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葵花籽油改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秦那日苏[1](2021)在《葵花籽蛋白脱色工艺及其结构、功能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葵花籽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的植物蛋白,具有氨基酸组成均衡、生物效价高和过敏性低等特点,但因葵花籽粕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氧化反应,导致提取出的葵花籽蛋白颜色呈深灰色或墨绿色,此外,天然的葵花籽蛋白由于自身结构或外界因素影响下其部分功能特性较差,这也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因此,本文以低温脱脂葵花籽粕为原料,采用限制性酶解结合大孔树脂吸附技术提取浅色的葵花籽蛋白,首先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确定葵花籽蛋白的最佳脱色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另外,本文还初步探讨了限制性酶解结合大孔树脂吸附脱色对葵花籽蛋白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低温脱脂葵花籽粕为原料,限制性酶解后再用大孔树脂吸附处理制备脱色的葵花籽蛋白,以亮度值(L*)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脱色工艺。结果表明,葵花籽蛋白的最佳脱色工艺为采用碱性蛋白酶在温度55℃、p H6.0、酶添加量为0.8%的条件下酶解10 min,再添加12%的AB-8型大孔树脂在温度25℃条件下吸附12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葵花籽蛋白的L*值由55.7提高至84.5,其色泽由深灰色变成浅白色。2.首先,研究了限制性酶解结合大孔树脂吸附脱色对葵花籽蛋白结构的影响,与未处理的葵花籽蛋白相比,限制性酶解结合大孔树脂吸附脱色后葵花籽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随限制性酶解时间的延长,葵花籽蛋白的分子量和平均粒径逐渐减小;内源荧光和表面巯基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经限制性酶解结合大孔树脂吸附脱色后葵花籽蛋白的二级结构变得更加灵活,α-螺旋和β-转角含量显着降低,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含量显着增加;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经限制性酶解结合大孔树脂吸附脱色后葵花籽蛋白的粉体结构由表面平滑大的片状结构变成不规则且小的碎片状结构。3.进一步研究了限制性酶解结合大孔树脂吸附脱色对葵花籽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葵花籽蛋白相比,限制性酶解结合大孔树脂吸附脱色后葵花籽蛋白的功能特性显着改善,随着限制性酶解时间的延长,葵花籽蛋白的溶解度逐渐增加,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和持水性均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泡沫稳定性和持油性下降。此外,限制性酶解结合大孔树脂吸附脱色后葵花籽蛋白的流变特性也显着改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显示出较好的凝胶曲线。4.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初步探讨了限制性酶解结合大孔树脂吸附脱色对葵花籽蛋白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限制性酶解10 min后再用大孔树脂吸附脱色葵花籽蛋白的乳化液在p H 7.0~8.0、Na Cl浓度0~50 mmol/L、温度<70℃范围内比未处理葵花籽蛋白的乳化液更加稳定。
程昕祎[2](2021)在《高相似性母乳替代脂的制备及评价》文中指出母乳是婴幼儿最理想的食物,其中的脂质成分为婴幼儿提供40%~50%的能量、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当母乳缺乏或不足时,婴幼儿配方奶粉是其最佳的替代品。婴儿配方食品中脂质含量约为20%~30%,即为母乳替代脂。目前,母乳替代脂与中国母乳脂的组成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sn-2位棕榈酸甘油三酯和月桂酸甘油三酯含量不足。本论文筛选出富含sn-2位棕榈酸甘油三酯的天然油脂,并通过分提、酯交换和物理调配等改性手段研制出与中国母乳脂组成高度相似的母乳替代脂产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采用气相色谱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分析了六种可能富含sn-2位棕榈酸甘油三酯的鱼油的脂质组成。结果表明,鱼油E、F含有较高的sn-2位棕榈酸甘油三酯,其中鱼油F的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24.27%、33.90%和21.48%,sn-2位棕榈酸含量为48.01%(经计算总棕榈酸中有65.95%分布在sn-2位上)。其sn-2位棕榈酸甘油三酯主要由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OPL)、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组成,含量分别为31.43%和19.49%。鱼油F的sn-2位棕榈酸相对含量和sn-2位棕榈酸甘油三酯含量与母乳脂较为接近,在其他天然来源的油脂中尚未见报道,具有作为制备高相似性母乳替代脂产品基料油的潜力。其次,采用溶剂分提法富集鱼油F中的OPL和OPO,并优化分提条件。结果表明,在鱼油F/丙酮底物比为1:8(w/v),分提温度为-30℃,分提时间为16 h的优化条件下,分提鱼油F中总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28.27%、29.41%和20.28%,sn-2位棕榈酸含量为50.62%,经计算总棕榈酸中有59.68%分布在sn-2位上。由RP-HPLC测得分提鱼油F中OPL和OPO含量分别为34.64%和26.66%,两者总含量较未分提鱼油F提高了20.38%。通过超高效合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C2-Q-TOF-MS)检出36种甘油三酯,其中OPL和OPO的含量分别为17.45%和13.90%,分提鱼油F可以作为sn-2位棕榈酸甘油三酯的优良来源。再次,以鱼油F和椰子油为原料酶法合成月桂酸甘油三酯,并优化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在无溶剂体系,鱼油F/椰子油摩尔比为0.8:1,脂肪酶NS40086添加量为22.0IUN/g反应底物,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8 h的优化条件下,合成产物中目标月桂酸甘油三酯的含量为67.01%。经分子蒸馏纯化的产物中甘油二酯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下降至3.09%和1.17%,目标月桂酸甘油三酯的含量上升至76.89%。采用UPC2-Q-TOF-MS鉴定纯化产物的甘油三酯组成,主要的月桂酸甘油三酯为LLaLa、OLaCa、LaLaM、LLaL、OLaLa、PLaLa、OPLa、OLaL、LPLa、OLaO和OMLa(Ca,癸酸;La,月桂酸;M,肉豆蔻酸;P,棕榈酸;O,油酸;L,亚油酸),涵盖了母乳脂中主要的月桂酸甘油三酯种类,该合成产物可以作为月桂酸甘油三酯的优良来源。最后,选取7种天然油脂和上述两种改性油脂为原料,采用物理调配模型制备与中国母乳脂组成高度相似的母乳替代脂产品。结果表明,在葵花籽油:菜籽油:玉米油:大豆油:棕榈油:棕榈液油:月桂酸甘油三酯合成产物:鱼油E:分提鱼油F=5.07%:0.06%:0.29%:5.47%:0.10%:0.10%:21.00%:51.34%:16.57%时,得到母乳替代脂A,其总脂肪酸相似性得分GFA、sn-2位脂肪酸相似性得分Gsn-2 FA、甘油三酯相似性得分GTAG和总相似性得分G分别为98.83、84.95、87.04和90.27;去除四种含量较低的植物油,在葵花籽油:大豆油:月桂酸甘油三酯合成产物:鱼油E:分提鱼油F=4.93%:5.90%:21.00%:51.60%:16.57%时,得到母乳替代脂B,其GFA、Gsn-2 FA、GTAG和G分别为98.80、85.03、87.07和90.30。母乳替代脂A和B均同中国母乳脂组成高度相似。综上所述,本论文筛选出了富含sn-2位棕榈酸甘油三酯的新油源-鱼油F,并以此为原料,通过分提、酯交换和物理调配等改性手段制备了与中国母乳脂组成高度相似的母乳替代脂产品,为婴幼儿配方奶粉用油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有助于提升中国市场上婴儿配方奶粉的质量。
