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巧妙解决水辊绒毛脱落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周慧,郭志光[1](2022)在《高效集水仿生超浸润材料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有效地收集空气中的雾气是缓解缺水危机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可雾水收集的仿生超浸润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通过进一步研究雾水收集过程中的液滴动态运输行为,为设计并构筑多功能仿生超浸润材料提供指导。本综述详细地总结了自然界典型的雾水收集现象,并对液滴在不同润湿性材料表面的动态运输行为进行了分类。从单一仿生到多重仿生出发,系统介绍了近年来仿生超浸润材料在雾水收集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及雾水收集效果。最后,针对可高效雾水收集的仿生超浸润材料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陈飞[2](2020)在《HC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研究及运行效果分析》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环境问题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获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水是不可再生资源,全球水资源愈发紧张,水污染日渐严重,为了保护水环境,改善水质量,全世界发达与发展中国家都在进行努力,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标准也在不断提高。2015年4月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简称“水十条”)。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落实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HC污水处理厂原设计出水水质为二级排放标准,按要求应升级为一级标准的A标准。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针对HC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工艺进行研究,在不停产的情况下为该厂提供提标改造技术指导。以HC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进水水质元素及进水水量的调查与分析,结合现有处理工艺,对该厂的提标升级改造工艺进行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污水处理厂原有工艺处理效果及存在问题分析,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水质的分析与确定,升级改造工艺方案选择与分析,设计参数优化及工艺设计,运行效果分析等。根据污水处理厂(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06月30日)的实测资料,确定该厂设计规模为8万m3/d。按保证率90%确定该厂的设计进水水质为CODcr=308mg/L,BOD5=120mg/L,SS=51.5mg/L,氨氮=35mg/L,总氮=41mg/L,总磷=3.41mg/L。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的A标准,具体为CODcr≤50mg/L,BOD5≤10mg/L,SS≤10mg/L,氨氮≤5mg/L,总氮≤15mg/L,总磷≤0.5mg/L。HC污水处理厂进水的BOD5/CODCr=120/310=0.39,属可生化处理范围。根据进水水质的特点,保证本工程实施过程中原有的6万m3/d处理系统不停产运行,结合原有处理工艺,确定本次提标改造工程二级处理工艺采用降负荷运行并新建AAO工艺作为推进处理工艺,深度处理工艺采用“机械搅拌絮凝+高效沉淀池”工艺,除磷工艺采用“生物除磷+加药除磷”相结合工艺,辅助碳源选用乙酸钠,消毒工艺采用次氯酸钠。经过试运行,运行结果表明,HC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的建设实施,实现了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对五道河的水生化环境和城市环境质量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张松楠[3](2019)在《超浸润材料表面的冷凝性能及其在雾水收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冷凝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当空气与低温基底表面接触时,容易冷凝形成液滴。目前来说,冷凝最主要的模式为膜状冷凝和滴状冷凝。其中滴状冷凝在相变传热方面远远高于膜状冷凝。其主要的脱落方式为重力诱导和微滴融合诱导。而对于膜状冷凝来说,液滴往往呈膜状的形式粘附在基底表面,不能及时脱落,这大大降低了材料表面的使用寿命和应用性能。因此本文对于超浸润材料表面冷凝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滴状冷凝的研究及其应用。超浸润材料表面的冷凝性能在传热系数强化、自清洁、抗结冰、雾水收集等应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有很多生物表面都具有超浸润的性能,他们可以在恶劣的条件下从环境中捕获水源,如沙漠甲壳虫、仙人掌刺、蜘蛛丝、猪笼草等,他们的表面都具有特殊的结构,如何巧妙利用他们自身特有的结构与超浸润表面有机结合对于雾水收集的应用至关重要。本文从仿生角度出发,研究了几种超浸润材料表面的冷凝性能及其在雾水收集中的应用,具体研究如下:(1)TiO2微纳复合结构的制备及其表面冷凝微滴自驱离性能的研究:基于钛基底,制备了不同结构的超疏水TiO2纳米结构表面,研究了 50 μm以下液滴在其表面的冷凝自驱离性能。结合冷凝微滴在不同表面的融合过程图,对TiO2纳米表面的微观结构与液滴自驱离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发现纳米分级结构因其具有较高的粗糙度、极低的表面粘附力,更多的亲水成核位点和更大的疏水区域,从而具有更优异的冷凝微滴自驱离性能。(2)氧化铝棒孔复合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表面冷凝微滴自驱离性能的研究:采用一步变电压阳极氧化的方法,在Al合金表面原位构筑了准直的氧化铝棒孔复合纳米结构。通过调控电解液浓度、电解液温度和反应时间,实现结构的可控制备。结合冷凝微滴在不同表面的融合过程情况,讨论了表面形貌和浸润性对冷凝微滴自驱离性能的影响,分析发现,棒孔复合纳米结构因其准直且拥有更多的亲水成核位点和超疏低粘的特性,而发挥了优异的冷凝微滴自驱离性能。(3)氧化铝微针结构超润滑涂层表面“捕雾刷”的制备及其雾水收集性能的强化:通过采用切割法,裁剪出不同的“捕雾刷”图案。然后采用水浴法,在铝箔表面原位构筑了氧化铝微针结构。通过调节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实现结构的可控制备。通过采用喷涂法,将聚二甲基氢硅氧烷喷涂在材料表面,实现氧化铝微针结构表面超润滑涂层的制备。结合雾水收集实验,进一步研究浸润性和图案尺寸对于雾水收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铝微针结构超润滑涂层表面可实现液滴的快速运输。对比不同尺寸的“捕雾刷”图案,小尺寸的捕雾刷图案可实现雾水的高效收集。(4)镀铝PET光滑表面沟槽结构的制备及其雾水收集性能的强化:通过采用切割法,在镀铝PET材料表面切割出不同槽距的沟槽。采用紫外/臭氧处理方法在其表面接枝一层羟基。通过旋涂法,使聚二甲基氢硅氧烷可以充分与表面的羟基接触,进而接枝固化实现超润滑涂层表面疏水低滞后性能。结合雾水收集实验,进一步研究浸润性和沟槽结构对于雾水收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沟槽样品表面可实现液滴的定向运输。对比不同间距的沟槽样品,沟槽间距小的样品表面,由于相邻微槽之间的液滴的融合几率大大提高,因此可实现液滴的快速运输,其雾水收集效率最高。(5)镀铝PET光滑表面Kirigami结构的制备及其雾水收集性能的强化:基于镀铝PET光滑表面超润滑涂层,通过切割法引入Kirigami结构。进一步对Kirigami结构的浸润性、倾斜角、形状和尺寸进行设计,将其应用于雾水收集中。通过分析与对比发现,疏水亲水的浸润性设计更有利于液滴的凝结和运输;90°的倾斜角更有利于雾的通过,使其充分与背面接触,强化水收集的效率;三角形的形状更有利于图案表面上的水滴从顶部区域向底部区域移动,然后与两侧的水滴结合,再从表面滚下;小尺寸(宽=2.8 mm)的Kirigami结构可提高与两侧水滴结合的概率,进而强化水收集的效率。
