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唐朝生,泮晓华,吕超,董志浩,刘博,王殿龙,李昊,程瑶佳,施斌[1](2021)在《微生物地质工程技术及其应用》文中认为微生物地质工程技术是将微生物参与的生化过程加以控制和利用,来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一类新型岩土体水—力学特性改性技术。研究表明该技术具有低成本、环境友好、低能耗和过程可控的优点,是工程地质界近些年的一个热门研究内容,也是现代工程地质学科的重要发展方向。文章基于当前该技术取得的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能被加以控制和高效利用的三种代表性微生物地质工程技术(微生物成矿作用、微生物膜作用及微生物产气作用)的原理及其应用领域。着重对研究最多、应用前景最广的微生物成矿作用改性岩土体力学特性、渗透特性、抗侵蚀性等工程性质及机理进行了阐述,并深入探讨了影响微生物成矿作用改性效果的关键因素(细菌种类、菌液浓度、环境温度、pH值、胶结液、土体性质及灌浆工艺)。此外,文章还详细论述了微生物成矿作用在地基处理、岛礁建设、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抗裂防渗、文物保护、地灾防治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并探讨了该技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及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李慧爽[2](2020)在《盘锦辽滨地区第四纪地层物理力学性质的相关性分析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室内土工试验是使用专用的仪器设备,按详细的操作规程,在室内对岩土试样进行的测试,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设计参数获得方法。原位测试是在不采取土样的情况下,在使用特定的仪器设备,在地层原位进行的试验测试。原位测试方法除了直接确定某些岩土参数外,还可以通过相关分析得出经验公式或数据对照表来间接取得其它参数,但这种经验公式或对照表与不同地区、不同沉积环境、不同岩性的土体有密切的关系,不易生搬硬套。另外,由于某个要求的实验条件不易达到,或者虽然通过专用设备和特殊工艺能获取到的参数,但试验费用相对较高,所需时间较长,与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工期要求发生矛盾,所以采用比较便捷、经济的测试结果,通过经验公式得到相应的参数,是很多研究者研究和探索方向。盘锦辽滨地区位于渤海辽东湾的北部,大辽河入海之前大转弯段的右岸。地貌上属下辽河平原的河口三角洲,地面高程一般在3~4m之间,地表岩性主要为冲积、冲海积成因的粉土、粉质粘土,填海造陆区地表为人工吹填土及素填土。辽宁工程勘察设计院在盘锦辽滨地区实施了大量的岩土工程勘察项目,获得的数量巨大的室内土工试验资料和原位测试(主要是标准贯入试验)成果,利用这些资料和成果总结出土的室内试验物理力学指标与原位测试数据(主要是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将给该区及地质条件相似地区的岩土工程勘察取样测试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本文以盘锦辽滨地区岩土工程勘察项目室内试验测得的第四纪粉土、粉质粘土和粘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参数,和标准贯入试验成果为样本,使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孔隙比与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孔隙比与含水量、湿密度与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湿密度与含水量、压缩模量与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抗剪强度指标粘聚力C与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φ与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压缩模量与液性指数、压缩模量与湿密度、压缩模量与含水量、抗剪强度指标粘聚力C与含水量、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φ与含水量等参数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通过相关性检验,相关性显着。用所得经验公式进行指标推算验证,效果理想,达到了预期目的。
周长安[3](2020)在《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的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基于工程勘察作为我国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工程勘察质量关乎整个工程质量,加之具有一定“不确定性”、“过程不可逆”的工程勘察工作决定了其质量受岩土变化多、波动大、过程短、检验困难等影响,同时,在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将信息化技术与工勘察质量管理相融合,如何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充分应用到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如何有效地推进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进而探索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运行与实证分析已迫在眉睫。首先,研究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与问题。从企业管理、政府管理两个方面分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现状,从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机制、效能等方面剖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主要原因,提出了构建与运行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解决思路。其次,构建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论文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等理论,提出了由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标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平台、工程勘察地质数据中心来共同构建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梳理分析了工程勘察相关企业、相关人员、项目内容以及管理环节、主体工作职责、各环节等信息化管理的重点,研究制定了工程勘察项目建设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等6类相关勘察企业及10类勘察人员信息采集标准、4个阶段工程勘察项目质量信息采集标准、5个方面工程勘察质量管理信息采集标准、4个环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成果格式标准以及工程勘察地质数据成果入库标准,明确了工程勘察地质的数据格式、数据标准和采集标准;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探讨了工程勘察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总体设计、需求分析、流程分析、功能分析等,分析了系统结构、技术方法、开发工具、数据库环境、运行环境、信息传递、系统构建等技术路线;结合工程勘察地质数据的多样性、特殊性,分析了基于多元数据和多方法集成的模型构建策略,探讨了采用C/S模式、B/S模式、Sky Line 6.5平台软件以研发工程勘察地质信息数据中心,从信息化标准、信息化管理平台、地质数据中心等方面确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有效性。