丁雷[3](2021)在《天然多糖基高分子染料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高分子染料是将小分子发色体引入到高分子的主链或侧链上所形成的有色聚合物,因此它具备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性能和染料发色体的光学性能,近些年来高分子染料已经成为高分子领域和染料化学领域的交叉课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大量关注。目前,研究比较广泛的是以合成高分子为骨架构筑的高分子染料,然而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开发更加环境友好的高分子染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天然多糖(纤维素和甲壳素)是可再生、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好、易于改性、可持续发展的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染料发色体能够与其上面的活性基团(如羟基、氨基等)发生反应,构建以天然多糖为高分子骨架的生物基高分子染料。生物基高分子染料具备生物基高分子骨架和染料发色体的基本性能,有望拓宽高分子染料的应用领域。本论文以来自于天然多糖的再生纤维素和再生甲壳素为生物基高分子骨架,将不同功能的染料发色体与之反应构建生物基高分子染料,采用简便的方法赋予生物基高分子染料较高的发色体负载量和良好的功能性,通过不同的测试研究生物基高分子染料的理化性能,并拓展它们在高分子材料着色、乳液成像、荧光复合材料、包装材料智能化以及智能凝胶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所述:(1)通过磷酸溶解再生法制备的再生纤维素具有低的结晶度和高的比表面积,这有利于将较多的染料发色体固着在再生纤维素上,得到染料发色体含量可控的纤维素基高分子染料。通过调节染色温度、氯化钠用量和碳酸钠用量控制纤维素基高分子染料上的染料发色体负载量,其中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最高可以负载210 mg/g的染料发色体,此时它的K/S值高达31。对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的基本理化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是网状结构的聚集体,随着染料发色体负载量的增加,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的结晶度、热力学稳定性和流变性能参数(粘度、储存模量、损耗模量)有减小的趋势,这是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中的染料发色体破坏了纤维素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致。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具有鲜艳的色彩、良好的水分散性能,因此它可以用于水性聚氨酯的着色,所得到的彩色水性聚氨酯在水中浸泡15天后没有染料脱落。这项工作描述了一种制备生物基高分子染料的简便方法,为下面构筑高负载染料发色体的生物基高分子染料铺平了道路。(2)对于高分子染料而言,高分子骨架上的染料发色体负载量越高,在使用过程中就可以通过更少的高分子染料用量满足基质着色的要求,因此开发高负载染料发色体的生物基高分子染料是我们的研究目标。甲壳素是自然界储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多糖,它们的结构非常相似,在甲壳素中除了含有羟基之外还具有乙酰氨基,乙酰氨基可以通过简单的脱乙酰化处理得到氨基,由于氨基较高的反应活性,它可以作为染料发色体的固着位点,用于固着更多的染料发色体,实现生物基高分子染料中染料发色体的高负载。通过磷酸溶解再生法制备了脱乙酰度在3.5%-39.7%变化的再生甲壳素,随着脱乙酰度的增加,再生甲壳素的氨基含量增加,结晶度从53%降低至39%,zeta电位从+8.4 mV升高至+28.5 mV,这有利于染料发色体的吸附和固着。通过优化染色条件,再生甲壳素高分子染料上染色发色体负载量可达667.9 mg/g。再生甲壳素高分子染料继承了再生甲壳素的乳化性能,可以通过Pickering乳液模板法制备彩色聚乳酸复合材料,所得到的彩色复合材料在水和乙醇中浸泡90天后没有染料脱落,展示出优异的耐水和耐乙醇浸泡性能,在可降解彩色包装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将荧光发色体连接在生物基高分子骨架上构筑具有荧光性能的生物基高分子染料。这种高分子染料具备再生甲壳素的乳化性能和荧光分子的荧光性能,可以稳定不同类型的油相(葵花籽油、辛酸/癸酸甘油三酯(GTCC)、液体石蜡和柠檬油),构筑平均粒径在7μm-30μm范围内的Pickering乳液。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到乳液液滴表面有荧光发出,这表明再生甲壳素存在于液滴表面,证实了Pickering乳液液滴的稳定是再生甲壳素在发挥作用。荧光生物基高分子染料可以用于构筑性能改善的荧光复合膜,这种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最大分解温度分别由原来的21 MPa、161%和257℃增加至34 MPa、281%和267℃,同时它具有吸收不同波长的紫外光发出蓝色荧光的性能。(4)pH响应智能材料是一种能够将外界的pH刺激转换为其他可辨识信号的功能材料,是一种可视化的智能材料,将pH响应物质通过共价键固着在基材上得到的pH响应智能材料可以避免pH响应物质的泄漏。在这里,pH响应染料发色体通过共价键连接在再生纤维素上得到pH响应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ARC),随着pH值的变化它的颜色会在黄色和紫色之间发生可逆变换。将ARC作为一种可视化材料引入到聚乙烯醇(PVA)包装材料中,其中ARC的高分子骨架改善了聚乙烯醇的机械强度和热力学稳定性,ARC上固着的pH响应染料发色体赋予聚乙烯醇快速的变色性能,实现了聚乙烯醇包装材料的智能化。食物(如鱼、虾、蟹和肉)在变质后会释放出有机胺,改变其周围环境的pH值,因此pH响应聚乙烯醇复合材料(PVA/ARC)可以用于食品的新鲜度检测。将pH响应聚乙烯醇复合材料与虾放置24小时后,复合材料的颜色由黄色变为棕色,因此PVA/ARC复合材料可以实现对食物新鲜度的裸眼检测。ARC作为一种具有颜色转换能力的增强材料,将它引入聚乙烯醇/硼砂(PB)水凝胶后,可以构筑一种强韧的多功能水凝胶(PB/ARC)。在水凝胶中ARC含量为0.6%时,PB/ARC水凝胶可以负重200 g的砝码,它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也得到改善,达到35.3 k Pa和233.7 k Pa。这种水凝胶具有快速自愈合能力,通过控制它的pH值可以实现水凝胶颜色和状态的可逆调节。因此,pH响应生物基高分子染料ARC在构筑高性能智能材料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宋宗佳[4](2021)在《磁性木质素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气凝胶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和密度低等特点,是一种具有多孔网络结构的三维宏观体材料,其孔隙中充满了气体分散介质。本论文采用水热合成法和冷冻干燥法将改性木质素和Fe3O4纳米粒子引入到石墨烯气凝胶中,成功制备得到了磁性木质素石墨烯气凝胶,通过多种表征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此类磁性木质素石墨烯气凝胶的吸附性能和磁回收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木质素磺酸钠和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了木质素磺酸钠石墨烯气凝胶(SLGA)。主要探究了氧化石墨烯原料、木质素磺酸钠掺杂量、水热时间、水热温度、超声时间和乙二胺(EDA)添加量等条件对气凝胶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磺酸钠掺杂量与氧化石墨烯质量比为0.33:1,在水热温度为120℃,水热时间为6 h,超声时间为30 min,弱还原剂乙二胺添加量为0.2 m L时,制得的气凝胶性能最佳。此条件下制备的气凝胶表现出了更好的吸附性能,对植物油的吸附能力可高达153.62 g/g。(2)使用对甲苯磺酸改性并提取木质素,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谱(1H-NMR)对改性木质素进行了表征。然后采用水热合成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新型磁性木质素石墨烯气凝胶(FLGA),主要探究了Fe3O4纳米粒子的掺杂量对FLGA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甲苯磺酸改性木质素含有丰富的亲水性含氧官能团和一定的疏水基团,其良好的分散性可以使石墨烯均匀分布,从而提高气凝胶的空隙分布率,使气凝胶对植物油的吸附能力可高达163.25 g/g。此外,改性木质素的疏水基团和Fe3O4纳米粒子都可以提高石墨烯气凝胶对油类物质及有机溶剂的选择性和吸附性。Fe3O4纳米粒子能够较好的分散和固定在气凝胶的微/纳米孔结构中,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表现出优异的磁性能,从而有效提高了气凝胶材料在溶液中的回收性,使其回收效率可以达到85%左右。虽然纳米Fe3O4掺杂量越多,气凝胶磁性越强,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气凝胶的吸附性能。当纳米Fe3O4掺杂量为GO质量的16.7%时,石墨烯气凝胶既具有较好的磁响应能力,吸附性能又不会损失太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向石墨烯气凝胶中引入木质素和Fe3O4纳米粒子,可以制备得到密度低(7.75 mg/cm3)且兼具高吸附能力(对植物油的吸附能力可高达116.56 g/g)和磁性能的气凝胶。(3)对所制备得到的气凝胶样品进行吸附及磁回收实验,测定其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对水、油和各类有机溶剂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SLGA的BET比表面积为64.82 m2/g,平均孔径为5.88 nm;纳米Fe3O4掺杂量为GO质量的50%时,FLGA的BET比表面积为17.78 m2/g,平均孔径为8.31 nm。纳米Fe3O4掺杂量为GO质量的16.7%时,FLGA具有最佳吸附性能,对乙醇、有机溶剂和油的吸附可达自身重量的65.56-135.17倍。