穆正知[4](2019)在《基于典型蝶翅的仿生功能表面设计制造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解放,人们对新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大。众所周知,材料优异的性能不仅取决于其固有的化学成分,更与其自身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界中的生物经过亿万年漫长的进化优化,逐渐形成了性能优异的体表结构。这些天然结构的出现为设计开发新型仿生功能表面提供了新思路、新借鉴。而多尺度分级微纳结构是其中最为典型的结构形式之一,其主要特征在于超精细、跨尺度和多级次。一般来说,此类结构通常由微纳米级结构单元经有序的组装排列组成,并表现出独特的功能特性。目前,虽然用于制造仿生功能表面的方法层出不穷,如机械加工、湿法刻蚀、激光光刻、化学修饰等物理化学方法,但针对超精细3D多尺度分级微纳结构,单一的制造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仿生结构的精确复制和天然结构优异性能的人工再现。而且,特定的多尺度分级微纳结构与其相应的功能特性之间的结构-功能关系尚未得到充分揭示。因此,寻找合适的制造方法构建具有3D超精细多尺度分级微纳结构的仿生功能表面仍是工程仿生领域的一大难题和挑战,而对仿生微纳结构及其优异性能映射关系的探索与揭示,也是仿生功能表面研究从“形似”走向“神似”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仿生材料领域一直存在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受自然界中绚丽多彩、形态各异的蝴蝶启发,本研究论文选取了4类典型蝴蝶作为生物原型,包括红颈鸟翼凤蝶Trogonoptera brookiana、小天使翠凤蝶Papilio palinurus、大蓝闪蝶Morpho terrestris和欢乐女神闪蝶Morpho didius,重点着眼于其具有多尺度分级微纳结构的特征翅鳞区。尽管这些特征翅鳞区的宏观形貌和显微结构不尽相同,但均表现出了独特而优异的性能。首先,通过化学预处理,对蝶翅表面进行清洁、干燥和定型。其次,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对蝶翅的翅面形貌和翅鳞结构进行了从宏观到微观的跨尺度观察和表征,并对其化学成分及元素分布进行了测试分析。然后,结合显微表征数据,利用数字化建模软件,对蝶翅特征微纳结构进行3D可视化模型的重构,为蝶翅仿生设计、理论模拟和机理解释提供模型支撑。再采用以特征翅鳞区为生物模板,融合溶胶凝胶工艺和高温酸蚀技术的“三合一”湿化学法,通过对制造过程中工艺参数的调控和优化,在透明的玻璃基底上成功构筑了4种蝶翅仿生功能表面。随后,对4种蝶翅仿生功能表面的形貌和结构特征进行了显微表征,结果表明,蝶翅仿生功能表面具备了类似蝶翅原型的多尺度分级结构,达到了“形似”仿生的初步目的。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设计搭建了仿生表面性能测试装置。测试结果表明,设计制造的4种蝶翅仿生功能表面分别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即高透抗反射特性、自稳定结构色特性、超亲水自主防雾特性和有机气体差异性敏感响应特性。在性能表现方面,仿生表面与蝶翅原型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从而达到了“神似”仿生的最终目标。综上所述,本论文基于仿生学思想,从典型蝶翅出发,在系统研究其翅鳞多尺度分级微纳结构的基础上,开发了“三合一”湿化学法,通过对反应条件和制造工艺的调控和优化,设计制造了4种“形神兼备”的蝶翅仿生功能表面,其均表现出独特而优异的表面性能。同时,借助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揭示了典型蝶翅和仿生表面的多尺度分级微纳结构与其各自表现出的优异表面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望为新型仿生光电、结构色、防雾和传感等功能材料和元器件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吉磊[5](2011)在《石桥灵兽—卢沟桥石狮艺术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石狮作为建筑装饰特别是桥梁的装饰有很多,卢沟桥石狮最为着名。卢沟桥石狮年代久、数量多、形象丰富,是石桥装饰中的精品。卢沟桥建于金代,历朝都有修葺,石狮也不断地被更新替换,故石桥上有众多石狮造型。狮子本不产于我国,汉代之前并没有狮子形象为饰的,后来却在中国成为了仅次于龙和凤的重要装饰题材,卢沟桥上的石狮承袭了中国化的狮雕形象,与其他地区的石狮造型截然不同。本文从卢沟桥上的所有石狮造型入手,对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石狮进行分析,将所有的石狮作梳理并在比较中分析其异同,总结出卢沟桥石狮造型装饰特征,去理解如此之多的石狮集中一处桥梁作为装饰的文化内涵。本文在对卢沟桥石狮形象的研究中,将重点讨论现在学界关于卢沟桥金代石狮原物的认识,理清一部分存在的不明确认识及桥上一部分石狮造型中具有的唯一特征。卢沟桥石狮的艺术风格与其他狮雕的对比也是理解民间石狮、宫廷石狮与寺庙石狮异同的切入点。通过卢沟桥石狮装饰的研究与总结,以期对整体的中华狮文化研究的深入做些实质性的工作。
王玉兰[6](2010)在《好氧颗粒污泥-膜组合工艺低温条件下脱氮除磷效能》文中认为水环境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尖锐化,需要加速污水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并且秋冬季低温污水处理是目前北方冬季污水处理中的难点。因此低温条件下脱氮除磷工艺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而采用21世纪的水处理技术好氧颗粒污泥技术与膜技术组合(AG-MBR)来处理低温条件下的废水,既可保留膜生物反应器原有出水水质良好的优势,又可以发挥颗粒污泥同步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的优势特征。在低温10 1℃条件下,研究了AG-MBR的启动特性。经过80天,培养出结构密实,沉降性能良好,并且生物活性较高的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颗粒沉降速率与粒径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通过启动过程中颗粒化的微观观察,低温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是多种作用协同完成的污泥的颗粒化过程。启动过程中,通过好氧颗粒污泥和膜滤的共同作用,达到了预期的启动期出水水质的稳定的效果。并且中空纤维膜的污染并不严重,同时形成的动态膜层能够起到强化膜对有机物的过滤作用。通过设置闲置时间为20 min及控制进水期严格的厌氧条件,有效控制了属于丝状菌膨胀的污泥膨胀现象。通过对AG-MBR工艺影响因素的最佳优化分析表明,在C/N为8.5以上,混合液中DO含量保持在4mg/L左右,SBAR中沉淀时间为3min,水力停留时间为12h,进水pH值为7.0 0.2时,反应器具有较好的同步脱氮除磷去除有机物的效果。并且稳定运行时的AG-MBR对污水的高氨氮负荷有着优异的应对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即适应进水的氨氮冲击负荷。AG-MBR稳定运行时具有较好的同步脱氮除磷去除有机物的效果。COD、氨氮和磷的平均去除效率在99.34±0.37%、99.55±0.41%和95.83±1.76%之间。通过机理分析认为:AG-MBR中COD的去除是靠好氧颗粒污泥中的微生物和由膜表面污泥层对有机物的强化截留过滤作用完成的;AG-MBR系统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了脱氮过程,其高效的脱氮性能是好氧颗粒污泥中的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和短程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以及一定的膜过滤或者膜污泥层共同作用的结果;AG-MBR系统中磷的去除除微生物生长过程中的同化作用外,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好氧聚磷菌除磷、反硝化聚磷菌除磷、EPS吸附,以及膜对磷的截留作用。通过对好氧颗粒污泥相对比于絮状活性污泥的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深度处理工艺的除污染效能及膜污染性能的考察表明,稳定时期两种sMBR的COD、氨氮去除率均在97%、98%以上;而好氧颗粒污泥sMBR中磷平均去除率高达98%,活性污泥sMBR仅为65%左右。说明好氧颗粒污泥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的系统运行效果稳定并且出水质量高。通过两组反应器在第一次清洗周期内的跨膜压差(TMP)发展情况及污染膜表面形貌SEM观察显示,好氧颗粒污泥对于膜污染时污泥层的形成具有一定作用,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的存在能够有效的延缓膜污染。通过对AG-MBR系统稳定运行过程中的膜污染的变化规律的考察表明,AG-MBR具有较好的控制膜污染能力。在连续运行的时间段里,TMP能够稳定的缓步增加,并且增加值不高。AG-MBR中膜组件的阻力,其中以泥饼层阻力和不可逆阻力为主,分别约占57%和34%左右。AG-MBR膜槽中很低的混合液浓度有利于降低膜阻力中的凝胶极化阻力。对运行结束后的膜材料进行化学清洗,经过清洗的运行120d后的膜组件,膜材料的出水性能与新膜相比无明显变化。通过对其它延缓AG-MBR膜污染的方式研究,认为1.5m3/m2·h是本研究中的优化气体流速;由于膜通量大时膜池内污染物的累积程度也增大,通量对膜污染的影响很大,选择抽吸8min/停抽2min的间歇过滤方式有利于减缓膜污染;并且采取一定的反冲洗方式对减缓膜污染起着积极的作用。曝气可通过去除膜表面沉积的泥饼层而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膜污染,降低跨膜压差。而反冲洗则可同时去除膜的孔内附着污染、孔口堵塞污染和表面凝胶层污染,从而表现出更优越的清洗效率。
