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人的魅力:在衬托中写好人物(论文文献综述)
李志恒[1](2021)在《侧面衬托,婉转表达》文中研究表明侧面描写定义作文的描写方法,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两种形式。正面描写就是直接描写,对人物而言,就是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内心情感;对于景或物,就是描写事物的形、色、声、味、量。而侧面描写恰是避开了正面描写的重心,不去描写人的五大特征以及景或物的五个表象特点,而是借用人和物自身特点以外的人和物进行侧面衬托。从某种意义上说,侧面描写如一支奇兵,更加鲜活生动地表达人、物的特点。
邓鑫悦[2](2021)在《部编版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小学语文教科书一般包括选文系统、知识系统、作业系统和助读系统。其中,助读系统以辅助性材料的形式呈现,最为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符合新时代背景下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本研究以部编版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助读系统为研究对象,比较反思各类助读系统的编写特点,提出完善建议;结合教学案例和访谈发现教师使用助读系统存在的问题,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使用建议。本研究采用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具体来说,采用文献研究法从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概念界定、文献综述和论文研究设计入手,探讨两版教科书助读系统比较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以期丰富比较研究内容,并从先行组织者和支架教学模式两方面对助读系统进行学理分析。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内容上阐述各类助读要素的特点及作用,从低、中、高三个学段分析助读系统在结构上的编排特点,明确其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教学改革发挥的作用。采用比较研究法从随文泡泡语、单元导语、课前提示语、旁批四方面对提示类助读系统进行分析得出:相比于人教版,部编版的思考型随文泡泡语减少,但更加注重学生体验;部编版单元导语分条列出学习目标,整体序列性有所提升,多采用陈述式和引用修辞,而人教版主题明确,增加了感叹式和思考式,多用排比修辞,但二者都需协调听说读写所占的比例;人教版课前提示语注重与前文的联系,而部编版更重视学习目标的明确性,其新增的旁批也发挥着重要的指引作用。从封面和随文插图两方面对图像类助读系统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相比于人教版,部编版纸张变大,留白以供学生做笔记;封面色调以橙色为主,生动活泼,主题内容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文插图更加注重情境图和水墨画,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且排版方式更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但两版教科书都有待提升图文契合度。从注释的形式与内容两方面对注释类助读系统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注释都以脚注形式呈现,点明文章作者和出处,但对于一些远离学生生活时代的词语缺少相应的解释;相比于人教版,部编版文言文注释位置由文字下方变为文字右方,更注重人文性;人教版的注释内容更加详细,而部编版更注重准确性。以包含“我知道”“宽带网”“资料袋”“阅读链接”模块在内的课文后附加资料和教科书后附加资料为研究对象,对资料类助读系统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相比于人教版,部编版低学段附录新增“偏旁名称表”“词语表”,多音字标蓝;课文后附加资料更重视学生的对比阅读,但在内容和形式上仍有提升的空间。结合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进一步反思部编版各类型助读系统的编排特点,研究发现教师使用助读系统存在一些问题:使用频次不高,认识上有待加深,忽视方法指导,效率上有待提升。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背后的原因可能是教师过于重视选文内容,忽略助读系统功用,受教师个人素质影响,难以自觉高效的利用助读系统。基于此提出完善各类助读系统的编写建议:巧设提示内容,训练学生思维;图文内容契合,丰富插图类型;适度增加注释,注重启发学生;充实附加资料,提升语文素养。此外,教师也应高效使用助读系统,不仅要增强对助读系统的把握与认识,树立整体意识分析和二次开发教科书,而且要引导学生在课前、课上和课后有针对性的使用各类助读系统,以求发挥其助学促教的作用。
吕小燕[3](2020)在《高中写作借鉴唐宋散文名作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中阶段,传统文学阅读与写作都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但是传统文学阅读与写作之间隔阂较深。一方面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在传统文学的阅读教学上,又主要将之作为文言文在教,忽视传统文学对写作的价值。另一方面,学生也没有正视传统文学对写作的意义,不能借助传统文学来丰富写作经验,提高写作能力。唐宋散文名作是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写作可以借鉴学习写作方法的经典文学文本。本论文尝试研究高中写作借鉴唐宋散文名作,分析唐宋散文名作写作价值,探究高中写作借鉴唐宋散文名作教学的意义与实施的策略。