黄佳佳[5](2021)在《茶叶籽的油脂组分、淀粉特性及淀粉-油脂复合研究》文中指出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及深厚的文化背景。目前对于茶树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于茶叶,全季利用亟待发展。作为茶叶生产副产品的茶叶籽,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油脂和淀粉是茶叶籽两大主成分。其中,茶叶籽油是一种潜在的木本油料资源;茶叶籽淀粉可作为一种新颖独特的淀粉资源。而直链淀粉与脂肪酸的复合体被称为第五类抗性淀粉(RS5),对Ⅱ型糖尿病、结肠癌等慢性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茶叶籽中的油脂和淀粉缺乏充分了解,导致大量茶叶籽被废弃。因此,开展茶叶籽的油脂和淀粉特性研究并对油脂-淀粉的复合效果进行评估,将为茶叶籽后续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参考。本论文以茶叶籽为材料,选用多种常见食用油和淀粉为参照,分析研究了茶叶籽的油脂组成、淀粉理化及淀粉-油脂复合物功能特性,主要结果如下:1.茶叶籽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约为17%)、硬脂酸(约为3%)、油酸(约为56%)和亚油酸(约为21%),品种间和精炼加工前后主要脂肪酸比例相对稳定,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配比为1:2.6:1,和花生油最为相近(1:2:1.5),较为符合营养保健油脂标准。虽然茶叶籽油SFA含量相对于山茶油与橄榄油较高,但亚油酸含量显着高于山茶油与橄榄油。此外,在茶叶籽毛油中还检测到微量的亚麻酸和鲨鱼烯酸。同时,采用GC-MS技术,从茶叶籽油中分离鉴定出柚皮素、异鼠李素、绿原酸、儿茶素、咖啡酸、没食子酸、表没食子儿茶素、芦丁、槲皮素和山奈酚等10种酚类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DPPH、ABTS、FRAP抗氧化活性,可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和小鼠结肠癌细胞系CT26的增殖,并造成癌细胞坏死,且乙酸乙酯提取组份效果最为显着。该结果表明:茶叶籽油不仅脂肪酸配比合理,结构稳定,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2.茶叶籽淀粉颗粒与其他作物淀粉相比,形态较为规则,呈球形或卵球形,大小均一;为A型或C型淀粉,且较其它农作物具更高比例的fa链支链淀粉。Wun4可在相对较低的温度(60~70℃)下充分糊化,糊化温程短(9.62℃)。茶叶籽淀粉的RDS含量较低(80~82%),与马铃薯淀粉和豌豆淀粉相当,显着低于其他淀粉;RS含量较高(9.7~11.9%),仅低于豌豆淀粉,具有消化慢、耐消化特点。同时,茶叶籽淀粉糊化黏度较高,最终粘度可达4000~6800 cp,显着高于其他农作物的淀粉,形成的淀粉凝胶黏硬比较大,具有较好适口性,弹性适中,具备较好的理化功能特性。但其回生度(R%)较高,为33.2~44.6%,在对长期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茶叶籽淀粉需通过适当改性修饰以降低其回生老化趋势。3.淀粉-油脂复合率受淀粉中AAC含量和脂肪酸结构的影响。茶叶籽油(TO)的复合效果较棕榈酸(C16)差;茶叶籽淀粉等高AAC淀粉的复合率相对较高。茶叶籽淀粉与C16复合效率达66.88%,仅次于木薯(80.56%)和马铃薯(81.67%)。脂质的存在降低了茶叶籽淀粉-脂质复合淀粉凝胶的透明度,同时增加了淀粉内部的孔隙,在电镜下可观察到微孔结构。RS5的形成显着影响淀粉的理化特性:淀粉晶型结构由原本的A-型、B-型或C-型转变为V-型;淀粉糊化温度升高,热稳定性提升;消化特性发生改变,RDS大幅下降,RS显着提高,且不同淀粉的变化幅度存在差异,如茶叶籽淀粉最终RS含量较高,普通水稻淀粉SDS增长率较高。因此淀粉-油脂复合改性可用于淀粉热稳定性和消化特性的修饰改良。综上,茶叶籽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茶叶籽淀粉理化特点符合市场需求,且淀粉与脂肪形成的复合物理化功能特性得到提升,在食品和工业应用中具有较大潜能。这些研究结果为今后茶叶籽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丁丽芹,冯豪,念利利,梁生荣[6](2020)在《植物油基润滑油基础油及添加剂的合成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综述了植物油用作润滑油基础油的改性方法,包括提高植物油中油酸含量的生物改性方法、减少植物油分子不饱和度和提高植物油分子支化度的化学改性方法以及加入硼酸类添加剂或氮化硼纳米粒子等添加剂改性方法;通过在植物油分子中引入功能性官能团以及与其他单体聚合等方法可由植物油合成润滑油添加剂,提高油品的增黏、降凝和抗磨等性能。
周亦晨[7](2020)在《基于矿物制备的多功能可切换润湿性材料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对日益频发的原油泄漏事故,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的可切换润湿性材料从众多油水分离材料中脱颖而出。制备可切换润湿性材料不仅需要在固体表面上构建微纳米粗糙结构和低表面能物质,还需要引入可切换润湿性响应的官能团。已被报道的可切换润湿材料的外部刺激主要有pH值、气体、电场、温度、溶剂、磁场和光照等。由于在合成过程中设计出良好的表面形貌和特殊的化学成分,这类智能响应材料可以可控且有效地将水或油分离,同时又能使其表面不受油的污染。尽管可切换润湿性材料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然而在现有可切换润湿性材料的制备中大多需要昂贵的重金属原料或者毒害较大的改性有机试剂,且制备过程耗时并需要严格的控温和控湿。最为关键的是这些材料往往受到基材的限制,由此降低了新材料投入实际应用的可能性。依据当前的研究现状,本论文以廉价易得的矿物颗粒为原材料,通过引入具有pH响应官能团的聚合物进行选择性修饰,从而制备出多功能可切换润湿性材料。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两部分:(1)采用1H,1H-全氟辛基丙烯酸酯、3-(三甲氧基硅基)甲基丙烯酸丙酯和2-(二甲胺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合成出pH响应聚合物,并将响应聚合物和廉价的石英砂接枝到织物上从而制备出可切换润湿性织物。该材料的润湿性可以在超疏水和超亲水/水下超疏油之间转变,由此可以通过酸和碱的交替处理实现水/轻油和水/重油的可控分离,且该材料对不同的轻油/水混合物或者重油/水混合物都具有极高的油水分离效率。改性材料在600目砂纸上磨损140 cm后仍展现出优异的超疏水性,并且即使放入盐溶液中浸泡一周或者在紫外环境下暴露一周后,该材料仍能展现出良好的拒水性能。(2)以微米级水镁石和纳米级二氧化钛为原材料,通过全氟辛酸甲酯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改性修饰,最终制备出多功能可切换润湿性材料。不同于之前报道的pH响应材料,该材料的润湿性可以在超双疏和超亲水/超疏油之间进行可逆切换,由此可以通过酸和碱的交替处理实现油和水的可控分离。此外,这种材料可以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基底上,改性材料在600目砂纸上磨损140 cm后仍展现出优异的超双疏性。并且经过72 h的水滴冲击测试后,材料仍能保持良好的拒油拒水性能。此外,具有耐火涂层的改性织物即使受到蜡烛外焰的灼烧也不会被点燃。
