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技术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电磁技术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一、电磁学手法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高玉涛[2](2020)在《地震电磁耦合波场的有限元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诱导电磁现象是国内外地学领域十分关注的前沿问题,众多资料表明:地震发生时会激发出地震波,在地震波经过的地方还会诱导出电磁波信号,也被称为震电耦合现象。震电耦合实质是机械能和电磁能之间的耦合,这种现象备受关注,其内在机理和触发机制还尚不明确,双电层动电效应是目前最有可能解释震电耦合的机制之一。本文将以双电层动电效应为基础,研究含水平地表、含起伏地表和含内部不规则界面地层中震电波场的激发、传播特性,以及地下流体渗流诱导的震前电磁异常响应。前人对地震波和电磁场耦合波场的认识主要是基于规则模型获得的。为研究含起伏地表和地下界面的地层中震电波场激发、传播特性,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模拟点震源激发的电磁场。分别给出频率域二维SHTE和PSVTM模式震电耦合方程组,然后利用COMSOL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并求解出点力源激发震电波场的频率域响应,最后利用FFT变换得到地震波场和电磁场的时间域波形。模拟结果表明,震电波场中存在三种类型的电磁信号,第一种是震源直接激发的电磁波;第二种是地震波在分界面(包括自由表面、地下不同介质分界面)处激发的电磁波;第三种是伴随地震波的同震信号,前两种电磁波比地震波更早到达远处观测台站,对地震预警有重要意义。此外,研究还发现:当地震波传播至地表并沿着地表传播时,在地表附近空气层中同样记录到了伴随地震波传播的电磁扰动信号,该信号与相同水平源距条件下,地下观测点接收到的电磁信号相同,这与前人的一些观测结果相符。本文研究结果为今后地震电磁信号的解释提供了理论证据。地震前电磁异常信号常被作为一种可能的前兆信号而备受重视,地下岩石孔隙中的流体在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同样的有限元软件开展数值模拟工作,首先建立2D有限元模型,采用的方程是流体扩散方程与Maxwell方程组的耦合,然后采用瞬态求解器进行求解,最后得到流体渗流过程中诱导的电磁信号。结果表明,流体渗流在不同压强区域边界处可以激发出电磁波信号,该信号的特点是:接收点观测到的电磁信号在很短时间内达到峰值,然后随着渗流过程信号逐渐减弱,最后衰减为0,且在电场和磁场中均有响应。

高玉涛,高永新,何晓,王军,姚程[3](2020)在《含起伏地形地层中点源激发的震电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震诱导电磁现象是国内外地学领域十分关注的前沿问题,前人对地震波和电磁场耦合波场的认识主要是基于规则模型获得的.为研究含起伏地表和地下界面的地层中震电波场激发、传播特性,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模拟点震源激发的电磁场.首先给出频率域二维SHTE模式震电耦合方程组,然后利用COMSOL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并求解出点力源激发震电波场的频率域响应,最后利用FFT变换得到地震波场和电磁场的时间域波形.模拟结果表明,震电波场中存在三种类型的电磁信号,第一种是震源直接激发的电磁波;第二种是地震波在分界面处激发的电磁波(包括自由表面、地下不同介质分界面);第三种是伴随地震波的同震信号,前两种电磁波比地震波更早到达远处观测台站,对地震预警有重要意义.此外,研究还发现:当地震波传播至地表并沿着地表传播时,在地表附近空气层中同样记录到了伴随地震波传播的电磁扰动信号,该信号与相同水平源距条件下、地下观测点接收到的电磁信号相同,这与前人的一些观测结果相符.本文研究结果为今后地震电磁信号的解释提供了理论证据.