本论文正文部分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首先梳理本论文中唐宋散文名作的具体篇目。先对高中语文教材以及经典文选《古文观止》《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唐代散文选注》《宋代散文选注》中编选的唐宋散文篇目进行梳理,然后结合相关文学评论名家的点评篇目进行适当补充梳理,最后确定本论文中唐宋散文名作的具体篇目。第二章侧重分析唐宋散文名作在写作方面一些可借鉴的写作方法,主要分析其在“表达方法”“文章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表达”四个方面的写作方法,为高中写作理清借鉴内容。第三章调查分析高中写作现状,在对高中写作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高中写作存在的典型问题,然后分析高中写作借鉴唐宋散文名作教学的必要。第三章是本论文的重点,侧重于高中写作借鉴唐宋散文名作教学的实践研究。本章将首先分析高中写作借鉴唐宋散文名作教学的实施条件,然后分析影响高中写作借鉴唐宋散文名作教学的要素,最后具体阐述高中写作借鉴唐宋散文名作教学的实践。本论文将从理论研究和课堂操作实践两个层面,体现自己对于高中写作借鉴唐宋散文名作教学研究的思考。本论文希望借助唐宋散文名作为高中写作寻找一点新的思路。既发挥唐宋散文名作作为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在语文课程中的育人作用,又能最大程度地开发、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从唐宋散文名作中汲取有益成分,让学生在鉴赏与传承传统文化中学会建构与创造,养成学生个性化的写作素养。
朱曼玉[4](2020)在《《史记》对《聊斋志异》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史家经典和文学范例的《史记》,对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的生成与发展、写人摹事的艺术与技巧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蒲松龄镕经铸史,奋武揆文,他所创作的《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创作的高峰。从《史记》和《聊斋志异》这两部宏伟巨着在创作动机、创作思想、创作技巧等方面显露出的相似性和典型性来看,《史记》对《聊斋志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史记》为《聊斋志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资源,从求奇尚曲的创作追求到采善罚恶的批判精神再到崇尚侠义、崇拜英雄、雅好悲剧的史家审美,在《聊斋志异》中都得到了创造性的继承与发展,它是《聊斋志异》取得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的成功助力。本文正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司马迁其人对蒲松龄的影响,设置了三个小节的内容:司马迁着史动机对蒲松龄的影响;司马迁精神气质对蒲松龄的影响;司马迁审美取向对蒲松龄的影响。第二部分论述《史记》文体结构对《聊斋志异》的影响,主要以《史记》评论形式、纪传体体例、主题构建等三个方面为切入点,来探究《史记》文体结构对《聊斋志异》的影响。第三部论述《史记》文本内容对《聊斋志异》的影响,主要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旨意三个方面入手,探究两部作品在文本内容上的内在联系。第四部分论述《史记》艺术手法对《聊斋志异》的影响,探究两部作品在人物塑造艺术、语言艺术、叙事艺术等方面的渊源关系。
李艳玲[5](2020)在《《史记》叙事技巧在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叙事能力是高中语文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能力,为提高高中学生的叙事能力,写好记叙文,本文将《史记》叙事技巧引入高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本文依据高中学生记叙文写作现状,结合《史记》在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视角上的特点,探讨《史记》叙事技巧应用于高中记叙文写作中的意义,总结《史记》叙事技巧下的高中记叙文写作策略。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一、比较分析《史记》与《春秋》《左传》叙事的特点,结合《史记》叙事技巧研究与叙事技巧的应用研究现状,分析《史记》叙事技巧应用于高中记叙文写作的可行性;二、分析高中记叙文写作现状及原因,依据写作实情,探讨《史记》叙事技巧应用于高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意义;三、分析《史记》在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视角上的特点,并将其应用于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之中;四、结合前文《史记》叙事特点的分析,总结《史记》叙事技巧应用下的高中语文记叙文写作策略;五、安排教学设计,通过实践操作,分析《史记》叙事技巧在高中记叙文写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反思。记叙文写作技巧固然重要,但必须立足于充实的内容,反过来,好的技巧可以使内容更完美。掌握《史记》中的叙事技巧,并自觉地运用到记叙文写作实践中,有助于完善学生记叙文写作认知系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