贾雨晗[8](2020)在《海泡石基多功能超浸润复合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受自然界超浸润现象启发,超浸润表面自被发现以来就备受人们关注,其独特的润湿性能在纺织品防水、建筑表面自清洁、管道流体减阻、油-水分离等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者制备了多种超疏水、超亲水、超疏油、超亲油、超亲水/水下超疏油等具有超浸润表面的材料。但是现存的超浸润材料普遍存在原料的价格昂贵、制备过程复杂以及机械稳定性差等缺点。海泡石(Sepiolite,简写SEP)作为天然的粘土矿,成本低廉,且有比表面积大、表面含有丰富的羟基等特点,使其可以用于制备超浸润功能材料。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关于海泡石在超浸润材料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本论文以低成本的海泡石为对象,对其表面改性,并通过操作简便的喷涂法,构筑了具有良好化学和机械稳定性的超疏水、超疏水/超疏油、超亲水/超疏油等海泡石基多功能超浸润复合涂层,并系统研究了改性海泡石的表面化学组成及微观结构变化以及相应复合涂层的自清洁、防腐蚀、油-水分离等性能,并明确了相关的微观机制。具体如下:(1)利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和正硅酸四乙酯(TEOS)水解缩合,在海泡石表面修饰低表面能的聚硅氧烷(POS),并以改性海泡石(Sepiolite@POS)和环氧树脂(EP)为主要原料,通过喷涂工艺,制备Sepiolite@POS/EP超疏水复合涂层。研究表明,POS改性的海泡石,具有良好的超疏水性能。当Sepiolite@POS与EP质量比为7:5时,相应涂层展现出优异的超疏水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机械稳定性以及自清洁等性能,其接触角(CA)大于160°,滚动角(SA)小于5°,这主要归因于Sepiolite@POS赋予涂层的低表面能以及层层喷涂构筑的微纳米粗糙表面结构。而且该涂层可成功构筑在木块、钢片、A4纸等基材表面,使其具有良好的超疏水性。此外,将三聚氰胺海绵浸入Sepiolite@POS与EP的混合液,赋予了三聚氰胺海绵超疏水超亲油性能,可以实现水中油污的快速去除。该研究证实了具有良好超疏水性能的Sepiolite@POS/EP复合涂层可以用于保护多种基底材料,使其表面清洁,同时也可用于油-水分离等领域。(2)利用海泡石对阳离子染料(罗丹明B,RB)的吸附性,对其进行染色处理,之后通过十六烷基三乙氧基硅烷(HDTES)与TEOS水解缩合反应,在染色海泡石(SEP-RB)表面形成POS,得到具有超疏水性的染色海泡石(SEP-RB@POS),并与EP按比例混合喷涂制备染色SEP-RB@POS/EP超疏水复合涂层。研究表明,该染色涂层具有突出的超疏水性、自清洁能力等。经过改性后的SEP-RB@POS/EP复合涂层对强酸、强碱腐蚀性溶液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并且通过浸泡试验后,仍然不褪色,展现出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这说明超疏水改性可以很好地保护复合涂层颜色,大大减缓涂层因酸、碱腐蚀而出现的褪色,从而提高染色涂层的使用寿命。同时,该染色涂层再经过50次胶带粘贴试验后,仍保持良好的超疏水性,这说明该染色涂层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3)利用全氟辛基三氯硅烷(PFOTS)和TEOS水解缩合形成氟化聚硅氧烷(FPOS)对海泡石(SEP)改性,制备SEP@FPOS,并与EP混合经过喷涂工艺,获得超疏水超疏油SEP@FPOS/EP复合涂层。研究表明,该复合涂层对水和油都有很好的排斥性,即使是表面能仅为27 mN·m-1的葵花籽油在涂层表面也呈现出152.8°的接触角。该复合涂层在酸碱溶液浸泡、长时间的紫外光照以及低温等苛刻环境,仍能保持良好的超疏水超疏油性。同时,该复合涂层可以经受住100 g的落砂冲击,展现良好的机械稳定性。(4)利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铵盐酸盐(PDDA)与全氟辛酸钠(SPFO)反应生成PDDA-PFO对海泡石(SEP)改性,制备SEP@PDDA-PFO,PDDA-PFO为SEP表面提供了亲水基团和疏油基团,使形成的SEP@PDDA-PFO/EP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超亲水超疏油性。水在该涂层表面的CA小于5°,而油的CA大于150°。同时,该复合涂层机械稳定性良好,被水润湿之后不会因为摩擦而破坏。这是由于具有高粘附性的EP在涂层固化成型过程中形成坚实的骨架,提高涂层与基体粘结性,避免摩擦过程中SEP@PDDA-PFO的脱落。此外,将SEP@PDDA-PFO/EP喷涂在不锈钢网表面,赋予了不锈钢网超亲水超疏油性,成功实现了油-水分离。本研究有望解决传统亲油疏水分离材料面临的易污染、难回收等难题。
舒本安[9](2020)在《隔室纤维的制备及其对沥青混凝土自修复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沥青混凝土是我国高等级公路的主流铺面形式。受行车荷载和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沥青路面易产生裂缝、松散和坑槽等病害,亟需先进的路面养护技术。沥青具有一定的自修复性能,利用封装修复剂的微胶囊增强沥青混凝土的自修复能力,以期将沥青路面中的微裂纹修复在萌芽状态、避免其发展成宏观病害,已成为沥青路面养护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自修复微胶囊存在破裂难以控制、修复效果和修复次数有限等技术瓶颈,制约了其在沥青路面中的推广应用。为此,本文基于仿生学理念,受蟾蜍卵的特殊隔室结构启发,通过微流控技术合成了封装修复剂的隔室纤维,该纤维中修复剂分布在不同的隔室内且释放时机不同,可望赋予沥青混凝土长期的、多次的裂纹自修复性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隔室纤维的微流控制备机理以及微流控芯片处葵花籽油液滴的受力状况,确定了隔室纤维合成的工艺参数,并合成出封装葵花籽油的海藻酸钙隔室纤维(AF)、海藻酸钙/二氧化硅隔室纤维(CF)和海藻酸钙/氧化石墨烯隔室纤维(MRF)。采用荧光显微分析、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以及纳米压痕等试验研究了三种隔室纤维的形貌、结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及微波加热特性。结果表明:三种隔室纤维中葵花籽油均以液滴的形式均匀分布在不同的隔室内,且三种隔室纤维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均满足沥青混凝土的成型要求;MRF具有优异的微波加热效果,含5%MRF的沥青升温速率可达3.4°C/s。(2)通过改进的拉伸试验,采用断裂强度恢复率研究了三种隔室纤维对沥青自修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隔室纤维均可将沥青的自修复性能提高30%以上;微波作用10秒后,含5%MRF的沥青自修复率较纯沥青提高73.8%,表明微波加热和修复剂协同作用可显着提高MRF沥青的自修复性能。(3)制备了含有0.235%隔室纤维的AC-13沥青混凝土,通过CT扫描试验研究了隔室纤维在沥青砂浆中的分布状态,并研究了隔室纤维的掺入对沥青混凝土体积性能、高温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水敏感性和四点弯曲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隔室纤维在砂浆中分布均匀且结构完整,三种隔室纤维对沥青混凝土的体积性能影响不大,提高了沥青混凝土的高温性能和疲劳性能,略微降低了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性能和抗水损性能。(4)通过三点弯曲强度恢复试验和疲劳寿命恢复试验研究了在有水及无水环境下CF和MRF对沥青混凝土自修复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研究了不同水溶液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CF沥青混凝土断裂强度恢复率最高可达65%。微波加热30秒后MRF沥青混凝土的断裂强度恢复率较CF沥青混凝土相对提高了24.7%,采用微波加热可多次修复MRF沥青混凝土内部裂纹;钠离子可腐蚀断裂面处的隔室纤维壁、促进修复剂释放,因而含有钠离子的盐碱环境对含隔室纤维的沥青混凝土的自修复具有促进作用。(5)利用荧光显微镜研究了隔室纤维对沥青混凝土的修复效果和作用机理,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了葵花籽油在沥青中的扩散过程,基于隔室纤维中修复剂的作用机理对比研究了葵花籽油,机油和废食用油三种修复剂的修复性能。结果表明:隔室纤维修复沥青裂纹的过程包括隔室破裂、葵花籽油毛细流动填充裂纹、葵花籽油润湿沥青、葵花籽油在沥青中快速扩散、沥青粘度急剧减小并快速向裂纹区域流动、裂纹消失沥青性能恢复,破裂隔室的邻近隔室结构完整,为通过不同隔室的破裂对裂纹进行多次修复提供可能;MRF具有优异的微波加热能力,可使沥青迅速升温流动,快速修复裂纹;葵花籽油在沥青中的扩散可分为快速接触扩散和稳定扩散两个阶段,温度升高和沥青老化均使葵花籽油分子在沥青中的扩散系数增大;葵花籽油具有最优异的毛细流动能力、最快的浸润速度和最强的降粘效果,机油对沥青具有最大的浸润功和疲劳性能恢复能力;三种修复剂的修复效果不同,封装有不同修复剂的隔室纤维适用于不同交通环境的沥青路面。