成广雷[7](2009)在《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种子作为人类主要的生活资料和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种子科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早在农业发生之初的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了种子的汰劣选优、检验、加工、贮藏等的实践,但作为一门科学被系统研究还时间很短,只不过刚刚一百多年的历史。尤其在19世纪中叶以后,种子科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对这一科学的发展进行客观的分析总结。本论文以种子科学研究内容为主线,通过收集、整理文献,明确断代依据,按照历史时序,对国内外古代、近代、现代种子科学的发展背景、重要事件、标志性人物等进行记述。系统介绍了国内外种子生物学、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种子检验科学的发生和发展。对国内外种子科学的发展分阶段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利用国内外三个文献数据库,对1950年至今的种子科学文献进行了检索处理,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定性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论文研究结果对我国种子科学与产业的发展将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对种子科学的发展历史提出了自己的断代依据,梳理出了种子科学确立和发展的背景、标志性人物及里程碑事件。在本研究中,将种子科学的发展历史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公元1869年之前为古代这一阶段的种子科学知识主要通过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经验积累和肉眼观察得出,还没有人专门从种子角度进行有目的实验研究,这一阶段为经验种子科学发展阶段。从1869年建立专业种子实验室至1980年为近代,这一阶段的种子科学研究有着明确的实验目的,研究更加系统和深入,显微镜等试验工具、物理和化学技术、动力机械等开始应用于种子科技,种子生物学研究向细胞水平微观层次和生理生化方向发展,该阶段是实验室(经典)种子科学发展阶段。1980年至今为现代,该阶段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生物技术、物理、化学和其他边缘学科的渗透,为种子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现代种子科学研究有趋向多元和学科交叉的特点,这一阶段为现代科学技术综合应用阶段。2.通过对国内外三大数据库检索,对1950年至2009年种子科学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明确了该阶段有关国家对种子科学的贡献,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通过研究得知,该阶段美国对种子科学发展的整体贡献最大,发表文献数比第2位的英国高出2倍多。中国排在日本之后居第4位,其后是德国、法国、丹麦。美国在1950年以后种子科学研究一直居领先位置,上世纪80年代后占绝对优势地位。中国在1985年以前一直处于最落后地位,至1999年首次超越丹麦后开始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后有关种子科学的文献发表数量更是直线上升,2005年至今飞速超越德国、日本、英国居世界第2位。在国际上发表的文献数已与美国2004年发表数量相当。3.讨论了种子学科发展中存在的科研队伍不稳定、学科影响力小、没有真正的建立种子工程学科等问题,提出了自己对该学科的发展建议。主要观点有:一是种子科学需要连续性、深入性研究,呼唤终身种子科学家;二是种子科学与遗传育种学科分离后其影响力较小,需要建立学科组织,加强学科宣传、公关力度;三是种子科学作为应用性学科不能只搞生物学等基础研究,要加快与信息、机械工程等学科的交叉,建立真正的种子工程学科。4.对国内外种子产业的种子市场容量、种子出口情况及世界规模企业发展情况有关资料进行了整理和比较分析,明确了世界种子产业的发展特征及趋势。在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研究中,通过对1989—2004年各大作物主产省区审定品种及2004—2007年的主要作物品种推广面积资料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对中国的种子科研状况、研发体系及品种贡献进行了评价。
王宝卿[8](2006)在《明清以来山东种植结构变迁及其影响研究 ——以美洲作物引种推广为中心(1368~1949)》文中指出中国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农业大国,历代的统治者都把农业——特别是粮食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古代就有“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的重农思想。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解决国人吃饭问题是历代政府首先考虑的基本国策。当前及将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政府仍将把农业特别是种植业,放在最基础、最重要的位置。根据国际、国内需求,及时对种植结构进行调整,是摆在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 珀金斯教授认为,中国传统农业有一个基本特征,即在技术停滞的条件下靠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和资本,才导致粮食产量的提高。史学界许多专家都和珀金斯一样,普遍认为中国在传统农业时代没有技术进步,明清时期农业技术开始停滞、并落后于西方的石油农业。诚然,明清之际,生产工具几千年没有发生多大改变;农药、化肥没有出现。那么,清代出现了历史上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1753年,乾隆十八年,山东人口1200万,1767年达到2563万人,14年翻一番),什么原因使得人口增长如此之快呢?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开始落后了,农业技术停滞不前显然是讲不通的。 通过对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研究会发现,由于美洲作物的传入,我国传统的种植结构、耕作制度发生了巨大变迁,对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美洲作物的迅速推广,使得可耕地面积增加和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这是清代人口急剧增加的根本物质保证。 因此,分析美洲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传播扩种的动因,研究历史时期中新作物品种的引进推广、种植结构变迁对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产生的影响,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对当今农业种植结构进行及时调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是本研究选题的原因和意义所在。 本论文的内容和结构主要有五部分组成。 一、介绍山东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第一章)。 二、回顾明清以前山东的农业种植结构状况,介绍中棉在元代传入山东,引起衣被原料种植结构的变化,但是传统耕作制度并没有改变(第二章)。 三、介绍美洲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引入中国的时间、路径,以及在山东传播栽培的过程(第三章、第四章)。 四、分析美洲作物在山东迅速传播、扩种的动因(第五章)。 1、明清时期人口增长过快,食物需求量加大,从洪武二十六年(1393)山东人
许光太[9](2002)在《印刷小经验五则》文中认为 一、水辊掉毛的快速清除润版机构是胶印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印出好的印品,就必须保证胶印机各组成机构处于最佳状态。但令人头痛的是,当水辊换上新的水绒套后,印刷时就会出现水绒套大量掉毛的故障,使印刷生产不能正常进行,既耽误工时又影响印品质量。在实践中笔者摸索出一解决新水绒
李斌[10](2000)在《巧妙解决水辊绒毛脱落问题》文中研究表明我厂有多台北京人民机器厂生产的J2108、J2203、J2205等型号的单、双色胶印机,由于这些胶印机都采用了传统的间歇摆动式输水方式,水辊表面要包覆绒套。绒套是纯棉织物,经过脱脂和表面拉绒而制成,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绒毛纤维脱落的现象,特别是新绒套,...