第三,探索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论文分析了在工程勘察项目如何执行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标准、如何有效运行工程勘察项目管理平台、如何发挥工程勘察地质信息数据中心的作用等问题;分析了系统运行组织结构、运行流程、运行机制等,提出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的保障措施;从三个层级研究了系统运行的监管主体、责任主体、运行对象,分析了系统运行的组织结构和模型框架;研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数据主要来源于外业勘探、试验测试、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审核审查等阶段,研究分析了“工程勘察外业见证”等运行机制,解决数据和信息采集缺乏长效保障机制;梳理了工程勘察各阶段各环节的主要工作以及工作成果,设立了“外业申报采集”、“试验报告扉页打印采集”、“见证登记采集”、“勘察报告在线审查采集”等数据采集环节,从组织结构、运行流程、运行机制等方面确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证。选取重庆为例,构建了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了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行;通过地质数据采集、工程地质选址、工程地质走廊线路等3个方面的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重庆市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实践;采集了重庆市勘察行业全部的勘察企业、勘察人员和勘察项目的基础数据,实时采集了勘察外业申报、勘察外业见证登记、勘察试验报告打印、勘察报告在线审查等四个环节的项目基础数据,采集了全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监项目数量、抽查项目数量、抽查比例以及违规项目、违规企业、违规人员数量与查处、通报情况等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数据,分析了全市6类589家勘察企业构成、勘察资质与类别、行业发展状况以及市内外对比等,分析了全市10类15062名勘察人员构成、年龄结构、男女占比、注册多少、职称关系、专业比例、专业搭配、工龄长短以及市内外对比等,基本改变了工程勘察质量“无法监管”状态,通过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达到了动态抽查管控的预期目的,并分析了全市勘察质量发展、勘察行业发展的态势;从住建部质安司组织上海等省市调研考察、中勘协勘察分会专题评价、主要专家学者点评分析等社会综合评价中确认了实证效果,从而验证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有效性。
黄维[4](2020)在《地震与融雪作用下新疆伊犁谷地黄土滑坡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滑坡因其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损失大等特点而成为一个重要的地质灾害。我国每年滑坡灾害发生多达1800余次,平均每年造成400余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6亿元,严重威胁着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提出,沿线开发建设蓬勃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推进,开启了区域合作的新模式,但是滑坡严重威胁“一带一路”经济建设。据资料统计,1900年-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共发生滑坡330余次,造成20000余人遇难。新疆伊犁谷地是我国连接中亚,东欧等国的重要枢纽,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然而新疆伊犁谷地黄土分布广泛,构造复杂,地震频发,季节融雪强烈。受天山冰水沉积作用,伊犁谷地地层呈现“二元结构”,底部为冰水沉积卵砾石,上部为风成黄土。因此,在地震、融雪等因素作用下,极易造成黄土-卵砾石接触面饱和、液化、强度降低,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威胁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因此,通过与新疆地质环境监测院、新疆地震局合作,本文针对新疆伊犁谷地典型黄土滑坡,基于资料收集、野外地质调查、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综合分析手段,系统地开展新疆伊犁谷地黄土滑坡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建立了地质模型。并以小莫乎尔河滑坡为例,研究滑坡后缘黄土抗拉强度,拉张裂缝形成演化过程,融雪过程中黄土-卵砾石接触面水分迁移规律及强度劣化机理。最后结合数值模拟,探究了地震、融雪联合作用下滑坡形成机理,对新疆伊犁谷地黄土滑坡早期识别、预警、防治具有指导意义,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通过收集新疆伊犁谷地黄土滑坡基本资料数据,利用Arc GIS软件,GA-BP神经网络,分析了黄土滑坡的时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得出了黄土滑坡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新疆伊犁谷地黄土滑坡主要发生在每年3月-5月,为融雪期;高程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2000m范围内;黄土滑坡主要在断层、地震附近,呈滑坡群或滑坡链分布,且分布主方向与断层走向基本一致;黄土滑坡受积雪深度影响,在积雪深度14.8cm-15.7cm范围分布较多;黄土滑坡主要分布在坡度15°-25°,坡向主要为南(S)、南西(SW)、南东(SE),坡型主要为凸形坡的区域。综合分析得出了高程、斜坡结构等为新疆伊犁谷地黄土滑坡发生的控制因素,地震、融雪为主要外部诱因。伊犁谷黄土滑坡可分为黄土层内滑坡和黄土接触面滑坡2大类。黄土层内滑坡以浅层滑坡为主,存在少数深层大型滑坡。大多数黄土层内滑坡滑动面较浅,部分滑动面为表层植物根系与黄土的接触面。在平面上形态上,黄土层内滑坡前缘多呈簸箕形、扇形,滑坡后缘存在拉张裂缝,多呈圈椅状,纵断面上多为圆弧形,受降雨、融雪等因素影响较大;黄土接触面滑坡多形成于低山丘陵与中山地形转折地带,规模较大,滑面主要为黄土,卵砾石接触面(也存在部分黄土,基岩接触面)。滑坡在平面上主要呈现舌型,纵断面形态以阶梯型为主。黄土接触面滑坡前缘往往有泉水出露,后缘存在明显拉张裂缝,滑坡主要受融雪及地震影响。(2)针对伊犁谷地黄土滑坡后缘普遍存在拉张裂缝,以小莫乎尔河滑坡为例,通过课题组研发的一套非饱和土抗拉仪,结合粒子图像测速系统(PIV)、核磁共振试验及扫描电镜测试,从黄土中水分赋存状态及含量、微观结构等方面,探究了小莫乎尔河滑坡后缘黄土抗拉强度及拉张裂缝形成演化过程。含水率对黄土抗拉强度影响较大,存在一个界限含水率wc,约等于18%(塑限含水率附近)。当含水率大于wc时,抗拉强度较小,黄土抗拉强度随含水率降低呈现缓慢上升;当含水率小于wc时,抗拉强度随含水率减小而迅速增大。此外,随着干密度的增大,抗拉强度总体呈逐渐增大趋势。当含水率大于wc时,试样呈现塑性破坏,当含水率小于wc时,试样呈现脆性破坏。脆性破坏划划分为2个阶段:阶段Ⅰ为结构调整阶段,拉应力随着拉伸应变增大而逐渐增大,直至峰值强度,试样没有产生裂缝;阶段Ⅱ为裂缝快速贯通阶段,拉应力迅速从峰值降为0,裂缝瞬间贯通。