黄健[10](2019)在《银/碳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软金属Ag纳米粒子由于其具有低剪切强度、良好的嵌入能力以及延展性进而在摩擦润滑中展现出广阔的前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在机械系统等领域的滑动界面要求极低的摩擦以及优异的抗磨性,这对摩擦润滑材料提出了严苛的要求。传统的单组份Ag纳米粒子无法满足如今摩擦极端条件的需要。同时,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碳球等纳米材料都具有优异的自润滑特性,其在摩擦润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基于此,本论文分别利用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碳球与Ag纳米颗粒复合,改善Ag纳米颗粒在润滑油中的分散性和摩擦学性能。该方法为制备优异的润滑性能的碳基纳米复合材料开辟了新路径。其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水热还原的方法,在多巴胺功能化的GO表面原位生长Ag纳米粒子,制备高活性的GO-PDA/Ag纳米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测试表明,GO-PDA/Ag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抗磨减摩效果,均优于Ag纳米粒子,GO和纯油。优异的摩擦学性能是由于GO-PDA/Ag复合材料中GO片层状结构可通过层间滑动减少摩擦和磨损,对摩擦表面进行保护,同时,Ag纳米粒子与GO纳米片之间能发挥协同润滑作用。(2)利用多巴胺修饰碳纳米管,通过水热还原反应在功能化碳纳米管表面原位制备Ag纳米颗粒,制备CNTs-PDA/Ag纳米复合材料。研究CNTs-PDA/Ag纳米复合材料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纯Ag纳米粒子和CNTs,CNTs-PDA/Ag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抗磨减摩效果。碳纳米管具有大的长径比,在摩擦过程中起到修复与微观轴承的作用,同时,Ag纳米粒子与CNTs之间能发挥协同润滑作用,进而展现出了优异的减摩性能。(3)以葡萄糖为碳源,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形貌均一的核壳结构Ag@C纳米球,Ag纳米粒子作为核,碳球作为壳,有效的防止Ag核被氧化。研究Ag@C纳米球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纯Ag纳米粒子、碳球和纯油,Ag@C纳米球具有最佳的摩擦学性能。优越的润滑性能是由于Ag@C纳米球起到滚动轴承的作用,将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同时,Ag和碳球能够发挥其协同润滑效应。
二、葵花籽油改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葵花籽油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葵花籽蛋白脱色工艺及其结构、功能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葵花籽概述 |
1.1.1 葵花籽简介 |
1.1.2 葵花籽粕营养成分及加工利用现状 |
1.1.3 绿原酸 |
1.2 葵花籽蛋白 |
1.2.1 葵花籽蛋白功能特性 |
1.2.1.1 溶解性 |
1.2.1.2 乳化性和起泡性 |
1.2.1.3 凝胶性 |
1.3 蛋白质脱色研究进展 |
1.3.1 活性炭吸附脱色 |
1.3.2 大孔树脂吸附脱色 |
1.3.3 氧化法脱色 |
1.3.4 葵花籽蛋白脱色研究现状 |
1.4 蛋白质改性研究进展 |
1.4.1 物理改性 |
1.4.2 化学改性 |
1.4.3 限制性酶解 |
1.4.4 葵花籽蛋白改性研究现状 |
1.5 乳化液概述 |
1.5.1 乳化液稳定性 |
1.6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葵花籽蛋白质的制备 |
2.2.2 大孔树脂吸附脱色葵花籽蛋白质的制备 |
2.2.3 限制性酶解结合大孔树脂吸附脱色葵花籽蛋白质的制备 |
2.2.4 色差值的测定 |
2.2.5 葵花籽蛋白脱色工艺优化实验设计 |
2.2.5.1 单因素实验 |
2.2.5.2 正交优化实验 |
2.2.6 水解度的测定 |
2.2.7 SDS-PAGE凝胶电泳 |
2.2.8 圆二色谱(CD) |
2.2.9 平均粒径的测定 |
2.2.10 内源荧光光谱的测定 |
2.2.11 表面巯基含量的测定 |
2.2.12 扫描电镜(SEM) |
2.2.13 溶解度的测定 |
2.2.14 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的测定 |
2.2.15 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的测定 |
2.2.16 持油性的测定 |
2.2.17 持水性的测定 |
2.2.18 流变特性的测定 |
2.2.19 蛋白乳化液的制备 |
2.2.20 乳化液Zeta-电位的测定 |
2.2.21 pH对葵花籽蛋白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 |
2.2.22 离子强度对葵花籽蛋白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 |
2.2.23 热处理对葵花籽蛋白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 |
2.2.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蛋白酶和大孔树脂的筛选 |
3.2 单因素条件对葵花籽蛋白脱色效果的影响 |
3.2.1 限制性酶解温度对葵花籽蛋白脱色效果的影响 |
3.2.2 pH对葵花籽蛋白脱色效果的影响 |
3.2.3 限制性酶解时间对葵花籽蛋白脱色效果的影响 |
3.2.4 酶添加量对葵花籽蛋白脱色效果的影响 |
3.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4 限制性酶解结合大孔树脂吸附对葵花籽蛋白结构特性的影响 |
3.4.1 限制性酶解结合大孔树脂吸附对葵花籽蛋白亮度值(L*)和水解度(DH)的影响 |
3.4.2 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结果 |
3.4.3 粒径分析结果 |
3.4.4 内源荧光光谱分析结果 |
3.4.5 圆二色谱(CD)分析结果 |
3.4.6 表面巯基含量分析结果 |
3.4.7 扫描电镜结果分析 |
3.5 限制性酶解结合大孔树脂吸附脱色对葵花籽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
3.5.1 溶解性 |
3.5.2 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 |
3.5.3 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 |
3.5.4 持油性 |
3.5.5 持水性 |
3.5.6 流变特性 |
3.6 限制性酶解结合大孔树脂吸附脱色对葵花籽蛋白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 |
3.6.1 pH对蛋白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 |
3.6.2 离子强度对蛋白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 |
3.6.3 热处理对蛋白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 |
4 结论 |
5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高相似性母乳替代脂的制备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母乳脂 |
1.1.1 母乳脂的消化吸收特点 |
1.1.2 中国母乳脂化学组成特点 |
1.2 母乳替代脂 |
1.3 母乳替代脂与中国母乳脂的差异性分析 |
1.4 高相似性母乳替代脂的制备 |
1.4.1 物理调配 |
1.4.2 分提 |
1.4.3 酶法酯交换 |
1.5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鱼油提取及组成测定 |
2.2.2 溶剂法分提鱼油富集OPL/OPO |
2.2.3 酶法合成月桂酸甘油三酯 |
2.2.4 酶法合成产物的纯化 |
2.2.5 母乳替代脂的调配和评价 |
2.2.6 脂肪酸组成测定 |
2.2.7 甘油酯组成测定 |
2.2.8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鱼油组成分析及选择 |
3.1.1 鱼油总脂肪酸组成 |
3.1.2 鱼油sn-2 位脂肪酸组成 |
3.1.3 鱼油甘油三酯组成 |
3.1.4 鱼油的选择与应用 |
3.2 鱼油溶剂法分提富集OPL和 OPO |
3.2.1 溶剂种类的确定 |
3.2.2 鱼油溶剂比(w/v)的确定 |
3.2.3 分提温度的确定 |
3.2.4 分提时间的确定 |
3.2.5 分提鱼油F组成分析 |
3.3 月桂酸甘油三酯的酶法合成 |
3.3.1 椰子油化学组成分析 |
3.3.2 反应体系和脂肪酶种类的确定 |
3.3.3 反应温度的确定 |
3.3.4 底物摩尔比的确定 |
3.3.5 脂肪酶添加量的确定 |
3.3.6 反应时间的确定 |
3.3.7 酶法合成产物组成分析 |
3.3.8 分子蒸馏纯化产物组成分析 |
3.4 物理调配法制备高相似性母乳替代脂 |
3.4.1 相似性评价模型 |
3.4.2 母乳替代脂的调配及评价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实验结果相关图表 |
附录 B 相似性评价数据 |
附录 C 物理调配模型编码 |
附录 D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3)天然多糖基高分子染料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分子染料 |
1.2.1 高分子染料的制备 |
1.2.2 高分子染料的分类 |
1.2.3 高分子染料的性能 |
1.2.4 高分子染料的应用 |
1.3 生物基高分子染料 |
1.3.1 纤维素基高分子染料 |
1.3.1.1 纤维素概述 |
1.3.1.2 纤维素基高分子染料的研究进展 |
1.3.2 甲壳素基高分子染料 |
1.3.2.1 甲壳素概述 |
1.3.2.2 甲壳素基高分子染料的研究进展 |
1.3.3 蛋白质基高分子染料 |
1.4 生物基高分子染料的应用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纤维素基高分子染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再生纤维素悬浮液的制备方法 |