二、巧妙解决水辊绒毛脱落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巧妙解决水辊绒毛脱落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高效集水仿生超浸润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界的雾水收集现象 |
1.1 仙人掌 |
1.2 沙漠甲虫 |
1.3 蜘蛛丝 |
2 液滴的动态运输行为 |
2.1 平面上的液滴运动行为 |
2.1.1 重力驱动的液滴运动 |
2.1.2 化学梯度力驱动的液滴运动 |
2.2 非平面上的液滴运动行为 |
2.2.1 结构梯度力及表面自由能梯度力驱动的液滴运动行为 |
2.2.2 毛细力驱动的液滴运动行为 |
2.2.3 Janus浸润性驱动的液滴运动行为 |
3 多功能仿生超浸润材料的雾水收集应用 |
3.1 单一生物特征仿生 |
3.1.1 仿仙人掌雾水收集材料设计制备 |
3.1.2 仿甲壳虫雾水收集材料设计制备 |
3.1.3 仿蜘蛛丝雾水收集材料设计制备 |
3.1.4 其他生物仿生雾水收集材料设计制备 |
3.2 多重生物特征仿生 |
3.2.1 双重生物特征仿生 |
3.2.2 多重生物特征仿生 |
4 结论与展望 |
(2)HC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研究及运行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课题依托的实际工程 |
1.1.2 课题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处理技术与工艺发展 |
1.2.1 传统活性污泥法 |
1.2.2 生物脱氮工艺 |
1.2.3 生物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
1.3 国内污水处理厂升级提标改造常用的技术与工艺 |
1.3.1 我国污水厂改造前常用的工艺及存在问题分析 |
1.3.2 我国污水厂升级改造常用的工艺 |
1.4 国外污水处理厂升级提标改造实例 |
1.4.1 美国洛杉矶Hyperion污水处理厂 |
1.4.2 美国华盛顿Blue Plains污水处理厂 |
1.4.3 匈牙利南佩斯污水处理厂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课题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HC污水处理厂运行现状分析 |
2.1 概况 |
2.2 原设计规模和设计进出水水质 |
2.3 原污水处理工艺 |
2.4 主要构筑物及工艺设计参数 |
2.5 原工艺处理效果分析 |
2.6 原工艺存在问题分析 |
2.6.1 存在问题分析 |
2.6.2 升级改造内容 |
3 进出水水质确定及提标改造工艺方案研究 |
3.1 设计规模的确定 |
3.2 设计进出水水质的确定 |
3.2.1 设计进水水质的确定 |
3.2.2 设计出水水质的确定 |
3.3 污水处理程度分析 |
3.4 污水厂原出水水质及提报改造工艺的选择分析 |
3.4.1 原出水水质 |
3.4.2 提标改造工艺选择的分析 |
3.5 水质分析及一级处理工艺的选择 |
3.5.1 水质特性分析 |
3.5.2 一级处理工艺的选择分析 |
3.6 二级处理工艺的比较和确定 |
3.6.1 AAO工艺的特点与适用性分析 |
3.6.2 改良A2/O工艺特点与适用性分析 |
3.6.3 MBBR工艺特点与适用性分析 |
3.6.4 HC污水处理厂生物工艺提标改造方案的比较和确定 |
3.6.5 二沉池设计方案 |
3.7 深度处理工艺 |
3.7.1 工艺选择原则 |
3.7.2 絮凝工艺方案的选择及对比 |
3.7.3 沉淀工艺的比较和选择 |
3.7.4 过滤工艺的选择和比较 |
3.8 消毒工艺选择和比较 |
3.9 总体工艺方案 |
4 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与改造 |
4.1 设计参数 |
4.2 .工艺设计 |
4.2.1 一级处理(改造) |
4.2.2 新老生化系统配水井(新建) |
4.2.3 生化系统(改造与新建) |
4.2.4 二沉池(新建) |
4.2.5 污泥回流泵房(新建) |
4.2.6 深度污水处理(改造与新建) |
4.2.7 污水处理加药系统(改造) |
4.2.8 污泥储池(改造) |
4.2.9 污泥脱水车间(原有) |
4.2.10 污水出路 |
4.2.11 污泥出路 |
4.2.12 再生水出路 |
4.3 工程投资 |
5 运行效果分析 |
5.1 COD去除效果分析 |
5.2 BOD去除效果分析 |
5.3 SS去除效果分析 |
5.4 TP去除效果分析 |
5.5 氨氮去除效果分析 |
5.6 TN去除效果分析 |
5.7 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HC污水处理厂调试运行期间进出水指标数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超浸润材料表面的冷凝性能及其在雾水收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浸润现象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自然界中的超浸润现象 |
1.1.2 超浸润现象的现实应用与意义 |
1.2 超浸润现象的理论依据 |
1.2.1 表面静态浸润性理论模型 |
1.2.2 接触角滞后理论模型 |
1.2.3 动态滚动角理论模型 |
1.2.4 液滴运输行为的理论模型 |
1.3 超浸润材料表面雾水收集研究背景 |
1.3.1 雾水收集理论研究 |
1.3.2 雾水收集材料制备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钛基底表面TIO_2基微纳结构的制备及其在冷凝微滴自驱离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2.2.2 TiO_2基纳米结构的制备与调控 |
2.2.3 样品表面疏水化处理 |
2.2.4 钛片原样及TiO_2基纳米结构的表征 |
2.2.5 钛片原样及TiO_2基纳米结构样品浸润性表征 |
2.2.6 钛片原样及TiO_2基纳米结构样品粘附力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微纳结构对浸润性及粘附力的影响 |
2.3.2 液滴撞击实验 |
2.3.3 冷凝自驱离实验 |
2.3.4 冷凝液滴在材料表面分布统计 |
2.3.5 机理分析 |
2.3.6 理论计算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铝基表面棒孔复合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在冷凝微滴自驱离中的应用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3.2.2 具有棒孔复合纳米结构的Al基表面的制备 |
3.2.3 样品形貌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冷凝自驱离实验 |
3.3.2 冷凝液滴在材料表面分布统计 |
3.3.3 机理分析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氧化铝微针结构超润滑涂层表面“捕雾刷”的制备及其雾水收集性能的强化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4.2.2 具有氧化铝微针结构表面超润滑涂层的“捕雾刷”的制备 |
4.2.3 样品形貌及浸润性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氧化铝微针结构超润滑涂层表面雾水收集过程 |
4.3.2 铝箔无沟槽结构表面及沟槽结构表面雾水收集性能分析 |
4.3.3 沟槽及沟槽间距对雾水收集性能的影响及理论分析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镀铝PET光滑表面沟槽结构的制备及其雾水收集性能的强化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5.2.2 镀铝PET光滑疏水表面沟槽结构的制备 |
5.2.3 样品形貌及浸润性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镀铝PET无沟槽结构表面及沟槽结构表面雾水收集过程 |
5.3.2 镀铝PET无沟槽结构表面及沟槽结构表面雾水收集性能分析 |
5.3.3 沟槽及沟槽间距对雾水收集性能的影响及理论分析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镀铝PET光滑表面KIRIGAMI结构的制备及其雾水收集性能的强化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6.2.2 镀铝PET光滑疏水表面Kirigami结构的制备 |
6.2.3 样品形貌及浸润性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不同浸润性对雾水收集性能的影响 |
6.3.2 不同倾斜角对雾水收集性能的影响及理论分析 |
6.3.3 不同形状对雾水收集性能的影响及理论分析 |
6.3.4 不同尺寸对雾水收集性能的影响及理论分析 |
6.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论文不足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4)基于典型蝶翅的仿生功能表面设计制造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典型蝶翅翅鳞的微纳结构及其表面性能 |