塑性破坏可细分为4个阶段:阶段Ⅰ为结构调整阶段,试样表面未形成裂缝,拉应力缓慢增加;阶段Ⅱ为微裂缝发育阶段,试样顶部形成微裂缝,拉应力逐渐增加至峰值;阶段Ⅲ为裂缝形成阶段,试样表面宏观裂缝逐渐形成,拉应力迅速降低;阶段Ⅳ为裂缝贯通阶段,试样表面裂缝逐步向下贯通,拉应力逐渐减小至零。当试样含水率较高时(w=26%),黄土孔隙中存在毛细自由水,软化土颗粒,黄土颗粒之间的黏粒湿化分散,均匀附于大颗粒表面,颗粒间胶结较差,土样整体结构稳固性差,因此抗拉强度很低。随含水率的降低(26%>w>18%),毛细自由水部分大量脱失,分散的黏粒出现了部分凝聚,胶结于黄土颗粒之间,部分填充了孔隙之中,此外,土样非饱和程度提高,基质吸力增大。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抗拉强度得到一定程度的缓慢增大。随着含水率继续降低(w<18%),此时毛细自由水含量很低,脱失量趋于平稳,但结合水开始迅速减少,黏粒大量凝聚于骨架颗粒之间,胶结黄土颗粒,并填充于孔隙之中,增强了土样的整体结构稳定性,此外,随着结合水膜减薄,水膜与土颗粒的物化作用力增强,颗粒之间的分子作用力提高,原始凝聚力快速恢复,使得该阶段内抗拉强度迅速增大。(3)在融雪条件下,针对伊犁谷地黄土滑坡中黄土-卵砾石二元结构,以小莫乎尔河滑坡为例,自制一维渗流土柱系统,推导了黄土-卵砾石接触面水分迁移方程,开展了黄土-卵砾石土柱模型试验。利用ABAQUS软件模拟了黄土-卵砾石接触面水分迁移,然后通过大直剪试验,研究了小莫乎尔河滑坡黄土-卵砾石接触面强度劣化机理。受融雪作用影响,饱和卵砾石层中水分向黄土层迁移,随着时间变化,土柱模型从下至上,体积含水率逐渐增大,基质吸力逐渐减小,最后基本稳定。各截面体积含水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呈现S型,可划分为初始稳定阶段,快速上升阶段,缓慢上升阶段和最终稳定阶段。在0cm截面1体积含水率最大,为34.1%;75cm截面5体积含水率最小,为16.3%。0cm截面1稳定基质吸力数值最小,为-2 k Pa,75cm截面5稳定基质吸力数值最大,为-169.5 k Pa。毛细上升高度可由指数函数拟合,毛细上升速度可由反比例函数拟合。ABAQUS数值模拟得到黄土-卵砾石接触面毛细水最大上升高度为2.3m,数值模拟得出的黄土-卵砾石各截面饱和度与一维渗流土柱试验结果较吻合;不同含水率黄土-卵砾石接触面大直剪试验得出,随着含水率的增大,黄土-卵砾石接触面咬合力c,内摩擦角φ均减小。当含水率为2%时,咬合力c最大,为54.5k Pa,内摩擦角φ最大,为24.2°。当含水率为26%时,咬合力c最小,为25.1k Pa,内摩擦角φ最小,为14.3°。当含水率较低(小于塑限含水率时),坚硬的黄土颗粒在凹凸不平的卵砾石界面滚动、推挤,且土中基质吸力较大,卵砾石凹凸界面颗粒与黄土颗粒之间咬合紧密,因此黄土-卵砾石接触面强度高;受融雪影响,含水率升高,接触面存在结合水与自由水,软化的黄土颗粒在卵砾石界面滑动、剪切,滑动摩擦较小,咬合强度较低,且基质吸力较低,因此黄土-卵砾石接触面强度低。(4)通过ABAQUS数值模拟,分析了小莫乎尔河滑坡在无融雪、无地震工况;融雪工况;地震+融雪工况下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及安全系数。在无融雪、无地震工况,小莫乎尔河滑坡只在滑坡后缘存在相对较大位移,滑坡前缘位移相对较小。滑坡应力整体分布较为均匀,后缘处于拉张环境,局部拉应力大于实验室测试黄土最大抗拉强度,滑坡后缘形成拉张裂缝。滑坡整体未出现明显塑性破坏区域,仅在滑坡后缘出现局部张拉破坏,滑坡的安全系数为1.21,滑坡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融雪工况,卵砾石层饱水,水分向黄土层内迁移,黄土层底部黄土含水率增大,部分处于饱和状态,水分迁移最大高度约为2.5m,与土柱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较为接近。孔隙水压力沿黄土-卵砾石接触面在竖直方向均匀分布,浸润面以下饱水,孔隙水压力为正,非饱和区孔隙水压力为负,不稳定斜坡位移整体增大,后缘拉张应力区域增大,拉张裂缝进一步扩展,不稳定斜坡后缘及黄土-卵砾石接触面出现明显塑性破坏区域,滑坡整体向前蠕滑。滑坡安全系数为1.09,不稳定斜坡可能发生滑动,处于临界稳定状态;地震+融雪工况,不稳定斜坡后缘、坡肩、黄土台地对地震加速度具有放大效应且在黄土-卵砾石接触面附近存在明显界限。滑坡整体位移增大,在坡脚处位移最大,为8.4m。在地震作用下,滑坡内应力发生巨大调整,局部由受压状态转变为受拉状态,滑坡后缘拉张裂缝贯通,在滑坡后缘及黄土-卵砾石接触面附近形成连续滑动面,滑坡安全系数为0.89,滑坡已经整体失稳,发生剧动溃滑。(5)以小莫乎尔河滑坡为典型代表,在地震、融雪联合作用下,新疆伊犁谷地黄土滑坡的变形破坏阶段可分为累进蠕滑-拉裂破坏阶段,剧动溃滑-剪切破坏阶段。(1)累进蠕滑-拉裂破坏阶段,每年融雪期,受融雪入渗补给,卵砾石层逐渐饱和,滑坡坡脚有泉水出露,水分逐渐由卵砾石层向黄土层内迁移。浸润线在黄土层内抬升,导致黄土层底部饱和,黄土-卵砾石接触面强度降低。坡体内应力调整,沿着黄土-卵砾石接触面向临空面蠕滑。随着坡体的向前移动,滑坡后缘逐渐处于受拉状态,当拉应力大于黄土的抗拉强度时,后缘形成拉张裂缝,随着滑坡的继续缓慢蠕滑,裂缝宽度逐渐增大,裂缝向滑坡深部扩展,滑坡处于蠕滑-拉裂的临界稳定状态;融雪期结束,卵砾石层内水的补给减少,浸润线下降,底部黄土由饱和向非饱和转变,黄土-卵砾石接触面强度增大,坡体内应力调整,位移减小,逐渐稳定,滑坡由临界稳定状态向稳定状态转变。周期性融雪作用导致滑坡处于周期性的临界稳定-稳定状态,滑坡蠕滑位移逐渐累积,滑坡处于累进破坏阶段,破坏形式以蠕滑-拉裂为主,当累进蠕滑位移较大时,滑坡也会发生失稳破坏。(2)剧动溃滑-剪切破坏阶段,当地震、融雪联合作用时,地震力叠加在滑坡体上,坡体应力状态受到改变,且在地震力作用下,黄土受到拉、剪应力的共同作用,黄土的结构遭到崩溃性破坏,饱和的黄土-卵砾石接触面孔隙水压力增大,发生液化,强度在短时间内迅速丧失,滑坡迅速沿着黄土-卵砾石接触面发生溃滑-剪切破坏,造成滑坡整体迅速失稳溃滑,破坏形式以溃滑-剪切为主。
王景禄[5](2020)在《某公路场地砂土液化判别及预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自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发生里氏8.5级地震,同年日本新泻县发生里氏7.5级地震,大规模地震液化造成房屋沉陷、桥梁堤坝坍塌、道路损毁、农田自溢、大面积土体流向塌方等灾害,从而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对地震液化问题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因此如何合理准确的判别场地砂土液化情况,对于建筑场地的选择及液化防护措施的选取至关重要。近些年来国内发生的大地震中,地震液化引起的土体变形破坏与土体液化后发生流动破坏依然是地震灾害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那么研究土体发生液化后产生的变形,对液化后的变形进行预估,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公路场地为研究对象,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和《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中的地震液化判别方法对场地地震液化可能性做出判别,借助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评价场地液化性,并与规范法判别结果对比分析。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和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研究区域在一定工况下地震液化后产生的变形进行预估。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成果:(1)在研究区域范围内按照地下水位在自然地表以下2米,抗震设防烈度8度,利用《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判别:研究区域场地地层不液化;利用《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判别:第3层细砂存在液化可能性,液化等级为轻微液化。(2)根据FLAC3D数值模拟的结果,在震动荷载作用下,通过观察监测节点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和超孔压比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第3层细砂具有液化可能,模拟结果与《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判别结果基本一致。(3)在判别土层液化性的工况条件下,根据地震液化竖向变形机理对地表沉降量预测估算,得出最大沉降量为7.20cm与FLAC3D预测竖向变形量在同一量级上相差不多;跟据侧向变形机理对地表侧向位移预测估算,得出最大位移量约为15.0cm与FLAC3D预测的侧向变形量15.97cm基本一致,说明FLAC3D在地震液化的判别和变形预测分析中具有较高准确性。