刘明月[6](2017)在《初中语文写作目标体系下记叙文片段写作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记叙文在语文教材中所占比例最大,是初中生常见的文体之一,作用非常广。记叙文写作教学是初中写作教学的重要内容,常常是教授其它文体写作的基础。它能使学生将写作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学会感受和体验生活。它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发散学生的思维,陶冶情操。因此,研究记叙文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论文结合相关的理论,希望重建相对完整的记叙文写作目标体系,在该体系的引导下进行记叙文片段写作教学的实践探索。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写作目标体系下记叙文片段写作教学的相关概念和教学依据。为进一步的实践探索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阐述写作目标体系下记叙文片段写作教学的目标重构和实践探索过程。首先,根据记叙文写作目标在现行教材单元写作目标中的分布及不完善之处,做出几点补充,以期建立一套适合初中生的相对完整的记叙文写作目标体系。其次,根据重建的写作目标体系,结合学生熟悉的人、事、物、景等题材分类筛选课内外选文的精彩片段。最后,在课堂中以筛选出的精彩片段为例,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启发引导学生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四方面进行记叙文片段写作训练。第三章,展示了写作目标体系下记叙文片段写作教学的相关实践成果。分为学生佳作的展示和班级调查反馈的成果展示,以鼓励自己更进一步的努力。第四章,从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阐述了写作目标体系下记叙文片段写作教学的进一步思考,以引起更多研究者的关注,共同研究并完善这一课题,促进记叙文写作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李明月[7](2016)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促进初中写作训练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古诗文阅读教学促进初中写作训练为出发点,阐述了初中古诗文的阅读教学情况和初中写作训练的教学现状。如今的语文课堂上往往割裂了古诗文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之间潜在的联系,古诗文的阅读教学是一个模块,写作训练又是另外一个模块,写作训练的教学也处于一种无计划无指导的涣散状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教学几乎每个单元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在历年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对古诗文的考查几乎占据了试卷考查的20%。在历年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写作训练几乎占据了试卷考查的42%。古诗文的阅读和写作训练合二为一就几乎占据了整个试卷考查内容的62%。可见古诗文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从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古诗文的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诗文的阅读教学对写作训练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论述了古诗文阅读教学对写作训练的促进作用;古诗文丰富多彩的意象可以激活学生的写作文思;古诗文多样的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可以成为写作训练无穷无尽的写作方法;学习古诗文巧妙的结构布局可以打破作文单一的结构模式;古诗文精练语言在作文中的引用可以让作文魅力无穷大放光彩。
张蓓蓓[8](2016)在《苏州绘画传统与金圣叹文学评点之人物塑造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本就与传统书画理论有许多相通之处,借书画理论论诗文亦是文学批评的常用方法。金圣叹(1608-1661)的小说戏曲评点受传统绘画理论影响的痕迹十分明显,一定程度上金圣叹把作文比作作画,从他的评点文字中很容易找到绘画理论、术语、典故的痕迹。从金圣叹的交游及其对诗歌、小说、戏剧的评点中不难看出,金圣叹对古代绘画理论和绘画技法比较熟悉,对绘画具有浓厚的兴趣与独到的领悟。金圣叹借用传统绘画理论而来的人物塑造技法主要包括背面铺粉法、烘云托月法、衬染之法,这几种技法是对以“衬”为核心的绘画术语的借鉴。虽然是借用画论术语,但金圣叹在他的小说戏曲评点中并非简单地移植,而是结合文学创作的特殊规律,对传统绘画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挥,使其成为具有相对稳定内涵的创作手法。金圣叹借用“背面铺粉”这一绘画术语主要取其映衬、衬托之意,但将画纸或绢的“背面”转意为人物性格的对立面。在小说评点中,“背面铺粉法”的作用对象仅限于人物与人物之间,利用人物性格的对立面进行反衬,并在衬托中寓含褒贬。正反相衬的人物在地位上具有并列性,二者的衬托是互相的,最终达到的效果是使互相衬托的人物性格都得到凸显,而非有意突出其中一人。“烘云托月法”借用绘画中利用云来凸显月的方法,把需要突出的主体物象转意为戏曲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把用水墨或淡彩渐次渲染的物象外廓转意为围绕在主角周围的次要人物。文学批评领域中的“烘云托月法”是一种通过描写次要人物来侧面烘托主要人物的方法,强调次要人物存在的目的是为突出主要人物,同时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是水涨船高的关系,必须要重视次要人物。