邵馨叶[4](2020)在《地磁台站记录中磁偏角异常信息的提取和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针对目前存在对地磁异常与地震之间相关性的质疑和同震地磁异常研究中各种方法对异常信号的提取效果不同,本文以国内地磁台站记录的地磁秒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地磁台站国际地磁学与高空大气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omagnetism and Aeronomy,简称IAGA)磁偏角分量的观测数据模型,研究总结出同震地磁异常关联分析法,快速有效提取大地震时磁偏角异常数据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地磁异常信号和大地震的关联性,从而为大地震预测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本文分析了地磁场分解模型,地磁场基本磁场的内源场占主要部分,相对稳定,而正常情况下变化磁场包括磁暴在内相对是非常微小的,最大磁暴的强度只占基本磁场强度的百分之几且对磁偏角影响较小;本文研究认为变化磁场的内源场中有一部分为地震前后由地球内部震磁效应引起的异常变化磁场,是在大地震能量释放前后震源区及板块边缘在岩石介质微破裂和膨胀过程中产生新的变化磁场,震前变化量级小,震时随地震波的到来变化量级最大,变化幅度远高于外源场的磁扰,具有多地同时出现的特点,7级以上地震地磁异常可出现于距震中2000公里以上的区域,且不会延迟十几天的时间,而是和震中附近的地点一样。由此建立了地磁台站IAGA地磁数据集、磁偏角分量的观测数据模型,地磁台站磁偏角差值异常相关性分析数据集。本文首先采用一种能够有效处理非震异常数据的算法并通过Python编程实现,以解决地磁数据文件中有空文件和损坏的文件,有些文件中存在残缺数据,存在一些连续相同且数值非常大的非震异常无效数据的问题;本文用滑动最大差值法对磁偏角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有效消除背景场的影响;采用磁偏角差值比值及连续阈值法处理秒记录数据,给出了异常文件的条件和记录异常的条件,提取了差值幅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磁偏角异常,记录到磁偏角差值异常数据集,重新构造了磁偏角差值异常相关性分析数据集;结合震磁理论和相关性分析,对磁偏角异常和震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最后归纳总结出同震地磁异常关联分析法。本文以国家地磁台网中心自汶川地震以来国内7级以上5次大地震前后近80个地磁台站的IAGA-2002秒钟值相对观测预处理数据为对象,对同震地磁异常关联分析法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1)5次大地震时部分相距较远的地磁台站都记录到地磁异常数据,这些地磁异常很可能是大地震的同震异常;(2)震中在记录到地磁异常数据的地磁台站附近;(3)地磁异常中以磁偏角异常最为明显;(4)磁偏角异常表现为磁偏角差值的相对高幅度、高频和短暂持续性;(5)大地震磁偏角差值异常相关系数均有3个以上台站大于0.9。结果表明,同震地磁异常关联分析法能发现自汶川地震以来国内7级以上5次大地震时的地磁异常,大地震时震级越高,同震异常台站越多,数值越大,越容易观察到地磁异常。同震地磁异常关联分析法将能获取到的所有地磁台站和所有大地震统一纳入相关性分析,克服了常规分析方法通常只针对某一局部区域或某一震例的不足,更容易找到地磁异常和大地震的相关性,从而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如果能实时获得秒记录地磁数据,更进一步地获得异常时的毫秒级或微秒级数据,可望为大地震的预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窦圆圆[5](2020)在《科普微视频创作研究》文中指出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而创新的发展离不开全社会营造的良好的科学氛围和国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伴随着经济的转型,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与之相对的科学文化等精神文化的需求愈发强烈,公众的科学素质亟待提高。科学传播工作担当普及科学与文化知识的重任,只有实现良好的科学传播才能不断提高大众的科学素养,才能推动科学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科普微视频是新兴的催生于网络环境中的传播科学知识的媒介形式。其内容精炼,篇幅短小,传播便捷因此在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等方面已经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它的创作与传播价值日益凸显。在移动化和碎片化的传播环境之中,为了实现科普微视频的价值,为大众释疑解惑,满足大众科学需求,开阔科学视野,启迪科学思想。我们就需要打破传统的创作思路,更新创作观念和创作手法。本文依据传播学以及叙事学的理论,从科普微视频所在的微环境和科学传播的视角,通过梳理科普微视频的发展历程,分析科普微视频的内容构建和创作手法,积极探索科学传播的新形式,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创作和科普微视频的相关案例,对其创作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的研究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在绪论部分笔者综合了大量与之相关的文献素材,总结阐述了本次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一章是关于科普微视频的发展概述,首先论述了微环境的兴起,其次对科普微视频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总结了其兴起的背景、发展历程并对其传播特点和传播功能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第二章则是对科普微视频的创作内容主题的分析,分别从科普微视频主题选取的原则和主题内容构建两部分内容进行分析。关于科普微视频主题选取的原则方面,着重分析了其主题内容单一性的特点以及主题内容选取年轻化和突出其科学价值的原则。在科普微视频的内容构建方面主要从科学知识与生活的契合、社会热点的科学解读、科学辟谣还原真相、深入科学专业领域等四个创作领域进行分析;第三章则是关于科普微视频创作手法的分析,主要从故事化的叙事的技巧和讲述方式两方面的内容总结了其创作叙事的特点。在科普微视频的故事化的叙事技巧中,首先提到了在科学探索进行中深化认知,将枯燥的知识讲解转变为积极探索科学的过程,在探索过程中引发观众主动学习知识的乐趣,其次将情节设计与科学知识融合,富有变化的情节,增强了科普微视频的可看性,同时大众又能够在变化的情节中学习相关的科学知识,最后在科普微视频的叙事技巧中还利用悬念来充分吸引受众,使得观众的疑问在视频中得到科学的解答,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在科普微视频讲述方式中,简洁的单线的叙事结构能够很好地整合科学内容,多重视角在阐释科学原理的同时也丰富了叙事层次,最后在多变的叙事时间中通过对叙事时序、叙事时距以及叙事频率的组织和安排创造了科普微视频轻快的节奏风格。第四章是基于对科普微视频视听的表达,又分别从可视性强的画面语言,生动形象的动画元素,兼具科学与趣味的解说以及活泼的配乐形式四方面总结了其视听语言的创作,在科普微视频的视听创作中力求在保证科学严谨的基础上,增强其艺术表现力;第五章则是对科普微视频创作和传播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策略,主要从注重品质内容的提高以及创新叙事手段和利用新媒体拓宽传播渠道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进而更好地促进科普微视频的发展。