李晓飞[6](2020)在《天宁磷矿大山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矿产资源丰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对工业化程度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产业化的发展不可避免的需要大量的能源,其中矿产资源是极为重要的,继而需要不断开采。随着开采规模的逐步增大,开采过程中带来的边坡失稳成为各大矿山的安全隐患,影响矿山开采。排土场是露天矿开采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是排土场占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约占全矿面积的一半,而且每年都在增长,其影响力较大。而云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暴雨多发,使得排土场失稳有一定发生的可能性。论文在野外工程地质调查基础上,以云南省天宁磷矿大山排土场为研究对象,对研究的矿山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进行了简单的阐述。通过现场取土样,通过室内土工实验测试了排土场颗粒级配、比重与界限含水率等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在此基础上论文通过Geo-studio软件来分析降雨条件下土体在不同初始含水率条件下且在不同降雨强度、降雨时长对排土场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并计算出降雨条件下该排土场在不同初始含水率条件下的安全系数,并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定性分析各初始含水率条件下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然后使用MIDAS GTS软件对大山排土场进行几何模型的建立,建立排土场堆排前,堆排后初期阶段、中期阶段、最终阶段四个阶段时的模型状态。同时,在自然工况下对整体模型进行应力、应变、位移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得到排土场的整体稳定情况。最后,根据模拟结果对大山排土场提出一些可行的预防及对策措施。
刘飞[7](2016)在《岩土工程勘察应用研究 ——以小庙镇袁中、段冲整村安置点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其地位非常重要。岩土工程勘察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指场地岩土的岩性或土层性质、空间分布和工程特征,地下水的补给、贮存、排泄特征和水位、水质的变化规律,以及场地及其周围地区存在的不良的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情况。岩土工程勘察采用的勘察方法和主要技术手段包括工程地质测绘、勘探与取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与监测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勘察采用野外钻探、静力触探、标贯试验、波速测试等室外试验与室内土工实验等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实际工程能够提出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具体任务和工作内容、依据的技术标准、勘察方法和设备选用,提出勘察场地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及岩土性质、地下水情况、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地基承载力和均匀性评价、地基方案的选择和处理措施等,编制满足要求的成果报告文件,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合理适用的建议。本文首先对岩土工程勘察作基本介绍,然后具体说明了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和技术手段,以及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编写,最后举例说明了岩土工程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通过对岩土工程理论的整理与分析,使我们对岩土工程理论有一个更清晰地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进而更好的将岩土工程勘察理论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反之,通过岩土工程勘察实例,也可以促进对岩土工程勘察理论的认识,从而编制满足要求的成果报告文件,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合理、适用的重要资料及建议,保证工程的合理进行,促使工程取得最佳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
戴雄辉,王卫,赵星宇,王君[8](2012)在《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地质工程三者关系浅议》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笔者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工程地质学、岩土工程学和地质工程学三者各自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它们互相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岩土工程和地质工程都是工程地质的延伸,虽然三者的研究对象、范围和侧重点各不相同,但都需以弄清地质条件为基础,才能很好地服务于工程建设。
屈俊涛,李辉[9](2011)在《浅论系统因素与矿山安全管理》文中认为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从项目设计到施工环节,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安全的影响和作用是潜在的也是突出的,物的状态、特性又决定了危险源存在的不可抗性,因此,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和预防,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郭永春[10](2007)在《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化学效应及其工程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以红层路基渗流、坡面侵蚀、可溶盐溶蚀等特殊工程地质问题为研究对象,应用现场地质调查、常规试验、微观分析、化学分析、物理模拟、化学模拟、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系统研究了红层岩土中水的各种物理化学效应微细观特征及其对工程的影响;首次建立了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化学效应的工程判别标准:对红层地区路基设计施工中的特殊岩土工程问题,提出了新的设计原则及其工程对策。