“衬染之法”取绘画中颜色涂染浑融的要求,利用与人物相一致的环境氛围进行渲染烘托,不仅为情节发展提供所需的场景、为人物营造特定的氛围,还不着痕迹地揭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韩梦姣[9](2015)在《中学朱自清散文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教材的版本颇多,但不约而同选取了朱自清三到五篇课文,与此同时,《朱自清优秀散文精选》是教育部推荐的必读书目之一,足见朱自清在中学课堂的地位之重,因而研究朱自清有一定的实际价值。根据当今课堂上朱自清散文教学现状,分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误区,并提出三个教学策略。这些教学策略以课文中朱自清的散文为主,必读书目《朱自清散文精选》为辅展开。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朱自清散文的抒情特色,充满诗意的审美效果以及朴素却蕴含风华的语言特色。朱自清无论写人叙事还是说理都充满着深情,但外在抒情上却含蓄有节制,这得益于叙事与抒情相结合,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同时,独特的感官体验和细腻地情景交融,梦幻的色彩使他的文章富有诗意,单纯、明晰的结构又为他的文章增加了诗的美。此外,雅俗共赏的审美趣味和“活的口语”的追求使他的语言富有特色,在朴素的文字中往往能见到奇妙之处,具体表现运用为奇妙的辞格。
张博[10](2014)在《多元文化冲突与《三国演义》传统观》文中认为这篇论文的研究范畴属于对《三国演义》文化学研究的范围之内。但是由于能力所限,只选择一些传统观念作为切入角度来管窥这一课题的冰山一角。本文的正文部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分析儒家传统的伦理观念“仁”、“忠”、“义”三者在《三国演义》中的矛盾特征,及其矛盾背后渗透出的文化冲突。在对《三国演义》“仁”观念的分析中,本文重点分析了刘备这一被人民和作者寄予了理想化仁君色彩的人物在其一生斗争过程中坚持仁政理想与获得政治利益上的矛盾,指出儒家向往的仁政理想和政治军事斗争的利益之间的关系不仅是缺乏联系的,甚至是相反的,获取政治利益的条件体现为对仁政理想的背离。而出现这一观念上矛盾的根源在于儒家和法家在政治理念上的根本分歧。在对《三国演义》“忠”观念的研究中,本文首先指出矛盾的焦点在于作品对愚忠守节者和背弃忠君原则的叛变者同样表现出了宽容,甚至对后者的弃暗投明表现出了积极地认可。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将其还原到春秋时代的“士文化”的嬗变过程中去,并认为士人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对“士志于道”的理解发生的转变导致了《三国演义》“忠”观念的矛盾。对于《三国演义》中的“义”观念,本文的研究从被毛宗岗称为“义绝”的关羽的人物形象入手,分析主要体现其重义的情节之中所体现出的“义”的性质,从而发现儒家和墨家同样提倡的“义”的不同内涵的冲突对《三国演义》中的“义”观念造成的影响。第二章主要探讨了《三国演义》之中几个历史观念的矛盾之处。首先,对于天命问题,《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明确分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阵营,一些人物在得知天意后顺天而行,而另一些人物则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逆天意而行,人物在两种抉择的之间矛盾态度来源于儒家中孔孟学派和荀子学派对于天命是否有常,天命是否由道德决定的根本分歧。对于三国时代魏国和蜀国孰者为正统的问题,历朝历代的历史学家、哲学家、小说家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其对王朝正统性的评价标准更是莫衷一是,《三国演义》选择了“拥刘反曹”的政治基调,没有接纳陈寿《三国志》帝魏寇蜀的立场。这其中不仅包含了朱熹等一系列南宋理学名家对蜀汉正统地位的推崇,也与民众对现实政治和民族压迫政策的反抗相关。对于《三国演义》英雄观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这一人物其历史形象与文学形象截然不同的定位上。在《三国志》中的超世英杰与《三国演义》中的乱世奸雄之间,横亘着道德标准这一无法逾越的重要标准。而统摄《三国演义》的核心历史观仍是天命史观,而并非英雄史观,对于这一问题的辨析也将在英雄观章节中加以论述。第三章主要论述了《三国演义》所反映的汉末三国时代道教发展状况,重点分析了张角、张鲁、于吉与左慈分别实践的道教与政治相结合三种形式。通过对三种宗教政治模式失败经验的总结,以及道教领袖难逃被杀、投降、被严格控制的悲剧命运的原因的综合分析,从而展示出道教文化自从汉代诞生以来,与占据主流地位的儒家文化相互冲突斗争的全过程,揭示出《三国演义》道教情节的文化蕴涵。第四章主要关注了《三国演义》中为数较少,地位相对较轻的一些女人人物角色。在粗略地将她们归入不同的类型之后,主要分析了《三国演义》中间女性形象身上存在的三大矛盾:社会地位的尊与卑,女性的美貌与政治斗争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在道德层面上是否存在着对贞节方面的要求。在本章的最后一节中,我们将引入社会性别的概念,从三国女性对政治的参与这一问题入手,分析占据社会主流的男权文化对女性参政问题的压制,以及在男权话语书写下的《三国演义》的性别文化特征。第五章以《三国演义》研究中比较热门的虚实观念作为切入,首先总结了前人对《三国演义》虚实问题的争议看法,并使用切实的考据方法,对《三国演义》中的一些前人以往关注的不多的历史与虚构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考辨。本文将《三国演义》存在的虚实观念中的差异矛盾归结为上层的史官文化与新兴的下层市民文化之间存在的冲突。而在新历史主义学者看来,历史本身就充满了各种虚构,无论是史官文化还是市民文化,它们虽然存在着完全不同的对历史真实问题的态度,但是他们实际上在使用着同样的方法来编织着历史典籍或是通俗小说的文本。第六章作为全文的结论部分,将引入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理论的原理,并以此再次梳理《三国演义》中所体现的文化冲突,在总结全篇论文的同时,对《三国演义》的文化研究进行进一步的展望。
二、写人的魅力:在衬托中写好人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写人的魅力:在衬托中写好人物(论文提纲范文)