赵菊初[6](2017)在《地下熔岩层析出气体引发熔洞形成及垮塌是地震和火山的成因》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地震和火山爆发的成因理论,指出地壳下部熔岩层所析出气体引发的熔洞形成与垮塌,是地震和火山爆发的根本原因。文中首先对水库诱发地震活动的各种特征和规律进行分析与解释,指出传统地震成因的"断层说"对解释水库诱发地震活动无能为力。文中通过大量理论计算和对实际观察分析,证明火山与构造地震都是地壳内熔岩层中气体熔洞的存在有关。地壳内熔岩的运动使气体熔洞上升,熔洞顶层的垮塌会引发地震。大型熔洞顶层的垮塌会导致高温高压气体的喷发,则引起火山爆发。这种理论能够对地震和火山的成因给出统一合理的解释,为深入研究地震和火山活动提供全新的思路。

王旭[7](2013)在《灾难性事件中摄影图片报道的双重生产逻辑 ——以2012年云南彝良地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西方的新闻概念中,灾难性报道是其不可缺少的报道要素之一。灾难性报道几乎囊括了新闻价值的所有基本要素:新近性、显着性、人情、反常性等。在面对公共危机时,公众越发地渴望从中获取信息。灾难性图片往往能给公众带来其直观的视觉效果,让公众感受极大的冲击和感染力。因此,对于能够触及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敏感点的灾难,媒体理应在其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从而能够妥善地处理好灾难性图片。从建国以来,由于观念、文化以及体制等多方面原因,我国的灾难性报道并没有想西方那样受到广泛的重视,其界定也相对模糊。政治、科学、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一直使得灾难性报道在过于悲痛与尽量避免报道的尴尬处境中徘徊。随着时代的变迁,技术的变革,灾难性报道的信息逐步以公开、及时的机制传递给公众,灾难性报道的图片也悉数登场。国内媒体越来越重视灾难性的报道,并关注受众需求,尤其意识到了新闻图片在灾难性报道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时间轮轴不断的推动中,在媒介技术的影响下,媒介环境学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出发点,让我们有理由先对灾难性图片的生产和传播进行一番探讨。我们把媒介技术的演变归纳为五个阶段,它们分别是口语媒介时代、文字媒介时代、电子媒介时代以及网络媒介时代。从这五个阶段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媒介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信息的传播力,信息传播范围的扩大又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介技术的变革促使灾难性报道图片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兴盛一直到今日的巅峰。《中国青年报》在1990年与2004年四个不同时间段新闻图片告诉我们灾难性图片从报道边缘走到了报道中心,从报道中心再到现如今的报道核心的总趋势。在媒介技术层面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图片的视觉呈现也发生了各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即在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图片生产从以往传统媒体“中心”话语,转变为互联网时代“去中心化”。新媒体氛围下,人人都是传播者,而诸如手机、DV等个人图片生产工具的流行,使得图片生产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特色。同时,在社会的变迁与新闻图片的演进相生相伴的过程中,灾难性事件中图片的选择和编辑也意味着将新闻信息、情感倾向与受众关心的叙事结构相联系,从而体现出隐蔽的新闻框架的构建。笔者以云南彝良地震为例,选取传统媒体《南方都市报》和网络新媒体《中国新闻网》,试图运用以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为辅的内容分析法,截选在地震发生后,两家媒体前五天时间内所发的灾难性事件的新闻图片做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资料分析、统计和整合,以具体表格和数据来客观比较两家媒体图片使用共性、灾难叙事的新闻框架构建、视觉主体的影像呈现等等。同时,视觉主体形象、灾难叙事等,也为我们探析新闻框架的内在含义提供了另一种的思路。这种所谓的“呈现”,指的是新闻图片所表征的实际内容,也就是说去解读图片所呈现的图像主体之特色。