主要内容如下:(1)系统总结了我国红层在分布、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层产状、岩体结构、工程性能、工程地质问题等8个方面的工程地质特征,为红层特殊工程地质研究提供了基础。(2)通过对铁路、公路、水利水电、建筑等30个工点调查总结,根据红层岩土中水的作用规律,将红层工程地质问题分为物理效应问题、化学效应问题和力学效应问题,较深入的研究了它们对红层路基稳定性的影响。(3)通过513组岩石、土工、化学、模型、模拟试验研究,证明了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化学效应显着;提出了应用崩解指数、软化系数、胶结系数、CBR软化系数、自由膨胀率等参数判断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效应工程判别标准;提出了应用PH值、电导率、关键物质成分含量等参数判断红层岩土中水的化学效应工程判别标准。(4)设计制作了红层岩土崩解率、崩解量、崩解速率等崩解指标的实时测试仪器,并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崩解试验成果,为崩解试验指标获取和崩解规律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并获得了红层岩土崩解新的成果。(5)设计18组室内外红层泥岩崩解模拟试验,得到了原状样、烘干样、风干样、饱水样在不同条件下的崩解变化规律、崩解破坏形式等试验参数。(6)通过对9种路基填料CBR试验研究,提出CBR软化系数的概念,应用CBR软化系数分析路基填料遇水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并用红层填料实例验证分析方法的有效性。(7)设计制作了测量粗颗粒填料水平渗透系数和垂直渗透系数的改进仪器,并得到了不同压实度下红层填料的水平渗透系数和垂直渗透系数变化规律。(8)设计15组路堤渗流模型模拟和数值模拟,得到了路堤渗流与路堤几何形状、压实度、填料类型、填筑方式、水头压力、各向异性等参数的变化规律。(9)通过现场调查及野外试验,提出红层路基边坡坡面侵蚀基本特征和侵蚀深度确定方法。(10)设计18组浸泡、淋滤等化学模拟试验,得到了碱性红层岩土工程性能与蒸馏水、酸性水、碳酸水的变化规律。(11)通过12组化学成分、30组易溶盐、6组难溶盐,50组PH、50组电导率等测试分析,得到了红层岩土工程性质随PH值、电导率、关键物质成分含量等参数的变化规律。(12)通过红层岩土试样脱钙前后自由膨胀率对比试验,得到了红层岩土膨胀性、分散性随碳酸钙含量变化规律。(13)通过对5个工点的调查,总结了红层岩土中可溶性成分流失问题的基本特征,提出相应工程对策。
二、浅议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微生物地质工程技术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微生物地质工程技术 |
1.1 微生物成矿作用 |
1.1.1 尿素水解作用 |
1.1.2 反硝化反应 |
1.1.3 铁还原反应 |
1.1.4 硫酸盐还原反应 |
1.2 微生物膜作用 |
1.3 微生物产气作用 |
2 微生物成矿加固土体工程性质 |
2.1 力学特性 |
2.2 渗透特性 |
2.3 抗侵蚀性 |
2.4 加固效果的影响因素 |
2.4.1 细菌种类 |
2.4.2 菌液浓度 |
2.4.3 环境温度 |
2.4.4 p H值 |
2.4.5 胶结液 |
2.4.6 土体性质 |
2.4.7 灌浆工艺 |
3 微生物成矿土体加固技术应用领域 |
3.1 地基处理 |
3.2 液化防治 |
3.3 岛礁建设 |
3.4 防风固沙 |
3.5 水土保持 |
3.6 抗裂防渗 |
3.6.1 岩土裂隙修复 |
3.6.2 混凝土修复加固 |
3.6.3 堤坝阻流防渗 |
3.6.4 地下流体封存 |
3.6.5 钻井防渗加固 |
3.7 文物保护 |
3.8 地灾防治 |
4 挑战与展望 |
5 总结 |
(2)盘锦辽滨地区第四纪地层物理力学性质的相关性分析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盘锦辽滨地区工程地质条件概况及标贯试验原理应用 |
2.1 盘锦辽滨地区工程地质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区域地质构造概况 |
2.1.3 第四纪地层概况 |
2.1.4 地下水条件概况 |
2.1.5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分析 |
2.2 标准贯入试验原理及成果应用 |
2.2.1 标准贯入试验原理 |
2.2.2 试验成果应用 |
第三章 盘锦辽滨地区地层物理力学参数回归分析 |
3.1 回归分析基本原理 |
3.2 物理指标参数与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间的回归分析 |
3.2.1 孔隙比e与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的相关性分析 |
3.2.2 孔隙比e与含水量ω的相关性分析 |
3.2.3 湿密度ρ与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的相关性分析 |
3.2.4 湿密度ρ与含水量ω的相关性分析 |
3.3 力学指标参数与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间的回归分析 |
3.3.1 压缩模量Es与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的相关性分析 |
3.3.2 抗剪强度指标C值与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的相关性分析 |
3.3.3 抗剪强度指标φ值与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的相关性分析 |
3.4 力学指标参数与物理指标参数间的回归分析 |
3.4.1 压缩模量Es与液性指数IL的相关性分析 |
3.4.2 压缩模量Es与湿密度ρ的相关性分析 |
3.4.3 压缩模量Es与含水量ω的相关性分析 |
3.4.4 抗剪强度指标C值与含水量ω的相关性分析 |
3.4.5 抗剪强度指标φ值与含水量ω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盘锦辽滨地区地层物理力学参数相关性机理分析 |
4.1 土的组成结构及常用术语 |
4.1.1 土的组成 |
4.1.2 土的结构 |
4.1.3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
4.1.4 粘性土的可塑性 |
4.2 土的压缩性和抗剪强度 |
4.2.1 土的压缩性 |
4.2.2 土的抗剪强度及其试验方法 |
4.3 参数间相关性机理分析 |
4.3.1 土的物理性质影响 |
4.3.2 土的力学性质影响 |
第五章 盘锦辽滨地区地层物理力学参数相关性回归的应用 |
5.1 在工程地质条件相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
5.2 在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场地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粉土物理力学性质与标贯击数的相关分析原始数据 |
附表1-1 压缩模量Es与标贯击数N相关分析-粉土 |
附表1-2 固结快剪粘聚力C与标贯击数N相关分析-粉土 |
附表1-3 直剪快剪粘聚力C与标贯击数N相关分析-粉土 |
附表1-4 固结快剪摩擦角φ与标贯击数N相关分析-粉土 |
附表1-5 直剪快剪摩擦角φ与标贯击数N相关分析-粉土 |
附表1-6 湿密度ρ与标贯击数N相关分析-粉土 |
附录二 粉质粘土物理力学性质与标贯击数的相关分析原始数据 |
附表2-1 压缩模量Es与标贯击数N相关分析-粉质粘土 |
附表2-2 固结快剪粘聚力C与标贯击数N相关分析-粉质粘土 |
附表2-3 直剪快剪粘聚力C与标贯击数N相关分析-粉质粘土 |
附表2-4 固结快剪摩擦角φ与标贯击数N相关分析-粉质粘土 |
附表2-5 直剪快剪摩擦角φ与标贯击数N相关分析-粉质粘土 |
附表2-6 孔隙比e与标贯击数N相关分析-粉质粘土 |
附表2-7 密度ρ与标贯击数N相关分析-粉质粘土 |
附录三 粘土物理力学性质与标贯击数的相关分析原始数据 |
附表3-1 压缩模量Es与标贯击数N相关分析-粘土 |
附表3-2 固结快剪粘聚力C与标贯击数N相关分析-粘土 |