2.2.4 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的制备方法 |
2.2.5 水性聚氨酯彩色膜的制备方法 |
2.2.6 实验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再生纤维素的制备和表征 |
2.3.1.1 再生纤维素的制备过程、形貌特征和化学结构 |
2.3.1.2 再生纤维素的晶型结构和比表面积 |
2.3.2 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的制备和表征 |
2.3.2.1 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的制备过程 |
2.3.2.2 温度、氯化钠、碳酸钠和染料初始用量对染料负载的影响 |
2.3.2.3 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的化学结构、形貌特征和晶型结构 |
2.3.2.4 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的热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 |
2.3.2.5 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的颜色性能 |
2.3.3 纤维素基高分子染料用于制备彩色聚氨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负载染料发色体的甲壳素基高分子染料的制备及其在彩色聚乳酸上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再生甲壳素的制备方法 |
3.2.4 再生甲壳素高分子染料的制备方法 |
3.2.5 Pickering乳液模板法制备聚乳酸彩色膜 |
3.2.6 实验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再生甲壳素的制备和表征 |
3.3.1.1 再生甲壳素的制备过程、化学结构和形貌特征 |
3.3.1.2 再生甲壳素的晶型结构和脱乙酰度 |
3.3.2 再生甲壳素高分子染料的制备和表征 |
3.3.2.1 再生甲壳素高分子染料的制备 |
3.3.2.2 温度、碳酸钠、脱乙酰度和染料初始用量对染料负载和性能的影响 |
3.3.3 生物基高分子染料在聚乳酸着色上的应用 |
3.3.3.1 彩色聚乳酸的制备 |
3.3.3.2 彩色聚乳酸的形貌与颜色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荧光甲壳素高分子染料的制备及其在乳液与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再生甲壳素的制备方法 |
4.2.4 荧光高分子染料的制备方法 |
4.2.5 荧光高分子染料制备Pickering乳液的方法 |
4.2.6 荧光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
4.2.7 实验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荧光高分子染料的制备方法和表征 |
4.3.1.1 荧光高分子染料的制备 |
4.3.1.2 荧光高分子染料的光学性能和形貌特征 |
4.3.2 荧光高分子染料在Pickering乳液成像上的应用 |
4.3.2.1 荧光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
4.3.2.2 荧光高分子染料的乳化性能和成像性能 |
4.3.3 荧光高分子染料用于构筑发光复合膜 |
4.3.3.1 荧光复合膜的构筑 |
4.3.3.2 荧光复合膜的光学性能 |
4.3.3.3 荧光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和热力学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H响应纤维素基高分子染料的制备及其在智能材料领域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再生纤维素悬浮液的制备方法 |
5.2.4 pH响应高分子染料的制备方法 |
5.2.5 pH响应智能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 |
5.2.6 pH响应高分子染料增强的多功能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
5.2.7 实验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H响应高分子染料的制备和表征 |
5.3.1.1 pH响应高分子染料的制备方法和化学结构 |
5.3.1.2 pH响应高分子染料的形貌特征、晶型结构、热力学稳定性能和亲水性能 |
5.3.1.3 pH响应高分子染料的pH响应性能 |
5.3.2 pH响应高分子染料在包装材料智能化上的应用 |
5.3.2.1 智能包装材料的构筑方法、机械性能、热力学稳定性能和亲水性能 |
5.3.2.2 智能包装材料的pH响应性能 |
5.3.2.3 智能包装材料用于检测虾的新鲜度 |
5.3.3 pH响应高分子染料在多功能水凝胶上的应用 |
5.3.3.1 多功能水凝胶的构筑方法 |
5.3.3.2 多功能水凝胶的化学结构、热力学稳定性能和形貌特征 |
5.3.3.3 多功能水凝胶的机械性能 |
5.3.3.4 多功能水凝胶的自愈合性能 |
5.3.3.5 多功能水凝胶的pH响应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4)磁性木质素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木材中的木质素 |
1.2.1 木质素的结构 |
1.2.2 木质素的应用 |
1.2.3 木质素气凝胶 |
1.3 气凝胶 |
1.3.1 二氧化硅气凝胶 |
1.3.2 金属氧化物气凝胶 |
1.3.3 无机/有机杂化气凝胶 |
1.3.4 有机气凝胶 |
1.3.5 磁性气凝胶 |
1.4 石墨烯 |
1.4.1 生物质复合石墨烯 |
1.4.2 石墨烯气凝胶 |
1.5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
1.5.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木质素磺酸钠/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氧化石墨烯(GO)的合成 |
2.3.2 木质素磺酸钠/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 |
2.3.3 GO和SLGA的结构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合成工艺条件的优化 |
2.4.2 GO和GA、SLGA的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磁性木质素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3.2.2 实验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改性木质素的提取 |
3.3.2 氧化石墨烯(GO)的合成 |
3.3.3 磁性木质素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 |
3.3.4 木质素和FLGA的性能分析及结构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纳米Fe_3O_4掺杂量对气凝胶的影响 |
3.4.2 GO和FLGA的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气凝胶的吸附性能和磁回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4.2.2 实验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 |
4.3.2 气凝胶的吸附实验 |
4.3.3 FLGA气凝胶的吸附效率与回收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气凝胶密度分析 |
4.4.2 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 |
4.4.3 GA,FLGA气凝胶的吸附能力测试 |
4.4.4 FLGA气凝胶的吸附效率与回收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本论文创新之处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茶叶籽的油脂组分、淀粉特性及淀粉-油脂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茶叶籽油研究进展 |
1.1.1 茶叶籽油脂肪酸组成研究进展 |
1.1.2 茶叶籽油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
1.2 淀粉理化特性研究进展 |
1.2.1 淀粉结构和组成 |
1.2.2 淀粉理化特性 |
1.3 RS5 理化结构及生物学意义 |
1.3.1 RS5 结构特点 |
1.3.2 RS5 理化及功能特性 |
1.3.3 RS5 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茶叶籽油成份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样品处理 |
2.1.3 脂肪酸组分分析 |
2.1.4 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 |