这种所谓的“呈现”侧重对新闻图片进行文本分析,侧重对云南彝良新闻图片生产的内容特质进行探析,尤其关注图片在呈现灾难性事件相关主体中所运用的技巧、模式、惯例等。然而,这种灾难性图片的呈现却并不是灾难性图片的再现。因为灾难性图片的再现是通过灾难性事件图片生产的社会文化情境来反映的。即灾难事件的“再现”政治学。媒体是灾难性图片的生产者、传播者,在中国的灾难性报道中,新闻图片政治化、消费化倾向往往能影响新闻媒体的报道。那么,媒体如何能在灾难新闻的象征价值上构建合理的新闻框架与和谐的社会文化呢?笔者认为,反思政治的合理性与人文关怀的路径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出路。综上,笔者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灾难性新闻图片不仅是信息传播的方式,更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载体。灾难事件可能是天灾,亦可能是人祸,但对于灾难事件图片及其承载者——媒体而言,这些都无关紧要。媒体通过灾难性事件的视觉再现,建构人与灾难之关系,并在这种关系的不断呈现中塑造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和意义。面对此种窘境,我们不能坐以待毙。笔者在最后总结出的有关灾难性图片的使用效果和传播途径的优化方法等路径,也为国内媒体在今后的灾难性新闻中进行图片报道提供借鉴和参考的开辟了新的道路。

宋艳茹[8](2012)在《超低频段地震电磁场观测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地震电磁学源于地球电磁学,基于地球电磁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技术,探索与孕震过程有关的电磁现象以及地球介质的电磁性质的变化规律,为地震预报以及孕震过程的理论研究提供服务。我国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开始进行地震电磁扰动(又称电磁辐射、电磁波等)现象的观测研究,到目前为止,我国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大约200个电磁扰动试验观测台站,主要是对0.1Hz10Hz的电磁场信号进行测量,一般采用背景变化与事件变化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超低频段地震电磁场扰动变化信息,已经有着30多年的实践和应用研究,在地震监测预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本文结合我国地震电磁扰动观测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开展一种新的超低频地震电磁场观测方法和观测技术研究。该研究以高采样率数据采集技术为依托,利用宽频带、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电磁传感器,对地球表面的0.1Hz几十Hz之内的天然电场和磁场及其随时间变化序列进行同步测量,期望获取较宽频带的电场和磁场在时间域和频率域的变化特征和有关事件信息。电场测量电极是将连接大地和金属测量线路的导电装置,用于传导地表电场强度及其随时间变化信息。我国目前地震电磁扰动测量中以使用不锈钢电极和金属铅电极为主,也有利用井下套管作为电极的测量方式。论文对一种Pb-PbCl2不极化的原理、实现方法及其主要性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其在超低频电场测量应用中的可行性进行讨论。磁感应传感器又称感应式磁传感器,感应式磁传感器中的感应线圈是测量电磁场变化最方便、最简单、最古老的磁接收器,可以探测从极低频到音频段(0.0001Hz10KHz)的微弱磁场,磁感应线圈传感器种类很多,广泛应用在大地电磁法、可控源大地电磁法、可控源电磁法、瞬变电磁法、海洋可控源电磁法等各种电磁技术中。论文着重对提高无源感应式磁传感器的灵敏度等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工作。论文对基于高采样率数据采集技术的数值分析、信号处理和信息提取方法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工作。引入了极差归一化变换法对时间域的事件变化进行分析和提取;对于无源感应式磁传感器的灵敏度参数的非线性变化,利用多次曲线拟合方法,对地磁观测数据的频谱特性进行效验和修正。在十三陵地震台和怀来地震台开展了超低频段地震电磁场观测试验。2012年4月1日到5月31日期间的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发现,四个分量(电南北、电东西、磁南北、磁东西)从4月10号开始在时域和频域均出现了较大变化,该现象可能与5月28日唐山4.8级地震有关。