1.2.1 典型蝶翅翅鳞的多尺度分级微纳结构 |
1.2.2 典型蝶翅翅鳞的表面性能 |
1.3 蝶翅仿生功能表面的设计制造方法 |
1.3.1 定义 |
1.3.2 分类 |
1.3.3 设计原则 |
1.3.4 微纳制造方法 |
1.4 蝶翅仿生功能表面的性能及潜在应用 |
1.4.1 金属基蝶翅仿生功能表面 |
1.4.2 金属氧化物蝶翅仿生功能表面 |
1.4.3 非金属氧化物蝶翅仿生功能表面 |
1.4.4 有机高分子蝶翅仿生功能表面 |
1.4.5 其他蝶翅仿生功能表面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概述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红颈鸟翼凤蝶蝶翅的仿生抗反射表面 |
2.1 引言 |
2.2 红颈鸟翼凤蝶原型及其翅面光学性能 |
2.2.1 特征翅鳞区的反射光谱测试与分析 |
2.2.2 两种翅鳞的光学显微镜观察 |
2.2.3 特征翅鳞区的微纳结构表征 |
2.2.4 特征微纳结构的3D可视化建模 |
2.2.5 蓝色翅鳞多重抗反射机理分析 |
2.3 蝶翅仿生抗反射表面的设计制造 |
2.3.1 蓝色翅鳞区成分测试与分析 |
2.3.2 蝶翅仿生抗反射表面的湿化学法制造 |
2.3.3 仿生抗反射表面的形貌观察与结构表征 |
2.3.4 仿生抗反射表面的成分测试与分析 |
2.4 仿生抗反射表面的光学性能及机理 |
2.4.1 光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
2.4.2 多重抗反射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小天使翠凤蝶蝶翅的仿生结构色表面 |
3.1 引言 |
3.2 小天使翠凤蝶翅鳞多尺度分级结构 |
3.2.1 翅面形貌特征及反射光谱测试 |
3.2.2 翅鳞多尺度微纳结构的显微表征 |
3.2.3 单翅鳞多尺度分级结构的可视化参数模型 |
3.3 自稳定结构色观察与测试 |
3.3.1 翅鳞区结构色确认 |
3.3.2 特征翅鳞区结构色动态观察 |
3.3.3 特征翅鳞区结构色定量测试 |
3.4 自稳定结构色的形成机理 |
3.5 蝶翅仿生结构色表面 |
3.5.1 仿生结构色表面的设计制造 |
3.5.2 蝶翅仿生结构色表面形貌结构表征 |
3.5.3 仿生结构色表面的光学性能测试 |
3.5.4 蝶翅仿生结构色表面FDTD模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大蓝闪蝶蝶翅的仿生超亲水自主防雾表面 |
4.1 引言 |
4.2 大蓝闪蝶原型及其翅鳞的跨尺度表征 |
4.2.1 宏观形貌及翅鳞光学显微表征 |
4.2.2 翅鳞表面塔形结构显微表征 |
4.2.3 塔形结构XRD测试及化学成分分析 |
4.2.4 翅鳞表面的润湿特性及机理 |
4.3 仿生塔形结构的制造及润湿性表征 |
4.3.1 塔形结构的湿化学法仿生制造 |
4.3.2 仿生塔形结构的显微表征及化学成分分析 |
4.3.3 仿生塔形结构表面的润湿特性 |
4.4 蝶翅仿生表面的防雾性能测试 |
4.4.1 模拟喷雾装置的搭建 |
4.4.2 防雾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4.5 蝶翅仿生表面的超亲水自主防雾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欢乐女神闪蝶蝶翅的仿生气敏性表面 |
5.1 引言 |
5.2 欢乐女神闪蝶翅鳞的光学响应特性 |
5.2.1 蝶翅原型宏观形貌观察 |
5.2.2 翅面的反射光谱测试与分析 |
5.2.3 翅鳞的光学显微特征 |
5.3 欢乐女神闪蝶单翅鳞的显微结构及模型 |
5.3.1 单翅鳞结构的显微表征 |
5.3.2 特征结构的三维可视化建模 |
5.4 仿生气敏性表面的设计制造及性能测试 |
5.4.1 仿生气敏性表面的设计制造流程 |
5.4.2 蝶翅仿生表面的形貌结构表征 |
5.4.3 仿生表面化学成分及元素分布 |
5.4.4 仿生表面的气体敏感测试 |
5.5 仿生表面气敏性机理分析及光学模拟 |
5.5.1 仿生表面的气敏性机理分析 |
5.5.2 “三明治”结构FDTD光学模拟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6.1.1 研究结论 |
6.1.2 主要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奖励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5)石桥灵兽—卢沟桥石狮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卢沟桥石狮概述 |
2.1 卢沟桥的建造 |
2.2 卢沟桥建成后的石狮 |
2.2.1、卢沟桥石狮的文字资料 |
2.2.2、卢沟桥石狮的图像资料 |
2.3 关于卢沟桥石狮的数量 |
2.3.1、卢沟桥修缮的情况 |
2.3.2、卢沟桥石狮数目的变化 |
2.3.3、部分存在疑问的石狮 |
第3章 中国的狮子艺术与卢沟桥石狮 |
3.1 狮子形象的源流 |
3.1.1、真狮的传入 |
3.1.2、佛教的影响 |
3.2 石狮的使用 |
3.3 华表石狮 |
3.3.1、华表顶部装饰形象 |
3.3.2、卢沟桥华表石狮 |
3.4 望柱石狮 |
3.5 金代的卢沟桥石狮与金代狮雕作品 |
3.5.1、卢沟桥金代石狮的问题综述 |
3.5.2、卢沟桥金代石狮问题辨析 |
3.5.3、结论 |
3.6 元代的卢沟桥石狮与元代狮雕作品 |
3.7 明代的卢沟桥石狮与明代石狮作品 |
3.8 清代的卢沟桥石狮与清代狮雕作品 |
第4章 卢沟桥石狮的造型分析 |
4.1、意以象具的造型 |
4.2、动静交合的造型 |
4.3、朴质、概括的造型 |
第5章 卢沟桥石狮的装饰特征 |
5.1、头部纹饰特征 |
5.2、绣球装饰特征 |
5.3、兼抚小狮与绣球的特例 |
5.4、石狮颈带结扣及尾部纹饰特征 |
5.5 须弥座的纹饰 |
第6章 卢沟桥石狮装饰的文化内涵 |
6.1 神灵驱邪 |
6.2 应对洪灾 |
6.3 吉祥纳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卢沟桥石狮遗存图录 |
(6)好氧颗粒污泥-膜组合工艺低温条件下脱氮除磷效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水资源及水污染现状 |
1.1.2 低温污水处理研究现状 |
1.2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 |
1.2.1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理论研究 |
1.2.2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研究 |
1.3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
1.3.1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背景与简介 |
1.3.2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应用 |
1.3.3 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污染及控制策略 |
1.4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 |
1.4.1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 |
1.4.2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 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试验装置与测定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装置 |
2.1.1 中空纤维膜 |
2.1.2 好氧颗粒污泥-膜组合工艺试验装置 |
2.1.3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试验装置 |
2.1.4 曝气小试试验装置 |
2.1.5 试验试剂 |
2.2 试验检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
2.2.1 常规检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
2.2.2 AG 物理特性的测定 |
2.2.3 AG 活性的测定 |
2.2.4 AG 扫描电镜微观形态检测 |
2.2.5 AG 中磷的测定方法 |
2.2.6 PHAs 的测定方法 |
2.2.7 MF 膜扫描电镜显微观察 |
2.2.8 MF 膜阻力分布的测定 |
2.2.9 MF 膜的清洗 |
第3章 低温条件下AG-MBR 的启动 |
3.1 引言 |
3.2 接种污泥与运行条件 |
3.2.1 接种污泥与试验用水 |
3.2.2 运行条件 |
3.3 AG-MBR 反应器启动特性研究 |
3.3.1 AG 形态变化过程 |
3.3.2 AG-MBR 中SBAR 反应器的污泥浓度和SVI 的变化 |
3.3.3 AG-MBR 反应器中AG 的粒径与沉降特性 |
3.3.4 AG-MBR 内膜表面污泥层的显微观察 |
3.3.5 AG-MBR 内MF 膜的TMP 发展 |
3.4 AG-MBR 低温启动过程中对污染物的去除特性 |
3.4.1 AG-MBR 启动过程对COD 的去除特性 |
3.4.2 AG-MBR 启动过程对NH_4~+-N、N0_2~--N 的去除特性 |
3.4.3 AG-MBR 启动过程对P0_4~3--P 的去除特性 |
3.4.4 AG-MBR 启动过程中典型周期内硝化与反硝化特性 |
