影响 |
7.2.4 饲料不同蛋白脂肪水平对越冬前后草鱼血清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
7.2.5 饲料不同蛋白脂肪水平对越冬前后草鱼肝胰脏和肌肉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7.2.6 饲料不同蛋白脂肪水平对越冬前后草鱼肝胰脏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7.2.7 饲料不同蛋白脂肪水平对越冬后草鱼肝胰脏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7.3 讨论 |
第八章 越冬饲料中强化n-3HUFA对草鱼体重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8.1 材料和方法 |
8.1.1 实验饲料的配制 |
8.1.2 实验设计 |
8.1.3 样品采集 |
8.1.4 常规成分分析 |
8.1.5 血清代谢物含量测定 |
8.1.6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8.1.7 肝胰脏和前肠组织学 |
8.1.8 脂肪酸测定 |
8.1.9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 |
8.1.10 统计分析 |
8.2 结果 |
8.2.1 饲料n-3HUFA强化对越冬前后草鱼体重的影响 |
8.2.2 饲料n-3HUFA强化对越冬前后草鱼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8.2.3 饲料n-3HUFA强化对越冬前后草鱼常规成分的影响 |
8.2.4 饲料n-3HUFA强化对越冬前后草鱼血清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
8.2.5 饲料n-3HUFA强化对越冬草鱼肝胰脏和肌肉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8.2.6 饲料n-3HUFA强化对越冬前后草鱼肝胰脏和前肠组织学的影响 |
8.2.7 饲料n-3HUFA强化对越冬前后草鱼肝胰脏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8.2.8 饲料n-3HUFA强化对越冬前后草鱼肝胰脏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8.3 讨论 |
第九章 本研究主要结论、创新点与下一步研究内容 |
9.1 综合讨论和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主要生长及生物学指标 |
附录 B 脂肪酸测定步骤 |
附录 C 实时荧光定量(RT-qPCR)实验步骤 |
附录 D 肝细胞和脂肪细胞培养及处理简要 |
附录 E RT-qPCR所用引物序列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抗氧化、脂肪酸组成和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脂肪营养概况 |
1.1.1 脂肪的营养生理功能 |
1.1.2 鱼类饲料中的脂肪源 |
1.1.3 脂肪源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 |
1.2 PUFAs概述 |
1.2.1 PUFAs的功能 |
1.2.2 PUFAs在体内的合成代谢 |
1.2.3 PUFAs的在体内的分解代谢 |
1.3 PUFAs对鱼类的影响 |
1.3.1 PUFAs对鱼类生长、发育和成活的影响 |
1.3.2 PUFAs对鱼类抗氧化的影响 |
1.3.3 PUFAs对鱼类核酸代谢的影响 |
1.3.4 PUFAs对鱼类脂肪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
1.3.5 PUFAs对鱼类脂肪去饱和酶和脂肪酸延长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1.4 鱼类对PUFAs的需求量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生长特性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鱼 |
2.2.2 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 |
2.2.3 实验设计与饲料制作 |
2.2.4 军曹鱼的饲养与管理 |
2.2.5 样品采集 |
2.2.6 样品分析测定 |
2.2.7 数据计算公式及数理统计 |
2.3 结果 |
2.3.1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生长、发育和成活的影响 |
2.3.2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蛋白质效率、饲料系数、肝体系数和体成分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RNA/DNA比值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鱼 |
3.2.2 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 |
3.2.3 实验设计与饲料制作 |
3.2.4 军曹鱼的饲养与管理 |
3.2.5 样品采集 |
3.2.6 样品分析测定 |
3.2.7 数理统计 |
3.3 结果 |
3.3.1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肌肉RNA、DNA含量和RNA/DNA比值的影响 |
3.3.2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肝RNA、DNA含量和RNA/DNA比值的影响 |
3.3.3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脑RNA、DNA含量和RNA/DNA比值的影响 |
3.3.4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心脏RNA、DNA含量和RNA/DNA比值的影响 |
3.3.5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肾RNA、DNA含量和RNA/DNA比值的影响 |
3.3.6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血清RNA、DNA含量和RNA/DNA比值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鱼 |
4.2.2 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 |
4.2.3 实验设计与饲料制作 |
4.2.4 军曹鱼的饲养与管理 |
4.2.5 样品采集 |
4.2.6 样品分析测定 |
4.2.7 数理统计 |
4.3 结果 |
4.3.1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组织器官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4.3.2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组织器官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
4.3.3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组织器官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影响 |