杨涛[9](2012)在《建筑形态演进的科技动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是时代的载体,具有民族性,中国人不是西方人,中国人的建筑不该、更不可能西方化。民族的本性与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社会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要借助中国现代建筑得以体现:借助中国传统可以,但必须现代化;借助西方建筑也可行,但必须中国化。当代中国建筑缺失的是近现代以来一直没有探索到的,可以指引中国建筑在正确发展方向上前进的“新风格”。借鉴西方建筑的成功经验以解决中国建筑健康发展的问题,是本文写作的根本动机,探寻建筑形态演进的真正动因是本文写作的目标。建筑形态演进追随科学技术进步的规律是建筑风格追随时代的理论、实践印证,这值得我们反思150年中国近现代建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片面重视形式问题,这一状况导致我们难以很好地做到建筑的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难以统筹兼顾的把握建筑所涉及到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在历史长河中,科学技术、建筑技术的发展与建筑形态的演进关系密切。本文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主干,以建筑技术、建筑形态为枝叶,构筑了一幅建筑形态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不断演进的美妙画卷。古代科技处于手工业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人们的需求相对稳定,因而科技发展缓慢,建筑技术革新力度不大,建筑形态相对稳定。近代科学依靠科学实验来检验和发展科学理论,科学与技术逐步走向密切结合实现了两次技术革命。西方近代建筑借助新材料、新技术与新形式的应用,最终成功地完成了对砖石结构体系的古典建筑的革命。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依靠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一大批新兴技术不断涌现。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趋势,使西方建筑迅速摆脱了旧技术的限制,探索着更新的材料和结构,特别是钢和钢筋混凝土的广泛采用,促使在建筑形式上开始摒弃了古典建筑的“永恒”范例,掀起了创新运动——现代建筑完成了对近代建筑的批判,并使建筑形态得以升华。当代,计算机参数化技术帮助建筑师设计和控制更高级、更复杂的几何形体。计算机已不再是简单的绘图工具,而是从最初的直觉行为转成由系统理论指导的理性应用,带给建筑更多形式上的可能性。借助计算机技术,当代建筑实现了形态由量变到质变的“大爆发”。几千年的建筑实践表明,传统中国虽没有出现类似西方的完备的建筑学科与建筑体系,却不能否认中国传统建筑具有自己独到的建筑定位,即以实用为主旨的中国传统建筑“器物论”。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由于科学精神的缺失,在西方Architecture的冲击下,中国建筑失去了理性的判断力,盲目地接受西方Architecture的理念并把它当成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中国建筑发展应回归以人为本,风格当随时代。研究发现,西方建筑的发展演进中隐含着一条科学技术进步影响、制约建筑形态的内在规律,其建筑形态的演进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而然发生的。反观中国近现代以来建筑形态的发展,却主要走在模仿与追随的道路上,“固化”了中国建筑的风格。“风格”是果,不是因。中国现代建筑的“新风格”的真正来源是我们对当代中国人的建筑要求与中国当代状况的全面的、正确的研究与把握——既要做到以现代中国人为本,又要做到风格追随时代要求。