2.1.5 总酚酸含量检测(Folin酚法) |
2.1.6 甲醇初提物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 |
2.1.7 各组分ABTS~+自由基阳离子清除能力测定 |
2.1.8 各组分铁还原抗氧化能力测定(FRAP) |
2.1.9 酚酸化合物鉴定分析 |
2.1.10 酚酸化合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2.1.11 酚酸化合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2.1.12 数据分析 |
2.2 实验结果 |
2.2.1 脂肪酸组分分析 |
2.2.2 甲醇初提物总酚酸含量及DPPH检测 |
2.2.3 各组分总酚酸含量检测 |
2.2.4 各组分ABTS和 FRAP抗氧化能力检测 |
2.2.5 酚酸化合物鉴定 |
2.2.6 各组分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茶叶籽油脂肪酸组分特点 |
2.3.2 茶叶籽油的抗氧化活性 |
2.3.3 茶叶籽油中酚酸对细胞增殖和生长的影响 |
2.4 结论 |
第3章 茶叶籽与其他农作物的淀粉异同性比较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样品处理 |
3.1.3 含水量、总淀粉含量测定 |
3.1.4 表观直链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测定 |
3.1.5 扫描电镜、粒度分布及X-衍射晶型分析 |
3.1.6 支链淀粉分离及链状分布测定 |
3.1.7 热力学特性及回生特性检测 |
3.1.8 淀粉粘滞特性及质地分析 |
3.1.9 淀粉离体消化特性检测 |
3.1.10 数据分析 |
3.2 实验结果 |
3.2.1 水分、总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 |
3.2.2 淀粉颗粒的粒径及形态 |
3.2.3 淀粉晶型及结晶度 |
3.2.4 支链淀粉的链长分布(CLD) |
3.2.5 淀粉热力学特性 |
3.2.6 淀粉粘滞特性 |
3.2.7 淀粉质地特性 |
3.2.8 淀粉离体消化特性 |
3.3 讨论 |
3.3.1 淀粉颗粒结构 |
3.3.2 淀粉糊化特性与消化特性 |
3.3.3 淀粉凝滞特性与质构特性 |
3.4 结论 |
第4章 茶叶籽淀粉-脂质复合体形成及其理化特性比较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样品处理 |
4.1.3 油脂/脂肪酸取代率检测 |
4.1.4 复合物外观及扫描电镜 |
4.1.5 X-射线衍射特征检测 |
4.1.6 热力学特性检测 |
4.1.7 离体消化特性 |
4.1.8 数据分析 |
4.2 实验结果 |
4.2.1 脂质取代率及复合物外观 |
4.2.2 X-射线衍射图谱 |
4.2.3 热力学特性 |
4.2.4 动态离体消化特性 |
4.3 讨论 |
4.3.1 淀粉与脂质种类对淀粉-脂质复合率的影响 |
4.3.2 RS5 凝胶外观及淀粉形态 |
4.3.3 RS5 晶型结构及热力学特性 |
4.3.4 RS5 与离体消化 |
4.4 结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植物油基润滑油基础油及添加剂的合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油的组成和性质 |
2 植物油合成润滑油基础油 |
2.1 植物油的基因改性 |
2.2 植物油的化学改性 |
2.3 添加剂改性 |
3 植物油作为润滑油添加剂 |
3.1 引入功能性官能团 |
3.2 增加植物油的支化度 |
(1) 植物油均聚 |
(2) 植物油共聚 |
4 结论 |
(7)基于矿物制备的多功能可切换润湿性材料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超润湿材料的理论基础 |
1.2.1 固体表面润湿性的基本理论 |
1.2.2 固体表面润湿性模型 |
1.3 大自然中的超润湿现象 |
1.4 超润湿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1 超润湿材料的制备方法 |
1.4.2 可切换润湿性材料的研究现状 |
1.5 立题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1 立题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2 基于石英砂制备的可切换润湿性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及表征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实验内容 |
2.2.3 材料的性能测试及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可切换润湿性织物的合成过程 |
2.3.2 可切换润湿性织物的润湿性能 |
2.3.3 可切换润湿性织物的机理分析 |
2.3.4 可切换润湿性织物的可控分离 |
2.3.5 可切换润湿性织物的表面形貌和化学结构分析 |
2.3.6 可切换润湿性织物的机械耐磨损性和耐盐性测试 |
2.3.7 可切换润湿性织物的耐高温性和耐紫外性测试 |
2.3.8 可切换润湿性织物的浮力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水镁石和二氧化钛制备的可切换润湿性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及表征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实验内容 |
3.2.3 材料的性能测试与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可切换润湿性材料的合成方法 |
3.3.2 可切换润湿性材料的疏液性测试 |
3.3.3 可切换润湿性材料的表面形貌和化学结构分析 |
3.3.4 可切换润湿性材料的响应能力以及机理分析 |
3.3.5 可切换润湿性材料的可控分离 |
3.3.6 可切换润湿性材料的热稳定性和耐火性测试 |
3.3.7 可切换润湿性材料的自清洁性测试 |
3.3.8 可切换润湿性材料的机械耐磨损性和耐久性测试 |
3.3.9 可切换润湿性材料的可重复利用性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海泡石基多功能超浸润复合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浸润表面 |
1.2 固体表面润湿性的表征 |
1.2.1 静态接触角 |
1.2.2 滚动角 |
1.3 超浸润表面的理论模型 |
1.3.1 Young氏模型 |
1.3.2 Wenzel模型 |
1.3.3 Cassie模型 |
1.3.4 Cassie-Baxter模型 |
1.4 超浸润体系 |
1.5 超浸润表面的常见制备方法 |
1.5.1 喷涂法 |
1.5.2 静电纺丝法 |
1.5.3 溶胶-凝胶法 |
1.5.4 刻蚀法 |
1.6 粘土在超浸润表面的应用 |
1.6.1 粘土的种类 |
1.6.2 关于粘土在超浸润领域的研究 |
1.7 海泡石 |
1.7.1 海泡石的结构 |
1.7.2 海泡石的性能 |
1.8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海泡石基超疏水复合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
2.2.2 材料制备 |
2.2.2.1 Sepiolite@POS粉末的制备 |
2.2.2.2 Sepiolite@POS/EP复合涂层的制备 |
2.2.3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海泡石表面的聚硅氧烷改性 |
2.3.2 Sepiolite@POS/EP复合涂层的表面润湿性和微观结构 |
2.3.3 Sepiolite@POS/EP超疏水复合涂层的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
2.3.4 油-水分离测试 |
2.3.5 自清洁测试 |
2.4 结论 |
第三章 染色海泡石基超疏水复合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
3.2.2 材料制备 |
3.2.2.1 染色海泡石(SEP-RB)的制备 |
3.2.2.2 SEP-RB的超疏水改性 |
3.2.2.3 SEP-RB@POS/EP复合涂层的制备 |
3.2.3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改性染色海泡石(SEP-RB@POS)的表面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 |
3.3.2 SEP-RB@POS/EP复合涂层的超疏水性 |
3.3.3 SEP-RB@POS/EP染色超疏水复合涂层的化学稳定性 |
3.3.4 SEP-RB@POS/EP染色超疏水复合涂层的机械稳定性 |
3.4 结论 |
第四章 海泡石基超疏水超疏油复合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
4.2.2 材料制备 |
4.2.2.1 SEP@FPOS的制备 |
4.2.2.2 SEP@FPOS/EP超疏水超疏油复合涂层的制备 |
4.2.2.3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EP@FPOS 及相应复合涂层的表面组成及微观结构 |
4.3.2 SEP@FPOS/EP复合涂层的润湿性 |
4.3.3 SEP@FPOS/EP复合涂层的机械稳定性 |
4.3.4 SEP@FPOS/EP复合涂层的化学稳定性 |