(1)侧面衬托,婉转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侧面描写定义 |
第一部分 |
◎…对人物的侧面描写…◎ |
人物外貌的侧面描写 |
◎物衬 |
◎人衬 |
1.用语言描写侧面衬托的人物外貌,“话语”中只是旁敲侧击,就是不点明主旨。 |
2.用动作衬托外貌,是借助别人的动作和行为来表现。 |
人物动作的侧面描写 |
◎物衬 |
◎人衬 |
◎物衬+人衬 |
侧面描写人物神态 |
◎人衬 |
◎物衬 |
◎人衬+物衬 |
人物语言的侧面描写 |
一、侧面描写人物语言外延 |
◎物衬 |
◎人衬 |
◎物衬+人衬 |
二、侧面描写人物语言内涵 |
人物内心的侧面描写 |
◎景(物)衬 |
1.顺承,用环境写照心理。 |
2.反衬。 |
◎人衬 |
1.借人物动作描写侧面表达内心情感 |
2.借人物语言代言内心 |
3.借神态代言内心活动 |
4.借日常行为的改变代言内心活动 |
侧面描写个性爱好 |
◎物衬 |
◎人衬 |
◎事衬 |
◎物衬 |
第二部分 |
◎…以物为主体的侧面描写…◎ |
对声音的侧面描写 |
1.以声衬静,通过描摹声音来反衬寂静 |
2.以静衬声,通过无声衬托已经发生的喧嚣和躁动 |
3.声音正衬 |
对形状的侧面描写 |
对气味的侧面描写 |
◎人衬 |
◎物衬 |
对味道的侧面描写 |
对颜色的侧面描写 |
数量的侧面描写 |
其他特性的侧面描写 |
◎温度 |
1.冷 |
2.热 |
◎场面 |
◎风雨 |
1.雨 |
2.风 |
(2)部编版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缘由 |
1.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 |
(1)助读系统体现课标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
(2)助读系统反映课标中教科书的编写要求 |
2.助读系统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重要地位 |
3.助读系统在实际教学中的使用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1.语文教科书 |
2.助读系统 |
(四)文献综述 |
1.关于助读系统的整体研究 |
2.关于助读系统的局部研究 |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五)论文研究设计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方法 |
3.研究思路 |
4.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小学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概述 |
(一)小学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内容分析 |
(二)小学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结构分析 |
(三)小学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功能分析 |
1.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
2.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
3.促进语文教学改革 |
(四)小学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学理分析 |
1.先行组织者 |
2.支架教学模式 |
二、两版教科书提示类助读系统的比较 |
(一)随文泡泡语的比较 |
1.数量的比较 |
2.类型的比较 |
(二)单元导语的比较 |
1.主题范围的比较 |
2.表述方式的比较 |
3.修辞手法的比较 |
(三)课前提示语的比较 |
(四)旁批的比较 |
三、两版教科书图像类助读系统的比较 |
(一)封面的比较 |
1.封面色彩的比较 |
2.封面插图主题内容的比较 |
(二)随文插图的比较 |
1.插图数量的比较 |
2.插图类型的比较 |
3.插图与文本内容契合度的比较 |
4.插图排版形式的比较 |
四、两版教科书注释类助读系统的比较 |
(一)注释形式的比较 |
(二)注释内容的比较 |
五、两版教科书资料类助读系统的比较 |
(一)课文后附加资料的比较 |
1.人教版“我知道”模块的分析 |
2.人教版“宽带网”模块的分析 |
3.两版教科书“资料袋”模块的比较 |
4.两版教科书“阅读链接”模块的比较 |
(二)教科书后附加资料的比较 |
六、对两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比较的反思 |
(一)对助读系统编排的反思 |
1.对两版教科书提示类助读系统比较的反思 |
2.对两版教科书图像类助读系统比较的反思 |
3.对两版教科书注释类助读系统比较的反思 |
4.对两版教科书资料类助读系统比较的反思 |
(二)对助读系统使用的反思 |
1.教师使用助读系统存在的问题 |
2.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七、小学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编写与使用的建议 |
(一)完善助读系统的编写建议 |
1.巧设提示内容,训练学生思维 |
2.图文内容契合,丰富插图类型 |
3.适度增加注释,注重启发学生 |
4.充实附加资料,提升语文素养 |
(二)教师使用助读系统的建议 |
1.增强对助读系统的把握与认识 |
2.优化使用助读系统的教学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有关小学语文教师使用助读系统的案例分析 |
案例一:《少年中国说(节选)》(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案例及分析 |
案例二:《秋天的雨》(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案例及分析 |
案例三:《jqx》(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案例及分析 |