许晏平[10](2009)在《地震预测的科学(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电磁学手法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磁学手法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地震电磁耦合波场的有限元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震电效应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震电效应基本原理
    2.1 地震电磁场产生的可能机制
    2.2 双电层
    2.3 Pride方程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平分层模型震电响应研究
    3.1 方法
        3.1.1 震电耦合控制方程
        3.1.2 边界条件
        3.1.3 吸收边界层
    3.2 全空间模型中点源激发的震电响应
        3.2.1 例1:一层全空间模型
        3.2.2 例2:两个半空间模型
    3.3 含自由地表的两层模型中点源激发的震电波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规则地形下点源激发的震电响应
    4.1 正确性验证
        4.1.1 与水平分层模型对比
        4.1.2 互易性验证
    4.2 不同模型下SHTE模式的震电响应特征分析
        4.2.1 水平地表模型震电响应
        4.2.2 起伏地表模型
        4.2.3 存在内部不规则界面的分层模型
        4.2.4 断层模型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下流体渗流诱导的电磁响应研究
    5.1 理论公式
        5.1.1 孔隙介质中震电波场的控制方程
        5.1.2 流体扩散方程
        5.1.3 加入耦合场的Maxwell方程组
        5.1.4 PDEs以及边界条件
    5.2 封闭隔室半空间模型
    5.3 参数变化对电磁场的影响
        5.3.1 渗透率变化的影响
        5.3.2 矿化度变化的影响
        5.3.3 流体粘度变化的影响
        5.3.4 孔隙度变化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6.3 课题研究仍需面对的挑战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1 SHTE模式下Pride方程组的推导
附录2 PSVTM模式下Pride方程组的推导
附录3 2D-3D电磁波振幅矫正公式
附录4 电性参数之间的关系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1 )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学术交流
    2 )发表的学术论文
    3 )获得的学术奖励

(3)含起伏地形地层中点源激发的震电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理论方法
    1.1 震电耦合控制方程
    1.2 吸收边界层
2 数值模拟
    2.1 正确性验证
        2.1.1 与水平分层模型对比
        2.1.2 互易性验证
    2.2 不同模型下震电响应特征分析
        2.2.1 水平地表模型
        2.2.2 起伏地表模型
        2.2.3 断层模型
3 讨论与结论

(4)地磁台站记录中磁偏角异常信息的提取和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震磁异常相关性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地磁观测和预测研究现状
        1.3.1 国外观测预测研究现状及动态
        1.3.2 国内观测预测研究现状及动态
    1.4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地磁台站IAGA磁偏角分量的观测数据模型
    2.1 地磁三要素
    2.2 地磁场的分解模型
    2.3 相关的震磁理论
    2.4 IAGA2002地磁数据交换格式文件解析
    2.5 地磁数据文件的分析
    2.6 地磁台站IAGA磁偏角分量的观测数据模型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同震地磁异常关联分析法
    3.1 处理非震异常数据算法
    3.2 滑动最大差值法消除背景场
    3.3 连续阈值法提取震磁前兆异常信息
        3.3.1 内外源地磁场分离
        3.3.2 连续阈值法
    3.4 多地地磁异常信号的相关性
    3.5 同震地磁异常关联分析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5次大地震对同震地磁异常关联分析法的验证
    4.1 IAGA2002地磁数据交换格式文件的获取
    4.2 地磁要素的提取、差值计算和显示
    4.3 汶川大地震时地磁要素异常的初步分析
        4.3.1 成都地磁台站记录的磁偏角变化
        4.3.2 全国国际交换台站记录的磁偏角等地磁要素变化
    4.4 5次大地震震磁异常分析和处理
        4.4.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地磁异常分析
        4.4.2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地磁异常分析
        4.4.3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震地磁异常分析
        4.4.4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地震地磁异常分析
        4.4.5 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地震地磁异常分析
    4.5 多台站磁偏角差值异常相关性分析
    4.6 大地震地磁异常的几个特点
    4.7 同震地磁异常关联分析法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4.8 震级小于7级的磁偏角异常分析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5.1 本文研究成果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国家地磁台网14个国际交换台站的IAGA代码
附录 B 本文中使用的79个地磁台站信息
附录 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5)科普微视频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科普微视频的传播样态
    第一节 科普微视频的概述
        一、科普微视频兴起的背景
        二、科普微视频的发展现状
        三、科普微视频的特点
    第二节 科普微视频的传播特征及功能
        一、科普微视频传播特征
        二、科普微视频的传播功能
第二章 科普微视频的主题表达
    第一节 科普微视频的主题选取原则
        一、主题内容呈现单一性
        二、主题内容契合年轻受众的审美追求
        三、主题内容突出科学价值
    第二节 科普微视频主题内容构建
        一、科学与生活的契合
        二、时事热点的科学解读
        三、科学辟谣还原真相
        四、深入科学专业领域
第三章 科普微视频的叙事表达
    第一节 讲好科普故事—故事化的叙事技巧
        一、在科学探索进程中深化认知
        二、情节设计与科学知识相融合
        三、巧妙设置悬念充分吸引受众
    第二节 如何讲科普故事—科普微视频的讲述方式
        一、单线的叙事结构整合科学知识
        二、多重视角阐述科学原理
        三、变化的叙事时间创造轻快的节奏
第四章 科普微视频的视听表达
    第一节 可视化强的画面语言
    第二节 形式多元的动画元素
        一、科普微视频主要的动画类型
        二、动画在科普微视频中的应用
    第三节 科学趣味的解说
    第四节 活泼动感的配乐
第五章 关于科普微视频创作提升策略
    第一节 注重提升科普微视频内容质量
    第二节 创新科普微视频叙事形式
    第三节 利用新媒体讲好科普故事
结语
视频或下载地址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创作的电视作品
致谢