4.3.5 SEP@FPOS/EP复合涂层的自清洁性能 |
4.4 结论 |
第五章 海泡石基超亲水超疏油复合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
5.2.2 材料制备 |
5.2.2.1 海泡石(SEP)超亲水超疏油改性 |
5.2.2.2 SEP@PDDA-PFO/EP 超亲水超疏油复合涂层的制备 |
5.2.2.3 表征与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9)隔室纤维的制备及其对沥青混凝土自修复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的自修复理论及影响因素 |
1.2.2 现有提高沥青自修复方法 |
1.2.3 含封装修复剂的沥青自修复评价方法 |
1.2.4 主要技术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技术路线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沥青 |
2.1.2 集料及填料性能 |
2.1.3 隔室纤维的制备仪器及原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隔室纤维的制备与性能评价方法 |
2.2.2 隔室纤维对沥青自修复性能的影响和作用机理评价方法 |
2.2.3 纤维对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和自修复性能的影响评价方法 |
第3章 隔室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隔室纤维的微流控制备机理 |
3.2 隔室纤维的制备 |
3.2.1 海藻酸钙隔室纤维(AF) |
3.2.2 海藻酸钙/二氧化硅隔室纤维(CF) |
3.2.3 海藻酸钙/氧化石墨烯隔室纤维(MRF) |
3.3 隔室纤维的性能 |
3.3.1 热稳定性 |
3.3.2 力学性能 |
3.3.3 MRF的微波加热特性 |
3.4 隔室纤维对沥青自修复性能的影响 |
3.4.1 含有AF的沥青自修复性能 |
3.4.2 含有CF的沥青自修复性能 |
3.4.3 含有MRF的沥青自修复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隔室纤维对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 |
4.1 隔室纤维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分散性研究 |
4.2 隔室纤维对沥青混凝土体积性能的影响 |
4.3 高温抗车辙性能 |
4.4 低温抗开裂性能 |
4.5 抗水损害性能 |
4.6 抗疲劳性能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隔室纤维对沥青混凝土自修复性能的影响研究 |
5.1 无水环境下隔室纤维对沥青混凝土自修复性能的影响 |
5.1.1 修复时间的影响 |
5.1.2 断裂-修复-断裂循环次数的影响 |
5.1.3 微波加热的影响 |
5.1.4 隔室纤维对沥青混凝土疲劳恢复性能的影响 |
5.2 有水环境下隔室纤维对沥青混凝土自修复性能的影响 |
5.2.1 酸碱盐溶液的自修复试验设计 |
5.2.2 浸水后修复时间的影响 |
5.2.3 浸水后修复温度的影响 |
5.2.4 浸水后断裂修复循环次数的影响 |
5.2.5 水溶液的影响机理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隔室纤维对沥青混凝土修复效果及机理研究 |
6.1 隔室纤维对沥青自修复的作用机理研究 |
6.1.1 AF和CF对沥青自修复的作用机理 |
6.1.3 MRF对沥青自修复的作用机理 |
6.2 葵花籽油在沥青中扩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6.2.1 分子模拟方法 |
6.2.2 扩散模型的确立 |
6.2.3 温度的影响 |
6.2.4 沥青老化的影响 |
6.3 基于作用机理的修复剂性能研究 |
6.3.1 毛细管流动能力 |
6.3.2 润湿能力 |
6.3.3 降粘效果 |
6.3.4 四组分结果 |
6.3.5 性能恢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A.发表论文 |
B.承担项目 |
(10)银/碳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纳米润滑油添加剂概述 |
1.2.1 纳米材料及其特点 |
1.2.2 纳米润滑油添加剂的种类 |
1.2.3 纳米润滑材料的抗磨减摩机理 |
1.3 碳纳米材料概述 |
1.3.1 石墨烯概述 |
1.3.2 碳纳米管概述 |
1.3.3 碳球概述 |
1.4 纳米银概述 |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本论文目的与研究意义 |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相关表征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材料表征及性能测试 |
2.3.1 电镜分析 |
2.3.2 X射线衍射分析 |
2.3.3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 |
2.3.4 拉曼光谱分析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3.6 分散稳定性分析 |
2.3.7 摩擦学性能分析 |
第三章 GO-PDA/Ag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Ag纳米粒子的制备 |
3.2.2 GO-PDA的制备 |
3.2.3 GO-PDA/Ag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GO-PDA/Ag复合材料的形成过程 |
3.3.2 微观形貌分析 |
3.3.3 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XRD) |
3.3.4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3.5 拉曼光谱分析(Raman) |
3.3.6 分散稳定性分析 |
3.3.7 摩擦学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NTs-PDA/Ag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CNTs-PDA的制备 |
4.2.2 CNTs-PDA/Ag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NTs-PDA/Ag复合材料的形成过程 |
4.3.2 微观形貌分析 |
4.3.3 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 |
4.3.4 红外光谱分析 |
4.3.5 拉曼光谱分析 |
4.3.6 摩擦学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核壳Ag@C纳米球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Carbon Spheres(CS)的制备 |
5.2.2 Ag@C纳米球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Ag@C纳米球的形成过程 |
5.3.2 CS和Ag@C的微观形貌分析 |
5.3.3 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 |
5.3.4 红外光谱分析 |
5.3.5 拉曼光谱分析 |
5.3.6 分散稳定性分析 |
5.3.7 摩擦学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葵花籽油改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葵花籽蛋白脱色工艺及其结构、功能特性的研究[D]. 秦那日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高相似性母乳替代脂的制备及评价[D]. 程昕祎. 江南大学, 2021(01)
- [3]天然多糖基高分子染料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丁雷. 东华大学, 2021(01)
- [4]磁性木质素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D]. 宋宗佳.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5]茶叶籽的油脂组分、淀粉特性及淀粉-油脂复合研究[D]. 黄佳佳. 浙江大学, 2021(01)
- [6]植物油基润滑油基础油及添加剂的合成研究进展[J]. 丁丽芹,冯豪,念利利,梁生荣. 合成化学, 2020(10)
- [7]基于矿物制备的多功能可切换润湿性材料的性能研究[D]. 周亦晨. 西安科技大学, 2020
- [8]海泡石基多功能超浸润复合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D]. 贾雨晗. 江苏大学, 2020(02)
- [9]隔室纤维的制备及其对沥青混凝土自修复性能的影响研究[D]. 舒本安.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10]银/碳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D]. 黄健. 江苏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