3.5 AG-MBR 低温启动过程中污泥膨胀现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AG-MBR 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各阶段原水水质 |
4.3 原水C/N 比对AG-MBR 去除污染物的影响 |
4.3.1 对去除COD 的影响 |
4.3.2 对去除NH4+-N 的影响 |
4.3.3 对去除TN 的影响 |
4.3.4 对去除P0_4~3--P 的影响 |
4.4 氨氮冲击负荷时AG-MBR 对NH4+-N 的去除情况 |
4.5 SBAR 中DO 对AG-MBR 去除污染物的影响 |
4.5.1 不同曝气强度时DO 浓度 |
4.5.2 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 |
4.5.3 对去除COD 的影响 |
4.5.4 对不同形态N 去除的影响 |
4.5.5 对去除P0_4~3--P 的影响 |
4.6 其它影响因素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AG-MBR 稳定运行去除污染效能 |
5.1 引言 |
5.2 AG-MBR 系统除有机物和氨氮效能 |
5.2.1 AG-MBR 稳定运行时对COD 的去除效能 |
5.2.2 AG-MBR 稳定运行时对SS 去除效果 |
5.2.3 AG-MBR 稳定运行时对NH4+-N 的去除效能 |
5.2.4 AG-MBR 去除氨氮的机理分析 |
5.2.5 AG-MBR 去除有机物的机理分析 |
5.3 AG-MBR 系统除P0_4~3--P 的效能 |
5.3.1 AG-MBR 系统对P 的稳定运行去除效能 |
5.3.2 AG-MBR 运行典型周期中磷的变化规律 |
5.3.3 AG 中磷的含量分析 |
5.3.4 AG 中EPS 中磷的含量分析 |
5.3.5 AG 中磷的不同存在形态含量分析 |
5.3.6 AG 中PHA 含量分析 |
5.3.7 膜对磷的截留特性 |
5.3.8 AG-MBR 去除磷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好氧颗粒污泥SMBR 和传统SMBR 除污染效能分析 |
6.1 引言 |
6.2 接种污泥特性比较 |
6.2.1 污泥物理特性的比较 |
6.2.2 耗氧速率比较 |
6.2.3 对膜污染的作用比较 |
6.3 与传统SMBR 除污染效能比较 |
6.3.1 COD 去除效能比较 |
6.3.2 NH4_+~-N 去除效能比较 |
6.3.3 PO_4~(3-)-P 去除效能比较 |
6.4 与传统SMBR 膜污染性能比较 |
6.4.1 长期运行中TMP 变化比较 |
6.4.2 长期运行后膜性能的变化比较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AG-MBR 膜污染的控制与清洗 |
7.1 引言 |
7.2 AG-MBR 稳定运行膜污染情况 |
7.2.1 AG-MBR 稳定运行时TMP 变化 |
7.2.2 AG-MBR 稳定运行时膜阻力分布 |
7.3 AG-MBR 长期运行后膜性能的变化 |
7.3.1 膜清洗不同阶段的膜丝表面SEM 图 |
7.3.2 出水性能的变化 |
7.4 延缓膜污染方式研究 |
7.4.1 曝气方式延缓膜污染 |
7.4.2 过滤方式延缓膜污染 |
7.4.3 反冲洗方式延缓膜污染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2. 国内外种子科学史研究进展 |
2.1 种子科学发展史研究现状 |
2.2 种子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1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3.2 种子科学发展史研究中阶段的划分 |
3.3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 |
3.3.1 研究方法 |
3.3.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
1. 中国古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
1.1 中国古代种子形态生物学的发展 |
1.1.1 种子形态学的早期记载和发展 |
1.1.2 中国古代植物生殖器官的名称及描述 |
1.2 中国古代种子发育生物学的发展 |
1.2.1 中国古代对种子发育的整体认识 |
1.2.2 古人对水、肥及其他农艺措施影响种子形成发育的认识 |
1.2.2.1 对水分影响种子发育的的认识 |
1.2.2.2 对肥料影响种子发育的的认识 |
1.2.2.3 对中耕除草、压蔓影响种子发育的认识 |
1.2.3 对物理方法控制开花结实的认识 |
1.2.4 对种子败育现象发现及防治的认识 |
1.2.5 对种子成熟及后熟的认识 |
1.2.5.1 对适时收获的认识 |
1.2.5.2 对种子后熟和休眠现象的认识 |
1.3 中国古代种子生理生态学的发展 |
1.3.1 古代对生态环境影响种子生产的整体认识 |
1.3.2 对节气、物候影响种子萌发及生长发育的认识 |
1.3.3 对水分影响种子萌发的认识 |
1.3.4 对光照、温度影响种子萌发和生长发育的认识 |
1.3.5 对土壤、肥料影响种子生产的认识 |
1.3.6 对其他生态因素影响种子安全及生长发育的认识 |
1.3.7 对有关农艺措施影响种子生产的认识 |
1.3.8 对播深、镇压影响种子萌发生长的认识 |
1.3.9 对播量、密度及其种群分布影响种子萌发、生长发育的认识 |
2.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2.1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奠基 |
2.2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2.3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发展及评述 |
3. 中国现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3.1 现代种子发育的研究及进展 |
3.2 现代种子活力的研究进展 |
3.3 现代种子劣变及寿命的研究进展 |
3.4 现代种子休眠的研究进展 |
第二节 国外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
1. 国外古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
1.1 国外古代的种子科技知识及早期文献 |
1.2 国外古代对种子生物学的重要发现及认识 |
1.2.1 对种子贮藏营养物质的认识 |
1.2.2 对果皮和种皮的认识 |
1.2.3 对种子传播的认识 |
1.2.4 对土壤、水分、温度、气候等生态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认识 |
1.2.5 对种子寿命、种子休眠及后熟作用的认识 |
1.2.6 对生态环境影响豆类硬实的认识 |
1.2.7 对种子群体效应的认识 |
1.2.8 对种子发育的认识 |
2. 近代种子生物学的确立及发展 |
2.1 近代种子生物学的萌芽及奠基 |
2.2 近代种子生物学建立及其标志 |
2.3 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2.3.1 近代种子发育生物学的发展 |
2.3.2 近代种子解剖学、种子形态解剖学及生理学的发展 |
2.3.3 近代种子发芽生理的发展 |
2.3.4 近代种子寿命的研究及发展 |
2.3.5 近代种子休眠研究及发展 |
2.3.6 近代种子活力研究及发展 |
3. 现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3.1 现代种子发育研究进展 |
3.2 现代种子活力研究进展 |
3.3 现代种子寿命、劣变研究进展 |
3.4 现代种子休眠研究进展 |
第三章 国内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 |
1. 中国古代加工、贮藏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
1.1 中国古代的种子收获及加工工具 |
1.2 中国古代的种子处理技术 |
1.2.1 古人应用物理方法处理种子的技术 |
1.2.1.1 光、热处理技术 |
1.2.1.2 温、湿处理技术 |
1.2.1.3 种子层积处理技术 |
1.2.1.4 硬实种子处理技术 |
1.2.2 古人应用化学方法处理种子的技术 |
1.2.2.1 药、肥处理技术 |
1.2.2.2 包衣处理技术 |
1.3 中国古代的种子贮藏方法及贮藏生理知识 |
1.3.1 我国古代对种子贮藏生理的认识 |
1.3.2 我国古代的种子贮藏技术和方法 |
2. 中国近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2.1 中国近代种子加工机械的引进和发展 |
2.2 中国近代种子处理及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 |
2.3 中国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3. 中国现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 |
3.1 现代种子加工设备的发展 |
3.2 现代种子处理技术的发展 |