附表3-3 直接快剪粘聚力C与标贯击数N相关分析-粘土 |
附表3-4 固结快剪摩擦角φ与标贯击数N相关分析-粘土 |
附表3-5 直剪快剪摩擦角φ与标贯击数N相关分析-粘土 |
附表3-6 孔隙比e与标贯击数N相关分析-粘土 |
附表3-7 密度ρ与标贯击数N相关分析-粘土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 |
2.1.4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质量管理理论 |
2.2.2 信息技术理论 |
2.2.3 系统控制理论 |
2.3 概念界定与管理系统构建的理论框架 |
2.3.1 概念界定 |
2.3.2 管理系统构建的理论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与理论分析 |
3.1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
3.1.1 企业管理现状分析 |
3.1.2 政府管理现状分析 |
3.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问题分析 |
3.2.1 管理机制问题分析 |
3.2.2 管理应用问题分析 |
3.2.3 管理效能问题分析 |
3.2.4 管理理论问题分析 |
3.3 基于系统控制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与利益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
3.3.1 基于内部控制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3.3.2 基于前景理论的利益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 |
4.1 总体设计 |
4.1.1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基本原理 |
4.1.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主要目标 |
4.1.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功能分析 |
4.1.4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模型框架 |
4.1.5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关键模块的数学模型 |
4.2 信息化数据标准构建 |
4.2.1 工程勘察信息数据采集标准 |
4.2.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成果格式标准 |
4.2.3 工程勘察地质数据成果入库标准 |
4.3 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 |
4.3.1 总体分析 |
4.3.2 需求分析 |
4.3.3 技术路线 |
4.3.4 功能分析 |
4.4 地质信息数据中心构建 |
4.4.1 需求分析 |
4.4.2 技术路线 |
4.4.3 功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 |
5.1 运行组织结构分析 |
5.1.1 组织构架分析 |
5.1.2 模型框架分析 |
5.2 运行流程分析 |
5.2.1 工程勘察外业申报采集流程 |
5.2.2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登记采集流程 |
5.2.3 试验报告打印采集流程 |
5.2.4 勘察报告在线审查采集流程 |
5.3 运行机制分析 |
5.3.1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机制 |
5.3.2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抽查机制 |
5.3.3 外业抽查工作通报督促机制 |
5.3.4 工程勘察岩土试验测试管理机制 |
5.3.5 工程勘察文件签章管理机制 |
5.3.6 工程勘察文件审查机制 |
5.3.7 工程勘察信息共建共享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证研究-以重庆为例 |
6.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 |
6.1.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实现 |
6.1.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实现 |
6.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 |
6.2.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流程分析 |
6.2.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机制分析 |
6.2.3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功能分析 |
6.3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践与效果分析 |
6.3.1 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
6.3.2 勘察企业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
6.3.3 勘察人员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
6.3.4 勘察项目质量信息管理效果分析 |
6.3.5 勘察质量发展效果分析 |
6.3.6 勘察行业发展效果分析 |
6.3.7 社会综合评价效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成果 |
7.2 主要结论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地震与融雪作用下新疆伊犁谷地黄土滑坡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土工程性质研究现状 |
1.2.2 黄土滑坡分布规律研究现状 |
1.2.3 非饱和黄土水分迁移研究现状 |
1.2.4 地震诱发黄土滑坡研究现状 |
1.2.5 融雪诱发滑坡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伊犁谷地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构造及演化 |
2.3.1 地质构造 |
2.3.2 演化历史 |
2.4 地层岩性 |
2.5 气象水文 |
2.6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
第三章 伊犁谷地黄土滑坡分布规律与地质模型研究 |
3.1 滑坡时间分布特征 |
3.2 滑坡空间分布特征 |
3.3 基于连接权的GA-BP神经网络模型滑坡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基于连接权的GA-BP神经网络模型简介 |
3.3.2 新疆伊犁谷地黄土滑坡影响因素分析 |
3.3.3 结果分析 |
3.4 伊犁谷地黄土滑坡地质模型 |
3.5 黄土接触面型滑坡典型实例概况 |
3.5.1 小莫乎尔河滑坡地理概况 |
3.5.2 小莫乎尔河滑坡工程地质条件 |
3.5.3 小莫乎尔河滑坡发育特征 |
3.6 小结 |
第四章 黄土抗拉强度及拉张裂缝形成演化过程研究 |
4.1 伊犁黄土基本特征 |
4.1.1 黄土粒度及成分特征 |
4.1.2 黄土结构特征 |
4.1.3 黄土基本物理性质 |
4.1.4 黄土非饱和特征 |
4.2 黄土抗拉强度研究 |
4.2.1 试验仪器 |
4.2.2 仪器标定与检验 |
4.2.3 试验方案 |
4.2.4 试验结果 |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抗拉强度分析 |
4.3.2 核磁共振分析 |
4.3.3 扫描电镜分析 |
4.4 黄土拉张裂缝形成演化过程研究 |
4.4.1 PIV技术简介 |