案例四:《在牛肚子里旅行》(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案例及分析 |
致谢 |
(3)高中写作借鉴唐宋散文名作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四、概念的解读和理论基础 |
第一章 唐宋散文名作篇目梳理 |
第一节 高中语文教材中唐宋散文名作篇目梳理 |
第二节 经典文选中唐宋散文名作篇目梳理 |
第三节 名家点评的唐宋散文篇目补充梳理 |
第四节 本论文中唐宋散文名作篇目梳理 |
第二章 唐宋散文名作写作方法分析 |
第一节 表达方式方面的方法 |
第二节 文章立意方面的方法 |
第三节 布局谋篇方面的方法 |
第四节 语言表达方面的方法 |
第三章 高中写作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高中学生写作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二节 高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三节 高中生写作存在的具体问题 |
第四节 高中写作借鉴唐宋散文名作教学的必要 |
第四章 高中写作借鉴唐宋散文名作教学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高中写作借鉴唐宋散文名作教学的实施条件 |
第二节 影响高中写作借鉴唐宋散文名作教学研究的因素 |
第三节 高中写作借鉴唐宋散文名作教学的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史记》对《聊斋志异》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史记》对《聊斋志异》的影响研究综述 |
二、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及选题价值 |
第一章 司马迁其人对蒲松龄的影响 |
第一节 着述动机的一脉相承 |
一、文章憎命的文人选择 |
二、立言不朽的文人使命 |
第二节 精神气质的共鸣生发 |
一、实录精神的传承 |
二、批判精神的承继 |
三、侠义复仇精神的承袭 |
第三节 审美取向的千载传承 |
一、悲天悯人的审美心态 |
二、好奇述异的审美追求 |
第二章 《史记》文体结构对《聊斋志异》的影响 |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品评方式 |
一、形式灵活,情理并重 |
二、师法史传,情感真切 |
第二节 纪传体体例的开创 |
一、人经事纬的传记形式 |
二、以传记体叙小说之事 |
第三节 命意传统的继承 |
一、以命意统摄人事,布局谋篇 |
二、以孤愤为命意核心,展开叙事 |
第三章 《史记》文本内容对《聊斋志异》的影响 |
第一节 《史记》故事情节在《聊斋志异》中的运用 |
一、以情节典故比附人事 |
二、对情节结构改造重述 |
第二节 《史记》典型人物在《聊斋志异》中的展示 |
一、典型人物在《聊斋志异》中的再现 |
二、典型人物在《聊斋志异》中的比附 |
第三节 《史记》主题旨意对《聊斋志异》的沾溉 |
一、恩仇主题在《聊斋志异》中的情感共鸣 |
二、感士不遇主题在《聊斋志异》中的演变 |
第四章 《史记》艺术手法对《聊斋志异》的影响 |
第一节 生动传神的写人艺术 |
一、典型事例透视人物个性 |
二、形神兼具彰显人物个性 |
三、对比烘托突出人物个性 |
第二节 情文相生的语言艺术 |
一、雅俗兼容的语言风格 |
二、凝练蕴藉的语言特色 |
三、灵活多样的艺术手法 |
第三节 描摹尽致的叙事艺术 |
一、叙议交融的创作手法 |
二、迂曲变化的叙述方式 |
三、虚实相生的表现方式 |
四、庄谐相映的表达方法 |
结语 |
引文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史记》叙事技巧在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一)《史记》叙事技巧研究 |
(二)《史记》叙事技巧应用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一)《史记》叙事技巧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间的结合 |
(二)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与《史记》学习兴趣的融合 |
(三)《史记》叙事技巧与传统记叙文写作技法的交融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行动研究法 |
第一章 高中记叙文写作现状及《史记》叙事技巧的写作教学意义 |
一、高中记叙文写作现状及原因 |
(一)写作现状 |
(二)原因分析 |
二、《史记》叙事技巧在高中记叙文写作中的意义 |
(一)为教师的“教”提供一套系统的记叙文写作教法 |
(二)为学生的“写”提供一套有效的谋篇布局技巧 |
(三)引导学生运用叙事技巧彰显写作意图 |
第二章 《史记》叙事技巧在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史记》叙事技巧概述 |
一、《史记》的叙事结构 |
二、《史记》的叙事时间 |
三、《史记》的叙事视点 |
第二节 《史记》叙事结构技巧及其在高中记叙文写作中的应用 |
一、《史记》中的叙事结构技巧 |
(一)以“文心”为关键的内部组织 |
(二)以“联结”与“对比”技巧为主的叙事谋篇 |
二、《史记》叙事结构技巧在高中记叙文写作中的应用 |
(一)指导学生以“文心”为关键的作文选材 |
(二)指导学生以“联结”和“对比”技巧为主的作文运材 |
第三节 《史记》“时序”“时距”技巧及其在高中记叙文写作中的应用 |
一、《史记》中的“时序”和“时距”技巧 |
(一)《史记》中的“时序”技巧 |
(二)《史记》中的“时距”技巧 |
二、《史记》“时序”“时距”技巧在高中记叙文写作中的应用 |
(一)指导学生运用“时序”技巧安排叙事顺序 |
(二)指导学生运用“时距”技巧安排叙事疏密 |
第四节 《史记》叙事视角理论及其在高中记叙文写作中的应用 |
一、《史记》中的叙事视角理论 |
(一)全知叙事视角 |
(二)限制叙事视角 |
(三)客观叙事视角 |
二、《史记》叙事视角理论在高中记叙文写作中的应用 |
(一)创新写作,独特视角下的整篇记叙文写作训练 |
(二)创意改写,变换或修改视角下的记叙文片段写作训练 |