3.2.1 化学方法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2.2 物理方法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2.3 生物方法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3 现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3.3.1 现代种子贮藏设施及设备的发展 |
3.3.2 现代种子贮藏条件研究的发展 |
第二节:国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历史 |
1. 国外古代加工、贮藏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
2. 近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 |
2.1 产业革命及种子产业发展与种子收获、加工机械化 |
2.2 近代种子处理及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 |
2.3 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2.3.1 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概况 |
2.3.2 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研究进展 |
2.3.1.1 近代种子贮藏设施及设备的发展 |
2.3.1.2 近代种子贮藏条件研究的发展 |
3. 国外现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3.1 国外现代种子加工技术的发展 |
3.1.1 现代种子加工机械的发展 |
3.1.1.1 “知识爆炸时代”与种子加工机械的发展 |
3.1.1.2 现代种子加工机械的发展及特点 |
3.1.2 现代种子处理技术的发展 |
3.1.2.1 化学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1.2.2 物理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1.2.3 生物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2 现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3.2.1 现代种子贮藏设施及设备的发展 |
3.2.2 现代种子贮藏条件、方法研究的发展 |
第四章 国内外种子检验科学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种子检验科学技术及检验机构的发展 |
1. 中国古代检验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
2. 中国近代种子检验机构及种子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
3. 中国现代种子检验机构、规程和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
3.1 现代种子检验机构及规程的发展 |
3.2 现代种子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
3.2.1 电泳技术在种子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
3.2.2 免疫技术在种子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 |
3.3.3 分子标记技术在种子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 |
3.3.4 计算机技术在种子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
第二节 国外种子检验科学的发展 |
1. 国外古代检验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
2. 近代种子检验机构的创立及种子检验科学的发展 |
2.1 近代种子检验室、检验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
2.1.1 世界第一所种子检验实验室的出现 |
2.1.2 种子检验室及种子检验协会的建立和发展 |
2.1.3 国际种子检验协会性质及其业务 |
2.2 近代种子检验科学的创立和发展 |
2.2.1 近代种子检验科学创立的背景 |
2.2.2 近代种子规程及标准方法的发展 |
2.2.3 近代种子检验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
2.3 现代种子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
2.3.1 免疫检测技术在种子纯度及健康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
2.3.2 分子标记技术在种子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
2.3.3 计算机技术在种子检验上的应用及发展 |
第五章 国内外种子科学发展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
1. 国内外古代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
2. 国内外近代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
3. 国内外现代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
4.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发展历史的横向比较 |
5.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各发展时期的纵向比较 |
第二节 国内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
1. 国内外古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
2. 国内外近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
3. 国内外现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
第三节 国内外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
1. 国内外古代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
2. 国内外近代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
3. 国内外现代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
第四节 国内外种子科学发展文献计量比较分析 |
1. 国内外种子科学研究内容整体比较及研究热点趋势分析 |
1.1 国内外种子科学研究有关内容比较 |
1.2 国内外种子科学各阶段研究热点趋势分析 |
1.3 有关各国种子科学贡献比较及发展分析 |
1.4 各国种子科学研究内容及整体贡献分析比较 |
2.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各阶段研究热点及趋势比较 |
2.1 有关国家种子萌发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2.2 有关国家种子休眠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2.3 有关国家种子寿命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2.4 有关国家种子活力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3. 国内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各阶段研究热点及趋势比较 |
3.1 有关国家种子加工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3.2 有关国家种子处理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3.3 有关国家种子包衣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3.4 有关国家种子贮藏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4. 国内外种子检验科学各阶段研究热点及趋势比较 |
4.1 有关国家种子检验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4.2 有关国家种子纯度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4.3 有关国家品种鉴定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第六章 国内外种子产业的发展与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 |
1. 中国种子管理体制的确立及发展 |
1.1 中国种子管理体制、机构的建立及沿革 |
1.2 品种审定机构的建立及发展 |
2.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历程 |