4.4.2 黄土拉张裂缝形成演化过程PIV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黄土-卵砾石接触面水分迁移特征及强度劣化机理 |
5.1 黄土-卵砾石接触面水分迁移特征研究 |
5.1.1 水分迁移机理 |
5.1.2 黄土-卵砾石接触面水分迁移试验 |
5.1.3 黄土-卵砾石接触面水分迁移特征 |
5.2 黄土-卵砾石接触面水分迁移有限元数值模拟 |
5.2.1 有限元基本原理简介 |
5.2.2 ABAQUS软件介绍 |
5.2.3 基本物理方程 |
5.2.4 模型的建立 |
5.2.5 水分迁移数值模拟结果 |
5.3 黄土-卵砾石接触面强度劣化机理研究 |
5.3.1 试验仪器 |
5.3.2 试验材料 |
5.3.3 试验步骤 |
5.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地震与融雪作用下滑坡形成机理数值模拟研究 |
6.1 小莫乎尔河滑坡数值模型及参数 |
6.1.1 小莫乎尔河滑坡数值模型 |
6.1.2 模型计算参数 |
6.2 滑坡数值模拟计算 |
6.2.1 无融雪、无地震工况 |
6.2.2 融雪工况 |
6.2.3 地震+融雪工况 |
6.3 地震与融雪作用下小莫乎尔河滑坡形成机理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某公路场地砂土液化判别及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液化判别研究现状 |
1.2.1.1 经验分析法 |
1.2.1.2 试验分析方法 |
1.2.1.3 数学分析法 |
1.2.2 液化变形研究现状 |
1.2.2.1 经验总结法 |
1.2.2.2 室内试验数值分析法 |
1.2.2.3 软件数值模拟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拟建场地地理位置 |
2.2 气象与水文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4 工程地质条件 |
2.4.1 地质构造与断裂 |
2.4.2 地震 |
2.4.2.1 北京及邻近地区地震历史 |
2.4.2.2 地震影响基本参数及烈度 |
2.5 地层岩性 |
2.6 水文地质条件 |
2.6.1 潜水动态特征 |
2.6.2 承压水动态特征 |
3 标准贯入试验法判别液化 |
3.1 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判别 |
3.2 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判别 |
3.3 两种规范比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FLAC~(3D)液化性判别分析 |
4.1 FLAC~(3D)简介 |
4.2 FLAC~(3D)判别液化流程 |
4.3 砂土液化应力判别准则 |
4.4 设置假设条件 |
4.5 静力分析阶段 |
4.5.1 模型的建立 |
4.5.2 静力计算及模型的验算 |
4.6 动力分析阶段 |
4.6.1 动力波的传播及准确性 |
4.6.2 模拟地震波的调整 |
4.6.3 边界条件的设置 |
4.6.4 渗流模式设置 |
4.6.5 力学阻尼的设置 |
4.6.6 动态孔隙水压力的生成 |
4.6.7 监测变量的设置 |
4.7 液化判别 |
4.8 本章小结 |
5 液化后变形预测分析 |
5.1 基于液化大变形机理变形预测分析 |
5.1.1 竖向变形预测分析 |
5.1.2 侧向变形预测分析 |
5.2 基于FLAC~(3D)数值模拟变形预测分析 |
5.2.1 基于FLAC~(3D)竖向变形预测分析 |
5.2.2 基于FLAC~(3D)侧向变形预测分析 |
5.3 防止液化后大变形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天宁磷矿大山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
1.2.1 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研究 |
1.2.2 降雨条件下排土场稳定性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项目概况 |
2.2 地层分布 |
2.3 工程地质 |
2.3.1 气象条件 |
2.3.2 地形与地貌 |
2.3.3 构造与地震 |
2.4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2.5 排土堆置工艺 |
2.5.1 场地整理 |
2.5.2 排土工艺 |
2.5.3 堆置高度 |
2.5.4 拦渣坝 |
2.6 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 |
2.7 岩土工程勘察结论及建议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排土场土体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
3.1 实地考察 |
3.2 排土场基本力学性质参数测定 |
3.3 直剪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排土场降雨入渗稳定性分析 |
4.1 大山排土场数值模拟几何模型建立 |
4.1.1 排土场岩土体参数选取 |
4.1.2 排土场几何模型建立 |
4.1.3 模型参数及边界条件 |
4.2 初始渗流场及降雨入渗方案设计 |
4.2.1 初始渗流场方案设计 |
4.2.2 降雨入渗方案设计 |
4.3 排土场降雨入渗数值计算及结果分析 |
4.3.1 降雨入渗对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
4.3.2 降雨入渗对地表径流产生的影响 |
4.4 降雨条件下排土场稳定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 |
5.1 迈达斯(MIDAS)软件简介 |
5.2 排土场边坡几何模型的建立 |
5.2.1 岩土力学参数 |
5.2.2 模型的简化与假定 |
5.2.3 边界条件 |
5.2.4 建立模型 |
5.3 排土场稳定性分析与计算 |
5.3.1 边坡应力分析 |
5.3.2 应变分析 |
5.3.3 位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山排土场边坡稳定性预防措施 |
6.1 排洪设施 |
6.2 排土场边坡监测 |
6.2.1 排土场变形监测系统 |
6.2.2 监测设计方案原则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7)岩土工程勘察应用研究 ——以小庙镇袁中、段冲整村安置点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与工作 |
第二章 岩土工程勘察基本介绍 |
2.1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划分 |
2.2 岩土工程勘察的含义和研究对象 |
2.3 岩土工程勘察内容、目的和任务 |
第三章 岩土工程勘察方法与技术手段 |
3.1 工程地质测绘 |
3.1.1 工程地质测绘的内容及目的 |
3.1.2 地质测绘的作用 |
3.2 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 |
3.2.1 勘探 |
3.2.2 取样 |
3.3 原位测试 |
3.3.1 静力触探实验 |
3.3.2 标准贯入试验 |
3.3.3 波速测试试验 |
3.4 室内试验 |
3.5 现场检验与监测 |
3.5.1 现场检验 |
3.5.2 现场监测 |
第四章 岩土工程成果报告编写和分析评价 |
4.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 |
4.2 岩土工程参数的统计和选用 |
4.2.1 岩土参数分类 |
4.2.2 工程地质单元的划分 |
4.3 岩土工程的分析评价 |
4.3.1 分析评价的要求 |
4.3.2 分析评价的内容 |
第五章 小庙工程勘察应用研究 |
5.1 小庙工程概述 |
5.2 小庙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实践应用 |
5.2.1 勘察等级及勘察目的 |
5.2.2 勘察、依据工作量布置及周期 |
5.2.3 勘察方法 |
5.2.4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