第三章 《史记》叙事技巧应用下的高中记叙文写作策略 |
一、《史记》叙事结构技巧应用下的记叙文写作策略 |
(一)以小见大的选材艺术 |
(二)疏密互见的剪裁技巧 |
(三)明于体要的组材技巧 |
二、《史记》“时序”“时距”技巧应用下的记叙文写作策略 |
(一)变换多样的顺序技巧 |
(二)富于表现力的场面描写 |
三、《史记》叙事视角应用下的记叙文写作策略 |
(一)独具匠心的视角选择 |
(二)流动变换的视角安排 |
第四章 《史记》叙事技巧在高中记叙文写作实践中的反思 |
一、《史记》叙事技巧在记叙文写作实践中的效果分析 |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二、《史记》叙事技巧在记叙文写作实践中的反思 |
(一)《史记》叙事策略总结中的反思 |
(二)《史记》叙事策略实践中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6)初中语文写作目标体系下记叙文片段写作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写作目标体系下记叙文片段写作教学的基本概念和教学依据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记叙文 |
二、记叙文片段写作教学 |
第二节 教学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现实依据 |
第二章 写作目标体系下记叙文片段写作教学的目标重构和实践探索 |
第一节 记叙文写作目标的重构 |
一、记叙文写作目标在现行教材写作目标中的分布 |
二、现行教材中记叙文写作目标存在的问题 |
三、记叙文写作目标体系的重新建立 |
第二节 依据记叙文写作目标筛选精彩片段 |
一、筛选教材选文中的精彩片段 |
二、筛选课外经典作品中的典型片段 |
第三节 以精彩片段为例引导学生进行片段写作训练 |
一、引导学生写人的实例举隅 |
二、引导学生记事的实例举隅 |
三、引导学生写景的实例举隅 |
四、引导学生状物的实例举隅 |
第三章 写作目标体系下记叙文片段写作教学的实践成果展示 |
第一节 学生佳作展示及评价 |
一、学生甲的佳作展示及评价 |
二、学生乙的佳作展示及评价 |
三、学生丙的佳作展示及评价 |
第二节 班级调查中的实践成果反馈 |
一、学生的写作兴趣浓厚 |
二、学生的写作成绩有提高 |
第四章 写作目标体系下记叙文片段写作教学的进一步思考 |
第一节 关于教材的思考 |
一、编写专门的写作教材 |
二、写作目标要有系统性 |
第二节 关于教师的思考 |
一、增强开发写作教学资源的能力 |
二、提高指导能力 |
第三节 关于学生的思考 |
一、重视观察和感受生活 |
二、掌握扎实的写作技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古诗文阅读教学促进初中写作训练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古诗文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阐述 |
一、古诗文 |
二、初中古诗文阅读教学 |
三、写作训练 |
第二节 初中写作训练现状 |
一、初中生写作现状 |
二、初中教师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古诗文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的关系 |
一、阅读和写作的密切关系 |
二、初中学生通过古诗文阅读促进写作水平的可能性 |
第二章 古诗文阅读教学促进写作训练的可行性及其实践 |
第一节 以古诗文丰富的意象激活文思 |
一、古诗文中典型意象的内涵及分类 |
二、古诗文中典型意象的拓展及创新 |
第二节 以古诗文多样的写作手法作为练习 |
一、古诗文中修辞手法的应用与借鉴 |
二、古诗文中表现手法的应用与借鉴 |
三、古诗文中表达方式的应用与借鉴 |
第三节 学习古诗文巧妙的结构布局 |
一、打破作文的单一结构 |
二、学习谋篇布局的技巧 |
第四节 古诗文精练语言在作文中的引用 |
一、引作标题——魅力无穷 |
二、引作题记——锦上添花 |
三、引作开头——先入为主 |
四、引在中间——彰显底蕴 |
五、引在结尾——画龙点睛 |
第三章 古诗文阅读促进初中写作训练的教学案例和实践调查研究 |
第一节 古诗文阅读促进写作训练的教学案例分析 |
一、案例背景 |
二、案例原因探寻 |
三、造成现状的客观原因 |
四、造成现状的主观原因 |
五、案例描述 |
六、案例思考 |
第二节 古诗文阅读促进初中写作训练的分班实践调查 |
一、学习情况 |
二、存在问题 |
三、探究原因 |
四、解决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苏州绘画传统与金圣叹文学评点之人物塑造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金圣叹与绘画理论的渊源 |
1.1 苏州绘画传统 |
1.1.1 苏州绘画之繁盛与吴门画派 |
1.1.2 金圣叹与画界人物的交往 |
1.2 金圣叹的绘画修养 |
1.2.1 金圣叹赠画与弟子 |
1.2.2 金圣叹的题画诗 |
1.2.3 金圣叹文学评点中的绘画用语 |
第2章 背面铺粉法 |
2.1 绘画中的“用粉” |
2.2 《水浒传》中的“背面铺粉法” |
2.2.1 背面铺粉法——不同人物性格的反衬 |
2.2.2 人物在对比中相反相成 |
第3章 烘云托月法 |
3.1 绘画中的“烘云托月” |
3.2 《西厢记》中的“烘云托月法” |
3.2.1 烘云托月法——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侧面烘托 |
3.2.2 意在于月,云妙月明 |
第4章 衬染之法 |
4.1 绘画中的“衬染” |
4.2 《水浒传》中的“衬染之法” |
4.2.1 衬染之法——环境对人物形象的衬托 |
4.2.2 在特定氛围中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学朱自清散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选题的意义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况 |
一、朱自清散文文学研究现况 |