2.1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阶段 |
2.1.1 家家种田、户户留种的种子自给阶段(1957 年以前) |
2.1.2 计划体制下的种子产业形成阶段(1957—1980 年) |
2.1.3 双轨体制下的种子产业发展阶段(1980—2000 年) |
2.1.4 市场体制下的种子产业发展阶段(2001 年以后) |
3. 中国的种子科研状况、研发体系及品种贡献 |
3.1 主要作物主产省区品种审定情况计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3.1.1 各主产省区水稻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
3.1.2 各主产省区小麦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
3.1.3 各主产省区玉米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
3.1.4 各主产省区棉花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
3.2 主要农作物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3.2.1 水稻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3.2.2 小麦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3.2.3 玉米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3.2.4 棉花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4. 中国种子科研状况、研发体系及品种贡献评价 |
4.1 主要作物主产省份品种审定及育成单位构成 |
4.2 有关省区育种科研实力、育成单位构成及品种贡献 |
第二节 国外种子产业的发展 |
1. 国外种子管理及立法的发展 |
1.1 国外种子管理立法 |
1.2 发达国家的种子管理体制及其模式 |
2. 国外种子产业发展 |
2.1 国外种子产业的发展阶段(以美国为例) |
2.2 国际种子贸易及企业发展 |
2.2.1 各国种子市场容量 |
2.2.2 世界种子贸易的发展 |
2.2.3 世界规模种子企业的发展 |
2.2.3.1 世界种业巨头的兼并重组 |
2.2.3.2 世界种业十强变化及发展 |
2.2.3.3 种子产业发展的趋势与特征 |
3. 国内外种子产业的发展比较分析 |
3.1 国内外主要种子市场容量及比较 |
3.2 全球种子贸易的发展及比较 |
3.3 国内外种子规模企业发展与比较 |
3.4 国内外新品种保护力度比较 |
3.5 国内外种业科技投入方式和力度比较 |
第七章 结论、讨论 |
1. 讨论 |
2. 结论 |
2.1 梳理出了种子科学发展的断代依据及阶段特点 |
2.1.1 古代种子科学发展的分期及特点 |
2.1.2 近代种子科学发展的分期及特点 |
2.1.3 现代种子科学发展的分期及特点 |
2.2 对国内外种子科学及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归纳整理及评价比较 |
2.2.1 国内外种子科学发展评价与比较 |
2.2.2 国内外种子产业发展评价与比较 |
3.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明清以来山东种植结构变迁及其影响研究 ——以美洲作物引种推广为中心(1368~1949)(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概述与概念界定 |
一、国外研究概况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一、运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
二、资料来源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结构、内容及创新之处 |
一、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二、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山东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 |
第一节 山东的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
一、全省山川大势 |
二、山地丘陵区 |
三、黄河泛滥冲积平原 |
第二节 山东的自然气候特点 |
第三节 山东的水利概况 |
一、河流 |
二、湖泊水库 |
三、地下井 |
第四节 山东的社会经济条件 |
一、行政建制沿革 |
二、历史人口演变 |
第二章 山东农业种植结构回顾 |
第一节 棉花引进以前山东的主要传统作物品种 |
一、三大农学家与三大农书 |
二、传统“五谷”的含义 |
三、明代以前不同作物地位的升降 |
第二节 中棉在山东的传播 |
第三节 明中期以前山东的作物种植结构 |
一、万历以前山东作物种植情况 |
二、中棉的生理特性与种植方式 |
三、明代以前的耕作制度 |
第四节 中棉在山东扩种的原因和意义 |
一、明政府的鼓励优惠政策 |
二、地理优势与棉纺需求 |
第三章 美洲粮食作物的引种推广 |
第一节 玉米的引种推广 |
一、玉米经多途径传入我国 |
二、玉米在山东的传播 |
第二节 甘薯的引种推广 |
一、甘薯由多个途径传入我国 |
二、甘薯在山东的传播 |
第三节 马铃薯的引种推广 |
一、马铃薯早期各传入途径分析 |
二、马铃薯在山东的推广种植 |
第四章 美洲经济作物的引种推广 |
第一节 花生的引种推广 |
一、传入中国的时间、路径分析 |
二、花生的传播 |
三、花生在山东的传播 |
第二节 美棉的引种推广 |
一、 传入中国的原因 |
二、清政府的“棉铁救国”政策 |
三、山东的引进种植 |
四、商业性植棉业的兴起与专业化生产经营的扩大 |
第三节 烟草的引种推广 |
一、烟草引进时间和传播路径 |
二、烟草在山东的传播 |
第五章 美洲作物在山东传播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人地矛盾加剧的推动作用 |
一、人口的快速繁衍增多 |
二、人均占有耕地不断减少 |
三、人地矛盾的加剧 |
第二节 美洲作物自身优异生物学特性的吸引作用 |
一、玉米的生物学特性 |
二、花生的生物学特性 |
三、甘薯的生物学特性 |
四、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 |
五、美洲作物比传统作物的优势 |
第三节 政府倡导的激励作用 |
第四节 品种引进、改良与推广的促动作用 |
一、官方的试验、示范 |
二、商人的试验、示范、劝种作用 |
第五节 商品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
第六章 美洲作物引起的种植结构变迁 |
第一节 美洲作物引种推广与农业种植结构变化 |
一、美洲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及对原有作物的排挤 |
二、美洲作物引起的种植结构变化 |
第二节 美洲作物对耕作制度的影响 |
一、传统的耕作制度 |
二、耕作制度的变化 |
三、美洲作物的开垦作用及负面影响 |
第七章 美洲作物引种推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美洲作物商品化对我国自然经济的冲击 |
第二节 美洲作物对饮食结构的影响 |
第三节 美洲作物的引进推广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影响 |
一、粮食单产增加 |
二、开垦增加耕地 |
三、抗灾能力、生存能力增强、自耕农增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巧妙解决水辊绒毛脱落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效集水仿生超浸润材料的研究进展[J]. 周慧,郭志光. 应用化学, 2022(01)
- [2]HC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研究及运行效果分析[D]. 陈飞.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3]超浸润材料表面的冷凝性能及其在雾水收集中的应用[D]. 张松楠. 苏州大学, 2019(04)
- [4]基于典型蝶翅的仿生功能表面设计制造及性能研究[D]. 穆正知. 吉林大学, 2019(11)
- [5]石桥灵兽—卢沟桥石狮艺术研究[D]. 吉磊.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6]好氧颗粒污泥-膜组合工艺低温条件下脱氮除磷效能[D]. 王玉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6)
- [7]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 成广雷.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6)
- [8]明清以来山东种植结构变迁及其影响研究 ——以美洲作物引种推广为中心(1368~1949)[D]. 王宝卿.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9]印刷小经验五则[J]. 许光太. 印刷技术, 2002(31)
- [10]巧妙解决水辊绒毛脱落问题[J]. 李斌. 印刷技术,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