(7)灾难性事件中摄影图片报道的双重生产逻辑 ——以2012年云南彝良地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及价值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四、文章架构
第一章 社会变迁:灾难性新闻图片的来龙去脉
    第一节 新闻图片在我国灾难性事件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一、新闻图片的媒体报道中地位发展演变
        二、新闻图片在灾难性报道中的地位
        三、新闻图片在我国灾难报道中的作用
    第二节 灾难性新闻图片“重头戏”:视觉文化的冲击
第二章 从“边缘”到“中心”再到去“中心”:新技术环境与灾难性事件图片的社会生产
    第一节 媒介技术变革与中国灾难新闻图片生产方式
    第二节 从边缘到中心: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中的新闻图片
    第三节 从“众声划一”的中心到“众声喧哗”的去中心:灾难性新闻图片的华丽转身
第三章 云南彝良地震的视觉“呈现”与影像主体的符号学解读
    第一节 云南彝良地震内容分析
    第二节 “破碎”的地震现场
    第三节 “亲民”的温总理
    第四节 “争分夺秒”的救援团队
    第五节 “弱势”的灾民形象
第四章 云南彝良地震的视觉“再现”:政治与商业的角力
    第一节 灾难性新闻图片象征价值的政治化
    第二节 灾难性新闻图片象征价值的商业化
结语
附件一:《中国新闻网》图片专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超低频段地震电磁场观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超低频地震电磁场观测
    1.2 国内外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一种 Pb-PbCl2 不极化电极试验研究
    2.1 电场测量原理
    2.2 不极化电极的基本原理
    2.3 不极化电极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4 一种 Pb-PbCl2 不极化电极技术实现
    2.5 Pb-PbCl2 不极化电极技术性能测试
    2.6 在超低频地震电磁场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第3章 一种感应式磁传感器研究
    3.1 磁感应传感器工作原理
    3.2 提高感应式磁传感器技术性能的主要途径
        3.2.1 提高磁感应传感器的灵敏度指标
        3.2.2 拓宽磁感应传感器频带范围的主要方法研究
    3.3 一种磁感应传感器设计
        3.3.1 磁感应传感器主要技术性能测试与分析
第4章 超低频地震电磁场观测技术
    4.1 超低频地震电磁场观测技术主要构成
    4.2 高采样率数据测量
    4.3 时域数值分析方法
        4.3.1 长周期背景变化分析
        4.3.2 事件的识别
    4.4 频谱分析与灵敏度修正
        4.4.1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4.4.2 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FFT)
        4.4.3 频域灵敏度修正
第5章 观测试验研究
    5.1 台站试验观测系统
        5.1.1 试验台站
        5.1.2 装置布设
        5.1.3 观测系统架设
    5.2 观测数据处理
        5.2.1 数据产出
        5.2.2 试验数据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科研项目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主要参加科研项目
附件