5.2.5 地基岩土构成及岩性特征 |
5.2.6 场地地下水 |
5.2.7 场地及地基条件综合评价 |
5.2.8 场地各地基土层设计参数 |
5.2.9 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建议及要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地质工程三者关系浅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地质概念及发展历程 |
2 岩土工程概念及发展历程 |
3 地质工程概念及发展历程 |
4 三者相互关系 |
5 结语 |
(9)浅论系统因素与矿山安全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安全管理活动中, 人与物的潜在影响 |
2 工程技术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
2.1 优化施工计划和实施技术方案 |
2.2 加强对施工方案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力度 |
2.3 认真组织专业性安全检查和不定期的特种检查 |
3 系统危险辨识与安全生产 |
3.1 井下系统危险辨识 |
3.2 井下系统危险控制安全管理模式 |
3.3 系统危险源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
4 小结 |
(10)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化学效应及其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红层研究 |
1.2.2 红层工程地质研究 |
1.2.3 红层岩土中水的作用研究 |
1.3 论文研究范围界定及其局限性 |
1.4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主要研究思路 |
第2章 红层工程地质特征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
2.1 引言 |
2.2 红层工程地质特征 |
2.2.1 各地区红层分布工程地质特征 |
2.2.2 不同地层时代红层分布特征 |
2.2.3 典型沉积红层工程地质特征 |
2.2.4 地质构造对红层工程性能的影响 |
2.2.5 红层产状的工程地质特征 |
2.3 红层地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
2.3.1 力学问题 |
2.3.2 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效应问题 |
2.3.3 红层岩土中水的化学效应问题 |
2.3.4 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化学效应根本原因 |
2.4 小结 |
第3章 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效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效应类型 |
3.2.1 崩解效应 |
3.2.2 渗流效应 |
3.2.3 膨胀效应 |
3.2.4 分散效应 |
3.3 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效应强弱程度指标分析 |
3.3.1 崩解性与崩解形式 |
3.3.2 膨胀性与自由膨胀率 |
3.3.3 软化性与软化系数 |
3.3.4 胶结性与胶结系数 |
3.3.5 CBR与CBR软化系数 |
3.4 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效应工程判别标准 |
3.4.1 判别标准的建立 |
3.4.2 判别标准的使用 |
3.4.3 判别标准的应用 |
3.5 小结 |
第4章 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效应应用研究 |
4.1 红层路堤渗流分析与控制 |
4.1.1 红层填料渗透性能 |
4.1.2 红层填料路基渗流特征 |
4.1.3 路堤几何形状对路堤渗流影响 |
4.2 斜坡路堤渗流稳定性分析实例 |
4.2.1 工点概况 |
4.2.2 路堤渗流问题现状 |
4.2.3 工程地质条件 |
4.2.4 斜坡路堤渗流稳定性数值分析 |
4.2.5 路堤工程地质评价 |
4.3 红层路堤渗流加强措施 |
4.4 红层边坡坡面侵蚀与防护 |
4.4.1 红层边坡坡面侵蚀基本特征 |
4.4.2 边坡几何形状与坡面侵蚀关系 |
4.4.3 坡面侵蚀深度 |
4.4.4 坡面侵蚀防护加强措施 |
4.5 小结 |
第5章 红层岩土中水的化学效应研究 |
5.1 引言 |
5.2 红层岩土中水的化学效应类型 |
5.2.1 溶蚀效应 |
5.2.2 酸碱效应 |
5.2.3 分散效应 |
5.2.4 膨胀效应 |
5.3 红层岩土中水的化学效应剧烈程度判别指标分析 |
5.3.1 PH值 |
5.3.2 电导率 |
5.3.3 关键物质成分 |
5.4 红层岩土中水的化学效应工程判别标准 |
5.4.1 判别标准的建立 |
5.4.2 判别标准的使用 |
5.4.3 判别标准的应用 |
5.5 小结 |
第6章 红层岩土中水的化学效应应用研究 |
6.1 红层岩土中可溶性成分流失问题与对策 |
6.1.1 红层岩土中可溶性成分流失问题基本特征 |
6.1.2 红层岩土中可溶性成分流失问题工程对策 |
6.2 西岭雪山隧道可溶成分流失问题实例 |
6.2.1 工程简介 |
6.2.2 工程地质条件 |
6.2.3 可溶成分问题调查 |
6.2.4 结果分析 |
6.3 成南高速DK184工点可溶性成分问题实例 |
6.3.1 工点概况 |
6.3.2 工程地质条件 |
6.3.3 可溶成分问题调查 |
6.3.4 结果分析 |
6.4 不同类型环境水对红层岩土的化学作用 |
6.4.1 蒸馏水 |
6.4.2 酸性水 |
6.4.3 碳酸水 |
6.4.4 不同环境水对红层岩土工程性能的影响 |
6.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浅议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微生物地质工程技术及其应用[J]. 唐朝生,泮晓华,吕超,董志浩,刘博,王殿龙,李昊,程瑶佳,施斌. 高校地质学报, 2021
- [2]盘锦辽滨地区第四纪地层物理力学性质的相关性分析及机制研究[D]. 李慧爽. 吉林大学, 2020(03)
- [3]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D]. 周长安. 重庆大学, 2020(02)
- [4]地震与融雪作用下新疆伊犁谷地黄土滑坡形成机理研究[D]. 黄维.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5]某公路场地砂土液化判别及预测分析[D]. 王景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6]天宁磷矿大山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研究[D]. 李晓飞.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岩土工程勘察应用研究 ——以小庙镇袁中、段冲整村安置点项目为例[D]. 刘飞. 安徽建筑大学, 2016(03)
- [8]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地质工程三者关系浅议[J]. 戴雄辉,王卫,赵星宇,王君. 科技资讯, 2012(36)
- [9]浅论系统因素与矿山安全管理[J]. 屈俊涛,李辉. 西部探矿工程, 2011(12)
- [10]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化学效应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 郭永春.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6)
标签:工程勘察论文;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论文; 工程地质论文; 黄土地貌论文; 岩土工程勘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