二、中学散文教学研究现况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朱自清散文的教学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朱自清散文教学现状 |
一、常见教学方法 |
二、主要教学内容 |
第二节 教学误区 |
一、教师授课内容的误区 |
二、教师授课方式的误区 |
第三节 教学误区之原因分析 |
一、朱自清散文教学本身的原因 |
二、教师的原因 |
三、学生的原因 |
第二章 品味朱自清散文“用常得奇”的语言特色 |
第一节 风华自朴素出 |
一. 词之奇 |
二、句式之奇 |
三、修辞之奇 |
四、声韵之奇 |
第二节 忠厚之中出幽默 |
第三章 感受朱自清散文“成文如诗”的审美效果 |
第一节 品诗意的意境 |
一、情景交融 |
二、感官奇特 |
第二节 赏诗化的结构 |
一、巧妙的文眼 |
二、缜密的结构 |
第四章 感受朱自清散文“深情浅出”的抒情特色 |
第一节 品情之浓郁 |
一、至诚写实的情 |
二、充满人道主义色彩的情 |
三、无处不在的情 |
第二节 赏抒情之清淡 |
一、叙事代替议论 |
二、抒情结合议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多元文化冲突与《三国演义》传统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选题背景 |
前人研究成果 |
本文内容、结构及创新点 |
第一章 《三国演义》的伦理观 |
第一节 “仁政”、“民本”与儒法文化冲突 |
1.1.1 仁与民本思想溯源 |
1.1.2 对仁与民本观念的阐释 |
1.1.3 蜀汉:仁与政治斗争的矛盾 |
1.1.4 王霸矛盾展现出的儒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
第二节 “士志于道”观念的嬗变 |
1.2.1 儒家学说中“忠”的观念 |
1.2.2 忠与愚 |
1.2.3 忠与叛 |
1.2.4 忠观念与士文化的嬗变 |
第三节 “忠义”与“侠义”观念 |
1.3.1 “义”观念的溯源 |
1.3.2 “义”的分类——以“义绝”关羽为例 |
1.3.3 儒家“忠义观念对墨家“侠义”观念的消解 |
第二章 《三国演义》的历史观 |
第一节 “天命”观念文化解读 |
2.1.1 天命观隐含的矛盾 |
2.1.2 对《三国演义》天命观念的文化解读 |
第二节 《三国演义》的正统观念 |
2.2.1 正统观的评价标准 |
2.2.2 历代有关魏蜀正统问题的争论 |
2.2.3 《三国演义》肯定蜀汉的正统地位 |
2.2.4 宋儒正统观念对《三国演义》正统观的影响 |
2.2.5 反抗蒙元王朝异族统治与《三国演义》正统观的形成 |
第三节 《三国演义》的英雄观 |
2.3.1 何谓英雄 |
2.3.2 英雄人物的分类和特点 |
2.3.3 英雄观念的内涵 |
2.3.4 《三国演义》英雄观树立的原因 |
2.3.5 《三国演义》整体历史观观照下的“英雄观” |
第三章 《三国演义》的宗教观 |
第一节 早期道教的三种存在形式 |
3.1.1 张角与太平道 |
3.1.2 五斗米道教主张鲁 |
3.1.3 政府对民间传教的控制——左慈与于吉 |
第二节 道教文化对儒家文化的吸纳与对抗 |
3.2.1 道教在汉代兴起的原因与特征 |
3.2.2 道教“致太平”的政治理想 |
3.2.3 早期道教致太平思想的实践 |
第四章 《三国演义》的妇女观 |
第一节 儒家思想妇女观念 |
4.1.1 儒家妇女观概述 |
4.1.2 儒家妇女观的多重影响 |
第二节 《三国演义》女性人物形象 |
4.2.1 女性人物形象统计 |
4.2.2 女性人物形象分类 |
第三节 《三国演义》中妇女观念的矛盾 |
4.3.1 尊与卑 |
4.3.2 美色与政治 |
4.3.3 贞与淫 |
第四节 对《三国演义》妇女观念的文化解读 |
4.4.1 社会性别理论 |
4.4.2 核心问题是妇女参政 |
4.4.3 对《三国演义》女性贞节问题的相关补充 |
第五章 《三国演义》的虚实观 |
第一节 《三国演义》虚实问题概述 |
5.1.1 蒋大器、张尚德的虚实观念 |
5.1.2 后学对虚实的对立观点 |
第二节 《三国演义》对历史人物的虚构 |
5.2.1 全出自虚构的人物 |
5.2.2 历史事件的无名氏 |
5.2.3 误读而成的虚构人物 |
第三节 《三国演义》故事情节虚构方法 |
5.3.1 基本全部尊重史实 |
5.3.2 完全出自虚构 |
5.3.3 史实中的有限虚构 |
第四节 《三国演义》虚实观展现的文化冲突 |
5.4.1 史官文化和市民文化与《三国演义》创作 |
5.4.2 史官文化和市民文化的分野与虚实手法 |
5.4.3 新历史主义历史观观照下的文化之争 |
结语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三国演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写人的魅力:在衬托中写好人物(论文参考文献)
- [1]侧面衬托,婉转表达[J]. 李志恒. 新作文, 2021(Z3)
- [2]部编版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比较研究[D]. 邓鑫悦.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3]高中写作借鉴唐宋散文名作教学研究[D]. 吕小燕. 扬州大学, 2020(05)
- [4]《史记》对《聊斋志异》的影响研究[D]. 朱曼玉.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5]《史记》叙事技巧在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李艳玲.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6]初中语文写作目标体系下记叙文片段写作教学研究[D]. 刘明月. 闽南师范大学, 2017(01)
- [7]古诗文阅读教学促进初中写作训练的实践研究[D]. 李明月.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8]苏州绘画传统与金圣叹文学评点之人物塑造法研究[D]. 张蓓蓓. 河北大学, 2016(03)
- [9]中学朱自清散文教学研究[D]. 韩梦姣.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
- [10]多元文化冲突与《三国演义》传统观[D]. 张博. 南开大学, 2014(04)