4.3.4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组织器官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 |
4.3.5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组织器官中丙二醛(MDA)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脂肪源添加剂对军曹鱼幼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鱼 |
5.2.2 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 |
5.2.3 实验设计与饲料制作 |
5.2.5 样品采集 |
5.2.6 样品分析测定 |
5.2.7 数理统计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FADS2和ELOVL5 基因表达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实验鱼 |
6.2.2 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 |
6.2.3 实验设计与饲料制作 |
6.2.4 军曹鱼的饲养与管理 |
6.2.5 样品采集 |
6.2.6 样品分析测定 |
6.2.7 数理统计 |
6.3 结果 |
6.3.1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FADS2 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2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ELOVL5 基因表达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得专利情况 |
(9)山茶油对果蝇寿命和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山茶油、橄榄油和大豆油概述 |
1.1.1 山茶油 |
1.1.2 橄榄油 |
1.1.3 大豆油 |
1.2 食用植物油成分及其对人类的健康影响 |
1.2.1 脂肪酸成分 |
1.2.2 不同植物油中脂肪酸成分差异 |
1.2.3 不饱和脂肪酸研究概述 |
1.3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概述 |
1.4 课题研究意义 |
1.5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山茶油、橄榄油和大豆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 |
2.1.2 试剂 |
2.1.3 设备与仪器 |
2.1.4 特殊试剂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前处理 |
2.2.2 气相色谱分析 |
2.2.3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37 种脂肪酸混合标样图谱 |
2.3.2 山茶油、橄榄油和大豆油的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 |
2.4 小结 |
第三章 山茶油对果蝇生长发育与寿命的影响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设备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果蝇饲料的配制 |
3.2.2 果蝇的接种、培养与收集 |
3.2.3 实验流程 |
3.2.4 果蝇体重的计算方法 |
3.2.5 果蝇生长发育的观察 |
3.2.6 果蝇寿命的计算 |
3.2.7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山茶油对果蝇体重的影响 |
3.3.2 山茶油对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
3.3.3 山茶油对果蝇寿命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山茶油对果蝇寿命影响的机理初步分析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设备与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果蝇及饲料样品的前处理 |
4.2.2 气相色谱条件 |
4.2.3 果蝇MDA水平以及相关抗氧化指标测定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饲料中的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 |
4.3.2 果蝇体内的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 |
4.3.3 果蝇体内MDA及抗氧化酶活性水平 |
4.3.4 山茶油、橄榄油和大豆油对果蝇的影响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山茶油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材料 |
5.1.2 实验试剂 |
5.1.3 特殊试剂配制 |
5.1.4 设备与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动物及其饲养条件 |
5.2.2 实验设计及数据记录 |
5.2.3 血脂含量测定 |
5.2.4 肝脏石蜡切片及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 |
5.2.5 肝脏STEM切片及超微结构观察 |
5.2.6 丙二醛含量及抗氧化酶活力测定 |
5.2.7 数据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大鼠体重 |
5.3.2 大鼠肝脏指数 |
5.3.3 大鼠血清生化 |
5.3.3.1 不同组别间大鼠血脂水平对比 |
5.3.3.2 大鼠血脂水平变化趋势 |
5.3.4 大鼠肝脏的细胞学观察结果 |
5.3.5 大鼠肝脏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
5.3.6 山茶油、橄榄油和大豆油对大鼠肝脏丙二醛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5.3.7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英文缩写对照表 |
(10)脂肪源、n-3 HUFA水平及DHA/EPA比值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和脂肪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鱼类对脂肪的消化与吸收 |
1.3 脂肪和脂肪酸在组织间的转运 |
1.3.1 脂肪的转运 |
1.3.2 脂肪酸的转运 |
1.4 鱼类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研究进展 |
1.4.1 植物油替代鱼油对鱼类生长性能的影响 |
1.4.2 植物油替代鱼油对鱼类脂肪代谢的影响 |
1.4.3 植物油替代鱼油对鱼类免疫功能的影响 |