(9)建筑形态演进的科技动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2 已有研究回顾
    1.3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5 论文的创新点
    1.6 其他相关问题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解读
    2.1 建筑的涵义与理解
    2.2 建筑形态
    2.3 演进的概念与理解
    2.4 科学与技术
        2.4.1 科学的概念
        2.4.2 技术的概念
        2.4.3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2.4.4 科学技术与建筑的关系
    2.5 建筑技术
        2.5.1 建筑材料
        2.5.2 建筑结构
        2.5.3 建筑设备
    2.6 小结
第三章 古代科技与建筑形态相对稳定的状况
    3.1 古代埃及的科技与建筑形态
    3.2 古代两河流域的科技与建筑形态
    3.3 古代希腊
    3.4 古代罗马
    3.5 中世纪欧洲
    3.6 小结
第四章 近代科技发展引起的古典建筑形态的革命
    4.1 近代科学技术
        4.1.1 近代科学的发展
        4.1.2 近代技术革命
    4.2 近代工程师的贡献和结构科学的发展
        4.2.1 工业革命之前建筑结构概况
        4.2.2 工业革命之后结构科学的发展
        4.2.3 结构计算理论的发展
    4.3 近代西方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的发展
        4.3.1 近代前期西方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的发展
        4.3.2 近代中期西方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4.3.3 近代后期西方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4.4 小结
第五章 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对近代建筑形态的批判
    5.1 现代科学技术
        5.1.1 数学
        5.1.2 物理学
        5.1.3 化学
        5.1.4 生物学
        5.1.5 天文学
        5.1.6 地学
        5.1.7 系统科学
    5.2 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
        5.2.1 现代前期(1871-1918)建筑技术的发展
        5.2.2 现代中期(1918-1945)建筑技术的发展
        5.2.3 现代后期(1945 年以后)建筑技术的发展
    5.3 现代建筑形态对近代建筑形态的批判
        5.3.1 现代前期对新建筑的探索
        5.3.2 现代中期建筑形态的发展
        5.3.3 现代后期建筑形态的发展
    5.4 现代主义之后的非理性建筑形态
    5.5 小结
第六章 当代科学技术引起建筑形态“大爆发”
    6.1 当代科学技术
        6.1.1 信息技术
        6.1.2 生物技术
        6.1.3 新材料技术
        6.1.4 新能源技术
        6.1.5 空间技术
        6.1.6 光电子技术与激光技术
        6.1.7 传统产业技术的新进展
        6.1.8 海洋资源及海洋技术
    6.2 当代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6.2.1 计算机技术与建筑形态
        6.2.2 参数化设计
        6.2.3 数字建构
        6.2.4 非线性与复杂性建筑形态
    6.3 未来建筑形态发展趋势
        6.3.1 追随绿色的建筑形态
        6.3.2 追随生态的建筑形态
        6.3.3 智能建筑
        6.3.4 未来建筑可能性猜想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建筑科技发展与形态演变
    7.1 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与建筑形态演变
        7.1.1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7.1.2 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7.2 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与建筑形态演变
        7.2.1 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
        7.2.2 近代中国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7.3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与建筑形态演变
        7.3.1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7.3.2 现代中国的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7.3.3 用科学精神梳理中国当代建筑的乱象
    7.4 日本的经验借鉴
        7.4.1 从模仿到创新
        7.4.2 西方Architecture的日本化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语:对中国建筑问题的思考
    8.1 中国建筑与Architecture的差异
    8.2 中国当代建筑问题的文化解读
    8.3 风格的来源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说明
致谢

(10)地震预测的科学(四)(论文提纲范文)

东海地震说
所有的观测与监视
东海慢滑动
预测伊豆半岛东部的震群活动
单靠科学进行预测行吗?
了解东海地震的预测情报体制
地震究竟能不能预测?
短评⑨ 大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
短评⑩ 有无专门表述探究地震预测学问的词汇
紧急地震速报的机理
怎样理解紧急地震速报
短评 (11) 世界上的紧急地震速报
作为防灾技术而确立的海啸预报体制
海啸预报的机理
海啸预报之二律背反
短评 (12) 地震火山工作室

四、电磁学手法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地震电磁耦合波场的有限元模拟[D]. 高玉涛. 合肥工业大学, 2020
  • [3]含起伏地形地层中点源激发的震电响应研究[J]. 高玉涛,高永新,何晓,王军,姚程. 地球物理学报, 2020(05)
  • [4]地磁台站记录中磁偏角异常信息的提取和相关性研究[D]. 邵馨叶.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科普微视频创作研究[D]. 窦圆圆.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地下熔岩层析出气体引发熔洞形成及垮塌是地震和火山的成因[J]. 赵菊初. 前沿科学, 2017(04)
  • [7]灾难性事件中摄影图片报道的双重生产逻辑 ——以2012年云南彝良地震为例[D]. 王旭. 安徽大学, 2013(S2)
  • [8]超低频段地震电磁场观测技术研究[D]. 宋艳茹.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12(10)
  • [9]建筑形态演进的科技动因[D]. 杨涛. 天津大学, 2012(07)
  • [10]地震预测的科学(四)[J]. 许晏平. 世界地震译丛, 2009(04)

标签:;  ;  ;  ;  ;  

电磁技术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