1.5 鱼类对n-3 HUFA需要量及DHA/EPA比值的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饲料脂肪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性能、组织脂肪酸组成、抗氧化能力、脂肪代谢及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设计及饲料制作 |
2.1.2 养殖管理 |
2.1.3 样品采集 |
2.1.4 分析方法 |
2.1.5 计算公式及数据统计 |
2.2 结果 |
2.2.1 饲料脂肪源对石斑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2 饲料脂肪源对石斑鱼体成分和组织脂肪酸的影响 |
2.2.3 饲料脂肪源对石斑鱼血清生化指标和酶活的影响 |
2.2.4 饲料脂肪源对石斑鱼肝脏抗氧化指标和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
2.2.5 饲料脂肪源对石斑鱼肝脏和肌肉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2.2.6 饲料脂肪源对石斑鱼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2.2.7 饲料脂肪源对石斑鱼前肠组织结构的影响 |
2.2.8 饲料脂肪源对石斑鱼肝脏脂肪代谢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2.2.9 饲料脂肪源对石斑鱼肝脏抗氧化酶及炎症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结论 |
3 饲料n-3HUFA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性能、组织脂肪酸组成、抗氧化能力、脂肪代谢及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设计及饲料制作 |
3.1.2 养殖管理 |
3.1.3 样品采集 |
3.1.4 分析方法 |
3.1.5 计算公式及数据统计 |
3.2 结果 |
3.2.1 饲料n-3HUFA对石斑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2 饲料n-3HUFA对石斑鱼体成分的影响 |
3.2.3 饲料n-3HUFA对石斑鱼肝脏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3.2.4 饲料n-3HUFA对石斑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5 饲料n-3HUFA对石斑鱼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
3.2.6 饲料n-3HUFA对石斑鱼肝脏抗氧化指标和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
3.2.7 饲料n-3HUFA对石斑鱼肝脏和肌肉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3.2.8 饲料n-3HUFA对石斑鱼肝脏和肌肉脂肪代谢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2.9 饲料n-3HUFA对石斑鱼肠道炎症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2.10 饲料n-3HUFA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肾脏炎症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2.11 饲料n-3HUFA对石斑鱼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12 饲料n-3HUFA对石斑鱼前肠组织结构的影响 |
3.2.13 饲料n-3HUFA对石斑鱼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结论 |
4 饲料DHA/EPA比值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性能、组织脂肪酸组成、抗氧化能力及脂肪代谢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设计及饲料制作 |
4.1.2 养殖管理 |
4.1.3 样品采集 |
4.1.4 分析方法 |
4.1.5 计算公式及数据统计 |
4.2 结果 |
4.2.1 饲料DHA/EPA比值对石斑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4.2.2 饲料DHA/EPA比值对石斑鱼体成分及组织脂肪酸的影响 |
4.2.3 饲料DHA/EPA比值对石斑鱼血清生化指标、转氨酶及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
4.2.4 饲料DHA/EPA比值对石斑鱼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2.5 饲料DHA/EPA比值对石斑鱼肝脏和肌肉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4.2.6 饲料DHA/EPA比值对石斑鱼肝脏和肌肉脂肪代谢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结论 |
5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四、饲料脂肪酸组成的分析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抗氧化、免疫、脂肪酸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 刘永强. 广西大学, 2021(01)
- [2]大菱鲆脂肪和脂肪酸品质及其营养调控[D]. 毕清竹.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 [3]饲料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配比对花鲈生长、脂肪代谢和肠道健康的影响[D]. 魏宇. 集美大学, 2021(01)
- [4]磷脂对中华绒螯蟹脂代谢影响的研究[D]. 林志灯.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5]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对青贮饲料纤维降解、家畜消化及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D]. 李福厚. 兰州大学, 2021(09)
- [6]不同调控措施影响苜蓿青贮发酵品质的作用机制研究[D]. 柯文灿. 兰州大学, 2021(09)
- [7]越冬胁迫对草鱼的影响及其应对的营养饲料策略研究[D]. 武文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8]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抗氧化、脂肪酸组成和酶基因表达的影响[D]. 郑一民. 广西大学, 2020
- [9]山茶油对果蝇寿命和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研究[D]. 李春雪. 浙江大学, 2020(01)
- [10]脂肪源、n-3 HUFA水平及DHA/EPA比值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和脂肪代谢的影响[D]. 安文强.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